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校园爱情的看法

2024-08-21

我对校园爱情的看法(共9篇)

1.我对校园爱情的看法 篇一

关于大学生校园爱情看法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这是我们市场信息学的实训报告,为巩固和加深我们对市场信息系统的认识并提高信息收集的实操能力,请您根据自己的感觉作答,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1.您的性别:

1.男2.女

2.您所在的年级:

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

3.您对大学期间交男女朋友的看法怎样:

1.可以并且愿意结交2.不可以结交3.可以理解但不愿意结交4.没想过这个问题

4.您对恋爱的态度:

1.共同努力,坚持到底2.顺其自然3.先谈着以后再说

5.你期望的恋人类型:

1.沉稳型2.活泼型3.有时稳重,有时活泼

6.你会选择怎样的恋人:

1.爱你的人2.你爱的人3.一见钟情的异性4.看缘分

7.对于另一半你最看重什么:

1.对事业态度2.对家庭态度3.对自己态度

8.两人交往你认为哪一方承担恋爱费用应该多一些:

1.男方2.女方3.不计较这些4.两人相当

9.有恋人后两个人需要天天见面吗?

1.需要2.不需要3.看事情而定

10.你喜欢异地恋吗?

1.喜欢2.不喜欢3.感觉都一样

11.如果你失恋了,你会怎么做:

1.努力挽回2.不知所措3.从新开始4.让时间抚平伤痛

12.大学谈恋爱是为了什么:

1.打发寂寞时间2.别人都有,随波逐流3.想增加浪漫经历

4.为了以后结婚

13.毕业后还会坚持校园爱情吗?

1.会2.不会3.看情况

14.毕业后如果校园爱情分手了,你觉得能做朋友吗?

1.能2.不能3.看情况再说

15.如果毕业仍然在一起,两人先以什么为重?

1.成家2.事业3.兼得

16.你认为恋爱与学习哪个重要

1.学习更重要2.恋爱更重要3两者都重要

17.您认为大学生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恋爱呢?

1一切随意2积极追求3不应过问

18.您对大学生恋爱同居有什么看法?

1.反对2 赞同3随意

19.就业时你有可能获得一份理想工作,但是必须在恋人和工作之间作出选择,你会:

1.以工作为重,放弃爱情

2.以爱情为重,牺牲工作

3.不知道该怎么办

20.把男/女朋友带回家,父母不同意你们继续交往,你会怎么做?

2.我对校园爱情的看法 篇二

多读, 即多读书。“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多读书, 胸中才有丘壑, 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但读书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读书与写作的深远意义, 不仅要明确为什么读, 还要明确读什么, 更要明确怎样读, 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为什么要读及读什么的问题, 教育家说:书是人类智慧的钥匙, 史学家说:书是人类进一步的阶梯, 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所以, 学生们如徜徉在书中, 就像和人类历史上的思想知识巨人对话, 总能有所启迪, 有所领悟, 我们学生在读书过程中, 不仅使他们知识充实, 更重要的是增强思辩力, 发现自我, 发展自我, 至于读什么, 作为一名中学老师, 时常看到学生手中拿的也仅是《中学生优秀作文》、《金牌作文》、《王牌作文》等等, 看到这些状况, 我是很痛心的, 的确, 这些书对于学生的写作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但它们就好像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人物, 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 而没有文学性的引导, 我仍然认为中学生应该读古今中外名家的著作, 如“三言二拍”、“四大名著”、《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大浪淘沙》《暴风骤雨》《红岩》《平凡的世界》等等, 不仅能了解到人文、历史, 还开阔了视野, 所以我要求学生读书时, 就要求他们读中外名作, 读时文美文, 读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精品。

2.掌握怎么读的规律, 第一阶段是有兴趣的读, 大凡作文不太好的学生, 读书兴致就不会太高, 因此, 要先读他们感兴趣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一步作老师的不必要求学生字斟句酌, 有所览就有所得, 所谓“好读书, 不求甚解”么。第二阶段, 逐渐养成读书写些笔记的习惯, 在读书过程中, 见到优美的语句, 精彩的片段, 应赶快摘抄下来。初中生语言相对贫乏, 写作时, 常有“黔驴技穷”之感, 写不出优美生动的词句, 所以平时读书时, 要有“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把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录下来, 对于写作文大有裨益。因此, 搞清楚读和写的关系, 掌握由少而精, 由勤而恒, 循序渐进的规律, 让学生在长期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多读对于提高写作能力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是很有必要的。

多观。“处处留心皆学问”, 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是用之不竭的宝库, 应当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观察的过程也就是积累素材的过程, 要对周围一切事物进行认真观察, 全面观察, 据说,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作时, 往往在案头放一面镜子, 仔细观察自己的面部表情来扁鹊作品中的人物, 还有《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在刻画梁山108名好汉时, 把他们的画像挂在室内, 每天观察, 揣摩, 使这些英雄形象个性鲜明, 跃然纸上,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总之, 他们都做到了细致, 当然不仅要细还要全;“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不仅有身边的琐事, 还要有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大事, 在多观察这方面, 河北省一位高级教师就为我们指引了方向, 在作文课上, 这位教师给每人一口杯, 让他们仔细观察, 由表面的观察到分析这口杯的花纹、质地, 再到联想, 学生们调动一切感官, 看清楚, 听明白, 闻透彻, 尝真味, 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让学生多观察、细观察、全方位观察, 才使得学生展开想像和联想的翅膀, 充分活动, 气氛活跃, 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引导学生更自由、更灵活地观察身边的人、事、物, 这种教学方法真使笔者受益匪浅。

多练。主要有口头表达和写日记。口头表达主要是即兴作文, 看到什么说什么, 受央视选拔主持人活动的启发, 每到作文课时, 我就进行一个活动, 让学生在黑板上即兴写四个词语, 然后不分次序地串联起来, 写一作文片段, 一百字左右, 大家对这个形式很感兴趣, 纷纷举手发言, 最后并作为日记整理出来, 这个形式作为教学策略, 从操作层面看, 简单易行, 从实际效果看, 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开拓视野, 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条理性, 使学生在学会“说”的基础上进而学会写, 写日记, 我想每位老师都会要求,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学生能把一天中所见所闻所感都记下来, 将来就是写作文时极好的材料。

3.我对地理教学的看法 篇三

关键词:寓教于乐,激发兴趣,自主学习

地理教师上好一节地理课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包含教师备课的基本功,讲课的基本功,驾驭学生的基本功,掌握地理知识多少的基本功等等。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依赖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有一定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想象和创造的欲望。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集体。

教师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

我认为积极引导学生思维固然正确,无可厚非,但是,一堂课学生不可能配合的那么紧密,学生也有厌烦的时候,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与本课有关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

我讲“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课的时候,课文讲解了蒙古族、回族、藏族等民族,各少数民族的分布通过看图也能够看个大概。上课找学生看图说说少数民族的分布,可学生并非如老师所设想的那样,谈到少数民族分布时,他们就聊开了,一般的人说出几种后,还随便给瞎起名字,特殊的调皮学生把电影里看的外国的也加了进去。面对乱哄哄的课堂我不是用呵止的办法来解决,而是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他们观察地图,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我又问汉族是不是少数民族?学生大声回答:不是。通过这一课的事例证明,教师要有耐心,不急躁,善于引导最重要。

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我现在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会由此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培养他们多问的习惯,教师可作饶有风趣的讲解,并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去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而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地理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同等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再有,在地理教学中不能单纯的传授地理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兴趣的提高,是通过知识的掌握运用而得到发展的。

地理兴趣的培养始于观察。观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观察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地理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考察和研究,其形式主要有对各种地理对象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地理对象典型物品或模拟制品的观察和各种地图、示意图、图解、地理画片、照片、图表及其声光显示制品(录像、录音、幻灯、电影等)的观察。地理教学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地理课堂的素质教育功能,改进地理教学效果是中学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

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诸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而不是包干替代。

在教学中,在不断地学习、实验及研究过程中,我们学校构建了适合我校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地理学科又有它不同的方面,地理课的内容很多都贴近生活实际,在“精选习题,课堂训练”这一环节,表现要突出。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去解决问题;教师起引导、指导、辅导等作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和摸索中,我们地理课也总结出了自己子模式,即“自学——求学——活学”三个方面。

4.我对婚姻的看法 篇四

有人说:女人最美的时候是穿上洁白的婚纱走入婚姻的殿堂,因为那时的她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人说:男人最惨的时候就是走入婚姻的殿堂,因为那时的他走入婚姻也意味着同时进入了坟墓。这代表着两种对婚姻截然相反的看法和态度:女人渴望婚姻、男人恐惧婚姻,其实婚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入了婚姻却对婚姻的本质一无所知。婚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阶段,人类历史为什么得以延续到至今,那是因为婚姻的存在。

一方面是异常火爆的相亲节目以及数目庞大的观众群体,一方面是大量的剩男怨女在那儿唉声叹气、抱怨人生的无奈;一方面是同居现象的普及程度低龄化,一方面是离婚率的高攀;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正常的现象,表面上说是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随着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入,或者简单地说是供需矛盾上客观反映,可仔细层次分析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婚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是一个充满个体差异的话题。婚姻对一个人来说,简单地说有三个必经阶段:婚姻前(花前月下)、婚姻中(谈婚论嫁)、婚姻后(经营婚姻),但也有个体差异,比如中国古代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省略了前面两个阶段、直接步入了经营婚姻的阶段,但实质上是他们大多数人同样经历三个阶段,结婚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前置条件而已。

一、婚姻与恋爱的区别与联系

1、婚姻观与恋爱观的区别与联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俗话说“饱暖思淫欲”,男女同居也成为一种越来越普及的社会现象、大家早已习以为常,这在改革之前是难以想象的,那时候的人恪守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同时法律也对通奸有明文规定,这说明现在的恋爱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准确地说来同居也是婚姻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双方已经走入了事实婚姻,换言之就是已经结婚。那两方为什么不履行结婚的手续呢?可以从两方面分析:表面上说或许双方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借口,也就是所谓的结婚的障碍,实际上是双方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履行各自承担的义务。

那么婚姻观与恋爱观究竟有什么不同和联系呢?顾名思义婚姻和恋爱代表 1

着两种典型的社会关系。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样的婚姻观及恋爱观,决定了这个人的婚姻及恋爱的成功与失败,树立了正确的婚姻观及恋爱观,对每个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婚姻观及恋爱观是对婚姻、恋爱的认识和看法,它们来源于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恋爱观是婚姻观的基础,婚姻观则是恋爱观的延续。报纸、网络、电视上经常报道婚外恋、小

三、包二奶等,实际上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扭曲,他们的婚姻观及恋爱观当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异化。

2、婚姻与恋爱的不对等性:

俗话说: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是结婚,的确一个人结婚以后会改变很多,变得收敛、成熟、稳重,会变得有责任感。在如今的社会,一个人谈一场恋爱就结婚的人很少,恐怕是凤毛麟角,相信大家都有着一次或数段的恋爱经历,当然也有少许人也有着次或数段的婚姻经历,但毕竟是少数,可见在大家心底恋爱和婚姻的分量是不一样的,婚姻毕竟大多数的时候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或许出现众多的剩男怨女的原因之一就是婚姻太重要以至于不敢去尝试,也就是患上了所谓的恐婚症。

步入了婚姻也就意味从此有了责任、有了束缚、有了牵挂,但在恋爱当中不会有这些感觉的,最多也就是少许牵挂,一天的恋爱有之、一个月的恋爱有之、一年的恋爱有之、几年的恋爱有之,但基本没有看见一辈子的恋爱,如果有也可能是在婚姻中继续恋爱、持续着恋爱的状态;一天的婚姻少有、一个月的婚姻少见、一年的婚姻偶见、几年的婚姻常见,但基本都是一辈子的婚姻,如果有短暂的婚姻并不能算作严格地婚姻、最多只能算作过家家的最高形式。

由此可见,婚姻与恋爱虽然代表着两种人生的必经阶段,但有着本质的区别:婚姻与恋爱有着明显的不对等性,婚姻高于恋爱,恋爱从属于婚姻、为步入婚姻而服务。

3、恋爱是走向婚姻的必经阶段,婚姻是恋爱的最终阶段:

闪婚是最近这些年兴起的一种婚姻形式,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其实这是一种最危险的婚姻,一时不慎轻则头破血流,重则毁掉一生,因为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就如同纸与火的关系,随时拎着定时炸弹在过活。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有过恋爱经历的与没有恋爱经历的人很不一样,经历过恋爱的人懂得宽容、大度、为他 2

人着想,而没有经历过恋爱的人稍逊许多,当然经历过婚姻的人则是另外一种风貌。

在恋爱的过程中,实际上某种程度在为婚姻打基础,两个人的相识、相知、相恋、相爱,一步步地递进,一步也不能被超越,在这些过程中随着两方的了解深入,各种各样的矛盾也在不断地暴发,在应付各种烦扰的时候也奠定了婚姻的基础,比如信任、谦让、分工。

如果问你为什么要恋爱?结婚无疑是大多数人的答案。的确,如果双方不结婚,那有什么实质意义,增加人生阅历、填补彼此的空虚抑是满足个人的欲望,显然正常人并不是这样想的。和一个异性天天黏在一起而又不准备和她(他)结婚,除了上述这样那样的原因,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你自己没有责任感,包括没有恋爱的准备和背景,人人喜欢艺术作品中浪子形象的洒脱,但不代表人人都愿意成为浪子,或许每个人只是有一个深藏的邪恶在作祟。

步入了婚姻,并不代表恋爱的结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又开始了另一种恋爱,但不可否认地说婚姻是恋爱的最终阶段,虽然大家有着荡气回肠地或平静如水地恋爱经历,但叩心自问每个人在连恋爱的时候都曾有过结婚的念头。

二、影响婚姻的外部环境:

经常有年轻人抱怨家人干涉自己的婚姻自由,非要让自己嫁或娶门当户对的人、非要自己找一个老家的人组成家庭,其实这在我国这样的人文环境很普通,因为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给每个中国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指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已经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而影响婚姻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传统、社会与家庭。

传统:延续了数千年的儒家文化影响力至今仍在继续,并融入了每个百姓的家庭、每个百姓的生活,“礼”不仅代表着我们日常尊崇的思维,也对婚姻作了相应界定,这想各地的婚迎嫁娶的风俗可见一斑。另外中国的门第、门阀之见一直存在,这就限制了现在人的婚姻,这主要体现在上述所谈的第二个阶段——婚姻中(谈婚论嫁);在第三个阶段——经营婚姻同样影响巨大,比如在封建延续下来的父权社会,妻子始终在传统家庭中的地位不高,从属于丈夫,虽然在市场经济下有所改观,但变化有限。

社会:在如今的社会,意识形态上马列主义有之、资本主义自由化有之、传 3

统伦理道德有之,这也造就了如今的个人的思想意识混乱,更注重利益与效益。曾有报道北方的一对“夫妇”,法定结婚手续早办了且儿女成群,却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因为当时的婚嫁风俗就要求硬件条件(轻则十几万,重则数十万)才能被社会承认,迫使他们在外地打工八年才履行了结婚的手续,众多的事例举不胜举,最普通的就是经济上的问题(比如彩礼),因此而棒打鸳鸯、被迫分开的太多。这说明社会对婚姻的影响巨大,可以说是继传统影响之后最重要的影响的因素。

家庭:家庭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组成单位,承载着维系人与社会的纽带,步入了婚姻就意味着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而离开了当初父母组成的家庭,但是离开当初的家庭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上述所谈的传统、社会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家庭来表现和执行的。传统、社会的影响是间接的,但是家庭的影响是直接的、是最有效的。

三、婚姻与责任

经常和一些已婚男人聊天,他们提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责任:对妻子的责任、对孩子的责任、对双方父母的责任、对双方亲戚朋友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面对众多的责任,常常显得自己力不从心,如同一副副重担压在肩上、喘不过来气。那婚姻与责任有联系吗?当然有,不仅有联系,而且责任是婚姻重要的组成部分,维系着婚姻的纽带,有人说孩子是维系夫妻关系的纽带,实质上孩子就是众多责任里其中的一种。

1、婚姻与责任的区别与联系:

婚姻的内容包括很多,比如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你来织布我来耕地等等,简单地来说就是搭伙过日子,这日子怎么过则是每个家庭、每段婚姻、每对夫妇自己经营的事情,别人没有干涉也不干涉不了,而责任则是每对夫妻不可避免遇到的话题:谁承担辅导小孩功课的责任、谁承担接送小孩的责任、谁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谁承担赚钱养家的责任,这不断涌现的责任构成了婚姻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婚姻也不完全是责任,还有其他的东西,比如说爱。

2、责任是婚姻的现实基础: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责任感,那么他也就没有了生活的方向、勇气及动力,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在婚姻中没有了责任感,一味的索取、一味的要求、一味 4 的放纵,那么他的婚姻很快就会结束、失去他的婚姻。在婚姻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承担婚姻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苛求权利,这样维系婚姻的方法比如信任、谦让才有理论基础,这同样适用于婚姻的前奏(恋爱)。

四、婚姻与人性

那些剩男剩女在唉声叹气、怨老天不公的同时,除了上述所说的不愿意承担责任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性方面出了问题。幼儿启蒙课本《三字经》开篇言:人之初,性本善,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即人性从人出生就左右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每一天,当然包括婚姻。古代哲人主张人性本善有之、主张人性本恶有之,其实人性的本源无所谓恶与善,因为人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是发展的、不断变化的。

1、难婚与人性的联系

为什么社会越来越进步,反而婚姻越来越走下坡路,大龄未婚青年越来越多,可离婚率却越来越高,是社会出问题了吗?显然不是,否则晚清时期社会环境那么差,为什么人口却有四万万,那是什么呢?究其根源是人性出了问题。

为什么难婚现象普通存在?因为人性中“恶”的那一面占了上风,也就是欲望、懒惰等占了上风。为什么小三、二奶如此普及化,因为她们想不劳而获、想一劳永逸、想贪图物质财富;为什么许多大龄未婚青年难婚?一种原因是她们想找一个只爱她又有钱人或者青年才俊,可那些她的中意人的择偶观念与之截然不同,由此引发矛盾,另一种原因是他(她)们设置着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好不容易遇到了中意的,可别人的条条框框却好像把他(她)剔除了,由此引发矛盾。

2、人性

人有美丑之分,人性有善恶之分,这并不矛盾,相反两者之间一直辩证统一着。佛曰:人要心存善念,以前听到的往往是热暴力(打架、摔杯子),可最近这些年在夫妻之间兴起一种冷暴力,十天半月不和对方说话,见面也只是横眉冷对,够酷的,但从某种角度也反应着人的本性,为恶的本性。人作为最高级的一种动物,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人性则通过思维关联着行为。

3、社会关联着人性的选择

有人说:中国人已经没有了信仰,这个社会也就成为了一个没有精神支持的社会,不择手段、有钱便是爹、利益至上等等观念已经深入每个人,这也造成了 5

这个社会的人的本性随之而改变,所以小三、二奶、择偶观念的改变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就每个人的人生来说:美满的婚姻持久只需要善的人性、善的人性是美满的婚姻原动力,而恶的人性可能会拥有短暂美满的婚姻,但一定不会长久。

4、维系婚姻的基础是人性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经常看见那些离婚的男人、女人一遍又一遍地对别人诉说着对方的如何如何野蛮、如何如何不顾家、如何如何不爱他(她),其实在他(她)们诉说的背后隐藏着他(她)们的丑陋、他(她)们的人性,正所谓“一只手掌拍不响”,造成现在的悲剧的原因恐怕是自己。因此,人性是维系婚姻的基础,美满的婚姻是善的人性在起作用,而短暂的、失败的婚姻则是恶的人性在发挥效力。

五、美满婚姻的前提与维系

上述已经谈到婚姻与责任的关系、婚姻与人性的关系、婚姻的外部影响,那究竟什么是美满婚姻的前提与维系呢?大致也就是两方面:承担责任是美满婚姻的前提,而维系美满婚姻的则是上述所说的善的人性,只有承担起责任,才能走向婚姻,也才成就婚姻,只有善用善性,你才能维系婚姻的常青,其次要用心去经营自己的感情、用心去经营自己的婚姻、用心去经营自己的家庭。

六、结语与忠告

1、走向婚姻前:感情一切随缘,但要自己创造机会;不要为自己人为地设计一道道城墙,如果大家都设置这样那样的城墙,最终的结果是自己为自己葬送了美好的婚姻、而望洋兴叹。

2、走向婚姻后:担负自己的责任、勇于为对方、为他人承担责任;运用人性善的一面,压制人性恶的一面,具体表现为善待婚姻、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忠诚、谦让、信任等,这样的你们才能相待如宾、举案齐眉。

3、婚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婚姻一无所知。

5.我对HR的看法 篇五

自己是个很老很老的、不肯屈服的油条

70年代生人,是个不认真投入学习的反面典型,玩啊玩混啊混

90年代参工后又过分认真干活,没脑筋想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没计划没动力地度岁月

两千年时才幡然醒悟,想这样的活法到离世时咋交代呢,不是白来一趟的吗!

开始奋起,哪怕年老智慢

接触HR先当被管理者,晓得摸准被动者的心态、想法和做法;人力资源理论学海太过广博深奥,知识永远在前方吸引着自己去领悟,现实更深刻地一次次教训逼迫自己快速成长

如一位卡友所言“孤独地挣扎”

多么多么幸运有你们、有

有那么多年少有为的同伴在路上,无私地分享他们的学知经验,热心地帮助泥泞中的战友,梦想着提高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准而孜孜不倦

高速路上大家奔跑着、追赶着,为自己为小家为大家…

让我们永远永远随一起茁壮成长向上向上…

6.我对律师职业的看法 篇六

律师一词往往和雄才善变联系在一起,这是我成为一名法学生之前的看法,后来我成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法学专业的一名本科生,对律师一词的看法逐步加深,让我明白律师不仅仅和雄才善变联系在一起。

什么是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的性质就是以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为职业的法律服务工作者。

律师职业是一个高端的职业,不是想从事这一职业就能从事的。执业有门槛,律师执业需要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而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前提是通过通过率极低的国家司法考试。今年我第一次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在考场中看到很多叔叔阿姨甚至爷爷级别年龄的人都出现在考场上,心中感慨万千,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这群人参与司考?单凭这份心智与毅力律师就值得别人敬佩,单凭执业门槛就可看出其职业之高端,更何况执业后的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

在我看来,一位优秀的律师应当学识渊博、文笔犀利、善于学习,有雄辩的口才与灵活的头脑、敏锐的反应能力及处事圆滑老到,更重要的是具备律师职业道德,追求公平正义!

律师,首先要拥有渊博的学识,应当了解大部分的法律知识,对法律外的事亦有所涉猎,专业法律理论扎实,尤其针对其所从事的具体专业领域更是要有一个质的认识,只有这样其文笔方能犀利,所书写的文书才能一针见血,其言语才能令人信服。此外还应当拥有灵活的头脑与敏锐的反应能力,能够较好地应对突发的情况。我相信这样的律师在处理繁杂的法律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

律师应当善于不断地学习,因为社会迅猛发展,知识日益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立足于知识前沿,不被社会所淘汰。还应当在空余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研究会,以提高自己在某些法律领域的专业能力

一位好的律师对于国情应当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若是不顾国情拿外国精华原封不动地应用在自己的国家,用外国的法律处理自己国家的法律事务,那么所得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对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渊博的学识雄辩的口才,犀利的文笔,敏锐的反应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硬件条件,那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则是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软件条件。作为一名优秀的律师,处理好与当事人的关系,能得到当事人的信任,工作能够更好的展开,也能确保后续案源的出现。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能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处理好与法官等位于公权力机关的人的关系,有利于工作的顺利结束。总之,若擅长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能游刃有余地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将为律师职业生涯增添一份迷人的色彩!

律师职业既要求讲究效益又要求坚守职业操守,追求正义!律师讲究效益,因此委托人的利益才是第一位,当然,前提是律师必须坚守职业道德,这是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不能跨越的底线。律师不代表正义,不过律师不代表正义不等于不追求正义,对于律师而言实现和体现正义的方式就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

7.我对古代诗歌欣赏的一点看法 篇七

中国诗歌起源极早, 形式也是十分多样的。但作为诗歌, 有一点是不变的, 与现代诗歌一样, 那便是情感的传递。诗歌实际上就是情感表达的一种载体。原始人类在高兴时, “喔喔!哈哈!”地叫;伤心时, “唉唉!呜呜!”地叹。诗歌就是这样来的, 只不过是人类掌握的语言工具越来越复杂, 它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罢了。所以, 阅读古诗歌, 读的就是古人的情感。王国维不是提出了境界之说吗?这境界大小, 也就是情感立足的高低, 通常是评判一首诗歌优劣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人是复杂的情感动物, 我们的情感是不可能单纯用悲伤或快乐之类简单的词语来概括的。所以诗人们将欲表达的感情注入于景、于物 之中, 并通过这些具体的事物来使情感更具生命力。关键在于, 我们应当如何通过诗文中描写的具象, 来感受其背后的丰富感情。我的方式就是整体感知。就像在月夜远观月亮一般, 让月光照在身上, 让心灵沐浴月光, 从而感受月亮的内在美丽。而诗就是那个月亮。

现在我们的高中教育中的诗歌欣赏方式似乎更加注重分析, 分析诗歌的内容, 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体现了什么?用了什么表达手法?甚至有的老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 将古代诗歌翻译为现代文。对此, 我是有不同看法的。古代诗歌不是为记载具体事物而存在的, 翻译成现代文后只能流失美感, 淡化情怀。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以综合法来理解世界, 强调整体和谐的。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自然也应以综合方式来欣赏。我觉得完全以西方的分析法来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学是不恰当的。好比用望远镜看月亮, 只能看见空洞的环形山, 而不见桂树;用杯中装满海水, 只见一杯清水, 而不见蔚蓝。用西式的分析法来欣赏古代诗歌, 有时会忽略诗歌的灵魂与浪漫。

季羡林先生曾在一本书中提到一位北大老教授, 这位老教授在民国时期的北大教宋词。他上课时只是大声背诵那些宋词, 一脸陶醉, 背罢, 便大声说好、称妙。至于哪里好、哪里妙, 他从未明晰地讲解过。在他看来, 这些好、妙就该是所谓的“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吧。这位老先生大概是与词产生了情感共鸣, 从而理解了词背后的意境, 穿越时空般地, 与千百年前的词人对上了话。这就是我认同的欣赏诗歌的方法。通过对一首诗歌的整体阅读去感性地接收。当我读了 一首诗歌后, 首先是应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 我感受到了什么?我内心生出了怎样的情感?而不是去分析诗人希望表达什么, 为什么这样写。虽然目的是一样的。比如苏轼的一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多情却被无情恼”, 如果是高中的诗歌鉴赏题, 可能会这样出:“对苏轼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句中‘又’字的运用, 评论家向来赞赏有加, 请作出具体解释。”而参考 答案会这 样写 : “着一‘又’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容易撩 人愁绪的飞絮越吹越少的情景, 更精妙婉曲的是‘又’字还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 伤春之感、惜春之情正自然流露于这‘又’一次观看之中。”这种分析当然没有错误, 但我觉得这样的分析大大弱化了词的内在美感。这种美感是若隐若现地飘在词中, 只有宏观感受才可能得到, 一旦分析, 便飞散无迹。《琅寰记》引 《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命朝云把大白, 唱‘花褪残红’, 朝云歌喉将啭, 泪满衣襟……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生不复听此词。”朝云能如此, 是因被词触动, 词中之情引动自身之情, 这种深婉凄切的美感, 分析怎可得?像文中的“又”字, 乃词人景之所动, 情之所至, 自然而落于笔端。当情景交融之时, 许多意象与绝字都是从诗人的内心中流出的。我在写词时就有这样的感受, 有些字词对我来说并没有为什么, 只因当时我有了这样的情感, 恰逢这样的字词, 所以写出了这样的诗歌。读诗读词, 读出了感动, 读得自身心情发生变化, 那便是读出了诗的意境了。再比如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 天粘衰草……伤情处, 高城望断, 灯火已黄昏。”如果出现在考卷上, 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题目: “本诗中‘山抹微云’中的‘抹’字, 历来为人称颂, 请根据语境进行赏析。”标准答案是:“本诗中‘抹’字运用比拟写出了林外的山痕和云迹, 诗中有画, ‘抹’字突显云淡山远之貌, 与后文‘天粘衰草’一同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 渲染了离别的愁绪……”我觉得我本来站在一个轻霭漫漫的湖边, 远望着时隐时现的白帆……看过答案后, 在我眼前轻霭突然消散, 湖面上漂亮的帆船清晰可见, 站在岸边, 甚至可以看见船上锃亮的铆钉。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要说, “抹”字用得好, 因为我读完“山抹微云, 天粘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后, 我有悲戚之感, 微云、衰草、寒鸦、流水, 皆合离别意境, 下片更是让人深感其中无奈, 使人心随词萧瑟, 个中情感传递千年, 仍未变淡。过多的分析, 公式化的解读, 无疑浇灭了灵动跳跃的浪漫火花。

前人欣赏诗歌常用较抽象之词来表达感受, 如境界、气象、格调、神韵等等, 并没有那么多细致分析, 好就是好, 我的情感与之有了共鸣, 我被感动了, 这也就够了。在无我之境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我读出了宁静, 感受到了淡泊, 灵动的画面感让我体验到了诗人的意境。而一句“彼苍者天, 洙我良人”让我穿越二千多年, 看到了那些对天哭嚎的妇人, 我的内心也与她们一道儿悲痛、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让我沾染上诗仙的豪迈气息, 似乎一跃便可进入云端。至于“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让我想到当年“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的易安历经苦难, 晚境凄凄, 不禁泪水沾衣。诗歌带给我太多感动, 其中有很多说不清, 也不必说清。

王国维说:“四言敝而有楚辞, 楚辞敝而有五言, 五言敝而有七言, 古诗敝而有绝律, 绝律敝而有词。”王国维还说:“诗之《三百篇》《十九首》, 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 非无题也, 诗歌之意, 不能以尽题也。”“诗有题而诗亡, 词有题而词亡。”何也, 盖言有尽而意无穷也。试图通过分析诗中有尽之言, 来获得可用文字尽达的意, 活力顿失, 美感难以完整。也许以后人脑与电脑高度结合, 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现在语言形式的更高级的语言, 可以用它将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全面表达。但在这种语言出现之前, 那刻意的分析始终不能是欣赏诗歌的主要方法。

当然, 分析法也有可取之处。比如它更具条理性, 易使诗歌欣赏理论化, 更方便大家文学素养的快速提高。综合法相对抽象的“只可意会”, 对于古诗歌的初读者来说, 定会有些不知所以的。因此, 在欣赏古代诗歌时, 以综合法为主, 加以适当的分析, 也可取得不错的效果。有人谈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认为它虽给中国传统诗话词话一类陈腐作品体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但“然而可惜的是《人间词话》毕竟受了旧传统诗话词话体式的限制, 只做了重点提示, 而未能从事于精密的理论发挥, 因之其所蕴具之理论雏形与其所提出的某些评诗评词之精义, 遂都不免于旧日诗话词话之模糊影响的通病, 在立论和说明方面常有不尽明白周至之处。” (《〈人间词话〉之基本理论———境界说》———叶嘉莹) 对此, 我是不敢苟同的。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 一部吸收了部分西方哲学思维方法, 并将之与中国古典哲学相结合, 对诗歌的分析用得恰到好处, 点到即止。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人间词话》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美学著作之一。《人间词话》并无可惜之 处, 千变万化的情感, 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中汇聚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浪漫, 这种浪漫载于汉语的传承基因中, 自然地散发,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都是可以闭上双眼, 用心灵感受到的。

8.我对语文“工具性”的看法 篇八

从现象上看,语言确实很像工具,比如我们打的,司机运用语言问到哪儿,我们同样通过语言进行回答,语言不就是交际的工具吗?因此,人们常说语言是工具,列宁也说过语言是“工具”。众所周知,说语言是“工具”,只是比喻而已。《现代汉语词典》中“工具”条说:“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如锯、刨、犁、锄。②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一。”皮特,科德的《应用语言学导论》也明确指出语言是工具的说法“不过是比喻而已”。喻体和本体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的进步,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也有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129)。马克思、恩格斯又明确地说:“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35)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在文中“是”是黑体,马、恩强调这个“是”宇,意在提醒读者特别加以注意。“是”者是也,在马、恩看来,语言“是”一种意识,而不是什么表达意识的工具或载体。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也一再论证了这个命题。索绪尔指出:“语言对思想所起的独特作用不是为表现观念而创造一种物质的声音手段,而是作为思想和声音的媒介,使它的结合必然导致各单位间彼此划清界限。”此所谓“手段”和“工具”其实是同义词。他说得十分清楚,语言并不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著名心理学家维戈茨基也曾指出:“思想不是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是在语言中实现出来。”工具之于人,就如同眼镜之于人;而语言之于人,就如同眼睛之于人。眼镜是可以独立存在于人之外的,取下眼镜,还是这个人;而眼睛是无法独立于人之外的,语言是人生命的一部分!对语言的认识,由“工具”论转向本体论,对于认识语文课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语文教育界已经达成了“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共识,前辈们“语言是工具”的理念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当充分理解前辈提出工具论的初衷,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根本宗旨出发,实事求是地认识并坚守“语言就是人本身”这一立场,实事求是地将语文学科从工具学科中请出来将其回归人文学科,并正确认识语文与人文的关系,从而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为基于语言是工具的认识认定语文学的只是使用语言工具的技术、技能、技巧并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的目的。

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工具论和人文论的根本分歧就在于:一者认为语言在人之外,可以脱离人而存在;一者认为语言就是人本身。这就是两者矛盾难以调和的实质所在。确实应当看到工具论也在发展变化,最主要的就是将一些人文元素千方百计地纳入“工具”之中,看起来似乎不无道理,实际上它只要认定语言是工具不变,任何变化都不能使它不受到理所当然的质疑。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是:语文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学科?是工具学科,还是人文学科?经过现在有的工具论者扩充、加工的工具论可能的答案是:一,它是包含人文内涵的工具学科;二,它是具有工具与人文两重性质的学科,可以称之为“二重论”。这两个答案有一个共同点,即作为学科性质的“工具”“人文”可以兼容,只不过后者更加透明罢了。这不但在学理上难以站稳脚跟,而且在实践中也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所谓“人文膨胀”“内容膨胀”的现象的真正根源就是所谓工具陸+思想性(现已改为人文性)的错误认识。在他们心目中,“工具”和“人文”本来就是两张皮。“二重论”既咬定语言是工具,保留了它的偏颇和缺陷;又外加了一些人文的元素,模糊了语文课和政治课、思品课的界限,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不足取。放在历史的坐标中一看就不难看出“二重论”从根本上违背了工具论前辈们的良好初衷,它对于前辈有关语文学科性质论述的扩充、加工,显然是一种倒退,而决不是进步。对于“二重论”,我在新课标颁布之前的2000年7月出版的《语感论》(修订本)376页至378页曾专门进行质疑;我的硕士生黄良超在他题为《语文课程性质“两性统一说”质疑》(2006)的学位论文中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批判,若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语文学科性质的人文论,坚持了工具论前辈们坚守语文本位的立场,同时借鉴了关于语言的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还语文以本来面目,认识到“言”“心”实不可分,说话作文与做人实不可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的本质特征,扬弃前辈对于语言认识的局限,弘扬他们守护语文的精神,坚决反对在语文之另外加进什么东西,即使是号称人文的东西也都不例外。和前辈有所不同的只是不把语言看成是真正的工具,而是把它看成是人的精神活动、生命活动,如此而已。人文论绝对不是要以人文取代语文,恰恰相反,是为了更新、深化对语文本质的认识,不仅仅从技术层面,还进而从人文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即母语)的能力。人文论拒绝人文羞羞答答从“工具”的后门溜进,跟在“工具”后面也罢,和“32具”站在一起也罢,总而言之:都不欢迎!人文论堂堂正正要求人文认认真真、切切实实渗透于语文之中,渗透于阅读、写作之中,渗透于文本之中,渗透于每个段落、句子、词语、标点之中。

总之。我认为语文学科既不是如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那样的科学学科,也不是像数学那样的工具学科,更不是具有工具、人文两重性质的学科;而是和政治、思品、历史、人文地理、音乐、美术等同属于人文学科。政治、思品、历史、人文地理等主要指向人的理性,语文、音乐、美术等都主要指向人的感性,其中音乐以培养学生的乐感为中心,美术以培养学生的线条感、色彩感为中心,语文则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中心。

9.我对作文教学的看法 篇九

11月26、27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十五次年会,听了李白坚教授的报告,并欣赏了许多优秀教师的习作课,其中又习作指导课,有习作评改课,听后令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谈一谈我的感受。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只停留在无意性与随意性上。不留心观察周围的事,于是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可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想像、创设情境,来写好作文。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通过观察 培养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组织丰富多彩的参观、游览活动,充实写作材料,如教师指导写“雨中的校园”,把学生带到校园里,去观察雨中校园的花草、树木、教学楼等景物,与晴天看到的景物加以比较,学生从整体上看到“校园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接着局部细看:雨中的冬青树更加翠绿,花坛里的松树长出了尖尖的嫩芽,月季发出了新枝。接着观察同学们在雨中的情景,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花伞,像在雨中盛开的花朵,五颜六色,美极了。有的在雨中天真的玩耍,享受下雨带来的乐趣。进而引导学生倾听下雨声音,学生说:“小雨沙沙的下,雨水„哗哗‟地流,好像在演奏一组春雨„交响曲‟”。另外让同学们找雨落到身上的感觉:有的说“雨滴像小手轻轻的抚摸着脸”,有的说:“像戴上无数珍珠”。这些材料都来源于学生的观察、感受,情感流露的真实自然,贴近事实,接近生活,能激起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

还要让学生多写观察日记。通过观察积累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表述能力,让观察与语文知识结合起来,语文教学促进了写作能力提高。

二、阅读教学 倡导自主探究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知识贫乏,词汇缺少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给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让学生学会自习阅读。凡是有利学生身心健康的古今中外各种文体,各方面内容的报刊书籍,都可以让学生多读、多看。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探究写作方法。因为儿童的心理,天生会模仿。小学生习作有一个从仿写的过程,要借助模仿为“阶梯”吸取模式模仿对象的相似因素和有用经验,作为自己进一步发挥创造性基础。小学生模仿的对象,主要是范文。阅读文章可以仿片断,也可以仿全文;可以仿语言文字也可以仿结构布局;还可以仿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学习它的写作方法,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的联系起来,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才能较快的提高写作水平。

还可以通过现有的课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如教《少年闰土》一课,教师问学生:“作者是抓住少年闰土的哪几个特点来写他的外貌的?”学生回答:“紫色的圆脸”、“小毡帽”和“银项圈”。教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明白了写人物外貌是为了写人,要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了材料有了例子,这样就收到令人满意的写作效果

三、发挥想象 启迪学生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像,心灵就不会思想。”想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创性是他的特点,童年时代是幻想的年龄,最具有想像力,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想像的潜力,让学生能在作文的蓝天上自由翱翔。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想像的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想像性作文。(1)看图作文。选择能吸引学生又有广阔想像空间的画面让他们看图作文。(2)续写作文。如给《狼和小羊》续尾巴。(3)补写作文。利用文章的空白和悬念进行补写。如补写《小珊迪》中“小珊迪被马车撞了回到家的情景”。又如设计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补写故事的经过。(4)写童话故事。(5)科幻作文。如《奇遇太空人》、《月球探险记》等。(6)假想作文。如《二十年后的家长》、《今天我当家长》等。这些富有情趣的想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表达潜质,使孩子们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发挥。

四、创设情境 开阔作文思路

教师的情感流露学生喜欢仿效。如教师指导《记一件感人的事》,首先就声情并茂地描述自己在患病住院期间,同学们曾冒着大雨,走过泥泞的羊肠小道来探望他,他感动得流泪,然后问学生:“老师在讲述时为什么会噙着泪水?泪水说明老师的情感怎么样?”最后引导学生,教师讲述的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但却表现了浓浓的师生情谊,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刻道理,“流泪”是真情流露的一种表现,激动、痛苦、欢乐、悲惨,人们也会热泪盈框,你们有这样的经历吗?教师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以小见大,以真情感人的思维方法促使学生把话匣子打开了,感情如洪水一般喷发。

学生丰富的情感往往表现于言谈举止中,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展示学生的情感,把言行举止和情感用作作文表现出来。

另外,学生要写好作文,还要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一、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有些同学写作时,一味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其实,这种思想的束缚是完全应该摒弃的。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这样写起来才有血有肉。有些同学在平时的言谈中,流露出很多对事物的不满,但在写的作文中却一味地对社会,对一切歌功颂德,这样的作文只能给人作假的印象,倒不如直言不讳地道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来得痛快。

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好的作文学生一看就会激动,思维活跃,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在写作时,不妨采用命题半命题作文,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真心话,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还有利于思维的活跃。

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作文好坏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就应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发现。这,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最应该遵从的。

二、勤动笔写日记的习惯。那如何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呢?

(一)、教会学生捕捉信息,丰富日记内容 学生写日记时最突出的问题是内容单一,总是局限于自己从早到晚做了哪些事,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记“流水帐”。这样写日记,时间一长,不仅教师觉得乏味,连学生自己也会觉得无聊,从而失去继续写下去的信心。因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拓宽日记范围,教会学生捕捉信息丰富日记内容。在指导学生选择日记写作内容时,根据日记题材的来源,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课堂采风,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可以是同学或者自己的精彩发言,也可以是课堂上发生的点点滴滴;

2、家庭记事,是记叙家庭生活场景,如亲友团聚、学做家务活以及和父母相处中获得的所感所知;

3、社会广角,描绘社会生活见闻,上学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4、校园风采,可以描绘校园四季景象,各类校园活动场景,以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各种感人事件等;

5、影视观感 阅读心得,是指观看电影电视以及阅读课外书籍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优劣,谈论自己的心得体会;

6、奇思妙想,小学生思维活跃,充满幻想,但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给他们自由幻想的时空太少。因此我允许他们把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写下来,无论哪方面的内容,只要是自己的想法就可以;

7、一周小结,每周让孩子们写一篇自省日记,总结自己一周内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让他们自我醒悟,自我教育。

教给了孩子们确定选材方向后,他们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二)、降低写作要求,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对学生的日记要求不要过高,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就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能连贯地把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就行,不要求谴词造句、布局谋篇、不强求写题目、不强求突出重点,只要富有童趣就行。让学生觉得日记好写,写日记是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写作水平较低,如果按照写日记的一般的要求来要求学生的话,那么好多学生写的日记让人“不堪入目”。为此我降低了要求,对于一些平时写作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从一句话开始写起,逐步增加到两句、三句、一段

(三)、教会学生选准切入点,提高写作效率

学生选好材料后,怎样才能写好日记呢?选择正确的切入点,可以提高学生写日记的效率,使写日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突破点”、“立足点”、“观察点”。即写人要选准“突破点”——从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行动或心理活动入手,先突出一点,然后再展现整个人物;写事要选准“立足点”——对事情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要从自己的看法入手,调动思维和情感,使自己投入其中;写景要选准“观察点”,也就是要选准观察的角度,因为观察包括动态观察和静态观察。在教学中,我紧扣教材,在学生阅读感悟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生活和事物的,进而帮助他们寻找写日记的切入点,以强化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理念。

三、积累素材的习惯。

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就是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是数量多,质量高。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小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这是坏事,但是他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四、良好的修改文章的习惯。

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比较正确或接近正确。学生的作文也一样。要坚持学生的一次作文多次修改法。因为反复修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和写作上的提高。

指导学生反复修改时要注意他们文章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篇文章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文字表达和语言描述是否严谨、流畅。当学生向你求教时,不能心烦。即时手头工作在忙,也要暂放一下,热情的给学生以耐心启发、指导,绝对不能呵斥,对学生不懂的加以讲解。家长应通过指导学生语言来指导他们的思维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口语训练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加强。

上一篇:村基层组织建设2013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司工程部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