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真善美德

2024-08-31

美术教学中的真善美德(共5篇)

1.美术教学中的真善美德 篇一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 在现代化建设中, 在大力发展生产力, 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 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 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 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 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学历史教材蕴涵着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针对当今改革开放形势和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实际, 我认为应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 精忠报国

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气贯长虹、戚继光英勇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天华钟鸣狮吼、谭嗣同快哉赴死, 都是在国难当头之时, 或为国御侮, 或抗争不屈, 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2. 天下为公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 如墨子推崇的“摩顶放踵, 利于天下而为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范仲淹主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顾宪成的“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孙中山提倡的“天下为公, 大同世界, ”这种崇高的志向和博大胸怀, 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 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英语并不等同于专业英语, 它的最终培养目标是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 教材的编写也应朝这一方面靠拢, 在内容上增加文化背景知识, 在任务设计上将听、说、读、写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糅合起来, 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文化意识。

(3) 教师应有相应的文化意识

英语教师的工作是教授英语这一语言知识, 教学的好坏往往由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决定, 而试卷中的语用知识仅占极小的一部分, 因此, 他们没有提高自身文化意识的动力。此外, 大部分教师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了解的也不多。由于手边没有现成的材料, 平时缺少培训, 教学大纲没有这一方面的要求,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工作中,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能是零星和散乱的努力。

(4) 文化教学的内容难以确定

在一个学期的实验中, 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 对中职生进行了一定的文化输入。但是由于实验无法遵循系统的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的选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缺乏科

3. 勤劳节俭

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勤劳俭朴的美德, 所谓“奉公以勤, 律身以俭”, 史书上不乏这方面的箴言, 如“一生之计在于勤”、“由俭入奢易, 由奢返俭难”、“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等。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如马钧发明翻车、李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都是劳动创造世界的生动事例。

4. 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传统意识, 提倡做人要“刚健有力”, “自强不息”, 为事业要“废寝忘食”。自强不息, 奋勇进取, 表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志气, 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历史上不乏前人自强不息之记载, 如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左丘失明而作《左传》;孙膑双脚被膑而作《孙膑兵法》;司马迁被处宫刑而发愤十五年著述成《史记》……这些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生动事例, 将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勇进取。

5. 立志勤学

从古到今, 炎黄子孙立志勤学的言论、事迹比比皆是。从古人的韦编三绝、墨池、划粥、悬梁、刺股、囊茧、映雪、借书、挂角到今人的为民族昌盛而学, 为中华崛起而学, 其精神感人至深。立志勤学是一种民族责任感, 是人才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 也是事业成功、国运昌盛必须具有的精神。

6. 仁者爱人

孔子最早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要教育青少年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 做到“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杰出人物热爱人民的事例, 如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扁鹊周游列国, 为民治病救命;林觉民“将爱你 (妻子) 之心去爱天下的同胞”;罗盛教舍己救人的壮举, 都充满着对人民群众关心、热爱之情。

三、历史教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教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有两条:一为历史课堂

学依据。

(5) 文化包容性

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同时, 我们应尽力减少学生民族中心主义态度, 避免用我们自己的文化、道德、价值观的标准去衡量、评判异国文化, 同时又要避免盲目追随, 模仿异国文化。而应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 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 使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得体地进行交际。

总而言之, 要真正有效地掌握和使用语言, 只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是不够的, 还必须学习同语言有关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对于中职生而言, 由于他们的目标不是升学, 而是就业, 因此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他们较为现实的目标。文化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才刚刚起步, 从制订大纲、编写教材的政府部门和教育专家到实施教学的每一位教师, 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上都还不甚清晰、明了。本文仅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能摸索出一条成功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文化教学之路。

(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教学, 一为历史课外活动。这里, 就历史课堂教学方面谈些做法。教师是历史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他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有意识地选择德育内容与手段, 达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

1. 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的德育目标

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时要明确、具体, 而且具有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应当以此向学生进行做人要德才兼备的教育。在制定目标时, 还要注意恰当。如果脱离了所教内容空设目标, 或超越学生水平制定高深而不切实际的目标, 都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 深入研究教材, 把握丰富的德育内涵

中学历史教材涉及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 十分广泛, 其中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教师应该时刻把“给青少年播下传统美德种子”作为己任, 深入研究教材, 努力挖掘教材中包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 并作统筹安排, 通盘考虑。根据各个时期教材内容制订施教计划, 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任务。

3. 选择恰当的施教方法和手段

一是要寓教于史。叙述历史时, 应始终用丰富鲜明的事实来揭示传统美德思想,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中提高认识, 懂得道理, 逐步形成有关的观念和信念。二是要启发诱导。思想教育不能采取硬灌的办法, 而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从中悟出真谛, 在心灵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三是要联系实际。一些学生不爱惜劳动果实, 浪费粮食比较严重, 针对这种现象着重讲提倡节俭, 爱惜谷物的事例。四是在教学中进行情感陶冶, 使用电化手段作为辅助会收到奇效。利用电化手段可创设情境, “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和人物, 调动起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 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 从而进入历史角色, 受到感染和教育。五是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 孔子常举尧、舜、周公等人作为榜样, 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针对中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历史人物的成长道路、创造发明、英雄事迹、豪言壮语或隐性的内容进行讲述, 在学生的心灵中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六是对比分析。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比较教学, 可以收到烘云托月的教育效果。中国历史上有对祖国对人类做过杰出贡献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艺术家, 也有碌碌无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恶霸、流氓、地痞;有为保卫祖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爱国主义者, 也有委身外敌, 卖国求荣的不屑之徒。将这些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分析, 可使学生明白如何做人的道理。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 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 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 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 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 激活课堂, 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激活英语课堂教学的四项要求是:

一、导入活跃式———带着兴趣, 带着思索

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 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 使学生都能带着兴趣去学习、理解课文呢?现代教学论强调的是creative, 要求的是培养创造性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既能拓宽思路, 又能以最佳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 可采用一种新的手段导入课文, 学生热情高, 进入角色快。例如:在讲大家都熟悉的足球“Soccer“一课之前, 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When you hear or see the

word“soccer/football”, what's the first word or expression appearing in your mind?问题

很简单, 主题也熟悉, 因而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高涨起来, 并纷纷展开各自的联想。可把他们的联想一一罗列在黑板上, 归纳在不同的板块中, 便于总结。从黑板上罗列的内容来看, 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 联想是丰富的, 几乎人人参与, 且无重复。虽然由于时间与黑板大小关系, 展示的还只是学生说出的大部分的联想, 但已能看出它基本上覆盖了课文的内容。在以后课文的学习中, 无论是掌握课文的质量还是速度, 都是令人鼓舞的。

二、形式求活泼———方式多样化, 发挥主动性

说起课堂教学, 人们就会想到这样一个教学模式: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布置作业。课堂活动为: (1) 听:听老师、听录音、听同学; (2) 说:背诵、回答、小品表演; (3) 读:读课文; (4) 写:作业巩固。无可厚非, 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它一定的合理性, 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已习惯此教学方式。但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课堂缺乏生气, 学生缺乏活力。学生为学而学, 一个字“苦”。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 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 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 多法配合, 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 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 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态会使人产生厌倦, 学生如发生厌倦感, 任其加深, 那他上课时就会情绪低落, 注意力不集中, 即使是最积极的学生上课期间有时也会跑神或心不在焉。为振奋学生的精神, 让学生思路重入正轨, 为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激情, 让学生思想集中, 可不断采取新的教学手段, 采取让学生眼、耳、口、手并用的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 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三、探索有活力———思维有深广度, 见解有创新度

在某些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的动机不明确, 老师也只是让学生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 尽管参与人次多, 课堂活跃, 但学生毫无主动性, 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因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如果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 通过活动学生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 那才是学生的有效参与。而教师能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之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思维, 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 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2.美术教学中的真善美德 篇二

欣赏诗歌离不开对诗歌意境的把握,把握意境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景是诗之境,情是诗之意。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我就以抓住诗歌描写景物的语言,运用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鉴赏方法来体会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要想把平日活泼好动的男生带入到这种诗歌的境界,我首先必须要投入进去,用我的情绪一点一点地感染学生,使他们尽快地进入到课堂气氛中去。那么如何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考虑了再三,我决定来点耳目一新的导入,用声情并茂的诗样的语言为他们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课堂氛围,让大家不知不觉地走进美妙的诗歌国度中去。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时刻不忘用一些优美、生动、形象的“诗歌语言”有意识的让他们进入到诗歌的境界中去。

二、引导寻美,让学生感受美

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那么到底康桥具有什么样的魅力会使诗人如此痴迷呢?诗人运用了哪些不同的意象和意境抒发对康桥的情怀呢?这两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康桥的魅力,并初步掌握从诗歌的意象入手鉴赏诗歌。

一节课如果能从课文中找到几个独特的新鲜的语言支点,去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燃烧起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这就是一堂有意义的语文课。这首诗歌中,为什么康桥的“金柳”,在诗人心中却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到底是什么?我在网上搜寻到一张剑桥的图片,看着那康河岸边夕阳照射下的柳树,我立刻顿悟了“金柳”“新娘”之间的相似点:康桥的柳树枝条细长,树形葱郁浓密,顺光的犹如女子秀美飘逸的长发;逆光的犹如女子披上了一块柔美的红盖头,这不就是中国传统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吗?而新娘是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诗人对康桥的爱恋,绝不亚于一个中国新郎对新娘的爱恋,康桥的魅力不亚于新娘在他心中的地位。所以我把着眼点立足于“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这几处关键的意象,顺势引出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饱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客观物象) + (主观情意)= 意象。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最后,我尝试着让一个学生的领读和全体学生应合的伴读,来营造“宁静、美丽、自由、和谐”的意境,学生们通过朗读已经完全融入诗歌的意境中去了。

三、引导想象,让学生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再别康桥》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整节课中,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但是毕竟,只能在某个程度上启发学生去领悟一个道理:其实诗歌没有那么难以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诗人。现实中的很多场景,只要我们加以细心观察都可以发现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感受美,这是我本课教学希望达到的一个长远目标。

课后反思:

( 一 ) 过于注重课堂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引导

这堂课里,我太过于重视课堂设计的完整性,教学环节的完成不自觉的在个人意识的主宰下实现,因此也忽视了课堂上出现的细节。其一是在教师让学生想想《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母校怎样的情感时,学生的答案纷呈,有依舍、眷恋、热爱、别离的忧伤等,而我只抓住“依恋”和“喜爱”之情,细微之处见真功,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不容忽视,细节的处理得当与否,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 二 ) 侧重教师主导发挥,忽略学生主体调动

课后让自己耿耿于怀的就是研读诗歌部分,原本的设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发挥:1. 哪些诗句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 2. 诗人依恋康桥、喜爱康桥,尤其爱康桥这里的什么? 3. 它们美在哪里,能赢得作者如此的喜爱?可是课堂教学的结果却变成了问答式,而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却成了主体,学生只成了回答者和倾听者。其实,即使在学生的理解感悟有障碍时,教师也应多设台阶让学生逐步完成理解和感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课堂结构的完美。

教学工作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或许因为有了遗憾,才有了反思,才有了更高的追求。

摘要: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每每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股温馨浪漫的气息总是扑面而来。《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本文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发现它的美,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美呢。

3.试论当代高校德育中的美德教育 篇三

进入新时期以来, 高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改进, 改革举措频出, 其对大学生实施完整而有效的美德教育, 则是近年来高校德育的一大创举。

一个时期来, 高校德育弊端多多, 而目标定位不当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德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讲, 当前德育方面的很多问题, 皆因长期以来德育目标定位上的缺陷所致。尤其是德育目标的世俗化、功利化与同一化, 造成了高校德育现实处境的平庸与尴尬。

有的打着“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旗号, 反对在德育目标设定上的必要超越, 热衷于将德育目标世俗化为所谓的“德育量化考核”, 并具体化为“公约”、“手册”、“守则”、“规范”、“忌语”等。事实证明, 这种“规范”式的世俗化德育, 完全不能在人的内心深处唤起道德完善的感动与激动, 更无法引起对真善美的渴望。

有的高校制定和施行学生德育考评机制, 试图通过一些具体指标给以量化考核。在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和正面引导效应的情况下, 一些学生为了考核加分而“努力”学习、工作和做好事。这种带有明显功利目的的行为, 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得到有效引导和良性转化。这些经过“量化”了所谓德育指标, 除了培养斤斤计较、唯利是图、善于钻营的小人, 不可能有任何正面的育人效应。

更为令人尴尬的是, 我们在德育目标设定上搞“齐步走”、“一刀切”, 习惯于用一个统一模式去塑造所有的教育对象, 缺乏层次性、渐进性和个体差异性。更有甚者, 在德育生活实践中, 将德育目标倒挂成“倒金字塔状”, 形成了“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法制教育, 对大学生只进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的乖谬格局。

那么, 有没有这样一种德育, 既适合对大学生的公共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又能促进个体以“自我实现”为旨归, 主动地进行道德修炼, 自觉践行道德理想;既能指导其言行举止在当下呈现一种积极进取、昂扬奋发的道德状态, 又能使其始终志存高远, 永葆崇高的道德追求;既能保持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所受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训练得以延续, 又能在高校这个人生的新阶段, 有更新更高更美好的道德追求?我们的回答是:有的, 这就是美德教育。

所谓美德教育, 是相对一般道德教育而言的一种更“高级”的德育形态;如果说一般道德教育是以社会对个体的底线伦理要求为价值导向, 而美德教育则是以美德伦理为价值导向的德育形态。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说:“一般的道德是针对多数人的起码的一般性的道德要求, 而美德是针对先进分子的较高的道德要求。”[1]美德伦理价值取向下的高校德育, 以培养具有美好德操和高尚品德的人为目标, 把大学生“提”到道德精英的高度来加以教育和要求, 不仅要求他们不能违反底线伦理, 更要求成为道德上的楷模和典型, 为社会普通群众树立道德榜样, 为推动社会风尚的整体好转和优良美德的代代承传作出贡献。[2]

总而言之, 美德教育作为当前高校德育中的一种高级形态, 是一般道德教育的升华与提高, 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德性教育, 是真正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实施美德教育, 首先是美德认知教育。当一个人在中小学受过一定的公共道德教育和道德训练之后, 已经理解并能维护公序良俗, 也就完成了作为社会人进入社会的起码的道德准备。但“求知学习是人的固有本性”[3], 在达到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敬业爱岗、爱国诚信等一般公德要求之后, 来到高校为实现人格的进一步完善, 以获得个体发展的自由与超越, 便会产生更高的道德追求。于是, 一种超越一般道德认知教育的美德认知教育便成了精神需求。

当代高校的美德认知教育, 包括对传统美德认知和当代美德的认知, 其中因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 又分中华视阈的美德认知和西方视阈的美德认知。

中华视阈的美德认知教育, 包括中华传统美德和当代美德认知教育, 也就是要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美德一些范畴, 即由儒家所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八德) 或仁、义、礼、智、信 (五德) 等, 须一一明了其内涵和外延, 懂得其伦理价值意义。随着年资的增长与学业的精进, 其美德学习的内容还可以沿着这个思路进一步加深和拓宽, 直至由人际美德教育上升到环境美德乃至宇宙美德教育。

美德作为一个历时的概念, 是有其时代性的, 当代的社会生活与社会风尚必然产生出当代的美德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新时期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以党和国家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十八大”所确定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 通过研究、整理、抽象出中华当代美德教育一些基本范畴, 以便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有针对性、有时代特色的美德教育, 以达到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目标。

人类的文化总是相容互补的, 美德也不例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高校学生未来肩负着与不同文明进行对话的重任, 因此西方视阈的美德认知教育, 也应该而且必须是高校实施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笔者不同意有人在这方面将中西对立起来, 认为近些年中国高校出现的道德滑坡、学子行为失范是中华传统道德失落而“西风东渐”的结果) 。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苏格拉底是与我国孔子齐名的伟大思想家, 其与弟子关于美德的探讨构成了西方伦理的基础, 深刻影响了西方两千五百多年的精神生活和经济生活。苏格拉底最早认识到知识和德行的关系及教育在德行培养中的作用。他认为, 理性是人生的根源, 知识是最高的善行;美德基于知识, 教育则是美德和知识的源泉。他把人的理性、美德、知识、善行统一起来, 并通过教育来实现。这是苏格拉底哲学和伦理学的主题, 也是他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论述, 并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 知识是美德的本质[4]。

此外, 关于美德的论述, 西方思想家中有影响的还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蒙田等, 特别是蒙田的关于“快乐、幸福与死亡”之于美德的观点, 更是一种与日常生活内容密切相关的美德理论, 值得我们很好地挖掘和借鉴[5]。

在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 当代大学生正置身于利益主体、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中。同时,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 是否具备健康人格是衡量大学生合格与否的客观尺度, 而是否具备美德人格则是决定其将来发展高度的首要因素。当代社会不仅仅需要大学生获取足够的专业知识, 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更需要大学生具备高尚的美德和生活的智慧, 只有这样, 将来才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实现人生价值。那么当前背景下, 高校该如何实施美德教育呢?

(一) 以现行德育网络为基础, 构建高校美德教育共同体。

我国高校有现存的德育机构及网络, 美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一部分无需也不必另起炉灶。按高校现行的体制, 主管学生德育的一般是党委宣传部门领衔, 相关工作部门为学工处和思想政治教学部门, 此外还有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 主要师资是教学部门的思政课教师与学工部门的辅导员教师。这些资源要按“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原则实现整合, 构建高校美德教育的共同体, 共同完成“以德导行、以德化人”的崇高使命。具体分工是:学校宣传部门、共青团和学生会, 负责学校美德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学工处及辅导员队伍负责美德教育活动的组织, 主要是校内的美德践行活动和校外的美德社会实践活动;教学部门及思政教师负责美德教育的教材开发与有关知识传授。

美德教育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观念的传递, 往往受传递者的影响, 因此教师很关键。必须强化德育教师的培养工作, 优化其知识结构, 增强其德育创新能力, 提高其人格感染力, 充分发挥德育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同时, 要切实稳定德育队伍, 从各方面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他们做好德育工作创建良好的事业平台。

(二) 以“两课”为平台, 开展美德教育进课堂的专题研究。

“两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 是高校实施美德教育的基本平台。因此, 要组织“两课”教师开展专题研究。一方面要以美德为专题, 结合中国国情, 结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特殊需求, 从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精华中进行梳理和归纳, 形成专题性的美德教育教程, 如“中华传统美德观念概述”, “西方古代思想家的美德观念和城邦理想”, “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的当代美德观”, “个人的美德追求与自我实现”, 等等。使之进入课堂, 帮助学生学习美德知识, 形成美德认知, 培养美德意识, 进而生成美德愿望, 产生美德行为。另一方面, 要认真探索美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总的思路是“以知启智—以智养德—以德导行”, 具体教学中可多组织一些生动的案例, 借助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启发式讨论法, 帮助学生求美德之知, 明美德之理, 养美德之性, 践美德之行, 塑美德之人。[5]

(三) 以“第二课堂”为主阵地, 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美德。

任何知识的学习, 审问、博学、精思的目的乃在于“笃行”, 美德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

从完整的德育意义上看, 美德知识的学习作为高校德育实施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必须要通过学生的道德内化转化为美德实践, 而且美德实践比美德知识的教授和获得更为重要。离开了美德实践, 美德教育的效果将无从检验, 美德的价值也因无从落实而变得毫无意义。因此, 当前的高校实施美德教育要以开放型的德育模式为前提, 在美德知识教育的基础上, 着力强化学生的美德实践, 积极开展以美德教育目标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为此, 要努力做到两个“充分发挥”: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大学生美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美德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切实解答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课题和根本问题。这样坚持数年, 形成具有特色的德育实践项目, 真正达到提升高校德育品质的目的。

(四) 以公平正义、平等博爱、民主自由为理想, 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美德智慧人才。

21世纪将是以成熟化、信息化、合作化为特征的“新国际化”时代, 作为这个时代的精英群体———当代大学生, 应该而且必须具有“新国际化”的美德意识, 即你的美德标准必须具备全球普适性。当前, 公平正义、平等博爱、民主自由被公认为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德标志, 被学界称之为地球人的美德理想, 所以, 高校在实施美德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具有这样的高度。根据哈佛的经验, 就是以“关心地球、适应变化、友爱合作, 以及相互理解、相互依存、求同存异”为美德准则, 着力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治主体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和全球意识, [6]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现状, 预测世界发展的趋势, 使之具有海纳百川、胸怀宇宙的开阔胸襟和美德智慧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 “美德即智慧”) , 真正成为有德有才有智慧的公民。

摘要:高校德育平庸与尴尬的现实处境使得美德教育引起关注并达成共识。高校实施美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大创举。美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高级形态, 是道德教育的升华, 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德性教育, 是真正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讨论了“高校为什么要实施美德教育”“应实施怎样的美德教育”“如何实施”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高校德育,美德教育,美德范畴,美德智慧

参考文献

[1]于光远.我的教育思想[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1:281.

[2]马唯杰.底线伦理还是美德伦理:兼论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J].现代大学教育, 2005, (3) .

[3]靖国平.从“知性人”到“智性人”:当代教育学人性假设的转型[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 (4) .

[4]见拙文.从关于“美德”的讨论看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J].青春岁月 (学术版) , 2012, (9) .

[5][美]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华夏出版社, 1987.

4.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篇四

学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者, 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因此, 作为教师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以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为己任,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 以古今优秀人物为榜样, 以课堂教育为主体, 以校内外各项活动为辅助,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课堂教学, 将传统美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一、寓传统美德教育于教育环境之中, 营造良好的教育时空

教室内的板报是学生通过自己编写和绘画完成的。它把每个学生带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里, 让每个人分辨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教室里的标语“试试就能行, 拼拼就能赢”让学生以此来鞭策和鼓励自己, 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拼搏精神, 锻炼和陶冶学生的意志力和高尚的情操。

二、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全面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说明书中自有道德观念的理论。地理教材中每一章节都有德育知识的渗透, 因此通过理解教材内容, 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例如在学习《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一节时,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了解爱国也是传统美德教育之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又是在课堂中学习各学科知识, 所以寓传统美德于学科教学之中是最为重要的。

三、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提高学生的传统美德素质

学生在校的集体生活丰富多彩, 他们可以通过看“新闻联播”等了解国家大事, 了解国家、社会的发展变化, 同时在学校班级的宣传活动中, 让学生了解和关心社会、学校, 从小树立责任感, 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学校通过开展“学做文明人”的竞赛活动和“我为父母做件事”的活动, 可以从内心深处挖掘出孩子们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 让同学们有意识地参与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中来。

5.将美德教育渗透到文言文教学中 篇五

一、从对人物、事件的分析中, 领悟作品无穷的精神力量,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 写人、写事的文言文占很大比例, 这些“事有人为, 人因事显”的生动故事, 最易诱发学生的兴趣, 激起学生的情感。因此, 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常规的讲解后, 可让学生对故事进行复述, 并畅谈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认识和看法。而这些历史上的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 对后人具有警示和训诫作用, 这正是教师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契机。

二、接受前人思想精华, 受到优秀文化思想的熏陶, 从对思想、精神的挖掘中, 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年的丰富积累, 其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智慧总结, 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丰富和全面。初中文言文中有很多文章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之作。如《论语》《孟子》《爱莲说》《岳阳楼记》《陋室铭》等。教学中, 可以在梳理文章内容后让学生明确文章所传达的思想主张, 所提倡的主体精神以及这种思想、精神在长期历史延伸中所铸就的民族性格特征。“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有孔子的谦虚勤学;“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范仲淹先人后己, 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斯是陋室, 唯吾德馨”有刘禹锡安贫乐道的节操……这些名言警语脍炙人口, 起着劝诫、警示的作用, 有着让人铭心刻骨、感念不忘的力量。

三、在诵读训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大多短而精, 文章大都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 适于诵读。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 常在文章的结构段落及句式等方面的安排上有所体现, 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利用领读、分读、齐读等方式有感情朗读, 能突出显示作者的思想感情,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从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四、在背景介绍、知识短文、课外阅读中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 每一篇文言文前几乎都安排有背景介绍,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取舍或补充。而一些文言文后还附有一篇与课文有关的、有趣味的知识短文, 在对背景及知识短文进行介绍时, 也可不失时机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醉翁亭记》一文的阅读提示中简介了欧阳修“四岁丧父, 家境贫寒, 母以荻秆画地教读”,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那种自强不息、立志勤学的精神,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中太守能与民同乐的思想根源。

上一篇:学生会总结讲话下一篇:庸懒散虚问题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