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2024-10-07

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精选9篇)

1.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篇一

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姚安县新庄小学周廷海

【摘要】在农村小学,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制约,导致体育教学存在一系列有待完善的问题。要改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配齐配强师资队伍,加大体育设备投入,遴选教学内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体育工作。

【正文】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课能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但是在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仍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而且受农村小学地域条件的限制,使体育教学的实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改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陈旧。农村小学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对教师的评价只看重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学成绩,学生的体育素质、身体健康状况没有纳入评比的范畴,学校教导处对教师体育课上好上坏没有很好的管理,甚至是任其自由泛滥,检查督促不力导致教师对此应付了事。一些学校制定的体育教学计划不具体,对体育教学安排不明确,教师对各阶段体育教学的要求不了解。一些学校体育课开设节数不够。体育课挪为他用现象严重。一些学校,一些班级有挤占体育课的现象,有的甚至几乎不上体育课,课表的编排是应付检查。

2、体育师资匮乏。从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结构来看,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极少,很多是兼职或代课教师,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改革创新。这些教师因为担任的语文或数学要参加评比,体育课也就不那么重视了。即使想上好,因为没有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懂得体育教学的方法,也只能是勉强上阵,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不高。很多老师上体育课随意性强,没有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进行组织课堂教学,只是集中做操后就放任自由活动,有的老师甚至把体育课上成了活动课,让学生爱玩什么就玩什么。大多数体育教师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一个口哨两个球,体育老师多自由。像这样的教学会出效果吗?

3、体育器材匮乏。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特别是村办小学体育经费年投入不足百元。购置的器材本身就“价廉物美”,加上自然损耗和人为损坏,更是雪上加霜。在运动场地上,多数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一个乒乓台,有的甚至连一张象样的乒乓球台都很难找。由于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改观,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安全隐患。因此,导致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无法按

要求开展。

4、体育教学内容单调。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个别教师能力低下,教师不可能自主地选择健身效果好、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来安排教学内容,这就促使现行的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枯燥、形式单

一、选择性小的弊端。据对本校170多名学生就 “你是否喜欢你们现在所上的体育课?”进行问卷调查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的游戏流于形式,内容过于单调,过于竞技化,课的内容常出现机械、重复的现象,创新意识不够。

上述等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其现状令人心惊胆战。从而拉开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问题表现越来越明显。因此,改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落后状况势在必行。

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学工作应引起重视,上级在评价学校时应将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健康状况纳入其中,将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对学校的体育课程的安排,体育课程的落实情况应有计划、有检查、有督促,对不落实计划的学校老师应有相应的处理办法。加强农村小学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小学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乡村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2、配齐配强师资。学校要逐步配备具有体育专业知识的人才,力争使体育教学逐步走上专职化,规范化。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透新的课程标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学习领会课标中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目标,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学习中进行研究、反思,与班主任、家长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家校联系,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及锻炼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同时,学校要积极地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评优、评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为体育教师的发展创设提供一定的时间与空间。

3、加大投入。各级政府部门应对教育加大投入,特别是应把体育器材的添置纳入计划,逐年添置配备教学所需的体育器材,加强体育场地的建设,为教师上好体育课创造有利的条件。广开门路,多方筹资,由学校挤一点,上级拨一点,争取社会赞助一点,从几个方面解决。并结合学校实际,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提供教学和业余训练的必备条件。除了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我们还应该大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开发与利用,使它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服务。一方面,我们要巧用场地。我们可以通过平整校园来增加活动场地,还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运用校外场地,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如郊游、爬山、远走等。另一方面,我们要活用器材。一是因地制宜地自制活动器材,如检沙袋、滚铁圈等。学校经济条件差,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地自制一些活动器材。二是巧用身边现成的废弃物品,如矿泉水瓶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巧妙地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充当活动器材,这不仅弥补了我们体育器材不足的现状,又能激发起学生活动的兴趣。三是对体育器材要合理地重复利用。在教学中要让器材在教学过程中反复运用,让同一个器材在不同的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4、遴选教学内容。一是在具体的教材内容上,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逐步改变纯竞技式的、成人化的运动项目,渗进一些与教材项目有关又能进行游戏或比赛的内容,如小学的蹲踞式跳远踏板起跳,空中技术就应简化;球类教材也可以简化,篮球的“三人制比赛”,足球的“三人或五人比赛”等内容,简化了规则,简化了活动形式,教学效果很好;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抓住运动中的主要因素简化规则。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强的项目,如健美、舞蹈、艺术体操等,根据地域性的特点增加民族传统项目,如武术、毽球、铁环等。总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突破竞技运动结构的约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5、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和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全面考虑教学和教育的规律、原则、形式、方法、现有条件及所教班级和个别学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使教学教育过程能按课程特点发挥最有效的作用。学校教导处要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观摩教学活动,开展体育教学研讨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农村小学体育工作的现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探索新路子,加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管理,夯实责任,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农村小学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

2.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篇二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 教学观念陈旧, 政策落实不到位

有句话说得好:“一分政策九分落实。”体育活动的开展、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每天一小时运动时间的保证等, 都是国家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状况,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使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尽管国家出了很多制度与文件来保证这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但事实上在落实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 都打了很大的折扣。比如在安排课务时, 许多学校没有按照国家的课时计划来安排, 或者是以健康课代替体育与健康课。受升学率考核等影响, 所谓的每天活动一小时也基本上流于形式。

2. 与课程改革相匹配的师资队伍薄弱

随着第八次课改的推进, 在业务素质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 但就目前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师资与课程改革要求来说, 与课改相匹配的师资队伍显得非常薄弱,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有专业体育教师的缺乏。自课程改革以来, 各水平段的体育课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节课, 受人事制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没有跟上课改的步伐。而兼职体育教师绝大多数都是被兼职, 都是其他科目的教师作为课时不足的一个补充。兼职体育教师从思想上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对他们的要求及考核也只是走过堂。二是现有专业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学习缺乏, 造成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缺失、教学能力及教学研究缺失、职业培训学习和专业修炼缺失。

3. 场地器材不足

经调查, 目前学校的运动场地及器材较以前有了一定的改善, 随着城镇人口的相对集中化以及每年出生人口的锐减, 广大的农村中小学就体育场地来说, 其面积基本排除运动面积不够的情况, 其相当薄弱的是器材的不足。受学生生源萎缩的影响, 学校公有经费的不足问题突出, 从而导致学校在体育场、体育器材上投入的不足, 大多数学校的体育器材仅靠上级部门的配发。再有就是运动场地的质量问题, 有许多农村中小学仍然是土质跑道, 到了梅雨季节及冬天, 体育课无法正常进行。

二、面对现状制定相关策略与措施,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1. 从根源上找原因, 力求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及社会的支持和学生的参与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物质的追求逐步转向精神方面的追求。但由于历史的传统的主观的方方面面原因, 在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小学, 学生家长、学生甚至包括一些老师、校长,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所以近22年来的几次国民体质测试结果显示, 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一直呈下降趋势。各项政策的落实、举措的完善都必须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起来, 要得到领导的支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家长的认可等。正所谓校长是保证、教师是关键、学生是核心、家长是难点、政策是依据、资源是保障。广大一线体育教学工作者, 要做有心人, 充分利用各类竞赛、体育活动等机会大力宣传体育的重要性,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将学校体育工作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 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专业素质及技能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断推进课程改革进度

(1) 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大多数体育教师在有了教师这个固定的职业以后, 就囿于固定的生活圈子, 对自己要求不高, 得过且过。特别是农村的体育教师, 由于体育教师的缺乏, 缺少竞争机制, 他们对工作热情不高, 对入职后的专业技能再培训及专业理论的学习兴趣不浓, 对课改的意识不强, 还以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于“放羊式”来从事体育教学, 教学效率极低。学生的运动兴趣得不到提高, 运动技能得不到增强, 科学运动及运动习惯的养成得不到指导。尽管从国家到省、市、县区都加强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 但如果不从思想深处去挖掘教师自我培训的意识, 仅仅依靠每两年或者三年一次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技能, 显然是不够的。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提升, 一是可以借专业考核来代替培训, 二则可以各种形式的专业比武来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 三是加强平时过程的指导与检查。主管部门领导、体育教研员、专家、学科带头人深入基层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中去, 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政策、法规及时推广下去, 与体育教师谈工作、谈生活, 从细节上去感染他们, 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一些困惑与不解。

(2) 充分落实好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与指导, 使其成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新生力量。加强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与指导, 是切实解决当前体育教师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与指导, 一是要求广大农村中小学领导要高度重视, 在安排课务时尽可能让懂体育、爱运动、相对年轻的教师来担任兼职, 而且在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促进兼职教师的专职化;二是上级主管部门要对这些兼职教师从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组织定期的培训, 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思想与认识, 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水平;三是加强校内专业教师的引领作用。首先通过校内每周的教研活动来指导与引领, 让专职教师上示范课, 让兼职教师上尝试课。其次可能现学现用, 专业教师的课与兼职教师的课同时上, 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集中一起学, 在练习时再由兼职教师组织练习。最后通过举办兼职教师专门性的体育教学比赛或活动, 来提高他们从事这一行业的积极性, 促进他们对自我“专业”迫切的提升。

3. 努力改变场地器材滞后的现状, 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好有力保障

江苏省从2012年开始三年内将实现所有中小学田径场地的塑胶化, 并分别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器材进行了统一配送。这大大地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但因上面配送的器材一方面仅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 另外一方面各地各学校的情况各不同, 在校本教材、特色项目建设等设施以及器材方面还有很大的需求, 尽管学校的公用经费紧张, 但我们仍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切实解决场地、器材滞后的现状, 同时广大体育教师要根据校情、地方特色等方面认真思考, 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 自制教具。如南京秦淮一中心小学就利用废弃的泡沫、橡胶轮胎、横幅等自制了多个系列共250多种的教学教具, 这成了该校的一大特色, 也成了体育教学改革前沿、校本教材开发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篇三

关键词:教学现状;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方法;质量

农村学生没有较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不像城市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英语。农村教学设施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都有待改善;农村学生底子薄,基础差。这就导致我们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不够,学生成绩差。但是农村学生是勤奋好学的,他们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只要我们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找到适合农村学生的学习方法,就能帮助农村小学生学好英语这门课程。

一、师资力量薄弱

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且在语言教学中,我们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教师的水平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学历上的合格率较低,有些是民办教师转正,有些是向社会招收的,有些是“学历合同”转正的,并且年龄差距大,这些对于我们的教学质量都有影响。农村英语教师还可能是原来的语文、体育、政治等教师转岗而来。这些教师可能会存在模糊的记忆,虽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就会显得有些落后了。死记硬背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英语这门课程,而且,老套的教学方式还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设施落后

我们农村的教学条件、设施是相对落后的,教学设施严重匮乏,有些偏远的农村可能连最基本的录音机都没有,这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资源的缺乏就会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不高,教学方式就会受到制约。农村不仅基本的教学资源匮乏,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学生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对于英语的学习是一大阻碍。

三、学生本身存在问题

农村学生从小受到特定的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往往不善言语,比较拘谨,说英语时比较害羞,而且害怕说错被老师批评,不敢说英语。对于老师的提问不积极回答,紧张到回答得不流利,就更加不愿意回答问题了。这一部分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并加以帮助。

四、教学方法落后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相当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英语教师一直是以自我为主,让学生打开课本,认真听老师讲解,然后跟着老师读。教师的教学占用了很多的课堂时间,学生没有自己的时间来消化知识点,只是按照一个机械的模式来学习,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五、缺少英语环境氛围

在农村没有英语学习的环境,农村小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时间。家长对于英语的认知也不深,没有接触过英语,感觉学习英语没有用处,因此,很多家长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学习英语。农村的孩子在课下没有英语交流的环境,还会干点农活、家务活。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克服上述种种困难,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学习英语的环境,来帮助农村学生学习英语,找到我们教学中的不足指出并加以改正,一定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李玉佳.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J].教育科研,2008(08).

4.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篇四

[内容摘要]:农村的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并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但笔者了解到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学

生阅读量小,教师不会正确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学生的阅读也是走马观花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语文教学的提高。我个人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去解决这些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想方设法建立名符其实的读书室,保证学生有书可读;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只有学生会读书,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正文]:

《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且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可是,笔者了解到,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却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阅读量小,课外阅读是一片空白

我对**县**乡**小学作了调查,这是所除乡中心小学之外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有学生**人,*名教师。我对四年级**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共结果是28名同学自己没有一本课外读物,剩下7名学生也只有一本作文选,全班同学没见过《小学生天地》等读物,这说明学生自己没有适合的课外读物可看。另外,学校没有读书室,更没有阅览室,因为这几年学校没有经济能力购买读书。学生没书可读,当然就谈不上提高阅读能力了。

二、教师不会指导学生正确阅读

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不会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就以***小学教师情况为例来谈,这所小学有*名教师,从年龄上讲,其中四名教师都是五十岁已过的人,一名是学校刚聘用的初中毕业生,教师年龄呈现老龄化;从学历上讲,其中三人是公办教师(都是民办教师转为公办的),二人是学校聘用的教师,都是初中毕业,教师力量显得很薄弱。这几位教师的上课,还是延用传统教学,说句实话,传统教学还不正规,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课内阅读,只是认认字,讲讲故事而已,至于课外阅读,就更无从谈起。五年级的一位语文教师说:“这两年,面对新教材、新要求,真感到自己难以胜任教学工作。”语文教师知识的匮乏和能力的不足,是阅读教学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学生看得比较随意,大多是走马观花

由于学生得不到教师的正确指导,就是手头有一本书去读,也不知道要去读什么,将要从中学到什么,因此,学生阅读时,看得比较随意,大多是走马观花,了解一些故事情节或大概内容,看完后,自己的大脑中并没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根本就不求甚解。这样的“读”,不但读书效果甚微,还养成了不少阅读的不良习惯。

针对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入手,来逐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改变农村小学的阅读现状。

一、学校建立起名符其实的读书室,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普九期间,上级部门要求小学要有“四室”,其中“两室”就是读书室和阅览室,尽管本县通过了省、市部门的验收,但据我所知,农村小学只有乡中心小学建立起了读书室,虽然大多数书籍是过时的、价格不高,但是还有一些书,像***小学这样,在全乡也是规模较大的学校,也没有一本读书。要建立读书室,我认为有以下措施:

(一)国家及上级行政部门扶持农村小学读书室的建立工作。光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主要是国家及上级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扶持力度,成立专门的“两室”建设资金,扶持农村小学“两室”的建设。这里的“扶持”,不能是扶持资金,而是直接配发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这样,能有效地防止资金被挪用在其它地方。只有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才能逐步改善农村小学生无书可看的现状。

(二)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有计划地购买读书,来补充学校读书室。过去,学校的一切开支仅靠每个学生20元的杂费,出现学校欠帐的现象,今年,国家免除学生杂费后,直接拨发义务教育经费,但由于种种原因,经费总是不能到位,学校仍未摆脱困境,可是我们看到了希望,相信这是暂时的。只要义务教育经费列位,学校每年有计划地抽出一部分经费,购买一些读书,还是可行的,几年下来,还是能够改变学校读书室的面貌。只有学校和政府携起手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改善农村小学生无书可读的现状。

另外,建议农村小学班级建立图书角,每个学生拿出一本书,全

班同学的书凑到一起,也有几十本书,相互借阅、相互交流,一个学生拿出自己的一本书,可以阅读几十本书。这也是解决农村小学生没书可读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各种渠道,让农村小学建立起名符其实的读书室,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才能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面。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生自己独立阅读的能力很有

限,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怎样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个人认为有以下途径:

(一)让继续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如:

1、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前瞻性;

2、培训学校(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学设备简陋,缺乏先进性;

3、教师重视学历提高教育,忽视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4、继续教育考核评价形式化,缺乏真实性;

5、收费不统一,缺乏规范性,一些项目收费明显过高,给教师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出现没人愿意去培训的局面。

为此,我个人认为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教育要有长远目标,并且要结合各地实际及教师素质情况,切忌一刀切,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以真正收到实效。

2、继续教育的教学设施改善与教育信息化推进相结合,体现先进性。这就要求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增加投入,高度重视区县教师进修学校这一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

3、继续教育的课程教材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体现前瞻性。教材一定要反映国内外小学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及动态,如目前可增进课改信息及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新理论,体现前瞻性,发挥导航作用。

4、培训形式要与教师教学工作特点相结合,体现灵活性。要逐步改革目前培训时间过分集中,形式单一的现状,完全可以安排教师带课题在岗进行自学或进行研究,实现培训形式多样化。

5、考核评价要与小学学科个性相结合,体现科学性。考核形式上,闭卷、开卷、专题研究要结合进行,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科学导向功能。

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

(二)农村小学教师要从远程教育网中汲取资源,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目前,农村小学已由国家配发了一台34英寸的彩电,一台电脑和农村远程教育网接受设备,但笔者了解到,除中心小学的电脑还偶尔使用之外,其余农村小学没有投入教学使用,甚至大多数学校根本没有安装。因此,教师接受不到新的教育信息,我认为,要真正使农村远程教育网投入到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大力培训教师,这是运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的前提。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师电脑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树立起信心,学会基本的操作,只有他们懂电脑,才能谈得上运用于教学之中。

2、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培训管理人员。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方面,检查、督促项目的落实情况,另一方面,组织专业人员负责业务指导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3、各县建立教育区域网。各县有了教育区域网后,农村小学教师不出大山,也能学习和借鉴城区学校先进的教学经验,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这就需要县级部门和电信局的支持。

落实农村远程教育网的运用,也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农村小学教师要正确认识阅读教学。

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做一些试卷上的阅读题,这种眼光就太浅了。阅读不仅有课内的阅读,还有课外阅读。更何况,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只是会做一些试卷中的阅读题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小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因此,让农村小学教师正确认识阅读教学,也是提高阅读教学的保障。

三、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果农村小学的学生有书可看,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高了,就应解决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的问题了,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习惯。这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识字量和对词语的理解,就谈不上阅读,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不背诵一定量的各篇佳作,也激发不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诵读的习惯。诵读即反复朗读,自然成诵,适宜于儿歌、童谣和抒情性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有助于积累材料,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培养圈、点、批注的习惯。在阅读时,边读边在文章中圈点加注,圈点你最感兴趣、最喜欢之处,不理解之处,加注你的见解与心得。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写一些读书笔记,可积累词汇,阅读经验,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四)培养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个以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释疑的过程中获得的。而质疑是解疑的前提,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采取各种不同形式得到解决,是进行探究性释疑阅读的关键。

(五)树立大阅读观,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平时就应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名言警句和精彩片段,以及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将材料储于大脑,以便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

(六)培养勤于自学、虚心求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主要靠自学来完成,在自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疑问,就要向别人求教,还要能熟练地查阅工具书。

(七)培养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善于制定读书计划的习惯。根据自己的学习及生活实际,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制定阅读计划。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的力量越强。正像著名教育家曼思所说:“习惯仿佛是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他缠上一股线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四、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只有好的阅读习惯,显然还不够,还需要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这把金钥匙。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阅读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实际。

(一)朗读法。即要求学生读得流畅、自然、有节奏、富有感情,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领略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查阅法。即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勤查工具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熟练地使用常工具书,这对人一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三)背诵法。通过背诵,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词汇和句子,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学会一些文章的表达方式。

(四)测读法。读书时把自己摆进去,不妨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去想,揣摩作者的构思,读了前半部分后,想想后半部分,如果让你去写该怎样写。

(五)默读法。利用默读加快阅读速度,能集中精力理解,理解的速度、质量比朗读要快、要高。

(六)卡片笔记法。用卡片摘抄名言警句,常记读书笔记,积累重要知识点,便于以后查阅。

阅读的方法很多,只有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养分,才能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的品位和趣味,才能真正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乐事。

5.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篇五

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 葸爱华 陈丽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如何,我们不但应该看到改革带来的成效,更应该找出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阐明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操作办法,只有这样,才可能推进科学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课堂 现状 对策

小学科学教育是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得出科学结论、探索自然科学的程序和方法,要达到此目的核心在课堂,落脚点也在课堂。

本人多年从事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对农村小学实施科学课改教学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看到了科学课堂改革的质的进展,也发现了科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个人经验谈点对策。

一、课改新理念深入教师心,并贯穿于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之中 随着课改的深入,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改革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质的进展。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科学教学理念,能有意识地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构建科学概念,努力实现“三维”目标。教师都从内心认可了科学课必须以探究为核心,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实践思想、实证意识、实践品质,把大段的时间让给学生去实践。科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

近来强调的“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的关系,教师的理解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其中的“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儿童建构科学概念”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也是一种导向,更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之一。

二、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几种误区

如果我们对现在的农村科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分析后会发现,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教师不能灵活处理教材,不能“用教材教”。

一是教师对教材“忠贞不二”,照本宣科,是在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教。

二是教师过激地、片面地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将教材中很有价值、对学生来说很有意义的内容也砍掉了,教师的表面理由是“新课程可以变动教材”,其真实的原因是这些颇具探究意义的内容往往“不好讲”。

2.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预设,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次探究活动之前,总是习惯于将自己引导的方法、思路、过程等做了较死的规定。但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令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突发事件,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无视课堂中产生的“杂音”,继续朝着预设的方向前进。

3.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就是上帝,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其结果常常不尽人意。

三、提高教师科学理论素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解决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

性需要我们理性的思考、创造性的设计、艺术性的实施。

1.激发科学教师的教学源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激发教学源动力,是基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而产生的。科学教师从事综合理科的教学,普遍感受到莫大的教学压力。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需要他人的认同,这是一个易受环境因素主导的问题,主要是受现实的考试评价机制的制约,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有什么样的现实选择。本来,考试评价制度作为课程改革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相适应,两者甚至需要保持同步进行,可现在的情况是考试评价机制滞后,使得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充满顾虑。

2.实现科学教师的自身转变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新课改后,科学由原来的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和生物整合而成,这就要求一名科学老师必须将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知识融会贯通。新课改对老师是一种挑战,而挑战最大的新课程则是《科学》。由于科学更多涉及探究教学,它必定需要师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想使新课程顺利进行,关键在于促进教师自身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改变教学观念。新课程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给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机会,给了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给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同时提倡创意教学,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教学定位恰当,教学要适应学生。

例在《地球》这一节知识中,地球是近似球体的这一知识点教法中,以前只把这么一句话一讲了之,学生只要记住就行。而现在教师要让学生用大量时间进行探索,证明地球近似球体。同时还设计了好多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来体验地球是近似球体这一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白科学的结论源自实验和观察,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2)改变自身知识体系。新课程中,科学所融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全。教师原有的知识,原有所学内容已跟不上课程要求。新课程内容和科学探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要求综合型的科学教师。

例如,在《月球》这一节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前可搜集一些有关月球的故事。在课堂上可提问有关描述月球的词句。在月食中,为什么那么小的月球会把太阳给遮住?这就需要数学知识中的比例问题;经纬度常用“30N,120E”等表示,其中的“North,East……”等是英语知识——虽然所述知识并不复杂,但教师没有一定其他学科功底,要想指导好学生,那是不现实的。

(3)改变教师技能。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板书、普通话等基本功的练习,当然这在新课程中也应提倡,但由于新课程综合性程度高,要求学生具有动手搜索资料等活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增进新的能力,诸如搜索和处理信息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等等。

例如,上《日食》这一节时,可从网上搜集到南极洲日食全过程,学生在学校的电脑上观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个性的舞台,同时也是对教师技能的挑战。

3.紧抓教学重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会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新课程认为教师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其确实可以变动教材,但这种变动应该是对教材的一种优化,而不是一种退化。是根据学生、环境、条件等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提升处理,而绝不是随意乱改,如果改了还不如不改,就是对教材的一种糟蹋。只要我们多花些功夫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紧抓教学重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那些“不好讲”的内容是完全可以深入浅出的。

教学重点的确定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教材本身,二是学生实际。教材的重点必须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分析,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如我在讲《磁铁的磁性》时,起初就把磁铁有磁性(包括磁铁两端的磁力最强)作为了教学重点。单纯从教材的角度分析,对教学重点的确立

是没有问题的,对磁铁磁性的研究确实应该是重点;但结合学生的实际,按照让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原则,这个教学重点就有问题。因为大部分学生本身就有“磁铁有磁性”的认知基础,那么再把这个作为探究的重点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了,事实证明,学生也确实对此没有多大的探究兴趣。那么究竟应该把什么确定为教学重点呢?课后我和老师一起研究,决定把重点放在“证明磁铁两端磁力最强的实验设计上”,认为这是最有探究价值的地方,是最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地方,是最有利于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探究过程的地方,本节课的精彩和探究高潮可能也就在这个地方。不出所料,我在另外一个班再上这节课的时候,学生的探究兴趣高涨,设计出了很多连老师都无法“预设”的探究方法,而且学生相互质疑,使实验方法不断完善,真的具有“直抵真理”的味道了。于是学生发展了,我也跟着发展了。

4.加强对探究过程的科学指导和引导,会使科学课堂充满活力

对于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围绕教学重点,合理设置,合理取舍,并适度把握探究活动的节奏的时间。每一项活动,时间要充裕,引导要得法,使活动落实到位。

(1)在探究活动前,要在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步骤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探究实施的过程提出恰当的要求,要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在活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作为一名参与者,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

(2)探究活动告一段落后,组织学生把在探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汇报出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从学生表达的观点中提炼出关键性的词语,并以科学规范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对探究问题的结论形成清晰认识。

(3)注意引导知识的迁移。科学课教学必须要有一个运用和拓展阶段,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培养科学实践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精心设计运用科学技能的拓展练习,这种拓展要具有创造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尽管我们农村小学的科学课堂离“成熟”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但我们坚信,既然质的进展越来越多,那么问题肯定就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说科学课改注定要成功。

参考文献

[1]张红霞 著《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3]《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4]许江映 著《小学环境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实践》.《环境教育》,2003年6月。

作者信息

参赛组别:小学组

作者姓名:陈 丽葸爱华

工作单位: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

邮编:734117

职称:小学一级

联系电话:***

6.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篇六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现状和教学建议展开讨论。现状分析从基层、学校、教师、学生方面等进行分析。文中对如何高效进行课堂教学给出了诸多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现状 课堂教学 教学建议、信息,是人类传承文明,把握未来的载体。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1、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太少,不益于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由于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讲,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的收入相对较少,不能拥有个人的家庭电脑,使得农村学生平时很少有机会与电脑接触,唯独只有在学校有机会学习电脑知识。学生是既好奇又充满求知欲的。然而学校不能传授学生相关的知识,广大学生不知信息技术为何物,只是在街头苍尾的网吧产生了第一认识:“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就是上网,就是用来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娱乐的。”于是部分学生沉溺于网吧,美其名日“学习信息技术”。部分学生则不愿学习信息技术,怕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它失去了兴趣。

2、基层领导不重视,忽视了信息技术学科的主体地位

这是制约和影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在农村中小学,许多教育教学管理者和课程实施者对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和作

用在认识上还存在某些偏差,加上普遍中小学缺少专业信息技术教师,致使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效率低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兴新的学科,领导的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不够,总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心理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的。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没有一个领导听过一堂信息技术课,没有一个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过合理化建议。

3、学校定位不准。

学校或者说教师本身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包括某些信息技术教师)把它等同于计算机课程(电脑课程),认为学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期末考试上,要尽量少的接触计算机。殊不知,正是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才对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4、师资方面

农村中小学中,能够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特别是在相对偏远的农村小学更是风毛麟角,这些学校的现任教师中,无一人通过正规渠道学过计算机知识,为设立信息技术课程只好委派一般教师兼职,未能把信息技术科上好,上完整。

5、学生对信息技术课认识不到位,错误操作,计算机运用能力低。在孩子心目中,信息技术课就是尽情的在游戏世界畅游,当没网络时就埋怨,什么也不能做。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他们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我校微机室现有计算机56台,足够满足大班额班级人手一台计算机。我接手的六年级54名同学,刚开始的计算机课,会有3-4人不感兴趣,大部分同学的开关机方法不当、鼠标操作方法不正确、不知道开网页、不知道在哪里输入网址,字母大小写不知道怎么转换,切换不来输入法等等一些列的问题,但我还发现最大的问

题是不会关机,更别谈开关机的正确顺序了。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心中的苦恼难以言表。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标解读及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建议

1、小学信息技术课标解读

参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所以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关乎学生终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和发展。如此重要和关键的信息技术课,我觉得在小学一年级就要抓起走。

2、自己的工作感受及一些不成熟建议。(1)教学感受

在农村学校工作十余年,上信息课三年来,感触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要上好一节信息课不容易。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当他们发现能用电脑创造很多奇迹的时候,他就会强有力的学习,收获一个个小成就。这当中善于问问题、大胆尝试和善于发现的孩子是成长最快的。这些小成就的获得,离不开老师一步步的引导。所以上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很关键。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问题,我接手五、六年级的电脑课,应该如何上?跟着教材,那是不可取的,之前的课程没学着走,肯定跟不上。把老师会的交给他,也太零散了。所以在我的课上,我做了这些事情:第一节课,我带着同学们认识电脑部件和每个部件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电脑正确的开机顺序和关机方法(每节课都在强调,还是有学生没学会);认识鼠标的左右键及功能并操作体验;认识键盘的五大区和一些功能键;键盘右上角指示灯的开关方法。每节课学一个小技能,比如用键盘关机都是两个方法;另外我们用金山打字练习字母键位的指法;一段时间后也接触了五笔字根;还玩过办公软件,比如word画画和编辑文字,电子表格拉数字,画图软件作画,保存文件、查找文件等。在这一系列技能的体验过程中,同学们求知的欲望和收获知识的喜悦,让上课的老师为之感动。

(2)高效率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建议

1、善用比喻,浅显易懂。

信息技术课是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课,专业术语对于孩子来说有时较难理解,这时,如果教师能举一些合适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这样问题就能轻轻松松解决,学生掌握的效果也高。比如教学《回收站》这一课时,我将“回收站”比喻成“垃圾箱”,让学生说说垃圾箱有什么作用?通过“垃圾箱”的用途让学生了解到当某个文件不用了,可以把它删除,放到回收站以达到释放磁盘空间的目的。如果我们发现将不该丢的东西也丢掉了,那么可以从“垃圾箱”里找回,同样,电脑也可以将回收站的文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就叫做“还原”。通过从“垃圾箱”里找回东西的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还原”。如果把垃圾送到垃圾处理中心处理后,那么就不可能找回了,同样,当你将回收站的文件删除掉,那么该文件也无法还原了。由于学生对“垃圾箱”非常的熟悉,利用“垃圾箱”和“回收站”之间的共性,学生就能轻而易举的掌握“回

收站”的用途了。

2、创设情境,生动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一节课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就必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力。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学计算机都是出于对计算机的好奇而学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乐学。比如教学《图画展览会》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庆祝元旦的活动场面,在活动区有一个小小图画展台,请你动手用电脑画一幅画,放在这个展示台里,让我们的元旦庆祝会更加有意义。学生兴趣高涨,都想一展身手,很快就投入到电脑画创作上了。

3、鼓励创新,开发潜能。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问题不在于你有多少潜能,而在于你有没有将你的潜能发挥出来,有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因此,在课堂实际操作中,教师应给学生一个支点,应鼓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我们经常会看到,当老师做了示范后,学生的作品大部分都与教师的相同,没有创新。因此,我在课堂上除了示范自己的作品外,还会将学生作品和从资料库收集来的资料展示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讨论其中的特色,让学生了解到创作时必须有自已的特色,不可千变一律,然后让学生试一试,时间久了,学生思路开阔了,也勇于探索尝试创新了。比如教学《会当小板报编辑》一课时,我课前让学生去收集各种的报刊及了解如何进行板报设计相关知识,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当一回小报的主编,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小板报,最后将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与点评,并将有特色的小板报打印出来贴在班级展示区。学生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体会到只要敢于尝试、大胆尝试就会成功,也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让他们将自己内在的潜能都发挥出来。

4、化难为易,游刃有余。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它不是一种理论课程,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因此,在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将较难的技能分散成几部分进行教学,以减少难度,且避免枯燥乏味。比如打字对于学习信息技术是必备的,如果一开始只注重强调基础的夯实,而不讲究方法,一昧地让学生进行打字练习,对于不懂打字的学生而言,如果一开始就一直让学生练习打字,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降低了学习兴趣。但作为信息技术操作的基础,又不能不学习打字。因此,我在教学打字这部分内容时,我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将字形与字体、编辑排版、图片编辑等穿插于打字教学中。我先进行英文字母输入的教学,采用小游戏进行练习,等学生对字母的输入有点熟悉后,再采用教师说字母学生打出字母的比赛活动,然后教学将字母进行颜色设置;再教学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刚开始,让学生用拼音法输入一句名诗,然后对这一句名诗进行字形和字体设置,进行字体的动态效果处理;接着让学生打一小段课文,再对这一小段课文进行编辑排版,最后让学生进行打一篇作文,进行图片插入和格式设置。这些操作技能必须是分几个阶段进行教学的,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5、整合零散,学以致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会应用,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为自己的需要而服务。如在教学《图文并茂的作文》这一课时,学生已学会了《文本编辑》、《字形与字体》和《版式的设置》等技能,但这些知识技能都较为零散,如何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综合运用,我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让学生设计一本优秀作文集,要求他们必须为作文集设置一个封面,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每篇作文进行设置,使作文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最后,我将学生设计的作文集打印出来,供学生欣赏借鉴与参考。这里涉及到输入文字、排版、字体、图片等知识技能,学生必须要会综合运用所学技能,并将所学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服务于现实生活,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让学生了解到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都是为了应用,有了应用的可能和应用的需求,学生学得会更起劲,这样也可以强化巩固自己的知识。(当然,这个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应分成几课时来完成,切不可急于求成,毕竟学生的能力有限,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理解能力,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大担探究、学以致用,努力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并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自己终身学习的手段。

7.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篇七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合唱团最多的国家!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童声合唱事业的主阵地———农村中小学校, 童声合唱的发展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和困惑, 基本表现为:

一、农村中小学校, 紧缺专职音乐教师

有专职音乐教师的农村中小学校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 很难成就具有一定水准的童声合唱团体。面对这一困惑, 我认为:首先, 主管教育的领导应以解决专职音乐教师缺乏的状况为当务之急, 选取专职音乐教师应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为主;其次, 有专职音乐教师的农村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师, 应主动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 多观摩, 多学习, 多实践, 在学习中充实自我, 在实践中提高总结积累经验, 在反思中超越自己。

二、农村中小学校对音乐教学的重视不够, 对音乐教学的投入不够

农村中小学校只关注应试教学而忽视了对素质教育的培养, 有能力的学校想发展合唱教学, 但又没有时间的保证。只有各级教育主管领导关切合唱艺术, 深入教学第一线, 才会有利于校园童声合唱事业的发展, 这得靠我们广大的一线音乐教师和主管学校艺术教育的领导们的呼吁, 音乐教师们的努力争取对合唱艺术的培养, 只有大大提高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教育事业才会开花结果, 相信童声合唱定会有所改观。

三、童声合唱在训练方法上不够科学

部分合唱团指挥者和训练者, 由于缺乏对童声声音训练方法的研究, 导致对青少年的咽喉、声带产生毁坏!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少年儿童的声带是娇弱的, 一不注意就会永远失去美好的嗓音, 而十几岁的孩子又正是青春发育变声期, 不少唱法对其嗓音发育是极其不利的。另外, 不追求音色只管音量的这种歌唱方式缺少色调变化和层次感, 声音炽白、不柔和, 使童声合唱缺乏协调性, 破坏了合唱动人、清脆的童声美感。

针对在童声合唱的训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个人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措施:

1. 注意音量的控制, 巧妙运用“轻声”唱法

“轻声”实际上是提醒学生用轻声去歌唱, 避免声嘶力竭。如何使自己放松呢? 如打呵欠, 口里含着一滴水, 闻花香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尽量让喉咙打开, 颈部放松, 气息流畅自如。请注意:无论用什么样的练声曲、练声方法都不能在音量上过早要求, 直到学生们在歌唱时能够做到完全地打开喉咙, 彻底放松下巴, 呼吸自如, 气息匀畅, 这时, 再去考虑音量, 为以后歌曲的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运用正确的气息, 是歌唱的奠基石

“气息是歌唱的灵魂”, 胸腹式联合呼吸是比较科学的呼吸状态, 是在正确的歌唱姿势状态下, 口鼻同时缓慢地吸气, 感觉把气吸至腹部和腰周围, 然后保持吸气状态, 缓慢而均匀地呼气, 并发出“S”声, 以检查气息是否均匀, 同时, 小腹略向内收, 要感觉到由小腹收缩的力量推动气息的呼出, 反复练习。这种发声训练能使声音稳定、灵活、有弹性、有流动性。

3. 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 练声追求音质自然、舒适、优美

老师要常常提示学生像平时说普通话、朗诵一样的感觉来发声, 对于农村中小学生来说, 地方性的方言会阻碍唱歌字正圆润的特点, 固普通话的练习是极其重要的, 同时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口型, 使学生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有个简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对着镜子练习口型, 逐步养成习惯, 以保证合唱时声音协调统一。之后, 逐步用轻声带假声, 以假声找“头声”, 逐渐扩大共鸣腔, 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 促使声音的统一。

4. 注重审美体验, 培养浓厚的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好的作品很容易感染人, 教育人, 引起演唱者的情感共鸣。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 要从歌曲的音乐性启发, 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升华对音乐表现的理解。所以教师要时常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 引导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 培养他们会发现美的音乐耳朵, 提高合唱听觉能力。不仅如此, 教师在学生的发声练习及歌曲演唱中, 创造愉快的情景体验, 快乐有趣的练习及动作上的体验, 更能促使学生喜爱音乐, 产生浓浓的合唱兴趣。

5. 树立团队意识, 形式个性的训练风格

合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艺术, 其统一性和整体性取决于各个合唱队员良好的素质, 要调试好童声合唱队的声音, 队员之间强烈的相互配合意识及集体的凝聚力是关键。因此, 合唱队要有良好地纪律, 参加训练的态度要严肃。教师要告诫每个学生必须把团结合作的精神放在思想意识的第一位, 全体团 (队) 员在训练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 决不能养成松松垮垮、自由散漫的习惯 (当然教师也要注意表达方式、方法, 不能造成学生紧张压抑的心理) , 以免影响排练的效率。合唱队员配合默契步调一致才会产生共鸣, 只有形成形式个性的合唱团才会引起注意与意想不到的效果!

6. 没有不好的合唱团, 只有不称职的指挥

俗话说, “一位一流指挥能使一个二流合唱团变成一流合唱团”。因此, 指挥自身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一个童声合唱团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合唱指挥, 在专业上除了掌握熟练指挥技巧外, 还应该具备敏锐的听觉、准确的节奏感和速度感、对音乐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鉴赏力以及阅读、研究总谱、处理合唱作品和排练合唱团的能力。“合唱唱得好, 就是指挥得好”这是对合唱指挥者最好的评价!

7. 合唱曲目选择及整体表现

合唱曲目的选择篇幅要适宜, 有一定的难度系数, 风格变化要有所对比, 最大限度地展现合唱队的演唱实力。合唱是门艺术, 要准确表现作曲家创作的风格特点, 还应注意整体的表现力, 队员的服装选择符合歌曲意境, 队形新颖, 情感表现自如, 一支训练有速的合唱队在演唱中的表现应是有积极歌唱状态, 能做到轻松自然并充满激情和活力!

8.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篇八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每个人的体育教育往往是从小学开始的,小学阶段拥有良好的体育教育对我们的身体素质影响是很大的。在我校今年的调查中发现,我校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普遍的下降。国家的未来在于青少年,青少年拥有良好的体质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科学有效地发展小学体育教育,从青少年阶段养成终身体育教育的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校小学体育发展现状

在农村小学中,由于资金不足、师资力量差等原因使得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面临着重重的困难。这样的现状使得农村体育教育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和实现增强青少年体质等目的。

1.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不受学校重视

由于受到一些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的教育重心是语数外等学科,而对于体育教育则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学校很少会开展一些体育项目的活动,没有为农村的学生们的体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2.农村家长的重文轻体观念较深

由于农村的思想较为落后,小学生家长重文轻体的现象较为严重。农村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学好文化课就已经足够,对体育教育漠不关心。这样的观念使得学生失去了体育学习的原动力和兴趣,给教师的体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

3.体育教育经费不足

在农村,政府在学校中发放的经费较少。学校在经费的使用中,除去一些学校的办公经费等就所剩无几。由于经费的不足,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十分的落后。例如,在一些农村的学校只有一个小操场,有的体育器材也年久失修,难以满足体育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条件下,体育教学的开展都十分困难,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了。

4.体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在学校进行体育教育中,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是一个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首要前提。但是在农村的小学中,师资情况不好。单一的从教师的结构方面来看,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大多是非专业的体育教师,更有的是身兼数职。这样的体育教师的体育专业水平不高,严重地影响体育的教学质量。

5.体育教学模式枯燥单一

在农村的小学中由于体育教学的条件差,基础设施不足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例如,在上课时,老师讲完体育内容就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样的活动没有系统的组织安排,缺乏目标性和组织性。这样单单凭借学生自己想法进行的体育活动,失去了原本的效果。更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提高农村体育教学质量

1.转变学校的教学观念

体育教学是学校组织开展的,只有提高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才能从源头做好体育教育工作。这就要求上级管理部门监督和管理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工作。学校要从学校本身出发,建立一套完善的体育教学模式,加大体育教学的管理力度。在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中,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兴趣的培养。例如,学校在教学中采取一些评价机制,让学生评选优秀的体育教师。在每学期结束的时候,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并对老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出评价。学校还可以评选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让学生自己选出喜爱的老师。这样有助于教师教学积极性和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相关部门加大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

学校拥有基本的教学设施才能良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这也要求相关的部门合理安排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保证教学顺利开展。例如,学校可以开展相关活动,在企业中拉赞助从而用于学校的体育设施置办。相关部门可以合理的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公司捐献教学器材,从而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进而使得教学设备更加完善,教学项目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3.开展体育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学校不仅仅要在教学方面提高體育的教学质量。另外,在学习生活中,也可以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运动会。学校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生活,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参与热情。在运动会上,学校可以加上一些两人三足、踢毽子、夹气球等趣味运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4.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新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游戏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将当地的体育文化加入在课堂中。例如,踩高跷等传统文化体育项目,这样可以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发扬下去,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它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开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学校和体育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的体育与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于向,马跃琪. 我国农村初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9).

[2] 吴凌云. 农村小学体育设施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7).

9.浅谈农村小学写字教育现状及对策 篇九

[摘要]中国当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对学生的行动力和创造力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写字教学。小学阶段是写字生涯的开始阶段,所以,打好学生的书写基础尤为重要。目前,城市小学更加重视写字教学,而在农村小学,写字教学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本研究运用问卷与访谈法,对桃源县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的开展状况、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在调查的中发现目前农村小学写字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探寻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

小学;农村;识字写字教学;方案

据调查,笔者发现桃源县农村小学目前写字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书写姿势不规范

现在很多小学生不能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有的坐得不正,有的趴在桌子上,脸几乎贴到书本上了。距离“三个一”的要求相差甚远,总之,与最初使用铅笔时形成的习惯、定势等有关。其实大部分学生书写姿势不好是因为他们平时根本不顾自己的书写姿势,日久天长,就形成了不良习惯。据权威调查,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22.7%患有近视,所以正确的书写姿势对学生的健康非常重要。没有一个正确、规范的书写姿势是不可能练好字的。学生在书写时,有的趴在桌上,有的斜着身子,有的翘二郎腿,有的死拽着笔等等。这既影响他们的写字质量,又非常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视力下降,而且写出的字一笔一画呆板。不能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导致字迹太潦草,卷面不整洁,不爱惜、不会妥善保管工具等等。

(二)、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各个年级都有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而有一部分教师还是喜欢先教拼音,再分析字形,然后给每个生字组词,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等的练习。还有的让学生拼音、分析字形/组词造句。这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的现象很常见,学生学习除了教材就是辅导材料,这样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地“上学听课——回家做作业”被动思考,被动学习,不仅老师的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几乎都被扼杀了。

(三)追求形式,识字写字训练没有实际效果

现在很多的公开课上依然有追求形式的,为了体现课改,课上得花里胡哨。有些学生熟悉的内容还在组织学生积极的讨论,有的在课堂上做游戏,而做的游戏与课程内容联系并不紧密;还有的课做的非常好,但有很明显的“做课”痕迹,而识字写字教学却一晃而过。学生甚至张冠李戴,将这个字音读成那个字音。不按笔顺规则,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字形对了就行了,不会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以及基本功训练,所以,学生书写的作业字迹潦草。这些教师对于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意识薄弱,并没有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实质。如今社会,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而创新能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如果只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热烈,那么创新能力也成为空谈了,也就是说,从只重知识传授走到了忽视基础知识教学的极端。学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把创新能力和基础知识分裂开来,重视基础很重要。

究其原因,是教师常年受应试教育影响比较深,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意识薄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总之,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种照本宣科、闭门教学、不照顾学生的实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再加上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僵化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不好,就算老师罚读罚写,学生还是会厌学,甚至逃学,又何谈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主动识字

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开展多样的识字方法,力争寓教于乐,兴趣盎然。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如:“摘苹果”的识字游戏,孩子为了快速识字,摘走“苹果”,我在识字最快小组中推选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做代表,读对了,再带领大家读两遍后组词或说话。这样,同学就很快地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同学们把“苹果”一个一个摘走后,看哪组摘得多就获胜。再如:“猜字谜、编字谜”的识字游戏,教师根据字的形态结构编字谜,做好生字卡片,激励孩子们开动脑筋,猜中的孩子在讲桌上找到那张生字卡片,大声读出来,读对了再带着大家读,这个学生再指定其他学生扩词语、或说话、或编字谜。在“看谁最棒”的活动中,孩子们更是争先恐后,生怕自己落在了后面。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孩子们人人兴趣浓厚,个个参与其中,个个主动识字。当看到自己和同学合作品尝到了成功后,孩子们都非常高兴,还期待着在下一次识新字的学习中大显身手,日积月累他们自己也创新了一些好的识字方法,认识的生字越来越多了。通常,只要我一到教室,孩子们就会围着我把他们认识的字读给我听。二 明确要求,学习方法,培养识字兴趣 传统识字教学中的“四会”(会读、会写、会理解、会运用),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学时不再是齐头并进,而是考虑到小学生认知、记忆的特点,减少学习难度,增加学习梯度,分进合击。教师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努力激发学生识字学字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如:引导学生归纳识字方法,不但能让学生掌握一些识字技巧,还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辨别多音字和辨字组词,能让孩子们体会到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运用多种方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法、比赛法)让学生识字。在教学中考虑到儿童的认知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自我追求的精神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求取更大的产出。同时,我认为识字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非常赞同“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做法,因为写字比识字难得多,但不会写字并不阻碍阅读。而大量识字能让学生大量阅读,能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三 重视写字教学,加强文化熏陶

四、我认为,教给学生写字的过程也是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写字不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教师只注重写字的数量,而不注重质量,让学生机械抄写,就会消磨掉学生的写字的兴趣。教学中我们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用心地去写,写对、写好、写漂亮。不仅要学会写字,还要学会欣赏和正确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学生写字的正确姿势和写字习惯,不仅要把字的笔画、笔顺写对,而把字的间架结构写漂亮是更高的要求,这样要求更能让学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艺术的感染。汉字的书写对于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培养识字兴趣

俗话说“学之者不如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学生有了兴趣就等于开了个好头。所以,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效果,创设有趣的识字情境,能够快速激起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星”时,在投影仪上显示星星闪烁的画面,与此同时播放配音: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星姥姥,谁能念好我的名字星(xīng),我就和谁交朋友。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星”的读音。同时,展示和星星交朋友和星星眨眼睛的动画,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想跃跃欲试。再比如,在认识“青”与“三点水”、“日字旁”、“目字旁”、“言字旁”、“虫字旁”、“竖心旁”等偏旁组成新字时,运用多媒体演示“青”与这些偏旁的组合,同时解说:“青”见到了这么多小伙伴非常高兴,热情地和他们握手,还和小朋友们合影呢!你们看,大屏幕显示“青”与偏旁组合成的新字,然后让学生猜这些新朋友的名字。这样,教师运用多媒体的功能营造了有趣、温馨的情境,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二)、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写字方法非常重要,因为教给了学生正确的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比如,字音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根据偏旁猜读音,如“情、据、苍、抱、固、消”等字,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偏旁读出读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根据偏旁读字音,如“讨”,偏旁是“寸”,可它读“tăo”,不读“cǜn”,再如“例”,偏旁是“列”,可它读“lì”,不读“liè”。而这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在字形教学中,可以利用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料”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今天上集,买米一斗”;在教学“思”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虽有十个口,却有一颗心,心在田下头,偏爱勤思考”;在教学“灭”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火上盖个盖,一盖火就灭”。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方法,学生一定会进行拓展举一反三。

在字义教学中,很多字和他们的意思相关联,如“恨”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与心情有关,“论”的部首是“讠”,它的字义与语言有关,再如“捎”和“梢”,都读“shāo”,但“捎”的部首是“扌”,显然它的意思与动作有关,“梢”的部首是“木”,它的意思当然与树木有关。

识字写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勤思考,发现许多有趣的识字方法。我们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就能让学生摆脱枯燥的学习。

(三)、培养正确书写姿势

第一,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食指指肚捏住笔杆的下端前侧面,中指的侧面在笔杆的内侧面抵住,三指握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笔杆倾斜靠在虎口处。握笔时笔尖距离捏笔的手指约一寸左右。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演示、儿歌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要领。第二,指导学生用正确的书写工具。低年级学生应该用铅笔,而中高年级可以用钢笔书写。第三,尽量避免学生过早用笔。让家长意识到过早用笔的危害,和家长配合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习惯。第四,训练强化,形成习惯。上好写字课,做好检察、监督,老师还可以每天检查学生的书写姿势,选出班级书写姿势最规范的同学进行表扬,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还可以让各科老师一起努力监督,强化训练。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每一个老师的努力,又需要整体的力量,这样才能制造气氛,创设情境,以此来促进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形式多样

1.谜语识字

小学生喜欢猜谜语,教师要是把识字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通过谜语识字,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教学“尖”时,可编成:上面小,下面大。教学“岁”:山边夕阳在下沉;教学“七”,十字翘起了小尾巴;教学“明”,日月同辉等等。这样运用谜语识字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2.故事识字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更爱讲故事,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鼓励学生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的时候练习用。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比较熟悉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作比较。还有在学生看故事书时,学生可以学习新词和巩固学过的生字,这样学习生字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在无意中学习了生字,还学会了怎么样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这些生字,还做到了知识的迁移。3.配“画”识字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帮学生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给生字配上“动画”。

比如,在学习“打、跑、跳、拍、扫、刷、端”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给生字配上动画,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生活识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汉字,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意识的留意生活中的生字,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吸收各种信息,拓展想象空间。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5.游戏识字

学生喜欢玩游戏,游戏更是很常见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比如,通过玩字卡的游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人一张,不会的在小组间交流讨论,在组长的带领下,找出难认字卡放在一边,然后相互之间考字卡,自己不会的向别人请教,然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收字卡,可选一位学生把字卡随意发给多个同学,然后该生读生字,手拿所读字的字卡的同学要快速将字卡贴在黑板上,然后大家齐读生字。总之,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游戏,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6.添笔画

一个字加一笔或者减一笔会出现不同的字。比如,“日”字加一笔可以变成好几个字(电、田、白、目)。7.掌握汉字规律

利用汉字规律指的是字的提示性暗示,会意字的想象解说,形声字的表义性来帮助学生识字.例如:在教学“休”字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在教学象形字“水”、“田”、“火”的时候把字和图联系到一起,这样帮助学生识字/记字/解字。再给学生演示这些字从象形文字演变到今天的字的过程,有些字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形声字占汉字的90%以上,是汉字的主要群体。汉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为学生识字识字创造了极大帮助。此外,还可以带学生制作偏旁及表义表。渐渐地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特点,偏旁的表义后,对形声字的学习也轻松了。

(五)、及时巩固

在学生学好课本的同时,教师可以考虑拓展学生视野,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外资源,不仅让学生学得快乐,还要学以致用。例如,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平时多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在电影、商标、电视、电脑、广告、招牌、宣传标语中主动识字。汉语是母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可以有很多机会接触到汉子:同学、亲人的名字、家中物品的的包装等,汉字无处不在。平时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如:上学路上,留意路上的路标、广告牌等等;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作业本,相互认识同学的名字;家里很多物品的包装上有很多字等等。当他们能够读出这些字的时候,他们一定会非常兴奋,相信他们一定乐此不疲。到了第二学段,第三学段,学生已经有相当的识字基础,这个时候应该指导他们多看课外书,收集一些小故事,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学写解说词,也可以给报刊投稿,纠正不规范用字等等。识字教学中,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这样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不但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在他们不断的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小学生都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也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老师写字。于是,教师的示范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必然会催生学生练习书写的热情。我们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写出整洁、美观的文字,首先教师自己给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书写影响和感染学生。

我们的写字教学应不拘泥于笔画的分析,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潜在作用,植根课堂,课内外结合,千方百计地使学生爱上写字。学生在练得一手好字的同时又能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既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又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一举多得,我们何乐而不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逐步提高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写字教学可通过指导示范、练习讲评、活动激趣等几个环节,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上一篇:毕业生产业实践计划下一篇: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