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童年散文

2024-09-10

女儿的童年散文(10篇)

1.女儿的童年散文 篇一

我的女儿散文

嗨!又见面了哈!没办法谁让咱古灵精怪的小家伙老是笑料百出呢呵呵!

接下来再为大家奉上她的趣事!她爱凑热闹,在家里呆不住老是愿意让她爷爷奶奶带出去玩!根本就闲不住.....

前见天吧!那一天正好是我们这里本土的一个集市,人很多的那种。正好她在家里一个劲地“走走....”她爷爷奶奶就只好带她去赶集,到了集上是要这个!要哪个的不安稳!买了吃的喝的让她拿着。她呢!小眼睛乌溜溜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正好呢走到了一个卖羊卖驴的摊位前!

他爷爷道:”这个叫羊“ 她在哪里”羊羊,羊羊的叫着“。过了一会儿她爷爷指着驴道:”这个大大黑黑的.叫驴“ 她一看驴略一沉思小眼一瞪,腰杆一挺,小手一挥大喊道:”买!!!!“哈哈哈哈哈哈哈闺女啊 据我所知但凡被您看上的物件用途无非就那么一个,那就是吃!!你是要买回家去红烧吗?哈哈哈哈。。。她爷爷在哪里乐的不行了,抱着她走,她还在哪里大喊着:”买啊,买啊!“ 同样是吃货你比你老子我更青出于蓝呐哈哈!

这孩子别看她人小,可是懂事着实不少呢!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天她爷爷奶奶带她到我们这里的一个叫留仙湖的公园玩耍。回来的时候呢电动车快没电了!只能让她奶奶先下来走着!她爷爷先带她走着!虽说这快没电了可毕竟走的比人快,不多会儿就看不见她奶奶了!

她回头一看奶奶不见了,这还了得!赶紧一把扯住她爷爷的腿大吼道:’奶奶啊 !奶奶啊!”她爷爷道:“奶奶一会儿过来了,咱等会儿啊!” 就在哪里等着她奶奶。她还不算完,一把就把电车钥匙扯下来了!

过了会儿,她奶奶可算是来了,哎呀激动的啊!先让她奶奶抱一下,然后高低是不上车了,宁愿走着也不上车了!就跟生怕再把她奶奶搞丢了似的!这心操的!让做父亲的我也感觉心里暖暖的哈哈!!

看到这一幕幕的发生,不尽让我想起来,才华横溢的我当初为她写的一首歌 ”小诺诺你穿花衣 今年春天来家里 小诺诺你真淘气 哭哭啼啼让人着急......"

时光真!快的让人叹息!让人着急啊!可再快的时光也忽略不了每个人童年的纯真记忆。再快的时光也抹不去一些单纯执着的情感,哪怕时光是记忆的橡皮,有些人有些事你是不可能愿意使用这块橡皮让它消失的.....

我这个做父亲的呢!说白了就是个失败者!呵呵偶尔的失去一段记忆!做一些自己理解不了!看不清道不明的事....我的未来不止迷茫,还充满带毒荆棘,稍有不慎,触之即亡.....

2.我的QQ空间女儿的童年舞台 篇二

【日记】

打开我的QQ空间,里面已经有1095篇日记,从彤彤出生到现在,每天一篇的日记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习惯,坚持至今,从未间断过。朋友们有时候会说:真佩服你啊,每天怎么都能找到有趣的事记录下来呢。是啊,其实孩子的成长真的是很神奇的事情,她每一天都会有进步,有变化,她那小小身躯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我没有刻意去留心,也没有强迫自己每天必须写一篇,我就是简简单单地陪她一起玩,一起笑,就能看到那惊喜的瞬间。

【照片】

3.女儿的理想散文 篇三

女儿从小到现在的10岁,先后有过不同的理想。第一个理想是做一名幼儿园老师,理由是,对两三岁的孩子来说,老师是无所不能的,这种理想带着最简单的崇拜。没等幼儿园毕业,女儿的理想又变成少儿节目主持人,理由是可以每天穿漂亮的衣服。上了小学,女儿的知识不断增加,阅历也开始丰富起来。突然有一天说,不想做主持人了,因为做主持人有可能会忘词,好紧张。我耐心告诉她,什么职业做好都很不容易。

前些日子,女儿从宠物市场回来,兴奋地告诉我,妈妈,我长大了想卖狗。这样我每天都可以和狗狗在一起玩了。女儿喜欢动物,一直盼着养只小狗。但我担心疏于照料,小狗若死掉,女儿肯定无法承受。女儿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我知道,女儿此刻的理想是认真的,是一个孩子对小狗由衷的喜爱,是孩子纯真天性的自然流露。在我看来,这卖狗的理想很是可爱。女儿一直保持着纯真的个性,我也小心地维护着这份美好,不愿让成人功利的`评价抹杀孩子的纯真。当老师是为了管小朋友,当主持人是为了穿漂亮衣服,人生的理想居然是卖狗,这在成人眼里似乎缺少了远大和崇高。但,别忘了,她就是个孩子,她的想法是不染纤尘的,是最纯净的。

4.女儿的生日优美散文 篇四

今天是教师节,恰巧也是我女儿黄怡萱31周岁的生日。

1986年9月10日凌晨5点46分,女儿黄怡萱在平和县医院儿科产房诞生了,从此,我的生命元素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延续。

女儿小名岚岚,她妈妈非常好强,给她娶了一个名字叫超男,因为她妈妈也太喜欢我希望能生一个儿子了!

自从在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专业)与她妈妈相遇,又在下乡的井台边斗歌打擂,就是因为董文华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十五的月亮》,我认识了她妈妈莹,从此就有了我的这次婚姻,也有了女儿黄怡萱。

打从女儿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她背五言和七言的唐诗,女儿的记忆力特别好,一朗读没几遍就能轻车熟驾,如行云流水地背下很多唐诗来了!

我清地记得我教她背的第一首诗就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写的!

以后女儿陆陆续续能背上唐诗近百首,可见女儿的记忆能力是特别好的!

女儿确确实实是诗与歌结缘所产生的基因遗传下来的,所以无论从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都延续了她的爸爸,是个会读书,傻读书的料,也因为她妈妈的工作流动性很大,所以女儿从小总跟在我身边。

女儿慢慢长大了,读书成绩一路都是名列前茅的.,有一次读幼儿园中班的时候,还到平和县城牛头城县委大会场去跳舞,夺了一个二等奖的奖项。

女儿就读于县城的育英小学,这是县里面平和惟一上榜省属重点的重点小学,我的同学曾长辉(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去当校长时,我女儿正在读育英小学。

二年级的下学期,女儿以全年段第二名的优异学习成绩夺取了苏协民的奖学金,记得当时的奖金是两百元,两百元当时是很大的,可以买好多东西。

三年级的上学期,女儿以全年段第一名的成绩夺得苏协民奖学金,记得当时的奖金额是350元。

六年级的时候女儿以全县小学应届毕业生毕业会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平和一中,我记得当时三门科目语文、数学、思品分别都是100分,是以总分全满分300分的成绩考取了平和一中的。

平和一中初中毕业以全县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考取了厦门英才学校高中部读高中。

高二年上、下两个学期各科成绩(女儿是读理科的)考试总评以全年段第一名的成绩夺得杨英董事长的奖学金,也就是“杨英奖学金”。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女儿是可以考上清华大学的,可以夺取“杨英奖学金”5万元的。

可是,高考考试还是悄悄出了点意外,女儿最后考取了厦门大学,这是的时候,这一年我刚做完《黄江山二胡独奏曲》和《黄江山小提琴独奏曲》共四个音乐专辑。不过女儿的高考分数,那一年如果按照她的二叔(现任漳州市教育局局长、正处级干部)的意愿填报复旦大学,不但会被录取,而且分数还超出28分之多的!

就因为我女儿的三叔三婶和爷爷奶奶都在厦门,所以在英才学校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把她的志愿填在厦门大学。

所以女儿最后被厦门大学录取了,因为女儿高中在厦门读了三年,大学在厦门读了四年,厦门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厦门工作,所以女儿首尾已经在厦门住了了。

如今,女儿已经是有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大的是女儿,小的是儿子),现在在厦门也买车,买房,买了停车位了,可以说,这一切,除了她自身的努力之外,她老爸老妈遗传的基因多少也发挥一些作用的。

小时候的女儿,几乎跟爸爸是形影不离的,总是跟在爸爸旁边,爸爸爱打篮球,她就跟着去打篮球,爸爸爱打乒乓球,她就跟着去打乒乓球,所以我的这个女儿,简直就成了爸爸最贴心的棉袄了!总是让我充满自信,充满快乐,充满欢笑!

是啊,她是我最大的也是惟一的精神支柱呀,7月11日凌晨5点58分,我的小外男孙诞生了,也就是我女儿生下了一个小男孩,这第二胎终于生出的是一个男孩了,而且两胎却都是顺产,所以我的心也悄悄地快慰、宽慰、欣喜了许多!

因为第一胎是在漳州175医院生的,我是前前后后等到孩子抱出来,才去吃饭的!第二胎是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的,因为孩子出生的时间比预产期超前了十几天,我正好没有赶上,所以7月11日当天下午一点半,我跟单位请假后就赶到厦门了,看到我的小男外孙了,还挺帅气,挺可爱的!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苏东波填咏的词,如今,我也快55周岁了,到今年的11月19日,就是我来到这个世界55周年了,我虽为苍海一粟,千顷大海中的一滴小浪花,但是,尽管说一路从山中涌出,奔向大海,历尽千辛万苦,但我终于在万里长征的途中,汇千滴甘泉,沿溪涧沟壑,过江河奔流,我终于在大海波浪的欢呼中,找回我的一滴小小山泉一路汇集而来的倩影,所以今天我就写了这一篇散文,除了对一路走来的诸诸多多的老师在教师节表示对他们隆重的祝福以外,而更重要的就是对我在教师节出生的女儿,最后也确确实实超过好多男孩子的女儿,但是我在填写独生子女证的时候是把她的名字悄悄改过来了,把她的名字号为黄怡萱,因为我曾经跟她妈妈说:“实实在在的超,才是超,女孩子就是要怡静才芳香,因为‘萱’是一种散发着芳香的草,是可以熏制成香料的,这才富于:‘静而自哗,秀而自芳,芳而自远,慧而自隽,勤而自酬’的情趣和芳华。”如今看来,这一个自信,已经天道酬勤,实现了一点点了!

5.梦中的女儿散文 篇五

喜欢女儿,由来已久。曾多少次做着同一个梦,梦中的女儿,粉嘟嘟的小脸,红红的小嘴,双眼笑成月牙,是那样的美丽可人。这可爱的小天使,仿佛就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但当我伸出双手相拥时,却悠然不见。每每醒来,只是无奈地付之一笑。

儿子的降临,曾给我带来无尽的幸福和欢乐,虽然儿子非常乖巧可爱、聪明伶俐,但在我的心里终究是有些许遗憾,若是女儿该有多好啊!这深深的女儿情结,促使我在儿子幼年时,总是把他打扮成女儿模样,留长头发,替他化妆,穿花裙子。正好儿子也长着一张甜甜的秀气的女儿脸,直至六七岁,不太熟悉的人均以为他是女儿。后来,在朋友善意的提醒下,同时也为了儿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在儿子四岁以后,便让他恢复了男儿的装扮。

也许是慈眉善目的外表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吧。记得在我身怀六甲时,同事把她漂亮的女儿抱到车间玩,姐妹们一看到漂亮的孩子,便呼啦一下围拢过去逗趣,我虽然那么喜欢女儿,好想把那漂亮的女孩揽入怀中,但源于自己当时已是准妈妈,所以只能忍痛割爱,只是远远地站在一边欣赏。也许是我与那孩子有缘吧,她竟对着我哭喊,非要我抱。说心里话,看到漂亮的女孩,母性的使然,我真想拥入怀中。但此时却不敢有这份奢望,一来是怕惊动腹中的胎儿,更怕给人家孩子造成不利。因为听老辈人说过,若是孕妇抱人家的孩子,性别有异的话会犯忌,孩子容易拉青,影响孩子的健康。真是源于此,我只能收拾起爱女之心,不声不响地悄悄离去。

记得那年去弟弟家做客,晚上弟弟的女儿和我同床共枕而眠。当孩子紧贴着我入睡时,看着孩子红扑扑的小脸,听着孩子均匀的呼吸声,一种母性的天性使然,我便不由自主地用双手拥着她,当时的感觉是那样的幸福和惬意,真的好陶醉,仿若拥着的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六七年前,公司里招来了一位陕西籍的女大学生。在公司举办的“迎五一”文艺晚会上,我俩同台主持。也许是上苍注定了我们今生相遇相识的缘分,我们俩一见如故,恍若久别的亲人。随着以后不断的交往,我们的感情愈加深厚,她把我和老公当成她的第二父母,我们也视她为亲生女儿。每逢节假日,我们必定盛情相邀她来家做客,而每次老公都会忙前忙后,变着花样做着各种可口的饭菜招待她,临走时,还让她顺便带走一些她喜欢吃的食物。懂事的她每次来都是甜甜的叔叔阿姨叫的我们心花怒放,总会捡我们喜欢吃的东西捎带来。每次春节回去都要亲自登门向我们道别,年三十年初一,远在陕西的她总不忘用手机短信给我们送来千里之外的祝福与问候。平时上街购物时,她总喜欢挽着我,那种亲密无间的模样俨然就是一对母女。当路人投来羡慕的目光时,我的心里是那样的满足和自豪。尽管她后来去上海发展,我们仍保持着联系。去年国庆节她结婚,我和老公特意赶百里路去参加她的婚宴,为她庆贺。

记得在公司时,有次我们姐妹几个闲聊,她们纷纷夸赞自己的女儿如何懂事可人,也许是由来已久的女儿情结,也许是当时说顺嘴了,我也掺合着说起我的女儿,只听得她们瞠目结舌。好半天才有一个姐妹缓过神来,风趣地说:萍姐,我只知道你有个儿子,何时又有了一个女儿啊?她这一提醒,姐妹们不禁面面相视、哄然大笑。

每次陪老公看电视,当看到电视画面上那些打扮俏丽,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的时候,我总会痴痴的发楞,仿佛那就是我的女儿在现场表演。为此,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和老公唠叨说:要是我们今生能有这么美丽可人的女儿那该多好啊!而每每此时,老公也会发出由衷的感叹。我知道,老公也和我一样有着深深的女儿情结。有时,我们俩还会笑谈说,要是有个女儿应该像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往往会相互取笑逗乐,而每次必是以我的胜利而告终。说真的.,要是我今生真的拥有女儿,我不仅会把她打扮成漂亮绝伦的小天使,更会尽我所能好好培养,让她学会琴棋书画,学会歌舞吟咏,让她时时都能够光彩照人,更要让她日后成为为国为家为己有用的栋梁之材。

这深深的女儿情结,时时牵绊着我。虽说已是奶奶辈分的人了,每每走在大街上,看到漂亮的女孩,总有一种亲昵感,总有拥入怀中的冲动。一些孩子,也像是与我有缘似的,常冲着我甜甜的笑着、笑着......

女儿情结已伴我度过二十多年。虽说上苍没有赐给我女儿,但却眷顾着我,给我送来了不是女儿胜似女儿的人——我的准儿媳妇。

记得去年她放暑假从国外归来,正好儿子也回国探亲,当她随儿子一起第一次踏进我的家门的时候,我的眼前为之一亮。打从第一眼起,我就深深地喜欢上她。通过几天的接触和了解,她更深得我们夫妇的喜爱和信任。在宾朋面前落落大方,谈吐得体,举止端庄,彰显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和个人综合素质,丝毫没有80后的骄纵与浮躁。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当她得知我即将迎来五十华诞之时,不声不响地上街,为我买来漂亮的连衣裙和高档皮鞋,就连我穿衣的尺寸和鞋子的尺码她都观察的细致周详,买回来的衣物正好合体合脚。双手接过她为我购买的生日礼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当她得知我的身体状况不是甚好,一再叮嘱我不要太劳累,要好好休息,保重自己,还为我买来了营养品。我心想,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未必能做到如此细心周到。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可我的这个准儿媳妇更胜女儿一筹。

6.女儿的童年散文 篇六

他是个囚犯,但在女儿眼里却是个伟人。入狱时,女儿才一岁,为了不伤害女儿,他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爸爸在上大学,读研究生,从事保密的高科技工作,不能回家。

这个谎言,王华编了7年,狱警圆了7年。谎言背后,演绎的是如山的父爱。

失足入狱,情深父女高墙相隔

2007年4月晚春,重庆万州分水镇福音山上桐子花开得正艳,一团团烂漫的白点缀在满山郁郁葱葱的绿中。勃勃生机却在山脚戛然而止,三合监狱就坐落在这里。

“王华,你女儿的信。”四监区内,狱警正在分发信件。队伍中的王华一愣之后,跑步向前,领过那封期盼已久的信。“爸爸,你寄给我的美国进口鸡毛我已收到,同学们都很羡慕我有个研究生爸爸。婷婷想你了,你快回来,你说过要回来给我过10岁的生日……祝你学习进步,工作顺利。”信纸上的字迹很稚嫩,但很工整。剃着光头、穿着囚服的王华手在颤抖,信纸也跟着颤抖,悔恨的泪水,一滴又一滴落到信纸上。女儿信中为有个高学历爸爸而自豪的话让他无地自容—事实上,他连小学都没毕业。

王华是重庆渝北区农村人,在“读书无用论”影响下,他一心想挣大钱,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回家,跟人学习修手表。但随着手机普及,戴手表的人越来越少,王华的修表铺开门几个月后就“破产”了。

1996年,23岁的王华在朋友帮助下开始做水果生意,从昆明批发甘蔗、荔枝等到成都、重庆。王华脑子灵活、能说会道,生意很快走上正轨,拥有大批客户,不仅挣钱买了房,还受到漂亮姑娘李芳的青睐。李芳是城里人,还有固定工作。不久,他和李芳结婚,有了漂亮可爱的女儿婷婷。每天忙完生意回家,妻子总抱着女儿等候在饭桌前,温馨的日子让王华心中充满满足感,他做梦也没想到,幸福来得这样突然。他常常在心里发誓,这辈子一定要给妻女最幸福的生活!

14岁就开始闯荡社会,吃够了没文化的苦,王华特别希望女儿婷婷能做个有文化的人。女儿还没满月,王华就在朋友推荐下,到新华书店买回一大堆儿童书籍。女儿稍大点儿后,他不管生意多忙,每天回家,必然会照着童话书给女儿讲故事。尽管女儿根本听不懂,但他每次讲故事时,看女儿对着花花绿绿的儿童书咿咿呀呀,王华都特别高兴。

平静的生活中总是潜藏着未知的波澜。王华生意越做越大,便不时有人上门收保护费。那些收保护费的男子剃着光头,身上满是吓人的刺青,常常是三五个一来,就堵在门口。更让王华担心的是,那些男子贼溜溜的目光总在妻子身上扫来扫去,好几次吓得妻子不敢出门上班。不久,有朋友支招:做生意必须结交黑白两道的朋友,这样才能保证生意顺利开展。没多少文化的王华信以为真,慢慢地,他瞒着妻子与一些社会青年开始了来往。

“朋友”多了,再也没有那些刺青的男子堵在门口收保护费,妻子也不用因为那些凶狠且淫亵的目光而不敢出门。王华正为平静的生活感到高兴时,另一种危险却不期而至。和那些“朋友”交往久了,便有人邀王华一起“发财”,一开始,王华总是拒绝,但“朋友”害怕王华泄露秘密,想尽办法拼命拉他下水。经不住威逼利诱,王华加入了盗车团伙,先是长安车,后是小轿车,在偷第五辆轿车时终于被抓获。

王华永远记得,那是1999年12月17日,女儿才一岁零4个月,刚会开口叫“爸爸”,刚会缠着爸爸“讲大灰熊”。被抓时,他正抱着女儿讲故事,看到警察手上锃亮的手铐,王华蒙了,片刻后,他请求警察出门再为自己戴手拷。他蹲下身,紧紧抱住女儿:“幺儿,爸爸和叔叔出去给你买书,你在家要听妈妈的话!” 在女儿脸上亲了又亲后,王华转身走了,听着女儿在身后追着喊“爸爸早点回来”,王华不敢回头,他害怕女儿看到自己红红的眼圈。

虽然走上歧途是出于无奈,但法不容情,几个月后,听到“有期徒刑15年”的判决时,五大三粗的王华哭了,想象小小的女儿被别人指着鼻子骂“你爸爸是劳改犯”的情景,他心如刀绞。一定要瞒住婷婷!可漫长的15年啊,如何能瞒得了女儿这么久?

谎言有爱,可怜七年舐犊情

只有一岁多的婷婷并不知道爸爸的突然消失意味着什么,只是偶尔睡觉前会问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来给我讲故事?”听妻子转述女儿天真的话,王华愧疚不已:自己不仅没让妻女过上好日子,还让她们因自己而蒙羞。第一次探视时,他向妻子李芳提出了离婚:“你那么年轻,孩子那么小,今后的生活还很长。把我忘了,找一个好男人,孩子慢慢也会忘了我这个丢人的爸爸……”李芳坚决拒绝了,她知道王华本性不坏,临走,她坚定地告诉王华:“好好改造,我和女儿等你出来!”

妻子的深情令王华感动不已,痛定思痛,他认为自己误入岐途是因为对法律知识的严重欠缺所致,归根结底还在于读书少没文化。于是,他决定“串通”妻子和亲人,骗女儿自己在读书。一是因为读书很崇高,不会让女儿丢脸;二来也只有读书可以一直读下去,大学读了还可以读研究生,研究生完了还可以继续读博士、博士后,只有这样才能把漫长的铁窗生涯向成长中的女儿隐瞒下去。

监狱离家有七八个小时车程,女儿身体又弱,妻子不便每次探监都把她带来,而且王华也担心一天天长大的女儿最终会“看”破他的谎言。自从进监狱后,王华便只有凭着记忆想象女儿的样子。

2002年7月的一天,狱警突然通知王华:“收拾收拾去探视室,你女儿来看你了。”王华兴奋得手足无措,在“同改”(一同服刑的人员)提醒下换了套便装,又仔细地洗了脸,临走,还特地拿了本书。王华远远就看见,探视室里,一身纯白T恤、红裤子,头扎两个羊角辫的小女孩坐在妻子身边。女孩已经有一米多高了,红扑扑的脸蛋,两只大眼睛对着王华扑闪扑闪的,特别可爱。

看见剃着光头的王华,婷婷愣了,躲到母亲身后。“快叫爸爸!”妻子拉过女儿,“你不是天天念叨爸爸吗,怎么不叫?”看着女儿迟疑而害怕的表情,王华心里难受极了,他一把抱过女儿:“幺儿,你怎么连爸爸都不认识了?爸爸可想你了!”也许是这声“幺儿”唤起了婷婷的记忆,也许是父女天性相通,短暂的陌生后,3岁多的婷婷很快和王华熟稔起来。可能是太缺少父爱,她特别黏王华,一直缠着他讲故事、做游戏,妻子说,她比任何时候都兴奋、都活跃。

两个多小时的探视时间转瞬即逝。临走,女儿抱着王华的腿不肯离去:“爸爸,我要你跟我回家!”“爸爸不行,爸爸要上学呀。” 王华将脸别到一旁,看着哭个不停的女儿被妻子强行抱走,王华的眼泪扑簌簌掉下来。他恨自己一时糊涂,害了自己也害了女儿,害了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

虽然很想女儿,但王华不准婷婷再来看他,因为女儿一天天大了,能识字了,来多了就会看出这是监狱。而这唯一的一次探视,让婷婷知道了爸爸就读的“大学”很远,进门还要通行证——因为里面全是机密。这样的神秘感,让婷婷非常自豪,后来常常在同学们面前骄傲地描述爸爸的“保密大学”。

为了早日出狱与妻女团聚,王华在监狱表现积极,很快被批准享受二级宽管待遇,每个月可打6次亲情电话。

女儿越来越大,懂的东西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尖锐”。婷婷刚上幼儿园时,班上同学王晓的爸爸考上了研究生脱产班,但每个周末都会到学校接王晓。每次看到王晓的爸爸,婷婷都很嫉妒。不久,王华又打电话回家时,婷婷生气地问道:“爸爸,你读书怎么读这么久啊?”“爸爸大学毕业了,现在要读研究生。”“那人家的爸爸也读研究生,但周末都会回家的啊!”听着女儿委屈的声音,王华心痛不已,他艰难地回答:“爸爸这学校是国家高度机密,研究高科技,没有假期,所以爸爸不能回来。”听了爸爸的解释,婷婷释怀了,但很快,她又不甘心地要求道:“爸爸,你寝室电话是多少?婷婷想你的时候就打电话来吧。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接送,可我每次想你的时候,只有看爸爸照片啊……”王华心里一酸,说了句:“爸爸这儿的电话是保密的。”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每年8月18日,是女儿的生日,也是王华最难过的日子。女儿一岁生日时,还不会走路,他和妻子特地抱着女儿去照了全家福。取相片那天,妻子买了一本很精美的相册,说每年女儿过生日,都要照一张全家福放进去。可如今,相册里才一张照片,自己却进了监狱,与妻女高墙相隔。

每年女儿生日,王华都会亲手制作一张贺卡寄给女儿作为生日礼物——贺卡上,画着他想象中女儿的模样,那是他唯一能送女儿的礼物啊!而每一张这样独特的生日贺卡,女儿都格外珍惜。有一次,一个小朋友无意中弄脏了一张贺卡,小婷婷伤心地哭了很久,一遍又一遍小心翼翼地擦呀、擦呀,却怎么也擦不干净。当内疚而心疼无比的女儿在电话里对他说“对不起”的时候,王华使劲儿地咬住嘴唇,才控制住哭声,而泪水却像决堤的洪水,怎么也止不住。

女儿越来越大,一张简单的贺卡已经满足不了她了。王华开始给好朋友们挨个打电话,请求他们替自己去看望女儿。朋友们得知王华的一片苦心,感动不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看婷婷,而且每次都会送来“爸爸托人带回”的书包、文具盒等礼物。懂事的婷婷回信时,总不忘谢谢带礼物的叔叔:“爸爸,你托两个叔叔给我带回的书包、文具盒和自动铅笔我已收到,请爸爸代我向那两个叔叔表示感谢。”

背着“爸爸带回”的书包,婷婷在无时不在的自豪感中进入了小学。

艰难求学,文盲爸爸梦想谎言成真

说谎一次两次简单,但长达数年,谈何容易!谎言时时撕咬着王华的心,在女儿天真的话语中,好多次,他都差点儿向女儿坦白自己的错误。开学后的第一次电话中,女儿便兴奋地说:“爸爸,我的作文得奖了!老师还当成范文在全班念呢!”王华欣慰地笑:“婷婷作文写的什么呀?”“我的理想。”

婷婷拿出作文本,在电话里一本正经地给爸爸念起来:“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人品,千万不能当坏人。我的理想那时就有了,那就是长大了当人民警察,专门抓坏人……”听着女儿天真的话,愧疚至极的王华忍不住流泪了。婷婷警觉地问“爸爸,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事瞒着我?”王华赶紧擦干眼泪,说:“婷婷有出息了,爸爸高兴!爸爸是太想你想得哭了!” 懂事的婷婷安慰道:“爸爸别哭,你不能回家,等婷婷放假后和妈妈来看你!”那次电话结束前,好学的婷婷提出了要求:“爸爸你是研究生,我也想好好学习将来能读研究生。爸爸,你给我出几道题吧!”羞愧而怯懦的王华只好硬着头皮答应:“好,好,爸爸出了题下次寄给你。”

自己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如何给女儿出题?王华憋了整整3天,想出4个句子。句子写好后,王华找到帮教他的狱警张成俊,请求他帮忙看自己出的题是否正确。张成俊以前是中学老师,出题是轻车熟路。4个句子中就有两个出错,一番修改后,王华又仔细誊抄了一遍,才小心翼翼地寄出。不久,婷婷就回信了:“爸爸,小朋友看了你出的题,都很羡慕我有个好爸爸。爸爸上次给我出的题我已做了,不知是否正确。”

女儿越为自己自豪,王华越是内疚不堪。他再次找到张成俊:“报告警官,你能不能帮我买本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教材?”从此,王华找张成俊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是请他帮忙出语文题,有时是帮助出数学题,有时是帮忙改作业。

每天收监后,同改们下棋、打球、看电视的时间,王华总是抱着一摞小学课本边学习边记笔记。每次写信,他都会给女儿出几道题寄去。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婷婷的来信成了王华入狱以来最高兴的事:“爸爸,我的期末考试成绩很优异。我还得了三好学生,老师说,这跟爸爸平时对我学习上的辅导分不开,谢谢爸爸!”

7年谎言演绎拳拳父爱,今年初,王华和女儿的故事在三合监狱传开了。虽然诚实是对服刑人员的基本要求,但不仅没人指责王华公然撒谎,而且连狱警们都被感动了。今年1月,婷婷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爸爸的“同学”和“导师”。“婷婷啊,你爸爸的工作太机密了,他很能干而且特别忙,只能委托我们来看你,给你带了好多礼物。”来人打开随身带来的一个大背包,婷婷一下子就看中了那个黄白相间的小熊,抱着它兴奋地在沙发上跳来跳去。“阿姨,我爸爸什么时候能回家啊?”“很快就会回来。”阿姨摸着婷婷的头,声音有些哽咽。

几天后,王华又有打亲情电话的机会了。“爸爸送我的小熊好乖,我睡觉都抱着它。”女儿的话让王华一下子蒙住了。按女儿描述的“同学”和“导师”的样子,王华找到了女狱警母金玲和范晓霞。原来,为了让婷婷彻底相信爸爸在读研究生,也为了看看这个天真可爱的孩子,监狱派她俩假扮王华的同学和导师,专程从万州赶到重庆市区婷婷的家。

“我不知道怎么报答你们。我一定好好改造,不辜负妻子女儿,也不辜负你们!”扶起失声痛哭的王华,狱警们也都眼中有泪。

有了女儿的支撑,王华进监狱以来,表现特别好,先后当过伙房伙夫、劳动小组长、车间大组长等,还积极协助民警做好其他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目前已先后减刑3次。今年4月,监区为他交上了第4次减刑申请,如果此次申请获准,他有望在两年之内结束刑期,实现对女儿“回家陪她过10岁生日”的承诺。

“骗她,是为了不伤害她,但不能骗她一辈子。”王华准备等女儿再长大一些,有了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再告诉她真相,并乞求她的原谅。

现在,他只想积极表现,努力补习文化,争取早日真正成为女儿眼中“有文化”的好爸爸,并早日与亲人团圆重新做人。“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柳青的那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我已经因走错一步而错过了太多。我渴望早点儿出狱,做一个称职的父亲,把这些年欠女儿的都补上。”

采访结束,离开三合监狱的时候,记者抬了抬头:一墙之隔的外面,满山的桐子花开得悄然而绚烂……

(责任编辑/王小艾)

E-mail:wangxiaoai1981@126.com

7.女儿和螃蟹的经典散文 篇七

女儿爱螃蟹。我问她:“你为什么爱螃蟹?”她只说爱,却不知道为什么爱,我就反复的引导启发,想得到一个不错的答案。但是她想来想去却给了我一个想不通的解释:“就是玩么。我要玩一玩,然后放到水里,看看它怎么游泳,还有它洗澡的样子。”

这话有二分可信,但有八分还是在我的记忆里。女儿认识螃蟹这种小动物应该很早,因为我从没有指着螃蟹对她说:“看,这就是螃蟹。”我第一次听到她说这个词语就是:“爸爸我们去捉螃蟹吧!”这话大概嘤嘤嗡嗡在我耳朵里响了三四年,现在还在回响。

大概是女儿3岁的时候,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急于要满足她的这个要求。

我先带着女儿到县南河捉螃蟹,那里有一条不太细的河,但是水被污染的不成样子,水发黄发绿,异味极大,没到跟前我们就扭头回了家。

过了些日子,我又带着女儿到圪台沟的河里去,这条河河水清凉,远远看去潺潺流动,可是待走到河底,却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我们勉强坐在河床上休息了一会,又回了家。

捉螃蟹,这本是我小时候记忆中最简单最好玩的事情,没想到几十年过去竟变得如此奢侈,以至于我走遍县城附近的大小河流竟无一收获。

人们的心理大概一样,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也就越觉得宝贝。这样一来,女儿要捉螃蟹的声音就更大更急切了。

去年七伯上楼板我带着女儿坐着爸爸的顺车回家帮忙。上楼板是一件乏味的事情,女儿之所以会去是因为父亲答应给她捉螃蟹。家乡的河虽载满了我儿时的记忆,但是因为忙因为远已经很少光顾。这次也一样,在我们热火朝天的劳动时,父亲带着女儿,收拾好非常齐备的装备:高筒雨鞋、漏勺、水桶,就出发了。

父亲回来给女儿照了很多照片,这是女儿第一次亲近我们家乡的小河。河水虽已细若溪水,但却清澈见底,而且周围的槐树漫山遍野地散发着香气。最让女儿高兴的是他们竟然捉了小半桶螃蟹。女儿捉螃蟹的样子,手里拿着螃蟹在手里快乐摇晃的神情,我至今仍历历在目。

这件事后,女儿并没有淡了对螃蟹的喜爱和好奇。我想在原本的爱上应了多一份回味和和谐,我敢肯定她与父亲的那次下河捉蟹必然变成了温暖的记忆。

在女儿的另一轮的呼声中,我们终于在今年5月2日又一次实现了她的愿望。

这次去的是腰家河,那是我与两个朋友早就做好的计划,我们要去并无特殊的目的,只是这一路走去寻些什么,寻到什么算什么。英子自然乐意去,她喜欢大自然,更喜欢这种一同外出的相伴。可是女儿则不然,明明家里就要剩下她一个人了,还是不答应,非要问出个所以然来。我能说出几十样的好处,我说有山、有河、有花、有树、有草……但是她听了直晃脑,她对这些都不感兴趣。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变成了一个目的.性极强的孩子,她不知道且行且欣赏风景,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往往在功利的目的之外。我要说这些道理给她,她不给我机会就跑到小广场玩耍去了。她把玩作为一种标准,任何事和玩进行对比,有意思的话才能答应。女儿不去我们自然就要改了行程。英子开始给女儿做工作,好久,无济于事。最后我还是想到了一件女儿念叨好久的事情:“我们捉螃蟹去吧!你去不去?那河里好多螃蟹的。”

在这件事情的吸引下,女儿终于欣喜地答应了我们。在烈烈的风中,在满心的期待中,我们一行五人骑了两个摩托车顺着狄家河方向走。离狄家河越近英子和女儿的疑惑和担心越大,他们知道狄家河的水势和色彩,知道那里不能捉螃蟹。她们以一颗玩的心态看山川河流,不需要那么突兀浩荡,不需要那么震撼人心。在她们的疑惑中我叫住朋友:“你们说的腰家河是不是狄家河啊?”

“不是,但就在那一块!”“那是它的下游吗?不会捉不成螃蟹吧!”“绝对有,我们经常捉,你们尽管跟着我走,不会有错的。”就在这种半信半疑中,我们晃晃悠悠颠颠簸簸地来到了腰家河。

这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像极了家乡的那种,温柔、细腻、顺畅,一下子吸引了女儿和英子。她们一下车就下了陡坡,就像是见到了久违的朋友直奔河里去了。

到了河底才知道,这条河和狄家河根本就不是一条河,这条河的源头也不知道在哪儿。我们一直下坡,算是在沟底,抬头看走过的路竟像是山,而这水就像是从山上下来的山泉水。水极浅极清,水中布满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鹅暖石。这些石头被水冲得非常光滑。我们急速地翻开一些石头,但是未见一直螃蟹。女儿都有些急了。这个时候从远处走过来两拨人,他们告诉我们,这里的螃蟹早就被人捉完了,他们都来过好多次了,要捉就到上游去,那里的螃蟹既多又大。

我们上了坡,穿过桥往上游走去。上游的河比下游窄,但却深些。河里的石头尤其的大,河边的草树也格外的茂盛。

我们边走便觉得无法下手。这时候,从上游走下来一拨人。他们也是捉螃蟹的,一个比女儿稍微大些的男孩子提一个小桶,桶里放了三四十只螃蟹,有几只还非常大。我喊着让女儿赶紧去看。女儿看了一眼,一下子来了心情。激动地喊着我们赶紧给她捉螃蟹。

我们放下身架,4个大人趴在河沿上找螃蟹。英子技术应该是最好的,她一连捉了好几个。朋友也不错,他也自称老手,胆子也大,直接把手伸进螃蟹窝里鼓捣。我原来捉螃蟹的时候,曾从窝里掏出来一条蛇,所以自那时起就没有捉螃蟹的胆量了。虽信心十足,又充满期待,而且趴在地上也顾不得衣服是净是脏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但是勇气不佳,老错失捉螃蟹的最佳时机。而女儿则不同,她年龄小不敢把手往水里放,希望全在别人身上。不管谁捉到一只都喊她,她拿着英子用爆米花桶加工的容器赶紧跑到跟前,螃蟹若小的话,她就用手捏住,仔细地看一遍然后放到桶里;若大的话,她不敢用手摸,就让大家直接放到桶里,她把桶放到地上慢慢地端详。不管是大是小,女儿一样的高兴。有的时候高兴的都忘了自己是孩子,硬要自己去捉,虽没有一次成功,但是好多次跃跃欲试。女儿终于下了河,大胆的踩着石头,更近距离地感受着我们捉螃蟹的乐趣。她高兴极了。一大群人都变成了孩子,没有一个老人样。大家哼着曲子,挽着袖子,或蹲或趴或弯着身子,脏了衣服,湿了鞋子,甚至还蹦蹦跳跳一惊一乍。这个天真的世界,让我们很受用,我们一时都觉得如同回到了过去。但是绝没有了过去捉螃蟹的轻松和惬意。朋友说:你看看,螃蟹都变了,发黄发红,这明显就是被污染了,骨质疏松啊……

我半信半疑地看着,虽不太认可但是还是担心,总害怕这样的情景定格成了永久的记忆。但愿不会。但和这次事情一起发生的很多故事却必定会变成女儿心中记忆。

我们大概一共捉了30多只螃蟹。一到楼底下,女儿来了精神,拿了螃蟹赶紧往店里跑去,她急需要把这种成果和快乐分享给姥姥。等到岳母回家,女儿还提着那些螃蟹在楼底下玩耍,她们都不吃螃蟹肉的,只是为了玩。女儿同楼底下十几个小朋友一起拿着小螃蟹玩耍。并且拿出来三四个螃蟹送给了几位要好朋友,还用螃蟹换了棒棒捉的小蝌蚪……

女儿回家后还兴犹未尽,把练习轮滑的桩拿了出来,尖角朝下整整齐齐地摆在电视柜上。然后给每个桩里放一只小螃蟹,在每只螃蟹身上再放一片菜叶。等她把这浩大的工程做完,才安然入睡。但是我却睡不着了,越是深夜这些螃蟹弄出的动静越大,我开了灯确认这是螃蟹的声响,才敢睡去,可是不久又传来声音,像是敲门,像是吃草,像是划拉柜子。

我半梦半醒地过了一夜。到第二天我还没来得及看那些螃蟹,女儿光着身子就凑到我跟前,大喊一声:“爸爸,螃蟹都不见了。”女儿放在桩里的螃蟹体型大的全部跑了。我把剩的体型较小的螃蟹都放进了原来的桶里。女儿突然没有了热情又到楼底下玩耍去了。

至此,20多天里,那些螃蟹就钻进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不管是去厨房,还是到卫生间,还是躺在床上都能听见它们挣扎的声音。起初是担心,可怜它们,最后就觉得害怕了。我从书柜底下,床下边,水桶旁边用一个竹棍把它们拨出来,一向爱螃蟹的女儿,还有我和英子再也不敢碰它们了。

8.理想中的女儿散文 篇八

在风光秀丽,四季如春的永春的西方,有一座古老而又纯朴,普通而又富有特色的乡村。

当东方的第一缕晨光微微露出时,含羞的红日“犹抱琵琶半遮面”慢慢地从山的那一边升起。家乡犹如笼罩在如烟似雾的奇幻境界中,迷濛的山峦仿佛披上了一层朦胧的半透明的方巾,凝绿状似的竹林似乎也没有那么的团团簇簇了。几颗突出的高树在烟云缭绕中益发的楚楚动人,也更加的秀美可亲了。不知名的鸟儿此起彼伏的在歌唱着又一天的美好,给这朴实的乡村带来了一份寂静中的灵动,袅娜中的飘逸。

春天的来临给广阔的大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生命的本色也给耕耘的土地带来了嫩绿的色泽。我的女儿的春光也同时给我――父亲的心海注入了无穷的生命力。在风景迷人而民风淳朴的乡村里出生的女儿,似乎也该带着乡村清新而宁静的气息,我的女儿却从来就或多或少带点女孩儿的纯洁与文静,也或多或少带着孩童应有的顽皮与天真,比起周围的一些孩子而言,她带有更多的聪慧与好动。

不觉之间,女儿能转动她那双眼睛了,那双能沟通父女之爱的桥梁的眼睛了。那双眼睛湿润、纯真、灵动,能跟着人左右移动,闪烁着亮晶晶的神采。

不知何时,女儿她能挥动她那双小巧且似乎有点不大灵活的手了,握着她那双有点饱满又有点软绵绵的手掌,我惊叹于造物者的非凡以及生命的不简单。人类用她那双手创下了多少的神奇,多少的“第一次”,以及多少的“独特”。女儿以后的手会是创造的手吗?还是布满了皱纹与伤痕的粗手呢?

渐渐地,女儿她能够用她那双有些笨拙的小脚,颤悠悠地站起来了。我似乎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感觉极不寻常。人类在走过的漫漫行程中,一双普通又不普通的征程之脚留下了的.脚印,有些似乎是轻痕淡影;有些则丝毫不留痕迹;有些人的不平凡的足迹则给人类增添了富有历史意义的奇光异彩。不知女儿她那双脚会有什么样的“色彩”?作为父亲的我,潜意识里当然希望她有所创造,有所独特,带着神奇的盼望又带着些许的不自信,我期盼着女儿的那一天自信的到来。

终于时光造就了一切,终于岁月创造了一切。

女儿突然能用她那双小手一手拿着一根小小的汤匙,一手拿着她那小小的“不破碗”,似模似样地自个儿吃起饭来了。仅十几个月的女儿的“先进”令我大是吃惊,女儿的手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手呢?

女儿突然能用她那双小脚独个儿自己走路了。虽然只是颤悠悠的,好像是随时都可能摔倒的几步,却令大人们发出了真正的赞赏与由衷的赞叹!近十二个月的女儿竟然能走路了?女儿的“先进”令我高兴,令我骄傲,令我充满了自信。女儿的脚究竟会是什么样的脚呢?

在这“春日春芳春香醉”的乡村里,女儿无疑是“先进”的聪明一族。她的清纯与孩童的天真渐渐地在父亲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不单是她的眼睛富有的强烈吸引力,不单是她的灵活的小手特有的灵奇,不单是她的小脚迈出的奇特的步伐,女儿的一切一切给了我新奇的启发的大陆,给了我独异的思维的时空。

女儿,我理想中的女儿;女儿,我的挚爱!

★ 小城凤凰散文

★ 平利小城散文

★ 小城之夜优美散文

★ 小城四季散文欣赏

★ 春暖花开现代散文

★ 现代作家散文

★ 归途现代散文

★ 现代散文诗歌

★ 回家现代散文

9.女儿的童年散文 篇九

关键词:季羡林;缺失性童年经验;孤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2

季羡林幼年被迫在封建父权传宗接代影响下的,与自己的生身父母分离。在对作家创作有着制约关系的先在意向结构的构成中,父母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并不一定是作家的生身父母,也可以是在实际情况中其他代替父母角色给予父母之爱的人。如果说,在济南叔父家的生活经历,给予他的除却物质丰盈之外精神上也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那么济南的生活对于他而言便是丰富性童年经验,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如季承在《我和我的父亲》中说道:“生活改善了,精神上的压抑却使他难以忍受。”这种缺失性童年经验是如何造成的呢?

一、季羡林缺失性童年经验的形成

1917年,作为季家唯一男嗣的季羡林被父亲送进了济南城叔父家,开始漫长的十三年的寄居生活。“父亲满六岁的时候,叔祖父和祖父商量,把他从家乡接到济南为的是让季家的独苗男孩好好读书,传承子嗣。”而这段生活经历,给幼年的季羡林情感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影响了他的一生。

叔父,季嗣诚。这个跟父亲一样在贫穷乡下长大,迫不得已出外讨生活的叔父凭借自己的勤勉好学,不但谋到济南河务局的职务,也成了当时山东治黄四大名工程师之一。就像季羡林散文中回忆:“叔父是个非常有天才的人。他并没有受到过什么正规教育。在颠沛流离中,完全靠自学,获得了知识和本领。”[1]这个不甘人后的年轻人自从进了武备学堂,就走上完全不同于哥哥乡间务农的命运道路,也为以后季羡林人生的转折埋下的伏笔。他自恃清高带着些许才气带着意外中奖所得重新回到了济南,又进了河务局,并且娶了学堂教官的女儿为妻,在济南安家置业,站稳了脚跟。

在池塘里摸爬滚打的野小子带着对大城市的惊奇与远离母亲的恐惧走进叔父家。对于这个唯一的男孩的教育,他是颇为上心的。刚到济南时,便送进一家私塾,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转入了新式小学济南一师附小。这是一个在季羡林成长过程中充当实际父亲角色的人,他的全力支持才使季羡林衣食无忧地完成了学业。正如季承所说:“叔祖父不是一个恶人,但也无意另眼看待自己的亲侄儿。而且叔祖父天性使然,为人极端严肃刻板,平日总是板着脸,很难看到笑容。”[2]因为不喜寓言,武断专制给季羡林转了学。他自学勤勉,通过自我的努力得生活境遇的改善,这样的传统男性自然会在心理上十分强势,以致他在家中有绝对的权威,不容侵犯,又加上“叔父脾气乖张”,这对幼年的季羡林而言,在这种强而有力的父权影响下养成了“不闯实、胆小怕事”的性格,以致在十八岁娶妻的时候,一方面是对叔父的感恩心理使他言听计从,另一方面就他的性格与叔父对他的影响而言,他也不敢对叔父的决议有任何的反抗,顺从地娶了叔父同事家的彭家三姐开始造成了长达六十多年的无爱婚姻。

但在经过了远离母亲,寄人篱下的生活之后,季羡林犹如站在人生情感的荒漠之中找不到跟人生之“轴”。这种缺失性的童年经验相较于丰富性经验而言,更容易因其心理上处于“感觉剥夺”的缺失的状态,变得高度敏感,对极微小的刺激也会作出强烈的反应,并伴随着认知异常活跃,从而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对季羡林而言,这段寄人篱下的童年经验对他以后的人生孤独境界的认知体现的最为深刻。

二、缺失性童年经验对季羡林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

综合他者记述与季羡林自述,我们看到的一个寄人篱下的孤独儿童形象。在叔父家的生活遭遇使这个野性小子渐渐收敛起自己的儿童的天性,在远离母亲,远离家乡的心理缺失中,变得敏感孤独,作为童年的缺失性孤独体验因其寓含了更丰富更深刻的人生况味,缺失、不幸、苦难则使人长久地沉思,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表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的真实而深刻的人生意味,可以清晰看见孤独意识作为贯穿他一生的思想潜流在散文中的表现:人物世界的孤愁与家庭情结的疏离,可以看出在幼年的这种缺失性童年经验影响下,作为作家的季羡林而言,在寻求生命的意义是,转向了孤独。

安东尼斯托尔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想象世界,并且带有想象成分的兴趣对许多人来说,与人际关系同样重要,同样赋予了人生意义,而且“那些具有天赋,并曾因某种原而度过极孤独的童年的人,想象能力常常特别发达。”[3]童年经验中的缺失、不幸、苦难经验对人们本身具有一种吸引力,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表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的真实而深刻的人生意味。

这在他早期的散文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他的早期散文作品从整体上看,充满了感情上的空虚感,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意识,虽洞察并不深刻,但孤独之中带有忧郁,寂寞,无助的苦痛,多表现多描写社会上孤单的人群,表现为外部环境的勾勒、孤独意象的表达、人物命运的悲凉结局。散文创作的基调是孤苦、压抑的。

一棵“苍老的枸杞”,是“我”初到北平时的见证者,“这古老都市的影子,便像一个秤锤,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中”,在这条刚刚开始的人生找寻路上,面对新鲜事物踟蹰不前,不知如何应对,“仍然非常迷惘而有点近于慌张,眼前的一切都仿佛给一层轻烟笼罩起来似的”[4]看不清方向。(《枸杞树》)

一位孤独的老人,是“我”初到济南时的恐惧来源。但是熟悉之后,这位最后孤老的人让我看到的却是,生的悲凉:“从人生的路上跋涉着走到现在,过去式辛酸的,回望只见到灰白的一线微痕;”到了老年之后:“将来呢?只要一看到自己拖了孤零的背影蹒跚地向前走着的时候,走向将来,不正是这样一个情景么?在将来能有什么呢?没有希望,没有花。”[5](《老人》,1935年)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中的王妈,一个丈夫早逝,受妯娌排挤,到大城市里帮佣的老妇人。她年轻时的刚强、能干和诸多的美德都抵不过现实,在垂老的暮年仍需要出来谋生,有一个儿子在关外谋生,却是个只知道要钱不管母亲疾苦的不孝子。从小觉得孤独寂寞的“我”在黑夜之中听见她低咽的叹息,仿佛得到了被解脱的痛快。这种孤独的共鸣之中,“我”逐渐看透了:“我知道在每个人嘴角常挂着的微笑后面有着怎样地冷酷,我看出了大部分的人们都给同样黑暗的命运支配着。”[6]

因此对先生散文阅读中,总在某个不经意间体会到他作为智者在人生体验中的一丝孤独的苦涩。

注释:

[1]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季羡林散文全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2页.

[2]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季羡林散文全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4页.

[3][英]安东尼著,张嘤嘤译,《孤独——回归自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季羡林,《枸杞树》,《季羡林散文全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2月版.

[5]季羡林,《老人》,《季羡林散文全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2月版.

10.散文:给女儿我放大的爱 篇十

万事都有缘,人在世间就是活个缘

我和女儿是缘分,我和女儿一起拉琴是缘分

是缘分让我爱上了音乐,爱上了心爱的小提琴。是小提琴深化了我的灵魂,给了我生命的灿烂。

在我女儿出生了一个星期,我们就为她买了一部雅马哈电子琴。在86年一部雅马哈电子琴是我们工资的好几倍,当时,我就许下心愿,一定让我的女儿好好学习音乐,因为那也是我心中的一抹绚丽的彩霞。

女儿一岁了,生日那天,我把女儿放在一个圆的藤椅里,前后都用软软的被子围在身边,再用一条宽宽的带子把女儿牢牢的捆起来,我把女儿的`小手放在琴键上---哈哈 ,看着女儿可爱的小手和身影和着混乱的琴声,我满足的笑了,笑得那么甜蜜。是的,我的梦想就在这里开始了------

女儿三岁了,有一天,我几乎是庄严的拿出一把1/8的小提琴,让她持琴。女儿满是好奇,不到一分钟就站不住了,我坚持着再来,再来;天天我就这么坚持让女儿学琴,家里人因为太爱她,不忍我这么折腾,要我放弃,我一边坚持,一边和家里人不停的闹别扭,嘻嘻,我有一天终于看到女儿可以拉音阶了,心里满是成功和喜悦的幸福。

女儿真正喜欢学习拉小提琴是在她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因为会一点点小提琴,因为学习优秀,女儿被保送上的初中。可是,刚刚进初中,就要在学校的校乐队去拉琴,女儿退缩了,因为她刚刚才考了小提琴3级的水平,根本不可能坐乐队 ,看到女儿的犹豫,我一边辅导,一边耐心的开导她,让她对自已有信心去完成。交给她一个快速学习换把的方法,第二天,在开学典礼上,女儿坐在乐队里骄傲的对我笑了,我知道在我们心里还在想着昨晚的努力。从此女儿爱上了小提琴。

上一篇:天元社区教育学院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方案下一篇: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