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共8篇)
1.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 篇一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据悉,《指南》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1+X”规划指南全部发布。《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已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指出,必须把制造业人才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人才在制造强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工科类专业点约1.6万个,工科类专业本科在校生525万人、研究生在校生69万人;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点数约6000个,在校生13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点约1.1万个,在校生186万人。
王继平指出,目前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结构逐步优化,制造业人才聚集高地初步形成,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逐渐改善。
王继平表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三是企业在制造业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四是制造业生产一线职工,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发展通道不畅。
为此,《指南》列出了7部分的重点任务:一是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二是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三是提升与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四是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五是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六是建设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七是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
据悉,《指南》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配套文件,是1+X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制造业人才发展、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证的重要举措。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表示,制定并实施《指南》,加快推进我国的人才结构适应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重大变革,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适应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将激发高素质劳动者“新人口红利”,为推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根本动力。
2.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 篇二
国务院于2015年5月19号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主要分三个阶段使我们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第一个十年进入制造强国的第二方阵(德国和日本);第二个十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能够居于第二方阵的前列;第三个十年,进入第一方阵(美国)。
这个方阵是怎么排列的呢?我们按照制造业的规模、质量效益、结构合理和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四个方面,共同制定了一些指标。通过累计,中国制造80几分,日本和德国120分左右,美国160分,差距很明显。
工业4.0对工业3.0和2.0有促进和带动作用
比较一下中国、德国和美国,我认为德国的工业优势在于质量过硬,基础雄厚,工艺严谨;美国的优势在于社会创新,高科技研发,集全球资源与精英;中国的优势则在于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内需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
比如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成立于1949年,现在有80多个研究所,包括机床研究所,他们在向每个行业提供一些关键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做得非常扎实,几十年如一日。德国人工艺非常严谨,而我们中国人想买的菜刀、马桶盖都要从国外背进来,我觉得这不是技术问题,主要是我们的工艺性不严谨,考虑问题不细。
美国在高新技术上有很强大的优势,他们能够利用全世界的资源,能够在几十亿人中选精英,而中国可在13亿人中选精英。
中国有完整的制造体系,有强劲的内需市场。中国有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以家电产品为代表,第二次是以汽车产品为代表,现在进入第三次浪潮,以飞机制造为代表。这也标志着三个阶段的制造技术水平。
中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有700万,超过美国、德国和日本大学毕业生每年的总量。中国虽然有这三个条件,但是这些条件还不过硬,体系虽然完整,但是大部分处于中低端。当然有些装备制造业已经走到前面去了,像高铁和核电工程。内需市场虽好,但我们不太重视内需市场的保护,例如在大街上可以随处看到“八国联军”的汽车,自主品牌还是很少。这一点我觉得消费文化跟不上韩国和日本,他们岛国的危机意识很强。我们人力资源丰富,但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还比较薄弱。中国制造2025,我认为不仅要发展工业4.0,还有2.0和3.0的补课。像质量,这个是工业2.0的问题,自动化属于工业3.0的问题。
有人说中国实现工业4.0不现实,我不这样认为。现在问题不是现实不现实,而是国际技术在向高端发展,你却还在亦步亦趋,会永远赶不上别人。你的产品还处在工业2.0时代,生产模式还处在工业3.0时代,人家开始进入工业4.0,你就没有竞争力。所以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是严峻挑战。
我觉得发展工业4.0,对工业2.0和3.0是有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例如质量,如果把智能传感器加上去,生产线是智能的,就可以根据加工的状态,通过统一分析,时时进行补偿,质量就上去了。当然工匠精神仍然值得珍贵,但是工匠精神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国家有很多大的规划,但我觉得对基础重视不够。大飞机项目也好,重大专项也好,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也好,这些制造都要高端机床。但恰恰高端机床的研发经费是最少的,跟基础不相匹配,这就需要我们动员更多的市场力量和政府资金加在一起,一起做好这个事。
另外还需要市场驱动。市场驱动不是完全自发的,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用大规划去指导市场驱动。
实行全社会的创新
人才如何培养?教育如何改革?如何实现创新?我认为要实行全社会的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真正完成中国制造2025这么艰巨的任务。
(1)首先需要市场协同。专项成果出来了,我建议在国家重点领域,是不是可以实行信息安全的一票否决制?你用进口机床(进口品牌数控系统)加工一个核潜艇零件,人家是知道的。你做了几个核潜艇人家很清楚,这就非常危险。国产数控系统已经可以胜任这个工作,政府应该倡导这个事。另外做一些新产品的研发,包括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都要考虑工作母机怎么解决?应该同时发展,包括04专项,在计划中我们要根据重大战略产业的发展作相应的调整,而不是只是看到现有的这个市场。
我很赞同张进华秘书长的提议,04专项是不是要考虑新能源汽车的一些需求?我们已在汽车发动机关键件布局装备和生产线,现在还在艰苦地进行中,下一步怎么办?汽车市场总量已经在下滑,对汽车加工装备的需求增量不再有了。但是新能源汽车是个新方向,如果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上用的是国外装备,那以后就像小孩吃奶粉一样,第一罐奶粉是德国的,那以后就不得不一直吃下去了,因为吃国产奶粉就要拉肚子。所以新能源汽车装备要考虑提前布局。
(2)第二是产学研协同。04专项很多的成绩就是来自于产学研的合作。我们看到重庆大学张教授给宁江机床做工作,宁江机床领导也非常重视。张教授带了一个团队在工厂里一住就是几个月,对每个关键功能部件进行检测、把关,建立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这是宁江机床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得到提升的一个重要保证。
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是研发的主体?企业应该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成果应用的主体和集成创新的主体,不能成为在申报国家项目中仅仅是拿钱的主体。国外的企业,申请国家的项目拿到了1 00万欧元,企业自己再拿出100万欧元,交给大学或研究所去搞研发,企业也要参与研发,这样企业得到创新的理念和技术方案,然后回去自己再做产品开发,这样才能保证产品在顶端市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是我们一个目标。但很多企业还做不到,比如中国有试验室的企业还不到5%,创新能力有限,还需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来补充这个不足。
美国也在做创新平台。美国人基础研究雄厚,企业的研发能力也很强,但二者之间有鸿沟,所以在提倡振兴美国制造业中,有两句口号,叫“实现在美国发明,在美国制造”。美国人正建立一套制造创新网络计划。在研发方面美国人的办法赶不上德国人,德国人有一套长期坚持研究的机构(制造+互联网),美国人也建立一些基地,但这个基地运行五年最多十年就关了,只能靠网络把这些力量组织起来,来补充技术的不足(互联网+制造)。
中国制造2025规划希望在全国建立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到底怎么做?
我建议把德国的长处和美国的长处结合起来。我们既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研发,又要通过互联网把高校、研究院所的优势研究力量集合起来。国家创新中心也承担一部分研发,大部分创新怎么办?还是依靠企业。但是企业在这方面目前能力还不足,能不能用互联网来补充这个短板?利用社会的创新,构建一些技术研发平台,为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服务,也包括为大企业的研发能力不足来做一些补充,这可能是个路子。
中国每年有700万大学毕业生,有些毕业生还找不到工作,那就可以去创业(大众创业)。创业不要跟传统企业竞争,你没那个力量,没那个财力,也没有那个基础。大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在软件方面有长处,在高科技方面了解比较多,那就建产品研发平台,为更多企业做服务,就可以获得高的收益。
(3)资金的协同。产业的发展没有资金的支撑是不会成功的。我这里有个数据,我们制造业用银行贷款,利率为7%~8%,中国台湾为1.92%,美国1%,而制造业的纯利润不到5%。企业利润赶不上银行贷款利率,还怎么敢用银行的钱?上市公司可以用股民的钱,小公司怎么办呢?如何引导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是政府考虑的重点。只有实体经济发展了,互联网才真正有用武之地。不然互联网只是在商业领域中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创新的结果就是:一个马云站起来,千万个实体店倒下去。商业模式的创新仅仅是财富的再分配而已。实体经济是创造价值的,资本应该在这方面做文章。
(4)人才培养。我曾到过美国一个大学,他们学校有个计划,在四年在读期间,要设计一项产品,自己亲自动手把它做出来,然后去写报告。我就问他,资金从哪儿来?学校每个项目只给1 000美元,不够的话要自己想办法?美国学生就去找企业家,给企业签订知识产权协议,还写出商业计划书。所以经过这一系列的锻炼,我觉得他们有创新的基础,也有创业的基础。
我们现在号召大学生创业,靠什么去创业?父母把积攒下来的钱给他做创业的资本,但没有创业的本事啊,把这个本钱就糟蹋了。我觉得大学这样的培养是有问题的,我们应该改变培养计划。很高兴04专项给了我们机会,每年八九百人次以上的学生到企业去,而且工作不是一天两天,这已经成为常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比前几年毕业的学生好用,他了解企业,了解自己学习的背景。
在工业4.0时代,我们需要更优秀的人才,既要有互联网思维,又要精通制造工艺。在新的时代,我们的创新,不单单是依靠有组织的创新,可能还要依靠一些客人的兴趣,他对创新的需求从而成为一名创客。美国人很多的发明是在自家车库里干出来的。所以真正新时代的创新,可能还需要一批这样的人。我在倡导我们的学生能不能成为创客工程师,一方面需要学科建设支持一点钱买基本的仪器设备,需要的材料我们教授是不是送一点,不是有目标的,然后研究生进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成后把他的展品留在学校里,做一个永久的纪念。二三十年后回到母校,还能看到他的作品,我觉得促进作用会更大。
互联网+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抓手
实际上,互联网加上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是重要抓手。智能制造包括三项比较重要的技术,一是机器人,一是智能生产线和智能机床,一是3D打印。
智能跟数控什么关系?数控机床是按照程序来运动的,智能是按照加工的目标做的。它时时监测加工的过程,根据目标和过程做出调整。这样一来质量得到保证,效率得到提高。中国的数控机床利用率实际上只有10%~15%,国外机床的数控加上智能有可能到40%~50%,更换刀具和工件的时间是不可避免的,但智能生产线可大大缩短这个时间。相比可能原来三台机床做的事以后一台机床就可以实现了,没增加多少成本。所以真正的智能制造是可以节约原材料、减少能量的损耗和提升效率的。
对于数控机床来说,智能制造应该是如虎(机床)添翼(智能)。我们早先有863项目,但是“老虎”没有培养起来,就是数控的机床和机器人没发展起来。所以04专项一定要扎扎实实做好,不然的话04专项结束了,再去做智能制造,数控部分还要补课,这种历史的错误不能重演了。我们正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在座的企业家要给04专项更多的时间和验证的机会。
对于机器换人,南方市场很热,为什么?人工成本上升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机器人就要配上去,否则洋机器人就要上岗了,中国的产业工人下岗了,就是这个局面。但是面对这么好的市场机遇,机器人产业,包括配套产业都应该抓住。很高兴04专项布局了这样一个工业集群,现在每月可提供500台减速器。863计划就开始搞机器人研究,但是没形成产业。关键是减速器、伺服电动机以及控制系统是很大的瓶颈。国外减速器卖给我们的价钱是卖给国外机器人公司的三倍,所以国产机器人很难发展,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互联网如何和智能制造结合起来呢?8月21号,我在国务院讲过这方面的内容,我觉得李克强总理听进去了,而且消化了,他在总结中提出我们要搞体制创新,要知识流动起来,要突破篱笆(我说的围墙)。10月17号他在杂志上又发表了一篇文章,对那次讲课做了一个更好的总结。
必须突破围墙,让知识充分流动起来,补足中国制造业开发能力弱的短板,这就是互联网带动制造业发展的真谛,也是最大的效益所在。我认为未来制造业可能的前景:一半以上的制造为个性化定制,一半以上的价值由创新设计体现,一半以上的企业业务由众包完成,一半以上的创新研发由极客、创客实现。
我觉得中国应该考虑这样创新的思路,很多地方在制造能力方面是过剩了,但开发能力远远不足。曾经看到一个经济学家的报告,说在传统制造业上的生产力的过剩可能要达到43%,我非常吃惊。企业必须转型、必须创新!企业的重头戏还在产品创新上,企业的能力不足就应到社会上寻求资源。
中国机床企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试验能力还不足。我建议利用大数据来补充试验能力的不足。我们能不能把系统做成开放的?利用大数据把用户在加工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数据发回来,比如工件什么材料、多长时间、换了几把刀具、稳定性怎么样等,有了这些大量的一线数据,机床企业就会改进的非常合理。
要用工业互联网构成高技术的服务业,构建新机制的创新体系,驱动知识信息的流动。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用工业互联网把全国的、全社会的,乃至全球的人才、资源都集中到一块,达到优化整合——这就是智能制造的精华。
汽车行业更应该协同
回顾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历程,早期中国汽车制造所用的机床全部为国产机床,但是改革开放后,市场放开,汽车工业和机床工业渐行渐远,各走各的路了。汽车工业利用合资,利用国外的生产线,国外的生产工艺越来越成熟。而国产机床企业对汽车工业越来越不了解了,渐行渐远。
有人说,现在用国外的机床不是也挺好吗?我说这是不健康的。我们生产了很多合资汽车,消耗了很多能源,但利润大部分被外方拿走。现在中国制造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也许汽车界也感觉到了。怎么办?有些汽车企业的生产开始向低技术区域转移,如向印度、东南亚国家转移,后来他们发现转移有困难,为什么?因为这些车企的工艺和生产线都是进口的,设备品牌也是国外的,生产线要么是德国的,要么是日本的,没有中国的技术,那印度人干吗还来找你?而日本、德国将汽车工业转移到中国,还顺带着将汽车装备进口到中国,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个作为包袱的企业,转移到中国就获得了新生,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中国车企就没这个优势,更无法将国产汽车装备出口到国外。所以我建议我们机床行业和汽车企业要密切协同。
汽车行业是机床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机床设计人员要虚心向汽车行业学习,学习汽车制造工艺,不是做好机床去卖这么简单的事;要向国外的机床企业学习,从研发开始就和用户绑在一起。宁江机床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多年引进协同创新,长期坚持产学研合作,近期在一个汽车加工生产线的招标中,跟一流企业同台竞技,也同样拿到了订单。
3.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 篇三
汽车智能化发展刻不容缓的两个理由
今年5月19号,国务院正式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把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作为我们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中国制造2025中非常明确地把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面对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给出了一系列的重要原则和要求,在确定优先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中,汽车也在其中,其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排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考虑、重点发展的十大行业之中。
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汽车、汽车智能化发展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树立了标尺。其中提到了两个方面的目标,一个是到2020年,要掌握智能辅助驾驶的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另外要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注意,这个五年的目标是我们对现在的汽车发展方向的认识:一个是辅助驾驶方面能够有所前进,同时初步建立起智能汽车的自主研发体系。到2025年,也就是中国制造2025第一个十年实现的时间,我们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提出要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一个是智能辅助驾驶,一个是自动驾驶。这样两个步骤是我们现在已经看清的汽车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的两个重要步骤,对于这两个步骤的提出和形成,实际上从我们现在开始,我们汽车企业、汽车研究机构就应该有所动作。
在中国制造2025中,就汽车智能化确定了四个方面的重要工作,这四个方面的工作也是听取了汽车产业领域的制造企业、研究部门,综合了国内外对汽车发展方向的一些认识:
第一个是基于车联网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以汽车作为平台;
第二是公交及运营车辆的网联化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个方面是装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
第四个方面是装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
大家要注意,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和汽车自动驾驶系统,这两个系统是有关联又不完全一样的系统,应该说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最高标准是达到汽车的全自动驾驶,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智能化的辅助驾驶系统实际上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而且在智能化发展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讲到汽车智能化发展刻不容缓的时候,我们除了提到这是我们已经明确的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之外,我们讲它也是汽车进一步发展的消费者的需求,也是我们汽车行业应该履行的使命。在汽车安全高效、节能行驶方面,智能化汽车的发展将起到一个提升效能,并且提升我们整体的安全高效节能水平的这样一个巨大的作用。这个作用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给予一个简单的阐述:一个就是所谓的智能化汽车和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有所不同,我们这个智能化汽车要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另外我们这个智能化汽车是以汽车的技术为基础,同时充分地融合了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再就是这个智能化汽车的发展要具备对复杂环境的感知、智能化决策、自动化控制功能,这也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一个最高要求;另外要使车辆与外部节点间实现信息共享与控制协同,要对道路危险预警、行人及非机动车预警,要通过控制器实施经济型驾驶策略,也就是我们讲的我们要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在已经形成了汽车社会的过程中,把零排放、零事故作为我们下一步汽车产业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智能化发展应该是其中最主要的技术路径之一。
中国制造2025中就汽车智能化确定了四个方面的重要工作:
基于车联网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以汽车作为平台;
公交及运营车辆的网联化信息管理系统;
装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
装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
汽车智能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技术进展集中在两方面
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基本上明确了,但是这条路如何走,实际上还是在多方的探索之中。目前汽车智能化发展或者说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进展比较快,或者取得了更多的共识,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我们所谓的军用型,也就是激光测距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各种报道和各种实验性的行驶,见到的已经比较多了,它是用激光测距雷达,对汽车前面遇到的障碍和汽车行驶的路线进行判断,然后通过车载计算机进行尽快的分析处理,以确定自动安全驾驶。像这种形式,谷歌已经在媒体上都发布了他们在大街上行驶的图片,另外我们国家的军事交通学院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尝试,这现在是推动智能驾驶进展比较快的领域。但是这种方式也遇到一些障碍,首先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另外驾驶过程中还会有一些防不胜防的问题,如果在都是智能化汽车驾驶的过程中使用,它的优势会体现的更充分一些,在非智能化汽车中间,它碰到的一些障碍也是很大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民用型。所谓的民用型,实际上它是基于我们现在最热门的所谓的V2V和V2I,这样的一个车联网技术,说直白了就是应用WIFI,然后对车与车之间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做出指令,另外对汽车和路边的设施进行判断。这种形式采用的传感器是比较低廉的,另外它对于的信息融合比较有效,目前在商用化的过程中,这种方案进展也比较快。像美国的曼哈顿已经在进行试点,对试点汽车装了传感器和相应的可以通信的设备,另外在路边、在红绿灯、在信号灯和一些电线杆都装了传感器,这样对于相对稳定的结构化道路,就是对有车道线、路岩、路标比较明显的道路,利用这些特征可降低对环境感知系统的要求,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辅助驾驶在尚不能全自动化进行的过程中,成为最新的一种,并且可能能够较快推进的技术路线。
nlc202309021327
现在社会上对智能汽车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样的一个关注是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第一个方面是汽车企业,很多企业都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设计。除了汽车企业之外,有一些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加入到互联网汽车的行业,像当前比较高调的,或者大家更多关注的乐视汽车。另外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也都在这方面开始了他们的研究。除了我们的汽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之外,互联网企业和汽车企业之间形成一个新的战略联盟的形式,也是这一轮智能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
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和汽车自动驾驶系统,这两个系统是有关联又不完全一样的。应该说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最高标准是达到汽车的全自动驾驶,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智能化的辅助驾驶系统实际上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而且在智能化发展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标准缺席
虽然我们现在大家都在开始设计,甚至开始动手推动智能化汽车的发展,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刚刚开始的智能化汽车发展除了碰到一般的技术性的障碍之外,标准也是我们推动只能汽车发展碰到了一个问题。目前我们尚缺乏全局性的政策和完善的标准体系,特别是对于我们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传感系统、车载终端、V2V/V2I等,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知道汽车的自动化驾驶有赖于车与车之间的信息互通互连,如果我们不能采取统一的标准,只是单一的汽车厂,如果你不是百分之百的垄断,完全由一家提供汽车的话,大家标准不一就使得智能化的推动、自动驾驶或者说自动化辅助驾驶碰到了很多的问题和障碍。
技术短板
考虑到现在智能化发展,应该说我们有一些基础初步具备,但是短板还是很明显。之所以说具备,是说我们现在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后的快速发展,我们汽车企业已经具备了一个比较扎实的制造基础,我们的知识积累使我们在互联网汽车或者向智能汽车的发展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另外,我们互联网企业也是风起云涌,互联网企业在许多方面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优势。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我们还有一些短腿和短板,最为集中地体现在,作为智能汽车的基础性部分的一些重要电子元器件,像传感器芯片等核心零部件,我们还要依赖国外、依赖跨国公司。另外像车联网V2V、V2I技术,这些都是和我们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但是这个技术发展路径还要比较多地依赖发达国家,或者说汽车制造大国确定的方向,在这个方面,我们和他们还有一定的差距。车载终端技术与先进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需求差距还比较大。汽车无论怎么发展,我们也不要忘记汽车最基本的功能还是把物体从这个地方运到那个地方,把人从A地运到B地,这是汽车的基本功能,在这个方面实际上安全是汽车发展,特别是智能汽车发展的首要考虑的一个方面,达不到这个要求,别的方面都谈不上,而这个方面还有赖于我们去进一步地攻关。
力量分散
在2013年麦肯锡公布的“展望2025决定未来经济12大颠覆技术”研究报告中,智能汽车排名第6,并预估其在2025年的潜在经济影响为2000亿到1.9万亿美元。因此我们看起来好像还很遥远,实际上它已经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如果我们在这个阶段中表示出了犹豫和踌躇的话,我们有可能错失一个重要的机遇。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知道我们的力量还是非常分散,分散的力量使我们智能汽车发展的速度和发展效率都可能受到影响。首先,我们缺乏顶层设计,这个顶层设计我们比较多地寄希望于政府在这方面能加以推动。但是我想特别说明的是,政府不是神仙,真正的顶层设计一定是取决和依赖于我们汽车企业形成的共识,并且在这个方面有所实践,而不是我们依赖于有一个比我们聪明的人一下提出一个发展方向,而我们照这个方向去走,这个方向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第二是我们的基础设施比较滞后。中国道路环境复杂度高,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导致智能驾驶技术难以实现。第三是缺乏协同发展,我们知道一个新技术的发展,它有赖于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在这方面进行共同的研究探讨,在网络化扁平化的时候,这个更是我们互联网时期科技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这个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战略联盟已经形成,在我们各个企业和我们有关科研单位的积极支持下,我们形成了战略联盟。但是这只是我们协同发展的第一步,还远远不够,我们在一些重要的领域里要确定一些重要的方向,由我们大家共同施力,在这个方面加以推动,这才是我们进一步发展最为有力的推动力。
思考和建议
首先是加快智能汽车战略和发展路线图的研究制定。如果我们大家在这个方面形成共识,充分地吸取国际上智能汽车发展的经验和已经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我们有可能提出我们智能化汽车发展的战略,并且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在这里面,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制造2025讲到四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实际上这些还有赖于我们不断的实践,加以补充和完善。我们现在提出来的方向,提出来的目标和提出来的路径并不是要一蹴而就,而是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然后能够达到我们理想的目标。我们知道最近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的发展路线图已经在中国工程院组织专家研究的基础上对外公布了。这个路线图的提出对我们下一步智能汽车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路线图涉及到智能汽车发展的目标、实施路径、产品、相关的核心技术,这些都会为我们在下一步发展智能汽车过程中提供一个航标或者提供一个有所帮助的信号。
智能汽车战略和发展路线图的提出对下一步智能汽车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路线图涉及到智能汽车发展的目标、实施路径、产品、相关的核心技术,这些都会为我们在下一步发展智能汽车过程中提供一个航标或者提供一个有所帮助的信号。
第二个就是标准法规的建设和进一步完善。在这个方面我们也提出要加快与汽车行业为中心、信息电子交通和互联网等不同行业,协同进行的智能汽车的标准体系。它和我们过去标准的制定还有一些不同,过去我们是先通过企业制定企业发展的标准,然后上升到行业标准,进而上升到国家标准。是以企业为基础,以行业为重要领域,最后由国家进行认可。但是智能汽车的一个标准,它实际上需要的不只是一个企业、单个企业,它需要各个企业共同的实施和加以认可。这其中,汽车行业是主要行业,但这却远远不是汽车一个行业的事,它包括通信电子以及互联网领域共同的实施和共同认可,才能把这个标准形成。再就是以软硬件接口、数据通信格式与协议、平台、安全等共性基础标准以及其他共性的关键技术标准为重点,有了这样一个通信格式和技术标准的话,我们车路、车车的通信才能实现,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大家都有成果报出但是实际中很难推动的问题。
另外要尽快开展有关智能汽车的法规体系建设和完善,这里大家讲得很多了。比如自动驾驶车辆撞了人由谁负责,或者别人撞了你之后责任的界定,这是理论探讨的问题又是现实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在这方面没有进展和突破的话,实际上智能汽车的发展还只能是纸上谈兵。
第三个是多方合作加快智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及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在这个方面我们特别讲到在关键零部件方面,我们必须有所突破,才能推动我们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发展。我们前面讲到了V2V、V2I,就是车车相连和车路相连的这样一种可行的方式,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在现在我们大力推动和普及的通信技术4G标准之下,这样一个技术还难以实现,为什么呢?因为在4G的环境下,器件响应的速度还是秒级,我们知道秒级实际上对于人的行走来说是一个可见的范围,而对于自动驾驶的汽车来说,秒级可能就是几米甚至几十米的距离产生了。但是我们已经知道,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一些重点的技术突破,我们最近了解到有一家新的互联网技术公司,他们形成了一个新的汽车技术标准UHT,已经能够在高速铁路上实现信号的上下行,在时速超过160公里,达到300公里的时速上,能够保证信号的运行,而且它响应时间只有毫秒级,这样的一些新技术的提出和发展为我们智能汽车的发展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但是如何打破原来的行业障碍,更多的实现企业和企业、行业和行业之间的这种协同、融合,取得我们智能汽车的发展,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第四个是加快推动实施智能汽车试点示范运行项目。这个工作我们也在积极推进过程之中。在九月份,工信部和浙江省政府已经签订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合作框架协议》,我们相信在各个方面共同关注、共同推动、共同投入的情况下,我们的智能汽车技术发展将会稳步向前推进,也使得我们汽车产业尽快地形成我们独具特色,而且具有我们自己一定实力的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路径。
4.“中国制造2025”之战略 篇四
年初,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中纺圆桌论坛上的论述让人印象深刻:中国工业增加值率偏低,测算“十一五”为25.6%,近两年不到23%,而发达国家为35%40%,相差十几个百分点。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本土回归”、“重振制造业”,德国提出工业4.0新战略,欧盟提出将工业比重由2011年的15.1%提高到2020年的20%。而我们在谋划工业4.0的同时,也要着力打造工业3.0,甚至不得不补2.0的欠账。
3月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针对产业发展提到了一个新概念: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即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一份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2014年中发布的报告被广泛援引,“中国的制造成本已上升为美国的九成”。该报告认为美国近年的制造成本不升反降,主要原因是生产率更高而能源成本更低。
纺织业的成本问题也在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演讲中提及,他日前在中纺联理事会议上表示,2020年预计中国产业工人月均工资将达1000美元,这对于整个纺织业、特别是细分的成衣业将构成较大挑战。但纺织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空间巨大,劳动效率提升也仍有空间。
新常态下,李毅中提出要重塑和再造“低成本优势”,即再造建立在技术、产品、管理、生产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上的低成本优势。怎么做?关键在“降本增效”。比如通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提高工效,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浙江、广东两省都已提出“机器换人”、“人控机器”;比如产学研用相结合,在“用”上狠下功夫,推进研发成果产业化、商业化。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是60%70%。研发目的在“用”,特别是移动互联时代,用户参与更有利于加快研发进程,疏通应用渠道。
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而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以及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必将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随后我们便听到在中纺联理事会议上,王天凯会长对于推动智能转型,加快行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论述。他提出行业要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互联网+纺织”行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重塑行业增长新动力新优势。
具体而言,“互联网+纺织”体现在:研发设计网络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流程信息化、营销过程电子化。这四位一体是“纺织互联网”的综合体现,而非单一的营销过程电子化(电子商务)而已。当下纺织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的关键点,更在于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在于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在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5.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 篇五
尊敬的党组织:
国务院又印发了新的改革动向,《中国制造2025》成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行动纲领。看到这一改革新动向,我内心是无比激动的,这无疑是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一剂良药,我迫不及待的要向您汇报,我此时此刻的想法了。
新一轮的科技改革和产业革命已经发生,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美国提出再工业化,德国提出工业4.0,我国目前已是制造业大国,但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急需相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之匹敌。除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也加快谋划布局,积极着手全球企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入新常态,处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改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状态,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的挑战,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不断加强,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着力点,重点难点都在制造业。
建国以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飞速发展,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已经建立,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深海石油勘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设备取得新的突破。但是,我们的制造业也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仍然依赖国外,企业主体的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品牌优势不显,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品牌;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简单加工,产品组装等制造业生产依然占有一定,制造业高端生产环节,高端制造业发展滞后;四是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不够。
《中国制造2025》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在未来发展的九大任务,如: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等内容。重点建设十大战略,创业和5项重点工程。
中国由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不仅是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的重任,不仅是国家中央,地方政府的重任,也是科研工作者和即将从事科研工作的我们身上肩负的重任。一方面,九大任务如何实施,十大战略产业如何发展,5项重点工程如何推进是值得研究和商榷的课题,不能拍脑袋决定,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谋划规划,这是科研工作者身上的职责;另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国内经济局部问题存在,难保《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进程中出现难以预期的的问题,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时时警惕刻刻跟随着以战略实施进展,掌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制造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并研究提出妥当的应对方略。
若将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与任务提升一个层次,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确保这一战略实施,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实战性的工作,更要将其上升为理论,从其中总结规律,给后来的经济发展指出方向,为后世留下一些启迪。古语有云,读史可以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不仅仅是因为历史是过去的记录,而是观察过去可以得到事物和社会的发展规律,阅读这些发展规律可以明智,可以知未来,而我们扮演的就是事物,社会的发展规律发现者这一角色,任重而道远。
以上是我对国家政策新动向的观察,对制造业发展战略的一些看法和对科研工作者肩上使命的一些想法,如有不成熟之处请党组织批评指正,谢谢。
此致
敬礼
6.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 篇六
------------------发布日期:2015-07-30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强调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同时把“绿色制造工程”作为重点实施的五大工程之一,部署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一、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
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绿色是发展的全面要求和转型主线,循环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低碳是能源战略调整。三者目标都是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更为宽泛,涵盖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则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形式,因此,可以用绿色发展来统一表述。绿色发展的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概念纷纷提出并付诸实践。绿色经济或绿色发展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但其核心目的是为了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谋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消耗的和谐统一,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双赢。
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七大强调,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经济。“十二五”规划中,“绿色发展”独立成篇,进一步彰显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心。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最近,中央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专题部署的文件,是对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明确了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建立系统完整制度体系的方向性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中首次将“绿色化”作为“新五化”(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之一,要求把绿色发展转化成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绿色转型的最新概括和集中体现。
二、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质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对我国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也要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独立完整,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在500多种主要的工业品当中,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但我国工业发展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模式,工业仍然是消耗资源能源和产生排放的主要领域,资源能源的瓶颈制约问题日益突出。据初步核算,201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42.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约占全球一半。原油进口3.1亿吨,占国内消费量的59%;铁矿石进口9.33亿吨,占国际贸易量的69%;天然橡胶、铜、镍、铝土矿、铅锌等对外依存度超过50%,有的高达85%。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90%、70%,烟尘、粉尘排放量约占全国的85%以上;特别是对人民群众危害严重的非常规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几乎都来源于工业领域。与此同时,我国工业能效、水效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其中钢铁行业国内平均能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落后6-7%,建材落后10%左右,石化化工落后10-20%;我国万美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69立方米,还远高于日本的88立方米、韩国的55立方米、英国的89立方米。
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国的工业文明发展成果丰硕,但是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对工业文明的发展与超越。建设生态文明并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要克服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不断缩小与世界领先绿色制造能力的差距,加快赶超国际先进绿色发展水平。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构建起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既能够有效缓解资源能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也能够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增强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加快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实现绿色增长。
三、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内在要求
工业是立国之本,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工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绿色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幅提高制造业绿色化、低碳化水平,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为刺激经济振兴,创造就会机会、解决环境问题,联合国环境署提出绿色经济发展议题,在2009年的20国集团会议上被各国广泛采纳。各主要国家把绿色经济作为本国经济的未来,抢占未来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加强战略规划和政策资金支持,绿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重要趋势。欧盟实施绿色工业发展计划,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美国开始主动干预产业发展方向,再次确认制造业是美国经济的核心,瞄准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低碳经济,利用技术优势谋划新的发展模式。同时,一些国家为了维持竞争优势,不断设置和提高绿色壁垒,全球化面临新的挑战,绿色标准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又一利器。
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高,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削弱,加之当前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下行压力较大,在全球 “绿色经济”的变革中,要建设制造强国,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迫切需要加快制造业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更加迅速地增强绿色综合国力,提升绿色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建立投入低、消耗少、污染轻、产出高、效益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这既是强国制造的基本特征,也是制造强国的本质要求。只有制造业实现了绿色发展,才能既为社会创造“金山银山”的物质财富,又保持自然环境的“青山绿水”,实现制造强国的梦想。
四、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要突出“绿色”主题
绿色、智能是制造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中国制造2025》中,“绿色”作为一个关键词出现了46次。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必须聚焦“绿色”主题,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革新传统设计、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全面实现“绿色化”,加快构建起以“绿色”为特征的制造体系。
一是,加快实施传统行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加快新一代可循环流程工艺技术研发,大力开发推广具备能源高效利用、污染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功能的工艺技术,积极采用高效电机、锅炉等先进设备,用高效绿色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制造流程,加快实现重点行业绿色升级。要广泛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
二是,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努力在新兴领域打造绿色全产业链,增强企业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技术、绿色管理能力,提高产品绿色运行、绿色回收、绿色再生水平,鼓励应用绿色能源、使用绿色包装、实施绿色营销、开展绿色贸易。加快发展绿色信息通信产业,大幅降低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使用、运行能耗,推广无铅化生产工艺,发展绿色新型元器件,有效控制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限用物质含量。积极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统筹应用节能、节水、降碳效果突出的绿色技术和设备,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分布式供能。加快推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广应用近净成形、快速成型、表面工程等绿色节材工艺技术,大力研发高性能、轻量化绿色新材料和绿色生物工艺、绿色生物制品。加快推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带动智能电网、智能建筑、多网融合、智能物流等建设,促进节能减碳。
三是,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控制和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针对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盾构机、重型矿用载重车等大型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实施高端再制造,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传统机电产品以及通用型复印机、打印机实施智能再制造,对老旧和性能低下、故障频发、技术落后的在役机电装备实施在役再制造。推进再制造产品认定,进一步规范再制造产品生产,引导再制造产品消费,推动建立再制造产品认定国际互认机制,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要大力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工厂,推动在重点行业建设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工厂绿色化模式。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集聚区)按照生态设计理念、清洁生产要求、产业耦合链接方式,加强园区规划设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培育100家示范意义强、具有鲜明特色的“零”排放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引导企业不断完善采购标准和制度,综合考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包装、物流、销售、服务、回收和再利用等多个环节的节能环保因素,与上下游企业共同践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社会责任。壮大绿色企业,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推动发展绿色金融,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配合,引导资金流向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应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领域。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行业管理方式,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践行绿色理念,大力加强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供给能力,创造绿色需求,带动绿色消费,引领绿色时尚,弘扬绿色文化。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要强化绿色科技支撑
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工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发展实践表明,工业是研发投入的主要阵地,是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整体创新水平。我国工业既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支撑国民经济合理增速,又要实现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化、应对资源能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只有坚持把创新摆在工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一步强化工程科技的支撑地位,才能够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消耗更少、污染更小、排放更低的绿色发展。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技术进步和创新仍将是决定性因素之一。预计钢铁、建材、造纸等行业资源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未来几年将出现拐点,进入发展的平台期。这正是实施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的难得历史机遇。不能再以简单的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张去实现发展,而是要大力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下大力气推动生产能力更新和绿色化。
7.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 篇七
未来的工业体系中,企业将更多地通过互联网技术,以网络协同模式开展工业生产,这将使企业在面对客户的需求变化时,能迅速、轻松地做出响应,并保证其生产具有竞争力的前提下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未来,制造业企业将不再自上而下地控制生产,不再从事单独的设计与研发环节,不再从事单独的生产与制造环节,也不再从事单独的营销与服务环节了。
与之对应的是,制造企业从顾客需求开始,到接受订单、寻求生产合作、采购原材料、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制定生产计划以及付诸生产,整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联接在一起,彼此相互沟通,而信息会沿着原材料传递,指示必要的生产步骤,从而确保最终产品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这种生产制造的灵活程度无疑代表着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巨大机遇。但同时,也预示全球制造行业将迎来技术升级的激烈竞争,也将给制造业带来新的挑战。
而当前我国工业处在一个并行阶段——“工业2.0补课、3.0普及、4.0示范”。其中,工业2.0补课主要是指补上工业基础能力、质量品牌、标准化等;工业3.0普及,主要是指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普及自动化;工业4.0示范则是通过“智能制造”试点、“智能制造”工程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实施1周年:成效初显
1年前,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文件,被业内誉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以及“未来30年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之路。《中国制造2025》实施1周年初见成效,但建设制造业强国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根据梳理发现,1年以来,已经有江苏、广东、福建、四川、甘肃、安徽、北京等25个省市陆续出台了具体的地方版“中国制造2025”实施战略和行动计划。此外,大连、哈尔滨、南京、苏州、东莞等30多个城市也纷纷出台了各自的“中国制造2025”实施措施。从内容来看,各地普遍形成了转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整体上围绕《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但是也依据自身情况,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东部制造业发达地区除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新型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发展领域之外,还提出重点发展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制造产业以及“互联网+”相关产业。
江苏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确立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新型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15个产业,并提出力争经过10年努力,让江苏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中走在前列,若干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浙江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提出,打造全国领先的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积极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专用和特种制造装备、智能可穿戴设备。
宁波成全国首个试点示范城市
8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新华社和宁波市政府联合在工信部新闻发布厅召开“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宣布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之所以选择宁波作为首个示范试点城市,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宁波拥有地缘优势。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是长三角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能够在区域内继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次,宁波也同样具备扎实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尤其在新材料、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拥有较强的竞争力。2015年宁波工业总产值达13756.6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前列,位于全省第一位;而且产业发展战略定位清晰,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名企培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16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
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无疑将使宁波得到更大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扶持。中国工程院也将为试点示范城市提供针对性的研究咨询和智力支持。宁波在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也会为其他城市提供示范和带动的样本。
随着“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工作的推进,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多个城市(群)都将陆续展开,工信部相关政策、专项资金、工业强基等五大工程的实施资源将会优先支持试点示范城市。
将有效带动供给侧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制造2025”的落实也将有效带动供给侧经济结构调整。笔者认为,供给侧改革主要是指供给侧,也就是工厂生产制造角度的改革,主要是提升质量品牌、解决产能过剩。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自动控制系统开始用于生产制造之中,拉开了大规模生产的序幕。虽然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也带来“产能过剩”问题。因为,大规模生产时代的管理理念以产品为中心,以低成本去竞争市场,根据市场预测安排生产,是一种推动式的生产方式,某些时候,难免造成盲目生产,以至于产能过剩。
“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是在“工业3.0”时代的自动化技术和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从集中式中央控制向分散式增强控制的生产模式的转变,利用传感器和互联网让生产设备互联,从而形成一个可以柔性生产的、满足定制化需求的大批量生产模式。也就是说,“工业4.0”时代的多个种类产品的大规模定制,既要满足定制化需要,又要获得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那么,定制化,根据客户订单,定点安排生产,就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了。
继续提升“品、质”打造中国制造之魂
此外,质量、品牌问题。我国制造的主要劣势之一是“产品附加值低”,虽然规模大,但是大多是贴牌生产,获得的利润很少。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自主品牌。2009年数据显示,我国90%左右的出口商品属于代工生产或者贴牌生产,产品增加值只相当于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
2011年底,美国学者发布了一份名为《捕捉Apple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报告,其中针对i Phone手机利润分配的研究显示,2010年Apple公司每卖出一部i Phone,就独占其中58.5%的利润;除去主要原料供应地占的利润分成,其他利润分配依次是:未归类项目占去4.4%,非中国劳工占去3.5%,Apple公司以外的美国从业者获得2.4%,中国大陆劳工获得1.8%,欧洲获得1.8%,日本和中国台湾各获得0.5%。正因为在价值链中没有技术含量可言,尽管付出强劳动力,其背后的获得却是最底层的、少之又少的微薄利润。所以,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一定要重视质量、品牌工作。
如果没有质量和品牌,由于一些国家的追赶,“制造大国”的地位都可能会动摇,更不必说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我国许多行业在产品设计、制造方面,存在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想要改变这种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状况,必须从质量入手。提质、增效、转型是中国制造业追求的目标,而高度重视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则是支撑我国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九大任务之一,“质量为先”也是《中国制造2025》五项方针之一,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转型,从追求速度和规模开始重点转向以提升质量效益为中心的总体思路。
8.掘金·中国制造2025 篇八
2014年以来由工信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2015年5月19号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述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行动纲领。
在“中国制造2025”文件中对汽车领域具体核心的政策描述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明确新能源升级技术线路
“中国制造2025”文件指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这对燃料电池的技术线路更为强化。目前主要是强化电动车的产品突破,实际的技术线路在乘用车中包含插电混动和电动两个方向,而2025的燃料电池的产业定位很高,是在诸多领域的产业突破。尤其是从燃料电池的应用面看,汽车、备用电源、深海潜器等燃料电池通用化技术研究也是以汽车为突破的前沿,汽车的产业优势能为新的动力能源领域突破提供前瞻的指导。
厘清智能汽车概念
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这是多维度的发展概念。国内在智能化和互联网的概念上仍不清晰,许多互联网公司都说要发展智能汽车,但许多互联网公司与汽车企业进行的互联网+合作实际是信息化的角度合作较多,而车辆智能化的合作不多。工信部解读中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自动化控制功能,使车辆与外部节点间实现信息共享与控制协同,实现“零伤亡、零拥堵”,达到安全、高效、节能行驶的下一代汽车。车辆的物联网体系的智能化是需要车企更多靠自己的设计能力为主去发展。
美国近几年的再工业化政策强调传统产业的重要性,美国的制造成本已经相对较低,很多美国造的汽车流向中国;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也在模仿中国的发展而承接低端制造业,我们很被动。但我们的优势是产业链的体系性优势和高素质的人才体系的优势。因此发展汽车等具有综合性的最大的民用消费品是工业化发展的最大机会,抓住未来汽车行业的国际化竞争力也会有巨大的工业体系能力提升。
汽车工业走出去是重点
此次政策明确了不同产业的发展重点,修订钢铁、化工、船舶等产业政策,推动利用外资由重点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向合资合作开发、对外并购及引进领军人才转变。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
以上的政策条款组合起来也就是汽车行业的现行产业政策,而汽车行业走出去同样也是重点。我国的汽车出口不足百万,而且目前出现萎缩的危险局面,此次提出利用产业基金和国有资本收益等支持车企走出去,这也是很好的政策促进。由于目前的人民币强势升值,最好能有汇率风险的补偿机制,设立相应基金保障企业利益。
政策引导之下积极备战
按照“中国制造2025”对汽车行业的要求,既要加大力度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要做好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节能减排工作,并将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汽车上,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国家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瞿国春针对“中国制造2025”对于汽车领域的影响谈到,“节能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发展领域是实现2025的重要抓手和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我国汽车强国战略的重要机遇。”
他强调,“汽车工业涉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多个方面,规模效应大,产业关联大,是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欧美日等制造强国无一不是汽车强国,同时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汽车工业面临人员、环境、安全的压力。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汽车产业必须突破能源紧缺、环境污染、驾驶安全和交通拥堵等外部的制约,低碳化与智能化已被认为是解决的方向。目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的调整和技术变革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全球汽车发展的又一个新的趋势。根据各大公司发布的计划,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将实现大众化并推广普及。在重大的机遇面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汽车产业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能够为汽车强国战略提供重要的支撑。”
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是今后时期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任务。瞿国春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坚持创新推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的原则。具体到汽车行业应该做好以下各项工作:突破产业共性技术,完善汽车产业体系;创新组织模式,夯实产业基础;持续深入开展技术发展路线图的研究;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统筹安排集中支持。”
加大投入应对挑战与任务
汽车是个传统产业,而在这个产业中,新能源汽车又是新兴产业。实现“中国制造2025”,汽车业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新能源汽车上。从目前的情况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2014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总目标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同时,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力度还不够,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突破。
最为关键的是,对于中国汽车业而言,只有在新能源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上双双发力并取得突破,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
在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看来,现在的制造业是规模化制造,未来的制造业是个性化、定制化制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汽车业面临三个重大挑战。首先,未来消费者对车型配置需求将更趋于个性化,汽车企业能否通过不同组合实现制造的高端化定制,将是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第二,能源环境对汽车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在发展中做到更节能环保也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来自互联网的挑战。互联网浪潮下,谷歌、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行业,对汽车行业发展方式、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等产生重大影响,汽车企业需要引进新的观念打造汽车生态圈。
nlc202309042316
汽车业是综合性较强的行业,同时也属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所以,汽车工业的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徐和谊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制造业中处于领军位置,甚至是核心地位,因此,汽车业应该领跑‘中国制造2025’。”
汽车产业要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需要完成五大任务。
第一,提升创新能力,主动拥抱“互联网+”。要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离不开自主创新,而今天创新型汽车企业的内涵,已远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企业需要对科技、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及整个商业的生态进行重新审视。车企不仅要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拥抱“互联网+”,抓住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变革以及制造技术融合创新的重大机遇,还要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使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延伸产业链、培育新业态,走出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第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因此,汽车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重中之重。
第三,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品牌。与由小变大相比,由大变强要难得多。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无论是钢铁还是汽车,都是大而不强。中国汽车产业要做强,一方面要在全球有叫得响的品牌,另一方面是要在世界范围内有重量级的跨国公司。
第四,车企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车企必须坚持以“创新”为核心,在研发、制造、采购、营销、服务等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实现突破,形成企业的体系竞争力。同时继续坚持国际合作,逐步掌握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技术,取得关键突破,形成局部优势,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又快又好地可持续发展。
第五,智能制造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智能制造一定会伴随着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不断变革,汽车业要在方方面面做好准备,拥抱机遇,迎接挑战。
提振汽车产业信心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汽车工业作为消费需求的集中体现,处于制造业引领地位,可称得上国家间工业制造水平比拼的“前沿阵地”。“中国制造2025”展现出强大的国家意志,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在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动员能力之下,汽车产业必将得到极大发展,自主品牌的信心必将得到更大提振。
“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对汽车行业的方向性引导意义较大,也更深刻地揭示了汽车产业在未来工业现代化中的绝对龙头地位,而且揭示了汽车行业的先进技术突破对国防等重大产业的支撑意义,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核心突破载体。汽车行业处于“中国制造2025”的风口,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声音
[人民日报]
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眼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未来10年,制造业将因此出现哪些改变?与另一个制造业大国——德国提出的“工业4.0”相比,有哪些异同?一时间,社会各界对“中国制造2025”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通常认为,目前美国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中英法韩处于第三方阵。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生产方式上,制造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本地化、绿色化等特征;分工方式上,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专业化、产品链一体化、产业链分工细分化等特征;产业组织方式上,出现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的特点;商业模式上,将从以厂商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体验和个性成为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适应这种新态势,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此时,“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制造业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战略支撑,有利于指导中国制造业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广州日报]
从“中国制造2025”中能读出什么
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4.0概念引领了全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其强调的工业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道路,已被我国一些制造业发达的地区率先借鉴。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当然不能在这一波全球性的产业革命中落后。
那么,制造业要变,究竟怎么变?从“中国制造2025”的提法中,也可以读出一些信息。首先,制造业的提升不会是一个短期工程,将年限定在了十年之后的2025年,提醒地方政府和企业家要对制造业转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思想准备。要实现这一罕见的“十年计划”,打一场“持久战”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强调“中国制造”,意味着不能用完完全全的“拿来主义”对待工业4.0,将外国的具体做法原封不动地复制在中国制造业上。德国是一个制造业积淀深厚、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老牌工业国家,而中国的制造业发展速度虽然冠绝全球,但论技术含量、人才数量、企业类型,都有非常大的区别。囫囵吞枣,只会落得“消化不良”。
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制造2025”是一部“接地气”的规划,立足于中国制造业的具体实际,研究的是中国制造业的具体问题。“创新驱动”虽然只有短短四字,但在“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计划下,必将大有文章可作。
nlc202309042316
把握趋势抓住机遇 促进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当今世界,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制造业再次加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必须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全球制造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科学分析我国制造业阶段的关键特征,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中国制造2025”一是强调创新驱动,二是质量为先,三是绿色发展,四是结构优化,五是人才为本。另外,“中国制造2025”将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世界各国有一个共识,所谓智能制造就是要研发出一批智能化的产品。
在未来20年中,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三万亿美元左右GDP增量。应用工业互联网后,企业的效率会提高大约20%,成本可以下降20%,节能减排可以下降10%左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组织论证工业互联网的整体架构。
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
2015年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是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来的。
李克强说,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如何提出“中国制造2025”,主要原因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4.0概念引领了全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其强调的工业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道路,已被中国一些制造业发达的地区率先借鉴。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当然不能在这一波全球性的产业革命中落后。
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往往是滞后于需求的,当下国人消费需求的提升,更应看作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有利东风。只有市场需要高端产品,企业家才有动力将其千方百计生产出来。以此观之,当下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内外部条件,都已成熟。
“中国制造2025”体现为四大转变、一条主线和八大对策。
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一条主线:是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八项战略对策,即: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中国制造2025”领导小组班底
备受关注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于6月24日正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主管工业和金融的马凯副总理领衔,国务院24个部门相关领域的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出现,辅佐马凯组长的5位副组长分别来自于工信部、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财政部。
马凯的左膀右臂是5位来自国家最权威部门的相关领域的负责人,他们分别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国务院副秘书长肖亚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财政部副部长刘昆。从公开的资料便能看出,5名副组长既是代表所在部门参与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工作,同时又都具备不同的特殊履历和经验,涵盖产、学、研各领域。
苗圩、肖亚庆曾分别担任过东风汽车公司、中国铝业公司的掌门人,熟悉大型制造企业,在“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排行榜”中,这两家企业分别排名第四和第十。他们这种执掌大型企业的经历,对于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大有裨益。
技术派的官员,非曹健林莫属,他是中国光电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曾担任过中科院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副院长兼光电研究院院长等职,在推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林念修曾在机械电子工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部门工作,兼具信息化与工业化双方面的经验。
跨界的特性还体现在来自其他20个国务院部门机构的高官,包括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昌顺、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等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室主任由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担任。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智能制造系统11-04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07-04
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09-0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0-02
压力容器、非标设备、设计、制造、检验管理标准化实施细则09-19
制造技术09-11
制造企业09-22
“制造”财富“二世”11-03
中国制造演讲稿07-06
汽车制造工艺简介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