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现实意义(共8篇)
1.毛泽东思想现实意义 篇一
世界文明史论文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实验学院 0936007班 李镇明 学号:6093320714 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
摘要:庄子的思想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只有虚无和消极避世。庄子的思想中有很大一部分对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意义。作为一个文学家,庄子对后世的审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的理念中有很多的为人、处事的学问,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和心态调节都有启示;作为一个思想家,庄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的自然本位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环保意识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思想;意义;文学;处事;现实
正文:庄子的思想历来都有很多争议,大部分人认为庄子思想是避世的、消极的,不愿直面现实的。另一种立场是庄子是很强悍的思想,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态度而非方法,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庄子把人的思维调整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来审视宇宙万物和世界上的各种纷争,庄子的这种境界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
1.对后世审美标准的影响
庄子的文学思想影响了后世审美观,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意义。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认为“道”,即自然规律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所以庄子的文学思想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他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他提出音乐应该如“天籁”、“天乐”,绘画应该如“解衣般礡”,文学应该“言不尽意”。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么可以说进入了逍遥之境界,而这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远眺古代,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嵘,就深受其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之中。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之美。最初的源头就是庄子的思想。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
时至近代,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之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大抵主张自抒胸臆,发挥己见,有真喜,有真恶,有奇嗜,有奇忌,悉数出之,即使瑕瑜并见,亦所不顾;即使为世俗所笑,亦所不顾;即使触犯先哲,亦所不顾。”在他看来,作文亦如做人,不能为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定,听凭内心的自然之声,依托自我“性灵”,书写自然本真的情感。
而在当今,庄子的这种审美观依然对我们产生着影响。纵然人们追求个性鲜明,追求另类,追求独一无二,但大众的审美观依然受着庄子审美观的影响。最优美的音乐依然是那种褪去了浮华造作的纯真的音乐,最逼真的图画依然是那种最能展示自然美的图画,最富有感情的文字依然是那种最朴实无华但融入了真情实干的文字。庄子的思想,穿越时空,发挥着他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
世界文明史论文
2.对后世处事原则的影响
庄子的处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重要。庄子的出世思想被很多人认为是消极避世的。但事实上,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的。庄子看开一切功名利禄。这在当今物欲横流满是功名利禄的社会很具有警醒意义。庄子所教导于人类的,并不是什么出世,而是要真实地活着,活得像个真正的人。庄子所呼唤的是人之野性,亦即人的本真之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抛弃那些功利的目的和行为,人才能够摆脱各种人为枷锁的束缚,人的本真之性才能够得以恢复与解放,人才能够真正进入自由逍遥的境界。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医生都很贫穷,在濮河钓鱼也不单单那是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也是为了生活之需。楚王许他以相位,只要庄子答应,就是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哪里需要自己钓鱼来糊口呢?但庄子明白,一旦为官,就会牢狱官场的勾心斗角,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虚假的活着,而庄子追求的正好是真实的活着,他要彻底摆脱功名利禄那些虚假的东西。同时,在官场为官,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枷锁,受制于人,不能随性而为,人的本性就不能得到彰显,人就不能进入自由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金钱,为地位所束缚,在商场中尔虞我诈,在官场上勾心斗角,活的心力交瘁。更有甚者不堪于各种各样的压力而自杀。活着的活得异常辛苦,死去的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他们都忘记了作为一个人最原始的追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庄子看淡一切,追求自然,追求人之本性的处事原则意义更为重要,值得人们学习与借鉴。
3.对当代环保意识的影响
正如老师课上所讲,庄子的思想有利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而相反孔子的儒家思想却不利于对自然环境的维持。究其本质,在于庄子道法自然,以自然为本的理念。庄子的观点,可以说是以自然为主体,以大自然为本位,人作为浩大的宇宙中,与广大无比变幻莫测的自然界相比,微不足道,人应该尊重道,尊重大自然。
这种思想对于人类的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有它消极避世、屈从环境的一方面,但是对于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则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因为当今人类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力量已达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地球已经在人类的掠夺与摧残下变得满目疮痍。很多人开始蔑视自然,把自然界当成人的统治的对象, 甚至把人看成是万物的主宰。而现实是,这些不遵从道家思想的人并没有得到好果子。海啸、台风,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警告。人类对大自然的压力不断增大,大自然就势必增大对人类的压力,如此下去必然激化大的矛盾。所以人类如果不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去面对自然,不以庄子的观点认识自然,必将尝到大自然给予的苦果。所以,庄子的思想对于匡正当代人认识自然的态度、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改进他们开发、利用自然的方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着弥足重要的影响。
世界文明史论文
结论:综上所述,庄子的思想对于后人的审美观、对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对于当代弥足重要的环保意识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品读古人的著作,探究古人的思想不能只留于学习和了解,而应发现其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所在,去粗取精,让他们的思想为现代人服务。庄子,作为一代思想大家,必定成为推动当今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科学与近代世界》[英]怀特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庄子浅注》曹础基 中华书局1982年版
3.《庄子直解》姚汉荣、孙小力、林建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4.《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刘笑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 5.《庄学研究》崔大华 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庄子哲学》陈鼓应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释》崔宜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庄子哲学》 王博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十家论庄》胡道静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毛泽东思想现实意义 篇二
一、兼爱非攻的核心思想
兼爱非攻是墨子哲学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兼爱, 就是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 像爱自己一样地去爱很多人。墨子认为爱是没有差别, 没有等级的, 即爱有无差等, 这和儒家思想所谓的亲亲尊尊是根本对立的, 墨子的兼爱思想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僵化和过于理想化。但是墨子在解释兼爱的时候又会让人觉得很舒服, 从现实主义来看, 在实际生活中, 如果我们把爱看作有差别, 有等级的话, 结果只会是交相恶, 以仇人相对待。另外从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意味的角度来说, 类似基督教中的博爱精神。把天看作人, 是具有自己的意志的, 上帝一视同仁地抚育我们, 天一直在爱着人们, 老天不希望看到人与人之间相互伤害, 因此一心想让人们相爱相利。
墨子主张非攻, 兼爱和非攻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墨子急切的想用非攻的思想来劝说各国的君主们停止战争, 拯救百姓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墨子本身始终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他为了自己的主张能够为君主所采纳, 除了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论证战争的爆发是有违天命, 还列举了历史上滥争滥伐最后导致的失败的例子来说明侵略战争是伤人伤己的这种实质。墨子站在平民阶级的立场为百姓说话, 即便墨子知道热衷于战争讨伐的君主们是不会采纳他的观点, 即便他知道自己做的是一件明知不可为但仍然为之的事情, 但他还是做了。在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道主义的光辉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在治国方面, 墨子主张尚同、尚贤。尚贤尚同的主张是墨子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 政治地位的获得必须要有才能, 没有才能不能做官, 反对世袭制度。这种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获得政治地位的迫切愿望。尚贤是尚同思想的扩大, 不仅一般官吏要求尚贤, 而且天子也要由贤者来担任, 他主张选举天下的贤德、善良、人格高尚又有智慧、能言善辩的人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 这种善良的主张倾向于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具有积极意义。尚贤的主张除了道家之外, 先秦的很多流派都有过这样的主张, 但是墨子和他们相比来说, 其主张似乎比那些学派的更坚决, 更彻底。
墨子主张尚同。尚同就是整齐划一, 上下一致, 主张有一个相同的标准人人效而仿之。也许是因为墨子身处那样一个乱世, 他亲眼目睹了“乱”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即便尚同的观念可能会带来专制的嫌疑, 会使百姓盲目的服从。他还提出了更加激进的主张, 下一层向上一层看齐, 上一层再向上一层看齐, 再上一层向天看齐。他忽略了人们的个人情感, 思想观念, 行为方式以便统一人们的行为, 但是尚同观念的提出和他自身的出身是矛盾的, 他是平民阶级的代表, 是不应该推崇等级制度的, 也不应该为统治阶级说话, 认为等级制度的存在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保证。
节用、节葬的主张。墨子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平民情结的人。天下的物质并不富有, 应该把每一份都充分地利用以此来实现人们的丰衣足食, 所以他认为一切巧而华的东西都是浪费的。他认为那些权贵们也应该过一种和老百姓一样的清苦朴素的生活。社会中那些权贵们的铺张和奢侈是以剥削另一部分的人的衣食保暖为代价的, 必须坚决反对。节葬的观点体现在丧礼方面, 在那个时代还是非常重视礼仪的, 墨子承受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尤其来自于对传统礼仪制度的宣战, 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
总之, 墨子是一个理想主义模式的人物, 他提出了一种在那个年代来说理想主义模式的道德标准, 又用实用主义的态度以身践行。他的可贵之处便在于一个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徘徊和挣扎的人要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去完成它。
二、墨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 “兼爱非攻”有助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之一。所谓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1]墨子提倡的“兼相爱“, 就是在实现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阐发为普遍的爱一切人。墨子“兼爱”道德理念, 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成为现实。在等级制的社会中, 上下等级不可能是平等的关系, 总是有一方支配另一方。现今,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 已经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全新社会制度, 这就为真正意义上建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奠定了现实基础。我们应积极的开采、利用墨子“兼爱”的宝贵思想资源, 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二) “尚同”有助于树立共同理想
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但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容易受外部的影响, 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开始作用于人们的大脑并且开始影响人们的行为。除了因为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加大之外, 不可避免的, 我们认为这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是有很大关系的, 因此必须树立共同的理想。只有共同的理想, 社会成员才可能被有效地组织起来, 整个社会必须有有助于实现共同目标的、正确的意识形态, 必须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对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导向性与权威性, 以期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使命。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 尤其是要培养、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反应时代特征、具有广泛社会性和鲜明性特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 “尚贤”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建立一个公开公正的社会环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基层选拔制度,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公开透明的立法程序, 这是保障公民获得平等权利的基础。只有各项法律法规日趋合理化、人性化, 公民才可能真正地不分地位和职业的差别, 参与管理, 参与分配, 共享机会平等。墨子站在庶民的立场, 提出“官无常贵, 民无常贱”“不党父兄, 不偏富贵, 不嬖颜色” (《尚贤中》) , 人人都有公平竞争、参与政治的权利。“民皆劝其赏, 畏其罚, 相率而为贤者, 是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 此谓进贤” (《尚贤中》) 。意即君王若能实行奖励贤能, 尊重贤才, 将会形成民众争相进贤的社会风尚, 出现人才辈出的可喜局面。统治者如真能做到以贤能为用人标准, 形成自上而下的贤人政治, 从而使国家富, 人民众, 刑政治。当前,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合理选拔人才, 体现全体人民享有平等参与管理的权利, 培养民众的参与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 切实保证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管理好人才, 确保事业的顺利发展。
(四) “节用”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用的思想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 我们提倡节俭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现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 物质的充裕, 使得我们忘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还有必要提倡“节用”的思想吗?答案当然是肯定造良好的节用风尚。同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一环就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的。我们要实现快速的发展, 最关键的是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节用工作将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树立科学发展观, 决不能只把节用当作口号, 要把它体现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营节用”思想恰恰体现了这种要求。但墨子的前瞻性还在于他也对下层民众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养成一种崇尚简朴, 反对奢靡的消费习惯。这种全民动员式的文明消费观无疑给我国当前资源紧缺、人均占有量不足的现状开了一剂良药。只有这样, 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
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需要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墨子和谐观视角来认识当前的和谐社会构想, 可以确切地说, 这既是对古老墨家文化新一轮的回归, 也是传统文化在融入当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次创新。回归使我们重新找到墨子思想的价值, 创新则给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活力和动力。重新审视和探究墨子的和谐社会思想, 对于促进繁荣稳定、公平正义、人民幸福、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构建, 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摘要:墨子是先秦显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位知识渊博、思想深邃、非常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被称为“贫民圣人”的一位伟人。他的思想中包含了许多人类思想的精华, 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民族性格的形成提供了思想上的源泉, 在他的思想当中的许多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阐述非常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墨子,思想,价值
参考文献
【1】谭家健:《墨子研究》, 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6
【2】刘邦凡:《略论墨学与公民道德重建》, 职大学报, 2003 (1)
【3】李新, 范召全:《墨子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功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2)
【4】辛鸣:《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习月刊, 2005 (3)
3.“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篇三
“天人合一”思想
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观念出现的甚早。《易经》中有:“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表述。最先阐述这一思想的是庄子,《庄子·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强调的是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自然和谐关系,倡导把人看做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中达到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权利与义务、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仍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个人修养、传承中华文明精髓,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今指导意义
人与自然的和谐。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所形成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
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到上世纪后期,温室效应、臭氧破坏、水体污染等一系列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同步,人类应该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反对片面的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董仲舒他在《立元神》中说:“何为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意即:天生长万物,地养育万物,人成就万物,他们之间分工合作,不能破坏,否则就会有“自然之罚”。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四大”既不是相互冲突,也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井然有序和谐统一的,这集中体现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要尊重天地万物自然存在的状态及其运行规律,尽量克制自己的占有欲、好奇心无限制地扩张,尊重其他物类存在的权益,尽可能地避免与其他物类发生矛盾与冲突”,尽可能地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与和谐统一。
现当今的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我们不但需要进行现代化文明建设,还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胡锦涛同志关于和谐社会的权威论述中,谈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的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应有之意。如今,我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不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自然意识的全面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更深理解和把握,更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我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具体来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其中,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证,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方面,在儒家思想中就表现得非常突出。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儒家知识分子人生信条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思想都强调“修身”和“治国”。“修身”说的是个人修养(道德、知识等)。在儒家看来,人人都具有从善的趋向性,即孔子说的“仁者爱人”,这是一种的自律管理行为,“但是如果仅凭自律管理,而无外在的他律管理则难以保证所有的人能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故管理具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强制性”[2]因此,孔子又把“仁”作为依据上升到“礼”的高度,以强调社会管理的必然性和强制性。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对于管理的存在属性的认识,正是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来揭示的。”[3]这里的“天”就是指他律管理的“必然性”和“强制性”,“人”就是自律管理的可能性(仁)。每一个社会都要有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来指引和约束社会公民的行为。“八荣八耻”的提出无疑是对传统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可和重申。虽然道德的教化和规范作用有利于“人和,但是人的道德水平是有层次高下之分的。当下,在中国社会上,奉金钱和物质至上的人比比皆是,社会道德底线屡屡遭受挑战,诚信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触碰道德和法律红线的事情层出不群,正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超过了精神文化的发展速度,造成道德缺素质发展滞后所致,在社会中的表现就是“道德滑坡”现象。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以“道德仁义”立国的传统文明古国,何以会出现这么多的社会道德问题,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经济力量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人民的整体国民素质却是整体上比较低下。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加强社会监管外,最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齐头并进,而不应该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仅仅只是一句口号。
道家的“无为而治”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管理模式。它推崇人和社会的自然状态,批判了人的异化物对人的限制,肯定了人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相对于儒家“道德至上”的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无疑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内涵。因为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说等着什么都不要做,而是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无不为”是说不要让妄为产生反效果,也就是不能妄为,一切都要遵循“道”的行为方式,不乱作为,顺应事物的一般发展本性。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对我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无为而治’思想与现代管理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在今日仍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辉。”[4]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之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5]管理作为对“人”的管理,能充分考虑到人的自然情感和自然生理需求,这不能不说是“天人合一”的管理思维模式在当今社会正确运用的又一大印证。
总而言之,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必须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面对诸多生存危机,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走出困境。这就需要进一步开发人与自然更加自觉的和谐状态,重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天人合一”的协调发展理念,在更高的科技水平上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这也是中国古代贤哲给全人类留下的“天人合一”的最重要的思想内核。
[1]唐雄山.老庄人性思想的现代诠释与重构[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2]孙聚友.儒家管理哲学新论[C]济南:齐鲁书社.2003.08
[3]孫聚友.儒家管理哲学新论[C]济南:齐鲁书社.2003.08
[4]王 苑.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J]中国市场,2008.01
4.毛泽东思想现实意义 篇四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儒家思想,经过后人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发展,延续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精神的信仰;是早期的礼制的规范和规则;是历史长河中每个人心中对自己以及家庭和国家信仰的图腾。显而易见,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同时对当今的教育思想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字,“仁”。“仁”是一种价值观,它既是家庭的关系,又是社会的政治关系。那么他的教育思想则可以看做是,教育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出身自一个贵族家庭,因此他的生活他的教育思想是与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息息相关的,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在此之前,只有王公贵族的胄子才能接受教育,普通的百姓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有教无类”是孔子对当时教育体制招生对象的革命,从此,无论贫贱,无论职业,无论阶级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就有了“学而优则仕”的机会。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孔子提出儒学的初期,因为那个兵荒马乱纷争的年代,与孔子仁政的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并没有得到诸侯的认可。直到汉武帝时期,终于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呼声下,华丽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因为“三纲五常”等等思想深得统治者们的欢心,儒学思想此时正好为统治阶级对于加强集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说,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和认可从思想根源上抓住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稳定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并为其后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的集权统治打下了基础。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也使得中国人很早就拥有了国家观念以及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的信念,这比西欧最早的民族国家早了十多个世纪。这是这种强烈的民族统一观念,当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候,中国人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5.论儒家德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篇五
论儒家德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治国思想的`核心,它体现在传统的儒家政治生活中.在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强调仁政、重视民生及德主刑辅等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面貌和民族的文化性格.对这种在中国延续两千年的传统治国方略进行深入探讨,对当前中国实施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 者:郎雪霞 Lang Xuexia 作者单位: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甘肃合作,747000刊 名:甘肃高师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年,卷(期):8(4)分类号:B222关键词:儒家德治思想 德主刑辅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6.毛泽东思想现实意义 篇六
《坛经》是中国佛典中罕见的被称为“经”的文献。就其思想内容和历史作用而言,它在佛教史上也确实有不少佛教“经”所具有的地位。
《坛经》产生于中国,影响也主要在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种成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但它毕竟是佛教文献,而佛教文献总是会或多或少地与印度文化有某种联系。《坛经》在这方面也不例外。应当说,它是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交融的一种产物,而且在当今世界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坛经》与印度佛教思想的联系作些探讨,并就《坛经》弘扬的基本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简要地提一些看法。
一、《坛经》倡导的重要佛教思想
《坛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有多方面的佛教思想。但其主要弘扬的思想也较突出,即侧重强调一些大乘佛教的基本观念。这里面较突出的有:性空无分别观念、中道不二思想、佛性顿悟观念、二谛观念、佛法在世间思想、禅定的定义等。
“空”的观念是佛教的基本观念。所谓“空”在佛教中有种种解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大乘佛教的“性空”观念。即认为事物的相状是不实在的,没有自性。从这种基本观念出发,佛教又有种种其他的论述。《坛经》在性空方面的论述十分明确。
《坛经》般若品中说:“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段话很清楚地表明了《坛经》关于“性空”的思想。在《坛经》看来,世间各种现象,无论是山河大地,还是日月星辰,各类人等都空,而且,天堂地狱和各种佛土也是空。总之,没有什么不空的事物,因而一切现象都是“性空”。
既然是“性空”,那么,人们通常对事物的一些观念区分就是不实在的,因而,佛教又有所谓“无分别”的观念。人有了“五分别”的观念也就不会再执着事物,不会被束缚。《坛经》在这方面也有论述。
《坛经》定慧品中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里面提出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实际贯穿的思想基础就是佛教性空的观念。《坛经》中对这三点(无念、无相、无住)有具体的解释:
关于“无念为宗”,《坛经》定慧品中说:“无念者,于念而无念。……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这也就是说,所谓无念,就是不执着于外境,在境上不生念,因为境不实在,若生念便是邪见,要有所得,但实际上是无所得。
关于“无相为体”,《坛经}定慧品中说:“无相者,于相而离相。……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这里讲的无相是要求不执着于外部事物的相状,各种相都不实在,因而要离相,如果能离相,也就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达到所谓清净。
关于“无住为本”,《坛经》定慧品中说:“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义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这里讲的无住,仍然指不能将事物视为有自性,否则的话就将受束缚。如果不住就不会有束缚。
“中道”观念实际是佛教的一种思维方法。《坛经》中直接使用“中道”一词的场合不多,但运用这一方法的情况不少。(坛经》付嘱品中在提及“中道”一词时说:“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这里《坛经》通过举一些实例来说明中道的含义,强调两个表面对立的概念有“相因”的关系,不能将它们绝对地对立起来。
“中道”观念常常与“不二”观念联系在一起。所谓“不二”在很大程度上是强调不能执着于对立的两端。“中道”观念与“不二”观念在不少场合的含义是相同的。如《坛经》宣诏品中说:“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违,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灭,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这里说的“无二”也就是“不二”。引文中未提“中道”一词,但却表明了中道的思想。
《坛经》中这类例子还有一些,如《坛经》在般若品中说:“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坛经》机缘晶中说:“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这里谈到了佛教中涉及中道的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即既不能执着于假有事物的相,也不能执着于绝对的空无。这种离有离无的观念是佛教中道思想中的关键或最为强调的内容。
佛性及顿悟成佛观念是禅宗里南宗特别强调的,也是《坛经》中明确论及的。关于“佛性”《坛经》行由品中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由此可知,在《坛经》作者看来,无论是愚人还是智人,都有佛性,只是有的人处于迷妄之中,有的人处在觉悟中,因此有愚人和智人的差别。在《坛经》中,佛性实际上也就是人的一种本性。所谓成佛也就是消除迷妄,认识人的清净本性,也就是达到觉悟。在如何“悟”的问题上,禅宗里后来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有所谓“顿悟”和“渐悟”之争。南宗主站“顿悟”,北宗主张“渐悟”。《坛经》实际上倾向于顿悟,认为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清净本性,即可在一刹那的时间内觉悟。《坛经》般若品中说:“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般若品中还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这也就是说,人获得觉悟,只在一念之间,只在前念和后念的一刹那间,这就是“顿悟”。
“二谛”是佛教中的重要观念。《坛经》中没有直接提到“二谛”一词,但却有这方面的思想。可以举出一些例子:
《坛经》机缘品中说:“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度。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听吾倡曰:……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这里说的“为凡夫说”、“譬喻言词”、“强言说”等实际就是俗谛,而“唯一佛乘”、“一乘是实”等涉及的是真谛。
《坛经》般若品中说:“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身不有。”这里也涉及了“二谛”观念,文中实际将各种表现为佛典的文字都视为“皆因人置”,实际也就是方便手法或俗谛,而文中说的`“一切万法,本身不有”表述的实际是真谛。“佛法在世间”是禅宗大力弘扬的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国广泛流传与《坛经》的强调有直接关系。《坛经》般若品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佛教作为一个宗教,一般是强调要脱离世间的种种烦恼,有一定的出世性。但佛教在这方面也并不绝对化,而是又有注重入世的一面。这在禅宗的《坛经》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这种思想对禅宗在中国广泛深入民众,使其影响大于许多佛教宗派,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禅定”是佛教的基本修持方法,也是禅宗追求的精神境界。《坛经》作为禅宗的主要文献,对于“禅定”有其定义。如《坛经》坐禅品中说:“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从这段话看,“禅”和“定”虽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却紧密相关,很难严格区分。因为摆脱了外物的相状人的内心才能不乱,内心不乱是离相的目的。禅宗倡导的种种佛教思想实际上都是要“外离相”和“内不乱”的。
二、{坛经)与印度大乘佛教的理论关联
上述《坛经》中倡导的佛教思想与印度佛教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特别是与印度大乘佛教有明显的继承发展关系。我们可以逐一对这些理论来进行具体考察。
“空”的观念在印度大乘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印度的小乘部派佛教中,虽然一般的部派也讲“空”,但空的,并不彻底。一些部派甚至主张“法有”。小乘部派佛教中主张“空”的或属于“相空”(仅承认事物在现象上是空,不承认或未看到事物在本性上的空),或属于“分析空”(将法分析为过去、现在、未来,只承认过去和未来法空,不说现在法空:或认为事物由部分构成,部分离散了或毁坏了,作为整体的事物就空等),或属于“恶趣空”(主张绝对的虚无)。佛教中论空较彻底的还是大乘般若学说,般若类经中提出了“体空”的观念,即认为事物并非仅是“相空”或“分析空”等,而是在本性上即空,正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坛经》中基本继承了大乘般若思想的性空观念,明确强调“性本空”、“自性真空”、“性空”。其思想来源是清楚的。
“无分别”的观念也是印度大乘佛教极为强调的观念。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四中说:“众生但住名相虚妄忆想分别中,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于名相虚妄中拔出众生。……一切和合法皆是假名,以名取诸法,是故为名。……诸众生是名,但有空名,虚妄忆想分别中生,汝等莫着虚妄忆想,此事本末皆无,自性空故,智者所不着。”显然,在印度大乘佛教中,“五分别”的观念与“空”的观念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坛经》在这方面的思想与印度大乘经典是一致的。《坛经》中强调的无念、无相、无住就是要人们不要执着于事物,因为事物是“性空”的。
“中道不二”思想更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基本观念或思维方法。印度早期或小乘佛教中有这方面思想的最初形态,但实施并不彻底或全面。大乘佛教的经论中则对此有突出的强调。关于“中道”,在小品《宝积经》和《中论》中有精辟的论述。小品《宝积经》(如《佛说摩诃衍宝严经})对一系列概念进行了解释,举了有我与无我、有真实心与无真实心、不善法与善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有诤法与无诤法、有漏法与无漏法、有为法与无为法、有秽污法与白净之法等,认为它们是“二边”的,反对执着这二边的分别,倡导“中道真实观法”。《中论》卷第四中在论及“中道”时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里将空和假有联系起来考虑,表述了中道的最重要的意义。“不二”思想则更是《维摩诘经》表明“中道”思想的重要理论形态。如《维摩诘所说经》(鸠摩罗什译)卷中中说:“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生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这些思想中的主要成分在《坛经》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论述。《坛经》中讲的“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其实就是{中论》中关于“中道”的经典论述的观念。《坛经》中讲的“一问一对”实际就是“中道不二”的思想。《坛经》中讲的“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违,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与《维摩诘经》中的一些表述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佛性”及“顿悟成佛”观念在印度佛教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论及。
关于佛性,北本《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中说:“譬如金矿,淘炼滓秽,然后消融,成金之后,价值无量。善男子,声闻缘觉菩萨亦尔,皆得成就同一佛性。何以故?除烦恼故,如彼金矿除诸滓秽。以是义故,一切众生,同一佛性,无有差别。”印度佛教中也有一些佛典对众生是否都有佛性的问题有不同观点,但总体上讲,主张众生都有佛性的观点是主流。这种情况也影响到后来中国佛教的发展,在中国隋唐之后形成的佛教宗派中,有些宗派主张众生都有佛性,有些则对众生作了一些区分,认为有的众生没有佛性。禅宗属于前者,《坛经》中说“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显然是沿用了印度佛教中众生都有佛性的观念。
关于“顿悟成佛”,在禅宗的南宗系统中颇为强调,后来在中国佛教中影响很大。印度佛教中谈得不多。但这种思想也并不是只有中国才有。印度佛教中也有这种观念。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中说:“时无量大众亦坐一处,听等觉如来说璎珞法藏。是故无渐觉世尊,唯有顿觉如来。”这里讲的“无渐觉世尊,唯有顿觉如来”与禅宗里讲的的“顿悟”、“渐悟”有些接近。虽然《菩萨璎珞本业经》中在这方面并没有具体展开顿渐问题的论述或解释,但已涉及到这一问题是可以肯定的。
“二谛”观念是印度大乘佛教中极为强调的观念。其中尤以中观派的表述最为典型。中观派的主要着作《中论》卷第四中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青目的释为:“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诸贤圣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诸佛依是二谛,而为众生说法。若人不能如实分别二谛,则于甚深佛法,不知实义。若谓一切法不生是第一义谛,不须第二俗谛者,是亦不然。”《中论》卷第四中还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青目的释为:“第一义皆因言说,言说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义则不可说。若不得第一义,云何得至涅槃,是故诸法虽无生,而有二谛。”这些论述对二谛的主要含义、二谛的意义等作了明确的说明,在促使佛教后来的广泛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二谛思想随着佛教其他思想一起传到中国,对中国佛教各宗也有较大影响。《坛经》中虽没有直接提及“二谛”一词,但使用这一观念处不少。《坛经》中说的“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表明了“强言说”的俗谛对获得“舍邪见”的真谛的作用,显示了“二谛”在《坛经》中的地位。应当说,印度佛教的这一观念受到了禅宗的高度重视。
“佛法在世间”思想与印度佛教理论有明显的渊源关系。《长阿含经》卷第一中说:“佛出于世间,转无上*轮。”这里就谈到了世间与佛法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了佛产生在世间,在世间宣传佛法。印度大乘佛教在这方面论述得更明确。如《妙法莲华经》卷第五中说:“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于佛道,尔来无量劫,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我常住于此。”这里说的“方便现涅架”就是指涅槃并不与世间隔绝,佛或菩萨涅槃了还要住于世间,因为还要为众生说法,要教化众生入佛道。《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则说:“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这也是反对将世间与涅架绝对分离的主张。《中论》卷第四中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架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这一论述是以反复强调的方式表明不能到世间之外去追求佛教的目标。显然《坛经》“佛法在世间”的思想是继承了印度佛教中提出的这方面的相应理论。
解释“禅定”并非始于《坛经》。印度佛典中就有这类论述。如《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一中说:“禅者,四禅。定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皆名为定。”这里将禅和定作了一定区分,禅主要指四禅,定则主要指四无色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等。《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八中说:“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四禅亦名禅,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据此来看,禅可以称为定,定却不一定都能称为禅。《坛经》提出“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是对印度佛教中“四禅八定”中“禅”和“定”的简略定义,有其特色,但其主要思想的来源还是离不开印度佛教文献。,
三、《坛经》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坛经》思想虽然产生于古代,它的一些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要追溯到古印度,但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重要作用。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四点上:
第一、引导人们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
《坛经》中大力强调“佛法在世间”的思想。这有着特别明显的积极意义。一些宗教甚至一些佛教派别一味要求信众摆脱尘世,离群索居,远离社会生活。这实际上既不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宗教教派自身的发展要求。《坛经》能够摈弃这些消极观念,努力发掘传统佛教中的积极思想观念,强调佛教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这对于推动中国佛教的总体健康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坛经》抓住了佛教思想的原本重要宗旨,因为佛教的理论最初就是围绕人或人世间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佛法”即指佛教的理论。佛法讨论的问题是以人生现象为核心。因而,离开入以及人所生存的世界(人类社会或“世间”),佛法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或价值。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总会遇到各种挫折或不幸,不少人为了使自己摆脱痛苦,寻求佛教的帮助,认为遁入佛门后就能完全脱离世俗社会,就能忘却烦恼。实际上,进入佛教寺院也并不是就要摆脱社会,因为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广大民众脱离痛苦,而不是仅仅使自己或个别人脱离痛苦,用佛教的话说就是要“自利利他”。佛教的根本目的离开了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佛法在世间”思想作为一种理论基础,为佛教僧团及其广大僧人接触社会、深入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论证或行为依据。这促使僧众与一般民众的接触增多,有利于佛教利乐有情、服务众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引导人们较全面地看待事物。
《坛经》中强调“中道”及“不二”的理论。这也有积极意义。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人们避免片面性,促使人们辩证发展地看待事物。“中道”及“不二”的理论反对人们仅看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种作用而忽视事物的其他方面或其他作用。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不能全面地或发展地看待事物。当遇到较大的困难时,往往灰心丧气,认为前途一片黯淡,失去继续生活或工作的信心。或者当获得较大成就时,被成就冲昏头脑,认为从此将一帆风顺,无往而不胜,趾高气扬。第一种情况中的人看不到事物有可能向另一方面转化,看不到有可能克服苦难的一面,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影响工作与生活。第二种情况中的人也看不到事物有可能向另一方面转化,看不到某些可能出现的因素会使事情发生转变,由顺利转为危难,由于没有预先准备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而“中道”及“不二”的理论实际是促使人们看到对立事物之间出现转化的可能性,看到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使人们客观地认识事物,分析形势,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这对于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促进作用。
第三、引导人们了解认识的局限性,正确地认识事物。
《坛经}强调佛教中“无分别”等观念,这表明作者意识到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局限性,意识到人的一般认识不可能完全把握事物的本质。《坛经》追求对事物的顿悟,实际上是要达到一种去除世俗中一般概念或范畴的最高精神境界。《坛经》中说:“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若前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这些言词对人的一般观念的作用作了很大程度的否定,认为念上会起邪见,产生妄想。
但如果说《坛经》绝对否定人的一般言语观念等的正面作用,也不是事实。因为从《坛经》的论述中同样可以看到,作者也认识到达到事物的最高境界需要依赖于言语,如经中说:“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这里的“示导’’和“强言说”都是言语,属于俗谛,它们本身虽不反映真理,但却能被用来达到真理。见到真理也就是引文中说的“舍邪见”和“见性”。当然,十分明显的是,《坛经》在总体上还是强调人的一般认识的局限性。这在现代社会中对人们也有一定警示作用,促使人们努力消除各种片面的认识,不断纠正自己认识中的错误,永远追求真理。
第四、宣示人们只要努力最终都能达到最高境界,鼓励人们积极向善。
《坛经》中强调人人都有佛性,宣传“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这实际等于向人们表明,人人都可以达到至善之境。
但人人都有佛性并不等于说人的佛性可以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人的佛性展示出来是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坛经》忏悔品中说:“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挣,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这里谈到的“少欲知足,能离财色”、“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对于佛性的展示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思想不仅对于佛教的修行有价值,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能起到劝人积极向善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消除贪婪等不良习性。这对于减少或缓解社会矛盾,创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7.朱德严格党纪思想的现实意义 篇七
关键词:朱德,党的建设,纪律,现实意义
朱德同志针对如何克服党内违纪行为,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他的一系列观点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性,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要充分认识严格党的纪律的重要性
建国初期,由于经过革命取得胜利并得以领导政权,党在非党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党的一言一行对于全国人民的影响很大。鉴于此,朱德指出:“如果有一部分甚至即使是很少数的党员有不好的言行,那就会破坏党的战斗力,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因此,坚持铁的纪律,加强党的纪律性,在今天就更有特殊重大的意义。”[1](P280)他又指出:“如果党内没有纪律,或者不坚持执行党内纪律,那我们的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也就无法率领千百万群众去进行胜利的斗争,取得象今天这样巨大规模的胜利。”[1](P279-280)这里,朱德明确指出了严格党纪的重要性和忽视党纪的危害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只有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才能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和执行,才能把党的主张由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最终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因此,加强党的纪律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得到贯彻和执行的有力保证,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根本需要。
二、要坚持党内的教育工作同执行纪律相结合
针对党内违纪现象,朱德指出:“要以思想教育为主,同时执行纪律为辅。对于那些党曾告诫在先而仍违反政策和纪律以及违犯了纪律仍拒不改正的党员干部,必须给以应有的纪律处分。”[1](P288)他又说:“党内的教育工作是主要的,必须不断地提高每个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但对那些犯了错误仍不肯改正的同志,却必须执行纪律。”[1](P289)我们党过去在整风时期,主要是靠党内学习教育,改造主观世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很多地方对于思想改造认识不够全面、辩证,过于依赖思想改造,而对于必要的应当严格执行的纪律也不执行了。这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因此,在实际中我们要不断加强党的纪律,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党内的教育工作同执行纪律相结合。一方面,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使其认识到错误,即对其进行说服教育,注重从思想上进行彻底改造。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违反了党纪的同志,则必须根据党的章程和规定,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否则,各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知法犯法行为就会滋生。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坚持党内的教育工作同执行纪律相结合必须以事实为准绳,分清轻重、主辅,不能一实现二者相结合就随意去处分党员干部。
三、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充分发挥舆论作用
朱德同志指出:“发现了问题,一定要即时处理,即时纠正,不要积累起来算总账,以免党员干部的错误愈弄愈大,积重难返,最后把政治生命也葬送了。处理以后,要随时总结经验,在党刊或报纸上公布出来。”[1](P289)总的来讲,我们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强、作风正,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也有个别同志经受不了物质利益的诱惑,恣意妄为。但这些人也不是一下踏入歧途的,他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我们应不断加强监督,发现了错误苗头要及时警告、处理和纠正,防止出现“小错不纠正、大错纠正晚”的现象。这不仅是对干部本人的成长负责,也是对赋予他们权力的广大人民群众负责。此外,有的人在受过违纪处分后,如果不进行公布,可能会满不在乎,不思悔改。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严查、严惩一部分屡教不改,肆意妄为,严重违犯党纪国法的党员干部;另一方面,要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上公布于众,让全党、全社会和全国人民都看到我们党严惩违法乱纪行为,狠刹不正之风的决心和信心,使人民群众都参与到反腐倡廉中来,令腐败分子闻之若惊,悬崖勒马。
四、抓好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要依靠群众、多方联动
第一,纪律检查工作要坚持自上而下逐级地、经常地抓,并同发扬党内外的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朱德指出,“这两个方面同时夹攻,错误的思想行为就能暴露出来,犯错误的同志就能得到大家的帮助教育”。[1](P289)在朱德同志看来,要抓好党的纪律,必须坚持从中央抓起,从党员领导干部抓起,从上至下逐级抓起。中央机关和各级领导同志首先要带头坚持党的纪律,经常性地抓好纪律检查工作,进而带动党的各级机关和党员同志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加强党的纪律性。同时,朱德同志指出要发扬党内外的民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其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党外监督思想,强调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多种监督渠道。
第二,担任纪检工作的同志要在同级党组织和上级纪检组织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党员中的积极分子,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奉公守法,以身作则,恪尽职责,严肃党纪。朱德要求党员干部一定要好好地团结党外人士,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并要求担任纪律检查工作的同志,“自己要正派,要奉公守法,以身作则,使自己成为遵守纪律、服从组织、团结群众的模范。”[1](P290)因此,要想把当前的纪律检查工作做好,这首先要求我们每个担任纪律检查工作的同志要奉公守法,一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这样,我们才能认清是非,坚持原则,一旦发现违纪问题,才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检举、纠正。其次,要做好纪律检查工作必须注意方法。一方面,要根据中央的有关规定和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建立起自己经常性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在同级党组织和上级纪检组织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党员中的积极分子,并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8.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篇八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现实意义;职业教育
一、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研究他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的看法
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教而杀谓之弃。”后来“德治”成为儒家共同的社会政治思想。孔子在政治上是一位社会改良主义者,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通知人才从而为政治服务。他认为贤才无疑是教育的结果。春秋时期,孔子第一个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认为知识和道德都需要依靠学习来培养。
(二)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目的的看法
孔子的私学是学术团体,也是政治团体,他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推行其政治主张。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在教育上以培养贤才为目的。孔子对君子的品格十分重视,认为只有那些优秀、品德键能的贤才才能做官。“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三)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对象的看法
孔子反对门第限制,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族类、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有教无类”是又局限性的,它不等同于先进的普及教育思想,因为奴隶和妇女是被排斥在受教育的对象之外的。
(四)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内容的看法
孔子出于培养从政人才的目的,其教育内容基本上仅限于人事的范围,主要是限于君子做人的道理(德)和从政的手段(才),具体说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三个方面。
(1)知识教育。孔子在知识价值的取向方面,极为推崇古典知识的作用,他自己也多次谈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由此在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方面,主要局限于古代经籍的传授,具体说就是他改编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
(2)技能训練。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在私学中是讲文习武的。孔子重射,承袭了西周军事教育形式化的传统,在教学中存在着将军事教育从实际技能的训练转向文字概念和义理研究的倾向。
(3)道德教育。“仁、智统一”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而在仁、智两者之间,仁是根本、核心,智乃仁者之智。因此,在孔子的私学中,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内容的中心,也是其教育体系的根本所在。
(五)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看法
(1)自觉修养。孔子非常重视自我修养,认为实现自我修养就要实现立志、持志,克己、内省和改过迁善。
(2)因材施教。孔子是第一个提倡因材施教的人。他认为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3)启发诱导。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在关于启发诱导的时间、具体方法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
(4)学、思、行相结合。学、思、行是一个人治学不可缺少的三个阶段。在学的基础上要进行思考,行时学的目的所在,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三个阶段。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他认为贤才无疑是教育的结果。这与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基本国策在思想上是统一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与象征。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必然需要教育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作为支撑。因此,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2.孔子的教育思想注重品学兼优。作为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必须强化对人才的德育和知识传递。
3.孔子反对门第限制,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族类、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在职业教育中也有体现,中职已经放开入学门槛,实行免试入学,在高职中也开始小区域试行免试入学。在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明天,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必将得到更广阔的应用,人人享受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
4.纵观职业教育界教学模式改革,目前项目式教学、模块化教学、任务导向教学较为流行,但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看,都是包含三方面内容:即知识、能力、素质。这恰恰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中的传承和沿用。
5.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对于当今实施素质教育仍有重大意义。在很多地方,相当常时间里,教育模式采用“齐步走”的做法,追求平均分、合格率、升学率,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科”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摒弃分数标准,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庆祝.孔子的教学思想及现实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02).
[2]杨万涛.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启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毛泽东思想现实意义】推荐阅读:
毛泽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07-07
毛泽东思想课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观后感...09-16
走进毛泽东10-03
毛泽东中共党史08-01
毛泽东的讲话08-20
我心中的毛泽东07-09
学习毛泽东总结稿07-12
对毛泽东的认识07-25
毛泽东概论重点 上10-04
毛泽东诗词修辞艺术分析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