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心得体会

2024-06-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心得体会(共9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心得体会 篇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HYC—BUCT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该课程并未局限于书本,而是结合了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新内容,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等,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自早期的先驱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就对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通过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于一九八四年提出的,他详尽地阐述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抓紧21世纪头20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未来的中国梦一定得以实现!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反思苏联的倒塌,根本上来讲是忽略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点导致民心丧失,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现在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此,我们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需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能重蹈苏共忽视意识形态工作的覆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的改革之路,是成功之路,是光明之路,具有强大的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同时,由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环境会发生迁移与变化,中国特色改革道路必然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使其更能反映时代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

过去35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解决业已积累的矛盾,还是要靠改革;保持未来健康持续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当前,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历史赋予了中国未来改革更加丰富的内涵。诚然,经济体制改革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但是,总揽全局,统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阶段,则是新时代赋予党的神圣使命。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五个体制的改革和中国共产党党内建设制度的改革理论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改革道路的内涵,构建了未来改革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未来改革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举措,对于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最后,向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您不辞辛苦的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使政治课变得趣味、生动,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当然,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也是有所不足的,比如未能够搜集很多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自我拓展学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其实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 的过程,应该作为我一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所以将 来我一定会继续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心得体会 篇二

一、被调查硕士研究生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满信心

全党和全国人民普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 教师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时, 十分注重针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重大问题, 尤其注重深入讲解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新概括, 即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 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与硕士研究生座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时, 他们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结合, 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使革命取得了胜利。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建国以后, 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探索, 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以断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必然的。从硕士研究生回答问卷的情况看, 在回答“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对您的学习、工作、生活的作用”一题时, 15%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 51%的学生认为“重要”;在回答“您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时, 67%的学生选择了“提高理论修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2%的学生选择了“以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7%的学生回答了“出于兴趣爱好”主动学习这门课程。

二、改革教学方法成效显著

为了增强本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性, 本学期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对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把过去照本宣讲的方法改为“专题式教学”和“1+1”教学模式。“专题式教学”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中国基本国情”、“中华传统优秀文化”6大专题。在学时安排上, 推出了“一节理论课”、“一节实践课”的“1+1”教学模式, 即在每次课的两个学时内, 前一半用于理论学习, 后一半用于实践学习。其中, 理论学习部分包括理论讲授和课堂作业, 实践学习部分包括观看教学片《旗帜》和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论坛。从本次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使教学实效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1. 提高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效果。

北京农学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增长硕士研究生当代马克思主义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素质, 增强他们辨别是非、进一步学习、语言表达、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我们对调研的统计分析 (见图一) 表明, 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该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

2. 新的教学方法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可。

对问卷答案的统计表明, 94%的学生认为按专题教学方法优于按章节教学的方法。其中, 34%的学生认为专题式教学法的优点是可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并深入思考;29%的学生认为专题式教学法使学习内容主体清晰;30%的学认为专题式教学方法同传统的按章节讲授方法相比较, 专题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7%的学生认为专题式教学法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老师讲授的理论。此外, 96%的学生认为新的“1+1”教学模式优于常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板块中, 有62%的学生最喜欢《旗帜》教学片;有32%的学生最喜欢“教学论坛”;有2%的学生特别提到老师在课前或课间播放的生活或哲理短片对自己很有启发。在回答“你对这门课的兴趣”时, 23%的学生选择了“自始至终很感兴趣”;19%的学生选择了“开始没有兴趣, 以后兴趣增加”。这说明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受访教师也很赞成本学期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他们指出:《旗帜》教学片和教学论坛两个教学板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化了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从而使本学期学生的出勤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 从本学期期末学生撰写的论文看出, 学生们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

3. 硕士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满意度较高。

对问卷的统计表明, 对本学期开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 29%的学生表示“很满意”;55%的学生表示“满意”;19%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其中, 在回答“该课程的哪些地方令您最满意”问题时, 45%的学生选择了“老师的授课方式生动、活泼”;27%的学生选择了“老师的学识渊博”;19%的学生选择了“教学内容新颖和有趣”。

三、影响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及挑战

从问卷、访谈、座谈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看出, 在肯定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同时, 也发现了诸多影响该课程实效性的因素。这些因素可归纳为“学生自身”、“专业特点”、“周围环境”、“授课老师”四个方面。

1. 关于“学生自身”因素。

在问及课堂行为时, 调查数据显示, 42%的学生回答“认真听课, 并积极配合老师授课”;9%的学生回答“在课堂上做与本课程无关的事情”;49%的学生回答“我是听课或做其他, 关键看是否对当时的内容感兴趣”。在问道“是否有过缺课的念头或想法”这一问题时, 31%的学生回答“想过但是没有做”;29%的学生回答“经常想, 但是很少缺课”;即60%的学生不同程度有过缺课的想法。从调研结果分析, 一个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问题 (比重约占40%) , 另一个原因是该课程与他们的专业课程、实验课、重要讲座相冲突 (比重约占20%) 。

2. 关于“专业特点”因素。

从调查材料分析发现, 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课程要求存在差异。34%的学生受课程本身特点的影响, 使上课积极性和课堂听课效率有所降低。在这部分学生中, 50%的受访者认为“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32%的受访者认为“主要知识点与中学、本科阶段所学内容重复”。通过分析看出, 认为“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和食品科学学院等理科专业, 认为“主要知识点与中学、本科阶段所学内容重复”的学生多来自经济管理学院。在回答“您对本课程的教学建议”时,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反映老师讲授的内容过少, 要求丰富课程内容, 突出社会热点,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见, 文科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处于“饥渴”状态, 而理科学生则提出理论授课时间过长, 课堂作业任务繁重, 所学理论无法与现实衔接, 处于“消化不良”状态。

3. 关于“周围环境”因素。

从调查材料分析表明, 将近34%的学生的课堂行为受外界因素影响。外界因素包括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学校的学习氛围、任课老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周围同学对待课程的态度、社会风气、干部的腐败现象等。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率和上课积极性。

4. 关于“授课老师”因素。

从调查材料分析看出, 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持认可态度, 同时也对教师有着更高的期望。他们期望教师在科研能力、知识结构、幽默风趣等方面有进一步提高。此外, 8%的学生认为“可以查阅的针对性强的资料少”, 影响了他们的上课积极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虽然有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然而主要还是由于教师的责任心和学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以上影响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教学实效性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 增强硕士研究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 是进一步提升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着眼点, 也是进一步提升该课程教学实效性面临的挑战。

四、建议

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基本反映了北京农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整体情况。同时, 我们从调查研究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进一步提升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措施。我们的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进一步完善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于2012年上半年对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实施的“专题式教学”和“1+1”教学模式, 已经收到了良好效果, 有力地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然而, 从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看出, 该教学模式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一是要坚持分层次教学方法。具体办法是:根据文科和理科学生不同的学科背景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对于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的文科学生, 可以适当充实和丰富其教学内容, 以满足他们对理论知识的需求, 但要注意避免与本科生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 以体现硕士研究生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于理科学生则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 尤其要求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阐明问题, 从而使理科学生感受到该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要进一步注重社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因此, 教学活动应进一步注重引领硕士研究生走出课堂, 进行实地考察, 使他们亲身体验和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从而进一步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强信念。三是要提供针对性强的资料。可以根据专题内容, 由教师印制原著选读本和典型参阅资料, 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教材内容和拓展知识面。

2. 进一步加强培训教师队伍的力度。

从本次调查研究中我们认识到, 只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满足硕士研究生对教师的更高期望, 才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硕士研究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和听课效率。过去, 由于经费不足和教师数量局限, 培训教师的力度不够大。主要表现是:培训时间短;培训渠道不广。针对培训时间短的问题, 我们建议在保证教师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兼职教师的数量, 以使每位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由现在平均每年10天增加到平均每年20天。针对培训渠道不广的问题, 可以按照计划委派任课教师参加全国或区域内的各种培训班和学术会议, 使他们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及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得到提高;鼓励教师到知名大学调查研究, 了解兄弟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围绕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各个级别的科研团队, 在科研实践中培训教师的科研能力, 形成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成果指导教学的良性循环。

3. 进一步强化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制度的实施力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及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与研究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息息相关。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 必须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进一步强化校内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制度的实施力度。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完善由校党委书记主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制度。校党委书记要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的组长, 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 研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确定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点, 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 参与教学活动, 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各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 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 有效落实相关的各项措施, 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推动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二是要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改进考试、考核方式;严格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关于学分的要求, 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压缩学分学时;进一步完善全校教学督导、领导听课、专家评课、教学观摩、教师集体备课和学生评教制度;党委书记带头上讲台讲课。三是要加大投入力度, 确保所需经费。按照上级要求,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日常经费按每生每年20元的标准列入预算, 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师资培训、社会考察等工作安排相应的专项经费。四是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硬件建设,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增强教学效果。五是要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学习实践基地, 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有所增加。六是各系部党总支要切实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 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 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 提出建议和意见,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专业课程协调发展;课堂教育、日常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形成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和班主任、辅导员、系党支部、学生工作部及其他专业教师队伍相互支持, 确保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丰富多彩, 富有成效, 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摘要:被调查硕士研究生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满信心。“专题式教学”和“1+1”教学模式, 明显提升了硕士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学习效果, 师生普遍认可, 学生满意度较高。影响该课程实效性的因素可归纳为“学生自身”“、专业特点”、“周围环境”、“授课老师”四个方面。建议进一步完善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加强培训教师队伍的力度, 强化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制度的实施力度。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02-01

一、实践的概念和地位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实践起着最根本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坚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所有的活动归结起来无非两种,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研究认识问题就不得不研究实践问题,研究实践问题也不能撇开认识问题。在实践与认识这对范畴中,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就是从微观层面上被具体化了的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实践

1、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智慧源泉和衡量标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任何理论都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显现出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理论获得了质的飞跃,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也发生了严重性挫折,这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取得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经历了失误和挫折,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所有这些,都促使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经验教训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彰显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

毛泽东同志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形势是错综复杂的。八年抗日战争再加上四年解放战争,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自然灾害严重,粮食日益紧张;国外反华势力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所有这些使得新中国只能艰难前行。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力量。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符合我们的实际,能够指引我们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是保障自身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法宝。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绝对的,但又是相对的。因为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往往不能充分检验一切认识。坚持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为了在实践中发展真理,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接受实践检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不能说明现有的理论体系已经是一个尽善尽美的理论,不再需要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不然我们也不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困难。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我们已不可能在现有理论里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完美答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理论、检验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不断完善、不断升华,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观。马克思曾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的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邓小平理论的实践观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将精神奉献与物质利益紧密结合,更好的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他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在对毛泽东实践观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实践观是一脉相承的,都强调了实践观点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理论。我们一定要发扬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推动科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高我国建设实践的水平与高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6.

[2] 毛泽东选集第 l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赵家祥.邓小平理论概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4.

[4] 靳辉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海南出版社,1998.

[5] 刘 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创新[D].曲阜师范大学,2011.

[6] 曾德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J]. 学术论坛,2009.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心得体会 篇四

该课程的教学并未局限于书本,而是结合了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新内容,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等,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自早期的先驱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就对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通过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提出的,他详尽地阐述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抓紧21世纪头20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未来的中国梦一定得以实现!

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反思苏联的倒塌,根本上来讲是忽略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点导致民心丧失,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现在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此,我们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需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能重蹈苏共忽视意识形态工作的覆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的改革之路,是成功之路,是光明之路,具有强大的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同时,由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环境会发生迁移与变化,中国特色改革道路必然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使其更能反映时代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

过去35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解决业已积累的矛盾,还是要靠改革;保持未来健康持续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当前,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历史赋予了中国未来改革更加丰富的内涵。诚然,经济体制改革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但是,总揽全局,统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阶段,则是新时代赋予党的神圣使命。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五个体制的改革和中国共产党党内建设制度的改革理论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改革道路的内涵,构建了未来改革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未来改革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举措,对于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心得体会 篇五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尽管只有短短12周的教授时间,我却受益匪浅。

本门课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的教学方式,它不同于以往政治课上填鸭式的教学,而是采取以教为主,视频为辅,并且将国家政策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与同学们开展讨论,达到很理想的效果。课上,老师经常举一些恰当的例子,使我们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理论知识。比如说,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这一讲中,老师就以南街村为例,讲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含义,使我们深刻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而,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老师在课上放的京剧《锁麟囊》。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以其无限的艺术魅力被称为“国粹”,但是我们这一代的大多数年轻人并不对它感兴趣。通过课上的观看,我不禁对京剧产生了兴趣,它的唱腔婉转细腻,伴奏渲染得当,情节紧凑曲折,尤其是故事中流露出的真善美,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希望看到的。相比之下,课上放的《家有四凤》的访谈节目中,九旬的老妈妈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却无人愿意抚养自己,凄凉的晚年让现场嘉宾和观众不禁动容。实际上,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多有非真善美的情况,类似“我爸是李刚”事件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这些平民子女凉透了心,不停再现的潜规则让我们对公平公正冷漠,毒奶粉事件更让我们对生活的现状划了个问号„„我们似乎对现存的社会无可奈何失去希望,然而这是消极和的不可取的。的感动中国让我们眼泪盈眶,感动不已,那些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人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这些平凡的人,感动了大家,感动了我们,使我们相信了还有真性情在,让我们重拾了对社会的信心。我们应该在欣赏别人感动的同时,更要学会感动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努力感动自己,幸福快乐生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心得体会 篇六

教学内容综述及学习体会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作为一名高校研究生,在确定发展研究方向,规划人生道路以及健全思想人格中,迫切需要正确的理论思想指导。而当前世界政治趋向多极化,全球经济逐步一体化,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互联网形成“地球村”,各种主义、思潮、宗教、宣传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思想文化生活,但也使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峻挑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正是肃清杂乱视听,摆正研究生价值观念的良药。

本课程共分为十个主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2.论文化权利与意识形态安全 3.优化大众心理坚定民族自信 4.苏联剧变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5.革命的逻辑分析 6.移民、族群与海南文化7.当代中国社会和民生建设专项 8.当代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9.贯彻发展新概念 开拓发展新境界 10.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若干争议问题及其评价。每个主题都有专长于此领域的老师来讲授课程,虽讲授风格各不相同,但每位老师都治学严谨,学术功底深厚,一方面带领我们梳理历史脉络,反思辩证看待历史上曾走过的弯路并立足当前社会形态,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必然性和优越性,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启示和收获;另一方面带领我们着眼当下,通过身边实际发生的事件以小见大,探讨中国民生建设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并生动讲述海南本土移民族群与文化风俗;最后还带领我们纵横古今中外,从一些国际国内热点问题,争议问题着手,探讨建立名族自信心的重要性,辩证分析了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若干问题,每个主题都扎根现实,使我们收获颇丰。

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苏联剧变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课程后,深刻体会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则是我国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保证。20世纪后期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之所以发生,一方面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长期处于僵化状态,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上的困难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思想理论的混乱引起政治上混乱,从而失去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虽从生成之日起就受到各种敌对势力的指责和诋毁,但它的生命力却在持续不断的攻击中磨练得越来越强大。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鲜明特色和根本优势。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执政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实施领导,参政党围绕国家建设的大政方针和重大问题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活动,各政党从各自的地位和职能出发,恪尽职守,规范地行使权力,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在和而不同的秩序中共同致力于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事业,为维护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支撑。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验证了这一政党制度和理论体系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在学习“论文化权利与意识形态安全”与“优化大众心理坚定民族自信 ”课程后,一些现实案列和老师的讲解让我深受启发:文化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凝结着过去,联结着未来,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形成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可是如今社会上仍留存着一些荒谬观念诸如西方霸权横行是理所当然,中国强大了就是威胁世界;西方的成功是制度文明进步使然,中国成功则是侥幸偶然,说到底这都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特别重视强化文化权利和培养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通过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深度和广度,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国家和民族走向兴旺发达、实现全面繁荣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心得体会 篇七

一、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实践教学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从以上可以看出,实践教学必须要具备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目标,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目标是提升认识、生存、培养技术人员、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此,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就必须要具备三个要素,即教师、学生、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问题的分析方法,提高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判断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修养的能力,重点是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涵义是:在概论课的教学当中,任课教师根据教材总目标和各章节的具体目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活动,作用于学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践教学活动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所有具有操作性的活动,即必须是学生参与到其中,避免学生只是坐在教室听教师讲课的现象出现。

二、《概论》课实践教学现状

当前,《概论》课教师通常应用实践教学的行为主要包括:一是在《概论》课程中,让学生朗诵毛泽东诗词,感受和体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二是看红色电影、纪录片和相关视频讲座,再给以问题,让学生结合视频和教材内容,分析问题。三是听红色歌曲,体会相关内容,以激情教学的方式,感染学生的心灵。四是在教室里组织小品、演讲、话剧、模拟法庭、游戏和其他活动,让学生在某些情景中,通过参与和扮演角色的方式,领会和理解相关知识,以达到课程目标。五是组织学生到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例如博物馆、红色纪念地和典型经济开发区等地方,通过参观的方式,理解概论课相关的教学知识,达到教学目标。以上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从校内实践教学到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方式相对比较丰富,能够贴近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概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就是把概论课中已经在使用的关于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找出其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和纠正,以适应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修改和纠正就要创建新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即《概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围绕课程目标基础上综合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在很多职业院校的《概论》课课堂上,有些教师还局限在为了实践教学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至于偏离或者忽略了课程目标,其效果往往华而不实。例如,2013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概论》课教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安排在第二章,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共计三节内容。课程总目标是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因此,在这一章节里,有些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要么选择看红色电影,要么选择看纪录片,要么选择朗诵毛泽东诗词,要么参观红色纪念地等,这种只是选择其中的一个活动,为了开展实践教学而进行实践教学的教育形式,使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的体系,不能整体把握这个章节的内容,教学目标就会偏离。反之,如果先用理论教学的方式,系统给学生讲解所有的理论体系,辅之以视频资料或者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体会和理解相关的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红色革命纪念地,或者让学生编演红色小品、话剧或者情景剧等,亲身体会和感受,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体会其中的革命精神,最后做一些试题,进行测评和评价,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课时分配按照三节内容,第一节理论讲解,第二节观察并编演体会,第三,测评和评价。通过三节六课时的课时安排,完成该课程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

(二)正确理解实践教学要义基础上灵活开展教学活动。从概念和涵义中可以看到,实践教学并不是一定要全部让学生活动主宰课堂,学生的认识能力,学识水平和分析判断能力很有限,任由学生选择,依学生的喜好开展教学活动,随着学生的任性随意开展课程教学,这个方法不科学,也不应该应用。这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反而会偏离《概论》课的真正要旨。

(三)围绕实践教学要义和教学目标基础上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在《概论》课教学活动中,最忌讳形而上学式的教学方式。在百度百科中形而上学的涵义是:“形而上学是指哲学中探究宇宙万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是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化,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自然界的规律法则,灵魂是否存在,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自由意志等。总之,存在,虚无,宇宙,灵魂,自由意志……所有玄之又玄的问题,都属于古老的形而上学话题之一。”可以看出,孤立、静止和片面地认识实践教学,背离了教学规律,要秉承“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课堂是一个动态的场所,学生性格各异,课堂情况随时都有变化。开展实践教学必须要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群体,灵活开展实践教学。不仅可以避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且发扬了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和因地施教的教育精神。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关系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问题。随着世情、国情和学情的发展变化,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围绕课程目标基础上综合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正确理解实践教学要义基础上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围绕实践教学要义和教学目标基础上灵活开展教学活动。”这三面不仅是对传统教学的修正,而且也是建立新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主干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真正入脑入心。但是,现实情况是,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学生对此效果并不好,教师在运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其真正要义。因此,从理论到教学经验,解决当前的困境应该从学生本身,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方面寻找出路。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颜加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2]张国富,孙金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

[3]李松林,李会先.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7

[4]左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进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1,1

[5]王必胜,盖庆芳.整体性视野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理论与改革,2014,6

[6]周伟.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困境与突破---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s6

[7]郑忠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实效性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8]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15,z1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特色;基本特征

党的十七大把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理论的内容和形式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和气质表现为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的新期待,具有坚定的人民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源于其理论渊源的人民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的人民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当作主体,依靠人,把人当作目的,为了人,把人当作尺度,尊重人。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显著的人民性特征。“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从邓小平同志关于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的重要思想,到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到胡锦涛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始终不脱离、始终不动摇这个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的人民性的充分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的人民性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是科学也是价值,是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生活得更有尊严,这既合乎客观规律,又合乎人类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视野,回应了当代中国人民的新期待,使社会主义重新回归理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把握时代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向来是无产阶级政党制订其战略和策略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逐步向“和平与发展”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进行了准确的分析,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科学判断,使党的认识与已经变化了的国际环境相统一。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该怎样继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重大的抉择。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的综合国力还处于劣势,但时代主题的转变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中国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客观依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革命输出,不以意识形态划线,谋和平、求发展,把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主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的国际背景下,在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形势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们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矛盾的情况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方针。理论是为解决时代问题而产生的,理论与时代同进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发展的实际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

《共产党宣言》(简称《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宣言》写的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 (P.248-249)毛泽东同志针对中国革命实际情况,鲜明地提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2] (P.707)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转化为运动和社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各个国家的实际相结合,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浓郁的民族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和中华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们的民族特点相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与之相契合的理论成果,以解决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围绕着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展开,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重要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党的建设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两个先锋队”等科学理论,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围绕着发展这一新世纪新时期的根本问题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系统观点,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完善到发展,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理论发展的每一历程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中国国情,着眼于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做中国自己的事情,走中国自己的路,为中国人谋幸福,从而使之具有了鲜明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产生于西方,其思想观念、价值理念、行为标准与中华民族传统习俗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有效契合,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性还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来充实发展自己。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具有强烈的创新性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突出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善于进行理论创新。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了不同于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而是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伟大历程也表明,党和国家的事业要发展,理论创新就不能停顿。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发现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之后,提出了“以苏为鉴”、“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3] (P.109)的新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4] (P.258)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出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江泽民指出:“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5] (P.2)胡锦涛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6] (P.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项开创性工程,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只有通过实践探索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这就客观上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时期和阶段而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共同勾勒出清晰的、鲜明的理论创新痕迹,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更新了社会主义的旧观念,唤醒了执政党的新意识,倡导了社会发展的新理念。这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表明我党一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坚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烈的创新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求实精神。求实就是讲求实际,不唯书,不唯上,只求实。改革开放30多年,在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和发展中,在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决策中,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06-01(2).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心得体会 篇九

本学期,我学习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课程,值此期末之际,对本学期的课程学习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一灌输方式的授课形式,本学期政治课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若干主题,例如:中国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再将全班分成八小组,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汇报。这样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首先让我体会最为深刻的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学习,使我体验了中国伟大的经济改革,从建国前我国“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到现在全球经济中备受瞩目的大国,其中的经济成就不得不归功于我国的几场伟大的经济改革。建国后,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我国建立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也完成了向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探索时期,80年代的改革开放将我国与国际连接,体制的改革使企业管理体制搞活,将经济现状上的一潭死水变为一簇活泉,我国的经济又被重新注入了活力,经济事业蒸蒸日上,直至令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实体之一,是国际市场中的各国企业争相抢夺的主要市场,中国的经济情况对世界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自然我国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病,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一步开放,但我们也应实事求是地结合当时国内国外具体形势来看待其中的问题,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磕绊也应得到理解,探索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走完全程。虽然表面上看我国的经济情况似乎一片大好,但是其中暴露的问题不容我们忽视,我们不仅要对其进行高度的关注,更要针对具体问题仔细研究提出有利改善的建设性方案,建设性应大于批评性,与其对政府工作、社会行为的种种缺陷指指点点发泄不满,不如集中智慧与能量多做实事,为问题的解决多找突破的途径。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但大多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崛起中的通病,或者说是一些较普遍性的经济特征,比如地方经济保护主义、半开放型生产方式、无节制的浪费资源、出口产品多是低端产品、出口结构偏低偏轻、产品的自主研发与自主创新偏少,虽然我国在与其它国家的出口贸易中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我们难以说我国在国际贸易总额占据优势,更不能说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足够强劲,这些巨大 的贸易顺差一是由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一分一分积累而来,二是其中主要份额不是由我国得到。其中的产品研发费用,品牌盈利仍流向科研有明显优势的欧美发达国家。另外,粗放型增长方

式是不能让经济增长持久的,经济增长毫无疑问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接纳外企、引进外资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坚持,拒绝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污染而坐享其中的经济效果。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不断的经济改革中进行的,我国的经济现状也正处于已有一定经济基础但处于竞争弱势的节点上,出现问题并不可怕,主要的是我们应该以哪种态度去面对问题,相信国家将继续走进下一场改革,使我国的经济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组汇报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通过查找文献,整理资料,通过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我体会到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经济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实施清洁生产。其次要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再次要

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二)政治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

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其次要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次要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后要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文化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次

要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再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最后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四)社会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

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

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三个文明发展为四个文明。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视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论的升华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区总体上生态环境优良,但也存在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生态水平逐渐滑坡的潜在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我们发出了当头棒喝,敲响了发展警钟。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区,着力构建生态文明。要想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其次要强化观念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再次要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最后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另外还要尽快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考核体系。

上一篇:集中教育活动下一篇:再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