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2024-10-09

中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精选16篇)

1.中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一

大学的校园生活带给了我很多的收获,也让我成长了很多,更多的是懂得了奉献和责任的重要性,现在的我也是一个可以独自的承担自己的责任,也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更多的人,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到更多的人。当然这些都是大学所带给我的宝贵的财富。

在我大二的时候,课程并不是特别的多,所以自己的学习的任务也不是特别的紧张,所以自己也参加了大学里的社团里面的志愿者的活动,在很多的地方都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也曾去敬老院照顾了孤独的老人,帮他们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洗衣服、做饭、陪他们喝茶、下棋,也去过学校周边的孤儿院照顾那些小孩子们,看着他们一个个天真活泼的样子,我也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更是去很多的活动场地做了志愿者,免费的帮助他们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活动,对于学校所举办的活动,我都会积极的参加,尽管我知道自己的力量是非常的小的,但是能够在这些事情里面,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看到被帮助的人脸上露出满意和感激的微笑,看着自己所做的事情取得一点一滴的成就,我也感到非常的满足,就不管是多累多辛苦的事情,我也都会觉得这是值得的。

在这个世界上也已经生活里二十年的时间了,从自己懂事开始,我就懂得爱心和奉献的意义,不管是对于自己的朋友、同学还是老师、家人,也不管是自己认识的人还是陌生人,在别人有难处,有困难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去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我们是处于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需要去贡献出自己的一丝丝的力量,不管自己的能力的多少,至少我们有这个爱心和想法去帮助到他们。

从自己这段时间的志愿者的经历当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生活当中,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奉献的重要和伟大,能够帮助到别人也让我感到特别的有成就感,自己也可以从这中间取得一些快乐,我的大学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在以后将来的日子里,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将自己的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也希望自己的身边的人都是非常有爱心,懂奉献的人,所以很多的时候,我也会都会号召自己身边的人来参与到成为志愿者的活动中来,我也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多参加一点这样有意义、对社会有所帮助的活动。

2.中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党组织生活建设,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把党的先进思想根植于青年一代的头脑中,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课题。因此,以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调研为起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总结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新问题、新特点,结合目前学校两级管理改革过程中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出现的形式化、机械化问题,我们以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带领党员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通过调研与实践活动,深入挖掘党支部充分发挥团结教育学生党员的核心作用,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服务广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要求出发,开展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实践活动。通过与时俱进、创新形式,调动广大学生党员作为志愿者的积极性,力争开展大学生喜欢的志愿工作,使学生党员意识到组织生活的必然性、丰富性、哲思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关注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并通过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各项机制与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志愿者活动中党员的思想、实施情况进行重点分析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激发大学生党支部活力。

本课题调研问卷发放范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市属二本院校)部分学生党员及H大学(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发出问卷220份,回收205份,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90.9%;H大学发问卷200份,回收189份,有效问卷179份,回收率89.5%。男生135名,占35.6%,女生244名,占64.4%,被调查党员中担任学生干部的158名,占41.7%,具有志愿者经历党员178名,占47%。在问卷基础上,我们对部分学生党员召开了座谈会、个别访谈,深度了解问卷选项背后的理由及思考过程。

2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调查

2.1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

我们首先对党组织生活的频率和形式进行了调研,大部分党员认为组织生活是发展和转正党员,38.44%的学生党支部每月过一次组织生活,30.91%的党支部1-2个月过一次,19.89%的学生支部组织生活间隔在2个月以上,10.75%的组织生活间隔超过3个月。组织生活主要的方式:“上党课,听讲座”、“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学习文件,读报纸”排在前三位,参加志愿者及社会公益活动、素质拓展和参访活动较少。调查显示,学生党员认为,目前的组织生活形式单一,缺乏新意,不能激发党员的热情(196人),以服从为主,党员缺少主动性与创造性(183人),单方面灌输,党员在活动中自由发挥空间小(156人),存在内容枯燥、肤浅,脱离学生活实际的问题(223人)。在开放式提问中,学生党员最希望开展的组织生活是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丰富党员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党员的主观积极性。下面是具体调研及部分实证分析:

2.2 实证分析

(1)党支部组织过的党员实践活动有A、社区服务(13.3%)B、实地考察(6.7%)C、参观红色景点(27%)D、理论知识讲座(40%)及其它(13.3%),可见,支部党员实践活动中,理论知识讲座较多,社区服务、实地考察、志愿服务等户外实践性活动较缺乏。

(2)大学生党员对党员实践活动参与度:学生党员对党员实践活动的态度很好,有要求就积极参加,但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66.67%的党员回答“只要党组织有安排,一定积极参与”,29.03%的党员愿意参与活动,4.03%的党员偶尔参加,如果与自己时间冲突,需要考虑。

(3)对于如何看待党员实践活动,50.8%同学认为有必要,党员把它当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42.5%党员把它看成一种责任,6.7%党员认为没必要,如果组织有要求,可以做。

(4)实践活动主题应该如何产生78.9%的同学认为实践活动主题产生应该建立在学生了解活动的基础上,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这样的实践真正让学生党员获得锻炼;若只根据传统项目,无法做到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节奏,无法了解社会当下现状的党组织,实践的结果也不会很满意;21.1%的同学认为实践活动主题从党支部直接由上到下的传达接受,其本质反映此做法妨碍学生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他们的能力与社会观察力来说,是一种阻碍。

(5)你认为党员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困难:选时间(58%)和活动内容(35%)的党员最多,同时,认为这种志愿实践只是作秀以及自身能力不足的党员占一定比例,这些成为实践活动中常遇的问题。由于学生在校学习和工作繁忙,因此可以不占平常的学习时间,利用长假期进行实践活动;而内容应注重实质,不单纯走过场,学生党员应该表现出创新务实的一面。

(6)你乐于从事怎样的党员实践活动:支教(23.3%)、图书馆志愿者(20%)、义卖等慈善活动、医院做义工、服侍老人(13.3%),如今的学生党员的实践活动已经和以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现在更注重理念的传播,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思想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3 有效激发学生党支部活力的机制与对策

在前面的调查中,党员志愿者活动是学生党员认为应包含在党员教育活动中的内容,位列前三。志愿者活动作为一种公益活动不同于捐款捐物的献爱心活动,它要求学生党员身体力行,为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又能很好满足学生党员丰富教育活动形式、增加户外体验式教育,情感体验越多,越有助于价值认同与内在需求的满足。

在调研基础上,我们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之际,大胆尝试、创新组织生活,带领学生党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支部特色活动,以下是我们在世博期间开展的活动:

3.1 愿在,我承诺——党员志愿服务承诺书签名活动

在正式进行志愿服务前,号召党员志愿者在承诺墙上写下自己服务承诺。该活动充分激发党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争做一颗优秀的小白菜,通过创先争优承诺墙时刻提醒党员志愿者牢记自己的承诺,在不断激励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志愿服务水平,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3.2 我在,做表率——党员志愿者示范岗

党员志愿者进入园区志愿服务时,设立党员示范岗,挑选出志愿服务业务精,意识强的优秀党员代表进行轮班服务,号召党员志愿者勇争先,做表率,为志愿者树立榜样,充分展示党员志愿者的组织意识、模范意识及能动意识,在志愿服务期间发扬吃苦耐劳精神,旨在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激励志愿服务意识。

3.3 精业务,做骨干——党员志愿者业务大比拼

全体党员志愿者以及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到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岗位周遍的交通、场馆等游客集中询问的信息,开展志愿者业务知识竞赛的大比拼,号召党员志愿者从我做起,充分发挥先进性和能动性,争做世博志愿服务的行家里手。

3.4 我奉献、我历练、我提升——党员志愿者成长手记展板

全体党员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以党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制作根据每位党员在服务世博、奉献世博期间的经历与感受制作一张主题名为“我奉献、我历练、我提升”的海报,海报上可粘贴记录白菜生活点滴的照片,也可书写志愿服务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或者是自己的心情语录以及心得体会等。同时,号召党员志愿者针对在服务期间发生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完善今后的志愿服务工作。

从以上调研情况和开展过的党员志愿者活动来看,要促使党员志愿者活动成为学生党员成长的一部分,必须探索促使党员志愿者活动转入内化并且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机制与策略,才能真正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才能把我国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紧紧地凝聚在党旗之下,为推动全面小康,构建社会和谐,实现民族做出更大贡献。

(1)增强支部书记工作合力机制:在管理上,定期召开全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培训会、制定支部书记规范制度、安排支部书记进行祭扫烈士墓等活动,重温历史、增强学生党员的归属感、使命感。

(2)确立支部项目化管理模块机制:在主题上,以学生党支部项目化管理为起点,以重大纪念日等为主题定期开展系列活动,如“五月花海”、红色之旅,党史教育,主题演讲,实践科学发展观,到民工子弟学校宣传等主题教育活动。

(3)激发学生党支部动力评比机制:如星级党支部评比:制定星级党支部评定细则,开展内容丰富的世博活动及党支部风采展示评比活动,以求“支部和谐创特色”的目标。

(4)构筑党支部活动新阵地实践机制:以世博园、社区、工厂等这样的社会公共场所为服务阵地,对党员志愿者进行跟踪调查,记录学生党员工作情况。网络平台:学生党员工作网页或党员志愿者博客的创建及维护,将党员志愿者在各地区开展的实践活动上传,使广大党员青年有个交流的空间。

4 结语

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的示范活动是有限的,示范效应是无法估量的。学校又是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的平台、基地,对于党员学生,他们渴望通过学校党组织的引导,使自己真正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做有益的事情。青年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学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社区是群众生活的基本单元,是经常性志愿服务的主要场所,党支部利用这些平台,激发支部活力。

摘要:本文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党员志愿者实践活动开展平台,针对党组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调研,分析新形势下学生党支部应如何开展党员志愿者实践活动,将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党支部活力。

关键词:激发,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丁祺等.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探究[J].中国商界,2010.8(204).

3.中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者 团队建设与管理 激励

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没有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社会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与精力的人。志愿者不受私人利益的驱使,不受法律的强制,是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人或人群。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有广大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秉承志愿者的精神:为社会服务、为公益贡献。青年志愿者行动在锻炼引导青年,传播文明新风,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项既比较复杂,又需经过长期工作才能取得成效的事业。因此,志愿者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引起了高度重视。为此,除了应当完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登记注册制度以保障志愿服务有充分的人力资源,加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其主管监督机构的组织管理的建设,加快志愿服务的立法建设等等之外,资金来源,项目选择及人员的有效合理配置等是影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些重要的环节。

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分析

所有的中国青年志愿者都隶属于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下属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自1994年12月,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标志着青年志愿者组织走上了正轨化,组织化和规范化的道理。而今,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了中国目前最大的志愿组织,它利用自己特有的优势,在共青团中央和各级共青团的地方组织开展活动。10多年来,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坚持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宗旨,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进一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其服务队伍也不断壮大。针对我国政府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专业福利服务严重不足的现象,中国青年志愿协会将对弱势群体的生存保障和配合政府部门的扶贫工作作为志愿活动服务开展的重点。

深究志愿服务的动机,加入的成员应该说大部分是出于自愿行为的,他们在志愿行为中产生了心理愉悦感并积极参与所投入的活动中去,但还是有一部分志愿服务参与者并非自愿。在参加完某次志愿者活动后,分别有34.9%、18.9%、20.7%的志愿者感到自身获得了快乐,回报社会感,从邻舍,同学,干群关系和谐关系中获得了满足,同时还有6.8%的志愿者认为自己的社会活动技能提高了,但也有4.9%的志愿者的动机并不正确,没有达到志愿服務“为社会服务也为自身提高素质”的初衷。这主要是因为长久以来,大部分的青年志愿者活动都是依托共青团中央和各级共青团的地方组织的这一行政组织力量来开展活动的。在行政化组织方式的状况下,有一部分青年没有认识到志愿服务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作为新世纪下的青年大学生主动关心他人,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感,公民责任感和道德感。同时这部分人也没有获得志愿服务应有的正面体验。对于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在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志愿精神,遵照志愿者的意愿,以发动志愿者将其为实现其志愿服务的追求与社会的公共服务需求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才能真正意义上推进志愿者活动。

二、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大学生是中国青年志愿协会的主力军,广大大学生又使志愿者团队蓬勃发展。充分发扬志愿者精神,对于加强大学生志愿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针对志愿者团队的管理与建设并不能与一般的组织等同。首先,必须明确开展志愿者服务要遵循个人内心的自我需求逻辑,即应该完全出于志愿者的自愿意向,任何人为的行政命令式的推动都无疑是拔苗助长。具体来说,需要从思想、形式方面来努力。

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校组织大学生进社区,积极参加社会互助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除了是让大学生志愿者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无限的发展潜能,从而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组织各个方面的社区宣传活动,来增强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应该积极普及整个团队,整个学校甚至整个地区的志愿者精神,可以看到广大青年对志愿服务的知晓度还是很高的,但也分别有12.3%和2%的被受访者承认了自己对于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的缺乏,而这是阻碍高校青年志愿者团队建设的一部分阻碍,只有认识到自己所要从事的是什么事业,认识到它的重大意义,志愿者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其“志愿团队中螺丝钉”的作用。

三、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多数是以服务形式提供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中多数人是由学校组织和招募的。所以,导致部分志愿者没有从内心真正热切地追求过志愿者活动的现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志愿者组织的建立、生存、发展,靠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念、理念和宗旨的追求。正是这种共同的精神追求把人们凝聚在一起。所以作为志愿者团队的组织者应出台并兑现配套优惠政策(精神激励为主),同时设计并实施合适的服务项目使服务提供者能具体体会到自己的贡献,同样建立服务效益的计量制度,提供法律法规的支持并加强评估与监督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能够切实认识到自己参与的公益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加强和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其中既涉及个体效应又包含集体感召;既需要精神鼓励又渴望实质刺激;既依赖政策扶持又寻求法律保障。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需要探索多样的服务内容和丰富的服务形式,以保证志愿者事业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发长,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这是全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一个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1.宋华未,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新思考,《上海大学学报》(高教科学管理版)2005年第一期.

2.周济,教育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资料,2004年3月.

3.冯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教育探索》2002年第六期.

作者简介:

4.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体会 篇四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它代表着一个乐于奉献,用心服务的“学雷锋”的团体。我是一名大学生,同样是一名青年志愿者,能够参入这个团体我感到很荣幸,我将以一颗真诚的心,为他人服务,雷锋精神一直都激励着我向目标前进。

青翠的草地上,有着一缕特殊的风景,身穿河北工程大学大学水电学院院服的二十多名青年志愿者来到服务社区,开始了四点钟课堂义务执教。我们用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所了解的历史故事,所玩过的小游戏和社区的小学生交流。共同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玩耍。让我们所有的志愿者和社区的小学生体会到一个小小的家庭的快乐。

做志愿者工作,在工作的时期里,我们在他人还在睡懒觉的时候,便已经出现在了校园里,经受阳光的洗礼。所以,当别人问起我们是否疲累的时候,我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重担。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所代表的其实并不是个人,而是我们漳州师范学院经济系的声誉。所以你做得越好那么这所学校,这个系给他人的映像也就越好。我们对每个人都一直在微笑着,衣着整齐的做自己的工作,在他人需要时总是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

也许他人会认为,我们所要完成的工作是很简单的,但是简单中的学问却真的不少。我系志愿者组织与社区孤老户建立了长期“包户服务”,每周四都有组织成员进社区服务。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为他们打扫房间,清洁家具;提水,将水缸装满以供日常生活所需;用闽南话聊天,慰问老人,表示关怀,还有听老一辈讲故事等。这些工作在每一个人看来都是极其容易的,起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在工作久了后,我便有了不同的想法。因为看似简单的事情,要做好,却是不那么简单的。

志愿者当以爱心为前提。服务社会,帮助他人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发自内心,要用真心去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哪怕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关爱的手势,都能给予人温暖的感觉,因为爱心最具魅力。

志愿者当从点滴小事做起。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就惊天伟业,大多数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工作着,奉献着,只要你不计得失地付出,那么你就是社会的志愿者,公共场所少吸一支烟,你就为净化环境出了一份力;办公室内少开一次空调,你就为节约能源献出了一份力;多一句劝慰和祝福,你就为社会和谐出了一份力,如此尔矣。

要成为一个出色的志愿者,就要在各个方面要求自己严格一点。虽然有的时候在工作中有所松懈,但是惟独在工作中成长起来,才能磨砺出一个成功的自己。还有不到二年的时间,你就要踏进社会,从事工作。从每一次的志愿者工作中逐渐地积累起今后所必须的社会经验和阅历,是你现在所需要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惰性,如何控制自己的惰性,调整自己,克服自己的困难,是今后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必要途径。志愿者工作就如同你今后的工作,如果你对待每一件事情都能像志愿者服务时这么认真的话,我相信,成功的喜悦其实离你很近很近。我们是一个团体,需要每个志愿者辛勤的努力和有效的协作,才能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在我每次在那里工作时,时刻都把工作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无论如何都尽一切努力做的更好。因为这是我自己所选择的,我已做好的思想准备,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做好。其实,活也不是很累,就是累心里总是觉得很知足了。

做志愿者就好像是一个工作岗位的小型平台,真正全身心投入地去工作,因为我们每一个志愿者都明白,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与公共关系。

5.大学生关于抗疫志愿活动心得体会 篇五

这次活动,让我了解到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我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当我们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幸福,觉得终于为社会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志愿者不是单纯的奉献,我们也可以从活动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做志愿者改变了我思考人生的态度和看待人生机会,更历炼了自己。

在人生漫长的岁月中,我将不断磨炼意志,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服务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6.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六

——协助交警维护交通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系别:经济管理系班级:会计111班姓名:周 赣 明学号:11020311115

透过晨曦的雾霭,江西理工大学应科院第二期大学生骨干班60名志愿者早早地相约于校门前,准备这一天赣州市文明微笑志愿服务站岗活动。

7:10我们坐上了公交,按策划中的分组依次向负责的路口出发。文清路路口,交警叔叔接待了我们,把我们带到了需要服务的岗位。迎着清晨温柔的光,我们开始了工作。7:30正值上班高峰期,车水马龙。路上的车陆陆续续的来,眼前这个十字路口的幕幕也就开始了上演。刚刚站在斑马路得一头,不免车上的人向我投向异样的眼光,这让我有些局促。但是,我坚信,站在这神圣的岗位就应该坦坦淡淡地迎接挑战,远远地注视远方。正因为多了我们几个,就可以让行人更文明,更安全地通过马路,何乐而不为呢?因为不管哪个地方都是鱼龙混杂,难免会有那么些人不管个三七二十一,过了再说,以为自己过了就行。有些甚至不听交警同志的教导,与交警发生冲突的。我们的职责就不光是引导好不会过马路的人,也要重点关注这些“黑马”,不让他们惹出麻烦。当然这也是一个考验我们口才的时刻,怎样跟别人讲,让别人更好的接受呢?我想出了一个间接的方法,不要直接跟他们说,不能怎样怎样过马路。而是先提醒他们过马路时要小心,把两个人的距离先拉近了,然后就委婉地告诉他们怎样过马路才能更安全,更顺畅。在短短几个小时的“值班”当中,我居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交警。因为正好天公不作美,我们那里有段道路下的水管被车压破了,不能行车,这就造成了交通不少的麻烦。很多的人因为不知道如何走了,所以我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他们的指路标。当时真的有不可言传的喜悦从内心油然而生。

记得还有这么一回事,红灯即将到来,可是眼前那位女士硬要把车开到斑马道上,绿灯到的时候,一下子飘走了,消失在远方。过后,几个骑单车的过客,不顾对面交警叔叔的哨响,毅然骑着单车冲向对面的红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真是可惜没用到正确的地方!平静之后依然会泛起微波。骑单车过马路者,不顾交警叔叔的劝阻,这是我看到最普遍的现象。这背后是否能挖掘点深层理念呢?

城市交通文明之路为何如此难行?为何我们要到路口宣传文明交通规则?这一切难道不是我们这个城市的人缺少文明吗?为何草地旁写着:小草也有生命,请忽践踏?为何公共巴

士上写着:禁止吸烟?不正是这些现象真真正正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吗?我们不该过分地指责违规的人,而是要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和他探讨文明的价值所在!用一个微笑去诠释你对他人的包容,用一个微笑去赞美文每一位明之人,这就是我对微笑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站在我旁边的交警叔叔,总是要不停地吹哨子和大声喊话引导他们正确地行驶。大部分的人经过劝导之后会走到正确的道路行走和按照红绿灯指示过马路,但是还有部分人却怎么说都不听,还是依照自己的习惯去做,在这里我只能说,你们要知道,命是你们自己的,交警叔叔教导你们遵守交通规则是为了你们的安全着想,如果你们不按照交通规则去做,出了问题,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你们自己还有你们的家人。马路如虎口,宁让一分,莫争一秒。在执勤过程中,我们发现交警叔叔还是很和蔼可亲的,他们总是耐心的教导行人怎么去做。我跟旁边的交警叔叔聊了很多,虽然他在跟我说话,但是一点也没有忘记他自己的工作,总是在我还没有注意到路人违规行走之前他就已经发现,并马上制止并引导走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总的来说,这次的活动有两大特点。特点一,这次的活动是由我们大骨班所有成员一起努力而搞的活动。这体现了一种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一种合作精神。特点二,这是一次协助交警工作的志愿活动,这次的活动让我们能够亲身体验一下交警的工作,给了我们一次充当人民标兵的机会!它不仅让我学会了很多交通规则,也让我了解到了交警的工作和他们的辛苦,感触很深,希望以后还能参加到这种类型的活动中来,也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参与到其中来,传递心中这份感动。

7.中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七

志愿者服务作为一种以自愿且不计报酬的社会公益行为, 在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志愿者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股巨大的人力资源, 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对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高市民的素质, 促进社会融合具有巨大意义。随着志愿者队伍的日益壮大、志愿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志愿者活动的广泛开展, 志愿者在本市公共文化领域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推动本市的文化建设,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学校切实情况, 在学生工作中如何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 了解他们, 推广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确立其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社会能力,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和劳动价值观, 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也为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砖加瓦。

二、案例概述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以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为依托以院志愿者部为平台,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一年来, 通过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 志愿者部共组织支援者参与志愿服务23次, 服务总时长达247小时。在实践中, 我们建立起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彩色粉笔支教组织”, 参与了支教、环保、敬老等活动, 成为我校志愿者的先锋队伍。其中, 以“彩色粉笔组织”为主的支教实践活动尤其具有教育意义, 为社会服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案例分析

1.理论依据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 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 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掌握和学习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但是在个人责任意识、对社会的奉献意识和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方面欠缺具体的认识,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缺乏参与社会, 进行社会实践, 了解社会、了解民情的机会。通过活动为学生增长了见识, 也为社会公共事业增砖加瓦。

2.组织形式

(1) 通过问卷调查, 在大学生中搜集其对于劳动、个人价值、公民意识等方面的资料, 并向其征集实践活动的方式、地点等, 然后综合分析其心理特点, 初步确定活动形式。

(2) 结合上述问卷中所反应出的大学生思想状态, 联系社会热点问题, 确定活动主题。

(3) 利用走访调查、网络搜索等方式确定实践活动的地点。

(4)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5) 收集来自于实践地的信息反馈、组织学生进行座谈、撰写实践心得, 总结活动成果, 以确定今后活动目标。

3.活动内容

(1) 深入农村, 实地考察希望小学。

通过走访调查、问卷调查以及网络搜索等方式, 我们确定以九门口希望小学为服务对象。在实地考察过程中, 我们看到了九门口希望小学的艰苦环境, 以及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当看到一双双饱含对知识渴望的眼睛时, 我们决定对他们进行长期帮扶活动。

(2) 开展支教活动, 落实帮扶计划。

在确定地点之后, 我们确立了以给学生授课为主、以联系社会各界力量进行帮扶的支教方案, 并开始着手准备。在不到两学期的时间里, 以“彩色粉笔”爱心支教组织名义先后进行了5次支教活动, 分别教授了体育、音乐、美术、社科等课程。同时通过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拉近距离, 深切了解了他们对支教活动的内心感受。

(3) 筹集活动资金, 延续支教活动。

为了能够长期对九门口希望小学支教, 完成帮扶计划, 我们通过在校内外收集废品、呼吁社会爱心人士等方式来筹集我们的活动资金。同时, 定期在市中心等地进行宣传, 呼吁爱心人士捐赠书刊。至今, 已筹集教育帮扶活动资金5512.7元, 书籍213本。

(4) 广泛宣传, 吸引各大媒体关注。

在对小学支教期间, 我们得到了秦皇岛市电视台、秦皇岛日报、长城网等媒体的跟踪报道。同时, 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庆典活动上, 受邀前去宣读活动倡议, 吸引社会各界关注, 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去帮助希望小学。

(5) 爱心支教, 永不停歇。

我们的支教活动, 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 同时, 来自台湾的林珍珠老师捐赠了2000元的活动资金, 以表示对我们的支持, 支教活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4.活动成效

通过参与以支教活动为主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很多学生都收获颇丰。首先, 通过小组活动, 学生们学会了相互合作, 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在为小学生授课和进行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 学生们建立了为他人服务的理念, 逐渐学会了同社会其他成员进行良性互动。其次, 通过具体活动, 学生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 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意识到了为他人服务的重要性, 并且从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满足感。

四、经验与启示

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 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培育和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鼓励他们积极地、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活动, 参与社会实践, 使之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自己的生活世界形成促进自身发展, 同时也满足社会道德的需求。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了解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责任意识与公民意识, 并且在实践中服务社会, 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摘要: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 多年来我校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有效地支持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妍君, 李昀.理工科新生大学适应性调查及其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 (04) .

[2]邱淑岩, 岳道刚.教育孩子应在不经意间[J].基础教育, 2005, (02) .

[3]王蕾.爱的力量[J].基础教育, 2005, (11) .

[4]张颖, 宋翌铎.在创先争优中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J].华章, 2011, (13) .

8.中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八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指导思想

志愿者服务作为一种以自愿且不计报酬的社会公益行为,在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志愿者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股巨大的人力资源,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对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市民的素质,促进社会融合具有巨大意义。随着志愿者队伍的日益壮大、志愿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志愿者活动的广泛开展,志愿者在本市公共文化领域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推动本市的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学校切实情况,在学生工作中如何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了解他们,推广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确立其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社会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和劳动价值观,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也为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砖加瓦。

二、案例概述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以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为依托以院志愿者部为平台,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一年来,通过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志愿者部共组织支援者参与志愿服务23次,服务总时长达247小时。在实践中,我们建立起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彩色粉笔支教组织”,参与了支教、环保、敬老等活动,成为我校志愿者的先锋队伍。其中,以“彩色粉笔组织”为主的支教实践活动尤其具有教育意义,为社会服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案例分析

1.理论依据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掌握和学习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在个人责任意识、对社会的奉献意识和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方面欠缺具体的认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缺乏参与社会,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了解民情的机会。通过活动为学生增长了见识,也为社会公共事业增砖加瓦。

2.组织形式

(1)通过问卷调查,在大学生中搜集其对于劳动、个人价值、公民意识等方面的资料,并向其征集实践活动的方式、地点等,然后综合分析其心理特点,初步确定活动形式。

(2)结合上述问卷中所反应出的大学生思想状态,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确定活动主题。

(3)利用走访调查、网络搜索等方式确定实践活动的地点。

(4)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5)收集来自于实践地的信息反馈、组织学生进行座谈、撰写实践心得,总结活动成果,以确定今后活动目标。

3.活动内容

(1)深入农村,实地考察希望小学。通过走访调查、问卷调查以及网络搜索等方式,我们确定以九门口希望小学为服务对象。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九门口希望小学的艰苦环境,以及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当看到一双双饱含对知识渴望的眼睛时,我们决定对他们进行长期帮扶活动。

(2)开展支教活动,落实帮扶计划。在确定地点之后,我们确立了以给学生授课为主、以联系社会各界力量进行帮扶的支教方案,并开始着手准备。在不到两学期的时间里,以“彩色粉笔”爱心支教组织名义先后进行了5次支教活动,分别教授了体育、音乐、美术、社科等课程。同时通过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拉近距离,深切了解了他们对支教活动的内心感受。

(3)筹集活动资金,延续支教活动。为了能够长期对九门口希望小学支教,完成帮扶计划,我们通过在校内外收集废品、呼吁社会爱心人士等方式来筹集我们的活动资金。同时,定期在市中心等地进行宣传,呼吁爱心人士捐赠书刊。至今,已筹集教育帮扶活动资金5512.7元,书籍213本。

(4)广泛宣传,吸引各大媒体关注。在对小学支教期间,我们得到了秦皇岛市电视台、秦皇岛日报、长城网等媒体的跟踪报道。同时,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庆典活动上,受邀前去宣读活动倡议,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去帮助希望小学。

(5)爱心支教,永不停歇。我们的支教活动,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同时,来自台湾的林珍珠老师捐赠了2000元的活动资金,以表示对我们的支持,支教活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4.活动成效

通过参与以支教活动为主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很多学生都收获颇丰。首先,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们学会了相互合作,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在为小学生授课和进行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建立了为他人服务的理念,逐渐学会了同社会其他成员进行良性互动。其次,通过具体活动,学生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意识到了为他人服务的重要性,并且从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满足感。

四、经验与启示

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培育和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鼓励他们积极地、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活动,参与社会实践,使之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自己的生活世界形成促进自身发展,同时也满足社会道德的需求。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了解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责任意识与公民意识,并且在实践中服务社会,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妍君,李昀.理工科新生大学适应性调查及其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04).

[2]邱淑岩,岳道剛.教育孩子应在不经意间[J].基础教育,2005,(02).

[3]王蕾.爱的力量[J].基础教育,2005,(11).

[4]张颖,宋翌铎.在创先争优中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1,(13).

9.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九

从4月25日马拉松比赛开启的全运会志愿之旅,到现在接待的女足U18项目,已经历时三个多月。志愿的岗位也从场站接站、行政接待、技术官员接待、运动队接待、到赛场的班车运行、餐饭发放、以及如今协助组委会老师制作足球比赛秩序册。

全运会志愿服务不仅让我感受到身为一名志愿者的光荣感,也让我学会如何承受一名志愿者应当肩负起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庆幸的是遇到一批悉心指导我们的老师,以及看到津铁院学子不辞辛苦奋斗在志愿第一线,兢兢业业的完成老师交代给他们的任务。“我志愿,我快乐”,愿我们顺利走完此次志愿之旅!

10.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十

志愿这两个字,我不陌生,在大学期间我很多时候都能够看到志愿者,手臂上贴着红色的志愿两个字,以前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感觉,那些人在做志愿活动的意义在哪里现在我能够清楚的感受到这些了,哦这是一种成长我反反复复在督促着自己,很多时候我是非常希望能够在一件事情上面做到足够的优秀,这次志愿活动让我收获很多,不仅仅是来自思想上面,还有对我心灵上面都是一种很大的改观,我希望今后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做到更好,当然这些都是需要有一个好的态度,包括现在,还有将来。

通过这次志愿活动我学习到了,这是实实在在的,我一定会好好的收获吸收这些,我不认为在大学只有专业知识,只有课本才能算的上是学习,这次志愿活动当我明白可这个道理,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觉,在今后的大学生活当中,我一定不会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包括这些志愿活动,其实对我来讲是个成长,这是真真正正的,我认为自己是有说所收获这就够了,再有就是志愿活动是我以前没有体验过的,在这几天志愿活动下来,我感觉自己十分的充实,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不应该是三点一线,浪费时间绝对不如去做一点事情有意义的,让我感受深刻,在今后我也会积极的参加类似活动,让自己大学更加圆满充实。

11.中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十一

昆航常务副总裁刘睿上台致辞并宣布2013“助梦起航 青春飞Young”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暨昆航团委“志愿服务 奉献暑运”青年志愿者活动正式启动,云南机场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郑超、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党委工作部副部长马莎、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电子渠道部总经理助理和志勇、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监察办主任魏春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35位2013“助梦起航青春飞Young”大学生志愿者和5位昆航团委“志愿服务 奉献暑运”青年志愿者代表以及云南电视台《云南新闻》、《都市条形码》栏目、昆明电视台、昆明教育电视台、《云南信息报》、《春城晚报》、《昆明日报》、《都市时报》、中国日报?云南站、新浪七彩云南、腾讯微博?云南站、FM91.8等媒体的20多位记者参加了仪式。

启动仪式上,大学生苏瑞林和李昊元分别代表“助梦起航”活动2012年志愿者和2013年志愿者发言。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和云南机场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公司领导向2013年“助梦起航”志愿者代表赠送了“天翼飞Young”大礼包以及空港快线“爱心车票”。

为感谢各协办单位对本次“助梦起航”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昆航常务副总裁刘睿向云南省青基会、云南机场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领导赠送了昆航飞机模型,昆航党群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杨薇向昆明机场赠送了2012年“助梦起航”志愿活动答谢锦旗。

最后,各单位领导为35位大学生志愿者及5位昆航团委志愿者戴上了象征着志愿服务的“小红帽”,并在台上合影留念。

作为2013云南希望工程“公益 100”——第四届昆明航空“助梦起航”公益助学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助梦起航 青春飞Young”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由昆明航空有限公司联合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云南电信网上营业厅、云南机场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云南信息报》及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栏目共同发起。

本次活动招募了35名在省外求学的云南籍大学生志愿者,于2013年8月5日至8月31日期间,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开展志愿服务。服务期间,志愿者将使用由云南机场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空港快线“爱心车票”往返于市区和机场之间,并使用由云南电信网上营业厅提供的天翼3G网络发布志愿者风采和活动动态微博。10天志愿服务期满,每位大学生志愿者将可获得志愿服务证书一张、昆明前往学校所在地的“励志机票”一张(含机建燃油费)以及“天翼飞Young”大礼包一份。

12.中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十二

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时代内涵

(一) 志愿者活动的内涵

志愿者 (volunteer) 就是指不为任何物质报酬, 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 为促进社会发展而提供服务, 无私贡献自己的知识、精神及时间的具有志愿精神的人。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志愿服务意指人们采取自愿的、不计劳动报酬的方式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会工作的行为与精神。

概括来讲, 志愿服务的核心内涵包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并表现为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的特点。“多哈亚运会将志愿者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归纳为以下六个词语:义务、热情、参与、尊重、友谊、快乐。另外, 对志愿者的要求概括为5C——技能 (competent) 、尽责 (committed) 、愉快 (cheerful) 、文化意识 (culturally aware) 、服务至上 (customer focused) 。”

(二)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影响

作为社会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志愿服务, 其在中国的发展, 特别是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远。团中央1993年发起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号召, 中国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起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青年志愿者活动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志愿者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展, 志愿服务理念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传播, 参与志愿者活动逐渐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进入新世纪, 中国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参与更是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重大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 大学生志愿者在“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事件与活动中的出色表现, 吸引了无数眼球的关注, 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许。以杭州为例, 杭州作为一个“生活品质之城”, 志愿者精神普及, 志愿者队伍较大, 休博会、西博会、动漫节、八残会的志愿者主要为在杭的大学生志愿者, 他们做出的努力和奉献, 成为这个品质之城最好的名片。

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实践锻炼的重要途径, 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方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决定认识, 正确的认识又可以指导实践。因而,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 大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由于大学生没有完全步入社会, 缺少对社会的足够认识, 需要通过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认知社会, 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 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 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书本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 需要大学生不断的进行“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通过新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加对社会的认识, 而新的认识又有助于更好地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志愿者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方式, 将大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践的形式来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思想素质。可以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又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志愿精神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实践形式, 志愿精神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挖掘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注重实践, 面向社会, 为当代大学生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 它有着大学生感兴趣的信息, 这些信息会给他们带来深远的影响。“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许多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 最受欢迎的是‘校园文化活动’ (48.4%) 和‘青年志愿者行动’ (47.6%)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一项道德实践活动, 适应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要求, 尊重大学生的内在需要, 发挥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丰富和发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突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紧扣时代主题, 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引导大学生更加关注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发展, 培养爱国热情, 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社会意识。

2.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 也教育了自己。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一般要求大学生志愿者下基层第一线, 这样既能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 感受社会, 又能够得到生动的教育。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为大学生融入社会创建一个很好的窗口, 体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评价, 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 从而找到差距, 努力增强才学, 自觉的按照社会要求来塑造自己。

3.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激发了教育客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志愿精神尊重大学生的内在需要, 发挥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向互动, 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 志愿精神还注重个体的身心和谐进步, 志愿者个人也能进一步丰富人生阅历, 锤炼道德品质, 净化提升思想灵魂, 增进综合素质, 从而达到个体的身心和谐和自身的全面平衡发展。

(三)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走出校园, 在实践中接受考验, 提前进入社会, 感受生活, 必将成为大学生今后的宝贵财富。比如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等志愿者活动, 对社会现状、国情和民情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了解, 提高了对人、对事、对社会的判断能力, 有助于内化道德行为要求, 并将此转化为实际行动, 形成自觉的道德习惯,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搭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已经不是只读书本、只重理论的人, 而是对民族、社会、人民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正是培养这种人才的有效途径, 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搭建新的平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为青年一代的成长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成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高校育人手段的有效延伸。

2.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丰富和发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丰富多彩的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在大学生中开展志愿者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切实做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可以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实效。例如, “十一黄金周”期间, 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各地景区, 大学生志愿者在路线引导、秩序维持、环境卫生、景点保护等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同时, 提升了自身的思想素质, 产生了道德责任感, 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3.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延伸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价值观的出现, 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政府和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带着青年一代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走进社会, 走近社会弱势群体, 走向所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人群。随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从校园走向了社会, 途径也不断延伸。当代大学生以其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经历和不懈的努力, 在社会上形成了正面效益, 提升了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文明程度, 构建着一种新的社会团结和社会文明, 融入无私奉献的精神主流, 服务社会, 服务大众, 推动社会进步。

4.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改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真正效果只能在将个体的道德生活的直接经验与社会文化中的道德智慧相结合的实践中才能获得,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增强道德知识具体化。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在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安排适当的志愿者活动, 可以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获得自我反思、评价和学习的机会, 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功能, 它对于大学生完善自我, 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丰富和发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肖伟光.多哈中国志愿者的奥运感悟[J].对外大传播, 2007, (3) .

[2]胡凯, 杨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 04.

[3]蒯海章.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南昌大学, 2009.

[4]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王伟伟.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J].淄博师专学报, 2009, (03) .

[6]卢玲.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11) .

13.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十三

作为一名新的志愿者我第一次参加了志愿者活动为此我感到很兴奋以前的我总是为没有这样的活动而感叹现在终于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活动我感到非常的快乐。在放假期间我们同学几个去公园捡垃圾。

之前在学校里写作文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但是我们没有行动。这一次我们用一种无声的语言传达了这个声音每一个环保志愿者都是真心实意的`喜爱并珍惜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在捡垃圾的过程中我看到有的小孩将吃完的冰棍随手扔掉接着玩自己的去;有的小孩则一直拿着直到遇见垃圾箱才扔进去;有的人把垃圾扔到附近的草丛里或许他也觉着不好意思?……我们将垃圾捡起放到准备的袋子里有些人看到或是点头、或是微笑有些小孩子看了则不屑一顾还与同伴讨论“看那群人在那捡垃圾呢!”

我想那些不屑一顾的小孩子还太小他们还不能理解到这么高的层次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对世界不了解。我相信如果多一些想我们这样的志愿者更多的人会理解并且一起加入进来为我们的地球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在这次环保志愿者活动中我摆脱了娇气的性格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努力地做好我的工作。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志愿者的高尚与奉献精神我相信我会一直带着这种精神参加到以后的志愿者服务中去的。

我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做出一点贡献。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环保也是可以从身边做起的一件小事情而已。

14.大学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十四

经常,从南门的车库离开,穿梭于宁大的校园,或许行色匆匆,或许闲庭散步,开始我一天的校园生活。总有那么些时候,出发之时我眼见的是车库的满片狼藉,各色各样的自行车总是停得参差不齐,偶尔会连留给人走的小道也被霸道地占领,值得庆幸的是,总有那么一批人的存在,在创造着简单却美好的幸福。每一次,当一个整洁干净、停放有序的车库在我眼前出现的时候,总有一瞬间的恍惚带动缓缓而至的欣慰在心间流淌。

这个学期,在团支书的带领之下,我们班的许多人都扎扎实实地完成了很多次的南门志愿者活动,不得不说,确实是获益良多的。虽然每一次的时间都不算很长,每一次的任务也不算很重,我们付出的不过就是用一两个小时的服务来换取较为干净整齐的校园一角,然而,几乎所有的志愿者都愿意诚心以待,尽心尽力,或许,真的可以如此理解,在每一个志愿者的心里都真实地相信给予比接受更为快乐,都真实地认同被需要是一种幸福,即使得不到所谓实质的回报,却总也相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15.中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十五

2000年1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指出: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 是大有希望的事业。200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 各级共青团和青年志愿者组织动员了1200多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开展为一线医护人员捐赠爱心包、热线咨询、助耕帮困等志愿服务, 为夺取抗击非典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青年志愿者行动还以其在服务社会教育青年促进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创新性意义, 而被写进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 成为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更好地服务青年、推动青年广泛参与社会共建文明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的一个极为成功的模式。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 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 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突出表现,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深刻肯定。2008年的奥运会、残奥会以及2009年在哈尔滨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期间, 全国约7万名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宣传普及文明风尚志愿服务、赛场文明志愿服务、平安奥运志愿服务等活动, 为奥运会及大冬会的成功举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崭新的精神风貌。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志愿组织成员不稳定,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学生一般可以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大约为1-2年, 低年级的同学占大多数。志愿组织面临的是不断更新血液的过程, 社员退出志愿者社团或隐性退出社团随年级的增长而显著上升, 这在一定方面造成了志愿组织成员流动性大的特点, 阻碍了组织的长效运行。同时, 高校志愿活动单一、数量少、使社员的积极性锐减, 造成队伍人员的流失。

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不纯、功利性太强, 再加上志愿服务历来重使用轻培养和管理, 导致了大学生志愿者对工作职责、服务技巧、服务程序、服务经验的了解欠缺, 服务效果不佳。在志愿活动中, 大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 专业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并不乐观。

2. 组织建设模糊、服务缺少创新

高校志愿组织普遍存在建设模糊、服务没有具体标准、没有一个良好的长效运作模式, 有时就会造成服务不力的现象发生。首先,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对象都是弱势群体或特殊者服务, 没有将服务视野扩展到社会成员的合理需求, 这样就限制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域, 降低了服务效率。其次, 高校内各个志愿组织通常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活动, 与其他团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很多时候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服务范围都很广, 但都不精, 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的较少, 经常出现相互重复现象。甚至出现大家都搞的服务单一, 而校园内师生需要的某些服务却无人去做, 出现了服务空白。

3. 有效保障机制及激励机制的缺乏

(1)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 尚没有一个全国性法规。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活动的过程中, 一旦发生某些意外事故, 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组织者以及志愿服务的受益人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需要从法律上明确当事各方的权利及义务。政府没有从法律上给予相应规定, 导致问题发生后很难处理, 使志愿者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立法的缺失使得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权益未得到有效的保护。

(2) 志愿活动的组织者也未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对志愿者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会得到政府、媒体、宗教机构、企业、社区、民间组织的多方支持, 而且许多社会团体都积极支持和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而在中国, 民间团体自身发展困难, 无力支持, 而企业因为没有免税的优惠也不愿意支持志愿服务, 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在资金、财物、场地、安全上会遇到种种困难。

二、如何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发展

1. 完善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制度建设

各级相关部门要制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制度, 通过法律法规对志愿服务的运作程序加以规范, 明确权利和义务, 包括登记注册、健全的例会、服务项目的审批、志愿者评优表彰制度等各项完善的管理制度。政府应建立相应的“志愿服务发展基金”, 资助大学生志愿服务重点项目, 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2. 加强高校志愿者思想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

(1) 各级党团在组织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组织管理应规范青年志愿者活动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渠道, 也是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党团组织的指导参与对青年活动有重要的意义, 各级党团组织应加强对大学生“奉献”精神的教育, 为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做思想上的准备

(2) 一切活动开展的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志愿者的沟通能力和服务能力。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 国际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多,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志愿者走出国门, 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面对机会与挑战, 大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水平和终身学习的态度外, 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个人责任心, 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工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3) 高校大学生志愿组织应开展相应的培训, 不仅是基础性培训, 还应有专业性培训。使学生在懂得怎样成为合格志愿者的同时, 具备更多的相关知识及专业技能。

3. 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1) 我国高校志愿者行动基本上采取党政支持, 共青团承办, 社会化运作的工作机制。这种机制本身就决定了在经费筹措上需要多元化。从发展方向上来讲,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可以建立以学校拨款、社会赞助、会员会费、服务创收为主的筹款机制。

(2) 建立长效机制和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通过注册和建立志愿者档案, 使志愿服务工作成为一种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志愿者通过注册认证获得编号后, 要定期注册、定期认证, 使自己的志愿服务工作日积月累, 清楚地记录在案。管理机构通过定期考评、比较, 选拔出表现优异者给予星级称号等奖励。有了重大志愿服务活动, 即可从表现突出的志愿者中选拔人员参加。这样, 志愿者的队伍比较稳定, 工作连续性强。

4.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国外的志愿服务工作起步早, 管理比较规范, 积累了许多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各级党团组织都应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大力支持, 青年志愿者组织也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服务本领,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新思路、新方法, 使青年志愿者活动能健康、有序、持久发展。

5. 创新服务形式, 树立品牌项目

随着高校志愿者组织规模的日益扩大, 原有的服务形式和项目建设一时难以跟上队伍发展的步伐。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要加强和改进组织管理工作, 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形式和服务项目的创新和拓展。应鼓励志愿者在各种社区发展服务、公益活动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等领域, 大力开展预防性的志愿者服务, 如社会研究、教育等工作, 以扩大志愿者服务的范畴。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运用志愿者本身不同的才能、经验和专业知识, 建立富有特色、具有实效的服务平台, 是拓展志愿者服务项目的有效补充途径。

品牌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生命线, 品牌越高志愿事业的边际效应越大。打造品牌项目:一是应从社会需求出发, 结合该志愿组织的自身优势, 建立可持续运作的品牌项目。二是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精心组织, 成熟运作, 突出成效, 争取与社会产生联动效益。三是要主动宣传, 树立形象, 发挥志愿者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 保持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密切沟通与合作, 在成长中不断汲取先进经验,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总之, 大学生志愿者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既是大学生提倡社会新风、奉献自我、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同时又是在实践中锻炼自我、自觉成材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 我们要通过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大学生今后的成才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目前, 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高校志愿组织成员不稳定, 有效保障机制及激励机制的缺乏、大学生自身特点发挥不够、经费不足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活动的深入开展。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加快完善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加强高校志愿者思想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同时, 政府应完善相应的“志愿服务发展基金”, 资助大学生志愿服务重点项目, 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课题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 2001 (2)

[2]韩晶.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3)

[3]马鸣, 孙红磊, 张志刚.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9)

[4]孔伟红, 艾楚君.高校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调查与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5]谈杰.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述评[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1)

[6]张纪花.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探索[J].辅导员工作研究, 2009 (3)

16.中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十六

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志愿服务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近几年来,中学和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较大的拓展与延伸。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发展和爱”是需要层次中的高级需要,实现这一需要的主要途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基于对学校德育途径的认识以及对中学生特点的分析,由学校组织中学生开展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对社区的发展和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首先,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克难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社区业主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区,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虽然社区居民是我们所要建设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区的主体力量。但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可在政府服务和家庭职能之外,进一步夯实社区成員的生活保障。中学志愿者们可为社区内的残疾人、病人、下岗人员、失业人员、流浪人员等提供的各类服务,可以弥补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健全,也还没有实现全覆盖,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只能依靠多种力量通过多渠道、多举措、多途径的保障供给,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

其次,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志愿者个人成长成才。虽然当今现代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中学生精神世界的追求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和迫切性,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特别渴望通过帮助他人和奉献社会的形式来获得内心的需要和满足。据调查发现,当今不少中学生因为跟父母缺乏有效沟通,他们在家表现为种种跟父母不和谐的行为,因此导致不少中学生缺乏基本生活技能和服务技能的学习和锻炼。学校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中学生学习技能和提高能力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中学生在在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可亲身体验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进一步熟悉社区、认同社区、热爱社区,逐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志愿服务活动还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学校课程和校园生活的不足,对唤起中学生学习的热情、开拓教育空间、整合教育资源、凝聚各种教育力量很有帮助。

再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学校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和社区都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素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学校还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公民素质,造就文明人的重要任务,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也是改善学风、校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举措。而中学志愿者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成功搭建了学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桥梁,实现了学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直通车。中学志愿者通过开展各种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服务活动,把文明善举、爱心奉献精神带到学校和社区,并以照片和海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文明中活动,在活动中孕育文明,成为学校和社区文明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和力量。

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区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也凸显出了一些制度缺失的问题。

本文就郴州市一中开展班级团支部结对残疾人进社区的“阳光助残”活动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研究工作,结合国内外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情况作了分析工作,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制度性建议。

一、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中遇到的困难

1.接受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社区组织较少,有条件指导学生活动的社区工作者不多。

2.社区志愿服务的项目太少。

3.中学生社区志愿者的技能水平低。

4.中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二)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出现困难的原因

1.社区和学校对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识不强。

2.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保障不足。

3.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性保障不足。

4.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动力激励。

二、亟需加强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一)健全注册登记制度,提升中学生价值认同度

第一,要完善有关登记注册制度。可由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社区单位,统一规范学生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的部门、内容、程序;明确注册中学生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促使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朝着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

第二,要制作学校和社区都认可的《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在学校、社区进行了相关中学生志愿服务的登记、评价工作后,相关活动的负责人将要点记录在中学生的《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上。

第三,规范登记注册部门和程序。可在社区尝试建立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工作室,安排专职的工作人员管理志愿者注册工作,并且有计划有安排地负责联络学校组织学生活动。凡是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学生,都要到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指导工作室申请注册、通过审核、进行评价并填写好中学生《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

(二)健全培训制度,提高中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

根据中学生自身实际,结合社区志愿服务的需要和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可开发德育综合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资源,请资深志愿者和各方面的专家有计划有安排地对中学生进行有关社区志愿者基本理论和基本服务技能的培训。资深志愿者和专家可以由学校采取邀请形式,也可以采取学校聘任形式,具体到培训方式而言,可采取诸如开培训班、经验介绍、案例分析、考察观摩等多种形式。专职人员在给中学生培训时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特点和社区需要的结合,又要坚持立足当前需要和放眼长远需要的结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健全服务制度,增强社区服务的吸引力

中学生志愿服务者有自身的优势,个性化的特色和才艺能满足社区服务中独特的需求。若能经过相应指导和支持,就能增加新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志愿服务内容,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受益。因此要找到社区的需要和中学生志愿者特长的契合点和结合点,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发诸如“才艺慰社区孤老”“辅导社区小学生假期活动”等中学生擅长、社区居民需要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在服务过程中,要注意志愿服务的对象更换不要太频繁,适当的时间有助于中学生与弱势群体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对求助者的了解,提高志愿服务无偿性、利他性的认识觉悟。同时,要明确具体服务的标准、内容、时间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这样既可增强受助者对学生志愿者的信任感,也为中学生增添了服务的挑战性和吸引力。

(四)健全激励制度,增强中学生参加活动的内驱力

受限于自我认知的局限,中学生仍需要大量外在的激励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与中学生发展相关的学生社区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自我成就认同、自我价值提升、自我快乐助人的动力源泉。健全激励制度,首先,要把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评价纳入到学校已有的表彰、荣誉、资格认定等激励制度中去;其次,对学生志愿服务的贡献,应当给予及时、适当的宣传和精神性的鼓励和表彰;最后,要不断创新激励方式,可大胆推广“志愿服务时间登记”“服务时间与学分转换”等形式,把提供志愿服务与学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愿意花时间也乐意花时间到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五)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活动安全有序有效开展

首先,学校党团组织和教育教学等部门要将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目标和要求,并加强领导和制度建设。

其次,要协调社区需要与学生服务的差异,经常深入社区了解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的情况,多方交流、督促指导,形成一个畅通的信息中心。

再次,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园和社区已有的各种宣传设施和渠道的优势,广泛地有针对性地展示社区志愿服务风采,表彰活动实践中的先进经验与学生,营造社区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最后,要不遗余力地加大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必要的费用支出,保障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

上一篇:孝经测试题带答案下一篇:幼儿园教师个人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