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课心得

2024-07-28

音乐基础课心得(8篇)

1.音乐基础课心得 篇一

音乐基础知识乐理

要想真正入门音乐,懂得音乐,我们就要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乐理!以下是音乐基础知识乐理,一起来学习吧!

学习音基的意义【1】

音基是音乐基础知识的简称,是音乐学习的必修课,学好音基是走入音乐世界的第一步。

1、在传统的器乐学习、声乐学习过程中,教师很少单独把音基、乐理视唱练耳的内容单独教授,通常是融合器乐学习过程中教授,这样大大延长了器乐教学的时间进度以及教学效果。

单独把音乐基础知识的内容提取做成一个体系式的课程,涉及到音乐理论、视唱练耳、音乐常识等内容进行专项指导,会让孩子对音乐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这样再去学习钢琴、小提琴等器乐时,老师则能过更加关注于技巧及音乐表现力的讲解,在已有音基基础上,使孩子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大大提高音乐学习效果。

2、音基学习是任何器乐学习的必修课,音基本身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增加。在今年教育部的小学生素质教育施行纲要里,明确把大力开展儿童音基学习放进了规划中,这对儿童教育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字母”、“数字”和“音符”是孩子学习的三大领域。

“字母”就是英语学习。随着社会发展,国际化是必然趋势,英语作为国际语言,是每个孩子走向未来应该具备的能力。

“数字”就是数学学习。数学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也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但奥数学习就需要因人而异了,并不应该强求每个孩子都学习奥数。

“音符”就是音乐学习。“字母”和“数字”多年都是各个学校比拼的重点。而“音符”则是被中国传统教育长期忽视的领域。儿童素质教育在今天越来越被国家和家长重视,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音乐素养对孩子成长过程带来的帮助不言而喻,国家切实希望每个孩子都要懂得五线谱和乐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这就是音基—音乐基础知识。“让每个孩子懂得生活的美,那你就大声唱出来吧”——这曾经是很多中关村小学的艺术口号,也就是现在事实上就是音基的课程。

3、音基包含乐理知识、视唱练耳内容、以及音乐常识三方面,在阳光音基的体系中,还有一类就是儿童作曲这一类,这四项学习之后,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孩子们都可以懂音乐、爱音乐、在音乐的陪伴中快乐成长。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大全【2】

第一章 音及音高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 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字母体系:C D E F G A B

唱名体系:1 2 3 4 5 6 7

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如:升C或#C 降C或bC

第三节 音的分组

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

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

大字一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1来标明。

大字二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2来标明。

第四节 音域及音区

总的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即从它的最低音(C2——c5)间的距离而言。

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整个音域中所能够达到的那一部分,如钢琴的音域是A2——c5。

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低音区、中音区三种。

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小字五组属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低音区。

各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而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

第二章 音律

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

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八度内包括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

在音列中的基本音级中间,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

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纯律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和弦形式。

第四节 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由两个相邻的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如;e—f #e—#f #g—a

由相邻的两个音级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如:C—d C—#d ba—bB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如:C—#C D—bD bbB—bB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化全音。

如:B——bbB #C——bE

第五节 等音

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

第三章 记谱法

记录乐曲的方法叫做记谱法。

第一节 音符与休止符

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

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间断的符号叫做休止符。

第二节 五线谱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

在五线谱上面的加线叫上加线。下面的叫下加线。

由于加线而产生的间,叫做加间,在五线谱上面的加间叫上加间,下面的叫下加间。

第三节 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

音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符头(空心的或实心的椭圆形标记)、符干(垂直的短线)和符尾(连在符干一端的旗状标记)。

用单符干记谱,符头在第三线以上时,符干朝下,写在符头的左边;在第三线以下时,符干朝上,写在符头的右边。符头在第三线上,符干朝上朝下都可以,根据邻近的符干方向而定。符尾永远写在符干的右边并弯向符头。

附点写在音符符头和休止符右边的间内,而不记在线上。

第四节 谱号

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G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叫高音谱号;

F谱号: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叫低音谱号;

C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c, (中音谱号又称为三线中音谱号 次中音谱号又称为四线中音谱号)

第五节 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

附点:是记在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带有一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带有两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

附点音符也同样适用于休止符。

延音线:用在音高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上时,表示它们要唱成一个音,它的长度等于这些音符的总和。(在单声部音乐中,连线永远写在和符干相反的方向。)

第六节 变音记号

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有五种:

1.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2.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3.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4.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变音记号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和间内;可以记在音符的前面和谱号的后面。

记在谱号后面的谱号叫做调号。

第七节 省略记号

1.移高八度记号用8-------------,记在五线谱的上面,表示虚线范围内的因移高八度;记在五线谱的下面,表示移低八度。

2.重复八度记号 用数字8记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表示该音要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

3.长休止记号 在五线谱的第三线上记以长休止符,并写出所要休止的小节数。如:3

4.震音记号

表示一个音或一个和弦,两个音或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用斜线标记。斜线的数目和符尾的数目相同。

5.反复记号

乐曲部分或全部重复时,可使用反复记号。

乐曲中的某一旋律音型重复时,用斜线表示,斜线的数目与音符的符尾数目相同。

乐曲中一次或多次重复某一小节是,用点加斜线点表示。该记号记在两小节之间的小节线上,则表示前面两小节的旋律型再重复一次。

乐曲中较大的重复,用反复记号||: :||表示。

第八节 演奏法的记号

1.连音奏法它是用连线来标记的,表示连线内的不同音高的音要奏(唱)得连贯,连音奏法的连线大都记在五线谱的上面,很少记在下面。

2. 有三种。分别以圆点(·)、三角(▲〈朝下〉及圆点加弧线(......)来标记,表示某些音或和弦要段续地弹奏。

3.持续音奏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短横线来表示,一种是用短横线加圆点来表示,前者表示该音稍强奏并充分保持该音的时值,后者表示该音稍强奏,同时各音稍分离。

4.滑音奏法 在民间音乐的演奏演唱中,滑音的奏法是很有特色的,它的记号一般用曲线或箭头来表明。

5.琶音奏法

将和弦中的各音由下而上很快地分散弹奏叫做琶音奏法,用垂直的曲线放在和弦之前来标记,有时也用小音符来标记。

2.音乐基础课心得 篇二

一、沈阳市部分幼儿园音乐课程调查与分析

“十二五”期间, 国家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表现在以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以沈阳市为例, 在2013到2014年两年中, 沈阳市共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幼儿园187所, 到目前为止沈阳市幼儿园共有规范幼儿园900多所, 其中公办近300所, 民办600多所。笔者通过对沈阳市近60所公、私立幼儿园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全面了解幼儿园现今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与本课程的有效结合, 找出专业基础理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行分析与改革。问卷从20个问题调查, 问题涵盖面广较为全面。根据调查报告, 我们可以大致分析幼儿园音乐课教学的基本情况:1.音乐课周时次方面, 绝大多数幼儿园的每周1到2次。2.音乐教材使用方面, 绝大多数幼儿园有固定教材, 多数是使用内部编写, 比较符合本地区特色。3.有个别公立幼儿园有专职音乐教师, 私立幼儿园都没有职音乐教师, 这一方面体现了专业培养方面的缺失, 另一方面也说明幼儿园重视程度不够。4.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学前音乐基础、钢琴、声乐、舞蹈这些课程都非常有价值, 但所有的幼儿园教师都认为在校期间学习意义最大的课程是奥尔夫, 因为它与工作有直接关系。5.公立幼儿园都会定期举行一些教研活动, 教师的课外培训也相对频繁, 私立幼儿园教研活动少, 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规模小, 不正规。公立幼儿园占所有园中的30%, 私立幼儿园占70%, 沈阳市幼儿园还是以私立幼儿园为主, 从调查报告中不难看出, 多数私立幼儿园对音乐课程重视程度, 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与公立幼儿园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距, 缩短差距最有效的途径是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

二、课程分析与实践性改进

通过对幼儿园实际音乐教学活动的比对, 我们不难分析出目前高校学前音乐基础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表现为还是无法满足幼儿园实际教学需求, 课程内容设置单一, 缺乏互动教学等。对此笔者进行了思考和论证, 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改进此课程:

(一) 优化课程结构, 注重实践互动。

学前音乐基础包含乐理和视唱练耳两门课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是先学乐理再学视唱, 内容繁理论多, 多数学生反映有些知识点学完之后无用武之地, 再根据幼儿园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奥尔夫音乐对教学帮助极大, 基于这两点首先在课程内容建构上应缩减不必要的内容, 优化课程, 加入欣赏和音乐分析等新知, 使学生加深理解, 提高兴趣。其次, 每一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均加入节奏律动与音乐游戏避免了乐理学习的枯燥和视唱练耳效率低的现象, 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丰富对理论课的认识加深印象。最后, 课堂讨论、节奏视唱创编在教学时都应适当加入, 这种教学元素的渗透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开阔音乐视角, 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搭建平台, 从而提供重要的实践依据。

(二) 整合音乐课程, 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高校学前专业音乐课实际上一直在模仿普通音乐系的课程, 多数教师其实本身出自音乐院校。课程各自为营, 单一化现象很严重。在教学上各个课程应向幼儿园课程靠拢, 学前音乐基础, 钢琴、声乐和舞蹈这四门音乐课程都可以有效整合, 学前音乐基础课一直以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进行, 学前音乐基础课学习效果的优良直接影响钢琴演奏水平的高低, 声乐演唱的音准与节奏问题, 同时影响这两门课程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 所以改善学前音乐基础课程是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首选, 除了传统教学外, 首先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多加入音乐律动, 节奏互动, 视唱课应多加一些幼儿园儿歌视唱, 这就需要教师应与几所幼儿园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 幼儿园现有歌曲的储备是保证视唱教学的前提。

(三) 多媒体互联网的教学改革。

从调查来看, 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已经从以往主要依赖文本教材变为多媒体互联网教学形式。高校随之调整的是学前专业音乐的互联网教学, 与幼儿园共同研发多媒体项目是高校学前专业未来的课题之一, 这需要互联网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也就是说, 复合化的音乐教师是日后学前专业音乐教学的主干。

我们知道, 在幼儿阶段——除了个别家庭及早期待幼儿走上音乐专业化道路外, 培养他们音乐技能和认知是构建其修养的一种手段。我们并不会带给他们很多技巧的东西, 而只是在说唱和精神方面给他们带去指引, 激发其兴趣和热情, 以树立其艺术情操。现代光、电、声为主的多媒体互联网模式是更有效、更快捷的工具, 多媒体互联网教学在直观方面比传统的钢琴、视唱更有力度。有这样一个发展模式, 学前专业的课堂多媒体互联网教学的调整也在所难免。

总之, 学前音乐基础课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方面为了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音乐学科相互交叉, 使音乐学习更为实践化, 象牙塔式的教学是落伍的, 走出去的方式将会是趋势。

参考文献

3.音乐基础课心得 篇三

在教学或考试中有些学生对乐曲没有真正理解,具体表现在不能正确把握乐曲的风格、把握不准对乐曲的速度及强弱等基本要求、演奏技术不能充分运用、心理紧张造成技术动作变形等方面。出现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学生的音乐素养较差,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一、学生音乐素养较差的根源

1.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主动性较差,依赖性较强。如:有的学生在老师布置一首新曲时,总是习惯让老师先给他示范地演奏一遍,否则就不知道怎样去练曲子。

2.不能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演奏当中去。其实每首乐曲的演奏标记与要求通常是很明确的,包括速度、强弱、指法、弹奏技术等等。学生应该把谱面的要求看懂,按照要求去演奏,但往往一部分学生却不这样做,就好像这些标记不存在一样。

3.不了解各种技术练习的目的及其应用。课下练习无规律,不重视一些基本功的训练,不明确那些练习是每天必练的内容,表现在弹了几年琴连最基本的音阶都弹不好。

4.知识脱节,忽视了音乐专业课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5.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得不好。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把自己的教学孤立起来,使学生对于某种技术训练的目的不明确,技术训练和实际演奏脱节,以至于造成学生每天的练习主次不分,顺序不分,没能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

6.集体汇课和舞台的锻炼机会少,在考试过程中,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等等。

二、教学中应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学生的音乐素养差异,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与我们平时的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与教师的培养、引导、影响是分不开的。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应该引起每位教师的足够重视。具体做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师要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认清自己肩上的重担,在思想上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要不断地“充电”。

2.在教学中切记不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技术”能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不重要,应让学生理解技术训练在实际演奏中的作用,让学生练习的目的明确,技术的训练是为了更好演奏作品的需要,使他们练习时不感到枯燥。

3.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有部分学生对流行歌曲改编的钢琴曲比较感兴趣,作为教师可以选一部分和目前学生程度相近的曲目,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这样做并不会影响整体教学,同样能够达到你的教学目的。

4.教学中要不断渗透、引导学生感到学校开设的各门专业课程,不是孤立的,对他们的专业课的进步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如学生乐理学扎实,那么在演奏练习中遇到的各种记号、标记,他们就会很自然的按要求把这些记号、标记的意思弹出来。

5.要引导学生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养成一个良好的练习习惯,如:当教师布置一首新曲时,要首先养成先分析作品的习惯,然后再进行练习,这样就能够准确地把握住练习的目的、要求及作品的风格。

6.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所学的知识,动脑思考去完成每一首乐曲,对所学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能够对教师布置的新曲目,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处理,发挥想象力。

7.要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前面的努力将付诸东流。◆(作者单位:沈阳铁路机械学校)

4.第二章 音乐课程基础 篇四

音乐课程基础

1、编写音乐教材的依据是教学大纲。

2、学生音乐学习成绩评定的依据是教学内容。

3、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目的,需要解决一个重要的观念问题是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

4、每一个教学内容和环节所包含的展开与高潮的起伏变化,在整个课堂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节奏规律,一般遵循弱→强,强→弱。

5、过去的音乐教学大纲,在编写的指导思想上,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体系化的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贯穿线。现在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着眼点,就在于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这是一个明确而坚定的目标。

6、综合课是指在一节课中有多种教学内容,完成多种教学任务的音乐课。

7、中学音乐教师在实施考核时必须考虑考核的目的,针对考核的不同侧面选择相应的方法。

8、音乐师范教育是培养音乐师资的专门教育。

9、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10、音乐能力测量包括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的测验。11、1986年,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处和艺术教育委员会成立,随后指定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这就为我国音乐学科教育研究迈上新台阶打下了基础。

12、新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分为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13、学校音乐教育是指:课堂教学、合唱训练、合奏训练、课外活动。

14、音乐课堂教学评估的教学结构指标是指:教学各环节能承上启下,链接自然,逻辑性强;内容容量及安排繁简适当,重点突出,难点讲透;教学节奏张弛有序,疏密相间;有较好的综合组织教学能力;教学结构的设计符合教学内容、音乐情感、作品风格特点的要求。

15、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第二部分“过程与方法”强调教学过程采取以下方法:体验、模仿、探究、合作。

16、音乐能力的结构成分是由多种复杂成分构成的,主要包括:音乐的感觉和知觉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音乐联想和想象能力;音乐的情感;音乐的创造能力。

17、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18、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三个维度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19、1907年中小学正式设置了音乐课程,定名为:乐歌、唱歌课。

20、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有审美修养的人。

21、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是指以音乐理论为主要内容的音乐常识教学。

2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教育学门类下将“教材教法”研究为二级学科,1987年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

23、音乐教育与德育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24、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的声音不是自然性的,而是创造性的;不是语义性的,而是抽象性的。

二、判断题

1、音乐教材的编写不必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X)

2、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选修课(X)

3、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本的理念。(√)

4、在基础教育中,培养音乐兴趣被置于不太重要的位置。(X)

5、音乐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在人们的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是培养人的创造精神。(√)

三、名词解释

1、单一课

→是指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

2、情感模式

→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人的情感不管多么飘忽不定,都可以找到它的价值对应物,情感的任何变化都可以从价值关系的变动中找到它的客观动因,情感的不同表达模式都对应着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不过,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静态的、单形式的、线性的和同步的关系,而是复杂的、辩证的,动态的、多形式的、非线性的和异步的关系。

3、学期计划

→教师或学生制定的每个学期的教学或学习计划。

4、综合课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四、简答题

1、音乐课程标准中,是从哪四个教学领域来进行内容标准表述的?

→①感受与鉴定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风格与流派;②表现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③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④音乐与相关文化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2、结合教学工作谈谈教学评估的意义和作用。

→开展评估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所有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的基础。

3、论述综合音乐素质教育。

→音乐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活动能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审美意识,促进情感健康发展,同时对其它素质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是当前全民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它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智能思想、身心健康等素质的促进,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合格人才,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重要作用:①加强音乐教学工作与思想素质教育的融合;②促进音乐教学效果与情感素质教育的同步发展;③实施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的有效措施;④夯实音乐教学与身心健康教育的情感基础;⑤音乐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的相互渗透。

五、论述题

请简要论述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如何体现“以审美为核心”。

5.《音乐基础与鉴赏》教学大纲 篇五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音乐基础与鉴赏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总学时:16学时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美术基础与鉴赏》开课教学单位:人文学院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执笔者:董纾含 吉喆 审阅者:逯克刚

修(制)订日期: 2020年8月

二、课程性质

音乐基础与鉴赏课程是一门面向所有大学生的音乐普及选修课程。该课程通过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教授以及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广泛涉猎和各种艺术鉴赏活动的参与,能够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养和审美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高尚品德与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名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三、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1:通过音乐基础与鉴赏教学,对音乐进行不同角度的审美分析,深度挖掘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使学生领略音乐的魅力,同时感受其蕴含的精神力量,能够达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热爱音乐艺术的情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

2.2系统学习音乐基本知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创作心境,通过音乐的语言与音乐要素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

2教育情怀(L)

目标2:通过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产生的背景、音乐艺术的要素、理解音乐的语言、掌握音乐的基本规律,通过学习与欣赏大量的经典音乐作品初步解决学生对音乐欣赏困难的问题,学会如何欣赏中外不同时期、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

6.2了解音乐艺术的性质与要素,通过对中外声乐、器乐、戏曲等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赏析,对音乐进行不同角度的审美分析,具备独立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6综合育人(M)

目标3:通过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教授和对音乐作品的赏析,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了解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及有关基本音乐知识;提高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6.3积极利用音乐鉴赏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的全面提高。

6综合育人(H)

注:表格中用★表示该门课程对该项毕业要求达成关联度最高。

四、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学 时

其他

合计

第一章

导论

本章的教学,通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让学生了解欣赏音乐存在三个不同的层次划分,并让学生懂得在倾听中关注音乐表现本身,培养对音乐的灵感,同时在实践中培养音乐的文化观,亲近音乐喜爱的人生。

重点:懂得音乐是听觉、时间、情感的艺术,能通过喜爱音乐去喜爱艺术;喜爱艺术文化去喜爱艺术;喜爱的文化去喜爱人生,这就是喜爱音乐之意义所在。

难点: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章

中中外声乐作品鉴赏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对声乐的发展脉络有相应的了解;通过中外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的共性和差异的比较,感受人声音乐的艺术魅力等。

重点:1、中国声乐作品与西洋声乐作品比较之异同。2、能让学生区分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不同流派的音乐演唱风格和艺术特色。

难点:声乐作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第三章

中外器乐作品鉴赏

通过本章的教学,试听各类音乐作品,让学生基本掌握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基本演奏及表现特点。

重点:1、能辨别不同声部的乐器音色、音域特点等;

2、基本掌握不同乐器的基本演奏法及表现特点。

难点:中外器乐作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第四章

中外歌舞音乐及作品欣赏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对舞剧音乐发展脉络有相应的了解,通过中外舞剧音乐的共性和差异的比较,感受舞剧音乐的艺术魅力等。

重点:中华民族舞剧与西方芭蕾舞剧作品比较之异同。

难点:中外歌舞剧作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第五章

现代主义音乐艺术及作品鉴赏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现代主义音乐的的产生与发展情况以及现代主义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共性与差异,感受现代主义音乐的艺术魅力。

重点:现代主义音乐作品音乐语言的发展脉络。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作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第六章

现当代新世纪音乐及作品鉴赏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掌握近现当代新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它与传统音乐的共性与差异,感受近现当代新音乐的艺术魅力。

重点:现当代新世纪音乐作品与传统音乐作品比较之异同。

难点:现当代新世纪音乐作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合计

【教学单元一】:第一章 导论

(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1、3)

(一)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通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让学生了解欣赏音乐存在三个不同的层次划分,并让学生懂得在倾听中关注音乐表现本身,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同时在实践中培养音乐的文化观,亲近音乐喜爱的人生。

(二)学时:2 其中理论:2 实践:0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 导论:音乐基本常识:1、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2、音乐常见的表现手法。3、音乐欣赏的含义与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音乐是听觉、时间、情感的艺术,能通过喜爱音乐去喜爱艺术;喜爱艺术文化去喜爱艺术;喜爱的文化去喜爱人生,这就是喜爱音乐之意义所在。

教学难点: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

【教学单元二】:第二章 中外声乐作品鉴赏

(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1、2、3)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对声乐的发展脉络有相应的了解;通过中外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的共性和差异的比较,感受人声音乐的艺术魅力等。

(二)学时:2其中理论:1实践:1

(三)教学内容:第二章 中外声乐作品鉴:1、声乐欣赏基本知识与方法。2、中外民歌作品。3、中外艺术歌曲4、中外大型声乐作品。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中国声乐作品与西洋声乐作品比较之异同。

2、能让学生区分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不同流派的音乐演唱风格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声乐作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教学单元三】:第三章 中外器乐作品鉴赏

(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1、2、3)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试听各类音乐作品,让学生基本掌握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基本演奏及表现特点。

(二)学时:4其中理论:2 实践:2

(三)教学内容: 第三章 中外器乐作品鉴赏:1、器乐欣赏基本知识与方法。2、中外器乐介绍。3、中外器乐作品演奏形式与体裁。4、中外管管弦乐作品。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能辨别不同声部的乐器音色、音域特点等;

2、基本掌握不同乐器的基本演奏法及表现特点。

教学难点:中外器乐作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教学单元四】:第四章 中外歌舞音乐及作品欣赏

(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1、2、3)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对舞剧音乐发展脉络有相应的了解,通过中外舞剧音乐的共性和差异的比较,感受舞剧音乐的艺术魅力等。

(二)学时:2 其中理论:2 实践:0

(三)教学内容:第四章 中外歌舞音乐及作品欣赏:1、中外民族民间歌舞音乐。2、中外舞剧音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舞剧与西方芭蕾舞剧作品比较之异同。

教学难点:中外歌舞剧作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教学单元五】: 第五章 现代主义音乐艺术及作品鉴赏

(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1、2、3)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现代主义音乐的的产生与发展情况以及现代主义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共性与差异,感受现代主义音乐的艺术魅力。

(二)学时:2其中理论:0实践:0

(三)教学内容:第五章 进现代音乐艺术及作品鉴赏:1、印象主义音乐。2、表现主义音乐。3、新古典主义音乐4、新民族主义音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主义音乐作品音乐语言的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现代主义音乐作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教学单元六】:第六章 现当代新世纪音乐及作品鉴赏

(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1、2、3)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掌握近现当代新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它与传统音乐的共性与差异,感受近现当代新音乐的艺术魅力。

(二)学时:4 其中理论:2 实践:2

(三)教学内容:第六章 现当代新世纪音乐及作品鉴赏:1、音乐剧.2、流行音乐3、电影音乐4、动漫音乐5、电子音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现当代新世纪音乐作品与传统音乐作品比较之异同。

教学难点:现当代新世纪音乐作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课件,配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CD、DVD光盘等音频资料,采取讲授和课堂试听感受相结合的方法,并加入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拓展与增加学生们的视野与信息量。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和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观察、作业与和课堂过程。(一)具体考核设计参见下表

考核环节

考核目标

考核形式

考核主要内容

成绩评定要求

课堂观察

保证课堂到课率不低于95%

课堂点名检查预习

学生出勤预习准备

按实际情况给与相应成绩

作业

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实践能力

实践作业1次

规定篇幅作业方向

评语、成绩

课堂过程

提升学生运用理论、实践的能力

课堂提问、讨论、翻转课堂等

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和讨论发言情况

按实际情况给与相应成绩

终结考核

考核学生最终理论掌握程度

期终考查

以主观题为主的试卷

根据卷面答题情况给与成绩

(二)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考核结构

课程

目标

终结

考核

占分

比例

60%

课堂

观察

占分

比例12%

作业占分比例

12%

课堂过程占分比例

16%

作业2

课堂过程2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分目标达成度={0.6×(分目标试题平均/分目标试题总分)+0.12×(课堂观察分目标平均成绩/分目标总分)+0.06×(作业1分u目标平均成绩/分目标总分)+0.06×(作业2分目标平均成绩/分目标总分)+0.08×(课堂过程1分目标平均成绩/分目标总分)+0.08×(课堂过程2分目标平均成绩/分目标总分)}

七、课程教学资源

(一)教材选用

陈明礼、余 鑫.音乐鉴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二)参考书目

1.齐易、扬子江.走进交响音乐圣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王耀华、伍湘涛.音乐鉴赏.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孔繁洲.中外音乐艺术漫步——音乐素质教育手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4.罗伯特·舍曼、菲力普·赛尔顿著何道新译.完全 IDIOT傻瓜古典音乐.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辛丰年.辛丰年音乐笔记.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6.修海林、李吉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8.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陆梅林.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三)网络资源

http://(基点音乐论坛)

http://(华音网站)

http:///(咚咚锵戏曲网)

htp://w.musicotherapy2003.com/(高天音乐心理健康研究中心)

6.没有音乐基础怎么学好尤克里里 篇六

要注意右手的位置,才能发出饱满的闷音

原理:

如果我把我的左手食指放在第三弦的琴枕上面,然后右手拨弦,这里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

但是把手指放到琴弦上面时,就发不出声音;

当我把左手手指放到上弦枕和琴弦接触的这个位置时,右手拨弦 就会发出一种闷闷的声音!

右手闷音:用鱼际部分放在琴弦与下琴码接触的稍稍向上的地方。如果放在太后,就会起不到闷音的作用;如果太前,声音就会完全发不出来。

二、制音

左手的放松动作需要迅速

原理:右手拨完琴弦后,左手手指马上放松。(放松时手指不能马上离开琴弦,这样会发出类似勾弦的声音)

所以,放松琴弦只是为了让这根琴弦不再震动。

注意:第二小节后半拍出现了 三弦空弦,这里无法用左手指去制音,所以就需要你用整个左手盖住琴弦。

三、闷音+制音

右手放好在二弦、三弦,同时用拇指和中指拨这两条琴弦。制音就需要我们右手马上把两根手指再放回去!阻止琴弦继续震动。

另外一种方法:用左手瞬间盖住琴弦。

整个这一条练习,加上闷音和制音的技巧,可以让音符听起来更跳跃!

四、揉弦

让长音变得更有感觉

大家可以看到:谱子上并没有揉弦的标记,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在需要比较长的音的时候,可以根据整首曲子给自己的感觉加上揉弦。

方法1:右手拨完弦的时候,左手通过琴颈与琴头平行的方向进行移动(此时声音会有“余音绕梁”的感觉...)

方法2: 0品的时候,我们无法用左手指按弦。此时就可以摇琴身,会有揉弦的感觉。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不摇的时候,音符是比较平的。

大家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摇动的可能不是特别的快。但是没关系,先从慢开始练习,到后来坚持练习就会更快。

五、推弦

注意借助其他手指的配合

谱子上是从8品开始,那就先从无名指上面,需要借助其他手指的帮忙。

“大拇指夹住琴颈施加向下的作用力,食指和中指同时放到一根琴弦上面,从而给到无名指施加向上的作用力。”

7.音乐基础课心得 篇七

一、基础音乐教育的现实状况

近几年来,内蒙古全日制基础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基础音乐教育仍然显得比较薄弱,大多数基层学校在音乐教育的资金上投入不足。有些中小学校音乐教育认识模糊,观念陈旧,师资学历较低,教学设备的配置简陋短缺,这些现象,制约了基层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1. 音乐教育自身地位不高

有些学校对于基础音乐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及教学显得比较薄弱,有的学校没有将音乐教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放在一个同等的教育教学平台上,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出现了偏向,使音乐教育自身地位不高。少数中小学校的领导认为:音乐教学课程只是唱歌和学习一点音乐知识就行,是一种娱乐教育,可以让学生消除紧张学习的压力。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有的学校的音乐课程形同虚设。调查发现,音乐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学内容就是放录音和唱歌。教师教学缺少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学生学习的成绩也很少有人过问。一些学校和老师,往往把智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导致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在一些基层学校,只注重数理化及语文、外语等主要教学课程,而音乐教学不是评估学校的一个硬性指标,所以音乐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很少有人过问。由于音乐教育地位偏低,一些音乐教师思想不稳定,尤其是有的青年教师考虑改行、调离或者兼职经营一些其他生意。这一现象,与邓光年“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基础音乐的调查报告”的报道相似。

2. 对音乐教育认识模糊,观念陈旧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的调查中发现:一些基层中小学校的领导是非音乐专业毕业的,有的认为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可有可无。有的认为,音乐教育可以在社会上或者在电视广播网络中学习,它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时发现,每一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皆认为开设音乐课在整个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音乐教育的各项文件予以实施。甚至有些学校还制定了有关音乐教育教学的文件,要求音乐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但是,有的对于基础音乐教育认识模糊,观念陈旧,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具体的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由此,我们不得不对目前基础音乐教育中学生的音乐素质进行深刻反思。在一些乡镇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也受到限制,有的音乐教师上课前也不用备课,更谈不上集体备课,教学内容随意性大。整体音乐教育面貌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极大地影响了素质教育在学校音乐教学领域的落实与发展,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3. 学生学习压力大,音乐素质不高

目前,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这种现象成为应试教育的主要表现形态。有的学校,每年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构成都要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将学生成绩进行排队,其考试成绩的名次是决定学生在学校地位的一个指标。在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有的学校对基础音乐教育教学不重视,家长和学生也不重视,有些中小学校学生每天基本上都是在数理化题海、语文外语学习中度过。许多基础的音乐知识(如识谱、视唱)都不具备,接触音乐机会都很少,更不要说整个音乐素质的提高。尽管国家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但是,它没有健全对中小学校基础音乐的考核标准,也没有完善中小学校基础音乐教学的评估体系。为了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我们有必要在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标准”的过程中,对目前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应试教育进行思考。

二、提升学生音乐素质的实施途径

在基础音乐教育中,要切实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就必须建立提升学生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中小学生认为:学习音乐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课堂,还应该多在课外开展音乐活动,如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来满足学生接触和学习音乐的需求。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1. 教学内容要紧扣培养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基础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制定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要扣紧培养目标,贯彻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课程内容要丰富、多元化,探索应用型与娱乐型的教学模式。要选用优秀的音乐教材和优秀的音乐作品,用音乐渲染、语言描绘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而且,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地去欣赏音乐作品。要运用音乐知识和音乐文化评价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根据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运用现代视听工具,完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音乐素质。在学校中,每一个学生都是音乐教育的对象,大多数学生学习音乐比较热情。只有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兴趣、爱好、喜欢学,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因此,要重视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的培养。从音乐能力心理结构分析,音乐感受能力是其核心。音乐能力又称音乐的情感体验,即对音乐发生情绪反应的能力,音乐能力结构论强调情感、情绪,这一点对初学音乐的中小学生更为重要。要重视基础音乐教育,就要以新课程标准来考核学校落实基础音乐教育课程的情况,同时也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校的音乐教学评估,构建有利于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

2. 重视音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素质的提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形式。除了传统的课程内容要丰富、多元化外,还应该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音乐理论水平,完善自己的教学技巧与方法。这种音乐知识与音乐实践的教学模式,是学校提升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基础理论课可开设五线谱、视唱(可与欣赏结合)、乐理知识、音乐史、音乐作品鉴赏、器乐表演等课程。而实践类,则可多开设声乐选修课、乐器演奏课(如笛子、二胡、口琴、吉他等)。要积极营造课外的音乐氛围,拓展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活动,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来展现自己的特色。在中小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歌舞表演来增强自信,这样,让学生展现了个人才华,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校可设置一门音乐基础类必修课,可以在中小学校尝试艺术实践学分制,将音乐列为与英语、数学、语文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将这作为学生评优、推荐和保送升学的重要依据。要注重音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此推动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音乐素质。

三、增加校园音乐活动,营造学生的成长空间

我国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将课堂的音乐教学有效延伸到课外,将基础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呈现在课外娱乐活动中,营造学生的成长空间,是全面提升中小学生音乐知识素质和音乐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要让学生从本质上去认识音乐,提高音乐的分析能力。平时,可以组建舞蹈队、合唱团,开展一些校园歌咏比赛、音乐欣赏讲座、各类音乐演出。作者在音乐教学中认识到:合唱在综合素质培养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基础音乐教育音乐素质的提升,营造学生成长空间也具有借鉴作用。合唱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及同伴间的合作协调能力。演唱优秀的合唱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些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种途径,也是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成长空间,探索形式多样的学生音乐素质培养途径,让学生从繁重的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

四、结束语

8.音乐基础课心得 篇八

关键词:音乐审美  听觉  内涵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音乐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为今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做出新的要求与规定。教育部“新课标”的出台,使得作为承担培养音乐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相关高校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相关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必须全面吃透“新课标”精神,紧紧围绕新变化做出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新要求的音乐基础教育人才。本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拟以音乐教育的“审美性”为切入点,结合多年来的音乐教育实践对如何做出切实有效的音乐教育改革进行一些探讨。

一、“新课标”对音乐审美的诠释

“新课标”规定,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课程设计思路中要求“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设计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等。

二、“审美性”的涵义

音乐的审美本质是指在音乐审美活动进行中,音乐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特征,它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关于音乐的审美本质存在自律与他律论两种观点。自律论音乐美学家认为,音乐是自律的,音乐的审美本质在于音乐音响结构中的乐音运动形式,与音乐之外的思想与情感毫无关系;他律论音乐美学家则认为,音乐是受某种外在规律决定的,其审美本质在于音乐中人类的情感。之后西方美学家在自律论与他律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广泛的研究。我国的音乐理论界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研究。

“新课标”对音乐审美的定义为:“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或者说,音乐的审美性指人们通过音乐的“声响”,心理获得一种“美好”的感性体验。音乐的审美性可通过以下几方面体现:

(一)听觉上的感性体验。首先,乐音通过音响的震动传入人们的耳朵,听觉是人们对音乐做出反应的媒介,这是音乐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例如绘画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特征。其次,对音乐的感受是一种感性体验。这有别于诸如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追求逻辑与论证的特征。音乐带给人们的感性体验是在耳朵接收到乐音后,心理泛起的一种不可名状,不能准确描述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没有标准答案,随着每个个体性格,成长环境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二)音乐的有序性。人们对音乐的体验是感性的,而美好的感性体验并非杂乱无章的,偶然得到的。这种体验的前提是“音乐的有序性”,即音乐家们在长期的音乐创作中摸索出来的音乐的“规律”和“准则”(以节奏、旋律、节拍、速度、和声、调式调性为基础)。这种规律和准则大体上符合人们的心理规律和听觉习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范围,这种规律和习惯又会有所不同。

(三)音乐的内涵。音乐虽说不如绘画艺术直观,不如文字艺术具体,但在表达人类情绪方面,却是最为恰当和准确的。音乐的进行不是一个个音符的简单罗列、排序,更重要的是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在创作时注入了个人的情绪和情感,音乐作品的演奏者在演奏时进行二度创作,听众在欣赏时根据自己的心境接受到不同的讯息。作曲家、演奏家和听众以音乐作品为媒介,进行着思绪、情感的交流。这种音乐内涵的表达又不是完全、精确地传递的,在人们的创作与接收中,进行着微妙的调整与变化。

(四)音乐的社会功能。“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的目的。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能让听众具有良好审美体验的音乐必定还拥有例如好的音色,丰富的内容等因素。

三、高校音乐教育如何体现“审美性”

(一)通过音乐基础知识了解音乐的“有序性”。前文论及,音乐的“有序性”依赖于具体的音乐创作手法,例如音乐的节奏、旋律、节拍、速度、和声、调式调性等。这些音乐知识是音乐表达的“工具”,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工具是理解音乐,诠释音乐的基础。

(二)透过表象看内涵。掌握了音乐的表现工具后,就要透过乐音的表象看内涵。音乐不是音符的单纯罗列,也不是和声、节奏的简单游戏。每一处强有力的和弦,每一次转调背后都是作曲家情绪的表达。对作品谱面音符和表情记号的生硬的照搬,只能培养出冷冰冰的“琴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对于谱面记号的精确表达,而要引导学生看透作曲家的意图,明白作曲家如何利用旋律的起伏,速度的变化,力度的对比达到表达情绪的目的。 一定要把看到的“表象”与它背后想要表达的涵义联系在一起,以达到对音乐的“审美”要求。

(三)提高人文修养。“新课标”中对音乐审美的定义包含“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这体现出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绝不能只从具体的音乐作品本身入手。每一部音乐作品背后都承载了它所处的音乐历史背景、人文环境、政治因素等。音乐作品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才能更为深刻全面地进行艺术审美。

参考文献:

[1]王远.高师音乐教育要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J].中国音乐,2005,(01).

[2]李涛.大学音乐审美教育现状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6).

[3]资利萍.对音乐新课标“音乐审美”的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3,(07).

上一篇:描写下雨了二年级作文下一篇:晚安心语英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