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培训班

2024-10-03

中华传统文化培训班(共8篇)

1.中华传统文化培训班 篇一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与理念

贯彻新课程要求,尊重、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开设良好师生互动的课堂。在教学资料的选取,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理解生活,热爱生活,更好的融入生活,让学生深刻体会政治原来政治课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它就是在讲我们的生活,让学生乐学、易学,爱上政治课。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1、《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内容。

本框题分为三个目:(一)传统文化面面观,(二)传统文化在今天,(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别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双重作用;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本框题地位:我们今天享有的文化,是在世代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只有善于继承吸取传统中精华的东西才能更好的发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让我们看的得更远。所以如果我们不理解继承,不理解继承的意义,那也不能准备把握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可以说这一框是学好下一框和下一课的铺垫,本框对整单元甚至整个文化生活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三、学情分析

1、在“韩流”、“日潮”等外来文化的强烈攻势下,不少学生盲目崇尚外来文化,追捧外来文化,甚少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了解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通过本框的学习,从直观的赏析入手,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思辩中进一步明确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观点。

2、高二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接触了解了不少的传统文化,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这为教师引导他们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一些具体内容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3、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体验,感受中形成、归纳知识点。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

明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的道理;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以及“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的分析,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生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入手,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增强感性认识。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中形成观点,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观点、态度,并且能学以致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体现新课改学生主体地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五、教学重点、难点

文化的双重作用;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继承观。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引导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2.中华传统文化培训班 篇二

注:“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备考时, 注意把本专题知识与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

2.考生要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 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中, 从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感悟中华民族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考生要关注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 学会运用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考点指津】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规模大, 存留丰富。

(3)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其中, 我国的文学艺术,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古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②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各地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③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 即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 即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不仅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而且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历久而弥新。

(2) 中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②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辅相成, 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 无论什么时期,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 中华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7.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 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 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表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②新中国成立之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有:改革创新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主要措施) :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考点拓展:

弘扬民族精神为什么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所以, 弘扬民族精神, 就要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相互依存。民族精神只有反映时代精神, 才能使一个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时代精神只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 才能生根, 转化为催生民族向上的不竭动力。

③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 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 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并转化为我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高考回眸】

1. (2011·福建文综卷·27) “双百”人物 (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用自己的言行, 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 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 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 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凝聚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中的关键词“传承”“升华”可知,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历久弥新, A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D两项表述错误;C夸大了中华美德的作用, 表述不科学。

2. (2011·江苏政治卷·21) 历史上, 东北流行二人转, 南方流行越剧, 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如南京的白局, 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 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 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 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 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 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 渐趋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知识,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中, “南剧北唱、北戏南演, 文化市场异彩纷呈”等信息, 体现了不同地域文化各具特色以及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吸收、渐趋融合和繁荣, 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为C。

3. (2011·山东文综卷·19) 2011年, 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活动, 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 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将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向世界, 增进世界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①④正确;②表述不科学, 且与题意不符;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4. (2011·海南政治卷·15)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④说法错误。答案为C。

5. (2011·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 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 (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 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 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 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 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 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 (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 , 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 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 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 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 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 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2) 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 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解析:本题是综合考查文化生活知识的主观题。第1问, 考生可从文化对人的作用以及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等角度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 要求考生提出建议,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 妈祖文化影响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 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 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 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 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 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 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 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

【创新设计】

1.《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大风泱泱, 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 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者, 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中华文化

A.包容并蓄 B.与时俱进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2.2011年8月1日下午, 辽宁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援疆志愿者出征仪式在沈阳举行。来自全省40余所高校的125名赴新疆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 响亮提出“到西部去, 到基层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 正式开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征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①能促进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②直接提升了青年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能够快速改变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 (广东) 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4.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于4月14至16日在海南召开, 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

(1) 结合材料, 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 “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被誉为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的郭明义, 是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 他“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 把雷锋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梦想”。“30年来, 我经历了很多, 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确:一个共产党员, 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需要任何理由!”在鞍钢工作的20年里, 他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在工作中他总能顾全大局, 甚至不分分内分外, 心里始终装着集体、社会和国家, 先公后私, 公而忘私, 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公德大义。同时在工作中他总是锐意进取、孜孜不倦、与时俱进, 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请用文化生活知识, 分析宣传郭明义的事迹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参考答案:

1.D 提示:“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 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B 提示:②不符合题意, ③说法错误。

3.B 提示: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由岭南文化的形成过程可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C、D不符合题意。

4. (1)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2)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 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 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5.①“一个共产党员, 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需要任何理由”, 这充分体现了郭明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具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高贵品质。宣传郭明义的事迹, 有利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②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 同时在工作中与时俱进, 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等, 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操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宣传郭明义的事迹, 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 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④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有利于鼓舞千千万万的人们, 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

3.中华培训网的“乌托邦” 篇三

4万家企业组成的“培训怪圈”

作为中国本地最早的培训企业之一,东方华培前身—北京东方诚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于1999年成立,主要专注于企业管理咨询、内训等业务。同年6月10日,中华培训网正式上线运行。

创办东方诚信公司之前,中华培训网创始人兼CEO梁冰先生从事的最近一份工作是IBM中国区培训经理。按照梁冰自己的说法,1997年,被亚信内部纷争闹得焦头烂额的梁冰接受了IBM中国区的邀请,担任培训经理一职。之所以接受这个职位,是因为“当时IBM中国区准备对内部培训内容提供外包服务,以降低培训成本,并组建“IBM大学”对培训进行经营。然而,运作了一年之后,“这一计划被IBM美国总部驳回,要求只做内部人员培训,对于我来说,等于又回到了起点,因此决定出来。”梁冰回忆道。

出来后不久,梁冰就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东方诚信。当时全北京的培训公司还不到100家。然而受制于当时本地企业对培训需求的认知程度,第一年的生意境况还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本来是想把从跨国公司获得的培训内容和经验传授给国内的企业,希望对他们能有所帮助,但是一年下来,谈得拢的客户全是外企,包括微软、当时的康柏、朗讯等。”梁冰告诉记者。

第一年,东方诚信的营业收入大约在100万元左右。梁冰透露,对于像东方诚信这样的培训公司来说,花费主要在房租和员工工资上面,运营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当时最好的培训公司年收入已经超过上千万元。”

此前,培训公司营利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给企业介绍培训师从中间收取提成,而且提成比例相当之高:一般的培训师一天大约能够获得5千元的收入,而培训公司的提成却有1万元甚至更高。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短短5年时间,国内培训公司迅速膨胀到目前的4万家左右。目前这4万家企业形成的培训市场规模大概在400亿元左右,即每家培训公司平均收入在每年100万元左右。“营业额上千万元的可以称得上是凤毛麟角。”梁冰在依记者要求介绍目前国内领先的培训公司时,第一个说出的竟然是美国的AMI。

国内培训市场的现实情况往往是,有1~2家公司的关系再加上从外面找几个所谓的培训师就能够养活一家培训公司。“目前国内数得着的也就只有竞越顾问公司、和君创业、北大商学网等少数几家。这个市场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需要进行新一轮洗牌,但时间也不好说,可能在未来3至4年之间。”这一方面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市场还远未达到理性的程度,加上培训需求者(企业员工)和实际买单者(企业)的分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培训市场还没有形成对品牌的偏好。

另一方面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整天给别人做培训的培训公司,至今自己却跳不出“做不大”的怪圈:教人做培训的公司,自己内部却“乱七八糟”,常常是公司稍微有了一点起色,主要管理人员就开始“闹分家”,以致于市场发展至今仍然如此分散。例如早在1999年,中兴人才的营收就已经超过了2千万元,然而股东之间的矛盾最终使这家公司分崩离析。“还有一家公司,是北电当时的人力资源总监和销售经理出来做的,当时也做到了一千多万元,最后还是闹矛盾分开了。”梁不无惋惜地表示。

竞争压力下的网络化生存

2000年之后,培训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纷纷来抢夺培训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仅在北京市,目前的培训公司就有4千家之多。在相对固定的市场空间里,分食者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展开竞争。这里面有两大阵营的态势颇为引人注目:高校系统相关联的公司依托学校的资源甚至以“发文凭”为诱饵来抢占市场;政府背景的培训企业则把“政府发文”看作是一大竞争法宝。

类似中华培训网这样的纯民营企业同样需要为自己找到一条合适的生存路径,于是梁冰把着眼点放在了网络培训市场的一些基本特征上。

梁冰开始琢磨如何把公司积累的几百份教材放到网上,包括员工薪酬设计、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战略设计等类模版,然后以资源库的形式随时向会员开放,并向会员收费。“由于对价格不敏感,我们最初会员费定的是1980元/年。”

同时,行业的恶性竞争迫使梁冰及其合作伙伴开始考虑节约成本,办公地点先是从亮马大厦搬到了西苑饭店附楼,后来又搬进了华通大厦。2003年的“非典”让梁冰几个月没有营收。当年5月1日,面临雪上加霜局面的梁冰把公司搬到了位于北京西四环附近一个居民楼内的一套三室一厅里面,直到现在。

但是, “非典”也使人们重新认识了网络的价值。“‘非典’结束后,一下子加入了好多会员,简直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梁冰至今回忆起来兴奋犹存。中华培训网之所以当时出现转机,主要因为网络培训虽然不能像面对面的教育那样提供文凭和人际网络,但是由于不受人数、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加之成本低廉,能够方便地满足企业尤其是企业中低层员工的职能培训需求。

初次尝到甜头的梁冰对网络的热情被迅速地点燃起来。“会员费1980元的时候,由于人太多,我们就把价格提到了3980元,同时开通了网上管理学院,但后来发现大家还是蜂拥而入。”网上管理学院主要包括新员工培训、经理人培训、销售培训、客服培训、财务培训、人力资源培训等80门多媒体课程。

“再到后来,考虑到国内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我们决定做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就是给你一套平台,这个平台和Oracle的平台有80%的功能是一致的,里面包括多媒体课程、资源库,一起打包销售,价格也提到了5980元/年。”梁冰告诉记者,“之所以做这个方案,因为考虑到网上培训平台太贵,一套系统动辄几十、上百万元,而且里面还没有课件,这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中小企业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实际上,目前一本培训教材也要几千元,加上服务器就更不止这个价格,因此目前我国1千多万家中小企业,99%以上没有自己的培训系统。

依靠性价比的优势,目前中华培训网已经拥有1000多名会员,依此估算下来,光这一项就带来600万元的收入。“如果能有5到10万家中小企业成为会员的话,我就满足了。”梁笑着说。

目前,中华培训网另一块收入来源于给培训公司做“中介”。将网站做成一个免费的平台是梁冰的理想。中华培训网允许培训公司在上面注册、免费发布消息,也可以和中华培训网进行资源互换。至今,在上面注册的培训公司有两三千家。“他们后来主动找上来,愿意出钱把自己公司的消息排到前面,我们也就开始对这种排序进行收费。”梁冰想起了中华培训网提供的这种和“竞价排名”相类似的服务缘由。

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中华培训网在圈里的影响力更加显著起来。“登陆我们网站的都是专业人士,尤其是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层。”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培训公司开始通过中华培训网进行招生。“培训公司给我们的底价是3~4折,我们给自己会员的价格是8折优惠,因此,我们可以赚取中间的4折提成。”单凭这一项,2005年中华培训网的营收就有望达到1000万元。

融资饥渴症?

资本关注网络培训市场并非始自今日。早在2000年前后,中华学习网、华点通等企业就分别从IDG、新加坡大华银行等机构拿到了大笔的投资。但是这些企业后来的发展使得VC对中华培训网这一类的企业变得更加谨慎起来。

时间回转到2002年12月,梁冰在东方诚信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北京东方华培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正式将中华培训网作为企业中文网站名称。

当时东方华培的注册资金为10万元,然而,实际到账运作的有200多万元。梁冰为公司最大股东,其余的股东主要是当年跟他一起创业的同事。2003年,非典时期,培训公司面临严峻的考验,大批企业关门。当时几个小股东的退出给梁冰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不过“既然大家想法不一样,分手对公司也有好处,至少结构变得简单了。”随后中华培训网就只剩下两个股东。当时一个是梁冰本人,另一个是曾经在微软公司做过高级顾问的Wilson Wang。

2005年初,由于业务关系,嘉富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十分看好网络培训市场,加之梁冰拓展业务的迫切需求,双方一拍即合:嘉富诚作为中间人,帮助中华培训网找寻合适的投资人。

经过半年时间的协商,中华培训网和融勤国际攀上“亲家”,并于2005年9月9日签署合作协议。记者在对融勤国际中国区总裁孙红伟进行采访时,在融勤国际中国区的会议室里见到了一个水晶饰品,上面刻着“融勤国际和中华培训网投资合作战略协议签约纪念”等字样。当时孙红伟表示融勤国际主要是看中了中华培训网的“领导团队和未来发展空间。”

在具体的投资数量上面,孙告诉记者,约定是1700万美元,但如果发展顺利,有可能是“1800至2000万美元”。1700万美元这一数字,记者从梁冰口里得到了印证。

孙红伟当时还表示,1700万美元资金可能分三批注入。“第一笔资金250万美元已经到账,” 孙红伟说,“如果一切发展顺利,他们那边的赢利能够达到我们要求的话,第二笔资金可能在今年年末注入。从现在来看,他们的业务发展比他们承诺的还要好。”言下之意,第二笔资金的注入已经没有多大悬念。

然而记者就此向梁冰求证时,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说法。“第一笔200万美元,现在还没有到账。”梁告诉记者,“融勤国际给了我们一个时间表,当然这个时间表要跟业务挂钩。”

到底谁在说谎?

梁冰虽然可以称得上是培训方面的专家,但其资本运作方面的经验却相当匮乏。这从其谈到业务模式时的口若悬河和谈及融资时的“沉默寡言”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就可见一斑。梁冰坦陈自己对融勤国际了解并不多,“只是跟孙红伟有过业务上的接触。”

“融勤国际使用的是国外的A-E基金”,“它在江浙一带比较活跃”,“它投过华尔街英语,现在撤出了”,“它对我们非常感兴趣”—这四句话就几乎可以概括梁冰对融勤国际的全部了解。

签约之前,双方的相关法律文书均已整理完毕,“但现在就是一些数据没有保证,大家彼此扯皮比较厉害。比如我们许诺明年三到四倍的业务增长,但这完全取决于你的投入。所有这些对今后的资本到账都有挑战性。”梁低声地说,“主要是因为我们对这些方面经验不足。” 采访中间,梁冰对本刊报道的中国汽车网800万美元融资表示了极大关注(参见本刊11月28日报道),在采访行将结束之际,梁冰突然抛给记者一个问题:“博客网和中国博客网都没有盈利,为什么两家都能融到那么多钱?”

记者曾经就融勤国际的背景向一些投资界的资深人士进行咨询,但看到的反应几乎都是一脸的茫然。孙红伟曾经表示“A-E基金”是一只规模庞大的基金,但是记者翻遍华平创投提供的一份内容翔实的基金名单以及其他来源的基金目录也未能从中找到有关“A-E基金”的任何信息。

难道是融勤国际给中华培训网设了套?

变通路径

时间不等人。一边是融勤的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一边是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华培训网如何才能赶在资本大鳄进场之前摆好阵势?

按照中华培训网目前接近1亿元人民币的估值,梁冰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吸引一些个人资金注入中华培训网,“都是现金进来的,占到不超过5%的比例,不参与管理。”

眼前还有一些个人资金准备进来,“机会是不能等的。” 梁冰说,“都是一些志同道合的人,都认同这种理念。当然,考虑到未来的融资需求,现在我们不能让太多个人进来。”

目前,中华培训网有5个股东,都是个人。梁冰个人的股份比例超过了50%。

梁冰透露,中华培训网准备在年底前在全国铺开30个网点,目前已经落实近10个。为此,中华培训网还制定了一个名为“红旗飘飘”的计划:在各地选择培训公司以加盟的方式加入,中华培训网对其发展的会员给予50%的优惠。对此,梁冰显得有些无奈:“对于这些公司,今后肯定会考虑收购或者开展直营。但现在只能量入为出。”

目前中华培训网也在跟其他的投资商进行密切接触,“包括瑞士银行、IDG”等。

4.中华传统文化培训班 篇四

国学经典培训中华民族文化的正能量

国学,经历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人民的智慧凝聚出来的结晶,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学经典培训也作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在当代社会传递着永恒不变的正能量。

国学在汉代就有了此名称。但其含义却是国家的大学机构。直到民国,国学才被大力提倡,以与“西学”相区别相对立。

国学这个词语体现的是我们国家、民族的自信与自豪,不必凡事都必须以西方之学为准绳!就像荣格所说的:“中国有自己的科学,与西方科学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科学。”荣格的这一表达,是基于他对《易经》的认识与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国学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国学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国学是天地根是天长地久是天尊地卑,国学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国学是生生谓易生生不息是绵绵若存,国学是自然是客观,是伟大的规律,是永恒的真理。国学经典培训在很多人为归儒归释归道以及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等等问题纠结纷争的今天,回归到最初最基础的面貌去认识国学,有着更加清醒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国学让我们能够深刻领会到一个民族提倡文化兴国,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文化教养标识着民富的层次。国学为我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方向。

国学经典培训的是一种境界,国学经典蕴含着不同时代的人的价值观,世界观,跨越时间空间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

国学,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先进文化,不仅仅是时尚文化;也不仅仅是自然国学,不仅仅是生命国学,不仅仅是家庭国学,不仅仅是公益国学;国学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我们的国学经典培训任重而道远,是非常必要的。让国学经典走出课堂、走进百姓、走向世界,是大有可为的。

5.中华传统文化培训班 篇五

医院新员工职业素养提升培训课程从“道德、修养、品质”的角度剖析新员工入职后容易触犯的问题以及预防的措施,注重实例与情景分析,以具体情景和案例导入,并对新员工在职场中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品质进行详细的讲解,提供提升素养的方法。培训讲师:医院培训网专业讲师

培训时间:1-2天

培训地点:客户自定

培训人数:不限

医院新员工职业素养提升培训课程目录:

1.医院发展的需要

2.增强医院竞争力的需要

3.医院新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4.医院团队高效协作的需要

5.新员工人际交往的必修的课程

案例分享:蜜蜂的故事(故事的意义:在未来,谁的成长速度最快,谁就活得最好。)第二讲:医院新员工职业化

一、走向职业化

1.职业化的概念

2.职业化的作用

二、职业化的行为

1.细节决定成败

2.责任胜于能力

3.诚信铸就人品

4.尊重成就一生

三、职业化精神

1.尊重相信每一个同事

2.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个细节

3.具有团队精神

4.具有不断创新思维

四、职业化心态

1.积极向上

2.工作认真负责

3.相信自己的企业,具有品牌意识

4.用最热情的心去对待每一位患者

5.忠诚度高于一切

五、职业化专业技能

第三讲:学生到职业医院从业人员的角色转换

一、校园人到社会人需要哪些转变

1.从“人生理想”到“职业理想”转变;

2.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3.从理论学习转到实际应用 ;

4.从散漫的校园生活转向紧张的工作状态;

5.从单纯的人际交往转向丰富的人际环境;

6.从被呵护到自立自强的转变;

二、校园人到医院员工角色转换障碍分析

1.过分依恋

2.对于新环境的畏惧

3.自以为是的自傲心理

4.严重的失衡心理

5.做事没有原则

6.自我保护意识强,沟通能力差

三、如何实现从校园人到医院员工的转变

1.在校园与职场的交叉口看清自己是第一步

2.把角色冲突降低到最低限度

3.有效的协调新旧角色

4.角色转换中的注意事项

安心本职工作

甘愿吃苦

主动积极进取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第四讲:医院新员工职业发展四步走

一、做一个很好的执行者

二、做一个认真地学习者

三、做一个快速适应的工作者

四、做一个聪明能干的好员工

第五讲:职业心态

1.阳光心态

2.积极主动心态

3.理性心态

4.奉献心态

5.付出心态

第六讲:职业意识提升

1.自觉与主动意识

2.责任与敬业意识

3.服务意识

4.团队与合作意识

5.竞争意识

6.学习意识

7.创新意识

第二篇:解读职业素养

第七讲:职业能力提升

1.思维能力

2.表达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团队合作能力

5.人际交往能力

6.沟通能力

第八讲:医院新员工职业道德教育

一、新员工职业道德规范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二、医德规范

1.患者如至亲,同行勿相轻

2.苟利患者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之

3.名医不可为,伪医尤可憎

4.对患者诚心、耐心,患者才会与你交心

5.救死扶伤

6.尊老爱幼

7.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力

8.为病人保守医密

第九讲:打造完美的职业形象

一、仪容美

1.面容修饰

2.发型修饰

3.仪容细节十大注意事项

二、仪表美

1.着装完美打造

医院工作着装规范

男士着装细节

女士着装细节

2.装饰品

男士配饰要求

女士配饰规范

三、仪态美

1.站姿规范标准

2.坐姿规范标准

3.手势规范

4.行姿规范

5.仪态现场演练学习

四、日常交际礼仪规范

1.介绍礼仪

2.握手礼仪

3.语言礼仪

4.沟通礼仪

5.称呼礼仪

第十讲:新员工提升特殊法则

一、保持适度的压力

1.压力是一把双刃剑

2.保持适度的压力-新员工提升的动力

二、学会“放弃”

三、寻找“前进方向”

四、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

五、勇于突破“前人的束缚”

六、学会为他人“创造空间”

第十一讲:医院新员工职业素养提升培训总结

6.中华家庭教育高级讲师培训心得1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首先,衷心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培训提高的机会!

今年暑假我和汪孜俞老师有幸参加了中华家庭教育第20期高级讲师培训班的培训,时间飞逝,五天的学习之旅很快就结束了,回想起那些天来,我们虽然每天战高温,斗酷暑、起早贪黑、没有午休过,但也感觉从来没有的快乐、幸福与充实。

说句实话,当初我是带着情绪去参加培训的,因为平时上班我的工作就比较繁忙,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又要去参加培训,但参加培训的第一天我的认识就改变了许多,因为家庭教育这一精神大餐让我收益颇丰,得到了实惠。

给我们讲课的四位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顾晓鸣老师的讲座贴近现实生活,有理有据,旁征博引,乐观风趣,那富有磁性的声音牢牢吸引着我们,他的课时而风趣幽默,时而妙语连珠,时而语惊四座,让我们在笑声中领会,在感叹中深化。

张惠娟老师激情奔放,抑扬顿挫,笑容可掬,激情四射,思维敏捷,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让人感受颇深,激动万分,不由自主地产生敬佩之情。季淑华老师微笑灿烂,气质优雅,音质甜美,授课从容,胸有丘壑,她的微笑,她的手语歌曲,使紧张的学习变得轻松,使我们的心情变得愉悦,在优美的旋律中,陶醉忘我,激情澎湃,我感觉从没有过的年轻与快乐。

丁洪海老师略带上海味的普通话,听起来是那么的悦耳,他干练博识,沉稳睿智,从容可爱,让我们在春风细雨中获知。他的歌唱的很好,讲课中,时而一段小曲,是精彩的课堂锦上添花。实战演练的评课,一语中的,切中要害,更是让我们心服口服。驰骋于四位老师的课堂,似翱翔蓝天,一览一片奇异的风景,似畅游大海,捡拾奇异的宝藏。我们乌苏沙湾的学员,他们个个才思敏捷,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观点深刻,见解独到,从他们身上,也学到很多。

第二十期学员班是一个快乐的团队,在这样一个团队里,我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团队的合作,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必要、家庭教育对一个家庭,乃至于对一个民族的重要。当然,收获也颇丰。

一、收获了知识,结识了朋友。

1、通过几位讲师的精彩讲座,我深深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老师讲解的案例中,有多少家庭因没有科学的教育方式而无所适从,无奈茫然,又有多少家庭认识不到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作用而有养无教,家庭教育素养的缺失,致使一幕幕因家庭教育不当而引发的恶性事件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立,发人深省。有多少个孩子,因为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不当,而成为问题少年,又有多少个孩子,因为家庭教育问题,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花季刚刚开始,就凋谢。当然,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家庭教育指导师所从事的事业,也是一项光荣的事业,慈善的事业,助人助己的事业。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孩子人格是否完善。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解决家长的问题。我们的家庭教育理念亟待更新,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也亟待提高。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私事,而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从这个角度说,家庭教育是民族兴盛,国家发展的需要。

2、通过几位讲师的讲座,尤其是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崔伟华老师的经验介绍,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所从事的事业任重而道远。“家长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自己,”但,我们的家长缺乏教育方面的正规训练,对如何教育子女存在着许多疑惑,而我们家庭教育讲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要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无数困惑和迷茫的家庭,传授给他们科学的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我感到,做一个家庭教育指导教师,要做的事是很多的,从事家庭教育工作,把它做到实处,做得扎实到位,让每个家长作合格家长,优秀家长,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3、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必要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是没有止境的,不但在书上学习,更要在生活中学习积累。这次培训,也让我有了意外收获。我想到了我们曾经的课堂,为什么孩子们会对我们的课堂提不起精神,厌学,那是我们整天讲课方式一成不变,没有激情,没有创新,所以乏味。四位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只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动点小脑筋,时不时的变换一下教学形式,搞点娱乐,用我们的创新,激情,来激发孩子们,点燃他们的激情,唤起孩子们的兴趣,给他们枯燥的学习,注入一些活力,生机,让孩子们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本次培训,家庭教育知识像一道道大餐,大大激发了我们的求知欲,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大仓库。

这次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全国优秀家庭教育专家,还认识了不少乌苏、沙湾的一线家庭教育工作者和一批校长、主任及热爱家庭教育的同仁,有利于大家互相交流,资源共享,共同推动沙湾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收获了证书,提升了能力。

本次培训可喜的是不仅仅是学习了大量家庭教育的真知,还通过考核获得了由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颁发的《中华家庭教育高级讲师》的证书,有了在国内从事家庭教育信息服务和问题咨询等的通行证,还算40个继续教育学时,我们每个人在专家的报告、讲座、案例和活动、实战演练中提升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对家长如何做讲座的能力。

三、收获了快乐,放飞了心灵。

本次学习我们的感受是累并快乐着。我们感受到这次心灵之旅收获颇多,我们怀着空杯心态去聆听大师的声音,参加了形式各异的互动,放飞了自己的心灵。从乌苏市一中王君老师的家庭教育讲座《痛并快乐着》、乌苏市西湖镇中心校刘艳老师的《走进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沙湾一小王丽娟老师《学习做睿智父母》、老师《中小学生坐姿不良的预防和矫正方法》的成果展示中可以看出大家这次培训是多么及时,多么有效,多么成功。

这次家庭教育培训,仅仅是今年暑假学习的开端,以后的日子里,我要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倾注全身心的爱,将家庭教育的绿荫延伸的更宽、更远。

7.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励学生成才 篇七

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 身上肩负着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重任。在平时的教学与研究中, 本人发现, 从俗语、楹联、诗词曲赋、四书五经、传统美德、民风民俗及语法等各种形式的中华传统文化入手, 与语文教学结合, 均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时间一长, 师生都感到“中华文化, 妙不可言”。

一、传统节日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可近年来一些人为了赶时髦, 过起了洋节日, 传统的节日却忽略了。圣诞节各大商场张灯结彩, 圣诞老人站在门口迎接各位顾客, 门口的圣诞树光彩夺目, 商场里到处都是头戴圣诞帽的售货员……气氛煞是热烈。情人节大街上处处是大幅的标语, 玫瑰卖得特别火爆……可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七夕节, 却显得冷落了。于是, 在语文教学中, 我对学生说:“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你们知道有什么风俗吗?”学生说:“家家户户举行一些庆祝活动, 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狮、吃年糕等, 年初一早上人们互相庆贺, 大人给小孩压岁钱等。”

我又引导学生说关于春节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为了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我又告诉他们, 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清明节是祭拜祖先的, 相关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 人们在这天的风俗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辟邪等。七夕节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 人们常用“两情若在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来象征美好的爱情。中秋节人们观月祭拜, 寄托情怀, 留下了许多思乡的佳句, 如“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等。

在上语文课时, 我把这些传统的节日穿插进去讲, 以便活跃语文课堂学习, 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回顾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在语文课堂上了解传统节日的同时, 又穿插相应的古诗词, 加强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应用, 这样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古诗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古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灵活运用, 无论是导入、解答问题、小结、总结时均可加以运用, 达到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亲情、友情教育的目的。

(1) 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中最浓郁、最强烈的亮点就是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初中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忧国爱民的真实情怀, 陆游《示儿》一诗说“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望告乃翁。”陆游临死之前, 仍然惦记祖国的一统大业, 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兼济天下苍生的远大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 慷慨悲壮, 感人至深。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岳飞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是何等的气势, 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都抒发了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感。学习过程中, 务必让学生在理解诗句含义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 体察探究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学习伟大诗人热爱自己的祖国的高尚品质, 长大后做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 能够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2) 对学生实施亲情教育。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点。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颂扬了母爱的伟大。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其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使人感动至极, 成为千古佳句。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则教育我们亲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且不可相互残害。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亲人对自己的关爱, 注重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 给学生编织一个和谐的亲情关系网。

(3) 对学生实施友情教育。与朋友的交往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难想象没有朋友的学生势必会变得孤寂冷清, 郁郁寡欢。因而对学生实施友情教育是不可疏忽的。诗人就非常重视朋友间的友情, 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表达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情感。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净, 惟见长江天际流”、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等诗都是为朋友创作, 字里行间包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学习过程中, 应启发学生体察探究伟大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育学生要学会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在古诗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诗的思想情感, 使之受到熏陶, 实现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让古诗这一颗耀眼的文学明珠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8.蛇与中华传统文化 篇八

龙蛇可以對说,龙是圣人精神的象征,龙能大能小,能隐能现,显则弥漫宇宙,隐则藏身于微芥。蛇的特点是静定,力量绵绵不绝,象征圣人的魄力能耐。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人们比较敬而远之的對象,它是一种有灵气的动物,特别是在北方,一般很少有人打蛇,同时它也是一种耐力的象征,因为蛇扑食主要是以静制动法。原始的图腾崇拜中,中国的东夷太吴族(太吴指伏羲)我们的祖先之一就崇拜蛇类动物,伏羲传说也是人首蛇身。后来蛇的形象演化为龙!四象中,东方青龙是蛇的演化,北方玄武是龟和蛇的结合。阴阳学说中,蛇类动物象征男性,代表阳,很多早期文化遗迹中发现的彩画都有蛇的形式。

图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极为古老而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中华各民族,包括早已消亡的古代民族几乎都有此经历,有些民族近现代仍有传承,甚至至今还残迹可见,高山族便是其中之一。

在我国各民族中,高山族的图腾文化是十分鲜明而且传承时间较为长久的。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民间神话传说和近现代学者的调查,在高山族的9个族群中,基本都有过图腾崇拜之俗。其图腾物象种类繁多,既有动物、植物,也有无生物和自然现象。如鸡、犬、牛、猴、鹿、貂、狮、螺、龟、虫、鸟、蛇及巨石、树、竹、葫芦、云、太阳等。其中居于台湾本岛最南部的排湾人的蛇图腾崇拜尤为典型。

排湾人中流传着不少关于灵蛇产卵化生排湾始祖的神话传说。尽管他人看来这种传说情趣天真、想象奇诞,但對于排湾人来说,他们则相信自己与蛇有血缘关系,蛇是自己的祖先,就像我们相信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一样。同时,他们还认为繁衍祖先的蛇还是排湾人的保护神,相信它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能佑护排湾人,为排湾人排忧解难、降神消灾。因此,蛇成为他们生活中敬畏与尊崇的對象,成为他们精神信仰——图腾崇拜的物象。

为了时时刻刻得到图腾神的佑护,排湾人不仅不食蛇、不伤害蛇,而且还用雕绘等方法使蛇的形象留存于屋宇、祖灵柱、祭县、武器及酒杯、匙、勺、筒、壶、罐等各种器物之上。因此,排湾人的蛇图腾雕刻艺术非常发达。雕绘有蛇形之物甚至被视为神器或圣物,面對或使用之时,不能有任何亵渎之行为或不恭之言语。

福建闽北最南端的樟湖是千年古镇,地灵人杰,且民风质朴豪爽,群落性文化积淀深厚,至今仍遗留许多古迹和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如蛇王庙、万寿塔、上塘庵古戏台、苍峡摩崖石刻、商周遗址等古迹。元宵迎蛇灯、七月赛蛇神、端午赛龙舟等民俗活动。樟湖崇蛇民俗活动源于明代,千百年的传承和发扬,已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体系,堪称独一无二的民俗“活化石”。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闽,东南越,蛇种。”这是说福建的闽越族是当时的东南越,他们的图腾是蛇。如今,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仍保存着比较完整的崇蛇风俗,那里建有蛇王庙,每年都要举行赛蛇神、游蛇灯等崇蛇活动。

每年的正月初八,樟湖镇都要游蛇灯,从正月初八到二十一,尤其在农历十七,十八,十九甚为热闹。各村、街轮着闹蛇灯,不仅闹得红火,而且还带有比赛的性质。樟湖蛇灯不叫“舞”叫“游”,别处舞龙灯是高举头上,飞舞盘旋翻腾,而樟湖蛇灯却是提在手上,扭扭曲曲,左右游动,蜿蜒而行,有时蛇灯长达半条街,真有蛇神游山林之风姿,令人目迷神摇。

樟湖蛇灯别具一格,用色纸糊扎的巨型三角形扁蛇头活灵活现,两眼炯炯,闪着绿光,血盆大口中吐着火焰般的蛇信,红红颤颤。更有特色的是蛇身,那是由一块块2米长的木板和造型各异、精心制作的3盏大花灯组成,灯内燃有红烛,每块灯板代表一户人家,花灯上有各种剪纸贴成的吉祥图案,表明每户人家的祈求和心愿。游行队伍人手一灯板,衔接成有几百人、长三四里路的蛇身。入夜时分,“长蛇阵”在礼仪队的引导和锣鼓鞭炮声中,犹如一条长长的火蛇腾跃在夜空,极为壮观。

樟湖蛇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有原始古朴的庙堂,完整的游蛇灯,赛蛇神的民间活动,它完整地保留了古闽越的遗风,浓郁质朴的蛇文化渗透于樟湖人民的生活中,對旅游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开发利用价值。

1991年8月恢复举办“崇蛇”文化节以来,“蛇文化”活动弘扬了闽越文化,振兴了地方经济。1995年蛇王庙(福庆堂)被列入南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崇蛇”活动冠以“樟湖镇蛇文化节”。1998年樟湖蛇文化节纳入“大武夷旅游”系列,举办了规模宏大的“南平市樟湖首届蛇文化旅游节”。近年来,樟湖蛇文化的独特罕见性,倍受世人瞩目,特别是日本、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社会人类专家学者的关注,使樟湖蛇文化驰名中外。正值“蛇王庙”被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闽蛇崇拜民俗活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际,七月七“蛇文化节”以其地方特色赋予的文化内涵,使2005年崇蛇活动再一次升华,冠以“延平樟湖镇闽蛇崇拜民俗活动旅游节”,给予樟湖蛇文化新的定位,以它古老而又崭新的面孔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漫长岁月里,人们在敬拜祭祀活动中,形成了“闽蛇崇拜的民俗文化”,每年春秋两祭活动,完整地传承了古闽越族的遗俗。千百年来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精华,使之较完整地保存了古朴、原始的崇蛇活动,铸成了独特的民间崇蛇文化。

樟湖闽蛇崇拜活动的载体“蛇王庙”俗称“福庆堂”或“连公庙”,位于316国道右侧。它临江而建,坐东南朝西北,建筑整体气势宏伟,古朴古色、庙内上下两落,下落为戏楼建筑,戏楼中间为戏台,两侧對称肩楼,天井及钟鼓楼,戏台正面与正殿相對,中间为敞开式观众厅。上落为正殿,庙殿为重檐悬山式建筑,面五间,进深十余米。走进富有神韵的神庙殿堂,犹如步入时间的隧道,置身其间,往事越千年,发古之幽思。

樟湖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至二十一的闹元宵活动,按姓氏轮流,每姓一天,每户一板,或者几十板,多者千余,当夜幕降临,人们将制作好的“蛇灯”拿到庙前连接成一条长达一、二公里的“长蛇阵”。入夜时分,弯弯曲曲的竹蛇绕镇蜿蜒而行,家家户户放鞭炮烟火,在自家门口或巷口迎接以示祛灾祈福。蛇灯在鼓声中,犹如一条长长的火蛇腾跃在夜空,蔚为壮观。

赛蛇神活动的这天,人们奉蛇王出巡境内。清早在庙前排长队,鸣锣开道,号声铳声阵阵,旗幡招展,游行队伍人手一蛇,或将蛇握于手中,或缠绕在臂上,盘绕于胸前、颈前,更有甚者与蛇亲吻,千姿百态,其情景十分惊险、动人。游蛇结束,人们把蛇放归大自然。

中华大气魄,党政同心创特色;辛巳小龙年,军民协力振雄风。随着蛇年春节脚步的临近,必将引起更多的人们對蛇文化的浓厚兴趣。

上一篇:我给爸爸画张像优秀初中作文下一篇:网络技术中心2011年工作总结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