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素养培训方案

2024-08-25

提升教师素养培训方案(通用11篇)

1.提升教师素养培训方案 篇一

《员工职业化素养提升》

课程背景:

在全球服务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职业化已经成为服务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在客户看来,最好的服务就是最专业的服务,最专业的服务来源于的所有岗位的员工都是训练有素的,都是职业人,都能展现专业服务形象。

但职业化在我国的业中也仅仅处在起步阶段,提升的道路还任重道远。在客户服务和工作中,还常常看见如下场景:

1、员工缺乏基本职业素养,职业形象不佳,不懂得基本的职业规范和礼仪

2、员工在工作中相互扯皮,相互推违,不愿意承担责任;

3、员工缺乏基本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工作效率低下;

4、员工不善于和上司、同事沟通,导致工作常常做不到位;

5、员工在工作中不注重细节,导致工作差错事件不断;

6、员工总是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公平,导致消极怠工,缺乏工作积极性;

7、员工常常把自己的错误归罪于他人,不断抱怨,导致团队凝聚力下降;

8、员工不懂得感激,心态出现问题

课程收益:

1、透过本次培训帮助员工向职业化转换;

2、思想和观念有所调整,有良好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

3、掌握日常的基本工作技能,包括时间管理、商务礼仪和有效沟通等;

4、通过培训建立起团队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5、课程以老师讲解、体验式互动为主,通过团队训练等项目,将所有课程内容有效贯穿在一起。让学员知道、悟到、做到……,最后,通过公司的有效管理让员工做好并养成良好习惯。

授课对象:全体员工 授课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什么是职业化

1、什么是职业化

2、新时代对职业人的界定

3、企业家眼中的职业化

4、职业人的成功之路

5、个人和职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分组研讨:我对职业化的理解。

二、职业化素养——心态决定一切

1、决定出路,心态决定状态

2、优秀职业人的6种心态

3、心态让你快速成功

4、阳光文化写在脸上 Levis的自我激励法则和训练

三、职业化形象——商务礼仪

1、什么是商务礼仪

2、商务礼仪之仪容仪表——男士篇

3、商务礼仪之仪容仪表——女士篇

4、商务礼仪的职业表现之社交礼仪

5、电话礼仪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6、办公室礼仪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训练和互动:点头、微笑、问好

四、职业化能力

1、了解您的职务

2、了解您工作的前手与后手

3、科学的PDCA工作法

4、公司达成工作目标的PDCA P:制定计划

制作计划的工具—甘特表 运用甘特表应注意的三原则 D:立刻行动 C:检查 A:修正

团队的科学工作方法

讨论:一个称职的团队成员必须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五、职业化能力——工作沟通技巧

1、沟通与有效沟通

2、常见的工作沟通问题

3、有效沟通的要点

4、积极倾听的技巧

5、反馈的技巧

6、如何与上司进行沟通

7、如何与同事进行沟通

六、职业化能力——时间管理技巧

1、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2、时间管理的法则

3、时间管理具体方法

4、日计划五步法

七、职业化能力——高效执行

1、什么是执行?

2、执行力不佳的表现

3、有效执行的方法

2.提升教师素养培训方案 篇二

一、营造互动学习团队, 改进教师教学能力

知识是在合作与分享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 提升教师的素养必须在一种开放的、对话的教师团队中来实现。教师专业素养是指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师专业成长, 推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 就要要搭建多种平台, 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 要鼓励教师革新教学方法, 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效率, 确保师资力量更加雄厚。

1.集体备课

在每学期开学制订教学活动时, 我们都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开展, 让同一年段、同一领域的教师集体备课, 教学活动后再进行集体研讨, 从而让大家看到的、反思到的问题得以及时的解决。这种集体备课的形式实际是一种集体反思的现场模拟, 它展现的是我们共同的思维, 教师受益很大。

2.师徒结对帮教活动

在为教师创设大的合作环境的同时, 我们还积极为教师营造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合作学习。幼儿园建立师徒结对制度, 通过这样的活动为教师创设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通过骨干教师的传、帮、带, 以师徒的身份关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行为, 可以让青年教师更加零散的、经验性的认识上升到一定高度, 准确的捕捉到教育信息, 为自己的教育工作找到一面镜子, 使青年教师在备好课、上好课上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同时骨干教师在与青年教师结对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评析他人的教育活动, 也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自己的教育水平也有一定的提升。

3.搭建教研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年轻教师成长的摇篮, 幼儿园搭建平台, 通过探讨、对话、观摩、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 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如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一课三磨”活动, 通过青年教师的活动展示, 再到课后全体教师的反思研讨交流活动, 最后执教的教师根据集体反思和个人反思的整合, 再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打磨推敲后重新展示课例。通过一课三磨,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组织活动能力充分得到了提高。

二、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加强教师学习能力

《纲要》中提出了“终身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完善自我。幼儿园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 认真组织了“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新纲要理念下的语言教学”“以人为本 , 关注每一个幼儿”等理论培训, 开展了“如何备课”“教学活动的预设与生成”等专题讨论等集中培训学习。还为教师设置了专门的阅览室, 订阅《早期教育》《幼儿教育》等教育杂志, 教师可以随时在阅览室认真阅读专业书籍, 并要求教师进行读书笔记交流, 在交流反思的过程中, 老师们汲取营养, 教育观念不断更新, 写作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园本培训学习不但使教师能将学习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感悟进行不断的反思, 同时扩大了教师的知识面, 产生了新认识, 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注重教育实践活动, 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新《纲要》中对教师明确地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善于反思的研究型教师。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呢?首先, 教师在工作中应做好这样几个角色:观察者、记录者和学习者。所谓观察者, 就是要善于发现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典型事件以及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记录者, 就是要求教师要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经验, 为反思积累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学习者, 就是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增强问题意识, 使之更善于发现问题。, 就是要做一个有心人。其次, 在实际工作中, 让教师将每日的教育活动作为反思的主要素材, 认真对教育活动做好活动前反思、活动中反思和活动后反思。活动前反思注重经验教训对未来的指导, 应该反思:制定的活动目标能在幼儿已有经验上挑战多少?精选的内容是否能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以什么样的方式能让幼儿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活动中如何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活动中反思是过程性反思, 要求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要具备回应幼儿需要的能力。活动后反思是回顾性反思, 能促使实践经验得以提升。这时的反思主要是通过孩子在整节活动中的表现, 来验证自己的教育行为, 提升自己的教育经验。

四、创新研讨模式, 发展教师的研究能力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 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以往很多教研活动内容都是由园长来定, 虽然来自于实际工作, 很多是园长的主观愿望, 但不一定是教师们需要和感兴趣的。于是我园创新研讨模式, 每学期教研内容由园长、教研组长和一线的教师就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共同商讨确认;然后以年级组为单位, 大家针对问题, 寻找有关资料, 通过收集、整理、汇总后再以讲座的形式共同学习;随后教师们针对学习的内容, 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 再次提出工作中感到困惑的问题, 最后大家通过研讨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从而达到共识。在学习研讨后, 教师们还结合实践再次反思, 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如小班教师们提出了“教师投放的区域材料, 幼儿不能按照教师意愿操作, 这时该怎么办”的问题, 教师们各抒己见:教师们针对投放的材料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我们为孩子提供的材料不能是单纯的技能练习, 如果将碗改为娃娃的嘴, 让孩子喂娃娃吃饭, 有了情景性、趣味性, 幼儿就一定会在你设置的目标中进行活动——就是在这种合作互动式研究中, 在这样一个“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式循环往复的过程中, 教师们更自觉、更理性地去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 相信只要认真学习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优化幼儿园教研培训, 就能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提高幼儿园师资力量, 朝着打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春燕, 王秀萍, 秦元东.幼儿园课程论.新时代出版社, 2009.

3.提升教师素养培训方案 篇三

关键词:实验研究素养;中学化学;教师;实验;培训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1–001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当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呈现弱化的倾向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全国有不少省市都开展了实验培训。本文就如何有效开展实验培训提升教师实验研究素养作了一些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开展实验培训和一线教师自觉提升实验研究素养提供参考。

1 实验研究素养的内涵、现状和意义

1.1 实验研究素养的内涵

目前尚无研究者专门对“实验研究素养”内涵作出清晰界定,我们认为实验研究素养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维度:一是怎样将实验认识和理解得更清楚;二是怎样将实验操作演示得更好;三是怎么将实验在教学中用得更好。其中,维度一主要指对实验体系和实验的教学功能、价值的认识和理解;维度二主要指教师的实验操作演示能力和改进与创新实验的能力;维度三主要是指能否将实验应用于教学中并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和价值。概括而言,实验研究素养涉及到的是对实验的认识理解、操作演示和教学应用三个层面的问题。

1.2 当前教师实验研究素养存在的不足

1.2.1 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

宋心琦教授明确提出了“化学实验体系的三要素”,即作为实验对象的物质体系;适当的仪器装置和必要的安全措施;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技术。从学科教育的角度来评价,它们的重要性是不等同的,是依次递减的。他认为,由于现在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体系来自教材或教参,使得实施时教师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了第二、第三两个要素,物质体系的选择反而成为次要甚至被忽略[1]。同时,教材为什么要设计或选择某一个实验,也就是化学实验教学功能与价值的问题也是教师思考得比较少又比较重要的问题,教师普遍很难全面地阐述某个实验的教学功能与价值。

1.2.2 实验操作演示能力和实验改进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在福建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中学化学学科设置了实验演示技能环节。参赛选手的表现,喜忧参半,有部分参赛选手的实验操作演示能力令人堪忧。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有些实验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不易做成功,有些现象不明显不利于学生观察,有些装置过于复杂,有些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等等。这些实验就需要教师进行改进与创新,使实验做得更好,让学生可以较为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过程和结果。多媒体的便利性助长了部分教师的惰性,当遇到难做的实验时不加以改进与创新,而是采用视频实验、模拟实验乃至黑板实验的方式,这就进一步导致了教师实验改进与创新能力的弱化。

1.2.3 发挥实验教学功能促进教学的能力不足

很多教师由于对实验体系三要素和实验教学功能的认识和理解不全面,实验操作演示能力和实验改进与创新能力较弱,很多时候仅将实验作为创设情境或者激发学生兴趣、制造课堂氛围的手段,对于如何将实验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在教学中得以落实明显关注不够。

1.3 提升教师实验研究素养的现实意义

要改变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弱化的倾向,就要进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而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实验研究素养直接决定着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成败。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教师实验研究素养存在诸多不足。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不足,由相关教育部门组织开展实验培训,帮助教师认识这些不足,通过专门的课程加以改进,并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提升实验研究素养,才能最终优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2 基于实验研究素养的提升开展实验培训的实践

以2013年厦门市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技术专项培训班为例,围绕培训课程框架的构建、课程实施方式的选择、课程保障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谈一谈我们的一些实践探索。

2.1 课程框架的构建

本次实验培训目标定位于提升学员实验研究素养。基于实验研究素养内涵的三个维度,构建了培训课程框架,具体如表1所示。在进行课程框架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选择时,均围绕实验研究素养内涵的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2.1.1 维度一:怎样将实验认识和理解得更清楚

针对当前教师在该维度存在的问题即对实验体系三要素认识不清和对实验的教学功能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了一份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汇编和开设了两个专题讲座。汇编收集了15篇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涉及到了化学实验体系三要素以及教学功能和价值的具体分析和论述。在学员自学阅读汇编资料的基础上,开设“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功能及其定位的分析”和“从技能大赛视角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再思考”专题讲座对具体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有助于学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如何从实验体系三要素和实验教学功能的角度来全面认识、理解和研究教材中的实验。

2.1.2 维度二:怎样将实验操作演示得更好

在对实验全面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就要使学员将实验做得更好。学员的实验操作和演示技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八个实验供学员进行六人为一个课题组、两人为一个实验组的分组实验操作、演示和探究,并进行实验改进与创新的训练。为了使学员掌握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方法、思路,开设了“中学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专题讲座,让学员认识到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重要意义,掌握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方法、思路,分享了一些优质的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通过专家的讲座结合学员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有助于学员将实验操作演示得更好。

2.1.3 维度三:怎么将实验在教学中用得更好

要将实验用得更好,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实验演示技能和实验教学设计能力。因此,开设了两次的展示活动,分别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演示实验教学展示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说课展示。通过这两个活动,学员可以发现自己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发现实验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共同来反思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和价值。

2.2 课程实施方式的选择

课程实施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效果。本次培训中,主要选择以下几种课程实施方式:

2.2.1 案例分析式

本次培训,总共开设了“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功能及其定位的分析”、“从技能大赛视角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再思考”和“中学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等专题讲座。这些讲座都是采取案例分析方式实施和开展的。以“从技能大赛视角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再思考”为例,在本课程的实施中首先播放了省技能大赛初中组演示实验比赛四位参赛选手的视频,引导学员从实验体系三要素和实验教学功能和价值的角度对四位选手的实验演示技能和表现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学员们普遍认识和理解了如何对某个实验的实验体系三要素以及教学功能和价值进行分析,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2.2.2 小组合作探究式

初中的实验普遍较为简单,不少学员认为没有什么好研究的。鉴于此,选择了八个实验供学员进行操作、探究和演示。以水的电解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员采用的是采购的现成的电解水演示器,在教学中要做的只是将电解水装置通电,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为了使实验更具有探究性,在本实验中引入了我们自己设计改进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该装置主要采用医用注射器制作而成。该实验的目标是探究出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属于实验最佳条件的探究。探究的因素涉及到电极材料、电解液种类、电解液浓度、电压等因素。电极材料有五号电池的碳棒、2B铅笔芯和回形针等,电解液有水、酸、碱等,各种浓度的电解液由学员自己选择和配制,电压有9V、12V和15V等。六人为一个课题组,两人为一个实验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探究。最后,将探究得到的数据汇总到组长处,并共同完成实验探究报告。这样的培训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进行实验探究的热情,既训练了学员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让学员体验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过程,也让学员对水的电解实验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2.2.3 技能展示点评式

为了发现学员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开展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演示实验教学展示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说课展示。先各由十位学员代表进行展示。然后由学员对学员代表的展示进行自由点评。最后,由实验教学专家对学员的展示和学员的点评进行总结。比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演示实验教学展示中,十位展示的学员都围绕实验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结论、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学员点评的时候,专家普遍对十位学员的表现给予肯定,认为他们都能够很好地完成该演示实验,表述也很准确、清晰。在专家总结环节,专家围绕教材选题和实验教学的设计引领学员对如何用好该实验进行深入思考。

从实验研究素养内涵维度一来看,发现学员们对该实验体系的三要素把握得不太准,不能有效地分析拉瓦锡实验与本实验的异同,不能意识到该实验只能粗略地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尽可能地消耗掉,使结果尽可能接近1/5,没有向学生解释为什么集气瓶中要装少量的水,不能把握住该实验的关键现象是水位上升约1/5。从实验研究素养内涵维度二来看,如何使该实验做得更好,学员们做了一些尝试,比如用标签纸在集气瓶做上记号,在烧杯中的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在实验开始前进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燃烧结束后,让集气瓶自然冷却等等。总体来讲,大部分学员可以较好地演示和完成该实验。从实验研究素养维度三来看,学员未能很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和选择该实验的意图,未能很好地引领学生通过该实验过程严谨、有理有据地得出推论,没有引领学生认识到该实验只是粗略地测定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总之,通过十位学员的演示实验教学展示、学员点评和专家总结,全体学员对于怎么将该实验说得更清楚、怎么将该实验做得更严谨使结论更可靠、怎么将该实验用于教学中有了深入的认识,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2.3 课程保障体系的建设

建设培训课程保障体系对于形成合理、优化的培训课程框架,最终实现培训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培训课程保障体系:

一是开展有效的训前需求调研。在培训前,对培训对象进行全面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与相关地区教研员交流,征询地区层面的培训需求。将培训对象的个体需求和地区需求结合起来,确定培训目标和选择培训课程。

二是组建高水平的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团队。培训目标的实现和培训课程的落实需要高水平的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团队,需要组建一支实验研究能力强、实验教学水平高的高校教师、教研员和中学教师组成的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团队。

三是提供能够满足培训要求的实验室条件。实验课程的开展,需要实验室配备有能够满足培训要求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对实验室的数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软硬件条件的建设。

四是制定有约束力的考核方式。为了培训课程的落实,要制定有约束力的考核方式,我们采用六人为一个课题组、两人为一个实验组的方式进行捆绑考核,有助于学员之间的互相督促,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3 对开展实验培训的建议

通过上文的讨论,对如何开展基于实验研究素养提升的实验培训提出以下建议:(1)重视实验体系三要素的认识培养,特别是对作为实验对象的物质体系的分析要加强;(2)重视实验教学功能与价值的定位分析,对于教材为什么要选择某个实验,它的教学功能与价值是什么要进行深入探讨;(3)加强教师实验操作演示和实验改进与创新的训练。在定性、定量或半定量的实验中,进一步训练教师的实验基本技能;(4)聚焦于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应有的功能。通过学员演示实验展示、实验教学说课展示、实验现场教学、实验教学视频观摩等形式,对学员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诊断,提出改进的建议。当然,限于时间和条件,各地在开展实验培训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可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方面围绕实验研究素养内涵的三个维度来确定培训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切实提升学员的实验研究素养。

参考文献:

4.周茂源老师员工素养提升培训方案 篇四

培训方案

培训学员:骨干员工、管理中层

培训时间:2天

培训目的:从员工的心态,执行力,沟通,责任感,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重点打造员工的责任感,优秀的执行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一批优秀的企业员工。

培训方式:教案讲授、礼仪游戏、现场练习、角色扮演、实战演练

培训目标:企业的员工面对的是直接客户,员工的培训是企业的重点,本次培训主要从结果思维,做事一定要有结果,为公司创造价值,你的结果就是每天的日工资,外包思维,做事一定要有责任,建立100%的责任感,要对事情的结果负责,分解思维,一件大事要学会分解,一步一步的完成,每天要进步一点,不断优化过程,客户思维,劳动本身是不值钱的,只有客户认可的劳共建伟大公司-致力于东方民族企业的突破式发展

动结果并且愿意付钱购买的结果才是值钱的,一定要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断的为客户创造价值,你才能生存。

培训大纲:

培训讲师介绍

周茂源老师简介:  中国人民大学MBA

 赫曼斯(中国)咨询高级合伙人 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 注册国际高级职业培训师

 八九点管理培训研究网高级培训师  多家管理咨询机构签约讲师  多家大型企业管理顾问

 被众多客户称为“真正具备极强实践性与实用性的实力派讲师”

 多年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经验,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既熟知企业运作规律掌握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实战技巧,又能够多方面多渠道的了解现代管理最新信息洞察企业管理发展动态。一贯坚持以“实 效”为导向!坚持“对企业负责、对学员负责”的培训准则!“练为战、学为用”的指导精神!

擅长课程:《员工素质提升培训》、《商务礼仪培训》、《TTT企业内训师培训》、《团队建设》、《跨部门沟通》、《打造卓越中层主管》、《绩效管理》、《结构化面试技巧》、《规范公文写作》、《企业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 主要服务过的企业有:

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金锣集团

韩国现代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中日合资百乐达集团青岛公司; 海信地产;

中国银行山东省行; 招商证券;

瑞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青岛啤酒四厂。。。。。

培训特点:

1、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挖掘培训管理工作的核心价值

2、通过实战情境的演练,掌握培训管理工作的专业技能

3、态度认真,在培训前对内容设计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实际工作的帮助很大,很有价值;

4、很强的专业水平与深度,理论与实践及操作技巧相结合,切合实际;

5.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实施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化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推动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根据我校教师队伍实际情况,特制定提升学科素养和强化课堂教学常规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总目标是: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证所有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质量,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益的目标。

2.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家引领下完善自我,努力争做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

三、工作思路

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四、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与管理,强化责任,明确任务,使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五、活动步骤

教育活动自2013年9月起至2016年8月止,历经三个学年,活动分为“学科素养提升,课堂教学常规强化、教科研水平提高”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3.9——2014.8:学科素养提升.主要通过教师读书活动、教学反思、专项培训等措施,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

2、第二阶段:2014.9——2015.8:课堂教学常规强化年。继续推进学科素养提升活动,同时强化课堂教学常规。主要通过学科教学常规的制定等与之相应的系列措施,确立课堂教学规范,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2015.9——2016.8:教科研水平提高年。深入推进学科专业素养提升活动,同时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主要通过校本研修、网络教研、课题研究、教科研成果评选等措施,强化教师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以研促教,教研合一。

六、具体发展要求

(一)35岁以下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要求

年轻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有计划地指导培养这部分青年教师,使他们在三年内成长为优秀教师是学校的职责。

1、实施“青蓝工程”,拜师结对子。

(1)跟班备课、听课学习,掌握常规教学基本功;

(2)每学期上1节汇报课,撰写课后反思、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

等,通过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制定每学年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3、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有影响的教育专著或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每月至少阅读一本以上业务报刊,并做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每学期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10000字

4、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至少参加课题一个,并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效。

5、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反思,做到一课一个小反思;一学期至少四次大反思,并撰写出相应的论文、案例,并积极参加各类各级评选;每年上交论文和案例至少各一篇。

6、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每学期至少上公开课1节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二)45周岁以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45周岁以下的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发展需要继续提升,目标是成为个性鲜明的特色型教师。培养发展的方式方法是:自定发展计划,开展基于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个体创造特色,合作体现优势。

1、制定每学年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2、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每月至少阅读一本以上业务报刊,并做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学习笔记不少于10000字。

3、积极参与研究课题。以问题为课题,解决学科教育实际的问题。

4、每学期交1篇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教学故事(或1篇专题研

究论文),存入个人专业成长记录袋。

5、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每学期至少上公开课1节,听课不少于15节。个体反思,每月一次。

6、每人带一名徒弟,做好传帮带工作。

(三)45周岁以上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这一年龄段的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帮带徒弟,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

1、每学年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2、看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出不少于10000字的读书笔记。

3、每年上一节组内公开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个体反思,每月一次。

七、具体措施

(一)构建书香校园,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将开展主题的读书活动,在教师中大兴读书之风。采取的措施:一是学校拿出一定的资金为教师购买教育书籍或杂志,向教师推荐专业阅读书目,鼓励教师自己购书或网上阅读,组织集体阅读和研究性阅读;二是开辟教师讲坛,交流学习体会;三是每学期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和听课活动,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理论素养的提高;四是举办教师读书比赛,以赛促读,全面提高教师素养。

(二)通过自我反思,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善于反思是提高工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

点。每天都会碰到有价值的事情,那些教学实践的火花正是教师提升自我最有价值的素材。所以,教师要强化课前、课中、课后反思,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

(三)提倡同伴互助,建立起学习化互助平台

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新知识多,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这是中老年教师自愧不如的;同样,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教学机智等又使青年教师望而兴叹。我们将以“自主、互动、开放、整合、创新”为核心,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人人争当“良师”。倡导教师自愿承担、自主结合、动态选择、互教互学,以达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的目的,形成真正的“同伴互助”。

(四)实现科研内化,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针对我校教师实际情况,我们确定我校的科研原则是:问题就是研究课题,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参与研究本身就是成果。将科研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动,引领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五)搭建成长平台,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教师搭台子是加速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实行听课、评课制度,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是教师提升教学艺术的试验田,教师要从课堂上苦练基本功,每学期教师每人要完成听课任务,每学期要开展一次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汇报课、评课活动,在课堂上下功夫,作文章。

(六)名师示范辐射,扩大自助式自主培训成果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举办各种竞赛,进行教学交流活动,并扩大从中脱颖

而出的教师的影响力,每年教师节学校要表彰名师、教学标兵、师德标兵。以点带面,切切实实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切切实实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校的明天必将更美好,为了学校的发展,全体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适应时代的需求,尽职尽责,创新进取,将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完成教师神圣的使命——教书育人。

6.提升教师素养培训方案 篇六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骨干教师综合素养及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各专题学习与研讨,我对骨干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国民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又必须依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又在教师。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素养的骨干教师呢?

1、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组织一日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水平高。具有一定的业务专长,特别是在幼儿园教学的一些领域,如:音乐、科学、数学等方面有自己优于别人的特长。

2、具有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

观察是了解幼儿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观察的技能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 计划的观察中。随机观察时,教师应尽可能准确而又客观的察看幼儿,要不断提高观察的敏锐度,尽快地捕捉到幼儿最细微的动作,探知到幼儿最细微的需要,了解幼儿某个行为的意义,并做出及时反馈;有计划的观察时,可先拟定观察项目,列出观察要点,选出有代表性的场景。进行观察并详尽地做下记录,观察一段时间后,要仔细地思考分析这些记录材料,综合归纳出每个幼儿的优点和缺点,为幼儿设计出适宜的学习方案。

3、沟通能力。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信息交流,彼此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观点、彼此协调,达到默契的过程。沟通的方式主要有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等。教师通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力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

4、教育监控能力

教师教育监控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过程进行监控,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过程实行监控,是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使教师由单纯的教育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5、教育研究能力。

幼儿教师的教育研究以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主,其研究的步骤主要是:学习教育理论;运用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诊断,发现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直到问题解决。教师成为研究者,能更快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认为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还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1、专业知识素质不够。

幼儿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要准确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内容,深刻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不仅要掌握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更要熟练运用;不但通晓五大领域的全部内容,还应该掌握新的科研成果及发展趋势,不断获取新的营养和新知识。其次,要具有宽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教育规律。真正怎样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与帮助者。

2、吸收新的科学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不足。孩子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他们渴望老师告诉他们:星星为什么比月亮小?太阳发出的光为什么那么热……这就需要教师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新技术吸收新的科学信息、选择信息、贮存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做成生动的课件,更快、更新地传给孩子们。不断丰富孩子们的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创新的能力不足。

我们应成为创造型、全能型和完整型的教师。所谓创造型教师,即热爱创造活动,创造欲望强烈;能创造性地组织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创造性、灵活性且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手段。所谓全能型教师,就是即会教学,又会科研,还懂实践。所谓完整型教师,即教师既是学习者,教学者、交往者,又是指路者。

4、教育理论水平有待提高。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必须有更精湛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把握各方面的信息,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始终在时代前列,才能起到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作用。而我缺少坚持不懈地汲取各方面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的意识和坚持不懈地读书,使读书、思考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惯。

我的完善与提高计划: 教育方面:

(1)做个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精品型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有自己独立的风格与独到的见解。

(2)提高教育教学反思水平,每月写出一篇针对性强的优质活动反思。教学方面:

(1)不断完善教学活动,争取每年组织一次公开教学观摩活动。(2)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推出一系列适合各年龄班幼儿的、有利于各年龄班幼儿发展的区域玩具材料。教科研方面:

(1)在音乐、健康领域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争取在音乐、健康领域有独到的发言权。

7.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研究 篇七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的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1]。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 各类信息技术及其信息化教学模式、手段等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普及, 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因而如何尽快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目前各级学校、教师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

1 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能、信息安全、信息知识等[2]。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及对信息的态度看法;信息知识是教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知识;信息能力是指教师利用各类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 是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信息道德与安全主要指教师能对信息媒体进行判断和选择, 自觉抵制网络不健康内容, 不利用网络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 了解保护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等。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对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对策

2.1 更新教师传统教育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要有效培养与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首先应从更新教师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信息化教学意识入手。在教育观念更新方面, 要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信息素养, 以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 培养和强化信息意识。教师既要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目前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时通过举办各类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 (如多媒体教学比赛、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比赛, 信息化教学经验交流会等) , 让教师亲身体会到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深刻变化, 从而使教师从思想上、行动上体会到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显著作用。

2.2 不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

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很快, 任何教师一次性短期受训都无法跟上信息技术发展脚步。要做到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培训应从信息时代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及对教师信息素养结构要求出发, 着重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化教学技能、信息处理以及信息技能在教育教学中综合应用的能力为培训目标[3]。

二是选择合适的培训途径。目前培训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一是岗前培训, 二是在职培训。岗前培训是指师范生在正式从事教学工作之前所进行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在职培训是教师从教后的岗位培训。后者是目前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主要途径, 通常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 短期培训。是指由各高校、教育行政部门或师培中心等组织的短期集中培训。这类培训时间短、培训目标集中, 但培训内容不够丰富、培训对象不全面; (2) 校本培训。是指各校利用节假日等空暇时间自行组织的培训活动。校本培训灵活, 强调实用性, 但培训层次不够高。 (3) 自主研修。是教师自己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这种培训方式更加灵活、自如, 但培训过程、效果难以控制。以上三种培训形式互有利弊, 各校应根据自身实际灵活选择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培训模式。同时, 在职培训一定要严抓培训过程, 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 要让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素养培训的重要性, 真正达到培训效果。

三是选择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信息技术内容众多, 且变化更新快。各校在开展培训时应结合实际选择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内容。对教师来说, 主要学习掌握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信息技术。如计算机多媒体使用、管理、维护技能, 常用信息化教学设备使用技能、常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技能、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网络教学软件及网络教学平台使用能力、常用信息化检索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能利用网络工具自如收集、检索、储存、编辑、上传、下载使用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的能力;能利用网络工具与其他师生沟通交流;能熟练安装和使用常用的计算机软件;能开展网上教学;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网上答疑、讨论、作业批阅、考试等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教学理论。

2.3 营造有利于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外部环境

一是要不断加强校园信息化网络和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学校要不断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投资力度, 逐步完善校园网, 建设数量充足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为师生提供24小时网络信息服务;构建校际网络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发布等多功能的校园网络环境。从而为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是要创设浓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交流氛围。激发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鼓励教师开展集体教学研讨, 定期组织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公开课、展示课, 开展优秀教学课件观摩和教学评价活动、举办各类信息化教学技能比赛[4]等, 同时要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作为评价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力求让每个教师都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2.4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教师信息技术考核量化标准, 完成规定考核内容的教师, 发给合格证书;不合格者不能晋级、提薪。二是对教师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应按科研成果计算, 在职称评定、评优等活动中优先考虑[5]。考核机制应考虑教师的综合发展, 考察教师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安全与道德等方面。严格把关, 将此考核机制纳入学校规章制度并长期执行。

2.5 增加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机会

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学校应定期定量抽出部分青年教师去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应用普及率高并取得明显效果的高校进行参观学习, 以不断开阔青年教师的教学视野, 体验信息化教学优点, 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论、模式、方法和技术。待学成归来后再为他教师做交流报告, 互相学习。对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有迁移默化的作用。

摘要:在阐明信息素养及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基础上, 从观念更新、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营造外部环境、完善考核机制、外出学习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师,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郭朝明.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11) .

[2]潘有志.试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4) .

[3]伏秋平.浅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J].教育与职业, 2006, (14) .

[4]杨莹.普通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及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 2007, (12) .

8.提升学科素养,磨砺教师成长 篇八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83-01

一、研究背景

(一)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

青年教师成长是社会期望所在,人们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青年教师作为教育战线的新手,资历浅,经验少,容易受到来自家长、学生、领导、同行等方方而而的不信任,青年教师必须尽快成长,以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期望。

青年教师成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我校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大(目前我校教师年龄分布如图1所示),78名高中教师,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下图是我校教师年龄分布图:

当前,我校青年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中坚力量的骨干作用正逐步显现青年,教师成长更是学生发展的保障,对于绝大部分青年教师来说,拿到师范大学的毕业文凭,并不意味着已经能够胜任高中教学,相对于其他职业,担负着教育教学重任的教师,更要尽量缩短职业适应期,在学科知识、教学技能方而尽早成熟。

(二)青年教师的成长,核心要素是学科素养的发展

教师的角色首先聚焦在学科教学上,学科教学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主渠道,没有一位教师能脱离学科教学的角色,因此,学科教学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木,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必须具备良好扎实的教学基木功、融会贯通的学科知识、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能等学科教学专项能力,所以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学科教学能力是其成长的核心要素。

“学科教学能力”是在“PC K”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教师的专业功底与教学基木环节相对应的教学能力的总和。

二、我校提高青年教师学科素养和专业发展的策略

近几年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我校加大了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1.专家讲座。

请专家到校为教师们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2014年11月24日,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邓子平老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李群教授以及广东省2013年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莅临我校,对我校老师进行了教学工作指导和讲座。象这样的名师专家讲座,在我想每个学期都开展多场,特别是各年级根据自己年级的实际,经常性的请专家和名师到校跟老师们进行培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升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2.学习培训。

每年都会组织初、高中毕业班的老师进行专业培训,14年我们组织了毕业班的老师到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请大学教授和专家为我们老师们讲解当前教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老师们受益匪浅。同时我们对教师进行分期分批的教学培训,学校的班主任参加了班主任的专项培训,各科组长和骨干教师到广州第师范学校参加“科学课堂”的专项培训。此外,我校送出多位老师参加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为期三年的培训。

3.教研比武。

13学年上学期我们组织了学校的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的示范课近20节,进行高级教师的示范课30多节;2014学年第一学期我们组织评选了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并进行了花都区实验中学第七届青年教师竞赛评比活动,评选了一批学校的教坛新秀;第二学期我们开展高级教师示范课活动。

4.评优激励。

在学校经常组织各种评优活动,激烈教师们成长,除了上面说到的教学比武评比,还有学校每年一次的校、市、区先进教师评比,各种教育教学评比活动,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老师们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教育评比活动,获奖项逐年增加,见后面表。

5.师徒结对。

为了更快的培养青年教师们成才,我们在各教研组开展了师徒结对的活动,由省市区的骨干教师和名师和青年教师们结对子,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我们聘请了区教育室主任到我们学校开设工作室,有计划到校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指导。

6.名师引领。

校长梁汉强作为广东省第一批“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担任实验班的课,为广大教师们做出教学示范。

三、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

我校近两年来实施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取得的成果是明显的,从下表可见一斑(数据为全校):

近两年我校教学成绩得到大幅提升,这与我们对青年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是密不可分的。

四、反思

每位教师从工作开始,就应当立志当一名优秀的老师,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一般来说,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阶段可以这样划分:转正(1年)→校园新秀(3-5年)→申报一级(4-6年)→区教坛新星(5-7年)→市十佳青年教师(6-8年)→申报高级(8-10年)→市优秀教师(10-15年)→南粤优秀教师(15-20年)→申报特级教师(20-25年)→申报正高级教师(25-30年)…

结束语:

9.提升教师素养培训方案 篇九

一、活动目的.:

增强教师礼仪意识,用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成为习惯,进一步提升教师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让男教师儒雅,女教师优雅,校园文化更高雅。构建和谐校园、礼仪校园,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10.提升教师素养培训方案 篇十

综合素养力培训心得

通过今天上午的学习培训,我深深体会到传统的教肓观念和教肓方法与现代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矛盾对立,已成为教肓发展的阻力。教师学习,提高教肓教学能力是一项永不间断的工作。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肓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肓的过程。教师在教与学之间循环发展。我们随时面临知识危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已,以求教好每一个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地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教肓和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我要以此为目标,不断的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11.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 篇十一

一是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厘清数学课程每个领域的核心目标及其相应的数学内涵,以及每个具体的数学内容的课程教学要求。同时,结合小学生实际,列举一定数量的事例,以便于更准确地把握这些数学内容的深广度及相应的数学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这是提高教师学科素养的关键,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就小学数学课程的整个体系而言,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通过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以及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而实现学生在数学上的全面发展。而相对于不同的课程领域,其侧重点有所差异。例如,数与代数领域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符号意识、运算、模型观念,而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点在于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建立几何直观,发展推理能力和几何活动经验,进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二是系统学习数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论文、论著,把握数学的思维特征和数学抽象的核心特征,对于核心数学思想,如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要真正理解并用小学数学的典型事例加以解读。为此,一方面,教学需要细心收集现代数学的基本思想在中小学教学中具体体现的范例。例如,对于现代数学中的统筹优化思想,可以借助恰当的现实事例加以理解和学习:3位顾客同时来到一个油条摊点购买刚出锅的热油条,顾客甲是“单身贵族”,买一个人吃的油条,全程需要2分钟;顾客乙是“二人世界”,买两个人吃的油条,全程需要4分钟;顾客丙是“三口之家”,买3人吃的油条,全程需要6分钟。3位谁先买、谁后买,才能让大家等的时间总和最少?这个事例体现了现代数学的分支领域“排队论”的核心结论——买得多的后买,买得少的先买,大家等的时间总和最少。如果仅仅将其理解为一次加法运算、一次游戏活动,计算一下、比较一下,就此结束,其数学含义很有可能被埋没。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只需要了解“任何事情经过精心安排、统筹考虑,常常能找到最优方案”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开展相对系统的学习,就需要借助一定的书籍。系统地学习数学思想,对于切实提高我们的数学素养具有显著效果。三是要进行数学知识补偿教育,查缺补漏。对此,不仅需要重视以往尚未系统学习过的数学内容,更不宜忽略曾经系统学过、而当前变化较大的小学数学内容。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的传统内容。需要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尤其要从数学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课程内容。以分数为例,在数学科学中,分数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作为在运算中产生的一种数,它表示两个整数的商,能和其他的数一样参与运算;另一个是以比例的形式出现的数。而后者也是用来表示多少的,它代表一个事物的一部分,其本质在于它的无量纲性。分数无量纲性的意义在于,能够把事物的许多不可比的状态变成可比的状态。这一点对于数学活动,特别是数学建模来说也是有意义的。比如,一个小国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富有程度,与一个大国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富有程度,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可比的。但是,一旦转换成人均GDP,得到GDP指数,或者得到恩格尔系数(即家庭用以购买食物的支出与这个家庭的总收入之比),就可以进行相互间的比较了。

四是针对中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的核心概念、核心思想、核心方法,开展专题研究。这样的专题研究,一方面可以系统发掘这些核心词所涉及的数学内涵、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小学数学、中学数学的大量案例,详细地分析中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的这些核心词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及其教科书呈现的特点。不仅如此,近年来,在国内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的倡导下,逐渐出版了一系列围绕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学科功底的系统研究的著作。

总之,立足小学数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实际,通过相对系统的在职学习,完全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学科素养。这些系统的在职学习,既要立足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实际,更要从数学学科视角,审视、研读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下连”小学数学实际,“上通”数学科学,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有小学数学素养的教师。

上一篇:大班诗歌“摇篮”教案下一篇:武冈市2013年普通中小学、中职招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