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隐患清单(共8篇)
1.企业安全隐患清单 篇一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
1、定期检查室外消防系统(消防管网、消火栓、阀门、水泵接合器),防止出现设备老化,无法使用的风险。
2、定期检查室内公共区域(消防栓、灭火器、应急指示灯装置、消防通道无堵塞)防止出现设备老化,无法使用的风险。
3、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消防意识。
4、定期对电梯(对讲系统、轿厢平层、应急装置、电梯机房、无带病运行)进行检查及保养,防止出现电梯故障。
5、加强房屋巡查力度,防火防盗及预防其他各种安全隐患。
6、办公区电路年久老化,定期检查,排除漏电风险。
7、公司配电房安排专人值班,确保用电安全。8、1号、2号加工车间,加强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佩戴防护措施作业,避免造成人员伤亡。9、1号、2号加工车间,加强加工纸张堆放管理,预留消防灭火和安全疏散通道,避免发生火灾。10、1号加工车间机器机型较老,定期检查排险,清洁机器润滑油,避免因机器故障而造成的事故。
11、公司加工车间及仓库严禁吸烟,杜绝火种,将火灾发生风险降到最低。12、1号、2号、3号纸张储运仓库,堆放平版纸最高堆3层,铜版纸最高堆4层,卷筒纸最高堆5层,避免因仓库纸张堆放过高而造成的倒塌事故。13、1号、2号、3号纸张储运仓库,纸张堆放离仓库墙面最少20公分,避免因重力集中造成仓库墙体倒塌事故。14、1号、2号、3号纸张储运仓库,加强纸张堆放管理,预留消防灭火和安全疏散通道,避免发生火灾。
15、叉车供油库房专人看守,定期检查,排除火灾隐患。
16、叉车司机上岗前进行专业培训,避免因操作不熟练而造成的事故。
17、对叉车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检查范围燃油、冷却水、机油及需润滑部位等,发生故障及时排除,避免因叉车故障而造成的事故。
2.企业安全隐患清单 篇二
1 燃气企业安全隐患现状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 从燃气施工、民户用气、管理体系, 三方面进行剖析燃气企业安全隐患现状。 (1) 燃气施工方面的隐患:首先, 燃气供给装置、管道、设备等是燃气到达用户的主要保障, 但是, 由于燃气施工或施工材料缺陷的原因引起燃气事故很多。有资料显示施工和材料方面引起的事故占各种事故的43.32%。其次, 很多燃气企业在项目立项时, 不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比如缺少环评报告、安全评估等, 即使侥幸投资生产, 都是企业安全隐患的源头。第三, 在燃气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按照项目要求, 偷工减料, 工程检查验收时存在走马观花现象, 使燃气企业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2) 用户在燃气安全使用方面的隐患:首先, 很多用户安全意识淡薄, 对燃气的易燃易爆性等知识并不了解, 使用燃气时不能准确操作。其次, 用户对链接燃气的软管寿命不关心, 不能及时检查或更换燃气灶、链接软管等设备, 都是引起事故的潜在风险;第三, 用户违规使用燃气引起的事故是当前安全隐患中的重中之重; (3) 燃气管理体系方面的隐患:大多燃气企业的管理人员团队业务水平低, 业务能力不强, 对技术掌握不够, 专业岗位懂业务知识的少, 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严重。另外, 管理队伍不稳定, 流动性大, 都是燃气企业的安全的潜在风险。第三, 燃气企业大多数安全排查流于形式, 很多隐患都是大型排查发现, 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2 燃气企业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近些年来, 燃气安全隐患引起的事故数不胜数, 严重影响了燃气业的良好发展。不同程度的给燃气企业的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 也警告了不少违规使用燃气的用户。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总结工作经验, 对燃气企业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总结: (1) 很多燃气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安全管理体系有缺陷。比如有的企业并没有安全管理部门, 责任不明确, 严重影响企业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2) 人员配置不合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潜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地位。如何配置好人力资源, 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是很多行业面临的问题, 燃气企业也不例外。尤其, 燃气安全管理和相关专业的人员较少, 这对企业招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也对企业的安全管理造成很大的弊端; (3) 外界破坏引起的燃气事故严重。比如地面设施、地面活动情况、巡线频率和交叉施工等都有可能破坏燃气管道设施等。有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由于外界破坏原因造成的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在世界范围内比例都相当大; (4) 燃气施工程序不合理、施工人员的误操作、设计有缺陷、施工材料的腐蚀等都是燃气企业安全隐患的原因; (5) 燃气用户的安全意识薄弱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用户文化水平低, 不知道怎样使用, 有些用户违规使用, 有些用户粗心大意等都有可能引起燃气安全问题。
3 燃气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燃气安全管理就是采用一定的办法、措施和手段, 维护企业的安全状态, 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控制各种事故的发生, 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笔者就燃气安全管理应对措施总结为: (1) 积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 加大力度排查燃气违章施工或拆除违章建筑。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 明确目标, 落实责任, 减少或杜绝不合格的燃气建筑和违章施工, 提高燃气安全使用保障; (2) 提高燃气企业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燃气企业应该配备高素质、精专业的管理人员, 加大燃气管道、管线、阀门井、凝水缸等设备的巡查力度。通过各种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提高燃气安全运行的科学管理; (3) 加大燃气管道的保护力度。政府应该对每一个项目要严格审批, 对项目涉及到燃气管道的范围的, 项目承办单位与燃气主管单位及时协商, 减少对燃气管道的破坏性, 控制外界对燃气管道的破坏引起燃气泄露事故; (4) 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市民安全意识。通过各类媒体、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宣传载体, 对市民进行宣传维护燃气设施的安全知识、地方燃气法规以及用户安全使用燃气等。通过宣传教育, 使广大市民提高燃气安全意识, 有排除安全隐患的常识。 (5) 呼吁国家出台统一的燃气管理办法, 使燃气行业的管理工作步入正轨化, 为燃气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劭涌, 朱永丰等.燃气企业安全管理浅析[J].山西科技, 2011年.
[2]叶国蒲.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问题及其对策[J].城市燃气, 2006年3期.
[3]徐向敏, 王晓明.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J].城市管理, 2006年4.期
3.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篇三
【关键词】供电企业;信息安全;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
随着供电企业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纳入到业务运行领域,使得其运行效率和质量得以提升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着因为信息安全隐患造成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好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已经成为供电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1.信息安全隐患的概况
1.1 信息安全隐患的含义
所谓信息安全是指保证信息网络系统中硬件,软件和系统数据的安全性,避免因为恶意破坏,更改,泄露信息造成的系统运行失常现象。在此基础上去理解信息安全隐患,就是指信息安全系统中,会对于系统运行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
1.2 信息安全隐患的特点
信息安全隐患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隐蔽性,信息安全隐患不同于管理领域隐患,可以显性的看到问题所在,一般情况下都难以明确的找到信息安全问题;其二,危害性,信息安全隐患一旦不断蔓延,会对于信息安全系统构成极大的危害,严重的情况下使得电力企业信息资料丢失,由此使得供电企业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其三,等级性,信息安全隐患由于其危害程度等级的不同,可以将其归纳为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和灾难的几个等级。
2.信息安全隐患分析
会对于信息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总归来讲可以将其划分为人的方面和物的方面。从某种角度来讲,信息安全隐患存在的过程就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而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涉及到人和物两个方面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探析:
2.1 从人的角度来讲
参与到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系统操作过程的职位有: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开发人员,网管和用户等。如果在此环节中,容易导致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有:其一,工作人员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不夯实,技能掌握不全面,难以将切实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下去;其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明确,难以做到有重点,有层次的进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其三,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配套设施管理不善,尤其是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由此也会出现信息安全隐患;其四,用户信息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常常出现习惯性违章的行为,如病毒软件卸载,系统补丁不全,文件权限管理不善等,由此使得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不断出现。
2.2 从物的角度来看
其一,从通信线路可靠性的角度来看,主要涉及到物理设备安全,机房安全和通信线路安全等内容,如果此方面出现运行状态不佳的情况,势必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其二,软硬件由于质量,使用期限的问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故障,从而难以满足信息安全系统的运行需求,由此也会造成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其三,网络设备不安全隐患,也会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其四,软件本身的安全漏洞隐患和病毒带来的不安全隐患。
3.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策略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开展,以保证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从根本上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明确信息安全隐患排查目的和范围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之前,明确信息安全隐患排查目的和范围,是首先需要做的事情。从排查目的角度来看,注重重点环节,关键部位的隐患,落实各项检查工作,以信息安全检查的方式使得网络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得以提升。从排查范围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其归纳为设备质量,信息技术管理和信息安全行为性三个方面。在明确上述排查目的和范围之后,可以为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奠定夯实的基础。
3.2 科学选择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针对于不同的信息安全隐患,应该采用不同的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方案,以保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来讲,现阶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方案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信息安全隐患排查表法,简单来讲就是将长剑的信息安全隐患罗列出台,并且依次对其进行评审,以达到隐患排查的目的;其二,信息安全督查法,即将信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朝向常态化,规范化和闭环动态管理化的方向发展,有层次的去处理各项督查工作,建立日常督查,专项督查和年度督查相互结合的督查体系,以保证信息安全督查工作的全面开展。
3.3 重视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人才培养
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重视企业信息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人才的培养,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严格把握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招聘和选拔过程,从根本上控制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其二,积极组织开展全面的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实现其综合排查技能的提升,以保证切实的将各项工作落实下去;其三,给予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人员合理的待遇和薪酬,并且建立高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此激发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不仅仅关系到供电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关系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虽然现阶段在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质量一定会得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芬.浅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隐患及其防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1).
[2]周姝.基层供电企业班组安全基础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电力教育.2011(03).
[3]张晓莉.供电企业电网调度安全管理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切实做好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J].中国住宅设施.2011(06).
4.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 篇四
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有关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足额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落实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主要包括七项内容: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层层签订责任书。
4、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职业病防治管理、安全生产检查、危险作业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安全生产奖惩、事故报告、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针对所有操作岗位建立具体操作规程。
5、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建立教育和培训档案,按照培训时间要求开展入场“三级教育培训”和日常教育培训,并如实记录。
6、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按照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做到专款专用,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7、加强安全生产特殊(危险)
作业管理。制定特殊作业审批制度,严格监控动火、受限空间、有毒有害、油气管道等作业。
8、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编制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并按规定备案。应急预案一般每三年评估1次,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8号令)要求,及时修订预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9、开展事故隐患自查自纠。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建立具体台账,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
10、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11、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12、相关场所设施设备上设置警示标志。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13、职业健康及劳动防护用品配置。企业必须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主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设置职业危害公告栏,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组织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监护档案。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5.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建议 篇五
英力特应急救援中心消防安全排查建议:
一、安全设置
1、是否按工业企业卫生标准、防火标准进行设计
2、遭受天灾(如暴风雨、落雷、地震)时采取什么措施
3、附近有无发生火灾、爆炸、噪声、大气污染或水质污染的可能性
4、发生事故时,与急救等有关单位(如汽车站、急救站、医院、消防队)的联系是否方便,效率如何
5、工厂“三废”对周边社区的影响如何
二、平面布置
1、从单元装置到厂界的安全距离是否足够,重要装置是否设置了围栅
2、装置和生产车间所占位置离开公用工程、仓库办公室、实验室是否有隔离区或处于火源的下风位置
3、危险车间和装置是否与控制室、变电室隔开
4、车间的内部空间是否按下述事项进行了考虑:物质的危险性、数量、运转条件、机器安全性等。
5、装置周围的产品与火源的距离及其影响。
6、贮罐间距离是否符合防火规定,是否具备防溢堤和地下贮罐
7、废弃物处理是否会散出污染物,是否在居民区的下风侧
三、建筑标准
1、根据建筑有关标准检查。
2、地耐力及基础强度足够否
3、钢结构(及耐火衬里)在火灾情况下的耐受能力如何
4、凡是有助于火焰传播和蔓延部分,如地板和墙壁开口,通风和空调管道,电梯竖井,楼梯道路等的防火情况,凡是开孔部分,其孔口面积及个数是否限制在最少程度
5、有爆炸危险的工艺是否采用了防爆墙,其层顶材料、防爆排气孔口是否够用
6、出、入口和紧急通道设计数量是否够用,是否阻塞 有无明显标志或警告装置
7、为排除有毒物质和可燃物质的通风换气状况如何(包括换气风扇、通风机、空气调节气体捕集、新鲜空气人口位置、排热风用风门等)
8、台阶、地面、梯子、通路等是否按人机工程要求设计,窗扇和窗子对道路出、人口是否会造成影响
9、建筑物的排水情况如何
10、各种构筑物、道路、避难通路、门等处的照明情况如何
四、车间环境
1、车间中有毒气体浓度是否经常检测 是否超过最大允许浓度 车间中是否备有淋浴、洗眼等卫生设施
2、各种管线(蒸气、水、空气、电线)及其支架等,是否妨碍了工作地点的通路
3、对有害气体、蒸气、粉尘和热气的通风换气情况是否良好
4、原材料的临时堆放场所及产品和半成品的堆放是否超过了规定的要求
5、车间通道是否畅通,避难通路是否通向安全地点
6、对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作是否采取隔离操作 隔离墙是否是加强墙壁 窗户是否做得最小玻璃是否采用不碎玻璃或内嵌铁丝网,屋顶或必要地点是否准备了爆炸压力排放口
7、进行设备维修时,是否准备了必要的地面和工作空间
8、在容器内部进行清扫和检修时,检修人员遇到危险情况是否能从出入孔逃出
9、热辐射表面是否进行了防护
10、传动装置是否装设了安全防护罩或其他防护措施
11、通道和工作地点,头顶与天花板是否留有适当的空间
12、用人力操作的阀门、开关或手柄,在操纵机器时是否安全
13、电动升降机是否有安全钩和行程限制器,电梯是否装有内部联锁
14、是否采用了机械代替人力搬运
15、危险性工作场所是否保证至少有两个出口
16、噪声大的操作是否有防止噪声措施
17、为切断电源是否装有电源切断开关
五、厂内运输
1、厂内道路是否适于步行、车辆和急救时的安全移动,是否明显的标志和专人管理
2、厂内机动运输车辆是否有安全装置、定期检修和管理制度
3、可燃、易燃液体罐车(包括火车、汽车)在装卸地点有无接地装置、有无安全操作空间和防上操作人员从罐车上坠落的措施
4、厂内照明是否合理
化工企业操作管理安全排查
1、各种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安全守则等准备情况如何,是否定期地或在工艺流程、操作方式改变后进行过讨论、修改
2、操作人员是否受过安全训练,对本岗位的潜在性危险了解的程度如何
3、开、停车操作规程是否经过安全审查
4、特殊危险作业是否有专门的规章制度(如动火制度等)
5、操作人员对紧急事故的处理方法受过训练没有
6、工人对使用安全设备、个人防护用具等熟练否
7、日常进行的维护检修作业,会发生什么样的潜在性危险
8、定期安全检查和点检制度执行情况如何
化工企业电气安全排查
1、电气系统是否与生产系统完全平行地进行设计
①如装置的一部分发生故障,其他独立部分会受到什么影响
②由于其他部分的缺陷和电压波动,装置的仪表能否得到保护
2、内部联锁或紧急切断装置是否能自动防止故障
①所用的内部联锁和紧急切断装置在何种情况下才会发生作用
②对这种装置来说是否已经把重复性和复杂性降至最小限度
③保险用的零部件和设施能够连续使用的情况如何
④对于特别选用的零部件是否具备标准中规定的条件否
3、使用的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按照生产上的要求分类)
4、对电气系统的设计是否进行了最简便、最合理的布置,从而对传输负荷、减少误操作都会起作用
5、怎样做到使用电气用具不致妨碍生产 为了进行预防性检修,是否能从设备外部操作
6、监视装置操作的电气系统是否已经仪表化 是否能以最少的时间了解到由超负荷引起的故障
7、是否有防止超负荷和短路的装置
①布线上是否配备了将发生缺陷部分分离的措施
②在切断电线的情况下,电容能达到何种程度
③联锁装置安装齐全否
④对所用零部件的寿命如何进行现场试验
8、如何进行接地
①如何防止发生静电和消除静电
②对落雷采取何种措施
③动力线发生损坏时,如何防止触电
9、对照明的检查要求: ①能否保证日常的安全操作(危险区与非危险区有否区别)②能否保证日常的维修作业
③在动力电源受到损坏时,避难通路和地点有无事故照明
10、贮罐的地线是否采取了阴极保护
11、动力切断器和启动器发生故障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12、在大风的情况下,通信网能否安全地传递信息(电话、无线电、信号、警报等)
13、内部联锁如何进行点检,并如何以进度表格说明之
14、进行程序控制时,对控制装置变化前后的关键步骤,能否同时进行警报和自动点检?
化工企业防灾设施安全排查
1、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建筑材料(如开放式或封闭式,可燃材料或非燃烧材料)是否选用了不同类型的消防设备
2、根据所使用原料、材料、燃料不同的危险性和等级是否选用了不同类型的消防器材
3、为了有效地扑灭火灾,洒水装置、消防水管、消火栓的容量和数量是否够用(补给水量、最大容量等)
4、建筑物内部是否配备了消防栓和消防带
5、可燃性液体罐区是否装置了适用的防火设施和泡沫灭火器等,防溢堤外侧是否有排液设备
6、对于需要负重的钢结构,在发生可燃性液体或气体火灾时,钢材强度会减弱,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应在钢材上涂敷防火材料,其厚度及高度应为多少
7、为了排掉漏出的可燃性液体,建筑物、贮罐或生产设备是否有适当的排水沟
8、有何防止粉尘爆炸的措施
9、可燃性液体贮罐之间安全距离有多少
10、可燃性液体在闪点温度时发生设备破损,可燃液体的剩余量是否保持在最小范围之内
11、为了防止外部火灾,生产设备应采取何种防护措施
12、大型贮罐发生火灾时,为使生产设备少受损失,应如何采取安全布置
13、对于贵重器材、特别危险的操作和不能停顿的重要生产设备,是否采用不燃烧的建筑物、防火墙、隔壁等加以隔离
14、火灾警报装置是否安置在适当的地点
15、发生火灾时,紧急联络措施是否有事先准备 化工生产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分类 从防火、防爆的角度,可将这些物质分为七类:(1)、爆炸性物质;(2)、氧化剂;(3)、可燃气体;(4)、自燃性物质;(5)、遇水燃烧物质;(6)、易燃与可燃液体;(7)、易燃与可燃固体。
化工企业机械装置安全排查
一、管线与阀门
1、管线系统在热膨胀发生应力和变位时会有何种影响
2、管路系统的支撑和保护适当否
3、管线中特别是冷却用管线,与仪表连接管线备用泵管线,是否考虑冻结的可能
4、启动时管线中的所有法兰情况如何
5、能发生应力的管线系统中是否使用了铸铁阀门
6、是否使用了扬程不足的针形阀了
7、控制装置或控制阀是否易于进行维修操作
8、副线阀在操作时是否容易接近阀门开放时是否易处于不安全状态
9、是否采用蒸汽喷射冷却方式
10、动力源或仪表用空气在发生故障时,控制阀如何进行安全动作
11、在不停车的情况下,警报和仪表联锁控制装置元件能否进行试验和维修
12、在蒸汽管上是否安装了排水管和放液管
二、带压及真空排放
1、带压排放阀和爆破板的更换、试验、检查等是否制定了计划
2、紧急带压排放装置、通气阀、排放阀、爆破板、液体水封等的必要性如何,其尺寸是根据什么设计的3、为防止爆炸损失是否采用了爆破板,是否根据压力容器的容量和设计等采用了适合的尺寸
4、从爆破板排出的物料导向何处,所用排出口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出口管是否会引起振动
5、通气阀、排气阀、排放火炬等所排出的物料是否会对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失
6、受内压作用的装置和流程,在内压发生异常时,有无压力释放装置
7、连接压力排放阀的排出管是否由独立支架支撑 管子是否尽可能短,弯度是否尽可能小
8、连接压力排放阀的排出管中,其液体凝结部分有否排水管
9、往复泵的排气侧,压缩机和断流阀之间,反压力透平的排出侧和断流阀之间有无压力排放阀。
10、为了防止阀的腐蚀或毒性物质泄漏,爆破板和放出阀之间的压力计的监控部分是否安装在接近压力 放出管部分
11、在一定温度情况下,安全装置的性能是否会因固体物质积聚而造成压力排放阀的阻塞
三、机械装置
1、由于热膨胀对管线造成的外力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有无适当的伸缩性和支撑
2、正常运转速度和危险界限有无明确的概念
3、泵、压缩机、动力机械在不作反向转动和逆流时,逆止阀是否也应能灵活动作
4、进行冲击性操作时,变速机齿轮有无适当的安全率
5、对铝制轴承使用润滑油系统是否全部经过了过滤器
6、蒸汽透平的吸人侧和排出侧是否都装设了排水管的抽出口
7、凡蒸汽透平中能够产生冷凝力的地方,能否见到排水管的阀门中有水流出
8、被驱动机械的耐受能力对透平运行速度是否适应
9、使用无润滑或不燃性油润滑的出口压力为
4.9×105 Pa(5kdf/cm3)以上的空气压缩机有无防止爆炸的措施
10、平常运转或紧急停车时,是否考虑了对重要机械的紧急润滑
11、对重要机械是否准备了备机或备件
12、动力发生故障时,如何考虑运转或安全紧急停车的情况
13、冷却塔送风机警报器或联锁装置是否装备了联动开关 通风装置固定在地面的输入侧燃烧时,为了进行冷却是否安装了喷水装置
化工企业检修火灾危险
及预防对策
化工企业检修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及对策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受设备条件及工艺要求限制,必须经常进行停车检修。在检修及试车过程中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一、化工企业检修的火灾危险性
1、容易产生爆炸事故 化工企业生产中原料和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的特性,在检修时容易出现化危物品泄漏或在设备管道中残存,在试车阶段则可能在设备中残存或混入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旦发生火灾往往火势迅猛,损失严重。
2、使正常生产链发生变化 化工企业生产往往工艺过程复杂,生产连续性强,操作条件苛刻,若某一环节或设备发生故障,即会破坏正常的生产链,造成事故。化工企业生产设备多是处于高温、高压或深冷、负压,以及腐蚀、磨损状态。设备检修使原本处于正常状态的连续生产中断,设备状态(如阀门、开关等)和工艺参数发生变化,检修完毕后存在设备状态及工艺参数返回正常值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及设备故障,造成燃烧爆炸事故。
3、易产生静电及火花等着火源 化工设备管道多采用金属材料,检修过程离不开动火、敲打,有时还需要进入塔内、罐内或上下立体交错作业,极易产生静电及火花等着火源,大大增加了检修的火灾危险性。
4、检修作业比较频繁,容易产生人员思想麻痹 化工企业的多数生产设备到一定周期就要进行计划检修,设备运行过程中又常因突然性故障或事故,必须进行不停工或临时停工的检修和抢修。这些经常性的检修工作,容易使管理及维修人员习以为常,产生麻痹思想,增加了检修发生事故的机率。
5、化工企业检修的防火安全制度不健全 有的企业只有动火和罐内作业的安全规定,没有针对检修作业内容、范围提出的专门防火规定,施工要求也不明确。有的企业甚至在检修中无抽堵盲板、置换、清洗的规定。
6、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火灾隐患多 许多化工企业是由小厂、老厂发展起来的,相当数量的企业存在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工艺线路不合理、占地狭小、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缺乏等问题,也未采用先进的报警防灾技术,在检修及试车中对工艺参数变化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人为忽视。如三明化工厂合成氨厂压缩机入口处未按要求设气体压力降低信号报警装置及自动停车联锁装置。
二、预防化工企业检修火灾的对策
根据化工企业检修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应采取以下预防化工企业检修火灾的方法。
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 要提高对化工企业检修阶段存在火灾危险性的思想认识,认识到化工企业检修过程发生火灾已成为化工企业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化工企业和有关部门应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化工企业自身特点与规律的研究;加强对有关知识、技术的宣传教育;对检修施工人员要进行经常性的防火教育;现场应设专职防火巡查人员,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下班及完工时做好人员、工具清点及安全检查。
2、应建立健全检修消防安全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动火、检修,现场监护等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其次要严格审批手续,检修前应将检修内容、作业方法、更换附件、动火、动土、罐内作业、电气检修及采取防火措施等制定计划上报并办理审批手续。同时,消防部门也应在有关法规中加入对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化工企业检修应办理审批手续、遵守安全规定、采取安全措施的条款。
3、加强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 一是在检修现场应设置安全界标或栅栏,并有专人监护,非检修有关人员禁止入内;二是动火区与生产区要采取防火分隔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保护设施;三是严格按规章办事,检修人员应着防静电工作服,穿不带铁钉的鞋,采用不发火的工具,四是检修中应经常清理现场,正确堆放材料和工具,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4、认真落实设备停运、置换、清洗和隔离措施 设备停运、置换、清洗和隔离措施是检修中防火、防爆的关键操作环节,置换时应采用蒸汽、氮气等惰性气体,也可用注水排气法,置换和清洗后应取样分橱,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5、停车与试车时应对其系统进行认真检查核实
化工企业在停车和试车时应检查阀门管线是否存在缺陷;抽、堵的盲板是否正确;各仪表、信号装置是否正常;各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最好在检修前对应抽、堵盲板位置及需开闭阀门开关进行列表,在停车和试车时逐个检查对照并在表上标记,以防出错。
6、积极采用先进防火技术 化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积极采用各种工艺参数检测、控制系统及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利用自控设备及早发现工艺参数的异变及火灾隐患,采取正确措施。如在压缩机入口处设气体压力降低信号报警装置及压力降低极限的自动停车联锁装置;压缩机气缸处设超温及水夹套水压降低的报警信号及自动停车联锁装置;在系统设压缩机停车信号;车间内设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等。
化工企业设备防雷及接地要求
一、化工设备的防雷要求
1、当罐顶钢板厚度大于4mm,且装有呼吸阀时,可不装设防雷装置。但油罐体应作良好的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处,间距不大于30m,其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2、当罐顶钢板厚度小于4mm时,虽装有呼吸阀,也应在罐顶装设避雷针,且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保护范围高出呼吸阀不应小于2m。
3、浮顶油罐(包括内浮顶油罐)可不设防雷装置,但浮顶与罐体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4、非金属易燃液体的储罐应采用独立的避雷针,以防止直接雷击。同时,还应有感应雷措施。避雷针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5、覆土厚度大于0.5m的地下油罐,可不考虑防雷措施,但呼吸阀、量油孔、采气孔应做良好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6、易燃液体的敞开贮罐应设独立避雷针,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5Ω。
7、户外架空管道的防雷: ①户外输送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体的管道,可在管道的始端、终端、分支处、转角处以及直线部分每隔100m处,每处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②当管道与爆炸危险厂房平行敷设的间距小于10m时,在接近厂房的一段,其两端及每隔30m—40m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20Ω。③当管道连接点(弯头、阀门、法兰盘等),不能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时,应用金属线跨接。④接地引下线可利用金属支架。若是活动金属支架,在管道与支持物之间必须增设跨接线;若是非金属支架,必须另作引下线。⑤接地装置可利用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装置。
二、罐、塔、容器固定设备的接地
1、室外的罐、塔、容器一般已设有防雷接地,可不必单独安装静电接地。但应按照静电接地的要求进行检查,对大于50M3或直径在2.5m以上的罐、塔、容器接地部分不得少于2处,接地点应对称布置,其间距小于30m。
2、罐、塔等设备原则上要求在每个部件上进行重复接地,接地线的位置应远离物料的进出口处。
3、罐、塔、容器内外的各金属部件及进入罐内的工具部件,均应保证有可靠的防静电接地。
三、管网系统的接地
1、输送易燃可燃的液体、气体、粉体及其混合物的管道系统,应在管道的始端、末端通过机泵、油罐等设备有可靠的接地连接。
2、管网内的过滤器、缓冲器等应设置接地连接点。
3、管道系统接地一般采用焊接式,通过端子压接的方法,将接地线与接地端子牢固地连接。如果管网系统中有部分管路或部件是非导体,除须将导体管路之间进行跨接并接地外,其非导体的管段还应在其表面设置导电的屏蔽层。具体作法是用裸铜软线作螺旋状缠绕或在其表面上装设金属网,也可以采用喷涂导电覆盖层的办法,加强电荷的泄漏。
4、设备、管道采用金属法兰连接时,必须保证2个以上的螺栓有可靠的连接,其间的接触电阻不大于10Ω。在一般情况下,可不另装跨接线。
四、装卸站台、码头区的接地
1、装卸站台、鹤管、管线、铁轨及铁路始端、末端,应连接成电气通路并接地。装油开始前,必须将专用地线夹接在车辆的指定位置上。
2、装卸站台及油库内的铁轨除接地外,还必须采用保护接零,即栈区内所有接地线均应与电气设备的零干线接在一起,以防轨道与零线间的电位差造成危害。
3、金属结构的油船浮在水面上时,不需要再单独接地。但船上的设备、部件、管线等,均须对船体有电气上的连接。陆地上管线与船上管线用绝缘软管连接时,两侧不应有跨接线,应分别各自使用各自原有接地系统。
五、汽车装油台及油、液化气罐车的接地
1、汽车装油台及鹤管等活动部分应接地,装油开始前,必须将专用接地线装接在槽车的指定位置上。接地线的安装应在槽车开盖前,接地线的拆除应在装油操作完毕之后,并已封闭罐盖,再经过规定时间静置之后才可进行。
2、当装油鹤管为非金属软管时,应使用导电耐油橡胶管。如使用的是普通耐油橡胶管,应在其表面外皮上缠绕直径不小于2mm的软铜线与管头和管路相连,通过管路接地。
3、液化气槽车装气时,亦应按照规定安装、拆卸地线,活动软管应有导电性能。
4、装载油(液化气)的汽车应尽量使用导电性材料的轮胎,以利于接地。同时,在车体上必须装有电阻值在140Ω一200Ω之间的导电拖带。
5、各种类型的接地装置与车体连接时,连接的位置应在车站的侧面或后部,应远离物料的装入口、泄放口。
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安全排查
一、原料、材料与燃料
1、对原料、材料、燃料的理化性质(熔点、沸点、蒸气压、闪点、燃点、危险性等级等)的了降程度受到冲击或发生异常反应时的后果
2、工艺中所用原材料分解时产生的热量是否经过详细核算
3、对可燃物的防范措施
4、有无粉尘爆炸的潜在危险性
5、对材料的毒性容许浓度是否了解
6、容纳化学物质分解的设备是否合用,有何种安全措施
7、为了防止腐蚀及反应生成危险物质,应采取何种措施
8、原料、材料、燃料的成分是否经常变更,混入杂质会造成何种不安全影响,流程的变化对安全造成何种影响
9、是否根据原料、材料、燃料的特性进行合理的管理
10、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原料如果补充不上有什么潜在性的危险,原料的补充是否能得到及时保保证?
11、使用惰性气体进行清扫、封闭时会引起何种危险,气源供应有无保证
12、原料在贮藏中的稳定性如何,是否会发生自燃、自聚和分解等反应
13、对包装和原料、材料、燃料的标志有何要求(如受压容器的检验标志、危险物品标志等)
14、对所用原料使用何种消防装置及灭火器材
15、发生火灾时有何紧急措施
二、工艺操作
1、对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反应操作,采取了何种隔离措施
2、工艺中的各种参数是否接近了危险界限
3、操作中会发生何种不希望的工艺流向或工艺条件以及污染
4、装置内部会发生何种可燃或可爆性混合物
5、对接近闪点的操作,采取何种防范措施
6、对反应或中间产品,在流程中采取了何种安全裕度 如果一部分成分不足或者混合比例不同,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7、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都有什么样的反应速度 如何预防温度、压力、反应的异常,混入杂质、流动阻塞、跑冒滴漏,发生了这些情况后,如何采取紧急措施
8、发生异常状况时,有无将反应物质迅速排放的措施
9、有无防止急剧反应和制止急剧反应的措施
10、泵、搅拌器等机械装置发生故障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危险
11、设备在逐渐或急速堵塞的情况下,生产会出现什么样的危险状态
化工企业生产设备安全排查
1、各种气体管线有哪些潜在危险性
2、液封中的液面是否保持得适当
3、如果外部发生火灾会使设备内部处于何种危险状态、4、如果发生火灾爆炸的情况,有无抑制火灾蔓延和减少损失的必要设施
5、使用玻璃等易碎材料制造的设备是否采用了强度大的改性材料,未用这种材料时应采取何种防护措施,否则会出现哪些危险
6、是否在特别必要的情况下才装设视镜玻璃,在受压或有毒的反应容器中是否装设耐压的特殊玻璃
7、紧急用阀或紧急开关是否易于接近操作
8、重要的装置和受压容器最后的检查期限是否超过
9、是否实现了有组织的通风换气,如何进行评价
10、是否考虑了防静电的措施
11、对有爆炸敏感性的生产设备是否进行了隔离,是否安设了屏蔽物和防护墙
12、为了缓和爆炸对建筑物的影响,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13、压力容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进行了登记
14、压力容器是否进行了外观检查及无损探伤和耐压试验
15、压力容器是否具备档案,是否已检查过没有
16、重要设备是否制定了安全检查表
17、设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如何
18、设备本身的安全装置如何
化工企业仪表安全排查
1、仪表的动力源如果同时发生故障时,将会出现何种危险状态
2、在所有仪表都发生故障时,系统自动防止故障的能力如何
3、在系统中部分仪表进行检修时,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操作
4、如果仪表应答安全运动状态时间过慢,是否采取了措施 重要的仪表和控制装置是否采取不同的独立样式并具备回授装置 对于特别危险的生产而双重保险仍控制不了时,那么安全停车装置能否及时动作
5、安全控制仪表是否已作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
6、由气候所造成的温、湿度对仪表会造成何种影响
7、液位计、仪表、记录装置等显示情况如何,是否易于辨识 采取何种改善措施
8、玻璃视镜、液面计玻璃管以及其他装置在损坏情况下如有内容物逸出,是否有防护措施
6.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 篇六
第一条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新煤矿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章、标准、规程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第三条 工区、班组、其他专业施工单位均应认真执行本制度。
第四条 任何单位个人发现采区、班组、其他专业施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科报告。
第五条 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
(一)井下工作面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活动全过程,明确排查地点、目标、责任,将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化。安全科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台账、结合不定期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由安全负责人、队长、技术员、专职安全员和其他施工单位负责人组织进行现场事故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各项施工工艺不安全、安全防护不到位、临时设施不规范、有带病运行的机械设备、设施,施工人员存在的各类违章违纪行为、管理人员存在有违章指挥或监督不到位、及生产场所存在的其他各类事故隐患。
负责人对井下工作面地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安全负责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二)安全科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排查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并逐级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施工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和责任,保证不留空挡,不留死角。
(三)安全科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要求制定具体方案,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资金投入、人员培训、劳动纪律、现场管理、防控手段、事故查处以及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等方面组织自查。
(四)安全科应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劳务分包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到施工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安全科报告。
(五)对一般事故隐患,各劳务分包单位接到安全科下达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时,必须立即按照整改措施,制定具体责任人负责按期整改,整改完毕报安全员监督验收整改结果,进行消项。
(六)采区工作面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队长应按规定及时上报,做好监控措施,并由安全负责人组织制定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方案。重大安全隐患由安全负责人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后,由斧子行或其他施工单位负责人组织制定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整改方案应确定整改内容,整改安全技术措施、整改时限、整改作业范围、从事整改的作业人员。整改方案应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整改措施、应急预案,做到按“五落实、五到位”要求进行整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及整改情况应及时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第六条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管
(一)安全科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依预定要求积极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现存在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时,应及时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二)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及时登记,分类编号,建立隐患管理台账,制定的重大隐患整改方案,整改责任人等有关情况资料及时归档。
(三)安全科对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结果进行复查销项。对不积极按期进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单位应请示安全科下达责令停产指令。
(五)安全员应做好日常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工作,随时对整个施工现场、分包单位施工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安全隐患应及时依规查处与报告。
第七条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报告
(一)安全科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向安全矿长报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二)安全科应当总结每月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月向各施工队伍通报工作情况,提出下阶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点。
第八条 重大事故隐患的公示公告
(一)安全科自查和公司安监部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要予以公示。
(二)应主动接受上级各有关部门的督查,及时公开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
第九条 重大事故隐患的跟踪督办和逐项销号
(一)安全科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要落实跟踪督办的责任人,督促分包单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对工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
(二)督促整改的责任人及时跟踪检查有关防范和监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进度,督促整改单位按整改方案
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彻底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三)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结束后,上报项目部安全部提出验收申请。
(四)重大事故隐患在整改期限内彻底治理,经上级安全科验收合格后,应及时销号,将有关档案或档案整理后归档管理。
第十条 安全科按照有关规定,对未定期排查事故隐患或未及时有效整改事故隐患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责任追究;对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7.清单模式下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篇七
一、清单式管理核心理念
粗放笼统的管理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高效务实的清单式管理应运而生。清单式管理具备以下优势:简明扼要, 直接切中核心问题要害;可检验性强, 提高对抽象化、模糊化的管理目标和工作任务的监管效果;便于操作, 在处理复杂系统或事物上占据了无可替代的优势。基于这些特性,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尝试清单式管理。迄今为止, 国际上已经有超过77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清单式管理模式, 国内多个省份亦纷纷试水。总结目前国内运用清单式管理模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即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也称投资领域的“黑名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 除了清单上的禁区, 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
二是权力清单。权力清单指明晰每个单位、每个职位的权责, 给权力划定边界。要公开行政权力, 先得知道一个单位、一个岗位到底有多少权力:科长、处长, 乃至厅长、市长的权责范围, 每项权力的运作程序、逻辑流程。即以清单化管理模式, 梳理权力具体细项条目、所属类别、实施单位以及作用对象, 明晰部门职权范围及相关对象, 简化办事流程, 大大提高行政履职效能。
两种清单虽然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实现清单式管理的功能, 但本质都是通过明确管理目标, 厘定清单范围, 并针对管理目标进行全面梳理分析, 直接切中问题要害, 编制相应的管理措施, 同时依靠清单式管理可检验性强、实用性高、生命周期长的特点不断修订清单, 使清单管理工作日臻完善。
二、信息安全“风险清单”管理构想
基于清单式管理核心理念, 合理利用清单式管理的优秀管理方式, 总结归纳清单式管理逻辑特点, 全面梳理科技管理工作流程, 分析各操作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确定问题关键和症结所在, 提出信息安全“风险清单”管理模式构想。具体构想思路如下。
(一) 目标设计
信息安全“风险清单”管理模式搭载清单式管理理念, 具备清单式管理可检验性强、实用性高、生命周期长的优势, 明晰信息安全风险点, 结构化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直观体现出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存在的风险, 合理运用信息安全“风险清单”管理模式, 实现有效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效率, 降低信息安全风险的目标。
(二) 结构设计
信息安全“风险清单”管理模式包含“一个核心、两个主体”。一个核心即风险评估核心算法, 两个主体即信息安全管理风险模型和信息安全管理风险清单。
风险评估核心算法包含风险权值、风险指数、完成情况和风险系数4个运算要素。完成情况根据事实判定赋值, 风险指数由上级部门根据各环节操作风险赋值, 风险系数及风险权值, 通过风险评估核心算法公式计算得出, 不同风险权值区间对应不同处置方式, 风险严重程度及对应处置级别与风险权值大小正相关。
1. 风险系数:
(1) 当前日期>计划时间/频率
风险系数=当前日期-计划时间/频率-1
(2) 当前日期≤计划时间/频率
风险系数=5
2. 风险权值:
(1) 当前日期>计划时间/频率
(2) 风险权值=5× (风险指数+风险系数) ×完成情况
当前日期≤计划时间/频率
风险权值=风险指数×风险系数×完成情况
具体见表1所列。
信息安全管理模型, 包含领域、工作项目、计划时间/频率、操作流程、风险编码、风险描述、完成情况、风险指数、风险系数、风险权值、解决管理措施和制度依据共11个模型要素。操作流程代表该工作项目的几个重要环节, 风险编码根据岗位名称的首字、工作项目编号、操作流程环节顺序编排。完成情况、风险指数、风险系数、风险权值根据风险评估核心算法计算得出。拟定当前日期是2014年10月19日,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线管理风险模型见表2所列。
信息安全管理风险清单由领域、工作项目、序号、风险编码、风险描述、解决管理措施清单要素组成。具体见表3所列。
(三) 实施方法
首先, 由上级部门根据信息安全管理风险模型定制专一领域对应工作项目模型, 梳理各环节操作流程以及厘定工作项目各风险环节边界, 并对各环节逐一编码、描述说明、制定风险项目来解决管理措施。
其次, 运用风险评估核心算法对各环节风险条目进行风险分析, 将对应参数列入信息安全管理风险模型中。
最后, 抽取风险模型中各环节风险权值大于0的条目, 并将其列入信息安全风险清单中。信息安全管理者根据风险清单中的风险条目回溯各风险权值区间对应处置责任, 强化风险处置手段, 努力消除风险清单中的各项风险。
(四) 自检完善过程
信息安全“风险清单”管理模式通过风险评估核心算法中的“计划时间/频率”这一运算要素, 使各环节风险权值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并根据风险权值自动调整处置方式, 更新风险清单。从而实现自动、主动地发现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存在的风险, 调整管理生命周期、完善风险管控过程的作用。
三、提出信息安全“风险清单”的深远意义
信息安全风险清单依托清单式管理核心理念, 结合业务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际, 强调管理模式的普适性、可推广性, 为纷繁复杂的科技工作带来新的变革契机, 对科技工作的改革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一是降低了管理成本和问题裁量难度, 有利于提高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和反应速度, 催化职能转变, 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现代化注入强大活力, 更加有效地促进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发展。
二是为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创造活力, 提高管理实效, 促进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由事前向事中、事后转换, 从而解放信息安全风险控制过程, 使信息安全管理问题解决途径多样化, 进而反向完善、促使信息安全风险清单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成熟。
8.安全气囊成了安全隐患 篇八
9月11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国产汽车比亚迪F3车型在多起交通事故中,安全气囊均失灵,有的车辆即使发生了猛烈的碰撞,安全气囊依旧未曾自动打开。
安全气囊不安全,成为车辆安全隐患
据《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今年4月8日,河北省任丘市的小王在开车回家途中,被一辆逆行的120急救车撞上。强烈的正面撞击,让小王的比亚迪F3严重变形,但车上的安全气囊没有打开,甚至安全气囊的盖板都打开了,气囊却没有弹出来。事发后,比亚迪厂方对受损汽车进行检测后表明,当时的撞击力度不足以引爆安全气囊。如果不认可这种说法,可以自己去找权威机构做鉴定。但据车主回忆,当时的车速达到70公里/小时,迎面撞上的汽车车速更是超过100公里。
如今,汽车安全一直是人们的焦点话题之一,安全气囊作为一项重要的乘员保护系统已经在很多轿车上进行了装配,但随之而来的使用问题却不少。
据相关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因为安全气囊而出现的纠纷不仅涉及到比亚迪旗下的品牌,甚至凯迪拉克、雷克萨斯、奔驰、皇冠、长安马自达3、一汽奔腾、斯柯达、丰田凯美瑞、北京现代悦动、伊兰特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也深陷“气囊门”。
今年4月,由于存在安全气囊意外弹出的隐患,日本丰田公司近期将在美国召回30.8万辆运动型多功能汽车。
安全气囊不安全,不能在发生车辆碰撞的情况下自动打开保护乘客安全,这已经成为很多车主担心的问题。
缺乏国家标准,消费者投诉无门
如果真按照比亚迪厂家的说法,消费者自己去找权威机构去做安全气囊的质量鉴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条维权之路难上加难。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的安全气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甚至连汽车的行业标准也没有,各汽车厂家使用安全气囊的标准都是由厂家自己制定的。2009年10月14日,辽宁、河北、天津、江苏、江西、四川等6省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递交了《关于尽快出台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的建议函》,呼吁尽快制定并出台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
“现在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的制定还没有任何进展。”曾经是我国汽车安全气囊标准研究工作组成员之一的清华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主任张金换告诉记者。由于标准的缺失,无法界定汽车安全气囊的质量及其匹配工艺是否合格。消费者与汽车厂商因此发生纠纷后,也因标准的缺失,导致消协组织的调解工作无法可依。
按照国际惯例,厂家对于气囊质量的匹配测试要在几十辆车上试验,但是,国内很多厂家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只是对一两辆车进行气囊质量匹配测试后,就简单制定标准,草草投入生产。
安全不能全指望气囊
“不过,即便有了安全气囊的国家标准,由于交通事故千差万别,具体事故也要具体分析,很难用一个标准去界定责任。”张金换坦言。
很多车主都存在这样的一个理解误区,那就是一旦遇到事故,气囊就应该打开。专家认为其实不然。安全气囊打开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只有车辆的正前方左右,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撞击在固定的物体上,且速度高于30公里/小时,安全气囊才可能打开。
由于有些车辆有质量问题,甚至出现过没有达到气囊打开的条件,气囊就突然蹦出来伤人的事情,这样也是很可怕的。
“许多消费者对气囊作用的认识不够科学,对气囊的安全作用期望值过高。在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安全气囊只是安全带的辅助部分,其地位并不突出。”张金换强调。
据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表明:“三点式安全带+气囊”的保护作用最高,可以达到60%以上;而在仅使用气囊的情况中,有效保护率只有18%左右。
在开车时最好的保护就是安全带,在大部分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安全带起到所有保护的60%,剩下的40%里才包括车身钢板、安全气囊和ABS等其他保护装置。也就是说,安全气囊给消费者的保护并不是很大。
【企业安全隐患清单】推荐阅读:
企业安全隐患督办制度08-10
抓好安全事故隐患整治体系建设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常态化07-23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清单11-07
生产企业安全职责07-28
企业安全培训制度08-28
半年安全总结(企业)08-28
企业审计提供资料清单09-13
企业隐患排查总结09-05
安全生产企业分级06-30
企业信息安全体系建设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