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青春期散文

2024-07-14

平庸的青春期散文(10篇)

1.平庸的青春期散文 篇一

我的平庸生活散文

我只是想写点什么,每天都淹没在井喷式的信息当中了。没有任何事可看的时候,还在刷着手机,不知道在刷什么,好像不刷点什么,心里就会空落落的,可是现实是当你又继续一次又一次刷点什么以后,你会陷入更大的空落落感。手机奴是怎么死的,空虚而死

我只是想看看自己能写出什么东西。距离学生时代已经十年之久,已经忘记了怎么学习,怎么专注,怎么充实自己。结婚后生活不甜不苦,不咸不淡,每天都是婆媳关系和琐事,对,就是琐事,琐事太消磨人的精力和心智。每天处理生活琐事,会让你的生活毫无重心可言。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女儿也快三周半了,安慰自己欺骗他人似得对自己说,结婚生子就是我过去几年的`成就。说的难听一点,你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生子的步骤,你把它当作成就未免有点可笑。问问你自己,你这几年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长进了多少?情商变高了?心态变好了?处理问题更完满了?

相反,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也不爱思考了,每天用垃圾信息喂饱自己,看过微博运动就相当于健身了,看过网红化妆自己也就裸妆女神了,看过服装搭配自己就衣品高出八度了,看个励志演讲自己就找到人生方向了,看个手帐买个手册自己就会规划人生了……每天都在自欺欺人中活着,麻木而苦楚。

曾经也是个不羁少年,如今变成了一个实打实的糙老娘们儿。曾经也有很多小梦想,如今连回忆它们是什么的时间都没有,时间对每个人都不吝啬,是我们亏待了时间。

我想我应该放下手机,在深夜里想一些事情,想清楚也好,想不清楚也罢,让自己的的灵魂和身体都歇一歇;我想我应该放下手机,给宝贝构思几个明天晚上的睡前故事,让她快乐而又幸福地进入梦乡;我想我应该放下手机,拿起一本书或者是我最爱的地图,看看雄壮的国土和大好河山;我想我应该放下手机,画几个可爱的小画,写上一段匹配的小文字,让心静下来;我想我应该放下手机,听听早起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叫,听听那悠远悠长的叫卖声;我想我应该放下手机,在夜色江南和荒野西北中寻找自己……

生活不用比较,没有可以比较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可以比较的成功模式,你心安,他理得。这样就很好。

2.高中优秀散文:拒绝平庸 篇二

保尔,柯察金曾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没有人愿意庸庸碌碌的度过这一生,当然,我也不例外。

孩提时代,经常会被人问起理想,有时我会讲,我的理想是当一名飞行员,可内心也同时向往国家主席,于是,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听到两个答案,可无论他们听到的是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说:“绝非平庸之辈”。

于是我明白,拒绝平庸就意味着换来别人赞许的目光。

因此,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变本加厉”地拒绝平庸。我拒绝自己的平庸:从班长到学生会主席,从优秀生到市三好---------然而与此同时,拒绝别人的平庸也被我看做了理所应当:

上学路上我躲开扫大街的大妈,放学路上我回避劳作回家的大伯--------

当我感觉距离平庸越来越远时,我的第一理想如泡沫一般破碎在风中——空中招飞第二轮体检我被无情的抛弃,理由是身高过限一厘米,在第二理想被无数人否定了的情况下,使我外表不平庸的绝对高度竟然成为促进我平庸身份的“绝对零度”。

沦为平庸之辈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当我愈发茫然之际我读到了一篇叫做“拒绝平庸”的文章,它说,如果可能,要做一只会唱歌的麻雀。

许多人想要飞上枝头做凤凰,可现实是,我们的平凡于世界只不过是沧海一栗,不正是一只小小的麻雀吗?接受平凡,但拒绝平庸,因此要做一只会唱歌的麻雀,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属于自己不平凡的事,用平凡的歌声为自己的羽毛镀上金色。

于是我顿悟,平凡不是平庸,在平凡的位置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便不再平庸。

当我决定在平凡的位置拒绝平庸的时候,一部《伟人传记》改变了我的想法:古有刘关张,今有毛朱邓,莫不是从最平凡一步步走向不平凡,他们的故事犹如浓雾弥漫时海上的航灯,指引我走向正确的方向。

3.平庸的青春期散文 篇三

聚焦凡俗女主的《水形物语》斩获奥斯卡金人,并不令人意外。一群身居困境的边缘人物、一场行将开启的冒险、一幕宛若幻梦的欢喜结局。

一切依旧是好莱坞式电影工业的挚爱,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的《阿甘正传》、《刺激1995》、《双塔奇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国王的演讲》(乔治六世虽是君主,但天生口吃的他,被迫成为国王,又要通过演讲鼓舞战时的不列颠,简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

《水形物语》中的伊莉莎无法发声、独居阁楼、从事保洁为生,除却一位女性闺蜜与男性gay蜜,她心怀“文艺与美学”的生活,大约并无太多亮色。

当然世事太多反转,相比大师安徒生笔下身为海中金枝玉叶,却失去歌喉、踏刃起舞、身化泡沫的人鱼公主,伊莉莎无疑是幸运的,她与她的人鱼男神同归深海,此生逍遥于洋面无垠。

托罗导演这般谈起他的《水形物语》,他希望表达边缘族群对抗黑暗世界的悬念、惊险、爱意与温情。设定于冷战背景下的作品,虽然包裹着“奇幻”的锦衣,亦是无法与现实切割至泾渭分明。

现实元素闷然的银幕,总是会催生出一些有趣的疑问,比如,存活于当下的平凡人与普通者,是否还能如同那位“保洁女工”伊莉莎般,安然沉浸于自己的生活,再依凭本心,投身一段凶险奇诡的救赎之旅?

■ 01

观看《水形物语》之时,尚是春节之前。年末诸事繁杂,天寒地冻。暴雪日暮突至,生生扼杀我与友人折返公司的路途。

我们弃车于路边,宛若落难的流民,匆匆闯进街边的咖啡店。 洒满肩头的白雪开始消融,我身上冷得发抖,友人徒自与我说话,声线在过度激越的音乐中,不甚分明:

“夏天来得出人意外,在下阵雨的时候,来到了斯丹卜基西;我们在柱廊下躲避,等太阳出来又进了霍夫加登,喝咖啡,闲谈了一个小时”

我因苍茫飞雪分神,过了半刻,方才知晓他说的是《荒原》。真是太过嘲讽,大雪封路与盛夏阵雨自是大相径庭,我与友人亦只是凡夫俗子,哪里又能效仿艾略特所引述的玛丽·拉里希伯爵夫人的那本回忆录《我的过去》。

我们不过是守着一台laptop,躲在屋顶之下,荒度这不知何时止息的雪夜。 14寸的屏幕开始充溢深蓝与绿的光芒,女主伊莉莎的饰演者莎莉·霍金斯侧身安眠于水中,四散漂浮的家具物什像是乱舞的星辰。

一切宛若巧合,座椅之畔的插座无法启用,友人的笔记本电池恰恰撑到字幕划过海洋,而后一片漆黑。

友人打开手机查阅路况,幽幽言道,“总有人在为成年人写童话,并且写得这么认真。你可知我最喜欢哪个桥段”?

他自顾着说下去,“当然是女主坐着公交车去研究所上班,夜色中的公交车啊,总是让人想起年少的时候,谁不曾挤过巴士与地铁,沙丁鱼般的空间里,总能听到梦想伴着风,从车窗的缝隙,穿梭而过”。

■ 02

尽管一直不屑于他时时突如其来的文艺腔调,但我同样无法否认公交车之于社会萌新们的精神印迹。

读书时宿居北国,于清晨前往遥远的开发区从事一份兼职。北方的日色总是来得太晚,在公交站台会看见长蛇般参差不齐的人群,于北地严寒的雾气与冷冽空气中,仿佛前不见首,后不见尾。

后来我用那份兼职的收入买下一辆廉价的二手车,所铭刻的除却寒意,便是年少时不知艰辛为何物的豪情汹涌。挣得的银子,总是毫不留情地耗费,比如买下几本当年总觉不菲的Moleskine.

《水形物语》中的伊莉莎无论年岁几何,大约永怀少年的澄澈心境。 即便从事着至为琐碎、无力,被众人漠视的保洁工作,她依旧拥抱着光阴中所有触手可及的美、温暖、洁净与良善。

她有那么多高跟鞋,衣着整洁,像有闲阶级的太太般欣赏着画家朋友的画板,明媚的面孔在车窗玻璃上若隐若现。她文艺却毫不怯弱,拥有强悍的心灵去拯救重重监牢背后的无辜智慧生物。

她蜗居的阁楼下有家电影院“Orpheum”,我不知是不是暗指温哥华的那家奥芬剧院,它始建于上世纪代,历经波折成为国家层面的史迹。

作为清洁员工的伊莉莎远远称不上富有,但就像影片中出现的秀兰·邓波尔照亮大萧条时代的阴霾,她亦是自己、友人与他者的星光。 正因为伊莉莎至为平庸的半程人生,才愈发令人感怀这部好莱坞式童话的温柔。

拼尽全力、波折丛生、屡败屡战充溢着每个年轻的当下,因此总会需索一缕感同身受、慰藉与宽容。

记得20的浙江春晚舞台,李宇春的一曲《口音》收割了太多泪水,大约无人可以想象早早斩获盛名的歌者,依旧可以将生之艰困吟哦得如斯直抵人心:

“今年大雪有点狂野有点乱,睡过了好几站,一个人逆方向走很远很远,我家乡偏南,闯北的眼泪偏咸,在这个陌生城市间,到底哪才是终点……”

大约盛名之下,要维持一贯光鲜的模样,总是身临过如行钢索的`惶恐。希冀击碎困窘之人、拼尽全力守护城池之人,仿佛是同一种殊途同归的悲壮况味。

谁人不曾看着陌生的站牌,在夜色中踽踽成孤影、绝望,直至重生为不死的斗士。

■ 03

有影评者说,《水形物语》是反向的参孙与达利拉神话结构。击碎男权力量的女性不再是妖媚的邪物,而是手执明矛的正义军团。

女星奥克塔维亚·斯宾瑟饰演的女主闺蜜泽尔达,无疑是“战士”的化身,担当着女主拯救人鱼的左膀右臂。 至为有趣的情节大抵正是在于,战士泽尔达以清洁工作养活着自己的丈夫、伊莉莎为男性友人提供着面包、两位女性又完成了惊天动地的拯救“智慧生灵”之旅。

未曾接受太多教育的泽尔达、无言的伊莉莎大约从未呐喊过suffragette(妇女参政论者)这个语词,但正是她们手中的早餐、抹布、拖把、清洁剂与扫帚,撕裂了“研究所王国”冰冷与残暴的铁幕。

于是,沉默的人鱼公主与她的童梦,仿佛身若微尘,亦集结成千军万马、护戒神兵的史诗。

然而,无论怎样雄伟的史诗总会成为英灵以供凭吊,无论何等曼妙的光影总会花期将尽至一个END。观影者起身离去,再度投身庞杂至了无止境的现实。

距离《水形物语》设定的现实,时光已然轰隆而过五十余年。就像不断提速的铁轨与航线,一切都在加速,网路上充斥太多功成名就、月入十万以及源自同龄人的碾压。

那些逼仄的旋梯、走廊与门厅中,断然难有伊莉莎穿着各式高跟鞋,跳起一支踢踏?

那些希冀安稳度日、愉悦变老的平凡者渐渐深陷不计其数的言论漩涡——你从事稳定的工作,你有罪;你要在小城安度人生,你有罪;你不愿追逐成功,你有罪;你要娱乐休闲,你有罪。

租金、职位、养老、育儿、居所、医治,总有太多的焦虑像彼日咖啡馆外的暴雪,让人目盲、失聪、缄默前路。

大雪终会止歇,影片亦会结束,偷来的半日时光,亦将再度被琐碎的日常填满。

宛若我与友人踏进雪霁的夜色,行人寥落,天地间仿佛只余这单薄肉身承受冬寒,召唤我们回返唯一可以掌控的世俗。

默然维系餐食、睡眠与强健,便不会“睡过好几个公交站,逆着方向走了太远”,看不清城市黎明的光与暗。

? ? ? ? ? ? ? ? ? ? ? ? ? ? ? ? ? ? ? ?

感恩阅读

4.青春期的文字的散文 篇四

事实上,时间太快,青春就像是响午的太阳撒下的小金豆,调皮地从你的窗户缝隙中跳进来,轻轻地亲吻一下你的额头,便无声地跑到不知道哪个你看不见的角落里去了。

我只能在青春掠进我的生命的那一刻,跃起,以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抓住它。用自己的方式去把它诠释到最好,只求多年后再去回忆起这些片段时是带着无憾的心情。

有人曾说,青春期里爱着文学的孩子的是疼痛的,所以我看过很多人笔下那种淡淡的忧伤,说不清,看不懂。但是我总觉得,文字会哭会笑,还带着我的喜怒哀乐,在纸上翩翩起舞,即使它们活在我的青春里,依然是缤纷多彩的,不该单调得只有一种颜色。

灵感是赋予文字生命的种子,生活在我身体里种下了无数颗种子,然后在纸上长出各种芽,慢慢长成一棵棵数,枝叶和脉络贯穿我的生命。但是,灵感有时也是一颗会长刺的种子,刺痛了文字的是青春,刺痛了别人的是距离。

每当我看着这长着刺的种子蔓延在我身体里时,我会像琢磨那鸡尾酒一样的天空叫不叫蓝色,那样,去琢磨这失控了的灵感为何存在,那种感觉空旷得让人容易迷失了心智。

当我摸透了这些张刺的种子从何而来时,有些人和事却走远了。多远?这得看我心里的这场雨下了多久,直到阳台上的花儿说:不渴了。很久很久了之后才会明白,这距离是虽然无法言状的,但是我却不会因此在心底找到失落难过的感觉。因为学会了释然,不去计较那些把我当异类的眼光,更不会去在乎为此离开我的人。

一如《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的那句: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性,多到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十字路口好歹还有四个方向的局限,旷野好像哪哪儿都能去,可哪哪儿都看不清方向。

青春期的我们,总感觉前途是迷茫的,我的心中没有小样那样的太阳。但是我却在自己心里点起了一盏灯,照清了我的方向在哪里。然后向着那个方向,用勇气买一张火车票,坐上开往心里最向往的那个地方的火车。让窗外陌生的景色与眼球做着空间上的擦肩而过,留下我最爱的图案和颜色。在远方的那个尽头,还是会有我最爱的人,用我最熟悉的笑,等着拥我入怀。

5.情感散文:谁的青春不是青春 篇五

24年,把父母们从青春带到了中年,欢乐和忧愁会同时袭来;24年,岁月同样给了儿女们 一双翅膀,任其在自己青春的天空里书写优美的音符.

我一直都希望孩子高考的时候选择师范类,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医学.记得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孩子说:真没想到学了最后的结果竟然是学医.......很多事情就这样,努力着努力着,结果却峰回路转.

前些日子跟同事们去GAGA,以前虽称不上麦霸,可也是K歌的活跃分子,可是当几首歌下来竟然再也找不到以前的感觉,声音紧张带着干涩,不再游刃有余.

是啊,是老了,不承认也不行.时间就摆在眼前,没有了青春的放肆,也就没有了青春的心态. 没有了青春的日子该有的莽撞,纯真,激情和生机勃勃.

现在的我们,阅历丰富的.同时,寡淡与单调也接踵而来.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青春年少很有个性.但再怎么有个性再怎么折腾,也仍然在年轮的限定之中.

当青春不再,我们剩下的就是回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并多了几分沉默.20多年总会轻轻松松的改变一个人.

6.平庸的青春期散文 篇六

我的青春,在懵懵懂懂、磕磕绊绊中,在世俗的成规下,勇敢地前进。

-----------------题记

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它是一本惊天地泣鬼神的著作,而我们却读的太匆忙。于不经意间,青春的书籍悄然合上,以至于我们要重新研读它时,却发现青春的字迹早已落满尘埃,模糊不清。

青春,在嘲笑着我们。它嘲笑我们不懂得珍惜,嘲笑我们的世俗,嘲笑我们的懦弱。我们或许有无奈,但在青春的准则下却容不得你为自己便解。我们只能看着它带着鄙夷的目光,在有生之年里离我们远去。

青春,如此美好。但这种美好,总是在我们的青春逝去的时候才会被我们发掘。我们会恍然大悟,噢,原来当初的时光寸寸皆金。青春的路上遍地黄金,而我们却走的太匆忙,忘了低头看看,脚下这边金灿灿的土地。

青春,令人寻味。花儿曾经在枝头绽放,美得让蝶流连,让人赞叹,但花儿知道,再美的生命也会有渐衰的容颜。同

样,再美的青春也自有消失的一天。不禁感叹,既然青春终究会失去,又何必在乎曾经拥有呢?

我不解。

这个年代的青春,无法被发掘,无法被品味,无法被正值青春的孩子们深深地印在脑里,刻在心里。人们强调青春的美好,却忘了美好的青春若不细细品味,那与垂暮之年又有何分别呢?

处于青春的我们,早已被生活的枷锁牢牢的束缚起来。世俗的成规我们没有办法打破,我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沉默,选择屈服。习惯了从小到大的无形的竞争,每走一步都忐忑不安,崎岖的人生路,我们却要面带微笑的把它踩平。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

就连我自己都开始习惯这一切,连自己内心的变化都没有改变。习惯了在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未雨绸缪,习惯了在青春的日子里没有青春。这个世界,多看一眼都不行。一个人走在街上,心却在千里之外。脚踩着片片落叶,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对我来说,却如履薄冰。无处不在的竞争,我的心开始敏感,开始抽搐,生活中仿佛草木皆兵,我唯恐落后,害怕失败。因为落后了,失败了,就意味着自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所以,为了所谓的前程,我们必须马不停蹄,必须

争分夺秒,却忘记了,在我们的心底深处,曾有着这个时间最美好的词汇——青春。青春在我们的心底苦苦挣扎,然而却被遗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只因我们都忘记了它。压抑着的心无法释放,灵魂深处有又充斥着嫉妒的忧伤,这就是如今青春的最佳注释。

青春,人们赋予了它太多美好的情感。但美好过后,终究只剩下割舍不掉的伤怀。看惯了繁花似锦,最后却害怕花的凋零。这就是可悲可怕之处。我不愿面对,也不敢。青春在时间的伴随下,匆匆溜走。我曾深深的思考,我的青春到底在何处?我的青春到底是何种美妙?但未曾留意过青春的我,却无从而知。我曾试图去抓住它,却发现自己的力量如此渺小,因为,我连它在哪里都不知道。这是的我,即滑稽,又可笑。

然而,我却忽视了这一点,我的青春,一直都在。星云法师在他的佛法中曾说到:一池落花,两样心境。忧者,怜惜好花凋零的无奈;乐者,却喜花果将熟的丰收。的确,秋季无情的风,会定时带走无数的翠绿,会定时捎来无数的感伤,但我们又何须焦虑,何须着急呢。这是命运的另一种恩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无论这个

世界如何改变,哪怕我们的青春真的是“一池落花”,只要我们拥有那盼果之愿,我们就不再孤独,不再害怕。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这是席慕蓉说的。喜欢这句话,因为平凡的字眼里却透露出无限的感概。

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

这是莎士比亚说的。喜欢这句话,因为它是沉沉的惋惜,却道出无数人的忧伤。

青春,是一首肆无忌惮的狂想曲。

这是我说的。喜欢这句话。因为这正是我所遐想的。仓促,短暂,狂想,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它们就像一条条河流,密密的交际在一起,涓涓的流过我们自以为成熟的心灵,最后汇聚起来,形成我们庞大的青春。而我呢?我的青春呢?

7.散场的青春散文 篇七

霓虹灯的夏天,刺骨的寒冷,谁荒芜了谁的等待,谁卑微了谁的承诺,谁把谁镌刻在记忆深处?

毕业了,有些人即使再想念也少了见面的理由,毕业是否意味着我们就不再联系,意味着我们退出彼此的生活,意味着我开始淡忘彼此?

蒲公英的夏天,载着蓝色的梦想去远方航行,而你们却不能继续放肆在我的生命里,陪我疯,陪我二。

这个夏天过后,我们又要去习惯,去习惯陌生的环境,去习惯没有彼此陪伴的生活;我们要踏足繁杂的社会,又得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去习惯离开亲人与朋友的日子,我们是否会想起年少时那个犯二的自己。我们曾说过一起走,可一场考试过后,我们的青春就散场了,我们开始各奔东西,那些曾说过一起走的人却早已各行其道,散落天涯!

其实我不怕长大,我怕的是长大后有些人就只能成为回忆;我不怕别离,我怕的是离别后我们互相陌生,归来时物是人非!

写完一张试卷,一场考试过后,一群人,一个班级,就那样被一场离别的风吹散,那些笑着的人,笑着笑着也哭了!

那天,我到学校提完档案,在校园里四处走了走。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还记得刚进校门时自己傻傻的模样,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曾经那小小的校园在我的眼里也是一座大大的城,那时小小的我们也有着大大的梦想,并骄傲地向别人夸耀。那时的我也总是静静地趴在桌子上,同样写下那些稚嫩的梦想,即使被人看见,也不怕被嘲笑。

我们曾一起谈未来,聊梦想,说要考同一所大学,现在已是曲终人散。那时候,小树林见证了我们的奋斗,那每一棵树见证了我们的进步。那时候,校园里的林荫小道见识过我们的疯癫,我们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那时候,所有的时光纯粹而美好,天空湛蓝而美丽,绿草清幽而静好,我们是快乐的;那时候,我们在晚自习时嗑瓜子,传纸条;那时候,我们上课时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调皮地闹……

那时候,一切都简单而美好,那时候,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少年。

我记得,艳常和我在晚饭后压操场,嘴里叼着根棒棒糖,也不怕被人笑话,只顾自娱自乐。偶尔有人开玩笑说,你们怎么还像小孩子一样啊,都多大了,还吃棒棒糖。艳总是一脸天真地说,犯二的青春,不需要解释。随后我们便哈哈大笑,从那人身旁走过。那时候,我们只要自己快乐就好,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也不需要在乎别人怎样看,一切都简单而纯粹。

记得高三那段时间,我没了疯癫的艳的陪伴,肖却总和我到学校的小树林看书。有时候看得烦闷了,就开始聊梦想。我说我渴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肖说也希望如此,于是我们便侃侃而谈。

我:万一我们没有到达目的地没钱了怎么办?

肖:那我们就去行乞。

我:我们被当成坏人抓起来了怎么办?

肖(哈哈大笑):你以为那是小说吗,哪有那么惊险?

我也跟着笑了,小说中才有的情节怎么会发生,事实上我们并没有那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被高考的风吹散了。

那时候,艳,肖,还有我,我们三个上自习课的时候总是偷偷地传纸条,有时候我们被班长抓住,就死皮懒脸的要回纸条,厚着脸皮说不会再传。不到十分钟,我们又活跃起来,班长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的我不知道那时候的我们哪来那么多话,几乎每堂自习都会传纸条,那些纸条我至今还小心翼翼保留着,偶尔也翻出来看,那些纸条承载着我们共同的梦想,见证了我们的青春。

艳和肖考上了同一个城市的大学,我却只能孤军奋战。我知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无论未来多么迷茫我也要独自面对,只愿没有彼此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快乐如初,只愿时间和距离不会吹散我们,只愿我们可以像誓言里那般“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毕业了,不要忘了那群努力追梦的少年可好,不要忘了我们曾经稚嫩的梦想可好,不要我们忘了曾经手牵手,肩并肩一起走过的日子可好?

毕业了,让我们勇敢地去追逐年少时的梦想;让我们铭记,那群在我们生命里放肆过的少男少女,我们将抒写属于自己的动人乐章吧!

8.青春岁月的散文 篇八

回想起来,自己都有点不信,开学第一天我竟然迟到了。

当我从同善镇乘坐着走走停停的那一趟客车,赶了五十多公里路来到学校门口时,已经是太阳落山时分了。

我抱着行李,傻傻地站在学校的大门口,感到学校好大,好美,比我想象的还要漂亮,还要宽阔。我有点茫然,偌大的校园,我不知道该去哪里报到。眼看天就快要黑下了,我鼓足勇气,向从我身边走过的一个女生打听,她热心的带我去报到处。报到登记时,我才知道忘了带录取通知书。

“没事,我帮你查查,你叫什么名字?”负责报到的校领导热情地问我。

“郭英。英雄的英。”他的热情让我少了胆怯。

当办完手续时,已到吃晚饭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有带,也不知道去哪里买饭票。看着天越来越黑,我感觉心里怯怯的,无助使我感到迷茫。

“你是今天报到的新生?怎么没有去吃饭?”有个和蔼可亲的声音问我。

我哀凄凄地说:“我是同善的,爸爸去出差了,我是一个人来学校报到的,迟到了,不知道在哪里吃饭。”我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只有自己才能听见。

“没事,你先跟我去吃饭,随后我让同学陪你去买生活用品。”

“郑校长,这是谁呀?”到教师餐厅时,才知道带我吃饭的是学校的郑校长。

“我的女儿。”他笑着对大师傅说:“她来迟了,什么都没有带,今天先在我们餐厅吃一顿饭。”

吃过饭后,他像父亲一样嘱咐我好好学习,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他。随后又吩咐一个高年纪的女同学,一定要帮我买好生活用品,安排好住宿。

一直到后来,我已经入学很久了,才得知那个和蔼的父亲一般的校长名叫郑金亭。

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都还记得他对我的关爱。那种父亲般的爱,使我在“二中”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温暖,后来我一直都很努力的学习,更多的是因为郑校长那份父亲般的关爱,因为二中这个大家庭那份温暖的情怀。

(二)抄书

我所在的班是七十四班,全班有七十多个学生。因为学生太多,没有座位,教室的过道里都坐满了人。出来进去,必须是外面的人站起来,里面的人才能进出。还有个更大的问题,是人多书少,我班只有四十多套书,上课时,只好两个人合用一套。我因为来得迟,没有领到书,为了不误学习,就只好“抄书”。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借同学的书来抄写。那时候很多同学都在抄书,各科书都抄,有时我们晚上十一点多了,大家还在教室抄书。班主任来教室催了一次又一次,要同学们去休息,但是大家仍然在不停地抄书,都不愿意去睡觉。班主任最后发火了,强性关教室的门,大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教室。

抄书时间久了,成了习惯。因为抄书更便于记忆,许多同学都把抄书当成一种学习的方法,当成了一种乐趣。直到一个多月之后,新书才发下来,不用再抄书了,但是抄书却成为了许多同学的爱好,每抄一遍,就等于背了一遍书,对我们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后来几年间,我经常把抄书当成一种乐趣,乐此不疲。

那段抄书的经历,让我在毕业后的日常生活中,也养成了做笔记的好习惯,在我人生四十多岁时,能从一个家庭主妇成为垣曲作家协会会员,都是得益于那段经历。

(三)同学情深

高中三年,最让我难忘的记忆就是:饿!

那时学校食堂实行顿顿制,吃饭是一样的定量,早上半个馒头,只有二两,用手一捏,馒头更是显得小的可怜,一碗汤面,只飘着几根面条,几口就吃完了,感觉只压住了点心慌。那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感觉天天吃不饱,每天饥肠辘辘,实在难捱。每天中午最后一节课,常常感到饿的头晕,不争气的肚子咕咕直叫,老师上课讲的是什么内容,几乎很少能听进去,脑子里就想着中午会吃什么饭。幸亏当时有家住在学校附近村的一个同学,名叫娟娟,常常从家里带馒头送我吃。有了娟娟的馒头,我才能顶得下来每天的几节课。若不是她的帮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渡过那段饥饿时光。当时我们这些离家远的同学,有时一个月,甚至两个月都不回家,就为了省几毛钱的车费。而我们同学间的情谊,却是至今令我难忘。那时候同寝室的同学,即使回家带来一些咸菜,也是和大家分着吃。寝室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照,其乐融融。

多年后同学相见,仍然能感觉到那份浓浓的情谊。后来我常想:当初若不是饿,我也许就考上大学了。可若没有同学的馒头,说不定我早就退学了。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同学间的情谊战胜了饥饿,才使我坚持读完了三年的高中学业。

(四)为了班级的荣誉

高二那年学校举行冬季运动会,有个5000米长跑比赛项目。当时参加运动会的男生共有二十四名。74班张海燕同学和高二其他班的四个男同学被预选参加决赛。当时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对他的期望都挺高,因为他平时的5000米长跑成绩22分38秒,所以班主任估计他还可以得奖,他也暗暗鼓足了劲,决心要取得名次,为班级争光。因为家里贫穷,张海燕没有运动鞋,班主任文老师就给他借了一双跑鞋,说是穿着跑鞋能跑得快些。因为是借来的跑鞋,不是很合脚,穿着有点紧。比赛开始后,张海燕一直坚持跑在前面。谁知跑到4000米左右时,他的脚已经疼得不能跑了。当时他已经杀到了前六名,全班的同学都在为他加油呼喊。张海燕没有放弃,硬是咬着牙一瘸一拐的坚持跑。最终他取得了全校前三名的好成绩,并跑出了自己平生最好成绩22分07秒,为我们高二年级取得了名次,他自己却也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脱下鞋后,他才发现他的大拇趾甲都快掉了,血染红了袜子和跑鞋。

学校颁奖的时候,张海燕是一瘸一拐走上台去的。同学们给予了他热烈的掌声,大家为他感到自豪。他勇于拼搏和视班集体荣誉高于一切的精神,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张海燕现在在运城市市质监局上班。

(五)勤奋精神

我们那届的同学后来提起李勇,在羡慕他有份好工作的同时,更多的是佩服他当年刻苦学习的那种精神。

他之所以能考上大学,不是他有多聪明,是因为别的同学在休息玩耍时,他还在学习,付出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

刚到学校时,李勇在普通班。当时他在班里也只是一个成绩中游的学生,每天下晚自习后,同学们大部分都走了,他为了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彻底领悟了,经常点着蜡烛,留在教室里继续看书.写作业。(当时学校下晚自习十分钟后,教室就熄灯了。)遇到不会的题,他就用笔画出来,第二天要不自己查资料,要不请教老师。在他的努力下,高一升级考试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高二重点班。

在重点班,他更加用功,晚上十一点前,他几乎很少睡觉。常常是班主任到教室把他赶出来,他才不得不离开教室。不过,有付出就会回报,他最终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现在是山西中北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

(六)环境锻炼意志

那时候学校的条件差,学生宿舍紧张,我们高一四个班的男同学都住在学校的大礼堂,全是打地铺。礼堂的窗户上,有好几块玻璃碎掉了,晚上风就从碎了玻璃的窗户吹进来,冷飕飕的,冬天经常有同学冻感冒,但同学们依然坚持上课,上早操,很少有人叫苦,借故退学。

后来同学靳海新曾不止一次说,学校的那段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他之所以能在英言经常停电,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坚持在那里工作了14年,都得益于二中的生活,得益于当年老师的言传身教。

他现在是长直乡财政所所长。

高中三年,是快乐的三年,难忘的三年,现在记起那些往事,心里感觉暖暖的,洋溢着一种幸福感。

9.迷路的青春散文 篇九

有人说“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在这个最美的年华里,曾有过愿意为你掏心掏肺而没有任何心思的朋友相伴,曾有过甜蜜而又不计后果的山盟海誓,那时候的天,无比湛蓝,就像初恋那双可以挤出水的乌黑眸子,一想起就像尝了蜜般的甜。

直到醒来还不愿意接受那一触即破的梦,就像童话里的故事,总以为开头是好的就一定有好的结局,可童话的结局是好的,而青春的结局,往往无法预料。那道明媚的伤口,总是在不经意间被的凌乱的记忆撕扯着,在心里阵痛着。

青春,总会面对很多不好的诱惑。就算你与世俗格格不入,诱惑同样会在你身边布下重重陷阱,一下小心触碰到,你可能永远也爬不起来。在这个心智不成熟,判断力不准确,社会阅历不丰富的年纪,谁都会犯下点滴的错误,就像那句“没有疯狂的青春不叫青春”,借着疯狂,我们已经为很多错误免了单。我们最终的结果也不是为了追究错误本身,而是能在错误后激励自己不断地成长,为下一个不好的诱惑产生抗体。

青春,总会面临很多不确定的选择。就像一路前行的小溪,面对无数的岔口,经历无数的选择,最后只有少数的支流汇入了大海。青春里的选择有些是无关紧要、云淡风轻的,有些选择却是生命中重要的决定,一旦抉择错误,会使人后悔终生。青春里的选择,最坏的情况莫过于在黑夜的路口迷了路,辨不清方向,最简单的选择就是闭上眼睛,随着心的方向前进,如果还是没能找到正确的方向,那说明心的方向就是错的。

还没来得及和那些不舍的日子说声再见,青春的尾巴正从我的视野里渐渐退出,想抓住,却什么也没留住。正如青春的日子带给我们的那些欢笑一样,我希望我们也能笑着目送青春从最美的地平线上缓缓落下,除了美好的场景,什么也别留下。我想,我们除了泪水没流干,其它的都随着青春的退幕而消失,有时,还包括那个曾经不顾一切说要一辈子坚持的梦想。

青春,会不会真的被云雾的缭绕所遮住?会不会真的被太阳的光芒所刺痛?我不愿在青春的晚期,被各种诱惑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更不愿在人生最好的年华里失去挚爱的东西,梦想的那颗最亮的星,只要你还在,我一直在路上!

10.默片里的青春期散文 篇十

我的青春期像是一部黑白的默片电影,动作夸张且压抑冗长。

青春期大约就是中学时代,回想起来,鉴定自己青春期到来的是生物老师通过生理知识的讲述,最终下的结论就是“大家现在正值青春期,马上就会理解我讲的内容”。而老师讲了一节课的内容却是在大家为了掩饰慌张而窃窃私语中讲完的,讲了什么?还是回去自己慢慢看书吧。

就这样,我的“青春期”不慌不忙地就到来了,周围都是同龄人,大家谈论的话题都近似,看不出他或者她哪里有了鲜明的变化,连自己也是如此,除了几个男生会因为几句不合适的话大打出手,几个女生在一起上演一场脑补过多的戏,想着青春期不过如此啊。

可能是由于我成熟的较晚,所以在大家陆陆续续进入青春期时,我才晃晃悠悠地迈进去,像是每天目睹一面大镜子在眼前,反射着我的一切,检查着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从那时起,我开始在意原本随意留的发型,说是随意,其实就是从小到大就在家门口的理发店理的,理发师是一对夫妻,年龄比我父母还大上许多,因为他们的小儿子和我一个年级,而我当时的发型也只是随口的一句“剪短”。到底多短?我没细说,看着办吧。以至于我每次理完发都像个假小子,回家抱怨两天,等着它一点一点长长,可是周而复始,长了去剪,短了等着长长,直到某位男性同桌在周一的早晨夸张地喊着:“你怎么把头发剪这么短?像个男生。”

从那时起,我开始在意自己的发型,从小一直留着短发,妈妈说她忙,小的时候没有时间给我整理头发,所以短了好打理,梳两下就可以去上学了。我开始想留长发,可是突然让我扎起辫子,我又是觉得百般别扭,就像是秃子留起头发那样别扭,后来我只是慢慢把头发留长,齐下巴那么长,瞒着老妈去了一家看起来时尚的店,虽然理完的效果不怎么样,可总算不被人说像个假小子了。

紧接着,我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开始有了护肤的意识,可是总觉得自己的皮肤不好,别人看过来时,只期待别仔细看自己的脸,现在想想,哪有那么不堪,比起现在熬夜、对着电脑屏幕的脸来说,那时候简直就是剥了皮的鸡蛋,不需要厚重的`遮瑕粉底掩盖疲劳,可是我依旧会在听到某某脸上长了青春痘时,回家反复检查自己的脸,虽然一个青春过去了,象征青春的痘痘也没出现。

可是有意无意的在意,到后来都会变成一个词——自卑。

那种自卑在后来无数次回想起来,都想跑到当时的我面前,揪着耳朵大声告诉自己:“抬起头来,你很好!”可惜于事无补,自卑像是一粒种子扎藏于心中,哪怕是有一丝丝波澜,都有破土而生之势,想着逃亡。

那时候觉得自己没有一点出众的地方,如果一直都在年级前十算是的话,其他的地方一无是处,早在初一,我开始长个子之前,矮小的我就开始有突破90斤的凶猛势头,那是青春期之前,无所谓的吃喝,父母怕长不高,拼命地投食,我大约是同龄人之中没毛病但吃保健品吃得最多的。

我胖,那时候,见过我的人都这么说,个子不高,而且胖,我知道自己体育课肯定会出丑,选择跑一圈就找个角落躲起来歇一歇,运动会从来不参加,也没我可以参加的项目,那时候觉得学习好也有一定的优势,就是不想参加集体活动可以说自己要学习,没时间参加,老师同学自然也不会为难。

虽然后来开始长个子,体重没什么变化,但有些东西不是外表改了,就相安无事了的,我开始由纯外表往更深的青春期迈进。出于害怕嘲笑,我学会先拒绝别人,怕自己一旦被拒绝,可耻的面子挂不住,那时候被男生表白都会嘻嘻哈哈地翻篇,不相信有人会喜欢我这样一无是处的女生,一无是处这个词真的是当时内心写实。表白完第二天再见面,男生依旧和我保持原样,我也依旧不动声色,想着昨天的表白是真的吗?现在想想,谁青春期里不是琼瑶阿姨的主角。

青春期里的人,动作总是变形的,每一样感情的流露都放大了一百倍,爱与恨,孤独与喜悦,都是。

我开始变得沉默,好学生的我开始不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等着老师叫我起来,怕众多目光集中于我一点,怕万一说错了当中出丑,可是出于好学生操守,只要是站起来,不管会或者不会,都要开口说话,不会的也要说到自己实在回答不出来的地方,所以我能感觉的出老师还是很喜欢这样的好学生的。

青春期伴随着众多八卦接踵而来,真真假假的,见风是雨的,无中生有的,听说的一方总要刨根问题,然后兴奋地传达给下一位听众,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否则被毁掉的古代文学典籍、神话故事,哪会流传至今。

如果说沉默与自卑是青春期给我留下的烙印,但它同样给我馈赠了一份礼物,那就是站到人群外面,并不是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而是在这个角度,我学会了观察、倾听,我获得了一个向内观看的内部世界,我雕刻着自己,在那面大镜子面前,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在我看来,青春期使一个人成了真正的自己,争吵反逆后开始有了区别于别人的个性,忧心忡忡想着未来时开始关注“理想”二字,不管怎样,它或多或少会决定今后的人生。

成长是痛苦的,我不赞美它,我的来路坑坑洼洼,我的成长跌跌撞撞,那必然是不光滑的成长,不接受大多数人的意见,在黑暗里摸索前行,到后来抓住一根藤慢,不顾一切地往上爬,想着被救赎,想着我不逃避了,你来吧,最后筋疲力尽地站到崖山,看着来路,发现那一段艰难的历程就这么轰轰烈烈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的青春期就这么画上不怎么圆的句号。

我并无兴致聊起的青春期给我留下最大的礼物,伴随着锋芒,照亮我,温暖我,有时也会烧伤我,刺痛我,我接受这一切,我接受心里的自卑与愤怒,我接受心里的爱与希望。

无论你留或者不留,有始有终的青春期只会留下一串深深浅浅的印记,在看到年少的孩子盼着青春期快点过去时,他们或许还不了解,只是听大人说青春期过去了,痘痘就消了,或者是那段时间莫名盼着长大,盼着有朝一日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或者由于某种不明显的心理苦苦挣扎,想着何时翻篇,何时清醒。

上一篇:新娘简单大方婚礼致辞下一篇:学生会部门部长竞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