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影视传播论文

2024-10-15

大众文化影视传播论文(精选8篇)

1.大众文化影视传播论文 篇一

《金色池塘》影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诗句,它描绘了怡养天年的欢乐,也道尽了对生命将逝的惆怅。”该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暮色黄昏,两只水鸟游于湖面,芦苇的倒影在水里已显得模糊,夕阳的余辉播撒在湖面上,金光粼粼。轻扬的背景音乐,衬托出一种静霭与详和的氛围,却也掩饰不住对生命将要终结的惆怅。影片结尾,水鸟的叫声和夕阳西下的场景都与开头前后呼应。给整个影片奠定了美好又很惆怅的基调。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年事已高的老夫妻,夏天他们回到故居——美丽的金色池塘度假。老头性格倨傲孤僻,倔强好胜,但心中有爱,不乏幽默和勇敢。老婆婆活泼可爱,勤劳勇敢,热爱生活。也许影片在情节设置上并没有跌宕起伏(故事中老头和孙子去炼狱湾钓鱼出现危险以片尾老头突然倒地还是很让人揪心的)但影片中所体现的爱情,亲情,友情确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老夫妇之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让人倾羡不已。爷孙俩通过钓鱼结成了忘年之交。父女俩最后也敞开心扉,打破了多年不和的坚冰。

故事对感情的第一次深刻描写,是在老头去林里采草莓,迷失了方向,记不起曾经和老伴一起走过千百回的通往老镇的路,一种焦虑、害怕的情绪突然袭击了他,他感到恐惧与不安,匆匆赶回家,直到送走了邮差,才对老伴讲明了原因:“我走到树林里„„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我吓得要命,所以我才跑回来,看见你那漂亮的脸,我才觉得踏实,安全”。故事用这个情节,描写了老头对老婆婆的那种爱,那种几十年没有表露过的,深深藏着的,离不开的爱。

故事的第一次感情碰撞,是在父女之间展开的。倔强的老头是个严肃的父亲,他的女儿也同样的倔强。倔强的人,从来不肯示弱,他们在用一辈子进行较量,这是很不幸的。用女儿的话:“你为什么对下棋这么着迷,你喜欢打败别人是吗?”“我把一生的时间都用在和他的较量上了,即使离家三千里见不着他的面,也摆脱不了„„”。幸好有母亲的开导:“你真的错怪你爸爸了,他很在意你,他非常关心你,可这个傻瓜他从来不愿意把话说出来,我相信他愿意为我去死,同样他也愿意为你去死。”在母亲的鼓励下,女儿以一段坦诚的对话和一个后空翻跳水动作融化了坚冰。

故事第一个戏剧性的和解,是在爷孙之间展开的。孙子被留守在家,可他不喜欢和糟老头和糟老婆在一起,不喜欢听他们唠叨。一个13岁的小孩,正是叛逆的年龄,和老人谈不来,这很正常。但解开这疙瘩的,不是老太婆的宽容,而是老头的傲慢。他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孙子,当孙子说老太婆“胡说”时,老头说:“你喜欢用胡说这个词,是个好词。”以他对孙子的认同,化解了孙子的抗拒心理。而他们爷孙的友情,在一起的钓鱼活动中得到了培养和巩固。这一段,电影在背景的艺术手法上,显得格外地清新、活泼,富有生命的张力。故事的结尾也很引人入胜,当所有的家庭矛盾都化解开来后,度假结束了,老头和老婆婆也要离开启程了。老婆婆要老头搬一箱瓷器带走,老头搬不动,却强搬了起来,结果摔碎了瓷器,倒在了地上,老婆婆惊惶失措,拼命地给医院打电话。而他的用意,只是:“我在炫耀,好引起你的注意。”老婆婆也吐露了心声:“诺曼,我真是太爱你了。”故事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惜,他们的生命却要走到尽头了,结局很美丽,却也充满惆怅。片尾,两位老人倘佯金色池塘畔,看到远处的一对水鸟,老头感叹道:“只剩下它们俩了,小鸟已经长大,飞到了洛杉矶,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了!”我不禁为老人以后的生活担心,毕竟他们的年事已高。“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作为子女不仅要给父母提供物质上的保障,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关爱。就像红遍大江南北的一曲《常回家看看》中所唱的那样,我们该找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2.大众文化影视传播论文 篇二

关键词:热播电视剧,现象级,传播效应

今年4月开始,网友们戏称的“国民老公”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从万达财团大公子王思聪变成了宋仲基欧巴,而这个变化,恰恰就是现象级电视剧带来的大波动和小变化。《太阳的后裔》这部现象级电视剧是韩国KBS电视台在2016年2月份开始播出的超级迷你连续剧, 这部剧由李应福导演,金恩淑、金元锡编剧,宋仲基、 宋慧乔、晋久、金智媛主演。该剧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中国与韩国同步播出的韩国电视剧。这部剧的魅力体现在几个方面,这也是它为什么能被称为“现象级”的原因。

首先,它的观看受众规模巨大,并且在长时间持续保持着病毒式的讨论和传播,网上查到的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底,由《太阳后裔》引发的微博讨论话题,阅读量超过了100亿,讨论的次数也将近1000万;其次,《太阳的后裔》的剧情深入人心、经典台词和桥段信手拈来, 并且已经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在百度贴吧当中,“太阳后裔”吧的关注用户已经达到了39万。而剧中的各类细节问题已经成为讨论热点,剧评更新后的留言不断。有人提问:“请问姜医生的手机不是跟车一起掉水里了吗? 怎么捡回来的,捡回来怎么还能用?非常不解,难道是某星的植入广告?进水还能用的手机你值得拥有?”这一问题在我看来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之前我们接受广告很多情况下都是“硬植入”, 可以说是由出版方用广告强行“污染“我们的眼睛,而现在,在很多韩剧以及热播剧当中,观众们一开心,很爱自己主动去热播剧中“找广告”,并且以自己“找”到广告并分享给身边伙伴为一种“新乐趣”。这个现象直接印证了一个事实,哪怕在广告的投放形式上,也是带有广告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主观意识的,是被打上了主观标签的。

在大众传媒时代,韩流席卷中国的现象其实早就不新鲜了,之前的韩国男团、韩国女组合带动的韩流早就出现过,但是韩剧在中国的流行却不单单是因为韩剧中的帅哥美女。正如《来自星星的你》第一集里,千颂伊曾跟都教授说:“您认为亚洲为什么成为一体呢?我觉得是因为韩流的关系,是文化让我们成为一体。”这几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却一语道破了韩剧的文化野心。

韩国的文化贸易以电视剧、电影、音乐、游戏为出口主打产品,且在所有的文化产业中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增长率。现在中国各大网吧里,一款名为《英雄联盟》 的游戏几乎占据了所有网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上线率, 而这款风靡中国的游戏,正是由韩国的游戏公司开发运营并投放在中国市场的。与此同时我们来反观一下我们国家,由于文化贸易起步晚、基础弱,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状况仍未改变。

韩国非常注重运用有限的资源开发具有品牌价值的特色文化产品,近年来,“鸟叔”“都教授”等已成为韩国的代名词。这些文化名片受到了世界特别是亚洲市场的广泛认可。而我国也有众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 从兵马俑、紫禁城到刘三姐、孔雀舞;从大唐歌舞到海派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积累极为深厚。但是,大部分文化资源还不能直接变成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或品牌。中国的文化工作者,必须根据国际主流文化市场的要求,在深入挖掘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迎合市场需要。

针对我国复合型人才匮乏的状况,首先应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各类文化人才,在各大高校开设国际文化营销、国际文化贸易等专业,培养既懂艺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引进国外优秀文化管理人才, 优化人才结构,为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提供智力保障; 最后,研究制定创作成果要素分配的办法,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人才的创作积极性。

3.现代影视艺术传播的大众化走向 篇三

关键词:影视艺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精英文化

影视艺术从一开始就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什么是大众文化呢?金元浦在其《定义大众文化》中,这样说道:“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它主要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现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大众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它的消费内涵。甚至可以这样说,“大众文化”的生产就是以刺激大众消费为目的的。没有消费的“大众文化”产品,要么内容不够适销对路,要么根本就不属于“大众文化”产品。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消费内涵抱着明显的批判态度。阿多诺认为:“大众文化呈现商品化趋势,具有商品拜物教特性”。“大众文化生产的标准化、齐一化。导致扼杀个性。”“大众文化是一种支配力量,具有强制性。”他认为大众文化“剥夺了个人的自由选择”。总之,“大众文化”的消费属性、商品属性决定了它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影视媒介是大众文化生产的主力军,既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物,也是推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生产的主要力量。

关于“消费文化”的定义,费瑟斯通认为:“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消费运动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实践活动的重新组织。”关于“消费文化”的涵义,费瑟斯通指出:“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这里有双层的涵义-首先,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其次,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资本的积累、竞争及垄断等市场原則一起,运作于生活方式领域之中。”按照这样一种解释,影视视文化产品具有典型的消费文化产品的特征。

影视艺术的大众化程度从来没有现在这么高,影视艺术从来没有现在这么普及。这与影视艺术的现代化直接相关。影视媒介的传播手段、渠道和方式不断现代化,传播的面越来越广、传播的量越来越大,传播的质量越来越高,接受方式越来越便捷,使得影视艺术越来越趋向大众化。影视艺术的这种大众化趋势构成了大众文化的客观环境。这种客观环境又反过来对影视艺术的文本原创、拍摄制作和传输播出产生巨大影响。其结果是.影视艺术随着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趋势,并使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逐步融合。精英文化日益融入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在接纳精英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格调和品位。这就是影视艺术传播表现出来的非常突出而重要的趋势。展望未来,进一步融合将是大势所趋。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的对象再也不是局限于某一狭窄的社会阶层中(如贵族或是精英),而是基本失去了阶层差别的大众。以此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决不可能沿用传统文化载体,它要求的、适合自身的新型载体,必须有为大众所享有的特点。影视艺术无疑是这样的媒介。大众文化有别于精英文化,它是以满足大众娱乐和消遣为主的商业性消费文化。随着大众文化的兴盛,以深度、抽象、严肃为特征的精英文化逐步向平面、直观的大众文化转型,以娱乐消遣、消费赢利为目的的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大众文化的主体。由于现在影视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影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益凸现,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原来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趋于模糊。当下,文化越来越成为公众享受和消费的产品,大众文化也就是公共文化、消费文化。于是,以影视艺术为代表的通俗化走向。既加速了当代文化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又使当代审美文化的商品属性更加凸显。影视文化市场受大众文化的感性享受、追求时尚的刺激,也变得越来越向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反过来又刺激着享乐主义和时尚文化在大众文化中普遍开来。综观影视艺术发展现状。其大众化的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快餐式”

大众影视艺术不象经典文化那样。蕴涵着无穷无尽的符号意义.负载着人生真谛.揭示社会的本质,它仅仅做为一次性文化消费品,满足大众娱乐消遗的需要。大众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可以贴切地比喻为“文化快餐”。“快餐式”影视艺术作品的特点是无深度和平面化。这种作品往往作一般义理的传达,仅仅扫描出现时生活的人间情态和世俗表层,局限于平面化的展示.对影片的人文内涵缺乏深度挖掘。现代大众影视艺术与传统的经典影视艺术在审美形态和审美内涵上产生了质的区别,它消解了作为文化的启蒙主题和意义深度,不再具有精英文化的沉重和焦虑,虽然也能给不同层次的观众带来愉悦,虽然不少作品也有一定的思想主题和教化功能,但主要的还是一种游戏消遣和感官刺激。

2.商品化

影视艺术的商品化不仅仅是指其制成品通过市场流通,更意味着影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市场导向,而传统文化多以文人的自我创作为导向的。好莱坞从娘胎里就孕育市场意识和娱乐观众的意识.普特南强调,在好莱坞“没有一种艺术的规则、义务和标准能替代这一娱乐观众、打动观众、赢得观众的中心职责。”好莱坞将世界市场纳入自己的版图.煞费苦心地收集他国观众的观影需求。早在1927年,美国商务部便发布过一份由驻华领馆人员提供的中国市场报告,对“中国人电影趣味”的把握相当细致。特别提醒制片人“三角恋爱和两代人冲突的题材因违反传统伦理不受中国人欢迎”,又将“大团圆”、“善恶分明”等归纳为美国电影能够占据中国市场的原因。市场导向对艺术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大众的文化需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过度追求普及导致了文化水平的下降。人们发现,市场导向并不能直接提升文化的水准。畅销和优秀之间决不能划等号。

3.技术化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对于科技的依赖可谓登峰造极。巨额资金的投入。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几乎成为现代电影的票房保证。最具文化意味的文学、戏剧成分在电影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好莱坞大片越来越热衷于用数字特效营造荧屏奇观,我们中国观众

从那类大片里感受不到我們民族的情感生活、理想追求与人文内涵,难以满足我们的审美期待。人文理性遭到科技理性的严重挑战。技术不仅体现在制作过程中.还体现在发行和销售过程中。网络、卫星电视、光盘等现代技术使影视作品越过千山万水,渗透到世界各地,形成全球性的大众文化氛围。

4.组织化

大众媒介本身既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组织机构,其内部严格按行政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如此,单个的大众媒介又组织起来结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传输网络.传统传播方式中,传播的中心集中在参与传播的人。而在大众传播中,其中心集中于传播机构,组织成为联系传者和受者、规范传播内容方式与内容的中心点。传播媒介的组织化使得文化特征发生了如下的变化:一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分离。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将制成品交付给大众传媒,在提供给受众消费。这意味着生产者生产者和消费者永远不能处在即时的互动中,在文化创作过程中,消费者是缺席的。这即是大众传播的单向性的典型表现。二是受到组织规范的制约。大众文化既然以组织化的大众媒介作为自己的传播媒介,就不可避免的受到组织规范的约束。文化创造再也不是个人的性情的表露,而是依据组织程序群体运作的结果。

5.机械复制

影视圈出现的“戏说热”、“纪事热”、“宫廷戏热”、“武打热”等现象表明严重的类型化倾向。为了保证最大程度的市场份额,避免市场风险,影视艺术作品日益向类型化方向发展。文本能够大量复制,是大众媒介产生并存在的技术性前提,大众媒介的这一特征同样反映在大众文化中。大众文化之所以被称作“文化工业”,就是采用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制造文化产品,而工业化生产的重要特征既是机械复制,对大众媒介而言,传媒产品复制数量,左右着产品的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制作原则。同样的定律在大众文化中依然有效。大众文化的制成品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以庞大的数量为标志的。接触的人数的多少,几乎是判定大众文化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

6.标准化

标准化是机械复制的直接结果。大众媒介产品的标准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模式化,流行的大众文化大多有人为熟知的惯用模式。二是语言的相似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大众媒介是整个社会语言的制造器,它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越来越趋向同一。标准化的影视艺术作品往往压抑独创性和主体性,尚失影视艺术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而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其价值应该体现在个体生命对世界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上,也体现在个性化的审美创造上。当前,无论从国外的影视艺术作品来看.标准化的程度都很高。

7.偶像崇拜

偶像或明星成为影视作品开拓市场的有力武器。由他们扮演的英雄和美女在影片中起主导地位。无论是情爱片,还是暴力片:无论是战争片中的军事首领,还是武打片中的大侠等都不乏他们的身影。这些明星在观众的心目中往往具有美丽或英俊的形象。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大的人格力量。而当下大众影视艺术作品中的明星,更多的依赖于商业文化的形象包装。为了提高影视的收视率,影视传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明星效应。由于明星效应的特殊价值.有些演员甚至不惜通过绯闻炒作来获取关注。另一方面。明星对于大众消费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成为广告商追逐的宠儿。

8.娱乐化

4.大众传媒下的传统文化传播与开发 篇四

——以《云南印象》为例

摘要:

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本民族自己独特特质和风貌的民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根基成长发展的灵魂。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泛滥已经对我们古老的传统民族文化产生了严重的侵蚀。然而《云南印象》的成功不光是在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股民族文化的风潮,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借助了大众传媒这个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与手段后依然可以发展壮大,源源不断的传承下去。本文将以《云南印象》进行案例剖析,得出在大众传媒为社会主要传播手段的背景之下如何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启示及措施。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national collection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a reflection of the nation into their own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of the people is the foundation of a nation live and breathe the soul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However,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the prolifer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have on our old tradition of culture had a serious erosion.However, “Yunnan Impression” is not only the success of the land in China has stirred up a wave of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to demonstra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mass media in the modern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ools and still be able to grow, continuously be preserved.This will “Yunnan Impression” for case analysis, obtained in the mass media, the main means of communication for the social context of how to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measures.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大众传媒文化产业 标准化 产业链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全球各种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碰撞,然而这种看似公平的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却只是掌握着先进传播技术及工具的发达国家想发展中国家的单方面的文化输出。传统的民族文化在这场实力不对等的文化较量中,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侵蚀,日渐呈现出萎靡之状。一时间,传统文化何去何从一时间成为了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然而,在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进攻下,纷纷丢盔弃甲之时,《云南印象》的成功,给我们展示一条以古老传统民族文化为内涵,同时运用现代大众传媒为工具,让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完美结合的文化发展的新模式。

一《云南印象》的成就

2003年8月8日,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在昆明首演大获成功。该剧分为“太阳”“土地”“家园”“神祭”“朝圣”“尾声”六场。原汁原 1

味的少数民族舞蹈,富有色彩的乡土歌舞,气势磅礴的鼓阵,动听的人生和音乐给人以心灵的触动。【1】

在2004年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舞蹈 “荷花奖” 的比赛中赢得十项大奖中之五项奖项:舞蹈诗金奖、最佳编导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优秀表演(打鼓设计)奖。

2005年,《云南印象》入选第三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使云南告别了舞台作品在全国舞台艺术作品工程的评选中落选的历史。从2003年8月8日在昆明开始公演到2004年十月在全国首轮巡演结束,《云南印象》先后在昆明、杭州、上海、绍兴、北京、广州、南宁、成都、重庆等25个省、市,30余座大中城市进行了演出,创造了中国舞坛上的奇迹。,在后在巴西、阿根廷、美国演出700余场,行程10万余公里,观众多达70余万人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云南印象》成功所带来的启示

(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要符合民族的审美标准,植根于本民族的民间文化土壤。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是民族审美习惯和审美情感 一种体现。无论社会发展 如何之快,受外来文化冲击又多大,这种审美的传统性是不会一下子就消失,而是带有相当长时间的延续性。只有符合了民族传统文化,符合了民族的审美习惯的文化产品才会被大众所接受。同时传统文化作为不同民族的独特代表,在展现民族个性的同时又体现出了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都属于人类进化史的一部分,虽然各个民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在其真善美追求上都是一样的,情感是相通的。这样的话,放到到艺术上,艺术形式虽有不同,但是表达的艺术情感是一样的。正是那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也是为什么几千年来世界不同语言风俗的各地区音乐舞蹈可以相互流传的原因。以《云南印象》为例,其所有的元素都是由云南民族民间文化构成,整台歌舞共分七段落,序幕(混沌初开)、太阳(包括太阳鼓、芒鼓、铜芒、铜镲舞、象脚鼓、神鼓)、土地(包括月光、花腰歌舞、烟盒舞、女儿国、打歌)、家园、火祭(包括甩发舞、葫芦笙舞、纹身、面具舞、东巴舞、牛头舞、涅磐)、朝圣(包括藏族舞、玛尼石、转经筒、童谣)、尾声(雀之灵)。从歌舞的内容到表现形式,从演员的服饰到舞台道具,甚至演员本身都是来自野地乡村,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所有的这些都是杨丽萍历经15个月在云南民间收集来的,构成了《云南印象》最基础的艺术元素。【2】这些植根于丰厚民间沃土,源于劳动群众生产、生活的文化元素,使《云南印象》获得了勃勃的自然生机和生命的活力让人领略到了原生态文化的魅力和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生命,爱情 信仰 抗争都是人类共同的原始的情感,也是世界通行的沟通“语言”,文艺团体通过民族歌舞艺术的表现形式,一最古朴的歌舞语汇将其诠释和 表达。同德情感的诉求无疑是最能触动观众内心深处,迎合受众在经历都市快节奏,单一机械运作的生活生活之后,追求原始复古,崇尚自然心理,回归文化自然传统的心理。可以说《云南印象》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艺术魅力的内在品质,为它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准确的文化市场定位,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为《云南印象》提供了保障。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型时期,社会各方面的矛盾不断凸现,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人们更是面对着方方面面的压力。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充斥着浓厚商业气息的社会氛围给社会大众造成很大的压力与困扰,而传统的娱乐节目和文化产品要么充满了商业气息,要么是粗制滥造,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演出市场上对于真正能够满足大众空虚心灵的文化产品可谓是少之又少,原生态文化产品 市场前景广阔。《云南印象》的主创人员对于它的市场定位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从一开始,《云南印象》就被定位为艺术产品,而不是艺术作品。对此,杨丽萍面对媒体时坦言:“我把《云南映象》定位为艺术产品。在我看来,有价值的艺术也要有商业价值。”必须要产业化,产业化的意思就是不能单靠演出来养活自己,要做大,做成文化产业。别的音像制品,书籍,一旦成了品牌就会派生出许多东西。《云南印象》并不满足于目前在演出市场上的成功,它的产业化之路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宏伟的计划。【3 】

经过杨丽萍三年间精心打造,费劲心血的大型歌舞集《云南印象》的出现无疑是让大众感到眼前一亮,仿佛一阵来自田野的清风,给长期以来充斥着华而不实、浮艳轻佻的晚会舞蹈的舞台带来勃勃生气,也给因终日沉浸在光怪陆离的声色娱乐中,感觉和心灵逐渐麻木的城市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刺激和心灵冲击,形成了一道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风情迥异的文化奇观。让人真正体会到了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同时庞大的演出队伍和宏大的演出气势让观众的心灵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原生态文化的震撼。

(三)运用现代大众传媒作为制作与宣传工具,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人类文化的传播在经历过语言,文字,印刷术之后已经进入了大 传播媒介为主流的时代,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已经成为前几种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云南印象》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是民族传统、宗教文化、民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的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产物,那瑰丽多彩的自然风光、笼罩着浓郁的神秘色彩的宗教仪式、异彩纷呈的节日庆典以及那天、地、人、神共同在场的文化语境,就是民族传统舞蹈赖以展开的舞台,它们是民族舞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存在的基础。

因此,要本真而完整地呈现舞蹈的魅力,仅仅把舞蹈的动作和音乐从云南民间的田间地头搬到大城市的舞台是远远不够的。一旦脱离了其原生语境,那些舞蹈动作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将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人工搭建的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族传统舞蹈的整体意蕴,是关系到这台舞蹈能否成功的关键。云南的山水田畴、人文景观当然是无法搬到舞台上的,但是,现代技术发达的电子复制手段却使在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成为可能。《云南印象》表演过程中运用了一百多万的帊尼灯,用尽五百盏灯营造出各种各样的,并通过民族服饰,祭祀道具礼器的运用使的整个舞台变得空灵,为观众创造了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整个舞台将原生与现代,自然与人类的相融合,创造出时空错位的感觉。《云南印象》耗

资千余万,充分调动了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最大程度地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空间氛围,从而让城市观众坐在剧院里也能获得一种亲临其境的亲切感和现场感,满足了城市观众对于原生态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好奇心。《云南印象》可以说是这个电子复制时代的一次成功尝试,现代化的电子媒介与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的和谐共鸣、无缝对接,为电子传媒时代民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足资借鉴的技术范。

(四)品牌也是硬道理

在《云南印象》的市场推广中,企业和剧组可谓是充分发挥了品牌效应的威力。在《云南印象》的宣传中杨丽萍 作为这个节目品牌代言人,一反往日的低调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云南印象》的商业推广活动,和整个团队一起,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各个公众场所,出席新闻发布会,接受电视台专访,上网站和网友聊天,一抛其往日的冷傲和矜持,笑容可掬地面对媒体和公众,不厌其烦地解答着各种各样的提问和质疑。显然,杨丽萍的出场是《云南印象》的市场推广的最好品牌,也是任何其他人所无可替代的。其次获奖无疑是最好的广告宣传,《云南印象》在首演之后,相继在各省市上演,取得了强烈的反响,成就斐然,这些都成为了它的主打品牌。

三 大众传媒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传播措施

(一)建立政府扶植、市场为主导、企业来运作的产业开发运作机制。

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经验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起步晚,经验少,是在被动的外来文化产业的冲击下开始萌芽发展的。直到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仍未能形成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国内文化市场也还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国内庞大的文化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外文化产业公司的重视,并不断对中国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和侵蚀。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中,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目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植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着手起草《文化产业促进法》,推动尽快出台《电影产业促进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4】但是我们也知道如果要想让文化产业真正能够健康发展只是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植与推动是远远不够的,该必须要打破原有的旧体制,让其由企业来运作,以市场为导向,自负盈亏,将原有的输血模式变为造血模式。《云南印象》在其成功的发展过程中云南政府对其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剧组聘请了专门的经济演出公司帮其策划推销。正是这种政府扶植、市场为主导、企业来运作的产业开发运作机制保证了其运营的成功。

(二)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工具,实现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广泛地运用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在文化领域掀起了新科技革命的旋风,促使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媒体革命不仅仅是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文化本体的革命,创造了崭新的现代文化。广播文化、电影文化、电视文化、音像文化乃至网络文化,成为新兴的主导文化形式,新闻产业、广告产业等相继诞生,文化不断经历创新扩容。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这些新兴文化的特点在于,利用网络特性拓展传播内容,不满意于简单复制传统媒体,而是走上了自主发展的新路。文化产业一旦与信息数字化、现代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迅猛扩展以往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创造出人们前所未见,甚至想所未想的视觉奇观和虚拟现实,从而将文化生产带入一种新境界。在这种、大众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让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新的展现,为其插上走出地域飞向世界的翅膀,就成为我们开发发展传统文化产业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云南印象》的歌舞作为原汁原味的云南少数民族的田间舞蹈,如果没有现代电子技术的帮助其本真而完整地呈现舞蹈的魅力,仅仅把舞蹈的动作和音乐从云南民间的田间地头搬到大城市的舞台是远远不够的。一旦脱离了其原生语境,那些舞蹈动作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将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人工搭建的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族传统舞蹈的整体意蕴,是关系到这台舞蹈能否成功的关键。云南的山水田畴、人文景观当然是无法搬到舞台上的,但是,现代技术发达的电子复制手段却使在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成为可能。《云南印象》耗资千余万,充分调动了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最大程度地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空间氛围,从而让城市观众坐在剧院里也能获得一种亲临其境的亲切感和现场感,满足了城市观众对于原生态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好奇心。《云南印象》可以说是这个电子复制时代的一次成功尝试,现代化的电子媒介与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的和谐共鸣、无缝对接,为电子传媒时代民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足资借鉴的技术范例,也为人们展示了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三)发挥名人效应,借鉴国外标准化,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在今天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名人不光是新闻的焦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品质的保证。在我们这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里,各个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往往带有其地域性的特征。民间文化走进大众视野的一个规律,任何一个民间文化要想得到大众的认可,需要有一个身怀绝技又被大众所知晓的中心人物来向大众展示其艺术的魅力,让大众所熟知接受,喜欢。东北二人转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期间赵本山可谓是功不可没。赵本山在央视的宣传与表演让二人转这个原本流行于黑土地上的民间艺术得以迅速火遍全国,并在能够在09年将《刘老根大舞台》建到北京,打入北京这个竞争激烈文化市场。《云南印象》表演初期,大部分观众就是冲着杨丽萍这个品牌去观看演出。

另外,艺术品产业化意味着其是可复制的,大众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文化的复制得以成为可能。《云南印象》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相对于国外已经成熟的表演,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云南印象》的表演过分的依赖杨丽萍这个舞蹈天才,存在 “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风险性。在这一点上,《云南印象》需要向国外的《大河之舞》、《猫》等剧目学习其标

准化的表演模式。《猫》自从1982年第一次上演以来,已经以14种语言,在全球超过150个城市近300个剧院上演,演出版本超过40个,拥有观众超过6500万。《猫》剧今年春天在北京上演时,其舞台总监蒂姆•麦克法兰司自豪地说:“现在大概有6个剧团在全世界演猫。【5】音乐剧《猫》的演出模式的标准化让我们看到文化产业的传播速度与创造的效益。

(四)不断完善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

文化产业与别的产业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需求大,二是高附加值。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是别的物品不能替代的,这种需求有排他性,而且还具有无限性,比如好歌可以不断出新、一直出品,人们百听不厌。文化产业的高附加值体现在内容为王、产业链形态的延伸,一本书出版后,可拍电影,可制成DVD、影碟、游戏,还可授权,其价值会延伸。美国动画大片《超人特工队》,里面有300多种产品卖(授权)出去,而票房只占总收入的20%。一般好莱坞电影其全球票房只占其总收入的25%-27%,动画片的票房则仅占20%左右。【6】我国文化产业从自主发展的角度来说,程度是相当粗放和原始的,不仅没有反映出文化产业强大的创意和想象力,体现“内容为王”的特点,而且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很低,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形成产业链经营的格局。一个文化产业作品的成功,能取得的价值不止仅仅是在演出的剧目,还包括对其衍生品的开发和制作,逐渐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增强文化的竞争力和区域文化品牌的建立。《云南印象》的成功不仅仅是单个剧目的成功,也是云南文化产业以后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云南地区的旅游及其他产业也将带来巨大的收益。

结语

在今天这个大众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之下,信息传播的快速和便捷极大的方便了文化的传播,同时也给当前处于强势的西方文化的扩张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在我们只有保护好自己民族传统文化,才会让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发展开发传统民族文化不能仅仅依靠老的传统模式 和技术,只有学会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的优势,实现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让我们的文化发展,壮大,传承给子孙后代,才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1】豆丁网《论原生态舞蹈的发展与保护——以<云南印象>为例》

【2】载于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以原生

态舞蹈云南印象为例》

【3】新浪网 杨丽萍专访

【4】摘自李斯屈 李涛《文化产业概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5】摘自维普资讯《猫》的成功对于文化产业的启示

【6】留学生论文网 《中美动漫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参考书目:李斯屈 李涛《文化产业概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刘玉珠 柳士法著《文化市场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5.大众文化影视传播论文 篇五

一、公司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经济的腾飞,人们对于信息的索取和传播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个人形象包装诉求增强、中小企业雨后春笋般建立、网络视频的疯狂传播、手机微电影的萌发、电影市场的快速成长等等,都预示着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即将来临。影视产业是个极为特殊的行业,它是一个集艺术与技术为一体、个性与商业并重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它不同于普通广告公司和单纯摄影行业,门槛高、涉及面广、投资大、风险高。这也决定影视业的投资会有惊人的回报率,让投资者能享受在其他普通传统行业投资不可能有的巨额回报。

目前普遍存在的影视工作室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由工作室转化为公司运营迫在眉睫,一方面通过软硬件上加强提升影视作品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与较大订单进行业务洽谈,让客户对公司资质产生信任,通过影视创作来提升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

二、公司概要

v

公司宗旨:

立足影视,创造美好生活。

v

公司目标:

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最终成为专业商业电影制作公司。

v

公司使命:

帮助中国企业传播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

v

公司发展阶段及理念

依据现在及未来市场的发展需要,我们将公司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发展初期(2年):

拓展市场,建立稳定的客户群,打造最具竞争力的组织架构和核心团队。初期以抢占大影视公司无力顾及的中小型客户群,制作高水平的企业宣传片、广告片、网络视频和微电影,创立品牌,提高知名度。

发展中期(3年):

更加突出质量,逐渐服务高端客户,争取高额利润,逐步拍摄具一定影响力的企业电影及各种记录片,为建立影视、文化、社会活动结合的规模发展道路打好基础。

组织结构图

成熟期(5年后):成为国内专业商业电影制作公司,致力于企业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

三、公司主要业务

初期:各种企业宣传片、广告片、专题片、网络视频、微电影、摄影摄像服务。

中期:高质量宣传片、广告片、微电影、记录片、初步涉足电影、电视剧制作。

成熟期:专业电影、电视剧的制作。

四、公司组织结构及人员配备

影视制作部

市场营销部

策划创意部

前期拍摄组

后期制作组

1:财务部(会计1名、出纳1名)

工作人员

3:策划创意部(总监1名、文案策划2-4名)

4:影视制作部(导演2名、摄像师2名、灯光师2名、后期包装4名)

2:市场营销部(营销总监或销售经理1名、销售人员若干)

5:行政部(总监1名、人事1名、文员1名、后勤1名)

五、公司影视制作业务流程

六、公司薪资评定方案(草案)

1、广告合同金额折算业绩奖励系数计算对照表:

业绩奖励系数(M)

单位广告合同金额(R)

0.5

1000元≤R﹤3000元

0.8

3000元≤R﹤4000元

1.0

4000元≤R﹤5000元

1.2

5000元≤R﹤7000元

1.5

7000元≤R﹤10000元

1.8

10000元≤R﹤15000元

2.0

15000元≤R﹤20000元

2+(R÷20000)

R≥20000元

注明:①单位合同业绩奖励系数用M表示;

②单位广告合同金额用R表示;

③合同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算零碎业绩,当月零碎业绩总金额达到上述业绩档次则按该档次规定执行。

(说名:M、R值以当月实际到帐为准,分期支付广告款项的合同单,M、R值按当月支付款项的比例计算。当月总M≤1者,不享受业绩奖励。部门领导不完成岗位任务,不发岗位津贴。)

2、薪资计算办法:

工资=基本工资+业绩M系数×标准值+业务提成+其他;

(1)总经理

工资=基本工资5000元+业绩M×200元+业务提成15%+其他;

(2)副总经理

工资=基本工资4500元+业绩M×200元+业务提成15%+其他;

(3)总经理助理

工资=基本工资2500元+考勤奖+业绩奖励M×200元+业务提成15%

(4)企划部经理(R≥10000元,M≥3)

工资=基本工资4000元+考勤奖+业绩奖励M×200元+业务提成15%+岗位津贴500元;

(5)采编部经理(R≥10000元,M≥3)

工资=基本工资4000元+考勤奖+业绩M×200元+业务提成15%+岗位津贴500元

(6)办公室主任

工资=基本工资4000元+考勤奖+业绩奖励M×200元+业务提成15%

(7)影视编辑(R≥1200元)

工资=基本工资2800元+考勤奖+业绩奖励M×200元+业务提成15%+编辑费;

(8)设计师、摄影师、灯光师

工资=基本工资2800元+考勤奖+业绩奖励M×200元+业务提成15%;

(9)文秘

工资=基本工资2000元+考勤奖+业绩奖励M×200元+业务提成15%;

(10)一级销售员(R≥10000元,M≥3)

工资=生活补贴1200元+考勤奖+业绩奖励M×200元+业务提成15%;

(11)二级销售员(7000元≤R﹤10000元,M≥2)

工资=生活补贴800元+考勤奖+业绩奖励M×200元+业务提成10%;

(12)三级销售员(5000元≤R﹤7000元,M≥1.5)

工资=生活补贴600元+考勤奖+业绩奖励M×200元+业务提成8%;

(13)初级销售员(1200元≤R﹤5000元)

工资=生活补贴400元+考勤奖+业绩奖励M×200元+业务提成3%;

(14)见习员工

工资=生活补贴800元+考勤奖+业务提成5%;

(15)兼职采编

工资实行业绩考核办法,业绩达到上述某级别者,工资按该级别执行(不享受生活补贴)。

七、公司各岗位职责及要求

职务

职务标签

岗位职责

岗位要求

创意总监

1、全面负责,组织开展影视部的各项工作;

2、负责影视部项目的组织实施,执行项目设计的规划、分配工作及规则制定;

3、负责对本部门下属培训,协调下属之间工作上的问题,充分调动下属专业方面的最大创意能力及创意效率;

4、全面制定工作计划,人员安排与绩效考核工作;

5、全面负责项目的推广定位和主题创意;

6、全面组织宣传推广计划,掌控实施过程;

7、全面负责整个团队业绩考核工作。

1、具有创意独特、思路新颖,对文案有自己的不同见解;

2、能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对客户和项目的理解展开广告创意;

3、对作品精益求精,有较强的说服能力;

4、思想开阔,逻辑思维强,文笔流畅;

5、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6、善于沟通、协调。

广告(专题)片导演

导演

编导

广告片导演

专题片导演

艺术类本科学历,三年以上影视广告公司相关工作经验。具备良好的导演艺术基础,极强的创意能力、文字驾驭能力和美学基础,擅长影片脚本创作,熟悉影视广告制作流程,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现场拍摄调度能力,能带领团队出色完成各种题材的影视广告(专题)片摄制工作。

制作负责人

制片人\联合制片

有广告公司外联及跟片工作经验,负责公司项目的跟片工作,制定拍摄计划,外拍管理,外拍工作安排,模特管理,供应商管理,所有拍片资料的管理,控制工作进度。

熟悉影片制作全过程,熟悉了解拍摄、剪辑、制片等专业技术;

有较强的项目执行能力,为人稳重自信,沟通协调能力强,能协助进行部门内部工作的整体安排、分配、监督,对工作进度监管;

4、能提出制作总预算,监督经费支出;

5、了解电视广告拍摄的整体流程,具备拍摄制作的组织经验,熟悉后期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原理;逻辑思维好,工作条理性强;

1、具有较好的视觉艺术鉴赏能力和品味,有电视制片、剪辑、编导、策划、制作、运营等工作经验或项目管理经验;

2、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执行力及亲和力;

3、熟悉广告运作的流程,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以及、良好的公共关系资源;

4、认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影视制作总监

影视策划/制作人员

1、有广告公司外联及跟片工作经验,负责公司项目的跟片工作,制定拍摄计划,外拍管理,外拍工作安排,模特管理,供应商管理,所有拍片资料的管理,控制工作进度。

熟悉影片制作全过程,熟悉了解拍摄、剪辑、制片等专业技术;

有较强的项目执行能力,为人稳重自信,沟通协调能力强,能协助进行部门内部工作的整体安排、分配、监督,对工作进度监管;

4、能提出制作总预算,监督经费支出;

5、了解电视广告拍摄的整体流程,具备拍摄制作的组织经验,熟悉后期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1、具有较好的视觉艺术鉴赏能力和品味,有电视制片、剪辑、编导、策划、制作、运营等工作经验或项目管理经验;

2、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执行力及亲和力;

3、熟悉广告运作的流程,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以及、良好的公共关系资源;

4、认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创意主管

影视策划/制作人员

广告创意/设计主管/专员

1、擅长影视广告、企业宣传片项目的整体创意、策划和组织实施,具有较强的个案策划、执行督导及效果把控能力;

2、负责创意内部工作的整体安排、分配、监督;

3、组织创意人员进行创意工作,根据要求进行主题、形式及内容策划,主导创意方向和内容,对创意方案的质量负责,进行创意提案;带领后期团队全面负责各类设计与制作

4、广告、美术设计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良好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思维开阔。

5、2年以上广告设计与管理经验,熟悉广告制作与媒体发布流程;

6、具有提案能力,提供设计创意提案;并使用设计语言有效表达该创意;

7、能主导整个创意工作,领导并带领设计团队根据创意设计出可行的作品,并负责全案最终的监督和执行。

8、具有团队精神,愿意接受挑战和承受工作压力。

后期制作

后期

音像

制作

平面

视频

剪辑

1、主要负责

视频资料的剪辑与处理、片头与菜单的设计制作、作卡拉OK字幕、音频处理

制作D9、DVD、VCD、CD等光碟成品

2、软件要求

熟悉

DVD制作软件

DVDMaestro2.9、非编edius、vcd制作、videopack

1.对影视行业有浓厚的兴趣;

2、精通AE、PR、PS、vegas、Max、MAYA软件、特效插件;

3、影视创意能力强、思维活跃、容易沟通;

4、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责任心强,工作态度积极主动;

5、能独立完成影视创意、特效、剪辑、DVD格式的制作等工作;

6、良好的团队意识及服务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文化素养。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有团队合作精神

摄像/后期

后期

音像

制作

平面

视频

剪辑

负责新闻类、访谈类、专题类电视节目拍摄后期剪辑。

1、精通premiere和AE软件,对动画制作与制作软件有一定的了解(例如:FLASH、3DMAX、MAYA等);

2、较色:

动画全片较色,对不同画面气氛有一定的色彩方案把控能力;

3、剪辑:

熟悉镜头组接规律能够指导动画师进行相机设计,良好的音乐感觉,能够根据不同项目类型进行音乐选材与镜头节奏搭配4、片头:

良好的创意思维和视觉效果表达能力。能够熟悉使用相关软件对创意进行实现,把控画面风格与节奏;

5、责任感强,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

1、摄影,摄像专业,1年以上工作经验;具备独立的剪辑意识及判断能力;2、精通Premiere、Sony

Vegas、Edius等编辑软件。3、熟练掌握一款特效合成软件,包括但不限于After

Effects、Combustion等。可熟练操作3DsMax和Maya更佳;4、有创意,具有良好的审美感、镜头节奏感和音乐感;熟悉完整的影视制作流程,懂得拍摄光线运用;5、思维敏捷,能灵活领会编导的意思进行创作拍摄,能熟练使用摄像机;6、工作效率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能承受一定工作压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7、具有强烈的投入到网络新媒体网络电视领域的激情和兴趣。

后期合成特效师

后期

音像

制作

平面

视频

剪辑

1.对影视行业有浓厚的兴趣;

2、精通AE、PR、PS、vegas、Max、MAYA软件、特效插件;

3、影视创意能力强、思维活跃、容易沟通;

4、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责任心强,工作态度积极主动;

5、能独立完成影视创意、特效、剪辑、DVD格式的制作等工作;

6、良好的团队意识及服务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文化素养。

影视策划(文案)

文案/策划

活动策划

1、对创意概念,创意想法和创意执行拥有把控力,思维敏捷,极富创意;

2、参与过大型活动的执行、招商、现场把控;

3、谦虚好学,理解能力强,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4、有广告公司、策划公司及文化传播公司相关工作经验优先。

1、对品牌策划、活动策划、演艺策划、项目招商等均有丰富经验;2、对策划文案有独立的撰写作能力;3、必须有过大型活动及产品品牌策划案例;

1.本科学历,广告、媒体相关专业2.一年以上媒体策划工作经验3.熟练运用办公软件4.有清晰的策划思考能力、创新意识;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工作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为人热情开朗,具有团队精神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广告部媒介经理

1、订单制作和数据录入准确/及时,订单的收发/协调/确认,资源段位的协调和预定,订单的整理归档;2、负责定期对广告客户评估、广告业务量的定量定性分析,完成相应公司或客户的创收指标;3、联络、沟通客户,及时准确传递节目变动信息,反馈客户需求。

1、大专以上学历,男女不限;2、广告行业同等岗位三年以上工作经验;3、熟悉电视媒体广告;4、有4A等大型广告公司工作经验优先。

销售部业务员

广告客户经理

1、负责进行广告业务的开发和拓展,并制定规划和具体组织实施;2、联动业务营销部进行整合营销项目推广,创意整合营销方案,完成广告创收指标;3、检查、督促负责分管工作实施;4、协助负责集团内部重大活动广告资源的统筹和新广告形态的开发;5、与客户直接联系,做好客户沟通服务工作;

1、大专以上学历,男女不限;2、电视媒体广告行业三年以上工作经验;3、沟通能力强,熟悉电视媒体广告市场;4、有相关客源优先考虑。

媒介专员

1.负责广告排期、上单、异动等

广告播出事宜

2.负责各种销售数据的统计及分析管理3.负责其他媒体相关资料的汇总及数据分析4.负责客户档案资料管理5.与公司内部相关部门的沟通及信息传递6.客户需求的基础分析

1.大专上以学历,市场营销、广告专业,2年以上媒介相关工作经验,有电台工作经验者优先2.较强的沟通、组织、观察、协作、管理和语言表达能力3.乐观外向,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位素养、服务意识及团队精神

6.中国影视艺术的大众化品格 篇六

[摘要]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受众的审美需求,娱乐化、平面化、类型化成为现代影视作品最为集中的特点。商业利益的驱使也使得影视艺术的发展仅仅只停留在吸引观众消费,获取感官刺激的目的之上,很少追求影视作品深层的内涵以及对作品的理性思考和社会价值的探究,对于当代中国影视艺术大众化品格内涵的准确把握,就决定着中国影视艺术的命运。

[关键词]影视艺术 大众化品格平面化 娱乐化

在当代,作为现代社会艺术家族中拥有最大生存空间的影视艺术,它极高的综合性同它的大众传播和消费特性一起,产生出影视艺术特有的大众化品格魅力,影视艺术的发展必然要与大众密切联系,影视艺术作品也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一、影视艺术大众化品格的内涵

第一,为大众所接受的叙事方式。影视艺术是一种叙事艺术,是用叙事的方式来建构影视作品的,在故事结构的表象下蕴藏着人性善与美的内涵,在叙事中特别注意大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心理的调动,并且从大众可接受的程度来构建自己的故事结构,营造自己的故事氛围。因此,当代中国影视作品应该重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面向大众的叙事精神,并使之应用于一切影视题材,从影视作品表层的故事本身一直到影视作品故事的内涵,用符合大众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的、与大众情感同频共振,并且对大众情感世界产生强大召唤力量的深度模式来构建自己的故事结构。

第二,为大众所领悟的影视语言。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影视艺术作为目前最为广大受众所接受的艺术样式,它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语言也应该是大众所能理解的语言。如前所述,不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是影视叙事的重要因素,其它声、光、电等也是影视艺术巨大魅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它们的有机组合直接形成了影视的艺术语言。当然,对影视语言的创新和开拓方面必须符合中国大众审美水平和接受心理,必须在中国大众文化传统和大众文化心理接受能力范围内来进行。

第三,为大众所欣赏的结构模式。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的.起点是中国传统戏剧,因此难免有着戏剧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这就说明影视艺术应该以观众为中心而不是以影视创作者为中心,应该以影视创作者的努力来准确传达自己的意念并积极调动受众的情绪,从而让观众陶醉在饱含情感的叙述策略中。也就是说,影视创作必须在遵循传统戏剧模式的同时,具有自己的为受众所认同和接受的个性,在综合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的同时融合创作者自己的个性和艺术表现形式,形成影视艺术自身的独有魅力。

二、当代中国影视艺术走向大众的原因分析

当代中国影视艺术从诞生起,就始终面对的是最广大的受众群。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从戏剧开始的,而戏剧正是中国传统的大众化艺术,千百年来受到中国最广大群体的热爱。因此,中国的影视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贴近生活,重视大众的审美感受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影视艺术同社会潮流一起,过度渲染感官的刺激,表现出脱离广大受众的审美形态,从而丧失了自己的艺术品位,仅仅追求感性张扬却丧失了理性价值的艺术作品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影视艺术不但具有精神产品的特有属性,而且同时具有了一般商品的属性。因此,影视艺术的生产和消费也就和广大受众的密切联系,优秀的影视作品吸引着广大受众进行消费,使其得到情感释放,产生心灵共鸣,与此同时,广大受众的审美趣味及价值取向又从另一方面约束着影视创作者的创作趋向,进而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

三、当代中国影视艺术大众化的表现

大众化的趋势构成了大众文化的客观环境,这种客观环境又反过来对影视艺术的文本原创、拍摄制作和传输播出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融合最先进技术及艺术因素的大众文化势必越来越具有传播及发展的优势,影视艺术随着格调和品位的提升也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趋势,并同时提升了其社会和艺术价值。表现如下:

第一,娱乐化。影视艺术首先是一种文化娱乐产品,其次才是艺术品。当前社会的巨大压力使得大众的审美趋向轻松愉悦,趋向短、平、快的快捷文化消费。娱乐化、平面化、消费性成为基本需要,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追问、对生命前景的探求、对伦理道德的深层拷问让位于轻松诙谐的视听语言享受,让位于琐屑的更接近大众日常生活的演绎,让位于对历史作品无深度的戏说。现代高科技传播手段又给文化的大众化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高速路,时尚欣赏、流行追赶成了大众文化的焦点所在。因此,当代中国影视艺术应在表现大众生活和大众文化现实存在的基础上,从其单纯注重感性娱乐功能中脱离出来,弘扬其社会批判功能和教化功能。

第二,类型化。大众化、娱乐化使影视艺术完全纳入了商业化运行轨道,某些类型的影视作品往往能迎合最大数量观众群的审美口味,因此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吸引了大量模仿作品的出现,从而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规则。比如好莱坞模式的成功,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从对欣赏者心理的判定和对市场的正确评估为出发点进行的,它遵循一定的模式,追求以高投入获得高利润。类型化影视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能获得大量观众,降低了成本风险,保证了市场利益,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第三,产业化。当前的影视艺术可以说是一种平面艺术,它消解了作为文化精华的启蒙主题和意义深度,仅仅带给观众平面化的娱乐和暂时的愉悦及感官刺激,并不具备思想深度。同时也由于影视艺术的浅层化以及无深度的快餐式消费,影视作品中所表现的文化、艺术,审美、甚至精神也成为消费的对象。由于高科技发展带来的可复制性便利条件为当代中国影视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复制艺术品的同时还复制价值观念。中国拥有的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是中国影视产业化存在的前提,现代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又为影视艺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根基,因此要保持影视文化产业的主导位置,就必须把影视创作的商业化、中产阶级趣味化、平民化,大众化方向结合起来,使中国影视创作文化与时代文化以及社会文化同步发展。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的大众化品格是一个在动态发展中形成的有机体,在一定程度上既相对静止又不断变化,而大众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以及观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又决定着影视艺术大众化品格的具体内涵。大众化的影视艺术是在平面化、模式化、商品化、产业化过程中生成的以大众消费为核心的文化商品,为了迎合大众的消费需求和提高市场效益,而在某种意义上竭力削平审美和思想上的深度模式,降低了艺术的审美品味,消解了经典影视的社会历史意义和悲剧意识。因此,对于当代中国影视艺术大众化品格内涵的准确把握,就决定着中国影视艺术的命运。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关于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思考 篇七

赵勇在《透视大众文化》一书中从以下两个重要的层面对大众文化进行理解:mass culture, popular culture。前者认为, 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被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标准化的文化产品, 其中渗透着“宰制的意识形态”, 是政治和商业联手对大众进行欺骗的工具;后者则认为, 大众文化来自于民间, 与民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甚至是“为普通民众所拥有, 为普通民众所享用, 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由此可见, 二者最重要的分歧在于, 大众文化着重指向的对象不同, 前者指向其制造者, 后者则强调与享用者的密切联系, 而无法说清的地方在于, 它究竟为哪一方所控制。

大众文化究竟为哪一方控制是一个复杂而不明确的问题, 可谓人言人殊。它并不是本文讨论的范畴, 本文真正想要讨论的是, 大众传播是如何缔造大众文化的。简单说, 大众传播是一个偏重技术性的概念, 它指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同时它也不可避免的同作为受众的大众发生关系, 而大众其实是自古就有的, 如果非要同这一概念发生联系, 那么只能理解成受到大众媒介影响或控制的“大众”。而经由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和传递的信息则笼统的称之为大众文化, 所以虽然说大众文化并非大众媒介本身所创造, 而是其幕后操纵者, 但是如果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 则一点也不为过。

按照传播学家的看法, 迄今为止, 人类文化已经经历了口语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三个阶段。口语文化是一种靠人际交流而产生的文化, 它具有粗陋的民主和平等色彩, 而印刷文化的来临打破了这种关系。因为印刷文化机制本身具有一种排斥和拒绝功能, 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进入印刷文化的中心位置, 进而掌握、控制、甚至垄断文化的阐释权。所以, 在印刷文化的天下, 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所以说, 以电视、电影、广播、网络等电子媒介为主导的社会才可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 因为它们在传播内容和方式上具备了去精英化的特征, 把平等意识带到了人民大众之中, 因此, 这样的媒介变成了大众媒介, 这样的传播变成了大众传播。

同传统的印刷媒介相比, 电子媒介具备了许多带动大众文化发展的因素, 比如, 电子媒介由于其感染力强、转瞬即逝等特点和要求受众做出瞬间反应、群体共鸣等规定, 则更易承担娱乐的功能, 同时, 由于电子媒介具备了麦克卢汉所谓的“热媒介”特征, 其高清晰率和快速切换导致受众的低参与度, 使受众处于一种“麻木”、“恍惚”、“梦行状态”, 因此电子媒介具有无深度、平面化的特点等。而由于电子媒介强大的技术支持, 它总是能够以更新的、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对大众文化进行传播, 因而, 当今社会已呈现一种“文化媒介化”趋势。

当大众传播被简化为电子媒介, 而大众文化又以流行音乐、商业电影、娱乐化电视节目等面目示人的时候, 大众文化则仅仅被看做是大众传播媒介输出的文化商品。其实, 这种看法无疑是偏颇的, 用畅销书作为反例即可, 畅销书不同于传统的文学作品, 它更多的表现为内容上对大众审美趣味的媚俗化逢迎, 以销售量而非文学价值为其成功的衡量标准。虽说畅销书属于印刷媒介的产物, 但如今兴起的电子书无疑是对印刷文化领地的又一次侵占。

大众传播也使得跨国和跨文化传播实现起来更为轻松。一首《江南style》不仅红遍韩国, 而且也红遍全球, 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据此跳起了骑马舞。不仅如此, 更有人将这首轻松愉快的歌曲解读为用陌生化的叙事手法对现实现象的冷嘲热讽, 将之赋予了具有批判性精神的高度内涵。其实, 在我看来, 这倒像是一种对大众文化本身的讽刺。大众文化的本质就是媚俗, 性、暴力和娱乐是其经久不衰的内核, 如果硬是塞给它类似精神内涵一类的高尚品质, 恐怕它将无法承受。一首《江南style》, 观众要的就是它的轻松自在, 动感十足, 那些无稽之谈都是引人眼球的话题性议论, 而且即便这种评论是真实可信的, 它也绝不是这首舞曲获得成功的原因, 甚至连最次要的原因都不是。如果观众真的想要那种东西, 那么任何一本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而观众最讨厌的就是不伦不类的文化。

不仅流行音乐, 任何大众文化产品都注定只能是一时的流行, 稍纵即逝, 有的甚至都不被人们所熟知便沉沦大海。电影也是一样。中国票房冠军《泰囧》便是一个典型代表。看它的人不会从审美和艺术价值方面对它进行赞誉, 而且人们也没有兴致一看再看。它只能是某一时期社会环境和人们心态的偶然匹配物, 它只能被看做是商业运作和营销的成功, 电影只是这种思路和操作的文化载体, 它成为一种象征符号, 被抽空了所指的能指, 毫无深度的景观社会中的一瞥, 而这种万人欢庆的成功, 与电影本身无关。

电视节目的平民化和娱乐化更是这种大众文化的体现, 甚至需要政府出台“限娱令”、“限广令”来解决。在这里, 我想说一个有趣的现象, 每天打开电脑, 弹出的新闻框都会让我关注到一件事。不管新闻被以何种类别加以分类 (财经、视频、娱乐、图片、网购、游戏、微博、体育等等) , 我所看到的却都是娱乐, 还有性和暴力。甚至有的严肃新闻都以色情的窗口来吸引人的注意, 体育新闻以美女游泳者的素颜照和完美曲线示人, 财经新闻则用赤裸裸的黄金和人民币招徕目光, 视频新闻恨不能用全裸画面进行全面覆盖和扫荡, 娱乐新闻比拼的皆是女明星的丰乳肥臀和男明星的健壮肌肉。如果从性心理学、传播学和营销学角度来看待这些现象, 它们无疑是成功的, 而不明所以的大众们, 如果当真认为当今所处的时代已然进入到贴近读者, 找准市场定位、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重视新闻采访工作、树立品牌意识, 只有这样, 广播电视报才能走出发展困境, 才能重现往日的辉煌。

参考文献

8.重视传播大众文化 篇八

中国文化五千年来绵延不衰,自中世纪以来,中国哲学、思想、审美方式和价值观等对近代世界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文化走出去,其目的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和谐共处。应该看到,这些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世界对于中国的了解正在加深。但显然,人们仍然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影响力不足所带来的挑战。一方面中国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尚未获得更多的全球性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传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这些情况在中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成为我们在全球发展进程中的瓶颈。

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如何努力取得更多扎实的进展?文化传播效果要立竿见影并不现实,当务之急是立足当下现实,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在长期而耐心的努力中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我以为,在跨文化传播方面需要更为灵活的思路。首先,在内容上需要“两条腿走路”,在重视经典文化、精英文化传播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大众文化的传播。大众文化的传播往往比经典文化的传播更加容易,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文化折扣”也更少,而文化折扣越少,就越容易被人理解,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流行文化以及明星的传播力等,都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一些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高度全球性或区域性影响力,被认为文化“软实力”较强的国家,如美国、韩国等等,无不是以大众文化的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且传播渠道灵活多样。以前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方面,认为传播就要传播经典文化、高雅文化。诚然,经典文化、高雅文化是需要传播的,但与此同时,我们要将大众文化放在我们的文化传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位置上。

在传播路径上,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

让中国社会内部先感悟到我们文化的活力,是走出去的前提。中国本土市场是全球最好的市场,中国互联网发展迅猛,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使得中国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和“80后”“90后”的年轻人,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对中国本土的文化市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我们首先要把握住这些主流消费群体,让他们对我们本土的文化产品感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才能进一步带动消费,活跃本土文化市场。有了本土市场的基础之后,再逐步向国际市场扩展。本土市场的活力其实是“走出去”的最好根基。

中国文化走出去无疑面临很多挑战,复杂因素的叠加使文化博弈既是“软实力”的较量,也是“硬实力”的竞争。在努力跻身西方文化市场的同时,我们应给予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更大的重视。这些国家的生活方式,包括在传统与现实间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与当下中国相近;新兴或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国家与我们文化接近,对于中国的发展道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有相当认同。在这样的国家和地区传播文化相对容易,以此为基础,也便于中国文化逐渐向其他市场扩展。

上一篇:企业选择人事流程外包的益处下一篇:世界地名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