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2024-09-30

中学法制教育教学计划(精选8篇)

1.中学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一

中学音乐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冉淑娟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们保护自己的主要武器便是法律。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就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法制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面对目前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以及音乐学科教育中法制教育滞后的现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及这次学科法制渗透培训中我发现,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音乐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艺术的“法眼”解读,以及运用艺术眼光对法律文本、法律事件的“音乐”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也必将使得法制的神圣光芒照进音乐课堂,照进学生的心灵。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呢?下面就是我的几点建议:

在教学上,首先工作态度认真,治学严谨。为了尽快进入状态,弥补法制渗透教学经验的不足,为了提高业务水平,我常抽出时间听本学科及其它学科的法制渗透课,只要我没有课的情况下,及时与其他老师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他人的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之中,形成一套自己的法制渗透教学方案。我在每次备课前,都深入研究挖掘教材教参,同时阅读了大量课外有关法制方面的刊物,在备课过程中力求做到精、简、全、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讲课之后,及时将讲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注意的问题补充到教案中。

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把提高学生音乐兴趣作为重点,课堂上做到精讲多听,选择学生喜爱的音乐曲目,结合法制教育,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快乐,把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作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唱歌要讲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器乐演奏要注意连贯、节奏准确、用情表现音乐的同时,合理渗透一些法制方面的内容。在讲课中我力求做到重点突出,线索明了,语言简练、生动、幽默,引一些法制教育方面的例子,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确,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真正“教书育人”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贯彻“音乐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精神,要认真处理好学、教、练三者的关系,构建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强调互动,在教学中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和活动。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要重视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法制意识列入教学目标,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法制观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得建立听课制度,听课时邀请本校的法制校长进行现场指导、点评。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听课后及时与法制校长交流,请他提出修改意见,并检查备课情况和教学反思的撰写情况,促使音乐学科法制渗透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音乐的课外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将法制教育巧妙地融合到这些活动之中。例如在学习《嘎达梅林》、《香格里拉并不遥远》、《富饶辽 阔的阿拉善》、《天堂》时,可以带领学生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草原法律法规、保护草原的义务,同时享有对违反草原法律法规、破坏草原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使得学生能够尽情地在法律的殿堂里呼吸文明的空气,在音乐的世界里酣畅淋漓的遨游。

综上所述,在对学生音乐学科法制渗透教育中,不仅要向他们传授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法律观念,所以在音乐教学这个主阵地上进行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所以,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想办法,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音乐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4/4/27 3

2.中学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二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充分合理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可操作、有实效的途径。这种运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运用艺术眼光对法律文本法和法律事件的“文学”欣赏,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必将使得法律的阳光照亮语文课堂、照进学生的心灵。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进行法制教育呢?

一、运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语文教材中内容多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在教学中将两者联系起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再探讨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了解了法律。如:《背影》这篇课文中谈到父亲穿过铁道,我就通过讲解当代火车的速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条文,让学生明白横穿铁道是违反道路交通法规的行为,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骑车还是走路都要遵守交通规则。《孔乙己》这篇课文中谈到孔乙己说“窃书不算偷书”,我就引导学生用现代法律思维分析这句话是否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对“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行为“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见虽然孔乙己盗窃别人的财物数额不大,构不成《刑法》所规定的盗窃罪,但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些学生总是爱拿别人的东西,这是不对的,我们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偷少成多。学习《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时,同学们表示自己父母通常也会干涉自己赠送、购买礼物,大家一致认为文中父母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属于限定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赠与权。未成年人必须征得监护人同意才能将属于自己的贵重物品赠与别人。从法律意义上讲,作者父母的行为是合法的。通过语文课堂上法律知识的渗透,润物细无声,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感受到了审美愉悦,还增强了法律意识,初步树立了法治理念。

二、在语文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篇章略显平淡,若按照传统教学形式讲授,则想渗透法律知识确属不易。若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编演课本剧、模拟法庭辩论等,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让学生轻松地获得法律知识。例如我在教《伤仲永》这课时,让学生扮演仲永作为原告,另一位学生扮演父亲作为被告,就父亲不让他学习所带来的后果进行辩论,让学生明白仲永父亲的行为损害了未成年人受教育的合法权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又如:在学完《威尼斯商人》之后,我在班里举行了一次模拟法庭的语文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件“班级悬案”进行法庭审判和辩护,有原、被告双方和主审法官,有申诉状和辩护词,有法庭陈述和法庭辩护,有证人、证据、证物,有最终的法官判决等。学生情绪高涨、参与积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语文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对法庭审判有了形象、直观的印象,法治意识自然大大增强。在学习《那树》和《斑羚飞渡》时,我引导学生开展“我为老树和斑羚写诉状”的活动,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相关的法律条文,使他们明白保护自然、保护动物是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尽的义务,破坏自然、随意猎杀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在语文活动中渗透法律知识,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把语文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创新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使法律知识内化为他们的知识储备,教会他们用法律的眼光看世界。

三、在阅读中进行法制教育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课内阅读是法制教育的绝佳途径,课外名著阅读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如《水浒传》中梁山英雄们“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侠义行为受到了很多学生的追捧,但这种行为和先行的法律精神有出入。为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名著,增强现代法律意识,我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让学生探讨郑屠该不该死、鲁提辖的行为合不合法等问题。又引入“黑旋风”李逵挥动板斧乱杀人的情节,最终我们得到一致结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鲁提辖、李逵都是“英雄”,但在法制体系相对健全的今天,任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生命权的行为都必须通过严格的司法程序进行。这种随意殴打、杀人的行为是违背《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的,要承担严重的刑事责任。《红楼梦》中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是经典篇目。学生对其审判结果非常愤慨,就此我让大家就“在当今社会,这个案子判得合理吗?如果你是法官,你又如何判案呢?如果你是受害者,你又如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呢?”等话题展开讨论并分小组选举代表发言。通过讨论、发言和点评,学生不仅知道了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体会到了法制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了他们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

四、在写作中渗透法制教育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又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写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进行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河南电视台的《法治在线》等栏目很受观众喜爱,不仅是因为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普及法律知识,弘扬道德风尚,而且得益于每期都有一个好标题。利用这些媒体资源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整理思想,对事件表达看法,在写作中深化认识,规范自我行为。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我组织学生收看《新闻1+1》专题节目,搜集了相关资料供学生参考,让学生以“小悦悦,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封信,从学生的习作中我感受到了学生对生命的珍爱,对正能量的渴盼,愿意削弱冷漠世界的热情。

总之,在语文教学这个主阵地上,我们应该开动脑筋、开阔眼界、创新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为己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的法制建设、社会的和谐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中国法制建设进程逐步加快, 而中学生法制教育相对滞后, 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本文从教材内容、语文活动、课外阅读、写作训练四个方面阐述和展示了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 如何让法制阳光照亮语文课堂、照进学生心灵。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法制教育,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刘顺吉.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3) :114-115.

[2]杨秀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贵州教育, 2012 (16) :17-19.

3.中学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中学语文;人格教育;学生

语文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存在必然联系。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能够感悟到语文学科的内涵,在课堂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的探索,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加强对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因素的学习,能够使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主流文化的熏陶,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不断强化自己人格中的伦理构造,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另外,语文学科中还含有很强的审美因素,对于中学生的审美结构的建立能够产生积极的意义。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培养,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促进自己个性的发展。

一、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一)人格教育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

传统语文教育中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这一理念延用至今,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任务期间,教育工作人员首先要端正自身态度,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语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培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也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其他的理论性基础学科不同,存在多种理解方式,如果学生人格中存在消极因素,对文章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违背了教学任务的最初理念。在基础教学阶段,人格的养成十分重要,同时这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总结传统语文教学理念中的精华部分,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中学生,同时也能够为未来教学任务的开展打下坚实稳定基础。语文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内在气质,通过正确的方法来排遣消极情绪,这一点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人格教育中的理论部分很难理解,教师在开展这一教学模式时,可以通过加强实践性知识点的设置,来帮助学生形成人格养成的意识。教师端正思想意识,对学生也起到了引导作用。以培养思想道德品质为目标的语文教学任务,开展期间可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互融合,使教学计划的落实更具有可行性。中学生思想波动比较大,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排解不良情绪,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三)中学语文中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在教育任务开展期间,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教师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并对中学生思想特征做出调查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解决人格缺陷问题。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这一特性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是学习语言的工具,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人们能够掌握好语言,而语言恰恰是人的构成元素,能够直接塑造人的心灵,通过语言可以深切地表达人的人性特点,促进人的人格发展。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格教育的方法

(一)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目标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如一些古代圣贤、仁人志士的经典故事,一些名言警句或者名人精辟的论述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把这些宝贵的资源挖掘出来,然后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学习并铭记这些对自己进行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在学习的过程中反复咀嚼锤炼,使之成为自己思想中的一部分,也成为自己树立人格的目标。当然,这些内容本身就是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范畴,只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人格教育的渗透,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到《孟子》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为人的堂堂正气,指引学生向着这样的人格方向发展。在健康高效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语文成绩也会有所提升。

(二)通过对文学形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在进行人物性格分析时,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让学生在分析人物性格的过程中,学会以正确的眼光分析人物人性中的善恶美丑,从人物的不同命运中感悟人生的要义,体会作品中对人物进行的道德评判,从而净化自己的心灵,涤荡自己的情感。在一些正面的人物形象身上感受到人格的魅力,培养自己的向善之心,树立自己的去恶之志。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一个人格有缺陷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人格缺陷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怎样重大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大多自我而缺乏责任心,对人格缺陷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能够对学生起到启发性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反躬自省。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进行自我人格教育的过程,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能够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思考,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

(三)将语文课堂教学同社会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也使得很多新思想、新事物不断涌入校园,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语文教材变化的速度显然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脚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时,教师需要将语文教学课堂同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社会的焦点现象,时刻关注社会的热点新闻,通过让学生加强练习写作的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社会的参与意识,从而健全自己的人格教育。

三、结语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对人和人生命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熟读教材,就能够慢慢学会用自己的生命情感去体会作品中的形象表达,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提升和成长。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渗透人格教育,塑造学生的灵魂和健全的人格,完成语文学科教育人、引导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陈娇.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1(06) .

4.中学法制教育的工作计划 篇四

一、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1、继续开展以创建“安全学校”活动。各校要根验收的标准,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安全”的活动中。

2、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知识教育。要坚持安全教育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安全知识资源,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场所和设备,增强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自我防范安全常识,提高自防自救自护能力。

3、加强安全管理。继续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校舍安全、游泳安全、外出活动安全等一系列涉及学校安全工作,做到期初有布置、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有督促,期末有评比、有总结,努力减少和遏制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

4、通过学校宣传栏、广播、家长学校等阵地和学生大会、安全例会、家长会、家访、致家长信等途径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到师生、学生家长和广大人民群众,使学校的安全教育形成校内外强大合力,上下齐抓共管,共筑安全防堤,为学校创造一个安全系数高健康和谐的环境。

二、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工作

1、各校要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重视整个教师队伍的普法工作,使广大教师在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都能为人师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全面推进我校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活动。坚持以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为载体,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素质,推进依法治教进程。首先,各校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建制,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施教;其次要以“四民主两公开”为载体,扎实推进学校民主法制建设,深入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三、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环境,是关系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也是搞好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内容。各校要定期与不定期对学校及周边治安进行专项整治活动,对学校内部的治安及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排查,重点排查学校内部安全和治安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措施是否得力,教育是否落实,设施是否过关,特别是要对学校内部的重要要害部位(食堂、宿舍、电教室、办公室、财务室等)进行全面的检查。联合相关部门,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改什么问题”的原则,继续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力度,促使教书育人的环境不断优化,治安秩序保持平稳。

四、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许多困难,各校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法律。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贯彻“两法”的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力度,依法尊重和保障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并努力做好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二是要继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环境,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学生严禁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等场所的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活观;要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文化、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特别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种隐患的打击力度。三是突出重点,切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于行为习惯较差的后进生,各校要继续坚持帮教制度,要定人、定时、定责任,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环境,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毫不松懈地做好控制流失工作,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中学法制教育的工作计划二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学年普法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学生的法制观念;坚持法制教育和法制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以法治教,保障和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目标

1、普及和宣传法律常识,让每名学生不断提高和增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2、普及和宣传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保护自己。

3、普及和宣传法律常识,彻底铲除学生中违法乱纪行为。

三、具体措施

1、通过广播、板报等宣传形式,定期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

(1)每两周对学生进行一次法制教育。并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条款,在学生中进行普法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2)并每学期至少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进行一次法制专题讲座。

(3)每月进行一期板报法制宣传栏目;每学期进行一次法制专刊宣传。

(4)根据临时发生的事情随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通过以上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极大地增强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在校园内的发生。

2、利用班会进行每月一次法律、案件的品评与讨论。在学生中开展“知法、懂法光荣,违法犯罪可耻”的活动。

(1)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

(2)开展“有人向你借钱不还怎么办?”,“有人威胁你怎么办?”等主题班会。

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强,能够运用法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知法、懂法、用法。

3、组织小分队到社区进行法制宣传和检查,起到宣传法律、打击犯罪的目的。

4、及时做好待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建立后进生档案,结成帮教对子,做好记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学生中进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学生遵纪守法自觉性,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

中学法制教育的工作计划三

为加强依法治校,全面推进学校法制教育进程,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根据区教育局及学校要求特制定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要以科学发展的方针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主线,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为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法制教育的落实为重点,以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为目的,结合我校实际,全面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突出重点预防与整治,狠抓措施落实,努力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工作任务及目标

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宣传预防为重点,加强青少年教育,完善青少年管理,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建立较为完备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网络和阵地网络,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青少年工作队伍,形成学校统一领导,专业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和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实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把我校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控制为0。

三、预防措施

(一)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宣传,从源头上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

1、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切实把其摆在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自觉抵制各种外来不良因素的侵蚀,增强守法的自觉性。

2、学校建立以校长为龙头,班主任、任课教师为骨干,团支部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教育大纲》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以大型集会、国旗下讲话、法制课、班、团队活动为形式,以黑板报、《华飞报》、宣传栏为阵地,系统学习法律法规。

3、以观看电教片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通过具体形象的画面,以具体生动的事例给学生鲜明的印象,强化宣传教育的效果,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

4、积极开展面向全社会,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强化全社会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争取社会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广大青少年明辩是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建立机制,明确职责,从手段上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

1、学校成立“法制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本校预防法制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职责,将预防工作纳入学校治安综合管理责任制中,与学校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

2、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的职责和要求,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预防工作,向学校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学校校长亲自抓、负总责,班主任、课任教师结合各自职责认真搞好工作的落实。学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行领导分层级负责制,级级承担责任,层层抓好落实。

3、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职责。协助学校法制副校长为师生做好法制教育报告,使校园法制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三)实施防控并举,从措施上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

1、全力实施“143”工作目标,即:抓住一个主渠道,“以课堂教学活动为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坚持四个有:教学有大纲、学校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障;做到三个性:现实性、多样性、渗透性。努力使法制教育成为师生内在的迫切要求和自觉行动。

2、建立管理规范制度,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学生管理规程,使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有章可循”。

3、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齐抓共管,对内强化青少年法制意识,对外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内外结合,标本兼治,增强教育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坚持推行社会、学校、家庭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三负责制。坚持教育学生“管用、实用、有效”原则。使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责任。

4、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与主管部门协调整治学校周边各种娱乐场所,努力消除“精神污染源”,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侵害青少年学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校环境。

5、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远离,并适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确保学生生活在一块无毒的净土。

6、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邪教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的,是人们的认识粗浅,科学水平的低下而造成愚昧和迷信行为,并为之上当受骗,痴迷不悟,甚至不得自拔。适时开展反邪教警示讲座及相关活动,提高学生防范邪教的意识与自学性。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加强师生普法意识的培养。学校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法制意识能深入师生的人心,从而提高我校师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具体安排为:

1、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开一次专题报告会(时间初定为每学期期终考试前二周)。

2、利用橱窗展览等形式,以“三生教育”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

3、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出一期黑板报,举办一次剪贴报比赛,开展一次珍爱生命拒绝校园暴力教育,组织一次主题班会。

4、针对20xx级新生,组织新生入学纪律教育大会,学习《中学生守则》、《学生校园仪容仪表规范要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生手册》等,规范新生的入学行为,防患于未然。

5、针对即将走上实习岗位的高年级学生,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及法律基础知识全面测试,初步掌握权益、义务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能用法律知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5.中学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邓老师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市教育事业发展纲要》为蓝图,以市教育局“创新、发展、和谐”为主题,以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校本培训为重点,继续推进“专家治校、名师执教、科研兴教、信息强教”战略,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大力弘扬浏阳教育精神,全面提升师生素质和教育内在品质,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更新转变教育观念,立足校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常规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深化、推进课程改革实验。认真组织好暑期骨干教师“参与式”研修培训。扎实抓好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教学教研工作。切实加强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工作,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效益。推进评价改革,探索导向机制。组织参加新课程专题成果暨第三届教学成果表彰大会,充分展示我校教师的劳动成果。

2、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增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全体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科室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专题讨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3、键全、规范常规教研制度,提高常规教研活动层次和水平。要进一步扎实抓好常规教研工作,健全、规范常规教研制度,每周定时开展教研活动,以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研究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注重通过说课、听课评议、个案研究、教学反思等形式的教研,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益,杜绝把教研等同于集体备课。通过抓常规教研,提高教研活动层次,夯实教科研基础。

4、树立品牌意识,扩大社会影响,积极开展、参加各种竞赛,确立长期的培训机制,力争师生各项竞赛市级获奖达到150人次以上。重新修订教研成果奖励方案,加大对??市一等奖和??市二等奖以上的教研成果的.奖励。

5、加强课题研究工作,争创本校教育科研品牌,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想,年内争取申报立项两个以上的市级课题和五个以上的校级课题。鼓励教师撰写优秀论文、教学案例,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力争编写两科以上的校本课程,开创人人参与教科研活动的新局面。

6、抓好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档案,在下期基础上,继续扎实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教育工作,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规范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充分发挥教育城域网和教育技术装备的作用,提高使用率。

7、加强校本培训,充分发挥教育报刊和教育网络资源库的作用,及时获

取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最新信息,组织教师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教师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机会,年内配合中心校争取邀请市教育局专家讲座两次以上,学校组织讲座6次以上,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继续深化“新世纪读书工程”,强调教师每年必须读好

一、二本教育名著,加强督促检查,使学习落到实处,克服学习上的形式主义、浅尝辄止的毛病。

8、认真组织开展“第十届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并配合市、中心校,组

织好管理干部赛课和评课竞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9、继续深化专家治校和名师执教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追求事业成功、教育教学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加大“百名名师、千名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的培养力度,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典型,及时进行推介,力争年内有一名教师评为市级名师,一人评为市级骨干教师,五人以上评为乡级骨干教师,发挥榜样的示范影响作用。

10、配合各处室组织开展好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素质提高的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市运会和市艺术节,市运会争取晋升甲级队,市艺术节力争进入团体二等奖以上。

1

1、配合政教处搞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解决学

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三、工作安排

周次起止日期工作安排

12月12日--18日入学报到,入学教育32月26日—3月4日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毕业会考动员会、

43月5日--11日远程教育管理研讨、启动读书工程,参加中心校第一期校本培训

53月12日--18日管理干部外出参观学习、课题申报立项、初三月考73月26日—4月1日课题申报立项、校本课程调研会

84月2日--8日邀请专家讲座、启动第十届课堂教学评优、中心校第二期校本培训

94月9日--15日初三月考114月23日--29日仪电论文评选、管理干部赛课

124月30日—5月6日五一放假

135月7日--13日毕业会考评价改革调研、毕业会考科目模拟考试155月21日--27日毕业会考科目模拟考试

165月28日—6月3日乡艺术节

176月4日--10日毕业会考科目模拟考试

6.中学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六

(2012-2013学年)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法制教育的落实为重点,以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为目的,结合我校实际和我市普法工作要求,全面提高青少年法制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努力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工作重点:

1、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以学生的法制教育为主体,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学生从中受到思想熏陶,来激励号召青少年学生,激起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遵纪守法的强烈意识。我校将紧紧围绕“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

2、继续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学校将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委员会、电话家访、教师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反映和了解他们的情况,并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知识,使家长们意识到很有必要教育孩子知法、懂法、守法,配合学校进行法制教育。二是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学校将继续加强警校联系,并会同政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整顿,努力创造一个健康、文明、1

安定的周边环境,使学校真正形成“内稳外联”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主要措施:

1、健全组织,抓责任到位:

德育处: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制定法制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系列法制教育活动,法制教育与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相结合,与团委教育活动相结合。

团委:认真抓好学生团员学习法规、法律文件工作,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与德育处配合开展系列化法制教育活动。

政治教研组:发挥政治教研组作用,组织政治课教师通过政治课,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寓法制教育于政治课之中,组织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法制教育活动。

班主任: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处、团委组织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认真实施学校工作计划,做好本部门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头依法执教、依法管理,促进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对班主任的法制教育。

充分利用班主任工作会议,组织班主任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及文件,统一思想,强化法制观念,充分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自觉性。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倾向,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学校、管理教育、管理教学。

3、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1)行为规范教育。守纪是守法的最基础的环节。以《守则》和《规范》为切入口,以“与好习惯同行”为养成教育主题,通过《守则》和《规范》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要求各个学生能记、会背、能对照、会执行,同时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有关规定的宣传。

(2)法律常识教育。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的有关法律常识的教育,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未成年人禁毒教育、安全上网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坚决防止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例:开展法制教育征文活动,定期出墙报,营造出学法、知法、守法的氛围。召开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班会、座谈会,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选择典型案例或事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用身边的事例学法、说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想学、爱学。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把法制教育落在实处,真正能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

(3)加强品德后进生管理。对品德后进生的帮教制订切实措施,反复抓,抓反复。针对不良行为及时进行教育,继续抓好后进生的帮教工作,开展活动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①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识水平,坚持用好法制教育教材,将法制教育内容分解到各年级、各学期,做到年年有主题,月月有目标,实现教育内容的序列化。对学生主要进行法律常

3识、民主法制观念、防毒禁毒等教育。

②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选择典型案例或事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用身边的事例学法、说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想学、爱学。

③是在教学中讲述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教会学生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意外。

4、以法制教育为主线建立社会育人网络,拓宽教育渠道。

(1)、在学校内部,要建立法制教育管理网络,形成法制教育四条线,即德育工作线、团委工作线、教学管理线、后勤服务线,实行全体参与,全员育人。

(2)学校、社会、家庭紧密配合,建立起全方位的社会育人网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法制教育渗透,形成强大的正向合力。

(3)加强阵地建设,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学校要建立德育室、法制教育室,法制教育长廊,法制教育宣传栏、宣传橱窗、展室、板报等,充分利用广播、录像、图片等,进行法制宣传,使法制教育工作有声有色,形象感人,学生置身校园,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把法制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之中,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学生带法回家、征文等活动,要充分利用“两会”

4(升旗周会、班会),“两活动”(团队活动、课外活动)进行法制教育。

(5)积极开展包括法制报告会、专题黑板报、主题班会、征文赛等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培养学生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能力。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警校共建,建立健全校内外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运行机制,把法制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培养现代文明中学生。

5、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探索新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思路。

加强对中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的完善。现有的中学法制教育的内容不是很完善,与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特别是中学生犯罪结合不够,因此我校在对中学生法制教育时要注意加强法制教育内容的完善。如有意识的结合一些未成年人特别是中学生的犯罪案例,以案释法,从而达到完善法制教育内容的目的。

6、加强对中学生法制教育方式的改革。

我校在法制教育方式上,要注重“请进来和走出去”。所谓“请进来”就是加强学校与司法机关的联系,邀请有关的司法人员上台讲课,做法制报告。所谓“走出去”则是在当前学生课余时间较多的情况下,将学生带出课堂,在课外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法制教育活动,做到法制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而取得良好效果。总之我校会努力探索,增强法制教育的时效性,促进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实现学

5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保持校园内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和推动我校法制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校工作。

7.中学化学教学怎样渗透环保教育 篇七

1. 挖掘教材内容,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 环保教育的内容具体渗透到每一章节中, 教师应适时结合教材、紧密联系实际, 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 让学生树立生态环境同人类休戚相关的意识。如教学“空气”这一节内容, 我联系前几年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石公桥镇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食堂由于燃烧劣质煤排放大气污染物, 影响了学校食堂后面农民种植的庄稼的生长, 并导致严重减产;食堂附近的一幢教学楼无法正常教学, 严重损害师生身心健康, 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这一具体事例来说明空气污染的危害。又如在“爱护水资源”教学中, 联系具体事例说明水污染的危害。我列举了1972年日本水俣湾将含汞的废物排入河水, 汞以食物链从浮游生物—鱼—人逐级富集, 生成有机甲基汞化合物导致民众中枢神经损伤的中毒, 中毒者达283人, 死亡60人。这样学生们不仅从书本上了解到淡水资源的宝贵, 更明确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另外, 在教学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影响这一节时, 我指出CO2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绿化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 放出氧气, 供给人类进行生命活动, 改善环境质量, 但是过多地向空气中排放CO2会引起温室效应。我着重分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原因, 讲述温室效应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危害, 并且引用了科学家的预测:百年内上海海平面将上升3m, 21世纪末地球上平均气温升高5~6°C来说明温室效应的危害。

2. 进行专题讲座, 增强环保意识

进行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的专题讲座, 使学生明白污染和保护是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最大矛盾。为了丰富人们生活, 就要生产各种化学产品, 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从人体健康的角度, 必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而要解决污染问题就要从切断产生污染的根源着手。教师可组织专题讲座介绍常见的污染种类及其危害, 如: (1) 白色污染, 主要是聚乙烯, 聚氯乙烯废弃塑料物给环境带来污染, 因为它们难以降解, 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2) 酸雨, 主要是大量含硫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产生的, 酸雨易污染河流、土壤, 腐蚀金属, 危害人体健康; (3) 光化学烟雾, 汽车燃料燃烧和工厂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引起的污染, 使人和动物的呼吸道发生病变; (4) 温室效应, 大量矿物燃料燃烧, 结果使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升高, 产生极端天气; (5) 土地沙漠化, 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 (6) 赤潮, 水中氮、磷含量过多, 水生植物繁殖过快, 消耗水中氧气, 最终导致鱼类死亡, 水质变坏。针对上述污染,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解决上述污染所采取的措施。

3. 通过实验教学, 树立环保意识

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可先在集气瓶中盛装一些Na OH溶液用以吸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SO2, 防止SO2污染空气。教学第八单元生铁的冶炼, 可指出增设尾气处理装置, 目的是为了防止CO污染空气。学生的分组实验, 教师要指导学生规范操作, 严格控制试剂用量, 实验时产生的废液要倒入指定的废液缸内, 不能随意扔向水槽或倒入下水道, 教师要将废液缸中的废液及时处理或综合利用。

4. 通过练习, 探讨解题方法, 渗透保护环境能力

如讨论由铜制取硫酸铜的制备方案, 理论上可采用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得:Cu+H2SO4 (浓) =Cu SO4+SO2↑+2H2O。当我启发学生该反应中有SO2气体产生, 学生马上想到SO2会污染空气, 不利于环保, 接着我又问那有什么别的方法可制Cu SO4呢?学生们便提出了先用空气使铜氧化生成氧化铜, 再利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方案, 即:。通过类似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 开展课外活动, 培养环保意识

如我校附近的兰河过去清澈见底, 可以饮用;可现在河水浑浊, 水质发黑。针对此现象, 我校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调查:调查水被污染的原因, 并写好调查报告。同时组织学生清理河道两边的垃圾, 特别是废弃塑料垃圾, 并进行统一处理。此外, 还让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 宣传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倡导居民使用无磷洗衣粉, 不要向兰河附近乱扔垃圾。

8.中学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八

关键词:初中;语文;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80-01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青少年犯罪率却不见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学校法制教育的缺失。所以在新时期的教学中需要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在课下讨论中、在作文写作中注重法制教育的渗透,找准法制教育契机,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制意识。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课堂是学生知识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场所。法制教育归根结底是人性的教育,语文作为一项人文学科,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认知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当地把握分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例如在讲授课文《孔乙己》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了解到文中提到孔乙己争辩别人侮辱他清白时,有人回答他:“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以及下文中由于孔乙己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丁举人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为了有效地渗透法律教育,我在课堂提出“孔乙己偷何家的书、丁举人的东西是否构成犯罪”,“何家人吊着打孔乙己以及丁举人打折了孔乙己的腿又是否构成犯罪”,然后让学生展开充分、有效的辩论。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辩论,认识到孔乙己偷书行为虽为人所不齿,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和道德的惩罚,但是何家人吊着打他,如果这发生在现代社会也构成了犯罪;同时孔乙己偷丁举人家的东西理应受到惩罚,但“罪”不该被打折腿,致伤致残。通过辩论学生认识到既要谴责孔乙己的偷盗行为,同时何家人以及丁举人家的残暴行为也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学生一方面无形中学习法律知识,例如盗窃罪、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构成的知识,认识到孔乙己“偷盗”行为中什么是道德范畴应该受到谴责、什么是法律范畴应该受到制裁,另一方面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从而在論辩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水准。这样以来,法制教育就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得以体现,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

二、在课下讨论中融入法制教育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知识的讨论、总结、复习与巩固。所以在课堂法制教学之余,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课下的法制内容讨论。因为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积累、不同的情感认知,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学时,也应适时融入法制教育。例如在教学《孔乙己》之后,根据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思考:如果孔乙己生活在当代,会有哪些不一样的际遇?让学生认识到在我们国家,对这样的弱势群体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来保护他们,保证他们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第八条;《失业保障条例》第十九条。让学生认识到假如“孔乙己”生活在我们中间,法律会保护他,社会会帮助他,广大民众会关心他,他的悲剧一定不会重演,让学生能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课文内容的解读,在提升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了解的基础上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优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珍惜幸福生活的品质。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项目,也是学生个人情感、个人知识、个人思维的一个综合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能够让学生将法制理论与自身的生活实践、情感思维相结合,更好的提升法制教育的效率。因为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由于它们在选题方面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而且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教师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可以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就能够将条条框框的法制知识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进行综合梳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法制知识学习有效性。

上一篇:钻井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下一篇: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