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非计划性拔管

2024-07-23

icu非计划性拔管(8篇)

1.icu非计划性拔管 篇一

一:选择题:

1.最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管道:(A)A胃 B尿 C PICC D 气管导管

2.UEX发生密度率=(B)A UEX病人总数/气管插管病人总数×100% B UEX病人总数/机械通气天数×100% C UEX病人总数/病人总数×100% D UEX病人总数/病人总数×100% 3.ICU患者经常伴随的症状,也是UEX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A烦躁 B焦虑 C疼痛 D紧张

4.不是造成患者过度烦躁后发生自行拔管的因素(D)A 未及时吸痰 B 未有效镇静镇痛

C 夜间人员相对较少,巡视不及时 D械通气模式合理

5.可能是发生UEX的原因(C)A 按需吸痰,保持痰液引流通畅 B 每日评估拔管指征,减少不必要的拔管 C 医生未及时拔管 D 有效镇静镇痛

6.在最佳脱机预案指导下适时脱机可以:(D)A 增加机械通气时间 B 增加住院花费 C增加患者痛苦 D减少UEX发生

7.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时段(B)A 白天 B 夜间 C 上午 D 下午

8.(Unplanned Extubation UEX)非计划性拔管说法错误的是:(D)A指导管意外脱落

B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 C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

D根据病情不需留置,却因某种因素不得不拔除的事件 9.属于供给性I类管道的是:(B)A给氧管 B 气管导管 C动脉置管 D 造影用的导管

10.不是非计划性拔管危害(A)A早日出院

B会造成组织粘膜再损伤 C增加院内感染机会

D延长总置管时间,增加经济负担 11.不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D)A低年资护士当班 B 患者烦躁 C未镇静镇痛 D 减轻不舒适感

12.哪些情况会给医务人员带来虚假的安全感(C)A 患者烦躁不配合 B 患者焦虑 C 盲目的镇静镇痛 D患者紧张

13.不属于防人工气道脱出的措施(B)A运用胶布/系带固定气管插管 B不应使用镇静剂/肌松剂

C必要时运用口咽管或牙垫以防患者咬气管插管 D必要时约束上肢 14.应每(C)小时更换气管插管的胶布/系带,同时观察皮肤和口腔黏膜,并将气管插管移至口腔另一边 A 2小时 B10小时 C 24小时 D36小时

15.哪些措施不能减少牵扯及移动气管插管(D)A运用可移动的固定器将呼吸机管道悬挂于患者身体上方 B为患者翻身、吸痰、脱开或链接呼吸机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 C专人负责管道

D管道置于患者随手可及的地方 16.管道安全评估时间不包括(D)A新入院时 B 转科时

C患者意识或病情病情变化时 D 患者拔除管道时 二:判断题:

1.非计划性拔管是护理不良事件的一种(√)

2.患者出现躁动、意识不清、谵妄是发生UEX的主要原因,紧张,舒适改变,是发生UEX的另一原因(×)3.研究认为约束可以造成患者的压力和焦虑,是导致UEX发生的危险因素,建议护理人员在使用约束之前要慎重评估患者的情况(√)三:填空题

1..UEX发生率=(UEX病人总数)/气管插管病人总数×100% 2.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相比,患者更不易耐受(经口气管插管)

四:案例分析题:(没得明确答案,给出几点给几分)

案例1.ICU患者秦某,因躁动夜间一直给予镇静镇痛治疗。管床医生在晨间查房时要求停用镇静药物,停药后患者意识未恢复,手脚及躯体活动频繁。经家属签订保护性约束同意书后,夜间护士小王对患者实行了保护性约束,但未注意到手的约束不当致使患者将尿管拔出。请结合案例,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答:(1)患者方面:新安置尿管有疼痛不适;意识未恢复,手脚及躯体活动频繁;对管道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认识不足;意识恢复后适应能力及控制能力低

(2)医务人员方面:夜间工作人员较白班少;夜间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经验不足,预见能力不足

(3)材料方面:尿管大小不适合;管道粗细软硬不适合,管道固定不牢固

(4)制度:培训制度不健全;无特殊的探视制度;ICU病室的特殊性;无有效镇静镇痛标准;无规范的保护性约束流程及标准 案例2.某病人神志清楚、配合治疗护理,半卧位,生命体征稳定,留置胃管1条,尿管1条,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1条,如何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答:常规管道护理:(1)妥善固定各种管道;(2)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等;(3)心理护理;(4)保护性约束;(5)有效镇静;(6)健康教育;

(7)每班评估管道脱落风险;(8)保持管道通畅

案例3.患者因突然病情加重,非常烦躁,抓扯无创呼吸机管道及胃管、尿管、静脉留置针等,为防计划性拔管,管床护士小胡该如何实施保护性约束。

答:(1):告知管床医生患者情况,评估是否约束

(2):通知家属,告知家属患者情况及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家属签字同意

(3):医生下保护性约束医嘱

(4):告知患者约束目的

(5):行四肢保护性约束,扣结处以通过二个手指为宜,保护带的结头必须远离病人的手或头部可及之处。

(6):约束中要经常观察病人冷暖,大小便情况,被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切实做好晨晚间护理及防压力性损伤的护理。(7):做好登记、交班,并注明保护约束的起始时间。

2.icu非计划性拔管 篇二

1 常见原因

清醒病人因置管不适而不配合;意识不清病人、躁动无约束措施或约束不牢固, 无适当镇静;护理人力资源欠缺、责任心不强、巡视不及时;对病人健康教育不到位;医疗护理操作失当, 如翻身移动病人时, 活动幅度过大, 管道受牵拉;管道连接处不紧密、固定不牢或方式欠妥, 如气管插管固定胶布被口腔分泌物浸湿、胶布太细或固定太松, 病人用力呛咳时咳出、用舌尖顶出等;切口引流管在病人穿衣、吃饭等活动时不小心拔出。护士做其他操作时, 将管道一起拉出[1];留置尿管水囊内液减少而自行脱落等。

2 防范措施

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 在各种护理操作及处置检查时应有专人妥善保护导管;对意识清醒病人加强气管插管知识宣教[2], 讲明各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对意识不清伴躁动不安的病人, 酌情使用肢体约束带, 必要时通知医生, 合理使用镇静剂;凡有人工气道者应严密监测意识及生命体征;在行插管前认真检查导管气囊有无破裂, 插管中保护气囊防止损坏;插入后检查插管的位置、深度、气囊充气情况, 固定方法是否合适, 并做好交接班记录;移动病人时, 尽量多人操作, 避免造成导管移位或脱出。脑室引流管除导管固定牢固外, 应在头部加带网罩。留置胃管病人除用常规方法固定外, 另外用一条细带在鼻前打结后固定于脑后, 并将胃管末端固定于前衣领口上, 记录胃管插入深度及日期;并经常检查刻度及固定情况, 及时更换固定胶布。胸腔引流管置于病人上臂下, 避免被病人抓到;协助病人翻身活动时注意管道长度, 用手适当提高胸管并安置适当, 搬动病人时为防止导管脱出, 用两把血管钳夹住胸管, 水封瓶放于双膝间。动静脉置管选择注射部位时, 尽量避免关节活动处, 为防止透明贴膜周边卷起, 可于其四周加医用胶布固定;铺床翻身等操作时应小心安置, 以防将穿刺针拉出。留置尿管在膀胱冲洗时要避免刺破囊腔使囊液减少而致尿管脱出, 并且要定期检查及增添囊液。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计划性拔管, 若早期预防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既避免了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又减少了护理工作中的重复劳动, 而且提高了护士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救治水平。

参考文献

3.icu非计划性拔管 篇三

【关键词】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33-01

非計划性拔管是指插管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病人将插管拔除,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导管的意外拔除已成为ICU中常见问题,或是由于病人的有意拔除或是护理过程中的意外脱出所致。意外拔管后需要重新置管的病人病死率达25%,插管重置率明显高于计划性拔管的病人, 由10%上升至61%[1]。因此,充分了解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对ICU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综述如下。

1 原因分析

1.1置管不适:患者因各种插管持续束缚而被迫卧床,并由此产生种种不适,如气管插管、胃管对咽喉黏膜的刺激和局部压迫使咽部肿痛、恶心,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患者存在暂时性语言障碍,自己的想法及身体的不适无法与医护人员交流,因而出现烦躁、不配合治疗护理,甚至自行拔除各种管道。

1.2置管方式及种类:在非计划拔管中气管插管、胃管重置率高。意外脱管的几率:胃管>气管插管>尿管>引流管>中心静脉置管。

1.3导管固定方式欠妥:目前临床常规采用的各种导管固定方法为胶带缠绕、扁布带打结、透明贴、缝线固定。胃管、经口气管插管的导管固定贴或胶带易被患者的汗液、口腔分泌物污染而失去黏性,发生固定不牢;扁布带固定胃管、气管插管时常因患者头颈部活动而变得松脱;气管插管气囊漏气、充气不足、放气期间易在外力作用下致导管脱落;中心静脉插管、引流管未用缝线固定,以至患者活动时在较强的外力作用下脱出。

1.4未及时持续使用镇静剂:有资料表明,未及时持续使用镇静剂的患者自行拔管率高[2]。如气管插管患者因导管对咽喉壁黏膜的刺激和局部压迫、失声而感到恐惧,头颈部活动受限及护患沟通障碍而自行拔管。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因麻醉未清醒、伤口疼痛、口咽干燥、留置导管不适等原因处于躁动状态,易自行拔管,或因患者躁动时两手无意识乱抓,而拔除术口引流管等。

1.5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ICU患者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而无意识的拔管。对有拔管倾向的患者,如术后麻醉未清醒、言语表达不清的高龄患者、对留置导管极不耐受者,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限制患者活动,从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1.6医疗护理操作不当: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未妥善固定好导管。如进行口腔护理、吸痰或翻身更换体位时,动作过猛致导管被牵拉过度而脱出。

1.7健康宣教不到位:ICU患者因病情重,护士往往忽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患者对全身各种管道留置的意义认识不足。因而缺乏对自身所置管道的自我保护意识,常因不适自行拔管或自我活动时不慎意外脱管[3]。

2护理防范对策

2.1意外脱管危险因素的评估: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管道固定情况、耐受程度,不同部位置管对患者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2妥善固定导管 确定气管插管深度后用胶布或记号笔在导管外囊部的刻度上做标记,选择粘性,韧性,透气性较好的3M做交叉固定,再用扁布带“双字”结套在气管插管上,长度依据患者头颅大小,绕过枕后沿乳突或耳廓上在插管上系紧,再环绕1~2圈打结松紧以能容下一指,推动插管不滑动为宜采用此方法脱管率明显降低。尽可能使用牙垫,牙垫和气管插管不要绑在一起,防止病人吐出牙垫时带出气管插管[4]。经常巡视胶布有无失去粘性及时更换固定胶布或固定扁带。每班护士交接时,注意气管插管深度和导管的固定状况,对烦躁或意识不清的患者,要加强管理。

2.3气囊的管理 有充气囊时每2~4h放气1次,每次5~10min,放气前将咽喉部痰液吸净,期间防止患者咳嗽、翻身、躁动时插管脱出。可采用最小漏气技术,使每次机械通气高峰时,都有微量气体从气囊周围溢出。也可采用维持气囊压力在1.57~2.25Kpa(充气至鼻尖的硬度)。缠气管插管时要注意不要把气管插管和气囊管绑在一起,防止病人咬管时摩擦导致气囊漏气[5]。

2.4及时有效的肢体约束:气管插管的患者清醒时护理人员在充分评估置管患者耐受程度的基础上,对有拔管倾向或曾有拔管行为的患者在缺乏监管时给予约束肢体,并经常检查其可靠性。交换体位及特殊检查需松解约束时应扶持患者双手,以防意外拔管。

2.5合理使用镇静剂:对需长期留置气管插管的患者及术后留置各种导管躁动患者,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如芬太尼,力月西等),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减少呼吸肌做功而有利于治疗。

2.6规范护理操作程序: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躁动或不合作患者,应提高警惕,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必须约束好患者,不能粗心大意而让患者有放松约束的机会。在翻身、搬运等过程中,应将呼吸机管道从固定架上取下,随患者同步同向移动,以免被牵拉而脱出。经口气管插管者,需由2人进行口腔护理,一人于患者右侧,固定头部及插管,另一人于左侧冲洗口腔。每天护士交接班时应注意检查记录气管插管深度和导管的固定状况[6]。

2.7加强心理护理与宣教: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应加强宣教,讲解其所置导管的意义及脱管的危害,床上活动的注意事项。老年患者情绪变化无常,置管不适使患者处于易激惹状态,有效的触摸能安抚患者的情绪;对于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将患者常见问题做成文字卡片或图案卡片拿给患者看,指出所需要项目,加强沟通。

参考文献

[1] 徐商华,钱培芳. 重症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8.

[2] 陈晓华,樊凌云. 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5):619-620.

[3] 周健,王江粉,陈建芬,等. 机械通气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 中国临床护理,2011,3(3):113-114.

[4] 吴润娇,廖伟燕,区引兴,等. ICU机械通气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964-965.

[5] 王晓娜. ICU患者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 423-427.

4.非计划拔管根因分析 篇四

一患者因素 躁动与意识障碍

神经外科病人多有脑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症状,表现为躁动、易激怒、意识不清、幻觉等,导致患者自行拔管。有调查结果显示意外拔管事件中76.36%发生在夜间。夜间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二氧化碳潴留,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等精神障碍等导致大部分患者在睡眠状态拔管 不配合治疗和护理

神经外科患者往往患者住院时间较长,肢体活动障碍,有些患者对疾病好转缺乏信心使患者产生紧张、烦躁、悲观、绝望的情绪,造成意外拔管。疼痛、不适

气管插管患者无法说话或吞咽,咳嗽时有痰或异物感,留置胃管者可有咽部肿痛、恶心;留置尿管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急、尿痛等不适感,护理观察不到位

清晨、中午、夜间等人员少的时段容易UEX,可能与这几个时段护士只有1~2名,对患者的巡视观察不够有关。二医疗护理操作疏忽

部分护士对防止计划性外拔管经验不足,护理操作时:如更换体位,搬动患者时未能妥善固定好导管,动作过猛,致导管脱出。三导管管理方面的因素

1导管的材质、粗细、软硬度等不同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不同; 2管道的交接和检查工作不严

3导管固定欠稳,临床导管固定方法为胶带缠绕、扁布带打结、透明贴、缝线固定。但胃管、气管插管的导管胶带易被病人的汗液、口腔分泌物污染而失去黏性,引起固定不牢;扁布带固定胃管、气管插管时常因病人头颈部活动而变得松脱;气管插管气囊漏气、充气不足、放气期间易在外力作用下致导管脱落;中心静脉插管、引流管未用缝线固定,以至病人活动时在较强的外力作用下脱出。

4镇静、约束不当

对烦躁不安或意识不清的患者没有合理运用镇静剂。对烦躁或有拔管倾向的高危病人,如术后麻醉未醒、浅睡眠等朦胧状态病人未采取有效的肢体约束或因约束捆绑过松、位置过高或双手未被包裹等都可使病人解开约束带自行拔管。拔管防范

1加强宣教

1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比如通过手势,纸笔的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将呼叫器放置在患者易触到的地方,以增强安全感。

2做好患者及陪护的知识宣教,反复强调意外拔管造成的伤害和不良后果,并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管道管理的方法。3规范护理工作建立非计划性拔管应急流程及登记本。有针对性的制定交接班制度

4规范护士操作常规。约束、口腔护理、翻身、吸痰、移动等。对科室发生的每一例非计划性拔管均作讨论,分析脱管原因,改进操作流程。如:有人工气道的患者,把握吸痰指征,适时吸痰,是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喉痉挛、痰痂阻塞易引起患者缺氧、烦躁等不适而自行拔管;进行护理操作如:翻身、移动患者时,要妥善安置各种管道,避免管道被拉出。对于躁动患者,在搬运和翻身时一定要约束好患者后再进行其他护理操作。5根据病情合理用药

镇静治疗,对躁动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如正确应用地西泮、氯丙秦、力月西等。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缓解焦虑、恐惧等一些负性、不愉快的情绪。

6选择合适的管道,改进固定方法1选用材质柔软、管径细的新型材料,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7根据病人的身高、体型选择管道的型号,确定插管深度

5.icu非计划性拔管 篇五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作用。

方法:围绕ICU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高存在的问题,分析查找原因,成立CQI小组,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效果评价。

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较改进前显著降低(P<0.05)。

结论:CQI的应用明显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

关键词: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持续质量改进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180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116-02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不符合拔管指征或未经医务人员许可患者将气管插管拔除,也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1]。发生UEX的患者有可能由于过早拔管而终止其所需要的机械通气支持,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质量管理体系中得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的控制。我科针对2012年6~12月UEX发生率13.3%较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自2013年3~10月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气管插管病人进行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某二甲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6-12月及2013年3-10月所有机械通气患者17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6-12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90例)、2013年3-10月的患者作为实验组(81例)。

2方法

2.1成立CQI小组。CQI小组由本科护士长任组长,本科全体护理人员为组员。围绕ICU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高存在的问题,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效果评价统计学处理

2.2实验所得数据即实施CQI前、后非计划性拔管数,采用SPSS13.0医学统计软件对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实施CQI前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3.3%,实施CQI后为 3.7%,0.01

4讨论

4.1集体开会讨论实施CQI前12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4.1.1患者方面:①气管插管患者如镇静中断或者不足,气管插管对咽喉壁黏膜的刺激及局部的压迫、失音、无法吞咽等,造成患者不能耐受、烦躁而自行拔管。②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放弃治疗而设法自行拔除气管插管。

4.1.2导管因素:①导管气囊充气不足和气囊破裂是导管脱落的主要因素。②缺乏有效的导管固定。

4.1.3医疗护理不当意外拔管:①翻身、整理导管或搬运患者时,过度牵拉导致气管插管意外脱落。②进行口腔护理、吸痰等操作时,患者难以耐受,出现烦躁而自行拔管。③有研究显示43%的UEX发生在夜间,77%发生在护士不在床旁时[2],与护理人员疲劳、责任心不强,出现意外拔管有关。

4.2改进措施。

4.2.1气管插管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悲观、敌对等情绪,护士应开展心理护理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对于意识清醒者,护士必须主动耐心、仔细地向患者解释气管插管的目的、作用及自行拔管的危害性,避免自行拔管,同时讲解插管后的不适表现,教会患者减少刺激及不适的方法,如深呼吸、勿用力咬管等。对于清醒且有表达需求的患者,采用图片写字等交流方式,并将手语引入到护理工作中。必要时采用音乐疗法,听广播及听音乐等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4.2.2适时的镇静与镇痛,减轻患者的不适,减少人机对抗,有利于提高通气治疗的效果,同时减轻患者焦虑、躁动甚至谵妄、改善睡眠。护士要准确及时用药,保证镇静效果而又不过量。

4.2.3合理有效的肢体约束 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无论是否使用镇静剂,都应适当采取保护性肢体约束。

4.2.4选择良好的固定方法和有效的气囊管理。气管插管由原来的交叉固定改为“一”字型绕颈固定。护理人员应每班检测并记录气囊的压力,气管插管的深度。

4.2.5医护人员加强学习有关导管护理操作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在搬运患者、翻身扣背、口腔护理、医生治疗及床边拍片时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应2人甚至多人配合,指定1人负责气管插管,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注意适当调节呼吸机管道,防止牵拉插管,损伤患者气道黏膜,牵拉严重者可致气管插管的脱出。

4.2.6加强责任心。护理人员加强巡视,气管插管采用高危导管红色标签,标签上注明名称,日期,刻度,以防护理人员粗心或者疲劳时操作不当剪断气囊连线而导致UEX的发生。

4.2.7加强有效的气道管理。进行气道温湿化,及时评估患者的通气效果,按需吸痰,做好肺部物理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痰痂堵管而致UEX。

4.2.8及时评估,掌握拔管时机。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自主呼吸是否有力、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结果,做好记录,及时反映病情,配合医生做好程序化脱机实验,符合拔管指征的及早拔管。

4.2.9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依照患者数量、患者病情,适时调整值班人数,加强对特殊时间、特殊患者的护理人员的投入,对有可能发生UEX的高危患者必要时增加看护人员,防止UEX的发生。

5小结

加强气管插管患者的管道安全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卫生部提出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其中之一,气管插管患者发生UEX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一旦发生将延长住院天数、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在患者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增强的今天,还有带来医疗纠纷的隐患[3],所以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必须严防非计划性拔管。而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气管插管病人进行管理,可以降低气管插管病人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使医疗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保证患者安全第一位的同时也保证了自己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朱胜梅,金钰梅.住院患者意外拔(脱)管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6-258

[2]林蕾蕾,颜美琼.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8,8(5):69-71

6.icu非计划性拔管 篇六

意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气管插管患者的意外拔管风险及其家属满意度进行管理。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使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4.31%下降至1.78%,使得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由67.26%提升至90.94%。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同时对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非计划性拔管;PDCA循环管理模式;患者安全;家属满意度

PDCA循环是一种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质量管理的循环模式,是依照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的科学程序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系统。此方法最先是被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目前在医院管理、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临床护理研究和实践工作中也逐渐被广泛应用[1]。非计划性拔管指的是尚未达到气管拔管指征,未经医护人员的同意,患者及其家属自行将人工气道拔除或意外脱落,也包括医护操作不当而致的拔管[2]。非计划性拔管是机械通气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这可能会对患者造地进一步的损伤,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负担,亦或导致意外死亡;同时也会引起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的的不满,出现医患纠纷[3]。研究表明,非计划性拔管占据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很大比例。为了防止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减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安全,我院在管道安全护理中采用PDCA 循环管理法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时间顺序将我院ICU行气管插管且时间大于24小时的645例患者及其家属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具体如下:

对照组:选用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患者309例。男167例、女142例,年龄范围20-81岁,平均(52.1±12.4)岁,GCS评分4-12分,平均(7.7±3.3)分;机械通气25-87小时,平均(34.5±4.5)小时。疾病种类:重症肺炎73例,各类手术后17例,呼吸衰竭97例,重度脓毒症休克83例,脑血管意外35例,其他诊断4例。实验组: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患者336例。男184例、女152例;年龄范围17-80岁,平均(53.4±13.5)岁;GCS评分5-11分,平均(8.5±2.5)分;机械通气24-90小时,平均(35.5±2.4)小时。疾病类型:重症肺炎81例,各类手术后26例,呼吸衰 竭97例,重度脓毒症休克85例,脑血管意外42例,其他诊断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GC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工作程序;实验组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气管插管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规范管理。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率,分为发生与未发生两个维度。②采用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估,满意度主要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个维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PDCA 2.1 计划阶段: 主要包括收集资料、查找问题的原因和高危因素、针对原因制定改善措施等内容。2.1.1收集资料:

追溯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气管插管患者,总结发现在人工管道的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例如管道移位、阻塞、意外拔管等不合理和不安全的情况。也存在因治疗和护理过程的不如意和不顺利,使得医护直接相互埋怨指责,矛盾突出,同时医患关系也是很棘手的问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工作满意度不高。

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认知障碍、意识不清、高龄老人、不配合等气管插管患者在置管后进行初次的评估,其中评估内容包括认知能力、神志状态、年龄情况、身体状况、合作态度、生活需求及日常活动规律、病情用药情况、既往有无管道滑脱史等资料。

2.1.2查找原因:

(1)患者因素:患者通常采取的是被动体位,气管插管作为异物长时间的压迫和刺激咽喉壁黏膜,通常会导致患者疼痛、舒适度的改变,并且活动受限无法说话;部分患者会存在躁动不安或者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患者对气管插管的不舒适的程度、目的、作用等信息的不了解使得患者缺乏自我保护插管的意识,进而由于难以忍受人工气道或者意外的脱落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4]。

(2)护理因素:有的医护人员可能由于受到的培训不足,使得自身专业素养和责任感相对缺乏,未能达到该有的高度;部分异常烦躁的患者会因医护人员进行的上肢约束不当而摆脱约束后意外自行拔管;部分医护人员未能有效地进行评估意识不清或躁动的患者的危险因素,未能及时地使用镇静类药物;有的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时候动作过于粗鲁、活动幅度过大使得人工管道受到牵拉而意外脱落;有的护士不重视不良事件的报警或处理不当;护士未能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心理护理和教育教育工作[5],使得患者及家属过于

2检验。焦虑和对医疗工作的不满;人工插管固定的方式和程度的松紧也会对舒适度和牢固程度造成影响。由于以上的因素患者可能会因头部和躯体大幅度摆动致使气管插管脱落,出现意外事件。

(3)客观因素:ICU患者身上通常会有多条人工管道,因多次被动翻身护理而致管道移位、脱落、阻塞等[6];同时,医院现通常用普通的胶带固定管道会因患者的体液、汗液、呕吐污染物会使得粘性降低使导管滑脱;ICU病房的护理工作人员配置不到位,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患者的夜间和中午班次主动巡视不足使得超负荷的护理工作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1.2制定计划(plan):

计划指的是在行动和工作之前预先拟定一个实施方案,具体包括:工作的预期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具体如下:

(1)患者因素的干预。①为他们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尽量为患者及家属创造一个安全而舒适的治疗环境,例如减轻病室内外的噪声刺激,温度、光线和湿度怡人等,为他们提供环境方面的支持;医护人员应当正确评估患者的舒适度, 以期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如护理服务操作轻柔耐心,协助患者及家属采取舒适的体位,合理固定气管导管和牙垫等器械,以减轻器械对局部的损伤与压迫等。②实施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和家属有效的心理支持,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护理教育的宣传;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要耐心、细心,经常与患者及家属说话、肢体接触等,加强无声的交流,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向患者家属讲解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与理解,从而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对部分病情稳定、清醒的患者可以播放他们喜欢的音乐曲目,这可明显改善气管插管患者的身心状态,降低疼痛,减轻焦虑和烦躁等负性情绪,降低意外拔管的机率。

(2)护理因素的干预。①采取多种方式完善医院的管理体系,规范服务的操作流程,进而加强规范医护人员的管理[7]。定期召开护士会议和论坛,大家一起讨论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共同商讨对策,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加强业务学习,加强护理工作的指控管理,提高护士的责任心,教授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合理使用镇静剂的方法、发生意外拔管事件后的正确评估和紧急常规处理等内容,以提高服务的质量。②在固定人工管道之前,医护人员要保持患者面部的清洁和干爽,正确固定气管切开导管和气管插管,多次检查并及时更换固定带和固定胶布;护士每次交接班的时候都要仔细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和导管的固定状况,及时清除患者的分泌物,若发现胶布和或固定带潮湿或松脱应当及时更换,并着力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使他们身体经常处于舒适的体位。③针对患者的意识状况和心理情绪状态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要注意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约束的目的、意义及作用,确保松紧适宜。

3(3)客观因素的干预:①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护理人员的数目以确保护理工作安全并对低资质的护士进行护理技能培训、评估技巧培训、镇静剂应用、认知培训、镇静效果评估培训等,以保证护理质量[8]。②加强高危时间段的巡视工作,主要为增加巡视次数,观察人工管道的深度和固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阻止并上报;发现意外事件高危个体应在其床头卡处加以备注以引起护理人员的格外关注和检查。③采取妥善的固定气管插管的方法。双条胶布应采用“8”字交叉固定方式,对于部分意识清清晰、活动范围较大的患者,应使用扁带绕颈式的固定方法,这种固定方法可以大致解决因胶布潮湿脱落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医护人员节省操作的时间。2.2 实施阶段(do):

护理管理部门的导向作用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十分重要,尤其是护士长更需要熟悉各项护理服务的标准及流程,这样能使实施者明白需要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去做。护理管理领导者们要把相应的工作计划、注意事项和评估标准等资料打印好,确保分发到各个护士手上,并且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对展开学习。护士长对护理工作进行宏观的调控,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经管路滑脱评估后确认为高风险的患者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实行责任到人,要严格落实床头交班等各项防范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班班交接,从而增强每个人的护理质量意识;若发现意外拔管事件,责任护士要及时与患者及家属签订《人工管路意外脱落风险告知书》,并且立即对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以阻止和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实行综合的护理方式,加强心理护理,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2.3 检查阶段(check):

建立气管插管患者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责任组长、护士长、责任护士等人员组成,并由责任护士们全面负责实施非计划性意外拔管风险患者的评估和防范措施;责任组长们负责对患者护理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提出防范措施和进行指导合理应对;护长组织对护理质量、态度和防范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做好记录以用于例会和培训期间点评分析。2.4 处理阶段(action):

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召开评估分析座谈会,就非计划拔管事件的防范情况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结果展开分析、探讨和总结,对成功的经验进行表扬和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出解决措施,并继续追踪改进措施的实效情况,尽量做到质量的标准化[10],以确保防止类似意外的再次发生,将讨论结果汇总后上报上级护理部,同时,把相关措施和建议反馈给具体的个人,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继而自上而下的负反馈系统,如此反复,使得PDCA循环模式可以持续不断地运行。3结果

3.1 PDCA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对照组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气管插管患者309例次,共记录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14例次,非计划拔管率为4.31%,其中女性6例次,男性8例次;运用PDCA循环管路模式的实验组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气管插管患者336例,共记录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6例次,非计划拔管率为1.78%,其中女性2例次,男性4例次。结果显示,采用PDCA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下降明显,χ2 =3.8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注:*表示P<0.05 总数 309 336

非计划性拔管 例数 14 6

百分率 4.31% 1.78%

χ2

3.85* 2.2 PDCA实施前后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为67.26%;实验组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家属的满意率为90.94%,实验组满意度提高明显,χ2 =6.4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注:*P<0.05 总数 309 336

满意度

例数 281 226

百分率 90.94% 67.26%

χ2

6.42* 4.讨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对评估结果进行处理后,对成功的经验给予肯定、推广和加以标准化,对面失败的经验教训加以分析总结,把未能解决的问题投入到下一个循环管理当中,目前已成为实现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提高的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中我们将PDCA循环管理运用在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中,结果显示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概率,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由此可见,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同时对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作用,适合广大医护人员加以推广并运用于各项护理实践中。

7.icu非计划性拔管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94例气管插管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其中研究组47例, 男女比例34:13, 年龄25~82 (58.27±24.49) 岁;对照组47例, 男女比例35:11, 年龄28~86 (59.52±25.86) 岁。两组患者中,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年龄52~86岁, 多发伤患者年龄29~72岁, 脑出血患者年龄35~87岁, 农药中毒患者年龄25~81岁, 脑外伤患者年龄38~67岁, 全部患者男女比例3:1,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病症情况等基数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插管方式均为经口插管;签署相关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书;无应用相关药物的禁忌证[2]。排除标准:不配合治疗与护理方案实施者;资料不完整者[3]。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案, 用大牙垫方式妥善固定导管位置, 保证导管不会自行滑动, 并时常观察导管管道畅通情况, 保证患者良好的呼吸情况;还需定时检查患者肺部呼吸音情况, 为患者进行充分的给氧措施[4]。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予以综合的护理干预, 进行充分的心理干预, 为患者耐心介绍人工气道插管的效果与目的, 并向患者分析自行拔管对病情的危害, 耐心与患者沟通病情, 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抑郁与紧张情绪;针对术后出现疼痛或无法忍受气管插管导致焦虑、紧张的患者, 护理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镇静药物, 减轻患者对气管插管的不适, 有利于治疗效果;护理中还可通过音乐播放、睡前故事等形式, 并保持患者舒适体位睡眠, 促进患者的睡眠、提高休息质量, 促进恢复情况;术后恢复期护士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按摩, 注意按摩轻重, 不使患者感到疼痛, 并根据患者长期卧位情况缓解患者的肌肉松弛情况, 帮助患者活动肢体。

1.4 疗效观察指标

采取SCL ̄90因子评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 详细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5]。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采用±s表示数据资料, χ2检验计数资料, t检验组间比较, P<0.05时,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后SCL ̄90因子对比

观察两组患者SCL ̄90因子评分情况, 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附表。

2.2 护理后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对比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非计划性拔管情况, 对照组9例 (79.15%) 非计划性拔管, 其中6例 (12.77%) 自行拔管, 3例 (6.38%) 导管松动;研究组2例 (4.26%) 非计划性拔管, 1例 (2.13%) 自行拔管, 1例 (2.13%) 导管松动。比较结果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气管插管方式是ICU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常规救治方法, 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 气管插管一般经口鼻将置入。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包括气管内插管即时并发症、留置气管内导管期间并发症、呛咳、支气管痉挛、非计划性拔管、喉痉挛、气管狭窄等,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气管插管的常见严重并发症, 虽然非计划性拔管不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但通过反复重复插管, 中断了患者所需的机械通气, 并在反复插管中增加了感染几率, 逐步使患者呼吸衰竭病情恶化, 最终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6]。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一般分为自行拔管或意外拔管, 由于ICU气管插管患者一般需要进行长期卧床休息, 患者常会出现精神状态不佳、焦躁、抑郁情绪, 在患者休息过程中气管插管会影响患者的休息状态, 在患者精神不清或情绪不佳状态的情况下, 会对气管插管产生较强的不适感, 经常出现患者自行拔管的情况, 患者反复多次自行拔管则会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并发;另外由于气管插管一般经患者口鼻置入, 患者休息中通过翻身、转头等动作会使气管插管松动, 而导致气管插管的意外性非计划性拔管并发。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案, 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干预与生活干预, 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与不适感, 并加强患者对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认知, 有效减轻了患者自行拔管情况的发生。

根据研究结果, 经不同护理方案后, 观察两组患者的SCL ̄90因子情况,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各项心理状态与躯体化情况明显改善, 未出现明显的抑郁、恐惧与焦虑情绪, 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出现2例 (4.26%) 非计划性拔管, 明显优于对照组9例 (79.15%) , 表明两组患者在不同状态的心理情况下, 综合全面的护理敢于可提高患者对非计划性拔管危险性的认识, 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并在护理过程中妥善固定气管插管, 有效减少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自行拔管与意外拔管情况。另外, 为进一步促进ICU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ICU护理干预还需要配合适当吸痰训练, 掌握吸痰准确时机, 运用正确的吸痰技巧, 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制定详细的吸痰训练计划, 以促进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情况, 优化气管插管患者综合护理效果, 医院应将此作为ICU气管插管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进一步研究内容。

综上所述, ICU气管插管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情况, 促进患者呼吸畅通, 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梁金仙.ICU气管插管清醒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 (z2) :135.

[2]王茹春.EIc U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 2012, 23 (8) :155.

[3]朱姝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特征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8) :8-10.

[4]罗德生.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16) :1259.

[5]马洁葵.强化护理干预策略对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3, 28 (2) :357-358.

8.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篇八

【关键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49-02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是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增加再插管的风险,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可造成气道损伤,病情加重,甚至呼气停止而危及生命[1]。我科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65例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对这65例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无一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26至88岁,其中外伤术后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感染32例,脑出血或脑梗死5例,酮症酸中毒4例,重症胰腺炎5例,心律失常或冠心病3例,肺纤维化5例,均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通气时间为1到10天。

2 护理干预

2.1 加强心理护理

清醒患者因为环境的陌生,机械通气和有创插管等刺激,极易产生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而自行拔管。首先对清醒患者主动介绍监护室环境和封闭式管理的意义,消除其紧张不安的情绪,同时解释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目的和意义,讲解自行拔管的后果,取得患者的配合[2]。

2.2 解除沟通障碍

由于气管插管患者插管的缘故不能说话,首先告知患者无法说话只是暂时的,教会患者用手势表达简单的生理需要,或者通过写字来表达。无书写能力的患者提供图文并茂的卡片。

2.3 有效的固定

气管插管的外固定的牢固性是防止意外拔管的重要保障。临床上常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固定器,如果没有气管插管固定器时可以用牙垫来代替,牙垫可以防止患者咬合气管插管,还可以起到协助固定的作用,最后用寸带把气管插管和牙垫一起系紧再系于患者的脑后。注意气管插管固定时的松紧度不能过紧或者过松,过紧会勒坏患者的皮肤,过松容易导致气管插管活动,增加脱出的机会。同时注意患者翻身时不要牵拉气管插管,每班交接气管插管的深度,及时调整。

2.4 保持气道通畅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喉痉挛,痰痂阻塞易引起患者缺氧和烦躁。喉痉挛大多是由于呼吸道的分泌物粘稠,量多引起,也可于吸痰时引起。适时有效的吸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吸痰方法不当,吸痰过于频繁都可以引起缺氧,粘膜受损,还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正确掌握吸痰指征如出现咳嗽,痰鸣音,气道压力过高时尤为重要。吸痰前,充分吸纯氧,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时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患者的面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所表现的痛苦程度,以此作为停止吸痰的指标[3]。加强气道湿化,防止痰痂形成。呼吸机的湿化罐常规开启,使送气温度达32至37摄氏度,吸痰前应该给予气管滴药稀释痰液,每次2至5毫升。

2.5 适当的约束

首先评估患者的意识,昏迷的患者一般不用约束,其他患者都应该在气管插管开始时就给予保护性约束,包括术后麻醉未清醒患者,因为可能在苏醒过程中发生躁动而发生意外拔管。对明白气管插管重要性而且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日间可以解除约束,但夜间也要约束,因为患者在睡眠中容易出现神志恍惚,容易发生意外拔管。约束带放置的位置不能距离患者的头部太近,床头不可以摇得太高,因为太高,患者的手容易够到抬起的头部。同时约束时也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选用带有棉垫的约束带最适当。当患者侧卧位时,患者的双手可以系在同一侧,双臂间放个枕头,约束带系在床栏上时要留一定的活动空间,并且要勤观察双手的血运情况,如上肢有无水肿,皮肤有无颜色改变,皮温是否正常等。

2.6 有效的镇静和止痛

气管插管对患者咽喉部位粘膜的刺激和压迫,使患者难以忍受,烦躁不安。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如咪唑达仑,咪唑安定等持续静脉泵注,以减轻患者不适。尤其手术后患者,通常伤口疼痛,应该积极给予止痛治疗。另外护士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在进行吸痰或口腔护理等操作以及其他治疗时可以暂时调快泵注速度。

2.7 有效的评估

班班评估气管插管患者的脱管风险,对脱管高风险的患者尤为重视,有条件的话安排专人看护,防止意外拔管。

2.8 有效的培训

护理部应该定期培训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从意外拔管的病例中总结经验,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提高对意外拔管的重视。

3 小结

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是危重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它成功地抢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但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适。再加上陌生的环境,以及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语言沟通障碍,睡眠的紊乱等很多因素,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不安,从而容易导致自行拔除气管插管,无形中增加了再插管的风险,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延长了机械通气的时间,延长了留住监护病房和住院的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沟通,牢固的固定,气道的护理,适当的约束,有效的镇静止痛以及有效的评估和培训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能配合治疗,成功杜绝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文静,杨海燕,刘汉.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19(2):37.

[2]王晓弥,沈富女.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1,35(3)433:~434.

上一篇:函数极限题型与解题方法下一篇:21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