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三下册现代文重要内容整理
1.沪教版高三下册现代文重要内容整理 篇一
《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波兰人,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自从1903年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之后,100多年来,称颂她的文章、书籍从未间断,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成为科学家和广大青年的榜样。
问题:
1、居里夫人的“美丽”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作者为什么要说这种“美丽”是“跨越百年”的?
答案:文中居里夫人的美主要体现在外貌和精神两个方面。后者是作者所着力表现的重点,根据文意,可以概括为: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排除干扰的执著态度、驾驭规律的智慧和不重名利的脱俗。这种内在的美,是一种永恒的、永远留驻人间的美,具有永恒的价值。
3、类比:(1)宋玉、范仲淹苦读——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的执著
(2)斯佗夫人《汤》引发解放黑奴革命——居里夫人发现镭带来的科学革命,以突出居里夫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拓展阅读:《我的信念》《悼念玛丽·居里》
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执着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了事业的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利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我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一言半语的苛责,便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诗歌朗诵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边城》沈从文
分析《边城》这部小说的诗意特征。
这部小说的诗意,首先表现在对地方风物的描绘上。边城青山绿水环绕,如此自然环境,本身便诗意盎然;加之边城是与都市相对的张村社会,民风淳朴、自然,正是由此流淌出诗意。
其次,诗意还体现在人物性格上。翠翠这个人物是最完美的诗意结晶。性格轻盈纯洁,像一首恬静优美的诗;而翠翠的祖父,终生摆渡,毫无倦意,他待人淳朴,疼爱翠翠,这样美好的人性也是动人的诗。
最后,《边城》中人物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诗意。乡村式的民间世界,人们的生活自足缓慢,正是如此,形成了不悖乎人性的生存方式。这也是一种诗意。
《合欢树》史铁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有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
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问题:
1、分析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母亲——合欢树——对儿子的殷殷期盼,眷眷之情
儿子——合欢树——对母亲的深深思念,拳拳之情
借“合欢”一词表达这份亲情,也隐含合家欢愉的期愿
2、史铁生讲过“残疾,并非残疾人所独有”“生命必须大于活着”,结合你对史铁生的了解,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略)
《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欧亨利式的结尾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问题:小说是如何塑造贝尔曼这一小人物形象的。
贝尔曼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主人公。文章一直是把他作为普通人物来刻画的。既写他穿着邋遢,喝酒过量,脾气急躁,又写他喜欢嚷嚷,唠叨了几十年要画杰作,但还只是白纸一张。直到结尾,才由旁人介绍出他的不凡举动,真正提示他的崇高品德,完成形象的塑造。小说在先抑后场的对比中,提示了贝尔曼平凡、普通外表下所深藏的热爱他人、富于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美好心灵。
《邂逅霍金》
史蒂芬 霍金,是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出生于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被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但他克服了残疾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类拔萃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拓展阅读
公众的科学观(霍金)
注:这是1989年10月在西班牙奥维多接受阿斯特里乌斯王子协和奖金时的讲演。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在过去一百年间遭受到剧烈的变化,看 来在下个世纪这种变化还要更厉害。有些人宁愿停止这些变化,回到他们认为是更纯洁 单纯的年代。但是,正如历史所昭示的,过去并非那么美好。过去对于少数特权者而言 是不坏,尽管甚至他们也享受不到现代医药,妇女生育是高度危险的。但是,对于绝大 多数人,生活是肮脏、野蛮而短暂的。
无论如何,即便人们向往也不可能把时钟扳回到过去。知识和技术不能就这么被忘 却。人们也不能阻止将来的进步。即便所有政府都把研究经费停止(而且现任政府在这 一点上做得十分地道),竞争的力量仍然会把技术向前推进。况且,人们不可能阻止头 脑去思维基础科学,不管这些人是否得到报酬。防止进一步发展的唯一方法是压迫任何 新生事物的全球独裁政府,但是人类的创造力和天才是如此之顽强,即便是这样的政府 也无可奈何。充其量不过把变化的速度降低而已。
如果我们都同意说,无法阻止科学技术去改变我们的世界,至少要尽量保证它们引
起在正确方向上的变化。在一个民主社会中,这意味着公众需要对科学有基本的理解,这样做的决定才能是消息灵通,而不会只受少数专家的操纵。现今公众对待科学的态度 相当矛盾。人们希望科学技术新发展继续导致生活水平的稳定批高,另一方面由于不理 解而不信任科学。一位在实验室中制造佛朗肯斯坦机器人的发疯科学家的卡通人物便是 这种不信任的明证。这也是支持绿党的一个背景因素。但是公众对科学,尤其是天文学 兴趣盎然,这可从诸如《宇宙》电视系列片和科学幻想对大量观众的吸引力而看出。如何利用这些兴趣向公众提供必须的科学背景,使之在诸如酸雨、温室效应、核武 器和遗传工程方面作出真知灼见的决定?很清楚,根本的问题是中学基础教育。可惜中 学的科学教育既枯燥又乏味。孩子们依赖死记硬背蒙混过关,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 围世界有何相关。此外,通常需要方程才能学会科学。尽管方程是描述数学思想的简明 而精确的方法和手段,大部分人对之敬而远之。当我最近写一部通俗著作时,有人提出 忠告说,每放进一个方程都会使销售量减半。我引进了一个方程,即爱因斯坦著名的方 程,E=mc↑2。也许没有这个方程的话我能多卖出一倍数量的书。
科学家和工程师喜欢用方程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因为他们需要数量的准确值。但对于我们中的其他人,定性地掌握科学概念已经足够,这些概念只要通过语言和图解 而不必用方程即能表达。
人们在学校中学的科学可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但是现在科学进步的节奏如此之迅速,在人们离开学校或大学之后总有新的进展。我在中学时从未学过分子生物学或晶体管,而遗传工程和计算机却是最有可能改变我们将来生活方式的两种发展。有关科学的通俗 著作和杂志文章可以帮助我们知悉新发展,但是哪怕是最成功的通俗著作也只为人口中 的一小部分阅读。只有电视才能触及真正广大的观众。电视中有一些非常好的科学节目,但是还有些人把科学奇迹简单地描述成魔术,而没有进行解释或者指出它们如何和科学 观念的框架一致。科学节目的电视制作者应当意识到,他们不仅有娱乐公众而且有教育 公众的责任。
在最近的将来,什么是公众在和科学相关的问题上应做的决定呢?迄今为止最紧急 的应是有关核武器的决定。其他的全球问题,诸如食物供给或者温室效应则是相对迟缓 的,但是核战争意味着地球的全人类在几天内被消灭。冷战结束带来的东西方紧张关系 的缓解表明,核战争的恐惧已从公众意识中退出。但是只要还存在把全球人口消灭许多 遍的武器,这种危险仍然在那里。在前苏联和美国的核武器仍然把北半球的主要城市作 为毁灭目标。只要电脑出点差错或者掌握这些武器的人员不服从命令就足以引发全球战 争。更令人忧虑的是现在有些弱国也得到了核武器。强国的行为相对负责任一些,但是 一些弱国如利比亚或伊拉克、巴基斯坦或甚至阿塞拜疆的诚信就不够高。这些国家能在 不久获得的实际的核武器本身并不太可怕,尽管能炸死几百万人,这些武器仍然是相当 落后的。其真正的危险在于两个小国家之间的核战争会把具有大量核储备的强国卷进去。公众意识到这种危险性,并迫使所有政府同意大量裁军是非常重要的。把所有核武 器销毁也许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减少武器的数量以减轻危险。
如果我们避免了核战争,仍然存在把我们消灭的其他危险。有人讲过一个恶毒的笑 话,说我们之所以末被外星人文明所接触,是因为当他们的文明达到我们的阶段时先把 自己消灭。但是我对公众的意识有充分的信任,那就是相信我们能够证明这个笑话是荒 谬的。
【沪教版高三下册现代文重要内容整理】推荐阅读:
沪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09-15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11-03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东南西北07-05
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内容整理10-19
高三物理下册试题参考08-2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苏教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