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4-11-15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文言文阅读答案(共3篇)

1.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一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董家庄佃户丁锦,生一子曰二牛。又一女赘曹宁为婿,相助工作,甚相得也。二牛生一子曰三宝。女亦生一女,因住母家,遂联名曰四宝。其生也同年同月,差数日耳。姑嫂互相抱携,互相乳哺,襁褓中已结婚姻。三宝四宝又甚相爱,稍长,即跬步不离。小家不知别嫌疑,于二儿嬉戏时,每指曰:“此汝夫,此汝妇也。”二儿虽不知为何语,然闻之则已稔矣。七八岁外,稍稍解事,然俱随二牛之母同卧起,不相避忌。

会康熙辛丑至雍正癸卯,岁屡歉,锦夫妇并殁。曹宁先流转至京师,贫不自存,质四宝于陈郎中家——不知其名,惟知为江南人——二牛继至,会郎中求馆僮,亦质三宝于其家,而诫勿言与四宝为夫妇。郎中家法严,每笞四宝,三宝必暗泣;笞三宝,四宝亦然。郎中疑之,转质四宝于郑氏,而逐三宝。三 宝 仍 投 旧 媒 媪 又 引 与 一 家 为 馆 僮 久 而 微 闻 四 宝 所 在 乃 夤 缘 入 郑 氏 家 数 日 后 得 见 四 宝 相 持 痛 哭 时 已 十 三 四 矣。郑氏怪之,则诡以兄妹相逢对。郑氏以其名行第相连,遂不疑。然内外隔绝,仅出入时相与目成而已。后岁稔,二牛、曹宁并赴京赎子女,辗转寻访至郑氏。郑氏始知其本夫妇,意甚悯恻,欲助之合卺而仍留服役。其馆师严某,讲学家也,不知古今事异,昌言排斥曰:“中表为婚礼所禁,亦律所禁,违之且有天诛。主人意虽善,然我辈读书人,当以风化为己任,见悖理而不沮,是成人之恶,非君子也。”以去就力争。郑氏故良懦,二牛、曹宁亦乡愚,闻违法罪重,皆慑而止。后四宝鬻为选人妾,不数月病卒。三宝发狂走出,莫知所终。

或曰:“四宝虽被迫胁去,然毁容哭泣,实未与选人共房帏。惜不知其详耳。”果其如是,则是二人者,天上人间,会当相见,定非一瞑不视者矣。惟严某作此恶业,不知何心,亦不知其究竟,然神理昭昭,当无善报。或又曰:“是非泥古,亦非好名,殆觊觎四宝,欲以自侍耳。”若然,则地狱之设,正为斯人矣。

(取材于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

【注】1夤缘,本指攀附上升,后喻攀附权贵,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甚相得也 得:契合

B. 然闻之则已稔矣 稔:成熟

C. 则诡以兄妹相逢对 诡: 假装

D. 后四宝鬻为选人妾, 鬻:卖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二儿虽不知为何语 四宝虽被迫胁去

B. 然俱随二牛之母同卧起 笞三宝,四宝亦然

C.而诫勿言与四宝为夫妇 见悖理而不沮

D. 郑氏以其名行第相连 以去就力争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家不知别嫌疑

屋子小不知道怎么躲避嫌疑

B.会康熙辛丑至雍正癸卯,岁屡歉

适逢康熙辛丑年到雍正癸卯年,年年歉收

C.是成人之恶,非君子也

这是促成别人做坏事,不是君子的行为

D.三宝发狂走出,莫知所终

三宝发疯跑出去,没有人知道他去哪儿了

12.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三 宝 仍 投 旧 媒 媪 又 引 与 一 家 为 馆 僮 久 而 微 闻 四 宝 所 在 乃 夤 缘 入 郑 氏 家 数 日 后 得 见 四 宝 相 持 痛 哭 时 已 十 三 四 矣。

13.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1郑氏故良懦,二牛、曹宁亦乡愚,闻违法罪重,皆慑而止。(3分)

2惟严某作此恶业,不知何心,亦不知其究竟,然神理昭昭,当无善报。(3分)

14.文中结尾处,有人评价严某“是非泥古,亦非好名”,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9. B【解析】熟悉。3分。

10. A【解析】A.连词,虽然。B.转折连词,然而/代词,这样C.连词,并且/连词,却D.连词,因为/介词,拿。3分。

11. A【解析】小户人家不懂得分开来消除疑忌。3分。

12.三 宝 仍 投 旧 媒 媪 /又 引 与 一 家 为 馆 僮 /久 而 微闻 四 宝 所 在/ 乃 夤缘 入 郑 氏 家 /数 日 后/ 得 见 四 宝/ 相 持 痛 哭/ 时 已 十 三 四 矣。

【评分标准】断对两处得1分,断错两处扣1分。共3分,扣完为止。

13. (1)郑氏本来就善良懦弱,二牛、曹宁也是愚笨的乡民,听说违背法令罪行重大,都吓得停止了这件事。

【评分标准】“故”“良”“懦”“乡愚”“慑”“止”共2分,错2词扣1分。全句大意1分,共3分。

(2)只是严某做出这种罪孽的事,不知什么想法,也不知他的结局。但是,天理昭昭,应该不会有好报的。

【评分标准】“恶业”“心”“究竟”“善”共2分,错2词扣1分。全句大意1分,共3分。

14. 参考示例:

我不同意上述观点,本文讽刺了严某的道学家思想和无知的丑态。(1分)“泥古”中的“古”,指古代婚礼规定中表亲不能通婚;泥古,就是指严某不知当下已经没有这一规矩而仍坚持古训。“好名”中“名”,指名声,名望。好名,指严某以读书人自居,通过阻止三宝四宝成亲来维护礼法来获得“君子”的声望。(4分)本文中“讲学家也,不知古今事异”“然我辈读书人,当以风化为己任”等句子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严某丑恶嘴脸的深恶痛绝。(1分)

【评分标准】共6分。表述观点(1分),结合文本理解“泥古”“好名”(4分),结合句子阐述作者态度、观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学生答及同意上述观点,只要自圆其说,即可给分。

【参考译文】

董家庄有一个佃户叫丁锦,生了一个儿子叫二牛。又生了一个女儿,招曹宁做倒插门的女婿,他帮助丁家人干活,关系处得很好。二牛生了个儿子叫三宝。女儿也生了一个女孩,因为住在娘家,就随着排下来取名四宝。这两个小孩出生在同年同月,只差几天罢了。姑嫂一起看护、哺养这两个孩子,在襁褓中就已定了儿女亲家。三宝四宝又很友爱,渐渐长大后,两人便形影不离。小户人家不懂得分开来消除疑忌,在两孩子玩耍时,常指着说:“这是你丈夫,这是你媳妇。”两孩子虽然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听多了就已经习惯了。到了七八岁,渐渐懂事了,但是两个孩子都跟着二牛的母亲同睡同起,相互间也不避忌。适逢康熙辛丑年到雍正癸卯年间,连年歉收,丁锦夫妇相继去世。曹宁先流落到京城,穷得养活不了自己,便把四宝典卖到陈郎中家——不知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江南人——二牛接着来到京城,赶上陈郎中寻找馆童,也把三宝典卖给了陈家,并告诉三宝不要说他和四宝已定为夫妻。陈郎中家法严厉,每当打四宝时,三宝一定悄悄地哭;打三宝时,四宝也是这样。陈郎中生疑,把四宝转卖给郑家(有人说,就是“貂皮郑”家。),并赶走三宝。三宝又投奔介绍他来陈家的老太太,老太太又把他介绍到一家去当馆童。时间长了,他暗中听说四宝生活的地方,便通过拉拢关系来到郑家。几天后,才见到四宝,两人抱头痛哭,当时两人都十三四岁了。郑氏觉得奇怪,两人就谎称是兄妹相逢。郑某根据他们名字排行相连,就不怀疑了。但是,内宅与外宅隔开,两人只能在进出时彼此看看罢了。后来年成好了,二牛、曹宁一起到京城赎子女,辗转寻访到了郑家。郑氏才知道两孩子本来定为夫妻,心里很同情他们,想帮助操办婚礼后仍留他们在家中劳动。郑家的馆师严某,是一个道学家,他不了解如今世情与古时不同,提出异议说:“中表结婚是违背礼法的,也是律令禁止的.,触犯了它上天要惩罚。主人的想法虽然好,但是,我们读书人,应当把端正风俗教化作为自己的责任,看到违背常理扰乱人伦的事却不阻止,这是促成别人做坏事,不是君子的行为。”他用辞职相要挟。郑氏本来就善良懦弱,二牛、曹宁也是愚笨的乡民,听说违背法令罪行重大,都吓得停止了这件事。后来四宝被卖给一个后补官员做妾,没几个月,四宝病逝了。三宝发疯跑出去,也不知去哪儿了。有人说:“四宝虽然被胁迫去,但她毁了容貌不停哭泣,实际上没与后补官同房。可惜不能知道详细情况罢了。”如果真是这样,这两个人在天上或在人间,必定能相见,一定不会闭上眼睛不能再见面啊。只是严某做出这种罪孽,不知什么想法,也不知他的结局。但是,天理昭昭,应该不会有好报的。有的人又说:“这不是严某拘泥于古法,也不是追求好名声,大概是对四宝有非分之想,想用四宝来侍奉他自己罢了。”如果这样,那么设立的地狱,正是为这种人预备的。

2.《阅微草堂笔记》对联 篇二

草木春寒起战声。 卷1“平定王孝廉执信”,云唐彦廉作

阴碛日光连雪白;

风天沙气入云黄。 卷1“平定王孝廉执信”

山沉边气无情碧;

河带寒声亘古秋。 卷1“平定王孝廉执信”,云于举总镇联

鸾翮嵇中散;

蛾眉屈左徒。 卷1“景州李露园基塙”,李梦中得联

参天黛色常如此;

点首朱衣或是君。 卷1“福建汀州试院”,祠联

赫赫科条,袖里常存惟白简;

明明案牍,帘前何处有朱衣。 卷5“李又聘先生言”,熊孝感题聚奎堂

黄金结客心犹热;

白首还乡梦更游。 卷5“癸巳、甲午间”,扶乩者赠董曲江

乔车二幕友,各乘半轿而行;

卢马两书生,共引一驴而走。 卷6“阳曲王近光言”,上联为赵孙英所出,下联为乩判词

地迥不遮双眼阔;

窗虚只许万峰窥。 卷6“余督学福建时”,浮青阁联

深山迟见日;

古寺早生秋。 卷7“王菊庄言”,鬼语

钟声散墟落;

灯火见人家。 卷7“王菊庄言”,鬼语

猿声临水断;

人语入烟深。 卷7“王菊庄言”,鬼语

林梢明远水;

楼角挂斜阳。 卷7“王菊庄言”,鬼语

苔痕侵病榻;

雨气入昏灯。 卷7“王菊庄言”,鬼语

鸺鹠岁久能人语;

魉魉山深每昼行。 卷7“王菊庄言”,鬼语

空江照影芙蓉泪;

废园寻春蛱蝶魂。 卷7“王菊庄言”,鬼语

举世尽从忙里老;

谁人肯向死前休。 卷7“钱塘陈韩纬言”,陈友联

秋花不比春花落;

尘梦那如鹤梦长。 卷7“外叔祖张公紫衡”,泄云洞联

白鸟多情留我住;

青山无语看人忙。 卷8“宛平何华峰”,孤松庵联

花幽防引蝶;

云懒怯随风。 卷8“宛平何华峰”,佛轴联

草草莺花春似梦;

沉沉风雨夜如年。 卷9“亡侄汝备”,梦中得联

狂奴犹故态;

旷达是牢骚。 卷10“海宁陈文勤公言”,宋盛阳赠联

云中鸡犬刘安过;

月里笙歌炀帝归。 卷11“钱塘俞君祺”,钟忻湖联

浮沉宦海如鸥鸟;

生死书丛似蠹鱼。 卷11“事有先兆”,纪昀自题联

秋入幽窗灯黯淡;

魂归故里月凄清。 卷11“戈孝廉廷模”,鬼联

当年始祖初迁地;

此日云孙再造家。 卷12“明永乐二年”,姚安公题联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卷15“冯御史静山家”,陈白崖自题联

檄雨古潭瞑;

礼星寒殿开。 卷15“郑太守慎人言”,鬼联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卷15“京师花木最古者”,倪穟畴

水清讵免双鳌黑;

秋老难逃一背红。 卷15“宋人咏蟹诗曰”,咏蟹联

万古齐州烟九点;

五更沧海日三竿。 卷17“胶州法南墅”,南墅吟元人诗联

无欲常教心似水;

有言自觉气如霜。 卷18“丁药圃言”,刘念台题御史台

蹑履颇笑谢康乐;

化鹤亲见徐佐卿。 卷18“王昆霞作《雁宕游记》一卷”

独行潭底影;

数息树边身。 卷18“景州高冠瀛”,贾长江集联

久戍人偏老;

长征马不肥。 卷22“刘香畹言”,郭元振题鬼颊

素娥寒对影;

顾兔夜眠香。 卷22“科场拨卷”

倚树思吴质;

吟诗忆许棠。 卷22“科场拨卷”

一水涨喧人语外;

万山青到马蹄前。 卷22“科场拨卷”

云中路统巴山色;

树里河流汉水声。 卷22“科场拨卷”

天下文章同轨辙;

门樯桃李半公卿。 卷22“先师介野园先生”,于文襄

三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千锤百炼人。 卷23“门联唐末已有之”,张明经自题门联

芳草无行径;

3.阅微草堂笔记狐行狐语四悟1 篇三

颜圣存

《阅微草堂笔记》,是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至嘉庆三年年间以笔记形式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主要收集的是当时代前后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流传久远的乡野怪谈,或则亲身听闻的奇情轶事。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相比,内容显得短小精悍,却不乏味道。其中,涉及狐鬼言行举止的一些故事,更能给人带来另类的感悟与思考。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中有这么四则关于狐鬼的故事:

故事一

献县周氏仆周虎,为狐所媚,二十余年如伉俪,尝语仆曰:吾炼形已四百余年,过去生中,于汝有业缘当补,一日不满,即一日不得生天,缘尽吾当去耳。一日冁然自喜,又泫然自悲,语虎曰:月之十九日吾缘尽当别,已为君相一妇,可聘定之。因出白金付虎,俾备礼,自是狎昵燕婉,逾于平日,恒形影不离。至十五日忽晨起告别,虎怪其先期,狐泣曰:业缘一日不可减,亦一日不可增。惟迟早则随所遇耳。吾留此三日缘,为再一相会地也。越数年,果再至,欢洽三日而后去。临行呜咽曰:从此终天诀矣。陈德音先生曰:此狐善留其有余,惜福者当如是。刘季箴则曰:三日后终须一别,何必暂留。此狐炼形四百年,尚未到悬崖撒手地位,临事者不当如是。余谓二公之言,各明一义各有当也。

狐狸修行期数将至,和周虎在一起的时间所剩无几,但她毅然选择提前几天离开周虎,狐狸这么向周虎解释:所谓的缘分,是一日不可减,也一日不可增。只是早晚可由自己安排。我想在世间留下三天的缘余,以后好再与你相见。而几年之后,狐狸确实回到人间,与周虎续完三天的余缘。在人们看来,这或许是一个不尽人意的结果,但狐狸却教会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狐狸何尝舍得离开周虎,但她懂得知足,同时也很果断,缘分在时好好珍惜,缘分尽了坦然挥手告别。人生正是这样,时刻充满变数,很多东西在来不及看清时就容易悄然而逝。但人又常常很奇怪,不管对人对物,该珍惜时却往往容易忽略;又或者往往容易将他人的爱看成是对自己理所当然的付出。而等到真正失去时才茫然万分,完全不知所措。狐狸则没有这么做,也不这么想,万事随缘,用心把握、争取了就行,活在当下,这是狐狸最直接、也是最乐观的行为准则,其值得人们好好思索与效仿。

故事二

宁波吴生,好作北里游。后昵一狐女,时相幽会。然仍出入青楼间。一日狐女请曰:吾能幻化,凡君所眷,吾一见即可肖其貌。君一存想,应念而至,不逾于黄金买笑乎?试之,果倾刻换形,与真无二,遂不复外出。尝与狐女曰:眠花藉柳,实惬人心,惜是幻化,意中终隔一膜耳。狐女曰:不然,声色之娱,本雷光石火,岂特吾肖某某为幻化,即彼某某亦幻化也。岂特某某为幻化,即妾亦幻化也。即千百年来名姬艳女皆幻化也。白杨绿草,黄土青山,何一非古来歌舞之场;握雨携云,与埋香葬玉,别鹤、离鸾,一曲伸臂顷耳,中间两美相合,或以时刻计,或以日计,或以月计,或以年计,终有绝别之期;及其诀别,则数十年而散,与片刻暂遇而散者,同一悬崖撒手,转瞬成空。倚翠偎红,不皆恍如春梦乎?即夙契原深,终身聚首,而朱颜不驻,白发已侵,一人之身,非复旧态。则当时黛眉粉颊,亦谓之幻化可矣。何独以妾肖某某为幻化也?吴洒然有悟。后数岁,狐女辞去,吴竟绝迹于狎游。

宁波吴生,喜欢游逛妓院。后来亲近一个狐女,经常幽会,但仍然出入于青楼之间。于是狐女献出一计,自己幻化成吴生倾心女子的样貌,但后来吴生感慨:眠花宿柳,实在惬意舒心;可惜是幻化的,思想上终隔着一层薄膜。吴生的感慨显然有些令人措手不及,但狐女的回答却着实让人震惊不已:声色的娱乐,本来如闪电的光、击石的火。岂但我像某某是幻化,就是她某某也是幻化;岂但某某是幻化,就是我也是幻化;就是千百年来的名媛美女,都是幻化呵!世间万物是否都为幻象我们不得而知,或许狐女所言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理念论和回忆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认为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的,理念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现实世界,则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不过,笔者觉得将狐女所说的“幻化”理解成对万事万物不能太强求与纠结,而应抱随遇而安的态度更加巧妙,因为时光易逝,容颜易老。否则狐女也不会接着往下解释:“白杨绿草,黄土青山,哪一处不是古来的歌舞场所?男女欢合同埋香葬玉、赋别鹤离鸾之曲,不过像臂膀一曲一伸的工夫罢了。这中间两美相遇,或用时刻计算,或用日计算,或用月计算,或用年计算,终有诀别的时候。等到诀别,那么几十年而散,同短暂的相遇而散,同样是悬崖撒手,转眼成空。依翠偎红,亲热昵爱,不都好像春梦吗?即使往昔的情谊原本很深,能够终身相守,但是青春的容颜不能长留,白发已经上头,一个人的身体,不再是过去的样子。那么当时的青黛长眉、粉白脸颊,也可以说它是幻化了,为什么独独以我像某某是幻化呢?”而人只有遇事不强求,不大喜大悲,随遇而安,才能活得快活与自在,潇洒与自由,心态也不容易变老。

故事三

天津某孝廉,与数友郊外踏青。皆少年轻薄,见柳荫中少妇骑驴过,欺其无伴,邀众逐其后,嫚语调谑。少妇殊不答,鞭驴疾行。有两三人先追及,少妇忽下驴软语,意似相悦。俄某与三四人追及,审视正其妻也。但妻不解骑,是日亦无由至郊外,且疑且怒,近前诃之。妻嬉笑如故,某愤气潮涌,奋掌欲掴其面,妻忽飞跨驴背,别换一形,以鞭指某数曰:见他人之妇,则狎亵百端;见自己妇,则恚恨如是,尔读圣贤书,一恕字尚不能解,何以挂名桂籍也。数讫,径行。某色如死灰,殆僵立道左不能去,竟不知是何魅也。

这是一则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不管是放在男权至上的古代,还是提倡男女平等的当代社会。众男子看到一貌美的女子,上前调戏,最后,与朋友同行的举人发现被调戏的女子是自己的妻子时,非但没有悔意,心生疑虑,反起怒色。岂料女子不畏不惧,飞身上驴,立即变出另一张脸,并指着举人讽刺道:见了别人的妻子,就无端地调戏,见是自己的妻子,就这样的愤恨。你是读圣贤之书的人,一个“恕”字尚且未弄明白,你是凭什么考中举人的?鬼魅的做法让人拍手称快,数声数落之后,也难怪举人呆若木鸡了。此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也时有发生,关于其中的不道德现象笔者不作任何解释,但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未受过文化教育的人尚且懂得礼义廉耻,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却违背这项道德准则时,那么,便无怪人们要对其嗤之以鼻,投其恶眼了。

故事四

陈云亭舍人言,有台湾驿使宿馆舍,见艳女登墙下窥,叱索无所睹。夜半琅然有声,乃片瓦掷枕畔,叱问是何妖魅,敢侮天使。窗外朗声曰:公禄命重,我避公不及,致公叱索,惧干神谴,惴惴至今。今公睡中萌邪念,误作驿卒之女,谋他日纳为妾。人心一动,鬼神知之,以邪召邪,不得而咎我,故投瓦相报,公何怒焉?驿使大愧,未及天曙,促装去。

这则故事则让笔者想起一句俗语:平日不作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一位台湾驿使住在驿舍时,看见一女子爬上墙头往下偷看后,以为是驿卒女儿,梦中心生日后娶其为妾的邪念,不料,日间出现的那个女子却是一个鬼魅,见驿使心生邪念,大胆抛砖制止,已警示驿使的不良行为。人心一动,鬼神是否知之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但心怀鬼胎,鬼魅自会出现这倒不假!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文言文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草堂一上人,草堂一上人戴叔伦,草堂一上人的意思,草堂一上人赏析06-29

成都杜甫草堂简介06-23

上一篇:文学院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总结下一篇:防止车辆自燃方案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