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名师示范课(共9篇)
1.小学语文名师示范课 篇一
感受名师风采,启迪教育智慧
——2011名师小学数学示范课观摩归来话感想
黎城县南关小学 刘海峰
我于3月12日和13日两天时间分别听了夏青峰、牛献礼、刘德武、钱金铎、范新林五位名师的示范课,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们领略到数学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预设与生成,精当的点拨与启发,启迪台下人的无限思索,学术的氛围弥漫在整个会场,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我们教学要成功,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润泽灵魂。
几位老师的共同点在于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设计精妙,环环相扣,对知识点层层深入、点点剖析,并且非常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下面我就几位老师的课谈一下自己的感觉。
一、注重情感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几位老师的师生课前交谈,看似简单、平淡、多余,实则利用课前短暂的两三分钟组织教学,激趣引领,从而一定程度上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制造了必需的学生心理磁场;千方百计力求让课堂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运动场!
二、注重探究与交流,改变了数学概念的教学方式
真正有价值的数学,一定是进入学生内心的数学,而不是浮于一些文字之上。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 与“升华”,对数学概念的把握,理解它的定义是必要的,但体验它的实际意义与建构心理表象更是不可忽视。这个认识源自夏青峰老师《面积单位》的教学。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夏老师没有直接奉献真理——把书本上现成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概念告诉学生,而是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教师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动手画一画,然后对照,再画,再对比。撕一撕,对比,再撕,再对比。“让学生在做中学”,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三种面积单位,脑海中形成了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整个新课的学习,教师看似淡化了定义概念的教学,实际上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强化了定义概念,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了面积单位。数学教学也真正体现了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就在不经意间,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面积单位,这充分说明夏老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灵性、动态生成的课堂,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他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节轻松、活泼、实在的数学课,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概念教学”的新“天窗”!
三、生本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牛献礼老师《分隔问题》一课中,他把解决容易混淆的植树间 隔问题进行简单化,让学生运用双手来操作,最后归纳总结规律,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理性的规律。牛老师尝试用手指头数和指缝间隔数的关系创建一个学生贴身的“模型”,来整合数种外像很不相同的案例,如:植树问题的株数与间隔数,锯木头的刀数和段数,时钟的声响数和间隔数,楼房的层数和楼梯组数„„孩子们从中也体会到了学习数的乐趣,原来学数学就是这么简单的。他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一次“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思维之旅。在课堂中,学生有发现的乐趣,有探索的艰辛,有错误的困惑,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在这节课中,学生收获的不只是数学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初步掌握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比知识和结论更有价值,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注重心理教育,教学中润物细无声
听刘德武老师讲课,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轻松有趣,他那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生动逼真的课堂教学情境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就很赞同刘老师表扬学生的方式,他一般不会直接表扬,而是通过带有哲理性的肯定语气来引导,如一个同学做数学题目用多种方法做对了,他说“谁的知识掌握多些,谁的选择性就更大,知识是息息相通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另一个同学做错题时,他是这样说的“在我们的学习中每一个都是探索者,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在科学探索中,失败往往比成功更需要勇气„„”这样的表扬使学生更加理解其中的含义,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刘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提倡“跳出数学教数学”他的课“自然但不随便,规范但不死板”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上好一堂课,我们能留给孩子什么?刘老师给了我一个答案,那就是在现代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要让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充分的发展,刘老师的课堂教学真正让我感到“润物细无声”,体现到了数学课堂上,刘老师富有亲和力的教态,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们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把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大力改进的方面。
五、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听了钱金铎老师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图形的变换》,感觉很兴奋,课上的太完美了,课上解决了很多问题,始终一环紧扣一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钱老师这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我想大概就是特级教师的教学境界吧。课堂40分钟,始终紧紧地抓着学生的眼球,每一道题的引导非常到位,点拨亲切自然,而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原有水平。
范新林《折线统计图》、《数字编码》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打破了“只重结果”和“只重过程”的两种极端模式,本着“从有限的材料中,挖取更多的内涵”理念来进行教学,才能促成教学的有效。在课堂上充分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学生敢讲敢说的能力。听了范老师 的课,我感觉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我们以往所追求的“高质量”、“高密度”、“高强度”的课堂,也不是空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泛泛而谈的形式化教学。真正的有效不仅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还体现在兴趣的培养上,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自主地参与探究活动。
通过这次课堂观摩与讲座学习活动,我对《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仔细回味名师们精彩的引领: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和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自主学习来达到学习的内化。作为数学老师尽可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分享数学思考的乐趣同时,也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2.小学语文名师示范课 篇二
2013年4月2日至3日,一年一度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举办的“滕王阁之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观摩研讨活动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重磅出击,无疑在到会教师的心中炸开了一声春雷。于永正、王崧舟等名师为教师传教论道,释疑解惑,实实在在地指导了教师的教学和教研。
在研讨会上,于永正、王崧舟、戴建荣、林莘、谈永康、郭爱香等名师的教学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现场掌声雷动,将活动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其中戴建荣老师上的《静夜思》,气氛热烈,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们一个个站起来争相发言,并上台表演,体现了戴建荣老师“吟之,唱之,舞之,蹈之”的授课特点。来自丰城市桥东镇七里小学的曾艳丹老师课后感叹:“真是太妙了,诗歌竟然可以这样上。”来自乐安县的陈玲老师说:“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名师们的课都很实在,没有表演,只有实实在在的课堂,对我们很有用。”此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包括课堂教学、诗歌教学、作文教学等,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实际的指导和启发作用,引起了教师们的共鸣。
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基于借鉴名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传播和推广新课程理念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每年如期举办一次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观摩研讨会,为江西教师展示当前最新的教学模式,并提供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3.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高效示范朗读 篇三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82-02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关于朗读,《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区别仅仅在于“学习”、“用”、“能用”这几个字上,然而,要让学生从学习模仿到正确使用,最后转变为“能用”,其实质是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形成这个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也是小学生朗读能力形成的主阵地。那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教师如何才能实现高效示范朗读呢?以下是笔者对此的认识。
一、教师本身要具备范读的能力
首先是正确,这是教师范读最基本的要求。何为正确?拿低年级的朗读来说。就是正确读准每一个字,包括正确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轻声音、儿化音,懂得区分一些字的变调处理,正确判断通假字的读音等。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有一句“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是个通假字。到底是读“xian”还是读“jian”呢?联系当时的背景得知,词人在夜行中,过了溪桥一拐弯,社林边那间熟悉的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他感到喜出望外。这里说的是“茅店忽见”,而不是“忽见茅店”,是忽然出现的意思,所以这里应该读通假字的音“xian”。
其次是流利。关于流利,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是这样判断的:不漏字,不添字,不回读,不重复,不颠倒,对于一些长句子懂得正确断句。除了正确、流利以外,根据文本的要求和课堂的需要,老师的范读,最好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而“有感情”,在不同的年级,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在低年级,“有感情”只要求读出合适的语气,把句子正确的意思读出来。而在中高年级更多的是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出自己心中的体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可见,在中高年级,“读出自己的体会”应该属于“有感情朗读”的范畴。
二、教师应明确高效范读在上课前后的工作
(一)课前熟读深思,做到心中有数。以《泊船瓜洲》古诗为例。课前教师首先要把这首诗读通读熟,这首诗字数不多,但却包含了5个多音字,分别是泊(bo)、间(jian)、数(shu)、重(chong)、还(huan)。就拿“间(jian)”来说,如果读成平声。就会损伤音节和谐的效果。另外朗读古诗时还应注意停顿,一般而言,七言古诗的停顿为2/2/3,结尾的三个字,根据语意可以作一字一顿处理。在感情基调的把握上,这首七绝即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朗读时应边读边想象,把这种复杂的心理读出来。后两句以景写心,作者心中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正象征了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
可见,读诗不仅仅要读出文字表达的意思,还要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要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还要备学生,预设学生在朗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还要备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为了更深入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教师还应该备教育的资源,如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等。
(二)课中有的放矢。把握范读的时机和尺度。在课堂上,教师应把朗读的机会让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教师应该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范读呢?第一。在学生感知初读有困难时,教师应范读,主要达到使学生正确朗读的目的。第二,在学生遇到长句子或难理解的句子时,教师应范读,范读的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停顿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第三。在学生不能读出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本不能正确解读的时候,教师应范读。如《落花生》中的句子,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表面看起来,父亲在赞美花生,实际上父亲是借花生教育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位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他将多年积蓄全部充作官饷,坚决抵抗日本的入侵。台湾被日本侵占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眷属搬到祖籍福建龙溪。在许地山十四五岁时,许南英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全家住在衙内大院里。他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许地山的母亲建议开辟出来种花生,这就是课文中所写的事。可见,许南英说这段除了教育子女之外,也是他当时心境的一种写照。所以,教师在范读时,应该读出父亲当时说这番话时的语重心长和复杂的心情。
(三)课后总结评价,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要使课堂上的范读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课后教师还应做好总结、评价和反思的工作。
一是总结朗读的方法。比如拼音教学,平舌音和翘舌音“z”和“zh”的区别就需要教师示范并总结朗读的方法。否则,学生朗读不得要领,必然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通过课堂评价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要准确得体,以鼓励为主。一位教师在范读后,抽查了一名学生起来朗读林海音的《窃读记》:“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学生读得很投入,教师评价:“我从你的朗读中体会到了作者当时那种对读书的渴望和窃读时既快乐又惧怕的复杂心情,你的朗读比老师刚才的示范还要好,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这位老师的评价既指出了学生朗读的成功之处,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肯定,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热情,连其他的同学也跃跃欲试了。其次,教师的课堂评价语应因势利导,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如一名学生在朗读四年级上册《触摸春天》时由于紧张,读得不是很流利,教师鼓励他:“你的读音很准确,如果你朗读时能克服紧张的心理,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一定能读得很流畅,一点也不磕磕绊绊。”接着,老师先引读,学生接着往下读,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三是反思在示范朗读方面的得失。以便积累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教师示范朗读的有效性。
三、高效范读应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实现高效范读,除了要具备应有的能力,懂得上课前后的具体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不同,范读的方式方法应不同;文章的体裁不同,范读的要求亦应不同。如:说明文应读得正确、流利,抒情散文应读出情味,诗词古文应读出节奏,等等。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实现高效示范朗读,除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外,方法不胜枚举。教师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课文内容、学生实际的求知心理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以提高自身高效范读的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和语言素质,让学生逐渐形成“读中感悟”的能力。
4.小学语文名师观摩活动 篇四
11月8日,室外寒风扑面,香港路校区的至善讲堂里却春意正浓,“射河金秋”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正火热举行。这是附小集团本学期继“射河金秋”南通、连云港、盐城乡村骨干教师小语培育站联盟活动之后承办的又一盛会。
本次观摩活动邀请到的名师有“童化作文”教学的倡导者、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著名特级教师吴勇;江苏省特级教师、来自盐城市实验小学的丁庆军;以“作文教学革命”著称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
8日上午,吴勇老师和六年级的同学就教材作文《我的动物朋友》,分别上了作前指导课和作后评讲课,课堂上的吴老师思维缜密、妙语连珠、评价精当,尽显名师风范。吴勇老师用儿童的文化观照作文教学、用儿童的精神阐释作文教学、用儿童的生态构建作文教学,让学生“步子迈的小,点点去落实”,非常实用,孩子的作文又何愁写不好?这样的示范课,老师们能不欢迎吗?
下午,管建刚老师执教了五年级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管老师的教学语言富有童真童趣,看似无厘头,其实十分接地气,深受孩子欢迎。教学设计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在轻松愉悦的对话中将教者对教材的独特解读一一诠释,真可谓“深入浅出”,使听课者越琢磨越觉得有味。
此外,丁庆军老师还与六年级的同学就“联想”这一重要的写作手法作了有益的探索与交流。
5.听“名师示范课”有感 篇五
6月4日,有幸聆听了我校三位名师的“示范课”,其中有郭晓赟老师的《克和千克》、贺凤香老师的《小数的认识》和孙凤霞老师的《邮票中的数学》。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都不同程度的运用了我校“三环四步,以学定教,学导结合”先进教学模式,给我们青年教师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思想冲击。
首先,“三环”即教学的三个环节,包括自学质疑、交流探究、检测达标;“四步”即教师和学生在这三个环节中的四步,包括教师的明确目标,出示导学、视察学情,信息整合、调控探究,适时点拨、评价反馈,梳理总结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读想批疑、小组互动,初步释疑、交流反馈,探究解疑、新知练习,达成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头的灌入式方法。它已经把课堂这块舞台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找问题,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又自己内部去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了一个护航的作用。
郭晓赟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的《克和千克》是一节概念性的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建立质量概念比较困难。郭老师从一开始就放手给学生,让孩子自己看书,从而了解这节课自己要学习的知识,体现了自学质疑中的自主学习和明确目标。回想自己在讲课的过程中总是害怕让孩子们去自己看书,将时间浪费掉,以后一定要改正,训练孩子读书“从现在开始”。在新知的教学过程中,郭老师提出明确的要求“从上往下,认真学习例1,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笔划一划”。孩子们带着要求,带着问题去看、学,不会走弯路。在教学新知的过程中,郭老师两次运用到“三环四步”,这让我清楚地知道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每一节新授课的特点灵活的运用模式。纵观郭老师这一节课,时时、处处都让孩子们体验、感受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成功的在孩子们的脑子里建立起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贺凤香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小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从整数转化到分数,再从分数转化到小数是难点。贺老师在这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可能学到哪些知识,孩子们根据之前的学习经验很快的说出“什么是小数、小数有什么作用、怎么读写小数”等一些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自己确定的学习目标去学习,更有目的性。在教学过程中,贺老师提出的自学要求简练明确,易于让学生记住,同时对于学生的汇报更是强调“有序的汇报”,所以学生的学习是有顺序的。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已有经验会读小数,所以在读的这一部分贺老师并没有用大量的时间去教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会的知识不教”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例1的时候,让小组之间利用线段图去讲。小组代表先讲,之后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有了这样的一个小组做样板,其他小组以同样地方式进行,达到了每个同学都有开口说一说的机会,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机会。
6.小学语文名师教育格言(一) 篇六
(一)宜兴埠第一小学杨莹
假期利用空闲搜罗了一些名师的教育格言,与大家共勉。希望大家对于自身的教学能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于漪老师精彩语录】:
1,一个教师教课,要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体会,才能打动学生。
2,我很遗憾,我教了一辈子的书,没上过一节十全十美的课,所以,我总是在课后写写后记。
3,教师的生命应在课堂上展现灿烂,教师的价值和意义应在学生身上体现。4,这三尺讲台关系着数十个孩子的青春。
5,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就是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点。6,责骂学生正是显示出教师自身的无能。
7,教师的肩上,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祖国的未来,让教师把自己的生命与历史使命结伴而行。
8,一个党员,一定要心怀祖国,眼看世界。9,我这个人唯一的优点:真爱学生。
10,学校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做人道理的神圣殿堂。学校需要正气,教师也要一身正气,为人师表,方能以正压邪。
11,教育是追求真善美的事业,教育的本质就是求真求善求美。
12,三尺讲台不可小视,教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终生发展„„把课上好,教育的许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于永正】
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小手如林,你说我说,有时可能是“虚假繁荣”、“泡沫经济”。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潜心体会文本,告诉学生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
【孙双金】
一个词能生出情智之根,、一句话能长出情智之叶,一段字能开出情智之花,一个篇章能结出情智之果。情智语文是扎根在工具语文这片沃土中的大树,根深才能叶茂,才能枝繁,才能花艳,才能果硕。
【王崧舟】
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语文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赵景瑞】
语文为何又被称为母语呢?为何是基础的基础、发展的基础呢?根本原因是语文的用途太广泛了,生活中须臾离不开听说读写,听说读写就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将来生活的一部分。
【闫学】
语文承载人类文化和生活经验,面对正处在童年阶段的孩子,教师应该以快乐、自由来填充语文课堂。由此,感悟童年、抒写童年应成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童年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期待学生的成功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师要善于等待,善于寻找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霍懋征】
要教好学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更需要潜心钻研教学。【邹有云】
每一个孩子都有求上进的愿望。有的孩子之所以暂时比较落后,只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和土壤。我们的责任就是为每位学生开垦出一片他们得以成长的沃土。只要我们用“心”执着地去爱,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我们要用真情去创设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健康成长。【吉春亚】
语文课是学习者接近、理解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的一门课。说“白”一点,语文课是学习怎样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的一门课。
【盛新凤】
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种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或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痴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性、尽情,痛快淋漓。这样的语文课,可谓“过瘾”也!
【周益民】
语文,似乎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多彩的梦而存在的。在这儿,荷花会与“我”共舞,小蝌蚪在着急地寻找着妈妈,多希望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多少个方块字连缀在一起,仿佛起了魔力,让人产生奇思妙想。
简单的工作反复地做,而且越做越好,这就是专家。反复的工作,快乐地做,而且越做越乐,这就是赢家。专家加赢家就是“大家”。
———— 周一贯
教师读书,永远不要等有了时间才读,永远不要等坐在书房里才读,永远不要等有用了才读,永远不要嫌读的时间太晚。
————谈永康
把做的写出来,把写的做出来,把做的总结出来,这就是教师的生活。
———— 窦桂梅
学习如游戏,永远给人以希望,失败了还可以再来。
————薛法根
朗读从“的”“地”“得”开始,即读准轻声开始。
————戴建荣
【支玉恒老师语录】
——争取多听课。不管怎样的课,只要善于分析,科学总结,就能把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变成自己的财富。
——要创新,要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自己的课一定不要与别人相似,要创造新意,要敢于“标新立异”,要常教常新。
——我备课,决不先看参考书,自己备好了,可以参考一下,每一课都要经历一个深深的独立思考的过程。
7.小学语文名师示范课 篇七
专业阅读:指向心灵的研修
工作室成立之初,吴小健老师要求每位成员在制定个人三年成长规划中,都需将专业阅读列为成长的核心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读出来的”,离开了阅读,他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在某个层面停滞不前。一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问题,仅仅趴在问题的层面上寻求解决之道, 无异于盲人摸象。因此教师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去俯瞰问题本身,好比人在迷宫之中,撞破脑袋也走不出去,但如果思维跳到高处,居高临下去俯视迷宫,一下就会找到迷宫的出口。这正是专业阅读的好处——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借助他们的灼灼目光,去看清问题的真相。
但是,专业阅读不完全等同于闲暇阅读,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心智活动。很多成员都曾强烈地感受过这种阅读之苦,有时候需要硬着头皮一页纸一页纸地啃下去,才能渐渐体会其中之妙。比如,学员最初阅读的是施良方先生的教育三部曲:《学习论》《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 原理与问题》。这三本书大家读得很辛苦,因为晦涩难懂,但也读得很快活。每一次艰难的推进,都是对思想极好的淬炼。成员们渐渐明白教育艺术绝非空洞的技术主义,必须有理论的滋养与引导。成员们也在阅读中掌握了一些专业阅读的方法。可以围绕某个主题,挑选视野之内所有相关著作进行比较阅读,也可以就某个需要研究的教育专家,由此及彼读完其重要的代表作,探寻其思想生发的来龙去脉。
每个月,工作室成员都要共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在月底进行网络研讨。即便是炎热的暑期,大家的阅读也从未停止过。今年的七月份,在细读完斋藤孝先生的 《教育力》后,吴小健老师设计了几个涵盖全书的话题: 第一,你对教育力的内涵是怎么理解的;第二,作者以10章的篇幅阐述了他的“教育力”之观念,这其中特别引起你关注与思考的“教育力”是哪些?请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三,就斋藤先生所提的“教育力”,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错,哪些方面有待提高,可进行案例分析。围绕这些话题,工作室所有成员先期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在两个小时的网络研讨中,有理性的辨析,有平和的争论,更有意想不到的思维触发。每次这样的研讨,大家总是意犹未尽,思想的碰撞紧张而激烈,但大家的思考能抵达从未到达的深度,又是那样的满足与愉悦。
领衔人吴小健老师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勉励工作室的伙伴们:“用阅读不断垫高自己,当你站得足够高的时候,你的目光就会越过诸般丑陋,透过种种沮丧,看到明亮的天空,看到闪烁的星辰。所以,‘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用阅读去解放自己,唤醒自己,强壮自己。”阅读,本质上就是一种趋光运动,用阅读靠近一颗颗美好明亮的心灵、抵达一个个美好明亮的事物,从而慢慢涵养出自己的专业人格。
教学现场:用学科铸造自己
富有感染力的教学现场对一线教师的影响最为强烈,它常常会引发听课者的顿悟:原来课是可以这样上的!赞赏之余,继而会思考,自己的课堂怎样也能有笑声,有故事,变得有意思起来呢?这种生发出的朴素愿望,就是我们最初的成长动力,就像石块击破水面所漾起的第一圈涟漪,它的推力会影响最后一圈的涟漪所能抵达的方向和位置。所以,站稳课堂,成为工作室所有成员的共同目标。
但想要站在课堂上,而不心生胆怯,自然得有一身过硬的本领。面对作为教材内容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 面对作品中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充沛的情感和意蕴,教学的任务不应仅仅停留于词语的训练,更要引导学生深入作品的语言世界,调动他们的感受、体验、直觉、妙悟、移情等心理机制,让他们为文中的情境所吸引,为文中的人物而悲喜,从而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言语生命的成长。所以,工作室把解读文本,独立备课的能力,列为成员们核心专业素养。首先,作为一个读者,要能够读懂文本,享受到阅读此篇的乐趣;其次,作为一个鉴赏者,对文本有着正确的解读和清醒的价值判断;第三,作为一个教师,还能依据文本特质、儿童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为此,工作室组织了多次主题教学研讨—— 小学低年段童话教学内容的选择、小学中年段古诗教学内容的选择、小学高年段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每次研讨前,所有成员都要独立进行文本的解读,素读文本,圈画批注深入语言的密林,而后将自己的思考写下,再与其他成员的解读比较。通过这样的相互砥砺,彼此碰撞,大家解读文本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戚荣生老师在与工作室伙伴一起研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过程中,曾有过这般惊喜的发现:“当我透过文字真正读懂谈迁内心时,也就有了合适的教学策略:1.品味‘锁’,谈迁为何要将书稿小心翼翼‘锁’在竹箱里?2.推敲‘偷’,小偷仅仅偷走了一部书稿吗?但他偷不走什么?3.两次著书,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几个话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在课堂上释放出来学习激情,让听课教师又惊又喜。
每次研讨结束后,工作室均要组织成员进行复盘式评课。所谓“复盘式”评课,就是指以类似于围棋棋手 “复盘”的方式,以回顾教学事实为基础,以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评议的活动过程。依据此理念, 工作室设计评课表格,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在课堂上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其中有多少无关教学目标,一目了然。学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 “复盘”思考,深度追问,自身的浅薄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中,难堪之后是深刻的反思。经历了这种“成长之痛”, 才会有足够的勇气不断突破自己,走向卓越。我们在 “驯养”语文学科的同时,语文学科也在“驯养”着我们, 熔铸着我们。
课程研发:走向全人的教育
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必然要有着强烈的课程意识。美国最佳教师雷夫能在一所平民学校创造出“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开发了各种特色课程:人格教育课程、班级经济学课程、写作课程、 电影课程、远足课程……尤其是莎士比亚戏剧课程,让人印象深刻。每年,他都会带领学生研读莎士比亚的原著,推敲人物内心,揣摩人物性格,并组织学生在年终演出一场高水准的莎士比亚戏剧。这些丰富而有趣的课程,打通了课堂与生活,既让学生沉浸其中,学得主动愉悦,又能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所以,工作室鼓励所有成员在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之余,埋首于个性化的课程的研究,努力将自己的才情、 兴趣、爱好,融合在富有生命气息的语文“微课程”中。 唯有如此,才可算得上有创见、有厚度、有魅力的教师。 教师不是完美的教科书,不是漂亮的教学技巧,而是教师本身——教师即课程。语文教学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薄薄几册语文教科书。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语文教师有更大的作为,推开学科之门,要为孩子设计更多元的课程。
工作室成员钮青老师熟读《水浒传》,他开发的“小水浒课程”,深深吸引了学生。通过读选文、看影视、写感受、开辩论会、演课本剧等诸多形式,学生得以真正走进“水浒”,充分感受经典的魅力;成员陈婷老师对识字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在阅读大量汉字起源的书籍后,开发了“汉字魔方课程”,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幅画,即使是最熟悉的字,也有自己完全想不到的意义在其中。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适度给以字理,让学生品味汉字之妙,可收到独特的教学效果。在教课文生字 ——“死”的时候(苏教版语文第九册《诺贝尔》),陈老师这样告诉学生,“在古代‘死’是有等级之分的,天子死曰 ‘崩’,官员死曰‘卒’,老百姓死才曰‘死’。所以,那个时代的人不能随便就能‘死’的。”孩子们听得兴趣盎然,书写起来也是有滋有味。
现在,工作室其他老师又开始了“安徒生童话课程” “程玮成长小说课程”等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他们设置课程方案,编印校本教材,在语文学习的旅途中,与孩子携手见识更多的美好风景。当然,研发一门课程并非易事,需要教师秉承教育哲学,着眼于儿童的全人发展, 擦亮专业的眼光,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课程。
8.语文名师实践智慧生成的启示 篇八
语文名师的成长经历、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对语文教学的认识等,是提炼语文学科教学规律的重要参考,是年轻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的资源。从学理层面提炼总结语文名师的实践智慧很有必要。笔者拟以深圳语文名师吴泓、胡立根为研究对象,探究语文名师的实践智慧生成的一般规律。
吴泓、胡立根(以下简称二位名师)在语文教育方面的独创探索主要有:
从2000年开始,吴泓开始了他的专题教学试验,2003年开始了网络化的专题教学实验。网络平台、完整经典、专题阅读、读写一体,这些是吴泓“网络专题教学”的四大特征,也是他开展试验的四方面的工作。目前为止,他们设置的专题共三组28个:中国古代经典阅读9个专题;中国近现代经典阅读9个专题;外国经典阅读10个专题。专题学习主要在课内完成。每周六节语文课,其中两节课在传统教室上,以教师传授或师生讨论为主;四节课在电子阅览室上,以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为主。每周两节早读课,以学生诵读专题学习材料为主。至于课外专题学習,则由学生自主自愿。
胡立根站在语言哲学的高度来分析语文教育的特性,从心理学的层面来探讨语文学习的过程和趣味,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切入语文教育的各个要素。他的研究中最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对语文本体的三个层面的划分。“语文不等于语言,它实际上有三个层面的东西,一是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这是最表层的东西,也是入门的东西;第二个层面是语言的技巧,包括修辞、章法、为文技巧等;三是思维图式和精神图式。而第三个层面,实际上又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民族的思维图式和精神图式;二是人类的思维图式和精神图式。第三个层面才是语文的真正内核。”这一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可以更深刻认识外语教育与母语教育的区别,可以更好地规划不同学段的语文教育,为解决当前高中语文教育的困惑提供了新的思路。
2. 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智能势差”。“在教学系统中,也有一个‘差值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任何学习系统,其教学内容的智能度应当远高于学生该方面现有的智能水平,从而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智能度的势差。同样,教师的智能水平也应远高于学生该方面现有的智能水平,在这二者之间也应该存在一个智能的势差。”“整个语文教学体系没有从加大“智能势差”方面做出什么努力,尤其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严重滞后于学生的心智发展,也赶不上学生语文智能的自然发展,使得教学智能势差极小的中学语文教学更是雪上加霜。”“教学智能势差”是胡立根老师原创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极具有学术上启发性,特别是对于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地恰当地确立教学目标,寻求教学的有效性很有帮助。
智慧不是理论,而是源于实践的自觉地追求与行动,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学者认为,实践智慧“是在实践上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类型和推理形式,它不同于任何脱离主体而存在的客观知识,它是人在生活世界中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和经验”。 作为教师的实践智慧主要是教学的智慧。吴泓、胡立根的语文教学智慧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是他们在把握语文学科规律、坚持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体验性的自觉追求。考察他们实践智慧的生成,有如下共性:
(一)价值取向:生命关怀
从价值取向看,吴泓、胡立根的实践智慧的共同特征是体现了一种生命关怀。他们的语文教学实践深深地扎根人性的土壤,克服语文教育中远离学生、脱离生活、缺乏生命体验的种种应试化、技术化的倾向和弊端。吴泓认为,如果我们眼光里有的都是“物”,而不是“人”,这是本末倒置。他的语文课改实验的起点就在此,让语文教学回到“人”,回到“学生”这个主体的位置,这是对学习主体生命的最大尊重。胡立根老师的语文教学研究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提出的,也就是说,他的全部教学实践及其研究是为了解决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问题而展开的,这正是对学习主体的生命关怀。
(二)生成途径:基于反思
实践智慧的理性和理智是建立在反思的基础上,吴泓、胡立根实践智慧都是从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活或者现阶段语文教学的弊端开始的。
吴泓老师首先是对常见的语文课堂现象的反思——很多公开课甚至名师的示范课,一节课四十分钟,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到十分钟,这样的语文课是否正常?接着他继续追问,高中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进而从人的发展出发思考语文的学科功能——语文究竟应该干什么?从反思语文课堂现象到反思语文学科功能,吴泓的语文教学及其研究一步步打开了广阔的区域,实践智慧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系统。胡立根老师是从语文教育价值的反思开始,是从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的对比、语文老师与其他科老师的对比中进行的,从本体论层面思考语文教材、语文教师的价值,试图从根本上解释许多难以说清楚的语文教育难题。
什么样的反思才能促进实践智慧的生成?杜威认为反思应该具备三个必要条件:思想的开放性、责任性和执着性。这就是说反思不是固守“小我”,在思想上要能够接受、吸纳别人的观点甚至修正自己的观点,同时要能够超越功利保持实践探索的自觉,这就是责任,任何追求和探索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不畏复杂和挫折,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便是执着性。二位名师的反思就有这三个特性。他们坚持学术阅读、学术交流,特别是有自己的一个学术团队,随时在接受不同的观点,保持了较好的思想的开放性。
(三)智慧来源:终身学习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始终保持学习状态,特别是保持有目的的持续的学术化阅读状态。二位名师都具有这个特点,吴泓的阅读非常广博,以“新”取胜,紧跟世界教育发展的步伐,出版的有关教育新著作,他会第一时间买回来阅读学习,进而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胡立根老师的阅读以“深”为特征,精读语言学,深读哲学,化读语言哲学。
二位名师的阅读习惯、取向各不相同,但这并未影响实践性智慧的生成,阅读取向、阅读兴趣的个性化,带来了他们教学智慧的个性,这表明实践智慧的生成并不讲求有一致的知识结构和某种程度的知识背景,但是保持阅读是产生实践性智慧的重要来源,只要是展开了有目的的阅读,就是一种学习和吸纳。
考察语文名师的实践智慧生成,可以得出如下一般规律:
1. 对语文学科的本体思考是语文教学实践智慧生成的主线。语文教学实践智慧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与对语文本体的关注、思考逐渐深入的过程是一致的。对语文的本体理解得越深,实践智慧就越丰富;反过来,实践智慧越丰富,对语文的理解也会越深刻。二位名师始终在关注:语文到底要干什么,语文教师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实的有效的教学等等问题,这些就是对语文本体的思考,就是实践智慧生成的元问题。
2. 实践智慧呈现高度个性化。二位名师的智慧深深地打上自己的烙印,很多方面甚至让人感觉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这恰恰表明实践智慧生成的规律,即实践智慧与个体经验、个体思维、个人风格紧密相关。没有个性,就难以产生真正的实践智慧。挖掘、总结、提炼优秀的个人经验是培养教师实践智慧的有效方式。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优化和放大自己的教学个性是生成实践智慧的重要途径。
3. 个人生活史是实践智慧生成的重要的因素。教師实践智慧具有个人生活史特性,其中,来自生活史的特殊经验与特殊事件,会深远地影响教师日后的专业实践与发展,进而成为智慧的产生的动因和来源。吴泓老师和胡立根老师的实践智慧的生成多与他们的个人教学史相关,如胡立根所经历的发生在三十年前的那件老教师与新教师的所带学生的成绩的差距的事件,以及自己经历的没有讲的课文比讲过的课文测试效果要好等等,这些来自个人生活的特殊事件成为实践探索的直接动因。。因此,要有宽容、包容的教学教育环境和超越性的、前瞻性教育眼光,要为富有个性的老师留足空间和时间,要非常谨慎的对教育现象做定性的评价。
[本文系如下项目阶段成果之一:(1)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项目“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规律研究”(批准号:2013ZJK016);(2)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特殊性研究”(批准号:2012JK019)]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头中学)
9.浅谈小学语文名师教学风格 篇九
——于永正老师阅读教学风格赏析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从这层意思上说,我们的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过去的语文教学忽视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阅读规律,把“分段”、“概括大意”这个手段变成必不可少的训练程式。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段落及其概念我们是不可能完全回避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把分段、概括段意作为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来看待。于永正老师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他能摈弃了传统的“以理解为目的,以讲解为手段”的教学模式。他在阅读中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在读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他的“三本五重教学法”(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情趣、重感情、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就体现了我们现代教学的新理念。下面就其在阅读教学中的片断赏析如下:
一、重朗读:有效培养语感。
现代阅读教学强调朗读教学,我们有这样一种认识,只见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读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方面要求,不能互相分割,分别要求,应该一以灌之、密不可分。于老师的课结构模式朴实,真实但又不失情趣。如他在教授《全神贯注》一文时,一切从学生的学着眼,强调读书自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精心安排,有序、有情、有理。第一次读书,目的是让学生读懂大概内容,符合儿童当时的心理;
第1页,共4页 第二次读书,给了充分的时间,让每个学生读了二遍。目的是让学生读正确流利。第三次朗读------指名汇报朗读。指导学生读得更流畅。书读了四五遍,于老师又安排了两组读书比赛。书读了七八遍,大多数学生已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结构安排正是考虑学习主体的学,遵循母语读书内化的学习规律而安排。在《新型玻璃》的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也让学生把课文读好,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化语言、培养语感的最有效手段,为了达到读好的要求,于老师不惜时和力。
阅读课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课,其重要目标就是指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通过语言内容的理解,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规律的发现,以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教者的指导,就在于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在阅读指导中,于永正老师注意以明确的目的、多样的方法、相机的点拨、及时的调控、鲜明的层次,把学生带进神奇的境界,为我们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二、读出趣:享受读书快乐。
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实践表明,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深深地爱上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那么,他的教学至少成功了一半。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可谓欢声相连,笑语不断,要是借班上课,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围着他难分难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以有效的导读手段,让学生获得了读书的乐趣。请看《狐假虎威》的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阅读课就是读书课,上节课大家读得真好,特别是最后那位读狐狸老虎话的同学,口气大,连我都被蒙住了。(笑声)现在,咱们接着往下读。下面7、8两节就是写它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得非常精彩,请仔细读一读,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节写的事表演一下。要想读好,必要认真读。
(学生认真读书。然后指名读,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之后,老师找了五位小朋友,一位戴上老虎头饰,一位戴着狐狸头饰,另外三位分别戴上小鹿、兔子、野猪头饰。)
师:其余的同学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
第2页,共4页 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
生:狐狸在前面走,老虎在后面走。因为书上说了:“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
生:图上画的狐狸在前,老虎在后。
师:这二位导演读书真认真。——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
生:他们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
师:看来小朋友们把课文读懂了,都是出色的导演。下面请一位小朋友读7、8两节,由5位表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
(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师:(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什么?
生:(扮演老虎者)我看看动物们是不是怕狐狸。(众笑)
(“狐狸”“老虎” 继续往前走。“小兔”“小鹿”等一见“老虎”“呀”的一声,撒腿就跑。)
师:(问“鹿”)你们为什么跑?害怕谁?
生:(扮演鹿者)我怕的是老虎。
师:不是怕狐狸?
生:谁怕它呀!(人笑)
师:同学们,不,各位导演,对他们的表演有意见吗?
(小朋友们给予充分的肯定。)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者通过对学生读书能力的夸张性赞扬,对精彩情节的阅读前提示,对阅读任务的具体性明确,对读书效果的表演性检查,对学生演出的随机性点拨,使学生消除了读书的枯燥乏味,感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使学生摆脱了课堂的束缚,获得课堂的自由。这样引导,学生怎不感到读书的无穷乐趣呢?
三、读出形:感受语言形象。
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曾明确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存贮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它的存在。”在阅读教学中,深切感知内容,是引导理解语义,感受语境,品析语技,积累语言的重要基础。而小语教材大多是客观事物或想像事物的描述,引导感知内容,实质就是感知语言所描述的事物。随着自我生活
第3页,共4页 的丰富,影视接触的增多,课外阅读的拓展,学生头脑中已经贮存了课文内容的相似的形象画面。阅读中,须以有效的方法激活贮存的与课文相匹配的相似块,引导他们凭借联想想像,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变语言的感知为形象的感受。在这方面,于永正老师确实是别具匠心,他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转化、形象还原能力,或读中联想,读后描述;或读中揣摩,读中表演;或边读边演,边演边读;或读中板画,边画边读,使语言与形象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请看《燕子》的教学片断:
师: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生: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俊俏的翅膀,一条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师:还没变成自己的话。——谁再说?
生:(动情地)燕子的羽毛乌黑发亮,一对翅膀轻快漂亮,一条尾巴像把剪刀,多么活泼可爱呀!
师:说得真漂亮!你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一生朗读,师生作画。)
师: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同桌互相说。)
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燕子)看,这只燕子多么美!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翅膀与众不同。师插话:“的确和别的鸟的翅膀不一样。”)飞起来又轻又快。一条尾巴像把剪刀。„„画得栩栩如生!
在上述片断中,为引导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于老师一是要学生借助想像,描述形象。要学生在仔细读第一节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子。并要求强调用自己的话说,从而使学生经历了“课文语言——语言形象——自我语言”的转换。二是要学生借助绘画,展示形象。他让一学生慢读课文,师生作画,再让同桌互相介绍自己所画的燕子,进而指名登台介绍老师所画的燕子。这样引导,促进了“语言一形象一语言”的转换,使学生加强了对语言形象的感受,促进了语言文字的内化。
【小学语文名师示范课】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名师教案07-09
中小学美术名师示范课学习心得08-22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明第二课时 名师教案(2018年)09-03
语文名师名言09-13
语文名师工作室简介07-30
北京卷语文作文题目名师解析08-06
听语文名师课心得体会09-05
“赢在课堂”初中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有感08-2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设计06-19
小学语文《语文乐园》教学设计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