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通用9篇)
1.涤纶 篇一
涤纶是一种布料材质的名称,在过去被我们叫做“的确良”,现在又被商家称之为“聚酯纤维”,在我们平时所穿的衣物当中几乎都有涤纶的成为存在。涤纶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清洗,而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透气、不吸汗。那么涤纶对我们人体有害吗?下面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涤纶是致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市场上又称为“的确良”。它先从石油和炼焦副产品中提取原料聚合成聚苯甲酸乙二酯树脂,然后熔融纺丝成为涤纶。涤纶面料质感欠佳,表面的“浮光”显得不够档次;其不足之处就是吸湿性较差,所以用作面料穿着时会感到闷热、不透气、不舒服,且易吸灰、起静电。 长期穿着对人体不利。
涤纶:合成纤维:是由高分子化合物制成,涤纶为其中之一种,它又叫聚酯纤维。
优点:强度大、耐磨性强、弹性好,耐热性也较强
缺点:分子间缺少亲水结构,因此吸湿性极差,透气性也差。由它纺织成的面料穿在身上会发闷、不透气。 另外,由于纤维表面光滑,互相之间的抱合力变差,因此磨擦之处易起毛、结球。
根据其多种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面料,因此拥有了以下特点:
1 遮阳光、透光强、通风好。使用其可以消除太阳中86%辐射。
2 隔绝外面的热气。其面料具有其他面料所不具备的隔热性能,因为能够大大的降低了空调的使用率。
3 防止紫外线。可以防止太阳中95%的紫外线。
4 容易清洗。
5 坚固、防碎裂。可以不用加固,便可以不用担心被损坏等问题。
上面的内容非常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涤纶的特点都有哪些,看过之后的朋友们想必都已经知道了涤纶本身对我们的身体是没有任何伤害的。但是由于涤纶面料的衣服透气性太差,而且不易吸汗,所以经常穿的话会影响我们身体正常出汗,从而会导致皮肤出现一些问题。
2.涤纶 篇二
关键词:涤纶纤维,抗裂性,耐碱性
0前言
混凝土及砂浆的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前人的试验结果表明[1~6],在混凝土及砂浆中掺入一定量的合成纤维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及砂浆的早期裂缝。目前使用的合成纤维多是丙纶纤维(聚丙烯纤维),使用涤纶纤维(改性聚酯纤维)的比较少。笔者对涤纶纤维的耐碱性及其在砂浆早期抗裂性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试验。
1涤纶纤维在混凝土碱环境下的性能试验
将15组涤纶纤维试样(每组试样均由192根直径为0.6mm的单丝组成)放入烧杯中,使试样完全浸入p H值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将烧杯放置到恒温水浴设备中,控制碱溶液温度为(25±2)℃。分别在1d、3d、7d和28d每次取出5组试样用流水冲洗后,放入烘干机,在25℃下烘干表面后立即用纤维强力试验机测试强度,每份试样测两次,所得数据见表1。
由表1可见,涤纶纤维在p H值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1d后,强度和伸长率都有所降低,但下降幅度很小,分别为0.9%和0.2%;浸泡3d后,强度和伸长率大幅降低,下降幅度分别为4.2%和5%。
3d、7d和28d的试验数据表明,涤纶纤维在浸泡时间到达3d以上时,强度和伸长率不再降低,最终稳定时强度值在85.02N左右波动,伸长率在13.25%左右波动。综合表1中的五组数据我们得到随浸泡时间增加涤纶纤维的强度和伸长率的变化曲线,见图1和图2。
2纤维砂浆收缩裂缝试验
试验方法参照CECS 38:2004《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试验共分5组进行,砂浆的配合比见表2所示。
(1)每组试件养护2h后,用电风扇吹干表面,待成型24h观察裂缝数量、宽度、长度。
(2)裂缝以肉眼可见裂缝为准,用钢尺测量其长度,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其宽度。
各组试件的裂缝情况见表3。
(3)试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分析
以下面的公式计算裂缝总面积:
式中,Acr—时间裂缝的名义总面积,mm2;
ωi,max—第i条裂缝名义最大宽度,mm;
li—第i条裂缝的长度,mm。
表4为各组试件的裂缝总面积。
表4中,第1组为对比样,未掺加涤纶纤维;第2、3、4、5组分别掺加了涤纶纤维。由表4可见,掺加涤纶纤维后,砂浆表面裂缝总面积有较明显的降低。
3结论
(1)涤纶纤维具备一定的耐碱性,适用于混凝土的碱环境,可以继续做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如果试验证明涤纶纤维在杨氏模量、波桑比、长细比、粘结强度等其他方面均能够满足纤维混凝土的要求之后,涤纶纤维很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性能优异的增强水泥基纤维材料。
(2)涤纶对砂浆早期裂缝的控制较为明显,裂缝名义总面积平均减低了48%,可作为新型的增强水泥基纤维材料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沈荣熹,崔琪,李清海.新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M].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4:10-11.
[2]詹炳根,郭建雷,林兴胜.玻璃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2).
[3]温小栋,潘伟,许永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影响[J].建筑技术,2009(2).
[4]李博修,陈勇.聚丙烯纤维砂浆性能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
[5]王先明,翟红侠,吴志敏,等.聚丙烯纤维膨胀砂浆复合阻裂变形规律的试验研究.安徽建筑,2009(1).
[6]李国忠,田颖,赵帅.芳纶纤维砂浆的抗折强度与抗塑性收缩开裂,建筑材料学报.2009(2).
3.涤纶长丝低价倾销之惑 篇三
对于我国的化纤行业来说,产能全世界第一人尽皆知。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我国化纤行业已经完全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大体系之中,随之而来的高库存也成为不争的事实。
以聚酯纤维为例,上个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其价格在两万元人民币每吨左右。现如今,化纤行业产品结构性的不合理,导致了如聚酯纤维等产品阶段性的产能过剩,使得其价格已经降至七八千元人民币每吨。
北京百泉化纤厂厂长张洪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化纤行业和企业都处于调整过程中的阵痛期。大型企业依靠着其原有的基础和实力,生存还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来说,生存就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避免走向衰败,就要付出代价,在压力中寻求长远发展的动力。“化纤的很多产品都是石油提炼出来的,原材料、工人成本等都在涨,但是其生产出的产品最终竟然会被低价销售,这不仅仅对行业和企业发展无益,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很让人心疼。”张洪泽坦陈。
在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高琳的眼中,这种低价抛售涤纶长丝产品的行为其实是行业内一些库存较高企业的不得已之举,心情可以理解。如果大的环境情况好,企业也不会选择低价倾销的行为来降库存、盘资金。毕竟,在原材料全面上涨的行情下,正常销售都有可能亏本,更别说降价倾销。
这种说法也得到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德顺的赞同。“过年期间,有涤纶长丝企业抛售产品的情况我也知道一些。其实,行业内的企业日子都不太好过,资金紧张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在资金周转不畅的情况下,企业要想渡过面前的难关,就只有低价销库存,以此来盘活资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企业亏损的状态。其实它们也不想这么做,坚持倾销,实际上就是在亏本,这种做法是没有好处的,所以相信它们也不会坚持太久。但是,一两家企业这么做,可以理解,如果这么做的企业多了,对行业影响也非常大,市场混乱无可避免。”宋德顺说。
众所周知,纺织企业的合理库存,大约为企业一个月的产品生产量。但是,实际情况却远不是这样。高库存的问题,作为纺织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其实并不是化纤行业的特殊情况。高库存作为行业内的一种通病,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问题。
宋德顺表示,低价倾销所带来的市场混乱,其实有预见性的企业是可以规避的。以新乡化纤为例,其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在品种上也以超细旦产品为主,这就使得自己跟国内那些低价倾销的常规品种不处于同一个市场层面。
“我们百泉化纤在这方面也是采取类似的做法,做差异化的功能性纤维。不追求产量,追求的是质量,所以我们的市场情况一直都是不错的,这也有利地规避了恶性竞争。”张洪泽补充道。
高琳告诉记者,在高库存的状态下,企业往往会做出以下两种选择,低价倾销或者减产停产。“2012年,化纤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民用丝和工业丝都有大量的库存,大多数民用丝生产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如果有的化纤企业说它在这样的光景中也有盈利,那确实不易。低价倾销害人害己,而停产减产可能只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但不会对行业的正常和规范运行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像我们古纤道以及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都关闭了一些机器,减少产能。虽然设备一停,企业的财务费用也随之增加,但是要想维护行业的正常运行,我们没的选择。”
宋德顺也表示,在新乡化纤,其库存也是现实存在的。高库存状态下,停产、减产确实是一个应对的办法,它可以使得市场供给量减少。但是哪种选择都有利有弊,企业需要自己去平衡什么对自己更有利。
其实,以上的两种做法,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化纤行业的库存问题。对于到底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难题,高琳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即按照正常渠道进行产品销售。“有人会提出疑问,正常渠道销售没有现实可能性,毕竟不降价就销不动。但是我所说的正常渠道销售,其实就是走产品创新之路,用创新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现在很多化纤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还是不够的,以苹果、三星、谷歌这些企业为例,其产品开发力度之大,超乎我们的想象,产品研发的成本甚至可以达到年收入的50%以上。当然,我们的行业与之有所不同,在创新方面的难度也更大,但是这些电子企业作为世界成功企业的典范,其思路至少值得我们去学习。”
监管:尴尬中的新难题
涤纶长丝企业倾销,作为企业的自主行为,在销售环节,其监管方面的缺失已成常态。其实不仅仅是在销售环节,在生产前的审批环节,行业监管的缺失也是现实存在的。这也是现在化纤行业所存在的一种无奈与尴尬。
张洪泽告诉记者,低价倾销情况的规避,在生产环节就应该得到控制。“现在很多大型化纤企业动辄就上100万吨量级以上的项目,它们在用产量取胜,而非创新解决难题,这些大型企业把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都压榨了。在我看来,不应该无限制地让这些企业盲目地扩大产能,这需要专门的职能部门进行监管,现在仅有的一些监管没有力度,监管人员也不够专业。除此之外,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很匮乏。企业费力生产出的新品,刚一上市就被抄袭,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已经成为行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表示,作为行业协会,不属于政府职能部门,也没有办法去强制企业的商业行为。协会更多的是在对行情进行分析和运行预测,并对企业行为进行引导和倡导。
“以去年为例,上半年化纤行业受国外环境影响,需求增速下跌,市场出现低迷的情况,特别是5、6月份其在价格上出现大幅下滑,行业效益严重恶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于6月25日召开了紧急会议,把行业内的重点企业聚集在一起,呼吁全行业共同抵制低价倾销行为,维持正常的竞争秩序。自律会议召开之后,仅7~8月,整个行业去库存减少损失、增加收益就达30多亿元,自律对于稳定化纤市场价格,恢复市场信心还是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端小平介绍道。
在这次的降价抛售情况面前,化纤协会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谴责这种不负责任扰乱市场的行为,呼吁企业保持理性,抵制低价恶性竞争,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当前困难。并建议企业可以适当的降低生产负荷,维护市场的供需平衡,还化纤市场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资 讯
丝丽雅气流纺项目动工
2月16日,丝丽雅集团惠毅纺纱公司的气流纺项目在四川省宜宾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作为全球最大的粘胶长丝生产企业之一,丝丽雅集团构建了盐坪坝纺织工业园区和长信创业园区,打造了集纤维制造、地产开发、能源化工、制浆造纸、酒类酿造、投资贸易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此次丝丽雅新项目的破土动工,可谓在其发展史上又增添了浓厚的一笔。
开工仪式上,丝丽雅集团总裁冯涛介绍了集团发展该项目的总体构想。该项目是为践行丝丽雅集团加快发展粘胶产业链和产业升级步伐,而打造的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重点项目。它以丝丽雅集团所生产的粘胶短纤为主要原料,力求实现气流纺纱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集群化生产,创造出人棉纱竞争优势。同时,该项目还引进世界一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希望能在装备、规模、产品品种、产品品牌、体制机制、技术人才、贸易经营模式、文化理念等方面实现集成创新。
据了解,丝丽雅此次的气流纺项目总投资为5亿元,拟发展10万吨纱线的总规模。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总投资17202万元,占地20000余平米,建设投产后,可实现工业产值5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年利税总额75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100余人。(邵蔚)
绍兴蓝海海藻酸纤维获突破
日前,浙江越隆集团绍兴蓝海科技有限公司的百吨级海藻纤维生产装置试车成功,产品推向市场,进入试销环节。
海藻酸纤维从外观上看来,与普通棉花无异,但是却是化纤行业内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其生产原料取自海洋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以纯水作为溶剂,生产和使用过程无任何环境污染,吸湿、阻燃和抗菌三大功能也令其身价倍增,具有极高的产品附加值。但是此种高性能纤维,在易提取、无污染的同时,却容易并丝,且强力低、耐碱性差,所以工业化难度极大。之前,世界上也只有英美两家企业实现了海藻酸纤维的产业化,虽然年产量不足100吨,产值却高达55亿美元。
4.涤纶FDY化纤厂 月度总结例文 篇四
随着新年的脚步不断临近,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这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美好季节里,我车间1月份工作已告一段落。回顾1月份工作内容,车间按照计划并严格执行公司管理要求逐一落实各项生产管理工作。1月份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传达和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年终总结报告。要求各工段、班组认真学习会议内容并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去。尤其要紧紧围绕董事长提出的“两个提升、两个确保、两个降低”来开展工作。同时,针对我车间现状并结合总经理报告中提出的工作要求,车间对锭位管理、重点设备巡检、市场细分、四项管理活动及考核内容的调整等重要工作做了详细计划。
2.确保产品市场细分工作质量,稳步提升全车间产品质量。车间对各锭位侧吹风网板及抽屉式网板统一进行彻底清洗,并更换无纺布。另外,针对61/24质量问题,车间对生产该品种的87个锭位进行测试跟踪,其中包括:锭位落丝全部摇袜跟踪染色情况;对侧吹风情况及热辊温度做测试记录。情况良好。客户反映质量问题的锭位线号,实际是F5、6线,故对这两条线18个锭位也进行了以上检查测试。
3.1月15号,切片纺原料由仪征切片更换为辽化昆仑切片。产品批号由R-07改成R-08。车间做好换料前后隔离工作。过度丝做单独批号R-100,纸管颜色雪青。
4.1月16日,明阳切换过滤器。更换过滤器后,毛丝、断头明显增
多,定长率下降,消耗升高,生产状况急剧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此次明阳更换上去的的过滤器使用次数太多造成。21日上午9点半,再次更换过滤器,现在生产逐渐恢复正常。另,27日,明阳蒸发器故障,抽真空系统波动,对生产有一定影响。5.组织安排好各工段班组做好节前卫生清理工作。
6.做好车间吸烟员工登记工作。正月十五以后,凡发现身上携带香烟及吸烟者,做5000到10000元处理。
7.组织开好车间例会并对四项活动进行宣传和分工。另外,针对纺丝工精神状态差的问题,车间单独召开会议做重要强调,要求各运转班长加强管理工作,同时车间加大了对管理人员赔扣力度。8.为进一步加强锭位管理工作,稳定生产,处理连续毛丝等质量锭位,提高各项生产指标,车间对锭位检查除车间每周进行大抽查外,另安排车间干部施行包干制度每日进行锭位检查。9.组织车间管理干部,对全车间节前卫生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并安排再次进行复查。
2月份,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认真执行和贯彻落实好公司管各项理要求。稳步提升各项生产数据,加强车间各项管理工作,按照车间制定的详细计划有序进行生产管理。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1.节日期间,抓好生产各生产管理环节,确保生产稳定,完成好各项生产指标。
2.加强四项基础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强车间自查工作,防止生产事故发生。
3.修改考核方案,实施废丝计量考核。
4.对员工迟到早退,吸烟,睡岗等违纪现象加大力度检查,并严肃处理。另外,要求员工不准带零食杂物进入岗位。
5.狠抓考勤制度,杜绝员工混乱轮休现象,确保在岗人数,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6.车间与明阳之间室外熔体输送管道的外层铁皮已年久腐烂,需要重新制作避雨棚。准备开年后着手该项工作。
5.涤纶 篇五
静脉内瘘是目前最理想的血管通路[1]。临床上有很多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或经过多次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而无法再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半永久性皮下隧道带涤纶套的留置导管被用作血透通路,在大多数透析治疗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科在2005年5月~2009年3月共为126例患者进行了双腔带带涤纶套长期留置管置入术的临床并发症的观察和治疗研究,现将我们应用情况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我科血液净化中心共行双腔带涤纶套长期留置管置入术126例,其中男67例,女59例;年龄18~76岁,平均56 ±17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69例,糖尿病肾病36例,高血压肾病16例,多囊肾4例,急进性肾炎1例。这些患者大部分因表浅静脉栓塞、动脉硬化、内瘘管阻塞、自体血管过细、内瘘狭窄,无法再建立内瘘术而改用双腔带涤纶套长期留置管。
1.2 材料 采用美国Quinton公司Permcath 型号为13.5Fr的带涤纶套双腔导管, 由柔软硅橡胶材料制成;长36cm ,涤纶套至尖端19cm,动静脉端口相差2.5cm;外接管上印有动静脉管腔容量。
1.3 置管方法 首选右侧颈内静脉[2],患者平卧位,肩后垫枕,头后仰15°~30°并转向左侧,于胸锁乳突肌三角的中下部为穿刺点, 应用seldinger技术置入导丝后,在体表标记确定皮下隧道位置及隧道开口处,用手术刀切一0.5cm切口,钝性分离,用隧道牵引针牵引导管由该切口进入皮下隧道达穿刺点, 并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将导管置入颈内静脉,导管顶端置于右心房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皮下遂道约9~10cm , 涤纶套距皮肤出口2~3cm ,隧道内导管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弧度, 以免导管打折。将导管送入上腔静脉根部反复抽试血流良好, 再分别在动静脉管腔内充满1∶1肝素盐水, 最后缝合切口, 固定导管位置于右侧胸部, 动静导管外口盖上肝素帽, 以备透析使用。
1.4 导管的使用和维护 一般在置管后第2天开始透析。如需急诊透析,亦可立即使用,但易发生局部渗血及皮下血肿。每次血液透析时用碘酒、酒精消毒隧道出口及导管的动静脉接头,用无菌注射器将导管内肝素盐水抽出,然后连接上动静脉透析管路,开始透析。透析期间动静脉接头处用无菌敷料覆盖,透析结束后每侧导管内分别注入1∶1肝素生理盐水1.5ml,无菌肝素帽封口,无菌纱布包扎。每2~3个月预防性应用尿激酶封管一次。具体方法:5~10万U尿激酶加0.9%氯化钠注射液3~5ml分别注入导管的动、静脉腔内,保留15~20min后抽出, 再用肝素生理盐水封管。
1.5 并发症及处理 堵管、血流不畅、留置管感染为长期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主要并发症。①堵管及血流不畅。若留置导管不久即出现血流量不足则很可能为导管位置不佳紧贴血管壁或导管转弯处角度过小引起,经适当调整导管位置后可好转,可切开涤纶套位置皮肤游离涤纶套后适当调整导管,直至动静脉两端均血流通畅为止,用线将涤纶套固定于皮下,缝合切开并包扎。若置管很长时间后出现血栓及血流不畅,可能与管腔内纤维蛋白鞘的形成有关。浓肝素封管是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血栓形成需溶栓治疗。可取10万U尿激酶一支, 5万U稀释于生理盐水3-5ml中,注入导管动静脉端并保留20min后抽出,再将剩余的5万U尿激酶混入肝素生理盐水封管。亦不排除长期留置导管,右侧颈内静脉狭窄有关,可行右侧颈内静脉血管彩超检查,如与颈内静脉狭窄有关,则拔除导管。②导管感染。透析开始1-2h出现寒战发烧, 血培养阳性, 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可考虑导管感染。每日给予肝素+抗生素封管+全身抗生素运用,可有效控制导管的相关感染。抗生素局部封管应连续使用3~5次;抗生素全身应用连续3~7d。若经过上述处理仍然未能得到控制,应该拔除或更换导管。结果
共行双腔带涤纶套长期管留置术126例。经右颈内静脉置管118例次,其中5例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超声检查提示右侧颈内静脉狭窄或堵塞8例,经左侧颈内静脉置管。所有患者手术经过均顺利, 无出现局部出血、血肿及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76例患者置管结束后即开始血透治疗, 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局部出血、血肿等。血流量能保持在200~300ml/min。126例患者中因其它原因死亡11例, 行肾移植6例, 改腹透治疗4例, 血流下降或堵管无法行透析拔管5例,管路自行脱落2例,感染16例,因感染经处理后无效拔管10例。现有88例在正常运用, 双腔带涤纶套长期管留置时间最短1个月, 最长留置时间至今已达37个月仍在应用。讨论与体会
6.涤纶 篇六
1 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
根据劳动卫生学要求结合生产工艺对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 确定检测内容为化学毒物联苯、联苯醚、氢化三联苯、Na OH、其他粉尘和高温, 为考察通风设施效果笔者还检测了各送风口罩口风速。另外对该生产线上的全部工人 (共计303人) 按照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
1.2 方法
联苯检测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 , 联苯醚检测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和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 , Na OH检测最高浓度 (CMAC) 。毒物测定按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高温测定按GBZ/T 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检测设备有QT-2A型大气采样器、GI-LAIR5型空气采样器、SFC-3BT型智能粉尘采样器、QUESTemp32型热指数仪、QDF-3型热球式风速仪、6890N气象色谱仪。
1.3 评价依据
评价标准以GBZ 2.1-200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PC-STEL或PC-TWA为标准, 判断化学毒物检测结果;高温测定结果的评价依据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通风评价依照GBZ/T 194-2007《工作场所防治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2 结果
2.1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
2.1.1 工艺流程及现场情况
本装置主要采用熔体纺丝的生产方法, 主要纺丝生产技术为敞开式纺丝、高温卷曲工艺技术。生产过程为聚酯熔体直接从聚酯装置通过熔体管道直接输送到纺丝位后, 由计量泵定量送入组件过滤、挤压、冷却成形, 丝束到卷绕上油后铺放盛丝桶, 经往复 (丝桶运输) 、集束到牵伸、卷曲、干燥、切断, 最后成品打包[2]。原辅料具有可燃、可爆、有毒性、腐蚀性的特点;现场环境具有高温、高湿、噪音大的特点。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见表1。
2.1.2 通风情况
主厂房由南向北包括纺丝楼、后纺、打包区、辅助生产用房及中间库等5部分。纺丝设置两套复合式空调机组, 每条生产线对应设置1套, 每套送风量150 000 m3/h, 提供丝束骤冷却吹风及纺丝、卷绕间的环境空调冷风。空调机组设有回风、排风、新风、初过滤、送风等功能。在纺丝机、牵伸机、卷绕机等部位设置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设施, 后加工设置1套直流式组合空调机组, 夏季喷循环水蒸发冷却送凉风。经过处理后的新风送入总风管, 一部分送到打包及切片工段, 大部分送到后处理工段。经过支风道及调节阀后, 送到工作区, 采用喷口形式, 气流为上送下回。各工段空调机组送风情况见表2。
表2中显示:纺丝、卷绕以及牵伸和打包机工段风罩的风速不符合GBZ/T 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的要求。仅卷绕和卷绕隔音观察两工段的总风量达到了设计送风量的要求。
2.2 职业危害因素测定结果
对纺丝、卷绕岗位联苯、联苯醚、氢化三联苯, 清洗岗位Na OH, 连续3d采样, 检测结果见表3。检测结果表明, 纺丝、卷绕、清洗岗位接触化学性有害因素的浓度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根据GBZ/T 229.2-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要求, 将纺丝、卷绕、清洗岗位有毒作业分级为0级, 属相对无害作业, 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 对劳动者健康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注:a参照美国ACGIH“2007 TLVs and BELs”标准。
工作场所粉尘检测结果见表4。切断、打包岗位接触粉尘均符合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因素》的要求。按照GBZ/T 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 对各岗位进行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 切断、打包岗位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为0级, 属相对无害作业, 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 对劳动者健康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工作场所高温检测结果见表5。结果显示:卷绕岗位夏季作业环境温度超过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的要求, 其他岗位低于国家控制标准。按照GBZ/T 229.3-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 对各岗位进行高温作业分级, 卷绕岗位高温作业分级为Ⅱ级, 属中度危害作业, 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 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其他岗位高温作业分级为Ⅰ级, 属轻度危害作业, 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 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注:本次检测各工作岗位接触时间率为25%~32%, 体力劳动强度均为Ⅰ级, 扬州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为32℃, 因此本项目纺丝岗位WBGT指数不超过33℃, 其余岗位WBGT指数不超过34℃。
2.3 健康监护结果
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并结合各工位有害因素接触情况制定职业健康检查项目。体检项目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血压、视力、色觉、眼科检查、胸部X线正位片、心电图、B超、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共体检303人, 体检结果显示, 纺丝、卷绕岗位人员均未发现毒物、高温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牵伸岗位人员未发现高温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打包岗位人员未发现粉尘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
3 讨论
通风系统是建设项目重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通风是降低尘毒、高温危害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风效果与尘毒、高温危害控制息息相关[3]。目前评价通风系统运行效果重要依据是现场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是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本项目各岗位联苯、联苯醚、氢化三联苯、Na OH、粉尘的CTWA、CSTEL、CMAC测定值均符合卫生标准, 卷绕岗位夏季作业环境温度超过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的要求, 其他岗位低于国家控制标准, 这说明该项目的通风设施是有效的。但表2显示纺丝、卷绕以及牵伸和打包机工段风罩风速不符合GBZ/T 194-2007《工作场所防治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的要求。个别风罩风速较大, 如打包机和牵伸工段风罩, 其风速分别高达13.75 m/s和7.00 m/s, 远远超过规范中要求的范围, 提示存在风压不平衡。对于表2中大多数生产工段的送风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分析其原因可有由于系利用旧的厂房进行改造, 房屋高度 (层高) 受限, 管道系统出现多处弯头之间管延距离太短, 导致局部阻力增加;或者是通风管道距离长且弯头较多亦增加了系统的摩擦阻力, 造成了风量的损失所致。卷绕岗位夏季作业环境温度超过国家控制标准, 说明该项目通风系统本质上还未达到防高温的最适化, 需要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整改措施。本次不足之处是未对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是否合理, 管道材质是否合格等内容进行评价。目前, 有较多文献[4,5,6]提倡通过检测防尘防毒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前后有毒物质的浓度变化, 来对防尘防毒通风系统进行本质有效性测定与评价, 但现行标准规范缺少这方面的规定。因此, 笔者建议应对防尘、防毒、防高温通风系统进行本质有效性测定和评价, 通风系统要从本质上达到防尘、防毒、防高温的最适化, 并尽快制定相应的测定与评价技术导则。
参考文献
[1]郁铭芳, 孙晋良, 邢声远, 等.纺织新境界-纺织新原料与纺织品应用领域新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栾少兵.涤纶短纤维生产过程的危害分析及防范对策[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09, 25 (1) :39-42.
[3]胡小炜, 姚耿东, 袁伟明.某喷漆房全面通风系统有效性测定和评价[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9, 26 (5) :500-503.
[4]侯春辉, 某家具厂通风除尘措施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3, 12 (4) :316-320.
[5]李新伟, 尹洪银, 单冰.电焊车间通风净化系统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1, 27 (3) :278-279.
7.构建涤纶工业丝新增长格局 篇七
而在整个过程中,对于涤纶工业丝原料市场以及下游应用市场的分析,也被提上了新的战略高度。在此基础之上,寻求涤纶工业丝未来发展的竞争点,才更有动力与气势。
走出调整期仍需时日
作为化纤行业的一个重要品类,涤纶工业丝的发展情况一直都在牵动着行业内外的心。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2009年、2010年、2011年,涤纶行业处于上行周期,发展之快令人咋舌。但是,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整个涤纶行业景气下行,以至于2012年全年,涤纶长丝行业基本都在景气底部运行。
进入2013年,国内经济企稳的势头也影响到了化纤行业的发展。一季度以来,我国化纤行业的化纤价格普遍开始上扬,盈利水平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出现小幅上升。而且,决定行业能否上行的关键因素就在于下游的需求是否能够跟得上上游市场行情的发展。从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数据分析来看,2013年以来,作为化纤下游的服装行业,出口数据较前几年出现了较大好转。由此看来,涤纶行业在经历了约一年的景气低迷之后,出现企稳回升的行情倒也合情合理。
但是,行情的渐暖,并不意味着涤纶行业的发展现在不存在任何的问题。记者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涤纶长丝专业委员会了解到,涤纶行业周期性较大,上一轮涤纶行业周期起于2009年3月,并于2011年第三季度见顶,随后涤纶行业即进入下行周期,目前行业仍在低位运行。处于深刻调整期的形势,使得涤纶长丝产品的盈利空间不会出现明显的改善。
而且,从具体层面分析,也不难看出涤纶行业的一些细节问题。在供给需求方面,涤纶行业产能的集中释放以及下游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增速减缓,化纤产品的需求增长减弱,国内需求还待拓宽。在产品结构方面,现在涤纶行业多数产品还是以量为主,差别化品种的技术含量偏低,真正意义上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涤纶差别化品种还是偏少,功能性差别化产品的比重还是偏低,产业用、装饰用的纺织品占比偏小。在产品价格方面,现在国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趋紧、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扬、社会责任支出增加等多种因素集中作用,也使得涤纶行业发展的压力明显加大。在经营环境方面,国际贸易壁垒的存在、产品反倾销、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行业自律机制缺失等成为产业进一步提升的制约性因素。
上述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化纤行业,尤其是涤纶工业丝产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突破的重大障碍。
定位高标准
对于涤纶工业丝企业来说,了解行业实际产能及产量情况,对企业的生产销售来说非常重要。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合成纤维处处长朱培军作为化工行业内的资深人士,介绍了一些有关涤纶工业丝的原料现状。
“2000年至2012年的十几年间,我国的聚酯产能可以说是增长相当快的,这其中,2000至2005年,聚酯年均扩能约为290万吨,年均增长达28%,2010至2012年,聚酯产能年均增长超过15%,年均产能增加达到450万吨左右。随着产能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也是聚酯产能的全面过剩,聚酯切片的产能也随着聚酯产能在增长,且弹性很大。”朱培军说。
他指出,现在切片及下游盈利能力的下降已经成为事实,而且以往最能带来市场的差别化品种,现在增加效益也不多。“聚酯切片市场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常规切片纺现在挣扎在被淘汰的边缘,直纺工业丝技术突破将制约切片需求的增长,熔体拉膜技术的发展将威胁切片需求的增长,聚酯切片产能过剩也将更加突出。现在,市场主要呈现民用丝群雄逐鹿,切片暗潮涌动,工业丝三强鼎立的局面。”
面临着大环境的变化以及与原料市场高库存的雾霾,涤纶工业丝行业亟待寻找新的出路。对此,朱培军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可以说,聚酯切片市场的这个冬天其实是有点长的。现在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也必须要依靠行业的自我调节来实现,这样就需要适当地降低运行负荷,既不主动做空市场,又能积极地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避免行业和企业的长期亏损状态。在另一个层面看来,随着直纺技术的发展,现在常规品种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虽然现在差别化品种的盈利空间在减小,但是持续的创新,不断地追求高品质,也确实是行业和企业应该去坚持做的事情。要用高定位高标准推进行业的升级,与下游一起共创共建品牌。”朱培军强调。
看准需求是王道
对于涤纶工业丝行业来说,倾听下游的发展心声,可以帮助涤纶工业丝行业和企业,有的放矢地谋求长远发展。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骨架材料专业委员会高级工程师杨青介绍道,现在全球工业长丝年产量为350万吨左右,其中,橡胶工业的用量超过了一半,涤纶工业丝占到了55%。而世界用于轮胎帘布总量超过110万吨,其中涤纶又占到了40%。可以说,在橡胶生产领域,涤纶工业丝需要了解下游在想什么,这是十分必要的。
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前军,就对用涤纶工业长丝做成的过滤用纺织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场合不同,过滤用纺织品的性能也应该有所不同,如形态性能、强力、透气性、耐温性、耐腐蚀性、防水放油性、过滤性等等。而且随着应用范围的拓展,产品也应该呈现出耐高温、耐腐蚀、长寿命、低运行阻力、低能耗的特点。
“应该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过滤用纺织品市场竞争的行列中,涤纶工业丝的生产企业只有在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的同时,加强对服务体系的建设,并不断降低服务成本,才能够满足下游客户在服务方面的要求,解除其后顾之忧,这也是制造厂商想要获取竞争优势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所在。”夏前军说。
nlc202309040819
作为企业内走出来的专家,江苏骏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顾晓华博士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介绍道,现在骏马化纤已经研究开发了高强高模共聚改性MXD6/芳纶复合工业丝。这种工业丝相对传统涤纶工业丝,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高热稳定性,而且相对于芳纶工业丝,能大大降低成本。
“目前,轮胎技术更新及产品结构调整对骨架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骨架材料的更新换代,要求强度更高、更加轻量化、更长使用寿命等,如亟待开发的新型聚酯纤维PEN、芳纶帘子布等高性能纤维帘子布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将推动传统的聚酯帘子布质量和性能的提升。”顾晓华说。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陈南梁也针对多轴向经编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出了相关意见。他指出,多轴向经编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相当广泛,可以用于造船、能源、汽车工业、飞机制造、机器制造、厂房设计、航空业、运动和休闲用品、医药领域等,可谓相当广泛。未来,这些涤纶工业丝所做出来的产业用纺织品的市场将越来越大,复杂的直面和曲面的三维构型经编织物的需求,将使得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企业为之共同努力。
构建未来发展新优势
我国涤纶工业丝行业在迅速发展,作为下游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在面对新市场的时候,在倾听产业链呼声之后,涤纶工业丝行业的品质发展和功能提升也有了新的要求。构建行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仍是未来的一大课题。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涤纶工业丝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王建辉表示,未来涤纶工业丝要围绕以下六点去构建竞争优势:
一是要不断地提升产品品质。如超高强涤纶工业丝的研发,低蠕变涤纶工业丝的研发,功能型涤纶工业丝的研发等等,要不断地加强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同时尽力满足市场对于细旦产品的需求。
二是要满足下游产品的技术要求。产业用纺织品飞速发展,高端产品的技术要求日益趋严,功能性纺织品,如阻燃、抗菌、耐热、复合材料等的开发已经成为必然,随之而来的,产品的结构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
三是要实现节能环保型产品的技术创新。涤纶工业丝是高耗能产品,化纤行业白皮书显示,2015年,涤纶工业丝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要求是320KG标准煤。继续节能降耗已经成为行业努力的方向。在环保理念的拓展方面,不但产品需要环保,而且生产产品的过程也要实现清洁生产。除此之外,行业和企业也要积极地进行碳足迹的认证。
四是要实现全球营销战略。现在我国涤纶工业丝的出口量在逐年增加,2012年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也达到了25.55万吨,全球市场的情况,对于中国涤纶工业丝行业的景气程度影响颇深。因此,实施全球营销战略,对于行业来说,有益而无害。
五是要立足行业发展本质,转变各种观念。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国家现在正在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在由产品销售转变为市场营销,在由经营产品转变为经营市场,在由市场引导转变为技术引导。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不断的更新转变各种观念,必不可少。
六是要加强产业链的建设。我国涤纶工业丝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是在应用方面,仍有许多不足。而产业链的建设,既有利于涤纶工业丝运用的推广,还可以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运用。
市场分析
PTA后市将延续弱势震荡
根据价格监测,PTA上半年呈先扬后抑的状态,半年内价格最高点出现在1月中上旬,价格高达9000元/吨,2月中下旬开始PTA价格一直处于下滑态势,截至6月底价格为7650元/吨,较年初8600元/吨跌幅高达11.05%。
第一阶段:高位盘整
由于2012年PTA产能大幅扩张,使得PX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价格长期处于坚挺的水平。成本有力支撑下PTA行情延续上一年的价格高位运行。
第二阶段:急速下滑
进入2月下旬价格开始下行,主要影响因素是由于原料市场走弱和需求消费缓慢导致。PX价格呈现出“一泻千里”的局面,3月PX进口创出82.9万吨的历史新高,进口量激增是造成PX价格从高位暴跌的主要原因,1~5月,国内PX进口量大幅增长,达到372.86万吨,同比去年大幅增长55.36%。下游聚酯市场,春季“旺季不旺”已成近几年市场的新特点。春节后,下游需求亦未能有效启动,聚酯工厂的库存水平继续攀升,有些工厂库存甚至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库存水平。
第三阶段:弱势盘整
4月开始PTA整条产业链有所好转,聚酯工厂经过清明节假期前后,下游持续性采购之后,库存压力已大大缓解。同时PTA装置停产检修逐渐增多,4月份随着逸盛石化多套装置停产检修,国内PTA生产负荷进一步下降至66%左右。另外,我国PTA进口量逐月大幅下滑、腾龙芳烃一期80万吨/年的PX装置商业投产时间再次推迟到7月下旬,减轻了国内PX市场供给压力。但是随着纺织终端进入淡季,需求低迷制约着整条产业链的持续回升。
上半年,PTA工厂低开工率仍是调节市场供需关系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是为了打压上游PX高成本,另一方面是为了有效控制市场流通量,2013年上半年PTA工厂装置检修不断,上半年PTA行业平均开工率仅为74%。1~5月国内PTA表观消费量仅为954.3万吨,同比去年仅增4.87%。但PTA生产企业开工率截至6月24日已经达到84%,加之下游市场对后市缺乏信心的条件下,短期之内行业景气度依然处于底部。供需偏弱局面难改,预计近期PTA价格仍以弱势调整为主。后市仍需关注成本支撑力度及下游季节性需求是否回暖等综合因素。(夏婷)
8.涤纶 篇八
关键词:涤纶 苯甲醇 分散染料
中图分类号:TS193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049-01
涤纶是疏水性合成纤维,分子结构中缺少能和染料发生结合的活性基团,只能用分散染料来进行染色[1]。涤纶的玻璃化温度较高,分子排列比较紧密,当温度较低时,涤纶大分子链的热运动相对较弱,染料分子难以渗透到纤维内部。由于涤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分散染料在涤纶染色时一般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热熔染色法和载体染色法,但这些染色法存在成本和能耗高,难以连续生产,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因此,改善涤纶的染色性,寻找新的染色工艺成为涤纶染色的一个发展方向。如果选用适当的有机溶剂,在染浴中提高染料的溶解度,加快染料对纤维的吸附速度,又对纤维有一定的增塑作用,加快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速度,这样就可以提高分散染料染色性能[2-3]。本文探讨了涤纶分散染料染色新工艺,即采用苯甲醇改进涤纶分散染料染色工艺,为涤纶分散染料常压染色提供了新途径。
1 实验
1.1 材料
涤纶织物,苯甲醇,高效渗透剂,平平加O,托拉司红CR,托拉司黄CR,托拉司蓝 C3R。
1.2 测试方法
1.2.1 上染百分率
将染色后的样品用DMF、丙酮(3∶1)混合液剥色,按下式计算上染百分率:
上染百分率=纤维上染料量/染液总染料量×100%。
1.2.2 K/S值
在Datacolor SF600测色配色仪上进行测定。
1.2.3 色牢度
耐洗色牢度按GB/T3 921.2-1997进行测试,摩擦牢度按GB/T 3920-1997进行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苯甲醇用量对上染百分率和K/S值的影响
在染料浓度3%(o.w.f.),渗透剂浓度为1%,平平加O浓度2%,浴比为1∶30,pH=5,苯甲醇用量分别为2,4,6,8,10ml/L的条件下,按升温曲线染色后测定涤纶织物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在分散染料染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苯甲醇,可以显著提高涤纶织物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
在涤纶织物分散染料染色过程中,苯甲醇可能起以下两方面作用:(1)染色时,苯甲醇可以在纤维表面形成溶剂层,染料在苯甲醇中溶解度比较高,提高了染料在纤维内外的浓度梯度,可加快染料的扩散速率和上染速率。(2)苯甲醇对纤维有一定的增塑作用,增加纤维大分子链的活动能力,使纤维结构松弛,由此增大纤维自由体积,使玻璃化温度降低,提高染料在纤维内的扩散速率,使纤维能吸附更多的染料。因此,在分散染料染浴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苯甲醇,可显著提高上染百分率和K/S值。
如表1所示。
2.2 染色牢度的测定
在染料浓度3%(o.w.f.),苯甲醇用量6 ml/L,渗透剂浓度为1%,平平加O浓度2%,浴比为1:30,pH值=5的条件下,按升温曲线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测定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并与不加苯甲醇的样品的染色牢度进行对比,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涤纶织物分散染料染色的皂洗牢度为4级,干、湿摩擦牢度均为4级。加入苯甲醇后,涤纶织物的皂洗牢度和干摩擦牢度基本没有变化,湿摩擦牢度略有降低。
3 结论
在涤纶织物分散染料常压染色过程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苯甲醇,可显著提高上染百分率和K/S值。苯甲醇对纤维起到了增塑作用,降低了涤纶的玻璃化温度,从而加快了染料的上染速率和扩散速率,使纤维能够吸附更多的染料量。苯甲醇的加入对涤纶织物的皂洗牢度和干摩擦牢度没有影响,湿摩擦牢度略有降低。
参考文献
[1]王菊生.染整工艺原理.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1984.
[2]Gulrajani M.L.,Bhaumik R.,Dyeing polyester at room temperature, Indian Textile Journal,1985.
9.涤纶 篇九
关键词:阻燃涤纶,芳砜纶,极限氧指数,水性聚氨酯,聚磷酸铵
随着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交通工具内饰面料的要求越来越高, 简单归纳起来有4个方面:具有更多的功能性和舒适性;更加绿色健康、环保和可回收;更高的安全性;整体化开发与设计[1,2,3]。而动车座椅面料除具有普通座椅面料的要求外, 更需要其有良好的阻燃性和力学性能。
聚酯因其高强力、高模量、回潮低、易燃性差、防腐等优点而备受汽车厂商的青睐, 另涤纶织物尺寸稳定、耐磨性好, 经特殊处理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特性。因而目前全球90%的汽车座椅面料使用的是聚酯纤维, 少量使用聚酰胺纤维, 主要制成长丝、变形纱、POY等形式[4,5,6,7,8]。但是普通涤纶的极限氧指数只有22%, 远远达不到交通工具内饰高阻燃的要求。
本研究为了改善交通工具内饰面料的阻燃、力学性能, 采用阻燃涤纶为经纱, 涤纶/芳砜纶为纬纱进行交织, 研究芳砜纶含量对交织面料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确定最佳配比;为了进一步提高面料的阻燃性能, 采用非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聚磷酸铵、磷酸等为原料, 复配制成阻燃涂层胶体系, 探讨上胶量对交织面料阻燃、力学性能的影响。课题的研究将为交通工具内饰用面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1 试验部分
1.1 原材料与设备
原材料:75tex阻燃涤纶长丝, 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S/2芳砜纶纤维, 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 (化学纯) , 上海思沃化学有限公司;聚磷酸铵 (化学纯) , 山东省东营京东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三聚氰胺 (化学纯) , 苏州胜宏化工有限公司;氢氧化镁, 青岛荣天化工有限公司。
仪器设备:全自动剑杆织样机 (SU111型) , 无锡中阳机电有限公司生产;织物拉伸强力测试仪 (YG026C-300型) , 常州市第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扫描电子显微镜 (SU1510型) , 日本HITACHI公司生产;电热鼓风干燥箱 (101A-4S型) , 南京沃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气动立式小轧车 (HD394A) , 南通宏大实验有限公司生产。
1.2 测试内容
1.2.1 阻燃性能
参照GB/T 2406-93《织物垂直燃烧氧指数法》[9]标准要求, 测试阻燃涂层面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值, 观察熔滴、发烟量。将试样夹于试样夹上垂直于燃烧筒内, 在向上流动的氧氮气流中, 点燃试样上端, 观察其燃烧特性, 并与规定的极限值比较其续燃时间或损毁长度。通过在不同氧浓度中一系列试样的试验, 可以测得维持燃烧时氧气百分含量表示的最低氧浓度值。
1.2.2 拉伸性能
参照GB/T 3923.1-1997《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样法) 》[10]标准要求, 测试阻燃涂层面料的经、纬纱拉伸性能。将试样两端夹在织物拉伸强力测试仪的钳口上, 隔距长度为20mm (因织物的伸长率<75%) , 并设置拉伸速度为100mm/min, 预加张力为0.5N。启动仪器直至布样破损, 记录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1.2.3 SEM电镜扫描
利用SU151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阻燃涂层整理前后交织物燃烧残留物进行形貌观察。
2 试样制备
2.1 涤纶/芳砜纶阻燃面料
阻燃涤纶纤维为经纱, 芳砜纶与涤纶为纬纱 (比例分别为0∶1、1∶1、2∶1、1∶0) , 采用平纹组织结构, 并在SU111型全自动剑杆织样机上进行交织制成涤纶/芳砜纶阻燃面料, 备用。交织面料的经密为212根/10cm, 纬密为82根/10cm;克重大约为180g/m2。
2.2 涤纶/芳砜纶涂层阻燃面料
2.2.1 阻燃涂层胶的制备
阻燃涂层胶的组分为:非离子水性聚氨酯60%, 聚磷酸铵30%, 三聚氰胺5%, 氢氧化镁5%, 增稠剂极少量。将适量的聚磷酸铵, 三聚氰胺, 氢氧化镁加入水性聚氨酯乳液中, 搅拌均匀后加入少量增稠剂, 以调节体系黏度, 制得适合涂层用的阻燃涂层胶。
2.2.2 涤纶/芳砜纶涂层阻燃面料
涂层整理工艺为:第1步, 采用二浸二轧法, 将织物充分浸渍于阻燃剂内0.5h, 轧车压力0.3MPa;第2步, 用小轧车挤压, 重复2次;第3步, 将浸渍阻燃涂层液的织物放置于烘箱中, 在100℃温度下预烘4min;第4步, 将织物放置于170℃温度下焙烘3min, 取出、冷却。
3 结果与讨论
3.1 涤纶/芳砜纶交织面料阻燃性能
涤纶/芳砜纶交织面料的阻燃性能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 涤纶/芳砜纶交织面料的阻燃性能随着芳砜纶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芳砜纶纤维含量为0时, 织物阻燃性能 (LOI值) 为24.4;芳砜纶含量为1/6时, LOI值为25;芳砜纶含量为1/4时, LOI值为25.8;芳砜纶含量为1/2时, LOI值为27。这是因为, 芳砜纶纤维的主链含有大量的苯环, 在燃烧时可缩合成芳构型炭, 产生的气态可燃性产物少;而且形成的炭层能覆盖于燃烧着的高聚物表面而使火焰窒息[11,12]。
3.2 涤纶/芳砜纶交织面料拉伸性能
涤纶/芳砜纶交织面料的力学性能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 随着芳砜纶含量的增多, 交织物的经、纬向拉伸断裂强力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芳砜纶纤维含量为0时, 经向断裂强力为968N, 纬向为942N;当芳砜纶含量为1/6时, 经向断裂强力为910N, 纬向为810N;当芳砜纶含量为1/4时, 经向断裂强力为880N, 纬向为746N;当芳砜纶含量为1/2时, 经向断裂强力为918N, 纬向为779N。
这是因为本次试验采用的阻燃涤纶和芳砜纶线密度不同, 涤纶的线密度大于芳砜纶纱线的线密度。 (1) 当以阻燃涤纶为经纱, 涤纶/芳砜纶混纺纤维作为纬纱时, 织物经、纬向均不平整, 直接导致织物的经、纬向强力随着芳砜纶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2) 当以阻燃涤纶为经纱, 芳砜纶为纬纱时, 织物经、纬向表面均平整, 因此织物经、纬向强力又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综合芳砜纶含量对涤纶/芳砜纶交织面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等指标, 发现涤纶与芳砜纶最佳比例为1∶1, 即以阻燃涤纶为经纱, 芳砜纶为纬纱时, 涤纶/芳砜纶交织织物具有较好的阻燃、力学性能;同时交织物外观平整、结构紧实, 便于后道工序的加工。
3.3 上胶量对交织面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涤纶/芳砜纶交织面料的阻燃性能, 本课题采用非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为载体, 聚磷酸铵、三聚氰胺、氢氧化镁、增稠剂等为助剂, 复配制成一种阻燃涂层胶, 对上述最佳配比的涤纶/芳砜纶交织织物进行涂层整理, 以进一步提高织物的阻燃性能。
上胶量对涤纶/芳砜纶交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 涤纶/芳砜纶交织物的阻燃性能随着上胶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上胶量为120g/m2时, 织物阻燃性能LOI值为27.6;当上胶量为140g/m2时, LOI值为28.3;当上胶量为160g/m2时, LOI值为29.0;当上胶量为180g/m2时, LOI值为29.3;当上胶量为200g/m2时, LOI值为29.5。这是因为由聚磷酸铵、三聚氰铵等膨胀型阻燃剂体系对涤纶/芳砜纶交织物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13,14,15]。
3.4 上胶量对交织面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上胶量对涤纶/芳砜纶交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 涤纶/芳砜纶交织物的经向断裂强力随着上胶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当上胶量为120g/m2时, 织物经向断裂强力为820N;当上胶量为140g/m2时, 断裂强力为758N;当上胶量为160g/m2时, 断裂强力为712N;当上胶量为180g/m2时, 断裂强力为675N;当上胶量为200g/m2时, 断裂强力为650N。
综合上胶量对涤纶/芳砜纶交织面料的阻燃、力学性能等指标, 发现上胶量为160g/m2时, 交织面料的阻燃、力学性能指标较为合适。此时, 交织面料的阻燃性能LOI值为29.0, 涂层前LOI值为27, 提高了7.4%;交织面料的拉伸断裂强力为712N, 涂层前断裂强力值为918N, 下降了2.24%。
3.5 涂层整理前后交织物燃烧特性分析
图5分别为未进行阻燃涂层整理[图5 (a) ], 以及上胶量达160g/m2时的交织物[图5 (b) ]燃烧后的残留物扫描电镜照片。由图可知, (1) 未进行阻燃涂层整理的交织物燃烧残留物表面较为平实、光滑。这是因为燃烧残余物中主要成分是未完全燃烧产生的涤纶熔滴、少量的芳砜纶, 以及部分分解不完全的涤纶和填料及很少一部分残炭, 这些滴落物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还可能继续燃烧。 (2) 经过阻燃涂层整理后的交织物燃烧残留物表面有很多孔洞,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炭层结构。这是由交织物及阻燃剂分解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所致。这些膨胀泡沫炭层一方面可以阻止涤纶降解, 另一方面炭层中泡沫的传质传热比致密的炭层速率慢, 可以阻止热源向交织物传递并隔绝氧气源, 并能阻止或延缓生成的小分子可燃物进入气相而起阻燃作用[16,17,18]。
4 结论
(1) 芳砜纶与涤纶交织有利于提高面料的阻燃性能, 但降低了交织物的力学性能。当两者比例为1∶1时, 交织面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值为27%, 熔滴、发烟量均较低;经向断裂强力为918N, 纬向为779N。
(2) 磷氮系膨胀型阻燃涂层胶提高了交织物的阻燃性能, 但降低了交织物的力学性能。当上胶量为160g/m2时, 交织物的极限氧指数LOI值达到29, 提高了7.4%, 且燃烧时无烟、熔滴微量;交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为712N, 下降了2.24%。
【涤纶】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