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流程心得

2024-06-27

软件开发流程心得(共10篇)

1.软件开发流程心得 篇一

开发流程

第一步:需求调研分析1相关系统分析员和用户初步了解需求,然后用WORD列出要开发的系统的大功能模块,每个大功能模块有哪些小功能模块,对于有些需求比较明确相关的界面时,在这一步里面可以初步定义好少量的界面。2 系统分析员深入了解和分析需求,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求用WORD或相关的工具再做出一份文档系统的功能需求文档。这次的文档会清楚例用系统大致的大功能模块,大功能模块有哪些小功能模块,并且还例出相关的界面和界面功能。3 系统分析员和用户再次确认需求。

第二步:概要设计首先,开发者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概要设计,即系统设计。概要设计需要对软件系统的设计 进行考虑,包括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第三步:详细设计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开发者需要进行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中,描述实 现具体模块所涉及到的主要算法、数据结构、类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需要说明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便进行编码和测试。应当保证软件的需求完全分配给整个软件。详细设计应当足够详细,能够根据详细设计报告进行编码。

第四步:编码在软件编码阶段,开发者根据《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报告》中对数据结构、算法分析和模块实现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开始具体的编写程序工作,分别实现各模块的功能,从而实现对目标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界面等方面的要求。

第五步:测试测试编写好的系统。交给用户使用,用户使用后一个一个的确认每个功能。

第六步:软件交付准备在软件测试证明软件达到要求后,软件开发者应向用户提交开发的目标安装程序、数据库的数据字典、《用户安装手册》、《用户使用指南》、需求报告、设计报告、测试报告等双方合同约定的产物。《用户安装手册》应详细介绍安装软件对运行环境的要求、安装软件的定义和内容、在客户端、服务器端及中间件的具体安装步骤、安装后的系统配置。《用户使用指南》应包括软件各项功能的使用流程、操作步骤、相应业务介绍、特殊提示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在需要时还应举例说明。

第七步:验收用户验收。

2.软件开发流程心得 篇二

1构件定义

构件主要指软件系统中的单个元素, 自身具备独立、可替换、满足功能和多次使用的特征;也是软件重复使用时, 可以的准确被识别的软件实体, 对此借助软件的独立和可重复使用的功能形式, 构件完全被用来进行软件研发, 使其外界的访问, 可以利用构件提供的指定接口进行信息交换;构件之间会通过标准的接口进行信息转换, 从而更好的保证软件开发的质量。同时基于构件软件开发, 也应当具备应用程序是由构件组装, 提供独立服务, 以及通用构件设施和服务等相关的要素。

2软件开发形式

基于软件构件的软件开发流程, 主要体现在构件定制、构件独立以及接口统一几方面, 其中构件定制, 主要是指基于软件构件的软件开发, 利用到构件或是面向构件, 都是事前明确功能和编制好的, 同时软件对于构件不同功能的需求, 也可以通过构件版本的选择, 从而实现功能拓展的目的。其中构件独立, 主要是指将构件进行分解,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构件难以维护的情况出现。其中接口通过统一, 主要是指软件要想实现跨平台的交互, 可以通过指定的接口, 从而有效的突破硬件设备, 以及空间等方面的限制。

3构建模型分析

因为基于软件构件的软件开发, 是在理想构件模型基础之上进行操作的, 对此对于目前常用的几种构件模型分析, 是非常有必要的;其理想的构件模型如下图所示;

目前常用的构件模型, 主要包括OMG组织、SUN、Microsoft方面;其中OMG组织中的CORBA[1], 是基于开放平台制定的对象代理体系, 同时其分布计算技术们, 更是多种厂商所支持的技术;自身具有支持性高、语言开发、系统平台独立, 以及模型完整、效率高的特点。其中SUN中Java2技术, 具有语言开发以及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简化构件服务器繁琐, 以及应用广泛的特点。其中Microsoft中COM构件模型, 实现了模型之间的相互操作, 同时自身也是标准的构件接口, 有效的用远程技术, 使其构件技术被广泛的应用。

4基于软件构件的软件开发流程研究

基于软件构件的软件开发流程, 主要包括整体框架设计、构件库建立、获取构件、构件调整以及重组安装等过程。

4.1整体框架设计

对于其整体框架设计, 首先要对于业务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 然后找出与将要设计的软件功能需求的共性, 然后将功能构件从系统中进行分解, 最户将开发软件系统构件化。

4.2构件库建立

构件库建立是为了使构件更好的符合软件开发需求, 从而将构件进行统一管理, 同时构件库对于软件的重复使用, 起到支持、描述分类、保存等作用;从而更好的保证软件开发的效率。

4.3获取构件

需求分析后的构件, 会将满足应用环境的构件选取出来, 并进行适当的修改, 最后使其组装到将要开发的软件系统中。其中构件的获取, 可以通过发现阶段、评估阶段, 利用以往开发过的构件, 按照系统开发的需求进行选取, 或是利用当前开发的系统功能模式, 对于构件进行开发和获取, 再就是利用购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构件获取。

4.4构件调整

当构件获取后, 为了是获取的构件更加的满足系统开发的功能需求, 使其符合设计规则, 对此需要对于构件的功能, 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调整的形式分为白盒法、黑盒法以及灰盒法, 其中白盒法的主要形式, 是通过对于构件源码的修改, 使其构件之间的冲突降低, 但是对于源码的调整会影响其使用特性, 给后期维护造成影响, 对此进行有效的维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黑盒法以及灰盒法, 是将源码进行保留, 提供构建的扩展机制, 或是提供可编接口。

4.5构件的组装

构件库中的构件按照应用环境进行调整, 然后将构件的端口进行相互连接, 或者将构件与开发软件元素进行连接, 使其更好的进行软件开发;每个构件的作用发挥, 是在与群体构件组合之后发挥功能的;对此在进行系统研发时要将单个构件进行整合, 利用可以容纳不同性质构件的框架进行管理;同时对于构件的安装, 可将通用性、功能性强的构件, 布置在中央数据服务器上;最后进行粘接代码的编制的工作。

5总结

综上所述, 发现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过程, 相关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软件构件的基本性能, 还要做好软件开发需求调研分析, 工作任务繁重并且头绪杂乱。本文对基于软件构件的软件开发的流程进行梳理, 开发人员可以参照整体框架设计、构件库建立、获取构件、构件调整以及重组安装等步骤进行标准化实施, 一方面可以减轻开发人员繁杂的工作量, 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的保证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希望对软件开发者有所帮助。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 软件开发的理论和流程, 以及构件技术也在逐渐的完善和发展, 而基于软件构件技的软件开发, 可以更好的利用构件技术的功能, 使其软件开发的成本有效的降低, 同时软件的系统的安全性、可维护性也能得到可靠的保障;对此本文结合构件定义, 通过对软件开发形式和构建模型的分析, 最后梳理出基于软件构件的开发流程, 希望对于软件工程的发展, 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软件构件,软件开发

参考文献

[1]田容雨.基于软件构件技术的Web系统开发平台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2]叶伟.构件化软件开发及系统测试技术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03:176-177.

[3]沈拴喜.浅谈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 15:75-76.

3.浅谈软件开发流程前期的软件测试 篇三

【关键词】软件测试;软件缺陷管理;文档的测试和评审;软件测试流程

1.基于开发过程的测试流程

根据软件开发流程的特点,软件的开发流程可分为:产品立项、需求调研、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几个阶段。

测试流程在项目立项时就与之同步启动,并且覆盖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这就要求在进行软件测试过程中要考虑审核和评审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文档和产品。

在软件测试流程中加入考虑对软件开发流程各个阶段文档集产品的评审。那么就要对相应的评审或测试结果进行文档化,形成新的软件缺陷报告或记录。项目组长或高层人员通过对这些文档的阅读,可以清楚地知道软件在开发的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能将因前期设计问题出现的软件缺陷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软件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

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发现缺陷,而它的另一个经济目的是尽早发现缺陷,以降低修复或者售后的成本。事实上,许多统计资料表明,开发过程每前进一步,发现和修复一个缺陷的平均成本要提高10倍。在代码复查阶段,平均1-2分种能发现和修复一个缺陷,在初始测试阶段要10-20分钟。在集成测试时要花费1个小时或更多,在系统测试时要花10-40个小时。这就是为什么要在项目初期就要进行文档化和审核文档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文档阶段发现文档中需求方面和软件功能方面的缺陷,如果及时修改可以避免在编码阶段发现和修改需要的大量人力和时间,是项目能按照既定计划完成的保障。

文档化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它是软件测试的根本依赖。无论是测试计划还是测试用例都是根据需求文档和详细设计文档编写的。如果在测试阶段修改需求文档或设计文档,那么相对的开发编码、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都要相应的进行修改,那么由此引发的人力和时间对整体项目来说都是巨大的风险。在早期的文档的评审可以有效的降低整个项目的风险的同时,也会让整个项目更加缜密。

2.软件缺陷管理

软件缺陷管理就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发现的软件缺陷进行跟踪管理,并记录软件缺陷的状态信息,保证每个被发现的软件缺陷都能解决并关闭。软件缺陷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流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软件测试流程管理其在本质上就是软件缺陷管理的文档化、规范化流程。

软件缺陷管理工具就是软件测试和缺陷管理的最好帮手,软件缺陷工具的主要优点在于不用再担心在项目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无人认领或者被忘记修改。每个缺陷从新建到被关闭的过程都是由它的作者负责推动的。那么试想需求缺陷由产品人员负责,产品功能缺陷由测试人员跟踪,由缺陷发现者主导协调好和开发人员的关系,让开发人员能更有效的对软件自身的缺陷形成有效的关注,减少开发人员在缺陷上的沟通成本,可以让项目运转的更加順畅,让缺陷解决过程中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软件缺陷管理工具在软件项目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使用应该从项目立项就跟测试人员一起介入项目中。

3.结束语

任何软件开发组织想完全消灭软件缺陷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想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除了要有严格的开发流程和开发标准外。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全程引入软件质量保障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对软件开发流程各个阶段的文档和产品的评审和测试,形成详细的文档化结果,是保障软件产品质量和减少后期工作量的有效管理方案。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软件缺陷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个管理方案的优势就会更为显著。 [科]

【参考文献】

[1]商惠华,张春雷,吕维先.基于FPA的软件工程监理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8(21).

[2]吕晓峰.软件工程监理的一般流程与监理要点[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4(06).

[3]王锋,张睿,张燕.软件工程监理的实施策略[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4(05).

[4]聂林波,刘孟仁.软件缺陷分类的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06).

[5]徐芳.软件测试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软件项目开发管理流程 篇四

1,新项目开发管理流程

按照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管理分为: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控制—》项目结尾。5个阶段。根据该管理流程和我公司实际情况,将新项目开发的管理流程制定如下图:

1.1 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阶段,首先由的项目经理编写《项目立项报告》。

研发项目立项报告模板.doc

1.2 立项评审

《项目立项报告》编写完成后,交由项目管理委员会进行立项评审,评审通过后由副总经理签字确认立项。确定需求分析和项目设计阶段的时间和人员安排。

1.3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需要与用户交流,双方对软件需求取得共同理解基础上达成的协议。编写并完成软件需求说明书:也称软件规格说明书。

软件需求说明书模板.doc

1.4 系统设计阶段

常规的系统设计需要依次完成《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以下是文档的简要说明:

概要设计说明书:该说 明书是概要设计阶段的工作 成果,它应说明功能分配、模 块划分、程序的总体结构、输 入输出以及接口设计、运行设 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 设计等,为详细设计奠定基础。

概要设计说明书.doc

详细设计说明书:着重 描述每一模块是怎样实现的,包括实现算法、逻辑流程等。详细设计说明书.doc

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写完成后,项目经理应该依次编写安排项目开发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安排可以根据项目经理的习惯进行工作计划编写。建议采用project。附件为综合考务平台的工作计划安排,可以供参考:

考试考务综合管理平台工作计划.mpp。并且确定里程碑,以便在后期项目执行过程中,对其进行确认。对于大项目,建议按照项目设计流程,先进行概要设计,再到详细设计。但是对于特殊项目(项目周期较短,小项目),可以讲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合二为一,编写功能,接口方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中,仍然需要涵盖项目模块功能,用户权限和各模块实现逻辑,接口等。

项目设计开发方案.docx。

1.5 项目设计评审

设计阶段完成后,项目经理填写《项目设计评审表》,将相关文档交由项目管理委员会进行项目设计评审。通过评审后,方可进行编码工作。

项目设计评审表.docx

1.6 编码和测试用例编写阶段

项目编码阶段,项目经理需要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和监督,其中包括(项目输入,项目输出,里程碑)。如果由于特殊情况,如:需求变化,人员临时调配,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项目范围和时间,计划等变更,项目经理应该及时填写变更申请。并提交给项目管理委员会。作为之后项目输出验证的重要依据项目变更申请书.doc。

在此阶段,测试人员应该根据《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说明书》的内容,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1.7 测试阶段

编码完成后,应该移交测试组进行相关测试工作。按照测试流程,需要提交《测试申请表》。测试人员在接收到《测试申请》后,应该与研发人员讨论《测试用例》的相关内容,确定测试时间,开始程序测试。并在测试工作完成后,编写对应的《测试报告》。

1.8 结项评审与验证

项目负责人和测试负责人分别填写《项目结项评审表》,交由项目管理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由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进行发布确认。

项目结项评审验证表.doc

1.9 新产品发布

编写《用户手册》。方可进行新产品发布。

2,旧项目升级开发管理流程

旧项目的升级,依照如下流程:

2.1项目升级需求分析

项目需求分析,需要收集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已经技术人员在调试过程中的反馈作为需求分析的输入。并填写对应的项目升级需求报告表。项目升级需求报告表.doc

2.2 升级评审

将《升级需求报告》交由项目管理委员会,评审通过后,进行升级设计。2.2项目升级设计

项目负责人,根据需求报告和升级具体情况,编写升级开发方案。项目升级开发方案.docx。并安排整改工作计划。

2.3 项目升级设计评审

升级开发方案完成后,填写《项目设计评审表》,交由项目管理委员会评审。

2.4 编码

按照项目升级开发方案进行编码设计,如果编码工作中,发生特殊情况需要变更计划,或者项目范围等,同样需要提交《变更申请》,作为项目验证的基础。同样,此阶段,测试人员应该编写或者修改相关测试用例。

2.5 测试

编码完成后,应该移交测试组进行相关测试工作。按照测试流程,需要提交《测试申请表》。测试人员在接收到测试申请后,应该与研发人员讨论《测试用例》的相关内容,确定测试时间,开始程序测试。并在测试工作完成后,编写对应的《测试报告》。

2.6 升级输出评审

5.区域市场开发流程 篇五

一、第一阶段(新业务初到市场前两个月)

(一)业务人员

第一:解决老客户的投诉与抱怨

业务人员到达市场后首先走访老客户,询问老客户设备购买时间,使用情况等,如有问题,现场登记,与大区经理沟通安排服务人员进行问题处理.老客户口碑对三雄产品在当地的成长至关重要.拜访老客户时要在设备上粘贴《客户拜访表》,填写《客户服务卡》,得到客户签字认可.老客户的拜访每年至少两次.另外在走访老客户的过程中,可以兼备进行第二项的扫街行动.第二:扫街行动,建立行业客户档案和经销商档案、轮胎系统档案

业务人员初到市场,必须充分接触了解当地市场,所以首先要进行扫街式走访调查,对本地区从市级到县级的所有行业客户和经销商进行走访,对轮胎代理系统进行调查.其中行业客户包括4S站、汽修厂、汽车美容店、轮胎店、汽车改装店等,经销商主要为汽保店或汽配工具店,尤其是本地区前五位的汽保经销商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轮胎系统主要是地级市及以上代理网络.《行业客户档案》和《经销商档案》、《轮胎系统档案》 第三:拜访原有经销商,交换名片,约定下次拜访时间

业务人员对当地市场有了一定了解后,拜访原有经销商,了解经销商的经营状况,了解经销客的营销结构,对没有在店的经销商业务人员进行电话沟通,互存电话号码.(二)大区经理

每天与新业务人员保持一次通话,接受业务人员一日工作汇报,对其工作做出相关指导,安排业务人员走访计划,安排协调服务人员积极处理当地客户抱怨

(三)市场部

每周与新业务人员通话或通邮件一次,保持与业务人员的沟通畅通

(四)其他

客服人员要积极配合老客户的抱怨处理,维护好每一位忠实客户

二、第二阶段(业务人员到达市场两个月以后)

(一)业务人员

业务人员通过第一阶段的积累,已经有了本地区客户、经销商和轮胎系统的初步档案,那么就要进行以下工作:

第一:对客户档案进行客户分类,分为潜在客户和准客户

潜在客户为产品使用期限在五年以内,暂无新购计划的,准客户为使用期限在五年以上,产品使用有问题或已有新购计划的客户,可按新购计划分为六月期、三月期、一月期、半月期

第二:对经销商和轮胎系统合作伙伴进行筛选

经销商的选择主要依据其实力,优先选技当地实力前五名的经销伙伴,包括资信、经营规模、产品结构、员工人数等,其次要看其对三雄品牌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前期可通过佣金的方式初步合作,加深双方认识;对轮胎合作伙伴,要看其对三雄品牌的认可,看其业务人员的数量,而后通过几次信息合作,得到彼此的进一步了解.第二:打电话或上门拜访

对以上不同类型客户进行电话或上门拜访.如五年以内的且设备使用正常的潜在客户可以每三个月沟通一次,或交由市场部安排定期向其发送短信;对准客户除了定期沟通和短信外,还在适当时间安排上门拜访计划,如六月期的准客户,除了发送短信和电话沟通,还有定期邮送《##之声》,三月期的准客户,除了以上措施还要进行每月拜访一次,一月期的准客户每周拜访一次,半月期的准客户要做长期蹲守的准备,直至交款发货.第三:签单收款,沟通安装与培训事宜

第四:上门拜访出差所在地经销商每周至少一次,其他区域的经销商每周至少一个电话 第五:上门拜访出差所在地轮胎系统合作伙伴和样板店每周至少一次,其他区域的每周至少一个电话

(二)大区经理

每个月帮带业务人员一个周以上,帮助其尽快进入角色,指导一线工作.大区经理有责任手把手教给业务人员从接触客户到签单,到收款,到安排安装培训等全过程事宜,视业务人员为兄弟,开展兄弟式交流.(三)市场部

提供一些小促销品,以供业务人员在拜访时加深与客户的信任和沟通,到市场帮助业务人员三天以上,帮助业务人员有计划地设立当地样板店

三、第三阶段(业务人员到达市场四个月以后)

(一)业务人员

业务人员通过前两个阶段的走动,已经对当地市场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那么就要进行更具有专业水准的工作:

第一:按照标准,有计划地与客户进行电话沟通或上门拜访

第二:有计划地拜访经销商和轮胎合作伙伴

第三:对准客户进行售前指导,签单收款,安排安装培训工作

第四:积极主动参与当地市场的行业活动,并找机会组织自己的产品推广、调车技术等相关活动,拉动销售工作.(二)大区经理

每三个月要与业务人员至少待三天,上门拜访经销商、轮胎合作伙伴一次

(三)市场部

当一个市场准客户达到20个以上时,业务人员可向市场部申请推广会活动,每半年进行一次.(四)样板店

在已成交客户中按照样板店的标准,选择样板店.样板店的设立:每个县要至少设立一家样本店,每个地级市区设立两到三家,每个省会级城市或直辖市设立三到五家

成熟区域营销体系人员工作流程

当业务人员进入市场六个月以后,就视为该区域进入相对成熟阶段

首先,在年初到4月30日之前,业务人员要对本区域的客户集中进行一次回访,处理客户抱怨和投诉,对市场进行一次大扫街行动,补充客户和经销商的档案资料.区域较大、超过三个地级市的,必须对主要的三个地区进行扫街行动.第二,业务人员进入一年的销售时期:

1.按照标准,有计划地与客户进行电话沟通或上门拜访

2.有计划地拜访经销商和轮胎合作伙伴

3.对准客户进行售前指导,签单收款,安排安装培训工作

4.积极主动参与当地市场的行业活动,并找机会组织自己的产品推广会活动

即一周工作安排如下:

周一、拜访所在地经销商,对不在店的经销商业务人员进行电话沟通

周二、拜访所在地轮胎合作伙伴和样板店

周三至周五、拜访客户,包括准客户、老客户和潜在客户, 至少6个.以准客户为主, 周六、对本周工作进行总结,上交下周工作计划

第三,大区经理每半年要与业务人员至少待三天,上门拜访经销商和轮胎合作伙伴一次

第四,准客户达到20个以上时,业务人员可向市场部申请技术培训、产品推广等形式活动,每半年进行一次.市场部要积极配合,充分准备

第五,完善样板店的建立

6.软件开发流程心得 篇六

软件外包就是企业为了专注核心竞争力业务和降低软件项目成本, 将软件项目中的全部或者部分工作包给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完成的软件需求活动.而目前业务流程外包 (BPO) 已经成为外包服务新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外包的主要内容。软件外包已经从国内企业间的外包, 发展为跨国的外包。印度、爱尔兰、以色列等国家, 由于抓住了国际软件外包的机遇, 迅速发展为软件产业的大国, 并且形成了国际软件外包中心。进入21世纪以来, 软件行业在中国也经历了一轮新的发展高峰。在此过程中, 软件外包作为一种同时有效满足需求方和供给方的商业模式, 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内已经出现了一批纯粹的软件外包企业, 比如中讯、文思、博彦等外包公司, 已发展成为员工达到3000人左右、出口超过千万美元的企业.由此可以看出软件外包行业有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2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的质量是软件产品内在的系列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使用低质量的软件, 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可能为使用单位带来造成延误工作或者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低质量的软件产品是缺乏竞争力的。而高质量意味着与需求相一致;也意味着性能指标的“零缺陷”。要到达高质量, 必须同时进行质量测试活动和质量保证活动.而质量保证活动就是事先预防。对于软件产品来说, 软件质量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软件质量保证是确保软件生产过程可重复实施的保证。对于我国的软件外包公司来说, 软件测试项目现阶段最适合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的业务方向;软件质量保证是保证软件外包公司有能力实施软件测试项目的保证。

IEEE定义质量测试为: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为了保证软件的质量, 软件质量保证就应该着眼于整个软件生存期。所以软件质量保证的概念和实施范围必须包括在整个开发各阶段的复查、评估和检测。

目前在国际上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ISO9000标准组、CMM等。此外还有很多质量管理方法, 如6西格玛方法等。

3通过流程管理实现国际级的软件质量交付

要想在全球的外包业中形成有力的竞争, 中国必须扩大软件外包公司的规模和质量。中国排名前十的IT服务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为20%, 而印度的十大IT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高达45%。中国大约有8000家软件服务供应商, 其中员工少于50人的占四分之三, 只有5家拥有2000名以上的员工。印度的软件服务供应商不到3000家, 至少有15家拥有2000名以上的员工, 其中的塔塔咨询服务公司 (TCS) 、威普罗公司 (Wipro) 、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Infosys) 都已经获得国际上的认可, 在全球拥有客户。没有适当的规模, 中国企业不可能吸引到顶尖的国际客户。一般认为, 小公司是风险相对较大, 可靠度相对不高的合作伙伴。

行业的分散状态使中国软件行业的另外一些问题显得比较突出, 如过程控制和产品管理不够严格。中国30家大型软件公司当中只有6家达到CMM五级或四级, 而印度的30家大型软件公司全部达到这一专业水准。各类认证是企业能够提供相应产品质量的基础保证, 是软件企业开拓离岸外包市场的敲门砖。但是目前一方面通过高等级认证的软件企业比较少, 另一方面即便是通过高等级认证的软件企业, 也难以被认为具备管理大型软件外包项目能力的企业。原因是许多软件外包企业本末倒置, 一味地参加各类认证, 而不是将认证视为提升企业研发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结果就是执行CMM、ISO等各类认证企业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达到真正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目的。而这样的结果是即便在初期发包企业基于高等级的认证发包一些项目, 但在实际合作中会逐渐认识到企业的真正能力而终止长期的合作。这些因素都导致中国外包企业难以承接到大型软件外包项目。

可见, 实现国际级的软件质量交付是当前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技术问题。为了帮助中国的外包企业提高竞争力, 提高质量保证水平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流程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质量保证水平的提升。

软件外包企业的流程管理既包括项目级的流程管理也包括公司级的流程管理。而其中最根本的是项目级的流程管理, 因为企业级的流程管理是来源于项目级的流程管理, 也是众多项目流程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项目级的流程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项目管理, 质量保证, 技术管理, 配置管理, 缺陷预防, 同行评审。这其中的每一个领域都可以展开, 从而总结出本领域的流程、标准、模板和检查清单。

通过总结获得的流程化的方法, 可以构建起项目乃至公司级的流程管理架构。根据现代质量管理的观念, 我们会发现一致的过程会导致相同质量水平的产品,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 消除了非随机的偏差。而持续的过程改进更会持续的提高生成能力, 持续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4结语

软件外包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有着较快发展速度的产业。在新一轮的经济, 技术大潮中, 抓住机遇, 大力发展, 是每一个软件外包行业相关人员的共识, 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中国的软件外包公司应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交付品的能力, 尽快的发展壮大自己, 获得规模更大, 利润更高的软件外包项目, 在国际的软件外包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摘要:随着软件外包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外包行业。外包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直接为经济做贡献, 提供就业机会, 同时还可以产生技术外溢效应, 形成产业集群, 最终促进国内的软件产业发展与成熟。分析了我国软件外包公司的发展和特点, 研究了提高行业发展水平的方法——通过加强软件质量管理流程, 提高软件交付质量, 承接到更大的软件外包项目, 最终促进整个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软件外包,质量管理,流程

参考文献

[1]鲁耀斌。项目管理——过程, 方法与实务[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Stephen Haag, Maeve Cummings, Amy Philips, 严建援.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3]史蒂夫.麦克康奈尔, 余孟学.微软项目求生法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7.软件开发流程心得 篇七

[关键词]软件项目;设计管理;流程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76-01

1 何为流程及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1.1 软件开发的目的

在进行软件项目开发活动中,要实现很多目标,比如关于项目的范围、成本、时间以及质量等,项目协调也是要完成的目标。项目协调可以满足项目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伴随软件规模和它所涉及领域的扩展,软件项目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大大的增加了管理难度,造成这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不能管理其过程如果管理项目在无纪律混乱的情况下,那么项目组织就很难总结出好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就更不用说从中获益了。管理严谨的好处不仅能够就检查和改进在阶段内出现的偏差,还可以及时的终止项目。甚至还可以避免人才的来去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想要有效的对过程进行控制,就不得不对项目管理流程更加明确。

1.2 软件项目的构成

一系列活动有机构成流程。而个人与团体构成基本活动,基本活动的构成不需要来自其他活动的转换。流程的每个活动间都有着自己的独有的流向,在流程过程中包含着明显的开始与结束,所以这是一个非静止的概念。从结构方面可以看出,流程由四个基本因素构成:活动及活动的逻辑关系、承担着、实现办法。流程管理所包含的不但有管理技术,还有现代管理的理想,以前的职能管理凭借的是控制、塔式组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和当今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分工理论为主的管理理论已经使用了几百年,目前又返回到系统和整合上面。

1.3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一系列的开发过程是各种各样的流程活动

软件项目是由各种各样活动流程活动组成的,具体包括如下,软件项目的计划编制、系统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程序编码、测试与维护等活动过程都属于流程活动:制定软件项目管理流程,当我们在制度项目管理流程过程中,要着重考虑一下几点:(1)流程的制定可以将项目逐步引至成功,(2)流程的制定可以适应软件的开发,(3)流程的制定对项目开发可以起到指导作用,(4)流程制定是使用流程图表示的,可以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够清楚的明白管理过程与开发过程之间的关系,(5)流程过程中的参评要有明确的定义、标准和方法。

2 软件项目管理大体过程设计

2.1 软件项目管理的构成

软件项目管理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项目构思、项目立项、签订合同和执行合同。可以使用P1、P2、P3、P4、P5代替。同时也可以划分为五个里程碑,分别是:完成立项、签订合同、定义功用、产品开发、投入市场,可以用TM1、Tm2、Tm3、TM4、TM5代替。

2.2 软件项目管理的流程分析

项目管理的大体流程分析,项目搜寻是项目开始的前提,其阶段主要任务包括收集市场信息、客户需求、以及潜在的需求。项目立项阶段就是可行性的研究阶段,就是讨论成本与效益的可行性。项目售前阶段是项目立项与签订项目合同的这段时间,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与客户介绍交了的计划、对产品的销售对象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以及客户对项目感兴趣的原因和对产品的要求。合同生成阶段要做的是对项目方案的比较与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认识,以及对合同的评估以及签订合同。合同执行阶段是项目管理流程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软件的开发、测试、验收、系统的维护等过程。

3 软件项目失败的原因和软件项目管理方法的探究

3.1 软件项目失败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目前国内外的软件行业企业可以看出,“软件危机”的影响仍持续着软件行业。软件项目的实施情况也总是很难令人满意。经过研究发现,软件项目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应用项目发展难以控制;二是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管理工作的认识掌握还不成熟。实践证明,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是致使软件项目失控的直接原因。

3.2 制定项目的任务

软件项目计划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协调其他计划的,协调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控制和执行可操作文件。它这是对客户需要的理解表现,是开展项目活动的开始,也是开展其他工作的依据,项目计划由全局计划和下属计划构成。在下属计划制定时,项目经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谁负责那一部分工作,那部分的计划就有谁来制定,项目经理只需审批就行。

3.3 开发过程的制定

软件开发之所以存在较大风险,最主要原因是软件过程能力低,这是因为管理软件过程十分困难,为此就非常有必要在软件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方面加强。不同的软件项目有着不同的过程,虽然项目计划与执行是互相交叉的,其主要部分是相似的,但是不同的项目的每个过程它所包含的具体活动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且由于不同的制定者所使用的开发技术和技术路线的不同,所导致的侧重点就不可能相同了。项目经理在计划制定前就必须根据开发软件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稳定性好、可控的软件开发模型。

3.4 加强过程控制

软件项目的开发和实施总是处于动态之中,这种动态是持久的、永恒无止境的,世上不存在静止的软件项目。需求、技术、系统结构、代码都会发生变化,就算是连环计都会发生变化,项目经理在做好了计划和准备后,最重要的任务就转换到过程的控制上来了。过程管理和变更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部分。配置管理是一个软件项目能否顺利执行的前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比如会出现很多的附加产品,比如代码、一系列文档、数据等等,这些产品是有用的。而且随着软件项目的改变这些产品都会发生变法生产出不同的版本,试想一下,如果配置管理失效,项目工作人员势必会深陷配置项的“泥潭”。很明显我们应该加强项目过程的任何部分细节。

4 结束语

在本文设计的软件项目管理总体流程及相关技术,目前已经十分成熟了,在软件项目的研发和管理中已经大量的采用了。流程管理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使用,降低了软件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增加了软件项目的成功率。事实也证明,根据企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软件项目的实施步骤,确定产品的用处,指明各阶段的开始条件和终止条件,进行有效的流程控制与管理,这样将会极大的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降低项目的失败率。

参考文献

[1]罗铁清,王如龙,软件项目管理的研究及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项目管理技术2005,3:66-70

[2]刘宽宏,殷人尾,基于GMMI的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模型,计算机工程,2004,30(15):75-77

[5](美)凯西,施瓦尔贝,IT项目管理,王金玉,时郴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8.模具开发流程 篇八

目的1.1 明确模具开发过程中,公司各部门的职责及操作方法。

2.0适用范围

2.1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模具开发

3.0部门职责

3.1 结构设计部:负责新案子的图纸设计、工艺制定、模具制作申请单填写和模具清单的输出、每阶段样品确认及后续模具确认。

3.2 工程部:依结构设计部提供模具清单提供料号。

3.3 采购工程部:协助结构设计部、项目部选供应商和进度跟崔以及相关商务事宜。

3.4 PMC:依申请单下MR采购,收到模具确认单后入库工作。

3.5采购部:依MR下PO,入库后的请款。

3.6结构项目部:新模具开发进度计划、管控、跟踪。

3.7财务部:依开模需求监督固定资产的入库、请款和盘点工作。

4.0作业内容:

4.1 结构评审

4.1.1结构设计部依ID和项目要求绘制图档,完成后部门负责人审核。审核无误后由结构项目部通知硬件、ID、供应链、项目部、工程部对结构、加工工艺、生产可行性等进行内部结构评审。并将评审结果记录《会议记录》中。

4.1.2内部评审完成后,从AVL名录选择供应商进行开模评估,如合格供应商无法满足技术需求需导入新供应商的,请参考《新供

应商导入流程》。并提供《开模评估报告》,应包含价格、开模周期、技术等层面进行评估。原则上一个案子不得少于两家厂商评估。结构设计部收到评估报告后尽快确认并回复。如有需要的双方技术人员安排会议评估。

4.2评估OK后,PM提出开模需求,填写《模具申作申请单》审批后交于供应链采购工程部,由供应链采购工程部询价,并填写意见后上交总经理签核,确认最终开模厂商。如新导入厂商,依《供应商导入流程》,采购工程负责在ERP上录入供应商信息,以便工程部申请料号。

4.3确认厂商后,由PM填写《新品料号申请单》审核后交于工程部申请料号。

4.4工程部收到《新品料号申请单》依据编码原则申请料号并录入ERP。采购工程要求厂商把我司对应料号刻在模架上,以便我司固定资产盘点清算。

4.5开模前由采购工程确认报价单、《模具合同》的签核,结构项目部进度表确认。确认签核无误后由结构设计部提供最终图档才能正式开模。

4.6确认开模后,由采购工程以邮件方式正式通知厂商开模,厂商按双方协商《开模进度表》进行开模,进度由结构项目部跟踪。如有需要请采购工程协助。

4.7厂商在收到我司确认报价单、模具合同后正式开模,进度按双方协商进度表执行。具体条款请参照《模具合同》

4.8 开模期间,项目应给出每阶段试产计划。PMC依项目需求给出MR,采购依据MR下PO到厂商,以便厂商备料。

4.9按进度表出模后,每阶段试模前厂商确认试模时间后通知我司结构工程师到现场跟模。试模后需做好样品量测、模具检讨记录和每阶段签样及样品留底。以便追踪

4.10结构工程师确认样品OK后通知厂商进入试产产品制作,试产后结合试产报告反应问题点及试模模具检讨表给出改模资料。直到量产阶段

4.11试产验证OK后,厂商按我司承认要求送承认书及样品。承认OK后,正式进入量产状态,在量产5K后没问题结出《模具确认书》以便安排入库保证公司固定资料安全

4.12采购工程收到《模具确认书》后,通知厂商开发票并通知PMC、采购做MR、PO做入库及请款工作。各单位收到通知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入库及请款工作

4.13财务收到请款通知后,为确保公司固定资产安全,应要求采购工程组织相关单位盘点模具,盘点无误方可付款。

4.14付全款后,由采购工程与厂商签定《模具托管协议》

5.0 参考文件

5.1《文件管制程序》 5.2《产品开发流程》

5.3《计划物控作业流程》

5.4《采购管制程序》

5.5《供应商导入流程》

5.6《新产品开发流程》

5.7《新品料号申请流程》

5.8《财务???》

5.9项目管理程序

6.0相关表单

6.1《开模评估报告》

6.2《模具制作申请单》

6.3《模具清单》

6.4《模具开发进度表》

6.5《模具合同》

6.6《模、治具试模记录表》

9.土地手续开发流程 篇九

一、与土地方签署协议;

二、国土局储备中心根据出让计划委托市规划局出具《规划条

件》;

三、规划局出具《规划条件》,明确用地性质、具体位置及退红线范围、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停车位、公共配套设施等指标;

三、编制土地开发成本;

四、区政府审核土地成本后,发函给市国土局;

五、市国土局根据《规划条件》及土地成本编制《土地出让方案》并上报市政府批准;

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土地招拍挂,编制出让文件,发布公告,审查申请人资格;

七、竞买人缴纳20%及以上挂牌价的土地保证金;

八、竞买人报价,确认报价,签订《成交确认书》;

九、根据《成交确认书》及土地保证金缴费凭证与国土局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十、国土局根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出让金缴纳50%及以上的缴费凭证、地籍调查成果、完税证明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或《建设用地批准书》;

十一、规划局根据《成交确认书》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0.软件开发流程心得 篇十

[关键词]房地产 开发企业 供应链管理 流程再造

一、房地产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和问题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研究整个房地产产业运营模式,其主要思路就是以开发企业为核心企业,通过与其他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加强沟通交流,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合作开发,以达到提高开发质量,加快开发进度,降低开发成本,同时提升开发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目的。但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多数还是仅仅将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案例进行一些修改,然后直接套用在开发企业身上。由于制造企业运作模式、生产流程等许多方面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生搬硬套就造成了理论在推广实践的过程中会因为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而无法顺利推行。

房地产开发行业与传统制造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合作伙伴关系和生产方式上的区别,制造产业适用的一系列供应链管理模型,房地产开发企业都不适宜直接套用。因此,作者认为,想要在房地产业内切实有效地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必须先深入分析两个行业在运作模式上的差异,再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才能真正地完成成功的流程再造。

二、开发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方法与制造企业的差异分析

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制造企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经营对象、供应链伙伴关系和生产方式这三个方面:

1.经营对象的差异

制造企业的经营对象通常是特定的商品,尽管产品性质可能有不同,但一般都可以通过大批量生产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还要考虑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物流和库存问题。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对象是一个个开发项目,它具有单件性、一次性、区位固定性和周期长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房地产项目在经营过程中与制造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差异。首先,开发项目对于资金的需求巨大,开发项目依据规模的不同需要少则上百万多则上千亿元的投资才能得以运转,大量的资金在固定的生产地点聚集,并且在一个相当长的周期内无法周转变现;其次,由于上述的原因,开发项目的风险巨大,一旦项目受到政策、行业、市场或者企业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后可能对整个项目造成致命性的打击;最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收益也十分可观,因此即使房地产行业一直是高门槛高风险的行业,但仍不断的有企业积极地加入进来。

2.供应链伙伴选择与管理上的差异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即供应商——生产企业或者卖主——买主之间,在一定时期内信息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信任合作关系,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和利益。

房地产开发项目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因此,对于供应链伙伴的有效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从工作内容来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合作伙伴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图、景观设计、工程总承包、造价咨询、招标代理、施工监理、营销策划、提供建筑材料、建筑设备、销售代理等众多单位。无论是合作伙伴的数量还是关系的复杂性,都远远超过一般制造企业,因此在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和管理时就存在较大的差异。

此外,由于提供服务的不同,开发企业对每种合作伙伴所采取的选择方式和合作原则也有不同。例如对于总承包单位等合作伙伴来说,考察重点主要在于三大控制(质量、成本、进度)的执行能力,合同的履行情况以及安全施工等因素,而对于建筑材料和设备提供商来说,考察的重点则应该放在产品的质量、价格、时间等因素上。这些不同都应通过拟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体现出来。如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供应链伙伴的评价,单纯地修改影响因素的权重还远远不够,而是两者的评价矩阵在建立时就应该有根本性的不同。

3.生产方式上的差异

两者的不同还体现在生产流程上。制造企业的标准生产流程为“采购→生产→销售”,标准的房地产开发过程则可以分为“前期→设计→施工→销售”这四个阶段,如果进一步细化还可以分为“市调→可研→买地→策划→规划→设计→施工→营销→物管”等众多环节。不仅如此,开发流程的复杂性还体现在这些阶段往往不是依序进行,出于对开发进度的严格要求,所有开发环节常常是互相交错开展的,而且不同的流程之间还存在着重要的搭接关系,不能颠倒次序。例如如果开工所需的手续未完成,就无法进行施工;主体未能封顶就不能开始预售等。因此整个开发流程变得无比复杂。这与传统制造企业的链式供应链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目前也未能总结出面向房地产开发全过程的供应链管理模型来。这时,就有必要转换思路,采用并行工程的思路来进行开发流程设计。

开发流程的并行工程思路是将整个开发流程分为设计、施工和前期配套等几条主线,互相独立推进,只在关键结点,例如拿到开工许可证、基础完成出正负零、主体封顶等重要节点进行必要的搭接。这样做的好处是,各个独立线程上工作团队只需要专心于自己的工作范围,节省无谓的等待时间,并且减少职责相互推诿的现象。

三、基于供应链的房地产开发流程特点分析

要采用供应链管理达到提高开发企业能力的目的,流程再造是必须的,而在流程再造的操作上,也应该针对开发企业的特点而进行设计,与相对已经比较成熟的制造企业流程再造相比,开发企业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成本控制的重点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一旦开发项目开始施工,成本控制的作用就十分有限。因为建筑开发项目中间所牵涉到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由市场决定,财务成本由银行决定,税费由政府决定,工程量在合同文件上也已经给出,也就是说价和量都已经在开工之前确定好了,只要不超过预算就算成功,这与制造企业想方设法地降低制造成本有很大不同。因此对于整个项目来说成本控制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安成本的1.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所以应该积极采取设计招投标、限额设计等方法予以控制。一旦项目开始建设,成本控制的重点就变为计划外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控制,则应该采用项目管理的管理方法。

站在流程改造的角度上来看,开发企业管理者最重视的是现金流,由于房地产开发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一个项目不管是地价还是合同价款常常都要上亿元,而开发商往往还要用有限的资金在几个项目之间周转,顺畅的现金流才是开发最重要的保证。因此,在流程改造的时候就要重视对现金流的控制,具体可以从前期资金计划的制订,合同执行情况跟踪,变更洽商的严格控制等方面入手,并配合严密的财务制度才能确保不出差错。

2.进度控制的重点

进度计划其实就是现金流在开发过程中的体现:报批报建手续办理的进度关系着施工进度,施工进度关系着预售款的回收,除此之外还关系着银行利息的变动,合同价款的支付与索赔,楼价的涨跌等。进度控制管理的重点是对信息流的控制:事前要编制严密的总的开发计划,包括资金计划,施工计划,合同支付计划,销售计划等;事中要严格按照各类计划进行施工,保持各种信息的有效传达和接收以及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理,必要时还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展开预控;事后要采用评价系统对实际的开发流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开发水平。所有这些特点在流程改造时都应该考虑到。

3.组织架构和运营制度的重要性

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工程地点比较分散,一般都采用矩阵制管理模式,以项目部为单位由项目经理负责,而各个部门还要同时受到公司的监管,因此容易产生多头管理的弊端。此外,由于开发过程中牵涉到众多的决策过程,各级管理人员要根据自己的权限范围进行审批,如果超越自己权限还必须向上级报送审批,这一套复杂的审批程序又常常与进度上的迫切要求相冲突。因此,开发企业流程再造的重点还应该体现在如何通过价值链分析,建立一套完善、周密且高效的部门组织架构及运营制度。只有组织架构、岗位职责、运营制度都明确建立并顺利运作起来,才能将工作落实到人,达到提升管理能力的效果。

除了以上几点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制造企业普遍比较重视的物流就并非开发企业关注的重点。因为房地产开发项目从生产到销售的位置都固定,原材料半成品的运输往往由供应商负责,其物流成本也包含在采购成本之中。而场内运输的距离相对较短,对总成本的影响较小。另外开发企业信息化建设也不应盲目追求大而全,因为开发流程错综复杂,应在仔细分析后采用多种专业软件配合二次开发进行架构。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应用供应链管理思想进行流程再造,应该先从房地产业的内外部分析开始,只有详细透彻地总结了开发企业的特点,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真正地将制造产业先进管理理论方法有效引入,增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提高整个房地产产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大卫·辛奇利维等: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3]王学发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J].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

[4]余建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合伙模式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4)

[5]张丽李启明: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6)

上一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下一篇:中学生元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