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共8篇)
1.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 篇一
浅谈我国周边外交战略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尽相同,一些国家还与中国存在领土争 端等历史遗 留问题,情况相当复杂。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本文就是对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和外交战略做一些简单分析。
进人新世纪,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了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积极解决了绝大部分边界等历史问题,营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创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中国现与东南亚、南亚、中亚、东北亚和南太平洋诸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和深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基本态势
(一)影响地区安全的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不稳定因素增多。近年来,部分地区热点问题呈现出缓和趋势,但局部问题凸显,高危因素和敏感因素增多。朝核问题在六方会谈落实第二阶段行动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朝鲜向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提交了核申报清单,炸毁其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重新允许国际核查人员进入宁边核设施开展核查工作。朝韩关系转冷,朝鲜半岛呈现紧张态势,双方经济合作受挫,军事形成对峙。伊朗核问题僵局难破,伊朗依然在从事铀浓缩活动,加快铀浓缩进度。美国伊朗舰艇在霍尔木兹海峡发生摩擦。双方还在同一天于海湾地区进行了互相针对对方的军事演习。随着金融危机后续效应释放,亚洲国家经济风险突出,韩国、印尼、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已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泰国民主制弊端进一步暴露,政局稳后有乱,一年内两届政府下台,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持续数月,曼谷国际机场被示威者占领,造成数千旅客滞留,泰经济受到重创。尼泊尔建立共和制后国内局势仍不太平,忠于国王的势力依然存在,联合政府困难重重。
(二)大国关系稳中有变,斗争因素不断增加。中国与大国关系继续保持稳定。中美之间沟通渠道畅通,双方元首已多次会晤,战略经济对话也是多次举行。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公开表示反对台湾当局的“入联公投”。中俄关系保持平稳高位发展,在汶川地震、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奥运等涉及中国重大利益的事件中,俄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中俄在黑瞎子岛举行了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至此,两国边界线全部确定。在能源合作方面,中石油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将在俄远东原油管道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共同建设和运营从斯科沃罗季诺经中国边境城市漠河到大庆的中俄原油管道。中澳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密切在气候变化方面合作的联合声明,双方将在政策对话、扩展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开发清洁能源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此同时,大国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美国仍对中国采取接触加防范两面下注,继续在台湾问题、涉藏问题和人权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指手画脚。中国周边国家对美倚重增加,新加坡与美签订了新的军事协定,韩新任总统李明博在战略上力争强化韩美同盟关系。俄美在反导和北约东扩问题上矛盾突出,俄的战略空间受到美国的挤压,被迫绝地反击。总之,今后一段时期,大国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斗争也会不断增加。
(三)军事竞争日趋激烈,部分热点问题继续升温。近年来,中国周边军事竞争更加复杂尖锐,日趋激烈。美国加速了在东欧地区部署导弹拦截系统的工作,在捷克和波兰建立了反导基地。美国继续推动武器研究和更新,还计划组建“全球打击司令部”,专门负责对洲际导弹和核导弹部队的指挥和管理。为了应对美国部署全球反导系统,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取消裁撤驻科泽利斯克的导弹部队三个团的计划,在俄西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以应对美新的反导设施实施电子压制。俄海军也将参与有关计划,除了试射导弹以外,俄还在乌拉尔、太平洋、波罗的海、地中海等地相继举行了一系列军事演习,并在近15年来首次在大西洋举行军演,向西方展示自己不断增长的军事实力。与此同时,大国在外空领域的争夺更加激烈,中国和俄罗斯再次在日内瓦共同向裁军谈判全体会议为防止外空军事化进行了努力,但美国仍是强烈反对。美国不顾其它国家的担忧和反对,发射导弹摧毁其一颗间谍卫星。各国担心美国此举是测试其新型外空武器。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允许将外空用于防卫目的的《宇宙基本法》,标志着日本对宇宙开发一直奉行的“非军事”原则已开始松动。同时日本内阁还成立了宇宙开发战略总部。
(四)三股势力威胁继续上升,中国反恐怖形势严峻。近年来,中国周边地区恐怖活动活跃,反恐形势日趋严峻。新疆云南等地多次出现暴恐事件
二、中国周边外交战略概述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原则,不失灵活,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积极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和合作的方针加强与世界各国及周边各国的关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主张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对各种挑战,充分发挥中国的外交优势,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日益被公认为解决国际重大问题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稳定和发展了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深化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和团结协作,取得了全方位的外交成果。我国与世界各大国关系基本面保持稳定,各领域互利合作持续发展。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发表了《中俄元首北京会晤联合公报》,中俄边界问题已全部解决。中印边界第13次谈判已经举行,中印边界谈判进入实质性前行阶段。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两国领导人以及各部门、各阶层会晤和磋商频繁,共同推动建设性合作关系取得了新的成果。中国继续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扩大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渐入佳境”,中国与东盟现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我国与新兴国家关系更加密切,协调合作不断深入和拓宽,协商机制日趋健全,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坚定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在事关我国核心利益的西藏、台湾等问题上,既毫不动摇地坚持原则,又在具体问题上体现灵活精神,坚定维护了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粉碎了“藏独”势力制造国家分裂和破坏北京奥运会的图谋,对一些西方国家借西藏、人权等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并抓住机遇,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两岸交流与合作稳步展开,逐步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四)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发挥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作用。几年来,中国领导人多次参加有关重大事务的地区和全球性国际会议和对话,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主张和倡议。近年来,中国还积极参与了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达尔富尔等热点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了国际反恐斗争和国际维和行动。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目前有近两千官兵在联合国9个维和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执行任务。对气候变化、环保、能源安全、国际救灾、公共卫生等一系列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中国都采取了认真负责的态度,并以自己的切实行动推动有关问题的改善和解决。
(五)全面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在连续遭受严重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地震灾害的情况下,中国一方面全民动员大力救灾,一方面克服困难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特奥会,随后又成功主办了第七届亚欧峰会,既展现出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也反映出中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有力的组织与工作能力。我国在救灾、举办奥运会和亚欧峰会的卓越表现,受到了世界众口一致的积极评价和热烈赞赏。这些活动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最后,无论今后中国发展取得多大成绩,睦邻友好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削弱,中国将永远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对待领土海洋争端,中国主张有关国家以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为重,在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谈判寻找妥善解决和管控争议的办法,避免局势恶化升级。在争议得到彻底解决前,各有关方应避免采取使争议扩大化和复杂化的行动,以维护地区稳定。对于有关争议,邓小平先生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仍不失为破解难题的可行思路。
2.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 篇二
近年来,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和繁荣的关键时期, 而能源的安全和稳定的获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前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能源外交作为一个国家为保障和促进本国的能源进口和安全出口, 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而与能源出口国和消费国或者能源国际组织开展的外交活动。
二、中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
自20 世纪70 年代中国的石油外交开展以来, 到21 世纪, 中国实现了从能源出口国到能源进口国的转变。在地缘政治学家的眼里, 有一部分的地区在能源外交的格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 连接中国南海和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波斯湾入口处的霍尔木兹海峡、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等等。
( 一) 中国与邻国的能源竞争关系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 亚太国家呈现着能源需求太高而能源分布不均和石油资源不足的问题, 因此, 面对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价格波动或者资源供应量的变化, 亚太地区也加剧了与其它国家的能源竞争以保障本国最大化的能源利益。
( 二) 中国与周边的能源供应国
根据区域的能源合作关系, 中国与邻边国家的能源供应关系呈现着不稳定的变化。例如, 中国对于中亚巴基斯坦、中东伊拉克和伊朗存在着相对紧密的能源供应关系, 尤其在这两年, 关于“一带一路”的规划和倡议下, 中国对于这些国家的能源供应问题的解决力度也相对的加大, 通过促进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包括中巴铁路、瓜尔达港口的建设, 对于促进中国与中亚及中东地区的能源运输起着都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三) 中国能源外交受到大国遏制
美国在世界能源体系的格局中, 一直强调自己对国际能源的主导作用, 加大对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控制。另一方面, 与中国开展能源外交的国家也是美国能源掠夺的敌对国, 例如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针对中国的 “能源威胁论”, 美国一直向这些能源供应国家施加压力, 从而阻碍中国获取稳定的海外能源供应。
三、中国加强能源外交的相关措施
针对这些年在能源外交方面遇到的挑战, 中国整合出了一系列的能源外交策略。
( 一) 加强和国际能源机构的交流
中国在亚太地区具有一定的地位, 随着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和基础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对世界的影响, 通过加强与国际能源机构 ( IEA) 签署合作备忘录、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和东盟等地区能源机构建立友好关系; 另外中美论坛的成立, 也为中国与非洲加强能源外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此基础上, 持续加强与各区域能源机构的交流, 建立具有长远的战略性规划。
( 二) 加强与能源供应国合作关系
21 世纪是合作共赢的时代, 与能源生产国建立全面的伙伴关系, 对保障能源的安全和促进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大实施中国能源企业 “走出去” 战略, 促进对能源生产国频繁的高层访问, 为确保能源的外部供应提供稳定的政治基础, 也为本国企业开展海外业务奠定了基础。
( 三) 注重能源外交的平衡和协调
中国在开展能源外交的方式上, 长期以来虽然采取了经济、政治和援助等方式促进能源的进口, 但这些方式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平衡的外交现象。主要表现是双方的政治上高层频繁的互访和交流, 但经济上的往来并不平衡, 能源进口的规模较小, 出现中国的 “出多入少” 的局面。因此, 中国应加强相关的政策调配, 以保障有关的能源合作项目能够顺利持续的进行。
四、结论
中国的能源外交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 通过开展与能源生产国的合作和交流, 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和能源利益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地缘政治因素会影响到国家对能源的获得, 因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能源外交的战略显得尤为的重要。近些年来, 能源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地缘政治利益的核心, 能源主要消费国对围绕能源资源产地而产生的地缘政治争夺不断加大。
参考文献
[1]潜旭明.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 2010.
[2]张克成.基于方法论视角的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解析[D].吉林大学, 2012.
[3]陈柯旭.美国中亚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4]张辛雨.中国与中亚能源开发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 2012.
[5]王双.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问题、挑战及前景[D].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
[6]徐慧娟.中国的崛起与中日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5.
[7]金胤静 (Kim Yoon Jung) .中国和韩国的中亚能源合作与外交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5.
[8]邓向辉.非洲能源国际竞争与中非能源合作[D].中共中央党校, 2010.
[9]韩晓东.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3.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 篇三
9月6日,刘铁男参加中哈天然气管道二期项目开焊仪式。该管线建成后,产自哈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将直接供应本国南部地区,同时哈国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
一位国内天然气专家说,“参加上述开焊仪式是刘铁男此行最重要任务。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资源不确定性较大,国家能源局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哈国天然气进入西气东输三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石油多位高层随同刘铁男出访中亚各国,油气领域合作料定有较大进展。除此之外,中方强调与中亚各国拓展能源合作领域。
国家能源局消息称,刘铁男在乌、哈两国访问时,均提出推动双方在油气勘探和化工、电力和新能源、铀矿、能源装备等领域的合作。中亚油气合作新项目待产
中亚各国油气资源丰厚,日本、俄罗斯、中国、韩国等邻国均抛出橄榄枝。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冯玉军说:“在能源合作领域,中国寻求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而中亚国家正寻求出口多元化。土库曼斯坦等国可以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拓展市场空间;哈萨克斯坦铀矿资源丰富,可为中国核电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目前,中国与中亚之间建成两条跨国油气管线,是我国能源外交的重要成果。
其一是,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线,横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中国4国,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年;其二是,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输油能力1000万吨/年,为我国陆上首条长距离跨国原油管道。
目前,中哈原油管道二期正在建设之中。建成投产之后,中哈管道管输量将达到2000万吨/年。出访期间,刘铁男特别强调,推动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哈境内段、中哈原油管道二期第二阶段项目建设。
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建设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中缅油气管道境内段、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期,以及西气东输三线、四线工程;输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15万公里左右”。
其中,西三线是我国第二条以中亚天然气为气源的长输管线。
西三线干线管道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首站,东达广东省韶关末站。从霍尔果斯——西安段沿西气东输二线路东行,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共8个省、自治区,设计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年。中国石油公司计划,2015年之前
将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年运输能力提高两倍,达到600亿立方米。
在积极拓展合作同时,风险同样不可回避。有能源专家提醒,中亚油气资源国政府日益加强对本国油气资源的控制力度,并通过修改法律法规、税收,设置新的环保壁垒,收紧对外合作范围、门槛和条款,以限制外国公司的进一步扩张,改变与外国公司的合作模式。
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建成
2010年,国内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能源安全风险加剧。
冯玉军说:“我国正在不断拓展进口渠道,开通了中俄、中哈、中缅、海上等四大油气通道,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规划称,今后五年,中国将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
西北通道是指从中亚及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等地进口油气资源,并在我国西北地区入境的进口通道。目前,西北通道已建成中亚天然气管道A、B线,国内配套建设西二线,引进中亚天然气300亿方/年;建成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引进哈油1000万吨/年。
东北通道是指从俄罗斯东部进口油气资源,并在我国东北地区入境的进口通道。目前,已建成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原油管道),进口俄罗斯原油1500万吨/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在规划建设。
西南通道是指从中东和缅甸进口油气资源,并在我国西南地区入境的进口通道。目前,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已开工,国内配套建设的油气管道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将建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
4.俄罗斯能源外交分析 篇四
俄罗斯能源外交分析
“能源外交”就是指国家保障能源安全、开发能源资源和促进能源经济的对外政策,以及国家部门依据能源外交政策进行的具体外交活动。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基础。而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正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途径之一。虽然俄罗斯的国际能源活动起步较晚,但由于其重视能源外交战略,积极开展对外多方的能源外交,现今的俄罗斯能源外交已经成为保障国民经济的基石。
一、能源外交的基础
1.资源特点
俄罗斯的能源资源总量十分丰富,是世界上少数的具有重大能源开发潜力的国家。其已经成为除欧佩克组织以外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最具有发言权的国家。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都处于世界前列。根据俄权威专家的数据,2004年,俄石油储量约440亿吨,探明储量99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57亿万立方米,煤炭探明储量1570亿吨,分别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6.1%、32%和17.3%。雄厚的能源基础资源搭配上自身完善的能源工业基础让俄罗斯享有“能源超级大国”的美誉。
俄罗斯是世界的油气大国,其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源出口一直占据俄罗斯GDP和外汇收入的40%左右。苏联解体的波动,使俄罗斯的油气生产和出口经历了一个从收缩到逐步恢复增长的过程。从1991年到1993年俄罗斯的石油年产量由4.62亿吨降为3.17亿吨,1996年更是降到了3.01亿吨,降幅近30%;天然气产量也由5998亿立方米逐年下降,只是比石油产量的降幅小。此时,油气出口量也按照5%的比例逐年下降。从1993年底开始,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开始增长,1994年增长8%,1995年增长18%。直到2000年,俄罗斯政府对石油天然气工业进行了私有化调整才克服了1997年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并与富有活力的市场经济接轨。至2004年,俄罗斯连续三年的能源出口增长率都达到了18%,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能源出口国。
By: 7GのTY 2.地缘优势
俄罗斯是地跨欧亚大陆的世界地域最为广阔的国家,近年来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战略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
地域辐射性强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其疆界约有5万公里,陆上疆界约为1万公里并与欧亚大陆的十几个国家接壤;其海岸线约有4万公里,濒临三大洋和多个边缘海地区。庞大的领土面积、绵延的陆海疆界线使其能源外交的辐射性较强。其均匀的能源分布使其能源能够通过西伯利亚、乌拉尔、里海地区通畅便利的运输到世界各地。(二)
毗邻油气消费区
传统油气消费区(美、日、欧)和新兴油气消费区(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对油气的需求有增无减。经济的发展使这些国家地区对油气的需求量大增,但由于其地区内部的油气产量无法满足本地区需求,其对外部油气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俄罗斯作为油气资源的大国为这些毗邻的消费区提供了最便捷最经济的油气渠道,从而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油气供应国家。(三)能源供应稳定
目前世界石油消费国进口能源的主要来源是波斯湾地区。但是,中东的混乱局势为该地区的石油供应埋下了危机的种子。相比之下,俄罗斯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对稳定,这保证了俄罗斯油气供应和运输的稳定性。俄罗斯国内对能源产出的大量投入也进一步保证了其油气供应的稳定性。
3.政治支持
俄罗斯建国至今,颁布了多项推动本国油气发展的战略议案。这些议案的实施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能源产业作为俄罗斯经济支柱产业的核心地位,并进一步推动了能源外交的进行。
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联邦政府于1992年和1995年分别制定了《新经济条件下的能源政策基本构想》和《俄罗斯能源战略构想》。这两项文件确立了叶利钦时代俄罗斯能源政策的指导方向。进入普京时代后,俄罗斯出台了《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基本要点》并借此处理了国内外在能源出口方面施加的压力。在2008年7月12日,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国家外交学说》中明确强调了俄罗斯采用能源经济外交。他也发展了《2020年俄罗斯能源战略基本要点》,明确强调了能源外交的基本任务,并从政治上给予能源外交最大的支持。
二、能源外交的战略
1.确立“能源超级大国”地位,提高国家能源外交保障能力
俄罗斯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雄厚的能源工业基础,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其成为“能源超级大国”的信心。在凭借经济规模难以跻身于经济大国行列的情况下,俄罗斯只能借助能源优势对世界经济施加大国影响。“能源超级大国”的名号有益于俄罗斯能源开发的维护、市场资源的建设和国际资源的领导。正是基于恢复大国影响、重振大国地位的客观需要,俄罗斯决心为确立“能源超级大国”的地位做出重大努力。这也是俄罗斯的能源外交必须要服从的战略目标。同样的,俄罗斯外交战略的确定还要充分考虑到国家对能源外交的保障能力。/ 6
By: 7GのTY 这样的保障能力源自于国家的整体硬实力,也取决于国家的软实力。鉴于目前俄罗斯尚处于国力的恢复期,其在国际能源关系中主要通过对话和合作的方式来构建外交基础。同时俄罗斯在同发达国家的能源对话过程中仍旧采取合作并避免对抗的方针。现阶段的战略方针能够恰当的保证俄罗斯在国际能源领域的话语权,但未来能源外交的保障力度急迫需要综合国力的提升来支持。
2.主动融入国际秩序和合作,积极推动制定国际能源游戏规则
俄罗斯是当今国际能源秩序的新来者,在国际能源秩序中的影响力有限。国际能源秩序中的消费国和出口国对俄罗斯的能源经济利弊皆有。因而俄罗斯确定了对先进的能源秩序保持“趋利避害”的基本政策。俄罗斯也提出了“俄对外能源政策的主要方针之一是加强俄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改善能源出口环境”的战略目标。俄能源战略认为,出口国、进口国既存在不同利益又是利益共同体,各方应寻求妥协、达成利益相对平衡,即实现互利合作。鉴于此,俄能源战略要求,俄油气企业“要全方位地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发展与国际能源机构和跨国能源公司的协作”,“通过广泛的合作保证世界能源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同时,俄罗斯广泛参与了各种国际能源组织的活动和对话,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投身国际能源秩序的积极态度。由于欧洲和里海方向对俄的能源利益影响最大、最直接,俄能源外交参与该方向的国际能源活动最多,力度也最大。与此同时,俄还以能源作为地缘战略武器,影响独联体国家的国内政局和对外政策走向,以期望形成对俄罗斯有利的周边环境,使地区能源秩序和政治秩序更多地符合俄的国家利益。
3.加强资源产地和运输控制,提升技术注重生态环境
俄罗斯能源战略规定,应“扩大能源出口、开发新的能源市场、开采他国领土上的能源资源,强化俄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俄罗斯能源战略的两大目标十分明确:一是控制尽可能多的国外资源产地;二是控制尽可能多的周边油气输送管网。控制国外资源产地是为了对国内油气资源进行补充,加快建设“能源超级大国”的进程;控制周边地区油气输送网络则是借以保证俄罗斯的油气输出安全来加强自身对周边的资源政治影响。俄罗斯能源战略还要求,能源外交必须保障本国进一步扩大能源资源的占有量、生产量和出口量,保障本国在国际能源政治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考虑到油气开发与生态环境维护的尖锐矛盾,俄罗斯提出了“生态可接受”原则作为能源战略:“能源开发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应在两者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既不能因存在环境担忧而减少资源开发,又不能为了扩大资源开发而危及生态环境,贻害子孙后代”。俄罗斯也多次在国际会议和对话中表达了生态安全领域问题的合作意愿,并希望能够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来进行国内能源经济的开发和国外能源外交的开展。
考虑到油气是不可再生资源,俄罗斯适时地提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并改变目前能源严重浪费状况的能源战略。同时还指出要大力开发能源利用技术,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今年俄罗斯在能源利用的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在节能技术上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
三、能源外交的对象 / 6
By: 7GのTY 1.能源出口国
(一)海湾和北非国家
海湾地区有六个主要产油国: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和卡塔尔。这些国家的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因而在国际能源政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上述国家大都是欧佩克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其中大多数还是前苏联的盟友,对俄罗斯利益影响重大。普京时代的俄罗斯视该地区为重要利益区,视上述国家为重要的“能源伙伴”,出于地缘政治利益考虑,随着国力的逐步恢复,俄罗斯开始了重返海湾与北非的进程。
尽管同为能源输出国,在世界市场上存在天然的竞争,但基于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和政治需要,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对这些国家采取了积极合作的姿态:共同推进有利于生产国的国际能源秩序,共同稳定国际市场的油气“合理高价”;积极参与海湾和北非地区的油气开发和加工,为其地区提供开采设备;为这些地区国家抵御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事政治压力提供支持。
(二)拉丁美洲国家
拉丁美洲也有大量的油气分布。美国长期视拉丁美洲为“战略后院”和自己的势力范围并排斥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拉丁美洲国家的一些油气开发更是长期被美国公司所控制。而最近,拉美国家出现的反美倾向和油气资源国有化潮流给俄罗斯油气公司进入该地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拉美就顺势成为俄罗斯能源外交积极进取的新方向。
当前俄罗斯与拉美国家的双边能源合作相当活跃,特别是与该地区两个最大的产油国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能源关系”发展十分迅速。俄罗斯与墨西哥的能源合作是在“经贸、科技和海运合作双边混合委员会”的框架内实施的,并主要着眼在机械制造方面。通过双方的努力,管道管筒供应、天然气开采工艺、液化天然气贸易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俄罗斯与委内瑞拉在推动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开展全球对话方面十分默契,对委内瑞拉提出的建立“世界能源组织”的建议予以积极支持。双方在油气设备供应、开采技术与加工经验交流方面开展合作,俄罗斯同时也有进军委内瑞拉油气开采领域的目标。
2.能源进口国
(一)欧盟
俄罗斯最先与欧盟建立了密切的能源关系。俄罗斯非常重视对欧洲的能源外交。首先,积极加强与欧洲的能源交流为俄罗斯重新融入欧洲大集体铺平了道路。成为欧洲大国一直都是俄罗斯的目标。再来欧洲国家大多工业发达但缺乏能源基础,而俄罗斯正好可以为这些国家提供它们稀缺的能源资源。欧盟国家由此产生了对俄罗斯油气供应的极大依赖,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到欧盟总需求量的23%和20%,俄罗斯由此获得了最重要的油气市场。俄罗斯对欧盟的能源外交战略主要是:开展对话,化解矛盾,务实合作,争取共赢;努力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力图使欧盟对俄能源供给的可靠性放心。最后,开展与欧洲的全方位的能源外交也是俄罗斯制衡美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二)亚洲国家 / 6
By: 7GのTY 俄罗斯对主要进口国能源外交的另一重要方向是亚洲国家(中国、印度与日本等)。这些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因而对能源大量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俄罗斯与亚洲国家的能源关系发展滞后。近年俄罗斯以“大力发展与亚洲国家的能源关系”为指导思想着重强调了与亚洲国家的能源关系。其主要考虑到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但由于该地区并不拥有重要的油气资源,因而所需能源90%依靠进口,并且能源进口量逐年增加。再来加强与亚洲的能源交流可以促进开发潜在油气资源,发展边疆地区经济。俄罗斯巨大的后备油气资源处于西西伯利亚北部和东西伯利亚和大陆架。而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又是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加速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对于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俄罗斯通过加强与亚洲国家的能源关系可以满足其融入亚太经济区的需要。现在亚洲国家在世界经济事务上发挥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俄罗斯也不想放弃自己在亚洲事务上乃至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
(三)美国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俄罗斯非常想打入北美能源市场。但是,到目前为止,两国能源合作规模甚微。2004年俄对美石油出口仅占美石油进口量的2%。主要原因是:美在海湾和拉美有充足的油气来源;美奉行“遏俄弱俄”政策,不愿俄罗斯成为“能源超级大国”。但最近几年,中东局势的持续动荡、里海地区油气储量的发现,使美对发展与俄能源合作的兴趣增大。小布什明确提出,“要对深入研究俄能源投资环境给予更多的关注”。考虑到扩大能源市场的需要及美国在国际能源政治中的巨大影响,俄罗斯对改善两国能源关系也抱持很大的期待,已提出与美国建立“平等互惠的能源合作关系”。从趋势看,俄美能源对话可能增多,两国“能源商务峰会”的作用可能增大,在稳定国际能源市场方面的合作可能加强,美跨国公司对俄罗斯的能源投资力度可能加大。与此同时,俄美在里海油气资源和外运路径方面的竞争仍将继续,但两国间发生类似于能源冷战的可能性不大。两国能源关系将继续保持明争暗斗。
四、能源外交的影响
俄罗斯的能源外交历经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三代领导人的实施,已经成为世界外交舞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的崛起是国际能源安全格局中的重要变化,其外交战略将会对世界贸易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通过能源外交改善国际环境,将进一步加强俄罗斯外交的全方位性与务实性。作为外交重要支柱的能源外交将会大大改进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关系。这样的关系的改变可以体现在其淡化地区冲突强调最大利益的特点上,并且这样的外交战略也为处理之后的国家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与亚洲和西方国家的通力合作下,俄罗斯的经济利益会不断的增长。
其次,俄罗斯能源外交将成为影响国际能源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俄罗斯叫板欧佩克抢占国际能源市场份额的战略不会改变,这不仅会使国际油价维持在较低水平,也迫使欧佩克加强对俄反击力度,更急切地拓展国际市场。这样两者之间的良性竞争将会在某种程度上构造出国际能源供给的多元化,有利于保持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
最后,俄美通过前期的摩擦逐渐找到了合作的方向。特别是使里海能源开发/ 6
By: 7GのTY 进入加速阶段并出现多元竞争格局。各国油气公司纷纷与环里海国家签订开采合同,各条输运管道已经在安排建设当中,这也预示了未来里海能源开发的新的热潮。
五、结论
5.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 篇五
测试题目共:30,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一、二部分各错1题,94分
第1题、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2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3题、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4题、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5题、中国经济的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合作空间。(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6题、中美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仍然存在。(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7题、我国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走有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之路。(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8题、中国经济的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9题、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局部紧张、局部动荡,主要集中于东亚、欧洲。(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10题、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和世界格局的走向并未产生深刻影响。(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11题、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单选题)(分值:3)
A. 有效策略
B. 有力武器
C. 重要法宝
D. 以上均错误
第12题、习近平指出,()是党的生命,也是外交工作的生命。(单选题)(分值:3)
A. 政治和经济
B. 政策和策略
C. 文化和经济
D. 以上均错误
第13题、中美之间深层次的矛盾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严重的战略碰撞,特别是在()的对抗是可以避免的。(单选题)(分值:3)
A. 亚太地区
B. 北非
C. 大中东地区
D. 东亚
第14题、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新意在于打破了()的怪圈。(单选题)(分值:3)
A. 敌强我弱
B. 国强必霸
C. 国强必战
D. 以上均错误
第15题、()仍然是时代主题。(单选题)(分值:3)
A. 和平与发展
B. 共赢与发展
C. 和平与统一
D. 共赢与统一
第16题、()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单选题)(分值:3)
A. 改革开放
B. 群众路线
C. 和平发展
D. 和谐统一
第17题、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建设为中心。(单选题)(分值:3)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科技
第18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中开拓前进。(单选题)(分值:3)
A. 文化强国
B. 经济第一
C. 团结奋进
D. 互利共赢
第19题、中国的()将为世界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单选题)(分值:3)
A. 和平发展
B. 经济发展
C. 政治进步
D. 文化繁荣
第20题、单签,美国在()还一时难以完全脱身,中美关系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但战略竞争仍将考验中美关系。(单选题)(分值:3)
A. 亚太地区
B. 北非
C. 大中东地区
D. 东亚
第21题、今后美国在()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上仍有求于我国。(多选题)(分值:4)
A. 防止核扩散
B. 反恐
C. 文化传播
D. 应对金融危机
第22题、习近平同志在中美首脑“庄园会晤”中,阐述新型大国关系内涵:()。(多选题)(分值:4)
A. 不冲突
B. 不对抗
C. 相互尊重
D. 合作共赢
第23题、当前,中美之间小麻烦也会不断,双方在()、地区安全等问题上仍有分歧。(多选题)(分值:4)
A. 贸易摩擦
B. 涉台军售
C. 涉藏
D. 网络
第24题、刘云山同志在2013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倡导:要学习领会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论述,坚持()的发展。(多选题)(分值:4)
A. 开放
B. 合作
C. 共赢
D. 团结
第25题、习近平指出,各国和各国人民()。(多选题)(分值:4)
A. 应该共同享受文化成果
B. 应该共同享受尊严
C. 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
D. 应该共同享受安全保障
第26题、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加强外交工作(),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多选题)(分值:4)
A. 顶层设计
B. 策略运筹
C. 底线思维
D. 底层设计
第27题、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基本特征主要有()、合作发展、共同发展。(多选题)(分值:4)
A. 科学发展
B. 自主发展
C. 开放发展
D. 和平发展
第28题、习近平同志指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多选题)(分值:4)
A. 主权
B. 安全
C. 发展
D. 民族
第29题、习近平同志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全面阐述了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各国人民一起应该()的思想。(多选题)(分值:4)
A. 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B. 共建美好家园
C. 共同维护国家利益
D. 促进共同发展
第30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多选题)(分值:4)
A. 坚定信心
B. 凝聚共识
C. 统筹谋划
6.节能减排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 篇六
——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在京召开
时间:2011-06-03 来源: 《中国节能服务》
文章类别:原创
作者:王歆效
核心提示:2011年5月19日下午,第十四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能源界的领导人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媒体代表800余人出席了会议。关键字: 科博会 能源 创新
2011年5月19日下午,第十四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科技创新”。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院士徐匡迪,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第十届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傅志寰,科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储祥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智敏,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等在内的来自能源界的领导人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媒体代表80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能源战略论坛暨中国节能减排经济建设成果大会在京召开。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傅志寰;科博会组委会的办公室主任储祥银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举办!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院士徐匡迪有理有据地做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绿色发展“的主题报告。徐匡迪在报告中强调指出:
第一,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处于世界前列,但是,中国的人均排放仍然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现在我们是美国的1/4,是日本的1/2,因此,中国应该按照联合国的规定,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
第二,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走向绿色发展的第一步,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和采用物联网是走向绿色经济的突破点。
第三,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是建立低碳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
第四,创造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是建设低碳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院士徐匡迪在“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做主题演讲。
会上还公布了“2011第二届节能中国宣传表彰评选活动”结果。据主办主介绍,此次评选活动历时六个月,受到了各相关行业以及各地节能主管部门、相关协会与媒体的广泛关注,共有近千家单位参与了活动。
“节能中国”的评选范围涉及制造业、煤炭、石油石化、钢铁、建筑、水泥、交通、电器、照明、制冷、节能、电子电气、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行业。评选过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召开专家评审会、背对背打分、网络评选公示等方式,以节能成果为依据,以树立标杆为宗旨,对申报单位和相关技术的“节能成果”、“节能事迹”、“节能效益”、“节能规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力”以及“社会关注度”、“行业影响力”、“创新性”、“信誉度”、“社会责任感”等指标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和审定。
综合考虑了工业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建筑节能、公共机构节能、商用和民用节能等不同领域、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申报单位对节能事业做出的贡献。最终评审出了百家“节能中国优秀示范单位”、“节能中国十大贡献单位奖”、“节能中国十大新技术应用奖”。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会员单位西安思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北京国发华企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威胜能源产业技术有限公司等公司均获得了“节能中国优秀示范单位”称号。
大会开幕式结束后,5月20日,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还举行了“中国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建设成果大会”、“中国绿色电力产业峰会”、“中国石油天然气产业峰会”与“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峰会”四个峰会会议。峰会上,来自业界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就我国能源各领域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积极发言,为打造中国能源的和谐未来出谋划策。
北京科技大学生态科学和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苍大强,做“工业节能减排新形势、新方法、新技术”的主题演讲。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赵明在“中国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建设成果大会”上作了有关“合同能源管理”的主题演讲,受到与会者好评。北京国发华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张卫东做了“节能投资模式创新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主题演讲。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赵明做有关“合同能源管理”的主题演讲。
会议结束后,参会代表并未马上离开会场,而是相互做着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并期待下次会议的召开。
7.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 篇七
成功举行
国际电力网 2009-5-26 11:29:40
5月21日—22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与绿色革命”电力论坛在河北保定成功举行。国家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各大电力企业和相关新能源企业代表200多人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社承办。
论坛集中研讨了在世界性能源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能源战略的调整以及加快新能源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中电联党组成员、秘书长王永干,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张志宏,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保定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谦在分别致辞,中电联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主任王志轩主持了21日上午的论坛。
王永干在致辞中指出,我国电力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深刻转变,能源战略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格局调整的关键因素。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并首次将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列入国家主要工作内容,可以看出在国家层面上的重大战略转变。国际上,努力改变以透支能源和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共识。美国奥巴马政府能源新政提出在未来三年把风能、太阳能和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能力再提高一倍,确立了以建设智能电网为标志的能源产业政策,这一消耗世界25%能源的超级大国率先提出进行一场新能源革命以节约并合理使用能源,将对世界能源战略转型产生巨大的影响。
王永干强调,我国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使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向多元化并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比例的能源结构转变,由粗放型的能源利用方式向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转变,关键是观念的转变。要尽快改变电力工业发展中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调整能源利用比例,加快发展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燃料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步伐。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就国内外光伏发电相关技术、政策和法规发表了演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约研究员、科学时报社首席经济学家武建东教授就美国奥巴马能源新政作了评析,并就加快我国能源战略转型和电力工业实现产业升级、建设智能互动电网提出了对策性建议。麦肯锡公司就其提出的“中国绿色革命:实现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分析报告中,采用气候变化减排技术成本曲线方法,对电力等五大产业部门200多种节能减排技术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光伏产业的重大机遇发表了演讲。
在论坛上,保定市高新开发区的专家和光伏产业各大企业代表与专家就太阳能发电及大规模储能和电网接入逆变技术等进展趋势发表演讲,并与电力企业代表进行交流讨论。
8.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 篇八
当代中国在国际社会当中地位日益重要,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可以肯定,随着中国的真正崛起,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将与日俱增。然而在另一方面,中国的外交也面临着困难挑战,台湾问题,中美关系,黄岩岛事件,以及中越关系的紧绷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此我们的外交战略必须在坚持和平自主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应用新视觉新方法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争端,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一、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当前世界最至关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的共同利益多于分歧,两个国家在21世纪除了一起共事与合作之外没有其他出路。中美两国在文化、社会等方面截然不同,两国间存在误会、也有误判对方的可能,但在当下,中美两国除了一起共事、合作之外再没有其他出路,两国需要更多理解与合作,关键点在于如何共同努力和相互信任。
新加坡前驻美国大使、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教授许通美,对中美关系同样表达了乐观意见:中美关系很重要,而且是至关重要;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都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历史责任,在很多情况下现有大国和崛起大国势必会产生冲突,但美中深刻地认识到两国需要趋同。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小组委员会主席本杰明•卡丁则表示,中美共同利益太多,美国特别希望看到每一个国家都取得进步、美国能和每一个国家都保持良好关系;美国在领土争端面前并不选边站,但解决争端的过程、让各方和平谈判很重要。
二、南海争端等系列边境紧张局势
中越关系问题上争端不断,一个多月来,越南在南海兴风作浪,不择手段,持续干扰我中建南在南海钻井平台项目。中方希望就近期海上局势等问题同越方“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希望越方着眼大局,与中方“相向而行”,妥善处理当前事态。中国社科院专家周琪对《环球时报》说,这表示中方有诚意与越南在南海“合作开发”,越方需要充分领悟,但中国在底线问题上态度会很坚决。虽然双方近期摩擦加大,但中越政府高层经过正式外交途径的商榷决定进行“政治会谈”,本身就表明彼此都有缓和两国紧张气氛的想法与意图,这将为中越南海争端的解决提供新的“时间窗口”和“沟通渠道”。
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一再表示不选边站队,令人费解的是,部长先生却公开表示欢迎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日本撑腰打气。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对南海的主权主张是一贯的、有历史依据的,菲律宾侵占中国南海岛礁,部长先生却袒护菲律宾,指责中国。因此,对于中美两个新型大国之间的建立一个良好稳定持续和谐的关系是势在必行的。中美两军应珍惜当前两军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共同推进中美新型军事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三、关于中国的签证外交
短短的一年内,方便中国签证的消息不断传出。去年,泰国与中国商讨互免签证,毛里求斯与中国签订互免签证协议,约旦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截至2014年1 月1日,45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实施免签、落地签证政策,这个数字在不到一年内翻番。中国签证便利化成为一种现象,一股趋势,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欢迎中国公民,愿意为中国更加放开国门。有些签证的放宽,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经济实力、中国国民的消费力再也无法被忽视,尽管文明、文化上的印象还在改变中,但最核心的吸引力已经具备,放弃与中国打交道将意味着最直接的损失。有些放宽,是因为国家友谊得到深化,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全面建构,从政治、经济向文化、社会方面延伸,国家之间的深入接触成为一种需要。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和中国建立全面深化的国家关系,有更多超越单纯政府层面的交往需求。
签证的放宽有的是单纯的国家政策,有的是外交活动直接促成的结果。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广泛出走世界,中国所展现的外交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传统外交刚猛有力,柔性政治充满灵活智慧,无不展现了一个处于历史崛起时期的新兴大国形象。这样的国家外交,也越来越重视社会民间层面的需求,既有宏观层面的能源、军事等议题,也更加照顾到微观层面的旅游、教育等内容,放宽签证现在很多时候诉诸外交努力,即是直接体现。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国家发展壮大,改变了她的外交格局、思路,外交所维系的国家利益越来越细化,直到具体照顾到国民的各种多元、细微需求。
四、中国外交的转型及其困境
我认为对中国外交造成重大影响的就是价值体系,应该强调义利观的重要性,重新恢复外交中的价值体系。我们一直强调要建立利益共同体,但利益永远是不能持久的,利益一致是共同体,利益不一致反目成仇。美国为什么弱成这个样子世界很多国家还愿意跟它走,最主要就是认同它的价值。所有的东西,如果指向利益的话,结果只有一个,伙伴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这意味着这个国家务实,更加务实的言外之意就是别人会和你讲条件,你给我什么好处我再给你什么好处。我把中国整个发展分成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我们核心是意识形态;第二个30年,核心是发展;第三个30年,最核心是一国价值重现,从这个角度来说,价值重现不仅在内政,还要在外交中体现出来。应对复杂世界,如果一定有什么提纲挈领的东西,就是价值,以此解决外交中的所有问题,还是有相通性。
然而中国的外交手段应该采用更为适当的现实主义,尽量避免将自己设立的拉自己进入两难的境地,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参考文献:《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容言行不一》——来源:中国网 作者:薛宝生
《中国外交的转型及其困境》——环球时报
《正确义利观: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原则》——来源:《求是》作者秦亚青
《“签证外交”体现国家力量与情怀》——来源:长江网-长江日报
【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推荐阅读:
中国的能源战略问题06-19
俄罗斯能源外交分析10-29
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现状分析报告09-17
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07-04
中国能源企业文化网简介09-05
2023-2028年中国新能源利用行业研究及市场投资决策报告07-13
能源安全战略的实施顺序07-16
中国矿业大学成教暑期社会实践团邢台队深入冀中能源矿务局09-06
中国电信战略分析总论10-10
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