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安全检查表

2024-07-17

施工升降机安全检查表(精选7篇)

1.施工升降机安全检查表 篇一

施工升降机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及电气安全要求施工升降机是一种采用齿轮啮合方式或钢丝绳提升方式,使吊笼作垂直或倾斜运动,用以分层输送人员和物料的高效率的垂直运输施工机械,由于结构轻巧运行平稳性能稳定装拆简便搬运灵活起升高度大运载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建筑施工与维修。

1.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部结构无变形,连接螺栓无松动;

2)齿条与齿轮、导向轮与导轨均接合正常;

3)各部钢丝绳固定良好,无异常磨损;

4)运行范围内无障碍。

2.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电缆,接地线完整无损,控制开关在零位。电源接通后,应检查并确认电压正常,应测试无漏电现象。应试验并确认各限位装置、梯笼、围护门等处的电器联锁装置良好可靠,电器仪表灵敏有效。启动后,应进行空载升降试验,测定各传动机构制动器的效能,确认正常后,方可开始作业。

3.升降机在每班首次载重运行时,当梯笼升离地面1~2m时,应停机试验制动器的可靠性;当发现制动效果不良时,应调整或修复后方可运行。

4.梯笼内乘人或载物时,应使载荷均匀分布,不得偏重。严禁超载运行。

5.操作人员应根据指挥信号操作。作业前应鸣声示意。在升降机未切断总电源开关前,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作岗位。

物料提升机,作为一种固定装置的机械输送设备,在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都被广泛应用。除了因为它的承载范围广,对物料的品种要求较少,还有很多方面决定了它能应用于不同规模的散装物料的提升运输。

还有新型号的物料提升机不仅保留了原先的优点更增加了可靠性好、寿命长等等更多适合在工地上使用的优点也让物料提升机一直被广泛应用至今!

电气安全要求:1.选用的电气设备及电气元件,必须符合提升机工作性能、工作环境等条件的要求,并有合格证。2.提升机的总电源应设短路保护及漏电保护装置,电动的主回路上,应同时装设短路、失压、过电流保护装置。3.电气设备的电阻值(包括对地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运行中必须大于1000Ω/V。4.提升机的金属结构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接地,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5.当提升机高度超过相邻建筑物的避雷装置保护范围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88中的4.4.2条规定条件装避雷装置,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6.工作照明开关,应与主要电源开关相互独立。当提升机电源被切断时,工作照明不应断电。各自的开关应有明显标志。7.禁止使用倒顺开关作为卷扬机的控制开关。8.电动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机基本技术要求》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书。9.提升机的电气设备的制作与组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要求

2.施工升降机安全检查表 篇二

1 升降机质量和安装单位的选择

升降机的选择一定要选择设备良好的、可靠的设备。施工单位在设备进场前必须要进行安全设备的检测和测试。通过检测升降机是否有齐全、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 其中包含着 (1) 清晰的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监督证明、安装说明书、备案等。 (2) 出产检测说明书、定期检验报告、自行维护证明、保养记录等。 (3) 历次安装验收资料。

而且对于安装单位需要有相应的安装资质管理经验, 安装人员需要有相应岗位的上岗证明, 我国对于升降机的安装和使用说明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 对此施工单位应当安排有此工作操作资格的人员进行施工作业。

2 监督施工升降机的初次安装

验收基础制作应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厂家的说明书或有资质的单位出具的基础进行施工, 并报请监理单位验收, 整理并存档相关的内业资料。这一步应注意以下3点:

(1) 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说明书或设计要求, 对于不符合的, 需要采取地基处理或基础加大等措施, 保证施工升降机安装后在使用过程中基础的稳固, 不发生沉降或其它不正常现象。

(2) 钢筋网格及预埋件。必须有隐蔽工程验收, 并报监理单位验收。

(3) 混凝土强度。必须有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报告, 且符合说明书或规范要求。

(4) 如果是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的, 应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支撑, 并有方案和计算书。

其次, 在升降机的安装过程中, 应在安装区域设置警戒线和明显的警示标语,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更不得在施工升降机未移交前进入吊笼进行操作。并且监督安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安装, 安装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上岗证, 在安装过程中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在安装设备主体时, 各停层层站的防护门也应同时安装。停层层门要符合G B T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和G B10055-2007《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的要求。

最后要把好验收关。在安装单位自检合格后报请施工单位验收时, 应先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出具检测合格报告后, 施工单位再组织安装、租赁、监理单位进行联合验收, 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投入使用。

3 升降机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升降机在使用过程当中, 应当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 通过每天记录升降机的使用状态, 每月进行升降机的情况汇总, 将升降机的情况及时记录在案。如果有设备维护或者更换, 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做好记录, 将更换设备的型号、出厂日期, 采购单位等做好登记, 以保证升降机的使用安全。具体而言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控制。

3.1 防坠安全器检测

防坠安全器是施工升降机上重要的一个部件, 主要是依靠它来消除吊笼坠落事故, 以保证乘员的安全。因此设备管理员在进行检测和维护升降机过程中, 应当及时做好测试和更换。一般而言, 每5年防坠安全器应当进行强制更换, 发现其出现故障或者问题时, 就应当立即更换处理。由于防坠安全器无法在日常生活中确定其是否完好无损, 需要专门的设备或者仪器进行检测。因此及时更换或者送检, 才能够将恶性事件防患于未然。

3.2 检查安全限位和保护装置

一般升降机为了保证使用人们的安全, 设置的保护装置都偏多,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 每天都需要有专门的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初步检测, 在使用前进行一次全行程的空载运行。运行正常后, 才能够投入使用。在测试运行过程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联锁保护装置

升降机的联锁保护装置都较多, 有围栏门机电联锁、进料门机电联锁、出料对开门电联锁等, 这些联锁都关系着整个升降机的保护装置的开启和运行。例如:机械联锁会使得围栏门自动锁死不能打开和停止升降机的启动。因此在测试过程中, 应当注意到测试的升降机的联锁是否正常, 是否出现联锁不正常等情况。

(2) 警铃是否正常、通话设备是否正常

警铃、通话设备都是升降机在停止的时候, 升降机内的人员和外部人员联系的通道, 不少升降机停顿之后, 其内部人员联系不上很容易造成人员恐慌或者恐惧, 因此此部分设备的检测也是重点。

(3) 开关的检测

开关的检测有几种:极限开关、上、下限位开关、笼顶逃生门安全开关等, 这些开关均需要检测相互碰撞位置是否准确、动作是否灵敏、可靠, 是否能够自动复位等。相互的弹簧是否起到缓冲的作用等。

(4) 防断 (松) 绳限位的安装有多种形式, 有依靠偏心绳轮碰触的, 当出现断 (松) 绳事故时, 绳轮向重心方向倒下压动限位开关切断电源使轿箱停止运行。还有靠铰链式绳轮碰触的, 铰链式绳轮应有倒向控制弹簧, 保证在断 (松) 绳事故状态下绳轮向限位开关方向倾倒。

(5) 电缆保护架的安装间距不应大于6m, 间距过大时, 遇到大风天气, 电缆会被风吹弯, 挂在脚手架上, 使吊笼无法下降, 严重时会将电缆挂断造成事故。

(6) 急停开关安装在司机操作的控制面板上, 供紧急情况下 (在其它限位、开关失灵时) 使用。按一下急停开关, 升降过程中的吊笼应能立即停止。

3.3 顶升加节维护

升降机每次进行顶升加节时都必须要请具有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项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 并在施工之后要组织安装单位、租赁单位和监理单位及逆行那个联合验收, 通过验收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 并在联合验收之后做好各方的签收记录之后存入设备档案。顶升加节主要需要控制好整个导轨轨架的垂直度, 连接螺栓是否稳定等, 并且加节完成之后自由端高度不超出整个说明书的要求。

4 定期检测

升降机应当要根据国家和各个地区对于施工的要求进行按时检测, 检测单位需要有相应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 在检测之后检测单位需要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 以保证此升降机安全、稳定的使用。升降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升降机的安全使用不能依靠单个人、一个单位进行的, 而是依靠大家共同努力、确保使用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君.工程建设重要机械操作安全技术研究[J].机械管理技术, 2006 (07)

[2]张少军.工程建筑施工升降机操作规范研究[J].装备科技, 2007 (12)

[3]付军兰.如何控制升降机——某建筑工地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分析[J].管理科学, 2011 (03)

3.安全检查表的数据处理方法 篇三

关键词:安全评价安全检查表事故树

0 引言

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可以得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途径以及各个因素对事故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从而做出科学的防范措施,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为最小;可以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效果;可以促进各项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可靠性数据的积累;可以迅速提高安全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并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煤矿企业实行宏观控制,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1 安全检查表

检查某一系统、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因素,事先对检查对象加以剖析、分解,查明问题所在并根据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有关标准、规定和事故情报分析等进行周密细致的思考,确定检查的项目和重点,并按系统编制成表,以备在设计或检查时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和诊断,这种表就叫安全检查表[1]。

安全检查表是煤炭系统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直观、现实,能发现隐患,督促人们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将所邀请专家的意见,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综合、归纳,得出的结论,一般比较正确、全面。

安全检查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就是专家逐项打分,求平均值,然后确定矿井安全等级。这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缺点是打分过程比较繁琐,打分依据不够简明,分数受专家个人影响较大。本文在对安全检查表改进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2],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接近现实。为此引入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FTA)的方法[3],将安全检查中的评价指标量化为危险度值。

2 危险度分析

本文以水灾事故为例,介绍这种数据处理方法[4],矿井水灾安全检查表如表1所示:

2.1 划分等级 根据矿井水灾事故的可能诱发因素建立事故树。如图1所示:

其结构函数公式为:

T=X1(X2+X3+X4+X5+X6+X7+X8)

如果评估因子X1~X8的概率分别为x1、x2、x3、x4、x5、x6、x7、x8,则顶上事件发生概率G的计算式为:

G=x1(x2+x3+x4+x5+x6+x7+x8)

2.2 数据处理 由于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表示了事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程度,其实质就是体现了事故危险性的严重程度,因而,可以把顶上事件发生概率G用危险严重程W水来表示,则矿井水灾危险度W水的计算式为:

W水=G=x1(x2+x3+x4+x5+x6+x7+x8)

例如新疆阜康某礦在用表1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现场检查的得分为:x1=1,x2=2,x3=2,x4=2,x5=2,x6=1,x7=1,x8=1。则其水灾危险度W水的值为:

W水=1×(2+2+2+2+1+1+1)=11

2.3 确定矿井危险等级 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为:瓦斯、火灾、水灾、煤尘、顶板五大类。结合该矿井的实际情况,利用前文所述的方法分别对瓦斯、火灾、煤尘、顶板的危险度进行计算,结果如下:W瓦=14、W火=9、W尘=9、W顶=9。

矿井危险程度级别计算:

W矿=∑{W瓦,W火,W水,W尘,W顶}=∑{14,9,11,9,9}=52

根据表2的矿井危险度等级划分表,该矿井危险度等级属Ⅰ级极危险。构成矿井危险度等级为极危险的主要因素为瓦斯,存在瓦斯聚集现象是该矿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其次为水灾,由于矿井存在大量的采空区,采空区积水情况不明,构成矿井重大隐患。煤层顶板属于易冒落顶板,没有采取强制放顶,存在大面积冒顶的可能。

3 结论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现阶段煤矿安全评价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有直观、方便、全面的优点。但也存在诸如以定性评价为主,准确量化较为繁琐等不足之处。

本文运用事故树(FTA)分析的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划分,定量的计算出该因素的危险度值,进而得出整个矿井的危险度级别。为安全检查表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而提高了煤矿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志宪等编著.实用安全检查表汇编,煤矿、非煤矿山分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2]韩其俊.安全检查表法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3.4:13-16.

[3]何学秋等编著.安全工程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4.施工升降机安全检查表 篇四

为贯彻执行落实公司2013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公司及全体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经营部提出以下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一、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遵章守法、安全发展。

二、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2013年奋斗目标:以五个“注重”为主线,以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为目标,努力实现“五个确保、两个力争”轻伤率小于1‰;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

三、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及实施方案

(一)、认真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贯彻执行企业有关标准化生产安全会议精神落实到基层,传达到每一位职工,增强公司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及法律观念。

2、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班组要制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人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各班组负责人要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贯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职工在自己岗位上要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总结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与预防措施,交流安全工作经验,传达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布置有关安全工作,通报安全检查情况。

(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安全培训取得实效,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忧患意识,保证生产安全顺利地进行。

1、组织职工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做好职工安全培训记录。

2、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按国家规定开展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复审,做到持证上岗。

3、使职工能够熟练掌握小型工伤的紧急处理措施,将伤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4、使职工能够熟练的使用劳动卫生防护用品,降低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5、使职工能在突发事故中正确熟练地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

6、通过各种形式(警示牌、宣传栏、墙报、板报、标语等),使职工明确自己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明确在危害发生时的救护措施。

(三)、狠抓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文明生产,定期进行安全自查,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及措施。

1、建立健全生产设备台帐、特种设备台帐、安全设施台帐及测量设备台帐,定期检修保养,定期检测,确保相关证件齐全。

2、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按规定办理各种作业票证,确保作业安全。

3、原料与成品合理存放,并设立醒目的分级存放标志,预防火灾、化学事故。

4、设备、管道、安全附件、安全防护装置及平台、爬梯、护栏、支架等防护设施要及时保养维护,做好保养维护记录。做到:

(1)、车辆设备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2)、车辆表面清洁,无破损、裂痕,无跑冒滴漏现象。

(3)、平台、护栏、支架等防腐彻底,无安全隐患。

(4)、对车辆要明确责任人,建立巡检或周检记录。

6、各种安全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合格有效,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劳防用品。

经营部 2013年1月2日

经营部年度安全检查计划

一、每季度组织进行全面综合安全检查,不少于一次, 专职安全员日常进行检查、抽查、巡查,班组按照规定检查。

检查内容:事故隐患及整改、措施的落实;上级布置的各项安全活动和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作业现场的管理;正确使用劳保用品、用具;“三违”现象。

目的: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或整改;保证公司稳定的安全形式,避免发生各类违章行为,杜绝事故发生;

二、春节前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主要检查节日期间值班、顶班工作安排落实到位;节前教育、设备运行、消防安全、应急措施等。

目的:保证措施到位,确保节日期间设备的良好运行和办公场所的安全 三、二月中旬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重点检查春季四防措施落实。

目的:保证活动各项计划落实;提高员工积极性,促进活动效果; 四、四月底对进行“五.一”节前安全消防综合检查。

检查内容:主要检查节日期间值班、顶班工作安排落实到位;节前教育、设备运行、消防安全、应急措施等。

目的:保证措施到位,确保节日期间设备的良好运行和办公场所的安全 五、六月中旬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进行夏季“四防”落实情况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及落实情况进行综合检查。

目的:保证活动各项计划落实;提高员工积极性,促进活动效果; 六、九月底进行“十.一”节前的安全消防工作综合检查。

检查内容:主要检查节日期间值班、顶班工作安排落实到位;节前教育、设备运行、消防安全、应急措施等。

目的:保证措施到位,确保节日期间设备的良好运行和办公场所的安全; 七、十一月下旬对冬季“四防”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消防器材进行检修。

检查内容:冬季“四防”措施落实,检修消防器材。

目的:保证“四防”措施的落实;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各类设施、设备安全过冬和人身安全; 八、十二月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进行元旦综合安全消防检查。年度安全总结,下年度安全工作计划的落实。

目的:总结本年度经验教训,推广好的方法和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经营部 2013年1月2日 经营部季度安全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遵章守法、安全发展”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起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以质量标准化为基础,推进全员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工作基础,现将每季度安全工作总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2013年的安全生产管理中,要以隐患排查为根本制度、现场管理为主要手段,安全质量标准化为管理主线,狠抓“双基”建设和全员安全培训教育,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人为本,全力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努力完成全年安全标准化工作。

二、每季度安全工作目标

1、工作上不出现工伤,即做到“三不伤害”。

2、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为企业更好的服务。

3、设备车辆保存完好、精度符合要求,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

5、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收集并整理好相关资料,以便更好的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6、做好安全检查收集工作,及时的下发各种检查情况,并准确的进行预报预测危害情况。

7、严格按《企业安全标准化》要求进行检查,准确及时标定危险源,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要与安全衔接,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证。

8、搞好每季度及年终储量填报工作,搞好资源补偿工作,完善相关资料,指导好企业的安全生产。

9、积极响应制度落实标准化建设,执行好安全制度,履行好职责,做好绩效考核工作。

10、作好充分准备,以优异成绩迎接安全评估

三、召开“四个例会” 每季度一次的双基例会。

每季度一次的隐患排查整改落实会。

四、安全质量标准化及双基建设

1、健全基层机构,全面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

2、班组设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指导员,负责内部质量标准化的指导、督促、检查、验收。

3、安全员负责验收质量标准化,并建立原始记录、资料备查。

五、加强培训学习培训学习的内容为:

⑴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文件精神。⑵安全生产各类相关的规章制度。⑶安全生产的《三大规程》。⑷班组各工种岗位操作标准化。⑸事故案例教育。

⑹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学习。经营部季度安全工作总结

为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找准差距,做好第四季度工作安排,现对经营部第三季度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将经营部第四季度工作进行安排,内容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做好全年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三季度,经营部组织全体班组长以上管理干部认真学习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了解当前公司生产及发展形势,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应对挑战,在公司上下营造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良好氛围。

二)不断补充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工作: 为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以推进班组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创建“示范班组”为契机,以推动班组文化建设为目标,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修改、补充与完善,出台了《班组管理制度》。该制度涵盖了班组管理中的基本任务、制度完善、安全管理、现场管理及民主管理。该制度的出台,为班组自上而下积极营造重视班组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加强班组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班组建设管理工作上踏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三)强化意识、完善措施,加强现场基础管理:

作业现场是员工利用生产资料和机器设备按照一定的工艺方法,生产符合质量指标的产品的工作场所。现场基础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搞好现场基础管理,必须把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组合良好,使生产现场按预定的目标发展。为此,经营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坚持“走动式管理”常态化:班组长以上管理干部全部深入到现场,根据各自职责、分管的区域,全面的对现场基础管理开展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利用这种“走动式”管理,亲临现场、亲自观察,得到的信息便很及时、真实、全面而且详尽,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为生产顺行保驾护航;

2、坚持每周一次综合大检查:由部门组织,班长以上管理干部参加,对车间辖区内所有岗位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并对所有查出的问题按班组考核条例进行考核并限期整改;

3、层层落实责任,发挥班组作用:部门制定各岗位巡查制度,细化巡查要求,规范巡查标准,强化班组长责任心,积极发挥班组作用,使各班组成员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分管的区域及巡检的要求和路线,认真、及时、全面的对工艺、设备、安全、劳动纪律及现场基础管理进行逐项检查,坚持发现问题当场解决的原则,为生产顺行打下基础。

四)夯实安全基础,顺利实现安全生产: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逐步实现“以责保安”:针对7月24日发生的培训学员违章操作,导致风机转速增加煤气含氧超标的事故,车间积极组织召开紧急会议,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从事故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核心,要抓好安全管理,必须把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始与终。为此,我们狠抓各班组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2、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细化班组安全职责: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要保持安全形势的长期稳定,就要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为切入点,实现“素质保安”。部门针对新工人不稳定、员工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坚持班组每月一次安全课;同时,班组细化安全活动细则,制定班组安全教育制度,落实班组安全责任,使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从而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工作同全体班组成员联合、协调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3、加强事故演练,提高员工应急能力:提高员工事故应急能力,是在事故发生时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部门根据建厂以来各工段曾经发生的事故情况,积极编写事故预案,对事故发生时员工抢险步骤一再进行细化,以确保万无一失。同时,部门坚持每月一练,积极组织各工段员工进行事故模拟演练,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车间生产安全顺行。

五)深入推进班组建设,落实公司安全标准化“示范班组”建设工作: 按照安全生产精神,结合公司要求着力开展的创建标准化公司达标工作,公司把创建安全“示范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班组建设“五步法”和“安全教育六法”为基础,制定车间安全标准化班组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使班组建设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以点带面、树立典型、稳步推进来带动车间班组建设工作的整体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在三季度工作中,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在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生产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部分班组长对精细化管理缺乏深刻认识,精细化管理理念不够强,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较为粗放;

2、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对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操作、现场管理工作的实施产生一定阻力;

3、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入强化,员工事故应急能力仍需提高,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要扭转这一局面,就需要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

4、制度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还没有达到令行禁止的要求;

5、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工作中,各项软件:如制度的完善、记录台账的规范填写等工作已经完成,各项硬件设施还未到位。

三、第四季度的工作重点:

四季度,是奋力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冲刺阶段,也是生产任务、安全生产任务完成难度极大的特殊阶段。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团结带领全体员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不断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实际行动推动分厂安全生产。四季度,公司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员工思想建设,围绕文化管理和积极开展企业理念、职业道德、员工行为规范教育工作,完善学习、培训、考核办法,努力实现员工自主管理转型。

2、抓好安全管理,全面推进安全工作,着力员工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双提高,抓好事故演练,开展班组建设工作,提高班组管理能力,积极推进车间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抬升,为生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健全完善基础管理工作,以制度促进管理,以管理提升素质,以素质保障生产。

4、做好生产管理工作,实施成本分解、指标控制,配合检修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全面完成2013年各项生产任务。

5.施工升降机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1、升降机安装完成后应经有资质的专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司机在作业前要认真检查升降机的安全装置是否安全有效,认真按照操作技术规程执行运转前的日常各项检查保养工作,并每天做好交接班运行情况记录。

3、梯笼乘人、载物时应使载荷均匀分布。严禁超载、超重、超员等使用。

4、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5、升降机每次启动前要鸣警示意,运行时司机必须精神集中,严禁与别人闲谈、打闹、看书报等。

6、不得携带超长、超重、易燃易爆等物品乘梯。严禁无关人员乘梯。

7、使用单位应保证升降机设备的完好和安全运行、定期保养。

8、在视线差、大雾、雷雨、导轨冰冻、风力达六级以上应停止作业,并将梯笼降到底层。

9、升降机运行上下班人员集中时段,必须安排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跟班作业,有效控制超员、超载等不安全隐患发生。

10、由于升降机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失职,造成乘员生命财产损坏等责任事故的,由升降机管理单位和责任人按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6.车间安全检查表 篇六

说明:

车间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场所,车间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疏忽大意。同时,对不安全行为更应“从严”,“强化”,控制,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不安全行为降低到最低几率,才能做到预测预防,从而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1.作业环境

1.1 车间内外应保持整齐、清洁、通道平坦、畅通

1.2 进、出口处应根据车间通道情况和作业区域情况设置安全标志或限速标志,并符合GB2894—82的规定;

1.3 作业区的场地应整齐、防滑、无凹陷、凸起和严重油污现象;

1.4 车间内不准搭建简易建筑物,如果特殊情况必须搭建,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规定使用期限,用完后立即拆除;

1.5 通道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宽度标志线应用油漆涂刷,并保持清晰。

行人通道大于或等于1.8m;

电瓶车通道大于或等于3m;

汽车或叉车通道大于或等于3.5m。

1.6 进入车间的铁路线轨道顶面应与地面平齐。

1.7 厂房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自然采光照度应不低于50Lx。1.8 车间应设置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事故照明。1.9 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在易引起工伤事故或通行时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应装设人员疏散用的事故照鳌?/P>

1.10 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事故照明电源应自动投入,在有专人值班时,可采用手动切换。

1.11 天窗应有机械开启装置,并启闭灵活、可靠、关闭严密,无漏雨现象。1.12 车间厂房应有排水系统、保证在当地雨季降雨量最大时,排水畅通,阴井不冒水。

1.13 设备上的工作灯和手提式工作灯均应采用安全电压供电,并符合GB3805—83《安全电压》的规定。

1.14 厂房内交流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零)干线,可利用直接埋入地中的金属构件,但不得利用输送可燃易燃物质的管道。

1.15 接地线埋入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性及热稳定性、连接应牢固、可靠、并保证导电的连续性。

1.16 起动机的供电滑接线的两端应有电源相线信号灯,并保持清晰明亮。1.17 装接临时线路应先填写“装设临时线申请单”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如超过规定期限,应安装正式线路。

1.18 临时线路需用良好的橡套电缆,长度不宜超过10m,线上不得有接头。1.19 临时线宜悬空架设或沿墙架设,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2.5m;在通行汽车、叉车的通道上,其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4.5m。

1.20 煤气、蒸气、热水、回水、压缩空气、乙炔、氧气、天燃气和燃料油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处,应加套管保护。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管道和套管之间应用石棉绳和防火材料填塞。1.21 动力管道严禁穿越生活间和办公室,乙炔、氧气和煤气管道不能通过烟道、通风管、配电室和易燃易爆物仓库。

7.施工升降机安全检查表 篇七

本文拟借鉴审计模型和HSE的人群聚集风险调查表, 通过对北京市多家宗教场所进行实地调研, 针对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的特点构造出宗教场所活动的人群聚集风险的安全检查表, 进而为宗教活动场所聚集人群风险的安全检查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措施。

一、研究对象介绍

本次调研的城区中, 包含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活动场所, 并选取了缸瓦市教堂 (基督教) 、宣武门南堂 (天主教) 、牛街礼拜寺 (伊斯兰教) 、广化寺和广济寺 (佛教) 作为检查表的实践基地。

各宗教场所均有其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 比如佛教的佛诞节、水陆道场,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圣诞节、复活节, 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其中本次调研的宗教活动有佛诞、圣诞节、复活节、开斋节、古尔邦节。

通过对上述西城区多个宗教场所的多次宗教活动进行实地考察, 总结宗教活动场所风险有以下特点。

1) 信教群众不断增加与宗教活动场所有限承载力矛盾越来越突出。宗教活动场所人群过量聚集和拥挤疏散问题越来越突出。

2) 宗教活动场所类型多, 场所内部布局复杂, 场所外围环境复杂, 不利于人员疏散。

3)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人员应急管理难度大, 应急管理协同能力相对较低。

4) 宗教活动场所多为文保单位, 出于空间局限、信教群众宗教情感、文物保护需要等多种因素, 常规的防爆安全检查等安全技术和安全标准不能实施。

5) 信众的应急心理准备不足, 应急知识缺乏, 面对突发情况处置能力弱。

6) 木制结构建筑多, 可燃装饰多, 明火火源多, 消防设施不健全, 火灾隐患较大。

7) 人员流量大, 场所使用率高, 文物损失影响严重。

在这些宗教活动人群风险的影响下, 如何保证信教群众的安全是应急管理的核心, 其中安全检查表是适合自身检查与外部监督的重要手段。

二、安全检查表理论模型

(一) 安全检查的所属范围

安全态势的风险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 如图1所示, 其中安全检查属于安全态势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风险分析方法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保险行业, 多用于安全生产领域, 上世纪90年代末, 随着中国安全防范行业的兴起, 该方法逐渐开始了在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 称为安全态势的风险分析方法, 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由于人群聚集场所的变动性和复杂性, 很难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因此, 对聚集人群安全态势一般采用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定性风险分析主要包括安全检查、安全审计、安全评价与安全评估四类。本文主要针对聚集人群的风险进行分析, 所采用的是其中的安全检查。

(二) 安全检查的认知方式

安全检查是一种在状态上的确认。在检查前要先根据模型和被检查单位各自的特点制作安全检查表 (SafetyChecklist) , 其中模型通常采用审计模型 (Audit Model) 。需要检查被检单位指标与检查表内检查项的符合程度, 并且做出相应的评判。一般情况下只需检查各个检查项的有无, 用是否标注, 特殊情况无法用是否的需要对其状态进行简单概括。

(三) 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检查的流程

安全检查流程的构建采用戴明模型。戴明模型又叫PDCA循环, 分为计划 (Plan) 、执行 (Do) 、检查 (Check) 、改进 (Act) 四个部分, 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 即按照PDCA循环, 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安全检查的流程也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如图2, 其中计划 (Plan) 阶段即为理论基础, 执行 (Do) 阶段为制作安全检查表, 检查 (Check) 阶段为进行场所安全检查, 改进 (Act) 阶段即根据每次检查的结果对宗教场所进行总结, 对安全检查表的理论基础进行改进, 以便下次检查。

(四) 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检查的理论基础

宗教场所聚集人群安全检查的理论基础包括审计模型、宗教活动场所特点和人群风险评估 (Crowd RiskAssessment) 。其中审计模型分三个层面:政策与策略 (机构、组织、人员) 、执行与过程控制 (执行计划、过程控制、持续改进) 、资源与保障 (人力资源、设备与设施、信息) , 详见图3。聚集人群风险评估 (CRA) 是HSE用调查表法对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进行的分析。

三、宗教活动场所人群风险安全检查表

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检查表的总体框架采用审计模型, 在大型活动的检查项上借鉴了国外的聚集人群风险评估 (CRA) 的经验, 然后参照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的特点, 特别是针对宗教活动聚集人群的入场和疏散的过程、拥挤点的形成和解决过程对模型进行修改完善, 得出了针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检查表, 详见表1、表2和表3。

四、检查项讨论

安全检查表按审计模型分为计划层面, 执行层面、资源层面。下面将分析每个层面的构成。

(一) 计划层面

计划层面主要考察宗教场所的各项工作方案是否齐备。其中典型的安全事件包括人群踩踏、治安、医疗、食品卫生等方面。应急预案分为火灾、恐怖炸弹、雨雪天气、人群过量等, 应包括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并且做好风险评估。人员疏导方案不仅需要平时的疏散预案, 还需要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宗教方面的禁忌要考虑各个宗教派别针对食品、衣着和称呼的禁忌。

(二) 执行层面

执行层面主要涉及到宗教活动人群拥挤时的风险, 分为入场、活动现场和散场三部分。

1. 入场管理

首先, 入场入口要进行限流措施。可以采取在入口安装人流统计设备等措施, 及时监测场内人员数量, 设立饱和预警, 及时与入口人流管控人员联动, 设置警戒线, 控制进场人数, 防止入口通道聚集过量人群。也可在入口处设立明确的告知显示装置, 告知信众场内的饱和程度, 防止人群情绪失控。

其次, 需要设置入场引导, 防止人们自发式进入形成拥挤。可以设置引导人群流动的伸缩护栏、也可用布条和旗杆做护栏, 用红地毯铺地, 并且有专人负责管理;也可以由管理人员手拉手组成人墙来引导。

最后, 入场需要有缓冲措施, 包括:1) 在院内摆座椅, 增加活动容纳人数, 信众可以在此候场。适合空间比较宽阔, 人数不是很多的情况, 可以在院内进行一些宣传活动;2) 入口外移。将进口排队点向外围推, 分批次放人进入教堂, 防止人群一起拥挤进入教堂;3) 设置引导人群流动的护栏。也可作为缓冲区, 增加排队长度, 充分利用了地理条件, 适合空间比较狭小的区域。

2. 活动现场管理

首先, 需要有信息提示。包括设置疏散线路标识和安全出入口, 安全出口需分清访客入口和绿色通道;每隔一定时间通过大屏文字显示并用广播告知当前的入席率或其他注意事项;锁、门栏过高或者台阶过低都易引起绊倒或摔倒, 需要进行提示;安全人员可以佩戴红色臂章或者其他标志, 与非工作人员区分开来, 易于发现问题时及时找到安全人员;告示提示牌可以用结合佛教理念的语句劝导耐心排队, 对卫生间也应有提示。

其次是拥堵点的识别。包括拥堵点的识别和疏导, 应特别注意逆流或者十字交叉人流等双向人流, 秩序混乱, 极易造成拥堵, 影响疏散。

最后是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有些宗教场所外国人比较多, 需要设置专门的翻译人员。要照顾各类弱势群体, 老年人需要搀扶, 尤其是在通道出现斜坡的地方;残疾人员要用轮椅, 可以设定特殊的通道。有些宗教场所门口出现乞讨卖艺人员, 对寺庙的治安、名声都造成影响, 需要进行管控。

3. 散场管理

散场管理需要检查疏散通道是否通畅。场所内疏散线路, 有些场馆存在杂物堆积现象, 应及时清理;平时未使用的出口由于游客不熟悉和缺乏引导, 活动时即使开了也少有人走, 导致人群出口使用时某些口过于集中, 影响疏散, 应加强引导和宣传;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收起护栏, 以免对行人造成堵塞, 但地毯不能及时收回, 以免阻碍人流, 需要在人群疏散完后再收回。每场活动结束后, 可以考虑在容易造成人员滞留的地方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疏散, 这样可以防止由于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造成的人员滞留, 从而使得疏散通道更为通畅。

场所外出入口处疏散通道, 不仅需注意交通管制的时候, 更需注意的是当解除交通管制后, 人群疏散完之前的那段时间, 稍有疏忽便可导致拥堵;摆摊点区域通道应保持畅通;工作用车与入口应保持一定距离, 防止堵塞通道。

(三) 资源层面

1. 人力资源

主要是针对每场维持秩序的安全管理人员, 由义工和牧师负责或配备专门的安保人员。需要了解其配置、选拔的标准和培训的内容。培训以责任和疏导为重点, 尤其是识别拥堵点、建立疏导点。安全管理人员需要了解预案及其职责, 有些地方采用对预案并不是很熟悉的临时义工, 对预案并不是很熟悉, 影响预案的实施, 因此平时应进行一些训练。

2. 设备与设施

可分为视频安防监控措施、防爆安检措施、通讯措施、消防措施和电力措施等。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作用在于震慑、远程监视、视频取证, 目前应做到与当地公安系统相连;防爆安检系统对于反恐防恐、检测炸弹和违禁品意义重大, 希望以后能得到推广;良好的通讯措施用于现场指挥调度、应急指挥和支援;目前宗教场所由于建筑结构和活动内容, 普遍都为重点防火单位, 消防系统应该按规定的级别进行完善配置;电力系统方面, 经调查有些晚上举行的宗教活动曾发生过停电事件, 需要提前进行通知, 并配备应急灯, 还需检查电力设施是否存在触电隐患。

3. 沟通与宣传

宗教活动需要跟预案中卫生、消防、公安、交通等部门进行沟通。还需要向公安系统了解近期社会上发生过的与宗教活动相关的治安案件, 这些事件可以作为参考, 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宗教活动需要处理好跟周围商户和居民之间的关系。有的宗教场所跟周围居民距离过近, 宗教活动的时候广播等声音可能会影响居民休息, 需要互相进行沟通, 保持良好关系。

宗教活动时信众有时会强烈地表达自己的宗教情感, 因此在举办活动时要考虑信众的精神状态, 避免内部发生冲突。宣传方面首先包括疏散线路的宣传, 对场所布局和疏散线路的了解程度决定了疏散的时间;另外需要针对公众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宗教场所多用木质结构, 而且烧香的比较多, 应注意防火问题。消防部门也需要针对本场所进行定期的培训。

五、结论

本文从大型活动的聚集人群风险方面, 针对宗教活动场所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采用国外的审计模型、戴明模型, 并对北京西城区多家场所多次活动进行实地调研, 制作出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检查表。

该检查表在开斋节等一些重要宗教节日期间得到了应用, 为宗教活动事前安全自查和管理部门检查提供了科学工具。利用检查表对各宗教场所进行了对照检查, 发现了人群对流、疏散方案没有针对性等问题, 并提出了安全建议, 如设置安检设备、对入口和出口人流控制、加强人群流动和分布监测措施等。

由于调研范围有限, 不可能将所有的宗教场所和节日活动进行调研和总结, 安全检查表还需要在以后的应用中得到完善。

摘要:宗教场所作为大型活动场所, 其聚集人群的安全态势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多家宗教场所和活动的实地调研, 总结了宗教场所的安全风险特点, 然后利用戴明模型设计了安全检查流程, 接着利用审计模型和HSE调查表设计了宗教场所人群风险的安全检查表, 为宗教活动场所聚集人群风险的安全检查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和指导措施。

关键词:宗教场所,人群风险,风险评估,安全检查

参考文献

[1]许晓光.旅游与宗教[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2]杨鸣, 江白益西.宗教活动场所治安管理初探[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邢晓莹.哈尔滨宗教建筑遗产的文物价值与保护[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

[4]曾豪杰.我国宗教安全问题的现状及特点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

[5]曾豪杰.浅谈宗教安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

[6]李晋业.对阿坝藏区寺庙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7]万坚, 傅炜.加强消防安全工作, 保护宗教活动场所[J].世界宗教文化, 2003.

[8]王振.城市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 2007.

[9]郭海林, 黄洪举, 倪晓阳, 李晓磊.安全风险表征指标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9.

上一篇:防触电事故应急预案下一篇:单位人员体检合格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