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馆西蒙画展

2024-08-29

上海美术馆西蒙画展(共7篇)

1.上海美术馆西蒙画展 篇一

马西园书画展西安美术馆开展

11月10日上午9时30分,当代隐逸派书画大家马西园书画作品展在西安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由陕西国画院、西安中国画院、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西安美术馆承办,展览持续至11月12日。

马西园先生1929年出生,回族,哈知,甘肃兰州人。生自书香门第,14岁学习书画。50年代初拜范振绪先生为师,并游学西安,领教于李问渠先生,后在北京结识黄宾虹、齐白石。60年代初与陈半丁、李苦禅、常书鸿、胡佩衡、王雪涛、金息侯等为友。80年代又与张伯驹、李可染、董寿平、关山月等相交。书法初学二王,后学汉魏隶篆,钻研近代何绍基、康有为,擅长行书,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曰:“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其精美画作、精湛技艺,受到众多市民和书画爱好者赞叹。此次书画展共展出了马老的书画作品50余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集观赏性和收藏性为一体。

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邵峥嵘在致辞中说道,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曲江新区一直重视和积极推动文化艺术的良性发展,区内建成开放的美术馆、音乐厅、电影城和各类博物馆达30多座,这些文化场馆矩阵构成了西安最为集中的公共文化服务聚集区,曲江新区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演出、展览活动、公益讲座达400多项、2000多场次,成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力提升了市民的文化自信,加速了城市的文明进程。她还表示,在未来,曲江新区还将举办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文化惠民与公共文化的蓬勃发展,使曲江新区成为陕西乃至全国最具活力的文化艺术交流聚集区。

西安曲江美术馆馆长杨超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马老的艺术成就,在当今画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南有黄秋园,北有马西园”。在观展中,陕西师范大学孙文忠老师不断用“震撼”来形容马老的大作,非常值得一看!民族的骄傲!

开幕式后,还举行了马西园书画学术研讨会,众多书画界名人大家与书画爱好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书画交流心得。

2.上海美术馆西蒙画展 篇二

一、为何“不起眼”又引人入胜

1950年代, 中国美术界对汤由础已有较高评价。他被公认为当时广东水彩画的能手。1959年黄新波、杨纳维在《美术》杂志发表的述评《广东十年来的美术创作》中谈道:“汤由础的水彩作风沉着, 和黄笃维的轻快形成对照, 但都达到完美的境域。汤由础尤长于以水彩画人物活动。” (1) 此外, 2008年广东美术馆汤由础个人画展的画册中的两篇述评谈道:“他的艺术恬静而又闪烁美的活力”、“扑人眉宇的生活气息和朴实无华的画风”、“透明美妙的色彩和水分运用, 令人神往。” (2) 可见, “沉着”、“朴实无华”是汤由础水彩画的一个特点。由于他的水彩画采用比较传统的水彩技法, 语言朴素自然, 所以乍看似乎“并不起眼”。 (3) 可是, 在观者静心细细品味时, 他的水彩画就会越发引人入胜, 就会让人感觉“闪烁美的活力”。那么, 汤由础的水彩画蕴藏着什么魅力呢?

汤由础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彩画大多表现自然风光或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建设、生活的场面。笔者认为, 汤由础这些水彩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用“透明美妙的色彩”表现了大自然纯净、明朗的内在本质。

二、纯净明朗的自然本质

塞尚说:“我们总是通过研究自然来观察和感受自然;而技法问题不过是我们让公众感觉到我们所感觉的东西的一种手段。” (4) 可见, 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对以风景为题材的绘画的重要性。早在古代, 山水画家就强调要领悟自然之“道”, 就是说要领悟自然的内在本质。作为整体的大自然其本质有许多不同的方面, 雄伟、神奇、美丽等都是大自然的本质。而地球上的大自然与其他星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个栖息了大量各种生物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是极其有限的。所以大山大水即使再雄伟、再神奇, 它也是一个依赖于纯净环境的生命有机系统。大自然的这一重要本性被工业时代的人们所长期忽略, 就更让我们惊异于汤由础的水彩画所呈现的大自然那透明、纯净、充满光彩的内在特质。

我国水彩画大师王肇民在1980年代将他系统的水彩画理论收录于《画语拾零》中, 清晰、全面地阐述了有关水彩画创作的基本规律。其中他谈到, “画光, 须知光有芒。所谓芒, 就是光线照射在物体上, 又从物体上反射出来的东西, 即物体本身的光彩。只有物体本身的光彩, 才是物体本质的反映。所以画光要画芒。” (5) 这种被称为“芒”的内光我们从汤由础的水彩画中就可以感受到。他表现被阳光直接照射的景物的水彩画不多;但他即使表现阴天的作品也常常充满光彩, 一种物体本身内在的光泽和光彩, 而不是外光。充满光彩也是生命、自然的一个重要特征。

汤由础对自然的这种深刻感受固然与他数十年长期对景写生、从不根据照片画画有关, 但也与他早年侨居东南亚有一定关系。因为地处赤道地带的东南亚光线过于耀眼, 景物常常反射太阳的强烈白光。由于气候的差异, 他回到祖国后, 会明显感觉到南方的清亮与明净。

正因为这种强烈的对比和感受, 汤由础归国后更多地采用水彩这种媒材来画风景题材, 并且他更加充分地发挥了水彩这种媒材透明纯净的特点。具体来说, 他采用的是尽量只铺一层色彩的画法, 即使景物暗部也尽量只画一层;并且铺色的时候常常利用水彩纸的凹凸肌理在纸上留下许多微小的白点, 从而获得比传统画法更加透明、更加纯净的效果。同时, 由于技巧娴熟, 他能用一层色彩同时解决造型、明暗、虚实、冷暖等各种问题, 使一层色彩获得既简练又丰富的效果。

强调水分运用的水彩画通常不可能画得太精细, 而如果只铺一层色彩, 对技巧的要求就更高, 要画得更加简练、概括。汤由础对自然物象的深刻感受能力使他能够用特别简练的笔法游刃有余地表现出景物的质感、体积感、空间感乃至于光感, 从而简而不空、简而不单薄, 以各种恰到好处的画法产生丰富的表现力。

王肇民在《画语拾零》中谈道:“作画, 最好是一遍过。这样光、色、线的运用, 都是新鲜的、生动的、富于生命力的。然而这只有基本功较好的人才可以做到。” (6) 可见, 绘画基本功对水彩画创作非常重要。

正是深厚的绘画功力使汤由础能用简练的笔法获得丰富的韵致。1946年他为女儿所作的粉笔肖像画以及1956年的粉笔速写《太婆》显示了他非凡的素描功力。自然而又洒脱的笔法将小女孩的稚气、清纯以及太婆的慈祥、深沉都表现得感人至深。1957年的油画《把武器交给群众》 (其素描草图亦非常精彩) 以广州起义为题材, 体现了他表现宏大历史题材的出色能力。虽然场面宏大、人物众多, 但精妙的构图使观者的视线从近处人物逐步移向远处, 最后又回到中部, 画面显得井然有序并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 很好地表现了起义的主题。1958年他的版画《扬帆出海》则以简练而独特的构图表现出海上明媚的阳光和人们愉快、兴奋的心情。

汤由础创作过多个画种, 其中水彩画成就最大。他充分发挥水彩画透明清亮的媒材特点表现大自然既纯净又充满光彩的特质。大自然的这种特质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显得尤为突出, 因为春雨荡涤了冬日的尘埃, 在甘霖的滋润中, 花草树木以新生的纯净和亮泽使大地散发明媚的光彩。汤由础创作于1963年的水彩画《春水》描绘的虽然是阴天, 但表现的正是春天特有的明净与光彩。清澈的雨水灌注了干涸的土地, 丛丛翠竹闪烁着新绿的光泽并在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 忙碌的人们正沿着水边的小路走来, 容光焕发, 神采奕奕。在2008年汤由础画展的作品中, 表现水的画法各式各样, 无一雷同。但这件作品所表现的水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那大块面的倒影不但令人看不见笔触, 反而感受到水的无比清澈, 一层透明浅黄画出的水面反射着明亮的天光;淡淡的远山显得明净而又悠远。

表现纯净的近海海景的水彩画《岩石》 (如图1) 是一件很能代表他的水彩画风格的出色作品, 描绘在风平浪静的多云阴天里, 两个少年在岸边岩石上钓鱼, 与近岸处的两艘渔船遥相呼应。这张作品呈灰褐调子, 和谐的色调与精妙的构图使画面流淌着奇异的光彩。海岸线与右边岩石的上部轮廓线构成一条从左下至右上的对角线;对角线和海平面水平线的交汇处恰好是两个正在钓鱼的少年, 他们的目光朝向渔船, 与渔船共同构成画面的视觉焦点。他们周围的环境描绘得极具魅力:远山、海水、天空都是潇洒的一层纯净色彩, 但富于冷暖、明暗的变化。远山小块的“红”与大面积的“蓝”、“紫”形成冷暖对比, 既让人感觉到天光的明媚, 又表现出连绵起伏的山峦本身的丰富变化。同时, 山的轮廓造型清晰明朗, 实中带虚, 尽显山的体积与力量。海水只用很淡的一层灰蓝、灰黄画出, 让人感觉到海水出奇地透明与纯净。天空和白云的明度与色相和海水比较接近, 效果却完全不同, 轻松几笔就将云天、海水的质感区别开来。岩石用各种不同色彩倾向的褐色画出, 石头那又硬又粗的质感表现得很好。近处沙地的土黄暖色与远山的冷色在对比中形成了空间感。这件作品表现的景色虽然是阴天, 但画面却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似乎还让人呼吸到清新润泽的空气。

表现纯净山水和清新空气的出色作品《岸边一角》 (如图2) 以高空府视的视角描绘了开阔的江面美景。辽阔的江面上, 江水缓缓流动, 几艘小帆船停泊在江上一侧, 江中心一艘小船正在撒网, 远处山水相交处的一片小岛绿草如茵。作品以简练、独特的构图将大部分画面用于表现澄澈透明、如碧似玉的江水;那或浅或深的明度变化、或紫或绿的冷暖对比以及充满韵律感的层层波纹让人惊叹江水是那么清、那么深, 清新湿润的江水气息仿佛扑面而来。江的对岸用各种丰富的小绿点画出, 虽小小几笔, 却生机盎然。云烟掩映中的远山那优雅的淡淡几抹蓝紫更增添了画面清新明朗而又辽阔深远的感觉。这疏朗明净的画面自然让人联想到汤由础在60年代初外出写生时触景生情而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浣衣曲》:“峰如黛, 水如蓝;朝阳下, 浣衣衫。弯弯一曲丰溪水, 十里桥边飞彩丹。” (7) 这极富明净美感的诗句体现了他较高的文学修养, 也体现了他对色彩以及文字的敏感和喜爱, 同时足以看出他面对祖国秀美纯净的自然山水时的惊喜心情。

另一件体现他的水彩画充满光彩这一特点的出色作品是《归航-2》 (如图3) , 因为这件作品虽然没用鲜艳的黄色和橙色, 却非常优雅地表现了沐浴在夕阳光辉中的海景。作品描绘在彩云满天的夕阳光辉中, 靠岸的渔船正纷纷收起风帆, 人们仍在船上忙碌, 但充满凯旋的喜悦。全画虽基本上只铺一层色彩, 但透明的色彩与足够的明度对比使画面光彩四溢。作品将许多空间用于表现天上的云彩。潇洒自如、水色交融的笔法渲染出天上的各色云彩, 灰蓝、灰紫与淡淡的几笔土黄形成雅致而不眩目的互补色对比。变化多姿、虚实相映的云彩给画面带来一种绚烂的戏剧性效果。精彩之处还不止于云彩。以极薄而又水分适中的色彩画出的船舤透明得似乎可以看见其后的海水和山峦。灰蓝色的海水如镜子般平静、清亮。明亮的光辉仿佛洒满画面上的一切景物, 使作品洋溢着满载而归的温馨与欢乐。

三、宁静怡然的精神气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汤由础的水彩画虽大多以风景为主体或只有点景式的人物, 但我们从他画中感受到的不只是自然的纯净与光彩, 那种和平年代的人们平静、愉快的精神气质更是充溢于画面。1950年汤由础从尚未独立的新加坡回到祖国“恬静的故土”安居乐业, 平心静气地创作, 高兴时常常拿出短笛吹起轻快优美的旋律。这种宁静怡然的内在精神气质从他的水彩画中传递出来, 就像我们能从宋代的山水、花鸟画中感受到处于盛世的宋代人内心那种很深很深的静谧与超然, 因为高超的绘画艺术能使作品成为心灵深处的镜子。他那从容不迫的笔法和闪烁着内在光彩的画面使他的作品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平静、愉快的精神气息。

通常强调水分运用的水彩技法要适时地、恰到好处地控制水分的湿润程度以获取各种所需效果, 而且还要在画出色彩关系之后把握好时机再画出素描关系, 所以有的水彩画家形容作画时“像打仗一样”。但汤由础的水彩画不会给人以紧张、匆忙的感觉, 他总能从容地同时控制水分、色彩、造型、明度等各种因素, 不慌不忙、得心应手地传递出宁静、悠然的心境。

描绘上班途中之情景的《春光明媚》 (如图4) 用从容的笔法、透明的色彩和有力的明度对比表现了早晨明媚但不刺眼的阳光、安静的街道以及人们踏着金色的阳光去上班时平静愉快的心情。他只用了一层极清淡的土黄色描绘阳光照射的街道地面, 但画面却出奇的明亮、清透、沁人心脾。街道旁一排以浅色画出底色的民居在地面阳光的反射下通透而明亮, 好像房屋因主人们都去上班了而显得无比安静。街道两旁一笔到位的一盆盆鲜花仿佛在阳光中微笑, 静静地迎候上班路上的人们。此外, 街道的水平线和走廊柱子的垂直线相交而形成的平稳的“井”字形构图也使画面显得稳定、安宁。

体现渔家生活的《谭江》 (如图5) 以淡淡渲染出的宽阔江水和笔法简练到位的渔船表现了水上生活的悠然与平静。船上的渔民虽然只用极细小的几笔点出, 但却生动自然, 让人感觉到他们的灵巧和从容。画面视野开阔、色调清淡, 仿佛能让人身临其境地谛听到当时人们宁静、恬适的内心世界。

表现休闲题材的《西湖红棉水榭》 (如图6) 呈现了中国式园林的优雅与旖旎, 传递出远离市区喧嚣的迷人景致在假日时光那醉人的宁静。湖水波平如镜, 岸边杨柳婆娑, 湖中小岛上的砖红色房子和黛绿色树丛在平静的湖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 远近两只小船各自悠然地飘荡在湖中。汤由础并没有刻意地营造什么理想的“如画”风景;他显然被这美如西子的景致和明净的天光水色所深深打动, 作画时无比愉悦的心情在潇洒从容的运笔控色中真实自然地流露出来。而湖面的水平线和树木的垂直线相交形成的横卧的“土”字形构图使画面结构匀称、稳定, 更增强了宁静的效果。

四、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

汤由础回国后的水彩画大多视野开阔, 描绘了各行各业在工作中的大场面景观, 所以他这个时期的水彩画不仅能体现人们的心境, 而且还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和气息。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迫不及待地回到祖国, 投入到美术事业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他经常到各地深入生活。而他深刻感受到的, 不仅仅是各行各业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和现象, 更是一种真正积极、乐观的社会氛围, 一种时代最深层的内在本质。马蒂斯说:“一切艺术家都带有其时代的烙印, 而最伟大的艺术家就是那些烙印最深的人。” (8) 人们从汤由础那些闪烁着非凡光彩的水彩画中就能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

另一方面, 汤由础的水彩画所蕴含的时代气息与他的水彩技巧有着内在联系。真正意义上的水彩画是近代以来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外来画种, 但这个画种和中国水墨画有共通之处, 就是两者都使用高难度的作画工具“毛笔”, 并且都要用“水”。所以中国水彩画家的优势之一在于使用毛笔时的潇洒笔力。王肇民非常重视将中国水墨画的用笔技巧运用到水彩画中, 因为“笔墨”是“民族传统的结晶”, 是“世界绘画仅有的绝技”;他认为“笔笔精到, 有‘笔精墨妙’之致, 才是佳作”。他特别强调“用笔的气势”, 认为“画有必须一笔画成之处, 就必须一笔画成, 否则便失掉气势”。 (9) 可见, 潇洒的笔力能形成生动的气息和非凡的气势。而我们从汤由础那些以洒脱、劲健的笔法画成的水彩画中感受到的正是一种充满蓬勃朝气和美好希望的时代气息。

体现对外贸易业之兴盛的作品《广州黄埔港》 (如图7) 用一种仰视的构图描绘了丽日晴天下港口的繁忙景象。劲挺、果敢的线条勾勒出高大伟岸的远洋货船和直冲云霄的起重架, 它们的勃勃英姿体现了工业时代的力度与气势, 也表现了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作品没有正面地、具体地描绘人们的工作状态, 但以流畅的直线和弧线勾画出的岸边地面轨迹和用极简略的色点画出的起重架下的人群却表现出一种快速、干练的感觉。这件作品虽然没有用黄、橙等鲜艳的色彩, 但江面极淡的一抹明亮的灰蓝就表现出艳阳高照时明媚的光感。同时, 地面与天空清爽的土黄与那清亮的江水一起营造出一种令人振奋的时代气氛。

展现工业产业之繁忙景象的《工厂之晨》 (如图8) 以厂房和江面的强烈明度对比表现了波光粼粼的江水和早晨明朗的阳光, 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体现了充满激情与理想的社会氛围。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极为令人欢欣鼓舞的社会大事。《一桥飞架》 (如图9) 描绘了刚建成的横跨珠江的广州第一铁路大桥。笔直硬朗的线条表现了大桥的力度与气势, 其果敢、干练的笔势令人惊叹。流向远方的江水、向上飘扬的云朵以及船只飞扬的烟雾共同营造出欣欣向荣的城市气息。

五、结论:质朴而深沉的风格

综上所述, 汤由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彩画“不夸张、不张扬”, (10) 也不刻意追求新奇, 造型、色彩等形式语言皆质朴自然, 毫不造作, 尤其色彩通常朴素清淡。他充分发挥水彩这种媒材透明清亮的特点与优势, 以高超娴熟、从容自如的水彩画技巧和潇洒劲健的笔法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种建设、生活场景, 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纯净明朗的本质, 而且还体现了人们宁静怡然的精神气质和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也就是说, 他的水彩画表现了自然、人与时代这三者的内在本质。可见, 汤由础的水彩画蕴藏着丰富的内在魅力, 而丰富的魅力因其绘画语言质朴而深藏不露, 需观者静心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 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含蓄内敛的品质。通过本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出色的广东归侨画家汤由础创造了一种质朴而深沉的水彩画风格。显然, 这种深沉质朴的绘画风格在当代更显得弥足珍贵。

摘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东水彩画家汤由础的水彩画语言质朴自然, 含蓄内敛, 不仅表现了纯净明朗的自然本质, 而且还蕴藏着宁静怡然的精神气质和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等丰富魅力。本文以广东美术馆汤由础画展出色的水彩画作品为例, 运用当代水彩画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分析论述了汤由础如何以质朴而深沉的水彩画风格表现了自然、人与时代这三者的本质。

关键词:汤由础,水彩画,质朴,深沉,自然本质,精神气质,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1]广东美术馆编.汤由础·恬静的故土[M].2008年5月.

[2]华艺廊编.百年王肇民[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7.

[3]平龙著.水彩风景写生创作技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3.饶宗颐上海书画展观感 篇三

饶宗颐教授字固庵,号选堂,1917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的书香门第及首富之家。父亲饶锷在他幼年时就培养他对琴棋书画和诗歌散文的兴趣。他18岁完成了父亲去世时尚未完成的学问—《潮州艺文志》的编撰,后来又延展出广泛的研究领域。2006年12月笔者有幸参加了由香港九所大学合办的“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按饶教授的治学范围分为九个组别,分别是甲骨学/古文字学、简帛/上古文献、考古学与上古史、文化交流史/敦煌学、历史学/潮学、宗教、艺术、古典文学,由此可见其学问之广博。

饶教授的书画创作与他的学术研究始终息息相关。敦煌学是饶教授用功极深的学术领域,在这一领域他出版有《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敦煌曲》(合著)、《敦煌琵琶谱》等多种著述,与书画有关的则有论文《敦煌写卷之书法》、《敦煌白画》等篇章,编撰有《敦煌书法丛刊》。此次展览中,就有多件源于敦煌的书画作品,多以敦煌画样为题材或取其笔势进行创作。如《思维菩萨》画一位菩萨左腿横盘,右腿支起,左手放于左腿,右手支颐。菩萨眼眉低垂,若有所思,坐于水流中的大石块上,上方有杨柳枝条依依下垂。此画题为“敦煌盛唐思惟菩萨画样”,令人联想到莫高窟、榆林窟壁画中呈游戏坐的水月观音的造型。此作虽取材于敦煌佛教题材,然而作品有别于面貌庄严的宗教画,从构图到笔法无不流露出文人画的意趣,正可用倪瓒“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来形容。菩萨的形象亦让人觉得可感可亲而心生欢喜。技法方面,菩萨的衣纹线条采用了颤笔。饶教授在《敦煌白画》一文中对这种技法的源流及其在敦煌白画中的运用有较详细的讨论。他的绘画创作中也融会贯通了诸如简笔、颤笔、点拂、钩斫、皴擦、渴染等多种技法的运用。

又如《马到功成》画一位衣带飘飞的女子手持火炬坐于飞奔的骏马上,题曰“庚寅至日选堂写莫高窟唐人画样笔势”。在展出中,此画作为中堂,配有一副对联,对联文句为“立脚怕随流俗转,居心学到古人难”,署款“略取敦煌唐人写经笔势,己丑立春选堂”。又有一件《散花飞天》令人由衷赞叹。画面中一位童子模样的飞天腾空而起,双臂向上,双手用力张开,左腿弯曲收拢,右腿伸直,身体前倾,身上的衣带飘飞,身体四周散布着金色的花朵。画家以极为简省的线条,刻画出飞天奋力向上腾飞的动感。题曰“岁在壬午选堂写敦煌盛唐散花飞天画样于香港梨俱室”。这些作品的题材和技法与敦煌皆有关联,唯作品中的意趣却是画家别出心裁的,不拘成法而别开生面。

此类与考古文物相关联的作品在这次展览中还有多件。譬如有取材于马王堆帛画的《龙凤侍女》图,画上的题跋道出了画家对这一图像寓意的认识;有《始平公造像碑》的临本;有《书瘗鹤铭》之作;有《虢季子白盘》铭文临本;有《裴岑纪功碑》临本;有以汉简笔意、魏晋简牍笔势、敦煌简笔意书写的对联多副。无论是临是写,书画家追求的是形似之外的神似,流露的是自己的笔墨意趣,整体效果在似与不似之间。

荷花是饶教授特别钟情的绘画题材。2006年笔者曾在澳门参观过“普荷天地—饶宗颐九十华诞荷花特展”,展览专门以荷花为主题,展出作品百件套,画作时间跨度四十余年。荷花又名莲花,在佛教中是圣洁、清净的象征,是历代文人吟咏的对象,也是画家热衷描绘的对象。这次展览中以荷花为题材的画作也很突出,画家在形式及色彩的运用上不拘一格,表现了对传统的突破与创新。画展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设色荷花巨幅》,创作于2005年,高两米四,宽六米,为设色纸本。全作以水墨渲染出不同姿态的荷叶,又以青色勾勒出荷花的花瓣,间以枝干和水草,描绘了荷塘中花繁叶茂的景象,给人以“莲叶何田田”之印象。画家在题记中将荷花形容为“花中君子”,与它相对,可以洗去尘世的烦恼,记录下时间与生命的永恒。展览中篇幅较大的还有《荷花八连屏》,以八条条屏拼合的形式展现出一幅完整的水塘荷花的图像。同样是设色纸本,但此作主要以青色和绿色渲染荷叶,深浅不一的红色勾勒出荷花花瓣和花苞,连同两边“长剑一杯酒,高楼万里心”对联一副,在视觉上形成与前作的对比。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的则有《红笺金荷》。传统文人画多以水墨为主,略加色彩点染,从不以大红大绿示人。饶教授在色彩运用上突破这一局限,在红笺上以金粉和墨或是以白色描绘荷叶及枝干,以金色勾勒出花瓣和花苞,再以白色署款。画作达到大俗大雅的境界。

此外,不同形式的荷花作品还有多种。《荷花书联》以淡墨渲染的荷叶为背景,又以一枝设色莲苞相衬托,书写“人品花淡宕,文心叶青葱”对联一副。《荷花金咭四连幅》在圆形的金色画心中画有不同色彩和造型的荷花荷叶四幅,衬以白底金框,极具装饰效果。《一朵白莲随意开》和《芙蕖和蕊落幽香》也是在金色画框中的荷花小品,一为设色一为水墨,视觉上形成对比。《和谐长乐花卉画联》则以画成联。《和谐》所画为荷叶和螃蟹,取谐音之意。这些形式各异的作品令人体会到画家的匠心独运。

在这次展览中,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烟雨江南》和《岩岩西岳》这两件画作。《烟雨江南》为设色纸本条幅,画面下端三分之一处画一位身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船上摇橹,不远处有一间瓦房掩映在树丛之中,画面上端三分之二都表现烟雨之景,酣畅淋漓的笔墨渲染出江南特有的氤氲之气,是对江南烟雨极具表现力的描绘。《岩岩西岳》为布面丙烯设色,丙烯颜料的使用带给人山石苍茫、浑然一体之感。可见画家在材料的使用上也不受传统的限制,以西画的材料画出了最典型的中国山水,正体现了画家在人生境界上“会通古今中西”的追求。

4.西蒙的爸爸 篇四

小时候孩子最骄傲的是什么呢,“我爸爸给我买了这么大的玩具!”“这个娃娃是妈妈给我做的~”一定是父母的。但是西蒙没有爸爸。

小西蒙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没有同学与他要好,“你们知道吧„„西蒙„„嘿嘿,他没有爸爸。”孩子们围成一群,逼问着西蒙他的爸爸是谁。他们嘲笑、戏弄他,“这些小家伙的父亲大多数是坏蛋、酒徒、小偷,并且是虐待妻子的人。”甚至连一个爸爸在坟地里的孩子都得到了称赞,“倒好像爸爸躺在坟地里的这个事实抬高了他们的一个同学,贬低了那没有爸爸的另一个似的”。小西蒙感到十分难过,难过到想要跳河自杀。孩子在河边哭得很伤心,这时,铁匠菲利普发现了他,并且安慰他,送他回家。

西蒙的妈妈布朗肖小姐是未婚妈妈,“虽然在公开的场合大家表示很欢迎她,可是那些做母亲的在私下里却对她抱着一种同情里带点轻蔑的态度”。铁匠心里很清楚,所以当西蒙说要他当他爸爸的时候菲利普只是当作玩笑一般答应了。西蒙可不这么想。当同学再一次嘲笑他的时候,“他怀着不可动摇的信心,用挑衅的眼光望着他们”,他因为有了“菲利普爸爸”而信心百增。可是孩子们说,菲利普还不完全是他的爸爸,因为他不是西蒙妈妈的丈夫。

这可怎么办呢?菲利普决定要让布朗肖小姐做他的夫人,“这一次再没有人笑了。因为大家都认识这个铁匠菲列普·雷米,有他这样的一个人做爸爸,不管是谁都会感到骄傲的。”故事结束了。

小说用了很多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简练而生动,并且文笔顺畅,把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扩写成了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痛苦以及优秀品质。

5.西蒙管理行为读书笔记 篇五

一、作者的介绍............................................2

二、《管理行为》的内容.....................................2

三、《管理行为》对我国行政决策的启示.......................3

一、作者的介绍

赫伯特·西蒙,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第十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他倡导的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于1978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管理行为》的内容

在管理理论众多的探索者中,有幸享有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诺贝尔经济学大奖的人只有《管理行为》一书的作者西蒙。一本管理学的书怎么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呢?这是我拿到《管理行为》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疑问,在阅读本书之后我觉得西蒙的《管理行为》一书的内容概括起来最主要的有以下两方面:首先是 “有限度的理性”和“令人满意的准则”;其次是决策过程理论。西蒙提出,现实生活中个人和组织的决策需要一定程度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都是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进行的。理想中的完全理性会导致人们寻求决策的最优解。而现实生活中的有限理性则导致人们寻求满意解。西蒙将组织内部的活动分为经常性和非经常性两类,前者的决策为程序化决策,后者的决策为非程序化决策,所有的程序化决策过程都可以概括为:界定问题;明确目标寻找为达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比较并评价这些方案;做出决策;在执行决策中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的目标。

西蒙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而决策的过程是一个选择过程。决策包含两个因素:事实因素和价值因素,这连个因素包含于所有的具体的决策中。这一特点决定了,决策是对实现特定目标而言的,管理的任务要关注的是特定目

标下的决策。组织中的决策不是孤立的决策,而是某一个组织成员的输出另一组织成员的输入;决策是由各种关系所组成的有条理的系统。“决策”的系统可以将组织工作联系起来。由归纳实践而得的“决策”的定义——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大量(实际)可能的备选行动方案;一个人可能选取其中任何一个方案;通过某种过程,这些大量的备选方案,被缩减为实际采用的一个方案。但是由于组织中决策者的知识、时间及群体因素的制约,使得组织在决策的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的备选方案都进行可行性审核,从而使得每一个决策过程都是一个相对理性的选择过程,即在组织当时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条件下达到“效率原则”。同时,由于限制理性的三个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人们的决策需要尽量地理性。故而要求人们从学习、记忆、习惯的养成、接受外界积极地刺激、行为整合五个方面改进时间、知识、群体三个静态范畴所带来的决策理性不足,来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质量,从而最大可能的达到“效率原则”。

三、《管理行为》对我国行政决策的启示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级决策层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变化。但是我国的行政决策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低、辅助决策机构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决策机构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等。西蒙决策理论对改革我国行政决策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第一,应明确决策主体的自身定位。现如今的决策主体包括政府决策层、各类智囊机构和专家系统以及各级社会组织。政府决策层作为决策主体的主导部分,拥有对决策方案的最终裁定权,但是它的地位已经由唯一变成部分。所以,全面掌握宏观情况,充分听取各方已经,对方案进行严密的评估论证,是

政府决策最重要的关节,而这个环节也恰恰是科学决策过程的核心。

第二,准确把握决策内容,努力提高公共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水平。在选择决策议题时,要准确把握决策内容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位置,综合考虑所制定公共政策和工作方案的相关联系,认真分析方案实施的制约因素及其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还要科学评估公共政策和方案对各社会群体利益的影响及其能否有效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更好地体现公共行政对公共利益的追求。

第三,认真抓好决策执行,落实决策的责任追究。决策的执行对决策本身乃至整个管理过程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政府公共行政决策来说,既然想有决策群里,也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决策责任追究制的核心在于落实责任,而判断有误责任关键要看决策的实效。只有建立了以结果为导向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才能使所有公共行政决策者认真负责地行使决策权。

面对现实的各种矛盾,只有进行科学的协调才能找到可行路径。在管理中,用协调的西乡,用令人满意的准则来引导我们决策,将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6.西蒙《管理行为》中的理性 篇六

赫伯特A·西蒙是美国著名的经济组织管理决策大师,他的研究领域广泛,著述甚多,包括同他人合著的在内共有20多部。其中,《管理行为》一书是西蒙的代表作。本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限理性”和“满意解”,二是决策理论过程。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管理行为中的理性”一章,分析其基本思路、主要内容以及本章的地位和意义等。

一、基本思路

管理决策的正确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它选择适当的手段来达到指定的目的就是正确的。理性管理者主要关注如何选择有效手段。要建立一种管理理论,必须进一步考察理性的概念,尤其要彻底澄清“选择有效手段”的含义。因此,本章的目的是,从建立一套分析术语和一个分析框架对管理决策进行实际研究的角度,对决策进行剖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章对抉择的目标环境进行了考察。这个环境就是一系列备选行为方案,每种方案都会导致确定的预期结果。西蒙首先分析了手段和目的的层级结构,认为这一结构缺乏完整性,不能完全整合在一起。由手段—目的分析结构的局限性引出决策的客观环境,也就是备选方案的选择,并分析了影响备选方案选择的几个主要因素。而在备选行动方案的选择过程中,理性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西蒙最后论述了理性的概念、分类以及理性与情感的关系等问题,并初步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原则。

二、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考察决策的客观环境,以及做出抉择的实际后果。抉择只要是理性的并且其客观条件是可认知的,它就是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出其中一个的过程。由于各备选方案的实施后果不同,所以对决策客观环境的分析,主要就是指研究抉择的各种可变的后果。具体内容如下:

(一)手段和目的问题

“事实和价值”同“手段和目的”有关系。在决策过程中,只有具有达到预期目的的适当手段的方案才能入选成为备选方案。但是目的本身,往往只是帮助更远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就出现了目标系列或目标层级的概念。而理性必然同构建这种手段—目的链有关。西蒙认为,即使发生在生理层次上,手段—目的关系也是起到整合行为的作用。在个人层面上,人的行为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比如肌肉张力的协调是(一种手段)为了执行简单的生理动作,如行走,伸手拿一样东西。这些简单的动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和自动进行的。但是迈步或抓住某个东西,这些动作本身通常又是达到下一个目的的手段。在组织层面上,组织的活动也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组织就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如果说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或者说最高目标是组织中最高层管理者的职责的话,那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手段就成了组织中下一层次的管理者的目标。为了实现下一层次管理者的目标,又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而这个手段又成了更下一个层次的管理者的目标。这样往下不断进行分解,一直到组织的总体目标能通过现有的行动计划或其它具体的方法手段的实施而实现为止。这样,在组织中就形成一个不中断的目标链,或者叫目标层级系统。这个目标层级系统与组织中形成的不中断的等级链是相吻合的。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层次的目标(手段)既是目标又是手段。

因此,某些目标必须依赖于其他一些更远大的目标才能发挥作用。这个事实导致目标的层级式结构,每一层相对于其下层都是目的,相对于其上层又是手段。通过目的的层级结构,行为得以保持完整性和一致性,因为每个备选行动方案都使用综合的价值尺度即“最终”目的来权衡。

但是西蒙又分析,真实行为几乎达不到高度自觉的整合。因为有意识动机的结构不是单一的分支层级式,而通常是错综复杂的网络式。无论是对于个人行为还是对于组织行为来说,手段—目的层级结构一般都不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整合链。组织活动和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往往很模糊,要么这些最终目标没有完全形成,要么在最终目标中或实现最终目标的手段中,存在内在的冲突和矛盾。例如政府在进行社会财富分配的时候,就必须同时考虑效率和公平这两个目标,因此使得其决策复杂化了。

由此,西蒙得出结论,手段—目的分析结构存在以下局限性:首先,如果不考虑其他行动方案可以达到的目的,那么我们对选择某特定行为方案能达到的目的的陈述就会是片面的、错误的。其次,在真实的情形下,往往无法将手段和目的完全分离,因为对于各种可行手段的评价并不是中性的。最后,手段—目的术语一般会掩盖时间要素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在使用目的和手段的术语是应该相当谨慎。从这里我们可以用另一套术语来更清楚地说明问题,这就是备选方案和后果。

(二)备选方案和后果

西蒙认为,使用备选方案和后果术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手段和目的术语的不足。行为主体或多个行为主体组成的行为组织,任何时刻都要面临大量可行的行为备选方案。决策就是在某个时刻选择将要执行的其中一种行为备选方案的过程,而策略就可以认为是确定一段时间里的行为的决策序列。选定的策略所产生的所有结果都对评价该策略的正确性很重要。

决策的任务包括以下三步:(1)列举所有备选策略;(2)确定执行每个备选策略所产生的所有结果;(3)对多个结果序列进行比较评价。但是,个人显然不可能知道所有备选方案或每个备选方案的所有结果,这其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时间因素

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带来的影响,行为主体或行为组织在起初选择了某种策略,那么他随后完全可以选择另一种不同的策略。但是由于时间因素的存在,一旦某项方案开始执行,对后续行动方案的选择已经产生了影响,导致后续的选择范围缩小。因此,个人或组织可以坚持特定的行为路线,而不是完全放弃已经执行的那一部分。

策略的这种时间限制特性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因为它至少能够给行为带来一丝理性,不然行为就会变得不可思议。所以,时间因素缩小了个人每时每刻必须考虑的备选方案的范围,是理性的必要条件。

2、知识因素

知识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就是确定哪个被选策略会产生哪些结果。知识的任务就是从可能结果集里选出一个限制更多的子类,在理想的情况下,甚至是为每个策略选出与之相关的唯一一组结果。行为主体所要做的,就是形成对未来结果的预期,这些预期值是以已知的经验和关于现状的信息为依据推断出来的。

在这种分析框架下,行为主体如果希望完全理性地采取行动,就必须完整地描述每个备选策略所产生的各种结果,并对这些结果进行比较。他必须从各个层面上了解他行为的变化可能导致的变化,必须使用无限延伸的时间、无限扩展的空间和无穷的价值观来探究各种行为结果。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幸,经验规律的发展趋势通常大大简化了抉择问题。两种备选行为方案的差异化结果只可能发生在很短的时间范围和有限的描述区域范围内,使得理性行为变得可能。

3、群体因素

如果决策人不止一个,决策问题就更复杂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制定个人决策时,还必须考虑其他人的决策。也就是说,每个人为了确定自己行动的结果,必须了解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群体因素里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合作模式,一种是竞争模式。在合作模式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拥有共同的目标,而且每个人都完全了解别人下一步的行动,所以能够制定正确的决策。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团队合作”。通常用“合作”这个词来表示参与者拥有同一目标的活动,用“协调”表示向每个参与者通知团队其他成员的行动计划的过程。因此,如果没有协调,合作一般是无效的,也就是无论参与者有什么意向,都达不到目标。而竞争模式中不存在一种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理性而最优的一种策略。因为对某个人来说是最优结果的,对其竞争对手来说却不是最优。所以竞争性活动会表现出某种不稳定性,每个人如果发觉其对手的意向,就会重新调整自己的行为,作为防止对手发觉自己意向的防御战术。

4、价值因素

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价值因素也尚待研究,就是确定各种结果的优先顺序,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之为评价。由于体现在各种备选方案中的价值观数量较多,种类各异,所以个人在选择其偏好的方案时必须对它们一一权衡,从中选择合适的价值观。

西蒙在这里又探讨了价值、经验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事实要素是对环境及环境的作用方式的某种描述(信息)。这种描述是否准确,可以凭经验进行观察、判断,或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决策总是涉及到某种事实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说,决策是从事实要素引伸出来的。

价值要素是关于管理者对某种事物喜好的表示,表明重在对该事物的某种判断。即管理者对该事物的“态度”反映出的价值标准。西蒙认为,价值要素不是以客观的事实证明其是或非的,即不是能以经验证明其正确性的。价值要素既具有事实的内容,同时又具有价值判断的内容。价值要素反映的是管理者根据事实要素表现的情况,按自己的价值标准所做出判断、看法的表示,而这种看法是不能以事实来评价对错、优劣的。

一条手段—目的链就是将某种价值同实现该价值的情境联系在一起,然后再将这些情境与产生这些情境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一系列预期。它既是上一层次目标的手段,又是下一层次手段(活动)的目标。在这个系统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实际上都是一种决策活动,这种决策活动主要是要解决两个问题:即目标的确定和目标的实现。西蒙把这两个问题分成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问题。他认为就决策导向最终目标的选取而言,应该把决策称为“价值判断”;就决策包含最终目标的实现而言,应该把它称作“事实判断”。

因此,“手段和目的”与“事实和价值”虽然没有完全一一对应,但是在这两套术语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手段—目的链就是包括从实际行为到行为产生的价值在内的一系列有因果关系的要素。链上的中间目的可以充当价值指标,利用这些价值指标,我们不需要完全了解各方案在内的最终目的(或价值),就可以对各行动备选方案进行评价。

(三)、关于理性

1、概念

西蒙认为,理性就是要用评价行为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令人满意的备选行为方案。在《现代决策理论基石》中,西蒙对理性做了更为概括的定义“广义而言,理性指一种行为方式,它适合实现指定目标,而且在给定条件和约束的限度之内。给定条件和约束的改变决定了各种不同的理性。”

另外,根据依据不同,理性可以分为客观理性与主管理性,自觉理性与刻意理性,个人理性与组织理性等等。

2、“有限理性”思想

这里涉及到西蒙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有限理性”思想。他从心理学出发,论证了人类行为的理性是在“给定”环境限度内的理性,有限理性是由人的心理机制决定的。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的两个致命缺陷导致从个体角度看人的行为是毫无理性可言的,原因是人们受到其注意的广度、知识的局限等因素影响。西蒙的有限理性则是从群体行为角度出发,认为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组织的人,人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人的一般行为是人与人、人与组织相互影响、整合的结果。

西蒙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给出了行为的整合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分两类:

持久机制—指注意力和行为一旦被引向某一特定的方向,便趋向于在相当的时间内保持该方向的机制。从这种机制出发,西蒙后来提出了宏观决策是微观决策的积分的论断。

引导机制—引导行为朝向某一方向的机制。西蒙认为,主要是心理学问题,即个体的整合问题;人的行为不论多么简单,本质上都是有目的的。

3、理性与情感

人们必须同时面对许多需求,还要努力实现许多目标。人们必须学会分配时间来处理繁杂的事物。所以必须建立一些机制,让人们在特定任务之间分配注意力,但是出现紧急任务时,又能迅速转移注意力。而动机和情感都是负责注意力分配的机制。

人类行为的理性和情感存在着相反的冲突:情感流露时,行为就容易缺乏理性,甚至连有限理性也没有;而理性也常常阻止我们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但是,情感和理智并非天生对立:情感是动机的主要来源,它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目标上。并且情感会有助于对其激起的目标进行积极的相关思考。

因此,在考虑情感与组织管理以及组织决策的关系时,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把情感当成有助于指导实现目标行为的一股力量,建立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合作关系。

三、本章的地位及重要意义

本章所论述的内容,主要围绕“理性”一词展开,其中不乏西蒙思想的闪光点。

首先,手段—目的结构的提出,与理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考虑到手段—目的关系的不完整性和现实中的非连接性,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完全地整合自身的行为。但是,行为中的理性,恰好就体现在那种不完整的,有时还不一致的层级中。因为这样才使得人们使用理性思考去考虑更多的备选行动方案以及各个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

其次,将价值要素与事实要素进行区分是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西蒙认为通过这样的区分,可以排除价值要素,将其归结于组织目标,即决策的前提。这样在决策过程中就是处理纯粹的事实关系,是完全可以由经验来判明其真伪的。

第三,决策的外部环境,即备选方案的提出,可以看做是理性决策的任务。对手段—目的的反对意见使得人们运用理性思考,在进行决策时要列举备选方案,确定每个备选方案产生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形成了决策的程序和任务。

第四,“有限理性”的提出,是西蒙决策思想的重要方面。“有限理性”的要点就是现实生活中,作为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管理人”,要用“满意”代替最佳。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是他借助于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作为决策外部环境的组织和主观因素的理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他对决策科学做出的重大贡献所在。“有限理性”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处理、市场经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7.西蒙诺夫《蜡烛》课文写作背景 篇七

那个早晨,五个红军战士决定要偷袭这座桥。他们必须先爬过一块不很大的方场。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5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那第五个已经死了,躺在方场上。

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战死于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红军的偷袭企图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几次间歇。

连长接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晓②攻占那座桥。他说,因此这时候不必去搬回契柯拉耶夫的尸首,等明天攻下了桥再埋葬他吧。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方场的另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谁也不会想到,这里头还有人住着。

然而在这堆瓦砾③下边的地窖里,居住着一个叫玛利·育乞西的老妇人。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地窖④的入口。

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19日是她住进地窖去的第四天。这天早上,她明明白白看见五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方场和她之间只隔着一道扭曲了的铁栏杆。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红军战士,炮弹纷纷在他们周围爆炸。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战士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就失去了知觉。

她醒来的时候再朝那边看,五个红军战士只有一个留在方场上。这个红军战士侧着身子躺着,一只手臂张开,另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好像想躺得舒服一点儿。老妇人叫了他几次都没有回答,才知道他已经死了。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弹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那个苏联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周围是炸弯了的铁器和烧焦的树木。

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士兵,看了许多时候,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4天的那只猫也被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包里摸出些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一段还没有炸断的铁栏杆拦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她太衰老了,跨不过去,因此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落在老妇人的近旁。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这样,她静静地坐在那里,约有一小时,也许两小时。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没有任何声音。

她终于站了起来,离开了那死者。走了不多几步,她马上找到她需要的东西了:一个大的炮弹坑。这是几天之前炸出来的,现在,那坑里已经积了些水。

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往外舀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她总算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又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炮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尽⑤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然后,她双手捧起炮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土来继续盖上去。几小时的功夫,她一捧又一捧地,竟然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做好了坟堆以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一支大蜡烛。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些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天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天快要亮了,蜡烛也快要燃尽了。老妇人在地上到处找,终于找到了一片带锈的洋铁。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作为挡风的屏障。布置好了,她站起身来,仍旧慢慢地穿过方场,绕过那一段没有倒下的铁栏杆,回到地窖里去了。

拂晓前,契柯拉也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奔方场,占领了这座桥。

隔了一两个小时,天色已经大亮了。红军的步兵紧跟着坦克过了桥,战斗在河的对岸进行着,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

这时候,连长派了几个士兵去找契柯拉也夫的尸体,打算把他和今天早上战死的战士一同埋葬。那几个士兵到处找也找不着。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看呀!”大家都朝他指的方向看。

在被毁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坟堆上的一支蜡烛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被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堆旁边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这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慢慢走来。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战士的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了,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但是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⑥;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⑦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后,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⑧那肃穆⑨的空气。接着,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了战斗。

上一篇:鸡蛋观察作文下一篇:手机移动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