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的优美文章

2024-07-21

回忆童年的优美文章(精选7篇)

1.回忆童年的优美文章 篇一

20世纪80年代的那个时期,在江南,那些年届的小学,学校实行的是五年制,即读到五年级就意味着可以直接升入初中,没有小学六年级,或如现在所简称的“六年制”。

那时,五年级的学生,完全称得上是小学学校里的大哥大姐了。既然成了大哥大姐,校长和五年级的老师们都一致要求:班里的所有同学,要给学校里的小弟小妹们做个好榜样,最关键的是——要爱学习爱劳动更要爱学校。简单点说,就是平时表现要好,起表率带头作用。

即将升入初中,那么那时的五年级的学生们,在学习上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抓紧,已不再象以往那样只知玩耍,不知学习的一群懵懂无知的小孩子了。

所以,五年级的学生已是学校里最高年级的学生,即使装样子,也会装个像模像样,至少像个大哥大姐那个样儿。

学生时代,那个时期“疯狂”与“战争”却依然存在,这或许就是与人类的劣根性一样,而一时难以消除。20世纪80年代的那个时期,电影院里所放映的电影,大部分属于战争片,有抗日战争的,有解放战争的,甚至有武打兼带战争片的,影片中的英雄角色是突兀的。总之,英雄在影响着这一时代的人,模仿英雄更是这一时代人的永恒主题。

学校一到下午放学的时间,五个年级的学生们在操场上齐刷刷地列着方队站好,有的班干部在胳膊的衣服上,还用别针别着十分醒目的三道白色横杠杠,或两道杠,或一道杠,一道杠算是班上最小的小队长,三道杠是班上的大队长。整个学校的学生大队长,一般是由五年级的班长或学习委员担任。整个校园,各班列队的场面还是相当气派的!

随着校长下达一声“放学”的口令后,一年级的学生开始走开,一个个小不点儿屁颠屁颠地背着书包朝着家的方向奔去,紧接着的是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刚开始,每个学生还都是正正规规的,一旦离开了学校,并转弯到了各个村庄的分岔口时,每个人几乎像快疯掉了似的,有的在学校里不敢大声说话的,也开始嗷嗷地大喊大叫着;有的不敢在学校里咧嘴大笑的,看到或听到有引人发笑之处的,也开始嘻嘻哈哈地尽情地大笑着;有会唱歌的,也自个儿亮出了清脆亮丽的小嗓咿呀咿呀地高声大唱起来……

总之,大家没有了学校里的一切束缚,每个人自由得像一匹匹脱缰的小野马,欢蹦着,跳跃着,奔跑着……

上小学时,本村庄里的高年级学生,常常带领着本村里其他的男学生们,与其它村庄的一帮男学生进行“战争”。所谓的“战争”,平日里打“土块仗”,或冬天下雪天里打“雪仗”。学生时代,大家都相当崇拜英雄,模仿电影里的英雄那是必须的。男孩子们都喜欢想把自己扮演成跟电影里的英雄那样——如此神勇、机智与果断。大家到了各个村庄的分岔口处,只要有一个村庄的学生对另一个村庄的学生有“不敬”之语或“谩骂”之声,“战争”立刻爆发了。

江南的春夏秋天,是美的世界。尤其是在夏秋两季,池塘或长河里的田田荷叶,高离水面,碧天连地,重重叠叠,连绵不绝地铺展开来,白色荷花或红色荷花,零星点缀其间,大方且袅娜地开着,还有红着小脸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此时,倘若遇见阵阵微风吹来,池塘或河面上的绿波,顷刻间一波接着一波翻涌起来,清晰可见;一时间,美轮美奂。

江南的春夏秋天,更是绿的世界。春夏两季的绿色之美,简直无法用语言来描写。村边空旷的田野上,总是绿油油的一大片:成片成片的油菜,开花时节金光灿灿,光艳夺目;成块成块的水稻田,在一阵阵微风吹拂下,似千军万马,又似大海波涛,奔涌向前;那亭亭玉立的玉米地,极似一个个小树林子,密密匝匝,这可给疯狂的孩子们在玩耍时,提供了一个既可躲藏隐蔽又可埋伏出击的好地方;有大片大片的青色黄豆地,又极似一个个苗木花圃之园,而在青苗黄豆地四周围的田埂上,只因开着些不知名的各色花草,恰好却是美的自然,且去了雕饰;还有那不同种类的瓜地,青藤相互间缠绕,藤蔓上开着或红色或黄色或白色的各样小花,极像一条条红绿黄白各色相间的毛毯子铺盖在大地之温床上……而这一切的地方,却是各个村庄里的学生们的“战场”,我们又称它们为“阵地”,或 “战壕”。

记得一次,在春夏之交的某一天下午放学后,上五年级的堂兄带领着本村里的一群男学生们,与邻村的一个五年级学生为首的且领着他们一帮人之间“开火”了。双方的“土块战”一时间你来我往,投掷得不可开交,大家“打”出去的大部分土块,成了“空炮”或成了“哑炮”,也就是没有打到对方人的身上。堂兄是个机灵和勇敢的人,他学着电影里面的战士,从田地里匍匐着前进潜入至邻村的“阵地”,连续投掷了好几个大土块,个个命中,打得“敌人们”嗷嗷直叫。堂兄得手后,我们这一方的人个个挑竖起大拇指,远远地大声叫喊着“打得好、打得妙”,一边欢呼着,一边雀跃着。此时,堂兄也迅速地在后撤,我们这一方的人就拼命地给他作“掩护”。因为被打中的一方吃了亏,他们要么灰溜溜地逃窜了,要么就是更加地激起了他们的怒气。有时被打中的一方集中几个人,采取攻击对方的一个或更少数的几个,有时被打中的人自个儿一人从田地里捡拾起更多的土块,或攥进衣服裤子口袋里,或装进书包,朝着打中的一方进行猛烈地报复性攻击。这时,打中的一方见势不妙,得马上迅速撤退,一旦跑远了,被打中的一方才收手而不再追赶。因为再闹——就闹到家门口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再闹——这样对哪一方都不好,只得把报复的机会留到下一回了。

2.回忆童年的优美文章 篇二

诚信没有重量, 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 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

诚信没有标价, 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 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

诚信没有体积, 却可以让人的心胸狭窄, 目光短浅, 可以让人的胸怀宽广, 高瞻远瞩;

诚信没有色彩, 却可以让人的心情灰暗、苍白, 可以让人的情绪高昂、愉悦!

再看看下面这个片段的语言:

记忆没有体积。它却既可以让人敞开襟怀去拥抱整个世界, 又可以使人的心眼儿狭隘得并蒂难容。

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又可以……

记忆没有标价。它却既可以……又可以……

比较一下, 不难发现前一个片段是对后一个片段的模仿和借鉴。语言的借鉴应从形式的借鉴入手。看到一段形式优美的好文字, 就要用心揣摩文字的表达形式, 加以借鉴运用。这些优美的文段可以是课文中的, 也可以是课外文章中的。像上面第二段文字就是来自高中课本第三册韩少华的《记忆》。文段一的作者在平日的学习中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个文段的特点, 因此在文章中也就能灵活运用了。

不同的人会喜欢不同风格的作品。在写作中, 我们不妨借鉴一下自己喜爱作家的语言风格, 学写他们表达语言的方法。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我是你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我是你明眸中最晶莹的泪花, 我是你心跳中蕴含着的最深的守望, 我是你永远的牵挂。当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当李鸿章在那《马关条约》上签下停战书, 当抗日的军民血洒疆场, 当日寇的铁蹄在我身上不断践踏, 你可曾听到我的哭泣, 你可曾看到我颤抖的身躯?我听到了你的呻吟, 我看到了你的无奈, 我感觉到了你满腔的怒火如火山一般正在喷薄。我只好低下头, 在夹缝中屈辱地存活, 可我的心中仍保存着希望的火种, 等待着春风的吹过。我隔着那湾浅浅的海峡, 每日静静守望, 目睹了你的衰败、你的抗争、你的奋起、你的解放……

这段优美的文字, 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是在模仿作家舒婷的诗《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的风格。这个文段的用词、语气、句式都有舒婷诗的特点。

以上两个例子, 其实同出一辙:借鉴语言主要是借鉴书面语言, 严格地说, 是借鉴“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但是这“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学生头脑里到底装了多少?中学课本里现代文背诵的“指令性计划”篇目少之又少。这种现状不能不令人忧虑。语文教师应当从课内外篇目中为学生挑选出一定数量的“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范文, 令其熟读成诵;并打破教材的限制, 对课内外一切反映现代书面语言规律的有生命力的现象、模式、手段加以归纳整理, 令其模仿创造。

当然, 模仿、借鉴也有高低之分。光模仿同一种类型的文章, 从全面营养的角度看是很不够的, 阅读“偏科”的人写作往往也会跟着偏科。我们注意到, 不少女同学喜欢读港台女作家的作品, 散文语言模仿得挺好, 把她们写的有些句子、段落放到席慕容、亦舒的文章里, 几乎可以乱真, 但是, 换一个题目, 换一种文体, 她还是一样的句式, 一样的表达, 这就要吃亏了, 因此, 刚学语言的时候, 可以选择同一类作品作为突破口, 当语言水平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就必须换换胃口, 扩大一些阅读面。我看过一位同学的一份读书单, 金庸、梁羽生不用说了, 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近代名著, 到现代的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钟书, 再到当代的王朔、王安忆, 外国文学从莎士比亚、笛福、巴尔扎克、狄更斯、海明威, 到前几年风行的《廊桥遗梦》, 他都有广泛的涉猎。涉猎多了, 储存的语言材料就多, 语感就会相应提高, 作文水平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当代作家梁衡谈到自己的写作时, 曾深有体会地强调了背诵名篇的重要性, 他举例说, 比如写小鸟的动作, “小时作文只需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 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 鹰击长空, 雁横烟渚, 莺穿柳浪等, 以后再写到鸟时, 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若是一个人的腹中有这么多“硬通货”垫底, 还愁什么区区一篇小作文呢?

3.童年的回忆 篇三

今天,我以一位小记者的身份来到妈妈面前,一副表情严肃的样子问:“妈妈,我能采访你吗?”妈妈看我一本正经地样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行。”于是我问:“请问您小时候有什么趣事。”妈妈手舞足蹈地说:“有,当然有。还记得小的时候,我每当在你外公晚上加班的时候。我都和几个小伙伴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有一次,我藏在一个很秘密的地方。”这时妈妈越说越兴奋,突然停了下来,做了一个神秘兮兮的动作又继续说,“我的小伙伴怎么也找不到我,正当我得意洋洋的时候,一个小伙伴大叫:‘小燕,我们走啦,再见!’我赶忙跑了出來,没想到是他们用计谋把我引了出来。”我听了哈哈大笑,妈妈似乎很怀念从前的趣事。

我又问:“还有没有呢?”妈妈回忆着说:“当你舅舅4岁时。还没见过猫和狗,只是听说过。一天他去了一个亲戚家,看到了一只猫坐在地上,由于你舅舅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就大叫:‘有一只狗啊!’这时大人们都跑过来,一看大家都大笑起来,你舅舅还蒙在鼓里呢。”听后,我再一次捧腹大笑,这次连妈妈也笑了起来。起初,我还以为妈妈那时怎么会有什么趣事,可是我想错了,别以为只有我们有趣事,妈妈那时的趣事才是数不胜数的。

我换了一个新话题,问道:“妈妈,那时你有没有难过的事。”这个也有。我读初一时,你外公外婆的房子在城郊很远。那时也没有自行车,走路要一个小时。一天,学校搞文艺晚会,由于我住的远,打算和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先回家。可是,我的班主任不知道这件事,就不批准我先回家。高年级的哥哥姐姐都走了。想到这么远的路,黑漆漆的,没人陪我。我就非常着急,着急地都哭了。后来老师明白了,就陪着我回了家。”妈妈说着说着,仿佛身临其境,仿佛现在她就是非常着急回家。我也理解妈妈的感受,那种时候真的很令人着急。

通过一个小小的采访,收获可不小呢。我终于可以全面的了解妈妈当时的生活,那可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全是苦水,其中也有许多快乐。那时也不是白开水般的生活,也有酸甜苦辣的。就像拼图,少了一块都是一个遗憾。

4.写童年回忆的文章:冰糖葫芦 篇四

北京的春节是一定要逛庙会的,十来岁时的一个春节,与奶奶家领居的姐弟俩,还有他们的同学,又一对姐弟俩和一对兄妹俩,七人约起到去逛龙潭湖庙会。其实那个假期几乎就是与他们一起疯玩,根本不着家,去庙会更是家常小菜。

春节庙会那热闹的场景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人挤人地往前走,就感觉周边总是烟雾缭绕,热气腾腾,因为那紧密的摊位总有卖热食的,路过的地摊是一会儿大碗茶、一会儿冲茶汤、一会儿卤煮、一会儿煎饼果子什么的,连成串的地摊串得看不到尽头,当时那兴奋劲就甭提了。

耳边的京片子将吆喝声聚拢成这一堆,那一片,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脚下是走走停停,眼睛是左顾右盼,耳边是吆喝声的此起彼伏。

大老远,就瞧见一个孩子骑在他父亲的肩膀上,手中举着一大串冰糖葫芦,红彤彤的特显眼,为什么说是一大串,因为那串糖葫芦实是特大号的,起码串了30个山楂,顶端还插着一个小红旗,跟个路标似的,那会还不兴旅游,见不着旅游团,估计现在要是看见了,自当是旅游团的领队。

各家的年糕摊都是推着自制的车,像是三轮车改造过的,搭上一个四方的玻璃罩,透过这玻璃罩,看到车里摆着各式年糕,样子多着呢,能叫上名的有艾窝窝、驴打滚,字号都以自己的姓氏打头,后面跟着一个“记”字儿,比如“李记”、“陈记”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在卖,传统做法,自家营生,不像现在,年轻人也竟是做小买卖的。

有天桥过来杂耍卖艺的,当时感觉最神奇的是见一个艺人,正在伶牙俐齿地讲他怎么把缝衣针吃进嘴里,再将一根线也吃进嘴里,说着他已经将针与线吞咽下去,这时,他张大嘴让大伙看,果真,嘴里什么都没有,将十几枚针与一根线全部吞进肚子里,没等一会儿,他真得是用手从嘴中提出一根线,就见针已在线上穿好,一个接一个地从嘴中滑出,引得围观的人一阵叫好,我站在一棵树的旁边,从人群中溜缝看着这一幕,即感叹又惊奇,即感叹卖艺人的不易,替这艺人疼了一把,又猜不透他是怎么做到的,直到小伙伴叫我“走啦”,才回过头撵上他们。

那串肩膀上的“糖葫芦”离我们很近了,已变成纯粹的行为艺术,因为那孩子一直举着,根本不吃,我抬头看那孩子,那孩子好似傲视君臣般地看着底下的我们,“得意什么”我的小伙伴发声了,“不就一串糖葫芦吗”“成心不吃”“他就是顾意”,这帮半大小人,看着那孩子就一脸的不服气。

路边一处顶缸的,一个矮墩的胖青年正用额头顶着一个大瓷缸,在那转圈呢,又是一圈人围着,那人将瓷缸费力地从头上拿下来,用手拎着甩来甩去,“嘿”的一声,猛得一下,又将这大缸搁至脑门“拿大顶”了,接着就又是一阵叫好。

变戏法的,手拿一块红布,能变出一个鱼缸,神了,那袍褂下面也全是鱼缸,真神了。尤其是用小碗扣小球的戏法,谁看谁晕,看来看去,你认准得那个碗准没有小球,引来一阵评论,“我说什么来着,能让你瞧出来吗”“我看得真真的”“能信那个”“谁说不是”……

我们半大小人一人啃一个大煎饼跟着人群往前走,每人脸跟前都是热气熏蒸,烫着嘴也要吃,就看见那“糖葫芦”还不时地回头看我们,我们根本不理他,撇一眼他继续吃。

顶木杠的,肩膀上托起几米高的长木桩,木桩上一面大旗,随着艺人的步伐跟着舞动,看着那个悬啊,生怕木桩倒了把我们砸了,可那顶木桩的人是胸有成竹,仰着脖,手插腰,稳稳地托着肩上的木桩。

小摊上的饰品最受我们女孩的喜欢,我们几个女孩子一人买了一个小卡子,我记得花了三块钱,一对景泰蓝制品的小卡子,很漂亮。

“哎,糖葫芦,吃不吃”,大伙都说吃,“要个大的,还是个小的”大伙们讨论着,达成一致是“要个大的”,“成,一人来一个个大的”。卖糖葫芦的倒接话接得快,“一块钱一串“,这回,7个人,一人举一个大个的插小红旗的糖葫芦。

风景线出现了,热闹的场景中出现了一队小红旗,我们感觉特有气势,也不吃,拿着。

说相声的、杂耍的、卖年糕的、摊煎饼的、冲茶汤的、卖糖葫芦的……,那庙会上的一幕一幕,都随着时光推移成为了记忆,但一到冬季,就会想起糖葫芦,已经成为冬季的标配了,好像不吃上一串,就跟没过冬天似的,一首歌唱得好《冰糖葫芦》……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

酸里面它裹着甜

都说冰糖葫芦儿甜

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

象征幸福和团圆

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

没有愁来没有烦

……

没错,这糖葫芦好看,却把幸福与团圆连成串,酸里透着甜,甜里也裹着酸,一串糖葫芦将我的过往与将来也连成串,有愁也有烦,有甜也有酸,这才是生活的滋味。

作者|山隽

5.童年回忆的故事:童年游戏 篇五

我小孙子两三岁时也酷爱玩土,特别喜欢各种挖土的机械,在家里见到我就嘴里吵吵着“挖ku机,挖ku机”,他小时候口不齿太清,t、K分不大清楚。我只好打开电脑,找到有关挖土机的视频让他看。要么是抱着他的工程卡车、挖土机、压路机再带他找一片松软的地方去挖土,他一边口里念念叨叨一边挖,我一边玩手机一边看着他玩,有时中午吃饭的点到了,夫人喊吃饭,可孩子玩兴正浓,根本就没停下的意思,一拉着他回家他就哭闹,实在没办法,只好喊夫人带一个大盆,然后她端着一盆土,我抱着孙子那一堆玩具才能带他回家,在客厅继续玩。

我老同学刘大个是玩土的艺术家,他和外孙能在一个土堆上建起小桥,水渠,使你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也能在山峰上筑出战壕、插上红旗,使你联想到战火纷飞、红旗不倒的英雄画卷,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从土堆下边通到顶上,转弯的地方还要安装上护栏,公路上还有奔驰的战车、救护车,你可以想象到战况的宏大与惨烈。我想这绝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杰作,一定有这老小子的参与。

孙子该上幼儿园了,夫人又陪着他去上海,刚入园孩子很不适应。一方面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再加上幼儿园人多孩子抵抗力太差,经常闹病;另一方面孩子不会和小朋友一起玩,他搭好的积木不让别人动,别人动上一下,他会突然冲过去在人家脸上抓上一把。为这事老师给儿媳打过好几次电话,前两次夫人或儿媳总会去学校给对方家长、孩子赔礼道歉,弄得好没面子,次数多了她们两就相互推诿、相互责怪。就为孩子这事,儿子夹在中间难受,夫人打电话找我诉苦,我在老家既着又急担心,陷入无尽的思念与痛苦之中。现在孩子少,从小没有玩伴,当爷爷、奶奶或父母的人又处处宠着孩子,难免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我们确有责任。

老年人带小孩是个任务,而且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如果你把它当作任务去完成,你会感到辛苦、受累、委屈甚至不平;如果像刘大个那样积极的去参与,把它当做自己的第二个童年,把孩子当作玩伴,和他去商量、去创造、去想象,使孩子感受妥协、分享、合作,你就会感到悠闲、愉悦、释然甚至是幸福。

6.关于回忆的优美句子 篇六

1、刻在记忆里的那个夏天,是我们一起在阳光下流下的泪水。

2、世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挽回的,譬如良知,譬如体重,但是不可挽回的东西更多,譬如旧梦,譬如岁月,譬如对一个人的感觉。

3、我站在你看不见得街角,默默祝福你……

4、这个世界。那么脏。谁有资格。说悲伤。

5、回忆是一壶茶,一壶用情感的弗水冲切的溶茶:翻滚、起伏,然后冷却、沉静,像起起落落、欣喜狂悲的人生终归于“万物看开,得矢随缘”的平淡恰栝美。

6、寂寞的人总是记住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正如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

7、里等你。

8、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9、我知道回忆是痛苦的也是无奈的,美好的往事回忆一下便化为无奈的可惜,

10、独特的人生。

11、回忆是一柱檀香。漫不经心地点燃,无声无息地燃捎。那袅娜飘渺、随风曼舞的是如梦如幻的确青烟,也是渐渐远去的逝水年华……香尽,烟消,灰飞灭,梦魂香。

12、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13、试图用任何方式肆意的抹去。在年岁的时光里我却再没遇见和你给我一样的伤痛铭记。

14、记得,一个雨天、你说你会很疼我,现在、又下雨了、带走了我们所有的誓言……

15、幽风无形地透过身体,缠绕心旁,那如阴灵般的寒气一层层地将心血凝冰,渐渐地冰封我们内心的温存的热血与热情。但它却是人生的生命之链,将我们的一生连贯在一起成为一个个完整而

16、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

17、是对物是人非的无奈,是对流光似箭的无奈,对迟来的珍惜的无奈。

18、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

19、当那一抹曙光升起的时候,我曾经幼稚地以为我又看到了希望,是谁,在记忆的河里溯流而上,只为找回那些闪光的珠子,把它们串成串,缀在时间的颈项上。从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在唱歌;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不忧愁的脸,是我的少年;不仓惶的眼,等岁月改变……

20、谁苍白了我的等待,讽刺了我的执着。

21、一切都是如流水般的离开,想回头流望时,只剩一片狼藉,如同枫叶飘在水面上,只剩下微微的涟漪,似乎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只剩下,时间带着疼痛在痛苦的猥琐……

22、走完同一条街,回到两个世界。

23、如果当初我勇敢,结局是不是不一样。如果当时你坚持,回忆会不会不这样。

24、是我太在乎她了么?又或许,只是她不在乎我而已,我们都存在彼此的回忆里。

25、回忆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怅然泪落;回忆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然醉歌……

26、静静佝偻着内心而不让那份余悸褪去。思绪乱麻一团。倏忽间的难过又幡然的涌出。

27、有生命就会有回忆。你无法抗拒,也无处逃避。你是尘世中的人,回忆便是你的影。值得回忆的总是刻骨铭心的难忘,曾经的感动。无论苦涩,无论甘醇,无论欣愉,无论哀伤。

28、也许我在你生命里只是一个过客,我悄悄的走正如我悄悄的来。

29、那些过往在记忆里的疼痛并不是无病呻吟。看不见大片憩气下的惨淡才是最深的楚殇。

30、我对他再没有感觉,我不再爱她了。为甚么会这样?原来我们的爱情败给了岁月。

31、回忆是“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恍然幽梦,回忆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晖脉脉水悠悠”的沦然肠断;

32、碎了一地的诺言,拼凑不回的昨天。

33、回首往事,我不会因为虚度年华懊悔,也不会因碌碌无为羞愧。

34、深浅不一的印记,付之一笑的回忆。

35、我怀念的不是你,而是你给的致命曾经。

36、当我面朝大海的时候,别人正春暖花开……当我想和大海一起死去,而它却已先成为死海……

37、就算是醉生梦死,也是记忆的一种,因为你始终不能忘记什么。我们在彼此中遗忘彼此。

38、我可以微笑着听你说你们的故事,但真的打不起笑脸听你说你们的关系~~~

39、流泪,是为了想起一个人,努力去想一个人,是为了提醒自己,至少有一个值得你哭泣的人。

40、其实醉生梦死也只不过是和遗忘开的一个玩笑,当你认为自己已经忘记一个人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比记得她的时候更加痛苦

41、你忘了回忆,我忘了忘记

7.童年的回忆:集体食堂 篇七

那时候我还小,但是集体食堂给我的印象最深刻。食堂筹办初期,合作社号召全体居民自愿捐献家中的炊事用具,大家携手筹办自己的集体食堂。居民们都踊跃响应号召,主动将家中的锅碗瓢盆捐献出来。当时母亲也毫不犹豫的将我们家里的一个西式“深底高筒”大汤锅捐献了出去。

在大家的努力下集体食堂终于开火啦!每天中午,我跟随着母亲和姐姐们来到集体食堂。食堂可真是热闹呀!人们都自觉的拿着饭盒饭盆排队领取饭菜,母亲和姐姐们也加入到排队领饭的行列。我和妹妹则静静的坐在饭桌前耐心的等待。每次看着她们端来那热气腾腾香喷喷的可口饭菜,真使我们的胃口大开食欲大增啦!

因为我家是南方人,平时在家里很少吃到面食。在集体食堂,我们经常能吃到馒头、花卷、包子和捞面等主食,慢慢的我们也逐渐习惯了各种做法的面食了。集体食堂的菜做得也很好吃,印象中,食堂的素炒‘醋溜藕片’最好吃啦,酸酸甜甜脆脆,很爽口。至今每当我在家里做素炒‘醋溜藕片’时,都会情不自禁的回想起五十年代那段在集体食堂里用餐的日子。

上一篇:中和小学教学教研评价制度下一篇:市高铁站区上半年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