软科学指南

2024-10-05

软科学指南(通用8篇)

1.软科学指南 篇一

附件1:

2010年省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选题指南

01.浙江发展方式转变中科技进步贡献度研究

本课题拟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浙江“十二五”期间在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构成要素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科技进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措施,为各级政府自觉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实行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责任制提供量化依据。

02.建设低碳浙江的关键问题研究

长期的粗放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低碳发展将为缓解这对矛盾带来极大的机遇,建设低碳浙江也将成为我省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结合浙江实际,确定低碳浙江的范畴,把握低碳浙江建设的关键问题及实现途径,对建设低碳浙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课题拟紧密结合浙江的实际,分析打造低碳浙江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低碳浙江的含义,提出打造低碳浙江的目标及主攻方向。

03.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本课题基于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三次产业互动和支撑要素之间的互动,以构建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趋势、体现浙江优势与特色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为目标,对我省“十二五” 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培育的路径、关键性问题及其对策举措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可行性的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措施。

04.“碳关税”对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外向型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支柱,2008年浙江出口创造的GDP约占全省GDP的53%;从外贸结构看,一般贸易又占八成比例,远高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广东、江苏等外贸大省。关税对我省外贸的影响不言而语。因此,发达国家酝酿征收“碳关税”的动向尤其值得我省高度重视,并组织力量进行重点研究。本课题拟研究各国关于“碳关税”的最新动向,分析我省出口产品的结构,对“碳关税”对主要出口产品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初步评估,提出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具体建议。

05.钱塘江河口人工岛预可行性研究

为缓解土地供给,在我省杭州湾两岸围垦已基本达到河口治导线的情况下,本课题设想在杭州湾建设大型人工岛,围垦100~200万亩(约700~1400平方公里)土地,作为我省下一步土地开发储备。该课题拟在分析目前杭州湾围垦现状基础上,研究建设人工岛对杭州湾的水文、涌潮、泥沙、河流流向、出海航道的影响,以及建设人工岛的大、中、小围垦方案比较及其影响评价,为今后进行可行性研究提供学术思想。

06.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交易机制及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本课题以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目的,在分析我省主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现行水权管理利弊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省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水权理论与机制设计生态系统管理实践经验,对流域水权交易制度以及相应的水权市场构建、运行模式、激励机制、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等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并提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07.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本课题拟在研究国内外相关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我省科技发展的阶段特点与现实条件,探讨我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再以这一体系分析我省财政科技投入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观,包括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理论依据、科技投入与其它投入的本质区别、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观等内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体系,如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原则、主要内容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等。

08.公共资源支持企业创新的平台与机制研究

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它们的科技力量薄弱,单独开辟创新之路有困难也有风险。因此,集聚公共科技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使平台服务广大中小企业,这对提高我省广大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拟研究国内外公共资源支持企业创新的经验,分析我省创新平台建设 的体制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我省公共资源支持企业创新的途径与模式,探讨并提出适合我省实际的新的体制机制。

09.科协系统决策咨询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研究

围绕服务科学决策,积极推动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是中央对科协工作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人智慧凝聚上升为集体智慧的途径、方法,建立健全渠道畅通、资源共享、开放互补、协作互动的决策咨询网络和工作机制,是增强决策咨询能力、服务科学决策的有效保证。浙江省科协系统能否在推进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亟需加强省科协系统决策咨询研究能力与体系建设研究。本课题拟阐述新时期省科协系统加强决策咨询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析省科协系统开展决策咨询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提出省科协系统提升决策咨询能力、建立健全决策咨询运行体系的具体建议。

10.浙江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目前,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以自主创新发展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是顺应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也是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本课题拟研究新技术产业的界定、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途径及现状,借鉴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选择适合浙江实际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11.浙江省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源泉与模式研究 金融危机使浙江经济及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也表明制约浙江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如何在现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动力机制、找到新的发展源泉、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是浙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的的重大课题。本课题拟通过研究浙江经济现有发展模式及其特点,分析找到浙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矛盾,提出浙江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源泉与模式。

12.浙江资源循环产业与政策研究

本课题拟在借鉴日本、美国、欧盟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浙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对浙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进行评价,提出浙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制度设计,解决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的“循环不经济”和“经济不循环”的问题,为浙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指导。

13.推进浙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但浙江的陆域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贫乏,能源一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从目前我省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浙江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能源消费形成了一个由工业化、城市化和居民消费现代化三大动力推动的超强增势,会产生巨大的能源需求。本课题拟通过研究浙江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明确发展我省新能源产业所具备的优势和 劣势,确定浙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先次序,制定出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体系,构建浙江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体系。

14.浙江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去年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和出台了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本课题拟根据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详细调研涉及各种不同种类的光伏电池、光伏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和不同方面(如关键生产设备、关键材料、关键技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耗能情况、产业本身的环境污染、对省内GDP贡献的潜力、与省内经济发展状况的契合程度等方面,特别是产业和产业与本省状况的具体结合,为未来省政府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策略提供实际的数据支撑,以及促进我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资料。

15.浙江船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近年来,全球船舶产业的布局调整与旺盛的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中国船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先进造船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船舶工业总体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急剧下滑,造船市场受到很大冲击,浙江船舶工业凸显很多问题。本课题拟在研究浙江船舶产业科技创新现状的基础上,从分析船舶产业集群特点出发,揭示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找出产业集群的发生条件与决定因 素,探索浙江船舶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有效战略举措。

16.浙江萤石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

浙江省素有萤石资源大省的美名,也是全国氟化工生产的重要基地,但由于我省萤石矿产资源开采历史较早,萤石矿产资源被大量开采,原矿出口或粗放加工,致使享有萤石矿产大省的浙江也要从外省进口萤石。为保障我省氟化工生产基地发展的原料需求,立足本省萤石矿产持续供给,本课题拟以萤石矿山的开采现状、萤石资源的加工利用状况为基础,分析我省萤石资源的保障程度,编制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萤石资源的有关经济政策,使我省萤石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

17.科学仪器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

科学仪器是信息的源头,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中最核心的部分。本课题拟对我省科学仪器研究机构、产业和应用领域现状进行调研,模清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联合长三角地区的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国内外科学仪器发展现状和203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我省物联网产业的研究机构和产业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提出推进我省发展科学仪器和“感知浙江”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8.浙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来,纺织产业的发展促成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经济的繁荣。然而,浙江纺织产业目前 仍然以低层次加工、低附加值为主要特征,在市场竞争上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力,这与浙江工业化的进程是不相称的。本课题拟对浙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现实需求、途径进行分析,从企业、行业、政府等层面进行浙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进一步提高浙江纺织产业竞争力,促进浙江工业结构升级,为深入研究浙江纺织产业转移和浙江产业集群升级打好基础。

19.浙江省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研究

长期以来,浙江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明显落后,水平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近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研发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轻便农业机械”,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与重视。本课题拟在摸清我省乡镇农机队伍的业务素质、使用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多用性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提出制约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探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途径、浙江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及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装备需求与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等。

20.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研究

随着农产品量的不断增长,其安全性问题却越来越突出,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了事关消费者身心健康和中国国际声誉的重大问题。本课题拟理清浙江省农 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步骤、方式和关键点等,建立一种基于PLM的区域农产品物流质量安全系统框架,构建具有实践意义的、基于可追溯的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物流体系的策略。

21.浙江水产品加工业的经济价值和产业链发展的路径选择 水产品加工业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近年来,随着海洋环境和养殖环境逐渐下降,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引起的出口“技术贸易壁垒”时有发生,给我省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我省水产品加工业的经济价值、加快水产加工产业链升级、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实现渔业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变、实现水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本课题拟以我省水产加工行业为对象,对我省水产业加工进行较为系统的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分析其现状及存在问题,挖掘其经济价值,探索探索产业链发展途径和模式以及实现水产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2.浙江省海洋渔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浙江是海洋渔业大省,水产品总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渔业已成为浙江省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因过度捕捞,近年来海洋捕捞渔获物营养级年年下降,渔获物品种低龄化、小型化日趋严重,总体质量也越来越差。本课题拟对我省海洋生物 多样性和海洋渔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威胁因子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海洋渔业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及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衰退原因,提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我省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3.浙江省加快河道生态绿化的对策研究

浙江省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共有河道6万多公里。搞好河道生态绿化,对于改善我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绿色浙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拟研究河道生态绿化国际发展新趋势,分析我省河道生态绿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我省河道生态绿化的科研重点和需突破的技术,在深入分析我省河道生态绿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加快浙江省河道生态绿化的建议与政策。

24.医疗风险管理现状调查与防范机制的建立

医疗风险是近年来世界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也会影响到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疗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且未走上法制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本课题拟对近几年全省不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即组织和管理制度、投诉管理和纠纷处理机制、医疗风险控制信息收集与申报制度、医疗风险产生的原因与相关因素、解决方法和途径、导致的后果及发展趋向等),探索医疗风险发生的规 10 律、特点、高危因素及深层次原因,以期建立科学的防范机制,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逐步建立与完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和信息网络,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风险管理机制。

25.市级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研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心理恐慌,而且可能导致社会混乱、威胁国家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系统,其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断努力来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本课题拟以杭州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为重点调查对象,通过对其辖区信息、疾控机构基本情况、预警能力、现场调查及处理能力、实验室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健教能力及信息发布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提出市级疾控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应急反应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6.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研究

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是新经济时代两个发展密切相关、业务互为支撑的行业。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的结合,不仅成就了一种新兴的市场模式,更为快递物流提供了新的业务空间和增长点。但总体而言,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双方在很多方面还缺乏统一的规范,相关法律标准政策还缺乏必要的衔接,而快递物流更是存在网络拓展等诸多影响自身发展的瓶颈。本课题拟从合作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的问题,研究探讨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机制和途经,围绕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提出快递物流能开发的服务项目等,促进双方平等、互利、共赢。

27.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的完善对区域综合交通的影响研究 当前,我国区域客运走廊的发展呈现出运输速度高速化、运输结构网络化、管理技术信息化、运行控制智能化、运营环境协调化和运输方式之间协同化的趋势。我省1、2、3小时区域经济和综合交通圈已基本形成,有必要系统、深入地研究区域城际客运专线的完善对区域综合交通的影响及客货流变化规律。本课题拟在分析区域综合交通现状、新建客运专线地区或通道客货运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对区域城际客运专线完善以后,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结构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着手建立以环保的公共交通为主体运输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运走廊,并采取与其相适应的运输管理和组织模式,提高区域旅客运输服务水平。

28.构建科协文化价值体系推动科协健康发展

紧密结合科协的性质和特点,深入研究科协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贡献中应发挥的作用,探讨科协文化建设的形式和载体,文化建设与履行职能的关系,文化价值体系与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关系,构建能够体现科协特点和时代特征的科协文化价值体系,使科协文化价值体系对科协的目标导向、激励凝聚、管理实践、规范行为等发挥重要作用,增强科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动科协健康发展。

2.软科学指南 篇二

长春市玉米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中部地区, 该地区冬季低温干燥, 年降雨量在550~850mm, 其中60%集中在6~9月份。长春市玉米全部为旱作玉米, 没有灌溉条件, 基本上属雨养农业, 全部为一年一熟制, 90%以上多年连作, 有的多达20年以上。长春市玉米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9月底至10月上旬收获。玉米一生要经历出苗、拔节、吐丝、灌浆、成熟等生育阶段。玉米适宜密度为:稀植型品种3 000~5 000株/667m2, 介于耐密型和稀植型的中间品种3 500~4 000株/667m2, 耐密型品种4 000~5 000株/667m2, 当前种植区大力推广耐密型品种。

2 长春市旱地耕地土壤养分状况

通过连续8年的取样化验分析显示, 长春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大部分在2.5~2.8%、全氮在1.2~2.0g/kg、碱解氮在80~200mg/kg、有效磷在20~82mg/kg、缓效钾在1105~1532mg/kg、速效钾75~200mg/kg、有效硫在25~86mg/kg、有效锌在1.5~3.1mg/kg、有效硼在0.4~1.1mg/kg、PH值在5.2~7.1之间。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除部分地区土壤表现缺硼外, 其它土壤养分含量较丰富, 说明长春地区土壤肥力水平较高, 适宜玉米大田作物生长。

3 长春地区玉米养分需求情况

玉米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氮、磷、钾的吸肥规律 (表1) 。

4 长春玉米推荐施肥技术

由于氮、磷、钾等养分的资源特征显著不同, 因此, 在玉米上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具体是:氮素管理采用总量控制, 分期实时, 实地精确监控技术;磷钾采用恒量监控技术;中微量元素做到因缺补缺。

4.1 长春地区玉米氮肥总量确定技术

根据大量田间试验总结, 玉米氮肥总量应控制在150~230kg/hm2, 并根据产量目标进行总量调整, 其中30%的氮肥在播前翻耕入土, 70%的氮肥追肥, 详细指标见表2, 高肥力地块应选择下限, 低肥力田块选择上限 (表2) 。

(N, kg/hm2)

4.2 长春地区玉米磷肥恒量监控技术 (表3)

长春地区由于春天易发生低温, 磷肥基本作种肥, 也可以部分作种肥, 部分作底肥。

4.3 长春玉米钾肥恒量监控技术 (表4)

4.4 长春地区玉米部分微量元素施用量 (表5)

5 长春市玉米科学施肥指南

5.1 长春玉米施肥存在的问题

5.1.1 氮肥一次性施肥面积较大, 在一些地区易造成前期烧种、烧苗和后期脱肥。

5.1.2 磷钾肥施用时期和方式不尽合理, 没有充分发挥磷钾肥的效果。

5.1.3 有机肥施用量较少, 秸秆还田很少, 但基本上做到了根茬还田。

5.1.4 种植密度较低, 出苗株数、保苗株数不够, 影响肥料效果的发挥。

5.1.5 耕层过浅, 影响根系发育, 易旱易倒伏, 水肥效率不高。

5.1.6 施肥总量逐年偏高, 不计投入成本, 肥料产投比不高, 效率低。

5.2 长春地区玉米施肥原则

5.2.1 施肥总体原则是测土配方施肥, 按施肥建议卡施肥, 做到科学施肥, 精量施肥。

5.2.2 氮肥分次施用, 二铵作口肥, 适当降低基肥的用量, 一般氮肥作底肥, 占30%左右, 追肥占70%左右, 追肥一般在玉米拔节期。

5.2.3 有效钾含量高或丰富的地块可以少施钾肥或不施钾肥。

5.2.4 土壤pH值高、高产地块和缺锌的土壤注意施用锌肥。

5.2.5 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 做好秸秆还田。

5.2.6 采用高产耐密品种, 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 提高玉米产量, 充分发挥肥料效果。

5.2.7 深松打破犁底层, 促进根系发育, 提高水肥效率。

5.3 长春玉米施肥建议

长春地区玉米产量基本上分3段:低产水平<520kg/667m2、中等产量水平520~600kg/667m2、高产水平>600kg/667m2。

5.3.1 产量水平520kg/667m2以下地块, 土壤有效磷含量一般处于低磷水平, 土壤有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该产量水平下氮肥用量推荐为11.5kg/667m2, 磷肥4.8kg/667m2, 钾肥控制在3.2kg/667m2以内。具体建议见表6。

(kg/667m2)

5.3.2 产量水平在520~600kg/667m2的田块, 土壤有效磷含量一般处于中等水平, 土壤有效钾含量属中等偏上水平。该产量水平下氮肥用量推荐为13.5kg/667m2, 钾肥4.5kg/667m2。具体施肥建议见表7。

(kg/667m2)

备注:

(1) 在方案1中, 如果基肥施用有机肥1.5吨/667m2, 则种肥和尿素施用量采用下限, 少施钾肥。

(2) 在方案2中, 如果基肥施用有机肥1.5吨/667m2, 则基肥复合肥用量为15kg/667m2, 追肥尿素施用量为18.5 kg/667m2, 如玉米播种时低温需增施磷酸二铵3.5 kg/667m2作种肥, 如果中后期干旱要追施氯化钾2kg/667m2。

(3) 方案3仅适宜在黑土区和部分草甸土施用, 高氮复混肥深度应在18~22cm, 避免烧种, 如果玉米播种时低温则增施磷酸二铵2.5~3.5kg/667m2作种肥。

5.3.3 产量水平在600kg/667m2以上的地块, 土壤有效磷钾含量一般属中等偏上水平。该产量水平下氮肥推荐用量为14~17kg/667m2, 磷肥5.5~6kg/667m2, 钾肥5.2~6.5kg/667m2, 具体施肥建议见表8。

(kg/667m2)

备注:

(1) 在方案1中, 如果基肥施用有机肥1.5吨/667m2, 则基肥复合肥用量为25kg/667m2, 尿素追肥用量采用下限。

3.《指南》和科学育儿 篇三

入园哭闹难题

入园是孩子们从家庭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迈出这一步对他们来讲是非常艰难并充满焦虑的。在焦虑不安的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需要家长在了解他们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为他们搭建一个进步和成长的平台。《指南》中强调: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经常和幼儿玩带有规则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儿子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开始,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就开始闹“今天不去幼儿园,就是不去幼儿园……”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送他去幼儿园。说句心里话,有时自己也很不忍心,但我总是理性地告诉自己,每个孩子入园的时候都会焦虑,会抗拒,如果我妥协,入园适应的问题将被拉得很漫长。在那段时间,每次下午接儿子从幼儿园回家的时候,他经常提出买玩具、买小乌龟等要求,我就和儿子商量,定了一个规则:高兴去幼儿园,妈妈就在日历上画一个小太阳,等攒到五个小太阳的时候就可以给你买一个你想要的玩具。这个办法真的奏效,开始他有点不高兴,但在我的坚持下,他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慢慢地就高兴了,因为他说话算数,我也说话算数啊。当我们本着尊重、诚实、守信的态度来和孩子完成同一件事的时候,能够带给他们温暖、轻松的心理感受,让孩子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早上不想起床难题

“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是《指南》中健康领域的基本目标之一。可是,一到冬天,不管我怎么叫他起床,儿子就是舍不得离开他温暖的被窝,所以上幼儿园经常迟到,我也因此感到筋疲力尽。突然,我想到了我们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使用的音乐,吃饭、如厕、喝水、课前准备、睡觉、起床等,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音乐,每次教师一放什么音乐,小朋友就知道该干什么了。我何不把一日常规音乐沿用到家里呢?

于是,我和儿子商量,每天早上用他最喜欢的歌曲来叫醒他,接下来,洗脸刷牙一支歌曲,上幼儿园一支歌曲,如果他提前完成这些事情,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就可以他自己来支配,看书、看电视都可以。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规定好晚上睡觉的时间。后来,让音乐叫醒儿子的计划实施得非常成功。现在,我们还用音乐安排另外的生活环节。放假在家,只要一放吃饭的音乐,哪怕是最爱看的《猫和老鼠》,儿子都能立刻关掉电视去吃饭。记得一次,我做好饭了,叫先生吃饭,他正在玩电脑,叫了几次都不来,儿子说“妈妈,我放音乐……”当时我就逗乐了。

看来,任何一种习惯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循序渐进的引领。按照《指南》在生活中运用游戏化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才是为人父母的智慧之处。

语言发展能力差难题

儿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不是很理想,我有点着急,开始在《指南》中语言领域找方法。理出思路后,我开始经常和儿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慢慢地鼓励他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了儿子的语言能力有提高。于是我坚持每天晚上给他讲故事,一来可以让他从经典的绘本图画书中学习美妙的语言,二来可以弥补我工作繁忙对他的疏忽,增强母子感情。

后来我发现买的书很多了,有的闲置着浪费,就建了一个换书群,定时和其他的孩子换书来看。没想到图书交换不仅可以借到更多的好书,儿子还因此结识到更多的好朋友,无论在语言发展,还是在社交方面都有很大收获。

《指南》中说: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在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过程中,受益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我们自身。

不听话难题

有段时间,我发现儿子迷上了电视,周末也不愿意下楼去玩了。空余时间都用来看电视可不行。想来想去,决定用大耳朵图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大耳朵图图》是儿子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图图爱看电视,妈妈不让看,就做电视卡片来限制他看电视的次数,我为什么不用这方法试试呢。最后和儿子商量决定,一个星期只发6张电视卡片,这6张卡片必须由当天的主人来发放,儿子看电视的次数真的制止住了。

后来,为了更加调动儿子的积极性,培养他长期的责任感,我们召开了“家庭会议”,实行轮流当家庭主人的办法。我们家三人轮流当“主人”。当主人的这一天,其他两个人要一切都听他的话,谁不听,主人就要想办法做做工作。这个方法真的很好,既实现了儿子当家作主的愿望,也让他知道别人不听主人话的心情了,真是一举两得啊。

《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要关注孩子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自信心,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使孩子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了。还要鼓励孩子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

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培养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耐心,更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急不躁,长期坚持。

4.《指南》科学部分解读 篇四

南师大张俊

从《纲要》到《指南》

《纲要》对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指导。

《指南》对儿童应该知道什么和会做什么的具体要求。

两个文件的区别:

针对对象不同:前者针对幼儿园的教育;后者针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过程,强调怎样做,后者侧重于结果,强调会做什么。操作性不同:前者只提出各领域的主要内容和教育要求;

后者提出了各年龄的具体指标。

相同点:

最终指向一致终极目标都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教育理念完全一致:应以《纲要》理念指导教育实践,实现《指南》对教育结果的期待。内容范围一致:内容领域和儿童学习发展的领域相一致;《指南》的具体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和《纲要》具有互补性。

科学领域部分的结构: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知识

数学认知:数学应用数概念空间概念

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为什么提出“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

探究最能体现科学的本质。

最能体现以儿童为主题的学习方式

探究是儿童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

科学探究:儿童主动建构知识与主动发现知识,体现以儿童为主体。

科学观的重建:

过去的认识: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现在的认识: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方式;科学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知识的态度

案例:乌龟冬眠吗?

什么是科学?

价值观知识探究过程

获得知识的方式:

一是权威: 无需证明通过信仰获得

二是经验:来自生活经验的对照,是一种不完善的证明,而不是逻辑的证明。(丰富多样,让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符合事实真相)

三是臆测:实际上也是给予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所作的主管的猜想。(需要个管的事实来证明)

科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开始于问题和假设

借助于事实的证据

寻求事实的规律

案例:红豆和绿豆可以做出豆浆吗?

《指南》如何体现?

相关的理论基础:儿童科学思维发展研究

三个维度:

探索方式(随机探索—搜索推论—假设检验)

加工深度(现象描述---关系识别---解释)

变量处理(不能分离干扰变量---能识别到干扰变量---能控制)

儿童科学思维的发展、经历的脉络:从随机探索到发现事物到检验的探索。

儿童的思维方式:

表象思维(2-4岁):开始告别用动作思考,更多地依赖头脑中所存储的表象进行思考。借助于感官获得对事物的表象,同时对事物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水平。借助于动作经验(尝试错误)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半逻辑(5-6岁):开始超越事物的表面认识,具有理解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思维既受助于具体形象也受制于具体形象。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而非本质特征。借助于直觉经验,可能获得接近于事物本质的认识,但仍不完善,不可逆。

具体逻辑思维(7岁):在具体事物的帮助下进行抽象的思考。

3—4岁儿童特点:

运用感官感知周围世界,如无题和材料在属性上的相同和不同;

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她们表达及观察经验,能提取已有经验来描述和比较。

通过尝试错误来解决问题.。

小班幼儿不是从问题出发来探究,而是从随机探索开始。

4-5岁儿童特点:

运用想想帮助其理解世界,而动手的探索活动帮助他们区分现实和幻想。

能参与计划和实施简单的科学探究来回答怎样,为什么,如果的问题。

观察、收集信息、比较心细、辨别模式、描述和交流、做出解释和概括的能力逐步增长。例:中班 纸的吸水性把探索的点能直观地很突出的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明白什么是事实。

5-6岁儿童特点:

通过动手做的经验解释“如何”及“为什么”发生。能更加独立地完成简单的探究活动,如独立收集和记录信息。能运用更多叙述性语言来传达信息,提出问题和提供解释。能计划执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并讨论结果。

科学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3~4岁 4~5岁 5~6岁

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

1.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1.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是刨根问底。

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2.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

2.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2.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题的答案。

摆弄物品。材料,并乐在其中。3.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

兴奋和满足。如何应对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表明了好奇,这种好奇如何满足—探索

小班幼儿经常跑出问题,只是说明他在好奇而并不代表着他想知道为什么!

中班幼儿的问题逐渐分清可以探究和无法探究。引导探索,分享她的问题。

大班幼儿:

1、提出可探索的问题;

2、鼓励孩子去寻找答案。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5~6岁

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1.能对事物或现象进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前后的变化。1.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不同。2.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2.能根据观察结果提测。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3.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3.能通过简单的调查调查计划并执行。的结果。收集信息。4.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4.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记录。号进行记录。5.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强调观察:

关于观察,重要意义:知道通过观察获得的事物和主观臆想是不同的。

小班:“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看到了什么?”

让幼儿知道知识的来源,来源于观察,意识到事实的重要性。

小班:观察云朵,云朵象什么?基于观察后的想象。

教师的语言尤为重要:你觉得它象什么?在观察时:你看到的是什么?

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动作直接发现:事实之间的直接联系。“鞋子、袜子爬滑梯)3~4岁 4~5岁

中班:

超越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达到对事物的认识。

观察---发现相同于不同事物的本质,比较两个物体简单或至关的。

大班的观察: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特征,上升到累的概念,找到类食物的共同特征。

观察是儿童科学活动的重要能力。

某一事物的前后变化:种植活动:时间的变化。

探索方式:

小班:随机探索,尝试错误,关注动作后的结果。

中班:大胆猜测答案,单位提出区分真实和幻想,猜想与验证。

大班:能区分真实和幻想

做中学:猜想、验证体现了科学的本质(大班可以这样做),中班不赞成,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换给幼儿探究。

例如:中班吹泡泡:什么样的工具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中班幼儿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更重要的是在结果与事实的落差之间引发惊奇。“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我们猜的对不对?这句话真正让幼儿知道猜测并不一定正确,而需要探究。

强调操作规则:(同时放)获得有意义的发现,动手时为了动脑。

孩子清醒地认识到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它对实验的影响。

怎样让热水变冷?

成功的课例:大量时间讨论:怎样的方法,怎样去比较。

强调调查计划:大班明确调查计划。

记录:记录可提供孩子表达与交流的素材

小班:师生共同记录

中班:用绘画或其他符号记录

大班:用数字、图画、图标或其他符号记录

“做中学”规范的记录,框住了幼儿。幼儿科学活动更代表幼儿的个人经验,因此可选择多样记录。

师生共同记录→个人记录

非正式记录→图标、约定符号的记录。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3~4岁 4~5岁 5~6岁

1.认识常见的动植1.能感知和发现动植1.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2.能发现常见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件。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能感知和发现物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 3.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

体和材料的软硬、光滑和材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或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粗糙等特性。用途。4.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

3.能感知和体验天3.能感知和发现简单道变化的顺序。

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物理现象,如物体形态或位 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响。置变化等。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

4.初步了解和体会 4.能感知和发现不同环境。

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

系。植物和人的影响。

5.初步感知常用科技

产品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知道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弊。

科学活动内容广泛,幼儿阶段不可能穷尽所有内容。

删选后:典型性

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和生活的联系)

科学不需要给儿童迷糊的东西,而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透过身边熟悉的、可以观察的东西,发现蕴藏着的基本概念(动植物结构)、生命,内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小班:感知观察

中班:实验操作溶解:传热、材料的特性

大班: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有什么教育启示:

关注问题

经历过程

淡化结论

探究不在于内容而是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进行

1.关注问题:探究从问题出发,围绕问题展开,问题是起点。

2.经历过程:核心在于探究的过程,印象探究的过程。

怎样看待问题: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问题比答案更重要---知识始于探究

让儿童在真正的生活中解读真正的问题---知识的情境性

教师预设的问题,涵盖了科学概念,但问题是否变成幼儿内在的需求,引发他的活动。只有永远的问题,没有不变的答案。

概念化的学习,从概念到概念。

在具体情境中获取知识

例:给气球打气

1.先认识打气筒,然后去打气

2.提出问题怎样给气球打气,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经验。

区别:问题从哪里来?问题隐藏在具体情境中,由此引发她的探索。

怎样看待过程?

儿童是科学探究过程的亲历者

教师可以使儿童的科学探究过程更加丰富----知识的建构性

自主探究教学的策略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清晰地事实模糊化,从确定中寻找不确定性,并从中生成可以探究的问题。

教师的质疑重于对孩子的赞扬

科学不是接纳,是怀疑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从哪里知道的?

分清想象和事实。

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 并不是所有的科学活动都有一个确定的事实。

怎样看待“结论”

结论来自于孩子自己的探究---知识的主观性

任何结论都是暂时性的,用开放的、质疑的态度对待科学结论---知识的批判性

补充:探究是科学的本质所在,但是探究不是科学教育的唯一手段

我们不必完全排除接受性学习,而应该充分利用现代资讯、科技、给予儿童关于世界的丰富信息

5.科学两极指南北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测定方位,发现小磁针是磁铁,能指示南北。了解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历程。

(2)通过水浮法、悬挂法、旋转法测试条形磁铁能指示南北,提高得出结论的能力。

(3)在参与活动时勤于动脑,乐于动手,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为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而感到自豪。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指南针、曲别针、旋转架、水槽、泡沫板、支架、细线、视频资料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师:大家知道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吗?谁来指一指。

学生分别指示方向并出现各种情况。

师:大家都说了自己的想法,谁说的方向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及时测定出正确的方向呢?

生:用指南针来测。

师:这就是一个指南针,我来教大家正确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第一步:选择一块平稳和远离磁铁的地方,将指南针水平放置。

第二步:我们会发现指南针中的小指针会摆动,过一会儿会停止摆动。

第三步:小磁针停止摆动后,轻轻地转动刻度盘,会发现刻度盘的转动不会改变小指针的指向。将刻度盘上的文字“北”(或“南”)与红色指针重合(按照指针红色一端所代表的方向来具体处理),这时刻度盘上东、南、西、北所指示的方向就是该位置的具体方向。

(学生学习并分别测试,正确指示出教室里的方位。教师巡视检查。)

师:指南针中的小指针这么神奇,它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师:我们可以用磁铁或者大头针分别来试一试,小指针是不是磁铁制成的?

学生使用磁铁和大头针分别检验,发现小指针有磁性。

师:原来指南针的小指针能吸引大头针,有磁性,是一个小磁铁。这么小的磁铁能够指南北,如果换成这样大的条形磁铁还能指南北吗?我们也像小指针一样把条形磁铁放在支架上进行旋转,看看磁铁每次静止后会不会指南北。

实验一:旋转法

(将条形磁铁平稳放在旋转支架上,转动旋转架并待其静止,观察记录磁铁两极指示的方向。多次实验并记录。)

(学生学习并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

生1:我们的磁铁可以指南北。

生2:我们组的磁铁也能指南北。

师:大家采用旋转的方法,发现条形磁铁可以指南北。我们还可以试试水浮法和悬挂法。请大家看看具体的操作过程,这次需要边实验边把实验结果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第13页。

实验二:水浮法

(取一泡沫板浮于水面,将条形磁铁放在泡沫板上,轻轻旋转泡沫板并待其静止,观察并记录磁铁两极指示的方向。多次实验并记录。)

实验三:悬挂法

(在支架上悬挂一细线,将条形磁铁系在细线上并使其保持平稳,待条形磁铁静止后,观察记录磁铁两极指示的方向。多次实验并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学生活动手册。

师:通过以上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生1:条形磁铁可以指南北。

生2:真是太神奇了。

师:磁铁可以指南北,用磁铁做成的小指针也可指南北。这个秘密很早就被我国古代人民发现了,宋朝时候,我国在指南针的制造方面,以及造纸法和印刷术,都有很大的发展。大约在北宋初年,我国又创制了一种指南工具——指南鱼。指南鱼用一块薄薄的钢片做成,形状很像一条鱼。它有两寸长、五分宽,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一些,就像小船一样,可以浮在水面上。钢片做成的鱼没有磁性,所以没有指南的作用。如果要它指南,还必须再用人工磁化的办法,使它变成磁铁,具有磁性。使用指南鱼,只要有一碗水就可以了。盛水的碗即使放得不平,也不会影响指南的作用,因为碗里的水面是平的。而且,由于液体的摩擦力比固体小,转动起来比较灵活,指示更准确。)指南针作为一种指向仪器,在我国古代军事上,生产上,日常生活上,地形测量上,尤其是在航海事业上,都起过重要的作用。逐渐发展成古代罗盘和现代的指南针。现在的人们也很普遍地使用指南针进行各种活动。

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指南针中的小指针是磁铁,磁铁可以指南北。下面考考大家,请大家拿着指南针和老师一起到操场上、小花园里去实地测量,找到我们身边的东南西北。(拓展活动,看时间的长短进行开展)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将小指针与条形磁铁之间建立关联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个活动需要教师巧妙的联系和有效的指导。并能够带领学生从众多的实验现象中,发现磁铁能指示南北的规律。同时教会学生正确的使用指南针的方法,为生活提供服务。

【总结点评】

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 篇六

201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申报指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二○一四年十一月

目录

申报须知................................................1 第一部分 面上项目......................................4 第二部分 青年基金项目..................................5 第三部份 第四部份 第五部份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回国基金项目..................................6 杰出青年基金项目..............................7 创新研究团队项目..............................9 重点项目.....................................12 重大项目.....................................16

申报须知

一、项目申请注意事项

1.依托单位和项目申请人务必认真学习、理解自治区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1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通知》,确保申请人及项目参与人员的资质符合本申报指南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

2.除申报指南另有规定外,各类别项目对申请人的资质要求以《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为准。

3.2015(以下简称“本”)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广西基金”)项目申报指南包括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回国基金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创新研究团队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二、项目申请有关规定

1.有逾期未结题项目的负责人,不能作为广西基金项目的申请人和参与人。

2.申请人同一可申请重大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创新研究团队项目中的1项和其他广西基金项目的中1项,但同一最多只批准主持1个项目。

3.正在主持2项(含2项)以上广西基金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本项目。

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作为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在研(包括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其他申请人申请(包括作为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在研(包括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总数合

计限为5项。

5.正在主持广西基金重点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广西基金重点项目。

6.正在主持重大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或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的负责人,须提交项目结题报告后方可申请本项目。

7.凡获得广西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获资助以来没有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不能申报本项目。

8.已获得广西基金资助2项(含2项)以上(包括已结题和正在承担)的项目负责人,2010年以来未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不能申请本项目。

9.凡获广西基金资助3项(含3项)以上的项目负责人,2008年以来未获得国家级科技项目资助的,不能申请本项目。

10.合作研究单位应是独立法人单位。每个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数量原则上不能超过2个(重大项目不超过4个)。

11.青年基金滚动项目不接受申报,由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专家委员会专家在按期结题的青年基金项目中遴选,公告后立项支持(支持强度一般为10万元/项)。

12.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及其团队核心成员和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的负责人申报2015重点项目、回国基金(重点)项目的,在同等情况下可优先资助(限1人次,且该人员未承担过广西基金相应项目)。

13.申请人应在申请书中列出近5年来主持或参与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名称和项目编号。

14.获得其他科技计划资助过的项目,不允许申报广西基金项目。

15.同一,获得广西科技厅科技计划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广西基金不再资助。

16.同一,不得用相同或相似的内容重复申报不同类别(攻关和广西基金)的项目,也不能拆分另行申报。一经发现,取消申报资格并纳入不良信用记录。

第一部分 面上项目

面上项目支持科技人员自主选题、自由探索,从事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开展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前沿性、创新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各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项目申请条件:

申请人到2014年12月31日未满57周岁(195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57周岁、按照政策延长退休的申请人申报项目时,须由依托单位统一向自治区科技厅提出申请,获批后方可申报。

资助经费与研究期限:

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元/项,研究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第二部分 青年基金项目

青年基金项目支持青年科技人员自主选题、自由探索,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重在激励青年科技人员的创新思维,培育基础研究后继人才。

项目申请条件:

申请人到2014年12月31日未满35周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资助经费与研究期限:

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元/项,研究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第三部份

回国基金项目

回国基金项目分为回国基金一般项目和回国基金重点项目两个类别。支持在国外已有较好研究基础、并回到广西工作的科技人员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促进回国科技人员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优先资助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绩的回国科技人员,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高水平的创新性基础研究。

项目申请条件:

1.申请人到2014年12月31日未满57周岁(195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57周岁、按照政策延长退休的申请人申报项目时,须由依托单位统一向自治区科技厅提出申请,获批后方可申报。

2.留学回国人员申报项目时必须提供大使馆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3.留学回国人员必须在回国3年内提出项目申报,每人只能作为项目负责人支持1项。

资助经费与研究期限:

回国基金重点项目单个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20万元,一般项目单个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研究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第四部份

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科技人员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促进青年科技人员成长,培育具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等国家重点、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能力的高层次优秀学术带头人后备队伍。

项目申请条件:

1.申请人到2014年12月31日未满40周岁(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申请人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申请人具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4.申请人人事组织关系在广西。

5.保证研究期内每年在依托单位从事研究时间在9个月以上。

6.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7.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或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

项目资助经费与研究期限:

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40万元/项,研究期限一般不超过4年。注意事项:

1.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主要考察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及创新潜力。

2.申请书项目名称栏填写“研究领域”,而不是具体项目名称。

3.依托单位应该组织本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对每一个申请人按照规定条件择优推荐并签署具体推荐意见。8

第五部份

创新研究团队项目

创新研究团队项目以领军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资助以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研究团队,围绕国家和广西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培养和造就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研究团队。

项目申请条件:

1.申请人是具体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员,具有协调团队研究工作的能力,到2014年12月31日未满50周岁(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担任依托单位领导职务的人员不得申请创新研究团队项目。

2.团队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内容符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处于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目标达到国内领先。

3.研究团队由对研究目标有共识,由能独当一面的3—5名核心成员(含申请人)及若干相关研究人员组成,专业分布、年龄结构合理;核心成员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平均年龄应小于45周岁(到2014年12月31日止);在读研究生或在站博士后不能作为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项目组人员不得超过15人。

4.研究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研究整体,各成员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科学问题,核心成员之

间优势互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成功的科研合作历史(共同承担过省级以上基础研究项目或共同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核心成员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研究团队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

5.研究团队具有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具有行之有效的稳定研究骨干队伍的人才管理方式。

6.依托单位需支持团队所在的实验室建设、在研经费、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7.在申报的研究方向上,项目申请人和核心成员近5年以来曾主持国家级研究项目,其中申请人应当具有主持2项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经历。

8.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在研期间,核心成员不得另行申请或参与其他项目组申请创新研究团队项目。

项目资助经费与研究期限:

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200万元/项,分下达经费(第一年下达经费的50%,第二年下达经费的35%,第三年下达经费的15%)。研究期限一般不超过4年。

注意事项:

1.创新研究团队项目主要考察以下6个方面:一是研究方向的科学问题和意义;二是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科学价值;三是拟开展研究工作的创新型构思及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四是申请人的学术影响力,把握研究方向、凝练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在研究团队中的凝聚力;五是团队成员的学术水平和开展创新研究的能力,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合理性;六是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基础,有无共同承担项目和共同署名的高水10

平文章。

2.申请书项目名称栏目填写“研究领域”,而不是具体项目名称。

3.依托单位应该组织本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对每一个申请人按照规定条件择优推荐并签署具体推荐意见。

第六部分

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支持科技人员针对已有较好研究基础、接近或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方向或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基础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支持科技人员瞄准广西重点、优势产业或广西社会发展共性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得理论成果和发明专利。鼓励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优先资助依托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申报的项目;对于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的项目,鼓励直接面向企业应用前期的基础性研究选题,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有企业应用背景的项目。

项目申请条件:

申请人到2014年12月31日未满57周岁(195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57周岁、按照政策延长退休的申请人申报项目时,须由依托单位统一向自治区科技厅提出申请,获批后方可申报。

资助经费与研究期限:

单个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30万元,研究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主要资助以下研究方向:

一、数理科学

1.代数、图论交叉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2.工程与信息领域相关问题的数学模型、数值方法、统计方12

法研究

3.新功能材料的结构形成与制备过程中物理问题研究 4.原子核物理、原子核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5.信息光电子技术和光传感技术的基础物理问题与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物理机制研究

二、化学与化学工程科学

1.抗肿瘤和抗病毒新药的发现、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2.生命过程、环境和食品安全分析新方法研究

3.基于广西优势特色资源的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的基础研究

4.新型催化剂制备、作用机理及反应分离一体化技术基础研究

5.具有光、电、磁功能的新型化合物合成与调控研究

三、生物科学

1.广西重要作物、家畜和水产养殖品种的种质保护和创新利用的基础研究

2.广西主要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3.广西重要作物和禽畜主要病害流行成灾的分子机理研究

4.广西主要入侵物种的生理与生态适应机制

四、医学科学

1.环境与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常见疾病影响的队列研究;

2.常见重大疾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子诊断与治疗的基础研究

3.医学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器官移植医学与组织再生医学基础研究

4.广西特色中草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脏腑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5.广西高发疾病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基础研究

五、地球科学

1.多元地学信息在广西有色金属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2.雾(灰)霾高发区域大气细颗粒物(PM2.5)排放特征、环境分布与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3.污染物高效处理的基础理论与过程模拟 4.环境灾变的应急遥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5.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风险与脆弱性——微生物学与岩溶地下河系统研究

六、工程与材料科学

1.机械装臵动态性能分析与控制 2.智能制造系统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

3.新型铝合金材料及其他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关键技术 4.广西优势多金属复合矿产高效分离及提取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5.新能源材料与先进功能材料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应用基础研究

七、信息科学

1.绿色体域网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2.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3.原创性新型电子信息器件理论与技术研究 4.复杂系统大数据分析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5.生物图像融合分析方法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七部分

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支持科技人员瞄准国家战略,开展将来有望列入国家级重大(或重点)项目的前期基础研究,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获得理论成果和发明专利。鼓励开展跨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鼓励跨单位组织研究队伍,优先支持与国内本领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的项目。

资助经费与研究期限:

项目资助经费一般不超过100万元/项,研究期限一般不超过4年。

特殊申请条件:

1.申请人2014年12月31日未满56周岁(1959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意识,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良好信誉和严谨学风,有足够的研究和协调工作时间保障;申请人2010年以来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2.项目下设课题数不得超过2个,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项目申请人应是课题负责人之一)。课题下不能设臵子课题。

3.项目必须由2个以上单位联合申报并实施。

4.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原则上必须按有关规定提交给科技厅或科技厅指定的单位,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主要资助以下研究方向:

1.广西城市大气颗粒物复合污染形成机理及调控机制基础研究

2.广西边境地区主要动物高致病性流行病毒传播和遗传演化的分子机制

3.肝癌等广西高发肿瘤基础研究

7.软科学指南 篇七

一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 科学制订各年龄阶段体育活动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 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以及“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在体育活动中我园将更多参照“动作发展”子领域下的发展目标, 包括了幼儿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动作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且各年龄段都有指向明确、指标清晰的细化目标。

1.3~4岁, 关键词:“有趣”、“模仿”

小班阶段的体育活动首先应充满趣味以吸引幼儿, 且一般以模仿为主, 用动作模仿周围事物的形态和动作特征, 感知运动节律的变化。如《小兔跳彩圈》、《乌龟运粮》等体育活动都是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来发展幼儿的跳和爬的能力。其次, 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各种身体运动, 体验各种肢体动作的可能性。如《我是机器人》让幼儿体会除了灵活的动作, 人的身体也能变得“机械”和“僵硬”。最后, 运用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活动, 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 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如在玩球、玩沙包的过程中, 幼儿不仅能体会器械与人的互动, 更进行了如拍球、抛接、躲避等多种动作练习。

2.4~5岁, 关键词:“参与”、“规则”

中班阶段的体育活动则更加关注幼儿的主动参与性。首先, 教师应选择更加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愿意参与运动活动, 通过尝试、模仿、练习, 使动作轻松、自然、协调。如在《羊村大冒险》活动中让幼儿扮演相关角色练习投掷的动作技能, 紧张投入又充满乐趣。其次, 中班的幼儿更乐意用动作来表现所理解的事物, 教师应让他们更多体会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最后,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理解和遵守运动活动中的规则, 对危险的标志与信号能较及时地做出标识。同样是《羊村大冒险》的活动, 增加了“前方小河”、“小心陷阱”的标志与要求, 幼儿活动的专注度和练习积极性也会更高。

3.5~6岁, 关键词:“挑战”、“合作”

与小班和中班运动范围和运动量都较小的体育活动相比, 大班的体育活动更倾向于大场地、大器械和大动作。如《穿越侏罗纪》, 就囊括了平衡、攀爬、投掷等多种动作技能;又如最近新兴的定向运动, 更是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

二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科学创设各年龄阶段体育活动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提出“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于发展的最初阶段和重要时期, 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是第一位的, 也是最重要的。”因此, 我园创设体育活动环境的基本守则就是“安全”, 只有在此前提下呈现的体育活动环境才是科学的、有探讨意义的。

1.3~4岁, 关键词:“舒适”、“趣味”

小班体育活动的环境创设主要应考虑安全性 (包括生理和心理) 、舒适性和趣味性, 能够让幼儿在环境中充分体验运动活动的乐趣, 激发幼儿参与运动的乐趣。如前文提到的《乌龟运粮》, 教师创设的环境不仅有幼儿爬行的垫子、乌龟背壳等必需的道具, 还在场地周围点缀了小草、小花、小乌龟的“家”等布景, 营造了童趣、逼真的情境, 让幼儿在温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

2.4~5岁, 关键词:“层次”、“探索”

中班则需要创设有层次性的活动场景, 在情境中适当加入挑战点, 提供多种材料, 激发幼儿克服困难、探索、学习、锻炼的愿望。依旧是《羊村大冒险》的活动, 当幼儿能熟练掌握“投掷4米”的技能后, 教师就有意制造了一点小麻烦:用作“弹药”的纸球不够用了, 需要幼儿自己团报纸制造“弹药”, 这就为活动增加了新的挑战, 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 提升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奋点。

3.5~6岁, 关键词:“竞争”、“创造”

大班的体育活动环境创设要有挑战和难点, 能激发幼儿运动、竞争的愿望:提供的材料能满足幼儿对运动器械进行组合创造、自主探索的需求。一般以竞赛式为主, 《穿越侏罗纪》中“穿越”的路线不止一条, 游戏前幼儿分组布置穿越路线, 之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路线挑战, 顺利完成一条路线的话就可以继续挑战下一条。这也是遵循了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三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与习惯, 科学运用各年龄段体育教学方法与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所以, 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过程中也应注重幼儿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开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我园主要进行了以下三种模式的探索:

1.3~4岁, 关键词:“情境创设”

情境因素能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角色代入, 提高活动兴趣。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时可以融入故事情节和角色, 根据需要创设相应的情境, 利用这些情境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渲染, 帮助幼儿进入情境, 开展运动活动。这种“体验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是:情境感知+激发兴趣+挑战提升。

2.4~5岁, 关键词:“器械投放”

器械的投放可以采用各种方式, 如一物多玩、多物一玩、多物多玩等。幼儿的运动能力和经验的获得不仅是靠模仿教师的动作而形成, 更是他们在与周边环境及各种各样的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这种探索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是:自由探索+引导发现+交流丰富。

3.5~6岁, 关键词:“分层指导”

有层次的运动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范围内得到发展。主要体现在:活动的内容要有层次, 活动的要求要有层次, 活动的指导要有层次, 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 幼儿的评价要有层次这几方面。这种多样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是:展现个性+因势利导+激励进步。

这几种教学模式与策略虽然在不同的年龄段中分别实施, 但它们不是互相割裂的, 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 是各年龄段在原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一种进阶与调整。

四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科学实施全园体育校本课程

我园以体育为主要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仅体现在集体体育活动中, 更贯穿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每时每刻:

1. 百花齐放的班级体育特色活动与游戏

在不影响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前提下每班每周定期组织班级体育特色活动和班级体育特色游戏, 以不同的活动组织方式完成班级体育特色计划, 这样既能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 也能更加科学、系统地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

2. 丰富多彩的晨间与午间体锻活动

打破传统操节“整齐划一”的模式, 在早操和午间操中也将加入发展动作技能为主的体能运动, 把班级体育特色器械融入其中, 让孩子们得到身体素质的全面锻炼。

3. 趣味与挑战并重的自制玩具和器械

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量身打造”更多玩具。另外, 我们将更加关注运动器械的趣味性、挑战性和互动性。不仅努力做到“一物多玩”, 更要达到“一物精玩”, 使孩子们在不断的变化与挑战中玩出精彩。

8.《指南》科学领域案例与点评 篇八

老师在美工区投放了橡皮泥,鼓励小朋友捏出各种有趣的小动物。

小明拿起一块橡皮泥,来到自然角的鱼缸边。老师走过来问:“你想喂鱼吗?”小明说:“我想让橡皮泥浮起来。”

老师建议:“你再打一盆水吧。咱们别打扰小鱼好吗?”小明欣然接受,开始了自己的“实验”。他把橡皮泥团成球放进水里,橡皮泥沉下去了;他把橡皮泥压成薄薄的饼状放进水里,橡皮泥又沉下去了;他把橡皮泥搓成细长条放进水里,还是不行。

小明开始停下来思考……他环顾四周,看见了昨天折的小船,想了想。

这次,他拿出了一张纸,使劲儿地揉成一个纸球,把橡皮泥糊在纸球的外面,橡皮泥终于浮了起来。

小明高兴得跳了起来,跑向老师报告他的成功。

(案例来源: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手册)

点评:

刘振民(开封市基础教研室):

本是

一次美术区域活动,但美工材料却引发了幼儿自发性的科学探索。也许幼儿是因为看到鱼缸里游泳的小鱼,产生了联想,希望手中把玩的橡皮泥也能够“游泳”;也许是让橡皮泥浮起来的想法让幼儿选择了鱼缸。很显然,在鱼缸里做实验是不合适的。教师在弄清幼儿意图后,请幼儿打了一盆水过来,及时在幼儿探究的环境及材料上给予了支持,使幼儿的探究行为得以顺利进行。

在探究过程中,幼儿不断尝试各种方法,努力使橡皮泥浮起来,也许尝试了很多次也达不到想要的目标。但是支持幼儿的自发自主探究对形成他们的探究意识更为重要,所以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而是让幼儿继续自己的探究。

最后,幼儿通过环境中其他材料的辅助,成功解决了“让橡皮泥浮起来”的问题时,“高兴得跳了起来,跑向老师报告他的成功”。可见探究中的发现是对幼儿的最高鼓励,教师的外在鼓励此时似乎变得次要了。也许,最好的鼓励方式就是与幼儿分享探究的过程和成功的喜悦,对他们的发现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兴趣。

磁铁哪个地方吸得多

北京市第五幼儿园

在“磁铁哪个地方吸得多”的科学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多块条形磁铁,并分别在其两端和中间标记上了不同颜色的线。将蝴蝶夹子、螺丝钉、螺丝帽、曲别针等各种材料放在盘子里备用,还配备了记录表。

活动开始后,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我标出的线,我鼓励孩子们猜一猜“条形磁铁的哪个地方吸的东西多”。孩子们的猜想各不相同,有的猜红线的一端,有的猜白线的一端,还有的猜中间的黑线部分。我给孩子们简单地介绍了记录表的使用方法,鼓励他们将各个标线区域吸起来东西的数量记录在相应的空格中。

孩子们兴趣盎然,所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把磁铁三个部分先后放进盛有铁制品的盘子里,然后分别数每个部分吸起了多少;有的将磁铁整体放进盘子里,再数一数每个部分分别吸起了多少;有的将盘子中的铁制品一个一个地吸到磁铁的不同部位,看哪个部分能承载得最多;有的孩子尝试着使用了多种材料……

在讨论活动结果时,很多孩子都发现:磁铁的两头吸起了很多的东西,但中间的位置却几乎什么也没吸起来。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发现呢?我还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一个大展板,请他们把自己的记录表都展示在大展板上进行分享交流。在一串串的数字面前,孩子们都惊讶地叫起来:“都是两头吸得多,中间吸得少啊!”

我又拿出了U型磁铁问孩子:“那U型磁铁也会是这样吗?U型磁铁的两头在哪里呢?”孩子们又带着这新的疑问,开始了探究。

点评:

刘振民(开封市基础教研室):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侧重点不是灌输给幼儿相关的知识概念,而是让幼儿通过观察、记录和表达等一系列的活动,自己建构认知概念。

案例中的老师将磁铁的两极和中间部分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了出来,为幼儿区分磁铁的不同区域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有效地提高了幼儿探究的效率。幼儿的探究过程是多样的,教师对幼儿如何探究并无限制;还重视经由集体分享,将幼儿的个人经验通过归纳,提升为全体幼儿共同经验智慧的过程。这样,既让幼儿获得了探究与发现的成功感,还获得了表达与交流的机会。

当然,活动结束后的拓展延伸也很重要。教师关于U型磁铁的问题可以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究,并在探究中再次使用观察、记录、交流等方法,这种反复操作有助于幼儿探究能力的提高。

沙漏的秘密

河南省实验幼儿园

在一次区角活动中,我们在区角放置了1分钟、3分钟和5分钟的沙漏。5岁的嘟嘟玩了一会儿,兴奋地说:“我们班有9分钟的沙漏。”

我说:“9分钟的沙漏?你是怎么知道的?”嘟嘟说:“1加3加5是9,这三个沙漏合起来就是9分钟。我学过加法了。”

嘟嘟将数学活动中的加法运用到时间的计算中,这是一种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我问:“那你把3个沙漏一起放在棋牌区是为什么?”嘟嘟笑着说:“我在给小朋友计时间呢,看看他们能不能用9分钟下完一盘棋。”

我说:“好啊,我们一起来吧。你想怎么计时呢?”此时,嘟嘟毫不犹豫地将三个沙漏抱在怀里,试图把它们一起翻转过来计时。可三个瓶子太多了,他向我求助。我意识到孩子虽然会加法,却不明白时间这种抽象概念叠加时的特殊性,还不知道时间会同时开始,一起“溜掉”呢!此情此景,正是孩子探索时间特性的好机会!

我于是认真地帮助嘟嘟,和他同时把沙漏翻过来,一起观察瓶中沙漏的情况,边看边说:“9分钟怎么这么快?”嘟嘟还沉浸在观察与发现之中,很得意地说:“嗯,9分钟就要到了。”这时,区角活动结束的音乐响起了,带着一脸的满足,嘟嘟将沙漏放回玩具架。

点评:

徐 菁(河南省实验幼儿园保教主任):

嘟嘟能发现沙漏在生活中的计时作用,这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嘟嘟不明白时间这个概念的特殊性。虽然在这次区角活动中,嘟嘟没有获得正确的知识,但是却拥有了宝贵的尝试和探索。

针对这次探索活动,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沙漏的科学探索价值:请孩子把玩沙漏,感知沙粒的持续流动性与时间流逝的关系;投放不同时值的沙漏,让孩子感受不同沙漏大小和计时长短之间的关系;尝试着让孩子感受沙漏同时计时的时候,时间的同时流动性;探索规定时间的计时方法。

我们也为嘟嘟的探索活动制定了策略:在沙漏旁边投放定时器,比较沙漏和定时器计时的效果,让嘟嘟意识到9分钟定时器记录的时间比三个沙漏同时漏完的时间长得多。请他思考:“这是为什么?”

你会运用加法口诀

我来到甘肃敦煌的一个幼儿园,看到大班教室里的墙面和黑板上张贴着很多加减法算式。老师说,孩子们已经完全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

我问身边的一个男孩:“你知道3+5等于几吗?”孩子立刻回答:“8。”我又问:“那3+8等于几呢?”孩子也很快回答:“11。”

我看到小男孩在用瓜子皮、玉米皮、小棍等粘贴妈妈的头像,便问:“你看你粘贴的这幅妈妈的画,左边眉毛用了几个瓜子皮?”孩子从左到右用手指着数:“1、2、3、4、5。5个。”我又问:“那右边眉毛用了几个瓜子皮?”孩子再一次从左到右用手指着数:“1、2、3、4、5。5个。”“那么,两个眉毛一共用了几个瓜子皮呢?”我问道。孩子用手指着从左到右数:“1,2,3,4,5,6,7,8,9,10。10个。”

(案例来源: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手册)

点评:

刘振民(开封市基础教研室):

儿童解决数学问题的水平是多层次的,案例中的幼儿在计算两个眉毛所用瓜子皮的总数时,并没有利用教师让他们记住的加法口诀,而是从头开始的点数。所以,不能简单地用答案是否正确来判断幼儿的学习水平。

幼儿的数学学习受其思维发展水平的影响,多处于实物操作和形象运算阶段,让孩子死记硬背超越他们理解水平的抽象的记忆口诀,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来说并没有具体的作用。数学学习的方式不是记忆而是建构,记住不等于理解。

上一篇:物理学科课堂教学培训有感下一篇:考试成绩退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