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

2024-10-26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精选8篇)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 篇一

公司内部装修案例探讨

一、前言

装修房屋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不能够以单一的价格或单一的某一方面而确定它的合理、安全、更谈不上价值。它是一项集需求、风格、资金投入分配、装修解决方案等几大部分细节分析的统筹过程,切勿抓小放大或因小失大,成功的装修是要为家居添彩,为生活添彩。

第一堂:装修入门

1)明确房屋的实际用途和功能需求

在装修前必须对自己的房屋装修需求要有充分的了解、明确,这里的需求包括实际用途和功能需求,用途指的是结婚用房、出租房、商业用房等,功能需求指的是根据房屋用途所需的功能结构组成,例如卫生间、婴儿房、老年房、起居室、厨房等等,这是一个具有个人特定性的考虑,也必须在装修前考虑充分、明确的一个重要部分;

2)了解自己喜欢的装修风格

风格取向考虑,如果个人有明确的风格取向,则可跟设计师确定谈之,但必须明确的是,每个风格都有它的优缺点。

3)明确资金投入及分配情况

通过确定装修房屋的需求和风格后,再要准备的就是装修投入资金了,以及如何分配资金,使用资金才能让效益最大化呢?这就需要专业性、系统性的考虑了,每个人在装修上都有需求的侧重点,又不能不重视其它方面,所谓在兼顾侧重点的同时又要保护好装修的基础性保障,这就需要专业性知识和装修经验的支持了。

确定装修解决方案,根据前面三部分:需求、风格、资金投入的明确和确定,设定装修形式,计划资金分配,组织进程控制,这个在前面装修基础指南中有相应分析,整体方案以达到匹配合理,杜绝六大装修猫腻,消除隐患,提升价值,保障安全,省心放心为原则。想达到这一原则必须对托管服务项目中的每一进程进行一一把关.第二堂:选人/选公司

一、公司考查

 对公司考查要了解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公司法人资格(营业执照)、公司资质、公司

荣誉、公司规模、公司形象、公司成立年限、公司人员素质、公司业务流程、公司专长、项目备档资料、形象工程及在施工项目现场等。

 公司法人资格:装饰公司经营已经进入多样化格局,目前市面上有几种连锁经营模

式要注意一下:1、直营连锁,多为总公司直接性经营管理分支机构,也有少部分分公司为经理承包制经营模式。2、连锁加盟形式,使用同一铭牌作为公司品牌名称,属不同独立法人的企业机构,财务人事上独立于总公司。在选择以上两种形式公司上要注意风险,尽可能选择总公司来服务。

 公司资质:公司具备的专项资质证书,例:设计资质(甲、乙、丙、丁),建筑装饰

施工资质(一、二、三、四级),建筑外墙幕墙资质(一、二、三、四级)园林环艺资质等,,资质证书相当许可证书,证明该企业具备该项能力,属国家许可范围。一般市面家装公司从事的多为家庭小形项目,国家可能没有强制性申请资质,但会有地方性组织的不同形式证明文件存在,例:上海、北京、杭州,都会由装饰协会组织管理的施工能力证明书等形式。

 公司成立年限:指公司注册经营的时间,一般装修公司生存周期为3-5年,也就

是说5年以上的公司经营管理相对完善,被市场受接受长期生存发展下来,因此尽可能选择发展5年以上的老牌公司,也是提供相对保障的参考依据之一。

 公司业务流程:是指公司内部特属的管理操作流程,可直接了解到公司内部几个重

要职能部的设置,此操作流程是否合理、规范,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的好差,笔者根据拾来年行业管理经验,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判别方法,分析下,这个业务流程的主干上有没有专人负责,负责控制和监管每个环节的衔接和协调,这个负责人的专业经验和管理权限有没有到位,这里为什么讲是分析,而不是查看,我是让大家去听公司人员讲述流程,而不是让我们去看流程,这个时候相对来说讲述比书面更有效:)

 公司专长:指的是公司在从业时间里,服务过或操作过的都是那些类型的项目案例,例如:在项目上有公寓、别墅、专卖店、酒店等,在风格上有欧式、现代、和式、中式等,这个对我们将要实施的项目来说非常重要,意味着这家公司是否匹配我们现在的项目需求。这也是考查公司的要素之一。

 还有几项,比如注册资金、公司荣誉、公司规模、公司形象、公司人员素质、项目

备档资料、形象工程及在施工项目现场等都能直接反应这家公司的管理及综合实力,也都必须例入考查范围,一一对应核实,为我们的安居保障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堂:选择材料/商家

 选择材料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知名品牌或一些在当地市场比较成熟,售后服务完善的品牌,确定品牌后,请选择当地授权供应商,这样售后服务上比较有保障,因为大多建材品牌为当地销售当地服务,不提供跨区域服务,有些材料因为区域不同,定价会有所不同,我们有些装友会因为跨区采购会节省装修费用,而选择外地采购,导致在售后上无法满足品牌产品应有的良好服务(例免费上门安装、上门检修等)。第四堂:设计阶段

 把前面在装修入门所要考虑明确的房屋装修需求、风格及资金投入进行与设计师充

分沟通,这时大家不需要对设计师有所保留或顾虑,因为这些因素设计师在导入设计前都必须充分考虑。

一、设计师明确业主装修投入后,会根据业主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上的比重分配,从

而使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达到一个很好的价值平衡。

 二、一般正规的装修公司都是采用统一的报价系统,也就是说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单价,变的是所用材料和工程量的多少,因此决定造价的重要因素是设计师的设计分配,而不是报价本身。反之,设计师如果不清楚这几个要素,靠经验来估计的话,会造成实际需求和预估上的出入,导致设计分配和效果需求上的不平衡,这时候大多靠后期来弥补,比如改动原设计图、调整施工项目,一系列的变动联系单就出来了,这时候会出现两个结果,1、在变动过程中让商家有机可乘,也就是行业所称的要赚钱就要靠变动联系单;

2、造成整个工程会在修修补补中进行,无法系统性的协调完成整个项目,致使装修投入和效果大打折扣,也就是上面说的没有达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 图纸的审核:先说一下,一份完整的图纸包括哪些内容,设计说明、图纸目录、原

始平面结构图、原始顶面结构图、平面方案图(地面和顶面)、电路图、立面图、结点大样分解图、效果图(根据业主需要定,行业一般为付费出图)。以上说的是一份图纸会有哪些内容,哪怎么来评定一份设计图纸质量的好差才是我们的关键,这涉及到我们的报价是否准确,我们的施工是否能顺利正常进行,是否能确保装修效果。 检查方式:第一步,图纸是否完整;第二步,图纸是否有设计人、制图人、校对人、审核人签字和公司出图章;第三步,检查图纸设计是否满足实际需求(着重看下功能上是否满足)第四步,核对图纸和房屋现场尺寸是否一致;第五步,设计图纸有无涉及原始结构变动,如有变动装友们看不明白,必须请专家认定可否变动(涉及安全问题),第六步,图纸是否规范明细,这项审核需要一定的专业性,简单的可以

请项目经理或施工队检查下,可否能达到正常施工为基础,以确保后顾之忧。第五堂:报价阶段

 装修公司或施工单位会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报价,这时候可说明下大置的用材要求,也可指定用材品牌型号,具体用到哪些材料,什么色彩在设计图中大多都有体现,在报价之前,报价单位最好到装修房屋现场考查过,例如新房还是旧房,房屋有无沉降开裂情况,这些涉及到是否需要对老墙作基层处理等,从而会影响报价的项目、成本、及报价的准确性。报价出来后,我们要做的是检查报价是否合理,是否规范,有无故意漏项,多算或重复报价项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行业猫腻,在报价中已经埋下了安全隐患。大家要刷亮眼睛了!

 报价的审核:

 一份完整报价书包括:报价说明、主材清单、报价明细单三部分。

 在这说下几个简单易行的检查方式:

 第一步:看报价书前必须清析设计图纸,也就是前面设计阶段说的,报价是根据设

计图纸和房屋现场来计算的;

 第二步:检查报价书的完整性,编制人、校对、审核是否完成签字和公司盖章(项目

专用章或公章)。

 第三步:查看报价方式(在报价说明中查看),是用国家定额补差的方式,还是以直

接市场信息价的形式报价;一般家装公司会采用后者方式报价,这样看起来比较直接,如果用套国家定额方式看起来就比较专业了,解析起来三言两语就无法说清,这里面涉及国家定额、补差、取费等众多项目,在这就不多作介绍了;

 第四步:决算的方式(在报价说明中查看),决算方式多为以实际发生工程量为准,也可协商确定为一口价项目,决算工程量不作调整,如果用此方式就要下工夫好好核对工程量了,利弊各半吧!好处就是:如果施工过程无其他变改调整的,完工后就不需要作决算了,不管施工单位少算漏算的事了!不利之处就是如果报价书中多算或重复报价项目,完工后发现重复了,或多算了就没法再计算了!装友们要注意由此带来的风险!(建议选用前者,这样比较合理、公平)

 第五步:损耗的计算方式(报价说明中查看),例如油漆的损耗计算、管线的损耗计

算、玻璃的损耗计算等都要在报价书中明确下来,损耗计算比例可在相应的国家文件中查看,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损耗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在5%-10%左右较为合理;

 第六步:工艺等级(报价说明中查看),因为不同工艺等级相应有不同的工艺单价,一般家装公司都会有几个不同的报价体系,所谓的一级报价、二级报价、三级报价、指的大多就是这个,一般像别墅、高档公寓就会用高等级的报价,这样工艺要求,单价、造价、取费都会较高,普通公寓相应会采用经济形报价体系,但无论哪个等级,施行质量还是都要达到国家标准的。只不过是装修公司面对不同客户群体的个体化需求内部制定。

 第七步:查看主材清单,所用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和个性需求,明确自己房屋装修中

所用到的主要材料部分;主材清单尽可能说尽列出,由其涉及安全、环保、质量等材料,例:防水胶、粘合剂、玻璃3C等;如小项不能一一列举,可注明所有产品或附料必须为正规厂家出品,并符合国家各项标准。

 第八步:报价明细查看,报价明细中含盖每个房间的装修单价、工程量、人工价、主材价、附料价、直接费、管理费、税金及合计总价等,主要要核查内容有,如工程量核对、项目核对(是否存在漏算或重复算)、备注是否明细规范标注,单价一般市面上较大的家装公司不会作调整,只要砍砍总价或谈个折扣就行了。对于报价明

细的核对是一项较为专业,也较为费时的工作,请大家不要马虎对待,这关系到验收、决算等后期一系列保障,在不清楚的情况下一定要多问、多咨询,这是一种消除隐患的重要环节,清析、明确、规范的报价书将为将为装修消费利益提供有利的保障,打下良好基础。

第六堂:合同签订

 装修行业大多有地区性工商部门或房管局编制统一范本(推荐选择),在签订合同之

前必须完成前面所谈的图纸审核和报价书审核,这两部分都将作为合同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应,也是完整一份合同的重要保障。

 签订合同时有几个重要部分必须看清楚:

 1、承包方式:是包工包料、包清工、还是部分承包,填写明确;

 2、工期:工程期限为几天,从几月几日开工到几月几日竣工;

 3、工程价款:总价款大小写清析明确,其中包括哪些费用(例如:设计费、管理

费、税金)变更部分工程款可按实另计;

 4、结算方式(或付款方式):合同签订付多少,每阶段性验收付多少,竣工验收后

多少天付清尾款。一般市面上家装公司为20%-30%,30%,30%,10%,尾款可以留个5%-10%一个月内付清,具体要看项目大小或协商情况定。 5、甲乙双方指派人员,这两人为代表双方利益,变更联系单需指派人员签字有效,请谨慎填写;乙方代表(施工方)一般为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利益;

 6、材料供应:甲供、乙供部分,明确按供应清单附件进行供料,并要求所供材料

必须达到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

 7、工程质量及验收标准:按设计图纸、做法说明、设计变更、和国家标准加区域

性行业细则规范为准。

 8、违约责任:一般有工期违约、擅自变更违约、工程质量不达标等违约情况,请

协商明确填写好违约责任和赔偿金额(装友们要计算下金额大小,数额要有一定的震慑力,但也不能有太大不合理的要求,法律上对每项赔偿是有一定的范围和依据); 9、工程保修:凡包工包料工程,从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保修期为两年,防水或

隐隐工程(一般指水电项目)保修期为五年。

 10、纠纷处理:协调不成可在项目所在地法院或仲裁委员会仲裁;

 11、其它补充约定:可根据自己的特定需要补充说明,但补充部分请勿与原文本

有冲突之处;

 12、双方签字盖章。(附上施工单位营业执照、图纸、报价书)。

第七堂:验收阶段

 每个阶段性验收、竣工验收,设计师、业主、施工员、项目经理、监理必须都要到

场,注意每个工种提出的细节。验收阶段需要的专业性知识也非常强,一般情况下无法在几个月内学会,所以在此我就跟大家谈下可以简单做到和几点方法:

 1、拿出图纸和报价书核对现场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按报价书上规定供材,工艺标

准是否和合同商定一致,工程项目、工程量是否有增减,如有变动,是否有双方变更联系单或增减项联系单。

 2、隐蔽工程由为重要,涉及用水、用电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 3、综合讲下验收过程中会用到的方法:看、听、敲、磨、摸、量、试用等多种检

验方式,不清楚、不明白的还是一句话,多问问、多想想、多咨询。

第八堂:结算保修

 到这一步,事情就好办了,如果装友们按我前面跟大家讲的一步一步严格把关下来的话,结算就比较轻松、简单,拿出我们原签订的合同及合同附件(包括图纸、报

价书、合同文件、补充文件等),再列出我们在施工和验收中所变动及变更项目联系单,根据双方签字确定的增减项联系单及原签定合同价款作结算就OK了。结算后请施工单位开具保修单(常规两年、水电隐蔽工程五年)盖上公章,进入售后服务。

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 篇二

1949年,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确保现代会计制度和公司经营规范能够有效地指导公司建设运行, 对于内部控制给出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 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及促进企业贯彻既定的经营方针, 所设计的总体规划及所采用的与总体规划相适应的一切方法和措施。”时至今日, 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运行中是发挥重要作用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 内地资本市场逐步对外开放, 现代公司制度也在大陆渐渐得到普及。2006年, 上交所、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董事会关于公司内部控制自评估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鉴证报告;2008年6月, 国务院5部门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 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并披露自评报告和审计报告;2009年7月,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开始实施, 至此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才进入系统化的阶段。2011年是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元年。2011年, 新华制药成为我国首家被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样本来研究中国资本市场内部控制披露对市场的影响, 指导我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

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有: (1)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带给市场怎样的影响; (2) 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市场反应不同。

2 文献综述

目前多数文献研究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完善和增加可行性方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被公认为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发展的最高成就, 可雷曼、美林等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破产或被收购的命运, 让人不得不怀疑所谓的“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到底能为公司规避风险起到多大的作用。

朱荣恩 (2008) 认为, 财政部借鉴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 (简称COSO) 2004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并结合我国国情、联合其他五部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简称《基本规范》) 与现行会计准则相比, 更多的是理念、要素和框架等较为抽象的概念, 存在实施和评价难度偏大的缺陷, 这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规避不利于掌权者规定的机会, 另一方面也给负责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了难题。

在张先治看来, 要落实《基本规范》, 重点在于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在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下, 各个关联方、尤其是监管部门能够较好地掌握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总体运行质量, 掌握和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最终达到提高公司运营质量和经营业绩, 保护投资者利益, 减少企业破产倒闭、违法违规等现象的目的。

有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后, 就可以开始比对标准识别和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目前学界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这四个方面:影响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主要因素 (Doy le, Ge和Mc Vay, 2007;Hollis等, 2007;林斌和饶静, 2009)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 (AshbaughSkaife, Collins, Kinney和La Fond, 2008;杨有红和毛新述, 2009) ;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筹资成本和股东财富分配的关系;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与不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在某些特征上 (如企业规模、复杂程度、存在年限、成长性等特征) 的差异 (杨有红和陈陵云, 2009;Jeffrey等, 2007) 。

在少数研究内部控制披露与市场反应的文献中, 方红星 (2010) 认为交叉上市的公司能够收到更严格的市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监督;但境内投资者吸收与内部控制制度相关的信息的时间略滞后于海外投资者。

3 案例背景回顾

新华制药位于山东淄博, 原山东新华制药厂, 是国内重点骨干大型制药公司。1993年, 由山东新华制药厂独家发起, 采取定向募集方式成立公司。1996年底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997年发行A股。

2011年3月23日, 新华制药披露了公司董事会关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自评报告, 董事会确认内部控制制度在客户授信方面存在一项重大缺陷, 当年公司未能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同日, 新华制药聘请的外部审计师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披露了新华制药2011年度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和年报审计报告, 其中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给出了否定意见。信永中和指出, 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两个重大缺陷:第一, 新华制药子公司山东新华医药贸易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医贸公司”) 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多头授信没有明确规定, 导致医贸公司的鲁中分公司、工业销售部门、商业销售部门分别向同一客户授权信用额度, 致使最终总授信额度过大。第二, 医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规定, 对客户授信额度不得大于客户注册资本, 但在实际执行中, 医贸公司对部分客户的授信额度超过了客户的注册资本, 同时医贸公司在日常经营中还发生了向客户未授信先发货的情况。这两个重大缺陷使得新华制药公司对山东欣康祺医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欣康祺医药”) 及预期存在担保关系方形成了大额应收账款6073万元;2011年底, 欣康祺医药因涉嫌卷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导致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 可能使新华制药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2011年3月30日, 中注协发布了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审计情况快报, 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公众对于这一份否定意见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关注。

4 研究设计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否定意见案例, 本文选取了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底的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并根据事件发生的近程设置了2个事项日, 分别是披露自评报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和年报审计报告的“报告披露”事项日 (2011年3月23日) 和引起公众注意力的“中注协披露”事项日 (2011年3月30日) 。考虑到市场吸收自评报告及中注协披露的消息并给出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 需要在每个事项日前后给出相应的时间窗口以修正研究结果。第一个事项日的时间窗口为区间2011年3月16日至2011年3月30日之间的所有交易数据;第二个事项日的时间窗口为区间2011年3月30日至2011年4月21日之间的所有交易数据。

注:本文中研究使用的A股数据主要在CSMAR数据库中收集, H股数据主要在巨灵金融平台上收集

5 事项研究结果

两个事项日时间窗口内个股与市场涨跌幅分别在表2、表3中给出了具体数据。根据前文所述的计算步骤, 制作出两个事项日时间窗口的CAR变化图 (见图1、图2) 。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 新华制药在中注协披露其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为否定意见以后, A股和H股的都出现了下降, 其中H股的下降的幅度比A股要更大。但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以后, A股和H股的都回到了正常水平;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 A股和H股都高于正常水平并持续升高, 这主要是受到A股对H股折价变化、溢价指数不断上涨导致个股上涨的干扰。这也说明了上市公司的年报所披露的信息包括公司经营与管理的方方面面, 而内部控制只是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部分, 投资者通常会更为关注公司的经营业绩, 公司业绩相比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信息更能对投资者造成影响。

6 市场反应不同的原因探讨

6.1 供求关系影响

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基础因素之一, 同时也联系了替代品之间与互补品之间的价格牵制。两地资本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同, 对于两地市场反应的不同可以给出一定的解释。

我国A股市场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至今25年。资本市场建立的晚, 好处是可以借鉴资本市场已经发展成熟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 坏处是在市场发展初期一定时间内引发了资本市场供给量小于社会对资本需求量的矛盾。A股市场长期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 推动股价不断走高, 多次导致因价格过高失去基本面支撑而暴跌。对于大陆的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而言, 资本市场上的投资选择受到较多限制。一方面, 投资者主要还是在银行存款和股票市场中进行投资, 近几年兴起的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虽然吸引了不少的投资资金, 但是受经济下行影响、风险问题及产品发售门槛的限制, 分流的资金规模有限;另一方面, A股市场企业上市需要经过核准, 向海外投资需要经过外汇管制的限制, 种种原因造成了A股自身供给不足同时替代投资品短缺的局面。

反观香港股市, 继承于英国的资本市场建设理念以及长期的经营积淀为香港建立成熟完善的股票市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香港股票市场可以说是世界上体系最完善的股票市场之一。港股供求关系相对稳定, 股价与企业经营状况关系较为密切。香港的投资者相比大陆投资者选择面也更为广泛, 美股、日股及各类基金债券等金融投资品选择丰富, 投资者不必面临被迫投资股市的局面, 他们可以选择收益较大的项目进行购买。当企业披露可能影响经营及股票收益的问题时, 投资者可以快速退出并选择其他收益更高更稳定的项目, 导致香港资本市场供给并不紧张, 股市价格弹性较大。

6.2 信息不对称影响

为了保证投资者的权益, 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都有相应的信息披露要求, 确保投资者能够了解企业具体的经营情况。但, 一方面信息100%透明的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不存在, 另一方面存在对未来交易走势判断不一致的交易双方是维持市场流动性的必要条件之一。投资者无法完全掌握企业及其竞争者的经营状况, 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种信息不对称会钝化投资者对于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做出反应的速度, 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企业的重大变动毫无反应。

A股市场虽然建立起了初步的市场体系, 但在许多细节方面尚存在漏洞。大多数上市公司只披露了自己的年度报表, 对于自身的内部控制状态、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和重要事项报告等信息都只是部分披露, 甚至还有少数公司全不披露。除了上市公司不情不愿的披露状态, 投资者由于相关投资知识和经验的缺乏, 单纯关注于公司年报的业绩, 忽视其他经营状况的报告, 使得市场对于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否定意见反应微弱,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企业不披露除年度报表外其他报告的行为。当威胁公司继续经营的潜在因素存在时, 这种忽视容易导致对投资者投资本金的重大损失。相比而言, 香港的投资者专业知识水平更高, 长久的资本市场投资经验使得他们明白公司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性, 对于公司经营业绩以外的其他对公司经营可以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也较为关注。因而当否定意见披露时, 市场反应较为迅速明显。两相对比一下, 增强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6.3 监管影响

2011年是我国股票市场第一个强制要求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年份, 而新华制药是第一批被要求强制披露的上市公司之一, 这也是此次否定意见产生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A股市场不断完善的监管体系使得上市公司被强制披露越来越多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 有了好的制度还需要按章执行。相比美国第一年强制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40%的不合格率, 我国A股市场仅有新华制药一家被出具了否定意见, 这一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要对其他的标准无保留意见打上问号:美国的股票市场运作经验比我们丰富, 运作时间比我们要长, 尚且那么多不合格, 我们的这些报告有没有水分?监管是否落实到位了?不到位的监管会加重投资者的不信任, 使得他们对于这些非财务信息存有怀疑, 延缓他们做出反应的速度, 降低他们做出正确反应的可能性。

香港股市的监管情况与美国市场类似, 经历长期的运作后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于发生的各种问题也都建立了对应的措施。企业、外部审计师、市场各方都在相对完善的体系下自觉遵守, 而对于一些有违规行为的企业, 监管机构也都从严从速进行处罚以争取尽快消除负面影响, 恢复市场秩序。整个市场已经建立了良好的运行体系, 投资者对于相关报告和披露信息都较为信任, 并能对这些信息做出及时反应。

7 初步结论与局限

本文通过对我国第一例内部控制审计得到否定意见所造成的在A股和H股两个市场的市场反应进行观察分析, 并对引发两个市场不同反应的原因进行探讨, 得出了以下几点初步结论:第一, 市场对于否定意见的披露有一定反应, 其中H股反应较为明显与快速, A股市场反应较慢且反应较小;第二, 两地股票市场不同的供求环境、不同的信息环境及不同的监管环境导致了两地市场反应不同这一情况的发生。

本文的主要局限在于:研究分析主要局限于新华制药这一案例公司, 难以代表整个行业和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较短, 同时内部控制的市场规范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这第一个内部控制否定意见案例偶然性更大, 无法有效地发现必然性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杨有红, 李宇立.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J].会计研究, 2011 (3) .

[2]张先治, 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 2011 (1) .

[3]刘玉廷.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J].会计研究, 2010 (5) .

[4]林斌, 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资源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2009 (2) .

[5]方红星, 孙.交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与市场反应——基于兖州煤业的案例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10 (1) .

[6]李少轩, 张瑞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 2009 (3) .

[7]刘亚莉, 马晓燕, 胡志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基于治理特征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1 (5) .

[8]齐堡垒, 田高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4) .

[9]Michael C.Jensen.1993.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it, 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J].The Journal of Finance, (7) .

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 篇三

关键词:内部控制,SAP系统,销售环节

一、SAP系统使CC公司销售业务处理发生的变化

SAP系统实施以后使CC公司销售业务的执行效率和准确性都有了一定水平的提升,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销售订单和合同管理

SAP系统实施前CC销售订单的处理流程凭借询价、定价、下单、签约、制作发货单据,核定客户财务状况,发货并收款等等这一系列流程,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存在跨部门的业务联系,不但效率不高,出错的可能性也会因此加大。长此以往会使客户管理偏离要点,也不利于企业的市场开发。

在SAP 实施后,首先,简化了客户进行分类使得被归类的关键客户和经销商的流程。从而使得有些客户的销售订单的内容就无需重新商议,可直接进行操作。再而,销售合同可以在确认销售订单后由系统自动生成,直接根据电子化审批系统,将反馈发回给客户。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速度进程非常快,极大地提高了销售公司的业务执行效率。最后,系统根据客户的信用等决定是否生成发货单进行发货。

(二)仓储管理

SAP系统实施前CC公司先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单据及发货的实际情况,及时制作流水帐,并定时盘点,与实际相核实,与此同时上报公司核查,但如遇收发货物数量较多时会带来一定的困扰。但自从SAP 系统上线后,问题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首先,库管人员从SAP 系统中直接获取更加详细和准确的收发货信息。在收发货完成后直接在系统内进行确认,系统便会自动更改数据。其次,系统自动的货物仓位管理,方便查找,进而提高了效率。最后,系统会自动通过SAP系统核对实际与系统内库存差异,还提供了库存預警功能,如是否有足够的货物满足发货要求,这是人工管理很难做到的,使仓储成本明显降低,仓储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三)财务控制

在SAP实施前,CC公司使用的是金蝶财务软件,并没有参与到销售过程中。

SAP系统实施后,销售模块和财务模块实现了集成管理,使信息能够在两个模块同步显现。首先,销售部门在建立销售订单时就能够通过系统实时查询到该客户的最新信用状况,以确定合同条款。

二、SAP环境下销售环节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

通过对CC公司销售业务处理过程的描述可以从销售业务发生过程的角度将其分隔成四个大方向的环节,分别是销售形成、供货、销售退回和回收账款环节。相应的,也从这四个环节的潜在风险入手加以分析。

(一)销售形成环节内部控制风险分析

此环节包括接受顾客订单,根据商品价格、限定的赊销额度以及库存数量等信息进行订单的审批。一旦接受了订单就意味着企业已经开始承担起了对客户的承诺,那么就必须按照订单及合同的要求完成供货的行为,否则将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客户的信用水平,公司的赊销政策,以及库存现状。若接受了企业生产和库存无法满足的订单,或所接受的订单不符合企业的价格标准,最后公司将可能由于无法按时交货或所收货款无法弥补成本而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供货环节内部控制风险分析

如果说基础数据的管理和理性接受订单是前端控制,那么发货环节则是中间部分的控制,支撑着销售过程的实质性环节。首先要按照客户的要求保证发出正确的货物种类和数量。其次要选择信誉好的货物公司,保证货物安全、及时送达目的地,避免运输过程出现货物丢失或延迟到货的现象,进而避免客户与企业的销售争议,以及由此导致的销售款项不能收回的问题。

(三)销售退回环节内部控制风险分析

企业售出的商品可能由于质量问题或其他原因发生销售退回的现象。退货环节控制不力,可能会因为退货申请情况不属实或退货金额和销售折让不合理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在退货过程中,严格审批退货通知单是最关键的,这是办理和记录销售退回和折让的依据。

(四)回收账款环节的新风险

CC公司作为面向全国销售柴油机的制造业大公司,其应收账款的数额是非常大的。而公司的现状是除了部分零售业务是先付款后交货的情况外,其他的经销业务以及代理商销售业务都是先交货后付款,分期回笼应收账款的。因此,在销售环节必须则要做好客户的信用审核与维护,SAP系统也会对每笔订单的回款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与自动提示催收到期的应收账款。

四、SAP环境下CC公司销售环节内部控制的成功经验

(一)针对控制环境,转变管理理念

首先,CC公司SAP软件是由公司高层带领实施的,决策层会充分认识到ERP系统所包含的管理思想的本质,找出存在问题,培养出一支对ERP系统的拥有充分实战经验的高素质队伍。同时,ERP系统的成功实施也离不开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帮助企业在加强员工培训的基础上,朝着高效、专业的方向发展,从思想上对ERP系统有正确的认识。

(二)将ERP系统内的授权严格定义

由于ERP信息系统是依靠单一的数据库来确保其高度集成性,往往会遭受来自于系统外部的攻击,这些带有目的性的攻击往往给企业带来重创,危害着企业的方方面面。因而,对ERP信息系统的使用必须经过授权。故而在ERP权限管理:如改写,访问的设制上需遵循内部控制原则:如岗位分离,相互牵制,全面控制等。

(三)注重信息安全的维护

对于一个信息化的企业来说,网络信息安全不是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的,也需要从意识、法制等方面进行完善。纵观今年的计算机安全事件,其原因还是由于用户的意识薄弱,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制度执行的不到位所导致。因而必须将管理与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切实完善安全方案机制,与时俱进,制定适合企业发展壮大的整体性策略。

六、研究总结

4.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 篇四

案例资料:

南方乳制品公司为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该企业建于一九九八年。企业全面引进了国外先进生产设备。企业建立时,中外双方的股权持股比例为45:55,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双方均按照有关协议出资到位,企业运转正常。南方乳制品公司的产品在投放市场后,很快以其优良的质量以及较高的价格形成了自己“高品位”的形象。

二零零零年七月,外方提议中外双方按各自的持股比例,继续为企业追加投资。但是,中方经过考虑,不准备追加投资。

外方在得知中方不准备继续追加投资后,提出由外方单独继续投资,并要求中方将自己持有的股份转让30个百分点给外方,转让后中外双方的持股比例为:15:85。

中方同意了外方要求其转让股份的要求。但是,在股权转让金问题上,双方产生了分歧:

外方认为,企业尽管在市场中的形象不错,但几年来是在亏损状态下运转的。现在,企业已经累计亏损3000万元。从设备的利用率来看,利用现有设施实现规模效益的可能性很小。如按现在的状况运行下去,企业将继续亏损。因此外方准备按照现在账面上的所有者权益净值(5000万元)的30%向中方支付。

中方认为,当时投入企业的是注册资本的45%。几年来,由于亏损中方并未从企业得到任何利润分配。如果同意外方的方案,中方只能得到账面上的所有者权益净值(5000万元)的30%。损害太大,不能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中方找到了南方会计师事务所,期望得到专业帮助。

南方会计师事务所了解到下列情况:

1.中方期望得到的底价是:按照注册资本的30%并另加从入资开始到现在的与此部分入资有关的利息。

2.关于企业的亏损原因,主要包括:(1)为保证产成品的高质量,购入了价高的原材料;(2)前期的高额广告投入。其中,在一九九九年底以前,广告是为整个外方的品牌在做广告,二零零零年后,广告支付为本企业品牌;(3)在前期,投入了高额促销费用:为主要商场赠送了写有本公司产品标识的设施;(4)企业设备的折旧年限仅为使用寿命的50%;(5)企业前期贷款利息偏高,融资主要通过外来解决。中方无力为企业寻找贷款。

3.其他信息:(1)企业在市场中高品位的形象已经形成;(2)企业已经形成了运转正常、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3)企业已经形成了完备的销售体系;(4)企业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

在了解了上述信息后,南方会计师事务认为:第一,企业的前景并不像外方所描述的那样暗淡;第二,中方所提的底价依据站不住脚,中方并没有抓住利益受到损害的关键;第三,为维护中方利益,应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

案例分析要求:请结合所学知识,从确认企业价值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分析本案例中股权转让价值确定时各方的观点,并给出你的建议。

答:首先,必须明确,一般情况下,没有哪一个正常的投资者会对前景暗淡企业的股权感兴趣。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双方在合作经营一定时期以后,面对前景看好的企业,一方采用各种手段企图将领一方的股权予以削弱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也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在内部股权的调整过程中,转出股权的一方不能蒙受较大的损失。

在本例中,尽管企业是在亏损的状态下运行的。但是,由于企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很多亏损因素都为企业未来的顺畅发展奠定了基础,企业在未来实现效益的前景是好的。这一点,从外方准备追加投资,并借机企图将中方的股权削弱、扩大其在企业中的股权的行动中可以得到验证。

中方底价金额的确定,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中方底价金额的确定方式,完全是站在债权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中方根本就不知道作为股权投资者与债权投资者在权利与收益方面的基本差异。作为股权投资者,其拥有的股权与入资时所确定的股份比例直接相关,并按照股份比例对企业拥有权利(其中包括分红权)。而股权投资收益的存在,则主要取决于(1)被投资企业是否有增量利润,(2)股权持有方在转让股权时股权转让价格是否比股权取得成本高。本例中,合资企业并没有在账面上表现出利润,因而不应存在与利润有关的收益问题。

股权交易的各方必须清楚:企业股权的转让,既不是对注册资本相应百分比的转让,也不是对企业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账面金额相应百分比的转让,而是对企业所有者权益市场价值相应百分比的转让。而股权交易价格的确定,则与企业股权的可流通性、股权交易双方在谈判中的力量对比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在存在股权交易市场的条件下,企业的股权价值主要由市场来决定,股权交易双方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交易。此例中,企业的股份并未上市交易,股权交易价格只能由双方协商解决。在股权转让价值的协商确定中,应该明确的是企业股权转让的不是企业历史的相应份额,而是企业未来的相应份额。这样,对企业未来走向的判断,将最终决定股权转让价格的水平。如果按照外方确定的金额转让股权,则中方肯定出现了损失:卖方卖掉的是企业历史的沉淀(当前净资产的百分比),买方买到的是买方所看好的企业的未来。因此,为了提高股权转让价格,中方必须在企业未来前景光明、累计亏损是为未来前景奠定基础等方面做文章。

在具体考虑具体因素时,应分析:1.前期的累计亏损原因中的很多内容是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如企业产品品牌的市场形象、企业原材料供应基地、现有企业

5.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 篇五

案例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企业飞速发展,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及外资准入政策的放宽,也有越来越多的外资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但不管是内资还是外资的小企业由于受经营规模、财力、人力、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和一些对公司治理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大多数企业无论在内部控制意识还是内部控制各环节都比较薄弱和欠缺,出现内部管理混乱,内部控制失效,领导专权不受约束、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特别是外资企业的内部控制,找出完善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方法,具有相当经济意义。

6.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 篇六

7月29日,金城股份(000820)发布公告称:12月31日,集团公司占用本公司资金累计余额43,480万元。、和201至5月份,本公司分别向集团公司提供资金6,389万元、5,744万元和1,980万元,其中提供非经营性资金5,688万元、3,290元和1,091万元。至年5月31日,集团公司占用本公司资金累计余额57,593万元(包含原经营性占用部分)。本公司实际向集团公司提供非经营性资金10,069万元。20、和2005年1至5月份“倒贷”资金发生额合计分别为11.41亿元、10.51亿元和5.57亿元。每年年末,集团公司均通过“倒贷”方式偿还占用资金,因此,本公司定期报告中未体现集团公司占用资金余额。

2005年8月16日,金城股份发布2005年半年报,半年报的货币资金余额由期初的49,615万元降到1,744万元,附注称:本期期末余额减少主要原因是金城造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20末通过“倒贷”方式偿还股份公司的资金还原所致。而2005年第一季报披露还有51,082万元,想不到巨额的货币资金其实只是时点数,是“集团公司均通过‘倒贷’方式偿还占用资金”,也就是集团公司贷款偿还上市公司欠款,上市公司过账之后立即替母公司偿还贷款,这其中贷款资金怀疑是在银行封闭运行,金城股份涉嫌虚构巨额的银行存款。金城股份年底资产总额17.2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0%,却有近5亿元的银行存款,这种违背常识的背后被证实存在巨额的财务窟窿。

7.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 篇七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对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 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在此, 本文将结合HK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以及执行情况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有效性进行详细分析、评价, 识别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对其进行完善, 促进企业管理活动水平的提升。

一、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评价

内容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是指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所必需的内部控制要素设计恰当并且得到执行。内部控制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其中: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风险评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控制活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信息与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而内部监督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1.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 应充分考虑:

(1) 是否为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告重大错报而设计了相应的控制;

(2) 是否为合理保障资产安全而设计了相应的控制;

(3) 是否能够保证企业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

(4) 是否有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5) 是否有助于实现发展战略。

2.评价内部控制执行时, 应考虑内部控制存在且正在使用。

3.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评价方法包括:询问相关人员;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检查相关文件和报告;追踪交易相关业务的处理过程 (即穿行测试) 。但是, 询问本身并不足以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 应当将询问与其他评价方法结合使用。

二、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评价

内容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是指现有内部控制按照规定程序得到了正确执行, 运行是有效的。

1.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应充分考虑:

(1) 相关控制在评价期内是如何运行的;

(2) 相关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

(3) 实施控制的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权限和能力;

(4) 相关控制运行的方式, 一般包括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

2.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评价方法与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评价方法基本相同, 但是目的不同。评价方法包括: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通常只有当询问、观察和检查方法结合在一起仍然无法得出控制运行有效结论时, 才考虑通过重新执行来证实控制是否有效运行。

3.需要强调的是, 除非存在某些可以使控制得到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 否则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评价并不足以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因为, 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只需抽取少量的交易进行检查或者观察某几个时点, 而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需要抽取足够数量的交易进行检查或者对多个不同时点进行观察。但是, 可以考虑在评价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时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性评价, 以提高评价的效率。

三、HK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情况分析

1.HK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HK公司为国内某省属国有企业 (以下简称“集团公司”) 全资子公司, 2013年年初成立, 注册地香港。HK公司的战略定位是通过整合境内集团公司所属优质资源, 最终实现在香港上市。但是目前HK公司主要是通过发债、开展内保外贷等方式筹集境外资金, 并向境内集团公司下属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开展部分物流贸易业务。

2.HK公司内部控制设计缺陷

(1) 组织架构方面存在的设计缺陷

根据香港公司注册登记处信息显示, HK公司董事会由集团公司以及总经理组成, 没有设置监督管理机构, 包括监事会、内部审计机构以及纪检监察部门, 对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

(2) 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设计缺陷

HK公司于2013年年初成立, 但是直至2014年年底才在集团公司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HK公司基础制度汇编, 期间HK公司的经营管理按照集团公司管理制度执行。但是香港和内地分属不同的法律体系, 香港公司只需遵守香港公司条例, 管理制度要求香港公司同时遵守内地公司法和其他内地规则, 存在内地公司法和规则条款可能不适用及不能在香港操作问题。而且, 当香港公司条例和内地公司法和规则的条款解释有冲突时, 将会产生法律风险。

3.HK公司内部控制运行缺陷

(1) 组织架构方面存在的运行缺陷

HK公司自成立以来至2014年年底, 从未召开过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职代会, 一些需要经过集体讨论决策的事项未采取集体决策或联签机制, 直至2014年年底才对其决策程序进行补充, 存在后补程序现象。

另外, 根据香港公司条例, 股东和董事各负有不同的权力和责任, 股东无权参与公司日常运作及决策, 除某些特定情况外, 股东已将处理公司的日常运作授权董事会。在补充的董事会决议中, 由集团公司委派的五名管理人员以及总经理进行签署, 将香港法律要求和集团管理要求混合处理, 其法律效力存在不确定性。

(2) HK公司对下属公司管理不到位

HK公司对下属控股公司管理层授权范围过大, 一些需要由HK公司乃至集团公司决策的事项未履行恰当的前置决策审批程序。比如, 该下属公司准备在香港资本市场收购一家香港上市公司, 并与对方签订了收购合同。该收购事项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HK公司以及集团公司才知悉。由于香港法律非常注重合同的效力, 即使未经过前置审批程序合同仍然生效, 导致公司面临巨大违约风险。

(3) HK公司物流贸易采购业务存在提前付款情况, 导致坏账损失风险

HK公司向印尼某公司采购煤炭, 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节点为:签订当日支付10%款项;50%货物到达仓储码头时支付40%款项;另外50%货物到达仓储码头时支付40%款项, 所有结算单据交付以后支付10%。该批货物于2014年2月10日整体到达目的地, 2014年2月19日经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出具报告, 报告显示该批煤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 发热量严重偏低。HK公司付款情况为:2014年1月8日, 支付50%;2014年1月14日, 支付40%;2014年1月30日, 支付10%。上述货物在并未按时到达指定地点, 且还未出具检验报告时, 已全额支付货款, 同时货物运输服务也未完成, 但已全额支付运输费 (相应的付款审批均经过HK公司总经理、总会计师签字) 。另外由于HK公司管理层未对供应商主体资格、资信情况进行充分调查, 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进行付款, 且该事项发生后也未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导致HK公司支付的1600多万元货款存在坏账损失风险。

四、HK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

当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存在实质性错误时, 通常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在设计上或者执行上存在缺陷。通过对HK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分析, HK公司在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方面均存在重大缺陷, 并产生了一些重大的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因此可以得出HK公司内部控制无效的结论,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

参考文献

[1]黄娟.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华东科技, 2013, (2) :42.

[2]姚春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中国经贸, 2014, (11) :239-240.

8.跨国公司品牌维护案例 篇八

1995年,苏丹红被确认为致癌物,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已开始禁止其用于食品。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在食品中发现含有苏丹红色素,随即发出警示。2005年2月23日,中国质检总局开始通知全国彻查。

1995年3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广东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味源牌金唛桂林辣椒酱、辣椒油等被查出含有苏丹红。为此,国家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餐饮单位立即停止使用亨氏生产的辣椒制品,要求广东省卫生厅立即组织对亨氏进行调查,重点调查苏丹红的来源、添加范围以及产品的流向,对调查发现的线索要及时向卫生部通报。

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16日上午,百胜集团上海总部通知全国各肯德基分部,“16日开始,立即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3月16日下午,百胜发表公开声明,宣布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并向公众致歉。百胜表示,将严格追查相关供应商在调料中违规使用“苏丹红一号”的责任。

“我们只有用这种(公开致歉)办法。”面对突如其来的信任危机,百胜相关人士对记者说,“我们决定最短时间消除影响。已经开包销售的调料,马上销毁;没有开包的,已经送回配送中心,也会全部销毁掉。”

但是,就在肯德基发表声明,“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的第二天,肯德基又有三种食品被亮“红灯”!北京市食品安全办紧急宣布,该市有关部门在肯德基的原料辣腌泡粉中检出可能致癌的“苏丹红一号”。这一原料主要用在“香辣鸡腿堡”、“辣鸡翅”和“劲爆鸡米花”三种产品中。

对此,肯德基的解释是,这是他们自查的结果:3月17日肯德基在记录中发现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提供的含苏丹红的辣椒粉也用在了这三种调料中。随后,他们采取紧急措施,用现存经过验证不含苏丹红的调料取代原来的调料。恰恰在这时,3月18日,北京有关部门抽查到了这批问题调料。19日向媒体公布,责令停售。

KFC采取的措施

鉴于当前中国食品行业中普遍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KFC决定以超过任何企业、任何国家的高标准,针对中国的食品安全进行更多的防范,进行了如下工作:

投资不少于200万元成立一个现代化的食品安全检测研究中心,对所有产品和原料进行安全抽检。用自身的能力确保所有肯德基产品符合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1. 要求所有主要供应商增加人员,添置必要检测设备,对所有进料进行必要的食品安全抽检,提升供应商的检测能力;

2. 要求供应商更加严格地选择上游供应商,严防缺乏守法意识、不能坚持食品安全的供应商混入供应链,加强对上游供应商的控制。

3. 此外,积极扩大与政府的合作,与政府一起为健全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出一份企业的力量。

家乐福在中国遭抵制事件

2008年4月7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巴黎的传递遭到“藏独”分子的破坏,网友遂发起抵制法国企业的号召。之后有消息称,由于路易威登-莫特轩尼诗集团(LVMH)涉嫌曾予以“藏独”资金支持,而该集团刚刚成为家乐福的最大股东。家乐福一时间成为千夫所指,遭到网友的广泛抵制。

随后,法国家乐福集团总裁迪朗2008年4月22日在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家乐福不愿在政治中扮演任何角色。迪朗也坚决否认了家乐福是记者无国界组织合作伙伴的传闻。但是他的声明并没有得到广大中国网民的认可。同时,还有消息传出,家乐福要在五一期间展开降价促销活动。事态被进一步扩大,最终演变为中法政府的对话。

——与中国外交部积极对话。家乐福总部高层迅速和中国商务部等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并要求中国区积极做好在华各分店的内部管理工作,特别是要求员工“保持高度克制”,不要与可能出现的抗议群众发生冲突。

家乐福中国区4月16日还向国内媒体发出了相应的《声明》。声明称:“家乐福集团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做任何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 “有关家乐福集团支持个别非法政治组织的传闻完全是无中生有和没有任何依据的。”

——家乐福职工“换装”。为了表示家乐福无意与中国人名作对,家乐福的员工统一换上了中国的红色服装,还印上了中国心。

高露洁牙膏“致癌”事件

2008年4月13日,美国某大学教授Peter Vikesland向新闻界发布研究成果:《太爱干净可能对你的健康和环境有害》,该文声称很多抗菌香皂中包含的抗菌化学成分三氯生,会和自来水中的氯发生反应,产生挥发性物质三氯甲烷,而三氯甲烷被美国环保署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4月15日, 英国《旗帜晚报》记者马可•普里格根据Peter Vikeslands的观点写出了《牙膏癌症警告》一文。声称包括高露洁等品牌在内的数十种超市牙膏均含有三氯生,而成为癌症警告的焦点。

该文在英国并未掀起波澜,但国内媒体纷纷爆炒,均在显著位置发布高露洁可能致癌的消息。

4月18日,针对一些媒体关于高露洁牙膏可能含有致癌成分的报道,高露洁牙膏的生产商广州高露洁棕榄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高露洁全效牙膏已经由全球各相关权威机构审查与批准”,并表态目前公司不会回收中国市场上的高露洁牙膏,必要的时候会给媒体一个答复。

4月19日,Peter Vikesland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说,许多媒体对他的观点纯属断章取义。

虽然Vikesland对他的观点作了解释,但是高露洁有致癌嫌疑的消息让消费者恐慌。高露洁牙膏销量明显下降,甚至有人开始退货。许多网站发起了网上调查。“ 截至20日凌晨0时15分,共有60025人参加了新浪网的网上调查,其中54118人表示将不再购买高露洁牙膏,仅5907人愿继续使用该产品。这说明,不少网民对高露洁的信任几乎降至冰点;88.4%的网民过去信任高露洁品牌,但是现在愿意使用该品牌牙膏的网民仅占9.84%。”

4月21日,《南方周末》发布《高露洁致癌事件调查:谁制造了牙膏信任危机》,称所谓“高露洁致癌事件”其实是由于媒体信息传递失真而制造的一起“公共卫生危机”。 Vikesland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对《旗帜晚报》的报道表示遗憾:“这是一篇非常差的新闻——如果有人称其为新闻的话,它明显扭曲了我们的研究工作。我讲的也就是使用抗菌洗洁精时可能发生的事情,怎么和牙膏扯上关系了呢?我的名字竟然出现在这样一篇报道之中,真是让我非常失望。”

4月27日,高露洁棕榄公司副总裁DavidWilcox及亚太区总裁高仕亚等一行紧急赶到中国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150多家新闻媒体的考问。在发布会现场,高露洁向记者出示了两大证据:一方面,DavidWilcox等带来了Vikesland教授的澄清录音;另一方面高露洁展示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近期发表的声明,这两大机构确认在中国所做的研究发现,高露洁全效牙膏的独特专利配方非常有效。

上一篇:幼儿园2009学年第一学期卫生保健计划一下一篇:镇实体经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