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总结

2024-09-01

公立医院总结(8篇)

1.公立医院总结 篇一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总结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总结》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篇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县医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我县被确定为全市首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抓好公立医院改革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面部署落实。县卫生局按照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举全系统之力,坚定不移地落实改革措施,顺利完成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阶段性目标任务,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顶层规划设计,分步实施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难点,为有效破解难题,我县结合县情和行业实

际,从制度设计入手,提出了一个目标、三个体系、九大领域的改革原则。一是以提升县医院综合服务水平,解决群众看得好、看得起病为目标,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主力军和龙头引领作用,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突出三个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基础设施、人才、设备三项建设,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功能完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县级医院服务体系。建立高效的医院管理体系,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机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增强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强化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做到安全上更有保障,质量上更加提高,成本上更加合理,服务上更加改善。三是找准切入点,重点做好财政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县镇一体化、临床路径改革、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等九个领域的工

作,按照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本着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改

革方略,实施逐项攻关,以点促面,整体推进。目前在医院财政保障机制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县镇一体化管理等改革工作已经取得实质进展,为持续深入推进其他方面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准确把握定位,综合发展引领

推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彰显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公平性和可及性,通过改革把县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好,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好,医务人员积极性调动好,真正发挥医务人员主力军,卫生系统主阵地,公立医疗单位主战场的作用。始终把握改革的方向,坚持科学规划,统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一是完成了《平利县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和《医院发展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专项规划,明确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的服务性质、设置条件、标准要求和技术规范,提出了县级做大做优做强,辐射带动镇村做牢做实的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思路。以县级医院建设发展为龙头,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县医院建设成实力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区域性知名医院,把中医院建成具有专科特色的二甲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建成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建成10个省级规范化镇卫生院、100个国家级规范化村卫生室。二是抓住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契机,会同县人事、编制、财政部门,对县镇医疗机构人员编制、财政补偿机制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和测算,为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翔实的依据。三是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编制了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统一建设规划和详规,从源头上避免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和功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保证功能适用又兼顾长远综合发展的服务能力需求。

三、突出工作重点,推进改革发展

范文写作㈠积极主动探索试点,改革运行管理机制。一是明确政府办医职责,理顺管办职能,强化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的所有者职能,按照医疗服务监管职能与医疗机构举办职能分开的原则,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县级公立医院的统一管理。二是以规范医院权力运行为重点,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制衡的权力运行架构要求,初步建立了以理事会、院委会、监事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三是以增强医院行政、业务、后勤运行的透明度为重点,全面推行了院务公开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四是以提升医疗质量安全为重点,探索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完善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办法的基础上,建立医疗意外伤害和医疗责任保险赔偿制度。五是加强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医疗资产的保值增值。

㈡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完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一是按照“核定收支、补足差额、突出重点、确保发展”的原则建立有力的政府投入机制。二是将人员工资、药品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形成的历史债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全部纳入财政补偿支付范围。三是确立补偿原则。对编制内人员工资实行全额补偿,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医疗、承担的其它公共卫生服务等由财政予以定额补偿;对历史债务、住院

医师培训、人才引进、重点学科发展等费用,根据财政补偿能力及实际需要予以鼓励性补偿;对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购置、药品加成政策取消后的政策性亏损等投入,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予以专项补偿。

范文TOP100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县级医院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从2011年起,平利各县级医疗机构全部按要求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启动药品“三统一”工作,至今年12月底,县级医院配备基本药物品

种将不低于国家和省颁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总数的40%(即199种),基本药物销售额将不低于医院药品销售总额的30%。县中医院、县妇幼站基本药物配备、销售比例相应下调5个百分点。县级医院认真执行基本药物全省统一招标配送和现行销售价格政策,积极引导医务人员使用基本药物,逐步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做好基本药物应急储备,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切实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

㈣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县医院探索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和目标责任管理机制,积极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将工作人员津补贴的60%做为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考勤发放,40%做为奖励性绩效工资与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和医德医风挂钩综合考核发放,在体现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基础上,重点向一线岗位、风险性岗位和技术骨干倾斜,极大的调动了工作人员

积极性,提高

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㈤狠抓临床路径管理和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按照医改目标任务要求,县医院选择了自然临产阴式分娩等5个病种作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优化诊疗方式,简化服务流程。思想汇报专题以内科为试点,扎实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在全院范围内推广,年底前示范病区达到全院病区的40%,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温馨、满意的护理服务。

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服务水平。县医院投资30余万元完成了电子病历软硬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各科室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配备到位,对医护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操作培训。同时,将电子病历系统与医院现有HIS系统、传染病管理系统、医保系统、新农合系统衔接,实行联网统一管理,有力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

升,进一步规范了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㈦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县医院投资2600万元的住院楼改扩建工程六层主体建设已经完成,内部装修工程正有序开展。二期工程附属用房建设前期征迁工作正式启动,明年年底前将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改扩建项目全部完成后,平利县医院的医疗用房紧张局面将得到彻底解决,群众的就医环境将极大改善。

㈧下沉优质医疗资源,统筹推进县镇一体化管理。围绕“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互促发展”的目标,扎实开展县医院托管长

篇二:公立医院改革总结

榆中县中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院在上

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医院医疗工作实际,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重点,以多元化办医为主要方向,以

改革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取消了“以药补医”,群众就医流程、就医质量、诊疗环境得到全方位提升,医院发展充满活力,各项综合改革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2013年医院综合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做法

(一)改革补偿机制。

1、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实行基

本药物制度。目前医院有各种药品558种,基药占基药目录总数57%,销售额73%,基本药物均在甘肃省药品基准招标平台进行集中采购、配送,自2013年2月1日零时起,对全部558种药物均实行零差率销售。截至11月20日,共零差率销售药品359万余元,其中基本药物262万余元,减少药品加成54万余元,截至11月20日共购进西药、中成药336万元,其中自5月份以来网上招标平台采购197万余元。当月省级平台采购率也有5月份的0增加到11月 的%。

2、调整改革收费方式和项目价格。积极推行“先住院、后付费”

的就诊模式,严格执行市县新农合的管理。加大对门诊“大处方”的检

查力度,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检查,对不合格的处方进行处罚,并和绩效工资挂钩,改变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实施“双降、双控、双规”行动。降低了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降低了高价值卫生耗材使用比重;控制医疗成本、控制人均住院次均费过快增长;规范检查和用药行为,规范临床路径和治疗项目。调整降低了二十余项服务价格,切实降低患者就诊费用。

3、强化措施,规范药品采购供应。近年来,我院积极进行收入

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比例,提高收入含金量,增加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使患者以最低的费用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一年来,我们将部分价格高,有普通药可以替代的新药

品种清理出药架,对使用量大、金额多的药品进行了招标采购,有效降低了药品价格,让利于病人。同时严格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落实处方点评制度、药事咨询制度、临床药师查房制度、纠正滥开检查、开大处方的行为,制定了以常用药物为主的《基本用药目录》,在用药结构和用药范围上,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和控制,建立临床用药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高档药品的使用,使药品比例持续下降,有效控制了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较好地实现了医院经济“软着陆”,医院财力明显增强,经济状况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社会对医院价格的满意度逐渐提高。

(二)、改革人事分配制度。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我院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

1、用人制度方面。全院实行:“院

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落聘

待岗制、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工资浮动制”的内部管理机制。

(1)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制定了《岗位设置聘用管理办法》,规范设置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岗位。按照《甘肃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和上级有关部门规定,实行全员聘用制,与全院职工签定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2)实行中层科主任竞聘上岗。为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医院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强化竞争机制,提高中层领导的整体素质,优化中层队伍结构,促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医院与今年8月对中层科主任、护士长进行了公开竞聘,共有38名同志报名参加竞聘,通过笔试、竞聘演讲、民主测评、竞聘人员小组综合评定等程序,最后有28名同志择优上岗。确保了中层干部选

拔的公平、公开、公正,也使得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3)实行人才内部培养机制,每年制定中层干部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年培训15次,以此提高全院中层干部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在工作中能更好的发挥带头作用。

2、职称评聘方面。不断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开制度,引入

竞争机制,制定、完善符合医院实际的评聘标准,先后制定出台了《医院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院内聘任实施方案》、《合同制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考核竞聘上岗实施方案》,更好的调动了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评聘工作真正做到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科学量化。

3、人才管理方面。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人事制度精神,按照医院同工同酬实施方案和临聘人员考核

办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强化岗位、淡化身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对签订劳动合同满五年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条件的人员进行考核,年内又有五名同志为我院的同工同酬人员(现有十名同工同酬人员)。

4、严格考核,科学分配。为了加强综合绩效考核,突出服务质量、数量和职业道德,我院建立了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的收入分配办法,建立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收入分配以工作岗位性质、工作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工作数量与质量等业绩为主要依据,制定了详细的绩效考核方案,此方案体现了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效避免了平均分配,并且在医院职工大会上通过。

(三)、强力推进中医药内涵建设 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年来,医院在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家《农村

中医药工作指南》,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不断强化中

医药内涵建设,尤其是通过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及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活动和迎接全国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把提高医疗质量放在突出位置,使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1、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长效机制

为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长足发展,医院将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业务能力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列入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了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具体工作方案。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激励机制,将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作为科室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效保证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发挥。

2、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合理优化配置中医药人力资源 我们通过

大胆引进人才、推介知名中医、鼓励以师承方式继承老中医经验,选派三名中医骨干到北京中医药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山东济南武警学院进修学习等方式进行人才储备和培养,目前医院拥有一批医术精湛、素质高尚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使中医药人员队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同时,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促进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培养和提高,一是组织各级各类人员开展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开设院内中医药知识培训大课堂,定期举办了中医药知识讲座20余次600余人参加及中医药基础知识竞赛

篇三: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汇报材料(XXX人民医院)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材料

XXX人民医院

2014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和县医改办的指导下,根据医改相关文件精神,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及时调整

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制定了医改工作实施方案及14个相关工作方案。加强医院对医改工作的统一部署,统一安排,认真组织推进,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院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并逐步建立、完善医院内部决策和执行机制,通过职代会的监督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二、运行机制改革

(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在人事招聘方面,我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做到按需设岗,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明确,公平上岗,层级聘用。

2.在绩效分配方面,今年我院聘请北京同合至诚医院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为医院制订了《XXX人民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该机制做到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和兼顾公平,能充分反映以质量为核心,重点向临床一线、风险岗位、关键岗位倾斜,取缔了绩效与经济收入

挂钩、药品收入和单纯的经济指标的分配方法,并已于2014年6月份起实施。

3.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具体效果较为显著,职工收入有所上升,职工满意度高于%。

(二)破除“以药养医”,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1.我院于2014年10月31日开始执行药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医院适当提高诊查、床位、护理、手术、中医五类75项收费,降低12项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检验的价格,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达到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要求。

2.我院2014年的基药采购达480种,占整个药品采购的%,基本满足患者就医的需要。

3.医院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建立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和异常用量警示制度。

4.医院加强对高值耗材的管理,严格控制高值耗材的采购,今年高值耗

材的医疗收入比例略有下降。

(三)深化支付方式改革

我县作为全省合医支付制度改革(总额预付)两个试点县之一,省支付制度改革办公室人员已到我县进行调研,通过前期数据收集、整理、测算,省里初步方案已出台,结合实际将拟于2015年开始实施。

三、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一)在杜绝违规收费方面

1.医院坚决杜绝开单提成,在病人入院时,与病人签订拒收红包协议书。

2.医院加大对医疗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减少损坏群众利益的事件。

3.加强对提升医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我院严格执行十五个核心制度,加强医疗业务培训,坚决抵制人情方、大处方,坚持合理用药,杜绝乱开药、滥用抗生素药物,确保医疗安全。

4.加强了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二)在优化医院环境和服务流程方面

1.2014年我院完成ICU与产科过道的连接,开设了军人、老人优先“绿色通道”,提供了双休日便民门诊服务,大大的方便患者看病就医。

2.2014年12月,我院全力推进优质护理活动,力争2017年通过国家卫计委优质护理服务的验收。

(三)开展“学医为民、服务乡亲”义诊

今年2月份以来,巡回医疗活动18次,共义诊病人近4420人次,现场咨询人员6510人,发放宣传资料约11500余份,发放免费体检卡237张,发放免费药品30种,约合人民币10880元,参加义诊医务人员144人。2014年,在我院住院患者满意率达%。

(四)2014年与2013年的医院综合改革具体指标变化情况

至我院开展医改工作以来,医院综合指标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除了

门诊费用的药占比略有增加,但我院已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具体详见下表。

四、医院持续发展

(一)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不断完善学科建设,目前我院已建成重症监护(ICU)、传染、急救3个临床专业科室。现正逐步打造特色科定,拟将骨科、心血管科和中医康复科建设成全市重点专科,血液

透析、病理、传染精神卫生等科室正在规划建设中。

(二)人才培养方面

大力引进高学历专业人员,近一年来已引进硕士生1名,副主任医师2名(正在洽谈3名),二本以上技术人员20名;每年安排200万专项经费,引进高中级人才;每年安排30万作为继续教育经费,以促进职业技术人员对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的掌握。

(三)增加医疗质量服务方面

1.医院制定有明确的5年发展规

划。

2.2014年以来,我院住院出院患者为19624人次,比去年增加42%。

3.医疗安全投诉,纠纷、赔偿明显减少,并均低于2010年的平均水平。

4.我院还充分利用嘉兴市第一医院帮扶的机会,近一年以来已安排2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到该院进修、学习,该院也轮流安排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到我院蹲点指导,为提高我院人员素质将起到积极作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派出去、请进来”。

5.聘请专家到医院讲学。今年来共聘请香港、重庆第三军医大,北京同合至诚医院管理咨询公司、贵医附院等专家到我院进行了讲学,不断提高我院人员素质。全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2项,医、护、技、人员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5篇。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总结》是篇好范文参考,主要描述医院、改革、服务、工作、人员、建设、制度、我院,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2.公立医院总结 篇二

企业预算管理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对许多国家企业的广泛调查显示, 90%以上的被调查企业实行预算管理, 它们并非由于外界压力 (如管理部门和政府指令) , 而是自愿这样做的, 至今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仍然把全面预算作为内部管理计划与控制的重要工具 (Horngren, C T, G Foster&S M Datar.1997) 。预算管理的方法不但仍然在实践中应用, 并且其运用范围越来越扩大, 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从制造业扩展到非制造业和非营利组织 (张朝宓, 熊焰韧, 2006) 。

在学术研究方面, 我国学术界对预算管理的关注在上世纪末出现大幅度升温, 这一方面源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和我国经济逐渐融入国际竞争, 另一方面源于政府的推动力。如2002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全面预算模式的扩展。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启动新一轮政府预算改革, 从部门预算、国库改革和政府采购等领域广泛推行预算管理。2006年2月, 财政部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 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 执行新的有利于提升公共资金使用绩效的政府收支分类方案, 进一步增强了预算管理的功能, 提高了预算管理的实效。但是, 在预算管理方面, 我国的公共资金预算管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如预算功能不明确, 预算编制不细化, 预算资金效益低下或无效益等 (郝振平, 2009) , 特别是在公共服务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公立医院其预算功能将如何定位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二、理论分析

Hansen and Van der Stede (2004) 认为, 应该以实际工作者为主, 兼顾学术和教科书来确定提出一个预算功能清单。他们选择11个CAM-I成员和二个学术研究人员, 经过多次反复, 确定预算功能为以下四项:综合计划功能:预算将各项非财务计划综合起来, 形成总的预算, 发挥平衡作用;业绩评价功能:预算作为业绩评价的标准或标准之一;目标沟通功能:预算将各层级目标传达给各管理层;战略细化功能:预算将战略细化到年度甚至更短的时期。郑石桥等 (2008) 认为, Hansen and Van der Stede (2004) 确定的预算功能清单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曹建文、陈英耀 (2002) 分析了16个欧洲国家的卫生技术政策, 其中比利时、芬兰、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美国这11个国家均实行了预算管理政策, 且大多数实行的是前瞻性预算, 其次为医院总量预算, 着眼于发挥医院预算在费用控制、特殊目的的定额补助、控制药品与新设备的补偿、建筑投资的审批、建立区域化医疗发展体系等方面的作用。所以, 本文借鉴上述研究成果, 结合新疆部分公立医院院级问卷调查资料和访谈情况, 设计公立医院预算功能清单, 并对新疆政府部门对公立医院预算功能的定位及其各功能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三、研究设计

(一) 变量设计

根据前述的理论分析, 本文对公立医院政府预算功能设计了15个变量, 即控制地区医疗卫生费用;重要专业与技术的配置与数量控制;调控医疗设备的布置与数量;评价医院社会效益;合理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医院建筑投资控制;控制医生收入;卫生技术评估;安排特殊目的的定额补贴;增强上级与医院的沟通与了解;预测医疗卫生需求与供求;控制药品价格和医院收费标准;评价医院经济效益;评价医院遵循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情况;防止医疗卫生技术的低效率与滥用。

(二)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对新疆公立医院进行的问卷调查。由上级主管部门在每家医院选出院级代表进行问卷填写。问卷调查是为了获得大量变量信息, 是更多研究的一部分 (Abernethy, 1988) 。问卷共发出80份, 回收有效问卷34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42.5%。由于公立医院的选取具有随机性, 所以, 从整体上来说样本是具有随机性的。样本量满足极限误差10%, 置信度95%的条件要求, 可以说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问卷采用利克特七级量表对15个预算功能进行了调查, 分级数字代表的意义为:1很不重要, 2较不重要, 3稍不重要, 4不能确定, 5稍微重要, 6较为重要, 7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使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 分析方法涉及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

四、统计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15项预算功能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下表1所示。

(二) 因子分析

目前因子分析包括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来确定因子的维数, 此时称为探索性因子分析。当研究人员根据某些理论或其他的先验知识对因子可能的个数或者因子结构做出假设, 此时就是验证性因子分析。由于先根据问卷结构把15个指标分成综合计划功能、业绩评价功能、目标沟通功能、战略细化功能4个因子, 结果发现这种分析方法行不通;因而直接进行因子分析, 确定因子的维数。因此, 本文主要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1)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本文采用KMO和Bartlett检验的方法对问卷数据的适用性进行检验,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 KMO的值是0.714, Bartlett检验结果显著, 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适合做因子分析。

(2) 建立相关系数矩阵。见表3。

(3) 根据相关系数矩阵求出R的特征值与贡献率, 如表4所示, 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的相关矩阵中提取相关因子。从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 前面的5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5%以上, 能解释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4) 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并对因子进行解释, 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发现, 负载矩阵很复杂, 很难对因子进行解释, 必须对因子进行旋转, 旋转后的负载矩阵及因子贡献分别见表6、表7。从表6可以看出, 旋转后的因子结构得到了简化, 因子1对控制地区医疗卫生费用、预测医疗卫生需求与供求、控制药品价格和医院收费标准三个变量的载荷值较大;因子2对合理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卫生技术评估、医院建筑投资控制三个变量的载荷值较大;因子3对调控医疗设备的布置与数量的载荷值较大;因子4对控制医生收入载荷值较大;因子5对评价医院社会效益、防止医疗卫生技术的低效率与滥用两个变量的载荷值较大。将上述5个因子分别看作费用控制功能、规划功能、设备配置功能、医生收入控制功能、效率评价功能。

根据表7计算出因子1的贡献率为24.942/85.659=29.12, 因子2的贡献率为19.734/85.659=23.04, 因子3的贡献率为17.669/85.659=20.63, 因子4的贡献率为13.261/85.659=15.48, 因子5的贡献率为10.052/85.659=11.73, 得出预算功能重要度综合测评指标为:

五、结论

综上所述, 当前新疆公立医院预算功能的特点是:费用控制功能最重要, 其次注重的是规划功能, 然后是医疗设备配置功能、控制医生收入功能、效率评价功能。这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功能重点在于控制医疗费用, 以缓解“看病贵, 看不起病”的问题。但在卫生资源的配置方面, 区域卫生规范才刚刚提上日程, 具有前瞻性的长远规划方面还存在问题, 还存在医疗服务供求失衡, 医疗资源浪费, “看病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因此, 本文建议:一是进一步在财政预算投资和卫生政策方面平衡医疗资源余缺, 从待遇、考核、职称评审等方面对医疗人员进行引导, 鼓励医疗卫生人才到社区、乡镇、农村交流工作, 培训基层医疗人员。二是继续深入推进分层次就医体系, 逐步解决医疗服务供需失衡问题。三是加强公立医院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管理, 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管理, 重大投资应该组织专家论证和可行性分析, 防止重复建设、重复购置、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四是重视医院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 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 并追踪下去, 防止出现预算松弛、预算失控的问题, 并将预算审计结果与医院综合业绩考核挂钩, 作为政府卫生资源预算监督和政策指导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朝宓、熊焰韧:《当代管理会计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郑石桥等:《预算管理实证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Epstein, M.J., Manzoni, J.F., 2002.Reconciling conflicting roles of budgets:review and survey of corporate practices, Working Paper, Rice University and INSEAD.

[4]Fisher, J.G., Maines, L.A., Peffer, S.A., Sprinkle, G.B., 2002.Using budgets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effect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horizontal information asymmetry on budget proposals, budget slack, and performance.Acc.Rev.77, 847–865.

[5]Luft, J., Shields, M.D., 2003.Mapp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graphics and guidelines for theory-consistent empirical research.Acc.Organ.Soc.28, 169–249.

[6]Shields, J.F., Shields, M.D., 1998.Antecedents of participative budgeting.Acc.Organ.Soc.23, 49–76.

[7]Barrett, M.E., Fraser, L.B., 1977.Conflicting roles in budgeting for operations.Harvard Bus.Rev., 137–146.

3.公立医院:做“贴近患者”的医院 篇三

居家气息很浓

刚步入医院宽敞明亮的大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净。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清淡香味,而非印象中医院刺鼻的异味。据说,医院里的通风设施全部由电脑控制,所以连消毒水味也闻不到。不止是大厅,医院的厕所也十分洁净,无异味。

在美国医院,几乎见不到大声喧哗、旁若无人的情况。在住院楼一层大厅里等候、取药,各个环节安静有序。病房里也不嘈杂,每个医生办公区都贴有告示:请轻声说话,见到患者路过应主动避让。

急诊一层会客大厅布置了沙发、茶几、绿植,铺着地毯,充满温馨的居家气息。不管走到哪个科室,随处能见到座椅供患者休息。楼道两侧挂满了艺术画和装饰品,让人感觉像走在一个艺术画廊里。在这里,医院装修、医生服饰都非常注重色彩的运用,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方便,也有利于舒缓他们的紧张情绪。走廊里隔不远就贴出一幅病区分布图,患者很方便就能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儿科诊室更像个幼儿园。走廊的墙上、门上,甚至天花板上都绘有可爱的彩画。儿科医生的制服由蓝色替代了传统的白大褂,胸牌颜色也和普通医生有所区别,这些都可以分散小朋友的注意力,帮他们克服打针、吃药的恐惧。据说,许多一开始害怕看医生的孩子,最后都赖在医院里不想回家。

门诊楼能抗8级地震

洛杉矶县南加州大学医院建立于1878年,是美国最大的医疗学术机构,也是全美最大的急救护理医院之一。由于洛杉矶地处地震带,该院1923年建起的综合楼在几年前的地震中遭到破坏。目前,医院使用的就诊大楼是2008年竣工的。新楼充分考虑抗震问题,把主楼设计成一个“生命船”结构,“船体”可承受8级强震。这是因为大楼的下面有150个“轮子”,地震时,楼体只会颠簸摇晃而不会倒塌。大楼内装有独立发电设施,且常年储备洁净的水源和食物,能保证在断水断电48小时的情况下,满足所有人的基本生存需求。

新楼的楼顶是直升机停机坪,直通医院急诊区。在载有急重病人的直升机着陆前,医院就已经准备好相关仪器,并通知急救医生在停机坪入口处等候,保证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房间都要朝阳

在该院的候诊大厅、走廊、病床边,甚至医生的电脑桌面,都能看到一幅名为“close to you”(贴近患者)的宣传海报,从中不难看出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南加大医院精神科咨询部主任毕新东博士介绍,因为有大量研究表明,充足的阳光对病人康复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医院将病房楼设计为H型,保证每间病房的窗户全在阳面。

医院病房多数是单人间,面积不算大,但卫生设备和电视、电话、传呼等一应俱全。即使是双人病房,两张床之间也会装有隔帘,以保护患者隐私。每间病房都配有专用洗手间,淋浴房还贴心地为老人准备了洗澡用的坐椅。几乎每个病房门口或者病床边上,都贴着一个防止滑倒的警示牌,这是提醒患者久卧后猛一起身,很可能血压突然升高,而容易滑倒。

在楼道里,每隔几步就能见到一台干洗手机。因为美国医院严格要求医生“一患一洗手”,每看完一个病人,不管是否有身体接触,都要洗手。

医院每个科室门口的墙上,贴满了患者与医生的合影,以及精心自制的感谢卡,上面写满了感谢语。因为监管严格,美国医生绝不会收红包,但一般会收下患者或家属自制的小饼干、贺卡等。

3小时必须看到医生

在南加大医院就诊,患者不仅可以享受到优美温馨的医疗环境,安全、便捷的就诊服务更让他们免去了拖着病体到处奔波的苦恼。

“为保障就医安全,美国的综合医院都在门口设置了安检设备,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安保工作者执行安检,患者进门一律需要通过这个程序。”毕新东说。经过安检,迎面出现的护士小姐面带笑容亲切地问好,这里是医院的分诊台。患者不清楚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护士都会耐心为其指点。

高效是该院的一大特色。毕新东介绍,“在这里,不论看哪个科,什么疾病,决不能让患者等待超过3小时。当然这绝不是以牺牲其他患者的就诊时间为代价的,我们看一位患者都能保证15-30分钟,这是对病人的尊重和负责。需要手术的患者,通常护士会先为其做好基本检查,保证其12分钟内就能进入手术室。”

高科技的设备也应用在诊疗的各个环节。在医院走廊里时常能见到外形酷似旅行箱的黑色长方体在地面“滑行”,它们不但可以绕过障碍物、上下电梯,自己入库充电,而且还会“说话”,如果有人挡住它前行的脚步,它就会礼貌地提醒人们注意脚下。这是运送医疗设备和药物的机器人,在医院里有60个机器人日夜不停地工作,为医院节约了不少人力成本。

医院100%使用电子医疗档案,是“无纸化”绿色办公的典范。患者的问诊、用药、治疗等情况通过专业程序记录,方便与社区医院、家庭医生的衔接,帮患者做好健康管理,同时也让医生的权责明晰可查。

链 接

普通移民眼中的美国医疗制度

文 --丁林

前几年,中国卫生主管部门认为,历时8年的医疗改革基本上没有成功。进一步怎么走,成为热门话题。我们生活在美国医疗制度之下,想从一个普通移民的视角谈一些具体的感受和体会。

美国病人住院时间短,是由其医疗保险制度决定的。医疗时间无端加长,保险机构就要支付额外费用,因此,医院和保险公司双方,都雇佣专家,严格商定医疗措施和时间,把医疗仅仅限定在“必要”范围。病人得到“必要治疗”的权益,由医方的利益来保证,对“不必要治疗”的限制,由保险公司的利益来限制。

美国是诊所多,医院少。它们的差别是设备有无或是多寡,住院一般都是医院。医院、诊所都不“养”医生。医生和麻醉师、放射师等等,都是个体户。他们只是在医院、诊所挂单,可以挂几个地方,随叫随到。所以,病人收账单的时候,各收各的,五花八门。关键是,由于长期市场机制的发展,医院、医生一般不会供不应求。同时,美国医、药分家,诊所也没有自己的药房。

医生的规范职业教育、严格的行会制度、竞争激烈,维持了医生的一流业务水平。住院完全是住宾馆的感觉,环境好,护士照料周到专业,包括患者饮食,不让家属插手任何事情。后来知道,那是医院竞争的结果。因为食宿和医疗一样,都是保险公司付账。

美国的医疗制度,其实是公私结合的。退休老人有国家的基本免费医疗照顾,这是“公益”的部分。市场机制的私有保险业,主要是退休前的那一段。保险公司根据你开始购买保险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来决定你每月支付的费用。而且个人保费除总体费率增长之外,不再增长。就是说,假如你年轻力壮20多岁开始买保险,每月只要几十美元。这一辈子都是同样费率。涨价只是像每年的通货膨胀那样,涨一个比例。而假如你40岁才进入保险,你每个月可能要付200美元。也就是说,同样一个40岁的人,假如你是20岁开始买保险,和你40岁开始买,每月交纳的保费相差非常大。所以有许多美国人在进入老年时,会选择继续自己的私人保险计划,而不要公费医疗。

从理论上来说,假如每个人都很好规划自己,很早开始买保险,一辈子的健康保险费用,并不是大的负担。还有很多工作单位支付雇员的全部或部分保险费。退休后,正好接上国家免费的老年基本医疗照顾计划。

4.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 篇四

2015年11月1始,我院在市政府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文件精神,院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对医院对医改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安排,认真组织推进,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现将2016年上半年医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职工召开了公立医院改革座谈会,认真学习相关医改文件精神,动员全院职工积极投身到公立医院改革当中,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来抓。卫计委领导由黄志国书记带队,亦于5月3日来我院组织召开现场会,督查工作落实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开展“一取消、两同步”工作。

根据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我院制定“一取消、两同步”工作方案,按时完成药品加成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后的成本测算、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成医院收费信息系统与新农合、医保报销系统对接,并于2015年10月30日0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三)破除“以药养医”,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我院根据相关文件精神,适当提高诊查、床位、护理、手术38项收费。加强对高值耗材的管理,严格控制高值耗材的采购。

二、改革的成效

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破除了“以药养医” 的机制,医院建立了焕然一新,充满活力的医疗机构运行机制,让医务人员从“以药养医”的锁链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公益性服务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高了手术、治疗、护理、诊查等费用,体现了医务人员价值的服务价格,真正改变了医院“以药养医”的畸形发展道路,同时根据年初制订的目标综合管理方案,根据医改的内容制订了各科室药占比、人均费用的标准,从真正意义上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职工的绩效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了绩效管理。

三、存在问题

我单位至今总负债XXX万元,其中流动负债XXX万元(其中银行货款XXX万元,药品及卫生材料XXX万元),基建负债XXX万元,建设婚育综合平台负债XXX万元。因我单位业务量比较大、国家及自治区的妇幼卫生项目较多,需要充实人员,现我院职工XXX人,其中聘用人员XXX人,支付聘用人员工资及开展新项目所需设备的开支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实施人才强卫战略。

首先要积极选派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上级医疗机构组织的培训、进修学习。其次要进一步改进单位用人机制,放宽吸引高素质的卫生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和人才梯队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我院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二)继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工作,关系到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继续制定更加符合医院实际的人事制度,保证改革平稳、成功的进行。

5.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调研会议总结 篇五

此次调研采取座谈会形式进行。首先,张春河副局长对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有关情况进行了汇报;其次,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分别结合各自实际进行汇报,青岛市卫计委专家与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医务科、财务科、医保办等科室负责人就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财政投入补偿、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控制医疗费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情况进行了广泛讨论。

最后,李传荣处长做了总结发言,肯定了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目前取得的成绩,对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绩效考核等方面提出了下步建议。

6.公立医院总结 篇六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我省、市级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我县两所二级甲等医院,虽然2014年未作为试点单位,但作为公立医院,本着“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事业得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为前提和目标,从强化管理、狠抓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努力降低药品价格、规范诊疗行为等多方面入手,为公立医院改革做好前期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院管理。

作为二级甲等医院,公立医院改革是我们逐渐完善的一个重要契机,只有加强管理,不断完善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二甲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督促各职能部门加强管理和考核,使各项指标不断提高。

二、成立医改领导小组,着手医改推进工作。

为更好的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成立公立医院领导小状元,并指示医院抽调各科室的精兵强将年初成立公立医院改革理事会,公立医院改革理事会在上级领导的带领下,各司其职逐渐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在院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人事科、合医科、药剂科均针对各自分管的工作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各科室,并通过经济处罚和通报形式给予警告和处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四、继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自2011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从2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到2014年已全面覆盖,抓好“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完善礼仪标准,开展礼仪培训,树立良好的职业风貌。开展“微笑服务”,提升医院护理服务形象。全院病房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落实责任制护理职责,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陪护率明显下降,保障患者医疗安全。不断改进护理服务,体现人文关怀。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高。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2014年,我县两所二甲医院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安装了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通过上述信息化手段,进一步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积极性;各职能部门也能通过信息化的手段随时调取各科室的病历、用药情况、诊疗措施,并针对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作出整改;并与社保局、合医局进行联网,方便报销,随时监控我县两所二甲医院有无不合理诊疗措施及不合理费用。

六、对口支援工作。

我县两家二级医院分别系贵州省中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温岭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医院,为提高我县两家二级医院医务人员素质,上述医院先后派遣19名各临床科室专家到我县两家医院长期蹲守,指导工作。先后派遣31名医务人员到上述医院进修学习先进的管理和临床知识。加强与乡镇卫生院的联系,搞好乡镇卫生院的帮扶工作。今年我县两家二级医院对口帮扶花桥镇中心卫生院、五德镇中心卫生院、坪地场乡卫生院、石固乡卫生院、龙塘镇卫生院、白沙镇卫生院总计6个医院,为支持乡镇卫生院的发展,采取驻点帮扶、免费接收进修、下乡指导的方式,对该院的业务工作进行指导,免费接收对口帮扶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前来我县两家二级医院进修5人次,下乡指导业务开展15次。为使更多的患者及乡镇医务人员进一步了解我院技术力量和医疗设备,医院先后与多个乡镇卫生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医院组织各科医护人员,先后到签订双向转诊协议的乡镇开展帮扶活动,使我县两家二级医院在广大患者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七、加强临床路径管理。

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修订路径病种、优化路径流程、完善路径文本。根据相关文件要求,部分科室调整了路径病种,由去年7个专业9个临床路径病种增加到8个专业36 个临床路径病种。临床路径入径率、完成率达到贵州省“十二五”期间临床路径实施进度表二级医院要求。加强对单病种管理,鼓励网络上报。全年共完成临床路径3035例,入径率80%,其中出现变异210例,退出的路径共319例。

八、加强药品采购和管理。

1、我县两家二级医院在药监局、卫生局及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监督管理下,除中药饮片外,其余药品均实行网上采购。

2、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在上级卫生部门下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文件精神指导下,药剂科与临床科室紧密联系,参与医院提高药物的监测与合理的应用工作,为广大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保障。抗菌药物实习动态管理,超常预警制度,单品种销售金额达30万的抗菌药物实行降价或停止销售,对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病历,对医生实行100元/份的处罚,其中科室主任承担20%,管床医生承担80%。

3、特殊药品管理 加强了临床特殊药品使用与管理的日常督导,使得特殊药品的管理环环相扣,对所发现的问题有记录,有分析,有措施。自从实行新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来,我院完善了以下工作:(1)、对采购回来的麻、精药品做到货到即验,实行双人验收,双人签字。(2)、储存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加锁,建立出、入库专 用帐册。(3)、平时做到了“五专”管理;并定期到临床科室,检查的使用情况。总之,从购入、储存、发放、调配、到使用都实行批号管理和追踪,责任具体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做到了记录完整,帐物相符,批号准确无误。根据国家精神文件,我院对终止妊娠药品也是进行特殊管理:专人负责,处方实名登记,建立出、入库专用帐册。

九、改革绩效考核分配制度。

根据《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我县两家二级医院探索绩效考核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把医务人员绩效与收治病人的经济收入分开,从2014年12月起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主要从服务量、服务质量、满意度几方面进行考核。诱导职工转变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社会监督机制。

我县两家二级医院充分利用电子屏、公示栏、公布医院监督电话、悬挂意见箱等途径开展信息公开。让医院的各相关工作公开透明,接受老百姓的监督,医院内部的人事信息科专门针对上班迟到、早退、脱岗、投诉等医德医风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不断提高思想素质。

石阡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7.聚焦公立医院改革 篇七

公立医院改革之所以成为新一轮医改的重点之一, 是因为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主体、主导作用, 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提高了, 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突出问题, 确保中央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变为现实。正因为如此重要, 中央新医改文件十分明确地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五项重点改革之一。说公立医院改革是难点之一, 是因为它涉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补偿机制等深层次问题, 其中尤以管办分开更难, 因为它不是公立医院一方说分就能分的, 一手托两家的惯性思维和传统体制根深蒂固, 分开的难度可想而知。而且, 分开后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也需要探索。说公立医院改革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不仅是因为公立医院的地位和作用重要, 还因为公立医院改革严重滞后, 拖了三医配套联动、协调发展的后腿, 特别是“以药养医”所导致的公立医院药价虚高仍然严重冲击着全民医保体系, 深受看病难、看病贵困扰的人们企盼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的迫切愿望不言而喻。

那么, 公立医院改革的出路在哪里, 面临的体制机制等改革难点怎么破解?其实, 有关专家和一些地方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让人们看到了出路。北京大学教授顾昕曾为本刊撰写过一篇题为《公立医院改革本质在于政府改革》的文章。这个题目就是一条出路, 告诉人们政府主导着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 政府主管部门有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积极性, 分开的形式就不难找到, 改革的进程就不会滞后。专家的这种观点也被一些地方的改革实践所证实。成都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之下设立公立医院管理局的探索, 其目的就是管办分开, 被社会认为是医改的最大亮点, 并有消息表明, 北京、深圳等城市也将组建公立医院管理局。镇江市通过组建医疗集团的方式, 成功地破解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的难点。新组建的两大医疗集团, 即以资产为纽带的紧密型医疗集团和以技术为纽带的松散型医疗集团, 都发挥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作用, 收到了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有效缓解看病难的好效果。中央新医改文件要求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 人们相信, 随着医改的深化, 像镇江、成都这样的探索将会越来越多。

加快公立医院改革, 已成为所有参保人的期待, 也是全民的期待。医保经办机构作为参保人的代言人和医疗服务购买方, 能否在公立医院改革上发挥助推作用?答案是肯定的。经办机构助推公立医院改革, 既有责任, 也有办法, 中央新医改文件提出的“强化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 就是医保经办机构的责任所在。“完善支付制度, 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 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的要求, 就指出了办法, 即通过完善医保付费制度促进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和机制创新,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8.公立医院回归公益 篇八

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难题有望从2014年开始寻求解决。

5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提出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

“医改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说。

启动于2009年的新一轮医疗改革,距今已经5年多了,但看病贵、看病难的矛盾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距离公众对新医改的预期,还有很大差距。新医改仍在路上。因此,这份附有具体时间表的《工作任务》,或许能让人嗅到一些改革的新动向和新举措。

医改最为薄弱之处

新医改5年来,老百姓对医改是否成功,是否产生了效果,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是否更容易了,花费是否更少了,医疗保险的报销等是否更便利了等等。实际情况怎样呢?

看病还是很难。2009年以来,一方面,国家投入8700亿元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在部分地区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但是,社区可用的药品很少,社区医生缺乏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公立医院不断扩张人满为患,医患冲突时有发生。

看病还是很贵。2011年以来我国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达到总人口的90%以上,职工医保缴费和居民医保补贴在不断增加。但个人医疗卫生支出仍占全国总支出的34%以上(应当小于20%),药品占医疗费用的40%以上(国际标准为15%),检查项目和医用耗材占比越来越高。一系列数据显示,确实存在着过度医疗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医院饱受诟病,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主要由公立医院提供,无论是看病贵还是看病难,最核心的“药方”,其实都是公立医院改革。当前,公立医院改革主要局限于县级医院,其实公众关注更多的还是大医院的改革能否推进。一方面,公立医院资源分配过度集中,例如北京早就是“全国看病中心”;另一方面,基层医院更多精力仍放在搞基建盖房子上,不能满足公众日益提高的医疗需求。公立医院改革,至今仍是医改最为薄弱之处。

经历多次的改革尝试后,当前我国医改的核心问题已逐步聚焦到促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上面。当前公立医院仍旧存在着诸如医院规划布局不合理、公益性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就医秩序不规范以及综合改革不配套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百姓不满意,就很难谈得上医改的成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上到下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了推进公立医院规划布局调整、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八项内容。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八项具体的工作内容,实际上也正是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正是以上这些内容的工作在多年来迟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推进,所以百姓对医改工作感受不是那么明显,甚至产生了医改停滞不前的“错觉”。

根据《工作任务》,今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320元;个人缴费同步新增2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和75%左右,进一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

《工作任务》还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也是公立医院改革最该着力之处。

这方面,媒体多有报道的“港式医院”经验或许值得借鉴:取消事业编制;不给不负责任、没有追求的庸医提供岗位;给有医德、有医术、有追求的医生提供更好的福利薪酬;对医务人员收回扣、拿红包等实行一票否决零容忍;用预约制让医院不再像车站般拥挤;用先看全科后看专科避免有病乱投医;用全科门诊打包收费,避免大处方、大检查等等。

新医改能够取得多大成效,,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医院的改革进程。《工作任务》中提出的“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或是全新的开始。

医疗收入难撑公立医院公益性

然而,在现行回归公益性的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正处于合理运营和公益性服务的矛盾困境之中。

上海市委党校金阳撰文表示,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中面临的困境在于:

整体支出水平面临着巨大的刚性增长压力,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人、财、物”耗费支出,均与医院的医疗业务量有直接的正向关联,伴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以及社会公用事业成本的持续升高,而不可避免出现增长。

而收入主要来源于药品、医疗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新医改政策对药品收入进行了严格限制,随着回归公益性的要求,药品加成率进一步降低,药品收入逐渐减少并有可能取消;财政补助收入水平比例却仍偏小并且严重不足,新医改后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总额持续增加,但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财政补助收入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比例也仅从2009年的5.99%提高到了2011年的8.52%。

依据“结余=收入-支出”这个基本的经济运营等式,医院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医改政策实施后,公立医院收支结余普遍大幅缩减,结余为负的亏损状况时有发生,并有趋于常态的趋势。

困境中的公立医院敏锐地发现:等式中剩下的唯一现行政策没有限制的因素就是医疗收入。随之应运而生的措施就是:提高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分解住院,增加返诊等多种途径来增加医疗业务量;大量提供如检查、化验和特需等盈利诊疗项目等。这样,公立医院似乎既保证了自身的持续发展,又满足了现行公益性考核的需求。

nlc202309020707

但这条现实中的“脱困之路”,对于广大病人群体和医务工作人员来说,公益性回归的效果却大打折扣:大幅提高医务工作强度和劳动时间,严重增加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与负担,由此必然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以检养医”的新问题,严重违背了公益性中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适宜性的要求。

这就迫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完善新医改以来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一系列政策,公立医院改革并不是简单选择“公益”或者“生存”的道路问题,它涉及到一系列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受到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资金短缺等多方面的约束,这就注定了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改革是逐渐完善、逐步推进的过程。我们须在实践中找到一条引导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性的破局之路。

金阳提出的建议是:一、完善公益性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对盈利诊疗项目如检查、化验、特需收入的控制指标,增加对短时间内的重复挂号、分解出院、返诊率等情况的监控指标,清除考核盲点,尽快建立一套统一的、可量化的、可以多角度描述和测量的考核体系,进而纠正公立医院违背公益性要求的具体医疗行为。

二、完善财政补偿机制。财政应当出资给予公立医院既可弥补亏损,又不影响其提高效率的积极性的合理补偿。

三、完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目前医疗收费标准统一由省、市、自治区物价部门、财政部门会同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医疗收费标准政策性很强、医院只能被动执行。而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远远落后于市场价格的升速,今后应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及时调整。价格政策调整后,针对“看病贵”问题,对价格政策的补偿除了财政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方式就是通过医保对亏损性的服务提供补助,让医疗保险来吸收价格提升带来的费用增长,使患者自己支付的费用水平保持不变。

四、完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应当围绕医院岗位工作量、医疗质量、病人满意度、病种难易度、科研教学质量、成本和医疗费用控制等核心要素,建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杜绝将药品、检查等收入与科室和医务人员个人收入分配挂钩,从个人激励方面纠正医务人员的逐利行为,确定医务人员合理的工资薪酬水平,从而进一步控制公立医院人员经费的不正常增长,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公立医院自身发展潜力和实力,为公益性实现奠定内部基础。

期待“中国式办法”破题

在上一轮医改被明确认定“不成功”之后,新医改在启动之初曾经陷入过所谓的“模式”之争,有“英国模式”,有“美国模式”,还有“德国模式”。但无论照搬哪种模式,都不一定符合国情。这次,《工作任务》特别强调“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说明我们接下去要做的,是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全新探索。

何谓破解医改难题的“中国式办法”?《工作任务》共分6大方面31项改革任务,总结起来,就是要“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其中约半数围绕公立医院改革,包括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的检查、治疗费;简化医生多点执业审批程序,推进医生人事薪酬支付改革和社保社会化。

在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工作任务》指出,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并启动实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新增700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使试点的数量覆盖逾50%县市,覆盖5亿农村人口。同时,会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订有关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今年每个省份都要有1个改革试点城市。

“每干人医疗床位数达到4张,当地公立医院规模不得再扩大。”《工作任务》中明确要求“推进医疗机构规划布局调整”,限制公立医院扩张。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工作任务》提出“积极推动社会办医”,并且明确重点解决社会办医在准入、人才、土地、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问题。

此前,国家医改目标提出,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床位,应达到总量的20%。但因缺乏具体调控标准和支持政策,公立医院,特别是公立大医院不断盖楼扩张。

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认为,政府明确支持社会资本办医是好事,但是没有解决社会资本办医,“医生从哪里来”的问题。“社会资本办医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资金,而是医疗资源的问题。”

他认为现在社会办医最主要的问题是,医生流动不起来。“在现行的体制下,一流的公立医院医生愿去社会办医的医院的情况,并不是很多。”他解释,目前绝大多数医生的身份是体制内的。“无论是刚刚毕业的,还是正在工作的医生,对这个身份比较在意。”因此,他认为,要流动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次《工作任务》公布后,一如往常,于网络上迅速掀起舆论热议,其中,言辞激烈者不少。一些“拍砖”、“不领情”的声音,让人看到曾经的不成功给百姓带来的失望和不信任感。这也从另一方面提醒决策者,百姓受这一难题困扰已久,必须得到解决,而且时间相当紧迫,不能只是修修补补。

本次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公布,列出了具体分工和进度安排的时间表,一些工作将在今年6月底完成,多数则集中在今年12月底,不少任务都有具体量化的数字指标。从承诺到兑现,从设想到落地,一个可操作性更强、紧迫感和压力感更大的改革进程,被晒在公众视线下接受集体检阅,相信会大大挤压、削弱相关部门的某些敷衍与拖延。

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在我国,一张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医疗保障网已经织就。不过,这张网够不够密实、够不够牢靠,还需要进一步检验与完善,这张冈将如何持续下去,也是决策者面对的另一个考验。

(本刊综合《第一财经日报》、《上海金融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道)

上一篇:丁庄中学2013年学校冬季安全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五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随堂课后作业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