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管理委员会

2024-09-04

医联体管理委员会(通用8篇)

1.医联体管理委员会 篇一

****市人民医院

2018年社区慢性病管理帮扶工作计划

2017年5月以来,我院积极推进 “双下沉、两提升” 工作,在积极与省级医院结对的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我院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卫生院,已经与8家基层卫生院(宅)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形成1+8医联体合作合作模式,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2018年,为进一步推动“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深化医联体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分级诊疗,提高基层医院对社区慢性病的诊治水平和管理能力,现制定2018年社区慢性病管理帮扶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社区服务人口的慢性病健康档案建档率率大于 80%;

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

对发现并登记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其血压控制率≥60%;高危人群每月至少测 1 次血压得比例达 50%; 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有记录及效果评价; 35 岁以上居民每年至少测1次血压得比例达 60%;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达 60%。

糖尿病工作目标 :发现并登记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血糖控制率到 60%;每月至少测 1 次血糖的比例达 40%;高危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 60%;

3、对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有记录和效果评价。

二、工作措施

1、优化下沉专家的专科结构;

根据对2017年专家下沉坐诊情况的综合分析,及时调整各卫生院下沉坐诊专家的专科结构,增加基层医院比较欢迎,老百姓需求大的专科专家下沉频率,例如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骨科等专科,减少或取消门诊病人少的专科,例如普外科、心胸外科等专科,以提升医联体建设的工作效率及群众满意度。除门诊坐诊外,专家还开展查房、会诊、讲课及指导手术等工作,以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2、积极扶持基层卫生院重点专科建设,引导乡镇卫生院分类、差异化发展;

针对基层各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及专科特色,每家基层卫生院重点专科均不同,例如璜山镇中心卫生院、次坞镇中心卫生院需重点帮扶专科为心血管内科、妇科、慢病管理等;草塔中心卫生院重点帮扶专科为普外科、消化内科、妇科等,岭北、陈宅及陶朱街道为中医专科。2018年将根据各医院的实际情况,帮助基层医院制定专科发展计划,并提供全方位指导,加大下沉力度,使重点专科技术水平有明显提升。

3、选派优秀的管理人才下沉到基层医院,提高基层医院管理水平;

在2017年选派护理、药事、检验等管理人员定期到基层医院进行质控及管理指导的基础上,增加医疗质量、院感、病历质量、公共卫生管理等一批医院管理人员每季度下沉到基层进行全方位医院管理指导。

4、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及技能培训;

积极鼓励医联体医院卫生人员到我院进修,特别是重点帮扶学科的骨干医师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发挥卫生高层次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每年到我院进修培训应达到医院卫技人员的5%;我院开展的各种学术活动均向医联体医院开放;每月下基层对各医院进行急诊抢救技能的培训及考核,每季度进行医院管理知识的培训。

5、加强与基层医院合作,争取做到互联互通;

进一步完善心电、影像、检验、超声及消毒供应等五大共享中心建设,医联体医院内部推出开单互通举措,基层医院医生可以直接开具我院的CT、MR等基层卫生院不具备的检查项目的检查单,病人在当地完成缴费、预约后可直接在预定日期到我院进行检查,让就医体验也“最多跑一次”;通过分级诊疗平台及一卡通,建立医联体医院内部之间的病人信息互通平台,并争取做到优先预约住院及检查。

6、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同时提升分级诊疗社会知晓率;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 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督促基层医院对每月下沉专家通过电视、微信、广告牌、及联村医生宣传等各种形式宣传下沉专家,以提高群众知晓率,吸引区域周边群众就近就医。

2.医联体管理委员会 篇二

新医改提出的时代背景就是群众普遍反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疗联合体” (医联体) 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医联体”概念是在十二五规划实施中提出的, 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 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 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目前的医疗联合体模式还都在发展探索中, 大多数是以区域为依据构建的医联体模式, 或者是以资产, 医疗技术, 管理为纽带建立的医联体模式, 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环状医疗服务模式。因此, 需要搭建一个平台, 来实现医联体的信息共享。

二、医联体信息共享模式

(一) 点对点模式

点对点信息共享模式也称为P2P模式, 即在两个应用系统之间直接进行数据的传输。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不存在数据的集中存储中心和数据控制中心。如甲医院和乙医院之间需要共享彼此的医疗信息, 两者之间可以用这种模式进行医疗信息的共享, 而不需要经过第三方的数据库和数据控制中心。但是这种模式如果要实现多个医院的信息共享, 每个医院都要开多个接口, 比较麻烦, 无法最大限度的实现整个医联体内的医疗信息的共享。

(二) 索引中心模式

索引中心模式是在医联体内为各个医院建立一个索引服务中心。每个医院的医疗信息仍存储在医院各自的数据库中。索引服务中心接受医联体内的各个医疗机构发送过来的有关数据查询的请求, 对这些请求根据己经定义好的规则进行分解和转换, 然后把请求的信息与所对应的医院的数据源进行绑定, 并且查询该医院的信息, 查到相关的信息结果后, 把信息查询结果返回给查询信息的医疗机构。

(三) 医联体共用一套医院信息系统模式

联入系统的医联体统一使用一套医院信息系统, 集中存储数据, 接入医联体的各医疗机构相当于一个应用终端。现有医联体都有自己的系统, 如果重新更换系统, 成本较高。

(四) 医联体各用一套相同的医院信息系统模式

医联体的各医疗机构各自拥有一套相同的医院信息系统, 数据存放在各自的数据库服务器, 由于具有相同的信息系统, 数据共享方便。现有医联体都有自己的系统, 如果重新更换系统, 成本较高。

(五) 数据中心模式

在医联体内的各个医疗机构现有系统之上建一个数据中心, 即信息共享中心, 它不影响各个医疗机构现有系统的使用, 还可以使各不同厂商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中心釆集各个医疗机构的异构数据库的数据, 并根据数据中心的标准对其进行转换, 存储到数据中心, 提供用户对医疗信息的查询。

数据中心数据库的设计要保证搜集到医联体内需要共享的医疗信息, 还要保证集成后的医疗信息要与源数据库的医疗信息具有一致性和完整性。该数据中心还要设置一个数据动态更新机制, 需要实时或定时监测各个医疗机构的数据变化。即医疗机构的信息发生变化时, 数据中心釆集监测到的数据变化信息, 并完成对相应数据库数据的更改。

三、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他、按需、便捷地访问共享资源池的计算模式;云计算模式的5个基本特征:广泛的网络访问、按需自助服务、快速弹性能力、共享的资源池、可度量的服务。云计算的3种服务模式:平台即服务 (Paa S) 、软件即服务 (Saa S) 、基础设施即服务 (Laa S) 。云计算有4种部署方式:社区云、私有云、混合云、公有云。

四、云平台的信息共享模式

医联体信息共享云平台是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的信息系统之上搭建的平台, 它并不影响医院现有系统的运行。考虑到患者数据的安全, 釆用私有云。它拥有自己独立的服务器、存储、网络、数据库等硬件和软件资源。每个医院将需要共享的患者信息上传到云平台, 并可以通过云平台查看患者在其他医院的信息。同时, 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可以接受三级医院的指导, 即可以查看三级医院共享到云平台对患者的康复建议, 治疗建议, 从而对患者进行相关治疗。

具体实现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首先是数据采集, 需要在前置机上部署的数据采集服务定时调用各个医院提供的接口服务, 启动相应的处理流程, 从各医院各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库中获得数据。其次是数据推送, 前置机通过自定义的消息通讯协议 (如Web Services, FTP, JMS) 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封装, 然后封装好的数据推送到云平台。然后是数据转换, 前置机把采集到的数据推送到云平台后, 信息共享系统数据转换服务对数据进行转换。最后是数据存储, 信息共享系统数据转换服务对数据进行转换后, 按照云平台数据库的标准将数据插入到相应的数据表中。

五、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运营模式

(一) 云平台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业界推出了许多云计算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如2011年7月, 中兴通讯发布了“健康医疗云”的方案, 通过医疗设备对人体健康进行实时的数据测量, 并且利用无线网络将测量的数据上传到云服务系统, 系统还可以为居民建立电子病历, 通过移动无线设备可以随时查看自己或者家人的信息, 还可以与医生进行实时互动。2014年百度通过线下发布了“北京健康云”, 它主要是一个关于智能医疗平台的产品。百度搭建云平台以健康云计算和存储为主, 同时还有一些通过大数据接口接入百度云平台, 通过应用等方式提供服务, 通过分析云计算在医疗行业应用发展现状, 发现国内外对云计算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比如使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服务层对医疗数据进行存储, 实时采集用户的测量数据,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疗行业服务质量。

(二) 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运营模式

以“医联体”内相关医院现有的HIS、PACS、LIS系统为基础, 搭建信息云平台, 接入医院下属各分院及合作医疗机构, 实现患者诊疗信息共享, 资源共管, 方便“医联体”内各合作单位双向转诊及患者诊疗。今后, 联合体内不仅能够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牵头医院的专家还可以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 实现大医院医疗资源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纵向流动。

六、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模式架构

(一) Laa S层 (基础设施即服务层)

Laa S层主要由云服务器层的物理硬件层和虚拟化层组成。物理硬件层主要包括服务器, 存储设备, 网络设备。服务器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 存储设备是用于储存信息的设备, 网络设备是连接到网络的物理实体, 如交换机, 路由器等。虚拟化层是釆用Cloudstack技术对物理硬件层进行虚拟化, 并对其进行管理。Cloudstack是一个开源的具有高可用性及扩展性的云计算平台, 可以加速高伸缩性的私有云 (Laa S) 的部署、管理、配置。釆用虚拟化技术可以把硬件组合成一个大资源池, 使用时把资源池分割使用, 按需求来分配资源。底层资源的虚拟化可以更好地面对用户热点应用大量并发问题, 随着更多医联体加入, 服务器资源边界扩展灵活, 均衡负载。

(二) Paa S层 (平台即服务层)

Paa S层将底层虚拟资源包成服务, 可以提供接口使其他系统接入云平台。Laa S层釆用Cloudstack技术, 将物理硬件层虚拟成多种服务, 如服务器服务, 网络服务, 存储服务。其中服务器服务是Cloudstack将服务器虚拟成了多个服务器, 也称为虚拟机。根据需要给不同的虚拟机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 并在相应的虚拟机上安装服务, 如数据库服务, 可以为用户提供可扩展的数据库处理能力;中间件服务, 可以为用户提供消息中间件等服务;由于患者数据的安全性很重要, 因此可以釆用数字认证、数字签名、安全加密 (SSL) 、权限管理等来保证数据的安全。

(三) Saa S层 (软件即服务层)

Saa S层主要由应用系统层和用户层组成。应用系统层主要是将系统部署到相应的虚拟机上, 以云服务的形式提供。应用系统层主要有医联体信息共享系统。系统部署在虚拟机上, 并通过该虚拟机提供的web服务对用户层提供服务。用户层主要针对该云平台的用户, 包括医联体中的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 以及患者, 用户只需要通过浏览器访问云平台提供的信息共享服务。

七、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模式实现

(一) 云平台部署

平台的部署方法是:在以省 (自治区) 、市 (县) 、区为单位集中搭建数据中心, 统一部署, 该地区下属所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 如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集团私营医院, 通过互联网、光纤、VPN专线等统一接入使用。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模式平台部署如图1所示。

(二) 云平台功能

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模式实现功能:基本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病人门诊挂号、基本信息管理、门诊收费、药库管理、住院药房、门诊药房、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病人住院管理等。

临床诊疗模块:主要包括门诊医生站、电子病历系统、住院医生站、住院护士站、门诊护士站、医技管理、手术管理等。

产品运营管理服务:主要包括运营管理、租户管理、运营通信、租户应急管理、安全管理、运营统计分析等。

公卫管理模块:针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 如慢病管理、妇幼保健、健康管理、计划免疫等公卫接口。

综合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字典管理、系统管理、领导查询、病案管理、查询统计等。

卫生主管监管服务:主要包括病种分析、药品监管、绩效考核、病案监控、医疗质量和临床科研分析等。

(三) 云平台特点

云计算是将海量的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的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 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求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软件服务, 因此云计算具备分布式计算和存储、高可靠性、用户友好性和良好的管理性等特点。

1.经济性。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模式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而言, 都将省去购买硬件和聘用专业维护人员的费用, 由一次性投资改为分散、持续投资, 降低了投资风险。

2.一致性。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模式在一个地区部署之后, 该区域的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均接入使用, 保证了区域内信息系统的一致性, 方便卫生主管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管。

3.共享性。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模式的部署和使用, 使该地区的医疗资源和患者信息实现共享。

4.安全性。使用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模式, 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保存在“云”中, 由专业的数据中心管理机构来保存数据、管理信息, 从而避免了由于服务器的瘫痪、被盗、病毒而造成的数据丢失或泄露。

八、结束语

使用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模式以后, 区域医疗资源实现了整合和共享、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卫生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患者就医满意度有质的提升。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模式符合当前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其应用和推广有助于“医联体”的快速形成。

参考文献

[1]陈家欣.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0 (04) .

[2]黄显官, 王林智, 余郭莉, 王琼.医联体模式及其发展的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 2016 (03) .

[3]程跃华.我国医联体构建模式分析及政策建议[J].医学与法学, 2015 (05) .

3.医联体章程 篇三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探索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整合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服务体系宏观效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水平,切实方便群众就医,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经市卫计委审批同意后并结合我市实际,由宜春市人民医院牵头与宜春市各级医疗机构成立宜春市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为规范医联体运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优化资源结构,提高优质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需求,制订本章程。本章程对牵头医院、成员医院均有约束力。第二条 医联体组建的原则: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上下帮扶、共同发展。

第三条 医联体组建的目标: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第四条 医联体性质为松散型医疗团体

第五条 医联体总部设在宜春市人民医院,以市人民医院为核心,依托其技术、人才和设备优势,以管理、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章 医联体成员和名称

第六条 医联体由宜春市人民医院医院牵头,与XXX等XXX家县级医院及乡镇(中心)卫生院组建。第七条 医联体的名称为宜春市人民医院医联体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八条 医联体采取理事会组织结构,理事会是医联体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医联体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及重大事项的决策。

第九条 宜春市人民医院医联体理事会办公室是医联体的常设机

构,负责协调实施医联体理事会的各项决定。

第十条 医联体设理事长1 名,副理事长X名,理事长由牵头医院院长担任,副理事长原则上由县级医院院长担任。

第四章 医联体理事会的主要职责

第十一条 制定医联体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第十二条 制定并在医联体各医疗机构推行统一标准的运营管理制度和职责规范。

第十三条 科学合理地确定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资源、布局和功能。第十四条 建立医联体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制定在各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差异化服务、大型医疗设备共享和检查结果互认的具体制度和措施。

第十五条 规范各种业务管理标准,建立规范的医疗服务流程,逐步实现信息系统统合、上下联动,实现网络系统和数据信息的共享。第十六条 医联体成员单位上下帮扶,提供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和管理指导。第十七条 修改章程。

第十八条 决定医联体其它有关事项。

第五章 医联体成员权利和义务

第十九条 医联体成员平等享有本章程规定的权利,共同履行本章程规定的义务。

第二十条 医联体成员享有下列权利:

1.医联体成员单位以独立法人资格自主运营、自主管理。2.医联体成员在获得医联体理事会授权的范围内以医联体名义开展相关业务活动。3.在医联体内共享资源。

4.医联体成员单位可增挂“宜春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协作单位”的牌子。

5.对医联体的工作进行监督。6.医联体理事会赋予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一条 医联体成员履行下列义务:

1.医联体成员执行医联体理事会的决议,服从医联体理事会的管理。2.维护医联体的声誉和利益。

3.医联体成员之间实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4.团结合作,顾全大局,加强沟通。5.医联体理事会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六章 附 则

4.调研医联体汇报材料 篇四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XXX及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院“医疗联合体”工作建设中的经验,同时也请各位领导、专家指正。

首先介绍下我院的情况:我院建于XXX年,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国家XXX医院,也是XXX学校及各XX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全院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现有编制床位XXX张.科室设置齐全,专业分布合理。现有在岗职工XXX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XX余人,医学博士XX人,医学硕士XX人,在职研究生XX人,省级学科带头人XX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XX人。医院拥有核磁共振、螺旋CT、全身彩超、数字X光机、激光成像CR、DR系统、激光相机、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视腹腔镜、高压氧舱、血液透析机、椎间盘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仪、层流手术室等高新医疗设备。

一、医疗联合体成立的背景

三级医院里,每天人满为患的情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病人就医经常是“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这一沉重的“看病难”

问题深深困扰着老百姓和医疗卫生行业管理者。分析其原因不外乎是老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求和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之间的供求矛盾所致。

为了解决老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求和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之间的供求矛盾,响应XXX建立区域性卫生中心政策的号召,我院有效整合XXX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资源,于XXX与XXX家基层卫生院共同建立了功能齐全、层级分明、资源共享的新型医疗卫生集团----“XXXX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至今运行已有一年时间。患者在医联体内可以享受到基层医疗机构与区域医疗中心之间的双向转诊、化验检验结果互认、专家社区坐诊等便捷的优质诊疗服务。

二、医疗联合体成立的目的

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当前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以及帮助政府节省医保资金。

其他目的包括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帮助基层医院提高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同时,促进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和分类就医,既避免优质医疗资源的浪费,促进区域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又让老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三、医联体协作具体开展的工作

1.开通老百姓到我院就诊环节的绿色通道,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转诊关系。

一方面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可以直接开具我医院的收治住院病

人的住院证、检查检验申请单,真正畅通了医联体成员单位患者到区级大医院就诊的绿色通道,有效分流患者就医,简化患者就医流程。截至XXX,各合作单位已有XXX余名患者转入我院经治愈、出院,XXX余名患者进行了放射、B超等检查。

另一方面我院对于治疗好转的康复期患者,及时将其转回基层医院,并协助基层医院做好后续工作,如我院XX派出骨干医生到部分医联体成员单位回访转出的康复期患者,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使患者在基层卫生院花较少的钱也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统一管理理念,提高基层医院管理能力。

我院组织了X次“XXX”讲座,分别为:XXX主讲的“XXX”;………………。医联体成员单位共有XX余人参与培训学习。组织基层管理人员参与我院的医疗、护理、院感质控会议共XX次。将基层管理人员纳入我院统一培训,切实帮助基层医院提高管理能力。我院还根据XXX等个别基层医院具体情况,派出医疗、护理、院感管理人员到基层医院现场交流医疗、护理等方面的管理理念及帮助其建立和完善各类质量考评体系。

3.加强医疗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医务科组织了成员单位参加心血管内科的教学查房,放射科开展的集体阅片活动,成员单位共有XXX余人参与活动。组织了多次业务知识学习,医联体成员单位共有XXX余人参与学习交流,拓宽了医务工作者的学习视野,提高了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业

务理论知识水平。

护理部组织了XXX次护理业务技能学习。其中包括氧气吸入、静脉输血、出入院护理等操作技术培训培训,医联体成员单位共派出XXXX余人次参与培训学习,通过轮训基层卫生人员,逐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技术水平。

我院积极免费接收来自医联体成员单位医疗护理人员来院进修学习,免费为医联体成员单位培养骨干技术力量。共接收XXX家“医联体”合作单位进修生,其中医务科接收医疗技术方面进修生XXX人,护理部接收护理方面进修生XXX人。

4.加强医疗技术支持,进一步落实骨干技术力量下沉基层卫生院。

根据“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情况,制定了专门的卫生技术人员与“医联体”合作单位技术交流轮转记录表,每两周派骨干人员深入基层到现场轮流对各成员单位进行业务查房,专家坐诊,手术指导等技术帮扶,医联体正式运行以来,我院各科室分别对各合作单位进行了病历书写规范、急诊急救相关知识、高血压疾病诊治原则、难治性高血压诊治指南及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业务讲座;医院还成立了医疗质量督导小组,分别带队对各卫生院进行了医疗质量督导检查;根据病区病人数量及工作量情况,指导护士长合理安排值班人员,加强白班工作和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和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对个别卫生院进行了急救技术操作比赛、手术卫生操作比赛的指导。医生到街道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会诊等,通过轮转交流,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享受到了上级医院的服务。医院领导分成四个小组,相继分别带领部分科室主任到各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走访、交流,就医联体成立以来所做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力促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基层医务人员技术力量、提高各合作单位的管理水平。

5.指导解决棘手医疗难题,保障医疗安全。

对于医联体单位在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难题,如剖腹探查术中遇复杂情况需我院外科医生上台指导,妇科、产科急诊需我院妇产科医生急症到场手术等。我院骨干专科医师总是及时到场,迅速解决难题,化解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6.帮助成员单位维护医疗设备。

我院对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技术援助,由设备科安排专业修理人员到XXXX等卫生院免费修理了胃镜、心电监护仪、血球分析仪、麻醉呼吸机、心电工作站、B超工作站、DR机架等医疗设备。将我院的设备维护能力免费的延伸到了广大基层医疗机构,降低了基层卫生院的设备维修成本,保障了基层单位的各项诊疗项目及时正常的开展,降低了由此引起的潜在的医疗风险,保障了医疗安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定期沟通。与医联体成员单位定期沟通、发现并解决问题。制定定期走访制度,实行每月一走访,由我院院级领导分别带队

走访医联体成员单位,听取成员单位具体工作问题及建议,定期召开医联体工作评估会,不断改进医联体管理工作。

2.定期检查。我院医疗、护理、院感等部门定期到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查评比,并将检查评比情况上报区卫计委进行通报,促进医联体成员单位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3.定期义诊。每月定期由临床科室主任带队到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义诊活动,扩大医联体效应在乡镇的影响力,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医联体、相信医联体。

4.挂职交流。为了激发医疗队伍的积极性,医院安排固定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到医联体成员单位挂职从事医疗管理、查房、带教和会诊,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前,必须有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工作经历累计1年以上要求。医院确保派驻人员参加联合体共建工作期间的福利待遇,保留其岗位、职务、工资、奖金不变,把完成共建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

5.成立医联体科研基金。在医联体范围内成立科研基金,鼓励成员单位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促进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医疗科技水平的提升。

五、医联体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医联体工作是医院积极探索医疗体制改革、履行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积极探索区域内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大胆尝试。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

解决了XXX基层医疗机构的诸多难题,而且在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前提下,创新出了一条适合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道路。这种新型合作模式顺应公立医院改革多元化发展方向,发挥了XX级综合性医院的龙头及示范作用,并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作为一种跨越层级类别、行政隶属以及资产关系的医疗机构联合组织形式,医联体能够起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医生和患者流向基层的作用。不过,医联体在实践过程中,尤其在管理体制等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卫生、财政、人事、医保等部门多层面的顶层设计与投入,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1.调整医保报销政策,鼓励医联体内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目前在医联体内部,基层医疗机构收治病人,患者要缴纳100元医保起付费,居民医保一档和二档的报销比例分别为80%和85%,转患者到上级医院,患者还需要到医保中心进行审批转诊手续后补交医保起付费差价200元,居民医保一档和二档在二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分别为60%和65%。患者从上级医院转到基层医疗机构虽然不用再缴纳医保起付费,但是仍需要患者到医保中心进行审批转诊手续后,基层医疗机构才能收治入院。建议在医联体内部取消转诊补交医保起付费差价,将医联体内部进行转诊的患者均按100元缴纳医保起付费,加大在上级医院就诊的医保报销比例,居民医保报销比例统一按照一档80%和二档85%计算,而不经过转诊就前往二级医院就诊的患者继续按以前的比例或降低

比例报销,这样才能鼓励双向转诊,有效降低老百姓住院费用,逐渐引导老百姓形成急慢分治、有序就医的格局。

2.医联体工作由卫计委牵头进行组织实施,打破壁垒,实行医联体内部统一调配。医疗联合体内各医疗单位和区卫生行政部门的隶属关系可以不变,但把各级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权下放给医联体内部,由上级医院对医联体成员单位的人、财、物能统一调配,建成真正意义的共同体。加大对上级医院医疗联合体的支持力度。将人事管理制度在医疗联合体内部放开,打破层层壁垒,以更加灵活的人事管理机制适应上级医院在医联体推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的需要,不仅为基层“输血”,还为其“造血”,为基层培养合格的医生。例如长期派驻专家组织薄弱科室的业务学习,承担疑难病会诊,开展高难度的手术等方式进行传、帮、带工作。基层医院的医生也到我院进修深造,管理人员则被上派学习管理理念,在管理模式与流程上与本部接轨,从而实现医联体内的“同质化”。具体做法:用一两个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试点,统一管理,院长的任命仍由卫计委任免,但内部其他人员的任免可以在医联体内部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使医联体内部人员人事关系调动流程简化,医院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可派出部分骨干技术力量担任医联体基层卫生机构业务副院长、科主任等职务,切实提高基层卫生院技术力量及管理水平。基层交换到我院的技术力量可直接参与我院临床一线工作,有效锻炼提高其技术水平。

3. “步调一致”的信息系统将为管理理念的植入和延伸起到

决定性作用,建议医联体信息化建设采用统一信息系统的方式,理顺规范医联体内部医保转诊手续流程,减少患者转诊的困难。希望政府加大对医联体建设的资金投入,在全区范围内出资连通医联体内部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网,对医联体内的各级医生、主任等进行分级授权管理,权限低的只能浏览操作自己管理的患者,权限高的能够浏览医联体所有患者以及整个医联体的医疗信息情况。而且能够直接在信息系统内进行鼠标点击操作即可实现上下级医院转院,患者信息及时对接,辅助检查共享共认结果,使信息平台正真实现一体化管理。如对于疑难的X片等,可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传到上级医院放射科会诊、出具会诊报告,临床疑难病例会诊等也可通过该系统进行,做到资源交流共享畅通,实现内部的信息化管理。

5.医联体协议书 篇五

甲方: 乙方:

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甲乙双方自愿组建成立医疗联合体,按照组织内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社区”的基本原则,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设专人负责。乙方转诊住院患者直接入住病房,转诊就诊、检查患者以预约形式优先就诊。

3.甲方接乙方通知安排相关临床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将接诊科室名称、院内位置、注意事项等电话反馈乙方。

4.甲方接诊科室人员优先安排以上转入患者,进行检查或办理住院,并保存双向转诊(转出)单。

5.患者转回由主管医师开据双向转诊单(回转)单报甲

方责任科室办理转回手续,责任科室通知乙方做好接诊准备,并将回转信息转给乙方。

6.甲方接诊科室继续跟踪回转乙方患者的后续治疗,与乙方人员充分沟通,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

(二)技术指导

1.甲方根据乙方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等,帮助乙方确定并开展特色专业,对专业的发展进行指导。

2.甲方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乙方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甲方在已发展成熟的中医适宜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开展的诊疗项目,指导乙方实施并推广。

4.甲方筛选适宜的科研项目,邀请乙方参与共同开展。(三)人才培养

1.甲方为乙方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培训机会。2.甲方举办短期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对乙方人员进行免费轮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3.甲方举办短期基层医技培训班,如需现场观摩、会诊查房等事宜,优先安排在乙方单位;

4.甲方举办的各层次学术交流、疑难病例研判等活动,可通知医联体成员单位参加。

(四)资源共享

1.甲方负责承担乙方不能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2.甲方检验中心、影像中心负责乙方的检验、影像质控工作,并对检验、影像工作进行指导,并逐步为医联体成员单位开通便捷的服务终端。

3.凡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公布认可的检验项目结果在医联体内互认。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乙方通过甲方双向转诊负责人,将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甲方,并填写双向转诊单(上转)。

3.乙方应妥善安排患者转诊甲方,并提前与甲方联系人联系。双向转诊(上转)单由患者携带直接前往甲方接诊科室就诊或办理住院。

4.乙方根据甲方回转患者信息,做好回转患者的接诊准备。

5.乙方主动与甲方患者转出科室加强联系,保障患者治疗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二)技术支持

1.乙方在甲方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严格按照甲方指定的诊疗标准执行。

2.乙方在甲方的指导下确定业务发展方向,积极配合甲方的技术帮扶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硬件条件。

3.乙方积极参与甲方科研工作,或协作开展科研工作。(三)人才培训

1.乙方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甲方组织的医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并对参加人员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

2.乙方将进修计划,包括人数、进修专业等相关内容于每年1月份报给甲方,方便甲方进行统一安排。

3.乙方可对甲方的业务培训提出需求和建议。(四)资源共享

乙方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检查、检验项目,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可转至甲方处开展。

三、组织管理

1.甲方、乙方为独立法人单位,甲方对乙方履行指导帮扶义务。

2.甲方协同联合体内成员单位组成联合体理事会,主要解决联合体内业务发展、工作机制、对外宣传、协议履行等问题。乙方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应积极参加联合体例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联合体的健康发展。

3.甲方按时负责召集乙方参加联合体工作例会。

五、其他事项

1.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盖章后生效。有效期 年。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年 月 日止,合同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2.本协议一式2份,双方各执1份。本协议生效后,双方对协议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联络部门: 电话: 乙方联络部门: 电话:

6.医联体管理委员会 篇六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上海市川沙医联体内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川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团卫生院、黄楼卫生院、孙桥卫生院、王港卫生院和机场镇卫生院共11家医疗单位健康管理档案内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 265份,回收2 265份,有效问卷2 230份,问卷有效率为98.5%。

1.2 调查方法

利用医联体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4,5],结合川沙医联体的实际发展情况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医联体医疗服务满意度11题(医生医疗水平、快速转诊、专家专病门诊次数、诊疗设备配置、辅助检查的诊断水平、提供健康指导、定期随访、诊疗费用、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保护隐私和病情解释清晰程度),医疗服务需求7题(就诊快速通道、专家专病门诊、大型辅助检查、生活方式管理、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和药品种类)。经信效度检验[6],问卷信效度良好(Cronbach’sα>0.8)。

1.3 评价方法

满意度调查问卷中问题的回答分为很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5个等级;总满意度=[(很满意人数+满意人数)/调查总人数]×100%[7]。

1.4 统计学方法

问卷经审核整理后,输入Epidate 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用构成比(%)和率(%)进行统计描述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就诊对象2 230人,其中男性814人(36.5%),女性1 416人(63.5%);年龄以60岁以上居多,为1 489人(66.8%);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居多,为774人(34.7%),其次为初中及以下689人(30.9%),大专540人(24.2%),本科及以上227人(10.2%);家庭月收入在5 000~7 000元居多,为736人(33.0%),其次为3 000~5 000元696人(31.2%),7 000~9 000元366人(16.4%),3 000元以下352人(15.8%),9 000元以上80人(3.6%);工作状态以退休/离休居多,为1661人(74.5%),见表1。

2.2 医联体医疗服务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调查对象对医联体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3.4%,有1 340人(60.1%)很满意,743人(33.3%)较为满意,100人(4.5%)一般,47人(2.1%)较不满意,无一人很不满意。其中满意度大于50.0%的条目有“提供健康指导”(79.1%)、“定期随访”(73.8%)、“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72.3%)、“保护隐私”(66.4%)和“病情解释清晰程度”(54.9%);其次,“辅助检查的诊断水平”满意度为50.0%,“快速转诊”满意度为44.6%,“医生医疗水平”满意度为43.6%,“专家专病门诊次数”满意度为35.1%,“诊疗设备配置”满意度为23.2%,“诊疗费用”满意度为19.8%,各项服务条目的满意情况见表2。

人(%)

2.3 医联体患者医疗服务的需求情况

在对调查对象医联体医疗服务需求的分析中,“专家专病门诊”和“就诊快速通道”2项的需求比例大于80.0%,分别为98.7%和88.8%,需求比例大于60.0%的有“药品种类”(79.3%)、“大型辅助检查”(78.9%)和“生活方式管理”(70.9%),其次为“健康评估”(58.3%)和“健康干预”(52.2%),见表3。

3 讨论

医联体是一项全面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探索性举措,其目的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二三级医院为龙头,联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立足社区实现医疗资源整合,探索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健康管理能力的医疗服务新尝试。川沙医联体是上海首批建立并已初步运行的组织机构,其利用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红十字会等各种资源,不断夯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六位一体”功能,通过个人注册、健康体检结果汇总、个人信息问卷填写和储存数据库来建立区域内常住人口的健康管理档案,并根据该档案来进行生活方式管理、健康需求管理和疾病诊疗管理,形成区域性人口健康管理体系。川沙医联体充分利用了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资源和人才资源,合理安排医联体内专家门诊和专病门诊,形成了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服务能力,方便了社区居民的就诊。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医联体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3.4%,其中,超过60.1%的人表示很满意,说明医联体的医疗服务模式得到了大部分就诊患者的认可。在“提供健康指导”、“定期随访”、“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保护隐私”和“病情解释清晰程度”这5个方面的满意度也都达到了50.0%以上,说明在医联体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而“辅助检查的诊断水平”、“快速转诊”、“医生医疗水平”、“专家专病门诊次数”、“诊疗设备配置”和“诊疗费用”6个方面的满意度不足50.0%。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进一步加速医联体内各个医疗单位间辅助检查的会诊机制建设,通过网络平台,对管辖区域内的放射、超声和心电图等图片结果进行会诊,逐步提高辅助检查项目的诊断水平;(2)充分利用医联体内的现有门诊和住院资源,通过社区专家门诊设置和定期专家查房机制,更好地完成大医院和社区间的“双向转诊”机制;(3)医联体内的上级医院应帮助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全科医生,以提高诊疗水平,同时,定期安排专家下社区开设门诊,解决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并设立相应的考核机制,适当调整专家出诊的次数,保障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本次调查还显示,就诊居民对“专家专病门诊”和“就诊快速通道”的需求较高,此外,对“药品种类”有需求的居民占到了79.3%,这与杜成军对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的调查结果一致[8]。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居民反映在大医院看病,回社区买不到相同药品的情况,这一方面增加了居民不必要的周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药品储备方面的不完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两方面努力,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投入,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机构应定期对药物的需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时调整药物储备,以适应患者的合理用药需求。

医联体的建立丰富了现有的诊疗服务模式,辖区内居民可以享受基层医院和大医院间的双向转诊、化验结果的互认和专家远程会诊等服务,这一新的尝试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了居民的认可,未来我们应在结合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联动,旨在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参考文献

[1]梁颖,鲍勇.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8):1309-1311.

[2]顾建钧,张程,方卫,等.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机构对区域医疗联合体模式的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9):7-10.

[3]徐宜.医疗联合体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2,33(14):17-19.

[4]丁国平,戴月珍,钟承敏,等.对上海实施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思考[J].上海企业,2010(12):67-68.

[5]KOTTING P,BEICER K,MCKEITH IG,et al.Supporting clinical research in the NHS in England: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J].Alzheimers Res Ther,2102,4(4):23-31.

[6]王亚亚,禹震,金晓燕,等.住院患者满意度问卷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33-536.

[7]刘卫红,黄琳,蔡敏珊,等.中山市中医服务满意度及需求现状调查报告[J].中医药管理,2005,13(1):25-27.

7.医联体协议书 篇七

乙方: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33号)、《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xx)16号)文件要求,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原则组建成立凤阳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医联体在省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下,按照利益共同分享,责任共同分担,事业共同发展,技术共同提高的发展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 医联体的构建模式

医联体采用“1+3”模式,即以甲方为核心,联合若干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实现医联体范围内资源共享、远程诊疗、双向转诊、预约诊疗、技术扶持等,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的医联体,具体组建模式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决定。

二、 双方职责

(一) 甲方职责

1、组织管理

成立医联体工作办公室,综合协调医联体相关事宜,促进医联体内业务发展;定期召开医联体成员单位工作例会,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协议履行;为乙方颁发“凤阳县人民医院县域医联体××医院”

牌匾,并加强对外宣传等工作。

2、技术指导

在已发展成熟的诊疗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的诊疗项目,积极指导推广,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工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医联体内业务技术宣传。

3、远程诊疗

在医联体成员单位间搭建高端远程诊疗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专科诊断(病理、检验、影像等),远程手术指导、双向转诊,应急指挥等功能。

4、人才培养

为乙方医护人员提供若干名额免费进修学习,采用“一对一”导师帮扶制,提升对乙方进修人员的培训力度。

5、双向转诊

通过远程诊疗和专家现场会诊等手段为乙方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提供技术支持;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基层”的基本原则,医联体内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为乙方上转的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提供转诊绿色通道;对恢复良好、适宜回基层康复治疗的患者优先下转至乙方相应科室。

6、资源共享

负责乙方的检验、影像、病理等质控工作,并对成员单位检验、影像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管;承担乙方未开展的检查项目,并逐步为乙方开通便捷的服务终端;承担乙方未开展的中心消毒供应工作;对较高端已开展的检查项目向乙方进行公示;逐步在医联体范围内推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二) 乙方职责

1、组织管理

制定医联体负责人,与甲方全面对接,积极参加医联体内工作例会,及时沟通和交流,促进医联体健康发展;挂靠“凤阳县人民医院县域医联体××医院”牌匾,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2、技术支持

积极接纳甲方的技术帮扶指导,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也可向甲方提出有偿共建科室,或将科室托管给甲方管理;对涉及医联体的技术宣传应在协商的基础上统一进行;甲方组织的医联体宣传活动,应在宣传材料、场地、人员方面给予支持。

3、人才培训

积极安排人员参加甲方举办的医师培训,学术交流、多学科综合诊疗等活动;每年选派若干名综合素质过硬的医护人员到甲方进修学习;对业务培训的需求和建议,可经医联体例会相互沟通。

4、双向转诊

执行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制度,对本院不具备救治条件的患者转诊甲方,转诊患者享受绿色通道服务,优先安排床位及检查;公布甲方

转诊服务电话,联系转诊具体事宜。

5、资源共享

积极配合甲方对检查、影像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相关项目,可使用甲方检查申请单在甲方完成检查。

三、其它

(一) 本协议经各方盖章后生效,本协议有效期自协议签订之日起3年,协议到期后,据各方意愿可续约。

(二) 本协议所涉及具体工作,由甲乙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实施细则。

(三) 本协议一式4份,协作方各持2份。其中,甲乙双方各提交1份至各自所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议生效后,协议方

对协议内容如有变更或补充以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各方协商解决。

8.医联体揭牌实施方案 篇八

一、时间:

2018年7月24日 14:00-2018年7月25日 18:00

二、地点:

医院院内、文渊阁酒店会议室、院内相关科室。

三、组织机构:

(一)领导机构: 组 长:薛儒君 副组长:张晓军

成 员:董丽娟 杨春光 赵文芳 巨德胜

(二)组成分工:

总负责:薛儒君,职责:具体负责与陕西省中医医院、市卫计局的对接以及统筹安排医院相关对接工作。

会务组:组长:张晓军,联络员:薛武杰。职责:具体负责此次活动的宣传(游飞字幕、美篇、广告车等)及讲座场地的布置、讲座场地人员的协调。

义诊组:组长:董丽娟,联络员:雷亚安。职责:负责诊室的布置,安排义诊流程,协调挂号、诊治过程。

接待组:组长:杨春光,联络员:黄革民。职责:负责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设备、音响等设施,疏导车辆,维护现场纪律和安全工作,记录活动过程,及相关物资准备,负责餐厅、酒店的预定。授牌组:组长:赵文芳,联络员:杜倩。职责:责授牌场地的布置,安排礼仪,领导茶水等。

四、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授牌仪式、学术讲座及义诊。

(一)授牌仪式:

1、时间:2018年7月25日 09:30-10:00

2、地点:文渊阁酒店会议室

3、授牌领导:省中医医院许建秦副院长、韩城市卫计局局长薛霁平

4、参加人员:我院全体职工

(二)学术讲座:

1、时间:2018年7月25日 10:00-12:00

2、地点:文渊阁酒店会议室

3、主持人:市卫计局高小毛副书记

4、主讲人及讲课题目:省中医医院医疗处处长、主任医师路波-《消渴病》;省中医医院针灸三科主任、主任医师苏同生-《中风病》

5、参加人员:卫计系统医务人员

(三)义诊:

1、时间:2018年7月25日 08:30-12:00

2、地点:我院各相关科室

3、义诊专家: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主任医师韩组成; 省中医医院脾胃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鱼涛;省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肖风娟。

附:参会领导、专家及相关人员名单:

一、省级领导: 拟邀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

二、省级专家:

省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许建秦 省中医医院医疗处处长、主任医师路波 省中医医院针灸三科主任、主任医师苏同生 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主任医师韩组成 省中医医院脾胃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鱼涛 省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肖风娟 省中医医院医疗处主任、副研究员卢棣 省中医医院针灸三科主治医师罗琼

三、市级领导 拟邀赵雅丽副市长 市人劳局领导 市民政局领导 市残联领导

四、市卫计局领导及相关人员 市卫计局薛霁平局长 市卫计局高小毛副书记 市卫计局王彦军副局长 市卫计局综合监督科田翔科长 市中医医院薛儒君院长 市中医医院张晓军书记 各医疗机构负责人

上一篇:银行柜员日工作计划下一篇:模具顶岗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