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课件(精选7篇)
1.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课件 篇一
息烽县三田小学教师课堂大练兵活动
公开课教案
年级:一年级 学科:数学
课的内容:认识图形 任课教师:王敬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辨认实物,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体会比较,分内等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形”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体会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教学难点:
分清长、正方体,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长的像这样的东西呀?(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学生:“见过”。那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让孩子们自由的说说,说错也不要紧。很好有的小朋友都能叫得出它们的名字了看来你们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都教过你们了。这节课我们再来继续“认识物体”和他们做朋友了解它们和他们玩。好吗?课件出示课题“认识物体
(一)”。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1.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课件情景图,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搭积木玩。玩完后,我们应该将积木整理好下次再玩,你能帮他们整理一下吗? 2.同桌讨论,怎样才能将积木整理得整齐一些? 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重点交流按形状分类整理的方法。
假如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在一起,圆柱和球分在一起,要先肯定是对的,然后再引导可以细分。
4.看一看,摸一摸。
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在这基础上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学各形体的名称。
学生说出教师所画的图形,感知认识。
小朋友分得真好,下面请大家看仔细,老师要将其中的一类画下来,瞧一瞧老师画的是什么图形。
(1)由老师拿出形体,学生说出名称。(2)可以由老师说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形体。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1.“想想做做”第1题。
(1)说说各个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这种形状?(2)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联系生活中的物体加深对不同形体的认识,并通过举出实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3)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东西。2.“想想做做”第2题。
(1)仔细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填一填,然后交流。(2)图里的物体可以分成几类。3.“想想做做”第3题。
第(1)题,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第(2)题,只要求口答,不必进行书面回答。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今天这节课,你又交到了哪些好朋友?你都认识他们的样子吗?
2.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课件 篇二
我校一直着力于打造简约、高效、自主的数学课堂, 鼓励数学老师们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思想的形成.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 我尝试“放手”, 将课堂还给学生, 真正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一课, 通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引导组织学生学习百分数时, 跳出了教材、课堂这个狭小的空间, 发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如商标中、新闻联播中介绍的百分数) , 关注在课堂学习中新生成的百分数, 使“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
这节课中, 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生成中研究探索数学知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我尝试用心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生成“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样一系列问题, 为学生的探索发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从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到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通过让学生调查寻找的丰富教材, 组织学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讨论, 提升了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描述及评析】
一、我的课堂我做主, 学习内容我来定
在上这节课之前, 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准备: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可以摘抄, 也可以拍照或将实物带来.
于是, 课堂伊始, 我就提问:“你在生活中找到百分数了吗? ”
生:“我在餐巾纸的包装袋上找到了百分数, 100%纯木浆. ”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了百分数, 100%纯牛奶. ”
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百分数, 85%山羊绒. ”
……
师:“百分数好找吗? 为什么那么好找? ”
生:“因为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见到百分数. ”
师:“这就说明大家都非常喜欢使用百分数.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话题值得我们研究吗? 除了这个问题, 你还能想到哪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
小组讨论中列举出本节课学生期望研究的问题: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的用处、优势,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案例评析:课堂伊始, 我就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关于百分数, 你想知道什么? 想研究哪些问题? 学生在小组中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 畅所欲言, 学习积极性相当浓厚. 在全班汇报的过程中, 我根据学生的汇报, 着重引导出几个重要的问题:如百分数的意义、用途、好处、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等板书在黑板上, 极大力度地发散学生的思维, 这样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感觉在老师和大家讨论我提出的问题. 一节灵动的课, 如果光有老师不停地讲学, 那绝对是不完美的, 因为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剥夺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的权利. 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生成的资源, 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 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课堂以最真实的本色,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我的问题我分析, 学习方法由我选
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 我征求孩子们的意见, 自己制定学习方法, 逐一解决.
师:“我们通过激烈的讨论列举这几个颇为关键的、继续解决的问题, 那么你们是想我来逐一告诉你们, 还是想自己研究呢? ”
生:“当然想自己研究! ”
师:“好, 那我们就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百分数的意义, 自己看书, 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结合刚才我们找到的百分数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出来. ”
生:“85%山羊绒中的百分数表示山羊绒占整件毛衣的85%. ”
生:“100%纯木浆, 如果把整袋餐巾纸看作100份, 那么里面的木浆就占100份, 说明全是木浆, 没有其他物质. ”
生:“蛋白质28%, 牛奶盒上的这个百分数指的是蛋白质占整盒牛奶的28%. ”……
出示豆奶的营养成分:蛋白质34.5%, 糖20.5%, 脂肪10.67%, 矿物质28.5%, 维生素5.83%, 提问:“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很自然地利用表中的百分数去比较各种营养物质的多少.
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豆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为什么这么容易发现? ”
通过我的追问, 自然就过渡到第二个问题的研究———百分数的好处和用途.
结合刚才学生的比较结果, 我进行了小结:正是因为都把一个整体看成100份, 所以百分数非常便于比较, 人们在统计、调查、分析、比较的时候往往选择使用百分数来呈现研究结果.
师:“我这里有三袋纯度不同的牛奶:100%, 75%, 90%, 如果是你, 会选择哪种牛奶? ”
生:“我会选择纯度是100%的, 这样比较营养, 毫无添加. ”
生:“我要选纯度是90%的, 添加一点食用香料味道会更佳, 我就比较喜欢麦香味的. ”
案例评析: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我通过让学生在课前找百分数、课中交流、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文化特点.同时, 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 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生活中的百分数, 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于百分数意义的真正内化. 接下来的练习中, 通过一个开放式的提问“你有什么想说的”, 很自然地引起了学生的仔细观察, 同时应用刚掌握的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这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得出了各种物质间的大小关系. 我恰到好处地引导:“为什么这么容易发现? ”立刻过渡到学生对于百分数优点的研究上.最后的三袋纯度不同的牛奶, 正是考验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学生在牛奶纯度问题上的表达, 引来了全班学生的一阵笑声, 但恰恰是这有趣的谈话, 足以证明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是透彻的.
三、我的疑问我解决, 学习效果你来测
此时还剩最后一个问题: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我开展了小组竞赛, 比一比哪组找到的最多, 借此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各种不同点:读写方式不同;表示的意义不同;百分数的分母看成100, 分数分母不唯一;分数可以表示分率或带单位表示具体数量, 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 又叫作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便于比较, 分数则要通分;分数单位不同……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 我们找到了百分数和分数间的区别与联系, 下面就请你们读一读这两句话, 判断这些分母是100的分数都能改写成百分数吗? ”
生:“一根绳子93/100米, 用去了它的37/100. 第一个分数不能改写成百分数形式, 因为93/100有单位, 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第二个分数可以写成37%, 把一根绳子看成100份, 用去了37份. ”
生:“23/100千克相当于46/100千克的50/100. 前两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 不能改写成百分数形式, 而最后一个分数可以, 改写成50%, 表示百分率, 是数量之间的关系. ”
师:“我这里还有一些百分数:1%, 18%, 50%, 89%, 100%, 125%, 7.5%, 0.03%, 300%. 选择你喜欢的读一读, 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
生:“我最喜欢100%, 因为100%就表示全部, 非常圆满. ”
生:“我喜欢50%, 这个数和0.5, 1/2一样, 也能表示一半. ”
生:“我喜欢300%, 这个数是100%的3倍, 比1还要大, 说明超额完成任务. ”
生:“125%也比100%多, 比1要大. ”
生:“我喜欢0.03%, 因为这个百分数中还有小数, 很有意思.”
师追问:“那你们觉得0.03%这个数大还是小? ”
生:“很小, 因为如果把总数看成100份的话, 才占0.03份, 太少了. ”
案例评析:数学练习的价值, 不仅在于巩固知识, 反馈信息, 更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形成技能, 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拥有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能够自主探索和创新, 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 通过最后的几道练习, 能够很好测试出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特别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百分数这个设计, 在测量对百分数意义理解的同时, 也打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激发他们自主联系实际, 思考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为后续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案例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 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 更需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 实现自我, 完善自我. 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把催生数学思想看成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把学生的自我发展当作教学的至尊追求.
“百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 特别是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实际应用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这节概念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对于百分数,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并不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放手”一点, 给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机会、空间和余地, 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 从学会到会学, 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自我调控, 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 享受自主的权利和快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其实教师只需要在关键时给予点拨、评价, 在课堂中, 教师扮演的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的角色.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如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可使学生学会多种思考方法;通过解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耐心细致、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特别是那些需要经过周密思考, 反复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摘要:“百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 特别是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实际应用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这节概念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对于百分数,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并不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放手”一点,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生成“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样一系列问题, 为学生的探索发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放手”, 给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机会、空间和余地, 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 从学会到会学, 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自我调控, 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 享受自主的权利和快乐.
关键词:放手,自主探究,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史宁中.教育与数学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课件 篇三
1.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2.三角板上共有( )个角,只有一个( )角,其余的两个角都比它( )。
3.长方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4.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 )条线,就画成一个角。每个角都有( )个顶点,( )条边。
5.一个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上有( )个直角,一个长方体共有( )个直角。
二、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是角的在( )里画“√”,不是的在( )里画“×”0分)
( ) ( ) ( ) ( ) ( )
三、下面图形中哪些是直角?在直角下面的括号里画“√”。(10分)
( ) ( ) ( ) ( ) ( )
四、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住薄#?0分)
1.边越长,角越大;边越短,角越小。 ( )
2.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 )
3.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了角。 ( )
4.直角可以借助三角尺上的角来判断。 ( )
5.角的大小与开口的大小有关。 ( )
五、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16分)
六、仔细找一找,有多少个直角?(9分)
七、画一画,把下图分成4个相等的三角形。(5分)
八、画一画。(16分)
1.画一个角,并且标明各部分名称。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3.借助三角板上的角,画出比直角大的角。
4.观察下图,在方格图中画出相同大小的角。
九、分一分,把相应的序号填在适当的( )里。(10分)
(1)( )是直角;
(2)( )是比直角大的角;
(3)( )是比直角小的角。
4.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课件 篇四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P32~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活动中初步感知他们的基本特征,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3、感受生活中物体的不同形状,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及图形,能比较准确的列举生活实例。教学难点:区分正方体和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教具﹑学具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各种形状的物体。包装盒、魔方、乒乓球等
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分一分: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找不到伙伴的图形精灵,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伙伴么?请四个同学一组,来给你们带的图形精灵找朋友。(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预设:学生把牙膏盒、牛奶盒放在一起;魔方、色子放在一起;茶叶桶、易拉罐放在一起;乒乓球、弹球放在一起。原因:长的一组、方的一组、圆的一组。(学生可能不能分开圆柱和球)
3、揭示概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老师说的同时举出相应的实物)
二、认一认
1、辨识球。
1)在你的物体堆里,找到球,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圆圆的)2)你还讲过哪些物体是球的形状?(篮球、乒乓球、足球„„)
2、辨识圆柱。
出示圆柱模型,“你能找到跟老师这个图形相同的物体么?”,在学生中找几个形状不同的圆柱
模型,指出:无论高矮,胖瘦,只要是圆圆的,两头平平的,像柱子的物体都是圆柱。
3、区分球和圆柱。
圆柱和球一样也能滚动,但滚动起来又有所不同。请大家把球和圆柱放在桌子滚一滚,看看有 什么不一样。(预设:球前后左右都能滚,圆柱只能前后滚。)
结论:大球小球都淘气,不会走路只会滚。圆柱圆柱真奇怪,站着睡觉躺着玩。
▲课中操
4、感知“长方体”。
1)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和同学们说一说。
2)汇报:你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预设:长长的,有平平的面。有6个平平的面。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3)介绍特例:出示普通的长方形,和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形。
5、感知“正方体”。
1)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认识一下正方体,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你对它有什么认识?
学生汇报:正正方方,有六个面,每个面都一样。
三.摸一摸。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现在他们都藏在袋子里,我找同学上来闭上眼摸摸看,你能摸出他是谁么?
四、记忆想象: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图形的样子,你们在脑子里想一想这是什么图形? 1:有一种图形正正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都一样.2:有一种图形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它特别淘气,不论怎么放它都会滚动.3:有一种图形,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它不是每个面都一样,但是相对的两个面一样.4:有一种图形.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圆的平面,站的很稳, 躺着能滚.五:找一找
5.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课件 篇五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像、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经历立体图形的探索过程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且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不断丰富学生对这四种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具:课件、各种实物、四种图形的题片。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实际入手,引出所学知识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们想看看是什么吗?看这是什么?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品。
2.老师知道同学们自己也从家里带来了很多这样的物品,就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你们想摸一摸、玩一玩吗?
要先听好老师的要求,玩的时候不能抢,不要说话,在摸一摸、玩一玩的过程中,给这些物品分分类。现在开始玩吧。(写生活动)3.分好类的小组坐好,看哪组最快。
(二)感知分类,初步认识四种图形 1.分类
谁愿意说说你们组把什么东西放在一起了?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余组员举起他说到的物品给大家看。2.认识各种图形
(1)球:你们把乒乓球、玻璃球、小皮球这一类物品分在了一起,这些物品画在纸上是 这样的。(出示图片)谁来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呀? 我们把这样形状的物品叫做球。
(2)圆柱:你们把茶叶桶、易拉罐这一类物品分在了一起,这些物品画在纸上是这样的。(出示图片)谁来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
我们把这样形状的物品叫做圆柱。
(3)正方体:你们把魔方这一类物品分在了一起,这些物品画在纸上是这样的。(出示图片)谁来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
我们把这样形状的物品叫做正方体。
(4)长方体:最后还剩下一类,各种各样的盒子,这些物品画在纸上是这样的。(出示图片)(5)比较长、正方体的异同
下面咱们来做个游戏,老师这里有两个物体,你们看是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
老师把它们摆在桌子上,请大家睁大眼睛认真观察,记住它们现在的样子,看好了吗?现在请女生闭上眼睛,男生瞪大眼睛注意看(老师同时翻动两个物体)现在请女生睁开眼睛,看这两个物体哪个动了(请女生说,男生验证)
我们为什么能看出长方体动而看不出正方体动呢?(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所以正方体无论怎样翻动,我们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四位新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一起叫出来。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4.举例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物品是这几种形状的?
(三)拓展练习
1.老师课前找了十张生活中物品的图片,看看它们是今天我们认识的哪种图形?叫出它们的名字,看看都有哪几张图片上的物品是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2.数一数,填一填
数出这四种形状各有几个,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3.拼摆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桌上现有的物品摆出你们喜欢的形状,先商量好要搭什么,再动手。组员要配合好,不要争抢。
摆完后说说你们摆的是什么图形,都用了哪些形状。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6.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课件 篇六
2012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修改的第一年,拿了新教材大致翻阅一下, 最明显的就是在内容上稍有调整,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以及例题、图示都没有大的改动。教材中三幅例图由原来的横着排放变化为竖着排放,从形式上看, 两种排放方法都是为了引入“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样?”这个问题。课前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满心以为课堂上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之后,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有序”的分法,但在实际教学时却事与愿违了。
“今天小白兔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出示气球),喜欢吗?小白兔要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怎样拿呢? ”第一个孩子就说了“左手拿3只气球, 右手拿3只气球”,为了区别于第一个孩子,其他孩子有说出了“左手拿1只气球,右手拿5只气球”“右手拿2只气球,左手拿4只气球”等分法。
从这我们不难看出,说出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的方法,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难,但孩子的回答是比较凌乱的, 只是单纯地考虑怎么把6个气球分法, 至于怎么拿才能有序地排列出所有的拿法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也是我预料之中。因此,为了全面地帮助孩子整理出6个气球的不同分法,我出示了课件中小白兔的分法:“我们看看小白兔是怎么拿的?”
生:左手拿5个气球,右手拿1个气球。
师:猜猜看小白兔之后会怎么拿?
生:左手拿4个气球,右手拿2个气球。
师:再接下来呢?
生:左手拿3个气球,右手拿3个气球。
至此,孩子应该对“如何有序”有了一定的直观感知,我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孩子自己说出6个气球的三种分法。于是我继续启发:“你觉得小白兔分得怎么样?”
生1:小白兔分得有顺序,左手是5、4、3、2、1,右手是1、2、3、4、5。
生2: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分成4和2,6可以分成3和3。
效果出来了,这两个孩子的回答体现出了我铺设“猜猜小白兔接下来会怎么分?”这个问题的效果,见证了孩子是如何学会有序思考的。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仔细数了一下,第一种分法的孩子有五六个,占到了全班总数的—,既然仍有这么多孩子没有弄懂怎么有序地分小棒,那么能否通过学生评价再次渗透呢?我继续追问:“你觉得哪位小朋友5是有顺序地分一分的?”
生:我觉得第二个小朋友分得有顺序,左边是1、2、3有顺序排的。
生:第二个小朋友分得有顺序,他的右边是5、4、3倒着排的。
师总结:这两种分法都是按照一边依次摆1根、2根、3根,另一边相对应地摆5根、4根、3根,两边合起来都是6根。
“我觉得第一个小朋友也是有顺序分的,左边是3、2、1,右边是3、4、5。”哎!先把6分成3和3,然后再“3、2、1”和“3、4、5”的排列也能算作有序的分发吗?这与本节课的“有序”不符啊!于是我纠正道:“一般来说,有顺序地分一分应该从左边摆1根开始,然后有顺序地摆出2根、3根的分法。下面再请小朋友在桌子上有顺序地摆出这三种分法……”
孩子对于6个气球的不同分法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于“有序地分一分”的理解程度到底怎样呢?从孩子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在探讨6根小棒的不同分法时,他们并不是从“有序”这个角度考虑,而是为了体现“公平”的原则, 潜意识就认为左边分3根,右边也要分3根,这和课堂上出现的声音是一致的。所以,不少学生对于6根小棒的有序分法是建立在公平之上的,它和分与合思想中的“有序”是不一样的。
面对孩子“先公平再有序”的分法该如何引导呢?课后仔细想想,觉得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尝试:
第一种方法:从“如何分才能便于记忆?”这方面去引导。教材的画面里有序地呈现了各种分法,蕴含了数的分与合是有序的结构。由此类推出摆6根小棒,每次从左边移动1根到右边,一次移动出现气球的一种分法,两种分发。引出有序地记忆6的分与合式子。
7.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课件 篇七
关键词:体验;观察;发现;操作;倾听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活用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我谈一下在教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认识物体与图形(立体图形)”的心得体会。
教学这堂课是在10月中旬,也就是学生从幼儿园踏入小学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学生还不太懂规矩,也不知道怎么配合老师,所以上这堂课,我考虑到了他们的心理特征及这节课的教学要求,设计了大量的游戏。
通过多次做游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充分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这是本课的一个特色。针对一年级学生很难认真“倾听别人讲述”的情况,在课始、课中采取鼓励的方式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课尾还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颁发小礼品,本节课从始至终都注重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较好地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的同时,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发展。
在课堂的开始,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用多媒体先出示了一个大袋子,里面有送给小朋友的礼物。袋子里的东西又蹦又跳,就是不肯出来。我故意说:“还不愿意出来呢!大家掌声欢迎一下他们吧!”学生立刻热烈鼓掌,情绪马上就调动起来了。
在考虑到有时学生会在练习题中遇到三棱锥,在给出的礼物中也出示了三棱锥,并在分礼物时提问:“好像有一个礼物和其他的东西都不一样,是哪一个?”再告知他们叫三棱锥或者三棱柱。
为了给孩子们最直观的感受,我让他们拿出了自己准备的各种立体图形,先自己摸一摸、看一看,再跟同桌说一说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在放手让学生操作过程中,我仔细巡视,发现虽然课堂显得比较吵闹,但是学生都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学生都是边摸边说,有些孩子表达不准确,我及时进行了纠正。
在汇报过程中,一年级学生很难认真倾听别的同学的讲述,我一直采取鼓励的方式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给找到各个图形重要特征的孩子颁发了小奖品。
电脑博士出示了各自图形的特征,这节课的重难点就是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圆柱与球的区别。
在圆柱与球的区分中,我提了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球是圆溜溜的,很容易滚动,那圆柱容易滚动吗?”
学生的回答产生了矛盾,有的学生说容易滚,有的学生说不容易滚,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很快说出了原因。
接下来,我选取许多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先让学生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是软的,有的学生说是硬的,还有的学生说是圆的,还有的学生说是有角的……这样,让学生在看不到的情况下通过触摸进行体验。
学生经历了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过程,他们充分体验到球会滚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的、圆柱体有平的和能滚动的两种面这些事物和图形的特征。
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物体和图形的特征,使情感体验在感悟中获得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课件】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反思10-22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设计09-20
认识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9-04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教案设计09-04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格式08-25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10-07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时梯形的认识教案-(人教版)推荐下载07-08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