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能力的智力题

2024-07-10

逻辑思维能力的智力题(精选9篇)

1.逻辑思维能力的智力题 篇一

张明、李浩和赵冰三人,每个人都恰有三个非常好的特点,这些特点符合下面的要求:

(1)两个人非常理智,两个人非常美貌,两个人非常幽默,两个人非常乐观,一个人非常聪明;

(2)张明:

a.如果他非常乐观,那么他也非常美貌;

b.如果他非常美貌,那么他不是非常理智。

(3)李浩:

a.如果他非常乐观,那么他也非常理智;

b.如果他非常理智,那么他也非常美貌。

(4)赵冰:

a.如果他非常美貌,那么他也非常幽默;

b.如果他非常幽默,那么他不是非常乐观。

请问,他们三人中到底谁是聪明人?

提示:判定每个人的特点的可能组合。然后分别假定张明、李浩或赵冰具有聪明的特点。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不会出现矛盾。

2.逻辑思维能力的智力题 篇二

关键词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方法

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高中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高中阶段的教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引发对数学的浓厚的兴趣,就显得尤为关键。

何为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按照逻辑思维规律,运用逻辑方法,来进行思考、推理、论证的能力。数学具有严谨的逻辑体系,数学概念的分类,定理的证明,公式法则的推导,广泛使用逻辑推理。因此,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极为有力的场地。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类比、归纳、演绎等十多种。常说“思维是数学的体操”,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思维的钥匙,只有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对感性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形成严谨的理论系统,才能在众多材料题设中,找出一条主导线的线索,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仅从一道填空题来看看不同的思维方法指导下所得到的不同解法,从中来感悟不同思维方法的区别、联系及综合应用。

例题 过定点P(1,2)的直线在x轴与y轴正半轴的截距分别为a,b,则4a2+b2的最小值为_______

本题虽为一道中等难度的填空题,但方法灵活,且不同的思维方法,使得思维量大小,运算的繁简程度,运算速度,准确度,简捷度区别很大,下面从逻辑思维方法的角度分别来分析本题的几种不同的解法:

(一)采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分析是在思想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把过程分解为阶段,并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而综合是在思想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要素、各个阶段联结成为整体进行考察的方法。分析与综合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也是其他思维方法的基础,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是对立的统一,分析是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的综合。所以根据题设条件含有两个变量a,b,而所求结论中同样含有两个变量a,b的条件式特点与结构,联想到两个变量(均为正数)问题求最值,当具备和为定值时,可有积的最值的特点,常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可找到前提成立的必要条件,而所求结论采取同样方法处理,实际上是寻找其成立的充分条件,分析与综合的结合使用就找到了条件与结论的联结点。

通过分析与综合,在所给材料的基础上对条件进行加工、整理与改造,再从结论出发进行变形与整理,借助基本不等式,两者的联系就清晰可见了。学生在解题中,宜把分析法与综合法结合起来进行运用,先以分析法为主寻求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有条理的表述解题过程。

(二)采用比较与分类的方法。

比较是确定有关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既包括事物现象的比较也包括事物本质的比较,是具有局部性质的思维方法。而分类是从比较中派生出来的,更为复杂一些的思维方法,即根据事物的共性与差异性,把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归入一类,把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各归入不同的类。本题通过分析比较与联想分类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联想到基本不等式

“=”成立,并充分利用条件,

构造可以使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把结论转化归入此类,就发现和构建了本题条件和结论的内在知识联系,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联结。经过比较与分类的思维方法,获得的解法给人以淋漓畅快之感,见下形成新解法。

数学学习中要善于把不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引导数学发现,获取新的知识、思想和方法。而恰当的利用分类方法,可以使大量材料带上条理性,在数学对象之间建立起立体的从属关系。这样既便于存入和提取资料,又便于找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区别,从中找到某些共同模式或基本方法,用于指导以后的数学学习。

(三)采用抽象、概括与具体化的方法。

抽象是通过事物的现象,深入事物的里层,把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抽取出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联合起来加以考察的思维方法。而具体化是把抽象概括中好的的概念和理论运用于实际,以恰当的实例来说明概念、解释理论的思维方法。本题由条件等式

(a,b>0)通分有2a+b=ab,又由基本不等式由ab≥8,再对所求关系式向条件等式变形有y=4a2+b2=(2a+b)2-4ab=(ab-2)2-4,从而具体化为已知变量取值范围条件下的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

此解法要有丰富的函数知识为基础,通过条件与结论相关条件的启示,触发联想,从中抽象和概括并具体化为二次函数在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从而达到认识上的“顿悟”与飞跃。这种通过构建函数模型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既简洁、美妙又常规熟悉。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把从现实原型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体系,各种数学公式,各种方程式、各种常见函数关系及从某些具体问题中所建构的数学模型进行梳理,形成学生的具体模型方法,在需要使用时可以信手拈来。

(四)采用系统化的方法。

所谓系统化是把各种有关材料归入某种一定的顺序,纳入某种一定的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是与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等思维方法密切联系的,只有通过上述方法弄清了各种有关材料间的联系和关系,才能把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本题由上解法只需抓住函数思想的核心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互依赖关系,利用条件等式把变量b用a的代数式表示,则有以降元构造新函数思想的新解法。这样本题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及系统化等思维方法把一个以解析几何形式给出的代数问题——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一个仅含一个变量的分式结构,可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当然也可看成高次函数用导数知识求解。善于将新的未知问题向熟悉的已知问题进行系统化归是解决新问题的重要方法,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不断把新知识分类内化到已有知识系统中去,并在解决问题时能从知识、方法、思想等各个角度进行有目的的提取并运用到新的知识中去,从而形成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系统化能力。

而上述函数关系若从高次函数角度去思考,也可由求导法解决,即求导方法,从变量与函数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使得不同知识的联结与综合更具系统性,彰显函数思想与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高中数学中,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相互转化、依存发展的,贯穿高中数学体系的始末,直接决定了三者在高中数学中的主干地位。教学中要有意识渗透函数方程及不等式思想在整个系统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兼容性。

(五)采用类比、归纳与演绎的方法。

类比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即从两类事物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测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归纳是从个别、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根据大量已知事实,作出一般性的结论。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特殊的思维方法,即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认识那些尚未深入考察的有关事物。结合上述知识与思想方法,通过类比条件

的结构特点与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2α+cos2α=1, α∈R结构特点的相似性。利用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进行对应换元(换元法的使用,一定要注意新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与原来变量的范围等价)。

借助本题,教师指导好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借助三角函数的函数性,及二次函数型的结构,通过从特殊(条件的结构特点)到一般(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2α+cos2α=1, α∈R结构特点),又从一般(y关于θ的函数关系)到特殊(二次函数型函数)的两次转化等方式提出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发现和构建了三角函数与二次函数知识的联系,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联结,来形成自己的新观点、新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类比、归纳、演绎能力。

3.逻辑思维的提升智力题 篇三

有A、B、C、D、E、F和G等七位国务议员能参加Ⅰ号、Ⅱ号、Ⅲ号议案的表决。按照议会规定,有四位或者四位以上议员投赞成票时,一项议案才可以通过。并且每个议员都不可弃权,必须对所有议案作出表决。已知:

(1)A反对这三项议案;

(2)其他每位议员至少赞成一项议案,也至少反对一项议案;

(3)B反对Ⅰ号议案;

(4)G反对Ⅱ号和Ⅲ号议案;

(5)D和C持同样态度;

(6)F和G持同样态度。

问题:

(1)赞成Ⅰ号议案的议员是哪一位?

A.B

B.C

C.D

D.E

E.G

(2)Ⅱ号议案能得到的最高票数是:

A.2

B.3

C.4

D.5

E.6

(3)下面的断定中,哪一个是错的:

A.B和C同意同一议案;

B.B和G同意同一议案;

C.B一票赞成,两票反对;

D.C两票赞成,一票反对;

E.F一票赞成,两票反对。

(4)如果三个议案中某一个议案被通过,下列哪一位议员肯定投赞成呢:

A.B

B.C

C.E

D.F

E.G

(5)如果E的表决跟G一样,那么,我们可以确定:

A.Ⅰ号议案将被通过;

B.Ⅰ号议案将被否决;

C.Ⅱ号议案将被通过;

D.Ⅱ号议案将被否决;

E.Ⅲ号议案将被通过。

(6)如果C赞成Ⅱ号和Ⅲ号议案,那么,我们可以确定:

A.Ⅰ号议案将被通过;

B.Ⅰ号议案将被否决;

C.Ⅱ号议案将被通过;

D.Ⅱ号议案将被否决;

E.Ⅲ号议案将被通过。

2.他们分别是教什么的老师

在一个办公室里有三个老师:王、李、赵,他们所授的课目为:数学、他们分别讲授数学、物理、政治、英语、语文、历史,而且每个老师都要授两门课。他们之间有这样的规定:。每位老师教两门课。他们有这样的要求:

(1)政治老师和数学老师住在一起;

(2)王老师是三位老师中最年轻的;

(3)数学老师和赵老师是一对优秀的象棋手;

(4)物理老师比英语老师年长,比一老师又年轻;

(5)三人中最年长的老师住家比其他两位老师远。

请问,他们分别是教什么的老师?

3.确定他们的民族

六个不同民族的人,他们的名字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和己;他们的民族分别是汉族、苗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和壮族(名字顺序与民族顺序不一定一致)现已知:

(1)甲和汉族人是医生;

(2)戊和维吾尔族人是教师;

(3)丙和苗族人是技师;

(4)乙和己曾经当过兵,而苗族人从没当过兵;

(5)回族人比甲年龄大,壮族人比丙年龄大;

(6)乙同汉族人下周要到满族去旅行,丙同回族人下周要到瑞士去度假。

请判断甲、乙、丙、丁、戊、己分别是哪个民族的人?

4.谁做了这件事

一件事难坏了领导,一直不知道是谁做的,下面的事实成立,你猜猜谁做了这件事

(1)甲、乙、丙中至少有一个人做了这件事;

(2)甲做了这件事,乙、丙也做了;

(3)丙做了这件事,甲、乙也做了:

(4)乙做了这件事,没有其他人做这件事;

(5)甲、丙中至少一人做了这件事。

逻辑思维的提升智力题答案:

1.

(1)E

根据条件2,每个议员至少赞成一项议案。既然G反对Ⅱ号和Ⅲ号议案,因而他必然赞成Ⅰ号议案。

(2)C

因为A、F、G三个议员肯定投反对票。

(3)B

根据条件3、4,B反对Ⅰ号议案,G反对Ⅱ号和Ⅲ号议案,同此他们两人不可能赞成同一议案。

(4)B

若Ⅰ号议案通过,则C、D、F投赞成票;若Ⅱ号议案通过,则B、C、D、E投赞成票;若3号议案通过,则B、C、D、E投赞成票。综上所述,3个议案中某一议案被通过,C或D都投赞成票,故选B。

(5)D

因为如果E的表决跟G一样,那么Ⅱ号和3号议案都必将被否决(条件1、4、6)。同理选C和E都是明显错误的。选A和B也不一定对。因为肯定赞成Ⅰ号议案的只有三位议员,他们是E、F、G。因此Ⅰ号议案可能被通过,也可能被否决。

(6)B

因为Ⅰ号议案已有两票反对(A和B),再加上C和D(根据条件5),共四票反对,因此必被否定。同理选A。是明显错误的。而C、D、E的结论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这要看B和E的立场如何,本题末表明他们的态度,所以我们也就无法确定Ⅱ号议案或Ⅲ议案号是被通过还是被否决。

2.王:英语,数学;

李:语文,历史;

赵:物理,政治

3.甲是壮族人;乙是维吾尔族人;丙是满族人;丁是苗族人;戊是回族人;己是汉族人

前三个条件说明:甲、戊、丙三个人分别是满族、回族、壮族人;

乙、丁、己三个人分别是汉、维吾尔族、苗族;

第四个条件说明乙和己不是苗族人,所以己是苗族人;

第五个条件说明甲不是回族人,丙不是壮族人;

第六个条件同样说明乙不是汉人,丙不是回族人;

综上所述:甲是满族人或壮族人,乙是维吾尔族人,丙是满族人,丁是苗族人,戊是满族或回族或壮族人,己是汉人。

4.乙

4.逻辑智力50题集锦 篇四

比较-{三个灯泡}

门外三个开关分别对应室内三个灯泡,线路良好,在门外控制开关时候不能看到室内灯的情况,现在只允许进门一次,确定开关和灯的对应关系?(这个也是微软面试题,这个是脑筋急转弯类型)

----1,这是要解决:门外三个开关与室内三进盏电灯之间的对应滚系。2,拨的是开,灯就亮;拨的是关,灯就灭。这是两个开关和两盏灯的对应。3,可是,现在是三个开关和三盏灯;还有一个开关和易盏灯的对应,该怎麽办?也就是说,灯除了明暗这一属性,和开关对应以外,还有是麽其他的属性和开关有因果关系呢?往这个方面一想,就会想到:灯泡亮得久了,就会发热;那麽,就可以利用着一属性,将一个开关提前拨开,让灯泡不单是亮着,而且还发烫;另一盏灯后开,灯就只亮不烫,余下第三盏灯关着,灯就不亮。这样,三盏灯和三个开关就可以对应区分了。4,如果不想花时间等待灯泡发烫,要想速战速决;也有简单的办法,那就是一灯拨开灯亮;另一灯拨关灯不亮;第三盏灯连续拨动开关,灯就忽亮忽暗;这也可以将三灯和开关对应区别开来。-----解题思路,是从属性的差异变化,比较求异而得到的区分。

可能**{蒙特门难题} 本智力题得名于一位美国电视游戏节目的主持人蒙特,他曾在多年之前主持一档档名为成交的节目。在其中的一个游戏中,Monty向竞猜者展示了三扇门。有一扇门之后是一辆小轿车。另两扇门之后是空房间。蒙特事先知道门后是什么,但您并不知道。

游戏分为三步:

1.您选择一扇门。

2.蒙特将会打开剩余的两扇门中的一扇,展示一个空的房间。(他从不会打开那扇后面藏有汽车的。)

3.然后,您可以选择是仍然选择在步骤1中选择的那扇门,还是选择去打开另一扇仍然关闭的。

假定您选择了A门。然后蒙特打开了另两扇门中的一扇,假定为B门。现在您可以选择改选C门或者仍然坚持最初的选择,即A门。如果没有改变选择,那么可能会猜对也可能会猜错。另一方面,如果您改选C门,则还是既可能猜对也可能猜错。您会做出什么选择呢?在蒙特打开一扇门之后,是坚持最初的选择,还是改变前面已做的选择呢?为什么呢?

-----当你在三扇门中选则了A门,可能猜到里面有轿车的几率是1/3,即33%;当主持人打开了三扇门中的一扇门是个空房,让你再次选择时,是从余下还未打开的两扇门中选择,这时的几率变了,即从1/3 提升到1/2,这是50%。因为,单从可能的几率上看,第二次选中的可能机会,要比第一次高出了近17%;所以,应该在AC两门中,再作第二次的选择。

{称量药丸}

你有四个装药丸的罐子,每个药丸都有一定的重量,被污染的药丸是没被污染的重量+1。只称量一次,如何判断哪个罐子的药被污染了?-----1,因每罐的药丸不一定痛数,又只能称一次,所以,不能采用整罐重量来比较,只能从各罐中取样一次称重;2,从每罐各取一个样合起来称,得出的重量异常(+1),又如何区分出,这是由哪一罐的样引起的呢?差异+1是由于由1个样的重量异常引起的,从每个罐都是取出1个样,所以区分不出来;那麽,如果差异是+2又怎麽样?差异+2,这是由于由2个异常的样引起的;啊!这就是说,只要从每罐取不同个数的样,就可以从重量差的数,找出异常药丸样个数,从取样个数,就可以找出异常药丸的罐来。(这里的关键是取样数目的转换,而转换是由因果份析而产生)。

对应**{奇怪的村庄} 某地有两个奇怪的村庄,张庄的人在星期一、三、五说谎,李村的人在星期二、四、六说谎。在其他日子他们说实话。一天,外地的王从明来到这里,见到两个人,分别向他们提出关于日期的题。两个人都说:“前天是我说谎的日子。”

如果被问的两个人分别来自张庄和李村,那么这一天是星期几?-----1,按照习惯:‘张庄的人在星期一、三、五说谎,李村的人在星期二、四、六说谎。在其他日子他们说实话’。所以,如果那天是周一三五,张庄人说谎,如果那天是周二四六,李村人说谎,也就是说,假的说成真,真的说成是假。2,按此,对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各天,则将出现的情况如下:

当日—张庄人说--李村人说--其前天—张庄人说--李村人说 –

两人说的 周日

实话

实话

周二

---实话

谎话

--

相反

周一--谎话

实话

周三 实话(周一说的)实话

变成都是实话

周二

--实话

谎话

周四

--实话

实话(周二说的)变成都是实话

周三

--谎话

实话

周五 实话(周三说的)实话

变成都是实话

周四

--实话

谎话

周六

--实话

实话(周四说的)变成都是实话

周五

--谎话

实话

周日 谎话(周五说的)实话

相反

周六

--实话

谎话

周一

--

谎话

谎话(周六书的)变成都是谎话

1,如果那天是星期六,张庄人说实话;其前天应是周一,这天张庄人说谎,所以他照直说了;而周六,李村人说谎话;所以他说,前天(即周一)是说谎。所以才出现了,两人都说:“前天是我说谎的日子。”

*这里的条件对应。是不止一次;头一次是对应当日;还有一次是对应前日;忽略了后者,便得不出结果来。

发展-{爱瓦梯尔的学费} 古希腊有个著名的诡辩学者,叫普罗太哥拉丝。有一次,他收了一个很有才华的学生叫爱瓦梯尔,两人签了一份合同。普罗太哥拉丝向爱瓦梯尔传授法律知识,而爱瓦梯尔须分两次付清学费:第一次,是在开始授课的时候,第二次,则在结业后爱瓦梯尔第一次出庭打官司赢了的时候。爱瓦梯尔交上第一次学费,便孜孜不倦地向老师学习法律,学习成绩十分出色。几年后他结业了,但是过了很长时间,总不交第二次的学费。

普罗太哥拉丝等了再等,最后都等火了,要到法庭去告爱瓦梯尔,(1)爱瓦梯尔却对普罗太哥拉丝说:“只要你到法庭去告我,我就可以不给你钱了,因为如果我官司打赢了,依照法庭的判决,我当然就不会把钱给输了的人;如果我官司打败了,依照我们的合同,由于第一次出庭败诉,我也不能把钱给你。因此,不论我在这场官司中打输还是打赢,我不可能把钱给你。你还是不要起诉吧。”

(1)普罗太哥拉丝听后却有自己的打算,他说:“只要我和你一打官司你就一定要把第二次学费付给我。因为,如果我这次官司打胜了,依照法律的判决,你理所当然地要付学费给我;如果我官司打败了,你当然也要付学费给我,我们当初的合同上就是这样写的。所以,不论怎样你总要向我交第二次的学费。”

于是两个人都带着必胜的信心走进了法庭。

法官听了他们的诉讼,看过他俩的合同,思索了一会,便当众宣读了他的判决......你知道这位法官怎样判决才能使爱瓦梯尔既交上了学费又心服口服吗?((2)按照协议,在第一次诉讼,包将败诉;这证明了包已教出了‘青出于蓝’的学生;正是这个条件的出现,第二次诉讼,保将胜诉无疑)。

-----在本案例中,思维上有两点值得注意吸取运用:一是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见1),二是从情况发展分析问题(见2)。

可能-{天堂里的游戏}

有个人死后来到天堂,圣彼得领着他在天堂各处参观。他们来到高墙下,圣彼得说:“嘘--轻点。”说完,他悄悄从旁边搬来一张长梯子。圣彼得先爬上去,然后招手让那个人也爬上去。他们站在梯子的顶端向里面张望着。原来,这 是一块被墙围起来的草地。草地的正中,坐着七个少年。“他们在干什么?”那个人问。圣彼得说:“如果不是早逝,”他们都是无与伦比的天才。到了天堂,他们志同道合,天天聚在一起玩智力游戏。今天,他们大概在猜 帽子吧。游戏是这样的:“六个少年A、B、C、D、E、F,按六边形围坐。另一个少年G,则用毛巾蒙着眼睛坐在当中。有人在他们7人每人头上戴一顶帽子,其中四顶白帽子,三顶黑帽子。由于G挡住了视线,六个少年都看不见自己正对面的人戴的是 什么颜色的帽子。现在,让A、B、C、D、E、F猜自己头上戴的帽子的颜色。智力游戏一开始,六个少年陷入沉思,一时都猜不出来。这时,坐在当中的G说:“我猜到了,我戴的是白帽子。” G是如何推理的?

-----这个游戏的条件是:(1)四白三黑七顶帽子戴在七人头上,(2)其中坐在周边的6个人,能看到除了在对面的人以外,其他6个人所戴帽子的颜色;(3)而在中心的人被蒙住眼,既不知自己帽子,也看不见其他6人帽子的颜色。(但这人却能猜出自己帽子的颜色)。1,为什麽围坐的6人都猜不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呢?一是他本人看不到自己头上的帽子,二是四白三黑的7顶帽子,他只看见5顶,还有黑白亮顶没见到,不易猜准。2,那麽这7人帽子的颜色,是怎麽样的分布,才能令围坐的6人都是看到三白二黑的呢?经过尝试,不难得出,只要中心的人是白帽,为坐的6人顺次是3顶白帽和3顶黑帽,变可的导这样的视觉效果。

3,因此,作在中心的人,尽管被蒙上眼睛,是麽也看不见;只要他能思考领悟到上面1-2两点所说的7顶帽子的颜色分布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他就能够猜出自己头上戴的是白帽。

对应-可能{六张纸币}

(!)有3个美国孩子,他们摸了摸衣兜,把兜中的钱全部掏出来,(2)共是320美元,其中100美元的两张,50美元的两张,10美元的两张。(3)据了解每个孩子所带的纸币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而且,(4)没带100美元纸币的孩子也没带10美元的纸币,(5)没带50美元纸币的孩子也没带100美元的纸币。

你能不能弄清楚,3个孩子原来各自带了多少和什么样的纸币?

-----1,按条件(1,2,3)则可推断:三人各带:三,二,一张纸币;再按(4,5)有只带10元的;有只带50元的,2,综合这两个要求,符合要求的两个可能是:

1)甲(5)带一张10元的;乙(4)带二张50元的;丙带三张是两张100元的和一张10元的。

2)甲(5)带二张10元的;乙(4)带一张50元的;丙带三张是两张100元的和一张50元的。

尝试{11个教徒}

有一次,一艘船在海上遇到风暴。为了减轻船的重量,摆在25名乘客面前的选择是把一部分人抛到海里。这样,船和剩下的人也许还能得救。谁也不愿意自动跳入海中。乘客里有11个教徒,其中一个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让所有的25人坐成一圈,然后依次报数“1、2、3”,规定报到“3”的人就被抛到海里。最后报数的结果有14人被抛下海。剩下的是这11个教徒。那么,他是如何安排这些剩余者的位置的?

-----这可以从假设尝试后得出结果:

原有人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第一轮剩:1-2 4-5

7-8 10-11

13-14

16-17

19-20

22-23

报3者是3的倍数,共8人,剩余17人;

第二轮剩:1

4-5 10

13-14

19-20

报3者是2-7-11-16-22,共5人;剩余12人;

第三轮剩:

4-5

报3者8一人,前后共14人;剩余生存者11人是10

11-13-14-16-17-19-20-22-23-25。

对应-{计算年龄} 小明对哥哥说:我长到你现在这么大的年龄时,你就31岁了。

哥哥说:是啊,我像你这么大年龄时,你只有1岁呢。

问:小明与他的哥哥现在各几岁?

-----如果运用代数去解:1,设他哥现年为X,小明的现年为Y;按题意可得下列两式:(1)Y+n=X;X+n=31;(2)X-m=Y;Y-m=1.2,将(1)式整理为:X-Y=n;31-X=n;则可得:X-Y=31-X,即:2X=Y+31;或Y=2X-31(a).对(2)式整理可得:X-Y=m;Y-1=m;联立可得:.X=2Y-1(b);3,将式(a)(b)联立,得:Y=2(2Y-1)-31;Y=11;X=21.n=10;m=10.

{猴子搬香蕉}

一个小猴子边上有100根香蕉,它要走过50米才能到家,每次它最多搬50根香蕉,(多了就被压死了),它每走1米就要吃掉一根,请问它最多能把多少根香蕉搬到家里。

提示:他可以把香蕉放下往返的走,但是必须保证它每走一米都能有香蕉吃。也可以走到n米时,放下一些香蕉,拿着n根香蕉走回去重新搬50根。

-----1,按题示,搬运来回走动,每米要消耗1根香蕉;因此,一次搬50根,到达时,50根究吃光了;即使将50根搬25米,到达时刻剩25根;但回程还得消耗同属25根,即无声余。可见,每次搬50根的距离,如果要有剩余。距离必须小于25米。,2,小于25米的范围内多次搬运,其中就会有一个效益的大小问题。先将搬距10米和20米两种情况进行尝试,比较其效益:

(1)搬距20米,对100米,计划要分5站,每次搬50根;每站来回两次,共10次; 第1次-到第1站:搬50根;来回剩50-40=10根;

第2次,搬50根,搬来,剩50-20=30根;前后搬来40根; 第3次-到第2站::搬40根;搬来;剩40-20=20根;

第4次-到第3站:搬20根; 搬来;剩20-20=0根。100根搬4次到达第3站已无剩余。

(2)搬距10米,对100米,计划最多10站,每次搬50根,来回20次: 第1次-到第1站:搬50根;来回剩50-20=30根;

第2次,搬50根,搬来,剩50-10=40根;前后搬来70根; 第3次-到第2站:搬50根;来回,剩50-20=30根;

第4次,搬20根:搬来;剩20-10=10根;前后搬来40根。第5次-到第3站:搬40根:搬来;剩40-10=30根。第6次-到第4站:搬30根;搬来;剩30-10=20根。第7次-到第5站:搬20根“搬老,剩20-10=10根。

第8次-到第6站:搬10根:搬来;剩10-10=0根。100根搬到底6站后已无剩余。可见,搬距必须再次缩小否则毫无效益。

(3)搬距5米,对100米距离,要分20站。每次搬50根;最多搬40次。第1次,到第1站;搬50根;来回;剩50-10-40根; 第2次,搬50根;搬来,剩50-5=45根;即前后共85根。第3次,到第2站:搬50根;来回;剩50-10=40根;

第4次;

搬35根;搬来;剩35-5=30;即前后共70根。第5次;到第3站;搬50根;来回;剩50-10=40根;

第6次;

搬20根;搬来;剩20-5=15根;即前后共55根。第7次;到第4站;搬50根;来回;剩50-10=40根;

第8次;

搬5根; 搬来;剩5-5=0根;即前后共40根。第9次;到第5站;搬40根;搬老;剩40-5=35根。第10次;到第6站;搬35根;搬来;剩35-5=30根。第11次;到第7站;搬30根;搬来;剩30-5=25根。第12次;到第8站;搬25根;搬来;剩25-5=20根。第13次;到第9站;搬20根;搬来;剩20-5=15根。第14次,到第10站;搬15根;搬来;剩15-5=10根。第15次;到第11站;搬10根;搬来;剩10-5=5根。

第16次;到第12站;搬5根;搬来;剩5-5=0.。原100根,搬到第12站后,已无剩余。

(4)搬距1米;100米距离,要分100站,每次搬50根,最多搬200次。第1次;到第1站;搬50根;来回;剩50-2=48根;

第2次;

搬50根;搬来‘剩50-1=49根;即前后共97根。第3次;到第2站;搬50根;来回;剩50-2=48根;

第4次;

搬47根;搬来‘剩47-1=46根;即前后共94根。(即每站将减少3根)第10次;到第5站后,剩100-15=85根; 第20次;到第10站后;剩100-30=70根; 第30次;到第15站后;剩100-45=55根; 第40次‘到第20站后;剩100-60=40根 第60次;到第30站后;剩100-90=10根; 第64次;到第32站后;剩100-96=4根;

第66次;到第33站后;剩100-99=1根;到第67次时,将无剩余。(共搬距66米)

4,经过多次尝试验证,即使是最小的运距1米,当搬到66米时,效益亦已为0.。为什麽会这样?因为100根香蕉,每走1米要消耗1根;走100米,就刚好消耗完。现在的条件是每次只运50米,不能一次运完;于是产生附加的回程消耗,这样,消耗就成倍的增多,效益也就大为下降,该运到的距离也就到达不了。

5,在这样的消耗条件下,只有距离小于66米,或者每次的运量能增到100以上,才能显示出效益来。

可能-{找房子} 有一家人决定搬进城里,于是去找房子。全家三口,夫妻两个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跑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公寓出租的广告。他们赶紧跑去,房子出乎意料的好。于是,就前去敲门询问。这时,温和的房东出来,对这三位客人从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丈夫豉起勇气问道:“这房屋出租吗?”

房东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

丈夫和妻子听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们默默地走开了。那5岁的孩子,把事情的经过从头至尾都看在眼里。那可爱的心灵在想:真的就没办法了?他那红叶般的小手,又去敲房东的大门。这时,丈夫和妻子已走出5米来远,都回头望着。门开了,房东又出来了。这孩子精神抖擞地说“......” 房东听了之后,高声笑了起来,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住。问:这位5岁的小孩子说了什么话,终于说服了房东?(水平思考法)

-----五岁的孩子,开始懂点事。但懂得不多。他可能说:“我很快就会成为大人的”,或者说:“我不淘气捣乱,不也成大人了吗?”。

对应-{细菌分裂} 有一个细菌,1分钟分裂为2个,再过1分钟,又分别分裂为2 个,总共分裂为4个。这样,一个细菌分裂成满满一瓶需要1个小时。同样的细菌,如果从2个开始分裂,分裂成一瓶需要几分钟。

5.设计开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 篇五

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

一、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正确判断,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真假分数的意义后,问学生:b/a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因a、b都不是确定的数,所以无法确定b/a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在学生经过紧张的思考和激烈的争论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当b

由于绳子的长度小于9/10米时,就无法从第二根绳子上截去9/10米,所以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而大于9/ 10米时,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

这样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区别的认识,巩固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 同的解法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运用多余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多余型开放题,将题目中的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产生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在解题时,认真分析 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学会排除干扰因素,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从而培养 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四、运用隐藏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隐藏型开放题,是解题所需的某些条件隐藏在题目的背后,如不注意容易遗漏。在解题時既要考虑问题及 明确的条件,又要考虑与问题有关的隐藏着的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和思维的缜密性 .

如:做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面袋,至少需要白布多少平方米?

解答此题时,学生往往忽视了面袋有“两层”这个隐藏的条件,错误地列式为:8×5,正确列式应为:8× 5×2.

解此类题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隐藏条件,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 思维的缜密性。

五、运用缺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缺少型开放题,按常规解法所给条件似乎不足,但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便可得到解决。

如:在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圆,所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按常规的思考方法:要求圆的面积,需先求出圆的半径,根据题意,圆的半径就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但 根据题中所给条件,用小学的数学知识无法求出。换个角度来考虑:可以设所剪圆的半径为r, 那么正方形的 边长为2r, 正方形的面积为(2r)[2]=4r[2]=12,r[2]=3,所以圆的面积是3.14×3=9.42(平方厘米)。

还可以这样想:把原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 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所剪圆的半径,设圆的半径 为r, 那么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r[2],原正方形的面积为4r[2],r[2]=12÷4,所剪圆的面积是3.14×(12 ÷4)=9.42(平方厘米)。

通过此类题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

6.智力培养的关键是思维能力 篇六

智力虽然是由六个基本因素构成的,但不是说每个因素都有着同等的地位。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在其他因素都得到很好发展的.情况下,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的主要标志就是思维能力的高低。例如,有的人记忆能力很好,思维显得不灵活、不敏捷、不深刻,因而也就不是聪明人;有的人观察仔细、细致,但可能思维并不敏捷,缺乏批判性、创造性,因而也表现不出聪明。

而那种思维灵活、敏捷,看间题深刻,且思维具有较高的批判性、创造性的人则往往被人们看成是聪明人。

7.思维能力训练题:单张 篇七

(1)多拉发牌,先给洛伊丝一张,再给罗斯一张,然后给自己一张;如此反复,直到发完所有的牌。

(2)在每个人把手中成对的牌打出之后,每人手中至少剩下一张牌,而三人手中的牌总共是9张。

(3)在剩下的牌中,洛伊丝和多拉手中的牌加在一起能配成的对子最多,罗斯和多拉手中的牌加在一起能配成的对子最少。

单张发给了谁?

答案:

根据(2),三人手中剩下的牌总共可以配成4对。再根据(3),洛伊丝和多拉手中的牌加在一起能配成5对,洛伊丝和罗斯手中的牌加在一起能配成一对,而罗斯和多拉手中的牌加在一起一对也配不成。

根据(1)和总共有35张牌的事实,洛伊丝和罗斯各分到12张牌,多拉分到11张牌。因此,在把成对的牌打出之后,多拉手中剩下的牌是奇数,而洛伊丝和罗斯手中剩下的牌是偶数。

8.逻辑思维能力的智力题 篇八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高中数学课标中,要求数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把它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思维能力,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教学效益。“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是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方法。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例题时,不仅要讲解题方法,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正确理解题意,抓住解题的关键,如何开拓解题思路,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教学价值

1.“一题多解”的教学价值

“一题多解”就是从多个视角去分析思考数学问题,用多种方法途径去解答数学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拓宽解题思路,增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方法解题和灵活多变的思考方式,而灵活的思维方式正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一题多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善于从多角度观察感知和思考问题,运用多种方法推导验证问题,多方面寻找运用关联条件,不但要考虑条件本身,还要考虑条件之间的联系,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2.“一题多变”的教学价值

“一题多变”是指在数学解题练习中,将原来数学题目中的一些已知条件进行变换,或者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题目一个或者几个条件变换后,再去求解问题的结果;也可能是给出问题的部分条件,让学生去补充另外一些条件;也可能是对数学问题的拓展,增加问题的难度或背景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采用“多变”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是对数学例题或习题进行多种变换,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情形、不同层次下对该数学问题进行重新求解或认识。它是教学反思的一种方式,它要求学习者从出题人的视角去看问题,并对原来的数学问题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多变”。“多变”解题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归纳类比、概括抽象、运算能力、空间想象、构建与反思等多种数学思维能力。

二、“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上的应用

1.培养开放性思维方式

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解题,搞“题海战术”仅能得到“一对一”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不是科学的解题方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少而精”,对数学问题的研究和解答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培养学生运用开放性思维的方式来解答数学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教学,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运用“一题多解”来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方法一:a2=a1+d,a3=a2+d=a1+2d,a4=a3+d=a1+3d…an=a1+(n-1)d。

方法二:根据定义可得,an-an-1=d,an-1-an-2=d,an-2-an-3=d…a2-a1=d,把上面的等式两边累加,得到式子an-a1=(n-1)d,变形即得到通项公式。以上方式在推导公式中,可以让学生学到不同的方法和思路,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数学题,运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方式进行解答,从不同视角思考能得到不同解决方法,能拓展思维能力和提高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应变能力。例如,已知a,b≥0且a+b=1,求a2+b2的取值范围。此题解答方法很多,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方法一:(函数方法)因为a+b=1,得b=1-a,则a2+b2=a2+(1- a)2=2a2-2a+1=2(a-1/2)2+1/2,因为a∈[0,1],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知:当a=1/2时,a2+b2的最小值是1/2;当a=0或1/2时,a2+b2最大值为1。

方法二:(三角换元法)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a,b≥0,a+b=1,则假设a=cos2φ,b=sin2φ,其中φ∈[0,π/2],则a2+b2=cos4φ+sin4φ=(cos2φ+sin2φ)2-2cos2φsin2φ=1-1/2(2sinφcosφ)2=1-1/2sin22φ=1-1/2(1-cos4φ)/2=3/4+1/4cos4φ,分析:

当cos4φ=-1时,a2+b2得最小值1/2;当cos4φ=1时,a2+b2得最大值1。

此外,此题还可用对称换元、基本不等式、数形结合方法等方法进行求解。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好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加运用,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9.行政能力测试之逻辑判断题 篇九

若把“人生并不意味着虚无缥缈”补充到上述论证中,那么这位哲学家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A.我思考。B.我不思考。C.我存在。D.我不存在。此题考察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否定前件。选B 2.有5名日本侵华时期被抓到日本的原中国劳工起诉日本一家公司,要求赔偿损失。2007年日本最高法院在终审判决中声称,根据《中日联合声明》,中国人的个人索赔权已被放弃,因此驳回中国劳工的诉讼请求。查1972年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是这样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以下哪一项与日本最高法院的论证方法相同?

A.王英会说英语,王英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会说英语。

B.我校运动会是全校的运动会,奥运会是全世界的运动会;我校学生都必须参加校运会开幕式,所以,全世界的人都必须参加奥运会开幕式。

C.中国奥委会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Y先生是中国奥委会的委员,所以,Y先生是国际奥委会的委员。

D.教育部规定,高校不得从事股票投资,所以,北京大学的张教授不能购买股票。题中推理出现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讲政府,换成了人民。D项,将高校换成了个人。

3.《乐记》和《系辞》中都有“天尊地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等文句,由于《系辞》的文段写得比较自然,一气呵成,而《乐记》则显得勉强生硬,分散拖沓,所以,一定是《乐记》沿袭或引用了《系辞》的文句。

以下哪项陈述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

A.经典著作的形成通常都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漫长过程。B.《乐记》和《系辞》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成书年代尚未确定。C.“天尊地卑”在比《系辞》更古老的《尚书》中被当作习语使用过。D.《系辞》以礼为重来讲天地之别,《乐记》以乐为重来讲天地之和。最削弱,B和C都可以削弱。B是有可能削弱结论。C是削弱论据。C的削弱程度要强一些。选C

4.张伟的所有课外作业都得了优,如果她的学期论文也得到优,即使不做课堂报告,她也能通过考试。不幸的是,她的学期论文没有得到优,所以她要想通过考试,就不得不做课堂报告了。

上述论证中的推理是有缺陷的,因为该论证()

A.忽视了这种可能性:张伟的学期论文必须得到优,否则就要做课堂报告。

B.依赖未确证的假设:如果张伟的学期论文得不到优.她不做课堂报告就通不过考试。C.忽略了这种可能性:如果张伟不得不做课堂报告,那么她的学期论文就没有得到优。D.没有考虑到这种可能性:有的学生学期论文得了优,却没有通过考试。

这个推理的错误: 通过考试只是个充分条件的后件,否定前件,未必否定后件。所以选B 5.一项新的医疗技术,只有当它的疗效和安全性都确实可靠之后才能临床使用。1998年美国

科学家成功地使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生长和增殖,这种干细胞技术如果与克隆技术相结合,将可以由患者的体细胞培养出所需的组织细胞,取代患者的坏损细胞,以治疗各种疑难疾病,这就是所谓“治疗性克隆”。但现在“治疗性克隆”离临床使用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给上述结论以最强的支持?

A.由于“治疗性克隆”涉及破坏人类早期胚胎问题,因而引起罗马教会以及美、法、德等国政府的强烈反对。

B.到目前为止,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获得是相当困难的。

C.目前科学家还远未弄清人类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各种细胞的机制以及如何防止它转化为癌细胞的问题。

D.韩国学者黄禹锡承诺为一名因车祸瘫痪的儿童进行干细胞修复,但他有关干细胞的研究成果全部属于造假。选C。第一句话是关键。

6.顾颇刚先生认为,《周易》卦爻辞中记载了商代到西周初叶的人物和事迹,如高宗伐鬼方、帝乙归妹等,并据此推定《周易》卦爻辞的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周易》卦爻辞中记载的这些人物事迹已被近年来出土的文献资料所证实,所以,顾先生的推定是可靠的。以下哪项陈述最准确地描述了上述论证的缺陷? A.论证中的论据并不能确定著作年代的下限。

B.卦驳辞中记载的人物和事迹大多数都是古老的传说。C.传说中的人物和事迹不能成为著作年代的证据。D.论证只是依赖权威者的言辞来支持其结论。

题干的缺陷在于,仅仅根据一些事来推断时间,是不能成立的。BC是迷惑项,BC是有悖于文中第二句话的。选A 7.经济学家: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政府的帮助而能获得可接受的利润,那么它有自生能力。如果一个企业在开放的竞争市场中没办法获得正常的利润,那么它就没有自生能力。除非一个企业有政策性负担,否则得不到政府的保护和补贴。由于国有企业拥有政府的保护和补贴,即使它没有自生能力,也能够赢利。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一定为真?

A.如果一个企业有政策性负担,它就能得到政府的保护和补贴。B.在开放的竞争市场中,每个企业都是有自生能力的。C.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生能力,它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D.如果一个企业有政府的保护和补贴,它就会有政策性负担。考察的还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代入看下。D符合。

8.A国的反政府武装绑架了23名在A国做援助工作的H国公民作为人质,要求政府释放被关押的该武装组织的成员。如果A国政府不答应反政府武装的要求,该组织会杀害人质;如果人质惨遭杀害,将使多数援助A国的国家望而却步。如果A国政府答应反政府武装的要求,该组织将以此为成功案例,不断复制绑架事件。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上面的陈述中推出? A.H国政府反对用武力解救人质。

B.如果多数援助A国的国家继续派遣人员去A国,绑架事件还将发生。

C.多数国家的政府会提醒自己的国民,不要前往危险的A国。D.反政府武装还会制造绑架事件。代入看下,选B。

A没提到。C,推不出。D推不出。

9.市妇联对本市8100名9到12岁的少年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显示:75%的孩子“愿意写家庭作业”,只有12%的孩子认为“写作业挤占了玩的时间”。对于这些“乖孩子”的答卷,一位家长的看法是:要么孩子们没有说实话,要么他们爱玩的天性已经被扭曲了。以下哪一项陈述是这位家长的推论所依赖的假设?

A.要是孩子们能实话实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孩子表示“愿意写家庭作业”,而只有很少的孩子认为“写作业挤占了玩的时间”。

B.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下,孩子们已经认同了“好学生、乖孩子”的心理定位,他们已经不习惯于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C.与写家庭作业相比,天性爱玩的孩子们更喜欢玩,而写家庭作业肯定会减少他们玩的时间。

D.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孩子们整天埋头学习,逐渐习惯了缺乏娱乐的生活,从而失去了爱玩的天性。

要么没说实话,要么被扭曲。

B项可能是迷惑项。B是个推论,如果B存在了,那么家长就没必要说文中的选言命题。选C

10.大学生利用假期当保姆已不再是新鲜事。一项调查显示,63%的被调查者赞成大学生当保姆,但是,当问到自己家里是否会请大学生保姆时,却有近60%的人表示“不会”。以下哪项陈述如果为真,能够合理地解释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

A.赞成大学生当保姆的人中,有69%的人认为做家政工作对大学生自身有益,只有31%的人认为大学生保姆能提供更好的家政服务。

B.在不赞成大学生当保姆的人中,有40%的人认为,学生实践应该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

C.在选择“会请大学生当保姆”的人中,有75%的人打算让大学生担任家教或秘书工作,只有25%的人想让大学生从事家务劳动。

D.调查中有62%的人表示只愿意付给大学生保姆800元到1000元左右的月薪。这个代入推一下最方便。A是可以解释题中矛盾的。

31.警方对嫌犯说:“你总是撤谎,我们不能相信你。当你开始说真话时,我们就开始相信你。”以下哪一项陈述是警方的言论中所隐含的假设? A.警方认定赚犯知道什么是说谎。B.警方知道嫌犯什么时候说真话。C.警方相信嫌犯最终将会说真话。D.警方从来不相信这个嫌犯会说真话。

答案:B。难度:2。考点:前提假设。题型:前提假设。分析:选项B十分必要。不然,警方不知道嫌疑犯什么时候说真话,那么开始相信对方就无从谈为起了。

32.在汽车事故中,安全气囊可以大大降低严重伤害的风险。然而,统计显示,没有安全气囊的汽车卷入事故的可能性比有安全气囊的要小。因此,有安全气囊的汽车并不比没有安全气囊的汽车安全。以下哪项陈述最准确地描述了上述论证的缺陷?

A.论证中只是假设而没有确证:有安全气囊的汽车将来会卷入事故中。

B.否认了这种可能性:没有安全气囊的汽车会有其它降低严重伤害风险的安全措施。C.忽视了这种可能性:在一些事故中既包括有安全气囊的汽车,也包括没有安全气囊的汽车。

D.论证中只是假设而没有确证:事故的发生至少与事故所造成的严重伤害在评估安全性问题上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答案:D。难度:3。考点:指标不全。题型:论证缺陷;削弱质疑。分析:卷入事故的可能性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安全气囊对事故伤害程度的影响也是甚至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地仅仅通过“卷入事故的可能性”得出“有安全气囊的汽车并不比没有安全气囊的汽车安全”这个结论。

33.高校2007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当中有些是免费的师范生。所有的免费师范生都是家境贫寒的。凡家境贫寒的学生都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各项必然为真,除了__________。

A.有些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不是免费师范生。B.2007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有人家境贫寒。

C.凡没有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都不是免费师范生。D.有些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是2007年秋季入学的。

答案:A。难度:2。考点:直言命题。题型:概念关系。分析:(1)2007年秋季入学的有些是免费的师范生。(2)所有的免费师范生都家境贫寒。(3)凡家境贫寒的学生都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2)和(3)可以推出(4)所有的免费师范生都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利用文恩图,可以迅速得出结论。A不一定。如果入学新生都是师范生,就不成立了。选项BCD都成立。

34.最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八大部委联合宣布,“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及配套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将于今年正式实施,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超过5小时,经验值和收益将计为0。这一方案的实施,将有效地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以下哪项说法如果正确,能够最有力地削弱上述结论?

A.“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推出,意味着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允许,从而可以从秘密走向公开化。

B.除网络游戏外,还有单机游戏、电视机上玩的PS游戏等,“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可能会使很多未成年玩家转向这些游戏。

C.许多未成年人只是偶尔玩玩网络游戏,“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对他们并无作用。

D.“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对成年人不起作用,未成年人有可能冒用成年人身份或利用网上一些生成假身份证号码的工具登录网络游戏。

答案:D。难度:2。考点:削弱质疑。题型:削弱质疑。分析:显然,如果系统不能识别未成年人,就形同虚设了。

35.近年来,私家车的数量猛增。为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B市决定大幅降低市区地面公交线路的票价。预计降价方案实施后96%的乘客将减少支出,这可以吸引乘客优先乘坐公交车,从而缓解B市的交通拥堵状况。以下哪项陈述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削弱上面的结论?

A.B市各单位的公车占该市机动车总量的1/5,是造成该市交通堵塞的重要因素之一。B.公交线路票价大幅度降低后,公交车会更加拥挤,从而降低乘车的舒适性。

C.便宜的票价对注重乘车环境和“享受生活”的私家车主没有吸引力。D.一些老弱病残孕乘客仍然会乘坐出租车出行。

答案:A。难度:1。考点:削弱质疑-方法不可行-溯因不利-无针对性。题型:削弱质疑。分析:BCD都引入了无关新概念。A说明交通阻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公车,从而削弱了针对私家车的交通对策的可行性。

36.公司总裁认为,起诉程序应当允许起诉人和被告选择有助于他们解决问题的调解人。起诉的费用很大,而调解人有可能解决其中的大部分问题。然而,公司人力资源部所提的建议却是,在起诉进程的后期再开始调解,这几乎就没什么效果。以下哪项陈述如果为真,最强地支持了公司总裁对人力资源部提议的批评?

A.那些提出起诉的人是不讲道理的,而且会拒绝听从调解人的意见。B.许多争论在没有调解人的情况下已经被解决了。

C.随着法庭辩论的进行,对手间的态度会趋于强硬,使得相互妥协变得不大可能。D.调解过程本身也会花掉和当前进行的起诉程序一样多的时间。

答案:C。难度:2。考点:论证结构-论证支撑点-关键论据。题型:支持-削弱;竞争性假说。分析:选项A支持人力资源的建议。选项B关系稍远,对人力资源的建议有微弱支持。选项C支持总裁的建议。总裁希望起诉人和被告双方最终达成妥协。因此调节机制十分必要。不然后期就不大可能妥协了。D选项谈时间问题,为无关项。

37.古罗马的西塞罗曾说:“优雅和美不可能与健康分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人道主义者洛伦佐?巴拉强调说,健康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是“肉体的天赋”,是大自然的恩赐。他写道“很多健康的人并不美,但是没有一个美的人是不健康的。”以下各项都可以从洛伦佐?巴拉的论述中推出,除了__________。A.有些不美的人是健康的。B.有些美的人不是健康的。C.有些健康的人是美的。

D.没有一个不健康的人是美的。

答案:B。难度:3。考点:直言命题。题型:。直言命题-对当关系分析:洛伦佐?巴拉强:“(1)有些健康的人不美;(2)美→健康。”D选项“不健康→不美”即(2)。

38.李明:“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征遗产税的条件。我国已经有一大批人进人了高收人阶层,遗产税的开征有了雄厚的现实经济基础。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社会的贫富差距在逐渐加大,这对遗产税的开征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张涛:“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开征遗产税的条件。如果现在实施遗产税,很可能遇到征不到税的问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张涛的反对意见?

A.只有在对个人信息很清楚的清况下才能实施遗产税。B.我国有些富有的影视明星不到60岁就不幸去世了。

C.目前我国的人均寿命为72岁,我国目前的富裕人群的年龄为35-50岁。D.目前在我国,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百万富翁都想把自己的财富留给子孙。答案:C。难度:。考点:。题型:。分析:显然,由于富裕人口的年龄还远远不到分配遗产的老年期。很可能遇到征不到税的情况。因此选项C支持张涛的说法。

39.计算机科学家已经发现称为“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两种计算机病毒。这些病毒常常会侵入计算机系统文件中,阻碍计算机文件的正确储存。幸运的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

两种病毒能够完全删除计算机文件,所以,发现有这两种病毒的计算机用户不必担心自己的文件被清除掉。以上论证是错误的,因为它__________。

A.没有考虑这一事实:没被证明的因果关系,人们也可以假定这种关系的存在。B.没有考虑这种可能性:即使尚未证明因果关系的存在,这种关系也是存在的。C.并没有说明计算机病毒删除文件的技术机制。

D.用仅仅是对结合加以重述的证据来支持它的结论。

答案:B。难度:3。考点:论证结构。题型:评价;论证结构。分析:没有证明有问题,不表示没问题。心肺未见异常不等于心肺真的不异常。没有证明这个水域有鲨鱼,但是同样也没有没有鲨鱼的证据,所以我们依然要小心鲨鱼。

40.有86位患有T型疾病的患者接受同样的治疗。在一项研究中,将他们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的所有成员每周参加一次集体鼓励活动,而另外一组则没有。10年后,每一组都有41位病人去世。很明显,集体鼓励活动并不能使患有T型疾病的患者活得更长。以下哪项陈述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论证?

A.每周参加一次集体鼓励活动的那组成员平均要比另外一组多活两年的时间。B.10年后还活着的患者,参加集体鼓励活动的两位比没参加的两位活得更长一些。C.一些医生认为每周参加一次集体鼓励活动会降低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信心。

D.每周参加一次集体鼓励活动的患者报告说,这种活动能帮助他们与疾病作斗争。

上一篇:致60米运动员稿件下一篇:景家店安全排查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