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事业的热心人(精选11篇)
1.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篇一
热心公益事业 多年来,永清县委老干部局坚持把老干部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细里做,着重抓好发挥老干部作用这个主题,使该县老干部工作得到稳步提高,老有所为成了老干部工作中的一个亮点。
为引导全县老干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县老干部局以老年团体为平台,通过加强引导和提供车辆、服务人员等方法,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县关工委在原县长刘宏启带领下深入乡村、学校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和科技培训。今年上半年,先后开办各类培训班50多次,受训农村青年6000余人。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县关工委组织老干部用歌曲和快板宣传“八荣八耻”,副主任于学知编写了教育材料,印发到各中、小学校。原县外贸局局长宋贺义退休后发挥自己多年从事经济工作的优势,兴办企业,同时,他热心公益事业,捐资修路,安置下岗职工,救助贫困学生。交警蔡玉香退休后,听说交警大队要在县二小路口设一个交警助学岗,就主动承担了站岗和送学生过马路的任务,一干就是六年。
三年多来,根思乡蔡港村7名退休老干部发挥余热,多方筹资修路,使得一条条坑洼坎坷的土路变成宽敞平坦的水泥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12月24日一大早,蔡港村7名退休老干部就来到了修路施工现场进行义务劳动。虽然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70岁以上,但是干起活来,个个都不含糊。三年前,7名退休老干部看到村里的土路坑洼不平,村民出行不便,就一起谋划带头修路。退休老干部周宝联告诉记者,当时,他们7个退休老干部每天起早贪黑到每家每户去做工作,宣传造路的好处,让群众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人人欢迎,人人支持。
为解决修路的资金难题,7名退休老干部一方面发动村民捐资,另一方面远赴上海、苏州、无锡等地,找本村在外能人出资修路。退休老干部周春林介绍,他们找到了无锡正大集团,周董事长非常感动,一共支持了10多万元。
为保证工程顺利开展,7名老干部亲自去市场买材料,联系施工队,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工程每一笔收支都张榜公布,赢得了村民信任。三年多来,7名退休老干部共筹集资金7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7000多米,占全村路道总长的95%以上,还有少部分路道,大概7天左右就能结束,同时还改造水坝6座,使得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年关将近,余东镇个私业主心系贫困户,纷纷捐资。据统计,去年,该镇老板已捐资50多万元用于公益事业。
据介绍,余东镇个私企业较多,今年该镇启动了新型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个私企业主知道情况后,自发捐款,资助修路筑桥。他们说,加快新型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可以改善镇区环境,带动企业更好发展。
新宇村潘达新是新兴特种材料厂老总,他的企业多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他不忘家乡社会事业,为余东镇筑路捐资11万元。去年重阳节,江海橡胶、华强橡塑、五金机电、三轮时装、叶环超市等几家企业老总纷纷带上了慰问品来到了敬老院献爱心。
热心公益事业,捐赠修村道6万元,资助1户困难户子女读书,赞助圩镇建设、学校设施累计1万多元。
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回报社会
随着近年来经营效益的持续增长及员工收入的增加,兴业银行龙岩分行更加热心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今年上半年,积极响应市政府和总工会发出的“向下岗失业人员伸出援助之手”的倡议,在“扶贫助困一日捐”活动中,全体员工慷慨解囊,分行本部员工累计捐款4190元。分行漳平支行在“六一节”来临之际,派员前往部分中小学校慰问,并送去捐款1900元,同时还与漳平一中、漳平三中的部分家境贫困的学生结成对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分行永定支行在第十四次“全国助残日”该日派人与残疾人代表进行亲切座谈,并送去慰问金300元,表达对残疾人朋友的一片关爱之情。通过以上行动,兴业银行龙岩分行在当地社会及公众当中树立起“ 关爱社会、回馈社会”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良好企业形象。
致富不忘家乡
刘建明、茅德贤、徐心浩、张国栋等一批在陇南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企业家,致富不忘家乡,慷慨出资,建桥修路,大力支持社会事业的发展,如今在社会被传为佳话。
这些企业家都是在陇南这块投资热土上,凭着党的好政策、依靠陇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个人的艰苦创业富裕起来的。他们所拥有的企业都是资产上亿元以上的民营或国有企业,是陇南的重点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刘建明经营的建新股份集团公司,如今已形成了集有色金属、煤炭、电力、房地产等8个行业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业务遍及海内外,从业人员近万人,固定资产达到30亿元,年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年上缴利税12亿元,并跻身于中国500强企业行列。
在多年的发展中,他们一方面把在陇南积累的财富投资到陇南,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方面大力支持家乡的社会事业发展。刘建明日前出资2000万元,启动了陇南市区第二座白龙江跨江大桥的修建,同时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支持地方扶贫、修路、办学、人畜饮水等社会公益事业;张国栋于今年4月投资2000万元支持徽县的教育事业;而茅德贤这些年投入到成县公益事业的资金也超过了千万元,从上世纪90年代初修黄渚公路开始,他就与资助公益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期间,他为修路捐款两次各100万元;修医院、建景点分别捐40万元、60万元,至于在东边的乡镇上建一座小桥,为西边的村办小学增添一批教学设备,在城区建个厕所,在路边种植一些树木之类的捐赠,为某些单位集中订阅几千份报纸,他个人也记不清有多少。去年5月,茅德贤又投资500万元修建成县东河三桥,工程即将竣工;还有徐心浩、靳生忠等企业家也慷慨解囊,为陇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起到了表率作用。
2.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篇二
一、作为文学的阅读, 即使是正确的, 也不能是唯一的。
梁实秋先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选取了梁先生演讲的三则材料, 一是古诗 《箜篌引》, 二是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是《桃花扇》唱词片段。作者通过对梁先生这三个材料演讲时的表现, 或悲哀, 或喜悦, 或痛哭, 演讲变成“表演”了, 从而活画出了梁任公这个“有学问, 有文采, 有热心肠的学者”形象。但是, 其中梁任公先生演讲到这些材料时, 为什么喜, 为什么悲, 梁任公先生没有说, 梁实秋先生也没有说。如果没有其他的佐证材料, 单从孤立的这一篇文章是看不出什么的。所以, 讲到这儿, 梁任公先生当时究竟想到了什么, 大概只能凭读者的想象, 让读者根据自己的联想来填补这个空白。
于是, 有人作了这样的分析:
其一, 《箜篌引》。“诗写一位狂夫不顾家人所劝渡河而死, 实际上所表达的是一种疯狂的人格力量。是抗争的极致, 也是一种执着地追求理想至死不渝的精神。”“讲到这儿, 梁先生想起了昔日的战友——谭嗣同。正是执著的追求——追求国家富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驱使着谭嗣同坚定不移地像《箜篌引》里的狂夫一样奔赴死地!谭嗣同如此, 梁任公先生也是如此。”
其二, 杜诗。梁先生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时高兴地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这句诗写于唐朝基本上平定了安史之乱后。当杜甫听到朝廷军队已经收复了部分失地, 此时已经收复蓟北时高兴的‘欲狂’之状。梁先生讲到此时就好像看到朝廷割让的土地一一收复回来, 祖国大好河山就好像完全收复了一样, 不禁‘张口大笑’”。
其三, 《桃花扇》唱词。梁先生为什么演讲到此处‘悲从中来, 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呢?“这部分内容是‘左良玉在听到崇祯帝上吊而死’的消息时悲痛万分而唱的一段曲词。崇祯帝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生前也曾有过远大的抱负。他励精图治, 力挽狂澜, 希望改变明朝的命运, 但是当时明朝已经内忧外患, 最后只能是以失败告终, 而他自己也悲惨地上吊而死。当讲到这儿时, 梁先生想起了命运相似的曾经被寄以厚望的君主光绪帝。曾几何时, 梁启超等人和光绪帝发动戊戌政变, 君臣一起策划美好的未来, 希望借此改变国家命运, 使国家强大起来。但是, 结果却以失败告终。光绪帝被软禁, 抑郁而死, 一切终成泡影。于是乎, 说到崇祯帝上吊而死时, 梁先生‘不能自已’‘痛哭流涕’。”
以上的分析将这三则材料统一用“爱国”二字捆绑在一起, 作出的结论是:梁任公先生的“热心肠”, 即“炽热的爱国热情”。
这看上去似乎颇有道理, 作为个人的解读也应该值得赞赏。但这种分析是否有“故意拔高”之嫌?难道就只有这一种解读吗?是不是还可以有其他的理解?毕竟我们谁也不知道梁先生当时的真实思想, 只能凭文章推测。比如, 讲到《箜篌引》时, 是否想到了自己?如果上面对《箜篌引》的分析正确的话, 不正好也是梁启超先生自身经历的写照?还有好多其他类似的精神和情景, 为什么只能是“想到了谭嗣同”?对后面二则材料的理解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
文学的阅读, 是再创造的过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正是文学阅读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 面对并不确定的问题, 教师应该, 也必须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只有这样, 才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决不能因为这种解读能将作品中的人物定位得更加高尚, 就不顾事实不管个性, 唯此为是, 整齐划一的硬塞给学生这个也许并不科学的观点。
二、作为科学的阅读, 即使是推断, 也不能是无根据的。
高考语文阅读常常有二类完全不同性质的阅读, 一是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是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可以发挥想象, 而实用类必须判定有据。所以命题者常将“没有根据”作为错误点命题, 可见“依据”对于科学阅读的重要意义。
对于梁任公先生“热心肠”的理解, 我们也必须做到“有理有据”。如前所述的观点之所以说“似乎颇有道理”, 其前提是单从课文文本来看。如果加上一点可作依据的背景资料, 则可见其大谬不然了。前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课文选的三则材料, 那么, 我们不妨把这些材料回归到梁公演讲的原始内容和场景中来考察。
梁任公先生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演讲, 据梁公自述, 是1922 年“在清华学校讲国史, 校中文学社诸生请为文学的课外讲演”所作的。其“讲义随讲随编”, 发表在《改造》杂志, 后也编入《饮冰室文集》。其讲义原文现在尚可查, 网络上也不乏转载。梁实秋先生所记的三则材料均见于讲义的第三部分, “奔迸的表情法”。什么叫“奔迸的表情法”呢?梁先生说:“向来写情感的, 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 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 是我们中国文学家所最乐道。但是有一类的情感, 是要忽然奔迸一泻无余的。我们可以给这类文学起一个名, 叫做‘奔迸的表情法’。例如碰着意外的过度的刺激, 大叫一声或大哭一场或大跳一阵, 在这种时候, 含蓄蕴藉是一点用不着。”这是梁先生所总结的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的一种类型, 还有二种类型是“回荡的表情法”和“蕴藉的表情法”。《箜篌引》、杜诗、《桃花扇》都是演讲者在讲“奔迸的表情法”时的举例。
《箜篌引》其实并不是一开头就讲的。在讲《箜篌引》之前, 梁先生还讲了《诗经》 (《蓼莪》《黄鸟》) 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然后再说:古乐府里头有一首《箜篌引》, 不知何人所作:据说是有一个狂夫, 当他冬天早上在河边“被发乱流而渡”, 他的妻子从后面赶上来要拦他, 拦不住, 溺死了。他妻子做了一首“引”, 是: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 将奈公何。
然后又引了一首《陇头歌》, 一起小结道:“这些都是用极简单的语句, 把极真的情感尽量表出;真所谓‘一声《河满子》, 双泪落君前’。你若要多著些话, 或是说得委婉些, 那么真面目完全丧掉了。”
由此可见, 演讲者其实并没有过多的联想, 既不可能有时间多想, 也不可能有心境作这种无妄的联系, 仅仅只是众多的直接抒情中的一例而已。所谓想到谭嗣同者, 实在是臆断妄想。
而据吕峥先生说, 很多年后, 当闻一多向他的学生们“表演”梁启超讲授古乐府《箜篌引》的情形时, 依然情绪激昂。他模仿道:“梁任公先把那首古诗写在黑板上, 然后摇头摆脑地朗诵一句‘公、无、渡、河’, 接着大声喝彩, 叫一声‘好!’然后再重复地念‘公、无、渡、河’, ‘好!实在是好!’梁任公这样自我陶醉地一唱三叹, 一声高过一声, 并无半句解释。然后黑板一擦就算讲完。” (见《文史参考》2010年第23 期) 在这样的演讲情境中, 又哪里可见演讲者的爱国情怀来?梁实秋先生之所以印象深刻, 二十年后还能记起, 大概主要是和闻一多先生一样, 因为演讲者的表演独特之故。
开头讲的这一些都是感情哀痛的例子, “这类一泻无余的表情法, 所表的十有九是哀痛一路。”而这种表情法的形式往往是在不受格律束缚的韵文中表现的, 如 《虞兮歌》、《大风歌》、《五噫歌》、《上邪曲》, “正式的五七言诗用这类表情法的很少, 因为多少总受些格律的束缚, 不能自由了”。但“独有表情老手的杜工部有一首最为怪诞”, 居然是用格律诗写的, 而且表喜悦的感情。这一首就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结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演讲者感叹道:“凡诗写哀痛、愤恨、忧愁、悦乐、爱恋, 都还容易;写欢喜真是难。即在长短句和古体里头也不易得, 这首诗是近体, 个个字受‘声病’的束缚, 他却做得如此淋漓尽致!那一种手舞足蹈的情形, 读了令人发怔。据我看过去的诗没有第二首比得上了。”
“此外这种表情法我能举得出的很少。”
梁任公先生讲杜诗的目的是什么?显然, 一是举出格律诗中的独特例子, 二是举出表欢喜之情的来。杜诗二者兼备, 所以“怪诞”。至于演讲者“状极欢喜”就很好理解了, 要知道, 梁启超先生老而率真, 演讲而具“表演”风格, 讲到杜诗的欢喜, 表演者也自然也要表现出欢喜之状了。
梁公演讲思路十分清晰, 逻辑谨严。讲了格律诗中的“奔迸的表情”, 再讲词中的, 接下来自然还要讲曲中的。“曲本写这种情感, 应该容易些, 但好的也不多。”这便有了《桃花扇》的举例:“以我所记得的独《桃花扇》里头, 有几段很见力量。”于是开始悲悲切切的演唱开了《桃花扇》选段。唱毕, 演讲者说:“这几段, 我小时候读他, 不知淌了几多眼泪。别人我不知道, 我自己对于满清的革命思想, 最少也有一部分受这类文学的影响。他感人最深处, 是一个个字, 都带着鲜红的血呕出来。”小时候读它就不知淌了几多眼泪了, 难道次次都想到了崇祯帝?真是无稽之谈。
三、教学的阅读, 不仅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也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态度。
阅读教学, 本质上是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明确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 “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特别强调, 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从过程和方法等方面对阅读教学作出了原则规定。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读”, 这个学会就不仅是方法的问题, 也是一个态度的问题。
胡适先生的“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虽然是针对文史研究提出的, 却也恰好表达了现代阅读观不可偏废的二个方面, 即求新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大胆假设”是要人们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 挣破旧有思想的牢笼, 大胆创新, 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或解决的可能;“小心求证”即是要求人们不能停在假设或可能的路上, 而要进行证明, 小心的证明则是一种严谨求实的态度, 在证明过程中不能捏造事实, 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事实, 更不能用道听途说的东西去充当事实, 而是要尊重事实, 尊重证据, 不能有半点马虎, 千万要“小心”。
3.哈苏 热心公益事业 篇三
7岁就开始接触摄影的Carsten Schael,1991年移居香港,开设影楼并成为成功的商业摄影师,他对最新最尖端的科技一直投以关注,当“香港盲人辅导会”需要一些极高解像度的影像来印制海报时,哈苏3900万像素的H2D-39就成了Carsten Schael的首选。Carsten Schael希望通过这次拍摄传达一种积极面对人生的精神,通过这些人像照片带来喜悦和欢笑。
《关爱无国界》经典图片展在京举行
8月21日,《关爱无国界——共建一个家园联合国难民署经典图片展》在北京恒基中心展出。本次展出的图片均为世界顶级摄影师的作品。参展的50多幅优秀作品,记载了世界许多国家难民背井离乡的凄苦,也展示了难民重建家园的希望。
2006年,索尼公司以5215万元年度捐赠额,被中国民政部评为十大慈善跨国企业榜首。此次,做为独家赞助企业,索尼希望通过联合国难民署经典图片,希望通过弘扬摄影文化来帮助那些蒙受苦难和需要关注的人群。让那些有震撼力的“凝固历史”的优秀图片,呼吁更多的企业、团体和个人能够加入到关爱的行列中,让全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宇瞻致力环保
闪存卡换新装
如今的闪存卡种类越来越多,既有用于数码相机的,也有用于手机的。很多闪存卡外观极为近似,但却并非同类,应用的领域也完全不同。为了便于消费者快速分辨闪存卡的类型,能够迅速地按需选购,Apacer宇瞻科技为全系列闪存卡产品设计了新的包装。
按照不同产品的应用与消费群体,宇瞻将产品区分为“相机系列”与“手机系列”两大类产品,这样,消费者可以根据外包装的颜色与文字标识,快速寻找所需要的产品。改变闪存卡产品的外包装虽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升级,但是此举大大提升了宇瞻产品的辨识度。
此外,随着全球绿色环保意识的加强,宇瞻已将记忆卡全系列产品及其包装导入“限制有害物质使用”(RoHS)环保制程规范,提供消费者高容量、高读写速度、高兼容性闪存卡产品以及“5年保修”的服务承诺,使用户能够更安心地使用宇瞻的闪存卡来打造自己的数字影像生活。
八面来风
《昨日北京》
9月16日,朱宪民《昨日北京》再现北京百年印象画廊。多年来,他以一个旁观者与见证人的目光,穿梭于胡同与城墙下,不张扬地为北京这座古老城市做着影像纪录,再现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记忆……
《C国际摄影杂志》着落中国
9月12日,国际性专业杂志《C国际摄影杂志》在北京东八时区艺术书店举行了首发仪式。一年两期,四种文字全球发行(英语、汉语和西班牙语、日语),是唯一一本全球性、中英双语的艺术和摄影杂志。
内蒙古建图库庆华诞
内蒙古自治区60岁生日之际,举办了《相约草原》迎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百名中外摄影家看内蒙古活动。包括采访摄影、图片征集、出版画册、建立内蒙古图片库等。活动至2007年8月结束。
彼岸·看见
8月11日至8月23日, “彼岸·看见”在京展出,汇聚了郎静山、张才、郑桑溪、陈春禄等老中青三代共20位艺术家的200多件作品。这是台湾地区摄影界近年来首次以集体面貌在祖国大陆亮相。
理光GR DIGITAL固件升级
新固件的版本号升级为Ver 2.02,其主要作用是可进一步提升GR-DIGITAl自动对焦准确性。考虑到理光GR-DIGITAl的高端定位以及AF性能对专业机型的重要性,所以必须作到精益求精,建议用户尽快升级 ,以下是固件升级页面
WINDOWS 版本http://www.ricoh.com/r_dc/download/firmware/exe/GR-202.EXE
4.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 篇四
累计至今,他的捐款,已超过4万元。2011年,他还倡导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爱心社成立以来,收到爱心居民和企业家的捐赠近2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近千人次。南通市红十字会也申请注册了“磨刀老人”公益商标,并设立“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倡导“人人可为、力所能及”的微公益行动。
这位心怀大爱的老人感动了无数人。评选阶段,无数市民通过网站、手机等方式为老人投票加油。截至1月19日12时投票结束时,吴锦泉以2989400票排名第二位。今晚,在无数家乡人的期盼和网友的祝福下,老人出现在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领奖台上。
今天晚上,不到7点,位于南通市港闸区天生港镇的五星村社区里,就已经聚集了一帮热心的村民,等着一个小时后在央视播出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被他们围在中间的吴老须发皆白,有些紧张地等着自己在电视上出现的瞬间。
电视机里,位于舞台最前方的吴锦泉坐在小马扎上,带着他最熟悉的那套工具,安静地磨着剪刀……这成为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多年来,一个不多见的景象。“人性中最好的东西一直都在,可能在我们身边,可能是你,可能是他。”昨晚8点开始的“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以吴锦泉老人的故事作为了开场。
5.热心公益 篇五
时代的步伐已经迈进了二十一世纪,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越来越被关注,献爱心的团体也随之壮大,勇于奉献是每个中华儿女的任务。坚持不懈的开展公益活动,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的提高,加快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既要熟练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更不能将勇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财富丢弃。
二、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的风气,弘扬服务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了再一次展示武纺青年志愿者的形象;进一步诠释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团结,奉献,友爱,互助”的社团理念及有关服务精神。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精心筹办了“公益在身边”的公益活动。
三、活动单位:
***学院***专业***班
四、活动时间:
未定
五、活动地点:
校园、孤儿院、养老院等需要社会关心的地方。
六、活动构成:
①热心公益,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②大力宣传做公益的精神,号召更多学生热心公益,积极加入活动中来;③去关爱残障儿童和孤寡老人,譬如去孤儿院或养老院
④帮助工作人员和要帮助的对象更好的沟通;
⑤活动结束后,由团支书负责起草活动总结报告,由团组织负责召开总结大会,并表彰先进班级
七、活动流程:
活动前十天,由团支书召开班委会全体干事会议,宣布活动相关事宜;
在活动前一个星期,由宣传委员在班内进行宣传;
由组织委员负责与其他班委会成员商榷合作事宜;
由各个班委会成员负责活动现场秩序;
由生活委员负责活动后的器材收拾及其登记。
八、活动预算:
给儿童带去的糖果、文具、衣物(可在班级上呼吁同学自愿捐助)等开销约为200元左右;
给老人带去一些日常用品、以及一些衣物等开销约为300元左右;
为防万一,准备一部分应急资金约为200元左右;
总经费在700元以内,经费可采取在全校募捐以及回收废品等途径来获得。
6.热心公益事迹 篇六
xx同学是五(1)中队副中队长,平时积极肯干、乐于助人,总是尽心尽职地为同学做好服务工作,责任心较强,每项老师布置的任务都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在班里,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坚持锻炼,学习勤奋,各科成绩优秀,四年级曾被评为学校免试生,连续四年被评为“自信之星”和“特长生”。从一年级起担任班级语文课代表至今,在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同时也深受同学们的信任,是同学们的`好朋友,老师的好帮手。
该同学能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义工服务等形式多样的课外学习实践活动。是杭州市环保志愿者总队队员,杭州综合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多次参加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天使爱心志愿者服务和环保公益服务活动,并组织同学参加,在志愿者活动中发挥先锋带队的积极作用。
7.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篇七
两年前, 当我踏上郾城区生杨村这片土地, 担任驻村书记的时候, 迎来的是村民们阵阵质疑声:“一个区里来的干部, 能安下心来在这里工作吗?”
两年后, 同样还是这些村民, 紧紧地拉着我的手, 不舍得让我走。两年的驻村工作, 除了让我深深地爱上了生杨这片土地, 也再次让我懂得了, 这奖那奖, 不如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 不如百姓的口碑。
一、走访调研, 摸清村情民意, 制定工作目标
2011年, 我带着简单行李, 满怀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满怀着推动生杨村发展的坚定信心, 在村部简陋的两间房子里安家了。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 助推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主题, 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实事, 谋福祉。无论白天还是夜晚, 有空就到群众家里拉拉家常, 吃百家饭, 串百家门, 把脚印印在农舍和田间地头, 吃透村情, 了解民意, 为开展好驻村工作提供清晰的思路。在走访中我做到“四深入, 四了解, 四明白”。一是深入村民家中, 了解生杨村经济发展状况, 村民增收渠道, 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 明白该村今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二是深入党员、干部家中, 了解“两委”班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明白搞好村级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三是深入种植大户、养殖户、科技示范户家中, 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问题和适用技术, 村规民约的普及问题, 明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重点;四是深入上访户、有矛盾农户家中, 了解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 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明白如何搞好农村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走访中, 我共深入农户286户, 与700多名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先后召开五次“两委会”, 六次党员会。通过走访, 我了解到生杨村底子薄, 基础设施落后。全村总人口1483人, 共有两个自然村, 8个村民小组, 全村有26名党员, 13户低保困难户, 长期上访1户。集体经济基本为零, 没有村卫生所, 看病就医不方便。村里道路年久失修, 群众出行不方便。村“两委”班子工作不够大胆, 求稳怕乱, 发展的办法少。吃透村情民意后, 我积极争取局党委的支持, 研究部署帮扶计划, 分别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和三年帮扶计划, 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搞好驻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召开村民会议, 倾听群众意见。
二、不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我把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班子建设作为帮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切实加强了生杨村党支部班子建设,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 村务、账目定期公布, 自觉接受群众的询问和监督, 真正使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给群众一个明白, 还干部一个清白。同时在支部中开展了“建堡垒夯实基础, 做先进争当楷模, 比贡献带头致富”活动, 并提出了“喊着群众干, 不如做到群众看”的口号, 党员干部率先垂范, 掀起了富民强村的高潮。同时我还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每周定时组织党员收看远程教育节目, 开放了农村书屋, 要求每个党员做到收看有心得, 读书有笔记, 坚决杜绝流于形式, 通过学习, 党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巩固了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 增强了“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解决热点难点, 切实为驻村群众谋福利
一是改善了群众的出行问题。生杨村道路年久失修, 乱搭乱建, 垃圾遍地。邻村群众戏称生杨村的路“晴天一身土, 下雨一身泥, 大车坏减震, 小车坏底盘”, 多年来, 村民们一直盼望着整修道路, 但是由于村里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群众也不富裕, 修路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了解这一情况后, 我决定让这一愿望变为现实。为了筹措修路资金, 我多次组织召开支部会、村委会研究解决办法, 为修路东奔西走, 筹措资金。在两个月的时间里, 我使出浑身解数, 东奔西走, 求熟人, 托关系, 找门路, 通过一事一议争取到上级资金15万元, 卫生局帮扶, 村里自筹资金26万元, 终于建成了村内六纵两横的硬化道路网, 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
二是解决了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生杨村西一公里处, 有一条河, 是市区处理污水的排泄出口。近年来, 生杨村的群众渐渐发现, 他们饮用的地下水, 烧开后不仅水垢多, 而且还带有腥臭味。随着周边村子“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 群众要求安装自来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但由于“安全饮水工程”需要立项、报批等程序, 村里饮水安全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在一次“知村情解民意”座谈会上, 群众代表个个情绪激动, 甚至有人提出要堵塞河道, 阻断污水;也有人提出集体上访, 向政府讨一个说法。为了稳定群众的情绪, 我一面积极做好群众思想稳控工作, 一面多次到黑龙潭乡政府、区水利局反映群众的诉求, 多方疏通渠道, 积极奔走协调, 求得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10万元, 终于在“两委”换届前的关键时刻, 将生杨村的“安全饮水工程”敲定。
如今, 村里的群众已经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他们感激地说:“是王书记帮忙让俺吃上了安全水, 这水喝在嘴里, 甜在心里啊!”
三是解决了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作为一名卫生局的干部, 我从关注百姓健康入手, 积极开展预防保健宣传, 推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驻村以来, 我积极协调和组织区医院、区二院、区中医院的医疗专家到生杨村开展义诊活动, 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专家级的医疗服务。多次组织社区医疗服务队, 挨家逐户对村民进行健康普查, 为每个村民都建立了一份伴随终生的健康档案, 并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服务和定期随访。截至目前, 全村已建立健康档案1086份, 普查出慢性病患者37人, 需要及时住院治疗的5人。
近几年, 随着原有村医的改行, 生杨村的群众要到邻近的老应村看病就医, 特别是晚上有个头疼发热的, 看病极不方便。我积极争取局党委的支持, 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拿出12万元, 为生杨村建起了一所标准化村卫生所, 又从村医队伍中调剂两个经验丰富的村医, 解决了生杨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
组织城里医院到生杨村开展义诊活动。
为困难群众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四是化解矛盾, 息诉上访, 维护社会稳定。我把生杨村的信访稳定工作看成驻村工作的头等大事, 夏收、秋收、逢年过节都要到低保户、困难户、上访户家中进行访贫问苦, 尽力帮扶。三组村民杨文华中度残疾, 老婆偏瘫常年卧床, 儿子患遗传性疾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家庭十分困难。夏秋两季我组织卫生局青年志愿者帮他抢收抢种, 逢年过节送去现金和米面油等食品, 又帮他办理了低保手续走出困境。七组村民杨得友老婆改嫁, 女儿留下一个孩子后出走, 他生性懒惰, 房屋破旧、田地荒芜, 一直一来都是生杨村的常年上访户。驻村以来我通过与他耐心细致的交流, 倾听他的苦衷, 解开了他的心结。今年我会同当地政府, 利用危房改造的机会, 筹措资金, 垫付工程款为其新盖房屋四间, 并办理了低保手续, 解决了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 彻底打消了他上访缠访的念头, 维护了生杨村的稳定。通过这两件事, 我深深体会到, 群众利益无小事, 我必须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样办实办好, 这样才能取信于民, 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驻村干部就是群众利益的代表, 是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的。否则, 我就愧对共产党员这一称号。
五是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打造和谐村庄、平安村庄, 离不开精神食粮。我筹措资金购置图书5000册, 设立了农村书屋, 添置设备, 开通远程教育, 组织人员, 成立了锣鼓队, 拿出经费, 邀请知名剧团, 连续两年举办传统农村庚会。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 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树立自身形象, 传达驻村工作正能量
平时我吃住在村, 坚守工作岗位, 绝不增加群众负担。我时常提醒自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不给群众添麻烦。要坚守岗位, 做驻村工作的典范。要心系群众, 多为群众排忧解难。要严格遵守上级有关驻村纪律, 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2012年春节前的一天, 支部书记杨富领带领几位村民, 到我的宿舍送来了两只鸡, 一捆粉条, 一箱鸡蛋, 我一再谢绝。这群朴实的庄稼汉激动的说:“你给我们村帮了这么大的忙, 这都是咱村的土特产, 你要是不要, 就是看不起我们。”不得已我暂且收下。事后, 我拿出500元钱, 以捐款的形式交到了村里账上。2013年, 生杨群众组织舞狮队到卫生局机关给我送锦旗, 在北环路张庄村被我拦了下来。今年3月份, 《漯河日报》记者张露找到我说, 生杨村拿出1万元的宣传费, 要对我进行专访, 也被我婉言谢绝了。在别人眼中, 可能我不近人情, 可是我深深地知道, 生杨村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都要花到该花的地方。说句心里话, 这几件事我打心眼里感动, 每每想起干群的朴实热情, 我的心就难以平静。我不过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群众就给了我这么多的支持和荣誉, 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做好驻村工作呢?生杨村的干部群众终于把我当成了一家人, 只要我自清气正, 踏实工作, 与群众打成一片, 生杨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艰苦而愉快的驻村工作使我丰富了基层工作经验, 提高了驾驭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也使我经受了一次人生的洗礼和锤炼。我时常用内乡县衙的一副对联警示自己:“吃百姓之饭, 穿百姓之衣, 勿说百姓可欺, 自己是百姓;得一官之荣, 失一官之辱, 勿说一官无用, 地方全靠一官。”
8.热心公益的老党员魏细根 篇八
初夏,穿过平坦的水泥路,笔者慕名来到库车下新村点,倾听老党员魏细根那一首首感人的夕阳和谐曲。
一次做客,触动他的“理事瘾”
离206国道2公里远的库车下是魏细根的老家。12年前,在县城机关上班的他随着儿子住进了横江镇圩镇的新房里。谈起“理事”的缘由,他娓娓道出了那次难忘的经历。那是退休后第一年冬天,他去库车下堂叔家做客,当他走过泥泞的村道到达村口时,横在村前的河里出现了令他难忘的一幕:只见河岸两边零零星星地停摆着10多辆摩托车,曾经架在河面上的木桥,早已因久无人管被水冲得七零八落,几个进出的村民,正卷着裤管提着鞋袜在过河。冰冷的河水冻得村民们直打颤,也深深刺痛了魏细根的心,他暗下决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带领村民造一座钢筋混凝土桥。
当魏细根提出要暂时离开儿子家,到堂叔家搭住带领村民造桥时,全家人都坚决反对。但魏细根却铁定了心,不顾家人的拦阻,带上几件随身换洗衣服,住进了库车下堂叔家里,并立刻联合村里几个热心的村民成立了“造桥理事会”。就这样,魏细根从退休到现在6年多时间里,连任村里造桥、修路、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会长。
一片真情,挥洒在村落间
一位皮肤黝黑,双手粗糙,穿着打补丁衣服的老人家正和村民一起从车上搬水泥,见面时笔者差点认不出这就是魏细根。旁边的魏清云老人说,别看魏细根是一名退休干部,干起活来却毫不含糊,而且平时省吃俭用,省下钱来捐助村里的公益事业,几年来有记录的捐款就达6000多元。
魏细根任理事会长,凭的是一片真情,洒的是一腔热血。村里造桥时,正值寒冬腊月,由于资金不够,所需碎石要村民自己采挖,魏细根二话不说,卷起裤管第一个下河采石,刺骨的河水像一把剔骨刀,冻得许多在场的年轻人都直打冷颤,魏细根却从未哼过一声,10多天的采挖一天都没有落下。桥面铺水泥,缺少木板,魏细根急忙从村里借来板车,把儿子家盖新房用的木板运到工地上使用,气得儿子几天都不理他。魏细根带领村民自筹自建,两个月后硬是把一座35米长、3.5米宽的钢筋混凝土桥建成,而他也因此整整瘦了一大圈,原本白皙的双手长满了冻疮,由于长时间在风雨中作业,还因此患上了风湿病。魏细根的右小腿上至今还有一块4公分长的伤疤,那是修村里至206国道的水泥路时石头砸伤的。
就这样,为了村里的桥村里的路,魏细根哪怕吃苦受累、生病受伤都心甘情愿。
一本笔记,谱成一曲赞歌
“作为理事会长,要尽量把工作做细做明,使村民们满意。”在和魏细根交谈时,笔者发现他随身带着一本厚厚的记录本,里面详细记载着新村点每个村民的家庭情况、新房面积和位置、村民对村庄建设的意见等等。魏细根神秘地说,这是他多年从事理事会工作积累的“财富”。
库车下刚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时,魏细根的侄子多次私下找他,希望他把自己的新房位置安排在靠河最南边。面对侄子的要求,魏细根没有当面拒绝,而把它作为村民意见记在了记录本上。第二天开村民讨论会时,魏细根把这个意见在与会村民面前提了出来,侄子的意见没有通过,几个当初想私下找他安排新房位置的村民也打消了念头。
9.热心公益 奉献爱心 篇九
背景材料:一个女孩用自己的善良感动了一座古城;一个青年,用自己的生命让两个民族为之动容,这个女孩就是西安女孩熊宁,她大学毕业后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孤残儿童,她曾四次前往青海省为当地孤儿学校和当地牧民捐款捐物。3月10日在前往西宁一所孤儿学校探访时,不幸发生车祸,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1.熊宁热心公益事业,她主动承担了哪些社会责任(他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 奥运志愿者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
①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②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③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④尽自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
2.请你在“爱心留言簿”上写下一句自己的心里话,以表达对熊宁的追思。
①当你在时,是那样的默默无闻,在你去世后,方知您是那样的伟大,②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其长短,而在于其价值,从你身上,我看到了生命价值的伟大。③曾为你流泪的我,愿像你一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3.读了熊宁的事迹之后,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向她学习?
为了传承爱心,你准备怎样做?
10.热心公益表扬信 篇十
无偿鲜血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关怀,更是一种奉献。整个献血过程中,大家笑语嫣然;填表、测血压、排队化验,秩序井然;不少患者家属受到感染,纷纷加入到献血队伍当中。献血是爱,是奉献,也是一种光荣,我院参加无偿献血的职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的关怀。荣誉名单如下:
XXXX
以上同志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彰显出我院医护高尚的精神风貌,值得全体员工学习。医院党委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职工理解并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来,用点滴热血筑造人间爱心长城,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倾注更多的热情。
中共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党委
11.事业贵在有心人 篇十一
常杰,法学博士,现任国家检察官学院天津分院院长,兼任天津市案例法学会常务理事,天津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曾任天津市人民检察院驻保税区检察室主任,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处处长。2001年公派美国纽黑文大学、中央康州大学作访问学者,2006年赴美国杜克大学学习国际贸易与法律。2013年任院长以来,做副主编或参编法学类专著、教材两部,在《人民检察》等核心或公开发行的刊物发表论文3篇,连续两年获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
黄学昌(以下简称黄):常院长好!有幸和您相识相知,回想起来,已经五个年头了。那时候,您任市院教育处处长,对检察教育培训事业颇为倾心,富有见地。如今,您在分院院长的岗位上,有哪些体会和感受?
常杰(以下简称常):曹建明检察长说过,检察教育培训是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途径,是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任分院院长的两年来,自己深刻感受到,检察教育培训是检察事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当前,也关系到我们检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在教育处处长的岗位上,自己更多地考虑教育培训的宏观工作部署,研究工作方向,制定工作标准。那么,现在的工作岗位,更需要我思考如何在教学科研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带领整个团队开发一流的精品课程,完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流的检察人才。
黄:天津分院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发展上的优势,请问您怎么看待这种优势,如何对本院进行定位的?
常:天津分院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的最南端(原大港区),东临渤海湾,北距天津市区和天津市检察院约30公里,占地123亩,校舍总面积1.7万平方米。2006年开始,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当前,又与京津冀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叠加,成为天津乃至全国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处在这一得天独厚的大背景下,天津分院时刻有一种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改革意识、责任意识,努力发挥创新、引领、示范和带头作用。
近年来,天津分院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高检院、天津市院和国家检察官学院工作部署和总体要求、按照市院党组“四、三、四、四”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学院在检察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和窗口示范效应,努力把天津分院建设成为满足检察教育培训需求、功能多样、品牌立院的教学科研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改革创新基地。
黄:这个定位的要求很高啊,您和分院以怎样的思路来实现发展目标?
常:天津分院积极发挥在全市检察教育培训中的龙头带动作用,确定“3+1”的总体工作思路,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材资料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提升科研能力水平”,多项工作取得了质的飞跃和新的突破,走在了全国前列。按照“正规化培训覆盖全员、专业化培训分级分类”的要求,2013年以来,天津分院平均每年在院举办培训22期2067人次,送教下基层750人次,受训人数达到了全市干警总人数的93%,一年内基本实现了检察教育培训的全员覆盖。
探索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培训方式,积极开展体验式、研讨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3年以来,经过在学院内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特别是赛前的封闭培训,共走出了全国十佳公诉人2人,全国侦监业务标兵、业务能手2人,全国民行检察业务能手2人。学院专职教师连续四年获“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连续三年有论文入选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市院于世平检察长为天津分院2014年出版发行的“新进人员岗前培训教材”写序并给予高度评价。学院领导及教务、教研部门共有从事教学科研的专职教师8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5人,研究生在读1人,本科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75%。两年来,天津分院共有10篇学术论文和1部参编的法学专著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和出版,开发法学理论、检察理论、检察实务类课程12门,参与送教下基层、专项业务、领导素能、岗位技能、任职资格培训,听课人数达1500人。
黄:来之前就有所耳闻,天津分院充分和基层院开展合作交流,特别是和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实现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司法实践的良性互动,请问常院长,您们是如何利用教学示范基地平台的?
常:2014年初,天津的河东区、河北区、河西区和大港区四个基层检察院被国家检察官学院批准成为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加上今年3月,国家检察官学院在天津市武清区建立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占到了全市基层院总数的31.3%。近年来,在国家检察官学院的领导下,天津分院加强了与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及武清区院的交流与指导,针对地域特色和专业特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执法办案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河北区院探索“现场教学”,尝试办案与培训的无缝对接,以尚在办理的案件开展实训,办案与培训同步进行,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同时提升学员的实战能力;河西区院创新使用“小课堂式”、“多教官式”、“结对式”、“定制式”四种新型培训模式,积极搭建岗位技能练兵平台,并将岗位练兵与岗前培训相结合,提高了检察人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河东区院注重实践与教学的资源共享,先后成立了12个社区检察室和驻企、驻行政执法单位检察室,充分掌握社情民意的第一手资料,用实践促培训,推动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大港区院充分发挥业务骨干和拔尖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开展以青年检察官为主体的互动式精品课程培训,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进行角色扮演及实景演练,提高检察人员的岗位素能;武清区院依托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开展了有地域特色的教学科研活动。教学实践示范基地院先后有2个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自成为教学实践示范基地以来,五个基层院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2部。公开发表并获奖的论文128篇,完成高检院及国家检察官学院课题12个。
黄:天津分院在教学方式上有一些独特的创新,很好地适应了成人教育的特点,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常:天津分院坚持以培训方式改革为突破口,发挥教育培训的实质功效,全面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去年以来,借助基层院的实践优势和基层一线优势,在部分区、县院进行了一系列培训方式改革探索。
河北、河西区等教学实践示范基地院针对自身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探索改革教育培训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河北区院推行“现场教学”,将真实的职务犯罪举报线索在课堂上交给学员,检察教官针对个案特点,按照法定程序和办案规则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教学与辅导,实现了办案与教学的无缝对接、良性互动,所办案件均顺利结案。
河西区院推行的“小课堂式”培训,是把办公室变成课堂,在业务培训中,指定一名熟悉本条线业务、具有一线工作经验和较高办案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的干警担任授课教师,在本科室授课,人员多者十余人,少的三、四人。在这一过程中辅以“多教官式”培训,其余业务骨干充当辅助教官,对学员进行随时指导,将问题及时解决在课堂。“结对式”培训是针对部分干警年龄较大,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培训内容有困难等问题,专门指派年轻干警与其结成一组,随时了解其学习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讲解。“定制式”培训是针对驻看守所干警工作量大,集中培训时间少的情况,指派专人在其方便的时间随时提供相应培训的方式。四种培训方式的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13年举办的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培训中,河西区院短时间内顺利完成培训任务,业务部门一次通过率达到95%,培训经验被高检院转发,在全国产生较好反响。
黄:“检察官教检察官”是检察官培养的重要途径,但一名优秀的检察官还需要及时掌握一些前沿的理论,不断更新理念,请问常院长,您们是如何思考并解决这一问题的?
常:我们检察教育培训是一种成人教育培训,其核心是按照司法工作规律和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补强工作中的短板,提高岗位胜任能力,而不是普及基础知识。为此,我们在检察教育培训工作理念上实现了五个转变:(1)从以经验为中心向以问题为中心转变;(2)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员为主体转变;(3)从单向讲授式向互动式研讨式教学转变;(4)从教授教检察官向检察官教检察官转变;(5)从以知识为目的向以能力为目的转变。
为了推动五个转变,天津分院积极构建以检察教官为主体,以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为重要补充的“一体两翼”的师资队伍格局,一支由8名专职教师、46名检察教官、15名外聘教师组成的分类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教师团队初步形成。
黄:教师队伍建设是培训效果的根基,虽然从国家检察官学院到各分院都建立了强有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但兼职教师由于工作原因,有时候会出现精力不够等问题,您和分院是怎样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保障培训效果的?
常:检察官教检察官应当成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培训的发展方向,按照这种模式,检察教官应该成为我们师资队伍的主体。在实践当中,不论是在教师总量中所占比例,还是授课的总课时数,检察教官在教育培训中都居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对检察教官也就是兼职教师的管理上,我们遵循的三个原则。一是提高选聘的门槛,优中选优,宁缺勿滥。在去年天津分院选聘的46名检察教官中,全国或天津市检察业务专家18名,其他28名是通过部门推荐、资格审查、试讲评审,层层选拔最终确定的人选。二是调动检察教官的积极性。一方面我们要取得检察教官所在单位和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将其教学科研工作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部分纳入考评范围,加以考核、评估。另一方面,检察教官都是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选聘,大家都认识到,从检察官到检察教官,一字之差,其中的责任和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因此,能够自觉地履职尽责,完成分配的任务。三是引入淘汰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察相结合,综合考量检察教官在课程开发,参与科研活动以及本职工作中的表现,促进教学、科研与司法实践的良性互动,共同提高。由于我们加强了管理,近年来,在我们的检察教官队伍中,3人成为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2人评为全国10佳公诉人,2人荣获全国十佳侦查监督检察官称号,另有多人分别荣获全国监所检察业务标兵,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反贪侦查员,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民行检察业务能手荣誉称号。
黄:我还有所耳闻,天津分院在教材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请问常院长,您们在教材建设方面是怎么做的?
常:去年年底,天津分院出版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检察教育培训教材——《天津市检察业务培训专用教材(新进人员岗前培训专用)》,实现了教材资料建设零的突破。全书20万字,由政治思想篇、法学理论篇、检察实务篇、岗位技能篇四大板块,共18门课程组成。突出了检察特色和天津特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计划今后每年出版一到两部专用教材,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形成覆盖主要检察业务门类,吸收前沿法学理论、检察实务和司法改革成果,有检察特色、实践特色、天津特色的检察业务培训教材体系。
黄:通过走访及您刚才的介绍,我为天津分院取得这样的成绩肃然起敬!请问常院长,您觉得当前检察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
常:先是人才,检察教育培训需要一定规模的专职教师团队。我们应该创设出人才引进、管理、使用、考评、奖惩的工作机制,对青年教师实行精英式培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足够的上升空间,充分的展示平台,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热爱这个职业。目前我们学院建设中面临的优秀人才招不进来,招进来留不住,晋升空间狭小的问题,妨碍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其次是经费保障问题,改革教育培训方式、推行小班式、情景模拟式、互动式教学,聘请一流的专家学者授课,开展重大课题的攻关,探索国际交流,都需有充足的经费保障。目前,天津分院经费保障水平距离工作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一定程度影响制约了教学科研工作乃至校园环境建设的正常发展。
黄:谢谢,特别感谢常院长!通过今天的交流,我受益匪浅,感受到天津分院早已绘制好了一幅检察教育培训的蓝图。请您谈一谈未来的规划。
【公益事业的热心人】推荐阅读: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评语09-25
中国公益事业及其ngo发展战略的思考07-19
龙山镇2011公益事业建设09-16
乡村公益事业发展建设规划2012年06-25
关爱老人的公益项目09-25
公益活动的表扬信07-07
城市经典公益的广告词07-14
公益宣传片的策划方案08-11
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语09-27
关于孝顺的公益广告词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