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课外辅导--病句修改

2024-08-10

初一语文课外辅导--病句修改(共10篇)

1.初一语文课外辅导--病句修改 篇一

病句修改专项练习

1、对于调动工作的问题上,我曾一度产生错误思想。

2、19世纪末年发生了震撼世界的义和团运动时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斗

争。

3、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4、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5、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6、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7、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8、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

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9、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10、老张逝世离现在已经十年了。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12、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

见。

13、交通研究所研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柴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保作出了贡献。

14、木材加工厂的厂长汇报了他们如何引进先进技术,积极改进本厂设备,发动职工努

力学习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

15、我们要改革和完善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

新体制。

16、近三年,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

发展。

17、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18、这是一个英雄的母亲,是一个有着坦荡胸怀的母亲。

19、香烟走私十分猖獗,我国海关已把打击走私香烟列为重点。

20、据统计:河南省载植泡桐至少二亿株左右,农桐间作面积增加到一千万亩以上。

21、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神农炎帝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

22、这种新药,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效果很长,可在体内维持12小时。

23、走进新建的师范学校的实验大楼,我感到很受鼓舞,很想上这儿来学习。

24、南北朝时,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为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5、从全国3824种社科类期刊中遴选出102种被确定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26、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钱财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

27、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28、一行人在总经理的带领下,来到希望小学,给我们的同学送去了一万元现金和一批

捐赠物。

29、由于生产厂家众多,质量.服务不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现象,使得中国的小家电市

场没有形成大名牌优势。

30、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2.初一修改病句定稿 篇二

一、动宾搭配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2文章通过那些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高尚的心灵。3城外耸立着一座小巧的房子。

4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5今年,我们的王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6实现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苦的历史任务。

7为了写好这篇报道,我们调查了老杨的许多事迹。

8在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帮助下,他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前后一致

1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强的重要标志之一。

2有无扎实的知识基础,是进一步搞好学习的前提。

3敢不敢向世界电影艺术的峰巅迈进,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关键。

三、双重否定

1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交通事故,你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学习驾驶技术。2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3观看日食时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不要灼伤眼睛。

四、少主语

1通过艰苦的训练,使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2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得到了很快的提高。

3由于这次秋游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使师生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4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五、动词的逻辑顺序

1我们要不断提高和培养自己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老师采纳并征求了同学们关于如何进一步办好文学社的意见。

3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计划。

六、关联词

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不断增强体质。

2即使日本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3我每天锻炼长跑,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也就不怕在运动会上参加800米赛跑了。4他不但能流利朗读英语散文,而且能准确发音。

七、前后矛盾

1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才能做好这些数学题。

2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八、状语

1我们顺利地按照老高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

2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3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九、定语

1多读多写,至今仍不失为好的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

2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3乡情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声。

十、句式杂糅,成分缺失

1从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中秋节的来历,在民间自古以来就广泛流传着“嫦娥奔月”的故事,是其起因之一。3我们来到军事博物馆,看到那么多先进的军事装备,太使人自豪了。

4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5酱鸭、火腿、东坡肉等,是杭州人很受喜欢的过年食品。

6三月的瘦西湖畔是春暖花开的时节。

3.小学语文修改病句 篇三

1.主语残缺。

误用介词(“通过”或“经过”等)或动词“使”,导致主语丢失。

例句1: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例句2: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

这两个句子都缺少主语,修改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去掉“通过”或者去掉“经过”,让“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昨夜一场大雨”分别做两个句子的主语;另一种修改方法是去掉动词“使”,让“我”、“空气”分别做两个句子的主语。

2.谓语残缺

复杂的短语作句子的宾语,这个宾语中有动词,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误认为是全句的谓语,造成谓语中心语丢失。

例句1:朱老师在去教室的时候,突然有一位老人面带笑容迎面走来。例句2: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候,各个单位都要建立建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工作。

例句1的宾语部分有个动词“有”,它不是主语“朱老师”发出的动作,因此它不是句子的谓语,应在“突然”的后面补上谓语动词“看见”或“发现”。例句2中“建立建全”也不是全句的谓语,应在“各个单位都要”的后面补上谓语动词“做好”,也可以直接去掉“工作”,让“建立建全”做句子的谓语中心语。

3.宾语残缺

偏正短语作宾语时,容易将宾语中心词丢失。

例句: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这个句的动词“保障”的宾语缺少中心语“权利”,误把“权利”的修饰语“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当做“保障“的宾语。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句1: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崇高的革命品质”不能说“浮现”,改为“伟大的革命形象”

例句2:学校的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受到表彰的应是“学校”,而不是“教学成绩”,应修改为:学校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

2.动宾搭配不当

例句: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亲切爽朗的笑声。“笑声”不能说“看到”,应改为: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听到了他们那亲切爽朗的笑声。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句:院子里充满了复杂的声音。

“复杂”不能修饰“声音”,应将它改为“嘈杂”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句:春天的四川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主语“四川”与宾语“季节”不搭配,应将“春天的四川”改为“四川的春天”。

(三)语序不当

例句1:由于产品质量提高了,近年来我国电视机的出口深受东南亚国家的欢迎。

例句2:每个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有用的人才。

例句1中受欢迎的应是“出口的电视机”,不是“电视机的出口”。

例句2“将来都希望”应改为“都希望将来”。

(四)不合逻辑

1.前后不一致

句子中使用“能否”、“是否”、“高低”、“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混用的词,造成句子前后表意不一致。

例句: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例句中“能否刻苦钻研”既表肯定,又表否定,后面“提高学习成绩”只表肯定,前后不一致。修改:去掉“能否”。

2.否定不当

表否定意义的词(如:防止、杜绝、避免、禁止、否认、忌等)与否定词“不”连用,把意思说反了。例句: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这个句的意思是说“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而不是说“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应去掉“不要”或“防止”。

3.自相矛盾

例句:班里同学基本上都交作业了。

句子中“基本上”与 “都”相矛盾,去掉“基本上”或去掉“都”。

4.主客颠倒

例句: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

“刘翔这个名字”是客体,“中国人”才是主体,此句主客体说反了,应将“刘翔这个名字”与“中国人”交换位置。

(五)句意歧义

一个句子如果有不同理解,那么称之为歧义句。

例句1:8月29日前去报名。

朗读时,可以在“前”的前面停顿,也可在“前”的后面停顿,造成歧义。可以修改为“8月29日以前去报名”或者“8月29日去报名”。

例句2: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两个医学院的学生。

这个句子中“两个”倒底修饰“医学院”,还是“学生”,表意不明,造成歧义。修改:“两个”放在“学生”的前面,或者将“两个”放为“两位”。

二、辨析病句的方法

(一)朗读语感法

朗读病句,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糊的,可能有语病。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凭借语感就能快速判断以下语病: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句意歧义。

练习一:

1、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2、英勇的炮兵部队击落了敌人的许多飞机和坦克。

3、每个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有用的人才。

4、他在这里下了车,我断定他大概是本地人。

5、班长、副班长和其他班干部参加了这次表彰会。

(二)词语聚焦法: 1.看介词:“通过”或“经过”等。

如果句子的结构是“通过(或经过等介词)„„,使„„”,那么这个句子的病因是主语残缺。

2.看表两面性的词:“能否”、“是否”、“高低”、“成败”等,病因可能是前后不一致。

3.看否词“不”。“防止”、“杜绝”、“避免”、“禁止”等与否定词“不”搭配,病因可能是否定不当。

4.看表对象的介词“对”,病因可能是主客位置颠倒。5.看并列短语,可能语序不当。

如: 经考古专家20多年的整理、研究和发掘,被学术界评定为我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考古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整理、研究和发掘”这个并列短语语序不当,应改为“发掘、整理和研究”)6.看并列短语,可能搭配不当。

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乡音,那胶东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街道”和“乡音”之间加个谓语动词“听到”)

7.看并列短语,可能分类不当。

如: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并列关系不当,可将“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改为“床上等生活用品”)

8.看与数量词搭配的词语如“增加(减少)了”“增加(减少)到”是否科学准确,约数不能有重复表述或前后矛盾的文字。

如:广东每年虾产品出口超过一亿美元以上,一旦被征收反倾销税,整个虾产品出口将遭受沉重打击。(“超过”与“以上”重复,可以删去“以上”)

据统计:河南省栽植泡桐至少二亿棵左右,泡桐栽种面积增加到一千万亩以上。(“至少”与“左右”语意有重复,有矛盾,可删去“左右”。“增加到”与“以上矛盾”,改为“在”“为”,或删去“以上”)

9.“减少(缩小、降低、下降)××倍”表述不当,表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

如: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可将“一倍”改为“一半”)

10.“囊括„„中的„„”表述不当。如: 由胡佳、彭勃、田亮、吴敏霞、郭晶晶等优秀运动员组成的中国跳水队,在这次雅典奥运会上,囊括了八枚金牌中的五枚,充分显示了跳水强国的实力(“囊括”即把全部包罗在内,“八枚”中获得“五枚”,虽然不少,但也不能称“囊括”,应改为“获得”)

11.“平均分(成绩)都„„”表述不当,例如: 这次物理考试,全班的平均分都达到85分以上。(一门学科,一次考试,一个班级的平均分只能有一个,后面不能跟“都”)

12.“时速每小时„„”或“时速„„小时” 用词重复。

如:①这种新车型每小时时速是220公里。②他以350公里/小时的时速驶向终点,车子简直就要飞了起来。(“时速”即每小时的行驶距离,与“每小时”或“小时”一起出现就显得重复累赘。例①应去“每小时”,例②应去“小时”,或把“时速”改为“速度”)与之类似的还有“每件的单位价格”“日均每天”“每年的年均”等问题。

13.“津津乐道地谈论”“凯旋归来”表意重复。

14.“几(×)个„„的„„”可能有歧义。如:三个学校的领导都到教育局汇报工作。

15.“只有„„才„„”误用为“只要„„就„„”

16.前后分句主话相同,关联词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用在主语前。如:近年来,国家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句关联词“不仅”所在的分句主语是“机构”,“而且”所在分句的主语是“许多人”,前后主语不同,关联词语应放在各自的主语之前,因此将“不仅”移到国家前)17.“不管”或“尽管”,看是否将两词误用。

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困难,胜利攀登。

练习二:

1、通过几个月的学习,使大家庭熟练掌握了知识。

2、能否保持平常的心态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3、大家上下楼梯应小心,防止不要发生安全事故。

4、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足,毅力不强。

5、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三)成分梳理法

成分梳理法,就是找出句子的成分,能快速判断句子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成分梳理顺口溜:主谓宾

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位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例句:[通过这次成绩分析会],(初三)的同学们[进一步]增强了(努 力学习)的信心。

如果增加一个动词“使”,这个句子变为了主语残缺的病句:

[通过这次成绩分析会],使初三的同学们进一步增强了努力学习的信心。

三、修改病句方法:增、删、调、换

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最后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

四、特别注意

1、“有无”“能否”“优劣”“好坏”“成败”含有两方面,不能呼应就出错。

2、容易的重复词语

“目的是为了” “约„„左右” “更加变本加厉”

“让它任其自然”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从心里发自肺腑” “显得相形见绌”

“一气呵成地写就” “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4.语文修改病句 篇四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C、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2、A.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测量的是在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的倡议和领导下进行的。

3.A.从中国人民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

B.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不可。

C.不远处有片树林,这是我练习打太极拳的地方。

4.A.一位农民向国家赠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B.一位农民为国家赠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它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C.一位农民向国家捐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其工艺美术价值很高。

5.A.他很后悔,不该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好朋友分道扬镳。

B.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C.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

6.A.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语文有经验的教师。

B.林冲在高衙内派人一次又一次害他性命时才走上反抗的道路。

C.她细心操劳家务,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

7A.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

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

C.人们清醒过来后,发现他们已倒在血泊中,一发弹片正中咽喉部。

8A.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某厂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终于试制成功了。

C.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提高了。

10A.用“光尺”测量几十公里长的距离,误差比人的头发还细几倍。

B.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C.故宫博物院新近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11A.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B.贪小便宜的人看不起。

C.天色晚了,自行车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12.A.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13A.曹丕与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由于争权夺势,曹丕不是竟然依仗权势,威逼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便“决不姑恕”。

B.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C.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

14、A、对于黑板报的艺术质量问题,应该引起班委会的重视。

B、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类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C、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向前发展。

16.A、他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日耳闻目睹,所以他也爱好音乐。

B、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C、这本书的情节引人入胜,读起来真让人津津乐道。

17.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动的积极性。

18、A.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可达75.6公里/小时。

B.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为75.6公里以上。

C.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约为75.6公里。

19.A、没有石油工业,交通运输等各种工业的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

B、这样重复的课程当然增加了同学们很大的负担,对于青年的健康问题是个极大的矛盾。

C、老干部和新干部要搞好团结。

20.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B.大约在西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但那时比较简单。

C.传统画竹采用直幅,因为这样能较好地体现篁竹的挺拔、气势与高洁。

21.A.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B.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C.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22、A.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的院校,将自然形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的中心。

B.这样一直漂到潼南镇,才被派来抢险的机动船把他们从昏迷中救上来。

C.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答案解析:

1.A.“肤浅”“贫乏”与“丰富”“深刻”没有分别对应。B.“侃侃而谈”不妥。C.有歧义。

2.A.主谓不配。

3.A.“从”应置“中国人民”后。B.“不可”累赘。C.“这”应改为“那”。

4.A.“一位农民,具有很高价值”不当。B.“它”指代不明。C.“其”指代不明。

5.A.“自己”多余;或在“自己”前加“与”。B.“主要”和“及其他……”不宜并存。C.“不但……而且”中内容应递进,不应“递退”。

6.A.“语文”和“有经验”应换位。B.“派人”和“一次又一次”换位。C.“井井有条”为“清楚而有条理”,不妥。

7.A.“这”不能代“他”,应删。B.“和”“他”换位。C.谁“一发弹片正中咽喉部”?不明。

8.A.无主语。B.“技术人员……终于试制成功了”主谓搭配不当。C.“数量”不说“提高”。

10.A.“细”不能说“几倍”。B.“免”多余。C.“两千多年前”与“新出土”换位。

11.A.B.C.有歧义。

12.A.“引起了”应置“人们”前。

13.A.“不是”后差“吗?”。B.“群众”“虽然”应换位。C.什么“是正确的”有起义。

14.A、“对于”多余。B、“不但”与“中药”换位。C、“大踏步向前发展”应为大幅度增长”。

16.A、“耳闻目睹”似应“耳濡目染”;“所以他”也宜放在“耳濡目染”前。B、“举一反三”褒义,也不当。C、“津津乐道”应“回味无穷”。

17.A.“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多,让牛拉得出汗,装满整个房屋。用于此处不妥。B.“洗心革面”意为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目。比喻彻底悔改。用于此处不妥。C.“左右逢源”:处处都可以遇到源头,指造诣深,积蓄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于此处则嫌夸大,或大词小用。

18.A.“最高”“可达”只需其一。B.“最高”“以上”只需其一。C.“最高”“约”只需其一。

19.A、“不可想象”所言不确。B、“对于”应为“对”;“问题”可删;“极大的矛盾”所言不确。C、有歧义。

20.A.“使人”多余。B.“那时的观测比较简单”才妥。C.“高洁”不一定要直幅才能表现,可删。

21.A.“许多”“张老师的”换位。B.“看到……笑声”搭配不当。C.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应改为“确实”。

5.高考语文病句修改 篇五

1.歧义

A、她炒了两个丈夫爱吃的菜

B、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C、大步走向文明的秦皇岛

2.杂糅

A、当上级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有一种既光荣又自豪的感觉是颇能形容的。

B、参加这次口语大赛的人员,大多是以外语学院的学生为主。

3.赘余

A、专家指出,鱼和其他动物一样,死后肌肉组织仍然继续进行着僵硬、自溶腐化的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

B、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相差悬殊。

C、这次我们完成的任务,大约是全年的40%左右。

4.偷换主语

A、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九江人民经过一个月的奋战,一道拦河大坝终于建成了。

5.多重否定造成混乱

A、谁也不能否认这次成绩的取得不是学雷锋的结果。

B、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C、我想应该是不必叙述,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6.倍数表示法的错误

A、今年的工业生产总值,比去年下降三倍。

6.七年级语文修改病句 篇六

一、常见病句的分类解析

(一)成分残缺

1.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气象。解析:缺主语,“出现”前应加“我国”或“各条战线”。2.我决心具有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的新人。解析:缺谓语,应在“具有”前加“成为”。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解析:缺中心语,在“浪费”后加上“的行为”。4.在我回家的路上,才想起没有和朋友告别。5.通过这次军训,让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

(二)搭配不当

1.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解析: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品质”应改为“形象”。2.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很丰富。

解析:主语所述两者,其一不能与谓语搭配,应改为“内容丰富”“见解深刻”。3.王老师的个性是十分豪爽坦率的人。

解析: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删去“的个性”或“人”。4.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解析: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观点”应改为“光辉”或“光芒”。5.大家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并倾听着张市长的报告。

解析:谓语中两个动词之一不能和宾语搭配,在“注视着”后加“张市长”,并把原句中“张市长”改为“他”。6.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李强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解析:谓语和宾语两词之一搭配不当,“在错误”前加“改正了”,删去“和”。7.校园里,读书声、歌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动人的乐曲。解析: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片”应改为“一支”。8.李兰总是积极地听取同学们对她的批评。解析: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积极地”应改为“虚心地”。9.我们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解析: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干干净净”改为“美观大方”,或把“布置”改为“打扫”。10.只有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解析: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就”应改为“才”或“只有”改为“只要”。

(三)语序不当

1.李晓勤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步。

解析:该作状语的却放到定语的位置上了,“一次又一次的”应放到“取得”前面,并将“的”改为“地”。2.红星化工厂大量生产出了优质产品。解析:该作定语的却放到状语的位置上了,“大量”应放在“优质产品”的前面。3.48个初三(6)班的同学都到电脑教室上课了。解析:表数量的定语应放在表范围的定语后,“48个”应放在“初三(6)班的”后面。4.那里有名贵的各种花草。解析:代词应放在偏正短语前,“各种”调到“名贵”之前。5.他把这幅画用绳子挂在钉子上。

解析:用“以”或“用”组成的介宾短语同其他介宾短语连用时,要放在前面,“用绳子”应放在“把这幅画”的前面。6.这篇好文章对他是很感兴趣的。解析:主客颠倒,“这篇好文章”与“他”位置对调。7.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解析:谓语由动词性并列短语充当,两个动词有承接关系,前后颠倒,“讨论并听取”应改为“听取并讨论”。8.管理员因为外出开会,图书馆暂停结束业务。

解析:主语不一致,前面说“管理员”有时外出,后面还将说“管理员”如何如何。可将“因为”移到“管理员”的前面。9.张雄不但取得了好成绩,而且李杰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解析:两个句子的主语不同,要注意主语与关联词语的先后位置,可将“不但”移到“张雄”前面。

(四)句式杂糅

1.反动派宣扬唯心论,是出于他们的反动本性所决定的。解析:两种句式混杂在一起,删去“出于”或“所决定的”。2.他把别人的作业本被撕破了。

解析:把、被字句混杂在一起,删去“被”字,或改为“别人的作业本被他撕破了”。

(五)不合事理

1.菜场向居民供应青菜、包菜、山芋、苹果等蔬菜。解析:分类不当,可删去“蔬菜”。

2.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文学作品和诗歌。

解析:概念间关系不清,可改为“„„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3.赵勇很聪明,学习成绩好,这次评三好生,他肯定能评上。

解析:以偏概全,推理不正确,可在“这次”前加“思想好,身体又好”,“肯定能”改为“可能”。4.今天的作业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道化学题还未算出答案。解析:自相矛盾,可把“全部”改为“基本上”。

5.全班没有一个人不认为我班成为先进集体不是大家努力的结果。解析:不合事理。用三重否定,与本意相反,可把“不是”改为“是”。6.是否注意工作方法,是做好工作的关键。解析:肯定否定搭配不当(前后不一致)。后句“是”后加“能否”。

(六)表意不明

1.据全国打假办对假冒严重的60家企业进行调查,其共耗费年打假费用1.57亿元。(成分残缺造成歧义)2.上司应该排定简短会议的时间表――五分钟――与每一位员工,就他们负责的范围,每月进行一次沟通。(指代歧义)3.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划策的积极性。(定语修饰限制的范围歧义)

二、练习

(一)指出下列病句的病因并加以修改 1.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启发。

2.在改革出现的这些现象中,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3.通过学习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明白了一条人生哲理: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缺少主语 改:删去“通过”或“使”。

缺少主语 改:他的发言,给了我很大启发。

缺少主语 改:改革出现的这些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4.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5.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最有意义的一天。6.三月的西子湖畔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7.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8.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谓语宾语搭配不当 改: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谓语宾语搭配不当改: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和减少浪费。主语宾语搭配不当改: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最有意义的。主语宾语搭配不当 改:西子湖畔的三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主语谓语搭配不当 改:它每年发的电,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9.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10不管山路十分曲折艰险,他也坚持往上攀登。

11我们这次参加暑期野营活动,身体得到锻炼,但是思想上也有提高。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在“身体”前加“不但”,“但是”改成“而且”。前后不一致,“成败”包含正反两面情况,“安定”前可加“是否具有”与之搭配。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管”改成“尽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13 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和书籍。14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外地买来的礼物。

15昨天下午,我市领导干部认真讨论并听取了本届政府的工作报告。

16这篇小说情感细腻,文笔生动,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把它誉为一曲难得的爱国主义颂歌。17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18他家的院子里种了茄子、冬瓜、西红柿、小麦等蔬菜。语序不当,应改成“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序不当,把“各式各样的”放在“东西”前面。语序不当,把“珍贵的”放在“礼物”前。语序不当,“听取”和“讨论”互换位置。成份残缺,将“把它”改为“被”

7.中考语文病句修改复习 篇七

(2)修改: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

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病句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动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

能力提升:

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二、注意出现“禁止”“防止”类词的句子

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

例: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20xx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试题)

分析:例句中本意是“阻止非典的反弹”,若再加否定词,“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恰与原意相反,成为语病。应去掉“不”。

能力提升: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4.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

8.小学语文专题复习(修改病句) 篇八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2、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教学难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教学方法归纳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韩复榘(jǔ)演讲

解放前,盘踞山东的大军阀韩复榘,是个不学无术的大草包。可他却常常装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模样,到处发表演说。有一次,齐鲁大学校庆,他也赶去凑热闹,屁股还没坐稳,就开始发表演说。“诸位先生们:

今天是个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到会的人十分茂盛,看样子大概有五分之八啦!没到的请举手!” “今天校长请我光临贵校,本人深感侥幸。在诸君面前演讲,真是鹤立鸡群哪!”(学生们哄堂大笑)

“你们笑什么?我是个大老粗,和你们比不了。你们大家都是大学生,都会七八国的英文,我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我虽然说话不怎么样,可是打起仗来,我能赤膊上阵。”(学生们个个捧腹大笑)(出示笑话,激发学生兴趣)

看了这则演讲后同学们都觉得很有趣,谁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会笑呢? 是的,演讲词中有很多的病句。在平时我们说话时如果出现病句,就会闹出很多笑话或者产生很多误会,所以在说话时,一定要准确,语意表达要清楚。“病句”就是有病的句子。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想叫句子充分发挥交际作用,起码的要求是“字从文顺”,合乎语法规范。如果一个句子文不从,字不顺,不合乎语法规范,那它就有语病。通俗地说就是,凡是读起来不通顺,感觉别扭、含混不清的句子都是病句。

识别、修改病句也是我们中考的热门考点之一,熟练掌握病句专题将直接决定我们的会考成绩。今天我们来进入病句专题的学习。

二、学习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教学难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二)、出示考试说明:

能够辨析、修改以下常见语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重复累赘、前后矛盾。

知道了中考常见病句类型,现在我们结合实例来看看常见病句类型,加深对它的理解。

(三)、归纳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1)缺主语

a、通过这次谈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c、从上次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了当的方针和政策是群众中来的(2)、缺谓语

a、我在上学的路上,突然有一个乞丐模样的人倒在地上。

b、4月15日,《唐山大地震》在京发布会,公布了预告片和三分钟拍摄花絮。(3)、缺宾语

a、虽然工作和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们研究问题。b、市民在参与活动中增强了体魄,丰富了精神文化。c、要勇做绿色卫士,就要敢于制止破坏绿化。

2、搭配不当

a、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b、“五一兵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c、由于调整了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d、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e、我们严肃地研究了同学们的建议。

f、大扫除时,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g、能否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成绩优良的先决条件之一。

3、语序不当

a、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b、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c、为了开好运动会,学校组织了有意义的一次清扫活动。

4、重复累赘

a、我在心里由衷的感谢他们。

b、我们班的同学都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c、他正在进行打球。

5、前后矛盾

a、他大概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b、班里同学基本上都交作业了。

c、已经两天两夜没停的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找到了病因,我们就要开始为它治病,那么治病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请看下面修改病句要遵守的原则方法:

(四)、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

1、方法

(1)、成分残缺——补充完整(2)、搭配不当——规范搭配(3)、语序不当——调换位置(4)、重复累赘——删去多余(5)、前后矛盾——严密逻辑

增(增补法):将病句中缺少的成分补出来,使句子的结构完整,表意清晰。(多用在成分残缺的病句修改中)

删(删除法):把句子中多余的成分删掉,使句意清晰,避免重复。(多用在重复累赘,前后矛盾的病句修改中)

调(调位法):将句子中位置不当的词语进行调位,使句子结构清晰,符合逻辑规律。(多用在语序不当的病句修改中)

换(换词法):将句子中不适合的词语换成适当的词语,使句子搭配合理表意准确。(多用在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中)

2、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借助语感找病句,往往读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2)、提:主干提取。从而判断句子是否有误。(3)、改:增、删、调、换

(4)、查:进行复查(句子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五)、聚焦中考,实战演习

1、王敏发烧,医生给他作了血液化验,化验的后果要半小时后才知道。

2、假期里,居民区的大伯大妈们非常关心,照顾我们,我们的感激之情真是罄竹难书哇!

3、在开幕式上,体育健儿走着矫健的脚步,雄纠纠地通过检阅台。

4、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5、这本书大约20元左右。

6、许多飞快的汽车在公路上奔驰。

7、我国成功地发射并研制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

8、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10、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非常渺茫。

11、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人们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12、狼和小山羊的争辩,狼没有什么话再可说了。

13、瓢泼大雨淅淅沥沥的下着。

14、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15、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16、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17、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18、谢明因病落下三天课,他乞求老师帮他补习功课。

19、我军经过多次的冲锋。终于打退了敌人的顽强进攻。

20、《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2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的建设服务。B、他兴高采烈地跑来,高兴地说:“今晚的电影票买到了”。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发挥好坏的关键。D、广大农村青年表现出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热情。

22、对下面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或者“使”)B、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D、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 前加“宣布”)

2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B、英法帝国主义联军烧毁并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C、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难免犯错误。

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2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C、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能否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D、在第49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

2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B、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B、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百色城的空气更加清新。C、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D、“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

28、请找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

A、他很后悔,不该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好朋友分道扬镳。

B、愿意参加革命的,我们欢迎;愿意回家的,我们发给路费。一切由大家自己决定。’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D、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

29、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D)

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 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过去这个学校不执行“学生以学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很低。D、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30、以下句子没有语病一句是(B)

A、他们担心过多的变革会导致原来的社会格局受到破坏,原来的社会运转受到障碍。

B、他这次访问日本是要同日本国会和朝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问题。

C、洞中的历代刻石,大概属于“四旧”,早已铲除殆尽,无一幸存,只剩下伤痕累累的石壁。D、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归纳了病句的类型,并针对这五种类型总结了相应的修改的方法和修改步骤。要想在考试中准确答题,我们既要熟练掌握方法原则,也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校过程中不断积累,平时的语感积累更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决胜中考。

9.中考语文总复习修改病句 篇九

病句常见的类型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词语赘余。其它病句还有关联词语误用、前后矛盾、句式杂糅、语句产生歧义等。

本复习应对《考试说明》,只重点复习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语赘余,其余的点到为止。

2.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辨析A.语感法B.紧缩法C.分解法D.聚焦法

(2)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病句修改八项注意

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病句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例2“无论”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后面不能用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

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能力提升:

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二.注意出现“禁止” “防止”类词的句子。

有些词语,如“禁止” “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例: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分析:例句中本意是“阻止非典的反弹”,若再加否定词,“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恰与原意相反,成为语病。应去掉“不”。能力提升: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2.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3.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4.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

命题者也喜欢用多个否定词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负

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

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 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三重否定表示否定。)应去掉“不”。

能力提升: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

3.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 4.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5.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四.注意句中的介词。

介词的运用上,极易出现语病。这类句子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介词短语做状语,另一部分有正常的句子主干,命题者就常在这里设陷阱,给两个部分都加上介词,使句子的主语隐藏了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修改时常会发现两个介词删去任何一个都可以,这时仍要留心读句子,尤其有上下文的句子,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主语后,才把多余的介词删去。

例: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使我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分析:介词“通过„„”,“使„„”与后面的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整个句子没有主语。应该去掉其中一个介词。能力提升:

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2.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她很快恢复了健康。

3.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4.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使他打开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5.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五.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

这类句子常出现由并列短语作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的情况,命题者常设置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的语病。若由动词性并列短语作谓语时,就要注意语序是否合乎逻辑;此外就要留心它们是否都能与前面或后面的中心语搭配。例1: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例2: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分析:例1句中先“解决”再“发现”不合逻辑,属于语序不当的语病。应改为“及时发现并解决”。

例2 “注视和倾听着”这一并列短语中“倾听”可以与“报告”搭配,可“注视”与“倾听”就不能搭配了,句子犯了搭配不当的语病。能力提升:

1.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2.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3.老知青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和状态。4.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5.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六.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

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对此我们要掌握它们的使用规则: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词;使用“降低”“减少”“缩小”

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否则产生矛盾。我们平时掌握好这些规则,即可以避开命题者的陷阱了。此外还要注意出现重复啰嗦的语病。

例1: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例2: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分析:例1使用 “减少” “降低”“下降”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应改为几分之几或用百分比。

例2“大约”“左右”都表示不确定,重复了,应该删掉其中一个。能力提升:

1.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2.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3.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

4.由于“猪流感”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6.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好减少一倍。

七.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

如果句子中有“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时就要小心了,这个句子可能犯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因为这些词提出了两种情况,表示双提,它们后面大多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承接,这样才能搭配。可是命题者常在这里设置语病,有 的在双提词的后面跟了“能”“否”等表示单承的词,有的则在单提词的后面跟了表示双承的词,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

例1: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例2: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分析:例1前面的“内容正确与否”表示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却是单承,前后不一致,产生语病。可以在“作品”后面加上“优劣”并删除“一个”。例2 “做好”是单提的、“是否深入”是双提的、前后不一致。应该在“做好”前面加上“能否”。能力提升:

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2.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3.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4.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5.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6.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八.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有些句子没有上述病态特征,从语法上也看没有语病,这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成语或词语的感情色彩,读题时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分析:“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能力提升:

1.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2.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5.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以上介绍的这几种辨析语病的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有效。当然,不是所有的语病都能通过这些方法辨析,做题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

答 案:

一. 1.把“就能”改为“才能”;2.把“也该”改为“就该”;3.把“以及”改为“还是”;4.把“不管”改为“尽管”;5应为“不仅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更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6.把“却能”改为“都能”。二.1.删去三个“不可”;2.3.5.句删去“不”4.删去“不要”6.删去“免” 三. 分别删去1.“不需要”2.“不会”3.“不受到”4.“不是”

5、“不是”中的“不”。

四.1.2.3.句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删去“使”或前面的介词都可以。4.删去“才使”,5.删去“从„„中”。五. 1.“改正并认识”应为“认识并改正”;2.应为“艰苦卓绝的开采和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3.删去“感受和”;4.删去“态度和”;5.删去“优美 的舞姿”。

六.1.把“一倍”改为“二分之一”或“50%”;2.删去“至少”或“以上”;

3.把“ 好几倍”改为“几分之几”;4.把“一倍以上”改为“50%以上”;5.删去“约”或“左右”;6.把“一倍”改为二分之一“或50%”。

七. 1.删除“能否”;2.把“ 是解决”改为“是能否解决”;3.删除“的好坏”;4.把“是我们解决”改为“是我们能否解决”;5.把“能否” 改为“可以”; 6.删去“能否”。八. 1.“行径”改为“行为”;2.“暴露出”改为“涌现出”;3.“洗心革面”改为“调整版面”;4.“举一反三”改为“百般抵赖”5.“神机妙算”改为“阴谋诡计”;6.“始作俑者” 改为“首倡者”。中考病句题大盘点

一、搭配不当

1.夏天的鼓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2.广安的春天是一个美丽而迷人的地方。

3.湖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是襄樊市建国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重要组织。

4.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5.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那亲切爽朗的笑声。6.扬州获得2006年“联合国人居奖”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句1“鼓山”不是“季节”;句2“春天”不是“地方”;句3“运动会”不是“组织”;句4“事迹”不能“塑造”;句5“笑声”不能“看到”;句6“原因”不是“结果”

二、成分残缺

1.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2.通过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3.蒙古地处蒙古高原北部,是个以畜牧业为主的。

4.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5.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6.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句1句2滥用介词,致使主语残缺,句1删去“对于”,句2删去“通过”或“使”;句3句4缺宾语,可分别在句尾加上“国家””和“的志愿”。句5句6缺主语,句5可在“资源”后面加上“的意识”,句6可在“和谐”后面加上“社会”。

三、重复累赘

1.在第49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2.在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他身中数刀,浑身遍体鳞伤。3.本小区多处新建了若干垃圾回收点。

4.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分刻不容缓。5.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句1连用“囊括”“包揽”,语意重复;句2“身中数刀”与“浑身遍体鳞伤”语意重复。句3“多处”与“若干”重复;句4“十分”与“刻不容缓”重复;句5“眼下”与“当务之急”重复。

四、语序不当

1.公安干警们认真讨论并听取了任长霞局长的报告。2.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3.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4.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5.我生长在婺剧之家,婺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6.燃油价格的一再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下降,致使工农业生产成本连锁式提高,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句1“讨论”与“听取”颠倒;句2“纠正”与“指出”颠倒;句3应该是先重视后保障再改善;句4应该是先观察后分析再解决;句5应该是“我对婺剧”;句6应将“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不断下降”与“致使工农业生产成本连锁式提高”互换位置。

五、不合事理

1.“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2.无数攒动的人头和背脊,在我前面突然渐渐出现又在我身后悄然隐没。3.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4.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能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质的有效载体。5.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6.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7.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8.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句1否定不当,删掉最后一个“不”字;句2“突然”与“渐渐”矛盾;句3至句6都是一面和两面不能照应的错误;句7、8“防止”“不”语意说反了、删去各自句中的“不”字。

六、用词不当

1.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2.缺乏长远的规划,缺乏创新精神,都会障碍企业的健康发展。句1是假设关系,误用了关联词“但是”,可改为“也”;句2“障碍”是名词,应用动词“阻碍”。

10.中考语文病句修改 篇十

一、复习要点

1、能辨别句子的正误,修改常见的病句;

2、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选用恰当的句式、句子;

3、能根据句意关系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借助关联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地运用语言。

有关句子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历年来都是中考语文试题中”语基积累运用“部分的重要角色。具体的考查要求有:①能分析单句的成分;②会找句子主干;③了解各种句式及表达作用;④能区别常见复句类型,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分析二重复句间的关系;⑤能知道病句类型及特点,会辨析和修改常见病句。⑥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地运用语言。考查的重点目前放在对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形成两个方面,以便更好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解答这类试题,应注意的是:

上一篇:总助年度工作总结计划下一篇:浅谈分组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