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教案(8篇)
1.汉语修辞学教案 篇一
对外汉语教案:汉语学习中修辞部分的讲解要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在课堂中讲解关于汉语语法方面的的知识点,其中就会牵涉到修辞,关于修辞的讲解,在对外汉语教案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和准备:(对外汉语教案) 修辞和修辞学习(对外汉语教案)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一词通常有四种含义: 第一,指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例如: 我们说话、写文章,都要讲究逻辑、语法和修辞。 上例中的“修辞”就是指修辞本身,即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第二,指修辞活动、修辞行为,即对语言进行的调整或修饰加工。例如: 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就不能达意。 上例中的“修辞”(动词)指的就是修辞活动、修辞行为。 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不是消极的,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在追求最佳表达效果,这种针对不同的表达内容和语境,选择最恰当最完美的形式,以便取得语言的最佳表达效果的活动就是修辞活动。例如: ①从此就看到许多〔新〕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号内的字是修改时删去的字,下面加有“・”号的字是修改时加上去的字。下同。 ②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的摆〕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硕果。 ③蚕的小小的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用的原料是桑叶。 修辞活动是具体的,多变的,但在千姿百态、形形色色中却包含了稳定的、共同的、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的东西,即规律性。这规律性就是人们一般说的修辞。如“思想感情的潮水”、“知识的海洋”、“生命之树”、“想象的翅膀”、“革命的火车头”、“思想的火花”等,尽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不同,使用的词语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同,但它们有共性。表现在:都是比喻,都有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拿本体去修饰喻体,构成“本体――的喻体”的格式,都十分生动形象。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一视同仁地为人类交际服务,谁都能掌握它,谁都能运用它。 第三,指修辞现象。例如: 上例中的“修辞”指的是修辞现象,即对语言进行调整或修饰加工的语言现象。修辞现象是对语言进行修辞活动的成果,是修辞活动的最终语言表现形式。例如:“我们喜爱祖国”中, “喜爱”用得不当,应改用“热爱”,这就是对语言进行了调整的语言现象,即修辞的现象。这种把错的.改对了的修辞的现象,有人叫做消极修辞(又叫规范修辞、一般性修辞);又如把 “少先队员在做好事”改为“红领巾在做好事”,这也是对语言进行了修饰加工的修辞现象,用“借代”这种修辞格把“少先队员”说成“红领巾”,使语言更生动形象。这种把“对”的改“好”的即改得形象生动的修辞的现象,有人叫做积极修辞(又叫艺术修辞、特殊性修辞)。 第四,指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即修辞学。例如: 我们要学点语法、修辞。 王先生是搞语法的,张先生是搞修辞的。 以上两例中的“修辞”都是指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修辞学是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它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以修辞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讨修辞活动中的各种规律、方式以及效果等。 修辞的成败,除了取决于是否切合题旨、是否切合语体外,还取决于是否适应语境的需要。适应语境,就是要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灵活恰当地选用语言材料和表达手段,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陈望道先生说得好:“语言文字的美丑全在用得切当不切当:用得切当便是美,用得不切当便是丑。” (二)修辞的基本要求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上来说,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取得语言运用的最佳表达效果,那就应该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简练,这也是修辞的基本要求。(对外汉语教案) 更多对外汉语教学信息请点击:www.mandaringarden.org/chinese/2.汉语修辞学教案 篇二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凭空产生, 它必然同它赖以产生的环境达到深层次的融合。汉语修辞也不例外, 它的产生以及特性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处事方法等影响, 并具有了相应的特性。这就是中华民族很注重从整体、全局的角度把握事物, 却缺乏具体形象思维能力, 重综合, 轻分析, 强调整体性、和谐性、辨证性的修辞特性。
一、汉语修辞的辩证精神
对立统一观点是中国人看待事物的一个基本原则。《论语·子罕》曰:吾有知乎哉?吾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者, 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鄢。两端就是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老子非常强调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他说:“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依,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对。”“故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 非常注重这一点, 事物要求对称, 成双成对, 尤其是新年贴春联:春回大地春光美, 喜满人间喜事多。正如朱光潜所说:“用排偶即文, 心中就无形的养成了一种求排偶的习惯, 以致观察事物都处处对称, 说道‘清山’, 便不由你不想到‘绿水’, 说道‘才子’, 便不由你不想到‘佳人’。”这种二元对立的辩证思维模式, 造成了语音的平仄对仗, 句式的参差错落, 构成一种音乐、变化之美。“成者王侯, 败者寇”, “刚自取折, 柔自取束”, “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一时风平浪静”, “马善被人骑, 人善被人欺”语言明白易晓, 却形象生动, 含义深刻, 催人深思。
二、汉语修辞的和谐性
汉字是表意文字,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含义丰富的符号。中华民族是向往过着一种祥和、平静、温馨、恬淡田园牧歌式的民族, 反映到文学艺术修辞理念中, 便自然地带有这种生活方式和格调的印迹。中国的文学作品讲究结构的匀称、文风的优美、语言的和谐, 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讲究心物的交融, 物我同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大自然的大地山川, 花鸟虫鱼, 都与人一样, 有了生命, 有了感情。因此才有了:“我见青山多妩媚, 青山见我应如是”,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庄公梦蝶”这种物我两忘、圆融交汇的和谐境界。
3.汉语修辞学教案 篇三
语言要素修辞认为,一切修辞活动都必须利用语言因素,修辞要研究怎样为表达动机的需要,适应具体语境,活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种因素的具体手法,于是就有了对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语言三要素修辞阐释各大方言的特色和差异,阐释人们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而选择不同表达形式时所采取的修辞行为。
一、语音修辞
语音修辞包括语音的音律、节奏、平仄、押韵、叠音以及音节的配合、协调等,方言语音修辞亦如此。因各方言之间语音差异较大,所以利用语音进行修辞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如方言山歌的押韵,儿歌《哭脸巴》(益阳方言):
哭脸巴,炒油渣,
跑得后背园里摘黄瓜,
黄瓜脚底一条蛇,
吓得哭脸巴地下爬。
益阳方言“蛇”念la,故这首儿歌用益阳方言念琅琅上口,押a韵,若用普通话或粤语等方言念则不押韵。
除语音韵律之外,各地语音避讳的修辞现象也不少。不管是普通话还是方言,我们都能找出一些不符合该语言(方言)语音发展演变规律的例外现象。在这些例外读音中,有一部分则是因为人们的修辞需要而采取修辞行为的结果。最常见的就是人们为了避讳而改变个别字的读音,使它背离了语音的发展规律。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到“‘戊’字本来属侯韵去声,和‘茂’字同音,现在不但北方话,连各地方言也都读如其所读的‘务’字。……据五代史所载,梁开平元年(907),由于避讳,改日辰‘戊’字为‘武’”,避讳的需要使“戊”字读音发生了不规则变化。普通话“鸟”字,其音韵地位为古端母字,按其语音发展演变规律,在普通话中应读为[t]母,但现在我们通常读为[n]母,这是因为若读声母[t]就与男性生殖器“屌”字同音,所以在指鸟类的“鸟”时其声母读[n]而不是[t],“鸟”字的读音发展与其它古端母字今声母不同而成为例外字,这是人们为了避讳而采取修辞行为以改变读音的结果。同样的避讳修辞行为在方言中也存在。如粤语“始”字本为古书母字,按粤语古止摄书母字的语音发展规律,其声母应为[s],但若读为[s]声母则与“屎”字同音,故“始”另辟蹊径,读为[tsh]声母了。又如因“空”和“凶”字同音,故“空屋出租” 粤语区人们往往写成“吉屋出租”,而湘语、吴语等其他方言因语音不同所以不存在这一避讳。各方言中根据各自的语音特点与社会心理而有不同的避讳行为。
以上所说的语音方面的不规则变化,即语音变异现象,这正是人们修辞行为的具体体现,因为有了避讳的心理动机,人们就利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客观语音世界,以达到理想的修辞效果。其实方言中的很多特例、变异现象,与人们修辞不无密切的联系,相信从修辞学的角度去解释某些方言变异和特色将会有所收益。
二、词汇修辞
在词汇修辞方面各大方言也有各自的特色,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同义形式的选择上。普通话同一语义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往往使用不同的词表示,方言亦如此,如称谓,不仅有一般的、约定俗成的称谓,在表示亲昵或憎恶时又会使用其他同义形式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如在涟源方言中小孩叫“细各唧”,当小孩子很调皮时,为表示喜爱或者假怒时会说“鬼崽唧”;粤语广州话“父亲母亲”面称与背称不一样,面称多用“阿爸阿妈”,背称则多用“老豆老母”。在方言礼貌用语和骂人用语中也常常利用同义形式来达到表达不同目的需要。在此,笔者想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方言词汇修辞的地域特色和差异。
1.从方言词语的形成方面,即语素的组合搭配上来看方言修辞的特点
不同地域的人们往往利用各自的认知观来创造一些新的不同于其它方言的词语,这一点可以用以下的例子来说明。在东南各大方言中都存在用“公”、“牯”或“雄”等字表示雄性动物,用“婆”、“嫲”、“乸”或“娘”等表示雌性动物的现象,如湘语“鸡公(公鸡)”、“鸡婆(母鸡)”,客家话“鸡嫲(母鸡)”等。随着方言词汇的发展,这些字表示性别的意义慢慢地泛化和虚化,一些无性别区分的生命体也加上了这类字作为词尾,如粤语“虱乸(虱子)”。同一种无生命体事物加表示雌性的词尾还是雄性的词尾,各方言有所不同。例如,指称“拳头”福州话用“拳头母”,涟源方言用“(手)锤公”;指称大拇指,上犹、南康话用“手指婆”,梅县话用“手指公”,同一事物选用了不同的词尾来表示,这与人们的认知、思维不无密切的关系,这种同义形式的隐喻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人们的一种修辞行为。
2.方言词汇修辞还可以从一些基本词汇的差异来体现
同一语义在不同的方言中显示出不同的特色说法,有的词甚至在同一种方言中都有多种表达方式,如“傍晚”在苏州话里有四种说法:黄昏头、夜快、垂夜快、断黑快;“死了”在梅县话里有六种说法之多:老寿、过了身、断气了、死撇、过岁了、死了。“聊天”济南话说“拉呱儿”, 苏州话说“大讲章”,广州话说“打牙骹”,长沙话说“扯四季卵谈”,这些都说明各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角度不同,命名也就不同,有的是为了突显事物的特点,如太阳叫“热头”,突显它的热;有的为了避免太直露,如“死了”说“过了身”;有的是为了表示事物与本土事物的不同,如“土豆”叫“洋芋头”,“水泥”叫“洋灰”、“红毛泥”等等,“洋”、“红”等字眼都说明这些事物是外来的。同义形式在不同的方言中的表现显示出各自的方言地域特色,也可以说是各方言区人们的一种修辞行为,人们利用自己的认知来指称事物,通过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达到各自的交际、表达的效果和目的。
三、语法修辞
利用语法进行修辞的现象在方言中也很多见,比如各大方言在构词的特点、句式的选择、语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都依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语法和修辞密切相关,下文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方言差异与语法修辞在各方言中的表现。
各地汉语方言小称(指对某些具有“表小”功能语言现象的概称)的表示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体现了各自的方言特色。比如,晋语中用重叠的方式表小称,“刀刀”指小刀儿,“碟碟”指小碟子,“酒盅盅”指小酒盅;徽语中以带儿化-n尾作为小称形式,如“燕”:ia:n24;吴语中以加词尾“子”或“儿”的形式表小,如“手拇子”、“蛾子”、“小伢儿”等;湘语(娄底话)中多用加“崽唧”词尾来表示小称,如“猪崽唧(小猪)”、“牛崽唧(小牛)”、“凳崽唧(小凳子)”等;粤语中多用加“仔”来表小称,如“亭仔(小亭子)”、“猫仔(小猫)”、“强仔(小强,人名)”。以上各方言中均以自己独特的形式来表示人、事物的小称,通过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满足了各地人们的表达需要,达到了各方言表达喜爱、亲昵或讨厌等感情色彩的修辞效果。正因为方言的丰富多彩和地域特色,人们才可以利用语法修辞去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不只小称如此,量词的选用也体现了语法修辞的地域特色。例如与“针”搭配的量词,粤语中说“一眼针”,湘语中说“一口针”,潮州方言中说“一支针”;又如粤语“一双鞋”说“一对鞋”,“一双手”说“一对手”,在湘语和潮州话中“一双鞋”、“一双手”则都用“双”做量词。对同一事物选用不同的量词,说明各地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他们往往选择自己认为更形象、更好的语言形式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上文从语言三要素对方言修辞进行了一些举例分析,其实在此之外,修辞行为在方言语料中、在方言区人们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也大量存在。如各地方言不同的谚语、歇后语、民间故事等等,都蕴含人们的修辞行为。
[1]《汉语修辞学》,王希杰著,商务印书馆,2004.[2]《认知修辞学》,陈汝东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3]《汉语方言词汇比较差异比较研究》,董绍克,民族出版社,2002.
4.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篇四
姓名: 年级:
学 号:
学习中心:
—————————————————————————————
一、分析题
1.指出下列词语的构成方式
说明(合成词)砖头(单纯词)化学(合成词)月亮(单纯词)革命(单纯词)鸟儿(单纯词)董事(单纯词)雪白(合成词)太太(单纯词)
2.分析下列单位,将他们分别归入词和短语,并简要说明理由
老鹰-老照片 木头-撞头 甘苦-雨雪 白菜-白布 雪白-雪堆
词 老鹰 木头 白菜 雪白
短语 老照片 撞头 甘苦 雨雪 白布 雪堆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词性。(1)他过分激动。(副)(2)你买了多少礼物?(代)(3)里面黑咕隆咚的。(代)(4)任何事情都应该尽力去做。(代)(5)将来一定属于你们。(代)4.辨析下列各组词,从作句法成分和组合能力上说明它们的语法特征。(1)友好-友谊 答:“友好”和“友谊”这两个词的语法功能不同,“友好”前面可以加“不”和“很”,而“友谊”不行。我们可以说“很友好”、“不友好”,但不能说“很友谊”、“不友谊”;“友好”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两国人民非常友好)和定语(友好邻邦),“友谊”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友谊第一)和宾语(增进友谊)。根据它们的不同功能,我们说“友好”是一个形容词,“友谊”是一个名词。(2)特别-格外 答:“特别” 强调特征与其它不同。可作形容词,例:她很特别;也可作副词,例:今天特别冷。“格外”是副词,强调与一般事物属性不同意。
5.区别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说明各组内词,哪些是兼类词,哪些同音词,哪些是词类活用。(1)这是一个误会/别误会了我的意思 兼类词
(2)苹果两块钱一斤/现在的一斤相当于古代的一百钱。同音词(3)他比阿Q还要阿Q。词类活用 6.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关系。
简单明了(并列)简单极了(补充)勇敢一点(补充)忍住悲痛(动宾)7.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有歧义的请作多种分析。
答:(1)对 校长的 讲话 进行 批评(2)发现 敌人的 哨兵 叫 王平
第一句没有歧义。第一句是个状中结构。对校长的讲话是介词短语做状语,其中校长的讲话可以划分出定语校长和中心语讲话。进行批评是中心语,应该是个连谓结构。
第二句有歧义。可以做两种分析:
1、主语:发现敌人的哨兵。谓语:叫。宾语:王平。主语又可划分为,定语,发现敌人,中心语,哨兵。主语中的定语有可以分为动语,发现,宾语,敌人。
2、动语:发现。宾语:敌人的哨兵叫王平。宾语再划分为:主语,敌人的哨兵。
谓语,叫。宾语,王平。主语再划分为,定语,敌人,中心语,哨兵。8.区别下列两组短语,证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1)读三遍——读三篇(2)明天春节——明天完成 答:(1)“读三篇”是述宾结构,“三篇”是名量词,修饰的是它后面的名词性的词。
“读了三遍”是述补结构,“三遍”是动量词,修饰的是它前面的动词、形容词性的词。(2)“明天春节”是主谓结构。“明天完成”是偏正结构。9.请写出下列歧义短语的意义和类型
(1)菜不热了:菜凉了(主谓)菜不用加热了(主谓)(2)出土文物:出土的文物(偏正)出土了一件文物(动宾)
(3)没有买票的:没有人买票(动宾)还没买票的人(偏正)
(4)在火车上贴标语:在火车皮上贴标语(动宾)在火车里贴标语(动宾)10.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
(1)看来不会下雨了。(插说语)
(2)爱祖国、恨敌人是战士们的共同特点。(双主语)
(3)这女孩手冻僵了。(主谓谓语)(4)你能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主谓主语)
11.用划线加注法分析下列复句,并指出层次之间的关系。
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上的实际需要相联系,|| 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 如果 并列 并列 不是为人民所掌握,| 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也是不起作用的。假设(条件)让步 12.分析下列有语误句子,指出其原因,并改正。(1)老张的衣服比老王的衣服做得好。(老张的衣服比老王的做得好。)(2)林冲在高衙内派人一次又一次害他性命时才走上反抗的道路。(林冲在高衙内一次又一次派人害他性命时才走上反抗的道路。)
(3)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而且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
(4)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此次展览主办方深感头痛的问题。(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遭盗窃,这是此次展览主办方深感头痛的问题)13.下列广告词很有特色,指出它们在修辞上的特点。
(1)钻石音响-音响中的钻石(比喻)
(2)××牌蚊香,默默无“蚊”的奉献。(双关)
14.分析下列两个句子,指出它们用了什么修辞格,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1)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借喻)(2)感情的激流已经在胸中奔腾多日,眼看就要破堤而出了。(暗喻)
答: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关联想来揭示事物的特征,以达到渲染气氛,将情感与形象融为一体的目的。15.分析两面两句话,它们都可有两个意思。请问:它们都是双关吗?为什么?
(1)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答:这句话是歇后语,是双关。第一个意思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按照歇后话的原则,就是每个字都有本身的意义。有外甥则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第二个意思是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当然是找大了了。所以就是大人丢了。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人,丢人了。
(2)我想起来了。
答:这句话有歧义,不是双关。第一个意思是我想起床了。第二个意思是我想起某事了。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现代汉语语法?与古汉语语法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现代汉语语法是现代汉民族使用语言的方法,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现代汉语中很多词的意思,是由古代汉语的词意延伸而来,与古汉语语法相比,现代汉语具有以下几点变化:
1、词义缩小,如“鲜美”,古时候能修饰色彩、味道,现代汉语里一般表示味道;还有“妻子”,古时候是妻子和儿女,现在是女性配偶
2词义扩大:如“江”古时候就是长江,现代汉语里能泛指大河 3词义转移:“无论”在古代汉语里是不知道的意思,现代汉语是连词,表示假设
2.什么是语素?现代汉语语素有什么特点?
答: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语素有两个特点:一是最小、不能再分割了;二是有意义。
3.什么是语法意义?请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答:语法意义是指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例如,“大”和“眼睛”这两个词各有自己的意义,组合成偏正结构“大眼睛”以后指明这是“大”的“眼睛”,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眼睛?”这些都是组合所带来的语法意义。如果把同样的两个词组合成主谓结构“眼睛大”,“大”就不再是修饰“眼睛”,而是说明“眼睛”具有“大”的属性,回答的问题也相应地变成了“眼睛怎么样?”这是主谓结构给这两个词增加的语法意义。就某一结构组合中的某一个词而言,它同时具有词义和语法意义,例如在“眼睛大”中,眼睛具有“被说明的对象”这样的语法意义。如果我们不了解语法结构的意义,即使句子里的每个词都认得,还是不能正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4.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差异有哪些?
答: 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区别在于
1、形容词可以充当谓语、定语、状语或补语等句法成分;区别词只作定语修饰名词,不能作其他句法成分,只有加上“的”组成“的”字短语后才能作主语和宾语,所以区别词也称作“非谓语形容词”。
2、形容词可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
5.现代汉语里所有动词都可以重叠吗?重叠动词的语法意义是什么?
答:不可以。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种动作方开始与继续地进行,又表快完成之趋势,可用重叠法。
6.如何区别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
答:1.看这个词能否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时间名词属于名词,它必然具有名词的属性,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比如“现在是五点钟”中的“现在”充当了句子的主语,“昨天是星期天”中的“昨天、星期天”分别充当了句子的主语和宾语,而“今天的中国人,已不再是东亚病夫”中的“今天”则充当了句子的定语。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等,是不能作主语、宾语的。
2.看这个词能否与介词组成介宾短语。时间名词一般都可以与介词组成介宾短语,而时间副词则不能。比如“在当今,这种规象是不足为怪的”中的“当今”,就是如此。
3.看这个词能否受其他词类的修饰。能受其他词类修饰的是时间名词,时间副词不能受其他词类的修饰。比如“去年的今天,我们是在客栈里”,“美丽的春天,鲜花盛开”,这里的“今天、春天”都是时间名词。
7.兼语短语的特点有哪些?
答:兼语短语最早叫“递系”短语,是一个动宾短语套上一个主谓短语的复杂短语。如:在“叫你去”中,“你”兼作“叫”的宾语和“去”的主语,因此叫“兼语”。兼语短语里的两个动词不属于一个主体,而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主体。这一点是与连谓短语不同的。兼语短语有一点值得注意:必须弄清,动词1和动词2之间的语义关系。如果仅从兼语短语的第一个动词来看它的特点,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动词1有使令意味;二是动词1通常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动词;三是动词1是“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的。例如:兼语短语里的兼语对于后面动词2来说,也不仅仅是施事,还可以是受事以及相关的事物等。
8.请举例说明谓语与词类的关系。
答:一般来说,充当谓语的大多是动词,按词在造句中的不同作用而分出来的类一般称作词类。现在一般将汉语的词类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十二类。也就是说谓语一般是由词类中的动词来充当的。比如说“某某参加考试”,则参加是动词作谓语,而某某是名字做主语,考试是名词做宾语。
9.中心词是谓词的偏正词组都是谓词性的短语吗? 答:不是。
10.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层次分析法,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单位(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成分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由于切分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二分,所以层次分析法又称作“二分法”。语法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符号序列。线性排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或写出的形式。但是语法结构却是有层次性的,层次是指句法单位在组合时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先后顺序。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将一个句法单位(联合短语等由多个直接成分组成的短语除外)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的句子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小的语法单位是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大的语法单位是由小的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本身又可以成为更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的直接成分。切分过程中应注意:①第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后面便容易全都切错。②必须逐层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语素不需要切分。③为避免切分过程中 4 的遗漏,一般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块切分的分析步骤。层次分析法中常用的图解表示法是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11.举例说明汉语里的语气表现手段。答:陈述语气,如“我已经吃过了”;感叹语气,如“这饺子真是好吃啊”;疑问语气,如“你会包饺子吗”;祈使语气,如“别再吃了”;反问语气,如“难道你还没吃饱吗”等。
12.说明紧缩句与单句的区别。
答: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紧缩句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紧凑,指分句间的语音停顿没有了;缩,是缩减,指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它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13.语法学中将一个具体看作省略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答:第一,如果一句话离开上下文或者说话的环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意思才清楚;第二,经过添补的话,是实际上可以有的,并且添补的词语只有一种可能。
14.请举例说明汉语修辞的民族性。
修辞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这里所谓文化传统,包括由种种因素形成的民族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哲学观点,审美观点,以及反映这些特征、习惯、观点的各种文化成就。
①在汉语修辞中大量用“比”用得多,用的方面广。“比”的方式有种种,总的就是不直说,而以此喻彼,让听者或读者自己去理解。一般修辞学上讲的“明喻、隐喻、借喻”等都是“比”,就连“夸张”、“移就”等,往往也是“比”或者包含有“比”的因素;各种成语,许多都是“比”的运用。大量的、多方面的用“比”,反映汉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侧面。有些比,许多年来长期使用,几乎成了一种定型的惯用语,甚至浓缩成为一个常用词,如“推敲”、“琢磨”等。在汉语词汇里有一部分词,实质上就是用比的方法构成的。这样的词并不是先有一个基本义或本义,然后才孳生出来一个比喻义(如“扣帽子”的“帽子”,“背包袱”的“包袱”),而是即以比喻义为本义的,如“蚕食”、“鲸吞”、“瓜分”、“席卷”、“囊括”、“海碗”、“海量”、“童心”、“水蛇腰”、“八字脚”、“漆黑”、“焦黄”等。动词、名词、形容词各类里都不少。不少文章整篇是一个比喻,用来阐明一种道理。这个事实是汉语用比特别多的一个有力证明。喜欢用比,善于用比,既是民族智力和语言素养的反映,也有某些社会历史因素,并且产生某些社会影响。历代很多关于婉言进谏,以至象《史记·滑稽列传》中那些俳优用幽默的比况向君主进谏成功的例子。同时, 探求“弦外之音”,向字里行间揣测含有什么深文大义,以至流于牵强附会的风气也很盛。《诗经》里不少民歌以及历史上其他一些状物抒情的诗文被解释成为称颂在上者的事情很多;被解释成为讽刺在上者因而遭受贬谪以至酿成文字狱的事例也不少。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现代。借助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的研究方法对汉语修辞的这种习尚进行研究,是汉语修辞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
②独特的审美观以整齐、对称为主,以参差错落为辅的审美观,在民族文化传统的好些方面有所反映,例如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修辞,特别是书面语言的修辞,具有同样的特点。无论诗、赋、词、曲、各体散文,都是一样,既见于整首、整篇的总的结构,也见于段落语句的局部组织。不仅古文如此,而且从早期的比较接近口语的白话散文小说,包括中短篇的所谓话本小说和长篇的所谓章回小说,直到“五四”运动之后,以至目前,各体散文都已使用白话,这种整齐对称和参差错落相间杂的特点,始终明显地存在。这是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审美观在语言运用中的反映。探讨这种审美观的形成,是美学研究对象之一。
③在汉民族文化传统的许多领域中,广泛运用一种朴素的辩证观点。事物被认为是包含着两种对立因素的统一体。这两种因素被概括为“虚”和“实”两个范畴。“虚”与“实”的关系被说成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修辞,同样运用这种观点。无论诗、文,都有“虚写”和“实写”之分。整首,整篇,有虚写部分和实写部分。虚的部分和实的部分相资相生,相辅相成,或足以引起读者的悬念,或有助于读者理解而又节省笔墨,或足以引起读者深思与感情上的共鸣。在语言表达中有意识地运用“虚实”观点,取得某种效果,这是汉语修辞的又一个特点。
15.什么是仿词?请举例说明。
答: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创造出新意,这种修辞手法叫做仿词。
草木皆冰——草木皆兵
2、民意测验——名义测验
3、你不会跳舞——我会跳六
16.什么是比喻?请举例说明。
答: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洁喻”、“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
17.什么是辞格?判断辞格的条件有哪些?
答:所有的“修辞方式”、“修辞方法”都称作“修辞格”,亦称“辞格”。
18.什么是移就?移就辞格形成的心理基础是什么?
答:所谓“移就”,就是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一般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心理距离’是创造与欣赏美的一个基本原则;实用的东西不美,但一旦抛开实际的,实用的意义,而把对象放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以超然态度观赏它的形象,这时就美⑧
19.什么是语体?确定语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所谓语体,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习惯用语、常用句式、结构体式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来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不仅涉及内容,而且也
涉及语言的本身,涉及语言材料及其表达手段、组合方式等等的准确选择。这就是语体学所要研究的课题。因此,语体学可以说是现代语言学中紧密联系社会交际环境来研究语言可变性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语体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类,其中口头语体包括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体又分为事务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四类
三、论述与应用题
1.怎样理解语法的抽象性?请以具体的材料加以说明。
答:语言的抽象性表现为词汇级抽象和语法级抽象。在词汇意义上每个词都是一般的、概括的,表示一类事物。如“笔”表示所有的笔,钢笔、铅笔、毛笔和圆珠笔等。语法意义更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成果,是从具体的词句中抽象出来的。人之所以能了解语言的意思,是因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可以用来交际和进行思维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是听觉可以感知的,感知的形式语音又是和意义结合在一起的。如“人”的语音形式ren,是听觉上可以感知的声音,它的意义是“两条腿走路、会说话、会干活的动物”。ren这个形式和“人”的意义结合,代表了客观世界中“人”这种事物。正因为如此,所以说语言是可以为人所了解的。抽象性是语法最基本的特征。语法就是对一个语言中各种语法单位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功能类型等等的抽象概括。人们所使用的句子千差万别、数不胜数。但是,无限多的个别具体的语句中,词的结构方式、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则等却是有限的。这些结构规则、语法形式、语法手段、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都是从个别和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例如:买饭、作画、挖坑、蒸馒头、盖房子、说英语、喜欢唱歌、讨论问题、降低标准、开挖隧道、修理家用电器、穿蓝色西服、提出苛刻条件等,这些短语所表达的意义各不相同,但却可以从中概括出“述语+宾语”的结构特点,表示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其中述语由动词充当,宾语由体词性词语充当。语言单位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主要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2.举例说明短语与句子的区别。
答:词和词可以构成短语,词和短语都是结构单位,而句子不是从结构,而是从使用角度划分出来的。换句话说,词和短语是备用单位,句子是使用单位;词和短语是静态单位,句子是动态单位;词和短语之间是组合关系,词、短语同句子之间是实现关系。
1.两者的差别是质的区别词和短语同句子的区别,并不在于量,而在于质。量再少,哪怕是一个词,只要带上语调,就是一个句子。如: “水!”在不同语境,有不同意思。当病人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嘴里轻轻地说,意思是“我要喝水”。当军队在漆黑的山沟里急行军,走在前面的战士突然地喊了一声,意思是“这里有水,注意不要踩上去”。当一行人在沙漠里迷路,走了好几天,又干又渴,走在前面的忽然大声说,意思是“我们终于找到水了”。量再大,哪怕十几个词,甚至是几十个词,可能还是短语。如:“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之间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伙伴关系”述宾短语,在“双方一致认为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之间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伙伴关系”中只是一个句法成分。只有它带上语调,进入某一语境使用时,才实现为句子。同样道理,句子不一定是主谓短语。主谓短语也可能只是句中一个成分,如:主谓短语“他喜欢打球”在“我知道他喜欢打球”中只作宾语。
2.句子结构复杂度与语境依赖度成反比词和短语实现为句子时,对语境的依赖度同其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呈反比。语言单位越简单,对语境的依赖性就越大。语言单位越完备,对语境的依赖性就越小,它的多义性就越少。如:a、水b、喝水。c、想喝水。d、我想喝水。e、我想喝一杯开水。f、我现在就想喝一杯冷开水。从a到f句,对语境的依赖性由强渐弱。3.句子有动态变化和特殊成分
在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中,说话人可以根据需要将句子的某一个部分加以变化,但这种改变并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格局。这种变化只属于句子平面,在词和短语里是找不到的。像句子中的移位现象,如:东北人,他?句子的特殊成分指提示成分和独立成分。两者有共同特点:附丽于句子,不能离开句子而独立,但一般都不是由句子的直接成分。换句话,句子是由短语实现而成的,但短语里面不包括特殊成分,尽管它们本身也是词或短语。
3.划分词类的依据有哪些?为什么给汉语词分类应该主要依靠功能标准? 答:语法上给词分类,可以采用完全不同的标准。可以从类别意义,也可以从外部形态变化,这里以词的语法功能为分类标准。一,从意义出发;二,从外部形态出发;三,对汉语来说,划分词的标准是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组合能力。具体地说(1)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为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虚词(2)实词的不同语法功能体现在词和词的组合能力(3)虚词的不同语法功能表现在虚词和实词或者短语的不同关系上。实词能够作句子成分,并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一个词就能成为一个句子;虚词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能作句子成分(只有副词可作状语),在任何场合都不能成为句子,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实词包括名词(包括方位词)、动词(包括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判断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包括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叹词,总共11类。
4.判定是否兼类词要看哪些条件?
答:判断兼类词应注意同一性原则,即将读音相同、意义有联系而分属不同词类的词看作兼类词,否则就是同音词或是词的活用。
1.兼类词除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具备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词汇意义还应相关。同音词是语音形式相同,而意义不相关的词。2.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不同。词的活用是指出于修辞的需要,临时具备其他词类的语法功能,本身并不具备动词的语法功能,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临时的活用。
5.有的人认为“坐在椅子上”应分析为述(坐在)宾(椅子上)关系,有的人则认为应分析为述(坐)补(在椅子上)关系。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答:第一种好。
6.“老张有辆车很得意”是单义的,“老张有个女儿很骄傲”却是多义的,请解释两者不同的原因。
答:车是物体,没有感情,因此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老张很得意
女儿是人,因此第二句话的意思有两种,第一是老张有个女儿感到很骄傲 第二是老张的女儿很骄傲
7.举例说明兼语句与主谓词组作宾语句的不同。
答:兼语句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十分相似。它们的结构顺序一致,但表示的意义关系不同,要注意分辨,不能混淆。下面介绍几种辨认的方法:
第一,第一个动词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兼语句里的第一个动词多为使令性动词,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里,主要动词常常是表示心理活动或知觉、感觉等意义的动词。
因此,凡是“使、请、派、让、叫、催、逼、劝、托、教、留、命令、任命、禁止、要求、请求、吩咐、动员、阻止、发动、组织、号召、引导、指示、鼓励、培养、选举”等一类动 8
词,一般是构成兼语句;凡 是“想、怕、相信、希望、知道、赞成、反对、记得、以为、认为、了解、表示、担心、打 算、感到、看见、听见、证明、反映、标志、指出、说”等一类动词,后边的主谓短语一律作宾语。 第二,第一个动词支配的对象不同。兼语句里前面动词涉及的对象只是兼语(即涉及的只是某人或某物),不包括兼语的陈说部分。例如“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其中“打发”涉及的对象只限于“我们”其发问的方式是:“母亲打发谁?”“母亲打发我们做什么? ”必须这样加两问才能把后边的内容问出来。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主要动词涉及的对象是整个主谓短语(即涉及的是一件事情的整体)。例如“我猜想他回来了”,其中“猜想”所涉及的是“他回来了”这样完整的一件事情。其发问的方式只能是:“你猜想什么?”动词后加一个问语就可以把后边的内容问出来。
第三,语音停顿和插入状语的位置不同。从语音停顿来看,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在动词和主谓短语之间可以有语音停顿,如“我猜想——他回来了”;兼语句中,前一个动词和兼语之间不能停顿,如不能说“你叫 ——他回来”,兼语句的语音停顿只能在兼语之后,如“你叫他——回来”。从插入状语的位置来看,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主谓短语前或主谓短语中可以插入时间名词或副词,如“我猜想昨天他回来了”或“我猜想他昨天回来了”;兼语句只能插在兼语之后,而不能插在兼语之前,如可以说“你叫他明天回来”,但不能说“你叫明天他回来”。
第四,从能否变换语序来看。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结构关系不像兼语句那么紧密,作宾语的主谓短语往往可以移到句首,如可以说“他回来了,我猜想”;兼语句不能这样变换语序,如不能说“他回来,你叫”。
第五,从语义关系来看。兼语句中前一个动词与兼语陈说部分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你叫他回来”中的“回来”是“叫”的结果,因为“叫”了,所以才“回来”。
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主要动词与主谓短语里的动词没有这种因果关系,因为“他回来”并不是“我猜想 ”的结果。
8.阅读下面这段话,指出其中哪些地方表达不妥;并加以修改:
昨天我的车挂不上两档,今天维修后,问题还是存在,所以基本上一直用1档和3,4档在跑。但还好车速还是比较快,加上退出比赛的朋友帮我把车速调的操控比昨天好了很多,所以名次还排在第3,比第4名领先了一分钟。
答:昨天我的车挂不上二档,今天虽然经过了维修,但问题还是存在,因此基本上只能用1档、3档和4档跑。幸好车速还算比较快,加上退出比赛的朋友帮我把对车速的操控调的比昨天好了很多,所以名次还排在第3,时间上领先第4名一分钟。
9.什么是对偶?对偶有哪三种表现形式?
对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在词语中,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在语文中,对偶的种类很多,分为单句对对偶、偶句对对偶,多句对对偶等。另外,在数学当中,还有对偶空间 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10.什么是借喻?什么是借代?两者有什么同异?
答:比喻: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给甲事物作比的修辞方法。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把抽象的事物描绘得形象生动。例:三十号的周公馆,应该是这儿的一座绿洲了。
注意:比喻有三个主要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本体,即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即用来比喻的事物。比喻词,即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比喻分为三类:明喻,暗喻和借喻。三者是有区别的,明喻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暗喻中没有比喻词;借喻只出现喻体,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1.用人和事物的特征来代替人和事。
例:„„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这句话里用“圆规”代杨二嫂。
11.请分析下列两句话,指出它们应归为哪种辞格?为什么?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充满了生机。
答:运用了比喻中“甲像乙”的明喻格式。“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是生命的开始,是万物萌生的开始,所以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这完全符合孟春时节的物象特征。
(2)春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尽情地生长着,充满了生机。
答: 运用了比拟。把春天当作是人,分别给予人格化的描写,使其具备人的特征,其目的在于赞美春天的新生,赞美春天的可爱表达出一种美情美意,从而使读者对春天产生强烈的印象,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强烈感情,进而引起共鸣。
12.下面两段文字都是描写“荷”的,但属于不同的语体。请分析它们的特征。
(1)曲曲折折的河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荷花(原产中国及亚洲南部等)Nelumbo nucifera 睡莲科多年生挺水植物。根状茎(藕)肥厚多节,节间内有多数孔眼。叶盾状圆形,长叶柄挺出水面。花大,单生于花梗顶端,高于水面,粉红、红或白色;花清香,昼开夜合;花期6—8月。花托于果期膨大凸出于花中央,内有小坚果(莲子),果熟期9—8月。品种较多,主要分观赏及食用两大类。观赏类又有单瓣、重瓣以及花色、花形的品种。答:(1)属于文学艺术语体。运用叠音的形式,使行文产生往复回环的音乐美、节奏感,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等。亭亭、枭娜、羞涩等词带有浓厚的感情、语体和形象色彩。句子结构上,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有比喻,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拟人,如“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如拟人,如“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5.第八章 现代汉语修辞概说 篇五
一.导入
平时,听别人说话,感觉有人说得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不仅能够让人懂,而且让人非常想听;可是有人说话呢,虽然没有错,但是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就像一杯白开水;当然还有一些人讲话,则是错误百出,让人不忍卒听。其实,这都属于讲话水平的问题。这里的学问很深,很多,有很强的所谓的讲话的艺术性。谈讲话的艺术性,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修辞其实正是研究如何运用语言艺术的。二.修辞的含义
(一)“修辞”溯源
在中国最早把“修辞”这两个字连起来用的是孔子。据《易·乾·文言》所述:“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里的“修辞”是个动宾结构的词组。据《说文》解释:“修,饰也。”段玉裁作注:“修,洒刷之也,藻绘之也。”《说文》解释“辞”为“讼”之意。两个字合起来是“修饰文辞”的意思。这是第一次从言语表达的角度提出了“修辞”这一说法,而且把它和“立诚”连在一起,看作君子进德修业的必需之事,提出修辞要有真情实感,足见孔子对修辞的重视。
自古以来,人们对“修辞”的意义已作出过许多阐述:有的解释为“修饰文辞或语辞”,有的理解成“美化语言”,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解释为“调整语辞”等等,都把“修辞”当作动宾词组来理解或使用,指的是修辞活动,与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修辞”不完全相同。
(二)“修辞”的一般含义
“修辞”这个词在今天一般有三种含义。
1.指修辞活动。
当表达这个意思时作动词用,如“修辞要适应题旨和情境”(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又如明代顾炎武说:“从语录入门者,多不善于修辞。”鲁迅也曾说:“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不能达意。”
2.指修辞这一事物本身。
即客观存在着的那些规律,客观存在物,是一个名词,如“修辞和语音、词汇、语法并不处于同一平面,它是运用语言的一种艺术”。这个“修辞”是指从人们的修辞活动中概括出来的一种有效运用语言的规律。
3、指修辞科学。
用作该义时,也是一个名词,如“刘教授是搞修辞的”。修辞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修辞规律的认识或描述,即关于它的知识和学说。因为不同人的认识水平、研究角度不同,这个意义上的“修辞”也必然会带上主观色彩。
(三)“修辞”的定义
本书将“修辞”定义为:修辞是为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恰当的言语表达手段,以追求理想表达效果的规律。具体分析,它包括如下三个特点:
1.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
“题旨”是人们言语表达的意图或围绕的主题目的,“情境”则是指言语表达时由情景、氛围、场合等构成的环境。这种环境又称“言语环境”或“语境”。广义的语境包括说写活动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及上下文等;狭义的语境仅指上下文。修辞活动离不开题旨情境,修辞现象是特定题旨情境的产物。
2.运用恰当的言语表达手段
语言是达意传情的工具,修辞活动就是运用这一工具以求更好地达意传情的过程。可供选用的语言材料是非常丰富的,从语音来说,声韵调的搭配、音节的长短、节奏的慢快、语调的抑扬顿挫等,都是可利用的手段;从词语看,可根据语境准确选用各类词语,又可随达意传情需要,使词与词超常搭配;从句法看,有不同的句类、句型、句式可供选用;就连语言的书写符号汉字,也可成为修辞活动的材料。
修辞的一切方式,都要依靠语言材料来构成,修辞的一切效果,都要通过语言材料的恰当运用来体现。运用恰当的言语表达手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同义形式的选择,即在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中,选择最有效的言语表达手段;二是某种手段的变异使用,将某一表达方式加以变化,变为异乎寻常的表达手段来提高表达效果。
3.追求理想表达效果
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恰当的言语表达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理想表达效果。所谓表达效果是指修辞内容通过修辞手段表达出来后,在接受对象中所产 2 生的影响和作用。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均匀缜密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
以上三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言语手段的运用要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而理想表达效果必须通过运用恰当的言语表达手段来达到。忽视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难以达到修辞的目的,而言语表达手段的运用,是修辞的根本与关键所在。
(三)、修辞学
(一)什么是修辞学
修辞学是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即研究怎样运用具有不同表达效果的语音、词语、句子等来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规律的科学。
修辞学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及文字学并不处于同一平面和同一层次。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分别研究语言要素自身的结构系统和规律;文字学则处于另一平面,专门研究语言书写符号系统的性质、结构和演变;修辞学又处于第三平面,从提高“达意传情”的效果方面来研究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正如《修辞学发凡》在谈到修辞和语言文字的关系时所指出的:“修辞所可利用的,是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正因如此,学习现代汉语的修辞知识,要在学习掌握教材前面各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修辞现象。修辞现象是人们利用语言这一工具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言语现象,而且是一种力求达到理想表达效果的积极的言语现象。因此,修辞学作为研究提高言语表达效果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应当视为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修辞现象是具体复杂的,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修辞学的任务就是对修辞现象及其规律作出科学、系统的说明,并用来指导人们的修辞实践。
(二)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的关系
修辞要综合运用语言的各种材料,同时又涉及到其他有关的学科,特别是语法学和逻辑学,应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语法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结构规律。我们说话或写文章,用词造句是否符合语言的结构规律,这些是语法学的研究范围。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即从人们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 3 的内容上把握思维是否符合逻辑规则和规律,也就是说,研究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反映、认识客观现实的方法是否正确。
修辞学研究的是提高言语表达效果的规律。说话写文章的时候,词语用得是否准确、是否有表现力、语音上是否和谐、句子表达得是否晓畅而生动、整段的话或整篇的文章是否条理清楚,等等,这属于修辞学的研究范围。
因此,人们通常说,语法管的是“通不通”,逻辑管的是“对不对”,修辞管的是“好不好”。
语法学、逻辑学和修辞学是三门性质不同的学科,它们相互联系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混淆。语言运用中的许多现象是错综复杂的,要同时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不能机械地用逻辑和语法的规则去衡量人们的言语表达;另一方面又不能只求言语表达的语法规范、句子通顺、合乎逻辑而不考虑修辞效果。例如:
①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②绕到L君的寓所前,便打门,打出一个小吏来,说L君出去了,须得午饭时候才回家。
这两个例子如果机械地进行逻辑分析,似乎都不合事理:“失败”是抽象概念,无形无体,按常理本不能像断绳一样接起来,也不能像钢铁一样进行焊接。例②中的小吏明明是听见打门声音应声来开门的,不用“走”却用了一个“打”字,于事理也不吻合。但从言语表达的效果上看,却是好的:例①中用了比拟的手法,把抽象之物拟作具体实物来描写,形象生动,具体可感;例②中动词“打”的两次使用,把上下文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第二次的使用把“小吏出来开门”与“打门”两事之间的因果、时间发生上的先后都显示出来了,言简意赅,十分传神。
③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④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的心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这两例如果机械地用语法规则来分析,似乎也有错误:例③中“国”是个名词,怎么能和趋向动词“下去”搭配在一块使用?例④中“筷子”是吃饭用的 4 工具,无知觉无感情,怎能用表示人的情感的词“懒洋洋”来修饰?但从修辞的角度看,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例③中“国”字临时改变了词性,言辞简洁,意蕴深刻,又有讽刺意味;例④中把持筷人的心情、神态移用到筷子上,是这一特定语境中的临时移用,形象而生动。这是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段而达到了独特的修辞效果。
修辞与语法、逻辑之间虽然有区别,但不是各不相关、彼此孤立的,而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修辞活动一般要以逻辑规律为前提,要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上进行。修辞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言语表达的效果,首先就要使表达与事理相合。违反事理,不合逻辑,这不是靠使用修辞手段可掩饰的。正确的言语表达必须以合乎语法规则为前提。如果说出或写出的句子不通顺,那无论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段也难达到生动的表达效果。
2.对言语表达进行分析,应同时着眼语法、修辞和逻辑三方面。因为人们的言语表达过程是对这三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一语句,从它的结构规律着眼,是语法分析;从它所表达的思维方法着眼,是逻辑分析;从表达效果着眼,就是修辞分析了。如:
⑤月光像银纱似地照着校园,夜风微微吹来,树枝摇曳着,伴着月光,发出沙沙的响声。
例⑤从修辞上分析属于病句,病因在于词语的配合上有问题,“月光”可以“照着校园”,也可以“像银纱似地罩着校园”,但不能说成“像银纱似地照着校园”,从语法和逻辑上看,也同样是不恰当的,“夜风微微吹来,树枝摇曳着”,自然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在这样的情境中,又夹着一句“伴着月光”就是多余的了,应该删去。又如,复句的几个分句之间,有时用关联词连接,有时也可不用,这是语法要讨论的事;不同的关联词语表示不同的关系,这是逻辑分析的结果;至于为什么有时用上关联词,有时又不用,这就要从修辞方面来作出解释了。我们在学习修辞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修辞同语法、逻辑之间的关系有机联系起来,掌握修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增强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言语修辞现象的能力,提高言语表达水平。修辞≠辞格≠修饰文辞
辞格仅仅是修辞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修饰文辞:书面的知识
陈望道:“修饰调整语辞”修饰文辞给人的感觉就是只承认文辞也就是书面语的文章,而口语中不存在修辞。同时,着眼于华丽精巧的文辞。
陈望道主张: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三、修辞的含义
平时,我们听到的修辞至少有三种: 我们要学习修辞。(学问)
这篇文章经过一番修辞后,好多了。(行为,活动)这种比喻修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修辞格)
我们要讲的修辞指的是讲话或者写作时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也就是说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以提高表达效果的修辞活动。
比如,作文时,要尽量使用华丽的辞藻,使自己的文章读起来悦耳动听,这是修辞行为,其实,有时候,不用华丽词语,为了使自己表意更明白也是一种修辞行为。
例如:从此,就看到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新鲜的讲义
陌生的先生)
这种对用词进行修改,以求明确的表达的过程就是修辞活动。当然,这和为使语言华美精巧的修辞不一样。关于它们之间的区别,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首次对修辞进行了分类:(浓妆淡抹总相宜)积极修辞——使用一些辞格,显得更为形象生动 消极修辞——不追求华丽奇特,以明白精确为主。比如,(1)木兰诗(陈望道举例):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具体体验)
当两种修辞不可以两全时,必须牺牲一方面。那就要判断本意偏在何方,方才可以决定。如果要概念明白,只说水流、马嘶。
(2)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央电视台实况直播,当时白岩松在结束 6 时讲:
江泽民等参加了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用的名称是“中国政府代表团”,因为有另一方——葡萄牙政府代表团参加;结束时,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所用的名称“中央政府代表团”,因为是国内事务。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在政治性活动中,名称、术语的准确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3)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孤单英雄传奇色彩“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迎来春色(天)换人间。”(春色能给人万象更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感觉,且春色既可以指季节,也可以指人类社会,语义双关,大大丰富了词语的韵味。)
修辞:是讲究运用语言艺术,对语言的修饰、调整以期达到最佳交际效果的一项活动。
四、谭学纯、朱玲老师的《接受修辞学》《广义修辞学》
五、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八宝山:要严格控制人口
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汪精卫)《雅谑》公公媳妇之间的对话 欢迎再来
红领巾
朱元璋当皇帝后
陈望道:修辞要适应题旨情境
像女人脸上的瘸子
隐性语境:比如交际目的,交际双方对某个问题达成的共识等。学习要点:
简要介绍修辞的几个相关概念、修辞的对象和任务,以及修辞学与相关学科语法学、逻辑学之间的关系。
6.汉语言叠音词的修辞功能论文 篇六
它之所以有这样的生命力,与它特有的音义组合形式是分不开的。
对于叠音词的修辞功能,本文以史为序,以历代名篇为点,依次对叠音词引证分析。
一者,不再重述它在不同文学样式中所具有的活力;二者,力避以往为表明它的作用时以句代词的笼统作法。
分析时,不拘泥于叠音词的划分,旨在探究它的形式与其作用的联系,力求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 汉语叠音词 音 义
汉语叠音词,不只是声韵的重叠,还在于词的重叠,故有重言、叠词之说。
叠音,赋予听者以乐感;叠词,赋予读者以形态,以想象。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听者,有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情调;读者,在“年年岁岁”与“岁岁年年”的错觉中导入“相似”与“不同”的心态,诱发出人生苦短的感慨。
一、叠音词的乐感,在于它的叠音,形成特有的音色与节奏。
叠音词中最具音色的,当属拟声词。
它是那么原始,又是那么直观。
打开《诗经》,“关关”的水鸟和鸣,“”的草虫聚会,“习习”的谷风拂面,“殷殷”的电闪雷鸣,“坎坎”的伐檀回声……仿佛是一首交响曲,是净化灵魂的天赖之音。
虽然拟声未必惟妙惟肖,听者却了然于心。
约定俗成也罢,鹦鹉学舌也成,都是一字一音符,一叠一节奏,一首一乐章。
《诗经》主体,四字一句,两字一顿,一节两拍。
AA式的叠音词和拍应节,合乎节奏,易于吟唱。
如“‘关关’/睢鸠”,若改为“‘关然’睢鸠”,描声绘貌含糊;仅一“关”字,不合节奏,歧义更多。
故《诗经》中的拟声词多为叠音式的拟声词,即AA式的像声词。
其次,多数拟声词,扬音弃意,以声名象,有口技般的艺术,有乐曲般的意境。
《小雅・采芑》中“戎车,,如霆如雷”等诗句,声音洪大,节奏急促,就像是进军的鼓点。
再者,叠音词在《诗经》中常与叠句组合,位居章首,以别章节,一唱三叹,反复萦回。
二、叠音词状貌,在于它的叠义,形成特有的语法功能。
1.叠义强调基本义,凸显事物的特征。
《楚辞・离骚》写道:“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其中的“岌岌”一词,是“高高”的意思,是程度的递增,以状“余”戴着“很高”的帽子,突出楚国戴高帽、佩长剑的服饰特征①。
自然,“岌岌”不只是“很高”的意思,还可以是“很急”等意思。
尽管词义有别,但从语法的角度上说,还是加强了基本义,是程度的递增,突出了事物的.特征。
高则更高,小则更小,像是特写。
2.叠义增加附加意,让事物显得形象、生动。
(1)数量附加意。
它让语言显得准确、形象。
“女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屈原,《离骚》)其中的“申申”一词,是“一次又一次”的意思,是次数的增多。
以“詈”之多,反衬人性之美。
表明骚人不随波逐流,志存高洁。
量的增多,如“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屈原,《离骚》)“总总”是“多了又多”的意思,与后边“离合”一词形成互文,描述了云朵时聚时散的过程。
结合上下文,当是描述诗人出走时的景象与心境,可谓是风采照人,感天动地。
(2)动态附加意。
它让事物显得形象、生动。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荧荧”与后文的“扰扰”,依骈体文的结构特点,词性是对称的,均为动词。
“荧荧”有“闪闪”之意,以示次数多而繁,它描述出众星闪烁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亮”的结果。
“扰扰”有“扰而又扰”之意,同为次数的多与繁,它形成了绿云纷扰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乱”的结果。
借助比喻、夸张,由果溯因,就形成了这样的语意:(清晨)繁星闪烁,那是宫女们频频打开铜镜;(宫里)绿云纷扰,那是宫女们纷纷在梳理云鬓。
叠音词的动态附加意,由数量附加意形成,由数量的点形成动态轨迹。
上文“纷总总”一句,既是量的积累,又是一个动态过程。
正因为叠音词中有动态附加意,才使“依依”一词,不仅有“相依”的定格,而且有缠绵不舍的蒙太奇效果。
(3)音形附加意。
既拟声又摹形,有着很好的视听效果。
如“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杜牧,《阿房赋》)“辘辘”,不只是拟声,也是摹形。
听到这“辘辘”的声音,仿佛看到渐渐驶远的宫车,想象到未能幸宠的宫女,倚窗叹惜。
再如“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瑟瑟”,是拟声,也是摹态。
不仅可以听到山谷间“瑟瑟”的风声,而且有一种因凄凉而颤抖的感觉。
何以如此,是由于这类拟声的叠音词多数是形声字,而且它拟的音与义有直接的联系:“辘”从“车”,“鹿”声;“瑟”从“琴”(弹拨乐器,颤动发音),“必”声(古音所栉切)②。
于是人们读起这些拟声的叠音词时,总觉得声形俱全,具体可感。
它不同于一般只拟声不表意的拟声叠音词,也不同于形声字中只拟音不摹形的拟声叠音词。
后者具像,只能由经验引发想象,构成意境。
“当当”钟鸣,“猎猎”寒威,就是这样。
三、叠音词创设意境,在于拟声与叠词的多义性所诱发的想象。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萧萧”,风声、稀疏状;“滚滚”,状貌,有动态附加意。
上句有“萧萧”的介入,那呼呼的风声与簌簌的落叶便形成了凄凉的景象,呤诵此句,那种枯木逢秋、人生易老的感慨油然而生;下句有“滚滚”的介入,仿佛听到隆隆的浪声,隐喻着逝者如斯的愁怅,或新老替代的无奈。
上下句也因为有“萧萧”、“滚滚”的叠音,其节奏自然、突出,且得以伸张。
结合声律、语义,意味深长。
叠音词设境,有诗人的铺设,还有读者的想象。
四、叠音词言情,在于它的声律与心律的吻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首先,词谱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在这七组叠音词中,声调平仄相称,节奏鲜明自然,词调深沉缠绵。
其次,诗人巧用近义叠音词,给人以错觉,似乎不管用任何方式,结果还是一样,终究不能弥补眼前的空虚。
最后,“凄凄”“惨惨”“戚戚”层层递进,由“凄”至“戚”。
词配曲以歌,这些叠音词就成了摹拟诗人态,应和诗人心律的音符、节奏,进而谱写出诗人孤独、冷清、凄惨的心曲。
近代诗人徐志摩所写的《再别康桥》,以叠音词“轻轻”开头,“悄悄”结尾,反复运用,形成了萦回往返、婉转缠绵的曲调与情感。
诸如这些,原于叠音词有擅长表达舒缓、悠然、深沉、婉转、缠绵的情感、语气。
五、叠音词述趣,在于它的语意适中亲切,节奏轻松自如。
这方面在元曲、儿歌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西厢记・叨叨令》写道:“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厣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帮重重叠叠的泪。……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③短短几句,竟有五组的叠音词,均为AABB的排列形式,依次描写心态、容貌、行为、心情。
写得是深沉的闺怨,叠得是轻松意趣。
深沉者,是莺莺心诚情痴,是别情愁绪;有趣者,是轻松的节奏,是观众的揶揄。
车儿,花儿,枕儿,袖儿,信儿,它们居然不解“我”心;台下的观众啊,你们竟然嗤嗤讪笑?轻松的节奏运载沉重的心情,别有情趣;台下与台上的反差,让人笑得难堪、苦楚。
儿歌言趣,不如元曲复杂,它只求节奏均匀,语意适中,便于朗诵,迎合儿童情趣便可以了。
因此,叠音词当是首选的词类。
基此,不妨戏作一首,以示儿歌童趣:高高在上是星星,闪闪烁烁像萤萤。
萤萤歇在片片叶,一只流萤一颗星。
这般看来,叠音词由于音的重叠,享有其独特的乐感;由于义的重叠滋生出特有的附加意,更由于音、义的结合,在拟声、状貌、设景、言情、述趣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上溯先秦,下至当代,均有她们匆匆的足迹;旷野弦歌,梨园拂袖,均有她们倩倩的笑靥;庄媚雅谐,喜怒哀乐,个个淋漓尽致;舒缓悠然,深沉委婉,声声动人心坎。
虽说如此,叠音词要张扬自己,还得借助于语境、想象。
注释:
①引证于《说苑・善说》中:“昔者荆为长剑危冠,令伊西出。”
②引证于《说文解字》。
③引自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必读(或选修)课本(人教版)
[2]王实甫.西厢记.
[3]刘向.说苑・善说.
[4]现代汉语词典(商务版).
7.隐性语言与古代汉语修辞教学 篇七
关键词:隐性,显性,古代汉语修辞,教学
潜显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逐步形成的一种关于语言发展形式的语言观念。在中国语言学界, 王希杰先生率先提出了潜显语言理论, 他认为:语言=显语言+潜语言, 他把语言看作是显性语言和潜性语言的有机统一, 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并承认隐性语言占语言总和中的大部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奥斯古德 (C.E.Osgood) 也说过, 语言就像一座冰山, 语言符号中显而易见的东西仅仅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的1/12, 其他的11/12往往是隐含的, 但是代表着共同的潜能。所谓隐性语言也称潜性语言, 隐性语言是相对显性语言而言的, 显性语言就是显现在表层、到目前为止人们在使用的并且得到社会公认的语言现象;隐性语言则指符合语言规律, 潜藏在语言深层、未被使用的语言现象。语言潜显理论的提出, 把潜语言纳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扩大了语言学的研究视野, 有助于更新语言研究方法, 增强语言学的解释能力, 提高语言学的科学品位。
修辞学是研究语言的表达效果的语言学。传统古代修辞教学是显性修辞教学, 它从显性的语言事实出发, 以显性的修辞现象为主, 很少关注隐性语言的修辞现象。既然语言是显性语言和隐性语言的有机整体, 那么对于语言研究, 应对显性和隐性这两方面都进行研究, 这样的语言研究才是完整的。因此, 在注重研究显性语言的同时, 也要关注隐性语言, 积极挖掘古代汉语修辞教学中的隐性语言, 开拓隐性语言的教学方法, 从而促进古代汉语修辞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 古代汉语修辞中隐性语言现象
1. 隐音。
隐音是相对显音而言的, 显音是指目前被社会承认并使用的语音;隐音则指目前没有被社会承认的, 但曾经或将来可能存在的语音, 如:
这些语音均以国际音标标注, 从上述语音可看出汉语发展的三大特点:一是上古汉语中存在复辅音, 即复辅音在上古汉语中是显性语音, 如*br、*mr、*sbl、*qhl、*ɡl、*ɡr、*ɡr、*kr等在上古汉语中曾经存在, 而发展到现代汉语, 这些复辅音已经消失, 成为隐性语音。二是上古汉语中以-p、-t、-k收尾的入声韵, 在现代汉语中都消失了, 即这些入声韵从显性语音发展成隐性语音。三是声调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显性现象, 而在原始汉语中却是一种隐性现象, 汉语的声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隐到显的发展过程。
2. 隐词。
隐词是相对显词而言的, 显词是指目前被社会承认并使用的词语, 隐词则指目前没有被社会承认的, 但曾经或将来可能存在的词语, 如:A组:眼睛、吃饭、建房、剖鱼、角落;B组:目、食饭、起房、治鱼、阁落。A组和B组的词语是相对应的, A组是现代汉语常用的词语, 是显词;而B组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 是隐词, 它们曾经在古代汉语中常用, 但目前不太使用甚至不使用。如A组中的“眼睛”, 上古汉语用“目”表示;现代汉语中的“吃饭”中的“吃”, 古代汉语中常用“食”来表示;现代汉语中的“建房”, 古代汉语用“起房”;现代汉语中的“剖鱼”, 在古代汉语中是“治鱼”;现代汉语中的“角落”, 在古代汉语中用“阁落”表示。
3. 隐句。
隐句是相对显句而言的, 显句指客观存在着的, 已经被人们使用的句子。隐句则指目前没有被社会承认的, 但曾经或将来可能存在的句子, 如:A组:春风又绿江南岸;B组:冬风又黄江南岸。A组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艺术佳句, 被人传诵, 是显句。而B组中的“冬风又黄江南岸”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在语言运用中出现过, 它必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才可能出现, 是隐句。
(二) 古代汉语修辞学中隐性语言教学的构想
传统的古代汉语修辞教学以显性语言教学为主, 力图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于古代汉语修辞的教材也是针对显性语言方面来编写,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仅能使学生掌握有关修辞的显性知识, 但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没有多大进步。语言是显性语言和隐性语言的有机统一, 而且隐性语言占语言总和的绝大部分, 如果在古代汉语修辞教学中只给学生传授显性语言方面的知识, 那么学生所得到的知识不仅不完整, 而且还仅仅是极小的一部分。因此, 在古代汉语修辞教学中隐性语言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为此, 对古代汉语修辞学中隐性语言教学进行构想,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构建“实践性”教学
所谓“实践性”教学, 就是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 积极参与修辞实践的教学。在古代汉语修辞教学中, 以古今名家的作品及改笔原文和学生的语言作品为修改任务, 要求学生动手改名家作品及自己的作品, 然后讨论、点评。
如在课堂上, 教师以杜甫《曲江对雨》中的诗句“林花着雨燕脂湿, 水荇牵风翠带长”为例, 把诗句中的“湿”字留空, 让学生进行填写, 然后根据学生填写结果, 又结合古代苏东坡、黄山谷、秦少游、佛印等四位名家曾对杜甫诗句中的填补情况进行点评和解说, 杜甫这首题壁诗, 写的是乱后曲江雨中冷落的景象, 用“湿”恰到好处, 后来“湿”字脱落, 苏东坡、黄山谷、秦少游、佛印等四位诗人分别补了“润”、“老”、“嫩”、“落”等字, 它们虽然不准确, 但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处境、心情和风格。苏轼豪放乐观, 心情愉悦, 所以补“润”;黄庭坚老气横秋, “老”正是他风格的折射;秦少游柔婉, “嫩”是他风格的反映;和尚佛印, 四大皆空, 看破红尘, “落”字恰是他身世与人生哲学的缩影。通过这种“实践性”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潜意识的认知因素及主观能动性, 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
2. 构建“以语境为纲”的教学
语境是指影响和制约修辞的各种环境及其相关因素。所谓“以语境为纲”的教学, 就是树立语境意识, 坚持以语境为中心, 把语境作为统领修辞教学活动的纲目和原则的教学。“以语境为纲”教学是提高古代汉语修辞中隐性语言教学质量极为有效的手段, 是实现古代汉语修辞学中隐性语言教学目的的关键所在。语境具有创设变异的功能, 并使修辞变异在特定的语境中正常化。所谓修辞变异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 表达者为了获得特殊的交际效果而有意突破语言使用常规的做法, 它实际上也是隐性语言显性化的一种表现。语言表达之所以能够打破常规变异使用语言, 完全是在语境的帮助下进行的。语境可促使汉语的语音变异、语义变异、语法变异等, 而这些变异有利于隐性语言的挖掘和利用。
以语音及语义变异教学为例, 要让学生理解语音变异及语义变异这个知识点, 必然离不开“以语境为纲”的教学指导思想。如刘禹锡《竹枝叶》: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睛却有睛。此诗“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无晴”、“有晴”表面语义指天气的阴晴, 实际语义是指“无情”、“有情”, 语义双关, 含蓄隽永。这种语音及语义上的变异, 是由诗歌的标题“竹枝词”和诗句“闻郎江上唱歌声”所提供的语境信息决定的。竹枝词是西南民歌中的一种, 主要歌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此诗中的“闻郎江上唱歌声”写的是当地男女通过唱歌来表达爱情的情境, 在这样的特定语境下, “无晴”所隐含的语义“无情”及“有晴”所隐含的语义“有情”才可能被人理解。又以语法变异教学为例, 启发学生对语法变异的理解, 也必须以“以语境为纲”的教学思想为指导。
如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 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 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 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这首诗中的“红”、“绿”是形容词, 这里变异为动词, 带宾语。这种语法变异与整首诗的上下文语境分不开的, “一片春愁待酒浇”, 点明时间是春天;“风又飘飘, 雨又萧萧”更具体说明这是一个春雨绵绵的季节, 这样的季节是催生万物的季节;“流光容易把人抛”抒写了春光逼人的感受, 这些内容为下文要具体描写春光做了很好的铺垫;“红了樱桃, 染绿了芭蕉”意思是时光已催红了樱桃, 染绿了芭蕉, 这正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具体表现。由于作者把“红”、“绿”变异为动词, 强调了主体的主动性, 这更有利于表现春光逼人的特点。如果不把“红”、“绿”变异用为动词, 这两句诗就成了“樱桃红了, 芭蕉绿了”, 这两个句子表示的是一种客观陈述, 显得平淡无奇, 表现不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特点。通过语境分析, 促使学生明白, 语境可以使修辞变异正常化, 从而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懂得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下创造性地运用隐性语言, 以提高自己口头语或书面语的表达效果。
隐性理论给古代汉语修辞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也拓宽了古代汉语修辞研究的领域。完全以显性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语言理论将缺乏解释性和实用性, 因此, 语言研究不但要研究显性语言, 还应研究隐性语言。隐性理论提供了新的语言现象产生的缘由和依据,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但如何运用隐性理论来指导古代汉语修辞教学, 这仍是古代汉语修辞教学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8.汉语修辞学教案 篇八
人们在运用语言时,为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总是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语言材料。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出于修辞目的的言语行为转化为语言事实时,修辞活动的思维模式也就凝聚到各种言语层面中,同时也使得既成语言要素蕴含着丰富的修辞元素。这种现象在“之”字结构中也十分普遍。为了增加语言表达效果,提升其语用价值,人们在使用“之”字结构时往往会选择一些艺术化、生动化的表达方式进行构式。“之”字结构经常使用的修辞格主要有:比喻、借代、移就。
一、“之”字结构中比喻的运用
“之”字结构较多使用比喻修辞。二者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A项为本体,B项为喻体
从语义理解的角度,“之”字结构的内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二者构成比喻关系,其中A项是本体,B项是喻体。比如:
(1)获不获奖本身已逐渐无足轻重,重要的是文学之树常青,友谊之花万紫千红。
(2)法律之剑在惩处着重婚罪者、“性犯罪”者。
(3)它是缰绳,不使情欲之马狂奔乱跑;是堤坝,不让情欲之潮泛滥成灾。
以上三例中的“之”字结构的A项和B项均构成一个比喻。如:“文学像树一样长青,友谊像花一样万紫千红。”“法律像剑一样在惩处着重婚罪者、‘性犯罪者。”“情欲像野马一样狂奔乱跑,情欲像潮水一样泛滥成灾。”这种类型的“之”字结构中的A、B两项从语义上来看一般都属于超常语义搭配,而且A、B两项之间要具有某种相似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构成比喻。
(二)A项为喻体,B项为本体
这种类型的“之”字结构A、B两项之间仍然能构成比喻。与前者不同的是A项为喻体,B项为本体,而且从语义重新分析的角度讲,一般可以理解为B像A一样的B。比如:
(4)亡国奴的切肤之恨,使我坚决参加了国共合作的抗日救亡运动。
(5)他的嘱咐,实在是金玉之言。
(6)秦始皇高鼻梁,长眼睛,胸前像鸷鸟一样突出,声音如豺狼一般,这是凶悍、残忍之相,故说有虎狼之心。
以上三例中的比喻都是B项为喻体,A项是本体。我们可以重新分析为:“亡国奴的仇恨就像切肤一样。”“他的嘱咐像金玉一样。”“秦始皇……有像虎狼一样的心。”当然,我们只是从语义重构的角度对“之”字结构中的比喻进行分析,其句法构成可能会有所变化。
(三)整个“之”字结构作喻体
整个“之”字结构作喻体,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作明喻的喻体,这种情况较为普遍,也相对容易理解。如:
(7)在采访中,许多省、市领导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市场体系建设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市场体系建设已如弦上之箭,迫在眉睫。
例中的“弦上之剑”在句子中作宾语,整个结构作喻体。
第二类是“之”字结构作借喻的喻体。这种“之”字结构作为借喻的喻体出现,本体并未出现。比如:
(8)在亚洲篮坛未来之星的对抗中,韩国队登上了冠军领奖台。
(9)一棵艺术之苗在鲁艺破土而出。
(10)这些害群之马正在败坏党的名声,并已成为腐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蛀虫。
以上三例中的“之”字结构都是作为借喻的喻体出现在组合序列中的。“亚洲篮坛未来之星”借指在亚洲篮坛中实力最雄厚的一支队伍;“艺术之苗”指鲁艺学校中比较优秀的一个学生;“害群之马”指党内败坏组织名声的蛀虫们。这种“之”字结构给我们在语义的理解上增加了解码难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言语交际的艺术魅力。
二、“之”字结构中借代的运用
借代也是一种经常出现在“之”字结构中的修辞格。“之”字结构中的借代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A项运用借代来构成“之”字结构
从该结构内部的构成上来看,A项使用借代的修辞来构式。比如:
(11)金秋时节,在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的前夕,世界著名的五大新闻社之一的路透社专门拟定了一批中国妇女中的巾帼之才作为其向世界各国介绍的对象。
(12)他曾去拜访武汉歌舞剧院有“笛王”之称的孔建华。
以上“之”字结构中的A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巾帼”是用饰物代人;“笛王”是用别称代替人。
(二)“之”字结构作为借代的代体出现
整个结构作为借代的代体出现在语句中,比如:
(13)为了更多地了解齐鲁之地的民风民俗,他出了章丘,到潍坊、淄博、济南、济阳等地去写生。
(14) 无奈的百兽之王(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7日新闻标题)
以上两个例句中的“之”字结构均是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齐鲁之地”指山东,用别称来代替本体,“百兽之王”代指狮子。在这两句中,其本体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新闻或者文章标题中,可以吸引读者,激发思维活力,增强语言交际的形象性,使语言具有婉曲的色彩。
三、“之”字结构中移就的运用
“之”字结构中也运用了移就的修辞格,移就的使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思维积极性,调动人们的想象能力。如:
(15)寂寞之花在午夜枯萎。
(16)这个想法使他内心燃起了嫉妒之火。
“寂寞”本来是人的感受,在例(16)中却移用到了花上;同样“嫉妒”的本是人,却移用于火了。这就是文学上常说的“移情”手法,把人的感情移用到没有生命的事物上,使得它们带上了人的感情色彩,既增加了语言的情趣,同时也使得语句活泼、生动、风趣。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李咏梅.具有特殊语义关系的定中结构分析[J].学术交流,1999,(3).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徐春阳.谈“之”“的”互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
[5]張 斌(主编).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吴启主(主编).现代汉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