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熏陶的作文

2024-10-16

文化熏陶的作文(8篇)

1.文化熏陶的作文 篇一

文化熏陶 教育感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一个民族的魂。戒毒场所的文化是日夜奋战在教育矫治一线的司法警察的魂,是接受教育积极改造的戒毒人员的魂。充分发挥所区文化的教育矫治功能,能有效促进民警执法价值追求与劳教、戒毒人员改造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实现文化育人。

场所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包括民警的执法素质和戒毒人员的改造质量,这种提高不是外力的加强,而是内在的自觉,是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高尚的精神塑造,优秀的榜样鼓舞,多元的文化构建实现的。

所区文化的本质功能就体现为教育矫治功能。一方面,所区文化与常规管教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另一方面,所区文化是对常规管教工作的重要补充,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戒毒工作落实 “首要标准”的目标、对戒毒人员进行“修复”与 “再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所区文化提倡什么、崇尚什么、主张什么,戒毒人员的注意力就会转向什么,并发生相应改变。在所区文化无形氛围的感染下,戒毒人员在参与所区文化建设、共享所区文化成果的过程中,会再造精神、品质、性格和行为习惯,从而具备回归社会、立身处世的基础和条件。

那么如何让高墙内的戒毒人员消除恐惧、孤独、厌恶、自卑心理,调节不良情绪,保持身心健康,培养健康的人格和价 值取向?焦作市太行戒毒所通过开展所区文化建设,用文化的雨露去滋润戒毒人员干涸的心田,使其学会用文明和智慧洗刷灵魂的污垢,自觉戒毒、积极戒毒。同时所内还积极开展创建现代化文明场所活动,所内的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所设施配套完整,功能完善。场所还购买了一批篮球、羽毛球、运动器材以及60套太极服和太极扇等文体活动用品,在春节、元旦、“五一”和中秋、国庆节期间组织戒毒人员开展篮球、羽毛球、拔河和打太极扇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场所内图书室、阅览室、教室等文化场所设施完备。所内还专门拔出专项资金为戒毒人员订阅各类报刊、杂志,现所内图书室、阅览室存书近3万册,是戒毒人员学习文化,汲取文明和智慧的精神食粮。所内有线电视系统、广播系统、电化教育系统、亲情电话平台等设施的完善,满足了戒毒人员了解社会、沟通亲情的需要。利用所内小报《启迪报》、墙报、黑板板等文化载体,激发戒毒人员创作热情和自我改造的积极性。所内操场绿草如茵,花圃花开相映成趣,楼层、娱乐室、操场摆放各种盆花卉,美化了改造环境。文化走廊两旁和各学员宿舍分别悬挂着“行善”、“真善美”、“明礼”、“诚信”、“进取”等警示语,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如果说场区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是基础,那么文化的熏陶教育方式则是不可或缺的途径。一年来,场所以主题教育为载体,探索所区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充分发挥所区文化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的功能。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专题思想教育活动,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增强了劳教、戒毒人员审美意识和审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意识;开展《经典国学文化》专题思想教育及感恩尽孝教育活动,教育戒毒人员学会感恩尽孝,重塑道德观念;开展“红色文化进所区”专题思想教育活动,组织戒毒人员学习红色书籍《历史的选择》,观看《唐山大地震》等 “红色影片”,传唱 “红色歌曲”“励志歌曲”等活动,使戒毒人员学会缅怀尊重革命先烈,端正改造态度,做到自警、自省、自励、自强,激发爱国热情,重塑美好人生。

焦作市太行戒毒所的教育改造工作正是通过所区文化建设这个平台,进一步发挥教育改造的多重功能,从而达到用一种思想点燃另一种思想的效果。这种教育涵盖到对戒毒人员进行思想、文化、技术、管理、劳动和出入所教育等六大方面的内容。一线警察落实戒毒人员个别教育承包责任制;同时所内还聘用有教学经验的警察为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对戒毒人员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并联合市职业培训中心、市交通技术学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教学培训机构进行办学,对戒毒人员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利用戒毒人员家属、社会团体、成功人士对他们人员进行社会帮教;联系用人单位到所内召开期满释放人员就业推介会,做好安置帮教衔接工作。从而构建起“大教育”的网络,切实做到用一种积极的思想去点燃另一种 消极的思想,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事实证明,久熏幽兰人自香。在民警的教育管理以及传统文化的熏陶引领下,据统计,仅戒毒人员而言就出现了 “十多十少”的变化:正确认识戒毒重要性的多了,不服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的少了;安心场所戒毒的多了,违反戒毒制度的少了;对吸毒违法性、危害性认识深的多了,认为吸毒不违法、与他人无关的少了;感恩党和政府关怀的多了,对国家和社会不满的少了;认为毒能戒的多了,戒毒信心不足的少了;言行文明的多了,言行粗鲁的少了;自觉康复锻炼的多了,行为懒散的少了;主动学文化、学技能的多了,抱着混日子想法的少了;向家人汇报戒毒生活的多了,索要钱物的少了;乐意接受帮教的多了,抵触帮教的少了。

正所谓,人能改变环境,也能被环境影响,古有孟母三迁,为的就是避免孩子受到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能让一个人往正面、阳光的方向发展。同样,一个原本负面、阴暗的人在长期接受美的环境与教育后,也会向正途迈进。正如同王尔德曾说过的:“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这是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焦作市太行戒毒所 陈碧红)

2.文化熏陶的作文 篇二

唐代茶具可以说是茶文化中“和”、“敬”、“洁”等精神的形象展现。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不仅对茶具的釉色、纹饰、造型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样茶具背后的文化内涵也与其有关。

唐代的茶文化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表现:一种是以皇亲贵族为主的宫廷茶文化,茶具的设计较为注重细节、崇尚奢华繁缛之感,多仿金银器的造型,以彰显皇家权威;另一种是以文人雅士、僧侣为主的民间茶文化,作为唐代主要的饮茶群体,带动了民间饮茶之风的盛行。此外,对茶的讲究以及对茶具的严格要求,促进茶具的专业化。

茶具中反映出的民间茶文化主要分为三种,首先是对儒家思想“中庸”、“仁礼”的融入,无形中使得茶具造型倾向于浑圆饱满、自然实用,此外装饰纹饰中很多书法、诗画的使用,为茶具增添了文人情怀。其次是对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反映,装饰讲究浑然天成,注重茶具材质本身的韵味,造型也多借鉴自然因素以追求自然清淡之感。最后是佛家思想中“精行俭德”的体现,不管是仿生茶具的出现,亦或是纹样中对佛家因素的借鉴,茶具的造型和装饰整体上呈现出简朴自然、清新博大的风格。

唐代的两种茶文化虽然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反映在茶具中都体现了一种讲究“和”、“敬”的精神,凸显了唐代茶文化的思想精华。

二、唐代陶瓷茶具的审美特征

1、精湛娴熟的工艺

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红火场面,其成就要归功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优质瓷土的选取,这一时期的茶具普遍质地光滑细腻,主要是因为多选用了含铁量较低的瓷土,唐代很多窑口如越窑、邢窑、瓯窑等正是使用了优质的瓷土加以揉练烧出了精美大方的青白瓷茶具。其次是造型技艺的创新,各种仿生茶具的出现,增添了饮茶过程中的乐趣,文人雅士也多“以物明志”,彰显自身的风度气韵,还有一些仿金银器的造型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为唐代茶具的发展增添了异域风情。最后是装饰艺术的改进,如长沙窑出现的模塑贴花装饰,纹样有狮子、人物、葡萄等,在器物上施以彩斑,然后施青釉。还有出现的一些装饰工艺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极大提升了唐代陶瓷茶具的艺术化内涵。

2、光洁玉润的造型

唐代陶瓷茶具中以越窑的青瓷茶具最为有名,不管是陆羽在《茶经》中的记载,亦或是文人雅士留下的诗篇,都对越窑的青瓷茶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的造型主要有碗、盏、杯、壶、釜等类型,它们的造型在各个时期有一定的差别:唐代早期依旧延续了隋代的影响,胎体厚重笨拙;中晚唐之后,在继承了前代形式的基础上,又有了一定的创新,造型方面开始变得圆润光滑、结构精炼简洁,形式多样,颇具地方特色,还有象仿生茶具的出现,极大丰富了茶具的艺术美,引人喜爱。

唐代陶瓷茶具的造型在设计中首先表达了一种实用化、专门化的思想。一方面,依据人们在煮茶、饮茶时的需要,注重饮茶工具的分工,将各类茶具专门化,注重配套茶具的组合,所以从唐开始茶具真正地从食具、酒具的独立出来,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化。另一方面,茶具的造型注重实用,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象盏托的设计就是为了防止人们在饮茶过程中防止烫手,并能起到固定茶盏而出现的。

其次,在满足实用、专业的基础上,唐代的陶瓷茶具也注重材料的质地和造型的美观,让茶具本身的实用与审美并存。越窑的青瓷茶具之所以在唐代风靡一时,与其材料的质地密切相关。由于饮茶文化的盛行,唐人对茶汤的颜色、茶具造型的精致细密十分看中,而越窑所产的茶具恰恰符合了这一点。此外,在设计茶具造型的过程中善于从自然因素中寻找灵感,选取优雅生动的形体,与固有的几何体巧妙地融合,丰富了茶具造型的艺术美。

唐代茶具在设计中不仅结合了本土的传统工艺文化,还充分吸收外来工艺的造型,特别是对金银器造型的模仿,最终形成了一种造型精炼而又气魄、丰腴而又清新的艺术风格。

3、写意雅致的装饰

唐代的陶瓷茶具在装饰上总体上表现为:以釉色的变化作为主要装饰手法,重视质地与釉色的结合,器面大多为素色,纹饰简单精炼,颇具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简单而不失气魄的装饰手法被南北方的各个窑口普遍采用,成为了唐代风靡一时的装饰手法。

唐代的装饰手法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关于釉色的变化。越窑的青瓷茶具被形容为“千峰翠色”,形容其釉色碧绿迷人,而且越窑青瓷的胎质细腻,施釉均匀,给人光滑润洁之感。《茶经》中所描述的“越瓷青而茶色绿”、“青则益茶”都说明,越窑瓷器中的青釉色完美呈现了茶汤的红色,同样也使得茶具更具有深沉含蓄之美,茶与器相辅相称、相得益彰,受到了唐代各个阶层的大力追捧。此外,许之恒所著的《饮流斋说瓷》中将唐代瓷器的颜色做了系统化,象青有天青、豆青、影青,黄有鹅黄、蛋黄等。这些丰富多彩的颜色,凸显了茶具装饰中对美的不断追求创新。

另一方面,茶具的纹饰也有了一定的创新突破。长沙窑的釉下彩绘,打破了茶具中青白釉色主导的局面,丰富了茶具的审美标准,开始单纯只注重釉色逐步向重视彩绘方向发展。装饰纹样也改变了以往注重植物纹样的运用,添加了动物的羽毛、抽象化的局部特征,还有人物的衣服纹样等等。不仅如此,从长沙窑兴起的以文为饰,将诗书画等表现形式融入茶具装饰的手法,迅速得到了普及和传播,为日后瓷绘艺术的兴盛埋下了伏笔。

除了釉色、纹饰的装饰外,装饰的工艺技法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象点彩、堆贴、划花等工艺,使得茶具的装饰更具艺术性,在展现了一种写意雅致的装饰风貌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唐代茶文化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唐代茶具也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造物思想,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无不体现出道与器的密切联系,形象展现了传统造物思想的精髓。

摘要:唐代的陶瓷茶具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物质载体,在符合功能性的基础上同样注重内涵的表达。本文首先从唐代陶瓷茶具所表现的茶文化精神谈起,对唐代陶瓷茶具的造型、装饰的审美性进行了解,体会茶具作为唐代茶文化发展的载体是如何展现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和思想精华的。

关键词:唐代茶具,茶文化,审美特征,造型装饰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协会编.《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2]姚国坤.《茶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

[3]陆羽.《茶经》[M/OL].

3.文化熏陶的作文 篇三

一、建设班级文化,营造和谐氛围

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环境布置让班级充满阳光,也给这群阳光般的学生一个很好的成长空间,处处体现育人的氛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浓浓的富有个性特点的班级文化就像甘甜的雨露,滋润着师生的成长。学生在这里展现魅力,品味成功,编织梦想,放飞希望。

班训:踏实做事,真诚做人,勤学苦练,品学兼优,创最佳班级,做最好自我。

班级寄语:班级因我而精彩,学校因我而骄傲。

班级口号:磨练意志,培养习惯,追求卓越,永不停步。

班级奋斗目标:齐心协力,学会做人,学风浓厚,纪律严明,做到友爱、踏实、博学、进取,要让班级称雄整个学校,争创最出色而优秀的班集体;。

周目标:每一周力争让自己有进步。

日目标:每天说一句使他人高兴的话,每天做一件利于他人的事,每天读一句名人名言,每天总结自己的一个优点和缺点,每天改掉一个不良习惯,每天使自己进步一点。

为着这个目标,我积极做好班级工作:两周召开一次主题鲜明的班会;坚持写周记,及时认真填写“心桥”,架设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课前两三分钟的演讲;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美文、音乐欣赏;建立学生档案,记录成长历程;能充分利用空间设计布置教室,从而增强班级的文化感染力,激发学生对集体的热爱,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由宣传小组的成员在教室前黑板的右侧每周书写两到三次名言警句,启迪并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由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制定了《班级常规考核细则》和《学生自律承诺书》,我亲自撰写了《班主任寄语》等,张贴在教室醒目的位置上,提醒大家认真维护和执行;每月出一期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墙壁的两个小展板分别张贴学生的优秀作业及艺术作品,张扬个性,展示才华,激励更多的学生;更新和丰富班级展示柜里的书籍,由图书管理小组负责相关的借阅,并组织读书交流及读书知识竞赛活动;由养花和养鱼小组负责管理班级花卉和金鱼,绿化美化教室,增添几分绿意和生机;教室墙壁张贴名人名言宣传画;扎实推进“人人有岗,人人有责”的工作,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培养爱学校爱班级的集体主义思想。

二、培养团队精神,激发竞争热情

一个集体坚不可摧的力量来自于大家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来自于大家为集体做贡献的热情。所以,班主任经常不断灌输“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思想,鼓励、评价学生时,我常说:少比聪明,多比勤奋;少比下,多比进。每次月考成绩分析,注重不断激发学生的斗志和热情。面对学困生班级建立了“帮扶结对”的活动,互帮互学,力求人人进步,人人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学校和班级争得荣誉,学生得到了锻炼,培养了能力,磨炼了意志。

具体措施:

1.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并两周写一次岗位日记,同时评选“岗位明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及对班级的强烈认同感。

2.加强班委会建设,让每个班委会成员都能发挥其引领作用和表率作用,协调班级的各项工作,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3.以“梅、兰、竹、菊、牡丹”命名五个小组,展开各方面的竞赛,尤其是在各科课堂上充分发挥小组互动合作的能动性,促使学生的各项表现能够量化并直观地显示出来,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4.激发学生对自己设定更高的追求,把“完成作业”变为“书写优秀作业”;把“做值日”变为“爱值日”。

学生学习成绩有进步,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了让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我采用各种方法来督促学生在学习上下功夫。具体办法包括充分利用早晨、中午、下午时间朗读、默写课文和英语单词,加强复习政治历史,包括学生自己出数学题,分三个不同的层次,由出题人讲解,互帮互学,学生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平时坚持做好预习和复习。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班级在各科的学习中都有所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自信、自豪的笑容。班主任更是为学生的成长而高兴,辛勤的付出总会有好的回报,班级各方面发展令人满意。

三、关注个性心理,引导个性发展

我们班有三十名学生,各个都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我欣赏着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扬其长,避其短。通过有效的思想工作,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尊重、和谐的关系,令人欣慰和满意;更可贵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经过小班化三年的学习生活,我班在每次的月考和期末统考中各科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涌现出一部分尖子生,基本实现了争创一流优秀班级的发展目标。

四、班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爱,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给予学生自我奋斗的信心。

1.树立远大理想

开展“学习为了什么”的大讨论,生发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学习的思想感情,一个连学习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谈得上爱祖国呢!

2.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找准自己在年级、班级的位置,经常对照比较。

3.制定学习计划

美好的理想要靠辛勤的劳动才能实现。为阻止学生盲目骄傲,勉励学生刻苦学习,我帮助学生制定出较为详细的学习计划。一是长远计划,即中考目标,祝愿每一个莘莘学子通过个人的勤奋努力考进自己理想的高中。二是学期计划,即统考目标,要让自己看到可喜的进步。三是阶段计划,即月考目标,要求天天有进步月月有提高。每次考试后,我会做认真的成绩分析,并组织学生自我总结和反思,对照计划、目标找差距,学习上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奋斗目标”,激励学生开展达标活动。

4.掌握学习要领

传授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做到:课前认

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扎实复习。

总之,当班主任很辛苦,但也很充实,有很多钻不完的学问,同时与学生多接触,得到很多感触,也使我在各方面得到了提高。小班化走过了三年的历程,辛勤的耕耘和付出,也收获了爱的回报,是一分满足感、成就感的回报,它比任何物质的回报还要来的珍贵。班级在学校举行的主题班会展示、“百科知识”竞赛、“金秋艺术节”文艺汇演、班级环境布置等活动中都获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和奖项,在两届校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尤其在每学期的统考中,名列市属中学前茅,三年来,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在2010年的中考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好成绩,可以自豪地说创造了八中学校的历史最高,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2009年还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4.文化熏陶的作文 篇四

盘县普古中学张元海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学习成绩考差了,回到家被妈妈骂了一顿,就跑到河边跳河自杀,被一个饭店老板救起来带回家,把全身的衣物换了并煮了一碗面条给他吃,当面条递到孩子手中时,这位孩子感动得流下泪水,并跪在地上对着店老板说:“叔叔,你是我的大恩人,你是活菩萨,你是人间救世主,我要感谢你,我给你磕头了„„”店老板接过孩子手中的面条,对孩子说:“你这样说就不对了,这碗面条不能给你吃”。孩子百思不得其解,眼睛直溜溜的盯着店老板,店老板说:“你妈妈非常痛苦的把你生下来,并把你养这么大,你都没有对她说一声谢谢,我才给你一碗面条,你就说我是你的恩人,还要给我下跪„„”。这位孩子似乎明白了什么,吃了面条就精神抖擞的走了。

这个故事说明我们教学生做人,首先就要教他们学会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们,使我们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儿女有了快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为之牵挂的也是父母。舐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

《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意思是说,孝是天经地义之事,是百姓基本行为准则。人之行,莫大于孝,修身慎行,终于立身,这就是我们日常行为准则。“孝是家庭和谐的基础,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即孝就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道德品质的根本元素。有了这个根本元素,教化才能由此而产生。教化是什么?可以理解为是社会的文明进步,道德风尚的提高。教化当然也包括教育,社会如何进步,道德如何提高,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我们经常说“育人德为先”,老师教育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做好人,然后授以知识、技能。孔子的教育方针就是:做人第一、学习第二。反观我们当前的教育理念,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是学习压倒一切。”有句顺口溜,说的是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后“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像这样的学生,即使学习再好,将来踏入社会,既谈不上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更谈不上热爱党、热爱国家了。做事者必先做人。

《啮指痛心》讲的是曾参,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古有成就者,“孝”字为大,我们来看看“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的头,下面是“子”,体现了孩子应对父母的恭敬。古人还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几乎所有的祠堂都上书“入孝”和“出悌”,门口还刻有《二十四孝》。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么能不孝?古代人们把“孝”看得很重,视“孝”为德。而在今日,“孝”的概念受到了弱化。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弱化有关;另一方面,与经济环境也有关系。现在,许多人把钱看得很重,其它都无所谓。

讲奉献的少了,讲“实际”的多了。钱固然重要,生活中缺了钱就难以生存。但一味追求金钱,会导致人的质变,把人引入歧途,失去理性。

就是担忧家庭教育。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庭把唯一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而过分溺爱,甚至有些孩子做错了事都不认错,更不懂得如何感恩,做事情失败了就怨天尤人,推诿过失,不敢承担责任,尤其是现在90后的孩子,这也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长此下去,孩子成人之后,恐怕很难做到孝顺父母,感恩社会,回报国家。

孝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主要美德,为齐家治国之良箴,最感人的孝道就是人格。孝顺的孝字,加个文化的文,这个字就念教,不孝不教,比尔·盖茨说:“人世间最不能等的莫过于孝敬父母。”子欲养而亲不待,用心做事,用情做人。无论现在的我们怎样,将来的我们如何,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就是人格。

孝道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为治理国家、稳定社会,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道教育要从学生抓起,应当使公民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的良好习惯,使我们的下一代从小懂得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将孝道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家庭中,不仅要使大家懂得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性,更要身体力行地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精神舒适的家庭环境,在全社会树立敬老、养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在家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在学校才知道尊敬老师,在社会上才会懂得学会爱一切可爱的事物和人。正因为有这样的伦理观念,才会让孩子成人,成才,成就一番事业,才会让他们的人生之路在脚下延伸。离开了孝这个基础,人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健全的人。

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孝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让学生知恩图报、知行合一,他们才会感亲恩,报春晖;感师恩,报大德。感恩家乡,反哺故土,回报桑梓。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感恩祖国,竭诚奉献。

古有圣贤把道传,孝道乃为百善源。孝道教育开启人们最朴素的天性之爱——孝心,培养人们的孝行,并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教以孝,所以孝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那么社会的道德规范就会逐渐内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良好的道德品质便得以产生。不教孝,其他的美德便无从培养。是故,《孝经·开宗明义》宣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更是强调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总之,“儒家以《孝经》为培养民德伦常的基本教育,而成感化之功能,是以„教‟字从孝。„教‟,就是由孝字而生的。”

只有让学生懂得了孝,他才会为他所做的一切负责,为生活奋斗不息,肩负起家庭的责任、生活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历史已经证明,孝道作为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沒。

5.文化熏陶的作文 篇五

-------乡土情结,中国人的文化原点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农业民族,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文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着植根于农业人生的乡土情结。建立在农业文明之上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使关于家庭、宗族、国家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无所不在地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血缘观念、家庭意识早已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乡情乡思成为中华民族心理结构、感情倾向、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关键词:乡土情结;中国文化;农耕文明;

一、引言

日本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梅原猛的《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点》写到:森林思想是日本人心灵深处的一种信仰。日本人认为,树木有灵,任何东西都没有树木那样巨大的生命力,树木的精灵是生命的象征,树木是神所依附的地方。日本对森林有着独特的崇拜,据说日本一年有八亿人次进行了“森林浴”。森林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所占有的份额远远小于在日本文化中所占有的份额。相反,乡土思想应该说是中国文化诸多原点中最主要的方面。用著名学者钱穆先生的话说“:中国文化是自始到今建筑在农业上面的。”

那么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原点呢?它的存在有哪些文化渊源呢?它的存在又有哪些优越性和局限性呢?下文将进行探讨论证。

二、乡土情结的文化基础 1 农耕文明:乡土情结的历史基础

各种文化的不同,究其根源最先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影响到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文化研究家一般把人类文化的源头分为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三种。而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业民族属于农耕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不仅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及江河、湖泊应有尽有,而且季风气候发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人类的生活和农作物的生长。据殷墟甲骨文记载,那时“农业显然成为主要生产了”。此后,农耕经济一直是国家经济的主体,那么土地的有无和多寡自然成了人们最关切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问题。因为那时人们的生活所需几乎全部来源于土地。砍伐森林,开荒种田“,向荒山要粮、向土地要粮”,世世代代中国人都是这么干的,于是,凡能开垦的荒地几乎都变成了耕地。而没有土地或失去土地成了人生最大的悲哀,往往被说成是“身无立锥之地,死无葬身之地”。无论哪个家庭,在基本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手里一旦有了多余的钱,首先想到的是购买土地。土地成了首先要置办的家产和主要财产。在这种重土地观念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重国土的观念。认为中国这片土地最好,既是一片种庄稼的沃土,又位居世界的中央。于是国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被历代中国人看成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反对分割国土、保卫国家的统一成为世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五四运动就曾喊出了“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的口号。在中国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要是有谁出卖了国家的领土,就会被世世代代中国人唾骂为卖国贼。即使是到了21世纪初的今天,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不仅是最大的国家利益,而且是海内外每个炎黄子孙都期盼已久的民族大事。所以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和大陆的统一进程牵动了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的心,成了全球华人共同关心的大事。亲情伦理:乡土情结的心理基础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它主要通过个人的 良心、素质和公众舆论来实现,而不是用法律的强制手段去完成,所以中国人的法制观念很淡薄,而伦理意识却极浓厚。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的《周礼》、《仪礼》、《礼记》虽然讲的都是各种人际交往的礼节,但也是伦理观念的外在化、具体化。在家庭伦理中,中国人很讲究大家庭,四世同堂,五世同堂,虽然在西方人看来太不自由,缺少个人空间,但在中国的传统伦理中却是一件很重要也很光荣的事情。所以《十三经》中还有一部很重要的《孝经》,强调“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宗法伦理观念,把孝提到“天经地义”、“百行之首”的高度。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中国人,不仅把家庭生活看作天伦之乐,也把家庭生活看作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离开家庭,就会想念家庭,常想回家看看,一来享一享天伦之乐,二来也尽一点责任和义务。

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和“礼”。“仁”是爱人,是情,不仅是亲情,也包括友情、乡情,是博爱;“礼”是尊卑有序,上下有节,是伦理。亲情和伦理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潜藏在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下意识地支配着每个中国人的言行。

与农业社会相联系,古老的中国所奉行的封闭式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决定了农业人生必须十分重视“家”这个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任何个人都无法脱离家庭而生活,家庭是人们物质生活的保证,家庭的命运也就是个人的命运。家庭不仅提供其成员的全部生活资料,而且直接生产其中的绝大部分,个人必须仰赖家庭的共同财产生活,这使人们产生了对家庭的强烈依赖性和责任感,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在后天的共同劳作、共同生活以及共同的利害关系下,先天的血缘亲情关系得以强化,使“家”在人们的心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

血缘关系是亲情产生的自然动因,对亲情的心理依赖和对血缘关系的认同,因远离家乡的现实而显现出来。因为“亲情”,使“家园”这一概念变得具体而有意义,所以“思乡”情感的核心情感就是思亲。它存在于每个人的肌体和心灵深处,使人们一旦离开自己的亲人和居住的群体,思乡和回归便会成为内心深处最初和最强烈的冲动。重视亲情的意识渗入到人们的无意识之中,使血缘的因素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的意义,而成为一种文化遗传的基因,一代代遗传下来,给中华民族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并且成为构成中华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血缘宗法:乡土情结的社会基础 土地信仰:乡土情结的精神基础

中国人对土地的信仰,不亚于日本人的森林思想,成为中国乡土情结的精神基础。

中国人乡土观念浓重,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如那些远离祖国大陆的海外华人,无论侨居它国多少代,即使有人连一句汉语也不会讲,但是对自己祖先曾经留有足迹的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仍是那样的浓重。如果有机会回到这片土地上,他们都是热泪盈眶,离开时不少人还要带上一包家乡的泥土回家,称之为“乡井土”,表示永远不离祖**亲的土地!就连“文革”时从城里到农村插队仅几年、最多十几年的知识青年,虽在插队的土地上饱尝苦难,但多年后返乡看望当地的乡亲时,不少人临走也同样要带上一包当地的泥土以作纪念。这种浓烈的土地情怀使得中国人独有“落叶归根”“、故土难离”“、入土为安”等等思想。一个人无论离开家乡多少年,到了两鬓斑白之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回到曾经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上。若是死后也能葬入那片土地,才真正感到可以瞑目安息了,否则将成为人生最大的憾事。因此,许多人不惜辛劳和钱财,想方设法把去世的父母的灵柩或遗骨运回老家安葬。

三、乡土情结的优势辨析

从某种程度上说,农业文明是在土地情结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它并不是人类文明的最理想的阶段,虽胜过游牧文明,但远远落后于工业文明。那么,中国人浓厚的土地情结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具有哪些进步性和局限性呢? 从进步性角度来说,第一由于世世代代中国人土地情结的强烈,特别重视农业生产,不断地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因而使得中国的农业文明和中国文化很早就达到了很高的程度。第二是使得中国文化具有统一和不易割断的历史连续性。这是因为中国人深厚的土地情结造成了中国农业文明的经济基础特别的牢固,虽然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异文化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的时期(如元、清等),但坚实的农业经济基础和先进的农业文明保证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最后是征服者在先进的农业文化氛围中或被征服或被同化。而中国文化却从未被外来文化割断过或取代过,相反,中国文化却变得更丰富更成熟。

第三是中国人的土地情结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相差很大,地上地下蕴藏的自然资源千差万别,再加上古代交通的阻隔,各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大同”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的“小异”。这就是所谓的“地域文化”。中国文化就像中国的民族一样,不仅是56个民族,56支花,而就广大汉族居住区来说,常见于报端的就有海派文 化、京味儿文化、齐鲁文化、潮汕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黄土地及黑土地文化等等不下几十种。这些五彩缤纷的地域文化使得中国文化这支鲜艳的花朵更加绚丽多姿,永远开不败!第四,由强烈的亲土地、重国土的观念派生出来的爱乡、爱国情怀,使得中华民族虽饱经战乱和外来文化武力征服,但是没有被打垮和被分裂,相反却不断地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到今天不仅有56个民族,而且国土面积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统一。不像欧洲那样,一小块土地就是一个国家,和中国面积差不多大的欧洲竟然分成了几十个小国家。

再从强烈的土地情结的局限性看,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使得中国的农业文明和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特别长,同时也使得商品经济在中国几千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到来也比西方晚了许多年。这是因为在强烈的土地情结的作用下,农耕经济开始得早结束得晚,自 给自足的农耕自然经济体制既显得优越,又固步自封、保守和不开放。于是对农业以外的其经济活动采取鄙薄的态度;对中国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主动接触和吸收少。比如在与周边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等地区的接触中,文化的输出大大高于吸收;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中 亚、阿拉伯商人和欧洲游客远远多于中原人。其次是全社会都把主要力量投入到扩大耕地的面积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上,而对劳动技术的提高和劳动工具的革新注意不够。所以不仅生产方式、劳动技术等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一直变化不大,就连农民每天使用的劳动工具仍旧是一些世代相传的、改进不大的、极简单的锄头、镐头、犁等等,而且直到世界工业文明开始了多少年的今天,这些劳动工具仍被各地农村广泛地使用着,而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大机器和先进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则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强烈的土地情结是造成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再次,强烈的土地情结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扩大农业生产,大量地砍伐森林,开荒种田,致使连年洪水泛滥,泥石流倾泻,河床淤积,河流改道,水土流失,土地严重地沙化碱化,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据中国科学院做出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说,中国国土面积的60%是山地或丘陵;55%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35%经年遭受土壤侵蚀和沙漠化;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而中国的人类活动强度具有明显的破坏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至315倍;平均每人每年搬动土石方数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14倍。与土地有关的农林牧矿等大类行业的发展成本均高于世界平均数。另外,在强烈的地域观念基础上产生的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是建立在家庭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每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有人称其为家庭自然经济单位。每到农忙季节,少不了家族、亲戚和邻里、乡里的相互帮助,于是产生了亲情和乡情,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裙带关系和地方保护主义。虽五十多年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裙带关系和地方保护主义不仅没有销声匿迹,而且还在到处泛滥。这是因为它有深厚的土壤和根基,可谓根深蒂固。一百年前来华的西方人写的书里,就曾多次对中国的地方保护主义进行了激烈地批评。如美国人古德诺说“:这个泱泱大国的子民们在观念上只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河南人,一个安徽人或一个湖北人,而不是认为自己是这个中华帝国的一分子,他在考虑问题时很难摆脱地域观念,大多数中国人的视野往往只局限于自己所生活的那一小片空间,很难看得更远。”[5](P87)还有人说,中国上边制定的政策很好,可是往往到了下边执行时就变了样。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制订对策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保护地方的、小团体的利益,而不是着眼于全国、全民族的利益。我觉得,要想彻底消灭裙带关系和地方保护 主义,大概只有等到中国的农业文明完全被先进的工业文明所代替的时候。那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主要不再依赖土地或他人,而是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像现在工业文明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裙带关系和地方保护主义比我们就减弱了许多,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很小了。

中国文化的乡土特征同其他特征一样,其优其劣的品格紧密交织在一起。一方面,这种乡土情结经过提升,可以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团结共进和互助友爱的精神;另一方面,它又含有消极的成分甚至可以造成个人与国家民族的疏离感和山头主义、小团体意识等等。由于中国人乡土观念太重,往往产生以下弊端:一是安土重迁,甚至老死不离乡。中国人对离乡背井,感到是人生一大苦事,由此养成国人的保守性格二是地方观念强烈,往往由地方会馆、同乡会等萌生集团意识,甚至为彼此利益构怨械斗。三是由于地方观念强烈,遂产生排斥外乡人的思想与行为,引出山头主义、地方主义及帮派观念。这些帮派势力在旧中国带有黑社会性质,在今天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四是把“老乡”、“乡亲”“同乡”引为同志,“土居三十载,无有不亲 人”,统治阶级的当权者喜欢用家乡的人当幕僚侍卫,相互举荐、褒扬,形成各种各样的地方性小圈子,裙带之风因而盛行。五是凡圈子内的人则能够互助、合作、相互依赖,对圈子外的人则产生疏离感、不信任感,进而不相往来,封闭性由此产生。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情结,我们同样应取这种正确的态度。

参考文献:

6.语言文字的熏陶作文700字 篇六

中国文化历久弥新,具有深远悠长的历史,中国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然而,语言文字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交往带来便捷。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中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代表各种语言也是相互融合相互连贯的。

语言,就像那滔滔的江水,是道不尽也说不完。语言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有些地区,人们采用民歌、民谣对语言进行流传;有些地方,人们采用吟诗或编写一些唱剧来融贯语言。

语言的出现也为文字做了铺垫,人们为了不让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语言就此失传,而用文字记录下来,让其世代相传。

现今我还是一名在校就读的学生,虽然没有能力付诸于实际行动为我国的语言文字的传播贡献我微弱的力量,但我可以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好好学好知识和文化。

当我还是一个婴儿之时,只会嚎啕大哭,在哭之际,这或许也是语言;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没有语言文字,或许也是通过叫喊来表达人们的意思,这样的.叫和喊成为人们的交流方式,这或许也是语言,然而文字人们用画图的方法抽象的表现出来,这样原始的语言文字逐渐的演变,成为如今普遍通用的语言文字,是经历了非常之多的历史的冲击和洗礼。

现实生活中,语言文字贯穿于人们耳际和眼旁,就算是有人说了一句“他妈。”这也是语言,但这是我们该批判的语言;就算是有人写了一句令人憎恶的话,这也是文字的组建,但这是我们该披露的文字。

语言文字无时无刻不在熏陶着我的精神世界,语言文字让我有一颗感性的心,语言文字让我有缺陷的心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7.文化熏陶的作文 篇七

关键词:孝,国学文化,学生,良好习惯

孝文化是我国的传统国学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语有言“百善孝为先”,由此可见孝文化在我国具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不可撼动的地位,而如何将博大精深的孝文化传递给新时代的学生,让孝文化与时俱进的保存以及发扬光大,让学生从“孝”文化中学习到良好的习惯,也成为了新时代的教育事业所需要相当关注的。

一、当代社会“孝”文化需要面临的挑战

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许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往往会造成“空巢老人”“单亲子女”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伴随着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愈来愈多的家庭关系产生了变化,许多的家庭由于父母的外出打工,往往会出现隔代抚养、空巢老人的现象,因此在孩子与长辈之间就产生了许多的隔阂,而这些隔阂通常就会造成学生对于家庭观念的弱化,对于“孝”文化关系的缺失。

二、“孝”文化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

1. 自爱精神

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伤害自己就是对父母的不孝顺,而身体不健全也就不能够更好的尽赡养义务了。因此一个健康健全的身体是孝顺父母的基本所在。在当代,许多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都偏低,往往由于是独身子女,被家长所宠爱,所以一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就容易偏激,甚至做出自残、自杀的行为,而对学生进行 “孝”文化教育,就是要学生懂得为家人着想,实行孝道,学会自爱,学会用更科学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自怨自艾,偏激行事。

2. 培养爱国精神

国家,又称为祖国,意义就是我们祖祖代代生长发展的国度,一个人仅仅有家庭观念的小孝是不足够的,还要有对于国家而言的大孝才行,将孝文化升华到国家的高度。要让学生明白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炎黄子孙,我们有着共同的祖先,我们生活的土地,幸福的生活都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祖先用汗水铸造起来的,因此热爱自己的国家就是对于先辈们的孝顺,爱国主义就是“孝”的引申。

3. 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孔子曾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父亲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而在他的父亲去世后要观察他是否能够一直将父亲的优点和志向坚持下去,如果做到了就可以称之为“孝”。由此可以看出,将“孝”文化传递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承志” “立身”,是让学生学会自强不息的重要措施之一。

4. 培养诚信精神

在传统的孝文化中,一个人孝道的表现不仅仅是在与家人之间,还要在平时与人交往当中,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能够做到诚实守信,这个是作为人最为基本的准则,是立身之本,因此在“孝”文化中,也对诚信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将“孝”文化传递给学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精神的重要性。

5. 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孝经》有云: “用天之道,分天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这里讲的是只有一个勤俭持家的人才能够更好的孝顺父母,让学生懂得如果一味的奢侈浪费,不仅仅会被周遭的人所摒弃,而且也会被认为是一个以后没有办法实行孝道的人,成为一个不被社会所认可的人。

三、当代“孝”文化教育

在当代的“孝”文化教育过程中,一般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在情感上,不仅要从理论上进行“孝”文化教育,还要与感情相结合,特别是针对学生群体,往往一些道理只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才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为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让学生们表演有关“孝”文化的故事情景剧,让他们投入到情境当中,切身的感受,从而加深理解。其次,要使整个“孝”文化的驾驭有示范性,树立典型,比如组织学生每天抽取一段时间研读《弟子规》,并且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让他们参与到孝道体验中,不仅仅使学生的感受更直接,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向周边的同学学习如何更好的尽孝道。最后,“孝”文化驾驭要具有互动性,将家长、学校、学生结合起来,开展相关的小活动,并且让学生老师家长畅谈自己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感受,让学生从家庭以及社会上的各方面言论中,了解到自己所实行的对于他们而言是多么关键的行为,同时老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成为学生的导师,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

四、结束语

8.让学生在美术课堂得到文化熏陶 篇八

一、在欣赏名作中拓宽视野

中外美术名作都传承着浓郁的特色文化,是学生学习美术文化最好的载体。如果不加取舍地一股脑儿地端给学生品尝,学生会虚不受补的,这就需要教师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采撷一个最佳欣赏点,来引起师生的共鸣。

撇开史籍记载不说,真正与彩陶纹饰接得上的,是原始岩画,从唐朝开始,岩画陆续被发现,但并未受到重视,很少有人当做艺术来看。现在已发现的岩画,大都分布在内蒙、新疆、云南和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岩画的历史比较悠久,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渗透有关的知识。如学习《在石头上画画》的课堂导人时,笔者选取了中外两幅岩画,提出来一个贴近中年级学生实际的问题:“猜一猜远古的人们在岩石上画了些什么?”由于是第一次看到岩画,学生一开始看不懂,渐渐地学生举起了手。

生:“有点像老虎。”

生:“那是趴着休息的马。”

生:“那低着的是野牛的牛角。”

生:“那拱起来的是牛背。”

师:“那再猜一猜,远古的人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呢?”

教师顺势问下去。一个别致的课堂导人,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一起探讨了四年级学生能理解的岩画。进而可以结合所学的课文《石头书》进行理解,这样语文和美术学科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为补充,真正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再比如学习《花的世界》的时候,我紧密联系一年级小朋友的生活经验,围绕“花”的主题,以丰富开放的文字内容、作品范例、教学辅助图、学生活动场面及作业要求,揭示了美术学科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主要教学要求和线索,为师生综合学习提供了宽泛的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在与“花的世界”亲密接触中,让学生去体验“花”浓浓的文化内涵。笔者把探究“花”的文化内涵分解成感知“花”的自然美、体验“花”的内在美、表现“花”的艺术美、共享“花”的装饰美,其中体验“花”的内在美是这样展开的。

师:“刚才,大家说得很有道理,老师再给大家看两副大家很少看到的花的图片,一幅是700多年前中国宋朝李嵩爷爷的《花篮图》,一幅是116年前荷兰凡·高爷爷的《向日葵》,说说这两幅作品与大家带来的和在课件中看到的图片有什么不同?”

生:“我带来的是用照相机拍的,这两幅作品是画的,真漂亮。”

师:“其实表现花的画还有很多,花卉一直是中外艺术家喜欢表现的内容,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表现花呢?”

生:“因为这些花美。”

师:“因为某些花象征着人们高贵的品质。如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菊花的“秋菊能傲霜”,梅花的“梅花香自苦寒来”,牡丹花国色天香,是我国的国花,她象征着我国富强繁荣。谁知道南通市的市花是什么?”

生:“菊花。”

师:“那我们学校的校花呢?”

生:“广玉兰”

在课堂上用极宝贵的时间来简要介绍国花、市花、校花。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明白了花不光有美丽的外表,更有美丽的内涵。

二、在师生交流中渗透交际知识

美术课堂教学中,一旦把师生探讨的教学问题投到生活文化的湖面上,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生活储存,涟漪荡漾。因为这个生活文化的湖面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在苏教版《自画漫画像》教学中,学生画好漫画像后,时间还有余,一个学生自言自语:“我要给爸爸名片的背面画上他的漫画像。”

这句不经意的话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吗?我就鼓励学生试着制作自己的名片,正面写上姓名、学校、班级、年龄、属相、家庭住址、家用电话、邮编等,背面画上自己的漫画像。在学生互赠名片时,我与这个不经意提出倡议的学生示范赠名片时的礼仪:赠名片时双手拿名片,把名字正面对着对方;受赠名片时,双手接,并轻声念对方的名字,说“谢谢”,接过名片后,把名片放在比较重要的地方,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这样,学生在课堂接受的文化信息就是双倍的了,这样的美术课,才显得厚重,学生才会更喜欢。

上一篇:第一次受表扬五年级优秀作文300字下一篇:02企业节能管理岗位责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