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2024-09-04

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学习的好习惯(共16篇)

1.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篇一

我们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家长饭碗一推就张三、李四地打电话一起搓麻、打牌; 或者把电视、电脑、音响声音开得过大,儿童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 孩子能细心做作业吗?

其次,要求孩子做题不要图快,要讲究质量,对不会写的字先放下做后面的

最后,我们要区分孩子是真粗心还是假粗心, 如果是真粗心则要批评教育或加以惩罚, 如果是表面上看似已弄懂,并能按照老师的方法做对一些题,可是换了同一种类型的不同题目,或过一段时间再做相关知识的题目,正确率大大降低了的假粗心.,我们则要耐心讲解,直至孩子明白为止。

2.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篇二

一、和孩子一起进行知识、经验准备

孩子对于想要表达的事情很有把握或者有经验就会顾虑少些,所以家长可以通过幼儿园的网站或者家园互动等形式了解孩子一周的学习动态,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进行知识、经验准备,当“别人知道的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我却知道一点”时,孩子会很骄傲,表现的欲望就强一点。比如了解到孩子下周有植树的活动,那就可以先和孩子一起去关注植树节的有关知识或者也去植树,这样可以先让孩子获取经验。当然家长在和孩子做知识准备时,最好做到“无痕”的状态,多用启发式的提问,让孩子多发现,多思考;不能把知识准备当作课外培训,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些孩子不主动发言,表现欲不强,这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关。他心里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表达,怕表达错了,所以就选择不表达。幼儿园的孩子的语言发展参差不齐,这让语言表达力不够的孩子信心不足。家长可以在这方面努力。比如让孩子给家人表演幼儿园教的儿歌或复述一个简单的故事,让孩子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等,又如认字的孩子可以大声朗读短小的文章等,这样的方式都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艺术化的手段让孩子对表达充满兴趣,如用录音录下孩子讲的故事,把孩子说的一段话打印下来读给他听等,孩子会觉得很有趣,很有成就感。

三、鼓励孩子不怕出错、勇往直前

想想你的孩子是不是做事情很谨慎,太追求完美,他们不想出错,总想给别人留下最好的印象。其实这怎么可能呢,人怎么能不犯错误?绝大部分老师在孩子回答错了的时候会称赞他的勇敢表现。家长要做的是和老师一起鼓励孩子不怕出错、勇往直前,先从简单的问题、任务开始,每天问问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一点点去鼓励他。其实这样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和老师从细处着手等待转变。切记,在生活中,在外人面前,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这个“不爱发言”的问题,要知道,鼓励和正确引导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四、改变孩子前先改变自己

孩子的个性很内向,不擅于表现,这是他不爱发言的最重要的原因。这部分孩子,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不爱表现,在其他方面也不爱表现,他们大多是不自信的。我认为这不是莫名其妙产生的,是受家长或者家庭环境的影响。那么改变孩子之前先改变家长自己吧。在生活中努力做一个遇事热情、积极表现的人,并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变化,比如单位要搞什么活动了,这样对孩子说:“宝宝,妈妈这次想为大家表演节目,你给妈妈提点建议,妈妈是唱歌还是跳舞呢?”又如朋友聚会去唱歌,回家对孩子说:“今天我去唱了一首我不太会唱的歌,虽然有点走调,但是很开心,下次我再唱,一定会更好的!”家长的热情冲劲会促进孩子态度上的改变,然后逐步改变他们自己。生活中让孩子更有自信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总的来说家长要在生活细节中不断地鼓励孩子,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真的很棒,对孩子多点理解,少点严厉地训斥,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3.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内涵;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以为教育可以把学生所需要的全部给他们,学生出了学校再不用自己探讨追求了。这种认识是根本不对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托尔斯泰说得更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这些名言警句告诉我们学生在学校期间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他们终生发展都会有很大的作用。可见,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语文学习习惯的内涵

有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目前农村小学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在阅读方面学生就存在着以下问题,读出声音、逐字阅读、移动手指、转动颈部、纠缠生字、不当返读、忽略标题等,诸多的不良习惯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活动更复杂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内容庞杂,涉及方方面面,比如,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积极发言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广泛阅读的习惯等,不一而足。语文学习习惯是一种学习动力定型,不仅是“播下一个行动”的结果,它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并且与意志、情感、动机等其他非认知心理相互作用,在大量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

二、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提前预习的习惯。古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包括了解教材内容,确定学习重难点,做好上课的一切准备。

(二)读书动笔的习惯。毛泽东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动笔读书,首先要有一套符号,圈画批注才会得心应手。

(三)认真书写的习惯。当前,一些学生写字问题较多,横不像横,竖不像竖,错别字时常出现。怎样提高学生书写水平成了困扰诸多教师的一个难题。古人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的书写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兴趣的参与,若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师应该起带头作用,经常书写漂亮的文字。其次,通过学生间的榜样示范,教师的鼓励表扬,甚至于简单的惩罚措施,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细心观察的习惯。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注意留心观察周边事物,才能积累大量素材,为习作打下基础。对于观察,要教给学生方法,运用多感官参与,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注意与相关或者类似的事物间的区别。

(五)质疑发问的习惯。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敢问,善问,养成良好的质疑问难的习惯,这对于学好语文非常重要。例如,笔者在教学《将相和》时,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时学生会提出:“‘将是谁?‘相是谁?为什么他们会和好?以前为什么会有矛盾呢?”在问题确定后,让学生组成探究小组,使探究有了明确的方向。

(六)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的体现。要让学生喜欢《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一类常用的工具书,教师应该先教给学生基本的查阅方法,并可以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提高使用工具书的频率,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当然,还有背诵的习惯、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广泛阅读的习惯等很多种语文学习习惯,其培养方法与以上方法相类同,故而不再赘述。

三、语文学习习惯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耐心是基础。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据科学家研究表明,一种习惯的形成最少应坚持21天以上,所以教师应耐心培养,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二)调整是关键。小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或者在克服坏习惯过程中,出现反复、放任等现象是正常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监督,发现问题,立即作出调整,久而久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会形成。

(三)榜样是源泉。罗·阿谢姆说:“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过程中,要不断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学生可学可比,这对于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

教师在小学生养成好的学习语文习惯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时刻做好准备工作,只有自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有自己养成了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有模范作用,学生才能跟着老师的步伐前进。为了让学生养成一个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为了学生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以上是我在一线教学前线的一点经验和总结与大家分享,难免有不足之处望各位教育工作者批评指正,一起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C].2009.

[2]许莉.打造教师职业核心能力—赢在校园[C].2010.

4.怎样培养孩子从小写日记的好习惯 篇四

心理咨询师您好:我孩子上三年级了,老师建议家长要培养孩子从小写日记的好习惯,但怎么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

心理咨询师刘建伟:日记是人的随笔记录,生活、学习、工作情况都可以记。如果从孩子会写字、造句开始就教他写日记,一直让他坚持下去,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自己体会:学好语文,收益终生!能把学习英语的一半时间来学语文,写日记,那将大大提高孩子在以后职场的竞争力。因为把写日记作为一项经常性的练笔,不但可以让孩子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而且还能让孩子学会捕捉素材,同时又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怎样写日记,或者写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呢?我认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孩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千万不可强迫小孩写,一旦致使他们讨厌、甚至恐惧写日记,就得不偿失了。家长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插图日记。这是图文并茂、饶有情趣的一种写日记的方法。试想,一篇生动流畅的日记,配上色彩鲜艳的一朵花、一片绿叶或是一只小动物,这些都能激起小作者们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2.摘抄日记。苏联的拉德任斯卡雅教授说:“训练孩子们从书本上搜集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训练他们走向生活。”因此,可以指导孩子在日记本上做一些摘抄:如“名人名言”、“名人小档案”、“生活百科知识”、“时事栏”、“好词库”,使日记成为以后习作取之不尽的宝库。

3.想象日记。可以是提供词、句或情景的想象写日记,为日记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4.采访日记。建议孩子采访自己身边的人,例如“采访妈妈的童年”,然后在日记中写一写“妈妈的童年”,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是增进学生与家长交流的好机会。5.读写结合日记。可以为孩子设计一系列“把书籍作为日记的‘跳板’的练习”。如在学习了某篇课文后,引导孩子和文章的作者对话,或者和文章中的人物对话,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孩子兴趣盎然。

6.合作日记。在日记辅导中,家长可以下水和孩子一起写日记,这样做,一方面家长的日记就是孩子的示范,另一方面,还可以用日记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对于亲子关系也非常有益。

7、复述一段话。可采用反复读一段话后,要孩子复述出来,再让他写出来,有的词语也可以提供给他。读的遍数越来越少,复述要求越来越完整,提供的词语可以逐步减少,这样,经过一两个月训练后,再改为看一段电视让其讲解,在写下来,训练一段时间后,再要求把参加的活动说出来,写下来。

5.怎么培养孩子学习的好习惯 篇五

2.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中学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

3.课后复习的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4.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也不能包办代替,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让他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5.及时改错的习惯。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建立一个错误收集本,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避免下次出现类似错误。

6.认真书写的习惯。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

7.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家长要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经常向孩子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他去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8.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家长要为他们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写作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

6.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篇六

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有计划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人都是有惰性的,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拖拉是学习的头号敌人。很多宝贵的时间就是在拖拉中白白流走的,很多想做的事情就因为拖拉一直来不及做。所以,要制定每天学习计划,并认真落实。今日事今日毕,绝不拖到明天。家长可让孩子根据作业量制定每学科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完成了学习任务,孩子可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要命令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这样的命令只会造成孩子“软抵抗”。把读书、玩耍、休息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学得踏实,玩得轻松。

明确责任,培养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家长只需要对孩子讲清楚要求、明确责任,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催。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因为没有及时认真地完成任务而受到责罚,那就让他尝尝苦头。而如果孩子学习上有了进步,家长可有意将其中重要的原因归结为孩子努力学习的结果。让孩子认识到努力就有收获,从而增强自觉学习的意识,渐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7.应用“强化”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篇七

从这天起妈妈发现妞妞不仅没有停止说脏话,还越学花样越多。而最让妈妈无法轻松的是,幼儿园老师反映说,妞妞在幼儿园几乎不会说脏话。可为什么她在家里却脏话连篇呢?

说脏话这一类行为,在教育上被称为不当行为。妞妞出现说脏话这一不当行为,本来是她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般来说,孩子学说脏话本无恶意。上幼儿园时期的孩子,语言模仿能力非常强,而他们对语言的评价能力又十分低,所以他们会不分好坏地模仿。但妞妞在家里说脏话的情况有增无减,却是妈妈反应不当的结果。

妞妞是个全托的孩子,每周只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两天。而这两天,父母又经常忙着加班或做家务,无暇陪伴妞妞。因此,妞妞缺乏父母足够的关注和关心,当妞妞发现某些语言居然能使妈妈关注自己,甚至愿意陪伴自己的时候,为了得到这来之不易的关注和陪伴,她就开始重复这些威力无穷的语言。妞妞说出来的是恼人的脏话,表达的却是她得到关注与陪伴的心理需求。、

心理名词解释:行为的强化

行为心理学家把妞妞说脏话这一不当行为出现频率的增加称为“行为的强化”。而妈妈给予妞妞的关注与陪伴满足了妞妞的心理需要,造成了行为的强化,这些关注与陪伴就是强化物。

通常而言,强化有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相对应的,强化物也有两种: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

正强化是指,在某一行为出现后,马上利用正面的、让人愉快的事物来满足孩子的需要,从而提高孩子重复获得满足的行为的频率。其中,正面的、让人愉快又能满足孩子的事物,就是正强化物。

负强化是指,当孩子做出某一行为后,马上满足孩子不为负面的、让人厌恶的事物所困扰的需要,撤销那些负面的、让人厌恶的事物。从而提高孩子重复获得满足行为的频率。其中,负面的、让人厌恶的,其消失能满足孩子需要的事物,就是负强化物。

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是令人愉快的,其结果都是行为频率的增加,帮孩子养成好习惯;不管是呈现正强化物,还是撤销负强化物,其特点都是能使孩子得到满足。

举个例子:

孩子认真地扫了一次地,爸爸妈妈马上通过表扬、赞赏、感谢等来肯定孩子的行为,这就是正强化。表扬、赞赏、感谢等就是正强化物。只要孩子想要得到更多这样的肯定,他认真扫地的行为就会增加。

因为不按时完成作业而被禁止看电视一周的孩子,在他第二天能按时完成作业后,把不许看电视的禁令缩短为六天,这就是负强化。禁止看电视就是负强化物。孩子尝到了按时完成作业的甜头,他就会更多地按时完成作业。

通过控制强化改善宝宝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要对行为进行控制,首先就要对强化进行控制。因此,对强化的控制,是塑造孩子行为的有效方法。上面提到的行为问题,都可以通过控制强化来得到改善。

在妞妞的问题上,要纠正妞妞说脏话的行为,妈妈可以通过三个方法来控制其强化效果。

第一是对妞妞说脏话的行为不予过分关注,使其得不到强化:

第二是在妞妞出现良好行为时,及时给予关注,而不是把好的行为当成应该的,不需要关注的,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也使妞妞明白,获得关注的方法是表现良好,而不是做出不当行为;

第三是平时增加对妞妞的关注和陪伴,妞妞平时得到的关注(包括良好行为出现时得到的)已经能够满足其需要,她也就不需要依赖说脏话来获得关注了。通过妈妈对自身强化行为的控制,妞妞的行为也将得到改善,良好行为会被强化,不当行为会减少。

强化在行为塑造上的效果是明显的,对良好行为进行强化,就能提高良好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运用强化的方法时,必须了解以下四点:

正强化效果常优于负强化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正强化的效果往往比负强化好得多。因为运用负强化的方法,首先要有孩子厌恶的事物存在,这样孩子的情绪会受到一定影响。由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弱,之前的困扰有可能因为压抑而对孩子产生心理损伤,造成难以消除的心理影响。即使行为被塑造好了,但心灵却受到了伤害,这种行为塑造效果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心理学家建议: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

选对强化物,才有强化效果

在选择强化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需求来进行衡量。我们常说,孩子都喜欢表扬,但如果平时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就已经泛滥了,孩子对父母的表扬已经没有感觉了,那么希望通过表扬来强化孩子的特定行为,就很难得到效果。

只有当父母能真正明白孩子想要怎样的满足,并发掘出达到这种满足的事物和方法,才能使强化的效果真正地产生。

强化需要有效率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强化必须在行为结束后马上进行。强化和行为在邻近的时间发生,它们之间的联结容易发生且易于牢固。比如,孩子这一天主动把房间收拾干;争了,父母对此十分满意,却在三天之后才对孩子主动收拾的行为进行肯定和表扬,那么这个表扬的强化效果,将远远比不上当天,特别是在孩子收拾结束后就给出的肯定和表扬。孩子越小,这种特点会越明显。

强化必须重复发生

8.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八

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便会将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当成生活中重要 的一件事情来对待,而不需要父母或者他人再三催促。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通过每天的点滴积累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追求知识的资本,孩子通过每天不断的积累和巩固,使得这个资本不断地发生增值,于是孩子的学习就产生了 “滚雪球”的效应,最终使得孩子的学习产生质的飞跃。

钟楷瑞是个一年级的男孩。钟楷瑞的学习成绩中等,他不喜欢读书,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每天早晨起床都需要妈妈 一遍又一遍地催,如果妈妈不提醒他,他也不会主动去完成家庭作业,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的任务他更不感兴趣。

有一次,他正在书房里写作业。妈妈准备好晚餐后,轻轻地走到他身边。他懒洋洋地坐着,正在抄写今天学过的古诗。只见他在抄写本上 龙飞凤舞,字写得非常不工整。等他写完后,妈妈把他的课本合上,然后要求他把刚才抄写的古诗背诵一遍。

他一脸茫然地看着妈妈,然后低下头,小声地说道:“不会背。”妈妈非常生气地指责他:“你这在读什么书啊?抄了10遍的古诗都没背 下来,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诗里的每个字、词你都弄懂了吗?你自己思考过作者写这首诗的心情吗?”钟楷瑞摇摇头,妈妈也非常无奈。

书写不工整、不独立进行思考、没有时间观念等不良学习习惯是不会主动学习的孩子的重要表现。在学习时不能要求孩子的书写多么漂亮 或者有书法家的风范,但是书写工整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的,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独立进行思考是真正学习知识必须要养成的一种学习习惯,它可以使人时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验和复习,保证自己掌握知识的准确性。

合理安排时间也是孩子应该养成的一个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一个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的孩子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不知不觉 地把时间浪费了,却没有学习到任何知识。

学习习惯,无论良好或者不良,一旦形成便会通过日积月累的影响使孩子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变化。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会使孩子向好的方 向发展和变化,而不良学习习惯则会使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而最终失败。

建议:

建议一 指导孩子养成工整书写的习惯

工整书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并能展示他独特的个性。虽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日 益普及,但是硬笔书写仍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能,孩子如果从小能够养成工整书写的学习习惯,必然能使他一生的学习生活 都受益无穷。

建议二 指导孩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合理安排时间既反映出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也可以使得孩子赢得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它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时间观念的孩 子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他们每天并没有做什么事情,不知道时间花在哪里了。

对于那些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与他们协商后制订一份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表,并且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促使孩子在规定的 时间内完成任务,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建议三 指导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是真正追求知识的孩子不可缺少的良好习惯。学习不是机械地重复一项又一项的记忆工作,知识需要经过不断的思考才能更长久 地沉积在孩子的大脑里,经过思考后的知识才能被记忆得更加深刻和持久。

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提问,认真地回答孩子的问题,鼓励孩子在学习时多思考,多提出疑问,不要读死书,并且指导孩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便会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建议四 指导孩子养成多阅读的好习惯

随着计算机和电视的迅速普及,现在的孩子对于网络、电视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众多教育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电脑和电视提供的许多 信息是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多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才是积累知识的正确之道。阅读可以使孩子增长见识,体会到书中文字的魅力,引 起孩子内心的共鸣,是一种使知识与精神双丰收的良好学习习惯。

父母平时应该以身作则,尽量多读书看报,尽量不要在孩子作业时看电视和玩电脑,让孩子从小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同时父母还应该多引 导、督促孩子去阅读各种有益的课外书籍,增长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建议五 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认真完成作业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足以让孩子终身受益。一个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必然做事马虎,也不能形成谨慎的学习态度。因 此,父母应该指导孩子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写作业时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在未完成作业时邀请同学或者朋友来家里玩;写作业时应该认真进行 思考,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不能蒙混过关,要及时向父母请教;写作业时态度要端正,书写要工整。

辅导孩子学习的最佳方法:

希望孩子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是每一个做父母的共同心愿。一些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用心良苦,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与忽略了孩子的主体 地位不无关系。如何搞好家庭辅导,专家认为,必须坚持“三不”。

一、不当监工,引导孩子自觉学习

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学习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时,便常常坐阵监督,孩子稍一走 神、玩耍,家长便呵斥、批评、甚至打骂。其实,孩子走神、玩耍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不是靠“盯”出来 的,而是在严格有序的训练中形成的。家长在辅导孩子时,首先要提出学习要求,让孩子心中有数。在孩子学习过程中,要经常提醒孩子按规 范要求去做。特别是孩子学习环境发生变化时,家长要及时排除对孩子学习习惯可能带来的干扰,坚定孩子的意志,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自觉、主动地学习。

小红星指导老师(516554135)15:04:0

4二、不当帮工,鼓励孩子独立学习

现今的家庭辅导,大多集中在孩子们作业的解难答疑上。当孩子在做作业过程中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时,家长大都帮助解答,并不厌其烦地讲 给孩子听,直到孩子听懂、会做为止。精辟、透彻的讲解,固然能使孩子恍然大悟,但往往是以牺牲孩子的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和积极创新的 机会为代价的。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依赖心理,很少去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

(第三有待添加)

好孩子需养成五种学习好习惯:

五个学习好习惯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按时:按照老师要求的时间完成,不拖拉。

(2)独立:自己独立完成老师的作业,不抄作业。

(3)规范:作业格式严格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不自作主张。

(4)认真:书写认真、工整、漂亮

(5)准确:作业完成正确率高,有错误及时改正。

(6)快速:在以上要求完成的基础上,力求快速。认真书写的习惯

(1)握笔姿势正确,注意手与笔尖的距离、眼与本的距离、身体与桌子的距离。书本与身体平行、正直。

(2)书写认真,不潦草、不马虎。

(3)书写准确,不写错字。

(4)书写规范,不却笔少划。

(5)书写漂亮,注意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1)良好“读”姿、保护视力:养成只要阅读,就端座于书桌前。读书30分钟后,眺望远方5分钟。

(2)固定时间阅读的习惯。每晚7:30分到8:00

(3)经常去图书大厦和少儿图书馆。选书时考虑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强迫孩子读他不感兴趣的书,以避免造成他对书籍的反感。

(4)爱护书本、摆放图书有条理、善于使用工具书。

(5)读书要善于交流。家长及时与孩子分享读书的乐趣,比如让孩子给父母朗读书中的精彩片段。预习复习的习惯

(1)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的语文、算术课程,划出重点,找出难点,加强听课的针对性。

(2)当天下午放学,首先复习今天课堂所讲内容,没有不懂的问题后,开始写作业。

(3)周六对上周所讲内容进行复习,在列表小结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巩固提高。每天一点点的学习习惯

(1)每天朗读半小时《经典文学》

(2)每天做两道数奥题

(3)每天听读20分钟英语

(4)每天收集五条信息(看新闻联播、上网或读报纸)

给学前家长的一点忠告

9.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篇九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良好的方法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家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就等于在塑造成功。”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化解困难、培养自信。差的习惯让人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小学是基础教育时期,在打好孩子基本功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作为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就其学习的习惯培养来说,一年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开端,确切地说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前三个月最为重要.现在,正是一年级孩子的家庭学习习惯开始形成的时候,家长要非常重视这一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习惯.要培养一年级孩子良好的家庭学习习惯,家长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一、关注学习情绪。

之所以,将关注孩子的情绪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觉得,只有孩子在学校开心了,他才会喜欢学习,渐渐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渐渐才善于学习。家长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回去给父母讲讲自己在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说出自己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这样让家长与孩子之间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也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有利于对症下药。这样经常交流,养成习惯后,教育孩子的问题也就化难为易了;最怕的是孩子有什么事情跟谁都不说,出了什么事情,家长什么都不知道,后悔晚矣。所以,每当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今天,你在学校开心吗?因为什么事情开心呢?”。如果他不开心,你要要询问他为何不开心,进而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开导,让他变得快乐起来,如果需要老师帮助的话,可以及时跟老师交流一下。也可以开始是家长主动询问,以后最好养成孩子主动与家长交流的习惯。所以就算家长工作再忙,也要关注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每天最少也要抽出十分钟的时间与孩子交流。

二、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小学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要科学安排学习、劳动、娱乐、锻炼、交往等活动。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包括每天的阶段性安排、每周的较大活动安排、考试复习和双休日、寒暑假的专题安排等。做到该学学、该玩玩,该学习时不用别人督促主动学习,该活动时快快乐乐去活动。在执行学习计划注意以下几点

1:计划执行贵在坚持。

家长需注意的是,计划执行初期,小孩会比较困难,但必须坚持。两周后,如果还没有养成,就要有轻微的惩罚措施了.但杜绝打骂。孩子若执行的好,家长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正面教育,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打骂只会起到相反有效果.2:陪孩子学习。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他们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暂时还没有具备,所以在他们回家读书、写字的时候就需要家长在一旁陪着,尤其是在写字上,孩子的握笔姿势,书写姿势,身子、眼睛的姿势,他们在没有人在一旁提醒一定不会按照课堂上规范的姿势去做。

3:做孩子的学习助手。

尽管一年级的知识程度还不深,但是新课标的知识量却很大,比如语文每一篇课文要求会认的生字就有十几个,多数的生字还很繁琐,光靠课堂上讲课的时间让他们认会真的是很困难,所以学生回家最好提前预习,最好把生字认会,课文读熟,这样到课堂上学生会很容易把新课的生字记会,那种认为只有写的作业才是作业,这种意识已经很落伍了,我们现代教育培养的不是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有创新意识、有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一年级更突出这一点,读、画、说、做、写,哪一样作业家长都要积极配合,严格把关,比如帮助孩子做卡片,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及时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听写,口算。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复习当天所学习的功课,时间从10分钟到20分钟,习惯以后,慢慢延长时间至30分钟到40分钟,游戏,看电视都得在做完功课以后.特别提醒的是:即使当天老师没有布置作业,也要让孩子在书桌前学习学习,如此每天在相同场所,相同时间实施,渐渐地,小孩就养成放学后在家用功的习惯.在养成习惯之前,要注意克服坏习惯,所以家长陪在身边比较好,当小孩表示:“做完功课了!”家长应亲自检查,如果做得好,必须加以赞美,如此小孩不但可得到成就感,也会产生兴趣,不对之处,可以让小孩立刻改正.如果不检查,小孩会想:反正妈妈也不看。所以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看起来用功,实际上呢,有名无实.家长看是很辛苦,但如果不在小学低年级就养成认真用功的习惯,到了中高年级就无法自发的用功,所以请父母亲要认真对待这一点。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是学生终生受益。家长可以放弃自己一点点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看报,这样有利于习惯的养成。建立一个书香家庭,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现在孩子可以读一些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古诗、名著等(带拼音的)。因为这些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还可以扩大她的知识面。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建立一个书香家庭。要想语文成绩提高,必须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不少孩子,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孩子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事实上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每次学习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开始,孩子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家长要指导他,该学时学,该玩儿时玩儿。可以教孩子上好闹钟,按定好的时间作息。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

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家长及时给以鼓励。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习惯。

有些家长,只要求学习,恨不得能让孩子老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要求孩子专注,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可以采用让孩子用眼睛听的习惯培养他们集中精力,如:在安静之处,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经过训练,现在孩子回家后很快集中精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四、让孩子独立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让他从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去向教师请教,养成向别人学习的习惯,对孩子的今后学习会有很大帮助的.五、培养孩子爱提出问题,学会思考的习惯。

每个孩子对这个世界很好奇,孩子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要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鼓励并积极帮其解答疑问。假如孩子最初问你为什么,每次你都含糊的回答,或者忙你自己的事情,忽视孩子的好奇心,慢慢的孩子就不会再向你提问了,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就扼杀在你的手里。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会的尽量用他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不会的就记下来查资料,然后共同学习,从中家长们也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知道蜻蜓六条腿;知道蜗牛有几千个牙齿,而且长在舌头上;知道了比目鱼一只眼睛随时会变颜色。对于家长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来解决。每位做家长的都应该多鼓励孩子提问题,孩子的智慧可以说是在各种问题中积累起来的。

10.用强化定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篇十

每一位家都希望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如何培养,却令家长备感困惑。其实不妨尝试运用“强化定律”。所谓强化定律,就是关注孩子的正确行为,使之强化;淡化孩子的不良行为,使之消失。强化定律被称为“世界最伟大的教育法则”之一。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在无意中做出某种行为之后得到关注、认同或赞赏,人们以后就会更多地做出这类行为;反之,如果某种行为被忽视、抑制或惩罚,以后人们则会尽量回避这种行为。这就是强化定律之所以有效的根本原理。也有人形象地把习惯比喻为一根长长的绳索,好的行为每重复一次,就相当于将绳索对折变成双股。很显然,假如每天对折,绳索就会越来越粗,也会越来越结实。反之,习惯被不断忽视,则会不断淡化直至消失。

幼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的萌芽期,既易于养成好习惯,也易于纠正坏习惯,家长如果善于运用强化定律,孩子将一生受益。

用好“加减法”(宋女士,33岁,某医院营养师)

我喜欢运用“加减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也就是“强化定律”中的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好的习惯用加法,矫正不良习惯用减法。顺便说一句,我女儿小名叫篮子,“篮子”也有加减法的意思在里面,把好的东西都装进篮子,不好的东西都丢掉。不知不觉篮子5岁了,我觉得我的加减法实践效果很不错。

就说懂礼貌的习惯养成吧,篮子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会主动跟人打招呼,嘴巴很甜,见到她喜欢的画画老师,她称呼人家“罗老师妈妈”,罗老师每次都大声答应,脸上乐开了花。可你要知道篮子以前可不是这样,她是个有点内向、害羞的孩子,小的时候怕见生人,长大一点后见人也喜欢往后躲。为了培养她懂礼貌的好习惯,锻炼她与人交往的能力,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当隔壁的奶奶主动跟她讲话她不理人家,或到幼儿园不主动跟老师打招呼时,我通常不会像有的家长一样当场训斥孩子不懂礼貌,我觉得当场训斥只会强化孩子的不礼貌,孩子也会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害羞,越来越不敢主动跟人打交道。我的做法是,忽视孩子的这种行为,既不当场数落孩子,也不跟对方唠叨说“我家孩子认生、害羞”之类的,尽量减弱甚至忽略对孩子这种行为的关注。相反,当她表现得有礼貌时,我会立即鼓励、肯定、表扬她,以强化她这种行为。说来有趣,她第一次主动打招呼是跟动物而不是人。那次我们到一个朋友家,朋友养了一只会说话的鹦鹉,一进门,就用京腔问候我们:“你好!你好!”篮子既惊奇又兴奋,跑到鹦鹉跟前热情地打招呼:“你好!你叫什么名字?”有了这个好的开端,那天篮子表现得特别有礼貌,朋友给她拿了巧克力,她马上说“谢谢阿姨”,临走时又主动跟人家说“阿姨拜拜”。这在以前是少有的,我当时表扬她:“篮子今天特有礼貌,主动跟鸟儿问好,对阿姨也很有礼貌,这样真好!妈妈喜欢。”然后在她额头上使劲亲了一下,路上又给她买了一个冰激凌作为奖励。有“加”有“减”,有强化有淡化,女儿渐渐养成了主动打招呼、问好及使用文明用语等好习惯,性格也越来越开朗。

培养生活习惯方面也是如此。篮子的生活习惯比较好,吃饭不挑食,能按时起床睡觉,能自己刷牙洗脸,脱下来的脏衣服能放到固定的藤筐里,玩过的玩具、看过的书、用过的画笔颜料都能归位。在幼儿园她几乎不用阿姨提醒,就知道饭前便后洗手,吃完饭把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睡完午觉会把小床收拾整齐,还能主动帮助别的小朋友收拾玩具……幼儿园老师不止一次当我的面夸她,说篮子生活习惯好,做什么都有板有眼,让人省心。女儿的这些好习惯,也都是我采取加减法帮她养成的。比如日常生活中碰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我随口就会表扬:“你的小桌子收拾得真干净!”“篮子把玩具摆放得这么整齐呀!”经常地、反复地、及时地强化孩子的好做法,好做法就会内化为一种好习惯。当然,遇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就要用减法,淡化处理。比如篮子有段时间吃饭挑食,所有带有青叶子的菜都不吃,我把菜叶剁碎了煮粥,她也会把菜叶吐出来。当时她姥姥在我家带她,我就私底下跟我妈说,不要在餐桌上强调她不爱吃青菜,以免强化她的不良行为。而是强化吃青菜的好处,我就跟篮子讲,青菜很有营养,吃了有这样那样的好处,还给她讲小白兔爱吃青菜萝卜的故事。吃饭时我还带头吃青菜,并连称“好吃”。她渐渐有所心动,尝试着吃了一点,我则立即给予表扬。经过反复强化了一段时间后,篮子吃饭就不再挑食了。

类似的例子很多,篮子生活上的好习惯,都是这样日积月累养成的。

不妨冷处理(余女士,30岁,私营店主)

我儿子哲哲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令人头疼的是,小家伙特别捣蛋、任性,经常弄得我一筹莫展。哲哲3岁上幼儿园之前一直由奶奶带着,奶奶对他很娇宠,给他惯出了不少不良习惯。上幼儿园以后,老师经常跟我们告他的状,抢小朋友的玩具啊,吃饭的时候坐不住啊,中午不睡午觉啊,等等。有一次老师专门打电话请我去幼儿园就孩子的问题进行沟通。老师的口气挺严肃,我一听就知道哲哲又在幼儿园惹事了。原来,那天老师教孩子们算术,问两个苹果再加上3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哲哲响亮地回答:“等于屁股!”小朋友们顿时笑翻了天。老师很生气,批评了哲哲,可哲哲根本不当一回事。跟我讲这些的时候,老师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这件事让我突然想起了前不久有个朋友到我家做客时给哲哲讲的一个笑话,说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个苹果,问小朋友是什么,有个孩子回答说是屁股。一定是哲哲记住了这个笑话,用到了课堂上。我又好笑又好气,跟老师解释了一番。老师一听,便没再追究。事后我琢磨,儿子很聪明,可没把聪明用到正地方,简直让人头疼。

再说哲哲的任性。他脾气很大,稍不如意就会哭闹,乱扔东西,甚至在地上打滚。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他还会说些让人伤心的话,比如:“妈妈不爱我了!”“我要去奶奶家!”我心软,经常被他“控制”甚至“要挟”,我知道任由他的性子来对他的成长很不利,可就是狠不下心来,也不知道该采取何种对策。

后来我参加了一个亲子培训活动,了解了“强化定律”,很受启发。专家跟我具体分析了哲哲的情况,说我们对哲哲的一些不良行为过于关注,对他的一些无理要求也是一哭一闹就予以满足,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不良习惯,正确的做法是采取负强化,也就是冷处理,让孩子的不良行为在被忽视的过程中慢慢弱化直至消失。我觉得专家的话很有道理,就尝试着去做。哲哲任性起来基本分三步:哭,闹,打滚,我就先从这方面入手对他矫正。有一次,朋友带了他儿子石头到我家玩,刚过了一会儿,哲哲就闹腾起来了。原来,哲哲的独占心理很强,他的东西别人碰不得。石头一进门就“瞄上”了哲哲的托马斯小火车玩具,他不知道那是哲哲的最爱,拿过小火车就玩了起来。哲哲见状,扑上去就夺,石头不给,这下惹恼了哲哲,他大发脾气,把手里的一个玩具枪砸到墙上,就地一滚撒起泼来。如果放在以前,我会赶紧拿好吃好玩的东西设法哄他。但这回,我改变了策略,立即把他抱到了另一个房间。然后,我们在客厅聊天、吃东西,让他自己呆在那个房间里。开始他躺在地上哭,然后越哭声音越小,慢慢就止住了。等客人走后,哲哲也差不多平静下来了,我再进去和他讲道理。有时候他提了不合理的要求,我不仅如法炮制进行冷处理,还有意收起他爱玩的玩具以示惩罚。这种冷处理效果很不错,哲哲很快就知道撒泼的招数不灵了,这个坏毛病也就慢慢改掉了。

合理选择强化物(李教授,男,41岁,儿童心理学专家)

11.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篇十一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古代,大禹一改父亲堵的治水方法,进行疏导,治水成功。小林宗作先生,充分理解孩子的需要,是我们为人师者学习的典范。

为了安全,我们禁止孩子在校园里跑动,孩子们能做到吗?会跑不会走,孩子的天性。规规矩矩听话的那些孩子,呆呆的,总是缺少一点灵气,即使有紧急的事情,他也是慢慢吞吞走过去,让人心里直痒痒。

为了小草的生命,禁止孩子去草坪中玩耍,春天,孩子们多想去看看小草有没有发芽;夏天,孩子们多想到绿茵茵的草地上去打几个滚,舒展舒展筋骨;秋天,很想和小虫亲近,可只能远远地看着;冬天,突降一场大雪,孩子是多么稀罕,多想走进草坪,滚雪球,打雪仗,因为只有那里的雪最厚。可是,我们的孩子,只有放弃这些美好。

12.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篇十二

观察是学好科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而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培养孩子们的观察习惯,对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很多的好处。抱着这一目的,本周我着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在三年级,根据教学进度,我们终于开始对于校园里的植物进行观察。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让他们进花圃里,玩耍的兴趣要大大的高于观察的兴趣。于是在进行观察之前,我先给每个小组布置好任务,并且先跟他们约法三章。第一,小组要做好分工,同伴之间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抓紧时间完成观察任务。第二,在观察的时候,要做好记录,尤其要注意记录要尽量的接近真实,不要夸大。第三,在观察的时候,要细心,留意身边的植物,不要伤害他们。结果,孩子们能够细心的进行观察,并且做的记录也非常好。

在四年级,我开始教学空气的成分,要让孩子们进行更加细心的观察,在做实验的时候,用上了最容易观测的红色液体,并不时的提醒要观察仔细,一开始,孩子们的视线都被燃烧的蜡烛所吸引,当我再次提醒他们要观察仔细时,他们发现了更多的实验现象。因此,整个求证的过程非常的顺利。

在五年级,对月亮的观测,不仅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还要让他们能够坚持。所以在开始教学时,我将孩子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出发,去发现月亮的变化规律,并且能够坚持记录月相。

13.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篇十三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 “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以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数学是集抽象与实际运用于一体的学科,数学的学习与思考过程有利于人智力的开发和拓展,数学在我国升学考试中也是必考的学科,可以说数学学习伴随着人的一生。小学数学是最基础的数学,要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数学能力,活跃的数学思维,就要从基础教育起。而低年级学生刚刚入门,是培养孩子对数学感知和兴趣的最佳时期,从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着手,为以后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所以,就低年级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低年级儿童的特性,在低年级时期,学生应培养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培养方式和方法我谈一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低年级学生应该培养的数学习惯

(一)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注意力的集中或分散是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好或差的关键。我我们都知道成绩好的学生最大的优点是听课时聚精会神,能紧跟老师的授课节奏,而成绩较差的学生最大的毛病是上课开小差,不能集中注意力。由于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如果学生一个知识点没有弄清,或是遗漏掉,而后又没有及时的补习,则往往会产生知识的断截,即前一个知识点不明,后一个知识点糊涂,时间久了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厌学情绪,这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课堂时间的利用在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实际上,培养学生课堂专心听讲的习惯,是一切教学的基础。

(二)敢于提出疑问并动脑钻研的习惯

低年级学生对趣味性的课程较为偏爱,数学相对于其它学科显得较为抽象,有时难于理解。听不懂或一知半解时,由于害怕同学嘲笑或老师批评等,学生常常在下面小声嘀咕,或是直接跳过。当老师问大家听懂没,几乎所有学生都说听懂了。所以,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勤思好问的甜头,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动脑多质疑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课后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检查、复习和巩固,同时也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途径。

(四)字迹工整,书面整洁的习惯

数学的科学性强,逻辑严密,一个小数点一个符号都可能造成极大的错误。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时的作业中,规范、整洁的书写总能给人一种清晰明朗的印象。所以,从小养成书写规范、清晰的习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这同时也适用于其它学科。

(五)阅读数学课本或其他数学书籍的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它“老师”的效益。数学书因语言偏重于算式表达,语言描述较少,故事性趣味性相对其他学科显得较弱,所以数学书常常受冷落,学生往往是把数学书当作一本习题集,把里面的题目做完就扔在一边,更不用说其他的数学兴趣书了。其实读书的习惯也要从读数学书培养起,从书本上的插图对话等感受数学题型,理解题意。使其慢慢感受到数学书也有“看头”,高年级后学生才会自主的读一些数学课外书,拓宽自己的思路,提高数学能力。

(六)认真审题的习惯

小学生爱和身边的同学比较,做题时常常为了求快没有认真读完题便急于下笔。常常出现错误就是因为审题不严而导致的,特别是低年级更为常见。尤其在低年级列式计算中,学生加减误算、乘除误算、顺序误算的情况较多,出现这样的错误,多是由于没有审题的结果。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审题习惯与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同样重要。

(七)题后自我检查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习惯对于学生学好数学十分得要。学生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比比皆是,验算检查能很好的减少错误的发生提高正确率,同时对学生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所以把验算检查作为解题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之一加以强调,让学生知道验算检查重要性,持之以恒地养成解题验算习惯。

(八)自我总结习惯

学生学了某一类习题的解答方法,学完一个课时的内容,学完一个单元乃至全册,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总结一类习题的解题规律及方法,总结一课时的主要内容。这种习惯一经养成,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从整体上去掌握知识要领,形成数学能力。

二、低年级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措施

(一)榜样示范和具体要求相结合并奖罚分明

低年级学生的判断意识还很薄弱,在没有老师或家长的具体要求下常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实践证明,低年级学生受别人行为的影响,比单纯的行为强化影响要大得多。所以,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提供正面的学习榜样,并给学生明确的要求,告知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应该怎么做。

在课堂学习以及课后作业中,对于认真听讲,作业优秀,并能大胆发言积极提问的同学要及时给予表扬,给其他同学树立优秀的榜样。同时,对于课上捣乱,作业马虎等的同学要严厉批评。低年级儿童已经处于爱攀比的时期,这种奖罚分明的措施有助于儿童分辩是非,争做好学生。其中需非要注意的是,奖罚分明,不仅仅对于不同的学生,也应针对同一个学生的不同方面,如上课捣乱你批评他了,下次课他认真听讲了,这就是进步,这时作为教师更要不吝表扬,儿童时期,表扬比批评更能激励儿童的上进心,逐步引导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二)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查看

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它没有什么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因此,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自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所以要让学生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首要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可能提出疑问,也才有可能去动脑钻研。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教学中,要尽可能的让课堂趣味化、简单化,鼓励学生多问多思。布置的作业要及时的检查,从时间、书写、正确给予评价。可以每次给学生布置一道附加题,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去做,做对的要大力的表扬并给予奖励,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钻研的习惯。

(三)要联系家庭,共同培养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往往首先来自家庭,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和教师的密切配合是必要的。低年级数学更多的来源于生活中,教师应建议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数学思考习惯,以及帮助孩子有计划有条理的安排课后或者实践活动。在条件允许下,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电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生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出现的薄弱环节要及时给予帮助,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使学生在低年级时期打好数学基础。

“小时严,大时宽”。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人才。

14.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篇十四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呢?

一、家长重视劳动教育。

孩子不爱劳动与家庭教育有极大的关系,许多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因此往往不让孩子劳动;有些家长则怕孩子干不好,不如自己干来得省事;还有些家长则认为劳动作为一种技能以后自然会做的,用不着家长教育。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劳动的意识,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

要帮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父母首先要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平时不要溺爱孩子,应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以社会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历史和家庭生活实例等告诉孩子劳动的重要性,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的光荣。

二、教给孩子一些劳动技能。

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方法,劳动也需要一定的技能,父母可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的程序,操作要领及方法。例如,父母要求孩子洗衣服,就应该教孩子把不同颜色的衣服分开,在洗的时候,如何涂肥皂,领子、袖口是最脏的地方,要重点洗。孩子只有掌握了劳动的技能,他才会愿意去做。

三、给孩子做好示范榜样。

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是孩子最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一举一动,只要被孩子注意了,引起兴趣了,就很容易为孩子模仿。因此,父母可有意让孩子观察你的劳动,潜移默化给孩子影响,做好孩子的榜样。

四、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家长应该给孩子从小锻炼的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做的事情也自己做。如,自己洗手帕、洗袜子、洗衣服;帮助家人摆放碗筷、收拾洗涮餐具等。让孩子体验劳动的意义和乐趣,从而愿意劳动。

五、给孩子一定的鼓励。

在孩子的劳动取得进步的时候,哪怕这个进步是非常微小的,家长也要给孩子鼓励;当孩子有兴趣在帮你做事情的时候,即使做的不好,也无关紧要,家长也要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孩子从劳动中获得快乐和幸福。从而,也有效的强化了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15.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十五

一位同事的女儿从重点中学又考入了重点大学,而且学习一直名列前茅。问她有什么诀窍,同事却说:“孩子特省心,就是从小学习习惯好呗!”可是,我的儿子已经上了中学,作为家长我们每天工作之余还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但收效甚微,看来应该着手培养孩子独立的学习习惯,以此来提高他的学习质量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妈妈,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用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爱动脑思考,保管和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等。

许多家长很重视家庭智育,在这方面不惜投人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收效甚微,问题在于这些家长没有把握住家庭智育的方向和重心。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良好的方法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又是良好的学习方法的体现。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习惯成自然”,一辈子受用不尽。

家长在指导中学孩子学习习惯上,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中学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4.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5.及时改错的习惯。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6.认真书写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家长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7.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进人中学后,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力。语文的写作训练就不用说了;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都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家长要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经常向孩子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他去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8.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家长要为他们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的,写作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要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家长可要求孩子勤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

9.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另外,还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16.怎样培养孩子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篇十六

一、让孩子认识到:适当的家庭作业对自身发展有促进作用。

适当的家庭作业不仅不是负担,相反,往往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

1能避免无所事事

小学生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无作业的情况下,四处游荡。极容易染上种种恶习。如果家长不注重培养,势必养成惰性。适当的家庭作业,就可以有效防止惰性的形成。

2有助于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

让学生每天有一点作业,有一点压力,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训练按时完成任务,不拖拉的好习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学习的必要性,明白学习并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环境。

3有利于家长与孩子和谐相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相当部分孩子的学习,在家是家长经常辅导的。这一部分学生相对来说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和家长的关系也很好。

二、狠抓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从改变孩子作业拖拉处入手。

小学低年级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面,我们看看一个改变孩子作业拖拉的好方法:

家长必须“定死”开始写作业的时间。孩子爱玩是天性,但不能变成贪玩。贪玩的孩子常赖着要求多玩一会儿。家长千万要决地告诉他:不行,立即开始!坚持一段时间,孩子见没有谈判余地。就不会再赖着不肯动笔了。

刚开始。孩子会三心二意,家长千万不要因为不放心而去提醒,更不要因为他不认真而去“陪读”,家长就做自己的事,不予置理。你给他规定的时间到了,马上收走作业本,不给孩子再次作业的机会。

老师也应配合家长,对孩子的作业,采取“面批”,要问清作业没完成的原因,继续对孩子进行按时作业的教育。这时候教师的一句话能顶上家长的十句话,孩子心里就会牢记下次要按时完成作业了。

三、合理安排好作业过程,循序渐进培养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自觉性。

1对家庭作业提出具体要求

孩子年纪小,开始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具体要求,具体督促,具体检查。对孩子要求严格,才能使孩子感觉家长要求的严肃性,进而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2写作业的过程要有条不紊

父母应当教会和督促孩子,作业前要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具,不要等到用的时候再找;做作业时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后再动笔,不要做完才发现题目搞错了或没有按题目要求去做;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可以先绕过去,先做其它会做的题,不要停在那无谓地消耗时间……

3独立解决家庭作业中的问题

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要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要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喜悦,增加自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4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要告诉孩子,画了最后一个句号并不表示作业完成了。从头到尾检查一遍,把错误纠正过来,才算是完成了任务。

5善于“欣赏”自己的作业

让孩子充分享受自觉完成作业后的愉悦,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主现能动性。孩子写完的时候,告诉他:“用欣赏的眼光看完后再给家长看。”我经常让孩子自己欣赏自己的作业:你满意吗?你认为你的作业清楚吗?自己都不愿意看的作业怎么交给家长和老师呢?长此以往。孩子会慢慢认真起来,自己也能检查到一些缺漏和小的错误。

四、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对于写家庭作业的孩子来说,他们如一团面粉,您的揉捏很重要,给他方法。给他自信。给他关注。学习有了乐趣,他才会学得快乐;学习有了方法,他们才会学得轻松;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才会多了许多娱乐的时间。

1努力提高孩子興趣

兴趣是影响人的行动的重要因素,要改变孩子时学习是“大人逼我学”的观念,要让孩子能够变成“我爱学”、“我要学”的主动学习。

2多奖励,少惩罚

学生不做家庭作业,如果一味地采取惩罚手段,或罚抄或罚做,那么你错了。因为这样做不但会降低你在心中的威信,而且套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更好的方法就是多奖励。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上的,学生都喜欢。

3分层次留作业

对教师而言。分层次教学有助于教学,其实分层次留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功感。而且,作业不要太多,多了就会使学生养成乱写、不写、胡写等现象,要留有针对性的作业,激发学习的浓厚兴趣。

4注重效果,注意劳逸结合

孩子做作业是要动脑筋的,如果孩子连续思考问题的时间较长得不到休息。大脑就会疲劳。这时学习效率就会下降,错误率也会增大。这时,如果让孩子适当地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后其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

上一篇:梁实秋《赛珍珠与徐志摩》赏阅下一篇:快乐寒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