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2024-11-18

道路工程制图课程设计(共8篇)

1.道路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篇一

《道路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297008-09 课程名称:道路工程制图

英文名称: Road Engineering Graphics 开课学期:1-2 总 学 时:80 学 分:4.5学分

开课单位:机械学院工程及计算机图学教研室 授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路桥)选用教材:郑国权主编:道路工程制图,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徐志宏主编:道路工程制图习题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执笔人:闫冠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道桥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研究绘制,阅读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 学习投影法(正投影,轴测投影,标高投影,透视投影)的基本理论。2. 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基本技能。

3. 培养对空间几何问题具有基本的图解能力。4.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5. 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绘图那能力。

6. 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工作作风。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包括:制图基础,投影制图和专业制图三部分。共计80学时(第一学期50学时;第二学期讲课学时30学时、课外辅导30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绪论(0.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图学发展史和图样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以及掌握图学理论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性。对本课程的学习提出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一、简介图学发展史和图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二、本课程的作用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三、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考核要求

本部分不作为考核内容。

第一章 制图基础(3.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国家标准的作用,掌握并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

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正确、图线分明、字迹工整、整洁美观。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二节 基本规格

第三节 几何作图

第四节 制图的方法与步骤

考核要求

了解:《建筑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规定的内容及作用 理解: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的作用

掌握: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正确、图线分明、字迹工整、整洁美观。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投影法的原理、分类,建立正投影的基本概念。掌握平行投影的特性。重点掌握物体的三面投影图的形成及三面投影图的投影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投影概念

第二节平行投影特性 第三节 物体的三面投影图

考核要求

了解:投影法的原理、分类。理解:正投影的基本概念。

掌握:物体的三面投影图的形成及三面投影图的投影关系。

第三章

点和直线(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点的投影规律,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重点学习和把握求倾斜线的实长,掌握解决直线与直线之间相对位置问题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点的投影 第二节 直线的投影

第三节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考核要求

了解:点的投影规律,直线的投影特性。

理解:两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投影图上的投影特性。

掌握:求倾斜线的实长的方法,两直线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图解、图示方法。

第四章

平面(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各种位置平面投影特性。重点掌握点、线、面间的从属关系问题,平面上的最大坡度线的求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平面的表示法

第二节

各种位置平面投影特性 第三节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考核要求

了解:平面的表示法

理解: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掌握:属于平面的投影面平行线和平面上的最大坡度线

第五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全面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在投影图上解

决空间几何要素之间定位问题的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 第二节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 第三节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 第四节 空间几何元素的综合分

考核要求

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投影图上的投影特性。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图解、图示方法。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问题。

第六章 投影变换(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投影变换的概念和作用,重点掌握用换面法在投影图上解决点、直线、平面间的定位和度量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投影变换的目的 第二节 变换投影面法 第三节 旋转法

考核要求

了解:投影变换的概念及其作用。理解:点的投影变换规律。

掌握:用换面法解决一般的几何要素间的定位问题。

第七章

曲线与曲面(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曲线曲面形成与分类。重点掌握常见回转面的形成、投影特性和面上取点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曲线概述 第二节

曲面概述 第三节

回转曲面

第四节 几种常见的非回转曲面

考核要求

了解:曲线曲面形成与分类。理解:几种常见回转面的形成。

掌握:常见回转面的投影特性和面上取点的方法。

第八章

立体的投影及直线与立体,平面与立体相交(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顺利地从点、线、面的投影过渡到立体的投影。应对平面与立体相交—产生的截交线,的形状、特性有所了解。掌握求解截交线的方法和步骤,准确绘制截交线的投影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平面立体的投影 第二节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第三节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 第四节 直线与立体相交

考核要求

了解:解截交线的概念和特性。理解:平面立体的投影和面上取点。掌握: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和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求交线的一般规律和图解方法,直线与立体相交的求解方法。

第九章

两立体相交(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应对立体与立体相交—产生的相贯线的形状、特性有所了解。掌握求解立体与立体表面交线的方法和步骤,准确绘制相贯线的投影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两平面立体相交

第二节

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

第三节

两曲面立体相交

考核要求

了解:相贯线的概念和几何性质,两平面立体相交相贯线。理解:相贯线的求解方法。

掌握:图解相贯线的方法和步骤,能准确绘制相贯线的投影图。

第十章

组合体的投影及尺寸注法(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掌握各种表面位置关系的画法。学会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作到视图投影正确、图面整洁、线型分明;尺寸标注正确、完整、清晰。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构型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基本几何体及尺寸注法 第二节

组合体的投影

第三节

六面视图和辅助视图 第四节 投影图的选择 第五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第六节 读图

考核要求

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的概念。理解:组合体上定型尺寸、定位尺寸、尺寸基准的含义。

掌握:能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根据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能按“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注全组合体的尺寸。能按要求绘制六面视图和辅助视图。

第十一章

剖面图和断面图(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和掌握视图、剖面图、断面图等的画法、规定标注和各种表达方法的应用范围。学会运用常用的简化画法和专业图习惯画法表达构件的结构。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多面正投影的能力,为绘制和阅读专业图样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剖面图 第二节

断面图

第三节

画剖面图,断面图的要点和举例 第四节 各种构件的断裂线画法 第五节 剖面图,断面图的规定画法

考核要求

了解:构件的表达方法的种类和作用;

理解:剖面图、断面图的应用范围。掌握:构件各种表达方法的画法并能按要求画出指定方向和位置的剖面图、断面图和简化画法和专业图习惯画法。

第十二章

轴测投影(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轴测图的形成、画法和应用,熟悉轴测图的投影特点。掌握正等测和斜二测的画图方法。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构型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基本知识 第二节

正轴测投影 第三节

斜轴测投影

考核要求

了解:轴测图的形成和应用。理解:轴测图的投影特点。

掌握:正等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的画图方法

第十三章

标高投影(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标高投影的概念和意义,熟悉标高投影投影特点, 掌握标高投影图的画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点和直线的投影 第二节

平面的投影 第三节

曲面的投影

第四节平面,曲面与地形面的交线

考核要求

了解:标高投影的概念和作用。

理解:标高投影投影是单面投影的特点。

掌握:平面、曲面标高投影图的画法,平面,曲面与地形面的交线的求解方法。

第十四章

道路线路工程图(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公路路线工程图的内容和作用,能够绘制公路路线工程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路路线工程图 第二节

城市道路路线工程图 第三节

道路交叉口

考核要求

了解:公路路线工程图的内容和作用。理解:公路路线工程图的规定画法。掌握:公路路线工程图的绘制

第十五章

桥隧工程图(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钢筋结构图的相关知识,钢筋混凝土桥梁工程图的内容,斜拉桥的结构特点、钢结构图的画法,隧道工程图的内容和画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钢筋结构图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桥梁工程图 第三节

斜拉桥 第四节 钢结构图

第五节 桥梁图读图,画图步骤 第六节 隧道工程图

考核要求

了解:了解钢筋结构图的相关知识。理解:各种图样规定画法和意义。

掌握:钢筋结构图、各种桥梁工程图、隧道工程图的绘制

第十六章

涵洞工程图(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涵洞的分类,掌握各种涵洞工程图的表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涵洞的分类

第二节

涵洞工程图的表示法

考核要求

了解:了解涵洞的分类。

理解:各种图样规定画法和意义。掌握:涵洞工程图的绘制

第十七章

透视投影(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透视投影概述和投影特性,掌握点、线、平面的透视投影画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透视投影概述

第二节

透视投影的特性

第三节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作图

第四节 圆周和曲线的透视

第五节 立体的透视图

第六节 透视图的常用方法

考核要求

了解:透视投影概念和投影特性。理解:基本术语的含义。

掌握:点、线、平面的透视投影画法

*第十八章

房屋建筑图(2学时)

*第十九章

机械图(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十八、十九两章的内容的学习,主要是为了了解建筑图和机械图样中有关规定和常用表达

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内容

*第十八章

房屋建筑图 *第十九章

机械图

考核要求

不作考核要求

计算机绘图使用教程(2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AutoCAD2004软件中绘图功能。使用此软件快速绘制二维图形。

教学内容

第一章AutoCAD2004的基本操作(2学时)

第一节

AutoCAD2004的工作界面 一、初始界面

二、界面的使用

第二节

AutoCAD 命令输入及中断命令的操作 第三节

坐标系及坐标值输入

一、世界坐标系

二、用户坐标系

三、坐标的输入

第四节

对象捕捉(自动捕捉)和对象捕捉工具条

一、对象捕捉按钮的使用

二、对象捕捉工具条的使用

第五节

二维绘图:直线、圆、矩形

一、直线的绘制

二、圆的绘制

三、矩形的绘制

第六节

图形编辑:删除、放弃、重作命令的操作

一、删除命令的操作

二、放弃命令的操作

三、重做命令的操作

第七节

图形文件操作命令

一、新建命令

二、保存文件命令(保存、另存为)

三、打开图形文件命令

第八节

综合演示

教学内容

第二章

绘图环境设置、目标选择、绘图与编(2学时)

第一节设置绘图单位

第二节设置绘图界限 第三节图层的设置和管理

一、图层的作用与特点

二、设置图层和管理图层 第四节

目标选择 第五节 二维绘图命令

一、圆弧命令

二、椭圆命令

三、圆环命令

第六节图形编辑命令

一、偏移命令

二、修剪命令

三、延伸命令

第七节 综合演示

教学内容

第三章

图形显示控制、文字输入、图形编辑(2学时)

第一节 图形显示控制

一、显示控制命令

二、重画与重生成

第二节 字体设置与文字输入

一、字体样式设置的操作

二、文字输入的操作

第三节、图形编辑:复制、旋转、移动

一、复制命令

二、旋转命令

三、移动命令 第四节、综合演示

教学内容

第四章 夹点功能、目标查询、绘图与编辑(2学时)

第一节 夹点的功能与使用

一、夹点的功能

二、夹点的使用

第二节、目标查询

一、距离查询

二、面积查询 第三节 二维绘图

一、多线及多段线

二、多线的绘制

三、多段线的绘制

第四节、图形编辑命令

一、比例缩放命令

二、镜象命令

三、阵列命令 第五节、综合演示

教学内容

第五章 辅助绘图工具及绘图与编辑(2学时)

第一节 辅助绘图工具

一、捕捉和栅格

二、极轴和追踪

三、自动对象捕捉

四、正交功能(利用正交,只输入长度即可)第二节 二维绘图命令

一、射线的绘制

二、构造线的绘制 第三节 图形编辑命令

一、双点打断命令

二、单点打断命令

三、拉伸命令

四、加长命令 第四节

综合演示

教学内容

第六章 特性修改及绘图与编辑(2学时)

第一节 特性的修改

一、利用特性对话框查看和更改对象特性

二、利用“特性匹配”修改特性

第二节 二维绘图命令

一、样条曲线的绘制

二、图案填充

第三节 图形编辑命令

一、倒 角

二、倒圆角 第四节 综合演示

教学内容

第七章 标注样式的设置与尺寸标注(4学时)

第一节 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标注样式

一、打开标注样式管理器的方法

二、新建标注样式对话框的设置

第二节 创建尺寸替换样式

一、创建角度尺寸替换样式

二、创建“前缀φ”的尺寸替换样式

三、创建“公差标注”的尺寸替换样式 第三节 尺寸标注命令

一、尺寸标注类型 第四节 尺寸编辑命令

一、编辑标注

二、编辑标注文字

三、标注更新 第五节 综合演示

教学内容

第八章 图块制作及注写技术要求(2学时)

第一节 图块:

一、图块的定义

二、图块的插入

三、保存图块

四、图块的属性

五、图块属性的编辑

六、图块属性管理器

七、图块的分解

第二节 标注尺寸公差

第三节 标注形位公差

第四节 综合演示

教学内容

第九章 零件图与装配图绘制(2学时)

第一节 绘制零件图

第二节 绘制装配图

第三节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科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了解轴测投影、标高投影、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其基本画法。

2、基本上能通过作图解决空间定位及度量问题。

3、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使用绘图仪器作图的技能和方法;还应具备一定的描图技能。

4、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专业图样。所绘制的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及配置恰当,66 尺寸完整,字体工整,图面整洁并符合国家制图标准。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讲授本课程除了系统的课堂教学之外,应配合习题课,上机等辅助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系统的接受能力。

五、对本教学大纲的几点说明

1、本课程应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二学期进行。

2、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本大纲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学时的分配等,根据具体情况可做适当变动。

3、本大纲课程内容带“*”部分,可视专业要求和学时情况取舍。

4、自学学时可安排各章节所对应内容做一定量的习题。

六、考核方式

第一学期笔试(闭卷);第二学期大作业50%、小作业20%、计算机绘图30%。

七、上机、作业、辅导、设计等教学环节要求

1、计算机绘图上机实践的内容与基本要求:(20学时)

(1)熟悉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及常用键的功能及操作,掌握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的使用。设置绘图环境如图层的设置和管理(4学时)

(2)掌握图形绘制和编辑命令。绘制指定的平面图形。(4学时)(3)熟悉各种工程标注。绘制零件图并进行标注。(4学时)(4)掌握图块的制作与使用。制作图块。(4学时)(5)熟悉文件管理,用绘制的零件图编辑生成装配图。(4学时)。

上机实践安排:第一学期10学时;第二学期10学时。

2、作业要求: 第一学期,每次课都应留有与课程内容配套的课外习题。第二学期安排有与课程内容配套的小作业以及尺规绘制与徒手绘制的大作业。

3、辅导答疑安排:

第一学期根据课程进度安排5次课外辅导答疑。第二学期按排与课程内容对应的课内辅导。

4、本课程结束后,安排有2周的工程图学综合实践(见道路工程图学综合实践教学大纲)。

5、课程安排:

道路工程图学课程分两学期完成。第一学期:道路工程图学AⅠ50学时,包括10学时计算机绘图,讲完第九章轴测图。第二学期:道路工程图学AⅡ30学时,包括10学时计算机绘图。

2.道路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篇二

一、课程定位

(一)

《机械制图与工程识图》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同时又是一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工程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 是科技工作者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 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因为从事本行业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就是会看图、画图。这门课就是培养学生掌握绘图、读图、零部件测绘以及分析处理一般工程问题基本的步骤方法和能力的。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能通过自学来获取新知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 课程设置依据。

我专业老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公司, 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单位及兄弟职业院校, 学生主要就业部门:工程技术部门、机械冷加工与检测、设备装配、设备维修等。可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一般机电产品加工工艺、工装夹具的设计;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生产、运行、操作、维护、销售等方面的工作;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与维护;机电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工业产品的计算机辅助造型及模具结构设计工作。

(三) 我们通过对行业调研和岗位分析得出:

掌握零部件绘图、读图的能力是对机电行业从业人员的最重要, 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机械制图与工程识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该课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为滨海新区多家企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机电产品开发设计制造人才。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规律;掌握基本体、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掌握轴测图的画法;掌握机件的表达方法;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学会公差与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步骤;了解装配图的组成。

能力目标:具有较强的绘图、读图的能力;会零部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会使用仪器绘图;具有徒手绘图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达到一定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课程设计

(一) 课程整体设计:

《机械制图与工程识图》这门课讲授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主要学习绘图的基本知识, 投影, 三视图, 第二学期学习各种零件的规定画法及零件图、装配图。所以我把课程按学期分成两部分进行了课程设计。第一学期课程的载体为绘制轴承座的三视图;第二学期的载体为绘制一套千斤顶的装配图。这门课我设计了五个实践项目:绘制平面图;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绘制螺纹紧固件连接图;绘制零件图 (轴、齿轮等) ;绘制装配图。每一个实践项目都离不开看图、画图。机械制图是一个具有国家标准规定的学科, 所以在画图过程中是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 一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国标的规定完成。每一张图都有具体的能力要求和标准要求, 逐项进行检测, 评定 (学生互评和老师评定) 。这样循序渐进让学生提高绘图能力, 养成用国家标准绘图的习惯, 培养了他们严谨的作风和自学的能力。

(二) 课程设计——单元教学设计:

(1) 提出任务 (5分钟) , 在A3图纸上绘制出轴承座三视图, 要求绘图正确、布局合理、尺寸标注清晰完整正确, 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 任务分析 (20分钟) :轴承座是一个组合体, 先了解组合体的特点;对它进行形体分析, 各部分进行测绘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完成) ;教师讲解组合体绘图步骤和方法。 (3) 学生分工 (10分钟) :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测绘, 制定绘图过程。 (4) 绘制 (125分钟) 。 (5) 教师讲评 (10分钟) 。 (6) 学生反馈、修改 (10分钟)

(三) 课程设计——学习情境步骤:

(1) 提出任务, 布置实训任务, 提出要求。 (2) 计划决策: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设计?怎样设计? (3) 实施计划: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训练 (学生教师之间或学生之间互动) 。 (4) 检查评估反馈:自检、互检、师检;进一步完善;最后上交完整作业。

(四) 课程设计——第一次课设计:

课程引入——展示绘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展示一些零件模型和与之配套的零件图及装配图、平面图等让学生知道这门课学习的内容及工程图在机电领域中的重要性。本课程达到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所画的图要符合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的重要性, 让学生知道我们画的图与画画的区别。通过看图上的内容我们引入第一个任务:先学学机械制图的一些基本国家规定, 从图纸的大小, 到字体的样式、标题栏的画法、各种线型的含义, 让学生先练习一下怎么“写字”, 通过这项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审美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图不紧要对还要好看、漂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五) 课程设计——最后一次课设计:

最后一次课主要是展示学生自己绘制的图样。通过展示的图样, 让学生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对自己和其他同学所画图的看法, 互相评论, 老师再进行点评, 总结。这样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有了感官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结合图样老师可以以问答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 尤其要强调国家标准规定的画法以及图样中一些标记的含义一定要理解, 这样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课程的考核

3.道路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篇三

关键词:道路工程试验与检测 工学结合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50-02

1 课程性质与定位

《道路工程试验与检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掌握一定的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和工程质量评定的专业能力,包括试验检测数据的处理能力、道路工程质量的评定能力、路面材料的检测能力、路基路面现场测试的能力以及资料整理归档等。除此之外还可具备一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满足施工一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岗位的需求。

2 课程设计思路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校企共育原则,二是工学结合原则,在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只有企业的参与,才能设计出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优质课程。

课程设计的重点是教学项目设计,课程设计的关键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两个领域之间的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加以衔接,为此,学院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施工企业,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专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及一线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毕业生在企业从事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相关工作的内容、范围、深度等问题,共同进行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分析,归纳教学项目。课程设计突出了工作过程,并将知识的学习贯穿于工作过程的实践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在整体设计方面首先是目标设计,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通过课程教学,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目标设计上,既有专业能力,还要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在目标设计的基础上选取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针对工作任务,按照工作任务的进程,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在考核与评价设计方面,改变过去一张考卷定成绩的形式,灵活采用了多种考核手段,立足体现考核评价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 教学情境设计

在教学情境设计上,以道路工程试验与检测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以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融入企业文化,引入相关标准(见表1)。

本课程按照路基路面现场施工中的检测内容,划分成六个学习情境,分别为:试验检测数据的处理、路基检测、路面检测、桥梁检测、隧道检测、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和整理。具体教学内容及授课方式以学习情境2路基检测为例(见表2)。

4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在《道路工程试验与检测》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法、竞赛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该课程充分地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先进的试验教学设备运用于教学之中,并积极开发具备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学材,将教学中的抽象内容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制作了网络课程,把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料上传至网站,为学生课余时间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在线学习论坛,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与老师交流;通过在线测试,学生可以定期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巩固和复习已学知识。

5 考核与评价体系设计

为能真正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技能训练程度,提升学生的试验操作能力,该课程在传统考核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革。课程考核采用各个项目的结点性考核与学生平时表现考核相结合,动手实操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6 结语

在实践过程中,课题组也发现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在以后引起重视:

①教学设计很重要,布置的任务要让学生能完成且乐于完成,以免学生产生过大压力而不愿去面对。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不再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从而导致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性不够强。③学生以前接受的大多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刚开始面对学习任务会感到压力较大、信心不足,这就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设法让学生能阶段性地产生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刘超群,马少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2).

[2]何文敏.项目教学法在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8-60.

[3]张莹.浅谈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模式[J].高职教育,2008(1).

4.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篇四

1.过去仅认为制图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只要掌握制图技能即可。但目前这个观

点与新形势下培养人应将素质和能力放在首位的要求不相符。为此,课程的定位和培养目标需要重新考虑。

2.过去从二维入手,用图样表达设计思想是与当时生产力相一致的,尽管产品从三维

开始设计,具有与人的思维过程相一致、容易实现等优点,但由于一直没有好的支持工具而不能实施。如今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发展,从三维入手进行产品设计已经成为可能,并且一些现代化企业中已开始实施。但就制图课程来说,传统的教学体系都是从二维开始的,已经贯彻了几十年且很习惯,一旦要从三维出发,显然要对课程体系和内容做根本性的调整。为此,需要认真研究以找出合适的新体系。3.机械类的学生学完制图课后,不仅应该能够画图、读图,而且还应能用图样表达自

己脑子里的设计思想。但由于过去此种能力的训练较少,因此他们往往只会照猫画虎,而不会构思表达,为此制图课程需要探索一条加强图样表达能力培养的途径。

4.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手工绘图受到强烈冲击,但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 的不平衡性,在现阶段下完全去除手工绘图训练是不合适的。为此,尽管制图课中需要引入计算机绘图,但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比例还需认真研究,以便适合当今中国的国情。

5.传统的模型、挂图是制图教学中必备的教具,如今迅速发展的多媒体技术则为教学

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展现手段,尤其是使用虚拟技术更使过去许多表现受约束的情况得到改善,因此研制多媒体教学资源迫在眉睫。但是有了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是否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为此,还需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课程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一、依托学科优势,从人才培养大目标出发,重新为课程定位并确定培养目标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要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要培养“高标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综合型、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定位,课程组依托国家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教育部“现代设计与转子轴承系统”重点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对《工程制图》课程作了认真研究,首先充分认识本课程在人才培养大目标下所起的作用,摈弃了过去认为《工程制图》课程仅为专业课服务的狭隘观点;其次认识到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每门课程都应将其放在第一位,并且可以根据各个课程的性质将有所所为;最后再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工程制图》课程在新形势下的定位是工科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4种能力,即: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能力、构思表达能力(机类)、计算机3D建模(机类)和2D绘图能力。

二、根据产品现代设计方法,构建三维实体设计表达方法和二维工程图表达方法并重的知识结构新

体系(能源动力类)

以往设计人员利用二维CAD软件进行产品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随着CAD应用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直接从三维入手进行设计则好处更多。首先,它更符合人们进行创新设计的思维方式;其次,设计所得到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可以为后续的有限元分析、数控编程、模拟与仿真等设计活动提供信息源,从而使CAD/CAE/CAM的信息集成、乃至企业信息化更大范围的信息集成成为可能。事实上,任何产品在设计构思时,人们头脑中的形象都是三维的,过去只不过没有一种方法能迅速实现人们头脑中三维形体的构建,而现在的三维CAD系统则已经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应该说从三维入手进行产品设计的这种做法更符合设计活动的客观规律。

就传统制图课程而言,它的体系仅是一个解决空间形体的二维表达与标注的体系,这与当时的传统手工设计是相适应的。而现代设计则不然,它的实践与需求除了保留二维表达与标注的基础外,还须转向图形的三维表达与建模。为此,西安交通大学率先提出了“建立以三维实体结构的表达方式为主干,以三维实体设计表达方法和二维工程图表达方法并重的知识结构体系”的教学改革,以满足培养现代化企业所需求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该项目的特点是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重新思考,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体系和内容结构,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上对课程本身造成很大冲击,在全国图学会议上交流后反响强烈,得到了众多学校的关注,许多学校还开始了试点工作。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有:

1.教材:

1).《3D机械制图》教材,续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 2).《3D机械制图习题集》教材,续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3).《三维设计软件应用指南》教材,续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2.论文:

1).Xu Dan, Tang Yingping,qing yinglian: Two-dimensional Teaching in《3-D Mechanical Drawing》, Излательство《CTAHKИH》101472, The 11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Geometry and Graphics, 1-5,2004

2).Xu Dan, Tang Yingping and Qi Feng: Analysis of Teaching Results of 3D mechanicaldrawing,《PROCECDINGS 6th CHINA-JAPAN JOINT CONFERENCE ON GRAPHICS EDUCATION》2003

3).续丹:基于三维设计的工程图学课程体系研究,工程图学学报,Vol.23,No5,2002。

4).续丹:机械设计的基础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探索,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Vol.20, 2000 5).续丹等:基于三维设计的工程制图教学体系,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6,2001 6).续丹:Solid Edge用于教改初见成效,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Vol.9,2002 7).王洪亮等:3D几何造型技术及其对工程制图课程的冲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社 科版),2003年

3.学生参赛获奖及撰写论文

1).学生参加由高教司、教育部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EDS公司联合举办三维造型

设计大赛,获得全国唯一的一等奖,2002年

2).学生参加由教育部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全国高校solid edge 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2004年

3).《2003级大一本科生创新论文集》,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2004.6

4.获奖

1).《3D机械制图》教材获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2002科技进步奖

2).《3D机械设计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荣获西安交通大学第九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

3).《3D工程图学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

三、树立工程观念,构建“画图——读图——构思表达”教学新体系,提高学生的图样综合表达能

力(机械类)

图样与文字相比,由于其描述简沽,形象直观,且内涵丰富,信息量大,已成为工程界技术交流的重要“语言”。作为工科大学本科生的“技术语言”教学,其培养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应用这种表达方法。

本课程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通常是从实物(立体)到平面图形(画图);再从平面图形到想象出实物(读图);而结合工程设计则需要从构思立体到画出平面图形。以往制图课程中只安排前两阶段,而第三阶段的训练则寄希望于零件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但希望常常因教学脱节而落空。本教改结合工程实际,安排了“画图一读图一构思表达”三个阶段的训练。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本课程的学习,也必将有助于其它后续课程的学习。安排“根据功能要求,构思表达简单机械装置”的教学是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应用环节。力求达到(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条件;(2)增强学生使用图样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3)通过构思与表达实践,对什么叫“ 机械设计” 有启蒙式的了解。鉴于学生许多课程没有学过, 因此在构思环节中,只对图样表达提出一定要求,而对其它方面,如机器的结构、材料选择、刚度和强度计算等不作过高的要求。

本项目的特点是通过教学和实践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其次促使学生能将课堂所学灵活应用于实际设计。构思表达的整个过程是以小组为考核单位的,实施过程中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学效果明显。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有:

1.教材:

1).《机械设计中图样表达方法》,郑镁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2).《图样表达方法实践教程》,郑镁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2.论文:

1).罗爱玲等:《图学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评价》工程图学学报,2000年 第4期

2).罗爱玲等:《关于图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研究》工程图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许睦旬等: 《在制图课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教育的探索》,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4 3.获奖 《知识、思维、能力--制图课程三层次教学新体系的创建与实践》获西安交通大学第九届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

四、优化教学内容,将传统制图知识和计算机绘图技术融合在一起(电气、电子类)

《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类学生的必修课,随着“宽口径”人才的培养,制图课程的教学时数减少很多,又由于计算机绘图必将替代手工制图的趋势,所以对于电子、电气类的制图教学来说,首先要解决好两个问题:⑴是否引入计算机绘图教学(CG)?⑵CG所占的比例?通过教学研究认识到,对于电类学生来说,尽管学时较少,但掌握现代绘图方法很重要,因此CG一定要讲授。其次由于目前国内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只讲CG,完全放弃手工绘图训练也不现实。为此,我们将传统制图知识和计算机绘图融合在一起,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去枝强干,讲授CG,但不占过多的课内学时(占1/8),更多的练习放在课外时间,通过资格认证方式(见6)进行考核,从而使学生在较少时间内既掌握制图知识,也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详见有关研究成果)。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有:

1.教材:

1).《工程制图》,罗爱玲等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工程制图习题集》,许睦旬等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完成课题:

1).《图学基础课程少学时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校教改基金),经费1万,2000年

2).《3D机械制图机械类少学时三维体系教学中教、学、考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校

教改基金),经费1万,2002年

3.论文:

1).关于《工程制图》课程改革发展的思考,图学教育研究论文集,2004年8月,机械 工业出版社

五、从提高教学效果出发,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并研制教学资源的精品

工程制图往往由于学生们的空间想象力差而感到非常难学,为了提高上课效率,教师在上课前,总要准备许多教具,其中包括模型、挂图、幻灯片等辅助教具。即使这样,也往往由于条件所限,一些问题教师很难表达清楚,学生也不够明白。由此可见,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巨大空间。尤其是像工程制图课程这种既有文字说明又有图形表达、既有平面作图又有立体显示的课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更能充分体现各类媒体的优势,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根据需要研制了多媒体课件,并对在教学中如何使用课件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进行了立项研究,通过教改试点,不断总结提高。目前已将课件应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并使“教师—课件—黑板—模型”四位一体达到理想的效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可能,遗憾的是缺少网络资源,我们受教育部远程教育办公室委托开发《工程制图》网络课程。为此,我们根据教学基本要求,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合理运用多种媒体来反映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授课策略,力求将传统黑板难以表述的重点、难点展现出来,力求突出交互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该网络课程除具有教学内容外,还包括答疑解惑、网上自测、习题解答、在线讨论等多种模块,其目的是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目前我们已开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有:网络课程一套、电子教案三套、电子习题解答两套、虚拟模型库一个、5位教师的授课录像。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有:

1.完成课题:

1).《工程制图》网络课程,教育部远程教育建设工程,经费20万,2000年

2).《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课件,校“行动计划”项目,经费2万,2000年

3).《机械制图》(第5版)电子教案(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2003年,经费5万元

4).《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立体化教材建设》,(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2003年,经费4万元

2.论文:

1).郑镁等:《工程制图》网络课程中教学设计的探讨与实践,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

资源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特约论文,2004年

2).王宏明等: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工程制图课程体系改革,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3).续丹:多媒体技术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0年

4).张四聪等:关于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中的一些问题,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5).罗爱玲等:多媒体技术在工程图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现代电子技术,2001年 11期

6).张四聪等:《关于制图教学手段改革的认识和设想》,西安交通大学转变教育思

想教育观念研讨会论文集(续),1998年 3.获奖:

1).《工程制图》网络课程2001年获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多媒体及网络课件类一等奖

2).《工程制图》网络课程2001年获第5届CIETE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优秀奖

3).《多媒体技术在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2003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第8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4).《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2004年10月,获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大学组优秀奖

5).《工程制图》多媒体课件,2004年获陕西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优秀课件奖

六、增加实践性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水平

以往由于制图课中能够用于计算机绘图教学的时间较少,加上给学生提供的上机条件有限,因此学生很难达到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基本要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采取了3个措施:

1).配合课外实践学分引入行业资格认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与一些

公司联合成立了授权培训中心,只要学生达到一定水平,通过考试程序即可得到该公司的资格认证书,同时还获得学校认可的相应的“课外实践学分”。这样做既可得到社会对学生所掌握技能的认可、也可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2).在课表上增加课外机时,以保证学生的上机时间,从而加强实践环节。

3).专门筹建一个用于计算机绘图教学的机房,以解决上机难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有:

1.完成课题:

1).《计算机绘图实验室建设》,校行动计划项目,经费96万,1999年

2).《计算机绘图技能训练及实践》,校教改项目,经费1万,2002年

2.成立机构:

1).Autodesk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授权培训中心(ATC)

(2004年西安交通大学ATC被殴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授予2004年读大中华区

优秀ATC)

2).SolidEdge软件西安交通大学培训中心

3.学生作品

七、整合资源入库上网,实现优秀资源共享

基于电子版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较难,花费时间、精力都很多,但师生使用起来却非常方便。目前就各门课程来说,全国的教学资源较多,但由于没有实现统一管理,因此浪费较大。为了节约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秀资源共享,教育部各个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4年底开始着手组织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我校承担一个子项,完成《工程制图》教学内容集成方案的资源建设。该集成方案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两本销量最大的非机类教材(机械制图——何铭新、钱可强主编,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唐克中、朱同均主编)为基础,完成资源的制作、整合、入库和管理。

集成方案中的资源涉及到10个内容,其中有:网络课程、电子教案、电子挂图、习题答案及解题指导、虚拟模型库、典型例题分析、教学设计与参考教案、自测题及答案、样卷及评分标准、以及工程实例。每个资源内容除自成体系外,还需将所涉及到的各种素材(如图形、图像、二维或三维动画、视频、虚拟模型)按一定规则放入素材库。一旦使用者需要时,就可从库中任意选择媒体素材,从而组织起自己一份新的教案或讲稿。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有:

1).完成《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集成方案资源建设》项目,高等教育出版社,经费 4万,2005年。

5.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论文 篇五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是土建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利用投影原理在图纸上准确表达空间形体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掌握好该课程,便掌握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沟通的语言。然而考试成绩和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够,特别是在复杂形体的想象表达、绘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给以后的工程设计与建设埋下了隐患。帮助学生学好该课程,提高其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其准确识图能力,为工程设计和建设输送优秀人才是该课程的重要任务。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时为64学时,与80年代原国家教委要求的教学参考学时相比减少了近一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高效地开展教学,但该课程具有听课容易、习题难做的特点,课堂上的高效教学容易造成学生上课能听懂、课下完成练习很困难的局面。另外,由于大一学生缺乏建筑、水利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造成其对建筑物各部分形状功能的图形表达不理解、不明白,学完后记忆模糊等问题。为此,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在绪论中增加课程起源的介绍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为什么叫画法几何,与几何有什么联系,也许是大一学生首先想到的问题。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加入了“几何之父”欧几里得、“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和“画法几何之父”蒙日的介绍,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以前学习的知识与这门课程的联系,增加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以及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这一过程的讲解,可以通过介绍公元前3“几何之父”欧几里得所著的《几何原本》中的勾股定理、正弦定理、多边形相似等学生都已经学过的内容,使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初等几何的概念,再进一步介绍17世纪“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在病床上看到蜘蛛网后,发现几何图形是可以放入坐标系中应用数学方程表示,从而建立了解析几何,使学生认识到解析几何与初等几何的区别和联系。最后引入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借助初等几何和解析几何知识来修建工程以及制造机械构件的工作是非常繁杂的而且常常出现错误,直到“画法几何之父”蒙日运用二维的平面图形来表示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形成了工程界通用的“语言”,推动了各国机械工业和工程建设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画法几何与初等几何、解析几何的区别,并且认识到该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引入BOPPPS教学方法

BOPPPS教学方法为台湾大学王秀槐教授多年研究的成果。王秀槐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主攻教学方法,其提出的.教学方法包括B(bridgein)引入、O(object)目标、P(pretest)前测、P(process)过程、P(posttest)后测和S(summary)总结5个部分。我们通过王秀槐教学工作坊的培训,熟悉了5个部分的组成,并将该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首先是对原有的课件进行修改,使其体现这5个方面的内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进行前测,以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并引导其进入将要学习的内容;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安排重点讲解和略讲的课程内容,在讲完教学内容之后,通过练习进行后测,以了解学生掌握程度;最后进行课程内容总结。经过该教学方法的引入,我们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提高,并且课堂中疲劳、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有所减少。

(三)应用实体模型、多媒体技术展示空间形体和工程构筑物

展示于课件中的立体模型,通常只能呈现一个角度,不容易从各个方向观察。对于大一学生而言,他们缺乏水利、土木工程构筑物方面的基础认识,因此通过对缩尺模型各个角度及方向的观察和认知,可以让其充分理解立体或工程构筑物的构成及多面投影的意义。画法几何部分的实体模型展示能够增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但实物展示也存在缺陷,特别是在60多名学生共同上课的课堂上,学生的视角不同,加之实体模型通常较小,学生观察不清晰。这时可以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利用三维软件,生成所需的各种模型。这些模型图像逼真,尺寸较大,并且可连续地上下、左右、前后旋转展示,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和细致地观察模型,展示效果得以提升。

(四)增加正确做法与错误做法的举例

学生作图的过程通常具有一定的习惯和自己的认识,做出一道题通常也付出不少辛苦,但当做错时,如果不对其指出错误原因而只讲解正确做法,学生通常不能深刻认识到错误的原因,从而改正自己固有的认识和习惯。在课堂教学特别是讲解习题作业时,对正确做法与错误做法均举例,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比如在讲解贯穿点投影时,给出图1(a)已知投影,求直线与圆柱体的贯穿点投影。根据直线与圆柱体在正面和水平投影上有4个交点,可根据学生习惯思维假定1、2是空间实际贯穿点的投影,得到错误做法,如图1(b),再询问学生是否正确,检验出2是2’与圆柱面在水平面的重影点而非贯穿点,然后得到正确做法,如图1(c)。这种教学措施通过先不给学生正确答案,引导其思考和判断,可以达到纠正其错误习惯和认识的目的。

(五)应用Soilidwork建立立体模型库

在讲授建筑形体表示方法中的剖面、剖视图时,课堂所用课件中的立体模型有三维视图,而作业中还没有构建立体图。通过Solidwork软件制作这些立体模型并进行剖切后截面的展示,一是可以提高学生作剖面图和剖视图的能力;二是学生在学习绘制剖面、剖视图时,立体模型能辅助其进行空间想象和分析;三是教师在作业讲解时,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空间想象立体与实际立体的差别,从而达到矫正的作用。

(六)作业及时修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单独辅导

在批改习题作业时做到每题批改和及时批改,让学生能够及时知道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共性问题在课堂讲授,个性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批注或提供的答案进行比对改正。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因其学习基础较差,需要对其进行单独辅导,通过讲解作业出现错误的原因,使其达到提升掌握该课程水平的目的。

三、结语

6.道路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篇六

随着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越来越不扎实,空间想像能力缺乏。水利工程制图课程一般在一年级开设,此时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高校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能力比较欠缺。水利工程制图是一门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和识图能力的课程,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因为缺乏空间思维能力而受挫,从而对这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

1.2课程内容与学时不相适应

水利工程制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工程制图国家标准、轴测图、组合体、工程形体的多种表达方法、水工建筑物曲面、标高投影等内容,授课时间为一个学期。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专业实践课的学时越来越多,水利工程制图课程的学时普遍比以前大幅度减少[3]。基于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的现状,在授课内容基本不变、学时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授课教师只能降低教学难度、减少课内实践学时,而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的识读和绘图能力均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

1.3课堂教学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水利工程制图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依赖多媒体课件的现象。特别是年轻教师,缺乏板图经验,不在黑板上用粉笔和尺规领着学生逐步绘图,仅仅利用课件对绘图过程和思路进行描述,从而导致学生养成眼高手低的毛病。学生能听懂,但自己绘图时却不知如何下手,或根本看不懂图[4]。

1.4教材内容与工程实际相脱节

7.道路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篇七

本学习领域 (课程) 是通过对通信工程设计这一目标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 以各类工程制图与识图、概预算计算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情境设计。以能力为本位, 以职业实践为主线,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

一、设计思路

(一)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要素的选择、组织和安排的方法过程。课程要素一般包括目标、内容、活动、方法、时间、空间、资源等。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设计。其理论知识的选取范围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 并融入相关职业资格鉴定知识与操作技能。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在教学方法上视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行为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为学生创建适宜的学习情境。

(二) 《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学习领域课程是通过分析通信勘察、Auto CAD制图、工程图识别、工程量统计、概预算计算等典型工作任务, 将工程图的识读、绘制、通信线路的设计、通信设备的设计、通信建设工程费用定额、通信建设工程工程量计算等知识进行了重构, 将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突出“教、学、做”合一, 使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三) 按照工作过程知识的由简单到复杂顺序, 所涉及的业务环节的时间先后顺序, 设计教学活动过程,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独立“获取与利用信息、决策与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价”普适性能力, 以适应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可以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包括掌握通信工程制图规范、通信工程概预算的相关理论及其编制方法;能力目标包括能操作测量轮、激光测距仪等勘测工具, 能独立完成施工图的绘制, 针对施工图纸, 能独立完成工程量的计算, 利用概预算软件完成概预算文件的编制等一系列工作;素质目标包括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自我检查、自我发展的能力等。

三、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在对通信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专家和毕业生跟踪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对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施工、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及监理等职业岗位分析, 以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频率、重要性及所能承载的知识、技能程度为依据,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明确典型工作任务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典型性和重要程度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并整合形成行动领域, 如图1所示。

四、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核心是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 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 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 例如, 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学习情境的设计应考虑以下三个原则: (1) 每一学习情境都为完整的工作过程; (2) 各学习情境应该为同一范畴的事物 (3) 学习情境呈平行、递进或包容关系。

《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学习领域考虑到工程项目的不同类型, 其学习情境平行地设计为3个学习情境 (载体为项目) :学习情境一是通信线路工程制图与概预算;学习情境二是有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制图与概预算;学习情境三是无线基站设备安装工程制图与概预算。无线基站设备安装工程学习情境比较复杂, 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建议放在最后实施。

(一) 学习情境分解

基于通信工程项目设计的工作过程, 设计出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任务、工作过程知识、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参考学时。下面以学习情境1为例来具体说明。

(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以任务驱动, 遵循“资讯 (信息采集) 、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 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中, 掌握专业知识, 习得职业技能。

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行动过程, 对每个学习情境设计表进一步细化, 通过学习情境六步法流程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中教师行动、学生行动和教学资源, 组织实施教学。

(三) 课业文本设计

课业文本是实现学习情境的方案文本, 它细化了每个学习情境中的具体任务的实施步骤与实施方法。同时, 课业文本可以根据情境的变化进行动态的修正和完善, 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作为学习的参考资料。

学习情境1:通信线路工程制图与概预算、课业文本

专业:通信工程

学习领域: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

学习情境:通信线路工程制图与概预算

学习任务: (1) 项目需求分析; (2) 设计方案确定; (3) 线路施工图绘制; (4) 概预算编制; (5) 设计说明编写。

学习目标: (1) 会使用测量工具对线路进行查勘; (2) 会设计路由, 选择线缆及连接件; (3) 熟练使用Auto CAD软件绘制线路工程图纸; (4) 会统计线路工程量; (5) 能使用概预算软件编制概预算; (6) 了解线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流程。

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平台、Auto CAD软件、概预算软件、Office软件、ppt演示文档、视频资料、测量工具、设计委托书、设计规范、2008版工信部定额文件、材料价格清单。

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教学过程采取引导-自主学习的形式,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体验性学习。学生2-3人分为一组, 分别在项目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承担不同的工作和任务, 小组共同完成任务。

企业工作场景描述:通信线路工程制图与概预算, 是一个典型的通信工程设计项目。需要进行设计委托下发、线路勘测、绘制勘测底图、确定线路路由、确定施工方案、CAD工程制图、概预算编制、编制设计说明、设计会审等环节。在设计会审后, 按各方意见, 设计单位修改设计后, 正式出版设计文件和图纸。在项目开始施工之前, 还要对施工方进行设计现场交底。

教学流程图:

课业评价:

(1) 方案设计30% (组员根据各自的贡献进行自评和互评)

(2) 项目实施50% (教师根据实施过程中观察和输出的工程制图和概预算文件进行评价)

(3) 设计说明编写10% (教师根据各族提交的设计说明文件进行评价)

(4) 综合能力10% (根据各学员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操作技能综合评价)

在本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由于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进行, 学习内容中工作任务的程序性得以完整的彰显, 学习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加强, 学生能够获得更贴近职业岗位的技能实践教育, 真正体验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价值和乐趣, 因而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意识和配合意识, 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东.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职业教育课程——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框架教学计划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31) .

[2]杨凤祥.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方法的实践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 .

[3]山颖.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中学习情境的设计[J].职教论坛, 2008 (8) .

8.中职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篇八

关键词:中职   工程制图课程   教学改革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既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人才培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职院校作为人才的重要培育基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是中职院校的职责所在。当今对于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理论知识层面,很多行业对于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长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观念逐渐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今天人们的需求。多媒体教学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动画技术的现代高科技教学手段,其打破了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模式,既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同时也满足了现代学生的新需求。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声音、图片、文字充分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比如中职院校的工程制图课程,如果不采用多媒体教学而采用传统的黑板教学,势必要有大量的图绘,而教师的手绘往往存在着尺度不准的问题,这就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很多困难。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非常容易地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还便于学生理解。

二、教学方式通俗化

中职院校与普通高中不同,由于我国教育的特殊性,在我国中职院校读书的学生大多都属于高考失利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文化基础较差。因此,中职院校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尽量使专业的文化知识通俗化,把比较复杂的原理、结构通过简单的描述表达出来,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比如中职院校的“三视图形成”课上,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做三个投影面,以实验的方式把投影面围成一个三投影面体系,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再通过这个投影面来构成其相互之間的配置关系,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理解了比较枯燥、难懂的知识点。

三、培育学生的多向思维,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创新,而且,创新就在我们周围。工程制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中,充分发挥工程制图教学的各方面作用,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是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理念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基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型人才,其根本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要与职业发展趋势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要求相符合。对于课程改革,教师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质疑是敢于创新的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勇敢质疑。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几何知识后,便具有了投影制图的基本技能技术。但在学习组合体投影的过程中,学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为轴侧立体图是需要运用平行投影法向摄影面进行投射的,所以可能反映出来的投射面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立体感,且对投影的规律要有一定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轴侧立体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投影逻辑与形成规律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运用投影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当面对一些复杂的组合体时,我们可以把组合体分成为几个简单的图形,然后再进行研究,帮助学生从简单的学习过程过渡到学习一些复杂的知识。

(三)提高抽象转换的思维能力

将学生内在的思维方式充分挖掘出来,可加大他们训练视图学习的难度。比如可以根据已知的两个视图来补画第三个视图,或者已知三个不完整的视图,将第三个视图补全。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各方面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进行有效转换,提升学生应用工程图表达设计的能力。

(四)各学科知识有效结合

教师可以将工程图学的基础教学与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工程图样学、计算机图形学等各种不同学科有效结合起来,更好地开启学生的多向思维。比如在讲解“点”的摄影时,可以将“点”与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借机将一些动感技术、真实影像、虚拟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介绍给学生,这些内容学生会很感兴趣。在讲解二视图和三视图的过程中,教师可采取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所学的知识。根据当代教育的发展状况,学校需要培养学生对于事物的分析和研究能力。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具备设计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对中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职院校教师,必须要把握中职院校改革的方向,把最新的科学技术以及教学理念引入到工程制图的课程中去,创新地推动工程制图课程的发展。中职院校的教师还应该具备完善、系统的职业教学知识储备,抓住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

参考文献:

[1]王迎,吴雪梅.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187.

上一篇:服装品牌双12活动方案下一篇:2023年山东建筑大学城市地理学复试笔试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