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职责

2024-10-14

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职责(共13篇)

1.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职责 篇一

放射科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1.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

2.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医疗质量标准及措施。

3.建立健全本科室医疗工作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4.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及上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5.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落实整改。

6.负责落实本科室医、护人员的再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7.负责制定本科室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措施。

2.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职责 篇二

1 方法

1.1 成立医院三级护理质量控制急救小组

由护理部主任担任小组长, 小组成员7人, 制订急救物品质量考核评分标准。物品做到“五固定” (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二及时” (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 严格执行医疗器械操作常规, 维护器械正常使用, 严格交接班制度, 以保持急救物品完好率100%。各科质量控制员及护士长按规定要求对本科室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认真检查, 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确保急救药品、急救器械完好。

1.2 统一管理

(1) 制作统一的急救药品、物品交接记录本。内容包括时间、班次、药品数量、物品数量、检查者签名等。 (2) 氧气筒及床边吸引器外套挂袋统一制作。氧气筒挂袋内统一放置扳手一把、一次性鼻氧导管2条、一次性面罩1个、玻璃接头2个;床边吸引器挂袋内统一备用放置连接管2条、一次性吸痰管2条、玻璃接头2个、负压表1个。 (3) 统一制作了急救手册, 全院护理人员人手一册, 手册内收集了常见急救药品名称、适应证、规格等内容, 携带方便, 随时查看学习。 (4) 氧气筒、吸引器标识统一制作, 包括氧气使用注意事项、有氧或空氧标识牌、吸引器使用说明牌等, 明确了标识制度, 使急救物品管理更规范。 (5) 不常用急救物品统一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环氧乙烷低温消毒纸塑包装保存, 如口咽管、引导丝、舌垫、舌钳、开口器等保存期可6个月, 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1], 使其在无菌的状态下存放, 减少反复高温消毒对器械的损害和消毒的成本。

2 急救车封存条的设计与使用 (见表1)

将写好的封存条贴在急救车开口处。护士使用时先撕破封条, 接班护士只要确认急救车封条完好, 并查看物品、药品无最近过期登记即可, 反之, 如果封条被撕破, 则需按要求双人重新查对后再贴封条。此表失效日期一栏一目了然, 检查方便有效。改进后的方法接班护士先确认急救车封条未打开, 只需花费1min~3min即可完成急救物品检查工作;护士长每月质量检查也比较方便, 节省管理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门诊急救车使用频率较低, 封存条的使用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省时、便捷。

3 急救药品、物品基数

抢救药品及器材根据专科特点备用 (必须经科主任同意) 并制作品种基数卡片, 置于急救车上层, 每班护士根据品种基数卡交接班并记录, 必须做到卡物相符。

4 制作常见抢救流程

每科根据专科特色制作两个常见抢救流程, 遇抢救时严格按抢救流程执行。急救质量控制小组每次检查中向当班护士提问急救车常用药物注意事项、抢救病种的流程、吸引器压力如何检测等问题, 加深护士对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使用知识的掌握。

5 急救车药品的检查与补充

每天由主班护士负责, 核对数量、有效期, 并签名。用药遵循“先产先用、近期先用”的原则, 对于近期的药品 (3个月以内) , 积极与药剂科联系能对换的对换 (用药量大的科室) , 如不能对换的过期失效药品, 报药剂科集中销毁。

6 加强急救药品、物品质量控制管理

护理部对抢救药品管理做出: (1) 每天3班交接班, 查看急救药品、物品封条的完好。 (2) 科室质量控制员对急救药品、物品、有效期每周进行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登记在急救药品、物品质量控制本上。 (3) 本科护士长对抢救药品、物品每月检查2次, 封存期间每月检查1次。 (4) 护理部急救药品、物品质控小组成员, 每月进行质量管理检查1次。护理部每月对全院护理质量 (急救药品、物品) 有分析、反馈及追踪。 (5) 加大对急救药品、物品检查的质控处罚力度, 急救物品完好率不达标扣20分质控分, 有过期无菌物品每件扣4分质控分。

7 结果

抢救药品、物品的使用与管理是关系病人生命安危和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2], 也是保证抢救病人成功的关键之一。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的完善, 使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并给查对制度带来了方便、快捷, 避免药品、物品过期失效, 减少药品损耗, 提高了失效物品检出率, 节省了管理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8 小结

三级护理质量控制急救小组通过对全院急救药品、物品统一模式管理, 避免了药品物品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 保障了抢救质量, 确保了在抢救危重病人时用药能迅速、安全、有效;为急救工作进一步赢得了宝贵时间, 确保了医疗护理安全, 同时也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各种措施的实行减少了护士劳动强度, 节约了时间, 将有效时间还给病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通过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三级护理质量控制急救小组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医院三级护理质量控制急救小组, 对全院急救药品、物品进行统一模式管理。[结果]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的完善, 使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提高了失效物品检出率, 节省了管理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三级护理质量控制急救小组在质量管理中起指导监控的作用。

关键词:急救,质量控制小组,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付英, 马颖, 贾海兰.压舌板、开口器及舌钳的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 (9) :11.

3.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职责 篇三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职责;质量控制

1、建筑施工管理职责分配

为优化建筑施工质量水平,应遵循安全生产条例相关内容,明确建设生产安全职责。安全事故的引发会令建设方蒙受直接以及间接损失,并需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为此,针对法律规范相关安全生产职责的规定,工程建设方与管理工作人员应科学实施。在招标阶段中,建设方选择施工承包方应考察其资质水平。同时,应设置专项管理工作人员做好施工单位生产行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监管。再者,为确保建筑工程的优质安全,提升质量水平,建设方应积极采取科学的保障措施,针对建筑项目监理、勘察设计以及施工方相关要求标准应契合法律规范规定。项目实施方为施工单位,为确保安全施工建设,施工方应配设专项管理工作人员,成立专门机构确保现场规范安全。经理人员应给予安全工作人员全面支持,扩充物力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并做好定期培训,令其提升质量意识,掌握安全管理核心技能。

监理方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总体质量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可对其安全状况实施良好的监管。因此,监理人员应清晰自身承担权责,深入现场强化巡视管理。倘若发掘施工阶段中存在安全隐患,应责令施工方快速的整改并及时报告至建设方。倘若情节严重,则监理机构有权向建设单位提出要求,则令施工方限期整改。倘若其坚决不予执行,则监理机构应上报至主管单位,依据合同内容履行强制管理策略,命令要求施工方及时的消除隐患,令施工建设重回正常轨道,提升总体质量水平,创设显著效益。

设计方进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同样担负相关职责,并非完成施工图的设计便完事大吉。在设计阶段中,应全面考量防护工作需要,满足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应在设计材料之中明确安全施工建设涉及核心部位以及工作环节,出具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可行性指导意见。

2、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施工前期质量管控策略

施工前期,为夯实工程质量建设基础,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规定,明确岗位职责,实施良好的权利捆绑,为员工施加一定压力。同时,应创建优质科学的奖惩制度体系,通过激励管理,令质量管理工作同员工绩效全面挂钩。对于质量管控业绩明显的工作人员,应在薪酬待遇、岗位晋升、福利发放等层面给予一定倾斜,进而强化员工质量管控工作积极性,创建优质的施工建设氛围。为强化员工质量意识,施工前期应做好岗前培训,令员工明确技术要点,做好安全交底,令其对施工技术规范做到心中明确。培训阶段中,应对各道工序、施工建设环节,特别是较易引发质量问题的薄弱方位,实施技术交底,发挥有经验员工的引导作用。通过施工班组,将技术培训以及实践施工紧密联系,保障培训管理时效性、科学性,真正优化工作人员整体技术水平。

信息时代,各类管理方式逐步创新、全面发展。因此建筑工程经理人员应明晰行业市场发展方向、最新动态,应用新型工艺技术与施工材料。应依据施工图进行工料研究,通过走访调研、横向比较选择优质、环保、性价比高的施工建设材料,杜绝将不合格产品引至施工现场。经理人员应把握市场动向,清楚材料价格以及整体质量水平,明确厂家供货能力。通过对材料采购引进的全面督促,确保进货渠道的畅通高效,通过货比三家,开通直接进货途径,节省中间采购环节,创建优质的运输加工、生产储备、良好调度管理的综合系统,实现分项工程材料的集成调度,提升采购材料经费的周转速率,保障正常建设施工。

另外,应进行建筑工程任务的逐级分解,就具体项目内容应明确对应人员,保证职能分工的清晰合理。同时,应规定各层级工作人员承担的质量管理职责,享有的相关权利,保证质量评估的科学标准,奖惩管理透明公正。同时,应做好工序安排,遵循工序之间呈现的逻辑关系,明确施工建设的开展顺序。特别应做好施工进度、时间的合理安排,制定标准期限,保证施工工序的良好对接,协调组织,进而在有条不紊、紧凑施工中提升工作效率。

2、2施工环节质量管控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应强化质量管控。实施质量核查时期,应判定施工人员技能有否契合标准规定。倘若发掘不良问题,则应全面纠正,进而有效的将质量隐患限制在萌芽时期,保障建筑成品具备良好的质量水平,降低返工以及返修比率。另外,应提升防患于未然的质量监控意识,令质量管理目标至于首位,进而借助规范施工建设行为,有效的强化施工质量水平,节约成本费用。再者,应进行施工图纸的全面分析研究,做好会审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工作中,图纸为核心依据,设计质量影响施工水平。为此,应做好施工图纸的细化审核研究,探究设计意图。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需应用大量的原材料、构件以及半成品,其质量水平对工程建设形成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钢筋水泥以及砂石材料进场阶段中,应履行三检管理体制。针对水泥质量应细化核查,重点进行水泥实物、生产出厂时限、质量合格凭证的校验核查。判定引进材料型号、主体性能有否满足施工标准,并依据需求实施试验检测。针对质量不合格、没有契合标准的施工应用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应杜绝流入施工现场,并应快速的进行不合乎标准半成品的快速校正,实施良好的清除处理,预防令其流入后续施工工序。对于隐蔽施工、重要环节方位以及较为薄弱的工程环节,应强化质量监督控制。倘若核查阶段中发掘存在问题,应快速的通知并责令施工人员实施全面的整改以及返修,保障该关键方位的施工质量,严防施工漏洞,提升整体施工质量水平。

2、3竣工质量评估与监理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竣工后,应做好质量评估管理,细化核查评定,渗透至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层面。应进行各项质量水平的对照核查,就施工班组进行周密细致调节。质检机构应实施必要的抽查验证,广泛提取数据,优化结果公正严明性。建筑工程施工监理阶段中,工作人员应积极同承包方进行联络沟通、互动交流,赢得承包机构的广泛支持。针对各类重要工程项目以及关键环节,应实施现场旁站监督,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质量。针对工序成品应实施质量综合监管,履行多级核查管控体制。即首先,施工建设班组应进行自检,而后质检人员进行核查,接下来后续工序相关责任人应进行评估核查,并履行监理工程人员的验收评估工作。再者,应实施必要的交叉检验,待形成工序产品之后,操作班组应履行必要的互相检验。同时,专业监理人员应对工序产品实施分别核查验证,确保多视角、全方位的探究存在问题。通过实践验证不难看出,履行该两类核查体制可全面做好工序产品优质检查,良好的应对工程质量难题,提升施工建设水平,优化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结语

总之,优质的质量管控、清晰的职责分配是确保工程施工整体质量水平的核心关键。因此,只有明确各单位承担职责,制定科学有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控制策略,方能创建出真正精品优质的建筑项目工程,延长其服务应用寿命,满足大众日益丰富的居住功能需求,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并为创设良好的质量效益,赢得高额经济利润,节约成本投入,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翠连.分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建材发展导向,20ll(2).

4.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篇四

1.按PDCA要求制定本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方案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2.对科室中存在的医疗缺陷和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

3.督促全科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书写病历,并监控本科运行和归档病历,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质控本中;

4.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包括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三级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和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手术审批、组织科室业务学习

5.定期对本科医疗质量方面的重大问题及院质控小组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进行整改;

附: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1、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科副主任、护士长根据分工协助科主任科室管理。成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主动开展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每月活动至少一次,记录完整。

2、严格执行医院各项核心制度,严格三级查房制度、首诊负责制、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手术科室应加强术前讨论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对制度)、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知情同意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严格执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依法行医。严格执行手术(或有创操作)管理制度,建立科室技术档案。本科医务人员严格按授权范围开展手术或有创操作。

4、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制度,控制科室病历质量,使科室病历质量达到甲级率>90%,无丙级病历。

5、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业务学习,提高全科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6、定期组织科内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严格执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做好主动报告,提高全科医务人员医疗安全防范意识。

7、规范执行抗生素使用相关管理制度,合理用药,杜绝医药领域商业贿赂,完成医院下达的药品比例。手术科室应规范一类切口抗生素使用。

8、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业务指标,服从医院临时性工作安排的指令性工作。

9、完成医院下达的以下各项质量控制指标:

入院出诊断符合率≥95% 急危重病症抢救成功率≥80%(以上抽查上一统计报表)

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药品比例(医院规定指标)≤25% 抗生素占药比≤25% 归档病历书写质量:甲级率≥90%,不出现丙级病历。

院内感染发生率≤10% 平均住院费用增长率零

科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月日

一、参加人员:

二、主持人:

三、上月质量评估反馈:(包括存在问题)

5.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及其岗位职责 篇五

关于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通知

各科室:

为切实加强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提高全院医疗质量水平,使院医疗质量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快车道,经院委会研究决定成立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及其岗位职责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成员:XXX XXX XXX

一、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组织;

1.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长直接领导下,医务科直接牵头并开展工作。

2.成员:由主要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

二、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其主要任务(职责):负责医院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的质量控制管理。

3.开展全员质量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对全院医疗质量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

4.负责拟定和修改医院质量控制管理方案,定期召开全院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会议,制定和修改各种质量考核标准。

5.在科室检查中,按规定表格,现场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笔录,并提出改正和切实可行的意见,以便下次复查和改进工作。

6.对执行差及违反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科室或人员提出处理建议,对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好的科室或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的建议。

7.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做好医疗质量分析,发现医疗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加以纠正,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工作形式:

8.科室主任主动领导本科职工,在开展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配合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进行,不能消极地等待,不能让事情成堆。

9.每月一次或根据需要,由院长XXX带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织到具体科室及部门进行现场指导,负责检查落实医院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

四、具体分工:

XXX 负责院内各种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院内各种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制定与落实。

XXX 负责院内护理质量、医院感染培训、检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XXX 负责住院病区医疗质量、医疗文书质量控制。

XXX、XXX分别负责康复科、妇科的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办公室设院办公室,XXX负责日常工作。

6.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篇六

(一)认真贯彻与监督执行国家有关药品质量与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二)负责本部门药品入库、储备、保管、调配发放和淘汰更新工作,加强药品质量与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三)组织临床药师每月对处方(用药医嘱)进行点评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点评,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进行合理用药分析,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四)负责对科室或部门员工进行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五)负责本部门药品质量事故或质量投诉的调查、处理及报告。

(六)负责对本部门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记录的年终归档和保管工作。

(七)质量与安全管理组成员负责本部门在库药品的抽查检查,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八)参与医院组织的全院药品质量与安全检查工作,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认真总结并如实汇报。

小组成员职责

(一)组长职责:全面负责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带领小组成员制订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进行质量和安全检查,及时总结经验,作出整改计划。

(二)药品质量监控员职责

1、对全院药品质量管理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督导,收集和处理药品质量信息,并建立药品质量信息档案;

2、定期对全院药品管理进行督查和指导,对督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落实整改措施,并有记录。

(三)临床药学负责人职责

1、对全院处方(用药医嘱)质量和调剂进行监测、分析、反馈,并提出建议和整改措施;

2、深入临床,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对全院药物治疗进行监测、分析、反馈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四)各部门负责人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指导、安排、参加本部门药品管理和药品调剂工作;

2、经常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药物咨询及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3、制订本部门工作计划,明确岗位职责,合理安排工作;

4、灵活机动安排人员,防止出现病人排长队现象,争创文明窗口;

5、做好考勤记录,督促本部门人员执行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6、落实、检查麻醉、精神、毒性等特殊药品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7、经常检查本部门药品质量,并有记录,防止药品过期、变质。做好药品领用计划,防止药品供应断货或药品积压造成损失;

8、按照科室的管理要求,负责落实、检查各项记录的执行情况。

镇康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7.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刍议 篇七

关键词:企业,质量管理小组,以人为本,质量教育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性质和特点

QC小组(QC Circles,英文缩写QCC)活动,全称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员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1]。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能够体现现代管理以人为本的思想,调动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能为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创造效益。

QC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企业员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QC小组同企业中的行政班组、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有所不同。

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主要不同点:

(1)组织原则不同。行政班组一般是企业根据专业分工与协作的要求,按照效率原则,自上由下地建立的,是基层的行政组织;QC小组通常是根据活动课题涉及的范围,按照兴趣或感情的原则,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带有非正式组织的特性。

(2)活动目的不同。行政班组活动的目的是组织职工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与技术经济指标;而QC小组则是以提高人的素质,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开展活动的小组。

(3)活动方式不同。行政班组的日常活动,通常是在本班组内进行的;而QC小组可以在行政班组内组织,也可以是跨班组、甚至是跨部门、跨车间组织起来的多种组织形式,以便开展活动。QC小组与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也有所不同。虽然有的QC小组也是一种“三结合”的搞技术革新的组织,但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侧重于专业技术进行攻关;而QC小组不仅活动的选题要比技术革新小组广泛得多,而且在活动中强调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活动程序的科学化。

从QC小组活动的实践来看,QC小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明显的自主性。QC小组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基础,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

(2)广泛的群众性。QC小组是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不仅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更注重吸引在生产、服务工作第一线的操作人员参加。广大职工群众在QC小组活动中学技术、学管理,群策群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高度的民主性。这不仅是指QC小组的组长可以是民主推选的,可以由QC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课题小组长,以发现和培养管理人才;同时还指在QC小组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间是平等的,不分职位与技术等级高低,高度发扬民主,各抒已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以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4)严密的科学性。QC小组在活动中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坚持用数据说明事实,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凭“想当然”或个人经验。

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QC小组活动虎头蛇尾。有的企业刚开始推行时热火朝天,一哄而起,形成过一定的气候,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后来逐渐沉寂。

(2)一些QC小组活动走过场,产生了“假、冒、伪、劣”。

(3)一些团体对QC小组活动成果由“评价”变成“搞创收”,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和QC小组活动成果水平。

(4)一些QC小组成员综合素质不高,不能熟练应用QC小组活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5)没有建立QC小组活动激励机制,对QC活动优秀成果没有奖励。

企业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措施

1 领导要重视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在企业中,企业的决策层(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是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和QC小组活动的关键,“TQC就是头QC”。有企业的领导参与、支持,许多问题,如:激励政策、奖励制度、QC小组活动的时间、活动资金和活动计划等问题才能实实在在得到解决。事实上,很多成功开展QC小组活动的企业,都是决策层的领导亲身参与QC小组活动、亲手写成果报告、发表成果,身体力行地对QC小组活动给予大力支持,才推动了企业QC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优秀成果。同时,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参与QC小组活动也是提高QC成果率的重要因素。参与活动决不只是起领导作用,而应该是在其中起模范和带头作用,亲自参与其中部分或全部活动,监督各项工作的落实,保证各项活动按计划实施与开展。如果企业的决策层(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和中层管理干部不重视、不参与QC小组活动,必然影响QC小组活动的开展和活动的质量,影响企业员工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2 提高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的素质,发挥企业领导和专家的作用

企业中专门从事QC小组活动的推进部门和推进人员的作用,对QC小组活动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推进部门要给决策层起参谋、建议作用,要灌输、引导和说服决策者赞同自己的观点和谋划,争取他们的支持;其次,要将上级的要求、意图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措施,组织并规范员工参加活动,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再次,对员工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QC小组活动知识教育,培训骨干人员。对具体的QC小组,特别是以生产现场工人为主体的QC小组,要进行灵活具体的指导、检查、督促,帮助他们对活动过程进行认真总结,使过程得到完善、充实和提高。对确有成效的QC小组,要通过奖励、评优等形式激发QC小组人员的成就感和积极性。事实上,许多企业生产现场的QC小组,没有精力和能力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提炼和升华,只有依靠企业推进部门和推进者。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经过了QC小组活动导入的初期阶段之后,对QC小组组织形式和成员素质的要求也更高。要根据每个课题的需要,选择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小组,组成高效、实干的团队,必要时可以指定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参与或指导QC小组开展活动。

QC小组活动的宗旨、性质和特点都注定了它是群众性的活动,也注重了每个QC小组要有领导者和技术专家在其中起策划、带头和骨干作用,使自发组织的团体能有效工作、按计划实施。一个优秀的QC小组,在开展活动和成果总结时,必然有领导者和专家起带动作用,他们不仅热衷于QC小组活动,同时经过了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掌握了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灵活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实际中的各种问题。无论是现场型的“小、实、活、新”QC成果或者是“短、平、快”的攻关项目,都凝结领导者和专家的智慧和劳动。

3 转换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角色,创新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模式

很多企业相当长的时间内,QC小组活动在组织业务的夹缝当中生存,既没有时间又得不到领导实质性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QC小组活动的实效性遭到怀疑,这就需要QC小组成员站在组织经营者的角度上进行改善活动。要拓宽课题的范围,不拘泥于自选课题模式,组织高层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质量方针和业务需要多下一些指令性的课题。基层领导要充分重视QC小组推进活动,跟踪和推进小组的活动,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转换QC小组活动角色,创新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模式,将QC小组活动与企业的整体运营紧密结合起来,QC小组活动要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开展。

导入QC小组活动的基本思想,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使全体员工感到有方向性,并将其作为重大的精神支柱。QC小组活动是一种积聚众人智慧的集体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凝聚力,精髓就是QC小组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实践经验证明,无论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必须有自己的基本思想。一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二是以人为本,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三是创造良好的质量文化,形成所有员工在企业的各个生产工作环节关心质量的意识和氛围。

4 组建高效实干的活动团队,建立以人为本的活动推进体系

QC小组活动不是靠哪一个人或几个人可以完成的,特别是项目较为复杂、程序和内容较多的工作,需要全体小组人员的共同努力,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和论证才能完成。因此,各QC小组人员参与意识和理论水平决定着QC小组活动质量和成果率。培养一大批有热情、有理论水平的QC小组活动骨干人员就显得很重要。只有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质量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QC小组活动基本技能、积极投身于QC小组活动,才能保证QC小组活动顺利开展。建立表彰激励制度能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士气,让员工感觉到自己的活动成果能得到组织领导的认同,员工就会感到有成就感,就会自觉地、自主地开展QC小组活动。

必须建立评价QC小组活动的机制。对于QC小组活动必须进行评价与考核。主管领导应该经常组织进行QC小组活动的检查和指导,并且要求QC小组的每次活动都有记录。

作为企业内QC小组活动推进部门,应引导QC小组活动向更为人性化的方面发展。比如,重视个人提案,挖掘员工潜力,凝聚员工智慧,为员工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在开展QC小组活动时,领导应多鼓励,多表扬,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现在许多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主要原因是激励政策不到位。因此,企业要建立质量奖励机制,执行质量奖励制度,落实质量奖励政策,积极兑现QC小组活动成果奖励。要持续有效地推进QC小组活动,企业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转变观念,谋求创新,建立以人为本的推进体系。

5 开展持续不断的质量教育,保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开展

质量教育是QC小组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决定着QC小组人员对QC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员工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与QC活动技能的学习,决定着QC小组人员对各项专业技能和提高工作质量的方式与技巧。因此,不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和技术业务水平,保证QC小组活动的各项具体计划、对策得到切实落实是质量教育的首要和艰巨的任务。只有把质量教育工作作好,系统地培训一大批QC小组活动领导者和骨干人员,QC小组活动才会形成气候。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技术研究、咨询诊断、专题讲座、论文发表、知识竞赛、QC成果发表和出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把质量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政策、法规宣贯到每个小组成员,让QC小组成员运用先进的工具、科学管理方法开展活动。通过发现问题、落实措施并解决问题,确保各项QC活动取得实效。

6 建立质量管理活动管理制度,规范质量管理活动

企业要及时建立质量管理小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奖励办法,对QC小组活动过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指导、监督和奖励,这是保证QC小组活动正常开展、调动员工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企业生产、管理和各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十分有效的措施。QC小组活动只有纳入企业的规章制度,奖励政策又能及时兑现,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QC小组活动均能正常、健康开展。如果不能把QC小组活动的要求、方法和奖励政策落到实处,员工的积极性就不可能调动起来,QC小组活动就不可能取得实效,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就得不到保证和提高。在执行质量管理小组管理制度和规范QC小组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QC小组活动中PDCA循环和闭环管理的基本原则、要求开展活动,保证QC小组活动符合持续改进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方面质量问题的宗旨和目的。

参考文献

8.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职责 篇八

医疗诊断组:邹佳霖、马端兰 王雪梅、赵忠 曹静 于诗香、马琳琳 张启波 曲雪凌 韩冰 庹菁菁、王芬、黄海生、宋海波、尹贻梅

护理组成员:庞丽君、于萨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严格遵守《超声科质量管理制度》

2、负责超声检查病人的安全监督管理

3、负责日常工作的质量监督管理,统计记录有关的量化指标。

4、负责超声检查及超声质量控制。

5、负责超声报告单的质量控制。

6、负责超声档案的定期抽查、审核、质量评价。

7、负责超声申请单的质量审核。

8、负责超声室的行风监督。

超声科医疗诊断组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超声科诊断制度》

2、负责主持日常集体会诊并负责记录。

3、负责超声报告单的审核,审核修改后终稿打印。

4、负责超声科资料的的保管。

5、严格遵守《超声科值班制度》,负责夜班的安全保卫工作、注意防火、防盗。

6、负责急诊患者检查,并及时出具结果。

7、严格遵守《超声科病例随访制度》,负责有关病例的病理、手术或临床资料随访并进行记录。

8、负责选取有关重要或疑难病理进行病例讨论。

超声科护理组职责

1、严格遵守《超声科病人预约登记制度》、《超声科档案管理制度》、《超声检查制度》。上班期间接诊台不能离人。

2、负责超声病人的预约、划价、价格审核,微机登录、候诊区巡视。

3、负责引导急诊、老弱病人近检查室。

4、负责宣传有关的超声检查诊断常识,接受患者有关的咨询。

5、负责病人在超声科候诊病情变化。

6、检查时病人出现紧急情况,负责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9.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职责 篇九

一、组织结构:

组长:龚全业、胡国峰

小组秘书(科住院):俊梅

组员:刘冬、孟宪坤

二、分工职责:

1.组长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监控;

2.小组秘书(科住院)负责单病种的具体实施、资料的收集、总结及改进;负责医院监控小组的检查工作;

3.组员负责单病种的病例实施、发现问题及时向组长、小组秘书反应;

4.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会议,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10.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职责 篇十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QC小组活动组织的经验, 以本公司为例, 就建筑企业如何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谈一些个人见解。

一、新形势下对Q C小组活动的定位

建筑企业面对如今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 面对国资委或上级单位越来越高的考核要求, 唯有开源节流, 加强管理, 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QC小组活动是企业管理中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充分合理利用这一手段, 可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1、小组能够通过PDCA循环, 提高产品质量, 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一个企业要想有持久的生命力就要重视质量。实践证明戴明环 (PDCA环) 在质量管理上的运用是成功的。对工程建设项目来说, PDCA存在于项目建设的每一个阶段, 应用好戴明环, 并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 对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2、能够增强员工素质,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人为因素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难题, 如何消除人为质量事故, 增强员工的责任心, 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QC小组正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指导思想, 以学习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提升产品质量的组织。

3、QC小组是企业降本节支, 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任何脱离了效益的企业都是无法生存的。QC小组能在生产中发现问题, 并通过自主形式加以改进, 从而破解难题, 降低消耗, 提高效率, 增加了经济效益。

二、如何提高员工开展Q C活动的积极性

既然QC小组活动能为企业带来活力, 产生效益, 那么如何提高员工参加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就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前些年, 公司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每年注册的小组数量保持在10个左右, 年均成果数量8个, 为企业创造的效益也不是很明显。近几年来, 我们修订了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管理办法, 明确了开展活动的流程, 而且将是否开展QC小组活动纳入考核体系, 对开展活动并取得成效的小组实施奖励,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1、将小组活动纳入考核体系。

公司在制定考核标准时, 采纳了企管人员的意见, 对项目部和船舶的考核指标中增加了QC小组活动的指标, 并将其作为加分的项目, 凡开展小组活动并取得成果的小组所在的项目部或船舶给予加分, 成果获奖的, 根据获奖级别进一步加分。

2、对获奖的小组给予奖励。

奖励分为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 对获奖的小组成员在培训、职务晋级方面给予优先权, 同时根据成果获奖的级别给予小组物质奖励。去年公司用于QC成果小组成员奖励和推进者的奖励资金超过10万元。

通过以上两项直接措施, 直接刺激了一线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去年在QC小组活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注册的小组数量达到空前的36个, 总结成果28篇, 其中有16篇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励, 为公司创造了8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三、深入开展Q C活动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 建筑企业如何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 让小组活动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本人总结多年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 总结有以下的对策:

1、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开展活动的前提条件。

有的企业领导质量观念陈旧, 对QC小组缺乏认识, 对其活动不重视, 甚至害怕增加成本拒绝培训小组成员。从而导致小组活动积极性不高。有的企业编写发表虚假成果, 严重背离了活动的宗旨, 使广大员工对小组失去了兴趣。

作为企业领导, 对这项工作要高度重视, 热情支持, 积极引导。首先应该对QC小组活动表明正确的态度, 重视小组活动, 全力支持小组的活动, 才能使员工有信心开展小组活动。同时领导还要在企业中创造积极开展小组活动的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和引导, 吸引员工自愿加入。

2、经常性开展培训。

要十分重视培养QC小组活动骨干的工作, 企业的主管部门要善于发现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质量意识较强、热心于不断改进质量的积极分子, 有意识对他们培养教育, 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 培养其创新思维。而且对于取得优秀成果的成员, 将培训作为一种激励, 或者提供外出发表成果的机会, 使其与时俱进学习一些新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 进一步提高小组成员的素质。

3、加强对成果的应用。

广大一线员工通过QC小组活动的形式, 形成的成果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对企业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我们要加强对成果的应用, 将成果中的各项巩固措施固化下来, 形成企业的操作规程、管理流程或制度, 并在后续的活动中持续改进, 必将对企业产生更长远的影响。强化成果的应用也是使小组活动成果贡献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4、健全激励机制, 纳入考核体系。

当广大一线员工出于自愿, 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加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并取得成果后, 如何使这一奋发向上的热情得以保持, 并持续活动下去, 同时也吸引更多员工参加QC小组活动, 我们就必须采取激励手段。从精神或物质层面进行奖励, 并将奖励措施形成制度。同时在公司的考核体系中明确参与小组活动并取得成果的小组所在集体, 在考核中取得加分。通过这些激励措施, 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公司的效益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实现公司和员工双赢的和谐局面。

5、加强对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组织领导。

企业要对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周密部署、统筹安排, 确保Q C小组活动持续健康开展。因此企业要设置专职的质量管理推进工作人员, 各部门、基层、项目部等都要相应设置兼职推进者, 层层落实质量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11.儿科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及职责 篇十一

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做到切实对护理质量进行监督,建立科学的护理质量考评机制,从而使护理质量能够持续改进。全面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特成立儿科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组织。

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组成

组成:董翠英 副组成:张俊

组员:董秀玉、潘春花、虞丽萍、覃泳丽

二、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分工

组成:董翠英:主管护师、负责全科护理质量质控管理工作。

副组长:张俊:护士,协助组长做好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组员:董秀玉:护士,负责医院感染监控,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

潘春花:护士,负责分级护理、基础护理质量监控。

虞丽萍:护士,负责急救药品、物品、技术操作质量监控。

覃泳丽:护士,负责病区管理质量监控。

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程序,认真学习并掌握护理质量控制标准。2.每位质控员对分管的监控点每半月进行监控1次,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

3.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召开护理质量反馈会,并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护理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

4.质控组长负责监督全面质量检查与考评工作,并提出工作建议与意见。

钟山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12.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篇十二

复合管厂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

组长:张跃勤

副组长:孙广太李芳磊

成员:朱亮李保贵段金玲张建军李保富

周海红李振义王国平魏海平

责任划分:

组长:对全厂安全管理负监管责任;

副组长:对全厂安全管理负组织实施责任;

朱亮:在安全业务上向组长、副组长及公司安保科负责,对车间安全负督促、检查、落实、反馈责任; 李保贵:协助组长、副组长及安检员搞好安全“双基”建设

及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对本班安全管理负直接落实责任;

其他成员:对本班组及岗位安全负主要管理责任,落实各项

安全工作安排。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3.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职责 篇十三

1 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质量改进, 通过正确运用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 达到解决问题、发现人才、取得成果的目的。成果的取得基于活动过程的方法得当、参与人员的智慧发挥、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活动原则的始终贯彻。

1.1 专业技术是依托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其专业范围, 问题的解决办法需要专业技术支持。离开专业背景和专业技术,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将成为空中楼阁。

1.2 依据事实是根本

活动每一个步骤的来龙去脉, 每一个结论的正确得出, 都要用证据来说明, 都必须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的前提下。

1.3 遵循程序是基础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10个步骤, 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PDCA循环法则的具体化, 坚持遵循程序开展活动, 既能够使活动过程易于操作, 又能使活动成果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1.4 运用工具是灵魂

数据的整理分析需要统计技术, 妥当运用统计工具是保证统计结果正确的关键。因此, 工具的合理运用是开展活动的精髓, 运用正确的工具是开展活动的灵魂。

1.5 全体参与是保障

在个人自愿参加而组建的小组内, 全体成员相互启发, 碰撞火花, 共同研究, 协力解决, 集体智慧得到凝聚, 群众力量汇集一起, 有力促进了小组活动开展的成效。

2 成果整理的基本要求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以图表表达为主, 以文字说明为辅。图表大都表示的是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 文字多数叙述的是活动背景和活动过程。

2.1 题目拟定要规范

用改观词、对象句、特征语3部分表示。改观词是努力的方向, 对象句是课题的取向, 特征语是目标的指向。特征语要尽可能用能够量化的词。

2.2 活动步骤要正确

自选性和指导性课题的10个步骤是选择课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确定要因、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制定巩固措施、总结及今后打算;指令性课题不需要“现状调查”, 而是在“设定目标”之后增加了“目标可行性分析”这一独立步骤, 同样也是10个步骤。步骤不能省略, 顺序不能改变, 内容不能乱串。

2.3 逻辑关系要清楚

遵循活动流程, 关系不能混乱, 前后步骤之间要通过承上启下句联络, 相关步骤之间要前后呼应。通过文字、图表反映出的时间顺序、流程秩序、管理程序、技术联系、因果关系等不能颠倒。时间安排包括调查期、分析期、实施期、效果累积期、巩固期等, 相关步骤的时间脉络要分别与之对应。

2.4 语言把握要准确

语言要简练, 尽可能压缩铺垫, 直入主题, 少用修饰词, 避免用长句, 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和专业性强的术语, 不夸大其辞也不过于谦虚。

2.5 图表编制要规范

准确绘制图表, 且要有名称、编号、制表或制图人、编制日期。表名在上, 图名在下, 图的编号、表的编号分别从1开始各自连续编号。

2.6 版面编排要合理

图表与对应的文字说明要密切连贯, 排布紧凑。图表大小既要满足自身看得清楚的要求, 又要做到整体协调。

2.7 两版表述要一致

Word版要反映全貌, PPT版要详略得当, 两版同一内容要表述一致。

3 分步骤整理的方法

结合成果展示需要表达出问题清楚、要因准确、对策合理、目标实现、程序规范、逻辑清晰的基本要求, 逐步骤阐述整理的核心内容和表现方法。

3.1 课题简介

课题简介是引子, 主要介绍课题背景, 说明课题活动对象的时间与空间。编写手法要直截了当。

(1) 简略介绍总体概况。精心挑选与课题相关的内容, 用以说明成果依附的载体, 表明成果的真实性。文字尽可能少, 可用图像等形式形象展示总体情况。

(2) 详细描述课题情况。介绍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本情况, 目的是要说清楚课题需要改进对象的特征、内涵、体量及其与关联体的密切程度。尽可能用一些数据、图、表来说话。

(3) 概要说明特殊知识。大家普遍不熟悉的知识点, 要用通俗化的语言简要介绍。

3.2 小组概况

编写小组概况的目的是为了展示活动的规范性、体现小组的群众性。常用表格表示。

(1) 基本内容要全面。必须有课题名称、小组名称、小组成立时间、小组注册号、课题注册号、课题类型、人均受教育时间、活动时间、出勤率、成员基本情况等内容。如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业绩, 也可简要说明。课题类型不能叫做“小组类型”, 课题类型表述不能笼统写成“问题解决型”, 而应具体到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之一。

(2) 成员信息要有用。一般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企业职务、组内分工等。人数不宜过多, 一般控制在3~9人, 且应该均是切实、直接参与活动的人员。分工有组长、组员、联络员即可, 不能把程序分解到人头, 因为每一个程序活动结果都有集体智慧。企业职务用来说明成员的来源, 有“三结合”要求的现场型、攻关型等课题类型, 应能反映出有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

3.3 选择课题

课题的选择要重点提炼出选题理由, 既要说明所选定的课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也要证明这个问题目前尚且存在的差距所在。

(1) 理由要可信。考虑选题理由的出发点是“两有”原则, 即有要求、有差距, 且二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要求”可从合同要求、业主要求、规范要求、上级要求、自身要求等方面选1~2个突出的即可, 如为2个要求, 相互之间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做到差异明显, 能用数据说话更好;“差距”就是尚未达到要求的距离, 包括自身问题、客观难度等, 一般要运用工具来证明差距的存在, 如果用直方图来证明差距时, 其调查的内容应是现状调查的上一层次, 两者不能混淆。存在的差距要与课题名称所涉及的问题相对应。

(2) 理由要直观。先用一句话概括, 再来展开陈述, 避免大段文字体现不出重点内容。表示几个理由之间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关系时, 用图示的方式会更加直观明了, 传递信息的效果会更好。

3.4 现状调查

自选性课题和指导性课题必须先进行现状调查, 然后才能设定目标;指令性课题勿需做现状调查, 直接设定目标。

现状调查的任务一是摸清现状, 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为原因分析提供靶子;二是对设定的目标进行依据分析, 使目标的设定顺理成章。问题即陈述选题理由时所发现的差距, 症结就是致使这一差距存在的关键点。差距的表现要素有很多方面, 找到症结就是抓住重点。

(1) 分析差距的表现要素。进行现状调查时, 先要用分层法准确分析出差距的各方面表现要素。所分析出的表现要素要全面, 不得有遗漏, 数量控制在3~8个, 这些表现要素之间应是并列关系, 不得重复、交叉或有因果关系。注意表现要素是差距的不同表现形式, 不能把造成差距的原因分析进来。

(2) 确定调查的样本。开展现状调查, 必须明确需要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样本, 取样数量不得少于50个, 并要有调查时间和样本数据支持。

(3) 确定表现要素的排序。用调查表和直方图等统计工具, 直观表示出各个表现要素的排列顺序。

(4) 指出造成差距的症结。表现要素中关键的少数即问题的症结。要用文字说明问题的症结是哪几个表现要素, 症结数量控制在1~2个。超过2个可能是分层有问题, 或者是数据收集有问题。

(5) 为即将设定的目标提供依据。目标设定依据分析要从一必须、二曾经、三可能3方面来展开。“必须”即合同要求、业主要求、规范要求、上级要求、自身要求等至少一个必须满足;“曾经”即自身或同行业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好水平, 如是自身曾达到要有调查表, 如是同行先进水平要有可信赖的数据支持;“可能”即通过自身努力, 可以测算出的、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数值。

3.5 设定目标

这里的目标是整个课题的目标。确定出课题目标就是指明了课题活动的方向。目标要切实可行, 要经得起对比, 经得住推敲, 不能太低, 也不能太高。

(1) 课题目标必须与课题名称相呼应。所设定的目标要与课题名称中特征语表示的意思相一致。

(2) 目标一定要量化且可测量。能够测量的目标值对比性强, 可信度高, 符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要用数据说话的精神实质。

(3) 目标设定一个最佳。一个目标可以使活动的路线清晰, 便于小组成员集中精力完成任务。如果考虑的第二个目标是第一个目标实现后自然能够达到的, 就不要做为目标, 可把其放在效果检查中表述为带来的效益。

(4) 目标要有挑战性。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不仅体现出小组活动的高起点, 也能够增加活动成果的价值。但挑战性的目标也不能太高, 过高的目标实现起来困难, 可信度也大打折扣。

3.6 目标可行性分析

自选性课题和指导性课题不需要做可行性分析, 指令性课题则应在设定目标后进行可行性分析, 分析手法类似于现状调查[3], 但应先进行可行性分析, 后进行问题症结分析, 并且设为2个小标题。

(1) 可行性分析。要从客观可行和主观可行2方面来进行分析。客观可行包括上级支持、自身优势等;主观可行可通过现行标准数据、自身最好成绩、同行最高水平等证实性材料来说明。

(2) 问题症结分析。同样是先分析出问题的并列表现要素, 再确定调查的样本, 然后用工具确定表现要素的排序, 最后指明造成问题的症结, 使下一步的原因分析有的放矢。

3.7 分析原因

一定要针对现状调查所确定的问题的症结来分析原因。针对单一症结, 可用因果图、树图进行原因分析, 因果图展开一般不超过4层, 树图展开层次可不受限制;针对两个症结, 必须用关联图进行原因分析。分析原因要从人、机、料、法、环、测6个角度进行, 且要掌握住3个步骤和5项注意。

(1) 分析原因要按照3个步骤来开展。

第一步是从6个角度分别用分层法分析出可能的基本影响因素。如“人”可从领导、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或素质、责任心等方面分析;“机”可从性能参数、新旧程度、使用效果等方面分析;“料”可从选型、技术指标、储运保管、使用效果等方面分析;“法”可从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操作参数等方面分析;“环”可从温度、湿度、照明度、清洁度、周边影响等方面分析;“测”可从验收标准、检查手段、检查方法、测量器具等方面分析。

第二步是去掉不相关的角度和不相关的基本影响因素。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无用功, 也能控制好成果篇幅。相关性拿不准的影响因素可留下来进行分析。

第三步是找到末梢因素。对相关影响因素通过问“为什么”细查原因, 一直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为止。

(2) 分析原因要把握好5方面注意事项。

第一要注意同一层次的因素是并列关系。用分层法展示问题的全貌, 同一层次不能交叉、重复, 不能有因果关系。

第二要注意上下层次的因素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要成立, 且不能因果颠倒。上下之间如果“因为……所以……”关系成立, 即说明因果关系成立, 记住“所以”是上一级, “因为”是下一级。

第三要注意分析下一步原因时的角度不能变化。比如分析机械因素时, 一直要站在机械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原因, 不能把一切原因归结到人的因素。

第四要注意原因分析应彻底, 直至能够采取对策。问“为什么”时, 答案在本角度范围内, 可以继续分析, 如果答案超出了本角度范围, 说明已经分析到了末梢因素。

第五要注意所有层次原因的叙述角度, 都应该是不满足要求。因为原因分析的指向是问题症结的表现要素, 只有不满足要求才是造成问题的原因。

3.8 确定要因

确定要因是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 要用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某一个末梢因素是否属于要因, 因此是篇幅占成果比例最大的部分。

(1) 确定要因的三个环节。要经过收集末梢因素、剔除不可抗拒因素、逐一确认找出要因这三个环节。

(2) 确定要因的两项工作。要完成制定要因确认计划表、按计划逐一确认并找出要因这两项工作。

(3) 确定要因的三种方法。要分别采取现场测试、现场验证、现场调查三种方法。现场测试是通过直接测试、测量取得数据, 看其与标准或要求的符合程度来确定影响程度, 适用于对机械、材料、环境因素的确认;现场验证是通过采取诸如变动参数等方法开展现场试验, 从而取得数据来确定影响程度, 适用于方法类因素的确认;现场调查是先设计调查表并据此调查, 针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对照管理要求来确定影响程度, 适用于对人的因素的确认。

3.9 制定对策

制定对策经历提出对策、评价对策、制定对策表三个流程, 并要形成对策评价表和对策表两张表格。

(1) 提出对策。就是对每一个要因提出若干个对策, 一般不少于2个。每一个对策用拟定标题的方法表示出来, 可以直接是要因相反意思的表述, 也可以是更加具体的方案名称。

(2) 评价对策。就是对每一个要因的各种对策进行综合评价, 比较选出最优的对策。可从对策的有效性、可实施性、经济性、可靠性、时间性等5个方面展开分析, 用客观的数据或可信的依据来评价, 也可采用打分法。经过综合分析, 把确定出的最佳对策列入对策表。

(3) 制定对策表。就是按照“5W1H”要求确定实施计划。要注意对策和措施的区别:对策是宏观的, 措施是具体的;对策是一种方案, 措施是方案应该具体怎么落实;对策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表示, 措施则是对策实施的各个步骤的要点表述, 每一步骤作为一条, 用序号表示它们的先后顺序。同时要注意对策表中的目标是措施目标, 是各个措施实施后应达到的结果, 不能与课题目标混淆, 措施目标也应尽可能量化。

3.1 0 实施对策

对策实施是小组活动的重中之重, 也是成果中篇幅较多、内容较细的一部分, 要通过具体的实施过程体现出对策的有效性。

(1) 逐一实施对策。按照对策表中的每一项对策逐一展开实施, 不能混杂在一起实施。

(2) 逐条实施措施。每个对策都要按照对策表中制定的各条措施逐条实施。实施过程应具体、详细, 包括时间、地点、人员、环境、工具、费用、方法等等。尽量用图表的形式表述, 少用文字说明。

(3) 逐项验证效果。每项对策实施后均要进行效果验证, 与对策表中的每一个对策目标进行比较, 且要用数据说话。

3.1 1 检查效果

效果检查是验证活动成败的关键环节, 需在全部对策实施完成后进行。前提是要保证收集数据的效果累积期的时间段满足检查频数的要求。

(1) 检查目标实现情况。对策实施完成后, 要对实施效果进行检查, 并与所设定的课题目标进行比较。用于比较的检查项目、检查方法、统计工具等, 应与现状调查或问题症结分析时一样, 且检查的频数也应基本接近。对比后如果课题目标得到实现, 表示课题确定的任务已经完成, 可以进入总结阶段;如果未实现课题目标, 就要重新制定对策, 直至达到目标要求。

(2) 介绍带来的直接效益。能算出经济效益的要通过计算来表示, 时间限定在活动期和巩固期, 社会效益不能遗漏。计算经济效益要实事求是, 用数据表示, 有计算过程, 可信度要高;陈述社会效益, 要语言简练, 不夸大其词, 只需说明有直接关联的社会影响, 可包括诸如在安全、环保、节能、公益等方面对社会的直接贡献, 也可包括会对社会产生的间接收益的项目以及企业信誉度的提高等。

3.1 2 制定巩固措施

总结巩固措施是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所形成的有效措施可以是技术措施, 也可以是管理措施。

(1) 有效措施标准化。对活动总结出的有效措施, 可根据影响程度纳入企业管理体系文件、项目管理性文件或操作性文件等, 也可单独编制作业指导书等。所进行的标准化工作, 要通过归纳有效措施的关键内容及展示标准化文件的合法化予以证明。标准化文件的合法化要体现在有文件编号、有文件名称、有签字审批、有加盖公章、有编制日期等方面。

(2) 统计巩固期效果。除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攻关型课题外, 均应设置巩固期。在巩固期内, 要确认标准化的有效措施被正确执行, 同时要按照与效果检查一样的方法收集巩固期的数据, 且能够维持在良好的水准上。

3.1 3 总结及今后打算

为了促进小组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需要总结回顾全过程, 分享经验, 警示教训;也应提出今后打算, 承前启后, 显示活力。

(1) 提炼活动的相关收效。可以从实现课题目标过程中一并解决的相关问题, 认识到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在程序、方法、用数据说话、工具运用等管理技术的运用, 以及专业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来考虑相关收效。如要说明活动所取得的无形效果, 不能只是简单自我评价后用雷达图表示而已, 而应有数据支持, 如用考试成绩对比、出勤率对比、配合默契性测试对比等来证明各方面提高的程度。

(2) 指出下一步活动方向。明确下一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 简要说明理由, 并要拟定出课题名称。课题可以从原来的次要问题、原来考虑而未开展的活动、重新选取新的角度3方面来确定。如果下次活动未考虑, 有短期性之嫌, 课题名称不规范, 有随意性之嫌。

4 成果展示的基本策略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既没有高深的理论, 也没有高难的技术, 既不需要复杂的流程, 也不需要繁杂的工艺, 它只是现实问题“小、实、活、新”的质量改进。因此, 成果展示的基本要求是:在以书面材料为根基的前提下, 要在规定的发表时间内, 让课题相关专业技术的外行人既要听明白也要信服。

(1) 书面材料要丰富。成果报告是成果展示的核心文件, 是成果水平的重要体现, 要在保证专业技术准确无误的情况下, 按照本文的分步骤整理方法做到精益求精;效益证明、有效措施标准化文件、小组活动记录等书面材料要内容详实、记录准确、手续齐全、原始性强、可信度高。

(2) 幻灯制作要活泼。幻灯演示是面对面交流的主要手段, 要在表现成果报告精华内容的基础上, 按照PPT制作要点做到色彩协调、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引人入胜。

(3) 发表形式要新颖。可结合课题自身特点、企业人才情况等选用一人、二人或多人发表, 也可采取短剧、小品等形式。一人发表要避免拘泥呆板, 声调上需抑扬顿挫, 肢体上有活力表现, 语言上可采取有问有答、制造悬念、合辙押韵、对仗工整等技巧, 同时可配合幻灯动画调节气氛。

(4) 语言表述要精炼。使用普通话, 注重口语化, 幻灯片上的文字要经过反复推敲, 力争做到语句凝练, 但也不能死记硬背。只要把课题涉及的技术、方法、流程、工具烂熟于心, 就能保持语言流畅。步骤之间要有起承转合的句子表述, 图表的解释说明要抓住重点, 要因确认和对策实施要把握关键。

(5) 仪表形态要大方。注意着装的适体性、整体性和适度性, 发表时要面向听众, 适当运用肢体语言, 举止要大方, 表情要自然。

5 结语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的取得需要方法的合理和程序的正确, 小组活动成果的展示要靠整理思路的清晰和表现内容的丰富。

(1) 基础工作要把握好可信度。选题理由要遵循有要求、有差距的原则, 自选课题要按照一必须、二曾经、三可能做依据说明, 指令性课题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可行性。

(2) 逻辑关系要注意好内在性。各步骤间的逻辑关系要通过时间、层次、条理、呼应等内在联系予以体现, 尤其是原因分析应把握好因果关系成立等五方面的注意事项。

(3) 关键内容要说明产生过程。要因确认要有计划, 对策选取要经过评价。

(4) 核心步骤要交待详细具体。详细的要因确认过程能使人对所确认的要因信服, 具体的对策实施过程可看出对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卓慧.标杆引领扎实推进开拓创新[J].中国质量, 2013 (11) :21-23.

[2]李长坤.调动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积极性的举措[J].科技资讯, 2014 (10) :137.

上一篇:梦想与现实大学生中国梦心得体会下一篇:用地规模申请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