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中庸之道教案

2024-06-27

14中庸之道教案(共9篇)

1.14中庸之道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2、理解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花儿因为小草的衬托而格外鲜艳,鸟儿因为天空的广阔而显得格外自由,夜晚的天空因为星光闪烁而光彩夺目。(摘自学生作文)

2、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才能在山水相依时展现出如诗般的永恒;花的艳丽,蝶的活泼,才能在蝶和花相拥时迸放出一瞬间的精彩;月的明,酒的幽,方能在那“举杯邀明月”中才能将那洒脱尽情挥洒。这一切如此之美都是因为万物之间有

存在。(和谐)不仅是自然之间需要和谐,而且作为自然界主宰的人更是需要和谐。

二、释和谐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明确有关“和”的段落。学生找出:第五段和第六段

2、请一个学生读第五则及其译文

【原文】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点拨要注意的字词:斯:这。

由:遵循。之:它,代词,指和谐的原则。节:节制。

3、思考:请同学们据此写下一段文字评论“和谐”。明确:

需要理解两层含义:礼要达到的目的是和谐,“和为贵”之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不可为和谐而和谐,这种“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需要礼加以节制。(举例:孔子的那个时代礼崩乐坏,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如果大家只是为了表面上社会的和谐而纵容这种现象,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同样的,对于我们同学来说,比如,有个学生抄作业,其他学生为了一时的朋友情深,维持着这种不正常的和谐,而纵容他去抄,那么肯定是害了这个人。因为这种做法是不合礼的。)

4、请学生读第六则以及译文

13•23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5、思考:区别“和”与“同”的意义。并联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句话的启示。明确:

和:对立中的统一。同:无差别的同一。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他们通过交流,能够“求同存异”,达到和谐的效果;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举例:拉链原理)

三、“因中致和” 的理论

春秋末期的晏子以烹调设喻:“和,如羹焉,水火酶酸盐梅,以烹鱼肉,婵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乃是所以“和之”的关键。因为各种原料只有以一定的比例参加作用,才能做出可口的羹来,其中无论何种原料的过多或缺少都会导致羹味失和,故必须把每种原料都调节到最适中的比例上。这里尽管没有出现“中”字,而实际上在“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时,己经运用了“执两用中”的方法把“中”与“和”有机地联系起来了;“中”指每种原料本身的适度,“和”指各种原料之间的协调;只有每种原料都适得其“中”,才能使由各种原料组合而成的羹适得其“和”。因“中”而致“和”,就是“中”与“和”的辩证关系。《礼记•中庸》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里的“中”就是儒家非常推崇的一种温和的处世哲学——中庸之道。

1、阅读课文的第2-4则,谈谈什么是中庸之道?它的表现如何?(穿插重点字词点拨)明确:

a、强调处事有“度”(通过分析第2则)

过犹不及的含义: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学生举例:乘车、吃饭)

例子:从前有一个人,他非常守礼节,行着坐卧各方面无一漏失。有一天,他外出买东西,他按照往常一样谦恭地、慢慢地行走,没想到,天空乌云密布,倾盆大雨从天而落。

那个人本能地快步跑了起来,跑了约一里路左右,他忽然后悔起来说:“刚才我走路的姿态一定有些失态,还好被我及时发现,正所谓‘过则勿惮改’,我现在从头还来得及„„”

于是,他冒着雨,回到刚才起跑的地方,以一贯的缓步姿态在大雨滂沱中行走,路人对他的行径则投以异样的眼光„„

故事寓意:讲究礼仪是种美德,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分拘泥反而效果不彰,也会令人费解。由此可知,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不要过于墨守成规,被既定的经验障碍着,才不会让原本的一桩美事变调了!

“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因而都是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

所以我们这里讲的中庸之道是有个“度”的,强调一个适度性。交往中过分的热情与冷漠都不好,管理中过分的民主或专制也不好。

凡事都有度,与人交往也应“亲密有度”,让对方拥有独立的空间。

思考: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义吗?

[折中主义]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新华词典》

若从价值实质而论,“中”决不是“过”与“不及”两者之间在数量上无原则的对半折中,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合乎客观规律、适得事理之宜的最佳点;

b、强调符合义的原则性(通过分析第3则)

与人交往要有度,这个度的依据是什么?(道义,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c、强调取两中用——温和的处事原则(通过分析第4则)

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面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和中庸。

d、调了“权”的重要性(通权达变)(联系课后相关链接)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思想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这种应变的灵活性就叫做“权”。

(《孟子•尽心上》)所谓“举一而废百”的“执一”,实际上就是一种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而只有“执中”并能行“权”的中庸之道才是合乎辩证观点的正确方法。故淳于类问孟子,当“嫂溺援之以手”与“男女授受不亲”的古礼发生矛盾时,将如何处理?孟子毫不犹豫地说:“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这个例子生动地论证了“权”与“中”的辩证关系,并着重强调了“权”的重要性。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对礼加以变通,才合乎中道。(秤杆秤砣原理)

2、现在,很多人把中庸之道理解为平庸和圆滑,或者说是一种好好先生的处事原则,你觉得这是否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 联系第八则

乡原即好好先生,是孔子深恶痛绝的人。如果说小人是刺向仁德的“明枪”,那么乡原就是射向仁德的暗箭。

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面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和中庸。

3、探究:在第八则中孔子批判了好好先生之流,但在第九则中孔子又批判了“称人之恶者”、“居下流而讪上者”、“勇而无礼者”、“果敢而窒者”、“徼以为知者”、“不孙以为勇者”、“讦以为直者”,这前后思想是否矛盾? 注意把握一个“度”。

4、孔子曾说过:“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知者贤者过也”(聪明的人容易过头,愚蠢的人往往不足„„好人容易过头,不肖者容易不足。)

结合这段话,与文章第一段,说说“民鲜久矣”的原因。(可参考补充资料)

四、讨论

中庸之道在今天的作用。要求结合实际,大至和谐社会,小至日常生活。中庸之道也有局限性吗?

(补充资料:

关于“中”,从方法上说,是适度、适中、正确,无过无不及而恰到好处;从行为上说,是合宣、合理,无所偏倚而恰如其分;从道德上说,是中正、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的正道。可见“庸”的涵义,就是平凡、平常、平易可行,而又无可改易的一定之理。“普遍适用”之意。

“中”与“庸”的结合,旨在阐明“中”这一基本原则并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而是人人不可缺少,人人必须遵守,人人可以做到,适用于一切事物而适得事理之宜的普遍真理。

“中”是道之体,“庸”是道之用。具体地说,也就是理论上的基本原则与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有机地联系起来。

民鲜久矣 何为中庸?

于政治,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持一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不巴结权贵,不行巧言令色钻营取巧之术;亦不消极等待。全凭一身修养,一腹经纶,一腔热血,适时而为,进而不骄狂,退而无愧悔,安守现状时不颓废哀怨,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为中庸。

于美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岂可灭绝心性?见色而不起淫心,如周敦颐之爱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为中庸。于衣食住行,不娇奢,不淫逸,不浪费,因需要而治;亦不刻意求贫,不吝啬,持一颗平常心,是为中庸。

于为人处世,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攀附权贵豪富,不嫌弃贫病老弱;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砥柱屹然,是为中庸。......中庸之道,非为平庸,非为世故圆滑,尽在点滴言行,尽是人性本然。古今中外,能有几人?故叹曰:中庸之为德也,民鲜久矣!

2.14.《秋天》教案设计 篇二

14.《秋天》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设计 : 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明确]

以上资料由网络上收集整理而来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研读赏析: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以上资料由网络上收集整理而来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课后记:本课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14学会合作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学会合作》是一篇演讲稿,课文以“合作”为话题,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谈起,阐述了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和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分别举了交响乐团演奏和从瓶中拉彩球的实验两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说明卓有成效的合作要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启发读者体误“合作”的真谛。列举恰当,具有说服力。

课文多处运用设问,如“什么是合作呢?”“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等,既能引起读者注意,又做到纲目分明,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文中的语言叙述清楚、生动、通俗易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自主探究空间很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演讲。

2、学习本课两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理解两个事例的内容,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侧重点不同,领悟这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

4、理解“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对议论文结构的认识,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教学准备:交响乐团演奏的录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两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理清文章的脉络。

4、学习第一段,知道什么叫“合作”及人们为什么要合作,并模仿第一段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学习第2自然段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训练。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1、请上学期参加南京少儿频道“倒挂金钩”游戏的获胜队的队员回忆获胜的原因,引出“合作”(板书)

2、看来,很好的合作会让我们获得成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合作。(板书课题)齐读。

3、围绕课题提问。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检查初读情况

①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特别关注

“幢”和“分内”的“分”的读音)

孤立

顾名思义

卓有成效

典范

悠扬

倾泻

完美和谐

协作

一幢房子

分内

牺牲

②齐读词语。理解“典范”、“顾名思义”“协作”“卓有成效”的意思。

③说说什么叫“合作” ③齐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文章结构

1、各自读课文,思考:围绕“合作”这个话题,作者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分别对应课文的哪些段落

2、交流

为什么要合作(1——3)

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4——6)

呼吁学会合作(7)

1、思考作者是怎样把第二方面的道理叙述清楚的?分别举了哪两个例子?

2、师小结,再次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

四、学习第一段。

1、默读1——3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要学会合作?找到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画下来。

2、读读第一段各自然段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3、师小结:作者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做好事情,获得成功”两方面阐述了合作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第2自然段的表达方法。

5、交流,明确表达方法。

五、课堂练习

学习第2自然段的表达方法,仿写一段话,并用上“总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说明观点。

教学重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侧重点的不同,培养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

一、复习。

1、本课围绕“合作”这个话题,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齐读第一段。

二、研读事例,感悟合作之美。

1.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 4~6 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2.为什么不直接说道理,而要选择两个事例来说明呢?(因为 4、5 自然段的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第 6 自然段的两层意思,用事实说话更能让人信服。)

(一)研读事例一:交响乐团演奏

(1)分男、女生齐读第 4 自然段,师发现读得节奏快慢不一,并不整齐,问:为什么我们这么简单的合作都没有完成好呢?而一个拥有上百人上百种乐器的交响乐团又是如何合作的呢?

(2)课件出示交响乐团演奏乐曲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置身于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中。

结合观看欣赏的体会,理解“悠扬”“倾泻”“流向天宇”“流进人们的心田”的意思,并充分地指导朗读。

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奏出如此美妙的乐曲呢?读读课文,找出答案。(扣住“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和“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协作精神”等词语,引导体会“团体目标”和“协作精神”的重要)。

(3)分组讨论:为什么作者一定要选这个事例呢?不选取拔河比赛作例子呢?这个事例与作者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总结:因为交响乐团的合作更复杂,更庞大,这是合作的典范,选举的是典型事例,最能说明作者的观点。

(4)现在,让我们学习这种目标统一、团结协作的精神再来合作朗读第 4 自然段,大家有信心合作好吗?(生齐读)

(二)研读事例二:逃生实验。

1、各自读第二个故事,了解实验步骤,准备讲述实验的目的、经过和结果。

2、指名讲述实验的目的、经过和结果。(理解“依次”的意思。“依次”意味着什么?如果大家争先恐后地出来,会出现什么状况?)

3、听听外国专家对于这样的结果是如何评价的。(出示专家说的话,齐读)

4、引导体会自我牺牲的精神。(为什么他要连说两个“真了不起!”“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

5、小结: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保证了出口的畅通,“屋里的人”通力合作,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逃出“突然起火”的“房子”。

6、从这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成功的合作还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

(三)领会两个事例的侧重点不同

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这两个事例说明的道理哪个更难做到?

这两个事例强调的重点不同,表达的是两层意思,所以缺一不可。作者用“不仅„„而且„„”这个关联词把它们连接起来,体现了递进的关系。让我们把两个事例蕴含的道理再来完整地读一读,牢记住这句话。(齐读第 6 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段。

1、你能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个相互合作取得成功的例子吗?(做补充习题第四题的第2小题)

2、交流所写例子。

3、看来,社会生活中的确离不开合作。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合作是帮助我们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呼吁道(齐读第 7 节):“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4、总结全文:全文围绕“合作”这个话题从合作的重要性谈起,并列举了两个各有侧重点的典型事例说明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最后呼吁人们学会合作。全文条理清楚,说得通俗易懂、字字有理,这就是“事实胜于雄辩”的精彩所在。

5、熟读全文,练习演讲。

四、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读读有关合作的名言和俗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 恩格斯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王杰

2、课外阅读有关“合作”的故事,收集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课外阅读有关“合作”的故事,收集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

[动物故事] 动物的互惠互助

你知道吗?动物之间不光有生存竞争,还有互惠互助呢。

蜜獾(huān)和导蜜鸟是一对好伙伴,它们常常相互合作,共同捣毁蜂巢。野蜂常把巢筑在高高的树上,蜜獾不容易找到它。目光敏锐的导蜜鸟发现了树上的蜂巢后,使去寻找蜜獾。为了引起蜜獾的注意,导蜜鸟往往扇动着翅膀,做出特殊的动作,并发出“嗒嗒”的声音,蜜獾得到信号,便匆匆赶来,爬上树去,咬碎蜂巢,赶走野蜂,吃掉蜂蜜。导蜜鸟站在一旁,等蜜獾美餐一顿后,再去独自享用蜂房里的蜂蜡。

海葵虾和红海葵也合作得很好。海葵虾的两只大螯(áo)各自夹着一只红海葵,整天东游西荡。一旦遇到危险,海葵虾立即提起红海葵,红海葵便用有毒的触手对付来犯者。这样,海葵虾可以到处觅食,不必为安全担忧;而红海葵只要收集海葵虾吃剩的食物就足可以饱腹了。

鳄鱼和千鸟的互惠互利更为有趣。千鸟不但在凶猛的鳄鱼身上寻找小虫吃,还进入鳄鱼的口腔中,啄食残留的鱼、蚌、蛙的肉屑和寄生在里面的水蛀,帮助鳄鱼清洁口腔。有时鳄鱼把大口一闭,千鸟就被关在里边。然而你不必为千鸟担心,只要千鸟轻轻用喙击打鳄鱼的上下颚,鳄鱼就会张开大嘴,让千鸟飞出来。

[伟人故事]

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这使恩格斯十分懊恼,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称作是“该死的生意经”。并且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永远摆脱这些事,去干他喜爱的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然而,当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抛开弃商念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从而使朋友,也使共产主义运动最优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资本论》早日写成并得以出版。

于是,每个月,有时甚至是每个星期,都有一张张一英镑、二英镑、五英镑或十英镑的汇票从曼彻斯特寄往伦敦。1864年,恩格斯成为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公司的合伙人,开始对马克思大力援助。几年后,他把公司合伙股权卖出以后,每年赠给马克思350英镑。这些钱加起来,大大超过恩格斯的家庭开支。

从马克思来说,也正是为了对刚刚兴起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这种帮助。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金钱或是学问,都是不分彼此的。

虽然他们分开了20年,但他们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并没有终止。他们每天要通信,谈论政治和科学问题。在一段时间,马克思把阅读恩格斯的来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着信自言自语,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谈似的。

“嗯,不对,反正情况不是这样……” “在这一点上你对了!”

马克思说着说着竟高兴得流出了眼泪。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样地相互尊重,在他们看来,任何人对他们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评都不及他们彼此交换意见那样意义重大。于是,一有机会,恩格斯便摆脱商务,跑回伦敦。他俩天天见面,不是在这个家里,就是在那个家里。讨论问题时,他们在屋子里,各自沿着一条对角走来走去,一连谈上几个钟头。有时两人一前一后,半晌不吭一声地踱步,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见为止。于是,两人就放声大笑起来。

1867年8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凌晨两点,马克思向他的战友报告说,《资本论》第一卷所有印张(一共49个印张)的校对工作,都已结束。他兴奋极了,写信对恩格斯说:

“这一卷能够完成,只是得力于你!没有你为我而作的牺牲,这样三大卷的大部头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拥抱你,感激之至!”

《资本论》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出版,这是整个国际工人运动中,具有伟大意义的大事,也是两位巨人友谊的结晶。

这种理解的友谊是那样深厚,甚至一直延续到马克思逝世之后。

马克思在病重期间,曾告诉女儿爱琳娜说,希望恩格斯能为他尚未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点什么”来。当然,即使马克思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恩格斯也会去做的。

从1883马克思逝世时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补充了许多材料,重新撰写了一些篇章,使《资本论》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问世。

[合作范例]

协作精神的杰出范例

1945年,瑞典皇家医学院决定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授予弗(fú)洛里、弗莱(lái)明和钱恩三人。授奖词中把青霉素的发现称为“现代医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贡献”,并特别强调指出,这是“不同科学方法为了共同目标而协作的杰出范例。”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人类经常遭受到病菌的侵害。很多人由于受病菌感染,往往不治而终。然而,当时的医生对这些病菌了解甚少,在疾病面前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做垂死挣扎。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的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希望靠自己的科学研究来改变这个状况。十几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探求消灭病菌的方法,研制杀死这些人类死敌的药物。19

4.14 连加、连减 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28个 34个 22个 新授:

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学情预测: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2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22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2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22 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摘出:28+34+22 探究: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巩固:

我们一共摘了84个西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列式,并试算。

学情预测:84-40-26 40+26=66 84-66=18 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

课堂作业:

14+29+ 6= 16-3+ 22= 66+9-23= 13+57-24= 拓展延伸: 1、46+25+17 75-28-19 54+20+16 90-58-24 注意书写格式,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

2、把同一条线上的的三个数加起来(第29页第一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2,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4:路边有一行树,共8棵,每两棵之间相隔3米,从第1棵到第8棵树间共有多少米?(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1、完成黄冈小状元第16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电影院教案 (14)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2.能力目标:

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能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看那两只小蜜蜂相乘的积最接近花朵上的数?画“√”

13

399

19(16×25)

二、基础练习1.直接说出的数。

6×40= 17×4= 18×50= 45×40= 60×40= 17×40= 60×60= 76×20= 2.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23×21 12×22 12×32 35×22(学生独立计算,指明说说自己的算理。)3.用竖式计算。2 4 3 4 2 2 3 5 6 ×2 3 ×1 2 ×2 2 ×2 1 ×2 5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礼堂有20排,每排有28个座位,这个礼堂可以坐多少人?(28×20)2.李老师平均每分能走65米路,1小时能走多远的路?

(65×60)

3.商场里每个足球卖23元,学校买了12个这样的足球大约需要多少钱?(23×12)

四、综合运用

1.三(2)班有21个女生,她们各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衣服,裤子每件20元,衣服每件31元。

买上衣共花了多少元?(21×31)卖裤子共花了多少元?(21×20)一共花了多少元?(21×31+21×20)

6.14《白公鹅》教案设计 篇六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略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得。以“读”为主,通过感知读、理解读、体会读、感情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感悟表达的特点。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重视品词析句,提高学生语言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品味重点词语、想象情景、比较体会等方法欣赏课文语言。课文第2自然段用总起——分述的结构描写了鹅走路时慢条斯理的样子,语言形象具体,值得细细品读。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前阅读《白公鹅》后半部分内容,整体地了解白公鹅的形象。(2)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子恺的《白鹅》图和《白公鹅》课文插图等。

2.学生准备:(1)预习,自读课文。(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留心观察白鹅或其他动物的外形及活动。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图画比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丰子恺画的白鹅),说说丰子恺先生笔下的这只白鹅有怎样的特点。2.出示图画(《白公鹅》中的插图),说说图上这只白鹅什么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过渡:两幅图描绘出白鹅的不同形象,不同的作家对白鹅也会有不一样的描写。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鹅的?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来认识这只白公鹅。

设计意图:图画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两幅“白鹅图”形象鲜明,姿态不同,气度各异,学生有兴趣进行观察比较。通过图画的比较,一方面能让学生初步感知白公鹅的特点,另一方面运用形象“引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比较中开始阅读。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自读提示:边读文边动笔,画出要求认读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标出不懂的词语,把课文读通;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交流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词。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议。扫除理解障碍。(3)引问: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这两方面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读书”要有认真的态度、良好的习惯、明确的目标,不能马虎、走过场。这一教学环节设计读时要有要求、读后要有反馈,将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

三、自主学习,感悟特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想想这只白公鹅有什么特点,使得作者称之为海军上将呢?画出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词句,写写简单的批注。

2.交流:这只白公鹅有什么特点,使得作者称之为海军上将呢? 研读句段一: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1)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动作缓慢,考虑周全,像海军上将在检阅部队。)(2)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海军上将一身雪白的军装,就给人一种威风、神气的感觉,任何的艰难险阻在他的面前总显得那么渺小。)(3)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和海军上将一样,即使危险来临,它也临危不惧。)(4)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任何时候,它都显得很高傲,难以接近,没人敢欺侮它,颇有海军上将的领袖风范。)小结:的确,它走路时的慢条斯理、高傲的样子,就像一位海军上将,派头十足,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

研读句段二:

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鱼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重点体会白公鹅的“耀武扬威”“好斗”“霸道”的特点。(具体可从“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鱼竿”“赖在那里”等词句体会到。)研究句段三:

有多少次,它径直把我罐头筒里的鱼饵咽进了肚里,有时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白鹅大概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属于它。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引问:同学们,好好读读这段话,你发现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勾当”是个贬义词,但“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等又让人体会到作者其实是十分欣赏鹅,作者故意以诙谐幽默的话渲染气氛,表达了对“鹅”的喜爱之情。)引导:关注破折号的作用。

白鹅大概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属于它。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破折号主要有三种作用,一是表示解释说明;二是表示声音延长;三是表示话题转移。你认为文中的两个破折号有什么作用呢?你怎么读懂的?(刚开始叙述的主体是“它”——白公鹅,接着变成了“他”,就是白公鹅的主人斯焦普卡,后来又变成了“它”。)小结:白公鹅的步态慢条斯理,不慌不忙,活动起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耀武扬威,难怪,作者会说——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3.引问:这只白公鹅你喜欢吗?

(1)作者对白公鹅的感情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①老师可参与交流讨论,引发思辨。如:“有多少次,它径直把我罐头筒里的鱼饵咽进了肚里,有时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这两句话是否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无可奈何中同样透出了对白公鹅满心的喜爱。)②老师相机简介《白公鹅》后半部分的内容,感受作者对白公鹅伟大的父爱的敬重与赞美。

(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表达出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该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公鹅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学生自我阅读,自我发现,自我探究,教师尊重并激活学生的不同阅读感受。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品词析句、观察想象、联系生活、感情朗读等方法,既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又促进了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因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白公鹅”形象将逐渐鲜明、丰满、可爱。

四、阅读比较,学习表达

1.比较《白鹅》与《白公鹅》,讨论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结合板书,重点体会作者“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3.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运用“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重点说说它的形态、活动或习性方面的某一特点。

设计意图:在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作家写同一类事物,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比较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章的特点感悟也更深。教师可适时指导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读练结合,练习表达,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白公鹅》一课重在与《白鹅》一课进行比较。在导入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比两只鹅的形象。在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时,抓住两篇课文对鹅的步态的描写进行比较。最后把重点落在比较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上。

7.14 《故宫博物院》教案 篇七

《故宫博物院》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掌握文中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

3、方位词语的准确性。教学重难点

掌握并运用空间顺序。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先动动脑筋猜这个谜语,谜面是“以前的殿堂”,打一个地名,是哪里?(谜底:故宫)

简介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

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故宫博物院这庞大的建筑群的?

二、检查预习,朗读课文

1、解决生字词,教师显示读音

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殿檐(yán)藻井(zǎo)蟠龙(pán)中轴线(zhïu)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檀木(tán)攒(cuán)乾清宫(qián)坤宁宫(kūn)肃穆(mù)奏报(zîu)慈禧(xǐ)额枋(fāng)妃嫔(pín)翊坤宫(yì)提示:要求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轴、磬、攒、禧、嫔

2、自由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记得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曾明确: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四、合作学习

1、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2段):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第二部分(3-15):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

第三部分(16):对故宫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

2、故宫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屏幕上显示一张建筑物名称的故宫平面图(即“理解·分析”练习一)。请同学们通过合作,填写此图。

教师巡堂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强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的位置。

第二课时

一、课文讲析

既然大家对故宫建筑群有了大概的理解,下面我们看看作者如何有条理地介绍这建筑群。

屏幕显示故宫平面图(附有图示),依据作者的行踪路线,师生共同完成相应建筑物的介绍。

(屏幕上以红色箭头逐步显现作者行踪。选取古筝弹奏曲《汉宫秋月》作为背景音乐。)

a.教师从鸟瞰图(屏幕显示)开始,介绍作者由天安门-端门-午门的路线,扼要说明午门、金水桥和太和门广场。

b.指定一位学生依次介绍“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c.教师简介乾清门前小广场,强调前朝和后廷的划分。d.请一位学生依次介绍“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e.教师讲述东西六宫,着重点应放在养心殿和储秀宫。f.选出一位学生介绍御花园。

g.教师介绍顺贞门、神武门及景山回望。

故宫如此宏伟的建筑群确实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我们定要珍爱和保护这文化瑰宝。

二、学习空间顺序

从故宫平面图中观察作者的行踪路线,试归纳一下本文的说明顺序有何特点。

1、练习一:

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__顺序组织材料,由_入_,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从_到_,以__带__地说明,井然有序。

答案:空间;外,内;南,北;中间,两边)

2、练习二:

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交代参观路线和写出各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① 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

答案:“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等等。② 方位词语:

答案:“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等等。

3、练习三:

阅读解说词《解州关帝庙》,请列出作者的游览路线及所使用的方位语言。

要求学生用十五分钟时间阅读解说词并完成习题,包括填写“解州关帝庙”平面图中相关建筑物的名称。教师巡堂检查。① 路线:

石牌坊→东庙门→正庙前院→午门→崇宁宝殿→花园(麟经阁;印楼、刀楼)→桃园结义园 ② 方位语言:

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紧挨„,进入„,就到了„”;“穿过„就是„”;“过了„就到了„”等等

方位词语:“南面”;“北面”;“东边”;“两边”;“后面”;“周围”;“左右两边”;“前”;“南边”等等

4、总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作者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介绍建筑物,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此外,还弄清三方面内容: ①作者参观所走的路线; ②介绍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 ③交待各建筑物位置的方位词语。

课后反思

1、成功之处

利用故宫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给予学生直观、生动的形象。

教师讲解与导练结合,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结合另一解说词《解州关帝庙》巩固所学空间顺序的有关知识。

2、设想

① 可以与《苏州园林》进行比较阅读

② 加强说明文语言方面的赏析,本文平时说明与生动说明完美结合。

3、补充资料

8.14周原画设计教案 篇八

授课班机:数字传媒1001B 授课内容:动物的行走于跑步

授课时间:11月29日9.10节,12月2日7.8节 授课过程: 1.前后肢的动作关系

四足动物的行走和跑步动作与人类的动作有相似之处.因为小孩子在学会行走之前也是在地上爬行,与动物的行为差不多.因此在研究动物的行走和跑步的动作时,不妨以人类的行走和跑步动作为参考,来理解四足动物载跨步时的变化特征.四足动物在行走过程中前肢与后肢同时交替着向前跨步.我们可以把前肢理解为一个站立的人的两条腿,把后肢理解为另一个站立的人的两条腿.前肢左足即将离开地面,这预示着动物的躯干前左侧即将失去平衡,必须由后肢来填补这一空缺,此时只能是后肢的左足来充当这一角色.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确定前后肢的步伐错落关系;当前肢是“交叉步”时,前肢拖后的足与后肢悬空的足在同一侧,前肢靠前的足与后肢着地的足在同一侧,这种前后肢的关系基本上是固定的

.2.四足动物的跑步

9.14汤艳红教案(完) 篇九

哈尔滨市香滨小学校 汤艳红

一、教学内容分析与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唐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诗歌工整精练,意境悠远,诗歌押韵,朗读起来琅琅上口,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学生分析

1.知能水平:古诗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古诗能使学生较为正确地理解古诗的表情达意作用,更好的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年龄心理特点:小学生对古诗的语言理解起来有难度,有些字词代表的意思不理解,需要仔细体会,但孩子们记忆力很强,所以在诵读积累上有很大的优势。

3.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的孩子来说,字词句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是有难度的。所以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增强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很重要。

根据以上分析及《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我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古诗内容,展开想象,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时、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时。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的教学方法:

三、信息技术手段及应用策略

教学中我利用十二字诀歌学习古诗:(1、解字词

2、明诗意

3、赏意境

4、诵古诗)【课件出示:学古诗十二字诀歌】同时进行与《枫桥夜泊》有关的知识拓展,利用视频演示课件故事、歌曲、乐曲等,充分利用移动环境下的PAD进行课堂教学。

四、教学流程

(一)第一环节: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复习经典诵读

1.同学们,我们班的特色是书香班级,我知道您们积累了大量经典诗文,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经典背诵给大家听?(学生试背)

2.老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代诗歌是国之瑰宝,非常珍贵,今天,让我们再来赏析一首古诗,好吗?这首诗的题目叫做《枫桥夜泊》(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及信息技术应用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积累的古诗词,把经典古诗文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生芽,开花结果。

(二)第二环节:

二、故事导入,学习感悟古诗 1.理解题目。

齐读诗题,你读懂了诗题是什么意思?

夜:夜晚;泊:停泊;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枫桥夜泊解题:“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泊”是时间。2.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这首诗和作者张继的有关资料。我们来交流一下:(张继是中唐诗人,他写的诗留传下来的只有37首。他的生死年月资料上没有说明。他在天宝12年中过进士,当过盐铁判官。张继的老家是湖北襄樊。)【出示课件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诗人是唐朝的张继,关于这首诗歌关于这首诗有这样一个故事。3.故事导入【出示课件枫桥夜泊的故事】:一千二百多年前,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苏州城外的江边小船上,有一位满面愁容,非常憔悴的年轻人。他叫张继,刚刚从京城赶考回来,由于科考落榜、名落孙山,他心里难受极了,于是怀着满腹的愁绪,收拾行囊,返回家乡。这一天,他坐船来到了苏州城边,由于到的太晚,无法进城,所以只能睡在江边的小船上。同学们,你们说他能睡得着吗?是的,他整夜无眠,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浓隽永的诗意美。那情、那景、那种难以描绘的心情,让他不由自主地吟出一首他怎么也没想到的会流传千古的名篇,《枫桥夜泊》。

4.【PAD出示尚悦古诗词课件】范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5.请大家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6.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诗、正音。

7.还记得老师教大家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吗?(1、解字词

2、明诗意

3、赏意境

4、诵古诗)【课件出示:学古诗十二字诀歌】 8.下面我们就根据这种方法学习古诗。

[设计意图及信息技术应用方法]:课前,同学们一定找到了一些有关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或诗人的资料,课堂上交流互动学习。解题利用动画设计的课件,引人入胜。相关知识点利用移动PAD的电子书包进行自学。有语音朗读,视频故事教师利用白板播放。

(三)第三环节:

三、解字词、明诗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下面,就请同学们借助【PAD出示尚悦】诗下的注解,按照自学提示出示的要求自学这首诗。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古诗,教师巡视。

2.交流自学情况。我们一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1)学生交流诗句的意思,教师随机指导。(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过渡语:我看到了,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那么,通过自学,在小组里交流,关于《枫桥夜泊》这首诗,你都知道了诗歌的内容,谁愿意说一说?

(月亮慢慢落下去了,乌鸦在树上啼叫,天地间布满寒霜。

(江枫:江边的枫树,也有解释成江桥和枫桥。渔火:渔家的灯火。

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岸上的渔火,诗人愁丝缕缕难以入眠。)(姑苏:苏州。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

(3)指多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大意。为了检查你们学习的效果,教师【出示课件视频】,进一步了解古诗的诗意。

(月亮慢慢落下去了,乌鸦在树上啼叫,天地间布满寒霜。昨夜,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岸上的渔火,诗人愁丝缕缕难以入眠。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客船上。)

(4)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写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诗。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迷人的江南水乡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设计意图及信息技术应用方法]:同学们借助【PAD出示尚悦】诗下的注解,按照自学提示出示的要求自学这首诗。指多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大意。为了检查你们学习的效果,教师【出示课件视频】,进一步了解古诗的诗意。教师在此设计了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四)第四环节:

四、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诗,用“---”划出诗人看到的景物,用“~~~~”划出诗人听到的景物,用三角号找出描写时间的词,交流 看到“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听到“乌啼”、“钟声” 描写时间的词是“月落”、“夜半”。)

2.这是一首写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诗,谁来说一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看到:月落、枫桥、渔火„„听到:乌啼、钟声 感到:寒霜满天)3.读全诗,这首诗围绕哪个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枫桥夜泊》的作者张继是一位失意的诗人,他的这首诗将一位落榜之人漂泊在外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霜天残月,江枫渔火,每一处景物都是灰暗、凄凉,处处都透着寒气,整首诗笼罩着深深的愁。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哀愁,张继因为落榜而愁,思念家乡而愁。写“愁”是这首诗的主题,正因为诗中的“愁”里交织着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所以使这首诗成了写愁的代表作。)

4.写作特点:这首诗采用的是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5.谁愿意再给大家读一读?你怎么读这首诗?在下面练一练。谁愿意读?【教师出示古诗的配乐课件】(1)指名读,划出诗的节拍。【课件出示诗的节奏】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指导朗读、试着背诵 教师指导:(前两句朗读时要略带感伤语调,语速要慢。“姑苏城外寒山寺”要稍快,要有惊奇之感。最后一句诗要读得凄凉而悠长。)

[设计意图及信息技术应用方法]:赏意境、诵古诗,欣赏诵读古诗意境。朗读时要想象诗中景象,体会诗中意境。同时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景物都说出来,以便更好地欣赏诗歌的意境。

(五)第五环节:

五、歌曲激情,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涛声依旧》视频】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化用古诗填词作曲,《涛声依旧》这首流传大江南北的通俗歌曲,正是人们根据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一诗而改编的,下面请同学们听歌曲的录音。找一找歌中所唱的哪些与这首诗的内容有关系,并拿出笔来画一画,比一比,谁找得准,谁找得多。(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仔细倾听)

2、我已经看出来了同学们都陶醉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了。谁愿意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化用的。诗句?(渔火、枫桥,月落,乌啼„„)

3、这首歌曲调优美,但我觉得化用的诗句更感人贴切、意境深远。

4、为了丰富大家的知识,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朗朗弹奏的钢琴曲《枫桥夜泊》请欣赏,【出示课件视频】。

5、【PAD出示尚悦】著名作家张晓风的散文《不朽的失眠》。

6、一首古诗被演绎得如此绝美,喜欢吗?好现在我想调查一下,有多少同学能背诵下来这首诗?你们太出色了,那好,请会背的同学起立,不会背的同学看书,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来吟诵一下这首诗。

[设计意图及信息技术应用方法]:古诗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它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动听优美的韵律、形象生动的描写、悠远深长的意境深受学生喜爱。古诗学习在小学教育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明确指出:“低年级段能诵读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会,感受语言的优美;中年级段能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高年级段能在诵读过程中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为学生创设独特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耳濡目染古代诗歌文化,大量的积累和运用,感受它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六、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在这里我们学习了《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相信同学们对古诗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国的古典诗歌,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像千年好酒,醇厚绵长,像散发着芳香的清茶,让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所以,人们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诗是跳跃的音符,诗是无声的图画,诗是感人的故事,诗更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抒发,让我们喜欢并热爱诗歌吧!

七、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张继 听到:乌啼、钟声

看到:月落、枫桥、渔火

感到:寒霜满天

五、教学反思

清晨我们学校彩旗招展,歌声嘹亮,今天是我们学校“学生兴趣特长培养和校本课程成果展示”现场会,学校安排了六节课,很荣幸其中有一节我执教的古诗词《枫桥夜泊》的校本展示课。展示会来了很多人,除学生家长之外,还有人大政协的代表,市、区教委的领导,报社记者,各个兄弟学校的同行,大家汇聚到这里,交流参观,我的特色作业20本,也参加了展示,其中有我们班的《小作家文集》和《特色作业集锦》我觉得很欣慰的同时,也觉得幸福和满足。

今天学生课堂的表现非常好,课堂上还我安排了《弟子规》、闻一多的《祈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等经典诗文的诵读,他们娴熟的背诵,充满激情的诵读,铿锵有力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深深打动了每位听课的老师。课堂上我以赏析、拓展为主,给学生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及成诗的经过,了解诗人及读者的感受,还把歌曲《涛声依旧》这是歌曲介绍给学生,欣赏了朗朗的钢琴曲《枫桥夜泊》和张晓风的散文《不朽的失眠》,把枫桥夜泊的文化拓展到极致,课堂上我每一环节都安排的井井有序,条理清晰。

上课期间校长带了领导和媒体记者走进了我的班级录像,领导们听了我们的经典诵读,他们不断地夸奖和赞赏,让我和我得学生很开心。我的课件设计精美,尤其是我们学校的电子黑板,应用起来非常顺畅,画面清新,功能先进。我们学校的信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学校的现代化配置齐全,除了每个班级的电子黑板之外,还有两个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多功能教室,还有iPad和笔记本电脑各百余台为学生和教师使用提供了方便。

上一篇:一年级感谢朋友的话下一篇:扩权强县改革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