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精选8篇)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篇一
马庆钰:如何认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2014年03月24日07: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社会治理”“政府治理”等概念中,将以往通常使用的“管理”改为“治理”,就是一大创新。深刻认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从“管理”到“治理”,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其内涵与外延有了巨大变化。“治理”是特定范围内各类权力部门、公共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多向度相互影响,是公共事务相关主体对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平等参与,是各类主体围绕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协商互动。相对于“管理”在内涵上的单打独斗、居高临下,“治理”的提出是理念上的一个巨大进步,有利于促进社会参与、激发社会活力,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使相应的国家和社会治理创新的外延得到极大拓展。
“治理”的着眼点是促进社会参与。“治理”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社会各类主体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改革趋势看,世界各国政府管理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单向走向互动,总的追求是公共治理。这是由传统政府管理暴露的公共权力局限性决定的。我国正在推进的政府职能转变,落脚点是“简政放权”和“促进参与”,不断创新社会参与机制、疏通社会参与渠道,促进社会各类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意味着今后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各类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具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和舞台。
“治理”的着力点是激发社会活力。从“管理”转变为“治理”,就是要突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共治,并为此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平台、完善多元主体平等协商的机制,从而激发社会活力。《决定》为此设计了几个着力点。比如,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为社会各类主体参与决策创造条件、拓宽渠道。再如,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决定》强调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和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有利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又如,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社会参与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途径之一。为此,需要畅通有序的民意表达渠道和公正的民权民利保护机制,健全接访制度和司法干预程序等。
“治理”的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让社会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最终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决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增进人民福祉,需要把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社会安全等作为社会治理的聚焦点。实现有效社会治理,公平正义是根本准则,改善民生是基本追求,社会和谐是重要表征,社会安全是底线保证。将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社会安全作为社会治理的聚焦点,既明确了社会治理的目标追求,又明确了政府和社会各类主体公共参与的范畴和使命担当。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本栏目投稿信箱:yefan@people.cn
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篇二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个体,在一个地方生活和成长,耳濡目染,会有很多感性知识在脑海中存在。在课堂上教师应提取出学生大脑中的存在,调动他们已有的感性认识,与课本知识牢牢联系起来,从而经过不断的讨论、不断的探索,升华为理性的知识加以掌握。而且“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身就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了要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关注实践与应用的地理和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基于这些理念的指导,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的感性认识出发,再添砖加瓦,把这些感性认识提升到理论的层面,以理性的知识回归课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
下面以《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堂课为例谈谈我在课堂上是如何实践“从感性认识出发,理性认识回归”这一指导思想的。
一、感性地引入,兴趣盎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因此,新课导入时,如果教师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地理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发现,使学生感受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节课为例,常规的课堂导入是:“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海水的理化性质———温度和盐度。”这样虽然直入主题,但略显枯燥,吸引力不够,而且大大忽略了学生本身对海水温度的零散认识。我从学生的感性出发:“我们江南水乡很多同学都会游泳、喜欢游泳,如果今天特许你可以去海洋里畅游一次的话,你一般会什么时间去呢?”“夏季。”“为什么呢?”“夏季水温高。”“但春节期间怎么还有许多人去海南岛、马尔代夫去玩呢?”“纬度低,常年水温高。”“那海水的温度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呢?它有什么样地分布规律呢?”这样的引入密切地联系了学生的实际,首先学生对游泳很熟悉,游泳必须关注水温,这些学生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由此话题引入课堂,从感性认识出发,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精神亢奋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经过探究理性回归到课本上的知识,这种预设和生成轻松、自然,实践下来效果非常理想。
二、感性地过渡,激发课堂智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同样,课堂上最为重要的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师通过巧妙设计、引导和组织,“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唤醒”他们主动求知的神经,从而“鼓舞”他们学习地理的士气,产生“意犹未尽”之感。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以感性认识过渡为线索,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会把“激发唤醒和鼓舞”演绎得更好。
在《海水温度和盐度》这一节课中,当上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探究后已经从理性回归到具体知识:海水的温度高低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关系;就因为这样,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些;不同纬度海区,低纬海区水温高些,高纬海区水温低些;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高些,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低些。这时需要及时有效地转入下一教学环节,感性的过渡必不可少。在这节课中,我作了这样的尝试:“有的同学不仅喜欢游泳而且喜欢潜水,请问你能潜入很深的地方游吗?”“不能。”“为什么呢?”“海水深处黑暗、缺氧、压强大,水温低……”自然地过渡到海水温度垂直分布规律的探究上。这种从感性认识过渡比我们直接说“了解了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后我们再来了解海水的垂直分布规律”更人性化,少了急功近利的感觉,多了持续性的吸引,学生不觉得乏味无趣,使课堂师生的智慧不断放出光芒。类似的还有,如从海水的温度过渡到盐度时可以设置为:“潜水不是很容易的吧,假如你还不小心呛到海水,那又尝到什么滋味呢?”“又苦又咸。”“这又是为什么呢?”自然地实现由海水的温度到海水的盐度的过渡。好的过渡不留痕迹,但可以使课堂丰富多彩,讨论热烈,最终得到相关理性认识的升华。
三、感性地总结,转化为终身有用的理性知识
当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达到预先设计的目标,引起教学共振效应后,感性的总结更会绽放它独特的光芒。如在这节课中我的课堂小结为:“愉快又辛苦的游泳马上就要结束了,上岸后你还需要冲个澡才会倍感舒服吧。不然溶解了大量盐类物质的海水蒸发后会在你身上结晶出来呢。”学生频频点头,微笑地接纳。这样不仅是课本知识的延伸,而且使学生学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处处留心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为以后的教学埋下种子和留下希望。如果换成我们以前惯用的总结式小结全课,那感觉是不是另一番光景呢。
当然要把“从感性认识出发,理性认识回归”进行到底,还要注意:首先,课前必须熟悉学生的实际感知,关注学情,要选准感性材料的切入点,切忌生拉硬拽,“为赋新词强说愁”。其次,教师要善于将感性材料进行取舍,做深加工,忌随意性太大。最后,师生要勇于实践,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不断获取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知识,搭好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飞跃的桥梁。
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篇三
一、“写前导”教学模式的桎梏阴影
所谓“写前导”,就是作文课堂中,教师给出具体的写作内容和要求,并结合这些写作内容进行细致耐心而又看似面面俱到的讲解与分析,试图让学生充分了解作文写什么和怎么写。当学生作文完成之后,教师就不再和学生进行直接接触,而是在学生的作文本上进行细致的批阅和修改。
一定时期背景下的这种教学行为却在新时期下成了桎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最大障碍。“写前导”的教学模式看似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作文,其实学生的作文练习只不过是教师的一手操办,从内容到结构,完全是教师个人意识的再创造,属于学生个人的印记微乎其微。
二、“作后评”教学模式的现实呼唤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改变既有模式,提出“作后评”的教学策略。
“作后评”重在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内容来明晰写作中语言表达的错误和问题,进而有效改进,有的放矢,真正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言文字,在评改中改进语言表达方法。
1.精讲多练,明确写作内容。采用“作后评”进行作文教学不是不需要教师的讲解,而是教师要转变讲解的目的,要改变既往面面俱到的讲解。在学生动笔之前,不要过多以写作结构、表达方法、主题思想等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要让每一位学生充分提取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语言素材,只要学生的写作内容围绕着既定的主题就行,至于表达的策略等不予进行介绍。
2.以评促讲,改进写作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作文教学才真正进入重点。教师在对全班同学的作文进行初步审阅之后,对于其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汇总,在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时指导,并就具体的学生作文进行现场指导修改,让学生不但明白哪里不好,更要明白怎样修改和为什么这样改,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巧定题目。学生的作文中有许多是需要学生自拟题目的,但学生常会依据作文要求来直接写题目,如“我最难忘的一个人、我的烦恼、我的妈妈”等。教师在评讲中让学生明白这些题目过于简单,不能直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作文的题目不但要能够直接点明内容主题,而且需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要达到使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对于作文题目的拟定,可以引导学生参照课文中的题目进行设计,学生进行修改,就出现了一批耳目一新的作文题目:《“肥胖,请你离开我”》《鸵鸟爸爸》《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2)妙选材料。学生在自由进行写作时,头脑中往往会涌现出大量的生活事例,对于这些内容的选择与筛选,学生却常常不知如何处理,在学生的作文内容中,就出现了看似文字较多,文章很长,可是一读起来就让人感觉到啰嗦重复,缺乏典型。这种写作的问题只有在集中评讲时才能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理解与修改。
如同样是写生活中的亲情,学生的作文在描写“父母疼爱自己”的内容时往往都是以“生病住院,父母照顾”“学习进步,父母奖励”等材料进行叙述,但是生活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平淡无奇的。教师联系课文《第一次抱母亲》《爱如茉莉》,让学生用心去发现生活中最平常无奇的一幕幕,寻找能够流露父母疼爱自己的点点滴滴。此时,学生再根据自己的作文内容去放大生活细节,聚焦父母的一言一行,那些被忽视的许多场面就在学生的头脑中愈发清晰起来。经过教师的评讲与引导,学生学会了将写作时的视角投向那些最容易被忽视的细小场景。据此,学生将自己作文中的材料进行重新增删,把大场面的内容进行削减,增添一些最能体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的细微情节,使作文更具有真实感和可读性。
(3)精化结构,锤炼语言。学生已完成的作文中还有一种需要教师进行集中讲解的就是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一般的文章都是通过“总分总”的形式来进行表达。但学生容易忽视的是如何处理“分”的内容,这其实就是学会详略处理文章中材料,当学生明确了作文选材的重点内容后,还需要指导学生将选取的多件事例进行区别对待。
如讲评“有趣的实验”作文时,在交流中,学生自然会发现大家关注的都是实验的过程这部分内容应该详写,而实验的原因和准备则可以略写。对于详写的内容,则还需要从细节入手,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将实验过程描写清楚,以达到使人身临其境的美妙境界。
3.二次复评,提升写作信心。在经过师生互动的评讲之后,学生需要及时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在完成之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修改作文进行二次复评,对于其中有明显进步的学生进行即时的表扬与鼓励,而其中仍存在问题的作文则进行个别性指导与帮助。
4.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篇四
为什么需要个性化推荐?
科技进步带来的是更大程度地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随着时代变迁的广告业,从广播、电视业广告的辉煌,到互联网门户时代的banner广告和狂轰乱炸的edm,再到了搜索引擎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推荐位广告,随着人们的数据可被记录并且计算,也随之产生了计算广告学这门新兴学科。从广撒网的广告形式到精准地捕捉到用户的需求,并且呈现给用户更加恰当的广告,给互联网公司带来了巨额的广告收入,这中间推荐系统功不可没。早期的门户网站充斥着banner广告,并没有精准触达用户电商的推荐系统则帮助电商网站大大提高销售额,亚马逊通过个性化推荐系统能够提高35%的销售量。在2016年,推荐算法能够为Netflix节省每年10亿美元。让其中的冷门内容也能够发挥作用,需要依赖基于用户习惯数据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利用个性化推荐,相比简单展示最受欢迎清单,观看率提升3-4倍。而近两年兴起的内容分发类产品更是基于内容推荐的个性化推荐收获了大量用户的注意力。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或是百度的feed流产品,已经成为了除了微信之外的“时间杀手”。让用户愿意沉浸其中的原因,除了产品内容本身的建设,也有来自于个性化推荐的重要力量。推荐系统的核心思想:集群智慧凯文凯利曾经在《失控》中曾经说到蜂群的故事:蜜蜂看到一条信息:“去那儿,那是个好地方”。它们去看过之后回来舞蹈说,“是的,真是个好地方。” 通过这种重复强调,所属意的地点吸引了更多的探访者,由此又有更多的探访者加入进来。按照收益递增的法则,得票越多,反对越少。渐渐地,以滚雪球的方式形成一个大的群舞,成为舞曲终章的主宰,最大的蜂群获胜。凯文凯利用超级有机体可以来形容蜂群。同样,这个词也可以来形容整个互联网上的人群。他们在网络上留下的痕迹可以说是无意识的,但是也带有了某种“集群的意识”。
扯远了,还是来看看互联网集群智慧的例子:Wikipedia-用户贡献内容:Wikipedia是一件集群智慧的典型产物,它完全由用户来维护,因为每一篇文章都会有大量的用户去进行修改,所以最终的结果很少出现问题,而那些恶意的操作行为也会因为有海量的用户的维护而被尽快地修复。Google-利用海量数据进行判断:Google的Pagerank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其他网页对当前网页的引用数来判断网页的等级,这种算法需要通过海量的用户数据来进行。协同过滤说到个性化推荐最常用的设计思想,不得不说说协同过滤,它一种在做个性化推荐时候的方法论。因为如果仅仅按照单一的热门推荐,网络的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就会明显;且长尾中物品较难被用户发现,造成了资源浪费。而协同过滤问题恰恰解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更愿意打开自己感兴趣或者熟悉的内容),使得长尾上的物品有了被展示和消费的可能性,也使得马太效应相对弱化。协同过滤包括两种类型:1.Item-CF(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小明在网站上看了《超人归来》的电影,系统就会推荐与这部电影的相似的电影,比如《蜘蛛侠2》给小明。这是基于电影之间的相似性做出的推荐。(注意:两部电影时间的是否相似是由大量用户是否同时都看了这两部电影得到的。如果大量用户看了A电影,同时也看了B电影,即可认为这两部的电影是相似的,所以Item-CF仍然是基于用户行为的。)腾讯视频中,当观看《超人归来》时系统推送的电影2.User-CF(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小明在购物网站上买了一副耳机,系统中会找出与小明相似的“近邻好友”他们除了买耳机之外,还买了什么。如果与小明相似的“近邻”小华还买过音箱,而这件东西小明还没买过,系统就会给小明推荐音箱。这是基于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做出的推荐。注:这里的CF=collaborative filtering而这两种类型的协同过滤都是要基于用户行为来进行。而除了协同过滤之外,还有基于内容的推荐、基于知识的推荐、混合推荐等方式。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协同过滤这种方法的思想。亚马逊网站上对图书的推荐-基于Item-CF前一阵参加pmcaff的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的活动,主讲人香港中文大学的汤晓鸥教授(目前人工智能视觉方面的顶级专家)说,目前机器视觉领域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照片或者个人相册中的图片的学习,可以做到预测个人征信。与谁的合影,在什么地方拍照都成为了机器预测个人特征的判断因素。这也是利用了“人以群分"的常识,只是加上了高大上的机器视觉技术而已。机器学习与个性化推荐的关系什么是机器学习?《集群智慧编程》这本书里是这么解释的: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与算法相关的一个子域,它允许计算机不断地进行学习。大多数情况下,这相当于将一组数据传递给算法,并由算法推断出与这些数据的属性相关的信息-借助这些信息,算法就能够预测出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其他数据。这种预测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几乎所有非随机数据中,都会包含这样或那样的“模式(patterns)”,这些模式的存在使机器得以据此进行归纳。为了实现归纳,机器会利用它所认定的出现数据中的重要特征对数据进行“训练”,并借此得到一个模型。机器学习本质上是从数据中构建模型来进行“数据预测”或者“下决定”的事儿,而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本质,也是预测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事儿。机器学习可以用来做个性化推荐系统,也可以做其他类型的预测,比如金融欺诈侦测、安防、股票市场分析、垃圾email过滤等等。这张图很好地解释了机器学习的工作过程。机器学习分为无监督学习和有监督学习两种,也有延伸出增强学习和半监督学习的方法。Hadoop与Mahout 那些推荐算法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大数据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作为小白还是需要要有所了解。
众所周知,推荐系统的数据处理往往是海量的,所以处理这些数据的时候要用到像Hadoop这样的分布式处理软件框架。Hadoop是一个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框架。Hadoop 以一种可靠、高效、可伸缩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Hadoop是一个生造出来的词,而Mahout中文意思就是象夫,可以看出,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只大象的话,那mahout就是就是指挥大数据进行运算的指挥官。Mahout 是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ASF)旗下的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一些可扩展的机器学习领域经典算法的实现,旨在帮助开发人员更加方便快捷地创建智能应用程序。其目的也和其他的开源项目一样,Mahout避免了在机器学习算法上重复造轮子。推荐系统的数据来源众所周知,对推荐系统的个性化推荐算法需要运用来自用户的数据,那么这些数据都是来自于哪里,为我们所用呢?基于用户行为数据:举个好玩的例子:通过GPS信号,可以测得手机速度以及位置,当用户的手机在早上8点由高速变成低速,可以判断是从地铁出来,就可以向他推荐附近的麦当劳早餐优惠券了。另外,运营商是可以得到用户手机访问过的网页数据的,通过文本挖掘,可以了解用户的偏好,如看过很多足球类的文章,可以了解用户为喜欢足球的用户,而喜欢足球的用户很大的可能性是男性,则可以多推送一些相关的体育新闻内容,甚至男性用品(比如剃须刀)广告给他。基于社交网络数据: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数据可以基于好友关系,推荐朋友给用户。当小红和小明同时有10个朋友,那就说明他们在一个朋友圈子。他们共同好友越多,就更有可能在两个人之间做相互推荐。基于上下文的数据:上下文的数据又可以分为两种,时间上下文与地点上下文。举一个栗子,在时间上下文的情况下,某外卖app需要根据早中晚人们的用餐习惯来给用户推送不一样的食物或者优惠券,这样推荐不同的食物更符合用户的习惯。另外根据地点的上下文说的是,如果你在办公室用某外卖app点一份外卖,那么推荐给你的外卖餐厅是要离你较近的,而不是推送十公里以外的餐厅。基于内容的推荐与热度算法我们要知道个性化推荐一般会有两种通用的方法,包括基于内容的个性化推荐,和基于用户行为的个性化推荐。基于用户行为的推荐,会有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Item-CF)与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User-CF)两种。而协同过滤往往都是要建立在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的基础上,在产品发布之初,没有那么大量的数据。所以这个时候就要依靠基于内容的推荐或者热度算法。基于内容的推荐一般来说,基于内容的推荐的意思是,会在产品初期打造阶段引入专家的知识来建立起商品的信息知识库,建立商品之间的相关度。比如,汽车之家的所有的车型,包括了汽车的各种性能参数;电商网站中的女装也包括了各种规格。在内容的推荐过程中,只需要利用用户当时的上下文情况:例如用户正在看一个20万左右的大众轿车,系统就会根据这辆车的性能参数,来找到另外几辆与这辆车相似的车来推荐给用户。一般来说,建立这样的数据库需要专业人士、编辑等通过手动完成,有一定的工作量,但对于冷启动阶段的产品来说,是一个相对有效的方法。
汽车之家网站在用户查看一辆车的同时推荐与其相似的车另外一种情况是纯文本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参数特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文本分析技术来自动提取文本的关键词(通过自然语言技术的进行分词),通过数据挖掘来找到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和相似性。热度算法左:微博
右:今日头条另外,由于各种社会热点话题普遍是人们关注较高的,以及由于在产品发展初期,没有收集到大量用户数据的情况下,“热度算法”也是一种惯常使用的方式。“热度算法“即将热点的内容优先推荐给用户。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热点不会永远是热点,而是具有时效性的。所以发布初期用热度算法实现冷启动,积累了一定量级以后,才能逐渐开展个性化推荐算法。而热度算法在使用时也需要考虑到如何避免马太效应:毋庸置疑的是,在滚雪球的效应之下,互联网民的消费&观点&行为会趋同,就像前一阵《战狼2》的热映一样,史无前例的票房成绩完全取决于铺天盖地式的宣传,而群体将会成为乌合之众。推荐产品的冷启动
5.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篇五
摘要:中法互办文化年是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国际文化交流史上一次有益的成功尝试,也为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中法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共同发展,也有利于宣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中法文化年”活动是“中欧文化交流史上的创举”,是一个文化外交的示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同时它也暴露出了我国在文化外交方面的一些差距和不足:我国的文化外交战略还不成熟;对本民族文化在国际文化体系中的优势定位不明确;对外文化交流缺乏更多的物质内容;缺乏“大文化”的观念。关键词:文化年;文化外交;文化多样性
Abstract: the method of hosting the culture year is one of the most useful in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s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successful attempt is also made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preserve human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method of hosting the culture year is advantageous to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peoples and conducive to the east and west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mmon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promote Chinese good national image “china-france culture year” activities is “innov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s in central Europe, is a model of cultural diplomacy, has the milestone significance, but it also exposed some gaps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our country in the aspect of cultural diplomacy, cultural diplomacy strategy in our country is not mature;The advantages of our national 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culture system positioning is not clear;Cultural exchanges with other countries lack of more material content;The lack of the idea of “big culture”.Key words: culture;Cultural diplomacy;Cultural diversity
I
目录
一、中法友好城市交流的形式与内容....................................1
(一)中法各国首都友好城市的交流侧重于行政交流..................1
(二)教育、文化交流是中法友好城市交往的基本形式................2
(三)经济(工业、商业、农业)交流相对薄弱........................2
二、中法友好城市的交流与特点........................................2 三、一场中法文化风情的盛宴..........................................3
四、中法文化年的鲜明特点............................................4
(一)决策层次高................................................4
(二)时间跨度大................................................4
(三)交流领域广、覆盖面积大....................................4
(四)项目质量精................................................4
(五)合作程度深................................................5 五、一个文化外交的示范..............................................5
六、“文化年”带给我们的思考.........................................5
(一)与法国相比,我国的文化外交战略还不成熟....................5
(二)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究竟应“拿什么奉献给世界”................6
(三)对外文化交流应该包含更多的物质内容........................6
(四)对外交往中,我们应该树立“大文化”的观念..................6 参考文献............................................................7
II 中国与法兰西,是东西方两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1999年和2000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互访时共同商定,两国在对方互办文化年。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备,2003年10月6日,中国文化年率先在法国隆重开幕,随后,在“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的主题下,中国文化年的各项活动在法国六边形的国土上如火如茶地展开。在中国文化年期间,中国艺术家向法国公众展示300多个文化项目,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和朝气蓬勃的当代文化精神,通过文化这面镜子让法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来感知中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一、中法友好城市交流的形式与内容
中法友好城市的交流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十分广泛。其交流形式主要分为教育交流、文化交流、行政交流、体育交流、经济(商业)交流、经济(工业)交流、经济(农业)交流、医疗交流和其他交流九项。以下是中法友好城市:
北京--巴黎大区、天津--北加来大区、河北省--上塞纳省、邯郸市--上维埃纳省、秦皇岛市--敦刻尔克市、长治市--勃利耶市、包头市--拉罗舍尔市、大连市--勒阿佛尔市、辽阳市--塞日/蓬图瓦斯市、上海市--马赛市、苏州市--格勒诺布市、徐州市--圣艾蒂安市、淮安市--维尼雪市、常熟市--布雷斯特市、吴江市--布尔昆-雅里昂、浙江省--上诺曼底大区、安徽省--弗朗什-孔泰大区、福建省下诺曼底大区、山东省--布列塔尼大区、济宁市--米卢斯市、淄博市--拉罗什市、河南省--索恩/卢瓦尔省、洛阳市--图尔市、湖北省--阿基坦大区、湖北省--洛林大区、武汉市--波尔多市、宜昌市--梅斯市、宜昌市--瓦朗谢讷市、湖南省--中央大区、广东省--普阿蓝大区、广州市--里昂市、佛山市--波塞雄市、深圳市--维埃纳市
海口市--圣纳泽尔、三亚市--嘎纳市、重庆市--图鲁兹市、重庆市万州区--热尔省、四川省--南方--比利牛斯大区、成都市--蒙比利埃市、西安市--波城市
(一)中法两国首都友好城市的交流侧重于行政交流
经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行政交流活动占有52.3%,超过了其他交流活动之和。行政交流包括都市议会、行政官员等高层友好代表团的互访、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城市交通和设施建设等视察团的互派等。如1999年中法好代表团访问北京;次年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友好代表团一行赴法访问等这一类互访几乎每年 1 都有一次。2004年,巴黎市长一行8人对中法进行友好访问„„类似这种行政高层官员的友好访问在中法各国首都友好城市的行政交流中比重较大。
(二)教育、文化交流是中法友好城市交往的最基本形式
虽然行政交流居首位,但教育与文化交流仅次于行政交流,并列为第二,两者之和所占比例接近30%。文化与教育交流是两国民众相互了解和沟通的基本途径,具有与政治外交、经贸往来等相互补充的作用和效果。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增加彼此接触机会,对消除隔阂和误解,化解分歧和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济(工业、商业、农业)交流十分薄弱
中法友好城市的交流活动中有关经济(商业)、经济(工业)和经济(农业)的交流次数总和只有7件,但所占比例之和也达到了6.3%。中法友好城市的交流来自政府层面的作用较大,也更容易推进友好城市在经济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今后北京在开展与友好城市的交流中也可多使用政府层面的力量来引导和推进经济方面的合作。
二、中法友好城市的交流与特点
中法11个友好城市的交流根据国别及各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具有不同特征。中法11个友好城市中,美国纽约市、法国巴黎市、德国柏林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意大利罗马市以及英国伦敦市均为发达国家的首都城市,中国北京市、韩国首尔市、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巴西联邦共和国圣保罗州、埃及开罗市、俄罗斯莫斯科市则属于发展中国家的首都城市。
中法欧美发达国家首都的交往注重以学习、引进先进技术为主导,加强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合作意图较强。特别是在1955-1976年这一阶段,中法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以友好城市纽约为蓝本,通过与纽约的友好城市关系,为其城市建设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据美国友好城市项目(SCP)网站的介绍,在过去的40多年里,各种各样的交流项目在中法和纽约两个城市间展开。友好城市项目(SCP)以及中法政府赞助了不计其数的有关市政、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动。从1979年起,两个城市的合作还表现在一年一度的棒球交流赛以及其他的项目中,如儿童艺术交流、中法半程马拉松赛、高中生外交官友谊项目(安排日本高中生去 2 纽约参观市政厅)、中法一纽约业余陶瓷制作大赛及由中法政府赞助的研究生奖学金项目等。三、一场中法文化风情的盛宴
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中法互办文化年的两年时间内,中法两国的绘画、雕塑、戏剧、电影、时装等经典亮丽的数百个文化交流项目,在巴黎、马赛、里昂、北京、上海、广州等两国的城市轮番进行,在中法两国民众中掀起了一次次交流高潮,整个中法文化年活动,以其时间跨度之长、规模之宏大、影响范围之深远,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国际文化交流史上一次有益的成功尝试,也为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文化年在法举办期间,不仅法国高层高度重视,更受到了公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据法方的不完全统计,共有200万法国公众直接参与了中国文化年。中法文化年在法举办期间,很多会展门前排起了长龙阵,展厅里观众与参展人亲切讨论,剧场内掌声经久不息。
2004年1月24日正是中国农历春节期间,法国的标志性建筑艾菲尔铁塔通体披上了“中国红装”,70多万法国民众涌上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争睹来自中国的万人盛装游行表演,人数之多,甚至超过了每年观看法国的国庆大游行。这是中国文化年在法举办期间的空前盛况。文化年实现了与两国民众的“零距离接触”,在法国形成了“看中国文化展,说中国文化年”的新时尚。一股“中国热”伴随着中国文化年的深入影响在法国持续升温,正如法国总理拉法兰在中国文化年闭幕晚会的致词中所说的:“中国文化年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了法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让法国人民认识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如今,“中国”已成为法国的一个时尚名词、“我要去中国”成为众多法国人的愿望。中法文化年混合委员会法方主席昂格鲁米先生也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法国人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中国、向往中国”
多年来,西方对中国文化缺乏深入的、全方位的了解。中国文化年活动,以“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为主题,呈现在法国人民面前。这一成功的尝试为中国文化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经验。通过文化这面镜子,让法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来感知中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四、中法文化年的鲜明特点
中法两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大国。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十分重视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和维护文化主权。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法两国主张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法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两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这次“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决策层次高
中法互办文化年是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确定和支持的项目。法国总统希拉克本人酷爱中国文化。对于这次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希拉克非常重视,亲自主持会议讨论活动安排。希拉克总统和江泽民主席共同倡议的中法文化年不仅体现两国领导人发展中法全面伙伴关系的良好意愿,更表达了两国人民希望加强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的迫切愿望,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影响。
(二)时间跨度大
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文化年。两者首尾相连,前后呼应,持续近两年时间。一个文化外交活动延续这么长时间,在中国外交史前所未有,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也是罕见的。
(三)交流领域广、覆盖面积大
文化年涉及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广播电视、图书出版、青年、体育、民族、宗教、建筑、环保、旅游等方面,共计300多个项目。中国文化年活动通过友城等渠道覆盖法国全境。两国现有的46对友好省区和城市对文化年活动都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武汉等城市分别在巴黎、马赛、里昂、图鲁兹和波尔多等城市举办文化周活动。法国文化年则除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重点城市,还在成都、重庆、深圳、武汉及其它一些中国城市进行,触及最为广大的受众。
(四)项目质量精
中国文化年项目立意新、水平高、质量精,如《中国当代艺术展》、《康熙时期艺术展》、《神圣的山峰文物展》、《走近中国—中国当代生活艺术展》、《21世 纪中国高等教育展》、《中华民族服饰展演》、中央芭蕾舞团巡演、中央民族乐团同巴黎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等。法国也通过一系列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动和展览,呈现法国在多个领域的创造力。
(五)合作程度深
中法双方成立混合委员会,在具体项目的运作上采用从策划到实施的全方位合作方式。中法两国文化机构在中国文化年期间开始的交流与合作,在法国文化年期间通过诸多演出活动得到进一步深化,并可以此为平台一直延续下去。
(六)一个文化外交的示范
被誉为“中欧文化交流史上的创举”的中法互办文化年,是中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一次全新尝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之所以成为对外文化交流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仅在于其时间跨度长、规模宏大和影响深远,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今后进一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甚至国际文化交流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启迪作用。
从40年前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迄今,两国关系曾一度出现曲折,1994年之后,两国关系才走出低谷,全面提升,并终于走向“战略伙伴关系”和“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五、“文化年”带给我们的思考
始于2003年10月并将延续到2005年7月的中法文化年声势浩大、举世瞩目,而紧随其后的俄罗斯年、意大利文化年也引人关注;与此同时,马耳他瓦莱塔、法国巴黎、埃及开罗、韩国汉城等地的中国文化中心陆续揭牌运行;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挂牌,美国、瑞典、法国、巴基斯坦等国也相继成立孔子学院···„„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中国的文化外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与法国相比,我国的文化外交战略还不成熟
当今世界,文化在双边关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文化外交日益同政治、经济外交一起,成为各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外交是国家意志的柔性传播,与经济、政治外交相比,文化外交可谓“润物细无声”,但其潜移默化的渗透,力量不可小觑。西方各国对此都有充分认识,并制定有详细的对外文化战略。法 国早就有一整套特色鲜明的对外文化战略。如举办外国文化周、文化季等对法国而言就是一个已经持续了若干年的传统;在中国文化年之前,它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埃及、以色列、摩洛哥、魁北克、乌干达、保加利亚、捷克等国(地区)的文化周(季);在中国之后,它还针对波兰、巴西和俄罗斯等国举办同样的活动。
(二)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究竟应“拿什么奉献给世界”
在法国亮过相的中国文化艺术门类中,杂技是最受欢迎的。蒙特卡罗杂技节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杂技节,中国人近二十几年来几乎包揽了所有的金奖。别的国家的节目获了奖就很兴奋,而中国的演员获得银奖都会很沮丧,因为金奖太多了。
但许多其他艺术形式就没有这样的荣誉了,一些中国的艺术节目到了法国,剧院往往因为没有观众、利润少而不愿意接,国内的艺术团体就自己负担旅费,看起来演了很多场,但演员得不到演出费,演出团体也没有经济收益,“赔本赚吃喝”。
(三)对外文化交流应该包含更多的物质内容
笔者注意到,在国内的宣传报道中,经常提到中法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增进中法两国人民的了解。”从这些描述中,看不到一点商业和赢利方面的考虑。但对法国来说,北京正阳门被激光灯装扮成红白蓝三色的背后,恐怕是法国总统希拉克带来的庞大贸易代表团。当时在北京、上海轰动一时的印象派画展就是一例:法国人利用现代技术,把他们的经典艺术品进行复制,价钱不贵,让那些参观完画展的人能够把它们买回家,这样,法国的文化就能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中国的画展搞完就完了,法国人看了以后,很快就忘了这些艺术品到底是怎么回事。
(四)对外交往中,我们应该树立“大文化”的观念
我国文化外交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在世界上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但像中法文化年这样的大型活动不可能经常举办,而且一个人热爱中国文化,并不代表他喜欢中国政府,这是两码事。最直接塑造中国人形象的,实际上是两国人民的直接往来和华人在其留居国的表现。
在很多外国民众的印象里,在国外最能体现中国的地方只有唐人街,但是,如果用这个来吸引法国人了解中国,只能是徒劳,“因为那里的环境真是不怎么样,而华人很大程度上还是自成一体,和法国主流社会有段距离”。据了解,目前在法国的华人大概有30万左右,主要从事的是餐馆、杂货和中低档制衣业,这些行业共同的特点是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在中餐馆辛苦劳作十几小时后,当地华人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政治、文化等活动。
参考文献
[1]彭新良.从“中法文化年”看我国的文化外交[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81-87.[2]彭沛.从中法文化年看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J].学术论坛,2005,05:113-115.[3]陈伟源,刘东平.回望:“中法文化年”带给我们什么?[J].对外大传播,2005,10:15-17.[4]邢丽菊.关于加强中韩人文交流的思考[J].东北亚论坛,2014,06:112-124+126.[5]朱志华.美国重返亚洲态势下的中日关系前瞻[J].国际展望,2012,02:35-47+134.[6]李洪山.中美文化冷战结束之开端——“乒乓外交”新探[J].社会科学论坛,2012,06:21-34.[7]金灿荣,赵远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条件探索[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03:50-68+156-157.[8]徐蓝.中国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30年[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9,00:1-57+9.[9]张骥.去特殊化的中法战略伙伴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12:98-117+159.[10]潘亚玲.中美人文交流:成就与展望[J].教学与研究,2015,12:18-26.[11]余建平,蒋乃鹏,胡峰.日本动漫与日本文化的互动关系——兼论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5,05:64-72.[12]陈翔.中越关系属性的四维分析[J].战略决策研究,2016,01:80-100+104.[13]赵建民.东亚文化交流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16,04:1-5.[14]周英.武汉城市公共外交初论[J].长江论坛,2016,05:41-46.[15]阎学通.对中美关系不稳定性的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12:4-30+152.[16]张金岭.文化想象中的“中国”──基于法国里昂民族志调查的思考[J].欧洲研究,2008,05:125-141.[17]赵大川.走向世界的中国茶艺——中法茶文化交流纪实[J].农业考古,2003,04:13-29.[18]刘红.蔡元培与中法教育交流[J].法国研究,2013,02:12-18.致 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的谆谆教诲和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构思到定稿无不渗透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导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风使我受益终身,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这次写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认真学习和钻研,自己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收获和突破。希望这个经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激励我前进。
另外,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他们时刻关心我,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时时刻刻为我鼓劲、为我加油,进而促使我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要感谢寝室的室友以及所有关心我的朋友,感谢他们陪伴我走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关心我、帮助我。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很多朋友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
6.11到20各数的认识 篇六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到71页。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2、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3、初步掌握11—20以内数的顺序。
4、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
5、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6、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7、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装在小盆里,12根,每人一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电脑:机器猫]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猫:小朋友,你们好,我叫小叮当,今天我想跟你们一快儿学习,你们愿意吗?
猫: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叮当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数到10]
[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
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点评】小朋友每天都会得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用数一数小叮当获得了几朵小红花,来创设“数到10朵再数下去就要用到比10大的数”这样一个情境,既贴近学生,又真实自然。
二、实践操做,初步认识11—20各数。
1、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师: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些小棒,就在小盆里,数一数你有几根小棒,在桌上排成一排。(小盆里都是12根小棒)
学生汇报,指名2人把小棒拿到讲台上数一边。
师:再来看看小叮当有多少根小棒?[电脑出示12根小棒]我们也来帮它数一边。
学生数
猫:每次都要这样数,太麻烦了,我有一个摆小棒的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我有十几根小棒。
师:小朋友,小叮当到底想到了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他有十几根小棒呢,猜到的小朋友也用这种方法把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让自己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有十几根小棒。
还没有猜到的也可以跟同座商量一下再摆。
学生活动,汇报两人展示
师:你们看看谁的方法最好?小叮当和他想的一样吗?
[电脑演示捆的过程]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看谁摆的最快。
学生活动
师:刚才我们把多少根小棒捆成一捆的?
师:10根小棒就是几个一根?一起来数一数。捆成一捆,就变成了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 学生齐读:10个一是1个十。
师: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个一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十二根小棒了。谁来说一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
【点评】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再摆一摆、捆一捆、说一说的 经历中,自然形成“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在操作活动中变得具体直观,易于接受。
师:再添上3根,现在有几捆带几根,是多少根?
师:再去掉1根,现在有几捆带几根,是多少根?
师:想摆出17根,应该添上几根?
师:想摆出16根,应该怎么办?
2、摆一摆、说一说:
师:下面,同桌的两个小朋友把小棒放在一起,我们来跟小叮当做游戏。
猫:[电脑出示文字:摆出11根小棒]
师: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摆?
学生摆一摆
师:你是怎样摆的?
[电脑出示一捆带一根]
猫:[电脑出示文字:摆出13根小棒]请女生摆摆出13根小棒,男生数一数。学生摆小棒]
师: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猫:[电脑出示文字:摆出18根小棒]请男生摆出18根小棒,女生数一数。学生摆小棒]
师: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猫:你最喜欢十几呢?告诉旁边的小朋友,请他用小棒摆一摆。
猫:[电脑:19根小棒]我也来摆一摆。
师:看一看小叮当最喜欢十几,在心里数一数。
猫:我摆了19根,再摆一根是多少根?
师:怎样摆,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20根呢?
请两个小朋友商量一下,再合作摆一摆。汇报。
师:哪一种摆法好,为什么?
师:19根再添上1根,就是20根了,这时,单根的小棒又满10根,又可以捆成一捆,这样就能一眼看出有几个十?(板书:2个十)2个十是多少?(板书:是20)
学生齐读:2个十是20
【点评】摆小棒是学生很容易做的事,但是要摆的好、动脑筋摆、能从中自己领悟出的道理,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这个环节由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并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很短的时间里,学生获得了不同的摆法,理解了许多比较抽象的概念。
3、11—20数的顺序。
猫:小朋友,你们已经认识11—20各数了,现在就继续帮我数小红花吧。
[电脑演示:11—20朵花]
猫:太好了,我已经有20朵小红花了。
[电脑:把整齐的1—20朵花打乱]
师:你们看,小叮当一高兴,把小红花花都弄乱了,好在小红花上都有数,你们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他们都放进这个宝盒里吗?宝盒右边有一个箭头,只要你放对了,箭头就会向右边跑。现在宝盒里还没有小红花,所以箭头上的数是0,现在,请一个小组来开火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报数。
[电脑演示:放花]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箭头跑了这么远,还拉出了一条直线,直线上都是我们学过的数,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觉得直线上的数越往右越怎么样?
师:比10大的数有哪些,在10的哪边?
师:比10小的数有哪些,在10的哪边?
师:比10小1的数是几,比10大1的数是几?
师:比19小1的数是几,比19大1的数是几?
【点评】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11—20的排列顺序,在观察数轴上数的变化过程中,使数的顺序变得更加清晰。
4、综合练习:
(1)猫:小朋友,你们真聪明,很快就认识11—20各数了,我今天还带来了一些草莓,你们能猜猜看有多少颗吗?
[电脑:出示草莓图]
师:谁能估计一下,这里一共有多少颗草莓?
师:这么多草莓,要按照顺序数,才不会漏掉,可以从左往右,也可以从上往下。数一个就在这个草莓上做一个记号。
电脑演示,学生数,数到10
师:想一想,现在你要怎样做,等数完后,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颗?
学生在书上数,汇报
猫:这里还有很多洋伞,用同样的方法,先猜一猜一共有多少把,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猫:现在开始数一数,圈一圈,看看数出的结果和你猜的差不多吗?
学生在书上数,汇报
(2)师:小朋友们都很棒,现在就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本领再跟小叮当做几个游戏,好吗?
猫:我们今天学过的数,在铅笔盒里能找到吗?看谁最快。
师:从0开始,看着自己尺子上的数读一读。
猫:谁能从7数到17?
猫:谁能从11数到20?
猫:在尺子上,12的后面一个数是多少?
猫:18的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猫:16的邻居是哪两个数?
猫:谁能跟我对口令数数?
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
师:下面我们分四个小朋友一组活动,每一组的四个小朋友轮流数数,从组长开始,先一个一个数,再两个两个数,最后五个五个数。
学生活动
(3)猫:我们再来比赛翻书吧。我说一个页数,看谁最先找到。找的课本上的第8页,再找到第15页,最后找到第20页。
猫:下面请小朋友在课本上先数出10页,看看有多厚。再数处20页,看看有多厚。
(4)师:小朋友,你们已经认识了11到20各数,看看教室里的人或物,你最喜欢什么,就去数什么,数到20个,请回座位。
学生活动
(5)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11到20这些数,在我们的尺子上有,在我们是书上有,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有这些数呢?
(6)师:小朋友,你们真了不起,今天很高兴和你们交朋友,欢迎你们到我家来玩,我家住在一幢20层的大楼里,你能猜出是第几层吗?
猜数游戏
猫:猜对了,可爱的小朋友们,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变得越来越聪明,放假的时候一定要到我家来做客。小朋友,再见!
【总评】
这节课教师突出体现了:
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了11—20各数、掌握了数的大小排列顺序、培养了数感;
用活动的形式,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清晰可见、易于接受;
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数学很有趣味、很有劲头,也很轻松;
用活动的形式,使合作有了可能、交流显得真实、情感得以融合;
用活动的形式,使学生更主动学习、教师更注重点拨、课堂更生动活泼。
总之,在这节数学课中有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显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变化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苏教版
作者: 收集于网络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到71页。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特色: 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主动地学习。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预设与点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电脑:小猴子]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小猴子: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你们愿意吗?小猴子: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猴子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数到10] [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 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点评:小朋友每天都会得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用数一数小猴获得了几朵小红花,来创设“数到10朵再数下去就要用到比10大的数”这样一个情境,既贴近学生,又真实自然。)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建立记数单位“十”地概念
师:今天,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请小朋友们解决,你们愿意吗?听一听,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茄子老师:请小朋友们数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电脑里的小朋友东东也摆了一些小棒,我们一起来帮他数一数。(课件演示12根小棒,引导学生数一数)
茄子老师:小朋友们真是心灵手巧,不仅自己能正确地数出12根小棒,还能帮东东小朋友数一数。可是要数出十几根,每次都这样数,太麻烦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数出的有12根吗?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下面就请你们想一想、摆一摆,在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操作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1. 每2、3、4、6一份地摆。2. 把12根分成9根和3根。3. 12根分成10根和2根。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电脑中的小朋友玲玲也想出了办法,我们来看一看,她是怎样摆的。
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师:你们的想法和玲玲一样吗?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师: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现在请小朋友很快地拿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么拿?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师:(指对1捆带2根)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根?
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摆了多少根小棒吗?
(演示课件:依次出示13、17根小棒,说一说是几捆带几根,是多少根?)(点评: 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再摆一摆、捆一捆、说一说的经历中,自然形成“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在操作活动中变得具体直观,易于接受。摆小棒是学生很容易做的事,但是要摆的好、动脑筋摆、能从中自己领悟出的道理,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这个环节教师要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摆摆、说说,理解“2个十是20”
师:想一想怎样摆出11根小棒,再动手摆一摆。
(学生操作后进行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再依次摆出14根、18根)师:请小朋友们很快地摆出19根小棒。学生操作后交流各自的摆法,有两种可能: 1.先摆出一捆,再数出9根。2.在18根后添上一根。
(对于学生的两种摆法予以肯定)
师: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样摆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请小朋友们与你的伙伴商量商量,再合作摆一摆。
师:19根再添上一根就是20根了,20根是几捆带几根?单根的又满了10根又可以怎样了?现在有两捆小棒,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板书:2个十是20)(点评: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展现学生各自的聪明才智,在较短的时间里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理解了“2个十是20”)
(三)11-20的数序
(课件切换到小猴子和红花画面)
师:小朋友们这么地聪明,学得又这么地认真,小猴子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真是太高兴了,它一高兴,一不小心把摆放得整齐有序的红花打乱了。(课件演示出凌乱的红花画面)茄子老师会对小猴说些什么呢? 茄子老师:你这小猴真调皮,请你赶快帮我把这些红花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在直线的下面(出示数轴)排放整齐。
猴:茄子老师,对不起!我马上就排一排。
(课件演示:标有1-10的红花消失,并把1-10在数轴上依次排列)猴:10的后面该怎样排呢?请小朋友们帮帮我吧!
师:10的后面是多少?11的后面是多少?12的后面呢?(数轴上依次出示11、12、13)
师:(分别指着15、18处)这里该放哪个数?13和15的中间是多少?15和18的中间是哪两个数?18的后面呢?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直线下面的数越往右边越怎样?比10大的数有哪些?我们一起把11-20读一读。(点评:让学生在帮助小猴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并获得11-20的排列顺序,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观察数轴上数的变化过程中,使数的顺序更加清晰。)
三、自练反馈,强化新知
师:我们以前认识了0-10,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1、12„„(出示课件)揭示课题。这么多的数你想读吗?请女生从11读到20,男生再来读一读。从8读到15,从20读到13。
师:读得太好了!在这些数的排列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呢? 师:生活中这些数都陪伴着我们,你知道吗? 学生自由说一说。
(点评: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强化了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学得轻松、活泼。)
师:小猴子过生日,小动物们都来做客,小猴子出了糖果招待大家。猜一猜,大约有多少颗糖? 学生猜一猜。
师:究竟有多少颗,让我们来数一数。
师:刚才我们一颗一颗地数出了16颗糖。小猴子怎样摆糖我们就更容易看出是16颗了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学生可能把10颗放在一起,另外再放6颗。
师:这个方法好!糖、小棒这类东西,我们可以把它10个堆在一起,或捆在一起,这样数起来就容易了。
师:假如我们碰到一些东西既不好捆,又不好堆,怎样才能让大家看出是十几个呢?(出示画有16颗草毒:把10个圈在一起,别人就容易看出是十几了。)师:老师这儿也有一盒糖果,请几位小朋友来抓一把,然后让你小组的同学猜一猜是多少颗,看谁猜得最准确。
师:(抓一把)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颗糖?和你们比是多还是少? 学生可能猜:17颗、18颗、19颗
7.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篇七
关键词:素数,互素,近世代数
一、初等数论中的素数素数及其相关概念
对于素数, 初等数论中是这样定义的: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 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 不能被其他正整数整除, 这样的正整数叫做素数.根据素数的这一定义, 我们知道对于任意素数p, 若存在整数a, 使得a|p, 则a=1或者a=p.
另外, 初等数论中定义比1大但不是素数的数为合数.1和0既非素数也非合数.合数是由若干个素数相乘而得到的.所以, 素数是合数的基础, 没有素数就没有合数, 这也说明了素数在数论中有着重要地位.关于素数与合数有以下结论:
(1) 如果a是一个大于1的合数, 则它必有一个≤槡a的素约数
证明:若a=d1d2, 其中d1>1是最小素约数, 则d12≤a, 故结论成立.
(2) 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经典的证明由欧几里得证明在他的《几何原本》中就有记载.它使用了现在证明常用的方法:反证法, 具体证明过程如下:
证明假设正整数中只有有限个质数, 共有n个, 就是p1, p2, p3, …, pn, 其中p1=2, p2=3, p3=5, …, 令a=p1p2p3…pn+1, 若a是素数, 则a不等于p1, p2, p3, …pn中的任何一个, 故素数的个数最少有n+1个, 这与假设素数的个数n矛盾, 如果a不是素数, 则知a的大于1的最小因数b是素数, 由于p1p2p3…pn被p1, p2, p3, …, pn中的任何一个素数都除尽, 但1被p1, p2, p3, …, pn中的任何一个素数都除不尽, 所以a被p1, p2, p3, …, pn中的任何一个素数都除不尽, 因此b不等于p1, p2, p3, …, pn中的任何一个素数, 故在p1, p2, p3, …, pn以外还有素数.
由于在初等数论中给出的这些素数的重要性质, 才使得其在近世代数的相关结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近世代数中有关素数的重点结论及其证明
1. 阶为素数的群为循环群
证明设G为阶为素数的群, 即|G|=p为素数, 对任意非单位元a∈G, 令H= (a) , 则|H|||G|, 而|G|=p为素数, 则|H|=1或|H|=p, 又a≠e, 故|H|≠1, 从而|H|=p, 由此G=H, 即G为循环群, 且以每一个非单位元的元素作为它的生成元.
2. pm (m为自然数) 阶群必含有p阶元, 且p阶元的个数是p-1的倍数, 其中p为素数
证明设该群为G, 任取e≠a∈G, 由于|G|=pm, 故由lagrange定理知:| (a) |即|a|是|G|=pm的因数.因p是素数, 故必有|a|=ps (0≤s≤m) , 从而|aps-1|=p, 即G有p阶元.若|b|=p, 则 (b) ={e, b, b2, …, bp-1}中的p-1个元素b, b2, …, bp-1都是G的p阶元.另外, 若|b|=|c|=p且 (b) ≠ (c) 时, 必有 (b) ∩ (c) =e, 从而此时p阶元b, b2, …, bp-1与p阶元c, c2, …, cp-1中没有相等的.因此可知G的p阶元的个数是p-1的倍数, 其中p为素数, 原结论得证.
3. 设G为群, 且|G|=pkm, p为素数, 且 (p, m) =1, 若存在H, K≤G, KH且|H|=pk, |K|=pd, 0 证明因为|H|=pk, |K|=pd, |G|=pkm以及故|HK|·|H∩K|=pk+d (1) .又由于|H∩K||H∩K|p是素数, 故|HK|必为p的方幂, 设|HK|=pr, (0 4. 设G是一个pn阶有限交换群, 其中p为素数, 则G有p阶元素, 从而有p阶子群 证明对n用数学归纳法.当n=1时, G是p阶循环群, 则G的生成元就是一个p阶元, 结论成立.假定对一切阶为pk (1≤k≤n) 的交换群结论成立, 下证对阶为pn的交换群G结论成立.在G中任取a≠e, 若p||a|, 令|a|=ps, 则as=p, 结论成立.若p不整除|a|, 令|a|=m, 则 (m, p) =1.由于m|pn, 故m|n, 令|H|= (a) , 由于G是交换群, 故于是由归纳假设, 群G/H有p阶元, 任取其一, 设为b H, 且|b|=r, 则 (b H) r=brH=H, 从而p|r, 令r=pt, 则|bt|=p. 5. (第一Sylow定理——存在性和包含性) 设G是有限群, 且|G|=psm, 其中p是素数, s是正整数, p不整除m, 则对G的每个pi (i=0, 1, …s-1) 阶子群H, 总存在G的pi+1阶子群K使H≤K 证明设G关于pi阶子群H的重陪集分解为G=Hx1H∪Hx2H∪…∪HxrH (1) , 且HxjH是由tj个H的右陪集所组成, 于是由引理2知tj= (H:H∩xj-1Hxj) , j=1, 2, …, r (2) .由于|H|=pi, 故tj|pi, 且由 (1) 可得 (G:H) =t1+t2+…+tr (3) .由 (2) 知, 若某个tj=1, 则H=H∩xj-1Hxjxj-1Hxj.但是|H|=xj-1Hxj=pi, 故H=xj-1Hxj, 从而xjH=Hxj, xj∈N (H) 反之, 对任意HaN (H) , 则令HaHxjH (1≤j≤r) , 但由于a∈Ha, 从而a∈N (H) ∩HxjH, Ha=a H.令a=h1xjh2 (h1, h2∈H) , 则xj=h1-1ah2-1, 于是由此易知Ha=Hxj=xjH, xj-1Hxj=H, 因此又有tj= (H∩xj-1Hxj) =1.以上表明, 在t1, t2, …, tr中tj=1的个数就是x1, x2, …, xr在N (H) 中的个数 (N (H) :H) .由于|G|=psm=|H| (G:H) =pi (G:H) , (i=0, 1, …, s-1) .故p| (G:H) , 从而由 (3) 知, p| (N (H) :H) , p|N (H) /H, 于是知N (H) /H有p阶子群K/H, 其中H≤K, 且k=K/H·|H|=p·pi=pi+1, 故结论成立. 6. 若环G是交换环, 特征是素数p, 则对G中任意元素a1, a2, …, am有 (a1+a2+…+am) p=a1p+a2p+…+amp 证明因为对 (a1+a2+…+am) p展开后除去项a1p, a2p, …, amp外, 其余各项的系数都是p的倍数, 而p是G的特征, 这些项都是零, 故得证. 7. 模p的剩余类环, 当p为素数时, 该环中非零元可逆, 没有零因子 8. 模p的剩余类环, 当p为素数时, 该环构成域;如果p是合数, 则环Zp有零因子, 从而不是域 证明因为Zp所有非零元素都同p互素, 于是由上述结论知非零元均有逆元, 故Zp是一个域.当p是合数时, 设p=p1p2, 1 9. 如果无零因子环G (|G|>1) 的特征数是正整数p, 则p是一个素数 证明若不然, 设p=p1p2, 1 上面这些近世代数中有关素数的结论也充分体现了初等数论中素数的相关特性在近世代数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禾瑞.近世代数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杨子胥.近世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邢伟.近世代数[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4]张玉成.有限群中素数方幂阶子群的个数[J].数学杂志, 2003.
[5]陈景润.初等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8.
8.从认识到认同 篇八
[关键词]认识;认同;死亡意识;自欺;个性思潮;科学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3—0106—04
一
“五四”新文学,无论小说、诗歌还是散文,涉及死亡之多前所未有,其中蕴涵着的死亡意识之丰富也是空前绝后的。这些现象说明,“五四”文人相对于传统文人,他们的死亡意识发生了某种重要的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怎样发生的?这些问题必须回答。已有一些文章谈到过相关问题,但是或者零零碎碎,管中窥豹,或者偏执一说,顾此失彼,不能给出有说服力的论证。本文试图运用萨特的“自欺”理论,对上述问题作出一个比较全面而辨证的解释。
在逻辑学里,关于演绎推理有一个著名的三段论:人是会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仅从逻辑认识层面上看,我们都会为它的正确性所折服,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无懈可击的推论,因为它选择的论证起点再完美不过了。试问古往今来,除传说中的彭祖之外,还有真正不死的例外吗?不过,苏格拉底在做这个推论时,他仅仅只是在进行一场理性思维活动,一点都不会因这个推理的结论而引起情感的波动吗?也许会,也许不会。我想不会的可能性也存在,因为苏格拉底是一个狂热的道德理想主义者;但他首先毕竟是一个有死的人,所以会的可能性同样存在。如果将推理中苏格拉底的名字换上你我的名字,我们恐怕对其结论多少也会有所触动,敏感一点的,甚至会感伤莫名,对其推理的严密性倒是不会那么在意了。苏格拉底是会死的。我也是人,我也是会死的。读者很可能因此不禁对生命的短暂性黯然神伤。
作为一个逻辑学上的著名论断,人的“有死性”是一个关于世界的普通的理性认识。但是对于鲜活的生命个体来说,死亡的意识是那样让人灵魂震惊、精神发怵。对于死亡,人们总是要通过种种方式进行排斥、规避、淡化或消解。理性上的认识是人类走出原始群居生活时代就已基本完成了的,但情感上的认同却要晓得多。从中国文学史来看,情感上的普遍认同,恐怕只有到“五四”时期才开始。那么在此之前的漫长的时期里,中国文人的死亡意识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借用萨特的说法,我们认为它基本上处于一种自欺状态。这里所谓的自欺,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生命意识,后文会有详细的剖析。对于中国古典文人的死亡意识,学术界一直存在两种偏颇认识。一种认为,在“五四”之前,中国文人对于死亡的必然性与终极性没有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否定死亡的存在,而只是强调生命意识。抱这种观点的人于是得出结论,中国文学因此缺乏生命悲剧意识。另一种观点则否定了现代文人关于死亡的意识相对前人有任何超越。执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远在曹操的诗歌中或者王羲之的散文里,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死亡意识和对生命的悲剧情感,唐宋文学和明清文学就更是如此了。“五四”文人和“五四”以后的文人在这一点上丝毫不比前人高明,他们只是重复了古典文学中一个古老的主题。事实上以上两种观点都不尽然。如果说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上回避了死亡,不愿直面人生的终极结局,这从某个角度来看是正确的。在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多少篇章是以死亡为主题的?真是少之又少。但是,古典文学作家们真的像不少观点认为的那样,被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的观念和道家的齐生死思想淹没了,死亡完全沉人到他们的潜意识里去了吗?他们当真就没有死亡的感伤吗?曹操说:“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滕蛇乘雾,终为土灰”(《步出夏门行》)。“莫不有终期”不就等于苏格拉底的“人是会死的”这样一种死亡意识吗?张若虚则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感伤:“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浩月永恒,人却换了一茬又一茬。“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年年总是如此美丽,仿佛在等待一个能欣赏她的人。是描绘月亮的高手李白吗?抑或是富有才情的张若虚自己?但是李白也不得不与月亮永别,张若虚也在理性中认识到自己不可能与明月流水长相伴,他只是无数赏月、颂月者中的一个短暂过客。还有更多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甫的一些诗歌,近人王国维就更不用说了。总之,古人不可能像今人一样敢于直面死亡的残酷,但他们对于死亡的必然性和终极性的认识也是很清楚的,并非如一些今人想象的那样毫无知识,一味盲目乐观,丝毫没有生命的悲剧观念。
既然认识到了死亡,为什么中国古典文人会在总体上回避死亡问题,淡化生命的悲剧意识呢?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心理学问题。人类在遇到无法直面、不能接受的事实时,常常会做出一种心理反应,以求平衡和自我保护,那就是自欺。譬如在比赛中一个很有实力的人吃了败仗,他或者会将原因归结为诸多偶然因素,或者会认为对方舞弊。这时候,他不是在说谎,而是在自欺。萨特下面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这种心理很有帮助:“说谎的本质在于:说谎者完全了解他所掩盖的真情……这只要一种不透明性从原则上向别人掩盖他的意图就够了。只需他人能够把谎言看作真情就够了……对实行自欺的人而言,关键恰恰在于掩盖一个令人不快的真情或把令人愉快的错误表述为真情。因此自欺外表看来有说谎的结构。不过,根本不同的是,在自欺中,我正是对我自己掩盖真情。于是,这里不存在欺骗者和被欺骗者的二元性。相反,自欺本质上包含一个意识的单一性。”这样说来,如果一定要说这个强大的失败者在说谎,那他就是在对自己说谎。但他不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他只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在逻辑推理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不是偶然原因或对方作弊,我怎么可能失败呢?因为对于这个人来说,失败太难接受了,所以他会做出自欺的反应。而对于人类来说,有比失败更难接受的事实,那就是死亡。人类面对死亡的必然性,并不那么容易就能客观地处理,自然地面对。而且自然的死亡态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一个人的死不只是因为他年事已高,往往还有具体的原因,比如癌症、心肌梗塞、肺炎——这些灾难像飞机失事一样,既令人害怕又来得突然。所以自然死亡是不存在的:降临在人身上的一切不幸都不可能是自然的,因为正是有人的存在,才有世界的存在。人人都会死,但对每个人来说,死却都是飞来之祸、无妄之灾,即便他是平静地死去。正是因为没有人能真正做到自然面对,人们才提倡追求这样一种超越的境界。人必有一死的残酷现实使弱小而又意识敏锐的人类无法面对,他们往往靠自欺才能维持生存的热情。于是有了各种宗教和神话,让人们可以把死亡的恐惧交给神来负担;也有了各种哲学,使人们形而上地看待死亡,多少淡化了形而下的对于肉体消亡的恐惧;而在中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在家族的传宗接代活动
中,幻想自己的生命被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了下去。也就是说,人们在各种宗教、哲学,或者集体观念中获得一种永生的假象。有些是肉体不死的许诺,有些是精神永垂不朽的激励。总之,人们通过这些方式,实现自欺。
生命意识处于自欺状态中的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信徒们不仅不害怕死亡,相反却追求死亡,渴望早日升入天堂。当时的文学作品,热衷于表现的就是这种狂人的情感。…而中国古人则不同,他们选择的是逃避或转移死亡意识。曾经在生死问题上那么明智的曹操,在临死前却吩咐他的婢妾们居铜雀台,“善待之,于堂上安六尺床,施穗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全三国文》卷三曹操《遗令》)。作过《兰亭序》那样哀伤感怀之作的王羲之,在《兰亭诗》里说:“陶化非吾国,去来非吾制。宗统竟安在,即顺理白泰。”《兰亭序》里的感伤,在此已被一种随其自然的安详心态取消了。中国古典诗词特别钟情于写“老”,以消淡死亡的意识。“老”是死的一种预兆,但还不是死。只写老不写死,既没有否定无可否定的事实,又可避免直面那不敢直面的现实。而写老,也不直接写。往往通过“悲晚”、“悲秋”、“忆昔”一类主题来委婉表达。李商隐的《登乐游原》非常典型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感怀年老一直被认为是这首诗的主题。但是人们忽略了“近黄昏”的感慨只是“意不适”的转移。之所以“意不适”,只能解释为诗人内心深处潜在的某种意识在作祟。被莫名的痛苦折磨的诗人外出登高散心,而在这种心境下,即使看到了无限美好的夕阳,发出的也只会是“近黄昏”的悲叹。外在景象是诗人内心的象征,从诗句前后的联系来看,“近黄昏”的“夕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很可能就是死亡的意识。但是诗人只写黄昏,只写夕阳,他不会,也不能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的意识。再如孟郊的《秋怀》:“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纹,肠中转愁盘。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把一个病入膏肓、幻听重重的老者的临终哀呻,消淡为悲秋的吟咏;而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后两句用艰难旅途的记忆转移了前面生命短暂、虚无的描写。而更间接的则是写老屋、旧墙、废寺、落花,以寄托对青春岁月、辉煌过去的思念。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这样的诗词比比皆是,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就这样,中国文学几乎将死亡主题驱逐出去了。中国文人就是通过以上种种方式实现了自欺,阻止死亡进入意识层面,从而逃避死亡恐惧的。
二
但是,自欺不可能完全将死亡意识压抑到潜意识之中,它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意识。根据萨特的理论,潜意识与自欺是两码事,潜意识在事实上也不可能存在。他说:“自欺连同它的所有矛盾存在着,它充满着意识……它用潜意识压抑力来施诡计并力图逃避潜意识压抑力。……唯有这潜意识压抑力能够理解精神分析者的问题或启示,或多或少接近了用它来压抑的实在意象,这是因为唯有它知道它所压抑的东西。……潜意识压抑力为了发挥它的识别的主动性,就应该认识它所压抑的东西。如果我们确实放弃了所有把这种压抑力表述为盲目力量的冲突的隐喻,力量就恰恰要承认潜意识压抑力应该选择,而且为了选择要再次出现。”……总之,潜意识压抑力没有对识别可压抑的刺激的意识,它如何能识别它们呢?人们能设想对自我无知的知吗?既然人们不能将死亡意识完全推到潜意识中去,它们就总是会时不时地涌现出来。所以尽管中国文人不谈死亡,中国文学几乎没有死亡主题,但并不等于说中国文人就真正相信不死观念,中国传统文学里就没有死亡意识。在一定情境的刺激下,中国文人总是会对生命的终极性和毁灭性发出哀叹,不过很快又会将这种悲剧意识转移、淡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前后很不一致,前面深沉厚重的生命悲叹被后面缠绵悱恻的男女情思所替代,而且二者之间过渡得如此之好,仿佛前面部分只是后面部分的铺垫。不过仔细分析,似乎恋妇思念良人或者良人思念故乡,都不需要反复发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生命哀唱。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恋归与思乡之情的抒发,在很大程度上为的是转移死亡的悲恸。中国文人的思乡之情、恋妇之情、仕途感受和历史情怀等等,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它们总是要与生死情感的抒发融汇在一起。名句“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到底是感怀历史,还是感慨生命?无法分得清楚。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发出的是功名未就的叹息,还是对时间一去不返的惋惜?值得推敲。如果是前者,则有些不好解释。事实上苏东坡当时已很有成就了,为什么他还会如此悲恸?千古的读者为什么竟会不去计较其中的漏洞,而只是与苏学士共沾儒巾?除了眷恋功名的共同心理之外,难道就没有对生命将逝的共同悲伤?我想,千古读者认同的,主要还是苏东坡的这种生命感伤情怀。
如上所述,自欺并非完全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自欺所依赖的手段——潜意识压抑力实际上总能意识到它压抑了什么。中国文人明显意识到了被压抑了的死亡的存在。但是这种意识要冲破压力,进入显意识层面,成为文学艺术一个重要的表现对象,则只有在消除了形成这种压抑力的诸多因素之后,才能实现。在中国,压抑死亡意识的主要是以家族观念和功名思想为中心的集体意识。说家族观念是集体意识好理解,说功名思想是集体意识则不那么容易让人信服,因为功与名也可以是个人的。问题的关键是,家族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几乎成为左右一切的力量。从政治到经济再到社会伦理,无不是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组织的。在这种体制下,功只能是为国立的功,名只能是为家族出的名。家族观念淡化了个人意识,个人于是相信自己的生命在死后可以在子孙或同族晚辈身上得以延续;而追求功名者则相信生命在肉体消逝后可以精神的方式永存。只有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个人主义思想,才能扫荡这些观念。因为在个人主义者看来,个人是一切的始点和终点,是一切价值评判的标准,个人的利益高于一切,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个人生命的结束就意味着世界的毁灭。苏格拉底的三段论推理,对于现代人来说就成了另外一种推理:“我是会死的,这太可怕了,我死了整个世界就毁灭了”。这种推理不再仅仅是理性的、逻辑的,它也包涵了非科学的、非理性的、非逻辑的成份。但你能说它是错误的吗?它饱含着人文的情感色彩。因此更贴近人的心灵现实。你能不为其感动吗?在你的生命过程中,会时时那么理性,从不去进行这样震撼心灵、情理难分的推断吗?可见,在很多时候,认识不等同于认同,认识与认同是差别明显的二种意识活动。改变“五四”文人的生命观念的,正是对死亡的认同意识的确立。丘景尼在《无限性自由的径路》里写道:“人们的意识发展到相当的
程度的时候,每觉到心中有说不出的压迫,对于这种压迫。我们想从人生的事实上去说明她的由来,又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为这种烦恼的本身,就是人们求自由和想打破有限的存在去得到无限性的投影;”说穿了,这就是死亡意识的苏醒在个人主义者心灵上产生的反应,或者说是人们的生死意识从自欺走向自觉的自然症状。可见,只有种种封建的集体意识崩溃之后,也就是说只有树立了个人生命意识,死亡才有可能冲破潜意识压抑力,进入意识层面,人们才会完全由自欺走向自觉。因为此时,他们再也不能想象自己的生命可以在子孙后代的身上得到延续,或者在光荣的功名里永垂不朽。他们每个人都必须各自承担死亡的终极性结局。这样,人们的自欺意识就有了被摧毁的基础。
但是除上述因索之外,还另有压抑死亡意识的力量存在。那就是神幻意识。尽管中国人相较于西方人来说较少对于超越的上帝神力的信仰,但是他们更多对于神秘力量的敬畏。在他们的观念里,这种力量无处不在,神秘虚幻,难以捉摸。人的生命也被这种力量所控制。“阎王叫你三更死,不会留你到天明”、“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这些观念让人顺应天命,自然对待生死,它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死亡的痛苦,压抑了人们对于死亡毁灭性的意识。而从西方引进的生命科学将人描述为高级动物,认为人和其他低级动物一样,有一个有生有死的肉体,一样在死后就完全毁灭。可以说,科学主义还原了人的动物性,当然,它也毁灭了人的神性。尽管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主义思想存在种种弊端,它对人文主义构成了多种潜在的威胁,但在”五四”时期,它无情地击毁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生死之梦,让他们回到现实中来,清醒地面对现实。
三
个性思潮和科学主义的进入,使“五四”新文学作家们获得了崭新的生命体验和死亡意识,他们直面了生命的欢欣和痛苦。而这种欢欣和痛苦不可以用功名观念、神秘意识,也不能用宗教观念或传种接代观念进行蒙蔽或实现转移。“五四”文学的死亡主题因此较此前任何时期文学都要丰富。作家们恸呼生命短暂、人生虚无,同时也在死亡的阴影里发现了生命的美丽和神奇。郭沫若的第一首诗《死的诱惑》,毫不隐晦地表达了死亡的幽灵对自己的巨大吸引力;朱湘的第一首诗直截了当地名之日《死》,纯粹描写临终一刹那的情景;王独清诗歌的第一页就是这样的哀叹:“唉,我愿到野地/去掘一个深坑,/预备我休息/不愿再偷生。”(《失望的哀歌》)。“五四”诗歌以“死”字命名的情况也不少:除朱湘的《死》之外,闻一多和郭沫若也仅以一个赤裸裸的“死”名诗;此外,徐志摩、姚蓬子等亦以“死”字名诗,只不过在“死”字之前加上了不同的修饰语而已;更多的诗人以与“死”字有关的字眼名诗,如《毁灭》、《末日》、《永不回来》、《落花》、《葬我》、《过去的生命》《昨日的园子》,等等。如果我们深入分析,这种情况就更清楚。事实上,“五四”文人很少有不涉及死亡主题的,如郭沫若、梁遇春、朱湘、徐志摩、李金发、徐玉诺、于赓虞、汪静之、闻一多、鲁迅、郁达夫、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邵洵美等都对这一人生终极现象进行过正面或侧面、直接或间接的描写;即使只偶尔涉及这一命题的,如冯至、朱大楠、姚蓬子、何植三、郑振铎、陈南士等人,也有非常出色、耐人寻味的作品。可以说,关注死亡,是“五四”文人一个重要的创作倾向。以上材料显而易见地表明,死亡已不再是“五四”诗歌中躲躲闪闪的主题了。
对于死亡的必然性与毁灭性的认同,为“五四”文学开创了一片广阔的表现领域。“五四”文人在其中开掘、拓展、创作了丰富的以死亡意识或生命意识为主题的作品。相对于古典文学来说,这恐怕是“五四”新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诗人既知死亡的毁灭性,又必须单独面对死亡,其痛苦就常常强烈到无法忘怀的地步,感伤之情往往无由而至,又绵绵延延,没有绝期,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无可奈何的脆弱的情感。这又是心灵被死亡的恐惧控制而不得自由的表征,比如他们的一些诗歌一任恐惧的情绪流泻,毫无节制。朱湘的《死》。极力渲染临终时刻的阴森、恐怖:灯光时暗时明,最后化成一丝幽烟消失了,而灵床旁的人面色惨淡。同样是朱湘的诗,《有一座坟墓》写荒山野岭一座杂草丛生、只有黑暗与怪鸟相伴的坟墓,恐怖得连月亮都只敢躲在“黑云之后偷窥”。坟墓、枯骨、蛇骸、死城、破塔、落花、古寺、残阳等等是“五四”文学中泛滥成灾的意象,尤其是在象征派诗人如李金发、王独清等人的诗里,几乎每隔几行就要出现一次。文人们的这种情结,是对死亡的摧毁力的恐惧的表现。而且,由于过于认同,使现代文人沉醉于死亡的偏至之中不能自拔。当我们读到徐志摩的《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时,还可以感觉到诗人对此岸世界的批判激情,但当我们读到徐玉诺的《墓地之花》中“我”的呼唤“为什么不宣告了同伴,大家都来到墓的世界”时,那种在死神面前的陶醉、沉沦态度,真难让人相信作者还会对现实世界有一点热情。尽管作为文学作品,有些诗歌喜欢故意夸张情感,如郭沫若的“我心爱的死!我到底要几时才能见你”,就不能信以为真。但是对于灰色情绪的执迷,在“五四”文学里已达到相当的程度,这是不是又形成了对主体自由的约束?这种现象恐怕是对死亡的认同必然会带来的一个后果。冰心似乎看到了这一点,她的《春水之一三一》写道:“青年人!/觉悟后的悲哀/只深深的将自己葬了。/原也是微小的人类呵!”
[参考文献]
[1]段德智.死亡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2]萨特.存在与虚无[J].北京:三联书店,1987.81.
[3]丘景尼.无限性自由的径路[N].晨报副刊,1925-01-07.
[4]庄子.庄子·大宗师[M].北京: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