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杭州学习点滴体会

2024-10-12

赴杭州学习点滴体会(共6篇)

1.赴杭州学习点滴体会 篇一

对标取真经奋力谋作为——赴上海、杭州参观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11月5日至10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雷西明带领统战系统部分领导、干部到上海、杭州考察,对接企业洽谈合作意向,我有幸随团外出。对我来讲这不是简单的参观学习,而是一次近距离接触国内部分顶尖商业精英的好机会,还是一次开拓眼界、提升思维能力和水平的难得经历,更是一次参与全市中心工作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一、参观学习基本情况

这次赴上海参观了纵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安康商会及会员企业,在杭州参观了泰隆银行、合力电子、城市大脑、安恒信息技术、海康卫视数字技术、长龙航空、北干科创园入园企业的运营模式及杭州千岛湖生态渔业发展情况,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领略到了很多走在世界前沿的电子科学技术,对沿海城市发展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对安康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现实状况有了了解。给我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杭州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用大数据引领城市发展、服务群众生活的发展模式,以及安康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聪慧能干和拼搏精神令我备感钦佩。

二、参观考察的主要收获

这次参观学习我也提前思考过,从开始制定行程计划单,就把重点盯在行程里的高科技公司,也查阅了这些城市基本情况和企业相关资料。主要带着三个问题去寻求解答:一是安康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靠什么立足国际化大都市?二是杭州智慧城市发展主要依靠什么、为了什么?三是通过参观学习思想上会有什么改变?现在都有了答案。

(一)这些安康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靠什么立足国际化大都市?

一是拥有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战略思维。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战略决定命运。形成有效的战略思维,让战略思维具有时代属性,符合时代与市场的发展规律,对于企业的生死存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观学习中,我发现安康籍在上海创业成功人士有很多都有外企工作经历,视野很开阔,经营理念很先进。幸阳食品老总沈亮在座谈时说过,希望自己企业员工在能力和条件成熟时,可以跳出企业单干,自己也会给予他们资金参股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然后捆绑上市,实现利益最大化。上海康梦健康产业集团和明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互持股份,用好个人资源,共同推动企业高品质发展,通过持续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打通企业上中下游相关产业,最终实现共享、共建、共赢。

二是拥有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上海是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这里拥有世界型的精英人才,想要站稳脚跟,离不开敢为人先的创新能力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上海安康商会会员卿明磊谈到自己在上海创业时说过,已到上海20年了,从初期工程队小包头,到几家工程企业老板,遇到金融危机变身月薪几千打工仔,又到现在拥有几家企业的老板,可谓是起起伏伏,靠的就是这股不服输的性子。北干科创园的负责人冯益柱,是80后安康白河人士,在杭州也有10多年了,最开始接触大数据时候很陌生,自己学历又低,但是同别人接触了解后,很看好大数据前景,就专心钻研,一做就是多年,通过努力现在的北干科创园拥有85家企业,在园企业知识产权合计544件,杭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23人。这些成功人士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别人不愿意干的、干不了的事情,他们敢于尝试、敢于先行一步,突破自我,才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

三是拥有吃苦耐劳、敢闯肯干的务实作风。企业首先是企业家的精神体现,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一个具有高端发展的企业,必然有一个吃苦耐劳、敢闯肯干的企业家。康梦健康产业集团、明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安康商会会员企业,老板都是标准的85后,他们的产品主要面向市场,面向大众消费群体。创业初期,带着产品逐家逐户推介,向当地群众先试用1周再付费,不满意的直接赠送商品,并将意见建议带回逐步完善产品。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的总结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同时也寻找好机会,只要是有利于又快又好发展,就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现在两家企业都是年销售额过亿的规上企业。

四是拥有情系家乡、回馈桑梓的家国情怀。在上海期间,每到一处商会会员企业,雷部长都会通报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希望他们发展好自家企业的同时能够把家乡产品也推出去,他们都是满口答应,并表示要尽快回来考察,拿出具体措施。在推介会期间,这些安康籍企业家不论工作多繁忙,都会参与进来,帮助接送客人、做好产品对接,很积极,很用心。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eo唐锐也表示愿意联合长安汽车在安康投资办厂,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闲聊时也得知他们一有空就会回到家乡,看一看家乡发展,资助一些贫困大学生,不经意间流露出热爱家乡的真情和对家乡人民热情令人深受感动。

(二)智慧城市发展主要依靠什么、为了什么?

一是依靠政府定调子。2016年10月,杭州市政府在云栖大会上宣布推出“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把城市的交通、能源、供水等基础设施全部数据化,并连通“城市大脑”超大规模计算平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中心、开放算法平台、数据应用平台五大系统进行运转,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让大数据帮助城市来做思考、决策,将杭州打造成一座能够自我调节、与人类良性互动的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杭州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也是全球最大移动支付之城。2016年,杭州被《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评为“中国最智慧的城市”。无论是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wifi,在医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还是“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等智慧应用方面,杭州是城市智能化的先行者。

二是惠企政策做引子。小微科技公司是智慧城市坚实的底层力量,北干科创园是萧山区规模大、品质高的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区,座谈时,听到介绍了杭州许多好政策用于引进人才和推动企业发展。在人才引进方面,生活补贴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

建设5万套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对高端人才分别给予100万、80万、60万元购房补贴,顶尖人才最高可享800万元购房补贴。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对新入园的科技型企业,三年内给予房租补贴。年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且对街道财政贡献额在20万元以上的企业,最高给到700平方米的年房租补贴。园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当年实缴税收达到或超过100万元、300万元的,分别给予80%和100%的房租补贴。这些暖心实用的政策,正是激活小微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是招来企业办园子。在市场的洪流中,企业单打独斗难以生存,抱团取暖是最好的竞争方式。在城市大脑公司,听到介绍,杭州拥有1000多个大大小小的科技产业园。创业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杭州新兴、创意产业最为集中的一个区域。创业园内各企业互通往来,园区外则可结成同盟,这种互惠互利的相处方式,也提高了各自企业的利益。可以说,创业园的出现,进一步推动加快杭州经济建设的步伐,同时也保证了作为经济主体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些企业进了园区,同时政府招商引资、税收等任务也落在了园区,北干科创园连续四年税收贡献为杭州市商务楼宇中贡献最大的楼宇之一,2019年实现税收达22.59亿元。

四是群众享受好日子。智慧城市就是数据城市,通过大数据来让城市发展的更快,群众生活水平更高。杭州近年来以数字赋能打造新型智慧城市,通过建设“城市大脑”系统,借助卫星定位、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实践中大显身手。锚定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双强这一目标,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探索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直达群众的应用场景,包括警务、交通、文旅、健康等十一大系统和48个应用场景,日均数据可达8000万条以上,“城市大脑”成为杭州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利器,群众的生活也更加便捷。

(三)通过参观学习思想上会有什么改变?

一是增强开放意识。不论是干部还是企业家都不能只顾低头走路,忘了抬头看天空,要牢固树立开放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站位、担当作为,强化学习、探索创新,大幅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本领。

二是增强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在我们这样欠发达地区,必须树立强烈发展意识,一门心思想发展,一切力量为发展,解决一切与发展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条条框框,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三是增强服务意识。要强化“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意识,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服务效能,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争取政策支持,真心实意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着力营造更加优良营商环境,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持续不断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今后自己要怎么做

走出去的目的就是借鉴外地好的经验与做法,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进行下一步实践,以此推进工作。

一是在学思践悟中提升个人能力。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贯穿人的一生,但学习不仅是书本的学习,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善于在理论和实践中统筹抓好学习、思考,既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又要每天都想一想过去干了什么,现在在干什么,将来要干什么,仔细谋划,从点滴做起、从日常做起。

二是在无私奉献中彰显个人价值。无私奉献是党办人基因。立足当下,就是按照市委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把精益求精作为一种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自觉做到接受工作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打折扣、面对困难不思退缩,埋头苦干、拼命硬干,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成就无怨无悔的人生。

三是在尽职尽责中体现个人作为。作为新时代的党办人,要与不担当不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过且过不求完美现象做坚决斗争,市委办秘书一科肩负面向全市运转文件和领导批示的重任,绝不能“和稀泥”“混日子”和降低标准,要敢于同自己较劲、同工作较劲、同时间较劲,在规定时间恰如其分的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在敬业奉献中彰显共产党员本色。

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乐趣的点滴体会 篇二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区;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38-01

数学是打开未来世界的一把金钥匙,孩子学好数学,有助于他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服务社会。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去体验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活力和魅力。兴趣是幼儿学习初步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积极因素,使幼儿积极地参加、主动地探索和自觉地学习,是教育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充分挖掘幼儿在每一个环节中的数学教育资源,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培养幼儿在孩童时期就能感受数学的乐趣,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那么,怎样才能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轻松、愉快的学习

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成了一项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只有新鲜的事物才能吸引和调动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才能展开自己的思维空间,充分地去想象,充分地去投入整个活动,自由地去体验快乐。教师不仅关注知识本身的价值,更要让幼儿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能力。将数学内容寓于故事、游戏中,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把数学知识点贯穿于每一环节之中,提高幼儿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数学活动的兴趣。教师要吃透教材,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想办法把数学内容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给他们。活动 能促进幼儿掌握初步数学知识,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通过动手尝试,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实物操作能充分满足幼儿好动的需要,有利于幼儿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如在小班数学教学活动中,为让幼儿按“大”“小”将物体分类,给孩子们一些大小不同的实物,让他们进行比较后,再按要求分别放进标记“大”“小”的筐子里,正确的予以鼓励表扬, 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比一比,分一分,较快地理解按大小分类的方法。幼儿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的,我们允许他们从不同起点按不同水平、不同发展速度发展和学习。经过帮助使幼儿有所提高,逐渐达到目标要求。

二、走到大自然、社会中

教师可以把幼儿熟悉的生活情境搬入课堂,寓数学于生活情境之中,使深奥的数学通俗化,还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与社会,大自然、社会中充满了各种数学知识,是数学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情趣。幼儿们对什么感兴趣,抓住这一时机将数学教育渗透其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树木、车辆、行人、建筑等,随时向幼儿提出数学问题,仔细观察见到的事物位置、距离、大小、颜色、形状等,运用学到的知识并加以巩固。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的同时,提供丰富的实物,对启迪幼儿智慧,发展思维,具有很大作用。我们可以允许幼儿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更换不同层次的材料进行活动,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又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在数学游戏中既能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又渗透了数学的初步概念。

老师要关注孩子活动中的灵活性,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来组织活动,要尽量为孩子提供多方法,让我们的幼儿数学真正有趣起来。教师乐教,幼儿乐学。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兴趣盎然,思维敏捷,掌握内容就显得十分自然,变要其学为我要学,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游戏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游戏化是儿童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根本,它能让儿童在快乐的玩中习得知识。例如:在春天的公园里,教师创设情境,要种植花草。将几种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种子混放在一起,让幼儿分类、再数一数每类种子有多少粒,然后开始播种,孩子会兴趣盎然。

三、利用教学活动区

数学教育已经从重视教师的教转向重视幼儿主动学习 ,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幼儿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合适环境,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很重要。幼儿园数学活动区的开展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有益的延伸和补充,教师要把教学活动与活动区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为活动区投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可操作的材料。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相关操作材料投放到区角中,让幼儿进行操作。随着每个主题内容的要求定期更换材料。在数学活动区中所提供的操作材料、提出的操作要求应有所不同,给幼儿量力而行的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精心设计区域活动,选择合适的方式,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在操作区,孩子们在运用积木搭建各种建筑物和物体的过程中,可获得多种数学知识,包括空间、几何形体、测量等,而这些方面又与分类、排序、数和数量的比较相联系,会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信心。

四、在日常生活中巩固

我们教师善于在生活环境中创造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丰富幼儿的数学知识,恰当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并将其贯穿于幼儿学习的始终,可以使数学 有趣生动, 增强幼儿学习趣味性。把枯燥的数学有趣化,让孩子觉得数学好玩又有趣,从而产生对数学良好的学习情趣。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晨间活动时,让孩子们说说今天有几位小朋友没来上幼儿园?带幼儿参观散步时,引导他们数一数幼儿园里有几根彩色的柱子?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使幼儿轻松愉快进行着无固定模式的随机教育,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仔细观察,给予幼儿适时适当的指导,并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及时调整目标和材料,让幼儿获得胜利的喜悦,正面促使他们乐于参与,在玩乐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总而言之,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思考操作的问题情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使他们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条件下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一生对数学的情感有极大的影响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 欢.优化幼儿数学教学,培养幼儿数学兴趣[J].学周刊.2015(25)

3.赴杭州学习心得范文 篇三

70后,最感到危机的是知识与能力的不足,从当初的优秀中专生、单位的“知识分子”,到“深造”报考大专,一步一步走过来,逐步感到知识与能力的不足,逮住两次进大学校门的机会,在人生中倍感珍惜,一次是上海交大学习一周,一次是本次赴浙大学习四天。虽不能象大学生那样一学四年,但总想用这短暂的4天,使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提高到当今天浙大学子的三百六十五分之一。可以讲,本次是报着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到浙江杭州。四天的学习,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大开了眼界。高楼林立,立交满城,上有高铁穿云,下有地铁通行„„“八百里湖山、十万家灯火”,“天上明珠,人间西湖”。大美杭州,不光风景优美,而且人文环境优良,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最多跑一次的办事效果,斑马线上礼让行人的典范,无时无处不彰显着城市的文明,当今杭州的发展是文明推动的。“两山精神”影响下的余村更是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二、更新了思路。差距的缩小在于赶超,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干好工作,这就需要提高我们的工作效能,提高效能不光是管抽烟、管上网、管卫生那么简单,治理“躲、拖、推、交”也不能单单停留在查摆整改层面,而应从机制入手,禁烟要有一套机制,卫生要有一套机制,作风建设也要有一套机制,机制不健全的,只能抓一时,不能管长久。作风效能建设关键是人的因素,更要以人为本,要使每个人有明确的目标,要为每个人指明方向和道路,变“要我为”为“ 我要为”,增强自身能动性。

三、坚定了信念。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十九大提出了“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要求,每名党员干部都应牢记于心,要为人民多谋事,要为祖国多干事。符合民意,顺应民心的,要顺势而为;百姓不支持不理解的,只要是为他们办好事,就要全力而为,要造势而为之。为群众办事,要力求让群众支持与参与,尽最大可能地让群众理解并支持,最大可能地让群众参与到其中,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工作效率与效果。

四、改进了方法。一能三效,能力提高了,会干了,才能充分显现效率、效果、效益。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将能力作为干好工作的前提,无论是自己还是安排他人,首先想到的是“是否有干好该项工作的能力”,在能力的基础上,提高效率,达到满意的效果。要充分利用结果导向,督促效率提高,强调序时进度,追求过程管理,降低成本消耗,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以上是本人即时心得,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滑集镇 YD

4.赴杭州学习点滴体会 篇四

在区党委和镇领导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我们2011年中青班全体学员于11月17日至21日参加外出考察。先后参观了东方文化园、休博园、白马湖三个学习地点。这些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给我留下的影响特别深刻,感融很大,他们对于会展经济的发展与利用、先进的理念、良好的效果和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和学习。通过参观考察,使我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对我区加快发展的认识。

通过这五天来得学习和考察,我从杭州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了很到的启示,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感悟:

一、创新,才是发展

从发展的模式上看,杭州,一个旅游业非常发达的地区。东方文化园,打造了休闲之都,开创了杭州旅游的创新之路。在学习中,我发展了东方文化园,开辟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旅游之路,也正是他们敢于创新,才能走到今天的这一步,才又了今天的成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本源是让我们去创新,去开拓,而不是固守成规的遵循老办法,照仿老模式。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开拓。

二、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社会是处在无限的联系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对于

我们日后的工作很重要。休博园一会场——千岛湖就给了我这样的启示。他是以民俗文化为主体,集锁文化、石文化、花鸟鱼虫及自然风光为一体,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在这里,我看到到不是会场,而是一个社会。给我这种感觉的原因就是因为,整个会场就像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有文化,有知识,有经济,有自然,还有一种融入一体的舒适感,根本不像是一个会场。联系,种种因素造就现在的会场,种种联系塑造了现在的感觉。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迅猛,如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怀柔,是北京的后花园,一个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但是在看到了杭州旅游业的发展后,我发展,我们的旅游业还有很大的欠缺。比如,在规划、目标、特色、规范等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同时,我也看到了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报告会上,我得知,这两个场所每年会给杭州带来很大一笔财政收入,大大推动杭州经济的发展。

四、发展特色,打造亮点

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不到。杭州旅游业,就是把自己的特色融入到了自己的产业中去,通过这种特色旅游来打造亮点,吸引游客,从而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农业夯实经济,创造旅游反哺农业

5.赴杭州学习点滴体会 篇五

四月的西湖,正是杨柳夹岸,艳桃灼灼的时节。微雨中,听柳浪闻莺,如烟似雾的柳丝随风摇曳,轻拂面颊。那望不到尽头的柳阴深处,时时传来呖呖的莺啼……

带着一分欣喜、几分憧憬,高新区赴杭州教育考察组一行25人,于4月7日来到了如诗如画的梦幻杭州,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习、考察。4月8日—10日,在全国小学语文新课标下名师课堂风采教学观摩会上,我们目睹了各地名师的风采,聆听了于永正、靳家颜、窦桂梅等七位特级教师为我们献上的七堂精彩、值得回味的课例。4月11—12日,我们又至有着百年老校之称的杭州学军小学和文三街小学进行了教学考察与交流。

一路上,点点滴滴的收获都时时会令我惊喜。惊喜中,有茅塞顿开的顿悟,也有豁然开朗后的释然;时时为名师精湛的技艺叫好,也时时为学生的精彩展示鼓掌……然而,印象最深的,数窦桂梅!

第一次听说窦桂梅,第一次听窦老师上课,我才知,课堂上也有一种力量,叫-—震撼!

留存心底的感动

——听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秋天的怀念》

成都玉林中学附小 瞿风

听过许多名师的课,可不由自主地记住的是――窦桂梅!

有人这样评价窦桂梅:“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之光。”

对此,我也有同感。听窦老师的课和窦老师的报告,心静如水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热情高涨,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跃跃欲试,这就是窦老师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乐,那么窦老师的教学无疑是气势恢弘的交响合唱;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水,那么窦老师的教学无疑是激越澎湃的黄河长江;如果说课堂教学是画,那么窦老师的教学无疑是洒脱从容的泼墨写意。是的,她的率真,她的投入,她的会说话的一颦一蹙,都在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听课者。

四月杭州明媚的下午,窦老师带着她的“秋天的怀念”,在两节课的时间里,让我们有了一次深刻的心灵对话。

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震撼。

窦老师的课堂,疏密有致,粗细结合。不愧是大家手笔。整个课堂设计,就由两大部分组成:读出韵味,读出思考;围绕主题“好好儿活”,三个层次一层一层推进:感受“咱俩”的“好好儿活”,体会“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而整个教材的处理,又置于作者史铁生一组作品之中。新颖,简洁,深刻,广博。

窦老师教学艺术的“大手笔”还表现在她的“超越”。对教学主题的超越,对当下教学的超越,对学生要求的超越,对课内教材的超越。从“母爱”到“好好儿活”,从“读出感情”到“读出韵味”,从“读出韵味”到“读出思考”,从《秋天的怀念》到史铁生的系列作品,我们分明看到,窦老师就是一直在超越!

一、在主题性阅读中整体超越

主题性阅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材建构思路,它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促使学生在围绕主题的不断的阅读对话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较之原先的“单篇阅读”,它显得更为厚实,更具饱满的力度。

窦老师具有极强的课程意识,数年前即已自觉介入课程的创生之中。教学中,窦老师紧紧围绕主题,以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为主题教材,课中穿插史铁生的《合欢树》、《病隙碎笔》等书目的节选片断。课后又为学生推荐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书目。从不同的侧面解读了“好好儿活”这一主题。

从中我们不难体悟教者的匠心。她首先是借助多篇文本的阅读,多侧面地唤起学生对母子“好好儿活”的已有经验,为下面的我们“好好儿活”的体验设置一个广阔的情感背景。在这种“向心结构”式的教学中,学生获取的是立体、整体的感受,他们对“好好儿活”的体验必定是丰满且具再生力的。

窦老师主题性阅读的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将自己置身其中,走进文中,和文中人物同悲同喜;走出课文,引发对生活、对周围事物的思索。这正是感情日渐沙化的社会,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给与学生的!

二、于细微处超越

细到对一句话、一个词含义的挖掘,对每一个学生发言的评价,甚至对范读时每一个音调的读法,课件中每一个画面的处理,都用心对待,不随意放过。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引导,无不闪现着教师智慧的光芒。而所有细节展现出来的美,体现的是窦老师“以生为本”的人文思想的光辉。

请看文本解读。窦老师深入研读文本,走进语言的深处。在抓关键词句教学方面,那“扑”,那“抓”,尤其是那“忍”的挖掘,可谓绝妙。多角度、多层次的语文训练,包孕着丰厚的情感、丰富的内涵,使语言训练立体化,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在接下来的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中,窦老师更是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功底,通过语言渲染、感情烘托、反复诵读等种种手段,让学生细细去感悟,慢慢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同学在这时流露出的情感是自然而真实的。在忧伤的音乐中,同学们静静欣赏主人公在《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感人肺腑之语,情到深处,无人不眼含泪花,诺大的会场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进入了角色……窦老师就有这么大的魅力,她对课文的倾情投入和对课堂氛围的激情营造能让人情动于心。一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文章中母亲所说的“咱娘俩要好好活”几个字却余音绕梁,永远盘旋回转在学生们的心中……一生都挥之不去了。

三、在朗读指导中超越

窦老师的朗读指导,也是精妙绝伦。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给学生做了一个极好的示范;指导方法也别出心裁,她改时下流行的“有感情读”为“读出韵味”,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后感悟后,再让学生“送进去”读一读。让学生把自己的个性体验与文本朗读很好的结合起来,读出了思考,读出了文章的韵味,也读出了自己的韵味(读别人的书,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关于最后一段对菊花的描写:“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窦老师这样问道:“你体会到什么?你看到什么?”学生有的说感觉到了作者今后会泼泼洒洒的生活,窦老师让他充满激情地读;有的说感觉到了一种平和与平凡,窦老师就让他平和地读;有的说好像看到作者的妈妈在欣慰地微笑,窦老师就让他欣慰地读……“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认识,想着你心中的史铁生的形象,读吧。”

可以看出,窦老师的朗读指导完全屏弃了技术化的痕迹,而是着眼于开掘人物的内在心理,引导着学生在跟人物形象作跨越时空的对话后,进行恰当的个性化的朗读外化。学生似乎觉察自己幻化成了心中的人物,文本的语言成了自己内心的发抒。

窦老师的这两节课就是师生“在人家的情感世界里走一趟,从而发现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感悟的过程。这不正是语文教学所企盼的吗?

窦老师的教学艺术,有人说已是炉火纯青。我想,那是有坚实的思想支撑。肖川在《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一文中说过:“有思想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心灵丰满和精神充实有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以我的理解,“自觉”是对教师思想底蕴的要求,“自然”是对教学艺术的要求。思想赋予窦老师“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智慧和魄力,她大胆取舍,把教学主题由“母爱”升华为“好好儿活”,用“好好儿活”把一篇教材与多篇课外阅读文本串起来。在她的引导下,学生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一步一步地领略着“好好儿活”的意蕴。

因为窦老师的引领,学生的认识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思维活跃,说得精彩,读得精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飞扬,学生的生命在课堂成长。在老师“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下,学生“心灵丰满”起来,“精神充实”起来。窦老师真正实现了她的语文教学目的:“为生命奠基”。

――这就是语文的力量!

――这才是语文,这才是课程!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窦桂梅老师那样,不断审视自己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既紧贴地面行走,又怀抱问题意识去大胆尝试探索,有着向更高的教学境界迈进的强烈愿望,那么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就一定不会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我愿以此自勉!

“床”?“井栏”?

――关于《静夜思》中“床”的释疑

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 瞿风

在一次古诗拓展活动中,同学们和我谈到了《静夜思》这首诗。由于活动前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所以他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其中一个同学对“床前明月光”通常的解释――“诗人李白的床前洒满了月光”提出了异议:“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床的意思,它在古代是‘井栏’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皎洁的月光洒在了井栏上。”

是吗?教学这么多年,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床”是这个意思!对不对呢?我当时不好给予答复,课后,我赶紧查阅了资料。

果真,对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床”,有些资料上解释为“井栏”(古汉语中确有其解)。说古人用井代表家乡,人与井是不可分离的,有个成语就叫“背井离乡”。原来如此!资料上还说:应把‘床’释为‘井栏’。因为井都是在屋外的,诗人在夜晚,站在静静的院子里,看到井栏旁明月的光辉,就怀疑这是地上下了一层霜(霜是不会下到屋内的),所以才会抬起头来望明月,低下头去思故乡。”我猜想,那位同学也一定是看到了相关的资料,才会对此质疑吧?

但我仍然费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都错解了呢?我继续查找资料。

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上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描写的是客人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静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之中乍一看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马茂元)

显然,这个观点不同于“井栏”之说。这里有一个关键字:疑。如果把它理解为“怀疑”,那么整个诗句就不大好解释了,诗人怎么会怀疑起床前的地上有霜呢?而马茂元先生解释为“好像”是有依据的。《汉语大词典》在“疑”字条中,有一个义项即解释为“类似、好像”。例句是王勃《郊园即事》诗:“断山疑画障,县流泻鸣琴。”(县:悬挂)李白诗中还有一个“疑”字也作“好像”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个“疑”字解释为“怀疑”就更加说不通了。

“疑”字在与小学语文第三册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解释为“好比、好似”,也即认为前后两句诗连起来构成一个明喻。这样解释起全诗来就觉得合情合理了。

另外,把“床”解释为“井栏”,也并非无懈可击,那个“前”字就不好落实。“井栏”四周的方位不是论前后左右的,“井栏旁”“井栏周围”都好讲,“井栏前”就不好讲。月光是照在“井栏”四周围的,这个“前”字恐怕就否定了把“床”释为“井栏”的说法。

所以,我更赞同对“床”字的传统解释,“井栏”之说可视为一家之言,但不宜引进我们的课堂。于是,我赶紧去找那个提出异议的同学……

一年级语文第二册教材分析

主讲玉林中学附属小学瞿风

一、教材体例:

本册教材仍然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推进。共有16个主题单元,其中含一个集中识字单元(第14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和一个开放单元(第9单元《车的世界》)。每个主题单元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等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共28篇主体课文,阅读短文、诗歌14篇,读背古诗5首,读背谚语两则。

二、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多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2、认字418个(下限),学习30个(下限)常用偏旁(部首),学习看上下文猜字的认字方法,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认字,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的现代诗文。

3、写字228个(下限)。

4、抄写字母和音节,大体能为生字标音。

5、阅读42篇诗文(下限),背诵15篇(下限)。能借助手指但不出声,或者小声但不用手指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6、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积极地、有创造地完成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7、学习教材传授的科学知识,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8、继续培养天天阅读、收集图片资料、经常“回头看”等好习惯。

9、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具体说明

(一)认字、写字

1、认字

(1)数量418个,不再为渗透性识字定数量,其原因是:一册已经通过那20个字的目标要求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识字的途径不仅限于课文,也不仅限于学校。渗透性识字差异很大,有些是本册必学字。而统计本身根本不可能完全符合学生认字的实际情况(许多学生认字量要大得多),所以为了统计方便,不再限量。这样,两册合起来认字底限为787字。二年级两册大约认800字,符合课标要求,实际上还可能超过课标要求。

(2)学习30个常用偏旁

在第一单元的“金钥匙”中提示学生开始将学到的常用偏旁列表归类,目的是想让学生从汉字表意的特点入手,积累表意的偏旁,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大概表示的意思,逐渐掌握汉字的规律,最后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构成汉字合体字的部件都叫“偏旁”。由于还没有学习查字典,第二册把所学的部首统称为偏旁。

A为什么要提出学习30个常用偏旁的要求?

感悟汉字的特点,领会汉字的造字规律,实现量变(已认字几百个)到质变的飞跃,为形成独立识字(包括读写合流)能力做准备。

B学到什么程度?

记住名称;表示的意思;能举例说明。要熟练掌握,前面有的实验区重视不够,学到后来,分析字形、母体字带形近字、音序查字法时感到吃力。而写字涉及的偏旁要多,如月字旁、广字头,则只要求知道名称、会书写。

(3)学习看上下文猜字等认字方法

综合运用学过的认字方法,能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的现代诗文。由“学习”“练习”到“会”,需要有一个过程,这里只要求练习“猜”。能不能猜对,取决于对文章的理解、语汇量、对常用偏旁部首的掌握等条件。

截止到第二册,学生已经学过了看图认字、读拼音认字、听读认字、看上下文猜字四种认字方法(识字游戏不是学法)。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立识字,各种识字方法,不能当成知识点让学生记住而不在识字中运用。“综合运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靠大量实践。认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年级认字的主要方法是听读整体认知(不是分析字理)和看拼音认字,二册主要是积累常用偏旁,不是分析字形、字理。三册还要学习查字典、分析字形等认字方法。请老师们不要贸然突进,增加老师和学生的负担。

2、写字228个。

“会写字”,这个目标很笼统,什么叫“会写”?是指会笔画笔顺,还是指能听写对,抑或是能使用时不出错别字,要不就是从书法艺术上讲“会写”?不同的理解,差距很大。

教材指的会写228个字,大体上是指能按照正确的笔画笔顺结构书写。兼顾使用和写好。不要把几方面混为一谈,胡子眉毛一把抓,造成沉重的负担。比较一册(带着写),学生对笔画笔顺和汉字结构的掌握应当更熟练,拿过一个字知道从哪里下笔,照例字自己能写下来。

笔画笔顺不能当成科学知识体系来教授,让学生死记许多条条框框。怎样兼顾使用和写好?一是加强造句、组词等书写练习,二是通过描红无意接受(儿童学习不是先学规则,而是模仿和实践)。三册重点指导怎样把字的间架结构写好。

3、拼音部分

二册对于拼音的学习目标,定位在抄写字母和音节,大体能为生字标音。

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以学定教,例如,课文中出现了没有要求掌握的生字,像《大熊猫》中的“滑”、“肢”。教学时听老师读,学生初步有个印象即可。

(2)教学时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期盼学生今天学了,明天就得会,要采取“滚雪球”的识字方法。

(3)写字要分两步走。先写对,再通过揣摩练习写好。不要写对、写好同时进行,一步到位,增加学生负担。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提高,同时把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避免教师多讲。

(4)本册安排了两次集中识字,分别是《车的世界》和《丁丁冬冬学识字》。教学时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悟”,引导学生领悟认的一批字的规律,这个过程教师绝不能包办;

二是“用”,使用这个规律看上下文猜字。

(二)阅读

1、指读(指认)的问题。

一年级学生指读的必要性:注意力、认字、手的功能。

但是这种指读是随文识字的学习方法,还不是真正意义的阅读。“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读者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指读没有释义、理解、欣赏。

要把指认与阅读分开来。认字时用手指帮助,读熟了,立起书来朗读。

指读虽然有好处,但必须逐渐放弃,因为眼睛扫描总比手指移动快,每分钟默读500字,大脑可留下90%的信息;指读每分钟就算200字,只能留下10%(因为干扰太多)。

2、关于阅读中的识字问题。

继续使用听读、指读的识字方法。

有的老师问,在阅读教学中是先识字后阅读,还是先阅读后识字?这要看文章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如果文章短小,学生非常感兴趣,读起来琅琅上口,则适于先阅读后识字;如果课文较长,则适于先识字后阅读,还可以学一段,识一部分字。

每节阅读课要拿出10分钟左右时间指导学生写字,分散难度。不要把写字集中在一节课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识字、阅读、写字整体推进。单独识字不适合儿童。例如:先把课文中的字抽出来,单独认或读完课文后,再单独认字的方法都不可取。

3、关于阅读中的朗读问题。

“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朗读中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例如:《啄木鸟》一课中,读猫头鹰和喜鹊说的话时,学生心中是怎样的感受就可以怎样读。老师可能这样读,学生可能那样读,只要不违背价值取向都可以。当孩子把自己的特点、体验加进去,表达出来时,朗读能力就形成了。

关于教师范读:有人认为既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就不敢范读了。其实可适当范读,或采取自读再范读的方式。

解决学困生:阅读、阅读再阅读。

4、关于质疑的问题。先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再教给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过程中应重视评价。

阅读与识字、写字、朗读与问题讨论相结合,学生的理解、体验与想像相结合。

(三)写话

《课标》:“对写话有兴趣……”研究认为,儿童表达的愿望强于阅读的愿望。如果教学使学生感到写很难,丧失了兴趣,教学就是失败的。

为了激发学生“写”的兴趣,教材从多方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1)从阅读出发,引个头,扶一把。比如续编谜语,用自己的想象替换课文部分句段,仿写课文某一段,续写故事,等等。(2)从活动中激发,如第6单元,假如你是小草,你会对破坏米的人们说些什么?(3)从生活中激发(三册,写日记)

要鼓励学生们自己学写字,把学写字与表达结合起来。以往写字就是写字,非常单纯。学习与使用脱节,学生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高效果。一旦发现学生有主动学写字的行为,哪怕是个别的,就要大力表扬推广,使大家都来这样做。

写话的素材主要可以从阅读中生发出来。例如:学习了《水乡歌》这一课,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也来当小诗人”的活动,仿写诗歌歌颂成都、歌颂家乡。还可以以表格的形式介绍成都等。而且这一活动可以在本期持续开展。如:仿写《老树的歌颂》、改写《雨铃铛》、仿写《问银河》等。期末时,汇成班级或个人的诗文集。孩子成长的足迹可以鲜明地反映出来。

学生不会写的字可以画画儿、写拼音或请家长帮忙,也可以先空着,以后会了再写(这一点要跟家长说清楚,免得家长误会)。通过写话,孩子会在不经意中认识许多字。把写作当成学字的途径。不能因学字的问题牺牲学生写话的兴趣。

(四)口语交际教学

本套教材没有人为设计交际的情境,而把全部的语文活动都作为了口语交际的载体。留意语文课上的每个环节。

在口语交际中,要善于激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老树的故事》的课后题——你还能对老树提什么问题?

要使口语交际成为双向互动的过程,避免单向。因此,在口语交际中,要特别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针对别人的发言,形成自己的问题。做到:(1)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做出反映,从而表达意见(是一个训练的过程,不会一步到位);(2)轮流当小评委,谁的想法更好,把学生推到倾听中去比较;(3)重点发言人,激化矛盾,吸引学生倾听。如:我认为……你们有不同的看法吗?重点发言人就要注意倾听。(4)交流时,眼睛与眼睛对视,改变人称,注意把学生引到交际中来。改“老师,他……”为“请看着他,对他说”“某某,你……”变为互相理解、沟通。(5)说话为生活中的话,不是回答问题。将课堂变为交际的课堂。以往的课堂为回答式的课堂。如《燕子妈妈笑了》:以往的教法是:这篇课文有几段,小燕子去了几次?每次妈妈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这是分析。变为文本中的角色。文本对话。再变为师生对话。会发现语文课就是应该让生活中的语言有滋有味。

课堂变为交际、成长的课堂。认清交际的目的是培养人最终具有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的前提是为学生营造交际的氛围。(和学生自然聊天)

必须让口语交际进入评价。

(五)综合性学习教学

综合性学习体现的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它既是学习方式,又是学习目标。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一定要体现语文的特色。例如:教学《车的世界》这一单元,组织学生到马路上认车,搞车模展览,主要的不是认车而是认识与车有关的字,以及和售票员交往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不能追求形式,应该简洁、有效。明确要改变的形式是什么,不改变的又是什么(语文本身的素养培养)

一学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至少要有两次活动“做大”。例如:学习了《元宵节》这一单元,如果学生对对联感兴趣,就可以在课本要求的基础上把活动延伸。

综合性学习不能让家长包办代替,更要防止综合性学习只要结果不重过程的倾向。孩子不知道资料怎么用,资料有什么用。收集那么多,如何整合?既要减轻家长负担(同学间合作)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评价:一年级重参与。老师不能只盯结果。

6.赴杭州学习点滴体会 篇六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进入初三的学生来讲,化学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对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上好新学期第一节实验课至关重要,它能顺利地把学生带人一个缤纷的化学世界,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化学打好基础,如在讲“绪言”时,做趣味实验“白水变牛奶”,具体步骤如下:让两个学生上台各取1支试管,分别倒入蒸馏水和澄清石灰水(实验前两支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无色的),放入两支饮料管,请两位学生往里面吹气,最后两支试管中所出现的现象不一样,学生会好奇、兴奋,进而提出问题:同样是无色液体,同样往里面吹气,为什么现象会不相同?类似这样的变色魔术或游戏实验很多,如“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等等,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有意识地用一句美妙打趣的“台词”,或一个滑稽的动作表演,都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被老师引入知识海洋中。

二、培养实验能力,强化学习兴趣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实验操作规范,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描述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等加以具体指导。

2.强化课堂演示实验,认真落实学生分组实验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形式,它生动、简捷、有效,是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实施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一般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为三种形式进行教学:对于重要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对一些要求不高的实验,可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要求学生设计或改进实验方案后上台演示;对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现象又不太明显的实验,教师先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的缺陷在哪里,进而改进实验,以增强实验效果。

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在学生明确实验名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着重让学生讨论实验探究的方法,制定实验方案和步骤,然后才动手实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指导:

(1)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化学实验操作规程,教师在指导时既要让学生明白每个实验操作所依据的原理,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发生的危害,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学会熟练的操作技巧。

(2)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教师在巡视指导中,要善于根据实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引导、启发、指正,及时解决实验失败的问题。

(3)指导学生作好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理论水平。

3.开发家庭小实验

初中化学课时紧,内容较多,并非所有的实验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亲自操作,因此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它对激发学生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学时,可结合教材中出现的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把实验“搬”回家做,三至五人一组,充分利用家中的器物和用品(例如厨房中的一些用具和调味品),去重新探究和验证课堂上或实验课所做实验的结论,并注意让学生把实验的步骤、现象、结论以及出现的问题等等做好记录,在下一堂课再让各小组相互讨论,横向比较,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启发引导解决,如当讲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个实验后,学生对此实验的原理理解不透彻,可布置一个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棒、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含量(课本第7页演示实验1—1的改进),要求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束后,学生得出的结果,很有可能跟理论上的结果有偏差,此时教师可以加强引导,通过小组讨论,找出偏差的原因以及实验成功的关键。

青少年学生存在依赖思想、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容易对学校实验设备不齐而埋怨、厌烦而无心向学,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灌输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己设计、自行制作的理念,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制作仪器,设计实验装置,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生自制仪器时,要引导学生依据仪器本身的使用原理,使用废弃仪器、生活用品组合成新的简易装置,例如设计用家庭大塑料瓶测试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简易装置等,通过用自制仪器进行实验,既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实验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很多,如“化学知识竞赛”、“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或社会调查”等,丰富多彩的晚会把学生带人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听到“爆竹声声”,学生自然联系到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看到“空瓶生烟”、“清水变色”,就急着想了解“这是什么变化?”……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还可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3—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蓝溪的河水清澈吗?以前这条溪水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1—4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车,开辟“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和观察,如(1)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2)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3)将食醋加入到蛋壳中并观察现象,推测蛋壳的成分,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

强了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四、开展探索性实验,延续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意地去设计探究性实验,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探究,一方面能从探究过程中透过各种实验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规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想象力,开创多角度的探索方向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提问、思考、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一旦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转化为探索的成果,其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的兴趣能得到延续,通过有目的的实验探索训练,使学生能够从中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下面以“铁生锈的原因”的实验探索为例说明之:

第一步,启发学生由生活现象发现问题: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步,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后提出假设:

(1)铁生锈是因为与空气接触,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所致;

(2)铁生锈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水和铁起化学反应所致;

(3)铁生锈是因为水和空气、铁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取一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向里面放人一根铁钉,然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

(2)再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放入一根铁钉,注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

(3)取第三支试管,往其中放入一根铁钉,然后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

第四步,启发引导学生观察铁钉处于蒸馏水和空气交界部位的生锈情况,学生不难发现:试管(1)和(2)中的铁钉都未生锈,而试管(3)中的铁钉生了锈,然后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

第五步,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或在隔绝空气只与水接触的情况下均不生锈,而同时与空气、水接触时便会生锈,因此,铁生锈的原因是与水和空气(主要是其中的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六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或解决其他问题:

(1)从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主要成分是Fe2O3)以及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Fe2O3的实验来看,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结果影响很大。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在铁制品上刷油漆、涂油及电镀等。

上一篇:诗词五首有答案下一篇: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