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镇规划自查报告

2024-10-10

县城镇规划自查报告(共8篇)

1.县城镇规划自查报告 篇一

城镇化规划两会后出台 发展重点在县镇级

导读]一位熟悉《规划》的知情人士说,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最快也要到两会之后才能召开,开这个会议要拿出一些具体的方案,比如已经编制完成的《规划》,目前仍在征询意见中。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正在积极筹备,城镇化发展总体纲要《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即将对外发布。

“目前还没最后确定什么时间召开会议。”一位参与《规划》编制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微博)日报》,目前《规划》应该已经编制完成并上报,有望在今年两会后出台。

另一位熟悉《规划》的知情人士说,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最快也要到两会之后才能召开,开这个会议要拿出一些具体的方案,比如已经编制完成的《规划》,目前仍在征询意见中。

《规划》或两会后出台

消息称,《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包括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在内的十多个部委共同参与编制。《规划》将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说,《规划》估计在两会之后出台,内容可能和全国主题功能区规划比较接近。

前述熟悉《规划》的人士说《规划》在征询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意见,“规划本身还不够成熟,仍需要讨论和商量。” 他认为,《规划》应该体现新型城市化理念,即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理念,解决农民工进城、市民化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也认为,目前城镇化过程中最大的挑战还是农民工进城问题,虽然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但若以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户籍人口计算,仅有36%左右,剩余15%左右的农村进城人口只是在城市里打工,统计为城市人口,但并没有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是“半城市化”。

肖金成对本报说,只有解决好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才能将人口从农村转移出来,土地才可能进一步集中,农业集约化以及农民收入才有可能提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矛盾在城市,不在农村。”

但要解决进城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并非易事。过去城镇化主要是地方政府层面的推动,尽管在城市扩张方面取得不少成绩,但在涉及深层次的户籍改革、农民工市民化等方面,进展甚微。2012年8月,媒体曾披露,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户籍制度改革直接与教育、社保、医疗等诸多福利挂钩。“他们希望年轻的在这里干活,年龄大的回去,不想解决这部分人市民化问题。”对此,肖金成认为,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强有力的政策配套和制度供给。

县改区迎热潮?

在城镇化热潮下,地方城市的扩张热情亦随之高涨。例如兰州的削山造城,部分沿海城市的填海造城、海滨新区建设等;不少地方对撤县建区也热情高涨。

2012年12月,清远市清新县撤县设区获批,设立清远市清新区,以原清新县的行政区域为清新区的行政区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酝酿撤县设区的地方多达数十个。

有专家认为,对一些辖区人口、城市产业已经完全融入城市的郊县而言,撤县建区是必要的。但对部分远郊县和经济关联度不大的县来说,撤县建区只是为了扩大城市经济统计规模。在部分地方实行省管县之后,地级市政府担心所属县脱离自己的控制,出于这种目的,很多地方掀起了县改区的热潮。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说,根据调研,一些距离地级市较远、自身特色经济较为突出且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县,改为市辖区后很多权限收归市里,这些县变成了“半级政府”,城市的整体规划、经济发展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和历史特色等都受到了限制,从而制约了自身发展。“改为区之后很多地方的自身内在生长动力也随之弱化。”

根据民政部统计,全国市辖区数量从2000年的787个增至2011年的857个,县级市从400个降到369个。一些百强县如顺德市、南海市、锡山市、吴江

市等已相继变为市辖区。而广东增城市、湖南长沙县、四川双流县等全国各区域发达县市也将变区。

“过去十多年,地级市发展速度很快,发展过程中吸附了周围一些优秀县的发展能量,并把一部分县(市)改为区,以前县改市的方向就转为县改区。”竹立家说,大规模的县改区会造成资源过度向中心城市集中,而缺乏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农村现代化所需要的资源也将十分有限。

竹立家说,中国是个巨型大国,农业和农村十分重要,必须保留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县级政府机构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相比而言,县改市、镇改市更有利于强化农村地区和农业的发展。

日前浙江正争取国家在浙江率先开展撤镇设市试点,将条件具备的镇升格为小城市。按照计划,首批入选的27个实力强、人口多、城区面积大的中心镇将有望变成镇级市。

“将来城镇化的重点应该在县城、城关镇和重点镇,这是一个大的方向。”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认为。

2.县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篇二

1、专项资金到位情况

2、专项资金拨付情况

3、专项资金未拨情况

二、审核及拨付的基本程序

专项资金到位后,县商务局、财政局及时通知项目单位携带相关资料到县财政局企业股办理转账手续,及时足额的将扶持资金拨付项目单位,没有发生截留、挪用、侵占、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三、绩效评估情况

2、标准化厂房建设稳步推进。以增口创业园和xx工业园为重点,帮助园区企业解决标准厂房建设中存在的资金、施工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对标准厂房建设实行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建设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为市下达任务的100%。

3、农贸市场标准建设稳步发展。湘桂大市场提质改造项目的实施,形成了规范有序、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县城区综合市场,为市民创造了一个安全、有序、优美的购物环境。大塘镇农贸市场的整体搬迁项目的实施,市场面积达2700平方米,新增摊位数126个,容纳就业人数380人,年交易额1500万元。同时,彻底改变了该镇以路为市场的现状,是一项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

四、自查发现的问题

2、后续管理有待加强。近几年来,我县实施民生工程项目比较多,绝大部分项目效果明显,运转正常,但也发现有个别项目后续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后续资金注入,没有人维护,效益不好的情况。

3、由于xx是边、老、山的国家级贫困县,按要求地方财政负担部分的配套资金暂时没有落实到位。

五、自查评价

通过对我县xx服装有限责任公司、xx硅业有限公司、湘桂大市场、大塘农贸市场等重点企业申请项目申报材料、资金用途情况的检查,未发现企业有违规行为。资金到位后,各个项目单位资金做到资金专款专用,无调整和变更国家和省投资计划,无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的问题;无挤占、挪用、套用专项资金行为。财务管理比较规范,基本符合《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所有专项资金全部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的开发、标准市场建设等方面,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向国际市场开拓的自觉性;抓好了城乡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为营造安全卫生、便捷放心的消费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局在办理商务专项资金申报过程中,坚持原则,严格审核,讲究方法,管理规范,廉洁自律,积极协调县财政局及时足额将资金拨付相关单位,确保了专项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发挥了资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六、自纠情况和建议

1、认真落实《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按程序向财政部门办理应拨未拨专项资金申报手续。

2、进一步落实政府引导、上下联动、多方投入的原则。督促项目建设单位要积极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后续管理到位,后续资金到位,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县旅游厕所改建自查报告 篇三

按照省旅发委《关于开展全省旅游厕所革命督查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为总体目标,我局对我县内旅游厕所建设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内共建旅游厕所6个,其中xxx景区2个,分别位于xxx山顶转盘处和xxx钟楼处,现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饰;xxx民俗文化村2个,分别位于吃货街和游乐园,位于吃货街的旅游厕所已完成建成并投入使用,位于游乐园的旅游厕所现已完成主体建设;xxx广场2个,现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饰。我局将继续跟进工程建设和投入使用情况,确保此次厕所革命保质保量完成。

关于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工作自查的报告

县爱卫办:

根据县爱卫办对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项目的建设要求,为进一步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充分利用财政专项补助资金,通过建立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发动宣传和加强培训,基本完成了20XX年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工作任务,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我乡农村任务计划新建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100座,其中XX村15座、XX村15座、XX村10座、XX村10座、XX村10座、XX村10座、XX村10座、XX村10座及XX村10座,其中实际建成90座,还有10座正在建设过程中,基本完成目标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改厕项目顺利进行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是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工作,切实解决好农民的生存环境和健康问题,为此,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工作领导组,制定了改厕实施方案与相关制度。同时,各改厕项目村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乡村建中心充分发挥组织、沟通、协调作用,与农技站、财政所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了改厕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项目工作中,我们坚持依靠群众,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坚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使改厕项目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促进了农民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改厕项目的实施,使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搞好农村改厕工作是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事情,从而增加了农民群众改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规范管理,严格质量把关

搞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项目,质量是关键。为确保我乡改厕工作顺利进行,我们注重从质量上下功夫,根据农村改厕项目技术方案,召开会议组织各村改厕项目农户进行培训,并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指导,确保改厕质量。

四、存在的问题

我乡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项目在县爱卫办的指导下,虽然按时完成了工作任务,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厕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个别农户改厕质量不高、标准较低、厕室太小等问题。二是个别改厕点任务完成后,没有及时处理垃圾、泥土,出现了脏、乱、差等现象。

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改厕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为改善我乡村容村貌的以及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作出努力,促进我乡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XX乡人民政府

4.县旅游扶贫自查报告例文 篇四

20--年以来,在旅游扶贫攻坚战中,县充分发挥“旅游+”的功能,加强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扶贫,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坚持以旅游景区为支点,以发展产业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重点,以就业增收为目的,推进旅游扶贫工作,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引领大批贫困村和贫困户走上了旅游致富之路。2019 年以来,发展乡村民宿及藏(农)家乐 53 户,其中“民宿示范户”22 户,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5 个,落实 12 个旅游扶贫公益性岗位,156 人依靠发展旅游实现脱贫,探索出“旅游+”的扶贫工作新经验。

一、旅游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旅游产业项目完成情况

2019 年,省、州下达旅游扶贫专项资金 63.92 万元;2017年,省、州下达旅游扶贫专项资金 130 万元;2018 年,省、州下达旅游扶贫专项资金 314.32 万元。

(1)旅游扶贫示范村创建项目,计划投资资金 150 万

元。村集体经济小木屋已完成政府采购,中标公司已按照合同约定进场施工;村生态停车场已完成全部工程建设,正申请竣工验收;村生态环保一体化成品公厕,已完成政府采购工作,中标公司已按照合同约定进场。

(2)乡村民宿达标户建设项目,计划投入资金 20 万元。目前,已基本完成民房的改建工作。

(3)旅游扶贫公益规划补助项目,计划投入资金 5 万元,计划用于编制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已与成都市川达柏槐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对接,已完成旅游扶贫公益规划文本的编制并评审合格,现正按照评审专家的要求修改文本。

(4)旅游质量综合监管示范区创建、旅游应急救援点项目和生态环保示范厕所项目,计划投入资金 135 万元。

(1)采购中标公司正按照合同的约定,已完成厕所钢架结构的安装工作和室内装修,正准备申请竣工验收;(2)已按照规定政府采购的程序,进行挂网招标;(3)已完成方案的编制,现正进行市场询价。

(二)从业人员培训完成情况。2019 年以来,通过争取

省、州专项资金,联合教育局、人社局、扶贫移民局等部门,已完成 500 人/次的旅游从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礼仪、民俗民风、服务技能、职业道德等。

(三)就业帮扶情况。2019 年以来,引导景区、旅游宾馆、农家乐、旅游购物场所、旅游重点项目等涉旅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设定岗位,采取就近原则,优先录用贫困人口就业,现已引导企业与 66 人签订劳动用工合同。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干部群众认识不够。旅游扶贫是一项群众性的社会工作,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力度是旅游扶贫开发取得成效的关键,要提升基层干部对旅游扶贫开发的认识与运用水平,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项目支持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建议积极向上级和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进一步整合资金、整合项目,调整和优化扶贫资金使用结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政策引导。让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支柱产业,加大培育乡村旅游扶贫的支柱产业地位,根据我县出台的《县旅

游产业振兴方案》规定,在土地、规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项目开发过程中,坚持以财政扶贫资金为主,整合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资源,集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把乡村旅游扶贫资金使用于乡村旅游发展,切实把 70%以上的产业扶贫资金用于乡村旅游,积极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内容。充分挖掘生态优势,依托原生态乡土美食、乡土文化,充分发动全县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大力发展以户为单位具有各自特色的农家乐。

(二)积极争取。向上争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逐步完善我县游客中心、旅游公厕、停车场、游步道等基础设施。

(三)整合力量。主要整合财政、发改、扶贫、交通、水保、农工部、城建等部门资金扶持等乡村旅游点旅游公路、游步道、村庄环境整治、用水、旅游公厕、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

5.县城镇居民生活情况调研报告 篇五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城镇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了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更趋于现代化,安居乐业的生活,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据2010年我县在共和镇城区对30户城镇居民住户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我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905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02元。

一、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工薪收入所占比重较大据调查资料表明,2010年我县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人均为9055.02元,比去年同期的8494.83元,增长6.6%,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702元,比去年同期的8138元,增长6.9%,其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中扣除已交纳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障费等支出后的收入,其中,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构成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和条件。

(一)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8.8%

工薪收入,即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2010年人均为6228.6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率为17.8%,拉动了其收入增长的1.2个百分点。

(二)经营净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16%

经营净收入,即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的净收入(扣除成本),2010年人均为1448.86元,比去年同期的1310.31元,增长10.6%,对家庭收入的贡献率为24.2%,对其收入增长拉动了1.6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稳步增长,主要是非公经济加快发展的结果。

(三)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15.2%

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金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2010年人均为1377.01元,比上年增长31.4%,对家庭收入的贡献率为57.8%,对其收入增长拉动了3.8个百分点。在转移性收入中养老或离退休金达941.76元,同比增长30.1%,这主要是退休人员增加,其退休收入也随之增长。捐赠收入达239.91元,比去年增长71.8%,这主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尊老爱幼,赡养老人,互助互爱等社会风尚较好。其赡养收入、结婚、子女考入大学等捐赠收入增幅较大等,为建立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以上分析看,我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10年达87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占家庭总收入的96.1%。以上几项收入相对稳定特别是工薪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随着国家相关富民政策的出台和城镇建设的加快及经营条件的改善,城镇居民收入仍将会稳步增长。

二、城镇居民生活条件和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居民家庭的总支出也随之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人均为7840.83元,同比增长4.5%,其消费结构和支出情况入下:

(—)消费支出的稳步增长,更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

2010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人均达5725元,占其家庭总支出的73%,其消费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4.3%,对家庭总支出的贡献率为66.6%,拉动了其支出增长了3个百分点。在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达2096.75元,同比增长34%。其服务性消费支出,是指城镇家庭支付社会提供的各种文化和生活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务费用。其费用的较大增长,及城镇居民家庭耐用品逐年增加,生活质量和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善,使城镇居民的生活更趋于现代化,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1.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家庭生活更趋于现代化。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县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耐用品拥有量逐年增加,至2010年底,每百户城镇住户拥有家用小汽车3.33辆,同比增加100%,摩托车37辆,同比增长23.3%,自行车143辆,同比增长2.1%,为居民交通提供了便利;每百户居民拥有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分别为70台、70台、50台,分别比去年同期持平和增长7%;每百户拥有饮水机、电炊具、消毒碗柜、取暖器、淋浴热水器分别为:50台、116.7台、46.7台、6.7台、43.3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5%、59.2%、持平、40.1%、2.2倍,这些现代家庭生活设施的拥有和使用,说明了城乡电网改造成效明显,电费合理,不仅有利于居民使用电器方便快捷的生活,还利于居民生活的安全、卫生,提高生活质量;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10台、影碟机80台、组合音响30套、钢琴3.3架等,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1%、9.1%、28.7%、持平。其中每百户接入有线电视网络(县以上联网)的彩色电视机达93.3台,这不仅有利于居民了解国内外大事和掌握致富信息,还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分别为16.7台、50部、146.7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6%、下降25%、增长22.3%等,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每百户达6.7台,城镇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2010年人均达63.44元,同比增长100%等,这充分体现了城镇居民生活的特点,更趋于现代化的小康生活。

2.食品类消费结构,讲究科学,注重安全健康。2010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774.5元,同比增长9.6%,其中:消费粮食78.92千克,支出202.72元,其金额同比增长14.4%;消费肉禽水产品类,人均消费24.75千克,其中猪肉,人均消费19.36千克,与去年持平,消费牛肉,人均2.04千克,同比增长1倍,消费蛋类人均8.2千克,支出46.5元,其金额同比增长13.1%,消费水产品类人均6.1千克,与去年持平;消费糕点和奶及奶制品,人均支出57.02元,同比增长8.4%;蔬菜人均消费176.53千克,支出242.58元,其金额同比增长6.7%,消费酒类,人均9.5千克,与去年持平,消费烟草类,人均支出324.79元,同比增长0.4%;消费干鲜瓜果类,人均46.74千克,支出138.66元,与去年持平;消费糖类人均支出61.57元,同比增长49.4%等,改变了过去食品结构单一的现象,体现了科学的食品消费结构和健康向上的小康生活。

3.非食品类消费更讲究质量、方便快捷、文明时尚和健康幸福。2010年,我县城镇居民非食品类消费,人均支出2950.79元,同比持平,其中:衣着消费人均159.7元,同比下降10.3%;医疗保健消费人均591.16元,同比增长51%;交通支出(含交通工具)人均消费197.4元,同比下降22.9%;通信支出(含通信工具)人均消费516.18元,同比下降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含学杂费)人均消费469元,同比持平;住房(含房租、修缮)人均消88.3元,同比增长0.9%;水电燃料人均消费279.71元,同比下降4.6%,其消费有增有减,主要是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受物价因素影响等,这更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文明时尚。

(二)转移性支出较大,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转移性支出:指居民家庭成员对国家、单位、住户、个人的转移支付。包括交纳的税款、捐赠和赡养支出等。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达1829.37元,同比增长6.8%,对家庭支出的贡献率为32.8%,拉动了家庭支出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税金支出人均20.16元,同比增长20.1%,捐赠支出654.05元,同比增长33.3%,这主要是党员干部和居民献爱心,济贫救灾和送温暖工程及向亲友捐款支出较多,赡养支出989.66元,同比下降8.2%,扣除在外就学子女费用人均645.05元,其赡养支出同比增长9.1%;车辆保险等其他转移性支出达144.47元,同比增长60.8%等,这些转移性支出不仅体现了家庭支出的科学合理性,更体现了居民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市场经济下的抗风险和保障意识增强等,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三)社会保障支出稳步增长,有利于居民安居乐业

社会保障支出,指家庭成员参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障项目中由个人交纳的保障支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达289.01元,同比增长1%,其中:住房公积金支出132.95元,同比增长7%;医疗基金支出127.8元,同比增长18.5%;失业基金支出人均1.51元,同比增长1.2倍。居民的各项社会保障支出,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居民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会。

三、城镇居民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30户城镇住户调查资料分析,我县的城镇居民生活状况总体较好,生活质量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居民正向全面的小康生活迈进,但也存在户与户之间有较大差异等突出问题。

一是家庭收入的差异,由于就业情况不同,而使收入差异较大,如在一户家庭中有两人以上在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其家庭收入较高,且比较稳定而形成高收入户,相反,一个家庭中没有在机关或事业单位中工作的人员,而是从事个体经营或有待业人员,其家庭收入较低,且不稳定而形成低收入户等;二是生活条件的差异明显。由于收入的差异等原因,部分家庭在居住、交通、通信等方面与较好的户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三是生活质量的差异较大。由于收入的差异等,而形成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有较大差异等。整理文章:好范文

(二)思考建议

6.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自查报告 篇六

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2011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自查的通知》要求,我们对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有关规定,对2011年以来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和总结,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1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基本情况

2011年度,******县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积极探索“为发展而配备干部”的导向机制、“靠制度选任干部”的选拔机制和“让群众评价干部”的监督机制,逐步使干部选任工作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运行系统,并使干部选任工作步入了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一年来县委常委会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对乡镇和县直单位的科级干部进行了相应调整和充实,共调整科级干部5批次286人,其中:提拔87人、重用37人、转任、转岗157人,挂职3人,免职2人。积极配合做好了市管干部的推荐、考察、选举、任命等工作,圆满完成县乡党委换届工作,积极筹备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的准备工作,完成县纪委、监察局派驻机构统一管理 1的人事安排工作。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1、加大宣传,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县委把学习贯彻《条例》等相关制度作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好落实,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干部选任工作相关文件、制度的学习和宣传力度。一是抓中心组学习,使县委班子成员不断熟悉《干部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县委中心组把《干部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列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县委班子成员通过反复学习讨论,掌握了《干部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的精神实质,增强了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的自觉性。二是抓业务培训,使组工干部精通《干部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举办全县组织人事干部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培训班,并以知识测试等形式来检验学习效果,要求组工干部努力做到熟记《条例》、精通《条例》。三是抓舆论宣传,使干部群众熟悉了解《干部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通过******新闻网、先锋网、《******周刊》刊载四项监督制度的专题解读,指导和督促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和培训,使干部选任工作有关规定为广大干部和群众了解、掌握和熟悉,提高了贯彻执行《条例》精神的自觉性、积极性。

2、严格程序,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干部

选拔任用工作中,县委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相关规定和流程,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行为,努力做到严守程序一步不偏,执行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突出重点,严把关口,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的干部选拔上来,形成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一是坚持群众公认,把好民主推荐关。根据干部选任有关要求,无论是班子换届还是个别提拔,都严格执行民主推荐程序,坚持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相结合,实行差额推荐,并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确定考察对象人选的重要依据,坚持做到科学分析和使用民主推荐结果,做到既严格按照要求,又不简单地以票取人。二是坚持考察程序,严把组织考察关。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制定了《******县党政(事业)领导班子和成员量化考核实施办法》,采取差额考察的方式,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和档案,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了解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在坚持常规考察的同时,注重日常考察,开展了干部监督进社区工作,在干部考察中采取“家访”等方式,深入社区、居委会全面掌握考察对象的情况,注意对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考察。三是坚持充分听取意见,严把讨论决定关。对拟提拔或重用的人选,在考察、讨论决定或者决定呈报前,都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充分酝酿。在讨论决定和任职环节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集体研究决策,做到干部任免“三个不上会”,即没有经过考察、征求意见的不上会,县委常委参会人数未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不上会,对部门和群众反映问题没查清的不上会。

3、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干部选拨任用方法。作为“科

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的试点县,县委在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及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探索,努力推进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积极建立以人为本、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干部选任方法。一是思想观念上有新突破。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注重工作实绩,把工作业绩作为使用干部的基本依据。做到谁有本事谁干,谁能干好谁干。同时着眼于******的长远发展,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大胆提拔使用年轻干部。2011年,共提拔27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的年轻干部,努力在全县形成以有为求有位的用人导向。二是探索完善提名机制。研究制定了《******县科级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办法(试行)》,通过文件方式规范了初始提名的提名范围、完善了提名程序、明确了提名责任,形成了规范的初始提名制度,确保择优目标的实现。同时,全面推行提名责任制,对提名主体责任及责任追究进行了规范。三是实行任免干部票决制。制定了《中共******县委常委会关于讨论任用县委管理干部实行票决制的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对除县领导任县管职务、县管干部免职和干部挂职事项外,乡镇党政正职,县委工作部门、县政府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党政正职拟任和推

荐人选,一律实行票决制。四是落实干部任用全程记实。制定了《******县干部任用全程记实试点工作方案》,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记录,建立了干部任免全程记实档案。通过全程记实制度,使我县干部选拔任用每个程序得以明晰化,实现了对选人用人权运行的动态监督,起到了事前提醒和警示作用,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五是积极推进竞争性选拔工作。县委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现实需要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出发,改革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积极推进竞争性选拔工作,开展了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成员,组织235人参加全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配合人社等部门开展多次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和选聘专业技术人才等活动。

4、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在抓好《条例》等相关配套制度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畅通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使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落到了实处。一是完善干部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修订了《******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试行)》、《中共******县委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用人行为办法(试行)》、《******县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试行)》、《中共

******县委常委会关于讨论任用县委管理干部实行票决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同时注重制度的贯彻执行,把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形成相对完整的干部监督机制。二是做好组织部门信访工作。主动向社会公布换届干部监督工作

有关规定、购置举报录音电话,设立网上举报信箱和意见箱,构建多渠道举报体系,对干部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问题,认真进行调查核实,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文件要求给予解决,坚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自觉接受监督。研究调整干部前,按照干部选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的规定,及时向市委组织部汇报拟调整配备方案。在提拔重用干部时,及时征求纪检(监察)、检察、计生、审计、信访、综治等部门的意见。聘请20名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和担任过领导职务的离退休干部以及企业界、知识界知名人士、社区负责人等担任监督员。同时,定期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自查。四是做好“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根据省市要求,年初,我们及时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对测评评议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干部工作水平的提高,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县委严格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干部工作民主意识尚需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为:少数单位推荐干部的视野不宽、渠道不畅,一些干部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不强,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二是干部作风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力度还需要继续加大。三是能够体现不同

层次、不同职务特点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尚未建立,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工作力度还不够大。

三、做好下一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打算

对于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缺点,我们将虚心接受,认真反思,整改完善。今后的干部选任工作,我们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1、继续强化学习,抓好《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大《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大胆探索,努力形成用好的方法选拔人、用好的机制评价人、用好的制度监督人的干部工作新机制。

2、继续扩大民主,加大干部监督管理力度。认真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加强干部监督机构的建设,不断规范干部初始提名,严格规范干部选拔程序,真正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

3、继续增进交流,不断提升干部选拔任用水平。加强与先进县市的交流沟通,不断累积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提升选人用人工作水平。

7.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自查报告 篇七

20xx年是xx县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攻坚年,为此我县根据自治区、地区关于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意见,全面细化了全县各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县委、政府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实际,注重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增强了预防腐x工作的创新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力提升了全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水平,经过自查,现将我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报告如下:

长期以来xx县以“六项机制”为抓手,廉政风险防控强力推进。20xx年以来,我县通过建立健全廉政风险教育提醒、全面排查、集中管理、防范监督、优化循环、适时更新等“六项机制”,扎实有效推进了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使廉政风险防控达到了“三大覆盖”(风险防控网络覆盖到所有部门、风险防控对象覆盖到所有岗位、防控内容覆盖到所有工作),成效初显。

一、建立健全廉政风险教育提醒机制

突出开展了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监察法》、《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廉政准则》及其《实施办法》、《十项规定》为主要内容的党纪条规教育,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廉政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和自觉性。通过警示教育、廉政党课、廉政谈话、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等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通过开展百日文化广场、廉政警言每周一提示、下发反腐倡廉教育读本、推选表彰勤政廉洁先进个人、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以案说纪巡回报告会等形式,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针对不同受教育对象,分层次开展了乡科级领导干部、县直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项目实施单位、领导干部家属等警示教育20场次;针对各系统、各部门廉情状况,开展了交通系统、教育系统、水利系统、畜牧系统等警示教育大会10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11591人次。

二、建立健全廉政风险全面排查机制

在全县各单位全面理清单位职能、岗位职责、岗位权力的基础上,采取自己查、群众提、互相找、领导点、集体定、组织审等方法,分单位、科室、岗位三个层面,结合自身职能,通过“五查五看”,主要查岗位职责风险点,看在具体工作岗位上是否履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廉政准则》规定,有无履职不到位、失职渎职、以权力谋私,导致决策失误等廉政风险点;干部职工有无不爱岗敬业、假公济私、作风不实、吃拿卡要等廉政风险点;查制度机制风险点,看在制定制度、执行制度过程中,是否存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缺失,执行不到位,存在使潜在风险变为现实风险的廉政风险点;查思想道德风险点,看是否存在放松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导致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个人思想道德水平不高、自律不严等容易出现的廉政风险点;查业务流程风险点,看工作流程图设计是否科学、环节是否严密、执行是否到位、责任是否清楚,有无分工不合理、流程不科学、责任不明晰,导致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和问题的廉政风险点;查外部环境风险点,看工作人员在业务往来中是否受行业“潜规则”、生活圈和社交圈对个人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导致行政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等严重后果的腐x风险点。通过个人自查,找准具体岗位风险点,全面排查,找准单位内设机构风险点,专项清查,找准重点岗位风险点。在查找过程中,重点排查具有人事、财务、工程建设、物资采购、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权力的工作岗位,并根据廉政风险大小,确定不同等级。各单位共查找廉政风险点4332条,思想道德类2631条,岗位职责类2512条,机制制度类126条,完善防控措施5576条。

三、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预警管理机制

依托我县的电子监察平台,按照风险发生机率、危害程度和违纪违规的性质等方面,建立“三色预警、三级管理”机制,对廉政风险进行集中管理。“三色预警”即对涉及岗位职责带有个别性、苗头性问题的廉政风险点进行蓝色预警,对苗头性、个别性问题通过提醒谈话的形式及时纠错,进行个别性预警,积极引导岗位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职责;对经蓝色预警的问题仍反复出现的廉政风险点转入黄色预警,进行普遍性预警;对涉及岗位职责明显存在违纪违规行为的开展红色预警,进行惩戒性预警,重在及时纠错、追究责任。“三级管理”即蓝色预警由单位分管领导或科室负责人适时进行监控;黄色预警由单位主要领导或同级纪检纪检监察机关及时监控;红色预警由县纪委进行重点监控。20xx年对1个单位下发了蓝色预警,对1个单位进行了红色预警。

四、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范监督机制

根据查找出来的岗位廉政风险,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明确防控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廉政风险防控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了人大、政协、媒体、司法等监督网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务、政务、财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和基层站所、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三谈两述”制度;采取设立举报箱、投诉电话、书记(县长)信箱、县领导信访接待日、领导下访、在政府的网站开通信访举报平台、网上评议等形式,不断畅通群众监督投诉渠道。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认真开展工作、不积极防控岗位廉政风险,导致单位和人员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由县纪委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范优化循环机制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建立了廉政风险防范循环流程:计划---成立组织机构,界定廉政风险,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廉政风险管理方案;执行---重点做好廉政风险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工作;考核---通过单位自查、民主测评、问卷调查、社会评议、领导小组检查,得出考核结果,列出存在的风险;修正---针对出现的岗位廉政风险和履职过程中的新问题,及时制定和不断优化防范措施,跟踪督导,形成廉政风险防控的良性循环。

以“三个突出”为特色,切实增强防控实效。我们在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注重深化、拓展、创新,廉政风险防控呈现“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全员防控中突出领导干部。从横向上看,全县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干部都参与了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从纵向上看,防控工作从县直单位向乡镇延伸,并深入到了全县所有的行政村、社区和基层站所。在全员防控基础上,我们突出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着重查找领导干部用权风险,监督领导干部用权行为。二是全域覆盖中突出重点领域。我们采取点上深化、线上延伸、面上拓展的方式,大力推进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全覆盖。在全域覆盖中,我们突出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建设领域,突出惠农政策落实、惠农资金兑付、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扶贫救灾等民生领域,突出执法、审判、法律监督等司法领域;在重点领域、重点岗位深入开展清权、制权、亮权、控权和问权等工作,确保干部廉洁、工作高效。三是全程监督中突出关键环节。我们在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中突出预警处置环节,按照信息收集、等级评定、预警处置、督查整改、结果回告、定期通报等流程严肃进行预警纠错。同时,对干部选任、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重点权力进行全程监督。特别是今年为了进一步规范“四个不直接分管”的要求,我县专门制定了《关于党政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实施细则》,有效预防的腐x滋生。在监督中突出重点环节,如针对项目建设的决策审批、设计预算、招标投标、施工管理、竣工验收、资金管理、决算审计等七个环节强化监控措施,防止腐x问题发生。

六、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范适时更新机制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需要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任务及时做出调整。为此县纪委多次深入各县直单位、乡(镇)进行督查,对部分廉政风险防控不适应的点进行调整,并指导重新规划制定措施,切实保证廉政风险防控点的效果。对于县直部门的廉政风险点,结合中央大部制改革后,涉及县级部门的职能调整,我县制定了廉政风险点适时更新措施,确保不留死角。特别是涉及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重要廉政风险点,采取每月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控制腐x案件的发生。截止目前,我县全年对乡镇、县直部门178个廉政风险点进行了适时更新调整,相关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七、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主要成效

8.县城镇规划自查报告 篇八

县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情况自查报告范文一

一、“双包”落实

我局包村任务落实,有具体分管领导,有扶贫村三年规划和工作计划,有工作安排,有总结(此项标准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二、驻村扶贫

我局将驻村扶贫工作纳入单位计划,驻村扶贫人员做到与本单位业务脱钩。加强对驻村人员的管理,要求驻村人员吃住在村,解决驻村人员实际问题,落实驻村人员相关待遇(此项标准分15分,自评得分15分)。

三、责任落实

局主要负责人重视扶贫工作,先后四次到扶贫村进行调研。帮助贫困村理思路、谋发展,制定扶贫双包方案。每季召开1次帮扶工作专题会议,听取驻村扶贫干部和贫困村扶贫工作建议,研究推进帮扶工作进度(此项标准分20分,自评得分20分)。

四、扶贫项目

驻村帮扶村产业项目实施成效显著,资助帮扶村教育资助、雨露计划全覆盖,没有因遗漏而引起信访案件(此项标准分25分,自评得分25分)。

五、措施成效

我局为帮扶贫困村办实事,争取涉农项目落地帮扶贫困村,干部包扶的贫困户中当年有50%以上实现脱贫,贫困村集体经济得到有效发展(此项标准分30分,自评得分30分)。

综上所述,20xx年,我局切实做好各项帮扶工作,标准分100分,自评得分100分。

县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情况自查报告范文二

根据省扶贫办的统一部署,对照《关于开展精准扶贫重点工作督查的通知》(皖扶办〔201x〕41号)要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扶贫开发领导组组织人员对精准扶贫开发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了全面检查,认真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201x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扶贫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县扶贫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x〕19号)和《关于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皖扶办〔201x〕32号)精神,不断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内容,强化包村单位责任,落实驻村扶贫工作队职责,着力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实施整村推进工程、“雨露计划”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村民互助资金等重点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方式。对43个重点村和1.58万户、4.05万贫困人口实行精准管理,对201x6100贫困人口实行预脱贫管理,采取精准帮扶。建立201x年-2017年精准扶贫项目库,较好地完成了精准扶贫重点工作要求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宣传落实情况

霍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做出批示,要求第一时间做好省精准扶贫相关文件贯彻落实,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县扶贫和移民开发局迅速行动,有力的促进了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为推动文件贯彻落实,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在听取汇报后,立即组织人员深入到山库区乡镇、贫困村进行精准扶贫调研,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陈俊就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围绕精准扶贫,强化“双包”定点帮扶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制度,切实抓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会后县扶贫和移民开发局立即行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霍山县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意见。通过广泛宣传,使精准扶贫的理念深入到各单位,各帮扶干部和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心里。

二、完善建档立卡工作情况

根据省、市关于建档立卡工作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全面核实贫困村和贫困户基本资料信息,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帮扶责任人等相关信息已全部录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全面做好201x年脱贫户和201x年预脱贫户的标注,做到每个贫困村、贫困户都有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并定期进行核实和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建档立卡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和预脱贫户的贫困户按照“两公告、一公示”的程序由村民评定,切实做到贫困户进出有序、合规。

三、“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情况

按照省市关于“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要求,我局积极与县委组织部对接,研究并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转发安徽省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立健全“双包”定点帮扶工作机制,成立县扶贫开发“双包”工作领导组及办公室,建立县领导联系乡镇扶贫工作制度和县重点企业帮扶贫困村制度,确定了43个贫困村的包村扶贫单位,共有11家市直单单位、104家县直单位、57家企业参与了定点包村工作,包村单位确定后,各包村单位迅速组织人员开展贫困调查,了解贫困村及贫困户现状,访问贫困户,再结合帮扶单位和贫困村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确定帮扶责任人,制订干部包户计划和贫困村201x-2

017三年定点帮扶规划,确定工作计划,确保所有贫困户至少有一个帮扶责任人,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各包村单位年初“建账”、年中“对账”、年底“查账”制度,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并把县直各单位的扶贫工作成效纳入考评内容,进一步强化考核,促使包村单位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截至目前:各包村单位共落实帮扶项目132个、筹措帮扶资金620万元,参与包户干部达0.88万人,共包扶贫困户1.82万户,走访近4万人次。

四、驻村扶贫工作队情况

我县从201x年11月新启动开展驻村工作,共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正副队长49名(其中市直单位下派6名),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工作队员人数

136人,驻村工作队下村之前,组织人员对49名工作队队长进行为期两天的岗前培训,确保每个工作队下去之后就能立即开展工作。各驻村扶贫工作队认真按照《安徽省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坚持长期驻村,杜绝“走读现象”,帮助贫困村制定整村推进规划和实施计划,帮助贫困户找准发展项目,落实好帮扶措施。县扶贫和移民开发局还专门为驻村工作队队长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要求凡贫困村实施的项目,驻村扶贫工作队要参与立项、管理、监督和检查验收,扶贫项目申报须经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审查签字。县扶贫和移民开发局为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每季度都召开工作调度会,听取各工作队的工作汇报,并为每个队员进行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

五、专项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一)201x年扶贫项目总体情况。201x年,共争取中央扶贫资金1403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38个,其中到户项目52个。在收到项目审核批复后,立即督促各项目实施单位尽快开工,抓紧实施,早日完工,不定期地对201x扶贫开发项目进行督促施工进度。截止今年五月,共安排扶贫资金1403万元,其中整村推进投入资金884万元,雨露计划投入130万元,扶贫龙头企业和贷款贴息90万元,所有资金已安排到具体项目,项目开工率达100%,目前完工率达99%,已完工的项目验收全部合格,项目验收后资金全部拨付到位。

(二)201x年扶贫项目分类情况

一是着力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根据扶贫开发规划,201x年全县共实施了20个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程,其中国家级重点贫困村8个。3月中下旬,组织人员赴20个整村推进村实地调研,对今年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进行现场评估、论证、选项、立项,摸排全年整村推进项目。201x年共投入整村推进项目扶贫资金884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扶贫项目59个。

二是切实举办“雨露计划”劳动技能培训。201x年安排“雨露计划”培训资金130万元,专项资金安排达到全部达到10%,两个省级培训基地共完成培训430人,同时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5000人次,完成率超过100%。

三是认真开展“扶贫助学行动”。对在册贫困户家庭的子女上大学进行扶贫资助,通过摸底宣传、组织申报、对象审核、现场照相、录入系统、公告公示、资金拨付等程序,通过“一线实”进行打卡发放扶贫助学资金。201x年共资助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学生245人。发放资金49万元。

四是加强深化产业化扶贫。继续加强对扶贫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龙头企业提高竞争力,加大支柱产业基地建设,培育种养业大户,强化龙头企业对贫困农户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201x年,为我县8家扶贫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两行扶贫贷款”(中国农业银行和进出口银行)规模1.1亿元,并申报扶贫项目贷款12家龙头企业近4000万元,企业贷款扶贫贴息资金75万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资金短缺困难,完成率超过100%。

五是实施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项目。深化产业化扶贫工作,201x年共争取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项目财政贴息资金近50万元,坚持定贷款对象、定贴息方向、定贴息期限、定贴息标准“四定”

原则,农户可自选贷款银行,通过“一卡通”打卡发放补贴到户,将有近200户从中受益。采取财政无偿支持启动资金和农户贷款财政贴息的方式,帮助农户发展生产。

(三)扶贫项目管理情况

一是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我县严格执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扶贫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在资金使用上,严把“选项、立项、申报、审批、发放、效益”六关,资金跟着项目走,实行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做到“四不一公开”(即不准挪用、不准挤占、不准截留、不准优惠原则和上榜公开);在资金管理上,实行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建立报账制,确保专款专用,并组织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的资金运作,在资金监测上,实行动态资金监测,镇、村及扶贫项目都要指定专人负责,定期通报资金使用情况,县扶贫部门随时进行跟踪监测。专项资金报账率达到95%,项目计划完成率和项目合格率均达

100%。防止和杜绝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保证了扶贫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二是去年扶贫资金审计及整改情况。去年四月中旬,裕安区审计局对我县2011-2013年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审计发现,我县扶贫资金使用总体比较规范,但还有少数扶贫资金在立项、分配、管理和使用中还存在问题,挤占挪用扶贫资金214.03万元,审计后,县政府立即召开涉及单位会议,已责令涉及的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坚决予以纠正,于201x年8月27日前全部归还县财政扶贫资金专户,调整有关会计账目,全部整改到位。并以县政府文件反馈至市审计局。

六、扶贫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一)201x年、201x年扶贫资金使用情况。201x年,共安排扶贫资金1403万元,其中整村推进投入资金884万元,雨露计划投入130万元,扶贫龙头企业和贷款贴息90万元,所有资金资金安排到具体项目,项目实施完毕,项目资金全部拨付到位。201x年,共安排扶贫资金1290万元,全部投入43个建档立卡村。目前项目的前期调研立项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加紧汇编和申报,待省扶贫办备案同意后,立即组织人员开工建设。

(二)201x年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安排情况。近几年,我县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县政府每年都会安排一定的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扶贫专项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201x年我县配套扶贫资金为300万元,201x年配套资金已达500万元,占上年到到县专项扶贫资金的30%左右,扶贫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有效解决的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困难。

七、精准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扶贫库建设情况

《安徽省扶贫办关于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皖扶办〔201x〕32号)下达我县后,我县立即召开专门工作会议,部署精准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库建设工作。会后各乡镇立即行动,各贫困村扶贫工作队认真履行职责,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认真谋划贫困村总体规划,根据贫困村资源优势,科学制定贫困户帮扶计划。全县整村推进村共计上报201x-2017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4250个,总投资约58609.2万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3625个,要投资38998.4万元;产业发展类项目545个,要投资19460.8万元;雨露计划类项目80个,要投资150万元。在三年扶贫项目库的基础上,进行走访调研,在考虑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资源环境可承受条件等因素的同时,充分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筛选出201x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76个,并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结合自身现有条件,拟定出今年预脱贫户的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今年共拟定预脱贫户1837户,制定帮扶措施1934个,确保完成省下达我县的脱贫任务。

从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自查情况看,我县能迅速贯彻落实省扶贫办32号文件精神。做到了传达快、学习透、领悟深。在扶贫资金管理的使用和管理上,做到财政扶贫资金不擅自改变项目和资金用途、不截留、不挪用、不挤占扶贫资金,所有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工程,做到规范管理,施工合同、报账手续等合乎要求,项目资金使用达到预期效益目标。在扶贫项目的实施上,做到项目安排合理、项目实施进度快、资金拨付到位、项目完成质量高。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不断完善,驻村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三年扶贫项目建设顺利完成,但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建设工程项目后期维护不到位,非重点贫困村的驻村扶贫工作未到岗到位等。项目库申报过程中不考虑实际,贪多、贪大等等。在今后的精准扶贫工作管理中,我们将积极改进,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力争全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精准扶贫工作自查报告

xxx市第三轮第二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开始以来,xxx镇xxx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规划和措施,并落实责任人,积极组织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对照金堂县脱贫攻坚要求,现在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准识别,动态管理

xxx镇xxx村按照“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原则,先后通过个人申请、镇村干部入户调查核实、村议事会筛选、镇村两级公示等具体工作环节,全村共识别出25户相对贫困户,完成建档立卡工作。走村入户,积极沟通,了解贫困户发展意愿,并协助制定脱贫措施,9月13日协助进行自行采购的生产物资仔猪和仔羊全部分送到户,并按程序完成市县财政扶贫资金生产资料补贴的报账工作,补贴资金已全部打入相对贫困户账户并用于支付生产资料采购费用。组织帮扶责任人“回头看”,并请农技人员到户指导仔猪、仔羊养殖技术和诊治生病的家畜,按标准进行疫苗的注射。明确脱贫目标,建立相对贫困户收入明细分析表,实行动态管理,实时了解收入情况、帮扶项目落实情况及效益,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对应措施,确保脱贫目标的达成。

(二)规划引领,全面布局

20xx年4月完成《xxx镇xxx村20xx年-20xx年扶贫开发规划》。按照脱贫与致富、扶贫与发展、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原则,立足地域、文化、乡村特色,统筹考虑住房改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等方面,会同县级主管部门在深入调查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配合县规划局9月完成《金堂县xxx镇xxx村扶贫规划(20xx-20xx)》,对xxx村产业发展方向、整体布局、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同时,配合县水务局完成新建12口堰塘、42口蓄水池、6个提灌站、13公里沟渠的设计工作;配合县交通局进行产业道路和入户道路勘测2.1公里,为发展产业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在规划的编制完善中,注重鱼渔同授,造血输血并举,将产业致富作为脱贫的根本,围绕镇特色水产定位,建设标准化鱼塘,推行稻田养鱼,坚持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向,规划建设桃子、梨儿、杂柑等精品果园,按照“一户一业、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方式,因势利导帮助相对贫困户发展主导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市区级帮扶单位xxx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和xxx区街道办、xxx区发改局也多次由分管领导带队到村了解情况及沟通发展规划和意愿,研究制定了《20xx-20xx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1对1”结对帮扶表》,明确了增收项目、帮扶对象、帮扶责任人。

(三)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将产业致富作为扶贫的根本路径和方法,围绕xxx镇特色水产定位,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资源、有序推进”原则,注重“输血”“造血”一齐用劲、扶贫扶智共同发力,拟新发展春见二代优质杂柑300亩;高改核桃600亩;新建精品梨园250亩;新建“四大家鱼”及鲈鱼、武昌鱼等名贵鱼种标准化鱼塘100亩,新增生猪、黑山羊养殖等80余头;新修产业道路7公里,整治塘堰12口、蓄水池42口、泵站6座及沟渠13公里。通过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并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培育群众易学易懂易于接受的农业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四)多方支持,助力脱贫

围绕建设“乡村田园、幸福xxx”的目标,市级联系部门和区县帮扶单位把帮助xxx村“摘帽”和贫困户脱贫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在多次深入现场调研,帮扶责任人也相继到对口帮扶的相对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

从9月初到11月20日,工投集团15家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即帮扶责任人分别到对口帮扶的相对贫困户和贫困户家中进行了走访和慰问,并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金堂县水务局主要领导和帮扶责任人也分别到对口结对帮扶的相对贫困户家中进行了走访和慰问。

截止到11月20日,xxx工业投资集团公司帮扶资金到位176万元(其中杂柑基地建设50万元,精品梨园建设10万元,村民文化活动室建设30万元,道路建设50万元,标准化鱼塘建设25万元,培训费1万元,精准扶贫15户资金4.5万元和困难户慰问金及慰问品约5.5万元;xxx区街道办、xxx区发改局分别到位10万元,共计20万元帮扶资金。金堂县水务局帮扶资金50000元也已拨付到镇财政所村组专用账户。

(五)项目实施进度

1.村民文化活动室建设。7月16日开始建设,8月28日顺利封顶,目前外墙装饰已完成,正在进行屋顶防水和收尾工作,预计12月中旬即可投入使用。

2.目前由市县财政产业扶贫专项资金40万元、市工投集团帮扶资金10万元的250亩精品梨园项目已按程序确定苗木供应商,正在进行土地整理和产业道路规划及栽种株距的划线工作。市工投集团帮扶50万元的300亩杂柑基地项目因错过了栽种季节而暂停,预计在20xx年1月启动。

3.县水务局新建12口堰塘、42口蓄水池、6个提灌站、13公里沟渠的设计工作已完成,正按程序启动下一步实施工作。;县交通局支持的产业道路和入户道路2.1公里通过勘测设计后已按程序完成项目招标工作,施工单位已进场。

4.标准化鱼塘建设,已与农户就土地租金和使用性质达成一致并签订土地流转协议。

5.目前由市县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补贴7.5万元的农户自行采购的生产物资已全部到位,25户相对贫困户中21户采购仔猪共计62头,3户采购仔羊共计13只,1户采购微耕机1台。在开展“回头看”工作中,有一户仔猪死了1头和一户仔羊死了2头,因均过了1个月质保期未能得到赔偿,针对以上情况,加大了对2户的监控和帮扶力度,要求农技人员重点跟进,从圈舍卫生和饲养管理提供指导。

6.结合相对贫困户需要,协助xxx村开展劳动技能的培训2次,通过参加金堂县劳动局组织的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和种养殖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工作效率不够

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在项目较多的情况下,对项目基本情况把握不够,没有分门别类的进行分析,在项目实施时没有合理安排实施进度,导致杂柑基地建设错过了栽种季节而暂停;前期精品梨园项目规划不够细致和全面,只规划了面积和范围,在项目实施时才进行产业道路的规划,没有考虑坡地的占用导致涉地农户提出意见,最终致使实施进度较缓。

(二)监控力度不够

在对相对贫困户生产资料采购后的养殖情况监控力度不够,虽然在仔猪仔羊生病时到户查看,并请专业人员诊治,但仍然死了1头猪和2只羊,对农户的技术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

(三)村集体增收机制不完善

目前村集体收入基本全靠财政拨款的村公经费,村集体基本没有收入,以前引进业主,经济指标是上升了,但村集体没有得到发展,收入并没有增加,土地租金也只能让涉地农户收入增加,其他农户收入也没有增加。前期拟启用村两委下集体经济组织海兰土地股份合作社,但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乏等原因而暂停。项目实施和管理还是由村两委组织进行,但村两委日常工作任务也较重,对项目的管理力度缺乏。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对项目的研究分析,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和进度,并组织落实。做到细致全面,避免漏项和重复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监控力度

制定定期巡检制度,加强对相对贫困户种养殖情况的掌握和技术的支持,加强对家畜的防疫,定期接种疫苗及时进行病畜的诊治,并帮助分析致病原因,针对性制定改善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加强目标督查力度,帮扶责任人绩效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

(三)探索完善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

为加快项目推进,目前项目实施采用由村集体承建项目,业主承包,村集体收租,所有权和经营权两分的模式进行,这样不但解决了后期资金投入、技术管理、人员等问题,还能促进村集体收入增加。杂柑基地、精品梨园、标准化鱼塘等项目拟采用该模式进行。

(四)积极与大公司开展合作,发展种养一体化

目前正大集团与xxx村初步达成意向,拟租赁100余亩土地建设生猪养殖场,项目建设用地50亩左右,其余打造种植园区,养殖场的粪便集中回收处理后就成为种植园区的有机肥料,形成循环利用。村集体可合作建设种植园区,然后承包出去达到增收的目的。

(五)智力扶贫,推动就业就学

上一篇:和差的变化规律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下一篇:全面两孩生育意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