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赏析新分析

2024-09-06

中国画赏析新分析(共8篇)

1.中国画赏析新分析 篇一

张僧繇的绘画特点论述

关键词:绘画

摘要:“不过从画面上看。张僧繇的画貌并不明显,张氏绘画的很多精妙技艺,像点曳斫拂、简笔、凹凸法都无从辨识。只是画神人之体态、面目、衣饰倒还有僧繇‘诡状殊形’、‘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的特色。”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

创造性没骨疏体

张僧繇是南朝梁时代时绘画成就最大的人。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 龙、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的作品有《二十八宿神形图》、《梠武帝像》、《汉武射蛟图》、《吴王栠武图》、《行道天王图》、《清溪宫氠怪图》、《摩纳仙人图》、《醉僧图》等,分别著录于《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已无真迹流传,仅有唐代梁令瓒临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还流传在世。“不过从画面上看。张僧繇的画貌并不明显,张氏绘画的很多精妙技艺,像点曳斫拂、简笔、凹凸法都无从辨识。只是画神人之体态、面目、衣饰倒还有僧繇‘诡状殊形’、‘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的特色。”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他曾在建康一乘寺门上用天竺(古印度)画法以朱色及青绿色画“凸凹花”,有立体感。姚最《续画品录》中说:“善图塔庙,超越群工。据传他又创造了一种不用轮廓线的“没骨”法,全用色彩画成,改变了顾陆以来的瘦削型的形象,创造出比较丰腴的典型,画人“面短而艳”。”张僧繇的“疏体”画法,至隋唐而兴盛起来。后人论其作画用笔多依书法,点曳斫拂,如钩戟利剑,点画时有缺落而形象具备,一变东晋顾桤之、南朝宋陆探微连绵循环的“密体”画法。后人

将其画法与唐吴道子并称为“疏体”。顾、陆及以前的中国人物画表现都是通过线条来完成,线条的完美是画面成功的《五星二十八宿神行图》

唯一保障,这种状况到张僧繇时逐渐发生了变化,线条是画面完成的重要因素,但不起决定作用。画家已不满足于仅仅通过“连绵不断”的周密线条所达到的“精利润媚”效果,而是要创造性地采用新的方法。《历代名画记》卷二载张僧繇潜心揣摩卫夫人书法,“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张僧繇引书法用笔中的“点、曳、斫、拂”等方法入画,这大大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同时也给画面带来了新的形式。从此,一种新的双向论画规范建立了,它是对以前绘画原则的丰富与拓展:“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这种新原则、新规范的确立,张僧繇功不可没。张僧繇对绘画的另一大贡献是吸收天竺佛画中的“凹凸花”技法。所谓凹凸画法,就是现在所说的明暗法、透视法,这在中国本土绘画中是没有的,这种方法对于形体的空间塑造有很大帮助,能使画面具有立体感,收到逼真的效果。大竺的凹凸画法传入,与印度佛教在汉末进入中国,至梁佛法大兴有关。佛教兴盛,同时输入的佛经图像被大量转释、翻摹。张僧繇作为一个高超的佛画家很快便注意到了天竺绘画这一神妙之处,而加以吸收,从而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增添了奇光异彩。张僧繇所画佛像“面短而艳”的“张家样”式,是与其他人物画大家进行区分的明显标志。在此以前张怀瓘就认为:“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得其肉”即指僧繇之画,人物形体丰腴美艳,这种形象的出现与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转变密切相关。只是画神人之体态、面目、衣饰倒还有僧繇“诡状殊形”、“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的特色以张僧繇为代表的“面短而艳”人物造像风格,在齐梁间逐渐取代以顾、陆为代表的“秀骨清像”风格,到南朝后期已盛行于大江南北。但从美术史的角度考察,这仍是一个形成的基础期,真正的繁荣昌盛,在艺术上达到顶峰当在唐代。丰满艳丽、雍容华贵的泱泱大唐风范才是这一风格的成熟形态。是否可以说,没有张僧繇“面短而艳”的人物造像风格的奠定,就不可能达到唐朝雍容大度、丰满健康、蓬勃向上的人物造像顶峰。

其中所传达的审美判断,正是时代审美特征在绘画上的具体表述,不应当轻率地将它们视为无稽之谈。他继承了顾悄之所提出的“传神论”,他把“阿堵传神”的具体理论用在了一切绘画形象的创造中。如果说顾恺之在强调“阿堵

传神”时还主要局限于人物神态的表达上,而张僧繇则把这一特定的理论发展到了对艺术形象的创造上,对于一种民族文化中“人心营构之象”的龙,他也能通过生动而高超的描绘,使之产生了生命,使之能在“画龙点睛”之后“破壁而飞”。另一方面,张僧繇在吸收外来佛画或改造外来佛画上也作出了较大的成就。根据画《五星二十八宿神行图》

他在接受改造外来佛画时能大胆落笔一采用新法。他曾在南京一乘寺,用外来佛画的画法绘出有立体效果的所谓“凹凸花”,使观看的人能从远处看有凹凸起伏的感觉,而“近视即平”,让当时的善男信女们感到惊异新奇。他还敢将孔子像与佛像并列着画到天皇寺内,让中国圣贤进人佛门圣地,满足了民族心理对外来文化认同的平衡。同时,他在形象的创造中广为接受佛画题材,古今人物、山川草木、神灵怪异、外方风物等等,他都能绘声绘色,创造出各种新奇画面。在用笔上,张僧繇坚持中国画的传统,将中国书法中的各种用笔借用到绘画创作之中。如果说顾消之在创造“描”法时有意识地摈弃了书法中的笔法,那么,张僧繇在发展“描”法的同时则有意识地吸取了书法中的笔法。由于时代远久,可确指为张僧繇所作的传世作品已不复存在了,目前流传于日本的一幅宋代人摹本《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有不少学者认为其原本可能取自于张僧繇的佛画范本。实际上,在中国许多古代石窟壁画中,那些来自南北朝时期的各类典型形象,都隐藏着张僧溢的绘画影子,受到了他的影响,他所绘制的佛画中,宫女面短而艳,为天人相,武士须发如神,这类典型形象在许多唐代壁画中仍是最主要的形象之一。唐代有歌谣;“道子画,惠之塑,传得僧砾神笔路”中肯地道出了这一点。张僧繇以他那画龙点睛的神笔,永远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中占据着光荣的一席。

2.中国画赏析新分析 篇二

有研究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逻辑[3]。美联储推动G20联合救市,当年11月推出量化宽松政策(QE),其结果是直接增加了本国财富,并稀释了国际上正在流动的美元和美元国债,降低自身负债,转嫁了经济危机的恶果[4]。经过4轮的QE后,美联储QE出来的货币就越来越无法释放到国际市场,为了保住美元在世界上的信誉,美联储又于2014年10月适时地宣布了QE的退出,并制造了加息预期,稳定住美元,让国际上流动的资本重新回流美国,提升了美国市场的投资活力和吸引力。而欧盟也通过化解欧债危机,化解难民危机,进一步提升了欧盟共同体的抱团。金融危机后孕育的“欧盟2020战略”,以及沉积了几十年的“碳金融”体系,将在未来为欧盟国家重现万丈光芒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拉美国家在经济转型期后陷入了长期“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想成功跨越经济新常态,需保持长期的稳定[5]。分析并把握这些战略,提出具有对应性的中国金融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美国金融战略

1.1 世界范围内的横向战略

针对不同的经济体,美国采取了不同的金融战略。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对金融类经济体(欧洲)采取强美元战略,目的是通过强势美元抢走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支撑美国的产业发展,打压欧洲经济的崛起,保持金融领域的世界霸主地位;二是对资源型国家,特别是俄罗斯,也采取强美元战略,通过已经建立起来的美元锚住石油的体系,控制石油价格,要购买石油必须通过美元进行结算。其明显的例证就是,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从100多美元/桶,降到60美元/桶,2015年降到了50美元/桶,又降到46美元/桶左右徘徊,而俄罗斯每年因此遭受的损失达到450亿美元,严重打压了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三是对制造业经济体(德国、中国、日本)采取弱美元战略,打击出口和贸易,给美国自身创造更多的出口竞争优势,振兴美国制造业,逼迫这些国家货币升值,减轻美国债务,历史上迫使德国马克升值以及迫使日元升值就是最好的例证。

1.2 时间范围内的长期战略

从时间范围看,美国采取了锚住必需品的长期战略。概括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44~1973年,锚住黄金。1944年7月,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实质是将美元锚住了黄金,建立了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其基根就在于战后美国拥有了全球四分之三的黄金储备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2)1976年至今,锚住石油。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从而形成了牙买加体系,其实质是将美元锚住了石油,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推行黄金非货币化、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等。(3)2010年至今,拼抢锚住碳排放。美元正逐步进行“锚”的转换,美国正在构架新的国际金融体制:以美元为主,以黄金为筹码,石油为工具,以碳排放为强制的世界货币体系。

1.3 经济周期范围内的波动战略

对历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研究发现,美元和经济危机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当全球性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美元都走强,这样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吸引全球的资金流向美国,支撑美国在经济危机中渡过难关;当经济危机过后,美元一般呈贬值状态,实质是直接通过强权货币对全球进行财富掠夺。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损伤别国利益为本国利益服务,美国大肆印钞,迫使美元贬值,提振美国的出口。通过货币贬值,用通胀摆脱债务也是重要目的。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由银行资本家向风险资本家的角色转换,美国凭借强权货币,向全球源源不断地输出金融资产。新兴经济体需要为日益积累的外汇储备寻找资产安全配置和流动性的渠道,因此美国成为全球资本的资金池。简单而言,危机时,美元升值,从全球提款,给别国造成输入性通货紧缩;危机过后,美元贬值,印钞发向全球,给别国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

2 欧洲金融战略

1948~1952年,美国实施了对欧洲援助的马歇尔计划,欧洲经济迅速恢复,但却因此输掉了政治和军事。这个曾经由欧洲人掌控的世界,在二战结束前夕,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欧洲人丢掉了控制权,美国取得了世界控制权。战后,欧共体成立,西欧各国经济恢复,日本在全面西化后,经济也实现了惊人的发展,国际社会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打破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欧洲人展开了想要重新获得世界控制权的步伐。其战略就是要构建全世界必须加入的认识共同体,具体的就是欧洲建立的气候问题认识共同体。这一问题的内在逻辑是:人类活动必然促使CO2增加,由此引起气候变暖,全人类将会遭受毁灭。目前,各国都出于各种考虑加入或正在加入这个共同认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9月份访问美国,于9月25日与奥巴马联合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再次印证了欧洲构建的气候问题共同体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而欧洲为了推行这个“世界主义”,从1962年就开始部署,至2015年半个世纪过去,已经将气候问题从最初的环境运动发展为欧盟主导、全球公民社会参与的全球性政治共识,并主导制定了该领域唯一公认的国际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以任何借口避开或者无视这一新的政治潮流。

欧洲人要想重新获得世界控制权,就必须改变相对于美国的两个劣势:一是新科技领域,二是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改写国际法律规则,彻底扭转其在这两个方面的不利态势。低碳经济正是欧洲人能够改写国际法的最佳板块。欧洲推行“新世界主义”需要有一个市场实现机制,通过这个机制,一是能够顺利将欧洲新能源技术向全球扩散;二是向全球输出欧元;三是推动世界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引领全国产业,将经济增长留在本国。

3 中国金融战略思考

3.1 把握美元变动规律,做好应对策略

(1)全球经济危机发生时,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呈升值状态,危机之后,呈贬值状态;(2)美元历次升值都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灾难性打击,贬值给其他国家带来经济泡沫;(3)美元与大宗商品、原油、黄金、粮食以及新兴市场的股市指数有着高度相关;(4)美元每次走强都与美国新经济到来高度相关。

3.2 人民币国际化

通过四大手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1)一带一路。实施“金融一能源一基建”三位一体,从区域一体化向全球货币一体化渗透,输出产业、创造收益、推动人民币使用;(2)亚投行。主导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和运转,解决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总资金投放近7.8万亿美元的缺口和每年近7800亿美元的缺口,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3)清算中心。加快中国在世界清算中心的设立,促进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4)申请成为特别提款权货币。在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加速成为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的国际储备。

3.3 应对美元升贬的两种策略

一是对美元升值,采取“盯住美元”策略。防止危机期间,美元走强吸走大量国际资本流向美国,对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保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防止资金外逃。二是对美元贬值,开征“短期资本交易税”以平抑人民币升值预期,防止美元贬值引起的国际资本异常流入。可设置成两级“短期资本交易税”。实行0%基本税、0.2%~1%多级惩罚税。

3.4 外汇储备应对贬值和通膨的策略

对贬值风险,要求发行“非美元计价债券”。比如提供“人民币计价债券”,或者直接购买以日元、瑞士法郎等计价的美元债券,以此来调整中国外汇储备中由于美元升贬造成的影响,因为201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全球外汇储备11.6万亿美元,中国占到了3.73万亿美元左右,占全球的30%以上,其中美国国债达到1.22万亿美元,为美国最大债权国之一。对通膨风险,要求将存量美债置换成“通胀联动国债”。美国政府虽于2009年8月就开始向中国承诺将继续发行通货膨胀保值债券(TIPS),但这只解决了增量问题,对存量问题,中国要坚持美国政府将中国持有的存量美债置换成“通胀联动国债”,防止美债泡沫破灭的风险。

3.5 不挑战现存体系

从历史角度看,金融的崛起,必须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即当大国崛起之时,会与当时的世界霸主产生冲突,最终两个国家会以战争结束,结果是两个国家都衰落。2015年9月22日访美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声明,中国和美国不存在“修昔底德陷阱”,两个大国之间经济越来越紧密,而且相互渗透,谋求的是共同的发展。从驱动角度,不支持挑战。中国整体实力远不及美国,经济上是发达与发展中的现实、军事上是美国军费是中国军费4倍的现实、产业上是缺乏核心技术的现实、金融上是体制机制不完善的现实。我们要做的是,在不挑战现存体系的情况下崛起,抓住战略机遇期,延长战略机遇期,不要把美国军事力量吸引到我方。

3.6 国际气候谈判上坚持五大原则

一是坚持《京都议定书》是目前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公约,坚持其核心约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有责任先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二是坚持“国际法高于国内法”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将本国的法律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三是坚持“人均累计排放指标”原则。四是坚持“消费端减排”原则,“谁制造谁承担减排责任”的现行原则并不公平。五是坚持建立发展中国家间碳交易市场,对明显缺失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交易机制做补充,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才能够公平。

4 结语

新常态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速度转向中高速,结构转向优化结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经济处于总体下行阶段。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可能遭受的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中各经济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实施了不同的战略。总体而言,这些战略有利于本经济体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对其他经济体则极有可能是毁灭性的灾难,其中就包括了最主要的美国、欧洲等战略经济体。本文研究提出了中国金融的六大战略思考,把握美元变动规律、人民币国际化、应对美元升贬、外汇储备应对贬值和通膨、不挑战现存体系、国际气候谈判上坚持五大原则,为中国金融的世界布局提供参考。

摘要:近两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公开场合提到了“新常态”,这种新经济形势的研究迅速蔓延开来。其成因在于,针对“新常态”,不仅是中国,而是全世界范围内,各国和地区都已经采取了各自的行动。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基于自身的利益,实施了不同的战略。为了做出更全面的防御和世界布局,本文研究提出中国金融的六大战略思考,借助新常态重新洗牌全球经济的机遇,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新常态,金融,战略,世界布局

参考文献

[1]王松奇.“新常态”源流考[J].银行家,2014(9).

[2]张成虎,胡啸兵.互联网金融平台组织结构、演化路径与发展机制探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5).

[3]胡玲.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根源之政治解读[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4).

[4]徐奇渊,孙靓莹.新兴经济体:三大外部冲击挑战国内政策空间[J].国际经济评论,2015(3).

3.中国画赏析新分析 篇三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概括了中国、伊朗建交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认为中伊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曲折演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伊关系对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大国话语权、能源安全战略、经贸和投资战略、对伊斯兰世界影响力和中关关系博弈的重要影响,最后对中伊关系的未来发展战略定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伊朗关系定位

中图分类号:D822·3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9)2-0071-06

中国伊朗关系的发展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两国关系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伊朗巴列维政府奉行亲美反华政策,不仅不承认新中国,而且还与台湾建立了“外交关系”,中伊间的对峙关系始终未能突破。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中伊两国基于对苏联海湾地区霸权扩张的共同担忧和拓展各自国际生存空间的相似愿望下,中伊关系才开始由对峙逐渐走向缓和。1971年8月16日,中伊两国政府各自驻巴基斯坦大使在伊斯兰堡签署中伊建交联合公报,伊朗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而中国则表示支持伊朗“保卫其国家资源的正义斗争”。

总体来说,纵览中伊建交之后30多年的交往历程,双方关系在正常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波折,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中伊关系正常化并迅速发展(1971年中伊建交到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

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在中东地区的争夺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中伊两国的内政外交开始调整,不再拘泥于意识形态的束缚,开始采取更加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伊朗日益认定,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符合其国家利益,特别是为了对抗苏联的压力。同时中国在外交上也日益重视反对苏联的霸权扩张,中国决定与中东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中国认为伊朗的政治、军事力量是该地区抵御超级大国支配,特别是制约苏联向海湾和南亚扩张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1971年中伊两国建交后,双边高层领导人进行了多次互访,中伊之间的政治联系和文化交流都有了较大发展。

随着中伊外交关系的逐渐正常化,双方经贸领域的合作也开始迅速发展。以1971年双方的经贸额598万美元为基准,1972年、1973年、1975年、1978年分别增长了6倍、10倍、14倍和20倍。1973年以前的贸易主要是由两国政府出面签订,而且以伊朗货币里亚尔结算。从1974年起中国开始以欧佩克的价格,用硬通货购买伊朗石油,1976年和1977年的购买量分别达到20和万30万桶。

2中伊关系经历短暂低谷徘徊后逐渐恢复常态(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到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

伊朗伊斯兰革命是该时期中伊关系陷入低谷徘徊的直接因素。1979年4月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什叶派领袖霍梅尼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外交政策服务于政治需要,由于霍梅尼政府奉行“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的外交政策,已然使中伊关系客观上大受影响。加之由于此前六个月中国领导人对伊朗的访问被伊朗新政府视为对巴列维国王的某种支持,更使中国与伊朗新政府的关系陷入低谷,处于相对冷淡的徘徊状态。

在本阶段中国国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得中国开始奉行以反霸、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战略。直到两伊战争后期的1985年,因为中国始终坚持严守中立、积极劝和的立场,加之伊朗在战争后期的艰难处境,两国关系才得以逐步恢复和发展。但两国的交往层次并不高,而且经贸往来也发展缓慢。

3中伊关系驶入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快车道(1989年哈梅内伊访华到20世纪90年代末)

1989年是中伊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89年5月,伊朗总统哈梅内伊正式访华,成为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访华的第一位伊朗总统。他的来访为90年代中伊关系顺利发展拉开了序幕,也促使中伊关系驶入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快车道。

在政治领域,90年代以来,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不断。1990年以来,伊朗总统、副总统、议长等和中国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长等先后进行了互访。双方领导人探讨了两国间扩大经济、科技、贸易、文化和体育等领域的友好交往与协作,并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全球问题交换了意见,使双边友好合作不断发展。

在经贸领域,两国在对外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和劳务承包等领域的多层次发展,是90年代中伊友好关系最重要内容。两伊战争结束后,我国积极参与伊朗战后经济重建,双边贸易关系持续发展。伊朗从中国主要进口机器、工业设备、化学制品、车床、仪器、纺织品、运动器械、文化用品、电器、渔船、食用肉类和油菜籽;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坚果、客车、金属矿石、生铁、铬酸盐等矿物。与此同时,两国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和劳务承包项目也稳步推进。到1996年11月,两国经合项目已达45个,合同总额为26.65亿美元,合作领域涉及电站、水利、渔业、采矿、化工、煤炭和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大型合作项目包括德黑兰地铁、水泥生产线、浮法玻璃生产线和火力发电机组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德黑兰地铁项目,该合同总金额为5.8亿美元。

在文化领域,文化交流开展顺利。两国的文教、艺术和体育代表团经常进行友好互访,并有学者访问和留学生交换培养等项目。

4中伊关系进入以能源等经贸领域为主动力的飞速发展阶段(2000年哈塔米访华至今)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伊关系在近期的发展由于政治及经济的需求而更为密切。2000年哈塔米总统访华,两国发表了中伊联合公报,双方一致决定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基础上提高双边合作水平,开辟双边关系新的前景,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长期稳定、内容广泛的友好合作关系”,为未来两国关系发展和走向构筑了框架。2001年胡锦涛副主席回访伊朗,以及江泽民主席对伊朗的访问,双方领导人一致同意继续保持两国高层官方接触与各个层次的交流,并在两国外交部政治磋商机制框架内继续开展定期政治磋商。

新世纪中伊关系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而不断扩大的对能源巨大需求和广阔产品市场的渴望。中伊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两国间开展以能源等领域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伊双边贸易虽呈现出较明显的增长趋势,但年均增长极不稳定,许多年份出现了负增长,年均贸易额始终徘徊在10亿美元以内。进人新世纪后,双边贸易获得了持续快速增长。1999年,中伊贸易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13.48亿美元。2000年迅速攀升到24.868亿美元。自2000年到2005年,伊朗自中国进口货品的数量成长360%,2005年的双边贸易超过90亿美元,中国成为伊朗第二大进口国。中国一直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在2006年这一地位继续增

强,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已创下140亿美元,而中国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

原油是中国自伊朗进口的第一大商品,在中伊贸易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支配地位。每年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价值都占同期中国从伊朗进口总额的80%以上。伊朗近年来与中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2004年10月28日,中国和伊朗在北京签署了伊朗亚达瓦兰油田(Yadavaran)开发项目备忘录,由中石化负责亚达瓦兰油田的未来开发计划;中国将在未来25年内,每年从伊朗购买1 000万吨液化天然气,总价值达1 000亿美元。2006年,伊朗与中国签署了一份价值160亿美元的开发伊朗南部帕尔斯天然气田的合作协议。可以得出,新世纪以来,中伊已经入了以能源等经贸领域为主动力的飞速发展时期。

对发展中伊关系的基本审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平崛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将在全球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中东是一个对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也是大国角力的场所。中国需要在这些极其重要的地区加强影响力,中东对中国地缘战略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加。

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地区性政治、经济、军事强国,在中东地区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因此,中国伊朗的关系亲疏走向及其发展演变,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中东战略的实施效果,关系到中国在中东地区战略利益的实现与否。

1对中国在中东地区大国话语权的影响

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为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外交的根本宗旨。在继续推动大国外交、周边“睦邻、富邻、安邻”外交、多边外交等全方位外交的同时,中国正在力争奉行灵活、现实的新思路外交。然而,中东地区是我国外交的弱点,这既为我国展开全方位外交提供了新的舞台,另一方面如何突破对中东地区的外交劣势,争取扩大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力和发言权,也将是我们国家今后外交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在中东地区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主要是以色列和伊朗两个国家。虽然两国都属于中东地区的热点国家,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

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坚实盟友,中东地区的唯一“亲美桥头堡”,是实现美国“新中东计划”的基地,其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都追随美国的意志,为美国马首是瞻。以联合国大会的投票记录为例,多年来以色列支持美国的议案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美国政府编译的文件数据,在1996年联合国大会的投票中,所有华盛顿重要的投票以色列支持率高达95%,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拉脱维亚81%,与美国如此亲近盟友英国79%,法国78%,加拿大73%和日本72%。更为重要的是,以色列与中东地区的部分阿拉伯国家关系恶劣,至今没有还没有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所以,虽然中国和以色列双边关系良好,在经贸往来方面关系密切,但是很显然中国不可能对其发挥太大的政治影响力。

伊朗则不同,伊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头号敌人,两国关系正处于敌对状态。“9.11”事件后不久,布什总统在2002年1月的《2002年国情咨文》中将伊朗与伊拉克、朝鲜一起列为“邪恶轴心”国家,宣称美国在必要时将可能对包括“邪恶轴心”在内的“无赖国家”实施“先发制人”的防御性军事打击。伊朗在许多问题上都与美国针锋相对,特别是目前的伊朗核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美伊之间的尖锐矛盾,为我国协调两国关系,进一步介入中东事务,发挥大国影响力提供了充分的舞台和极富想象力的空间。而且伊朗与中东地区的众多阿拉伯国家关系良好,在穆斯林世界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2对中国中东能源战略安全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成快速上升的趋势,中国如今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据统计2005年我国进口原油12682万吨,外汇支出477.2亿美元,进口依存度为42.9%。并且各方面研究都显示,未来20年内,我国的能源安全形势严峻。

伊朗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国。伊朗天然气、石油资源丰富,依据2007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截至2006年底,伊朗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约为189亿吨(1375亿桶),天然气可采储量28.13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1.48%和15.5%,均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伊朗还是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大国,2006年伊朗年生产石油209.8万吨(434.3万桶/天),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4%,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目前,伊朗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原油进口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而中国市场更是占了伊朗石油出口量的40%之多。

伊朗还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之一。中伊能源合作历经近10年的拓展,截至目前,中国与伊朗已签订多达上百个长期的大型合作项目。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近年来的大型合作有六七个石油中下游项目合作,包括合资的大连LING精炼厂等,上游项目也有亚达瓦兰油田开发项目等正在运作的三个项目。

3对中国中东经贸和投资战略实施的影响

中国经济已发展到能量向全球释放、能源从外部输入的新阶段,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开辟新的市场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

中东地区目前总人口约4.9亿,大多数国家居高收入国家之列,加上近几年经济的迅猛发展,该地区将逐渐形成一个仅次于欧共体、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世界大市场。中国和中东国家在经贸投资领域的互补性强。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经济结构的限制,中东国家对进口商品有着极大的需求,因此,中东广阔的市场空间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市场之一。

作为中东地区的经济大国,伊朗的改革实际上刚刚起步,中伊经贸合作尚有很大潜力可挖。同时,伊朗也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拥有6 000多万人口的大市场。2005年,中国与伊朗的对外贸易总额为1130.83亿美元,占中国与中东国家对外贸易总额的15.66%,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第二大贸易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其中中国进口67.87亿美元,占整个中东地区进口的20.1%;出口32.96亿美元,占整个中东地区出口的10.77%。中国商品品种、质量受到伊朗市场认可,同时我们的商品有较强的价格优势、潜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受到伊朗消费者的喜爱。

伊中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很大。北京也在2006年成功完成了与伊朗签订的多个经济、技术承包项目。项目包括:中国参预建造伊朗查布哈尔地区的石油化工总厂。并将修建一条从伊朗的阿萨路维耶至锡斯坦和布鲁齐斯坦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线,而该厂所需能源将由输送管道线来保障。

4对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影响

伊拉克战争以后,中东地区政治力量出现新的消长变化。中东一些传统大国地位下降(如埃及、伊拉克,沙特等),伊斯兰政治力量在中东各国

发展壮大。西方甚至有媒体称:“中东不远的将来将是伊斯兰势力的天下。”

作为唯一实行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朗是伊斯兰世界的大国和强国,在伊斯兰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79年伊斯兰革命和伊斯兰国家的建立,对整个伊斯兰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伊斯兰国家遍布亚非欧三大洲,总人口约14亿,占世界人口的1/5,许多伊斯兰国家跟中国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广大发展中伊斯兰国家也迫切希望改革和发展,希望能够借鉴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消除贫困和落后。中国也乐于扩大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和作用,依靠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紧密团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保持中国与伊朗的良好关系,通过伊朗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以伊朗为代表的伊斯兰复兴对中国的西部安全战略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和挑战,中国应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发展中伊关系,巩固西部安全。

5对中美关系的博弈互动的影响

美国中东战略的重大失策就在于:伊拉克战争虽然让强大的伊拉克分崩离析,却让伊朗在该地区异军突起。特别是伊朗核问题的僵局始终没有新的突破,这让美国的大中东战略大打折扣。如果伊朗核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就算目前的伊拉克问题能够顺利地解决,美国还是不能够实现其主导中东的目标,因为在中东地区可能会出现一个比伊拉克更加难缠的大国(甚至有可能成为核大国)与其作对。

在经济制裁已然启动仍收效甚微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继续保持战争威慑力,积极推动多边会谈才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根本途径。鉴于目前中国伊朗的良好关系,而且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美国要想解决伊朗问题不可能抛开中国和欧盟、俄罗斯等大国的参与和协调。这无疑为中国协调中美关系增加了讨价还价的筹码,使双方的博弈互动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比如涉及到台湾问题的处理等等。

对中国伊朗关系的战略定位

1伊朗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国家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区域性大国,在中东地区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中东的政治经济格局。再加上伊朗核危机、中东和平进程等热点问题都与伊朗息息相关,凸现了伊朗中东大国的特殊重要性。中东地区是我国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大国影响力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中伊关系的亲疏远近与发展演变,直接影响到中国中东战略的实施,影响到我国在中东地区国家战略利益的实现与否。保持和发展与伊朗的友好合作关系对发挥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特别是巩固我大周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国伊朗关系基本定位为“石油贸易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是指在和平稳定情况下,维护各自国家利益,平等合作,相互协调,以求得共同发展的新型国家关系。它是冷战结束后新构筑起来的国家关系,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代表了国家关系发展的新方向。鉴于目前中国伊朗关系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两国关系的演变趋势,我们完全可以将中国伊朗关系基本定位为“石油贸易伙伴关系”。

从中国方面来说,能否从国际市场顺利获得能源和原料,不仅关乎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而且事关国家安全利益。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尤其是能源安全利益与中东地区的联系将更为紧密,成为影响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伊朗将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来源,中伊油气合作有助于打开中国能源多元化战略新局面。

从伊朗方面来说,面对美国控制中东局势和石油资源的企图,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伊朗正在尝试开放本国石油资源市场,为其石油寻找其他安全的出口。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影响力大增的中国成为伊朗开拓石油市场的一个绝好目标。伊朗则显然有意由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伊朗最大的原油输出国,以及投资伊朗油田的最佳对象。伊朗石油部长瓦兹里一哈马内今年6月11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参加亚洲石油和天然气大会时宣称,伊朗正在同中国进行谈判,希望能在中国储存战略石油储备,伊朗还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五国投资建造炼油厂。

因此,加强与伊朗等海湾国家的能源合作不仅对保证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3中伊关系处于中国对外关系的第四层级

我国的外交战略,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重点,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处理好同各个大国的关系,同周边各国建立共同的利益,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夯实基础,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多边合作的角色。这就是我们的战略布局。

中国一伊朗关系还没有、近期之内也不可能上升到中国对外关系的第一层级(笔者认为:当前,中国一美国关系是第一层级;中国-日本、中国-俄罗斯、中国-殴盟关系是第二层级;中国-周边邻国(含澳大利亚)关系是第三层级;中国与世界重要的能源、资源储藏国关系是第四层级,其余国家关系是第五层级)。目前,中国一伊朗关系处于第四层级状态,有望在21世纪初期上升到第三层级。

4中伊关系将在强调实效性和强调战略性之间选取平衡点

目前,中伊之间的关系以强调实效性为主,也就是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商品的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直接投资等领域,强调对国家经济利益、经济安全的贡献为主。但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平崛起的势头增强,中伊之间的关系开始会向强调战略性方向倾斜,谋求通过中伊关系的加强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影响力和作用,并最终在实效性和战略性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实效性以国家经济利益为主,战略性以国家安全利益、国际利益为主。中国应该在默认美国在中东地区主导权,不挑战美国的主导权的现实前提下,以伊朗问题的解决为突破口,适度有序的逐渐介入中东事务,加强中国“和谐”外交的感召力。

4.中国画作品赏析 篇四

系别:教育系 班级:12应心班 姓名:张晴雯 学号:122212150 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于全世界,诗意,可以说是中国画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一幅优秀的国画作品,往往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使人在看画赏诗之中,充分享受着艺术美!

阎峰的中国画风神超逸韵致清婉。或设色、或水墨,或斗方、或扇面,或巨幅大作、或雅致小品,在从不以画家自居的阎峰笔下俱是神采飞扬,从容自得。虽然阎峰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多次参加国家级艺术作品的展览但一直很低调,看得出阎峰是训练有素。有备而来,随心所欲之间,个性使然。

阎峰出生大连,从小在东北部队大院长大自幼爱好丹青,15岁随父母来到苏州。他的身上有着东北汉子张扬豪爽的个性,在他的巨幅大作中能明明白白的感受到他的大道天成。然而他也有江南委婉细腻的一面,他的扇面小品颇具诗意,运思落笔,不紧不慢,指掌之间心会神融,意蕴悠长。

“搜尽奇峰打草稿”,生活中的阎峰是一个有心人,他深知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心灵感受。注重绘画创作题材的积累,他曾无数次在海边驻足、在山林穿越、在乡村往返,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收获心性。因而他笔下的山峦、河流、乡村,不仅形象独特,表现手法也是丰富多彩,既“我有我法”又“言之有物”,用笔老辣、爽利,甚至有点恣肆,浓淡枯湿的变幻,在墨块和线条的交融中意蕴万千。

令阎峰颇为得意的是他精心创作的以海为题材的作品,他的《海》长卷系列作品大都场景开阔,气势宏大,汹涌澎湃的海浪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二,在视觉上有一种极大的冲击力。其中以画面辽阔、气韵生动、人物传神最为惊异,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但见突兀的山石上,人物形象凝神远望,咏叹人生,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堪称力作。而他的斗方、扇面人物小品不求大雄强、大气派,呈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或听涛、或对弈、或静观,抒高隐之幽情,发书卷之雅韵,可谓风神超逸,韵致清婉。

阎峰说他的艺术作品创作,来源于生活中对生命的感悟,他说很幸运赶上这么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时势造英雄。这个时代太需要英雄,激情岁月推动着我的创作。继承传统、创作唯一,是我的创作追求。

他说感谢生活在这个时代,不论生活在贫困还是富贵时,今后他都要创作更多的艺术作品,真诚地回报那些在生活和工作中,曾经帮助过他的亲人、爱人和朋友们!

秦明强的精品国画,静谧清幽的诗意山水。他的国画山水《唐人诗意独钓图》,将南派山水笔墨神韵与北方的山川自然,人文情怀相结合,同时又将文人画与作家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山水画审美特征,风格独立,卓而不群。此幅作品用色清雅,笔墨润泽,远山以淡墨绘出,云雾氤氲飘渺,近景笔墨细腻,草木秀美多姿,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垂钓者,正悠然坐于小舟之上,那种闲适清幽的意境,令人向往不已,整幅作品洋溢着浓烈的诗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秦明强的《泛舟图》,清幽俊朗的山谷间,屋宅静谧,水流环绕,宛如世外桃源,几叶小舟轻轻划过,静中寓动,为作品增添浓厚的人文气息,整幅作品笔法质朴,气韵畅达,意境高远,心有灵犀的观者一定会在与作品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净化,情感的陶醉和人格的升华,极具艺术魅力。

除了秦明强,阎峰两位画家的作品,这里还特别想提到的是一代宗师徐悲鸿国画的作品。徐悲鸿取法西方古典写实绘画,力倡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强调“尽精微、致辞广大”、“惟妙惟肖”、“直接师法造化”,特别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论,在画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效果,宣布了从顾恺之到任伯年一千多年间勾红填色形式的大体结束和一代新形式国画的诞生。他的写实主张和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为一体,成为本世纪最大的主流画派。

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在绘画创作上,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写实作风,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末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继承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自己独特风格。长于国画、油画、尤擅素描。造诣极深,善于传神。

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有新意。他画的奔马,笔墨淋漓潇洒,带着时代的风雷驰骋在画坛上,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他所画的奔马,无论纵横驰骋在草原,还是站立在山坡回眸嘶鸣,都成为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在危亡关头的奋起与凝思的化身。如今徐氏故乡——江苏宜兴市新建的“宜兴徐悲鸿纪念馆”里,陈列了徐悲鸿先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书画作品(包括青少年时期的习作、成名以后的作品、信扎等)。他画的马,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

另外,狮子是徐悲鸿喜画和善画的题材,《雄狮》是徐悲鸿1932年动物题材的代表性巨制,画幅逾十平尺,绘一头健硕雄狮踞坐于嶙峋的山石上,回首目眺远方,逆风拂动的长鬣用大笔纵横披捺,尽现其雄视天下的王者之概,气势撼人。

早年间即好摹写狮子,上世纪二十年代留学欧洲、长居柏林时,得以近距离观察和写生,他在《徐悲鸿自述》和《述学》中,反复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柏林之动物园,最利于美术家。猛兽之槛恒作半圆形,可三面而观。余性爱画狮,因值天气晴明,或上午无范人时,辄往写之。”“故手一册,日速写之,积稿殆千百纸。”其热忱与勤奋可以想见。“亦曾见憨笑,亦曾亲芳泽。亦曾闻悲啼,亦曾观舞跃”,迨为当日实录。除直接师法造化外,徐悲鸿的狮子造型也多有借鉴法国的浪漫主义雕塑家Antoine Louis Barye(1796-1875)作品,其雕塑《待猎之狮》、《狮子与蛇》等,对徐悲鸿创作产生很大影响。故徐悲鸿狮子结构之准确、造型之生动前所未有,是中西合璧的成功典范。

5.中国古典名著赏析 篇五

最先接触《战国策》的时候是在初中,当时是在同学家看到有一本白话文的,出于好奇,借来看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当时知识范围和兴趣的有限,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到最近,报了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后,竟然又可以用文学、历史等多个角度读它,然后我在网上找了原文和介绍看了一下,使我对它又多了解了一些。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现在保存下来的不多的记载战国时代的历史文献之一。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依次分国家编写的。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

读《战国策》,我们会发现,众多的游说辨士都具备了两种游说本事,这就是道理游说和道理说辨。前者不辨,以道理说服为主;而后者说辨,以道理辩论为主。其不同点在于:前者的道理推理性极强,而后者的说辨逻辑性极强。其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是以道理为核心,或进行说服;或进行说辨。

比如说《战国策·雍氏之役》中,这是一则相当精彩的谋略案例。谋划和游说的精彩,在于谋划的关联和游说中的辨点都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案例中,苏代的谋划关联:一是将关联点与事件的大体走势相联系;一是将关联点与人为改变最终结果的判断分析相联系。这两点出乎意料的关联,非苏代莫属。

案例中,苏代的道理说辨:一是将辨点设置在“楚比韩更难”的事实上,故能将“韩不向周征粮征兵”的一般事,辨成是“替韩隐瞒战略企图”的大事;一是将辨点设置在“韩的战略利益上”,故能将“韩以地与周”为观止。

鬼谷子曰:“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斜。此言说的就是:“捭阖的道理,在于利用‘阴阳’性质的话题。当获得‘阳’性质方面的话题机遇时,要凭借高尚的心态方式应对;当获得‘阴’性质方面的话题机遇时,要凭借鄙视的心态方式应对”。的小利,辨成是“韩能获得整个周地”的大利。这两点令人叫绝的辨点,既让人贻笑大方,又让人叹。

由上可见了,当面对周君忧患(‘阴’性质方面)的话题机遇,苏代将周君认为难以办到大事,或小看或轻视为容易办到的小事,这正是苏代的能力和自信所致。

再比如《战国策·秦策三·齐助楚攻秦》中,张仪就完美演绎了一个说客足以扭转乾坤的能力。话说齐国援助楚国打秦国,占领了曲沃。秦王想要讨伐齐国,可是齐楚邦交友善,无从下手。于是张仪自告奋勇前去楚国游说。他对楚王说:我们秦王最敬爱的是您,我们的臣子都想做您的手下,我们最恨的的君王就是齐王,我们的臣子最不想侍奉的就是齐王。可是您怎么能和他这样的人为伍呢?因为齐国太丑恶了,所以我们秦国想要讨伐他,可是贵国却和齐国相交甚欢。所以秦王无法好好听从于您,我们也不能好好侍奉您。如果您能和齐国断交,我会恳请秦王把方圆六百里的土地献给您。这样您不但削弱了齐国,交好了秦国,还增强了自身实力,岂不是一举三得?

张仪看似出了个高招,将楚王说得是心花怒放。可是当楚国与齐国绝交后,张仪却“耍赖”再也没有出现。楚国没得到土地,齐楚两国最终被秦国各各击破了。

其实,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一般地看出《战国策》中的那些策士的说辞,大多都是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或者是暗喻、譬喻等等,他们大多步步为营,层层推进,通过一个又一个看似常理而又十分诡异的小观点,让你不断对其进行认同,小观点聚沙成塔,使得你最终不知不觉的对他的观点表示赞成。

这就是我读完全本书最大的感觉。“诡”!各色人士诡异的性格不说,最令人称道的就是说客们的诡辩了。一则又一则充满逻辑思想而又争锋相对的说辞,一篇又一篇向君王们阐述自我见地的高谈阔论,处处彰显着策士们的睿智以及语势磅礴。

不得不承认,古人的智慧完全不亚于现代人。他们的思想、智慧使我彻底折服,这是《战国策》给我带来的巨大震撼。

6.中国画赏析新分析 篇六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电视节目创新模式与电视新媒体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电视节目创新模式与电视新媒体分析报告》

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地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随着电视节目同质化竞争及观众审美疲劳问题的不断深化,电视台寻求发展新途径的意愿日趋强烈,国内优秀电视台愈来愈重视对电视行业的研究,特别是对节目创新模式和观众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电视台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电视台企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电视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电视行业发展环境和现状;中国电视行业进出口分析;国外优秀电视节目模式与案例分析;国内外电视节目模式创新案例研究与发展趋势;中国重点区域电视行业发展状况;中国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与优秀案例分析;中国优秀电视台经营情况与节目模式创新研究;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电影产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电视台节目运营的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园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电视台、科研单位、传媒企业准确了解园区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电视节目发展模式及电视行业重点区域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7.中国画赏析新分析 篇七

有鉴于此,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节能减排目标,力求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节能减排无疑将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府期望通过一系列严厉而有效的措施和改革,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加强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的良性互动。毫无疑问,节能减排的持续推进必将推动中国构建可持续的社会生产和消费模式、管理体制。然而,这一过程只能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一方面需要尊重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也需要突破技术、政策、制度、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障碍,在稳定中寻求创新,在求变中保持稳定。

“十一五”规划的前半期,政府在法律法规、管理机构、政策手段、公众参与等政策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突破性成就,节能减排取得部分进展。2008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88%;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674.2万吨、1213.3万吨,与2007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48%、3.96%。尽管如此,种种迹象表明,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前景不容乐观。“十一五”规划的时间已过其半,但仅完成节能目标的35%,二氧化硫为51%,COD为34%。同时,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使得节能减排的政策推进和效果面临不确定性。“十一五”中后期,节能减排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不仅要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更要抓住机遇建立长效机制。

一、中国节能减排的驱动因素分析

用以表征人文活动与环境质量关系的IPAT方程指出,环境质量受到人口数量、经济规模、技术水平等社会经济要素的影响。经济规模又包含两层涵义,以GDP增长为表征的规模效应和三次产业所占比例为表征的结构效应。在假设四大要素彼此孤立互不影响的前提下,人口和GDP增长通常是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的负向因素,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则趋于改善环境质量。当前中国采取的节能减排政策与措施也着重依赖技术革新和经济结构调整。然而,在“十一五”前期,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却呈现截然不同的效果。除此之外,相关的节能减排工程在促进节能减排尤其是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发挥了难以忽视的作用。

1、技术进步是节能减排最大的驱动力

于2006年开展的节能减排促使政府、企业采取种种措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能源与环境领域的技术进步,并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如2007年中国火电供电煤耗已经从2005年的370gce/kWh下降至356gce/kWh,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由17.8%缩小到14.1%。目前,8个行业14项产品能耗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经由2000年40%缩小至20%[1]。由于技术进步取得明显进展,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获得极大提升,为节约能源消费和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据初步推算,“十一五”上半期实现节能总量1.92亿吨,而工业部门的技术节能总量达到了1.945亿吨标准煤[1]。

2、经济结构调整缓慢成为节能减排的阻力

政府对依靠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寄予了厚望,期望通过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优化结构等措施,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不合理增长、淘汰落后产能并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排放,最终改善环境质量。然而,由于发展阶段、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于2003年开始的重工业化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从三次产业的比重来看,自2000年以来中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07年达到48.6%,比2005年高出0.9%。从重点行业来看,“十一五”中前期占到工业COD排放70%的造纸、食品、化工、纺织行业,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60%的火电、水泥行业,以及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高能耗行业,其增速依旧偏快。由于结构调整缓慢,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采取的其它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的效果。

3、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十一五”中前期超过9.5%的年均GDP增长速度,使得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难度非常大。制定“十一五”二氧化硫和COD总量控制目标的情景方案是全国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5%。然而,2006年和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年均在10%以上,大大超过原先预期。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伴随着急剧上升的能源、水等资源的消耗,给二氧化硫和COD等污染物的治理与减排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二是自2008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可能会因此而松动节能减排政策,不能延续“十一五”中前期的努力,最终影响和减缓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建设。

4、治污工程进展顺利,而工程节能贡献不大

除了技术进步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还期望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形成相应地节能能力和末端治理污染能力,并通过监管等措施保障治污能力转为实际的治污量。在污水处理方面,2007年与2008年上半年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978万吨/日,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44%。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方面,到2008年上半年,燃煤电厂的新建机组基本全部安装脱硫设施,现役机组的更新改造已经完成了68.9%,形成削减二氧化硫能力400多万吨。但节能工程进展不顺,2007年十大重点节能减排工程仅形成2550多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占《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目标的10%左右,对节能的贡献较小。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生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

二、中国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诊断

节能减排本应由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共同推进。然而,技术革新不可能凭空发生,产业结构也不一定会朝着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方面调整。两者必须依赖于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机制、管理手段以及资金投入等因素。在“十一五”前期,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呈现截然不同的效果,表明当前的制度安排、资金流向可能有利于促进先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却难以在支撑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1、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进步,却不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引导企业达到最优的社会生产边界。然而由于能源价格一直被人为压低,将对资源配置形成不合理的激励。企业考虑到能源与资本、劳动力存在替代关系,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会对能源、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做出反应,增加廉价能源的投入,以降低生产成本。其后果是一方面企业缺乏开展节能减排的经济动力,不愿开发和应用先进节能技术与设备;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将更倾向于使用资源性、高能耗产品,这将导致大量资源流向如钢铁、化工等高能耗行业。

为应对资源能源价格偏低形成的不合理的激励机制,政府为节能减排提供财政支持、利率优惠等措施,在实质上是降低资本使用的价格,改变能源与资本的比较价格。企业受其激励,可能会优先开发与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这便促进了技术革新与进步。然而,通过压低资本价格而不是提高能源价格以改变能源与资本的比较价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社会资源流向高能耗、资源性行业,助长重工业化趋势,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十一五”中前期节约能源的贡献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不是经济结构调整是由于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导致的。

另一个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的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可能是国家宏观上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在微观上出现了新的行为反馈[2],刺激企业不断地扩大产能。由于中央政府在钢铁、水泥、化工、电力、造纸等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推行“扶大压小”,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产能较小的企业存在着扩大产能的冲动。与此同时,因产业结构调整要涉及到企业关闭、人员安置以及地方税收减少等原因,地方政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本地企业扩大产能的行为,避免其被行政性关闭。甚至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企业也可能应“扶大压小”、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而产生扩大产能的冲动。与此同时,随着产能的持续扩大,反映技术水平的单位产品能耗因为规模经济效应而不断地下降,表现为技术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度不断上升。

2、管理能力不足以应对节能减排的要求,难以在促进结构调整、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当前激励机制事实上倾向于引导资源流向高能耗、资源性行业,助长这些行业非理性扩张的前提下,产业结构调整被迫依赖于行政手段,包括在信贷土地、环保等方面提高准入门槛,行政性地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同样,依靠末端治理实现污染减排意味着污染排放要从免费排放过渡到高价排放,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也需要政府的强势介入以解决外部性问题,包括建设和确保污染设施运行等措施。

然而,当前的管理体系因环境法律法规、实施体系、监管能力、环境统计、信息传递和责任考核等领域薄弱的问题,难以在促进结构调整、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实现节能减排。首先,由于缺乏有效的责任考核、政绩考核机制,难以追究地方政府的责任,也难以激励其以牺牲不合理的GDP增长为代价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在过去几年,因地方政府不够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一直进展滞后。其次,即使地方政府受到激励参与节能减排,也可能因为缺乏相应的实施体系、监管体系、环境统计等配套设施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无法对企业的节能减排进行有效的监督,减排缺乏准确有效的基础数据保证,减排工程运营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最后,在自上而下的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完整时,缺乏公众参与的渠道,政府难以获得全面真实的节能减排信息。近期内,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应当优先帮助政府获得相关的信息。

3、资金不足限制节能减排,制约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促进技术进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节能减排工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基础保障。“十一五”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目标的实现,关键取决于环保投入能否及时到位[3]。依据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规划,“十一五”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需求约为15300亿元,占同期GDP的1.35%,其中属于政府事权范围内的投资为8400亿元[4],其余部分需要撬动社会闲散资金。

然而,存在多种因素限制了资金供给以及资金投入的效果。一是环境污染治理资金难以落实。据统计,2006年中国环保投资仅占GDP的比例仅为1.23%,低于“十一五”规划的平均水平。资金不能落实到位,将会使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滞后。二是企业节能减排融资渠道有待扩宽。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中,占环保总投资需求45%的6900亿元需要企业自行筹措,但企业缺乏可行的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与创新手段不够,按照传统贷款方式将会因为成本与风险问题而缩减。

三、“十一五”后期中国节能减排面临的新形势

与2006年的形势不同,“十一五”后期推进节能减排面临新形势,带来新的挑战与新的机遇。如何在经济危机中抓住机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革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依赖于政府的决心与战略。

1、金融危机带来不确定性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延伸至全球范围,并开始对实体经济造成难以忽视的影响。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场风波。中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增长压力和就业压力。一系列刺激政策措施为“保八战役”而相继出台。从国家层面来看,2008年11月提出的4万亿元资金将在2009年陆续投入,钢铁、汽车、石化、纺织等九大行业的振兴计划已经出台。各地方政府为拉动本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投资、消费需求,也出台了许多新的政策。

但相关经济政策的导向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可能给节能减排带来不确定性。首先,放缓的经济增长速度会自然而然地减缓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的增长,有助于减轻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压力。这对短期目标而言是积极的一面,但无助于长效机制的建设。其次,在技术进步方面,来源于国外的技术和资金转让也可能因为金融危机而有所缩减。当前较低的能源价格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的积极性。再者,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出口受阻以及对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需求下降,有助于促进产业内部整合和经济结构调整,重新配置资源流向。但也可能出现重工业化趋势。最后,在政策力度方面,保GDP增长的压力可能使得节能减排的政策推进和力度存在不确定性。有可能重现以扩大规模、增加总量为单一目标的倾向,忽视结构调整和质量提高问题等等问题[5]。

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走向与决心。坚定的政治意愿是必需的,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推进长效机制建设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形势发生转变,节能减排工作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变化。“十一五”中前期关注如何在经济发展过快的前提下抑制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而如今要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前提下,探索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方式。

2、节能减排工作本身面临新的变化

除了宏观经济形势发生转变,节能减排工作本身也面临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过数年的持续努力,燃煤电厂现役机组的脱硫设施改造已经完成了68.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2008),进一步依靠脱硫设施等末端治理的减排空间较小。“十一五”期间,国家选择电力行业作为SO2减排重点,尤其依赖于火电厂脱硫工程,随着这一最重要的减排潜力逐渐变小,政府可能被迫寻找其他减排路径。二是伴随着治污设施和节能工程的逐步建成,如何保证电厂脱硫设施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等治污工程的运营将上升为主要问题。政府在“十一五”中前期重点关注落实减排工程建设,但在建设完成后需要注重治污工程的运营和减排实际效果。三是除工业部门外,建筑与交通等部门正逐渐成为能源消费的重要领域。由于建筑物的寿命一般在50~60年,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年限也在十年以上,若现在不加以重视并实施相关的配套政策,可能会难以避免锁定效应。

因此,从近期看,针对如何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节能减排策略可能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注重末端治理向全过程减排转变,涵盖生产的全过程;二是从注重落实减排工程能力向注重减排实际效果转变;三是从注重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向全面削减转变。

四、新形势下推进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政策建议

节能减排通过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得以实现,但这又依赖于恰当的制度安排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政府、企业与公众协同努力,在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环境的良性发展。相对于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和完成数量控制指标,形成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节能减排激励机制更为重要。因此,在推进节能减排时,不应仅仅以短期效果为标准,应着重考虑建立基于市场机制节能减排激励制度,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利用价格机制和排污权交易形成倒逼机制,并配以必需的行政和监管手段,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优化中谋求经济发展。

1、构建促进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当能够同时促进先进节能技术的开发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充分发挥价格的资源配置作用,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向,一方面需要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尤其是煤炭、水、电等关键资源的价格,进而改变资本与能源的相对价格,通过比价效应,促进符合环保要求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新技术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为有效激励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还需要依据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扩宽征收范围。

2、探索排污权交易

鉴于当前节能减排任务主要根据地区分解,存在实施成本较高、激励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有必要尝试探索排污权交易制度,利用市场机制的灵活性,促进各项节能减排措施能够有效率、低成本地推进。在构建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和数据收集系统之后,应当根据污染物总量控制法律,探索建立环境容量有偿使用制度,积极开展排污指标有偿取得和排污权交易试点,逐步推广排污权交易,从而有效降低节能减排的经济成本。与此同时,排放许可证转让机制与排污标准相结合,对超出排污标准的企业单位处以高额罚款。

3、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管体系

政府监管体系需要着重关注两个问题:解决市场失灵,即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解决政府缺位,即强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保证地方政府落实自身责任。因此,首先应当完善法律体系和相关实施方案,包括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尤其要将污染物总量控制纳入法律,为政府监管给予法律保障与依据。其次,继续推进环境三大体系的建设,健全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确保指标体系可核查、可检验、可度量、可比较,为责任追究、科学合理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撑。再者,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管监察体制,加快节能减排执法队伍建设,能够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开展有效的监督。最后,近期内要加强烟气脱硫设施运行监管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确保已经形成的节能减排能力能够转化为实际减排。

4、加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力度

除了依靠市场力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外,还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扶植力度,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区域布局,解决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在当前较恶劣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出台的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九个重点行业振兴规划。相关规划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严格控制这些行业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的生产总量,鼓励和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实行兼并重组,利用规模效应优化产业结构。与此同时,要继续加大力度淘汰造纸、酒精、味精和柠檬酸等落后产能,并强化对技术成熟、成本低的污水治理技术和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北京: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高级政策顾问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2008.

[2].王毅.中国的水问题:转型、治理与创新[J].环境经济,2008(52)∶27~33.

[3].齐建国.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节能减排目标分析[J].财贸经济,2007(10)∶3~9.

[4].吴舜泽.全方位推进总量减排系统工程.中国环境报,2007.

8.国画赏析与传承 篇八

国画,古时称为丹青,俗称水墨画,主要指以毛笔、墨、国画颜料等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区别于“西洋画”的中国传统绘画,民族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又称“国画”。国画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其重神似不重形似,重意境不重场景的一中画。

国画文脉,底蕴厚重

国画同希腊的雕刻、法国的音乐被誉为世界人类艺术宝库的三杰,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用以表达先民信仰、愿望的彩陶画、岩画就初露国画理念。战国时期画在丝织品上的帛画等,揭开了国画的起源,也奠定了国画的基础。

秦汉王朝时期国势强盛,丝绸之路沟通中外艺术交流,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其墓室壁画及随葬帛画,生动塑造了现实、历史、神话人物形象,具有动态性、情节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可以说,秦汉时期的文化艺术在国画里透射着的特点,对其发展起到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的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战争频繁,但仍然在国画史上迈出了稳健的一步,虽民生疾苦但仍然涌现出一批有文化素养的上流社会知名画家和传世佳作。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顾恺之曾说:“凡将摹者,皆当先寻此要,而后次以即事。若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凡画人,坐时可七分,衣服彩色殊鲜微,此正盖山高而人远耳。”他对艺术创作中形神关系的深刻领悟和卓绝见识率先在历史上扬起了中国美学形神论的大旗。这是他通过对前人的综述而形成的理论,在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传神之作《洛神赋图》当之无愧为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隋唐是国画南北统一,走向鼎盛的时期。隋代的绘画风格,承前启后,有"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特点,是唐代绘画灿烂发展的前奏。 在人物画方面吴道子、周等人具有鲜明中原画风的作品占了绝对优势,民族风格日益成熟,展子虔、李思训、王维、张缲等人的山水画、花鸟画己工整富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尤其是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子虔的存世名作《游春图》,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

五代两宋之后,国画进一步成熟完备,出现了一个鼎盛时期,涌现了众多的杰出画家、画派,以及难以计数的优秀作品。明末清初以八大山人为代表的遗民画家发展了文人画,使之又进了一步。清末,海上画派及后来的岭南画派的出现使传统的国画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又展现了新风貌。吴昌硕、齐白石的出现,使大写意出现了新局面,诗、书、画、印达到完美融合。到近代,由于徐悲鸿,林凤眠等一大批留学海外画家的回归,国画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纪元,当今国画已成为业内第一画种,人才辈出,俊采星驰。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民族,国画起着重要的历史文脉传承,国画历史谱写了中华民族从远古至今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历史发展。

国画技法,传承文化

国画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印章等为绘画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具艺术魅力,而且日益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

富有民族特色的工具材料

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毛笔,浓黑而具有光泽的墨,洁白而细腻的宣纸,淡雅而又富于装饰效果的矿、植物颜色,其中笔墨是国画以文载道的表现手段,是中国哲学和传统人文精神的载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虽然,现代成千上万的画家,都在绞尽脑汁不断探求各种新的材料、工具和技法的创新,但也只有局部的一两个方面的变化,不能成为主流。大量考古及资料证明,传统材料工具的使用已经在中国延续几千年,其民族特色历久不衰,根本就在于其强大的生命力。

独具一格的笔墨技法

早在南朝齐梁间画家谢赫《古画品录序》中提出六法论:“气韻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 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谢赫的六法无疑是国画坛的财富,哺育了历代大师,无数的画家和理论家。

继之还有五代荆浩笔法六要,提出气、韵、思、景、笔、墨。明李开先提出神、清、老、劲、活、润,六种笔法。黄宾虹提出平、园、留、重、变五种笔法,提出浓墨、淡墨、破墨、泼墨、积墨、焦墨、宿墨七种墨法。笔墨技法中有勾法、勒法、斫法、描法、皴法、擦法、染法、曳法、拂法、颤法、揉法、迸法、拓法、丝法,以及引入书法用笔的提、按、顿、挫、转、枪、衄、迴,形成丰富多彩的笔法和墨法。

历代山水画技法总结出十余种皴法,如披麻皴、折带皴、斧劈皴、荷叶皴等等。工笔要求的是运思精深的严谨和笔迹周密的完整;写意,则是要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笔虽不周而意周的脱落潇洒,不拘法度的雄健之气。

豪迈大气的绘画气韵

在传统文人看来,观察一个人,只要他拿起毛笔画一道,明白人即可看出他的全部能耐,包括经历、学识、修养和才华。国画的高度不单是艺术技巧的高度,更是修养的高度、人格的高度、民族精神的高度,是技道合一的艺术表现达到神化的高度。黄宾虹说:“木工之结在于牢,画家之结在于气。”吴昌硕说:“墨池点破秋冥冥,苦铁画气不画形。”“我演粗笔作粗画,欲宣郁勃开心胸。”“惜哉秋鬓横皤皤,雄心只对梅花哦。一枝持赠双滂沱,挥毫落纸如挥戈。”

国画不仅仅要求画家有较好的文、史、哲基础,还要深入理解书法和绘画的笔墨关系,真正理解什么叫写意画,提高写意画的表现力。深刻体悟何为气、格、神、韵,锤炼笔墨技巧,掌握艺术规律,并且达到如同庖丁解牛的程度。落笔自能通天地神明之德、类万物性情之灵,直达写意绘画之真谛。国画所蕴涵的文化价值不可比拟,世界上再也没有绘画形式象国画那样,承载着那么多的内涵,一笔一墨融汇的是人与自然的精神。

国画现状,亟需保护

国画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国画就是学习文、史、哲于一体的中国文化,自古即被视为“十年磨一剑,不敢试锋芒”,可谓博大精深。学习国画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发扬国画可以增加民族凝聚力。

《张大千和毕加索》文中提到,毕加索一见张大千便说:“我最不懂的,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跑到巴黎来学艺术。”“在这个世界上,谈艺术的,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人的艺术。除次之外,白种人根本无艺术,不懂艺术。”毕加索还用毛笔学画国画,其中仿齐白石的画就有五大册,每册三四十幅。他说:“国画真神奇。……连中国的字,都是艺术。”画界泰斗毕加索尚且如是评价国画,崇尚国画,可见国画艺术之神奇。

随着现代化进程、国门打开外来文化冲击,大量文化遗产失去传承。一项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京剧、国画等国粹不感兴趣,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相互交流、冲突、渗透及融合。部分西方反华势力借此机会利用一切手段对我国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渗透,想消解华夏民族文化,化解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造成中国深层次的“文化弱势”,以削弱中国的综合国力。

缺乏合法保护的国画必将受到文化安全的冲击。切莫亡羊补牢,悔之晚矣。保护传统文化已经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国画是举世瞩目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一颗游离在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外的“珍珠”。传承、发展国画,必须立足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收录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行规范地保护、传承、传播,这是国画发展的可行途径,只有这样才利于国家文化安全,使国画在传承、发展中走向繁荣,始终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上一篇:班主任论文平等下一篇:光山县弦山商会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