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

2024-09-28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共6篇)

1.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 篇一

什么是周长 第一课时

王 珊 教学内容:什么是周长

教科书书4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物体的表面和简单图形的周长。

2.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3.通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操作中分析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数学思想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教学准备:线、直尺、皮尺、树叶、课件 预习:

内容:数学书45页。

时间:5分钟

方式:阅读并思考

检测题:数学书47页第5题。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个子小小的、力气却大大的,能举起自身重量100倍的物体,被称作动物界的大力士,你们能猜到它是谁吗? 生:蚂蚁。

师:同学们太棒了!它就是小蚂蚁淘淘,快跟淘淘打个招呼吧!生:淘淘好!

师:今天这节课淘淘就和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问题!(将淘淘贴在黑板上)

二、探究新知

1、描一描

师:今天天气特别好,淘淘出去散步了,大家快看,淘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树叶图)小淘淘非常顽皮,想绕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圈,你能不能画出它的边线呀? 生:能!

师:好!老师现在讲这片树叶变到了咱们的数学书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45页,请你用彩笔描一描这片树叶的边线。学生开始描,师巡视。展示学生的数学书。师:大家看,她描的树叶的边线就是树叶的一周,而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引导学生说出。(课件出示树叶的边线)那谁能上来给大家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点2名学生上台指)

师:那这样是树叶的周长吗?(故意指错,让学生观察)生:不是。让学生说理由。

全班齐说,同桌互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然后指名说,再全班说。师:从一个起点出发沿着图形的边线运动最后又正好回到这个点才是一周,这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

2、摸一摸

师:淘淘非常感谢大家帮它找到了爬树叶的方法,它又继续往前走,这次它碰到了一个大家伙,大家看看是什么?(数学书的封面),它可比树叶大多了。可是淘淘还想爬一爬,你能帮它找出它要爬到路线吗?还要爬它的边线呦!在描之前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描才标准呢?(用直尺)。哎呀!同学们太棒了!快用直尺描一描吧!学生在书上描,老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同学们,那你们能不能说出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呢?(指名说)师:我们描数学书的边线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课件隐去数学书)数学书的边线是一个长方形,那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指名说)

师: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其它图形的周长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图形,学生上台指出周长。

师总结:无论是任何图形,它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量一量。

师:淘淘知道你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可是它还想知道自己爬树叶和数学书的封面到底爬了多少厘米?该怎么办?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议一议:

1、可能有哪些测量方法?你们准备用哪种?

2、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3、小组内如何分工? 指2名学生汇报。做一做:

实际测量,师巡视。说一说:

1、使用了什么测量方法?

2、选择的测量工具有哪些?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测量的结果是什么?

师:同学们太棒了!看来,合作还是很方便的。我们以后要多合作!

4、数一数。

淘淘看咱们班的学生这么积极地想办法,它也想像咱们一样学得更聪明,于是它开始积极地想办法,它看到了三个图形,想知道它们的周长,可是淘淘学奸了,它没爬也没量4,却知道了它们的周长,你知道为什么吗?仔细观察。它能数出来,你们能数出来吗?

以第一个为例让学生数。(强调出:图中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数图形一周的边线包含有多少个小方格的边长。)

要想数出这三个图形的周长,我们首先要画出边线,除了边线,淘淘还想出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画弧线,大家试一试。

学生用彩笔画边线,铅笔画弧线,将答案写在图下面,师展示学生的数学书。师:同学们,淘淘的方法好不好?这样我们数起来更清楚,不遗漏。能知道哪个数了,哪个没数。淘淘很佩服我们同学们算得又对,学得又快,它很高兴可以和大家一起学习,因为这样它也能变更聪明!于是它高高兴兴地请来了4个好朋友一起跟你们学习,这4只小蚂蚁想分别绕着下面的图形走一周,他们走的路线一样长吗?你自己在下面思考一下,如果想不明白可以和同桌一起研究一下!领着学生一起数。

介绍一个巧妙的方法。还有其它方法吗?

三、总结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周长)我们是怎么学习周长的? 生: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

另外,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使我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想到了那么多的好方法来测量,看来同学们一定要借助今天的经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地发现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这样会让我们的脑袋越来越聪明!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达标检测题:

1、教材46页练一练的第1题。

蜗牛沿着图形的边线走一圈,请将它们走过的路线画出来。

2、练一练的第2题。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课时,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知,将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概念的形成做好准备。另外,本节课结合具体的实物,让学生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这四个环节,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但是不足的地方是杜宇时间的掌握不太好,设计的练习题没时间做就下课了。

2.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 篇二

设计思想:

自然科学教育经历了“传授科学知识—关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侧重的部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而教育目标也在向多元化发展。科学教育不再是背一些条目, 做一些实验这么简单的事了。科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 更接近他们的日常生活, 更强调他们学习科学的亲历过程, 更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 更关注他们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科学课程中, 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人, 因此教师也不能千篇一律, 要创设多种情境, 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 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本课教学设计是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进行的充分的尝试。

教学目标:

(1) 过程与方法。搜集各种各样的纸;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浅显的研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 并进行交流。

(2) 知识与技能。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 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体会到使用工具进行探究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各种纸 (纸币、复写纸、牛皮纸、面纸、普通白纸、糯米纸、蜡纸、包装箱纸、报纸、日历纸等) ;红水、滴管、放大镜、天平若干。

(2) 学生准备。搜集各种纸, 尺子、小刀、铅笔、胶水、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纸

师:同学们, 今天你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纸, 谁愿意到讲台前面给大家做一下介绍呢?

(学生踊跃介绍自己搜集的各种纸, 可能出现我带来了一张白纸, 它可以用来画画;我带来了一张牛皮纸, 它可以用来手工制作, 它有很多种颜色……)

(评:课堂一开始, 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学生从教室到实验室, 一碰面, 肯定是相互交流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纸, 这些纸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也是他们接下来要研究的对象, 他们势必对这些平时不在意的纸要多留心一些。)

师:看到同学们介绍得这么起劲, 老师也想来介绍, 愿意听吗?

师:这是——钱, 也叫纸币, 也是纸做的。纸币里有人头像, 上面有盲点, 还有几个民族的文字。纸币是一个国家的货币象征, 我们应该保护它, 今天课上我们就不研究它了。

这是——复写纸, 如果你在两张纸的中间夹上这层复写纸, 那么, 你在上面这张纸上写的字, 就会同时出现在下面这张纸上。 (试一试, 写“纸”) 怎么样?神奇吧。

(评:可以想象课上没有多少学生会带纸币来观察, 但他们听了老师的介绍后, 相信他们会课后去观察验证的。同时用纸币向学生进行保护人民币的教育, 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爱国教育。教师一开始介绍的这些特殊纸, 也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纸的欲望。)

二、研究纸

1. 了解兴趣, 确定被选课题。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纸的知识, 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但是纸的知识还有很多, 还有什么有关纸的知识是你想知道的呢?

指名回答, 师进行综合概括并简单板书。

(1) 纸与人类学习、生活、工作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

(2) 生活中的纸有哪些种类?纸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3) 纸的历史。

(4) 纸的制造过程。

(5) 纸的用途。

2. 揭示课题, 讨论研究方法。

师:我们这节课就先来研究第2个问题:生活中的纸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板书课题:纸的观察) 那么, 你打算怎样观察这些纸呢?怎样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来观察纸呢?小组先讨论讨论, 说一说。

3. 充分引导, 交流研究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打算怎样观察这些纸?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观察方法:用放大镜看一看, 用滴管滴一滴, 摸一摸, 用小刀刻一刻、刮一刮, 用尺子量一量, 用天平称一称, 等等。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 教师都应追加一些问题, 如:“看一看”看什么?看哪一种纸?“滴一滴”怎样知道纸是否吸水呢?“量一量”纸太薄, 怎么量?等等。同时, 教师把这些观察方法写进教师表格《纸的观察记录》里, 并投影展示, 供学生参考和选择。)

4. 提出要求, 实施探究过程。

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种观察办法, 说明你们很有办法。但是, 在观察前, 老师要提出几点要求:第一, 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观察时要注意地面清洁, 不要随意丢纸屑;第二, 边观察边记录你的观察方法和观察发现, 你只要选择其中的两三种方法进行观察就可以了, 观察要仔细, 记录要简单。

(学生开始观察, 并把观察发现的内容记录在学生表格《纸的观察记录》中;师巡视, 补充纸:牛皮纸、面纸、普通白纸、蜡纸、包装箱纸。)

(评:教师在这一部分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 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 让学生有东西可研究。在学生探究的同时, 注重指导时机的介入。指导过早, 影响了学生的思考。知道过晚, 学生又会感到困难重重, 从而失去了探究的勇气。在科学探究时, 学生往往容易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往往研究得不够深入, 在这里, 教师不要求学生采用所有的方法, 而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种方法, 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在某一方面研究的时间, 从而可以使教学得以深入开展下去。)

5. 分享探究发现。

师:谁来说说你的观察发现?

(师根据学生回答, 补充完成教师表格《纸的观察记录》中的“观察发现”, 同时投影展示。)

6. 整合探究成果。

师:同学们的发现真不少。看来, 我们只要多观察, 做个有心人, 我们就会有更多更新的发现, 对吗?接下来, 我们就一起来总结观察发现, 看看纸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看着板书, 小组说一说。

师:那又有什么相同的?是的, 纸是由一些细毛做成的, 这些细毛实际上就是木屑、草、树皮, 就是纸的纤维。 (板书)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纸的特点, 可以帮助我们以后更好地研究纸的用途。

(评:比较各种纸的特点, 目的在于把纸的特点与作用联系起来, 纸的特点决定了纸的用途, 研究纸的特点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纸的特性, 有助于设计新的适应其他特殊用途的纸, 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三、总结

为了更好地保留研究成果, 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标本的形式把它保存下来。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个表格, 请同桌两人互相合作完成。做之前, 老师有几点想提醒同学注意的:第一, 两人要互相合作, 贴上纸样, 写上名称和特点。第二, 注意清洁卫生, 节约用纸。剩下的纸收入垃圾袋里, 下节科学课我们可以来制作再生纸。第三, 作好之后相互交流展示。 (同桌合作, 完成《纸样》表格。)

四、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纸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那么纸的这些不同点和纸的用途有什么关系呢?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还有很多纸的秘密等着我们去研究。现在, 老师发给大家一张“纸的资料”封面, 上面有班级、小组、姓名, 大家把它和“纸的观察记录”“纸样”订在一起, 形成一份完整的“纸的资料”保存下来, 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评:通过《纸样》这一表格的完成, 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 学生对纸的种类和特点进行了梳理, 对本课的研究过程进行了温故而知新, 同时教师还注意渗透对学生进行废物再利用和节约用纸教育;最后教师还给学生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 相信有了这次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体验, 学生课后一定会积极查找资料, 做足功课。)

封面: 纸的资料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表格:

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 篇三

教材内容分析: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是直观几何的最后阶段,它既是前面所学直观地认识平面图形及有关计算的延续和发展,又为今后逐步由实验几何阶段转入论证几何阶段作了渗透和准备。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让学生用转化的思想进行操作、观察和比较,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让他们初步学会用确切、简明的数学语言表述概念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归纳推导公式并理解和掌握公式的应用,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理具有一定的转化和类比推理能力,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易于在转化和类比推理方面进行启发和引导。但由于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学生很难跟以往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因此,在利用转化和类比推理基础上,结合操作演示,让学生在学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增加感性的认识,从而真正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内容: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节水型灌溉”的生活情景,呈现了一个旋转喷水的情景,喷水区域形成一个圆,并提出一个问题“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的面积”,帮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体会计算圆的面积的必要性,并引发研究圆的面积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2)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面积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方法:通过割补、拼组的方法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3.情感态度: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4.教学重点: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5.教学难点: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圆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圆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直线图形的认识到曲线图形的认识,无论是教材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在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跃迁。

4.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 篇四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 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以单位面积为参照,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提高估测能力。

3、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养成独立 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 乘积。教学准备:

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习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 知道用面积单 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 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 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1)它的面积是多少?(2)谁估计得比较接近?(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 4 表示什么? 3 呢? 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3)用 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 方法一样?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 单位了。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 个„„)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方法。(1)“半铺”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长方形面 积的计算呢?(2)那我们今后就揣着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着平方米的面积单 位到处去测量面积吧。比如足球场场地面积„„,想说些什么?(3)讨论:我们不妨把这张卡片就当作„„,大家开动脑筋,小组 研究能不能找到简便的方法?(4)探究交流:为什么长 20 厘米就能摆 20 个 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 位呢?(5)为什么宽是 4 厘米,就能摆这样地行呢?怎么列式?(6)量出长和宽还真的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呢!6.利用多张卡片深 化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它的面积是多少啊?怎么想的?(课件)看到长 9 厘米,就说明能 摆„„,宽 6 厘米,说明„„,一共多少个面积单位?所以„„。怎 样列式?(2)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比比谁能很快地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 书算式。)大家共同研究,有了这么了不起的发现!

(三)归纳公式(1)研究到现在,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3)(指算式)看到长几厘 米,就知道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几厘米,就知道能摆这样的几行。所以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三、在解决 实际问题中验证公式 1.这种发现对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吗? 2.交流反馈:选取教室里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先估计它的面积,再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较接近。3.练习: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 篇五

教学内容: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教材第17—18页)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正确列出算式。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算。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教具准备:课件

一、回忆铺垫、情境导学 1.回忆旧知。

请你根据“总数÷份数=每份数”的数量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提问。

(1)一个足球60元,3个足球多少元?

(2)我家到姥姥家相距大约120千米,坐汽车需要2时,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情境引入。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图中告诉了我们那些信息?

生:一共有200本书,要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4层,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买新书”的问题。

二、展示

请你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汇报)生一: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 生二:两个书架一共多少层? 生三: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

师:很好!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有些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先请同学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即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 1.先画画图解答。(分学队解答)学生自己画图,师巡视指导。

2.解决问题

(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方法一:200÷2=100(本)100÷4=25(本)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方法二:200÷2÷4 =100÷4 =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方法三: 200÷(2×4)=200÷8 =25(本)

先求两个书架共几层?在求每层多少本?

问: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1)没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计算。(2)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3.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三、精讲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点拨

四、拓展练习

1.某班要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每位学生的朗读时间为3分。一位学生选了一篇840个字的文章,在比赛前试读时,他用了5分,怎么办?请大家先小组讨论,拿出方案(给学生3-5分钟讨论)。

2.奇思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3个来回,共游了15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3.完成课本第18页练一练第1题,画图,说一说。独立完成,交流想法,集体订正。4.完成课本第18页练一练第2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买新书

6.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六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

一、折纸教学反思

《折纸》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也是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个难点.这节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组织学生借助图形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法,在探索与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学习,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二、星期日的安排

通过探讨,从情境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星期日的多种形 式的安排,列出多种计算算式,引出了本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围绕“怎么样运算?”展开了讨论和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这个情境的学习中,我们更为注重的学生的深入探究、注重学生的过程学习,这样深入实质的探究让“算理抽象”变得直观、易于接受,让“算法具体”呈现于我们面前。在今天的运算方式上呈现多种形式,(如列式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算式。再如依次从左往右进行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这是我感到最大的欣慰,因为这样就说明学生对于重点内容“怎么样运算?”有了深刻地认知。同时“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所以,我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具体的运算过程,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机械地记忆,而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中感悟,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讨论,亲身体验到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

三、“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设计复习“小数的意义”这个环节,然后引入课文的情境图:“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正在进行激烈地争吵,比大小,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帮忙比比看1/20和0.06哪个大,让学生很自然地探索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唤起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回忆,把所要学习的内容与小数的意义联系起来,从而认识到小数与分数内在的联系,为知识迁移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和演示法,通过教学课件让学生学习到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全过程,直观在展示出了教学步骤,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做练习时兴趣较高,提高了练习的效果和练习题的正确率。

三、练习一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应关注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单元 长方体

(一)一、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教学中渗透给学生数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使用各种学具,教具,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不光理解了知识,同时还掌握了一些数学方法。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过程意识。“应该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应通过一些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逐步感受,逐步领悟,逐步形成,逐步发展。几何图形是很抽象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用手摸,用眼观察去体验立体图形,循序渐进最后抽象出长方体,并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这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实践——总结”这一探究过程。整个过程,从观察思考,到讨论、操作、探索发现,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经历了探索长方体棱、顶点及特点的全过程。只有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焕发创造力,迸发创新的火花。

二、展开与折叠

教学反思

1、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是正方体的展开,一个是长文体的展开。教学过程中,我从正方体的展开引入,为学生创造了想象和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借助昨天实践活动所制作的棱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体来展开,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怎样展开?有多少种展开的结果?之后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并要求同学最好能六个面连在一起,不要断掉。同样的一个正方体,通过不同学生的剪,却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展开图。我通过巡视收集不一样的展开图,一一贴到黑板上进行了展示,让学生充分的进行观察,有几种不同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展开图虽然不同,但他们有没有存在着什么共同点?

2、为了让学生自主的发现这些展开图有没有共同点,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在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操作、观察、比较的基础上,有学生发现,有的是三个面在一起,有的有四个面在一起。在得到我的肯定之后,我又提示到,其他的面是怎么分布的?慢慢的有学生又发现,其实它们都可以看成是四个面在一起,三个面的可以通过移动得到,其他的两个面分别分布在这四个面的左右两边。就这样,在共同的探究研讨之下,发现这些展开图的共同特点。我们师生之间都感到非常的有趣和开心。

三、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反思

长方体表面积教学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计算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出示一个礼品盒,如果在礼品盒的外部包上一层精美的包装纸,包装纸的面积有多大呢?你知道怎样求吗?这时,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求长方体的六个面的表面积。这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自己手中的礼品盒,测量礼品盒的长宽高,并求出上下、左右、前后的面积,然后求表面积也就是包装纸的面积。学生在动手操作完成这一系列的过程并不困难,在大家的共同讨论、归纳下,学生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知道了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并且还总结出了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或长×宽×2+宽×高×2+长×高×2利用公式学生能正确进行计算。通过练习,学生们对于谁乘谁能求出哪个面已经相当熟练了,可以说是脱口而出。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漏洞百出,例如:在长方体的灌桶盒的四周包上一层商标,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在长方体的水泥柱子上刷油漆,刷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在长方体的游泳池的底部和四周抹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等这方面的问题,学生不知是否有考虑,不管说什么,学生们总是求六个面的表面积,和实际相脱节。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这是为什么呢?

四、露在外面的面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侧重教学的活动化,把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进活动”,让学生在人人参与的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在活动中学会质疑、解思,体现了建构数学思想的全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真正地发展。课堂上,我让学生自主去摆放长方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的观察,知道露在外面的有几个面,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乐于动手去活动,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了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要比老师告诉学生结果、学生再记忆结果的效果好不知多少倍。这样的训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会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练习二教学反思

只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才能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依据知识的迁移,我首先进行了必要的铺垫,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同时,复习分数加法,为后续教学铺垫。

在教学分数乘法在过程中约分时,和同学们一起比赛谁做得快。如果哪位学生是用整数直接乘以分子的,速度当然会很慢,当做得最快的同学展示自己的做法时,其他同学恍然大悟,深刻体会到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化繁为简。这样,学生在做分数乘法时,不仅仅满足于“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而是记住“能约分的要约分”这一要点。

二、分数乘法

(二)教学反思

1、有了前几节课的铺垫,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没有多大的错误,说明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比较清晰,很多学生对约分还是比较好的。

2、我调整了教学模式,让学生先学后教,课堂上学生讨论明白了:谁是单位“1”,单位“1”已知的,用乘法计算,我认为适当渗透有利今后的教学。

3、以小组合作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合作讨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分数乘法

(三)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通过操作活动,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计算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其中理解意义是这部分教材的难点,这一难点一旦突破,计算方法也将随之攻破。所以,我下大力量在学生的操作中,让学生充分的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然后展开观察所涂部分与整张纸的关系。这样,通过图形语言,学生们体会到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感受到分数乘分数为什么是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方法。

因为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所以学生们学习探究的愿望非常强烈,讨论也比较积极,算理说得头头是道。比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倒数

1、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让学生经历提问,验证,争论,交流等获取知识的过程,理解倒数的意义并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本节课部分教学环节的实施采用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相互交流的方式,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增强了合作意识,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

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

一、体积与容积

1、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理解体积的概念。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只有把抽象的概念,通过操作形象化了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通过《乌鸦喝水》的动画以及实验来体验“石子、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使“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

2、在学生比较身边物体的体积、容积大小的过程中,产生怎样比较体积相近、容积相近物体体积、容积大小的问题,使数学问题的产生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在启发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初步建立体积的概念,发展学生对空间的理解。

3、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进行练习,加深体验,拓展知识。

4、如果在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再少一些,再放手一些可能效果会更好。

5、如果学生能参加小组的直观实验活动,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只有不断的学习、研究,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体积单位

本节课注重要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旧知识的复习中趣味引入,在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为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感知中猜想,在观察与计算中验证,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构建,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同时,对课件的使用简洁明了,体现了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三、长方体的体积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图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课一开始,我并没有设置“漂亮”的教学情境,而是在学生用数方块的方法得出几个立体图形体积的基础上,抛出一个问题,“能不能用数方块的方法来计算教室的体积?”目的有二:一是抛弃繁索的动作,直奔中心;二是快速刺激学生的探索欲望。果然,课上学生的兴趣快速激起,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情感准备,并羸得了充分的操作探索时间。体积单位的换算

四、有趣的测量 在实践和探究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即展示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让学生计算其体积,并复习常用的体积单位。接着展示不规则物体石头,引出刘课题)。第二,分组活动,动手实践,探索方案(1、让学生探索测量石头的体积;

2、学生小组汇报“测量石块等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情况;

3、具体测量结果;

4、交流小结)。第三、巩固练习(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介绍“阿基米德定律”的由来)。第四、回顾总结。在本节课当中,我充分体现了在数学活动课中“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教学与设计理念,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并增进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这节课当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果较好。

第五单元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一)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的部分,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抽象的,必须要有一个旧的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铺垫,在这里就用到了整数除法的意义来做铺垫。北师大的版本的教材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要求学生对于这些概念和定义来死记硬背,但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样,就可以把旧知和新知之间建立起一个沟通的桥梁,从而达到学习新知和旧知之间的联系。在这里我设计了三道应用题来引入分数除法的意义,希望学生能够从实际意义上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

这节课体现的重点就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算法多样化的自主选择。在这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方法,并会利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是本节课要体现的重点之处。

二、分数除法(二)课上完后,效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最主要是时间安排不当,有点前松后紧,致使后面布置的进一步练习没有当堂去做而改成课后完成,造成缺憾。改进方法:在经历知识的形成时,时间应安排紧凑些,增强同桌小组合作的实效性.“画一画”环节可考虑让学生直接在书本上完成.这样也许就不会浪费时间.而整堂课安排更为合理一些,就能让学生更明白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在学生独立思考或同桌合作交流时,还是发现有部分学生没参与进来,或参与不够。那么在今后教学中无论课中、还是课余都应多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

三、分数除法(三)1.从已有知识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在这节课的教学组织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入手,很自然的将复习铺垫中的乘法应用题过渡到分数除法应用题。将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围绕“操场上的活动”这一活动情境步步展开。这样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2.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从新知的引入,到问题的提出、数量关系的分析、问题的解决,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空间是宽阔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同伴间相互说说或在组内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有效地引导学生,起到了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的时间和交流机会的同时,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使学生个人的成功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能力发展,也更激发他们去主动学数学。

3.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同样应注意巩固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使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练习,这样,即满足了吃不饱学生的需求,同时又能使中下学生获得成功感。4.学生习惯养成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在每一项活动中,学生都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且学生倾听、交流等习惯养成较好;此外小组合作组织有序、实效性强,学生语言表达完整、精炼,归纳、总结能力较强。

第六单元 确定位置

一、确定位置(一)本课是让学生完整地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让学生体验新知识的作用。

首先,教学中我觉得应该重在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新知识存在的必要性。接着我又抛出一个问题:从轮船所在地出发,沿着东北方向走6千米,一定能找到灯塔1吗?为什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思考中反思,产生疑问,再思考,最后得出结果:原来东北方向只是一个范围,不能精确地找到灯塔1,那怎么办呢?有同学想到量角,至此学生豁然开朗,动手测量夹角,让学生明确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最为精确。让学生答出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度方向6千米处。由易到难,步步设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其次,适时引领学生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十分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能够随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地引导。

二、确定位置(二)整节课,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轻松的氛围、积极的态度以及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效果较好。经过反思,也找了一些不足,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今后的工作中会加以改进。

第七单元 用方程解决问题

一、邮票的张数

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家人谈话—集邮情况出发,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获得必要的信息,然后根据问题选择能解决这个问题所必须的条件。然后针对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我让他们自主选择,然后再让学生来决定哪些题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将“问题情境”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新知是做好了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在本节课,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的交流、研讨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对学生列方程的方法的选择,不是强求一致,而是通过列不同的等量关系式,然后进行交流、比较等,让学生经历、体会、感悟,再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列方程的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从而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本节课教学时,我并没有为了一味体现新理念而开展合作学习,而是对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倡导自主探究,只有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或在产生想法需要与他人探讨时,才倡导合作与交流。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是放手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列方程来解,在这个尝试过程中,学生就会碰到不知是设弟弟的邮票张数还是设姐姐邮票张数为x张好,还有找怎样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等问题,他们就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他们就会自觉地进行合作交流。先有对立思考,合作与交流才显得更有价值。

二、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是在学习简单行程问题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相遇问题求路程的解题方法。

(1)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相遇问题”解题方法的归纳,让学生在充分地观察、模拟表演、整理中去感悟“相遇问题”特征及解题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2)学生自己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是:自主整理信息——理清数量关系;借助直观线段图——探明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方法,独立列式解答——自主建构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与交流。老师只是适时补充或纠正。我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仅使学生了解课本上简单的相遇问题,还将简单的相遇问题进行了变式,使学生深刻理解了“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且延伸出工程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数学好玩

一、象征性长跑

二、有趣的折叠

1、充分让学生进行操作

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是正方体的展开,一个是长文体的展开。教学过程我从正方体的展开引入,为学生创造了想象和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借助昨天实践活动所制作的棱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体来展开,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怎样展开?有多少种展开的结果?之后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并要求同学最好能六个面连在一起,不要断掉。同样的一个正方体,通过不同学生的剪,却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展开图。我通过巡视收集不一样的展开图,一一贴到黑板上进行了展示,让学生充分的进行观察,有几种不同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展开图虽然不同,但他们有没有存在着什么共同点?

2、充分让学生发现规律

为了让学生自主的发现这些展开图有没有共同点,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在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操作、观察、比较的基础上,有学生发现,有的是三个面在一起,有的有四个面在一起。在得到我的肯定之后,我又提示到,其他的面是怎么分布的?慢慢的有学生又发现,其实它们都可以看成是四个面在一起,三个面的可以通过移动得到,其他的两个面分别分布在这四个面的左右两边。就这样,在共同的探究研讨之下,发现这些展开图的共同特点。我们师生之间都感到非常的有趣和开心。

虽然有了以上的成功体验,可也还存在着不足,如由于让孩子们充分的进行操作和探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因此在练习时就显得有点仓促,没办法把所安排的内容全部上完,因此如何处理好即充分的让学生进行操作探究学习,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包装的学问

一、教学过程有意义创设与设计,让数学课堂有“宽度”。(知识技能)本课从包装1盒磁带,复习旧知;到包装2盒、3盒、4盒相同的磁带探究新知,从而逐渐完善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不仅要考虑重合最大的面,还要考虑重合最多的面才能减少最多的面积,也可以观察拼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只有使长、宽、高最接近,这样表面积最小,才最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止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数学思想有意识挖掘与渗透,让数学课堂有“高度”。(数学思想)在解决包装两盒磁带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放、比较、交流,给予他们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让他们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当学生体验解决策略多样化的同时,再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最优策略,通过探究最后得出:重合面积最大,包装表面积就最小,从而最节约包装纸。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和渗透分类思想。在操作过程中,能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指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伴以思维和语言的表达,对那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多鼓励他们创新,能否采用多种方法去动手操作。

三、数学本质有机地建构与提升,让数学课堂有“深度”。(数学思考)在“拓展创新”环节,我设计了3个层次的练习。一是:包装3盒磁带,目的是让学生不通过计算,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直接观察、判断得出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为了不让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节约包装纸只需重叠最大的面。我又设计了第二个练习:包装4盒磁带及4盒伊利纯牛奶盒。先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动手摆一摆确定节约方案,在引导学生对这一结论进行质疑:为什么不是重合8个面的重合面积最大呢?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老师只是引导组织与适时点拨,并在最后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更清晰的认识到:包装多个相同长方体,要节约包装纸,除了要考虑重合最大的面,也要考虑重合最多的面。再通过对4盒伊利纯牛奶盒的包装,让学生研究发现,拼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表面积的大小。

最后,再灵活运用总结出的节约包装纸的方法,判断思考题:包装4个特殊的长方体。

四、学习情感有效地激励和唤醒,让数学课堂有“温度”。(情感态度)课始,我联系生活,创设“送学生六一礼物,让学生欣赏精美的礼物”的教学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为什么要学习包装的热情和探索最佳方法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并通过包装1盒磁带,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为接下去的探索、创新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与知识基础。

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一、复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结构,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具体地说,本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

例2通过对停车场车辆停放情况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主题素材的改变看似简单,但这确是学生感兴趣的,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复式纵向统计图。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需要成对出现进行比较,我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学习的素材,通过主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学生潜能是巨大的,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时会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因此,在设计中,我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探索环境。在教学将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图时,我不是教给他们方法,而是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寻找最佳方案,在完成统计表后,提出“你能从这张图上看出什么情况?”,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深度的思考,寻找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注重知识呈现的完整性,思维过程的灵活性,思维方法的多样性。本课的设计从调查学生的兴趣开始,让学生完整的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而不是直接出示数据,最后环节通过统计学本节课的表现结果,再一次参与统计,深切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及统计活动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中以主题问题情境为中心,展开讨论,自主探究,允许灵活的不同的处理方法,从不同中找相同点,从比较中得出最佳方案,再运用到实际中,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完整性、灵活性、多样性。

二、复式拆线统计图

教材提供的素材是甲、乙两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的数据,并分别用已经学过的折线统计图进行表示。但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更为接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学生家与学校距离”的数据,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简单回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进一步巩固和熟悉已学过的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相关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教师指导并同学生一起完成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发现其特点,学会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用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得到相关信息,解决新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很好的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学中,我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迁移类推能力,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 精心设计练习。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 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上一篇:2011年车工高级技师理论知识鉴定试题答案下一篇:教学常规管理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