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吴正宪有感

2024-08-04

学习吴正宪有感(共9篇)

1.学习吴正宪有感 篇一

观《小学数学估算》有感------在反思中成长

作为只有三四年小学数学教龄的新教师我循环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小学数学估算》一课。我摸索着、学习着、渴望着自己的教学水平能有所提高,当我看到吴老师的课堂我像一个学生一样被她生动而有效的教学艺术水平所折服!同时反思自己课堂中的不足,我怎样才能把课讲的如此好呢?

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现,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究和获取知识,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这一点,是我最难学会的。“一个好的数学教师,总是把一些概念、规律纳入„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吴正宪老师的课堂这一点体现的非常明显,做的很到位。她非常注重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形式的活动里学习新知、巩固新知,给学生提供了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我反思应在创新这成长:观念上创新、教学策略上创新、教学方式上创新、师生关系上创新、自身能力上创新。

吴正宪老师的课具有鲜明的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每种估算方法的理解,给这种估算的方法取了易于记忆的名字:小估、中估、大估、大小估、四舍五入估…增强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兴趣。她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精心组织教学素材,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巧妙预设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我利用工作之余已经取得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在教学过程中,吴正宪老师非常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她的课上有疑问,有赞许,有笑声。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终于获得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了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深远的。

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强迫学生去认同。她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了孩子们,贴近了孩子们的心。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教是为学服务的。在吴正宪老师的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而深远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外显而巨大的。她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和实践学习的探索和应用。

通过吴老师的这节课我受益匪浅: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寒梅扑鼻香。我应该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不轻易放过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2.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 篇二

在上学期去集宁学习期间一位老师给我们观看了吴老师一节数学课,当时虽然听的是数学课但给我的触动很深,回来在放假时我又重温读了这本关于吴老师的书,其实我们不管读哪位名师的著作,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都是为教育事业所付出的辛勤的汗水,同样吴老师成功的背后也是她在30年教育生涯中辛勤的付出和求索,她凭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及对孩子深深的爱,真挚的情,最终成为学生和老师心中的好老师。

通过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共性策略:1.做一个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教师。2.永葆童心,做孩子们真诚的朋友。3.走进孩子的心灵。4.给孩子重新跃起的机会。5.教师要有真本事。6.教师要有人格魅力。特别是最后一条吴老师从品格魅力,情感魅力,学识魅力,形象魅力四个方面强调了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心中的偶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士人品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要求学生作业书写规范,自己的板书是否整齐规范,要求学生服装整洁,自己的服饰是否干净得体等等,用和学生在一起平凡的生活和不经意的小事去感染学生。

从听吴老师的课及看书中看到吴老师 善于激发每一位学生积极发言,对每一位发言学生都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大胆发言;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勇于创新,在她富有激励性语言的鼓舞下,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张扬,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中发现知识。吴老师不仅给予学生智慧还能给学生力量,所以,我们还要多学习,向吴老师学习,争取然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

《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

东胜区罕台润泽小学

3.观吴正宪老师数学课有感 篇三

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真正的魅力,虽然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但吴老师的数学课仍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很多感触:

首先,吴老师的课堂是真正的学生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吴老师在课堂上,把许多我们平常上课时由老师来讲解的问题交给了学生。比如,吴老师的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学生在黑板上列式算出报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总共有多少人,接下来,如果是我,我会让学生回去,然后自己逐个讲解每个式子;但吴老师却把学生留在了前面,让学生与学生进行对话、提问,使学生在与同学的相互交流中得出了问题的答案。用这样的方式得到的答案,我想肯定会比教师单纯的讲解印象深刻。

其次,我感觉吴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非常好,句句都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夸奖。我平常在上课时,对学生的评价只是非常有限的几句话:很好,你真棒,你真厉害等等,而吴老师的课堂评价语却十分丰富,而且能让人感觉到她是发自内心的在夸奖孩子,不是单纯的背诵评价语。比如,她对一个孩子说:“你真可爱”,这个评价语是我从没用过,也从没听过的,相信孩子们也是第一次在课堂上听见老师这样表扬他们,这种评价语带给孩子的心理感受与“很好”、“你真棒”带来的感受一定是不同的。

再次,吴老师把数学课真正的融入到了生活中。在拓展环节中,吴老师让同学们看黑板的演示图、讲故事,学生们的思路由最初的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拓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看电视、玩游戏等

等。吴老师的这种拓展很好的将数学融入到了生活中,既让数学课有了生活的气息,又使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同时,我感觉吴老师的这种拓展又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吴老师个人以及她的数学课散发出来的魅力让我深受感动。下课时,竟然会有孩子哭这说,吴老师你能不能不走。这堂数学课得有多大的魅力,吴老师这个人得有多大的魅力啊,孩子的这句发自肺腑的话,是对吴老师的数学课最大的肯定。

4.学习吴正宪有感 篇四

11月9日,我有幸和学校的几位老师一起参加了“小学数学创新力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两天的课听下来,收获匪浅。名师自由名师道,每一位给我们上示范课及讲座的老师,都有各自的伟大魅力去吸引住学生,同时也深深的吸引了台下的我们。其实,我最喜欢吴正宪老师的课。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这正是对吴正宪老师教学“商不变的规律”一课的真实写照。“猴子分桃”的故事,情趣高而寓意深,吴正宪老师巧妙地把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数学规律变为有趣而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节,从而使他们始终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吴正宪老师课堂的另一个特色——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是为了学服务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潜在的,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显性的。吴正宪老师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在探究“商不变的规律”的奥妙时,她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和讨论,这里既有组内的合作,又有组间的竞争。在让学生辨析“被除数与除数之间的变化是同时扩大同时缩小还是同增同减”时,又一次激起争辩的高潮。争辩是思维最好的触媒。随着波澜迭起的教学设计,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地积极参与了学习过程,通过探索、交流、发现、辨析、整合,大家终于获得了共识。诚然,课堂是生命交流的驿站,是思维碰撞的舞台。在这节课中,知识的获得是学生思维碰撞的结果,是学生智慧的结晶。

5.吴正宪学习心得 篇五

沭阳县实验小学 王宜平

2013年12月21日,我校选15位数学老师去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听课,我有幸参加。一开始心里想没有什么,大大小小的课听了不知多少节,再说今天是冬至的日子,心理还是有点不情愿,可是一天学习下来,感觉收获很大,真没有白来。在这里我把一天的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本次活动在第二实验小学的会议厅举行,活动主题为主题为:吴正宪精英团队成长范式与成果展示暨小数报名师大讲坛“走进真实的儿童数学学习世界”。本次活动拉近了我们与吴老师之间的距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名师、学习名师、走进名师的机会。

会议开始了,我们首先听取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工作汇报,与吴老师一起分享了团队的研修故事,让我们走进了吴老师的团队。听取了吴老师和他的团队介绍、观看了会议期间的资料,让我再一次走进了吴老师本人:

吴老师的人格特点:善良、简单、智慧、重情义。

吴老师多年来的工作写照:要吃别人不愿吃的苦,要花别人不愿花的时间,要下别人不愿下的功夫。

吴老师的基本教学理念:走进学生心中,读懂学生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数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组织教学。

吴老师的儿童观:创造儿童喜爱的教学教育的途径——“读懂儿童、读懂数学、读懂教材”;确立了儿童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提出了明确的儿童数学理念——让儿童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学习。

吴老师的教学观: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创造了八种特色课堂:“真情流淌的生态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其次是教育局刘泽民局长讲话。教育局在这次的活动中充分对当今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视,对我们全体数学老师作出了要求,也对吴正宪团队能来我们宿迁做交流表示感谢。

再者就是听课。我们一共听了四节课,分别是吴正宪的《行走中的数学问题》、武维民的《租车问题》、杜建军的《体积与容积》和薛铮的《积的变化规律》。

他们的课真是精彩,给我很深的印象,到现在我还在回味这四节课,我在想,如果我去上,我肯定不如他们上的那么轻松。这四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自己的教学。

最后薛铮和我大家一起交流。

从这次活动中,不仅让我们走进了吴老师及她的团队,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迪:

一、挚爱儿童教育

吴老师对教育的热爱深深感染着我们,我们会以吴老师为榜样,把对教育的热爱融入到自己的心灵,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前行,享受教育带给自己的幸福。

二、追求高尚师德

“做人、做学问、做老师”是吴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也是吴老师自己成长的写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业务精良,还要师德高尚。在学校,我们要做一名孩子喜欢,给孩子带来智慧和力量的好老师。在家庭,我们要做一个给他人带来幸福,富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在社会,我们要做一个充满人情味,有爱心、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吴老师是一位善于教学的老师,课堂上的吴老师面对学生的生成游刃有余,面对意外的情况巧妙应对,这与她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分不开的。吴老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们要准确理解数学的本质,准去把握数学的本质,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准确理解学生的需求。做一名数学功底扎实,专业知识精通,教学基本功娴熟、深受学生喜爱的数学教师。

四、读懂儿童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真正的了解儿童,把满足儿童成长需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要真诚平等,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给学生独立体验的机会、给学生适当的空间、给学生建立自信的勇气„„要通过自己丰富的知识、教育智慧、高尚的道德、积极的人文关怀影响和教育学生,做一名真正能读懂儿童的好教师。

五、勤于研究

吴老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职业读书人、终身学习者,充满了反思意识的人,天生的思想者,要把学习、思考、研究作为专业持续发展的助推力。我们不仅要好学而且要善学,要适时地向文本学习,事本学习,人本学习。做一个充满思想并不断思考的人。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的解决问题。把学习、思考、研究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主旋律。

6.北京吴正宪学习笔记、 篇六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吴正宪

张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

李兰瑛

北京小学长阳分校武维民

2008年6月18日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成立,至今7年。回顾四个里程碑。

(一)第一个里程碑----“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成立开启团队建设新征程。

明晰价值追求:做具有专业品格、搞专业技能、高合作精神的优秀教师。制定研修原则:巧在全程设计、重在课例研修、成在后续跟进、贵在资源建设。把研修目标聚焦在课堂实践。

(二)第二个里程碑----创新研修机制,提出教师研修策略。

2010年6月18团队创新研修机制提出6个研修策略,名师引领,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养料;课例研修,借助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开展行为干涉;课后访谈,学生体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资源;同伴研修,在互动建构中生成教学实践知识;1+9+N(即1个工作站,9个分站和N个一线教师)发挥专业服务的辐射合作机制;资源建设,对于实践过程的理性认识。

(三)第三个里程碑----创设了满足教师需求的“好吃又有营养”的网络研修课程。基于农村教师的专业需求,“创设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实践”“提高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等系列研修课程。

(四)第四个里程碑----“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成立,儿童数学教育在起航。

2014年6月18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成立,是为适应首都基础教育研究发展的趋势,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协同创新研究而进行的机制探索。二,新探索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教育情怀

因为幸福,所以坚守!因为热爱,所以坚守!生命中遇到了孩子们和老师们,才是使我们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充满期待、、、、、是他们让我们时常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价值。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儿童数学教育观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核心是以“儿童发展”为本,从儿童的视角、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遵循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聚焦认识儿童的需求,包括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特别是儿童学习数学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于教学方式的需求。努力寻找解决问题途径,即“用心读懂儿童,专业的读懂数学,智慧的读懂课堂”。在“读三懂”基础上又提出了明确的儿童数学双重的教育价值取向,即让儿童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学习。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课程建设 网络研修让教师的学习研究成为新常态。发挥网络优势,建立工作网站,探索教师网络研修和现场教研相结合的混合势教研机制。让每位教师“足不出户”在常态工作下学习研修。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品质----研究能力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聚集了72名来自北京市18个区县的市区骨干教师,把团队成长的着力点定位在学习和研究上,学习作为基础,把研究作为路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研修方式的研究

(1)实践动力性研究。即通过来源于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打破教师的“平静”,激励教师产生研究和学习的需要。具体来说,实践动力性研究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来源于教师教学实践的研究。服务于“他人”的研究。

(2)系统反思性研究。反思性研究不是零碎的,而是具有一定系统的,系统反思需要研究者经历研究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揭示实践经验和困惑、反思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和获得新的方法运用思考和不断学习新的思维,这些的都是系统反思性研究的应有之义,也应该是教师

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教师的个人“知识经验”会通过理性反思而获得合理性或者调整,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合理的个人“理论”。

(3)知识整合和性研究。一线教师既要利用自己已有的个方面的知识,同时又要促进知识的全面获取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即他们的研究应是知识整合的研究。其包括,在研究过程中,反思和整合已有知识;补充缺乏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形成对学科知识的多元表征,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缄默流向明确又流回缄默,积累个人实践知识。

(4)群体自组织研究。同伴互助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同伴之间的交流能够使他们之间形成“话语共同体”。大家不断收集彼此的知识、观点、甚至是理论,在收集过程中又进行了自觉不自觉地分析筛选,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的知识结构。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接地气的课堂实践

1、菜单是研究----提出问题研究对策。

2、主题是研究----突出问题,研究对策。

3、连续式研究----连续干预,跟踪落实。

4、课例研修----借助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开展行为干预;(1)双师同堂,引导教师在课例比较中获得深刻的体验。(2)同课异构,凸显课堂研修价值。(3)模拟学生课堂,换个角色读学生。(4)课后访谈,学生体验是教师专业反思的重要资源。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1+9+N “1”代表吴正宪老师及其率领的72位数学教师组成的团队。“9”代表远郊区县自发建立的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的8个分站。“N”代表通过总站和分站工作影响带动教师这个大群体,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教师,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三、成果

(1)改变教师职业状态,唤发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2)形成了“1+9+N”(总站+分站+基层教师)团队研修的辐射带动机制。(3)创设了儿童数学视角下的“好吃又有营养”的教师研修课程。(4)创设了新研修方式,变“我被设计、我被培训”为“我来设计,我来研修”。(5)搭建了网络研修平台,让每位教师“足不出户”在常态工作下学习研修。(6)积淀了丰富的教师研修课程资源,在承担富有专业挑战性的任务过程中,扩大了北京团队在全国的影响。

下篇

一、儿童数学教育的核心内涵

儿童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儿童发展为本,从儿童的视角、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在数学教学中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尽可能使儿童与生俱来的某些潜能得以发展,同时获得适应社会的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总之进行儿童数学教育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儿童喜欢上数学学习,更重要的是能让儿童怀有一颗自由之心快乐的生活,让教师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幸福的工作,营造出一种适合儿童发展的良好的教育生态,使儿童自由、自然、自主的成长。

二、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观念

儿童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和尊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儿童观

1,主要观点:儿童是活生生的人

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生命体。儿童有和成人一样的需要,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有尊严的生活。

(1)尊重人格,儿童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2)保护个性,要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要顺应儿童自然生长的需要,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生态”。2,主要观点: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1)挖掘潜力,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潜

能”,这种潜能是积极的、发展的,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2)宽容错误,学生犯错误的过程,是学生不成熟的表现,是学生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重要历程,是不可代替的成长经历。吴老师认为:要树立正确的儿童关,就要无条件的接纳他们的一切,宽容、理解、机智得面对学生的错误,真正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

主要观点: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

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会计算、会解题、会考试,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智慧的启迪,潜能的激发,人格的培养,同样要重视。使数学教学由单纯的数学教学走向芬丰富的数学教育,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1、关注数学教育的基础价值

2、关注数学教育的思维价值

3、关注数学教育对培育人格的价值

(三)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观

主要观点:数学是多元多维具有丰富内涵的学科

1、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而是包括着数量、关系、图

形、规律、不确定性、解决问题等丰富的内容;

2、数学不仅仅包括静止的结果,更包括生动活泼、富有创造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

3、数学不仅仅需要演绎推理和证明,还需要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实验等火热的思考,还需要好奇、自信、毅力、实事求是、、、、、、(四)儿童立场下的数学学习观

主要观点: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一个好数学教师,总是把一些概念、规律归纳“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

1、主动建构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数学。

2、合作交流

儿童的学习应是学生的主动建构及与同伴和教师互动交流的活动,是一个自产生、自组织与自发展的过程。

三、如何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我们的追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激发儿童对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有机会激励刻骨铭心的数学学习过程,拥有对数学学习的良好感受和丰富难忘的数学活动体验,从中获得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我们要为儿童提供“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

(一)儿童喜欢学什么样的数学

学“听得懂的数学” 学“简单一点的数学” 学“数形结合的数学” 学 “动手做的数学” 学“不太严格的数学” 学“与儿童经验对接的数学”

(二)怎样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

1、唤起兴趣

2、贴近生活

3、注重交流

4、动手操作

四、儿童数学教育再启航

2014年12月8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其接下来重要开展“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与创新实践”的研究。这一研究正是对于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深化。深化主要三个方面:第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深化。第二,在价值分析、学生研究基础上的深化。第三,在实践效果检验下的深化。

(一)进一步完善和构建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

(二)开展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整体教学实验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教学实验必然具备“整体”的特征:第一:教育价值在于儿童发展中的整体实现;第二,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得教学评价的整体设计。

(三)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将主要通过如下两种途径:

第一,运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刻画八大特色课堂的具

体特征。

第二,分析和开发围绕着核心内容的课例。从而形成案例资源库。

总知,中国教育整体取得进步的同时,有一个主题是我们永远不能忽视并坚定守护的,就是儿童教育。北京市的儿童数学教育将在继承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炼、不断探索创新、不断研究实践,促进儿童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学习,获得健康、全面而生动活泼的发展。

什么是“大问题”教学

黄爱华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

一、“大问题”教学的提出

“大问题"这一名词来自罗彼特*所罗门教授的《大问题的哲学》一书,这本哲学入门读物按照哲学上的大问题来组织写作,通过对一个又一个问题的阐述,逐步把读者引入哲学的殿堂,并享受到思考的乐趣和思想的光芒。我们将课堂重的“大问题”定义为: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点、难点,具有高水平的、以探究为主的问题。它关注课堂的主要内容,便于全面达成教学目标;它能够改变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可以生成一种新的教学结构;相比过去的课堂教学而言,它更具思维的开放性,便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

在“大问题”教学课堂中,由几个“大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呈“板块式”结构,每一个“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产生有相当时间长度的课堂学习与交流活动,几个“大问题”层层深入,从不同的角度深化课文内容的学习。由于“大问题”往往呈“话题”的形式,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品读活动一般不是表现于细碎的“答问”,而是表现与师生之间的“对话”,这将从大面积上改变教师的课堂提问习惯,带来流畅扎实的效率较高的课堂教学过程。“大问题”的提出,是“预设”;由“大问题”而形成的课堂活动,是“生成”;整个大问题教学的实施过程,则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成全”。

二、“大问题”教学的内涵

大问题就是大局观。陶行知先生说,“人生就是奔着一个大问题来的。”以“大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内涵的解读包含四个层面:1,学科本身的大问题;2,教学方式的大问题;3,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大问题;4,学科发展性倾向的大问题。

1,学科本身的大问题;所谓“科学本身大问题”,是指根据特定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经验以及学习困惑点,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对课程关系、问题引导、学习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处理,以求能够最大程度突破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的质量高、外延大、问域宽、数量精并且挑战性强的问题。(案例:百分数的认识)如果我们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看,大问题在教学中表现出这样的一些显著特点:

(1)在文本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入深入品读的牵

引力;

(2)在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持续较长时间教学板块的支撑力。、(3)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师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4)在教学节奏方面具有防学生安静下来思考、形成动

静有致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力。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而言,可以这样概括 “大问题”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1)“大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大问题”

教学现象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问题”的广泛运用将从大面积上提高教师深入的钻研教材、研读文本的水平。

(2)“大问题”有利于课堂上“大量的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大问题”的提出,是“预设”;由“大问题”而形成的课堂活动,使“生成”。

(3)由几个“大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呈“板块式”结构,每一个“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产生有相同长度的课堂学习与交流活动,几个“大问题”层层深入,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着课文内容的学习。

(4)由于“大问题”往往呈“话题”的形式,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得品读活动一般不是表现于细碎的“答问”而是表现与师生之间的“对话”,这将从大面积上改变教师的课堂提问习惯,带来流畅扎实的效率较高的课堂教学过程。

2,教学方式的大问题;

好的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带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处。(事例:刘备与山匪)3,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大问题;(故事:智者)教学过程从来都是知识和精神的探险,“40分钟”的旅程短暂而又艰难,我们更应该带着“好的教育理念”进课堂,而不是“好课的标准”进课堂,一切外在于师生生命、情感、知识、经验的“标准”都是靠不住的。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的事业,慢就是体现耐心和爱心的一种尺子。老师们最好常常问问自己,今天我对学生耐心了吗?是不是有些急躁?心中要有一个原则----教育是慢的艺术!

4,学科发展性倾向的大问题。

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研究大问题,让我们的教学呈现大空间,让我们的课堂呈现大结局。

三、“大问题”教学的结构流程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以“大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建立关系,提出问题,尝试探究,展示分享,共同概括,问题延伸六个阶段组成,形成“以问开始,以问结束”的课堂新结构。

第一,建立关系(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新知

识之间的关系。

第二,提出问题(多种方式下,师生共同提出并

整理出大问题,整体呈现)

第三,尝试探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

本内容自主或合作学习)

第四,展示分享(充分利用黑板、实物展台、墙

壁或其他空间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分享,教师适时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

第五,共同概括(师生围绕“大问题”及“大问

题”的解决过程,共同参与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并在次提出解决问题)

第六,问题延伸(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

之间共同设疑解答等多种形式,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延伸)

创设“大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1)教学内容求“精”(2)教学环节求“简”(3)教学方法求“活”(4)学习掌握要落“实”。

大问题是一个全新的命题,目前我们还只是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有很多内涵我们还没有完全阐释。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一个思想有没有魅力,一个思想存在有没有意义,恰恰就在于,如果能够反复阐释,如果能够有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维度反复阐释,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形成自己的一套对这个思想、对这个话题的个人的理解,这个思想就不是僵化的,不是标签式的,不是提出之日,就是它体亡之时。不断阐释,我们就抵达了对真理的更趋接近的认识。或许,这正是大问题教学对我们的期待!

2003年,初次携手数学史

江苏省蔡宏圣名师工作室

历史,是史实更是思维方式

“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要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数学史视野 1教师—学生 2教师—数学 3学生—数学

1、懂得历史如何推进,也就懂了儿童的认识如何提升

非欧几何的三位创造者:罗巴切夫斯基,鲍耶,高斯 问题的情境思维的逻辑----结论的必然性。这些数学结论被创造是必然的,只不过什么时候是谁不确定而已。

让儿童体会原有认知存在局限的问题情境,以及认知提升的逻辑,变了吗?

儿童的认知提升在整体上也就必然会重复数学家们曾经走过的思维进程。

历史是数学的指南,研读历史,就能研判儿童们的思维历程及其可能的障碍。人一旦理解了某概念,再去看,便觉得那是理所当然。(案例:认识负数)感悟:成也“经验”,难也“经验”!常常三认为数学难,是因为它抽象。而有时候数学学习难,不是因为太抽象了,而是因为经验太天经地义了!

2、懂了数学如何丰富,也就懂了儿童该如何学习一个数学成果得到认可的过程映射到课堂里,便是:独立自主的思考,自信大方的表达,从容淡定的互动。这个过程,也是独立思考,想法共享,辨析交流,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

明白了数学,才明白如何较好数学

数学:抽象、理性、严谨、推理、精确、形式化 但回到历史,可以看到数学在其诞生之初,充满着浓郁的生活常识的痕迹,认识过程充满了曲折、猜测、直观,乃至错误和不可思议。(案例:欧式几何和非欧几何)输数学是抽象的,但它的发展离不开直观的支撑!

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直观的抽象”

数学学习的途径是“直观的抽象”

只有直观上懂才是算真的懂

一个高明的数学教师,一定是个善于直观的人!操作直观,举例直观,比方直观,几何直观 1只有思考,才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数学首先是发明,然后是发现。发明意味着即便是最简单的数学知识,也是百年乃至千年人类的结晶。

经验积累的再多,还是经验,它不会自动化地变成知识。要形成数学知识,必须要经历抽象。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2只有“有点难”,才可能真正热爱数学。数学“好玩”,不是因为数学具有娱乐悠闲功能,而是数学具有思考的挑战乐趣。

游戏好玩:简单,容易玩起来;带劲,不断有新挑战!“好玩”的数学课,素材很简单,但又很丰富,所以兴趣盎然;过程有点难,但总被“吊着”,所以欲罢不能。

思考的高峰体验:冥思苦想的痛苦,石破天惊的震撼,豁然开朗的兴奋!哪怕是一次,都可能让学生一辈子对思考“上瘾"。

数学史研读技巧――艰苦的再创造

读史的目的要转变。史料为中心转变以人为中心。读史的方法要灵活。多种史书考证,善于在史料的基础上提炼,适当的要在史料的基础上作逻辑引申,多读数学家的传记。

读史的视角要宽广。数学教育心理,儿童的数学现实,数学哲学。

数学史、数学教育、数学课堂 三个板块一脉相承

数学史海钩沉(更多地是非专题式的数学史)数学教育启示(从历史中探寻独到的教育智慧)数学课堂演绎(课堂实施的案例或片断集锦)《和小学教师聊数学史 》

一则,是“史”,专题性的把小学数学相关的各知识点进行梳理,明确历史脉络。

二则,是“聊”,所以多穿插历史趣闻、数学故事、图片资料,给广大一线教师自主地用数学史提供支撑。

三则,夹叙夹议。用旁注的方式加入由此段历史引发的对数学、对数学教育的启示和随感,引导大家思考。

《历史视野 当下智慧》

系统的从数学史的视野,讨论数学教育的基本问题,给出独到的、富有启示的建议。

基于史料,紧扣根本(三个要素的互动)理性提炼,彰显规律。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我想说,没有人走过,你一走,就是你的路)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7.学习吴正宪有感 篇七

闲暇之余翻看在那里尘封许久的书——《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在此之前也翻看过,但都是有选择性地粗略读读,这次我从头到尾把整本书看完,在看的过程中,我就在想有机会一定要听听吴老师的课堂,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吴老师、品读吴老师。整本书中透露着吴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数学教学的执着,对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感悟,很感谢吴老师把她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以文字的形式展现给我们,里面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有很多吴老师自己亲身经历的、还有聆听其他老师的一些经典教学片断,上课的精彩环节,教育教学案例和故事,这充分说明吴老师是一个有心的教育者。我被她那颗爱生之心,智慧地教育教学方法深深折服,读的过程中有一些自己的感触和思考,与各位老师分享。

一、努力读懂儿童,享受教育的幸福

吴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孩子的内心就像花瓣上的露珠那般剔透脆弱,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在学生面前,如果你只知道权威,幸福就会远离你!回想自己的教学经历,有时候真的做的不到位,还记得有次我在课堂中批评了宋新宇同学,后来他的妈妈知道后,打电话和我沟通,说孩子中午回家很不高兴,询问其他孩子得知上课被数学老师批评了,我就把缘由告诉了家长,家长告诉我他的孩子性格有些倔强,越是批评他越做不好,属于“顺毛驴”,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多鼓励表扬他。经过与家长沟通,我得知孩子的脾气性格,之后在课堂中也很关注这位孩子,抓住做的好的地方就表扬,结果这位孩子在以后的课堂中似乎对我没有了“敌意”,而且主动发言,我很是欣慰,了解孩子真的很重要。

曾经有一件事令我非常感动,每次单元测试100分者和有进步的孩子,我会发给他们一张表扬信,其实作为老师的我,有时候真的想不到这张纸对孩子的重要性。那天中午休息时,偶然在班里QQ群里看到一位家长的留言:“今天我家孩子数学考了100分,老师发了一张表扬信,谢谢老师,乐航高兴坏了,说要回家给爷爷看。”并且附了表扬信照片在群里。常乐航是开学后新转来的.孩子,因为来的晚,所以在最后面坐。看到家长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我瞬间很感动,因为我又一次深深地意识到老师的一句话,一次表扬在孩子心中如此重要,同时我也觉得我是幸福的,因为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

二、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障碍

说起课堂发言,我想起在学期工作中,我和同组的乔老师不止一次地说起课堂发言率这个话题,基本情况都是老是爱表现、程度优秀的那几个人发言,让汇报关于口算题结果环节,全班举手率到是很高,这貌似成了一成不变的规律,我想这也是大多数课堂存在的现象。但是我从没有静静地去思考过,为什么?根源在哪里?只是归结于应该多表扬、多鼓励吗?可是这样也试过,但效果并不是那么显著。经过阅读此书第二章第11小节——帮助学生跨越学习的障碍,吴老师呈现的教学故事让我陷入深深地思考,在教学中如果遇到问题,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应该找出方法去解决问题,去实践,去做,去解决问题。分析孩子上课不发言的原因,不要老是自以为是,认为孩子因为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要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帮助他们跨越学习障碍,所以我决定本学期做一个调查,去听听孩子真正的心声,然后改变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让孩子喜欢上我的课,给每一个孩子跃起的机会,让孩子勇敢站起来。

三、课堂中把“空白”留给学生

8.吴正宪讲座 篇八

讲座时间: 2015年5月12日下午

主讲人: 额尔登花

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讲座的内容是《让学生喜欢数学—— 解读吴正宪的教育理念》。提起吴正宪老师,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吧!是的,吴正宪老师是当今小学数学界的创新者,是全国所有数学教师的引领者,人们常常这样描述吴正宪老师:

用心去拥抱事业;用爱去拥抱生活;用情去绘画风采。

我们知道,凡是上过吴老师课的孩子们和听过吴老师课的老师们都常常被她高尚的师德、优秀的人格以及独具魅力的教学艺术所深深地感染着。因为吴正宪老师是在用心、用情、用爱与孩子们交流,她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尊重和信任。老师们,想知道吴老师是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吗?那就让我们再一次的解读吴老师的教育理念和她创造的鲜活的课堂教学案例吧!但愿我的讲座能给老师们有所思考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来和老师们交流交流,吴老师是怎样让学生喜欢数学的:

(一)有趣的数学

学生如果对数学发生兴趣,他就会酷爱数学的学习,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爱学——会学——学会”这样一个良性循环。萌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满怀信心地参加学习探索数学的活动中。吴老师是这样做的: 1.有趣的开始

吴老师认为,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它往往会深深而长久地留在记忆里,不可磨灭、难以抗拒。所以接新班吴老师都把“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数学课”作为首先思考的问题,独具匠心地上好新接班的第一课,使师生彼此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让孩子们从上第一节课开始就是感到数学是有趣的。2.有趣的探索

“数学是有趣的”这种感受不仅是在学习数学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探索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就要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东西,激发他们的惊奇感,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真的有趣。例如学习三角形分类,吴老师设计了“猜一猜”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的三角形各露出了一个角,你能猜出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吗?”学生甲试探性地回答:“只露出一个直角,它是直角三角形。”当从口袋中取出三角形纸片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喊了一声:“耶,猜对了!”学生乙站起来:“只露出一个钝角,它一定是钝角三角形。”“又猜对啦!”同学们沸腾起来。学生丙以此类推,胸有成竹地说:“只露出一个锐角,它一定是锐角三角形。”“肯定吗?”吴老师追问了一句,同学们陷入沉思。“不一定。”有人忍耐不住,喊出来。当吴老师把只露出一个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纸片高高举起的时候,再也没有人喊是锐角三角形了。在“猜一猜”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有趣的数学在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3.有趣的数学多着呢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有趣的事情太多了。吴老师热情地牵起孩子们的手到无边无际的数学海洋里寻秘探宝,让孩子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丰富多彩。

吴老师曾经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介绍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同学们听得入了神,吴老师马上把话锋一转:“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热烈地议论开了:

学生甲: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我懂得当遇到困难时要积极想办法来解决。学生乙:曹冲真聪明,我知道了石头可以代替大象。

学生丙:我爸爸曾经考过我一道题,一只小狗等于两只小猫的重量,一只小猫等于三只小鸡的重量,问一只小狗等于几只小鸡的重量?当时我没有解答出来。今天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会解答了。不就是把猫换成鸡吗!

显然这位同学已产生了联想。曹冲称象等量代换的数学模型,已在孩子们头脑中初步建立起来。吴老师就地取材,顺手把这道题板书在黑板上: 1只小狗=2 只小猫 1只小猫=3只小鸡 1只小狗=()只小鸡

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一只小猫换三只小鸡,两只小猫可以换六只小鸡,一只小狗就等于六只小鸡的重量。这不是跟用石头代替大象的道理一样吗。曹冲称象的故事带给同学们的影响是深刻的,它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幅有趣的生活画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问题解决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古代趣事,信手拈来,既有味道,又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在数学的长河中,吴老师精心采摘一朵朵趣事小花,奉献给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欣赏。五彩缤纷的数学乐园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数学的趣事多着哪!正是这种无形的学习动力,促使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去发现,去探索。(二)奇妙的数学

吴老师让学生喜欢数学的第二个法宝就是让学生觉得数学是奇妙的!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常常发生疑问和感到惊奇,对数学时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还能不喜欢数学吗?教学中,吴老师利用孩子们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制造一些悬念,提供补充一些有趣的素材,和孩子们一起领略数学的神奇,使之更加喜爱数学。

例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时,吴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请同学们事先准备好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并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角度,标在图中。上课开始,第一个教学活动就是“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请老师猜一猜第三个角是多少度。每次问题的抛出,吴老师都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同学们惊奇了,疑问由此产生:“我们从家带来的三角形纸片,大的、小的、直角的、锐角的,老师又没有见到,她为什么猜得这样准确呢?”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规律。有的把三个角撕下来,重新拼在一起。如:有的用折纸的方法:有的用测量后再计算的方法: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计算等不同的方法,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了这个结论,学生们很快揭穿了“老师总能猜对”的秘密。接下来又是一次神奇的感受,“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你能推导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一百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同学们终于发现了多边形内角和等于180°×(边数-2)的规律,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

老师们,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无论大人或孩子都会对一些神奇的东西发生兴趣。尤其是小孩子对一些奇妙的东西就更喜欢接触和研究。爱迪生曾说过:“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它的好奇心,使之得到他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因此,我认为好奇心、奇妙感在学生进行探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奇妙感、好奇心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自然地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孩子们学习和探索的内动力,吴老师非常明白这一点,也做到了这一点!

(三)有用的数学

如果一个人对数学有一种需要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很有用,很有价值,他就会喜欢数学。吴老师在课堂上也深深的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用处,让学生从内心爱上了数学。数学很有用,吴老师不是靠说教,而是引导孩子们亲身体验。例如,吴老师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这一内容时,她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很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进入,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上课开始,吴老师将一把快散架的椅子摆在了同学们面前,说:“有件事情想让同学们帮忙,这把椅子摇晃了,需要加固一个,这根木条钉在哪里比较合适呢?”同学们热闹起来,有的说将木条横着钉,有的说将木条竖着钉,有的说能不能将木条斜着钉。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情况。吴老师微笑着说:“感谢同学们想了这么多好办法。到底把木条钉在什么位置就能使这把即将散架的椅子加固起来呢?带着这个问题,咱们共同来研究三角形的知识,你们一定会有一个惊喜的发现。”教师说话不多,却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了数学知识的探索中。一个同学上来了,没能把这个用木条钉成的三角架拉动;又有一个同学上来了,三角形木架仍然无动于衷;最后上来的是一个身高体重的“大力士”,居然也没能把这个小小的三角架拉动,三角形的稳定性就在活动中被孩子们发现了。这时,几位同学几乎是同时惊喜地喊了出来:“老师,那根木条要斜着钉在椅子上才会稳固!”接下来,同学们列举了大量的生活事例来说明三角形稳定性,如三角架子搭成的屋顶,输送高压电线路的铁塔架结构,还有一座座新建成的斜拉桥,上面一根根钢筋组合而成的也都是三角形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神奇的作用。

“数学很有用”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又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去创设生活的情境,有意识地捕捉数学信息,采撷生活实例,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吴老师就是常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新课,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在熟悉的学习情境中,把自己与数学融为一体,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把握了知识的内涵,并且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四)简单数学

吴老师认为,让学生喜欢数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先得听懂数学,觉得数学很简单,一点也不难,这样才能学会数学。学生也的确如此,学生只有听懂了数学,才能学会数学,才可能喜欢学数学。

吴老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扮演“失败的角色”。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吴老师更付出了加倍的爱,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使他们感受成功,从而树立起“我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吴老师常坐下来和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起寻找分析“听不懂、学不会”的原因。让他们在听懂了、学会了的感受中觉得数学简简单单,从而萌

发对数学知识的喜爱。吴老师始终认为,只有听懂了,学会了,才有可能喜欢数学。

吴老师就是这样让孩子喜欢上数学的。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数学是简单的,有趣的,有用的,奇妙的。所以,无论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只要是在吴老师的课堂上,都会不知不觉的爱上数学。

9.吴正宪听课反思 篇九

本周末,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科院主办的开展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活动,让我真正与众名师近距离接触了一把,真正感受到名师就是名师,无论是他们的教学报告还是他们的现场教学,无不让我受益匪浅.

活动一开始,特级教师吴正宪就展示一个专题报告“有效教学设计”的思考,用贴近平时教学的案例向我们介绍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各种方法.接着吴老师又上了三年级《重叠》一课,吴老师的课堂简约自然,没有华丽的课件演示,用最传统的黑板加笔,最简单的教具数字卡片演绎了一堂不普通的课,让所有在座的孩子的老师们都意犹未尽。吴老师曾说:“教师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付出、奉献,我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收获。我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真诚与渴望;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热情与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我也收获了自身成长道路上的成功和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

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教学内容,在大师们的手中却能演绎得如此精彩?而当我们去驾驭的时候,往往却不尽如人意,产生很多遗憾,甚至失败!吴老师告诉我们,要上好一堂课,就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简单地讲就是我们原来所讲的“要精心准备”。我们做到精心准备了吗?反正我在这一点上是很惭愧!教了近十年的书,却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好像从来没上过课一样,面对几十双天真的眼睛,有时真的感到很惶恐,不知能不能无愧于学生喊出的“老师”这个称呼?其实,批评孩子的同时自己心里也在琢磨: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也许真的是自己的失误造成的,没有好好安排教学内容,没有好好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方式,没有更进一步去了解教学内容背后更深层次的数学文化,让自己的课堂苍白无力,没有生命力,没有吸引力,也就谈不上让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了。

吴老师以“重叠”这一内容为例,给我们讲了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

1、整体把握教材。

要了解教材之间的联系,这一知识点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它是从哪来的,要到哪去?它在整个小学教材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本单元有什么作用,教材是如何安排这一概念的展示的,关于这一数论知识,各种版本的教材是怎样编排的?要专业地去读教材,读出不同,比较借鉴,纵向横向都要进行把握,要教授有根的数学。

2、直面学生现实。

要了解学生对这一知识了解多少,问学生:你听说过因数和倍数吗?你怎样理解的?试着举例说明。其实学生对这一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学生的理解是:因数存在于乘法中,而倍数存在于除法中。这一认识就会干扰他对新知的认识,产生学习困惑。这时当我们了解这一情况时就要去阅读各种版本的教材,人教版的、苏教版的和北师大的,也就是说要求我们教师人手一份三种版本的教材,用心地读,读懂、读明白教材的编排意图,而后进行有效设计。

3、动态生成的课堂。根据专业地、用心地读教材后制定教学目标,即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因数、倍数的意义及相互依存的关系,发现并掌握寻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所谓的教学重点是针对教材而言,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而言,如何在课堂上把握教材,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是我们教师必备的教学素质之一,如何在课堂上智慧地解读教材最能体现你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否正确、到位。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们有太多的工作要去完成,其实自己也想静下心来好好研究研究自己的课堂,可总也做不到静下心来,而且我们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简单、零碎、无条理的思考里,如何做教学设计,我的理解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探究问题,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生成,做好引领工作,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本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各位专家所做的精彩讲座仍萦绕耳旁,给我启迪,促我深思。除了吴老师,其中感触很深的还有数学大师华应龙的“融错”教育。作为一名数学大师,华老师依然能够沉下心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依然能够蹲下身来,聆听每一个学生思维的声音,依然能够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错”中学习,在“错”中发展,在“错”中成长,让我钦佩不已。

追觅华老师成长的历程,不难发现,华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全国数学名师,就在于他能够做到耐得寂寞,坚守自己“当一名好老师”的愿望,坚持在不断地反思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遵循“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哲学思想,独创了“融错”教育——容错、融错、荣错,在“容错”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包容学生的错误,在“融错”中,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在“荣错”中,将学生的犯错作为一种学习贡献。他所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是数学文化,他不仅仅是引领学生探索真实的数学生活,更是帮助学生领悟人生的真谛,为学生积淀下创新的人格。

对照大师,我明白了为什么“心如止水,从善如流”。明白了为什么“课堂因错误而精彩”,明白了为什么对学生要进行“融错”教育。很多教师,包括我在内,很少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书籍,钻研教学,提升自己。而且在教学中,特别是出课时,最怕的就是学生出现错误,发出“不同”的声音,怕这种错误,导致自己教学任务完不成,怕这“不同”的声音处自己于尴尬之地。其实,细细究来,这不正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的不够,不能凌驾于课堂之上而造成的吗?如果自己是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那么学生的错误、学生“不同”的声音又怎会让自己避讳不及呢?

要想向华老师那样将“融错”教育进行到底,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教好书,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懂得多一些,广一些,杂一些,要了解和熟悉所教学科及相关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真正赢得学生的信赖。因此我要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类的书籍,与智者交谈,将先进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充实自己的文化积淀,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其次,搭建学生展示思维的平台。课堂学习无差错,在课堂上出错是正常的,如果不出错,那这个教学还有必要吗?所以在课堂上,只要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就应该获得教师肯定性的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努力创新。现代的课堂教学重视充分的预设与智慧的生成,而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正是对教师观念、知识、能力、智慧、境界的一种考验,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紧紧抓住学生的“错”这一难得的生成资源,认真倾听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教育是一种“慢”教育,我要让自己的教学“慢”下来,等待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思维。更要尊重自己的学生,敢于面对他们提出的“不同”,追问“不同”背后的解释,既然他们想到了,就说明他们有自己的创新之处,他们并不仅仅是在模仿我。我所要关注的并不是这个“不同”的对与错,而是关注这个“不同”的价值所在,价值的大与小。我要细细聆听学生“不同”的思维,帮助他们分析正确与否,如果是正确的,又可以多出一种解答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如果是错误的,那么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使他们下次不再出错,而且有助他们铭记在心。

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的课堂,才是完美的课堂,这样的老师,才是智慧的老师。我愿做一名智者,心存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聆听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得到全面发展。

上一篇:双鱼座女孩性格下一篇:大班音乐教案:森林里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