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2024-10-22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共10篇)

1.高一数学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篇一

高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201X―201X学年度下期末考试)

一、试卷结构分析

本期高一数学质量检测内容包括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及不等式的前三节内容,其中《三角函数》的考查有5个选择题,4个填空题和4个解答题(分值92分);《平面向量》有3个选择题,1个填空题(分值19分),另与三角函数的知识交汇点考查1个解答题(12分);《不等式》有2个选择题,1个填空题,1个解答题(分值27分)。从试卷分析来看,整套试卷难度比较适中,试题难度由浅入深,且区分度明显;从知识分布来看,似乎《平面向量》的知识考查得偏少了一点,且在解答题中缺乏基础题型的考查;另外,我校学生普遍反映不等式的证明(19题)考查难度较大,对初学者不易入手。

二、期末成绩统计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本年级有152人参考,其中最高分为144分,最低分为5分,平均分为71.7分,及格率为34%,优生率为1.5%。

对各题抽样分析统计如下:(抽样人数:60)

解答题满分率如下:

由以上抽样分析可以看出:选择题第4题、第6题、第7题(于:wWw.HnnsCY.cOM: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等得分率较低,填空题第15题、第13题得分率较低,解答题第19题得分率最低,平均只有2分,其次是20题和21题,平均得分均在5分左右,其中从选择题第4题来看,主要是学生对向量部分知识的概念理解不够,模棱两可,造成大量失分,而第19题学生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配凑技巧较差,乱用均值定理来证,导致得分率很低,这与教学时间短,训练不够有关;20题主要是学生对函数的性质掌握不熟,尤其是关于点(,0)对称,这一条件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就不能转化为关于?、w的方程;21题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审题难度,对学生而言较大,需要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和相应的物理知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得分较低。

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启示

1、要重视基础。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基础,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基本概念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特别要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生数学的合格率,力争培养出少部分优生。

2、要加强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知识。从本次检测来看,数学应用问题(21题)得分率很低,说明学生数学应用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应用知识与建模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4、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方法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多种途径,注意增减直觉猜想,归纳抽象,逻辑推理,演绎证明,运算求解等理性思维能力。

5、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调动团队力量,搞好集体备课。

2.高一期末考试数学备考方法 篇二

合理安排。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 “抓紧每一分钟学习,不如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必须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

善做笔记。记录笔记有三个原则:第一要记录知识的体系或者说老师的思路;第二要记录重点和难点(重点就是老师反复强调或者要求大家记录下来的:难点就是觉得自己难以完全理解或者觉得对自己很有启发的以前没有想到的部分);第三,简略,迅速,不能耽误听课。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要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能及时整理笔记,对老师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格外注意,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积极思考能解决什麼问题。

3.高一数学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篇三

填空题均分约为15分,错误题目主要集中在第11、18题。第11题将异面直线的概念和四棱台的定义结合起来考查,究其错误之根本:学生只根据图形直观判断异面直线的条数,并没有深入兼顾四棱台的定义;第18题重在考察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在该方面有欠缺,只会照葫芦画瓢直接对已知条件进行模仿。解答题第19题考查两直线平行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常规题,相对简单,学生在该题中得分较高;相对存在的问题是计算中较粗心,或者是忘记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第20题以正方体为载体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80%的学生能够得满分。该题的思路相对简单,只需把握证明线面平行的两个途径:利用面面平行的定义或者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出错学生在证明线线平行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利用正方体这一载体,而是利用角度相等、三角形全等等平面几何中的方法来证明直线的平行。

第21题学生失分较多,均分在5分左右。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直线方程的灵活应用,同时结合了圆的几何性质。学生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已知直线过一点设直线方程时无从下手;(2)对于圆的一个重要性质(圆心距、弦长的一半、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不会熟练应用;(3)即使设出直线方程,却忽略了对直线斜率不存在进行分类讨论,这也是大多数学生不能得满分的原因。

第22题学生得分情况较好,均分在8分左右。本题为立体几何考查题,同时涉及了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求解。第一个问题中可通过假设得出结论再证明结论的正确性,亦可从结论推出棱BC所满足的条件;第二个问题须熟练应用长方体、四棱锥的体积公式。

第23题是以实际生活中的装修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建立直角坐标系的能力,同时会应用坐标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得分不尽人意,存在以下问题:(1) 部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感觉最后一道题难度大,数字复杂,没有努力思考就放弃;(2)一些学生在建立合理的坐标系时仍存在问题,同时数据相对复杂也是本题的一个难点;(3)学生在理解实际题意时也存在问题,忽略了题目中冰箱直立通过过道这一条件。 二、今后应注意方向及采取措施: (1)对学生来说

1、围绕双基,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运算能力,;

2、根据学生层次进行有侧重的训练,如对优等生加强解综合题的分析问题的思路、想法训练,侧重对思路的归纳。对数学学困生侧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3、加强心理疏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合理化改进措施,多沟通、勤鼓励安慰,树立学习信心。

4、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2)对老师来说:

1、加强教材的研究,把握教材的编写目的和课改的方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空间知识时许多问题可以由平面几何的一些基本的结论类比推理得到,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推理。

2、注意课堂教学的组织,改变老师只管给,不管学生是否消化的课堂

教学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注意鼓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地消化,去猎取知识的能力。否则,就算你老师讲的天花乱坠,成绩也难以提得上来。

4、关注差生,设法减少两极分化现象。

4.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篇四

凤庆县第一中学

甘凤仙

本学期的期末考试评卷工作已经顺利完成,结合本次考试学生成绩,我所教的438班、445班的语文整体成绩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

一、整体情况分析

语文试卷共有四大题22小题,主客观题的分值分别为44分和106分。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高一下学期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重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学生整体成绩较好,合格率84%。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

本次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语文积累和运用、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等五大板块。其中语言知识约占12%,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约占16%,语言积累及运用占7%,现代文阅读占25%,写作占40%。全套试卷长度为8页。现代文阅读材料为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是小说,一是新闻;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诗词鉴赏选自课外。

本次试卷课内的基础知识占比例较小,但失分现象仍普遍存在,可见学生对知识掌握运用能力熟悉程度不够。

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基础知识部分:基本涵盖了本册课本主要的知识点,但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掌握得不够清楚,所以普遍失分比较严重,可见学生日常积累做得不够扎实。失分多出现在第2、4两道小题,成语应用与病句辨析仍为学生的丢分点,以后应加强训练。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主客观题型都有,涉及文言实词、虚词、文言断句、文学常识、文意理解和翻译,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无论是断句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常识题、翻译题都来自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即使这样还有不少学生做错。选择题翻译题,难度都不大,但我们的学生还是没能准确地翻译出来。不少内容是课堂上教师反复强调过的知识,但是学生的做对率还了低。我们的学生文言文的语言功底还是比较薄弱的,这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3.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为课外诗歌。赏析起来难度不是很大,从答题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诗意还是理解不到位的,并且很多学生还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以后的教学要注意长期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诗歌鉴赏的知识传授和方法引导。

4.默写:名篇名句默写共3句,所考的句子选自必修

三、必修四及初中的课本,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得不了高分,很多学生记住了句子,但是致命的是错别字太多。消灭错别字需要从日常做起,今后一定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5.现代文阅读:这部分共有两篇阅读,主观题和客观题都有,文学类文本阅读为汪曾祺《看水》题型设计比较合理,实用类文本阅读为新闻材料分析。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学生理解基本到位,但是语言表达方面还是能力欠缺,应在平时多做一些阅读加紧练习。

6.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成语的辨析能力与病句的分析的能力。19题病句学生的分析仍有欠缺,20题为语言得体,结合句子意思能分析出对应错误的词语,但本部分学生依然能力欠缺。21题表达题学生的逻辑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协调差。

7.作文:本作文是分析性材料作文,学生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和以前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相比,文章的限制性增强了,但题目中本身还是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选择空间,要求比较开放,贴近学生生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卷面反映学生普遍有话可说,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能力,学生写起来基本都很顺手。但显示出生活积累的缺乏;构思立意缺乏新意,显示学生视野和思维不够开阔;字体规范工整有待加强。此外,很多学生写作不规范,漏写标题,缺少字数,潦草书写。作文教学需要讲求长效性和循序渐进性,需要从细节抓起。

四、启发与反思

1.长远规划,整体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扎实的积累。

我将从高二上学期到下学期,针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放眼高考,立足现状,从整体上规划自己的日常教学任务,明确设计自己每一学期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有的放矢进行教学。例如基础知识的夯实,尤其对方言影响较大的县区学生来说,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教师从现在开始引导学生经常积累,以期两年后能具备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

2.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切实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需要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形成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当对每一篇课进行适度的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拓展教学,不可拘泥于一篇课文的讲解,适度拓展,能让学生一篇课文有更多的收获,懂得如何能触类旁通,因而及早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理解表达能力。

5.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篇五

一、试卷结构

试卷共24题满分100分、时量为90分钟、考试范围为高一必修一全部内容。具体的题型是1题――14题为单选择题分值为42分、15题――20题为填空题分值为20分(其中实验题占12分)、21题――24题为计算题分值为34分。

二、试题总体特征

1.试卷结构与我市往年期末考试试卷基本相似,而最后压轴题与2007年我市期末考试压轴基本相同。

2.各章所占分值为: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5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30分,第三章相互作用15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0分。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重点突出,适当的注意了对能力的考查。更特别地注重物理情景的设置,给学生以物理思维方法的引导。

3.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的题都是身边的物理情景。

总体来看,本试卷命题目是符合我市(我校)实际情况、适合新课改后学生的,是一套成功的试题。

三、成绩统计

年级参考人数913人,其中90分以上44人,80-90分103人,70-80分208人,60-70分185人,50-60分152人,40-50分116人,30-40分65人,30分以下36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9分,平均分只有62.2分,分数偏低了些,优秀率16.1%,及格率59.1%。

四、答卷评析、抽样统计

共抽样调查了我校成绩相对最好的1106班的50份试卷,为方便起见以各题全部做对的学生人数比例统计计算了难度系数(容易度系数)分别为:第1题0.76;第2题1.00;第3题0.88;第4题0.96;第5题0.98;第6题1.00;第7题0.94;第8题0.90;第9题0.92;第10题1.00;第11题0.90;第12题0.90;第13题0.30;第14题0.40;第15题0.88;第16题0.86;第17题0.86;第18题0.64;第19题0.66;第20题0.60;第21题0.98;第22题0.92;第23题0.92;第24题0.38。

从试卷抽样调查看选择题第13、14、计算题第24及实验题第18、19、20题失分最严重。而第1题得分不太理想实属不应该出现的。

五、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要不断改进教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要加强备课,多研究学生,多和学生本身出发来设计教学。要将物理课上得有趣,让学生学得有味,做到“润物细无声”;认真备好每堂课,注意物理知识前后的贯通与纵横联系,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把课上活。

2.降低教学重心,实施零起点教学。要照顾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教学,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落实到位。

3.加强实验教学,让更多的实验进入课堂。要不拘形式地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体验、探究,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6.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篇六

一.试卷内容

试卷分两大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90分,设有两种基本题型,即填空题和解答题。填空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解答题6题,每题10~12分,共70分。考试内容为必修2全册书。难度适中。二.学生答题及平时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学生的学习存在惰性,时间抓的不紧,学过的知识不能及时巩固,考试全忘。2.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直接影响了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如立体几何证明题,逻辑混乱,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就是根基不牢固,不能很好地掌握课堂知识,不会运用基本方法解题,说明学生平时做题只停留在表面,凭感觉走,对做过的题理解不透彻、不深刻。

3.对基本概念、方法理解不清,导致做题不会“下手”; 也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分析不出来,没有得到分。

4.解题不规范,不能准确的运用数学语言答题,这个问题在解答题阅卷的过程中看的十分明显。

5.很大一部分同学还存在运算能力差的现象,本次考试的主要内容为直线与圆、立体几何,运算的要求很高,计算不准确也是一些同学分低的原因。三.教学建议

1.通过这次考试,今后教学工作的主攻方向是明确的,就是提高中低档题的正确率,会做的题要保证做对。学生真正没见过、做过的题是少数,多数题是见过、做过、能做、会做,但是就是丢分。所以今后的工作,就是学生消灭错误的过程,是提高中低档题正确率的过程,在平时的练习中,应以中低档题为主体,加强针对性的训练;

2.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是数学高考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程度令人担忧,尤其是怎样运用概念解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策略。

3.加强答题规范的教学,对解题过程进行规范的表达是正确解题的基础,也是考试得分的必经之路。

4.加强计算,提高运算能力。计算能力偏弱,计算合理性不够,这些在考试时,每次都会发生。我们也只能是对班级学习的学生让他们减少失误,不能让全体学生都改进,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7.高一数学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篇七

高2010级英语备课组

本套试卷内容包括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和必修四两个模块,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试卷既考查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即基础考查),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

一、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比较合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由听力(共四节,满分30分:其中第一节听5段对话,每段对话仅读一遍,共5小题,满分5分;第二节听四段对话,每段对话读两遍,共10个选择题,满分10分;第三节听五句话,根据内容补全句子,每句读两遍,共5小题,满分7.5分;第四节听A.B两段材料,根据其内容填空作答,每段材料读两遍,共5小题,满分7.5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其中包括10个单项选择共15分,完型填空共20小题,满分30分)、读写能力测试(共四节,满分75分:由三篇阅读,共15小题,满分30分;词汇运用,共10个小题,满分10分);句子翻译,共5个小题,满分10分;书面表达(25分,四大部分组成)。

二、考试概况分析

试题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各班及格人数在20-28人之间。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几个部分中,听力和阅读理解失分较高。

1、听力部分文字部分难度不大,语音语调纯正,语速基本是native speakers正常速度,部分学生接受有一定难度,建议提高平时听力训练的难度,多听正常语速的材料;同时,从学生的口语训练入手,提高对正确语音语调的把握能力。

2、单项选择基础性、时事必强。所考查语言知识均来自个Module的基本知识点,除了基本的短语、时态、语态、句法知识外,更加侧重了语境在解题中的作用,基本没有单纯考查知识点的题目。其中第33题普遍反映有一定难度,这道题考查了两个语法知识点,一是非谓语动词作定语,二是suggest后跟宾语从句时时态的选用。

3、完形填空所选三段材料均是来自同学们所学的课本上,主要考查学生对书本上语篇理解,当然记忆是很重要的,一是课文内容的记忆,二是单词拼写的记忆。

4、阅读理解难度适中,其中A.B两篇是选择题,C篇是问答题。所设题目涵盖 了文章主旨大意、细节信息、猜测词义、推理判断等考查指标。语言地道,趣味性强,没有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5、书面表达,半开放式作文,文章内容是关于成都的环境问题,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题材,会有话可说,但是从阅卷情况来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心中有话却无法表达,足见语言综合能力尤其是表达能力还是一大难关。典型错误:

1、漏掉要点;

2、汉语式的句子较多;

3、短句较多,显得琐碎;

4、固定搭配使用不准确;

5、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出问题较多。

四、教学建议

1、针对学生普遍反映本次考试时间太短,我们应认真研究外研版新大纲、新教材,并精选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进度。

2、加强对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

3、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提供一些精读或泛读文章,扩大词汇量和阅读面,指导学生阅读,逐步提高速度。

4、从词、句开始,进行作文阶梯训练。

8.高一数学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篇八

一、命题思想

本次考试针对是高一学生这个学期学习情况的一次总体测验,考试范围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的全部内容,命题的80%是关于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如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公转、气候判断、锋面气旋、水循环、地质作用、河流地貌、自然带。此次考试难度适中,对学生是一次很好的测验,同时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有利于教师后期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考情分析

本次考试结果学生成绩比较理想,但是两极分化明显。90分以上:13人(最高分97分)80分以上:30人70分以上:57人60分以上:71人 最低分:5分及格率:46.7%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基本概念不熟,对选项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地球运动规律记不清楚,读不懂图形粗;心大意,计算出错。

3.区域基本定位能力不具备,即使解决了问题也没法正确答题。

4.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解题技巧能力有限。粗心大意,计算出错。

四、整改措施

针对学生考试情况,本学科组应该立足于本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作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以便于后期学生整体成绩的提升。

1.抓基本主干知识,落实课标和基本常考点的教学;不要拔高题,要狠抓基础知识。

2.加强读图训练,让学生达到“图不离手”的学习习惯。

9.高一数学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篇九

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选对但不全的得3,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

C.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D.物体所受合力等于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2.滑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与之相连的轻质弹 簧处于自然伸直状态,现用恒定的水平外力 作用于弹簧右端,在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的过程中拉力 做了10 J的功.在上述过程中

A.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10 J

B.滑块的动能增加了10 J

C.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了10 J

D.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3.一质点做匀速圆周 运动,轨道半径为 ,向心加速度为 ,则质点

A.在时间 t内绕圆心转过的角度 B.在时间 内走过的路程

C.运动的线速度 D.运动的周期

4.某绕地运行的航天探测器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探 测器运动可近似看做是圆周运动.某次测量探测器的轨道半径为 ,后来变为 , 。以 表示探测器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 、表示探测器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运动的周期,则

5.使物体脱离星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星球运行,从星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与第一宇宙速度 的关系是 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 ,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的 。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6.如图所示,DO 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度为 的物体从D 点出发沿DBA滑动到顶点A时速度刚好为0。如果斜面改为AC,让物体仍从D点出发沿DCA滑动到A点且速度刚好为0,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已知物体与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

为零,平面与斜面连接处无机械能损失)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取决于斜面的倾角

7.两个内壁光滑、半径 不同的半球形碗,放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使两碗口处于 同一水平面,如图所示。现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 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半径 远小于碗的半径),两个小球通过碗的最低点时

A.两小球速度大小不等,对碗底的压力相等

B.两小球速度大小不等,对碗底的压力不等

C.两小球速度大小相等,对碗底的压力相等

D.两小球速度大小相等,对碗底的压力不等

8.如图所示,一物体以速度 冲向光滑斜面AB,并能沿斜面升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物体冲出C点后仍能升高

B.若把斜面弯成如图所示的半圆弧形,物体仍能沿AB升高

C.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或弯成如图所示的半圆弧形,物体都不能升高 ,因为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

D.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或弯成如图所示的半圆弧形,物体都不能升高 ,但物体的机械能仍守恒

9.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小球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的速度一直减小

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10.如图所示,半径为 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内侧底部静止着一个光滑小球 ,现给小球一个冲击使其在瞬时得到一个水平初速度 ,若 ,则有关小球能够上升到最 大高度(距离底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可以表示为 B.可能为

C.可能为 D.可能为

11.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 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 ,总质量为 。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 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 ,则

A.X星球的质量为

B.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C.登陆舱在 与 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D.登陆舱在半径为 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12.如图所示,将一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 的粗糙斜面底端,弹簧处于 自然状态时上端位于A点.质量为 的物体从斜面上的B点由静止下滑,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后,最终停在斜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最终将停在A点

B.物体第一次反弹后不可能到达B点

C.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D.整个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动能大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实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3.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 .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__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 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__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

1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 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那么:

①纸带的 端与重物相连(填左或右).

②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 = J,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 J.(均取两位有效数字)

③通过计算,数值 与 并不相等,这是因为 .

三、计算题:(共34分,每小题都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5.(10分)已知月球的半径为 ,某登月飞船在接近月球表面的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周期为 。飞船着陆后,宇航员用绳子拉着质量为 的仪器箱在平坦的月面上运动,已知拉力大小为 ,拉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力常量为 )求:

(1)月球的质量.

(2)箱子与月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16.(12分)如图所示,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 , 质量为 的小物块A 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A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M处的墙上,另一端恰位于滑道的末端O点。已知在OM段,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求:

(1)物块速度滑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 时的弹性势能(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3)若物块A能够被弹回到坡道上,则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17.(12分)如图甲所示,弯曲部分AB和CD是两个半径相等的 圆弧,中间的BC段是竖直的薄壁细圆管(细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的直径),分别与上下圆弧轨道相切连接,BC段的长度 可作伸缩调节.下圆弧轨道与地面相切,其中D、A分别是上下圆弧轨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整个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小球多次以某一速度从A点水平进入轨道而从D点水平飞出.今在A、D两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可显示小球到该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值),测试小球对轨道A、D两点的压力,计算出压力差 .改变BC的长度 ,重复上述实验,最后绘得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一切摩擦阻力, 取10 m/s2)

(1)某一次调节后,D点的离地高度为0.8 m,小球从D点飞出,落地点与D点的水平距离为2.4 m,求小球经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小球的质量和弯曲圆弧轨道的半径.

10.高一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篇十

江阴中学

林云兰

一、关于试卷的分析

1、试题难度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各种层面的学生均能学有所获,尤其让中下水平的学生能提高学英语的兴趣,并尽快找到学英语的感觉,从而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本次期中考试卷难度严格依照学生实际情况,把难度值控制在0.70左右。

2、答题得失

多数考生能在各考查项目上发挥其最大潜能,但不少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不扎实在这次检测中也充分暴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听力理解

听力测试的结果尽管比衔接考试的好多了,但仍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仍有不少考生在这一大题上失分严重,得分率不足50%。失分原因主要是考生对整体推断和细节捕捉能力不强,如题2、3、11、19等。因此,根据上下文内容,对所听材料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有待于加强。

(2)单项填空

词汇量偏低、语法知识混乱是造成这一大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如25、26、28、32等。另外,一些学生欠缺生活常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个别题目的理解,如题22。

(3)完形填空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考生捕捉篇章大意的能力较低,上下文逻辑推理能力不到位,如题41、48、45、49等。当然,词汇量偏低也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有些考生阅读时对语篇理解感到云里雾里。

(4)阅读理解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考生的阅读量偏低,对阅读理解5种考查能力尚缺乏应有的训练,尤其是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和作者的意图和态度题等,如题65、66、71、72、73、75等。

(5)单词拼写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对单词的记忆模糊、是是而非,构词法能力低下,如题82、83、84等。另外,缺乏语境意识也是这次单词拼写题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题79、81等。

(6)书面表达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层次不明、遗漏要点、句子表达搭配不当、词不达意、中国式英语等。另外,书写习惯不到位也是失分的一个因素,仍有部分考生的卷面是乱涂乱画的。

二、教学建议

针对在本次检测中考生所暴露出诸多问题,对本学科今后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起始年级夯实语言基础知识尤为重要,特别是对词汇和语法的落实。词汇学习要讲究方法,否则可能掉进“学了就忘,忘了再学,再学了又忘,直到最后失去信心”的恶性循环的怪圈,要在指导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方面下大工夫;要帮助学生梳理重要语法项目,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否则可能导致不少学生在走语法“迷宫”。

(2)加大语言输入量,多读多听

高考对英语听说读写诸项能力的测试并非均衡对待,而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对阅读能力的测试。这不仅表现在阅读理解题在试卷中占的比重最大,还表现在阅读能力是决定听力、完形填空(也叫缺词阅读)、书面表达、单项填空和短文填词等题型答题效果的最基本的能力。阅读语篇同时也是巩固词汇和语法,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语感的最有效途径。因此,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该坚持不懈。要特别关注5类常考文体,即科普知识类、广告新闻类、社会文化类、说理议论类和人物传记类。顾全5种能力考查,即主旨大意和标题、细节理解、推理判断、词(句)义猜测、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等。对于较难的能力考查,如标题归纳和推理判断要重点突破。

与阅读一样,听也属于语言信息的输入。听多了,就会习惯成自然,就不会有“心译”的坏习惯,也就不会有顾此失彼的后果。但与阅读能力考查有所不同,它主要考查细节理解和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因此,要求学生平时在听强化试题 2

时要进入竞技状态,按照“先看后听”原则,带着问题聆听并捕捉必要的信息(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适当地笔录,再做简要的加工处理。

(3)强化语言输出,常说常写

说和写是学英语的必不可少的技能,两者相辅相成,说得好一定会写得好。说:要求学生课内积极参与“听说”互动,课外自觉提高朗读甚至背诵经典的句子或语段。

写: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完成1篇书面表达。

上一篇:实习幼师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在全县交通城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