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英语教学(精选8篇)
1.浅谈创新英语教学 篇一
浅谈作文创新教学
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波及全球,人类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传统的以资源优势为主的竞争已转变为以智能和人才为主的竞争。在21世纪的世界范围内的知识战、智力战与人才战的竞争中,中国要想获得持续、稳定和高速的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江泽民主席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现在的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对照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学生语文学习特别是作文上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很严重的。作文本来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作文本来是一种创造性实践。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束缚了学生智力、创造力的发展,学生观察力、分析力差,看问题视野狭窄,思路迟滞,材料东拼西凑,文体不清,词不达意。因此,我们进行高中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实验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不迷信权威,有创新意识,有自主写作习惯的时代新人。具体而言,意义有三个:
1.探索作文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从实践上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理论,为实施高层次、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2.解决学生认识水平低下的问题。
3.解决本校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牵动本校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
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学生想象创新的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壮大起来,并使其不断迸出耀眼的火花。作文创新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创新氛围
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氛围环境。为此,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应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权威抑制创造,创造性教学需要民主。只有教学民主,学生才能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不断产生新观念,否则,学生处处看教师的脸色行事,惟教师的观点是从,其思维必然狭隘僵化,乃至枯竭。民主平等首先表现为人格的平等。教师视学生为朋友,平等相等,态度和蔼,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及情感都应受到相互尊重,既不盲从教师,也不迁就学生,彻底打破师传生受的旧框框。
民主平等还表现为要允许、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与教材、教师意见不一致的观点,不要迫使学生钻入老师预先设计的“标准”答案中。教师的强制性教学是极为有害的。爱因斯坦曾尖锐地指出,用强制、恐吓的办法对待学生,是学校中最坏的事,它窒息了真正的科学动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
2.延迟评价,激励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成功的需要。成功,作为目标,它是行为的动力;作为结果,它是新的更进一步的行为的动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有赖于积极持久地从事创造活动,而这种活动需要他们创造成功的支持。反复的创造成功,能使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因此,教师应从容易办到的地方入手,帮助学生实现创造性成功,教师要珍惜学生的每一个创造上的成功,不论这种成功是多么微小。例如,我让学生给自己的周记本取名,并在扉页上写上几句话。“虽然不能永远留住流星,但请尽情欣赏这瞬间的光芒。”“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对学生出现的这些既形象又含有哲理的话,我给予了热烈的赞扬,让学生在成功中学习,前进。
教师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创造成功的机会,这就得实行延迟评价。学生寻求答案,特别是新颖独特的答案,有个思维过程,教师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展开的抑制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驰骋联想,各抒已见。例如,教学《警察和赞美诗》时,我提了一个问题,苏比入狱的情节是否有悖于情理?学生纷纷从不同角度作回答,我不过早加以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安全感”、“自由感”,他们无拘束,无顾虑,针对问题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既启发别人,也受别人启发,形成了一种活跃的智力激励环境。
3.张扬教师个性。
语文教学比起其他学科来,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更强烈,更投入。这种主体意识既渗透在他们研读教材过程中,又涌动于他们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思想认识、社会阅历、性格爱好、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处理,必然烙上强烈的个性印记,并把它宣泄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究思路、把握主旨、鉴赏意境中。魏书生的民主和幽默,钱梦龙的机智,于漪的声情并茂,使他们的教学充满了个性,充满了创造的魅力。
4.提高思想境界。
能否民主平等的对待学生,能否千方百计地激励学生,其前提往往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思想境界。只管教书而不知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是目前不少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语文教育是人文性、思想性等的综合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和升华。所以,没有高尚的思想意识情操是不会对教育事业起到杠杆作用的。思想意识高尚与自己的事业创造出的价值是成比例的。心理学家安娜·罗在1951年研究了23位杰出的生理学家之后指出:“在所有这些人的历史当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献身于自己事业的那种持久而热烈的精神。”热爱学生,对学生负责,诲人不倦,是教师的人生责任,把完成这一责任看得高于一切,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精神,才会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教育事业中,为祖国培养更好的人才。在实施作文创新能力培养实验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增强人生责任感,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5、诱发创新热情。
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动空间。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时,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真情实感。
6、拓展创新思维。
交流合作,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交流合作就是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激活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合作的形式通常有小组合作和全班合作两种形式。小组合作的成员构成,可以按学生的作文程度搭配成组,也可以采取自愿组合的形式。这里指的交流合作,是指在学生习作初稿完成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互评互改。
二、深化创新变形
所谓的“变形创新”,指的是在原有的生活或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表达的需要,对其内容或形式给予一定程度的变化,使之与已有的有所不同。我们课本中经常所教的诸如缩写、扩写、仿写、改写(包括变换人称写、变换文体写、改换顺序写等)之类皆属于“变形创新”的方法。这种做法对于初学者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写作的知识与技巧有更深的感受,而且也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交给他们一把打开作文大门的钥匙,教会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如何去学习写作。与此同时的另一种形式更值得提倡——那就是对“生活素材”的变形创新。生活是文学之源,不管你写的是什么,都来自于生活
三、激活创新契机
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等,都可以触动同学们的思绪,成为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突然会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会闪耀着光彩,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特殊的联系。写父亲的文章可谓多矣,朱自清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背影》,这就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成了他写作的契机。中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曾获得“世界邮政日”征文一等奖的辽宁省学生曾晖在总结经验时写道:“苦思冥想几天,也没想出一个思路,收到朋友来信,我脑子里便来了灵感。”“找准契机就把握住了纲领,我写得很轻松,很潇洒,可以说是一气呵成。”我国当代作家何大霖曾打了一个比方:“好像有一堆柴在那里冒烟,就是烧不起来,扣人心弦。例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愿“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鲁迅的《药》中老栓为儿子治病而买人血馒头,结果小栓在一片“好药”的议论之后死去;《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行动教育下,终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觉得有些迂的车夫成了“我”须仰视才且“时时记起”的人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巧设文章“转折点”。
四、启发创新联想
在提倡写实的氛围中,联想似乎已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词语了,然而“想象”是创新的思维灵魂,只有让“想象”插上翅膀,我们才能飞上蓝天,飞向一个广阔而崭新的天地。安徒生的瑰丽的童话世界,虚幻的科幻作品,我们现在电视上儿童最喜爱的“多来A梦”,现在世上隆重登场的“哈利波特”,不都是想象的杰作吗?现在的学生,那种三点一线式的单调而紧张的学习生活,确实不能提供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因此每次课堂或考试中的作文里无不充溢着那种机械模仿式的作文,虽然做一些变形处理,但内容,形式等近乎雷同的文章可以说数不胜数,而有创新意味的则是屈指可数,真是提不起改作文的兴致。这不能怪学生,因为他们的生活天空只有那么宽,而我们的教学却又始终强调一个“真”,为了分没办法,总不能不写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该反省呢?想象是根据写作的需要,融合自己的生活积累,本着艺术真实的原则,虚设所需的各种材料,构思成文。当然,联想不是虚假,它是艺术的真实,我们老师大可不必担心学生是在弄虚作假。其实,只要学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不管他飞得多高,它永远都离不开生活的土地的。
五、优化学生的创新品格。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思想是语言的内核。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而思想的质量则决定了语言的表达质量;浅薄的思想必然产生无味的语言,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就只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修养、精神品质决定了文章的价值取向。因此,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优化其创新品格是写出有创造性作文的关键。
我们组织专题讲座,强化当前中学生应当弄清的十种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开拓创新观念、自强自立观念、时间观念、艰苦创业观念。
我们让学生搜集积累如下几类材料:自我与时代类(世纪之交的思考、展望二十一世纪以及科技、教育、文艺、体育等成果);自我与祖国类(爱国主义、理想与情操、一国两制、勿忘国耻、反腐倡廉、香港澳门回归);自我与学校类(尊师重教、知识的能量、文化学习、育人环境等);自我与传统美德类(关心他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道德修养、艰苦奋斗等);自我与家庭类(自强不息、生存能力、良好习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等);自我与生态环境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
在这种灌输、引导、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他们的作文和做人能进入更高的境界,为作文创新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学生作文如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不但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总之,我们要大力提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写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章来。为学生日后成长为开拓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2.浅谈创新英语教学 篇二
关键词:PLC技术,创新教学,生活教学,多媒体教学,任务驱动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PLC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 这也使得PLC应用这一高职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瞩目。如何提升PLC应用课程的教学效率,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PLC专业人才的需求呢?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切入点。以下,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 就高职PLC创新教学策略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
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大多较为薄弱, 而且对照抄照搬教材进行“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方式很抵触, 因此, 高职教师在教学PLC应用技术具体知识点时, 可以立足于高职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实际经验, 从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寻找与所学知识点密切相关的素材。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深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点的深刻认知与理解大有裨益。
我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如, 在教学“点动与长动控制电路”时涉及“按钮”这一知识点, 我就以学生所熟悉的电脑这一实物出发, 进行了生活化的教学。首先, 以电脑主机上的按钮为例, 让学生熟悉了按钮的外形结构;随后让学生进行按动按钮的亲身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抽化出了按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这样一来, 学生就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最后, 我还鼓励学生尝试将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实物与按钮的工作原理图进行一一对应。由于这一学习活动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格外高涨, 并都踊跃且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这表明, 贴合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是创新高职PLC应用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高职学生追求新鲜、个性, 对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外界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究兴趣及了解欲望。鉴于高职学生的这一主观学习需求, 教师在开展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时, 可以恰当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直观生动的特点进行相关知识点的阐述。这样既能使得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较长的时间, 同时, 学生又能在高涨的学习兴趣下不知不觉地对所学的知识点产成足够深刻的印象, 而这显然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对此, 我感受颇为深刻。如, 在讲解PLC编程这一内容时, 以智能群控电梯工作过程的编程为例, 利用多媒体教辅设备进行了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教学步骤为:首先, 师生一起分析智能群控电梯的工作过程;然后借助多媒体教辅设备对智能群控电梯的工作过程进行模拟的动画演示, 最后再利用多媒体教辅手段对智能群控电梯的工作过程进行编程。多媒体教学设备带给了学生较强的视觉感官冲击, 在维持其学习注意力的同时, 使得他们对PLC编程这一知识点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 大大优化了课堂学习效果。这表明, 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高职PLC应用技术的教学能取得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设置任务辅助开展教学
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中教育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其致力于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均衡、协调发展的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仅仅教给学生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点, 更应当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稳步发展,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日后的职业生涯。
也正因为如此, 我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就会结合实际教学情况, 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设置一些与他们实际水平相符合的学习任务。学生可独立完成, 也可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同样以编程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 我在讲解了相关的知识点之后, 便向学生设置了一项学习任务:对舞台升降表演的过程进行编程。这一任务难度较大, 因此, 我便要求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该任务。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 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就连平时很少认真学习的学生也都格外主动, 他们凭借集体智慧与能力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学习任务。虽然任务难度较大, 但学生完成的结果较为理想。如此,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之中的运用大大促进了学生实践运用技能的发展、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
创新高职PLC应用课程教学的方式及策略并不仅局限于我上述所提到的三个方面。教学有法, 贵在得法。只要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平衡发展的教学方法都能称得上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高职教师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 多多探索、大胆突破、积极实践。这样才能在创新PLC应用技术教学形式的同时, 保证获取效益与质量兼具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包尔锋.浅谈PLC教学与创新实习[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5) .
3.浅谈初中英语创新教学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 素质教育 创新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改革的大方向,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离不开英语,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呢?下面我谈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素质教育的一些认识和实施体会。
一、传统教学模式阻碍初中英语素质教育的原因分析
1.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重视对现有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对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创造才能。2.教师怕学生不会创新;怕让学生创新而控制不了课堂:怕耽误时间完不成进度,失去了创新和利于学生素质提升的机会。3.广大教师驾驭以结构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语法为主线的英语教学,陈旧的教学方法在其脑海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变成教师是自始至终的演员,教师是演讲者,学生仍没有多少参与的余地,使学生在听、说、读、写上不能全面发展。
二、初中英语创新教学的发展对策
1.教材为依据,备好“新”课。
在教学中,教材是教学从教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创设新的教学方式方法都应该立足于教材。教师实践中,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准确的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点,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浅出的把教材蕴含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听,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1]。教师在教学中,要切记把以前的教案稍加修改,就运用到新的教学中。备课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都足够证明备课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教师在备课上不断的创新,不仅仅能够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基础知识,还能够获得展示创新能力的机会。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不要只是讲述语法与单词,还应该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感性材料和多角度的切入点,让学生全方面的了解事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把学生从懵懂不知引到清楚明白的彼岸。
2.重新定位并转变教师角色,坚持利于创新性的教学原则。
(1)在新课标要求下,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性素质,教师首先应从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中解放出来,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和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完成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教学原则直接指导教师的教学态度、方式、效率等。坚持有利于创新性的教学原则,对教学成效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坚持民主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参与原则、激励原则、兴趣教学等原则,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度的提高大有帮助,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1)提升学习的自主性。生动有趣,富有启发的英语课外活动是促使学生灵活、自由地运用课堂知识、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一种英语教学形式,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英语学习很大程度上是考學生自己去积累和运用,只有很好地做到这些要求,学生方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初中英语学习以及以后的高中英语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2)打破固定思维方式,提升学习的创新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专家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质疑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要让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包含的创造性元素。教师在学生质疑不同的语法和句子结构时,可以不直接进行否定,逆向思维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有价值的提问仔细思考并参阅资料对其正确与否进行确认,支持学生学会质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的怀疑精神,提升其学习的创新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是教学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和使用教材中的创造性元素[2]。此外,要注意对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的控制,在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运用的同时,组织师生共同探讨具有争议性和创新兴的知识点。
4.在创新性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1)积极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情景模拟中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教师要积极尝试开展如模拟英语访谈节目、圣诞夜晚会等英语交流、互动性较高的教学活动。此外,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平等参与教学活动内容的机会和平台,如布置开放式课堂或课后作业,让学生发挥创新性思维,分组策划课堂活动内容等。通过此类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供学生参与度,提升其学习主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进而提高素质教学质量。
(2)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如今我们已进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电脑、互联网、语音室配备已广泛应用于初中教学活动。鉴于此,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等进行英语教学活动,如英文电影、视频的播放,语音设备的善用等。除此之外,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后或假期,利用互联网等学唱英文歌曲,欣赏英文经典电影,甚至进行远程英语学习等。
三、结束语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初中英语创新教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初中英语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进行创新英语教材讲授、创新英语教学方法等全方位的改革。此外,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更多是担负着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新时期,广大的英语教师作为中学基础教学部分的中坚力量,应积极思考,努力创新。
参考文献:
[1]齐志华.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现代读.2012,(04).
4.浅谈创新英语教学 篇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深深地扎根广大教育工作者心中.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就有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今学生成为新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如何组织全新的课堂,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整合教材、教师自身、学生、环境四位一体的新课程资源,以全人教育的价值取向去着眼于学生——这个“成长”的个体呢?我认为有效率的“课堂教学方式”,势必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科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教学方式”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我们否定的都是教学研究中的“模式化”倾向,而不是反对方式结构本身,因为方式结构本身既打破了教学模式对师生活动的束傅,使师生间互动、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综合上述科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感悟,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当今课改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基础。
(一)在情景中体验,在体验中构建
创设美丽活动的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体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改革后新型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无论是美丽优雅生态环境,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表达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瑕想飞飞的音乐情景,都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营造学生切身体验的氛围。如:教数学“圆的周长”一节可以先出示“自行车的车轮滚动一周有多长呢?”疑向,教师演示,引发学生自冥思若想。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之后,教师再点明课题,这种情境的创设,诱发性不言而喻。
(二)在体验中构建全新的知识结构
在不断的研究中,我们强调小学语文和数学课堂教学要剔去繁锁教学程序,重视学生的感悟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感悟,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开展“课堂结构与效率”研讨教学古诗《石灰吟》一文时,学生朗读了古诗,先让学生读读石灰的特点?学生概括为“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要留清白”。然而让学生讨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石灰特点的人?学生分别举了变法英雄潭嗣同、抗日英雄扬靖宇、赵一曼、还有我们熟悉的英雄刘胡兰,江雪琴他们都是为祖国的解放和独立献身的英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感悟到象征英雄的物体:红梅、青松„„等等,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不畏风雨,不怕牺牲,处逆境而不屈服。短短的四句诗,学生通过感悟心中构成了石灰特点→类比人物→类比物体→类比物体特点。互动的课堂,学生的体验,这样一个知识框架。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在学生心灵中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结构。
直观教学、通过演示。学生可以零距离地体验,如我教“圆的周长”一节,先让学生用一个圆在一定长度的物体上滚一圈,再量量圆的半径。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悟出求周长的公式。在教学中,教师提示性的点拨,用心良苦的演示,使学生的思维如水墨画般缓缓散开。
(三)教学目标的明确呈现,让互动的课堂流放异彩 叶圣陶 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著名教育家这一段精辟的论述,阐述了教者、学者、教材之间的辩论关系。既然教材只是受教育者的一个蓝本,那么教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呈现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的锁定,是教者根据教材,教学情境,教学对象等整合教学资源,去粗取精,从杂乱的知识点、能力点诸当中,提取的一节课或某一课的学习目标,它具有多元性,科学性。教师呈现出教学目标,能良好地让求知者凝聚思考的目光,嚼咀知识的蓝本,让“疑难问题”的飓风,卷过学生平静的心海,造成生生互动,合作探索的课堂局面。
为深化课改,现在学校全体教师正探究践行小学课堂教学新的方式结构。即:创景导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目的,以结合授课内容为前提,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看图画等多种形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主动阅读(学生带着前面创设情景时留下的悬念饱含寻求答案的激情去主动阅读课文。)——呈现目标(教师让学生谈阅读后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然后教师有选择性的按顺序将学生提出的涉及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问题进行板书。对学生提出的不涉及本课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师用简短的话语给与答复,对学生不能提及到的本课教学目标,教师可用商讨的口吻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生生互动(围绕已呈现的目标教师组织学生互动探讨解答。)——师生互动(对学生互动探讨仍解答不出的学习目标教师可用商讨的口吻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小结(靠近学困生,让他们针对呈现的目标谈对本节课学习后的收获,然后指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辅小结。)——品读欣赏(文科)——当堂训练(围绕目标,分层设题,拓展延伸。)这一宏观粗略的教学模式,崇尚“以人为本”,感悟创新的教育宗旨,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原则,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转换角色的课改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一堂课自始至终,非“师生、生生互动”才能完成教学目标不可。
过去的一堂课,要求的是“安静”,便于老师讲解,或便于老师逢场作秀,再加上偶尔几个学生的争论,全班学生的掌声的点缀,把课堂的表面敷衍得完完美美。如今的课改,是真改,是师生平等,相互探究,相互交流,从心灵的碰撞中达成共识,共同获取真知,如:一任语文教师教小学一年级,提出了“春天,冰雪融化了是什么?”标准答案是什么?小学生议论纷纷,可以是流水,也可以是花朵,也可是杨柳,小草,绿色„„等等,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答案,它只有通过生生互动才能完成,而不是教师一手遮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时,小学生奇妙的想象,审美的情趣,不同的已有生活经验的结合,它们隐藏在答案背后,贯彻了多维目标的情景落实,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构建,有力的促进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质”的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并非旧课堂中的“热闹”罢了。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应注重正确的引导,让课堂教学得以升华
课改以后,人们特别关注一节课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许有的人认为,只要把课桌椅排成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如:丁字形、方形即可。再让学生去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高高地立在讲台上,一味把追求形式的变化,场面的热闹。可是教师要把握契机对正在学习的学生进行点拨。学生或概念模糊,或真知与谬误难分,或挖掘不出知识内涵,等等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感悟内容之前,教师可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取不同组织形式,如网络法、集合法、表格法、列主题纲要、列符号纲要等等、想方设法使新知识纳入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中,使之网络化,结构的方式的明朗化,在师生互动中,学生的认识表达卡住了时,教师可以通过重读内容,评价点拨,语言鼓励,思维顺向或逆向牵引,对学生的思维来个推波助澜,让学生的认识,与表达再上一个新台阶。新的课堂解放了学生的空间。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时间更多了,留下的“疑点”也就更多了。如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某班共51人,男生人数的3/4等于女生人数的2/3,这个班男、女生名是多少人?这一题学生对题意一看便懂,就是列不出方程,教师可引导学生按比例分配的思路来解,也可利用倒数性质来解,转化条件,巧妙解题。“自主、合作、探究”的路学生走得辛苦,教师的引导下一阵“及时雨”,让孩子们洗去风尘,思路更开阔。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应注重巧妙的课堂应变,抓住课堂教学关键
课堂应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巧妙的课堂应变是课堂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巧妙的课堂应变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
(一)因势利导、借题发挥
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指名学生读第三节,由于读课文的同学胆小害羞声音特小,引发了同学们的一片笑声,以至使这名学生尴尬难堪。我马上制止了同学们的讥笑,发表自己的观点说:“我认为这名同学读得特好!”我的话引来了全班同学一片疑惑惊愕的眼神。我接着说:“这名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很深,已将自己朗读的感情融入到了课文之中,我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同学们拿出笔,划出这一段中的窃窃私语这一个词,然后结合课文说说它的意思。”接下来的效果可想而知,既缓解了这名同学的尴尬难堪树立了他的自信心,又让全班同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媚眼暗示、抚摸质疑
在教《荔枝》一文时,老师质疑,荔枝生长在什么地方?你品赏过吗?这时学生能够很容易回答,但是有的学生开始说说笑笑,议论自己吃龙眼的体会,与主题无关。这时教师以眼神暗示学生,并走到跟前摸摸学生的头,点他发言,回答正确,巧妙地纠正了学生思考中的偏差。
(三)借机发挥、化解尴尬
教师常常会交家庭作业,一次大多数同学不能完成,要是批评打击了一大片,势必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这时,教师心生一计,要没完成作业的同学,写一篇题为《我尝到了贪玩的苦头》的作文,老师声明并非惩罚,交者评奖,结果佳作不少。
(四)巧妙纠错、缓解窘态
再优秀的教师也有失误的时候,如:板书失误,语言失误等等,这时老师很尴尬,处理不好,会给学生留下谈论的话柄。有一次,我在黑板上板书:“罗嗦”一词,结果写成了“哆嗦”,有学生指出。老师又心生一计,让一名学生改这个错别字,老师质疑,这是一个形声字叫Х形Х声,巧妙纠错,既显老师虚心,又加深了学生印象。
巧妙的课堂应变一般在突发,始料未及之中,教师的应变能力就在于把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因素转化于有利于,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契机,继而转入正常,它既是教师的高明之处,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五、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要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在关注知识复习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复习时,更应关注课的内容和学生学的效果,要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才会有信心和动力再次出击。在复习时,课堂上,要根据问题的难易让不同的学生来回答。让学习能力最弱的学生来背诵,还对他们提出表扬和肯定,激起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求比一比、赛一赛,谁全部口诀正确就可以得到一颗星并贴上墙。如发现胆小的学生也举手发言时,应及时鼓励他:“你今天的表现真棒!明天能更大胆吗?”等。我们知道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这些方式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六、要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运用好微课教学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欢迎,它带来了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的变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是极为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开发微课教学,实现翻转课堂,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第一手感性材料,使学生储备丰富的表象信息,为他们实现信息重组、进行“再发现、再创造”打下基础,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分层教学也极为有利。但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一定要有“度”,否则将达不到目标,得不到效果。
七、创新型课堂教学方式
(一)多维性教学方式
多维性教学模式要注重学习方式个性化,要改变传统的接受性教学的“一锅煮”、“齐步走”、“一刀切”格局,通过现代教学技术开辟学生个性化的教学途径,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兴趣,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维性活动,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二)主体性教学方式
主体性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作用。教师要彻底改变知识权威思想,更新知识垄断做法,要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生传递广泛的知识信息,积极帮助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创立丰富多彩的知识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主动探索研究,自觉地发现问题,挖掘问题,解决问题,使每一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均有所得,均有所获。
(三)活动性教学方式
活动性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教学模式。不同学科的知识信息都可以通过学生做游戏,扮演角色,对话、表演、操作、讨论、竞赛等方式使之相互交叉、融合、互衬和泛化。
(四)探究性教学方式
根据“过程性教学原则”,探究性教学要立足于文化知识的创立过程去发现问题,立足于知识的发展过程去分析问题,立足于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去解决问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交流体会,长叹感受,促使大家从未知到已知,从正面到反面,从运动到静止,从直观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等探究过程去寻找事物的发展规律,形成规律。从中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获得运用知识的技能。
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篇五
【摘 要】创新是人们利用现有的物质或知识,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型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最后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新的教育理念。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开创新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一、教学目标的创新
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很大程度是反映在教学目标上。创新教育下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情况,还应涵盖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相关内容。传统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学生情感上的诉求。创新教育需要学校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更多对学生情感上进行关注,关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走创新教育之路,小学语文在教学目标上就应该做出调整。
例如,老师在教学生《桥》这一课的内容时,不要只是关注学生对《桥》这篇课文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的掌握上,而是转向关注学生在这一课中的感受,引导学生对桥进行联想,从而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桥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学生对桥就有更深入的理解。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起来也更容易。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小学语文课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教材课本是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运用到的最平常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也多是单一的训练形式,像小学语文中经常出现的造句的内容,基本都是给定学生一个或两个词仍学生进行扩写。这是一个很常规的教学形式,但是,如果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过分局限于当前的课本,训练方式过分拘泥于当前的阅读和写作的练习方式,毫无疑问会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带来很大的阻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对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应该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会有古诗的学习,比如贺知章的《咏柳》这首诗,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先由老师朗读一遍,然后学生跟着老师朗读一遍。完成朗读后,老师对古诗进行翻译、讲解。这种教学方法非常的古板,创新教育下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多的考察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慢慢体会诗中的内容和含义,最后由老师进行分析和讲解。另外,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性的利用生活中的教学元素融入课堂,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式的创新
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离不开创新教育方式,传统的单向性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体验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传统的单向性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思考过程很少,而思考恰恰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第一步,所以,在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中,必须做到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
例如,小学语文课本里《威尼斯的小艇》这篇文章,很好的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异国风情。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就是老师给学生朗读、解释课文的生词,然后再阅读讲解正篇课文。教师采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老师可以在讲授这一课的前两天布置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回家之后,自己动手用纸折一艘小艇,再让父母查找威尼斯的影像资料等。然后,再用简短的文字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写下来,在讲授《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演讲活动,活动内容即为学生课前准备的一些体会和感悟,或者是对威尼斯这座城市的一些感受。
四、教学考评的创新
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需要教学考评来检验。而教学考评的方式可以直接决定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如果教学考评中侧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那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是侧重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所以,教学内容选择教材即可,教学方式运用传统教?W也足以应对,这就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就必须从创新教学考评方式开始。
传统的小学语文的教学考评的方式,大多是在期中和期末为学生制定考试计划,基本上以学生试卷的成绩分数为主。创新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考评不仅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运用能力,所以,对于教学评价要从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考察,同时,完善语文教学考评的制度。
五、结语
创新教育符合新时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将创新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将创新教育的思想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学生与学校、教育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6.浅谈识字写字教学的创新 篇六
(该文选自花开花落的博客)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还要写会3000个,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能把字写对,写美观。而对于学生一旦具有良好的识字、写字的习惯,不仅对于学好语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会成为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识字写字教学何如何创新而又高效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关注情感体验,培育学生自主识字的动力
1.突现汉字图画美的特质,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
学习材料自身的丽质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第一要素。在识字中要展示汉字的图画美,阐释汉字的意境美,揭示汉字的理趣美,更要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图画美,感受汉字的意境美,参悟汉字的理趣美,逐步形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在写字教学中要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形体美(读帖),拷贝汉字的形体美(描红),表现汉字的形体美(写字)。
2.以成功的识字过程,确立学生识字的自信。
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识写分开”,低年级“多识少写”的原则,不要任意拔高要求。满足了自己的虚荣,放任了自己的随意,学生苦不堪言,就会消极怠工,甚至于破罐子破摔。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让学生感到识字的快乐;指导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地识字,让学生感到识字的乐趣;给学生创造运用汉字的机会,让学生感受识字的有用和自豪感。轻松的、快乐的、有用的识字过程,必能使学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新一轮识字活动。
二、创新教学方法,多渠道提高教学效率
1.情境法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汉字、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漏写一点,老师可以画出一副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老师指出“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的眼泪。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滴了。又如教“跑”“跳”“推”等字时,可让学生相应地做这些动作。
2.自主法识字。
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分析能力相应提高。因此,启发他们用换偏旁法,用画一画、贴一贴的形式来表现。学生们为完成这一任务,都主动收集周围资料。这样,在识字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又培养了主动收集资料,制作学具的好习惯。
3.游戏法识字。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各种与识字相联系起来的游戏,引其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
(1)找朋友。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放”字说:“我是‘放’,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学”的学生马上出来和“放”合在一起,说:“我是‘学’,和‘放’组成‘放学’。”全班读“放学”。
(2)摘水果。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如:“杨、扬”,“刻、孩”,“栏、拦”等。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3)动物找食。老师在黑板上贴上带有汉字的食物画,如:虫、竹叶、青草、萝卜,又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动物画,如青蛙、熊猫、山羊、小兔,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事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出他们各自喜欢的事物,相对应地贴在一起。
三、关注习惯养成,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1.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内识字是有序的,但识字还有无序的一面,那就是课内外随机、自主的识字。如果学生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识字,那识字将是高效的。主动识字的习惯也需要严格训练。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见一个字识一个字,不放过一个生字,还要让学生见一思十,识一个字想想与之相类的还有哪些字。当识字成为一种习惯,识字教学的目标才算真正完成了,或者说有了一定的高度。
2.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习惯。
如果所有的字都需要别人来教,那识字必将是有限的、低效的、缺乏张力的。如果学生能运用字典独立识字,识字教学又上了一个台阶。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个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翻一翻字典,会读了、理解了,学生必是自豪的。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摆脱教师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还需要我们促使学生勤于乐于使用字典,最终形成有益终生的一种习惯。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将字典作为一种须臾不离的学习用具,把识字的任务作为皮球踢给学生,教着,引着,甚至逼着学生查字典识字。
3.认真写字的习惯。
写字是巩固识字的过程,更是接受汉字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过多地强调前者,以大量的书写泯灭学生书写的兴趣。写字教学应求精求有效,在少写中培养学生的书写素质。”提笔既是练字时。”习惯必须从坐姿、握笔等点滴抓起,以一贯之。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在严格的操练中才能逐步形成。对此,教师不能心太软,更不能有松懈之心。严师出高徒,用在这儿是十分恰当的。专门的写字要严格,作业书写要严格,课中写几个字或课后写字也要严格,甚至于其他科作业也要严格要求。同时要注意分寸,达到“规范、端正、整洁”即可,切不可拔高要求。各种版本的教材均提供了良好的训练思路,教师必须认真揣摩,创造性使用。
四、关注语言环境,拓展多维度识字的时空
1.在生活中学
课内识字是有限的。课外识字却是无限的。一个学生识字水平的高低、识字量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他识字的时空是否宽广。学生生活在汉语环境中,生活在汉语汉字的世界里,耳闻目睹均是汉字的音与形。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汉字,有一种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一方面会给课内有序识字提供丰厚的经验,也会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
2.在生活中用
学生是以汉语为工具生活、交流、思考的,经过学生口耳手脑的汉字是大量的、多样的。每个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着汉字,但这是下意识的,是自然状态的。我们所说的在生活中用,一方面是让学生有意识地用,咬文嚼字地用;一方面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去用学过的字词,增加使用的机会,增强运用汉字的成功感,丰厚运用汉字的经验。
7.浅谈英语创新教学模式 篇七
关键词:英语,创新教育,模式,思维,能力
英语的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变革的主旋律。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一次飞跃性变革。因此,英语教育的思维方法、教学目的、教育模式等也必须做相应变革。
一、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课堂教学一般只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全面素质的提高,只把学生看成是灌输知识的客体,而未把学生当作课堂角色的参与者和主体。这种教学方式其本质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载体。它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知识,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即忽视了学生的发现和探索精神,无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习成为被动接受、机械记忆、乏味重复的过程,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摧残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导致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不仅不能实现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反而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阻力。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是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当前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深刻变革中,英语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跳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用新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真正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增进学生自主意识,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自我完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不束缚学生思维,不满堂灌,不包办代替,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学习。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关照和帮助,引导他们反思自己思维过程,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找出避免错误的方法。要教给学生思维策略、记忆策略和复习策略等,系统地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型”教学模式、“探究型”教学模式等创新模式来实现角色的转变。
二、构建新模式
1. 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Andrew littlejohn认为,任务型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完成任务为导向的活动。它要求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以话题为单位,以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兴趣爱好为依据,设计出具有实际意义、以交际为目标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主动运用目的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是:它关心的不是语言形式,而是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它模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它关注的是学生能否完成任务,而不是学生的表达是否错误。
任务型语言教学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任务前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有益的输入,帮助他们理解任务的主题和目标,说明任务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完成任务,如何提高完成任务的质量,帮助他们熟悉话题,识别生词和短语,还可以组织学生听与任务相关的录音,阅读与任务相关的文字资料。二是,任务中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布置多个微型任务,让学生逐一完成。学生可以个人形式,也可以结对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该阶段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鼓励者,给学生以充分的表达机会,让他们主动自主地完成任务。三是,任务后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向全班展示任务完成成果。教师可先让若干同伴或小组向全班做简要汇报,再与大家一起对结论进行比较;也可以只让一两个小组做完整汇报,其他人进行评论、补充观点,大家做笔记。
2.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适用于各学科的学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思考,通过研究,主动地获得知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及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主导者。教师要经常反思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精心地设计各种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积极学习的机会;注重设问技巧,设置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以产生新的问题,从而使学习过程不断走向深入;重视并鼓励学生积极反馈信息,特别是当反馈信息存疑时,要有效地检查原因,并适当地指导学生。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的英语语言知识和科学、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真正完成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要让学生表现出积极学习的愿望,主动寻求与教师、同学的合作,对学习充满信心,愿意承担可能失败的风险;学生乐意接受学习任务,全身心投入到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审慎的观察力,选择和利用他们需要的一切资料,自由地与教师和同学们研讨。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细节和变化,关心事件进程和结果,明察相似与不同,用多种形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包括写论文、记日记、手工制作、绘制图形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学科策略,本着以解决一个问题为途径的原则去扩大成果,触类旁通,力求引出新发现。要在每一个学习的间隙,不断地反思学习的全过程,积累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和困难。总之,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以及形成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良好习惯。
3.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作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生学习新课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将课堂置于一定的情景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也可以从复习已学知识开始,让学生开展联想,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6名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学生在小组互动学习情景中,讨论和解决问题,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机会。这种合作或讨论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的思维过程表现出来;通过合作,可以把解决问题的“认知负担”分散到各个小组成员的身上。每个成员分别负责某个学习要点,成为某个主题的“专家”,通过合作,解决单个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必须做到每人能自主探索,每个成员都在贡献“思想”,而不只是借用“思想”。因此,小组内要明确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责任,让每个成员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合作学习把学生从传统的班级授课中单纯的“旁听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加者,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学习活动中相互协作的伙伴。因此,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
由于人的思维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约定性、客观性,它总是遵循由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再到创造思维这一过程。因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1. 形象教学,启发创造性思维
(1) 创设情境。把那些新颖别致或日常生活所熟悉的吃的、用的、玩的等实物引进课堂,不仅给学生以新奇有趣的情景,更使学生把有关英语词语和与其相应的具体事物直接联系、对应起来,输入大脑,让他们直接感知、理解词语的意义,减少母语的中介作用,进而培养其英语思维能力。
(2) 利用行为动作的演示作用。由于有些语言的意义适合于动作、表情、手势、姿态等演示,因而可以运用英语教学的全身反应法,帮助学生把具体的行为动作与相应的英语词语建立直接联系,消除母语的中介作用,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演示、幻灯等手段辅助教学。图画具有形象、生动、具体、对学生吸引力强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2. 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
(1) 概括、归纳等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概括、归纳、推理、论证、总结等是抽象思维能力的体现,也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基本功。教学中可采用诸如组织学生做结构相似类型题的练习,安排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方法等训练,提高归纳、概括、整理等能力,同时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 联想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利用同类词练习训练学生的纵向联想思维,利用同义词训练横向联想思维,利用反义词训练逆向联想思维。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以及自由联想,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广阔性。
(3) 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发散思维可以在同一客体不变的事物中求变化,并以此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广阔性,使之能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表达问题,克服思维定势。比如,教师在句型教学中使用发散式习题,引导学生从“发散点”出发进行各种表达练习。教师的提问应一改过去判别性、叙述性、说理性问题而可以设计成多种答案的发散性问题,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师的束缚,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这类提问所激发的正是发散思维。因此,这种提问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潜能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
3. 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强化创造性思维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困难之一是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较大,而学生总习惯用母语思维,按照母语的惯性学习英语,影响学习效果,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英语教师要千方百计营造英语的语言环境,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一种潜能,等待着教师去唤醒,去激发。唤醒是在教师启发下的学生主体意识的萌发;激发是在客观外力的作用下使学生主体力量得到展现。唤醒和激发是对学生创造心灵的呼唤,是等待学生创造心灵的积极应答。因此培养创新能力是一门艺术。创新能力是一种高级能力。它体现着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它是知识能力和人格个性的有机融合和促进,是各种知识与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内化、契合和碰撞后所产生的一瞬间的灵感。因此培养创新能力又是一种科学。创新能力在学生的身边,蕴涵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存在于每个学生的个体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的。那么,就英语教学而言,应该从以下四点出发:
(1) 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2) 树立主体意识,培养探究能力; (3) 巧设参与方式,培养实践能力; (4) 辟建教学途径,培养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不应再被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建构者和生成者。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英语教学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云.英语教学中的创造教育[J].中学教育, 2001, (8) .
8.浅谈英语创新课堂教学 篇八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创新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学生需要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考不会遭到批评、训斥、非议时,他才会进一步的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在一个心灵不受压抑,一个观点得以自由绽放的环境中,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展示。因此教师要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让他们多一点自信,多一点“自由呼吸”。俗语说“勤能补拙”,我体会到“情”也会补拙,当我班有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时,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安排他们坐在学习好的学生旁边,跟人家学习,久而久之他们有了进步。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学生才能真正有“客体”变为“主体”,乐观而自信,才能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变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蓬勃的创造力,才能为创新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挖掘教学素材的趣味性,是创新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
教师成为课程实施的核心。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并不是被动的、忠实地执行,而是根据自己学习的新理念、价值观、教学经验、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加工,把教学材料转化成适应学生学习,以适合自己教学的个性化方式,这是教师创新实施的新体现,也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必然追求。
新教材为我们创新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素材,教师应深挖教材的趣味性,创造性地、合理化的实用教材,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一个活的载体,我们可以设计成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短剧,从课前预习到课上导入、点播、“剧情表演”,让每一位学生不知不觉地陷入学习知识的“陷阱”,使学生不再读死书,死读书,为机械的背书而无奈。如;Book1L31让学生事先准备好donut, hot dog,招待员帽子、服装,端着盘子、酒瓶子表演“剧情”。再如L35,让学生准备蛋糕模型、蜡烛、礼品盒,除此以外,还可准备饺子、长寿面、水果等,一起唱Happy Birthday。这样课堂气氛将会多么热烈。
三、寻求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是创新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当我们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之后,教师课堂行为也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教师一味的讲授必然会导致学生的懒惰;知识点的反复重复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厌烦;教师行为模式化的运作必然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这一系列的呆板教学行为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真正让课堂教学鲜活起来,就必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在创新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师需要转换角色,由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冲破以“讲”为主的束缚,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照顾每一位学生。要根据教材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
1、Pair work. 新教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编写了大量的对话,在平时对话中让学生找好自己的搭档,等老师处理完重点后,让学生迅速练习,然后进行模拟练习。
2、Stop!Go! 开展此游戏时,让学生在非常紧张、刺激的情况下,进行强化训练。
3、Find friends.此游戏可随意结合Partner,学生可离开座位,随意寻找自己的搭档进行对话,最后老师统计,看在同一时间内谁找的朋友多,谁就获胜。此游戏学生全部参加。
4、Act.分角色表演模拟对话,此活动要求有道具,师生可共同准备也可学生自己准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5、分组讨论竞赛。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性格特点进行优化组合,座位调换,进行一帮一,一带一的互助互学活动。使学生每一节课都有一种新鲜感。小组学习给与学生不同的角色,同等的机会。使那些后进生不再无助,不再被冷落,不再被“边缘”,同样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6、用英语即兴描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快速思维能力。
7、大家的事情大家议。在上英语作文课时,就句子的写法,让学生举手发言,大家评,大家议,大家改,谁的好就采纳谁的,从中让每位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能够共享知识,共享智慧,达到心灵审美的自足、自适、自娱和自我提升。
【浅谈创新英语教学】推荐阅读: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创新教学探究08-15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08-13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07-17
英语课堂创新实践10-07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07-19
创新大学英语教案07-22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创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0-14
浅谈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论文10-16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1-05
谈创新教育(中学英语)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