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专业论文(精选7篇)
1.林学专业论文 篇一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报告
学 院:林 学 院 专 业:林 学 班 级:10a
班 学 号:1009030034 学生姓名: 罗 晓 蔓
目 录
一:实习时间.....................................3 二:实习地点.....................................3
三、实习目的及意义...............................3
四、实习内容及过程...............................4 第一站 黎平县东风林场......................4 第二站 黎平县油茶实验基地..................5 第三站 黎平县天生桥景区....................5 第四站 黎平县佳禾木材加工厂................6 第五站 黎平县蓝莓种植基地..................6 第六站 黎平县林业局.......................11 第七站 龙里县龙架山森林公园...............12 第八站 修文县扎佐林场.....................12
五、实习总结....................................15
六、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6
七、实习心得体会................................17
一:实习时间
2013年6月24日——2013年6月28日
二:实习地点
黎平县、龙里县、修文县
三、实习目的及意义
林学并不仅仅是一门单一的专业性学科,它是一门涵盖多科的学科。林学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个专业,围绕本学期(2012-2013)第二学期所学课程,包括有深林培育学、森林昆虫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林木病理学等课程,均系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进行一周的专业综合实习。为了让我们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综合实习的意义:
(1)增强实践能力,巩固专业知识(2)了解当前林业发展趋势及现状(3)明确方向
(4)深入了解、贯彻、实施国家林业方针
四、实习内容及过程
第一站
黎平县东风林场
建于1976年,占地13020亩,是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是油茶种子资源收集圃。林场内依次分为杉木种子园,杉木初级种子园、杉木1.5代种子园、杉木2代种子园。与其配套的项目有杉木子代测定林。杉木优树收集区,面积157.5亩。这里,收集保存了南方8省(区)的杉木优树无性系1686斤。
杉木初级种子园共有900亩。1.5代杉木种子园200亩已经建成,产种。杉木2代种子园已经嫁接60亩。
秃杉搜集区,面积30亩。收集了73个秃杉无性系。山茶物种收集区,面积40余亩。收集和保存了山茶属植物种类33种及48株油茶优树种子繁衍的后代。
还有集百树为一体的植物王国——树木园。树木园120亩。内分树木标本园、优良树种母树林和松杉柏类引种区。重点收集黔、桂、湘三省区邻境的珍贵、稀有、濒危树种。园内共收集保存树种80科,38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树种4种,二级保护树种30种。
东风林场内各具特色的经营区丰富了内涵,使黎平这一片少见的喀斯特丘陵分外妖娆。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科研成果,是旅游休闲和科普教育融为一体的圣地。
该场在科研方面取得较显著的成就,国内外林业专家和党政领导人先后到树种园参观考察,并在这里种树留念。第二站
油茶实验基地
黎平县现有油茶林生产基地15万多亩,其中,新建成油茶示范基地林3万亩,已初步进入丰产期的近500亩。至2025年,全县将发展油茶林生产基地80万亩,其中,新建高产油茶林基地67.61万亩,更新改造和抚育油茶林12.39万亩;力争新造和低改抚育油茶林年均亩产油30公斤以上,年茶油产量在2.4万吨以上,实现茶油产值16.9亿多元,打造全国知名的油茶良种基地和侗乡茶油精品品牌。第三站
天生桥景区
于贵州省黎平县城德凤镇东北16公里处,距贵州省会贵阳460公里,清水江支流福禄江穿流而过。天生桥与八舟河景区和黎平城关人文景区(历史文化名城)紧密相连,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主要景点之一。
黎平天生桥为天然石拱桥,全长256米,主拱横跨福禄江上,跨度138.4米,桥宽118米,拱高至水面36.64米,拱顶岩层厚40米;附拱拱跨78米,高28米,宽119米。仅主拱跨度就远大于目前世界基尼斯记录美国犹他州天生桥雷思博桥(跨度88米,高30米),黎平天生桥在2001年1月15日正式获得基尼斯世界之最证书。
黎平天生桥雄伟壮观,气势宏大,其结构之精致,拱弧之圆率,拱底之光滑、拱顶岩层之规整,丝毫不假人手,纯天然而成,不能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第四站
黎平县佳禾木材加工厂
贵州黎平县佳禾木材加工场坐落在美丽的多彩贵州东南部,邻近湖南及广西(三省交界处),贵州黎平县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杉木、松木、原始森林等随处可见。交通运输极为便捷,现有贵广高(贵阳至广州)速铁路距离公司23公里,县城黎洛高速公路(黎平至洛香)连接厦蓉(成都至厦门)高速公路,而贵阳至凯里及连接三穗至黎平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交通运输出境(广西北海港口)只有600公里。公司主要生产及销售原木(杉木及松木)、杉木板材(半成品及成品)、杉木制品加工,木制工艺品、杉木制宠物笼,竹制品等。
第五站
蓝莓种植基地
黎府办发(2012)91号关于印发黎平县蓝莓产业发展2012-2012年实施方案的通知。黎府办发〔2012〕91号,说明了蓝莓产业的发展已经得到政府的极力认可。
在蓝莓种植基地,我们参观了蓝莓的无性培育技术,蓝莓的移栽技术,蓝莓培育的管理技术等,并听取黎平县林业局的姜局长我们讲解蓝莓的发展历程,内容如下:为认真贯彻落实黔东南州委〔2011〕23号《关于加快蓝莓产业发展的意见》,扎实推进我县蓝莓产业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把蓝莓产业打造成我县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结合黎平实际,制定蓝莓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围绕“加速发展,奋力赶超,推动跨越”主基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投入机制扶持,加大科技支撑,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充分利用招商引资企业带动,引导“公司+基地+农户”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实施“产、加、销”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推动我县蓝莓产业快速高效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分步实施,示范带动,稳步推进,适度规模发展。
(二)坚持以市场运营为导向,主体投入为主,政府引导与扶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三)坚持以科技为依托,搞好与校(院、所)合作,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把新技术、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强化管理,努力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四)坚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与大户,多元投入,引导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新机制。
(五)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整合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方面涉农项目资金扶持。
三、目标任务及基地规划要求
(一)总体目标。2012-2015年力争完成2万亩以上,到2020年努力实现全县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目标。其中:2012年,高标准示范种植200亩,2013年完成4000-5000亩,2014年完成6000-8000亩,2015年完成10000亩以上。鼓励有能力、有苗源的蓝莓项目开发人,在优先采用县内指定的苗木基地的合格苗木情况下,可超前、超规模的建设种植基地。在鲜果冷冻保鲜库与果品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上,从2014年起,扶持1-3家规模以上企业按照基地建设进度及规划要求,着手配套建设鲜果冷冻保鲜库与果品深加工厂,确保按期投产。
(二)种植基地规划与要求。2015年前,主要以德凤经坝寨、茅贡至九潮旅游干道沿线,以及德凤经岩洞至双江接高速公路沿线,德凤经中潮、永从至肇兴沿线等乡镇旅游干道区域,作为蓝莓种植基地建设规划的重点区域。规划基地原则上要求土壤PH 值为4.5-5.5,有机质含量8-12%,坡度30°以下,土质松软、通透条件好、保水保肥力强的黄壤或黄红壤的林地和坡耕地。
2012年启动200亩规范化示范种植基地,于2012年5月底前落实地块并完成整地,于2012年6月底前完成植苗,确保达到规范化种植要求。
各相关乡镇要规划好蓝莓种植区域,按目标任务规划到山头地块。
四、工作措施
(一)县蓝莓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相关成员单位要认真按照《黎平县蓝莓产业发展建设规划》工作分工要求,履行职责,开展好工作。
(二)抓好蓝莓种植基地土地流转工作。
1.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协调集体或个人把符合蓝莓种植基地建设规划要求的林地、坡耕地用于蓝莓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每个乡镇,应明确至少1名领导和1名以上工作人员专门抓蓝莓产业基地建设土地流转管理工作;
2.健全规划基地建设区域村民发展蓝莓产业“一事一议”制度,增强广大农民参与蓝莓产业发展意识,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创造条件扶持乡镇蓝莓示范基地,带动蓝莓产业发展。3.全县上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营造浓厚蓝莓产业发展氛围; 4.林业部门要做好服务,确保宜林荒山荒地、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疏林地(残次林地)以及原设计树种造林成效差(以相关部门实地核实为准)的退耕还林林地等依法、有效流转,用于开发蓝莓产业基地建设。
(三)建立工作激励机制。
1.对积极协调集体所有林地坡耕地实施蓝莓种植、工作得力、服务到位且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由县人民政府按每亩奖励10元,其中5元奖励乡镇,5元奖励林地所在村。2.当年新建基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含50亩),经验收合格,按照林业、扶贫项目计划资金给予种苗补助; 3.国土部门按土地整治政策配套完善相关项目建设; 4.非土地整治项目的基地,按每30亩配套新建一口30立方米水窖,水窖盛水使用后,每口按水利部门政策予以补助; 5.基地建设规模在100亩以上,新建冷藏库的,经县蓝莓产业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合格,50-99立方米冷藏库给一次性补助1.5万元、100立方米以上冷藏库给一次性补助3万元。6.凡在我县投资开发蓝莓产业的单位或个人,总投资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由县人民政府签约实施;总投资200万元以下项目,可由乡镇人民政府签约实施,并报县蓝莓产业办、县监察、国土资源、审计等部门备案。
7.凡投资蓝莓精深加工企业,享受我县招商引资企业同等待遇。
(四)鼓励干部、职工(特别是农林技术人员)参与蓝莓产业开发。
(五)强化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发展蓝莓产业氛围。在县电视台、政务服务中心电子平台等载体开设专栏,发布蓝莓产业信息,定时在各农村远程教育广播站播报蓝莓产业信息等,积极宣传我县蓝莓产业发展,提高群众知晓率。
(六)高标准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要按照规范化示范园要求,统一标准、统一技术,高标准、高起点地将示范基地建设成为集休闲、观光、品果为一体的园林式花果园与现代化果园,确保示范基地效果。
(七)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扩大种植面积和带动农民增收。
第六站
黎平县林业局
在黎平林业局,我们听取了林业局的各位领导的介绍,有林业局局长对我们介绍了整个黎平县的状况,黎平的东风林场是南方贵州省排名第一的基因库,也有天保工程的杨主任为我们介绍林业局天保工程的实施方案和实施内容以及实施的现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关措施。黎平县是贵州省唯一一个设置有林业资源站的县城,黎平县林业资源站吴站长给我们介绍了黎平县的所有状况。第七站
龙架山森林公园
贵州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龙里县城郊,距离龙里县城1.5公里,总面积6079公顷。公园内延绵起伏的山脉好似群龙飞舞,因此而得名——龙架山。园区内珍稀植物众多,珍禽异兽活跃其间,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物种基因库。公园森林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被誉为省会贵阳近郊生态旅游明珠。
公园具有十分优越的旅游地理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距贵阳市区30分钟车程,距贵阳龙洞堡机场20分钟车程。有320国道、贵新高速、贵广高速、湘黔铁路、黔贵铁路相通,是贵阳市的后花园、贵州东南线旅游的第一站,是贵阳市民自驾游的理想选择。
公园具有强大的科技优势,设有“贵州高原濒危植物繁育中心”、“贵州省中亚热带珍稀植物园”、“贵州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现已引种培育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5种,桫椤、鹅掌楸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71种,贵州省级保护植物和特有树种54种,配有植物组织培养室。
第八站
扎佐林场
贵州省扎佐林场系贵州省林业厅直属事业单位,场部位于贵阳市北郊修文县扎佐镇,地域跨越修文、息烽、开阳、惠水县及白云区、乌当两区。
林场现有经营面积15.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9.3万亩,森林蓄积量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8.95%(未含已经营之惠水祥摆伐木场数据)。主要经营树种有柳杉、马尾松、华山松、杞木等。
林场下设三元、六屯、冷水沟三个分场,下设白云区靛山营林站、惠水柏龙营林站2个营林站。
林场现有在册职工442人,其中在职职工161人,离退休职工281人。在职职工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人,中级技术职称14人,初级技术职称39人,技术工人114人。
近年来林场在坚持主业建设的同时,按照“抢抓发展机遇、向外拓展空间、盘活现有资源、做大经济总量”的发展方针,积极与白云区、惠水县政府及当地村组沟通、协调,通过联营、承包等方式流转入当地宜林荒山近6万余亩,通过几年来的植树造林工作,早期流转入荒山林相已长势喜人。同时,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林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加大经济工作建设力度,先后引进了安泰、科开、天方、和仁堂等14家药厂、引进了贵阳高尔夫度假中心、贵阳野生动物园等知名企业,同时于2010年建成了集饮食、娱乐为一体的“快活林”饮食文化街(一期)项目。
林场各项大胆地创新尝试,不仅改善了自身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得到省林业厅领导的高度肯定,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认可,为地方生态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贵州省扎佐林场近年来,按照“用活现有资源、提高环境质量、拓展发展空间、加大招商引资、突出公园建设、塑造对象形象”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森林生态经营的运转机制,以环境改善为基础,以公园建设为重点,以实施林地资源的增量储备和合理流转为途径,以经济快速增长为目的,发挥林场区位优势,将林场的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中,逐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1996年1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阳高尔夫度假中心”项目落户在林场三元分场。1996年5月 与修文县海盛公司合资兴建“林海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1999年8月
引进贵阳绿之春园林有限公司,承包林场珍珠井分场100亩土地建绿化苗圃。2000年7月
通过招商引资,安泰药业落户林场三元分场。2000年7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和仁堂(奇士)制药有限公司落户林场珍珠井分场。2001年8月
赖稼食府(红太阳山庄)落户林场台墩坝分场。2001年11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长生(奥鑫)制药有限公司落户林场珍珠井分场。2000年11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恒和(金康)医药供应有限公司落户林场珍珠井分场。2001年12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天方药业有限公司落户林场珍珠井分场。
2001年12月通过招商引资,贵州维康药业有限公司落户林场台墩坝分场。2001年12月通过招商引资,贵州医学科技开发药品销售部GMP技改项目落户林场台墩坝分场。2002年12月通过招商引资,贵州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GMP生产线落户林场珍珠井分场。2002年12月通过招商引资,贵州丽康制药公司落户林场台墩坝分场。2003年5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浩诚(金源)制药有限公司落户林场台墩坝分场。
2003年8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金格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生产线项目落户林场通过台墩坝分场。2005年3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在林场冷水沟分场破土动工。2008年3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省景阳森林公园饮食文化街项目正式在林场场部动工。2008年,森林精气温泉项目正式立项。
五、实习总结
林业的地位及作用在我省甚至全国及全世界都得到重视。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事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加快林业发展实现山川季美的宏伟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必须管理好现有林、扩大新造林,抓好退耕还林,优化林业结构,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增加林业职工和农民收入。
林业在维持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业,我们必须保护好天然林、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和古树名木,努力营造好主要流域沙地边缘沿海地带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和堤岸防护林、努力营造好宜林荒山,同时还要加快林业结构调整部分、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快林业管理的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调动各方面发展林业积极性,来实现林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六、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实习存在的问题:时间倡促,虽说历时五天,但真正实习调查实践的却太少了,未能全面的分析实地情况。我们的知识面窄,未能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实习的全部意义。
建议:① 实习时在车上的时间很,但没有好好利用起来,以后老师们可以在车上进行一些讲解和介绍,或进行一些问答活动,这样使车程更轻松又能学到更多知识。
② 因为实习人多时间,实习时间也较长,而讲解的工作人员和老师有限,无法顾及的每个同学,难免会有同学漏掉一些内容,所以在实习前,可以对实习地相关信息,或要讲解的内容打印成册,发与同学们,这样就能使每个同学都了解到更多内容。
③ 实习目标应该更明确,在总的目标下,对于每个分的实习地点下,都应该有更明确的实习目标,避免同学们的盲目感。
④ 实习缺少少了苗圃相关内容,苗圃是林学的一个大块,以后实习路线上,可能的话可以试着涉及有关苗圃的实习内容。
七、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本次实习圆满结束。老实说,这几天确实还是有点累,但每个同学都觉得非常的快乐开心,甚至有累到在车上睡觉的同学,在睡觉时嘴角还挂着丝丝的微笑。这是因为通过这次实习,不且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们间以及同老师们的感情,将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次实习为我们林学系同学们绘制了一个蓝图,指明了一个方向,电容了一盏心灯。在整个实习工程中,老师的高风亮节,社会竞争的残酷无情,课内只是的枯燥却实用,实践知识的单调却有效。这次实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是它给我们的震撼却是不可替代,相信这次实习将会永远的烙到我们林学每一个人的灵魂中。
2.林学专业论文 篇二
专业英语相对来说题材比较单一, 内容注重专业性, 缺乏趣味性, 再加上大量枯燥的专业英语词汇, 学生学习起来往往兴味索然, 如果教师不相应改进教学模式, 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则不易收到预期效果。如何讲授好专业英语课程, 需要教师用创新思维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之上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一、林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林学专业英语课程是在林学专业本科生完成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之后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总计48个学时, 分三个学期讲授。
通过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及学生反映等方面的信息表明, 现有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有较好效果, 但忽略了学习技能尤其是应用能力的提高。目前本专业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成效与教学目标、实际应用仍有一定的差距。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 课时安排紧张
林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专业英语仅安排了48个学时的授课时间, 在这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既想让学生尽可能地学习和掌握大量的专业英语词汇, 又想让学生在口语和科技论文写作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 就显得十分紧张。
(二)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素质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 发现有的学生有较好的英语水平, 已通过了四、六级英语考试, 而有的则较差。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有不同的要求。水平较高的学生希望教师采用全英语教学, 内容要深一些, 进度稍快一些;而差一些的学生则希望采用汉语教学, 进度放慢。由于受学生人数、教师数量的限制, 目前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班教学还做不到。
(三) 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 专业英语课程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林学专业出身的年轻教师组成, 高校教师虽然大部分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教师本人阅读甚至写作一般都不成问题, 但能用英语向学生授课的教师人数还是很少。特别是与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相比, 虽然具备林学专业知识, 但其英语水平还是有所欠缺, 特别是针对一些语法、句式的讲解, 往往感觉力不从心。
(四) 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
专业英语教学较多地采用学生阅读、教师讲解的模式, 教学手段以板书为主, 这样的课堂教学缺乏交流讨论, 学生参与意识差, 直接导致了学习兴趣的降低, 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探讨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根据教材进行编排, 因此高质量的专业英语教材是完成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
林学专业在实际应用中会涉及到环境、生物、生态等许多专业领域的英语知识, 所以题材单一的国外英文经典论著并不合适。此外经典教材注重讲解基础概念, 对于科技文献的阅读及写作等方面的应用知识和技巧很少涉及。考虑到以上问题, 在教学内容上应避免单一教材的限制, 增加应用知识的专题讲解。
(一) 教材的选择
目前, 我校林学专业英语教材以中国林业出版社的曹福祥主编的《林学英语》为基础, 以Springer出版社的《Ec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Biology》等国外英文经典教材为辅助。同时选取专业前沿领域及发展动态的相关文献, 使学生在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接触到学科前沿, 让学生体会到科技文献严谨的写作规范和态度。
(二) 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 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两个模块。在基础知识模块中, 依据曹福祥主编的《林学英语》教材, 划分为森林培育、森林生态和森林经理三大板块, 在应用知识模块, 向学生介绍科技文献的写作规范、专业英语词汇的构词方式。
考虑到相关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顺序不同, 为保证与相关专业知识的衔接, 专业英语的内容在安排上也适当地作了调整。第一学期重点学习森林生态, 专题讲解专业英语词汇的构词方式;第二学期重点学习森林培育, 讲解英文文献检索的知识;第三学期重点学习森林经理, 并结合毕业论文的开展, 讲解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尤其是英文摘要的撰写。
(三) 重点、难点教学
专业英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专业英语词汇量大、长句和难句多, 以及文章专业性强等几方面。
针对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 重点讲解词汇的构词特点, 即大量的词汇都是由构词法转化、合成、派生出来, 尤其是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合成词。学生通过学习单词的构词规律, 触类旁通, 扩大词汇量。如词缀“cyto- (细胞) ”前缀的词有“cytochylema (细胞液) ”、“cytology (细胞学) ”、“cytoplasm (细胞质) ”。掌握构词法是掌握专业英语词汇的重要手段。
针对句式的学习, 在教学中侧重讲解科技英语语法的特点, 如广泛使用被动语态, 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和非谓语动词短语如不定式、分词和动名词, 大量使用介词短语、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副词、分词以及定语从句等作后置定语[2,3]。在翻译过程中, 引导学生学会灵活判断复杂句式的主干, 将长句分解成若干简单的短句进行翻译。此外, 科技论文中时态运用有限, 常用的只有几种, 其中最大量使用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 其次是一般将来时和现在完成时, 再次是一般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 其他时态相对来说用得不多。这在英语科技写作中应特别注意。
三、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 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的权威者转换为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估者, 让学生逐渐占据课堂活动的中心。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学习不是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 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对象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 依靠其自身的努力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依据这样的策略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 不但能够保证学生掌握应有的语言基础, 并且能够保持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专业英语课堂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从口语和写作两方面进行加强。
(一) 口语训练
在口语训练方面, 每堂课确定一个演讲主题, 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好演讲稿, 每个人的时间控制在3—5分钟, 安排5—6位学生上台用英语进行报告, 尽量脱稿演讲, 不要“照本宣科”。每个学生讲完后, 教师及时进行简要点评, 并随堂打分。最后由教师作总结性发言, 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尽量不要批评学生的语法错误和口音, 而是寻找表达中的闪光点。演讲的主题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专题, 内容可以是专业知识、亲身经历的事情、新闻等, 例如:
(1) How is the global warming caused?
(2) In your opinion, What is the remote sensing?
(3) How can you tell the age of a tree?
(4)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5) Imaging your are prepare for a job interview, So how to introduce yourself?
(6) How to spend the rest time of your life in university?
(7)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ees and human being?
通过这种形式, 不但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还有助于对专业英语词汇的记忆和应用, 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二) 写作训练
目前很多高校都要求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有300字以上的英文摘要, 因此学生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写作常识和技巧。
在大四上半学期, 介绍科技文章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写作要求, 其中重点讲授有关英文摘要的类型、句子的结构、句型变化以及常用词汇等方面的知识, 并结合一些文献实例讲解。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 就课文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写出100—200字的英文摘要。通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毕业论文中英文摘要的撰写工作。
高科技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对提高高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一部分, 其教学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英文口语及科技论文的书面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只有明确专业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目的, 遵循专业英语的教学规律, 充分认识专业英语的特点,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5-16.
[2]任胜利.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25-41.
3.林学专业野外实习管理模式探讨 篇三
关键词:林学类专业;野外实习;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8-162-02
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Models of the Forestry Field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Sun Yueyan et al.
(Forestry College,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03080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Forestry as an Example,the process of practice management on different levels is discussed,the research result can affor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field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relative majors.
Key words:The forestry;Field practical;Management models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自成立以来,坚持每年组织大三本科生到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課程综合实习,野外实习已成为我校林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环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野外实习既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灌输式”课堂教学的单一现象,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寓学于乐”、让老师“寓教于乐”,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相关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及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1-2]。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为例,主要从学院分级管理角度来探讨实习前的管理,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实习结束后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完善该专业野外课程综合实习提供理论指导。
1 野外实习的分级管理模式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的野外实习实行分级管理的模式如下:教学院长→系主任→任课教师→系主任→教学秘书。
教学院长督促系主任按照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安排、执行实习任务;由系主任组织相关任课教师负责完成实习计划、实习指导书的制定等前期准备工作及安排任课老师按照实习计划准时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班委把实习报告装订成册交给系主任,由系主任组织任课教师评阅实习报告,将实习成绩和实习报告交系主任,组后系主任统一交给院教学秘书,由教学秘书保存实习报告和成绩并存档。
2 实习前的管理
2.1 野外实习任务的安排 按照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每年春季学期(第六学期,主要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已经完成)教学院长督促系主任上交实习计划,经院领导审议通过后,安排系主任组织大三学生到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综合实习。
2.2 制定实习计划 野外实习是林学专业本课教学的必修环节。教学计划经院领导审议通过后,教学院长安排系主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实习大纲和路线来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
2.3 实习动员 系主任制定好详细的实习计划后,出发前组织召开师生动员大会,把具体的实习安排通知到学生和教师,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野外实习,把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 实习过程中的管理
3.1 教师的管理 参加实习的教师包括各门实习课程的指导教师(负责相关课程的实习)、生活后勤教师(负责学生的食宿及相关生活要求)及辅导员(负责学生的安全、了解学生的生活、实习情况),由学院统一指派。实习指导教师要服从学院领导和实习负责人的具体安排,协助管理学生生活起居、安全和实习情况。生活后勤教师和辅导员跟随学生一起出发,课程指导教师应于实习前一天到达实习地点,做好实习准备工作。到达实习地点后,按照日程安排,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按照实习目的、要求及实习内容开始调查、记录及标本采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课程实习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会野外调查、记录和整理调查资料的方法,学习动物、植物、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及压制方法,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野外工作的能力。
3.2 学生的管理 由于实习学生较多,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实习小组的组长。各组长实习前通知组员携带相关的实习仪器、生活用品等;在实习时负责清点人数整队并及时传达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将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反馈给指导教师;每门课程实习结束后,组织组员编写实习总结和心得体会。学生应按要求完成实习内容,做好实习记录,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实习报告和内业工作。
4 实习结束后的管理
4.1 调查数据及资料的管理 野外实习结束后,实习的学生按小组对采集到的标本(动物、植物、微生物)整理归类并制作成标本以便保存;人工及天然林调查数据、样地及标准地调查数据、森林种群及群落数据、土壤、自然地理景观及森林景观图片等进行整理分析,结合野外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撰写各门课程的实习总结报告。
4.2 实习成绩评定 各门课程实习指导教师依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实习作业和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提出所负责课程的建议成绩,系主任结合各任课教师的评定成绩给出综合成绩。
4.3 总结经验教训 实习工作全部结束后,教学院长安排系主任组织各实习教师召开教研活动,分析野外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认真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取长补短,为今后的实习奠定基础。
5 几点建议
5.1 实践教学方法需改进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目前传统的实践教学是教师边走边讲,学生边走边记[3]。笔者认为,可在野外实习出发前先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播放具体实习地点的生态现象,然后通过实地讲解,最后在撰写实习报告时形成科学思维,真正实现“让学生有所见、有所问、有所悟”,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释现实问题。
5.2 实践教学基地需多样化 建议野外综合实习专业基础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可增加具有一定特色的森林旅游景区;专业课程可根据课程体系的侧重点不同优化选择特色实习地点,增加实习地点。
4.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四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90301。
专业名称:林学(Forestry)。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林业产业发展需要,具备林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种苗培育、生态防护林营造、经济林栽培、病虫害防治、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林业及其它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与林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并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实用性人才。
三、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艰苦奋斗,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品德和健康体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献身精神。
在专业方面,学生主要学习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栽培)、林木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立地和资源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与林业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有一定的技术管理、科技开发和社会活动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强,具有指导和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林学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理论知识
1、具有扎实的文、哲、数、理、化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能够借助词典从事专业翻译。
2、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能熟练地操作和使用计算机,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3、掌握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一定的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具有指导和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4、熟悉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林学学科理论前沿、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前景、林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林业生产发展动态。
6、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综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实际工作能力。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处理和发布的能力。
(二)专业技能
1、能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与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经营管理机制,结合国内外林业发展新动态,分析本地区林业生产发展的科学体系,制定正确的林业生产规划和措施。
2、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资源调查、动态监测、评价调整的方法,掌握林木良种选育、良种繁育及栽培抚育技术,并具备推广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3、具有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
4、掌握林木种子生产、苗木培育、苗圃管理等技术。
5、掌握主要林种的造林、营林技术,具备各林种造林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
6、熟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主要农药的种类、性能、配制及使用技术,具备林果病虫害防治的基本能力。
7、掌握本地区主要经济林经营规划、良种选育、新园建立、栽培管理等技术。
8、掌握林特产品分析检验、加工、贮藏及营销技术。
9、掌握野生经济树木资源调查、利用和引种驯化技术。
10、具备进行试验、分析、推广、专题调查等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专业就业方向(领域)
毕业生能在国土资源、农业、环境保护部门、各级林业管理部门、林业勘察设计部门、工矿企业等单位从事森林培育、林木良种选育、经济果林经营、林果加工保鲜、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五、主干学科
林学。
六、主要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植物营养与肥料、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经济林栽培学、经济林产品贮藏加工营销学、林木病理学、森林昆虫学、森林经营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学。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等,共计32周。
1、植物学实习1周,学习和采集植物标本,识别、分类、制作各种植物标本。
2、农业气象学实习0.5周,收集、整理、分析气象资料,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和气象观察方法。
3、土壤学实习0.5周,对新疆土地资源、土壤条件有较充分的了解,能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选择适宜本地培育的树种。
4、树木学实习1周,掌握树木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并能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识别、分类。
5、森林计测学实习1周,掌握测树仪器的使用方法,具备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技术。
6、测量学实习1周,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测绘技术。
7、林木病理学、森林昆虫学实习2周,掌握病虫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病原物的鉴定和昆虫形态的识别与分类。
8、森林培育学实习2.5周,掌握本区主要林木树种的种苗培育技术及生态防护林的造林、营林技术。
9、森林生态学0.5周,对本地生态、气候条件有较充分的认识,掌握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林木资源与防护林体系在本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10、林木遗传育种学实习0.5周,掌握园艺植物花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技能训练。
11、园林绿地规划实习0.5周,掌握城镇主要绿化树种以及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技术。
12、林业机械应用实习0.5周,掌握常用林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及技术要求,了解其使用原理。
13、经济林栽培学实习3周,掌握经济林园建立、栽培管理及整形修剪等技术。
14、经济林产品贮藏加工营销学实习0.5周,掌握林产品加工技术和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15、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17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林木树种育苗技术、苗圃管理、造林技术、经济林园建立、经济树种繁育、栽培管理技术、林木植物保护、森林资源调查等技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种科学研究,撰写毕业论文,参加并通过论文答辩。
八、主要专业实验
按照课程特点,分别采取分散和集中的形式进行,目的在于验证理论,掌握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现代化分析手段和应用技术。主要有植物学、土壤、植物生理生化、林木种子品质检验、林木遗传育种、森林计测学、森林生态学、林木病虫害防治、森林培育、经济林栽培、林产品加工利用等实验。
九、修业年限
四年。
十、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十一、毕业条件
学生修完所有课程(包括实验课、实践教学)都应进行考核,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考核可采用笔试、口试、操作等方式。理论、实验、实习都应单独考核。课程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记载。
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课程和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规定的学分,德、智、体、美、劳审核合格准予毕业。具体如下:
1、本科课内总学时2500学时,125学分;
2、实践教学环节32周,32学分;
3、任选课学分不低于14学分;
4、科技创新4个学分;
5、劳动3周,3学分;
7、军训2周,2学分;
5.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就业前景 篇五
林学专业主要课程:
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旅游管理、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
林学专业业务培养目标:
农学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林学专业就业率及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率:35.62%。
热门分析:由于人类对森林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地球上森林的面积正在急剧萎缩,从南美洲到非洲再到亚洲,森林破坏皆十分严重。同时,因为森林资源的破坏,土地沙化日益严重。
考生类别:理工类。
就业前景:主要到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
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云南、辽宁、湖北、陕西、广西。
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
就业行业或部门 百分率
民营及私营企业 6.94%
录取研究生 6.12%
机关 4.87%
其他事业单位 3.80%
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 3.34%
科研设计单位 2.67%
部队 1.76%
高等学校 0.88%
三资企业 0.45%
其它 0.07%
注:本专业的各方向及就业率分别是:林学50.44%、森林保护40.12%、经济林36.11%、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15.79%。
6.林学专业论文 篇六
一、明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实施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 培养一大批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社会责任感、有献身国家农林事业方向、有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为促进高等农林教育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1]。该计划人才培养包括三个层次: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以及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湖北民族学院林学一级学科是个湖北省重点 (特色) 学科, 作为地方民族院校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 林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省内各地市、州、县林业局 (或农林特产局) 及一些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部门和基层科研机构, 还有一部分在种苗、花卉、园林绿化等公司就职, 其就业去向基本是比较明确的[2]。我校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 基于上述定位, 生物化学的教学, 应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经典基础理论的掌握, 同时还应密切联系林学专业应用实例, 通过省、校、院等不同层次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 让学生通过参与生物化学相关研究项目全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 分析生物化学在林学上的应用实例, 向学生适度介绍生物化学学科前沿知识, 以开阔学生视野, 引导学生找到该课程与实践应用的切入点, 调动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动性。
二、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1. 教学内容应体现专业差异。
生物化学是涉及生命科学相关多个专业的基础课, 不同专业对该课程知识的需求侧重不同, 因此在保持课程知识体系架构完整性基础上, 应针对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遴选, 笔者根据专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林学专业应用实例, 突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学习生物化学课程的兴趣。三大营养物质的成分化学和代谢过程是经典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 该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及其营养作用。核酸化学及遗传信息传递、表达过程则做简明扼要但系统性的讲授, 为后续课程 (遗传学、林木育种学) 学习打下基础。对于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 则只需布置学生自学。这一点要区别于生物工程以及医学等专业, 因为这些专业对于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详细过程及调控机制等内容要求较高, 是后续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重要铺垫。教学中, 实例应紧扣专业需要并充分体现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在有关糖类的化学成分部分, 通过对纤维素、木质素等不同化学组成特点的分析, 结合当今生物质能源发展, 引导学生理解:如果要将植物转换成燃料, 必须要移除木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木质素, 这样才能得到含糖纤维素以发酵成醇类和其他能源丰富的化合物。而木质素的去除通常需要高温和腐蚀性化学物质, 因此成本昂贵。能否从改变树木本身成分组成入手, 由此延伸出另外一条思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减少木质素含量。事实上, 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修改了杨树的木质素, 使其能在温和的处理条件下自毁, 从而大幅削减了植物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的成本。通过对生物化学技术在林学领域最新运用实例进行分析, 使林学专业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不仅仅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同时其基本理论和技术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光合作用生物化学过程复杂:植物利用叶绿体吸收太阳光, 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最终将其用于合成葡萄糖。从植物将太阳能转变为可利用形式 (即NADPH) 的方式来看, 植物的光合色素最多只能吸收47%的太阳光, 大约只有12%的太阳能可被植物转换并储存起来。能否提高这一过程的效率, 创造出超级植物, 方兴未艾的纳米技术为这一设想提供了可能:化学工程师们通过注入单壁式碳纳米管, 诱导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电子流量增加了49%, 创造了第一株生物增强植物。人工光合作用联合中心 (JCAP) 正在设计一种人工树叶, 利用阳光促使氢和其他燃料的燃烧效率比生物燃料的燃烧效率更高。这些实例的引入都有助于学生较好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化学机制及其巨大的利用价值。
2. 教学内容应与专业课程体系无缝对接。
对林学专业本科生而言,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应与其他课程有机结合, 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功能。对于生物化学来说, 有机化学是该门课程的先导, 而生物技术及林木育种则是该课程的后续。由于每门课程教材的编写都是基于该课程自身体系的完整性来设置具有一定联系的相关章节, 这就造成不同课程中会存在重复设置的章节或者内容, 例如生物化学、生物技术以及遗传学等课程均存在一定的重复内容。如果不同课程的承担者相互之间沟通不足, 很容易造成部分授课内容重复, 或者部分内容遗漏, 导致教学效率降低。为此, 我们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 首先应召集先导课和后续课主讲老师, 根据选定的参考教材列出课程的全部内容, 根据知识承上启下基本原则, 在保持每门课程体系架构基本完整的前提下, 确定每一章节内容在该课程中的地位 (简单介绍、重点详述、适当延伸、点到为止的复习) , 有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遗漏。其次, 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承上启下的学科知识体系, 着眼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如:在学习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糖、脂等) 时可指出, 本课程主要掌握基本概念、分类、结构特点、重要性质及功能, 而后续课程中还会接触影响各种成分的环境因素 (土壤肥料学、森林培育学) 、主要用途 (森林利用学) 等;在学习物质代谢相关内容时, 告诉学生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后续课程相关内容———林特产品的贮藏保鲜 (森林利用学) ;在学习遗传信息传递及基因工程技术相关内容时, 告诉学生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后续课程相关内容———树木育种 (树木育种学) 、生物质能源利用 (森林利用学) 。
三、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效果的保证
生物化学课程基本概念多、内容抽象、教学难度较大, 有了合适的教学内容, 还应针对本专业学生的不同基础水平,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保证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授课者需要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 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内容时也应有所侧重。
1. 教学方法。
对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笔者认为,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经典验证实验和综合性设计实验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是比较合适的。课堂讲授最大的优点是:教师对课程知识体系的理解, 能够形成概括性强的结构, 能够引导学生建立结构清晰、主次分明的知识体系, 而这些正是大多数学生接触生物化学课程时最欠缺的。第一, 合理构建知识体系, 做到“纲举目张”。即在明确课程知识总体构架 (“纲”) 的基础上再具体掌握各章节知识点 (“目”) , 从而增强学习条理性。我们选用的生物化学课程教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生物分子结构和化学, 讲述化学物质 (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激素等) 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性质和功能等;第二部分是物质代谢, 主要讲述糖类、脂类、氨基酸、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第三部分是遗传信息传递 (复制、转录、翻译) 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简介。三部分内容既具有相互独立性, 也具有紧密关联性, 通过纲举目张, 学生就能较好地将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顺利地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第二, 灵活应用点到为止的复习和恰如其分的延伸。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是经典生物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知识点多, 代谢途径多, 学生往往觉得记住困难。那么在讲述糖代谢时关于乙酰辅酶A的去路, 就可以通过科学饮食和肥胖控制分析延伸到脂类合成代谢;通过柠檬酸循环双重用途引导学生找到三大代谢有机联系的环节, 同时结合植物特有的乙醛酸途径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在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相互关联中的重要差异。代谢部分讲授完毕, 引导学生画出相互关系的轮廓图, 通过“看图说话”, 形成代谢部分内容的整体框架。如在讲解酶学酶竞争性抑制作用机制, 磺胺类药物是最有名的例子, 其结构类似于对氨基苯甲酸, 而后者是嘌呤核苷酸合成的重要辅酶———四氢叶酸的前体, 某些细菌不能利用外源叶酸, 只能在四氢叶酸合成酶作用下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先合成二氢叶酸, 磺胺通过竞争结合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达到抑菌目的。在这里提到了叶酸作为辅酶的功效, 后面在维生素章节介绍叶酸时, 就可以通过复习引导学生掌握其主要功能:各种氧化水平的一碳单位的供体和接纳体。同时, 适当延伸出更多功能:参与嘌呤环形成, 进一步通过嘌呤环元素来源解析, 阐释四氢叶酸参与嘌呤核苷酸合成的功能。通过对它们代谢途径和功能分析可以较好地将生物化学各部分有机串联起来, 实现知识融会贯通。第三, “精讲”与“选讲”有机结合, 提升学习兴趣。生物化学知识点多, 而学时有限, 必然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做到突出重点, 做到重点“讲透”。对于那些可以自学的内容, 则通过提出问题指出应该达到的要求指导学生自学。如糖代谢的学习中,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是重中之重, 应重点讲解, 而磷酸戊糖途径则重点掌握其关键酶和生化意义即可, 糖原代谢和糖异生则可根据前期内容由学生自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适当的问题导入和案例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如种子萌发能量来源问题, 就可以引入乙醛酸循环途径的功能。课堂中可以通过眼神和语调的变化来与学生交流, 也可以通过课中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结合清洁能源和生物质能源技术, 引导学生将糖代谢、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课本知识延伸到林学专业应用当中, 激发学生好奇心以提高学习效率。第四, 经典实验加深理论理解。通过安排实验教学, 如蛋白质测定, 有紫外法、Lowry法、考马斯亮蓝法、BCA法、凯氏定氮法, 通过对这些测定方法原理的分析, 有利于学生掌握蛋白质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也可以进一步延伸学生分析上述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方法的能力。综合性实验, 酶的提取纯化和基本性质研究可以引导学生较好熟悉蛋白质基本性质和分离技术、酶学基本原理和酶的基本性质以及基础研究方法, 提升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生物化学知识的能力。
2. 教学手段。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给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 笔者在生化教学中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配合应用, 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教学方法为主, 课外则建立了基于智能手机的生物化学移动学习资源平台。多媒体课件具有承载信息量大、形式丰富、视觉冲击较强等特点, 对于部分内容辅以视频和动画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直观理解, 解决教学内容抽象的矛盾。另一方面, 多媒体课件播放速度快, 容易出现学了后面忘了前面, 对整个知识点系统性不够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 笔者对每课时内容设计相应板书, 列出各章节小标题、主要知识点等内容, 展现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逻辑层次, 以此来弥补因课件切换速度太快造成的学生逻辑层次不清的不足。生物化学课程有些知识比较抽象, 如果结合板书, 通过引入生动实例, 配合适当的视频和动画, 课堂讲授就可以收到更好效果。由于课时所限, 生物化学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课下自学, 笔者通过建立基于智能手机的生物化学移动学习资源平台, 将一些优质学习资源以微课形式分享到学生中,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合适的微课资源进行共享, 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此外, 老师通过手机平台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及时答疑解惑, 针对普遍性问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解答。通过这种交互式互动, 学生自觉学好生物化学的信心得到增强, 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生物化学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进展最快的学科, 参考教材相关内容不能较好反应该学科的发展现状[3], 这就要求教师始终关注学科前沿和热点, 通过不定期互相听课和教研活动开展, 拓展知识面,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引入贴近生活、贴近专业的最新例子, 增加授课内容时效性和启迪性。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我们依托本科生导师制, 实行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相结合, 营建本科生个性化成才环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 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对那些基础较差, 有畏难情绪的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 制定个性化进度安排和合适的教学要求, 通过不断发掘其微小进步而不断予以肯定使其树立信心;而对学习兴趣高, 接受能力强的学生, 教师则适当推荐CNS经典文献帮其了解学科应用前沿, 吸纳他们参加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来, 或者通过指导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 来进一步提升其应用课堂知识的能力, 通过这种思路, 笔者在两年间先后指导了10人次申报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3项, 极大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加深了对书本理论的理解。
四、结语
在培养林学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生物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着眼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需要选择教学内容, 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在教学内容上“精讲”与“选讲”有机结合, 灵活应用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不同基础水平, 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生命科学、林学、医学等多个领域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笔者从林学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 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以期更好地指导、促进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林学
参考文献
[1]张全国, 何松林, 宋安东, 胡选振, 朱芬菊.实施综合改革工程培养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7 (7) :3-6.
[2]肖强.柔性导师制在培养地方民族院校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9) :71-72.
7.林学专业论文 篇七
在专委会主任委员、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桂昌的主持下,参会领导和代表在参观了仙湖植物园引种区、科研区之后,针对“园林植物区划及专利花木的市场应用”“乡土植物的开发与应用”及“植物与生态景观规划的创新思路”三方面展开了讨论。与会人员认为我省园林植物应用存在科研不受重视、水平较低、人才流失严重;重大树,轻中小规格植物;大树进城导致大树原生地生态受到破坏;园林行业法规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重视乡土植物科学研究及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开展外来园林植物对生态群落影响的研究,优选适宜的外来植物这两个思路。建议由专委会牵头,加强保护新优园林植物专利权,引导乡土植物产业链开发,引导规范化、标准化的行业行为,开拓创新、提升科研水平,以引导园林植物科学应用,发挥园林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彭承宜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对专委会采取委员单位轮流承办会议的方式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专委会不仅是委员单位的交流平台,更要能解决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林学专业论文】推荐阅读: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报告10-25
园艺林学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09-22
实习指导11林学06-17
西南林学院关于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06-17
高考大类专业有哪些专业怎么选择专业08-20
专业实习论文商务日语专业论文08-30
法学专业本科专业规则08-12
电气信息类大专业专业导论 论文10-27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论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