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课心得体会

2024-09-11

观摩课心得体会(通用11篇)

1.观摩课心得体会 篇一

“临沂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

听课心得体会

--明生联小

赵荣东

上周三至周五,我有幸到了沂水三小观摩了临沂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经过两天半的观摩,学习了十七位各县区小学语文精英教师执执的语文课。她们每一堂课都有亮点,都很出彩。阅读课、表达课、古诗文讲授课、口语交际课、习作课,每种课型都讲得那么优秀。学生学得更是陶醉、痴迷、轻松。精彩瞬间更是让我大开眼界,赞叹不已。结合自己的实际,感觉差距太远,也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我浅谈一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由课文内容分析转到“大语文”学习

阅读课型的参赛老师在教材处理上有的关注了文章结构方式;有的关注了写作顺序;有的抓重点词句,理清课文顺序后直奔重点段落;有的关注语言表达方式;还有的选手关注了课文的写作特点,找文中人物的对话、神态、外貌特点;还有的关注了作者风格,拓展语文主题学习内容,把相关文章提取出来,对比着分析;更有的使用常规路子,关注重点词语,遣词造句,理解课文。如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郯城实验二小的徐荣老师执教的《雨点儿》,关注生活中识字,利用仿样子说词语,写句子,达到了目标要求。古诗文教学中关注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如银雀山小学单丽娜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拓展总结出中国送别诗风:月亮与思乡,杨柳与伤离别,红豆与相思;送别方式:以目相送,以酒相送,踏歌相送等形式。拓展送别诗词从《诗经》中的《燕燕》到江淹的《别赋》、柳永的《雨霖铃》再到近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直到当代王国维的送别小诗。把中国送别文化作了一个传承展览。

所有参赛选手大都把握了只在“点上打井,不在面上挖坑”的语文主题教学思想,由点到面,把一课一得落到实处。

二、关注了语文主题学习的探索

很多参赛选手在课文解读的基础上,结合语文主题学习内容,以课文为本,或以一带一,或以一带三,或一个主题,两篇对比学习再拓展一篇相关文章。如罗庄册山中心小学杜念存老师执教的《陶罐的铁罐》,在解析课文文本的基础上用学到的“每个人都有优缺点”的道理拓展解读《狮子和老鼠》,略析《坐井观天》、《乌鸦喝水》、《刻舟求剑》,课外拓展作业:小故事大道理,推荐阅读《伊索寓言》。

三、关注了以学生为主体

每位选手都做到了“三多”:让学生参与的多,让学生自己阅读的多,师生互动交流的多。通过让学生静心思考、阅读、圈画、批注、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同桌互评、个人演讲、争当小小评论员等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变成了掌舵的引路人,是他们中的一员,共同参与语文课堂的解读学习。如孙祖小学逮青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课《介绍我自己》,从课前交流到课中师生互动介绍自己,师生总结出介绍一个人要从穿戴、身材、长相、性格、特长等方面入手抓住一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写下来,再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和一个精致的结尾就是一篇好作文。用投影手段共同赏析优秀习作,共同评价、人人发言提建议,共同打造了一篇好文章,课上完,学生习作也学会了。

四、“小手段”在高效课堂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老师课前准备了习字卡、图画、课前预习卡、习作模板卡、动物头饰等小道具,如杜念存老师在执教《陶罐和铁罐》时板书中用了两个罐子的夸张图片,蒋蓓蓓老师执教的《从现在开始》中猫头鹰、狮子、袋鼠等头饰。即节约了书写时间,又形象生动,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的老师在小练笔环节中播放轻音乐,如孙祖小学逮青老师的《介绍我自己》中学生练习写作时播放的轻音乐,令人放松、愉悦。还有的老师在课文解理环节中配上情景音乐,如兰山泉山实验学校王保燕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费县刘庄小学李芳老师的《浅水洼里的小鱼》、费县南关小学王慧老师的《父母的爱》中主题音乐的引用,增强了感染办,激起学生共鸣。特别是《父母的爱》中汶川大地震感人画面,配以哀伤的音乐,让人听了激荡人的心灵,直击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在主题音乐的感染下,现场无不澘然泪下。

有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制作小游戏课件帮助识字,如李芳老师执教的《浅水洼里的小鱼》,识字部分设计“小鱼字宝宝”拯救游戏,学生点对了“小鱼字宝宝”就会落入大海。游戏的引入非常吸引低年级的孩子,激发了学习生字的兴趣。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表演魔术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也是个非常不错的小手段。

网络流行语的运用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如杜国君老师在执教习作课《父母的爱》时对优秀作品“点赞”并盖“你真棒”光敏点赞章。多处发现学生习作优点,多处“点赞”盖章。获多个“点赞”章的同学美得不得了,确实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平邑刘峪中心校的张涛老师在执教口语交际课《珍惜资源》中,自制土教具:一瓶子污浊的沂河水,在课堂上公开“拍卖”,要价100元、50元、10元、伍角都没人要。这一“段子”的使用在课堂效果上成为“神来一笔”,既活跃了课堂所氛又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更教育了学生要珍惜资源,切入主题学习。

总之,参赛老师们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和魔力。她们饱满近乎夸张的热情、独特的风格、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高超的课件制作水平不是我一朝一夕所能学来的。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应该本着吃透教材、摸透学生、博采众长、提升素质,充分利用这次学习机会,精心研读语文主题学习纲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大语文”教学路子,摸准吃透课文文本,努力找准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的“点”深挖井、勤拓展,把语文主题学习落实到实处。不奢望自己成为像她们那样的精英,只想亮丽自己的小学语文课堂。

2.观摩课心得体会 篇二

———萧伯纳

2011年12月20日上午, 庆阳市新课程高中英语“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在庆阳一中举行, 我很荣幸能获得这次听课、学习的机会。来自庆阳一中的史丽萍老师和庆阳二中的杨娜老师分别做了一节内容相同的高中英语课——— (人教版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她们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处理课堂事件的能力、教学环节的设计和使用、课堂效果的高效, 都体现出她们深厚的教学功底。

两节课后,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校长王洋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让我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使我找到了今后学习的方向。

一、娴熟的课堂鼓励性评价语言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我们不仅仅在教会学生除母语外的第二语言, 我们也在用我们的课堂表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丹麦教育家叶斯伯逊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小孩子学习本族语言学得那么好呢?原因很多, 其中一种评价方式就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都会受到关注和鼓励。”因此, 我认为教师应该转变角色, 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用鼓励性的语言, 创造出一种宽松的学习气氛, 让学生乐于学, 这样不仅学习了知识, 也培养了情感。这两位老师都善于用赞扬、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如“very good”“wonderful”“excellent”“clever”“good job”“well done”。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大动脉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 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这样, 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 不再“居高临下”, 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学生也动了起来。但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具有有效性?我认为只有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 选准合作学习的时机, 明确合作学习的步骤, 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 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两节课当中, 两位教师较多地运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这样不仅烘托了课堂气氛, 而且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 并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 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三、对教材要深入挖掘

新课标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求教师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教材。教师不仅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基本经验对众多教材、教参进行选择、整合, 而且可以根据所教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取舍、补充和调整教材, 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素材, 对于教育主题不那么明显的教材, 教师要善于联想, 通过文本再构, 设计人物或情节有机体现教育主题。在教学中, 史老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提出:“If you were a biologist, what will you do now?”“What do you think of bird protection?”这些问题让学生不仅学到文本表面的知识, 而且深入思考教师提出的文本外的问题。

3.观摩课心得体会 篇三

在本次市级科学比教学活动中,我一共观摩了9节课——大悟县周晶老师执教的《物体的分类》、孝感高新区丁险峰老师执教的《探究植物结果的奥秘》、孝昌县汪争慧老师执教的《浮力》、汉川市刘红艳老师执教的《物体的分类》、孝南区郑红波老师执教的《弹力》、安陆市付琳老师执教的《弹力》、应城市李玲老师执教的《物体的分类》、孝感市体育路小学程平老师执教的《人体司令部》、云梦县实小邱林燕老师执教的《人体司令部》。所听的课,老师们都精心准备,深入钻研教材,上得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接下来我就结合几个具体的课例来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感受一:科学教学应该精心构思课堂教学结构

孝感高新区丁险峰老师的《探究植物结果的奥秘》一课的教学,构思就比较巧妙,冷课热上,知难而进,为本类课型研究增添了一道亮色。具体表现在定位准确,小中见大;善用器材和课件,一目了然;创设活动,巧用统计数据;深入探究,认知透彻;借鉴历史,亲近生活;开放教学,留有余韵。课堂结束时用一首改编的歌曲《花儿去哪了》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纵观本节课,高潮迭起,渗透了人文关怀、科学需要证据的思想。

感受二:要注重为学生创造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要使一节课上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不但要准备充分,而且还要营造轻松的情景氛围。例如,本次活动中云梦实小邱林燕老师执教的《人体司令部》、孝昌的汪争慧老师教学的《浮力》、孝南区郑红波老师执教的《弹力》一课时,教师准备得很充分,课的前后衔接比较自然,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活跃,让学生降低了有听课老师带来的紧张感。

感受三:重视体验活动,加强实践环节,促进知识的内化过程

在情感、信念形成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是最重要的。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促进观念、知识的内化。如,汪争慧老师指导学生测量水的浮力这一活动,先组织学生观看老师当场演示的实验,让学生判断这样操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通过让学生判断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为接下来学生测量浮力这一活动做好了铺垫。

感受四:凡是要让学生操作的活动,一定要指导到位

我们大多数科学老师最头疼的问题是学生活动时全无章法,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指导到位。还是以汪争慧老师的课为例,她这节课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指导学生测量水的浮力之前,先让学生判断哪些操作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说明理由,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就掌握了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的方法,减少了测量误差,更准确地得出实驗结论。磨刀不误砍柴功,有效地指导,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活动,才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本次科学比教学活动充分展示了孝感市科学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教学研究水平,为云梦县乃至孝感市更好地推进小学科学课内比教学活动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4.观摩课心得体会 篇四

一、导入具有诱惑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可以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位老师的开场白虽然各不相同,有的老师使用了复习导入,有的通过视频或图片导入,但都体现了共同的一个教育理念:导课要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诱惑力,从而使学生很快地投入到新知识内容的学习情境中去。

二、注重学生参与

新课标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作为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都是我在三尺讲台上唱独角戏。而各位教师的每招每式都与所授课有关联,通过一连串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互助合作,共同完成问题的探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感受知识的生成与快乐,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三、多媒体辅助恰到好处

多媒体课件的重要性无庸置疑。借助多媒体,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的极大丰富起来,也可以创造许多正常课堂无法实现的情景。但现在的我是过度依赖多媒体,从而使得教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各位老师是板书结合多媒体,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为课堂教学增添了灵性。

四、教学基本功不可缺

课堂上老师们讲课条理清晰,教学的内容和重难点一目了然,语言准确简练而富有感染力,让我感叹自身的相形见绌。但同时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改进的方向,比如要学习如何既简洁精炼又能突出重点的板书,如何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形象生动地讲授知识等,从而构建一个出彩的课堂。

五、永不停止的思考

除却以上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各位老师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如万睿杉老师的绘本教学。在此之前,我对于绘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提高孩子阅读能力上,从未想过将其运用于数学教学中。而万老师通过绘本教学将《搭配》一课以下变得容易让孩子理解接受。

5.观摩课心得体会 篇五

-----------------听课心得体会

第七届“七彩语文杯”华东四省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于2014年4月17、18、19三天在山东聊城隆重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本次观摩活动。观摩了优秀教师教学风采,聆听了专家的精彩点评报告,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心得和体会:

一、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这两天我共听了13节课堂实录与老师的讲解,听完这些教师的课,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些青年教师的素质非常高,从教学的设计到课堂的展现,都体现了扎实的基本教学功底,新型的教学理念。这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有了更多的思考。我不止一次地想过:为什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时间,由于不同教师的执教,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及学习效果却迥然不同呢?通过这次听课,我似乎找到悬在心中已久的答案。

二、课堂导入新颖

这次听课,首先给我触动的是他们课前的导入,如张飞老师《记一次游戏场景》一课时的课前导入就很有特色(张老师首先让同学们看一段短片.然后再设置悬念,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游戏,你们想玩吗?这一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整堂课开课就水到渠成。再如葛金娥老师在讲授口语交际《小小推销员》利用当地的特产吸引学生,目的是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好奇心,为下一步活动探究做好铺垫.让我们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课堂。

三、课堂资源丰富

本次优秀教师的课堂表现也让我感受很深,他们上课如行云流水,善于利用学生的回答和出现的问题,因而他们的课堂的资源很丰富;而我们自己的课堂缺少鲜活的资源,有许多方面值得深思,需要改进。就我个人的课来看,上课常摆脱不了匆匆走教案的陋习,对课上有效生成资源不能灵活处理。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一个个具有思想、具有活力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会对所掌握的新知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也把自己的见解反馈给教师。教师是要善于抓住课堂的生成资源,进而把它变成全班的财富,让每个学生达成共识。

四、与学生交流要有技巧性。

青年教师们在课前或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语言朴实,态度和蔼,情感交流亲切自然。看似平常,但往往能扣住学生的心弦。他们在不经意(实际上是有意)的交谈中,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活动,用激趣的方式,激励的语言,亲切自然的教态,将孩子们的心凝聚到了一起,课堂氛围民主和谐。我对比自己的课堂与学生交流就没有注意那么多的技巧,要么就是一幅“老师”的嘴脸,那么就是老师“一言堂”灌输,不注重与学生的课堂交流,给学生的印象那就是老师老板着一张脸,课堂上少了一些笑脸和和蔼有启发性的肯定和表扬,通过自我剖析,我深感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我们要学习和提高的东西还很多。

五、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活动空间。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究性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更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每节课上,一次次的探究活动中,教师都让学生作为 “探究者”的身份去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不断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给足学生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让学生在探究中思维碰撞,产生矛盾、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6.观摩课心得体会 篇六

这次优质课,每位教师课的设计、授课风格各具特色、独具魅力,各有各的亮点,都有值得学习与探讨的地方。

一、教师基本的音乐基本功扎实。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练就一身扎实全面的基本功,音乐教学中,我们始终以音乐为本,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者,但俗话说得好说十句不如唱一句、弹一句,所以在引导学生体会、感知、理解、表现音乐时,老师或多或少的基本功很自然地展示出来,基本功的展示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所以我们的老师自身展示,除了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之外,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感染学生。这次优质课中,老师们都多多少少体现了自身的基本功,并且水平很高,很自然,让人感觉到环节安排上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述和演奏,展示的惟妙惟肖,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感染打动了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展示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好的效应,但并不是说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就可以使音乐课变成我们的展示课,我们要掌握好一个“度“,并非一节课都在展示,在展示时,我们还要注意扬长避短,要把最好的一面最充分地、最完美地、巧妙地、自然地、恰当地融入到合适的环节中去展示,从而激发学生,感染学生,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方式有了创新。

所有的音乐老师一定都希望能够让孩子快乐地上好音乐课,但要想让孩子能在快乐中学习,首先就需要教师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不是鸭子,我们不是要单纯的把知识填给学生,以为那样学生就学会了、就掌握了。而是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次优质课教学中,所有的参赛老师都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再是老师一句一句的教,学生一句一句的学唱,他们都在通过创设情境、编排游戏、开展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主动去探究。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这次音乐优质课中,参赛教师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更注重实效性,多媒体的运用得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教师的肢体语言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音乐课上教师的肢体语言是不可少的。在教唱一首歌或是欣赏一部作品的过程中,教师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身体的动作来传达作品的情感,以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倘若音乐课上教师只说不动,那么这样的音乐课就可能显得死气沉沉,失去音乐课本身必须具备的特点。

当然,肢体动作的运用一定要得当,若是过于夸张或不够准确,就会导致喧宾夺主甚至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7.体育观摩课的“观”和“摩” 篇七

一、观体育教学设计, 摩体育教学理念

体育教学设计是执教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堂总体的计划和规划, 是执教教师的教学理念的集中反映。体育教学设计是执教教师业务能力、理论水平、创新能力的集中展示, 从教学设计中能初步感受到所要观摩的体育课的教材处理的成功与否。观体育教学设计, 可以学习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的模式, 发现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闪光点和技巧, 甚至是一节课的内在规律。在对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后, 观摩教师要能从中了解到执教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理念的认识水平等基本的内容和信息。观摩教师结合平时教学设计的水平, 与自身日常教学进行对比, 会在感悟中对体育教学理念有一个更高的认识和提升。在观摩中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和学习后, 其个人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观体育教学预设, 摩体育教学生成

体育教学中的预设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 在系统钻研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等实际情况, 以及对以往相关教学行为结果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设想。预设和生成正在被一线体育教师认识和接受。执教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计后, 会在教学中调动一切合理的因素、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目标, 作为观摩教师, 观摩的重点应放在预设与生成上, 使观摩教学活动更具有目标性。观摩教师在观摩教学时, 可结合教学目标, 详细观察执教教师是如何根据预设, 采用何种方式、步骤处理教材内容, 突出重点与难点, 关注学生的练习, 捕捉课堂信息, 以及学生完成的效果怎么样。执教教师和观摩教师围绕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活动, 形成场上和场下的思想互动。观摩教师通过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 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方式、教学风格。只有这样的观摩才更具有实在的意义。

三、观教学环节流程, 摩教学处理技巧

观摩体育课时, 执教教师选择的处理教学内容的方式和处理教材内容所采用的方法和教学环节、流程等往往被更多地关注。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的教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教法, 而执教教师新颖的处理方式和教学技巧更值得每一个观摩者学习。执教教师处理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来源于平时对教学的体会, 来源于对体育教学的理解, 来源于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 来源于对体育教育教学的理念学习与掌握。在观摩教学时, 观摩教师要观察执教教师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组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课堂评价等具体环节, 以及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教师的表现及主要教学细节的处理得失等, 可在听课记录本上做出明确的标记, 并认真揣摩执教教师处理教学方面的技巧。观摩者如果能对执教教师的教学技巧做出多方面的思考和正确判断, 就可能会产生豁然开朗的成就感, 甚至陶醉于观摩活动中并从中得到学习和提升。

四、观教学全局, 摩评课细节

在观摩教学的过程中, 观摩者要根据教学记录, 随身记下自己的感受, 为评课做好准备。崔允深郭教授针对在看评课时出现的不合理现象指出, 评课时, 参与看评课的教师往往更多地保持沉默, 很少发言;即使发表意见, 也往往过于客套, 对于有名的教师和自己身边的同事更是如此。这种现象在一般的教学观摩课活动中普遍存在, 对此, 一定要抛弃。作为观摩者, 不但要积极参与评课, 还要善于在评课中捕捉大家的观点, 以取长补短, 特别是对教材重点与难点的点评, 最值得关注。在评课中, 执教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处理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要提前进行介绍, 而每位观摩教师要对同一节课进行点评, 讲出对教材的理解和自己的观点, 对所观摩的体育课进行热烈的讨论, 以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这种评课的方式对每一位观摩者来讲, 都是值得学习的。对在教学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课堂过程进行梳理而形成的教学建议不仅是执教教师所需要借鉴的, 也值得观摩教师予以关注。评课是观摩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观摩教师应该在这个环节上多思考、多参与、多学习和多提高。

一节成功的体育公开课, 汇集了执教教师或一定地区体育教师的集体智慧和结晶, 在教学观摩活动中定会给观摩教师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为观摩教师, 在观摩活动中宜认真观摩, 忌走马观花;宜学习借鉴, 忌态度敷衍;宜不断反思, 忌不思进取。只有把体育观摩课作为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平台和专业成长的途径, 观摩教师才能在观摩体育课时更加主动、积极。

博主:离阳光最近的人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ccw6099

8.关于说课与观摩课的思考 篇八

笔者曾经观摩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前说课”,内容是鲁迅的《雪》。第一部分“说教学分析”。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鲁迅哪些作品,以及阅读这篇课文会遇到什么困难。第二部分“说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来明确预期目标。第三部分“说教学策略”。打算采用的策略包括:创设情景;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展示对比分析;指导学生朗读训练;指导学生“写雪”。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整体教学包括多媒体展示“雪”的相关图景、检查学生预习等若干环节。第五部分“说教学评价”。要求学生谈学习本文有何感受。

应该说这五部分体现出一个颇完满的教学方案。然而,听“课”者对这些内容感兴趣吗?不能说没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然而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大都被他们熟悉的或不感兴趣的东西掩盖住了。一位教师在某一个教学方案中的“创新”之处往往只有一个局部,或一个环节,甚至是一个问题,一个练习设计。比如这位教师的“思考开头句和结尾句”就颇有新意,我们让听“课”者注意到这点就是了,要知道,这次教学研讨活动来听“课”的都是语文教师,他们大都也教过《雪》,他们来听“课”当然希望有所得。

说课是备课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学研究活动的一种形式。从某个角度来说,说课实际上也就是讲课,所讲的课题是“我打算怎样讲这篇课文(这个单元)”,这是课前说课;或者“我是这样讲这篇课文(这个单元)”,这是课后说课。显然,要达到预期效果,需要遵循一些规律。首先,要注意对象。比如,在年级备课组中说课和在全校科组中说课不同。其次,要注意时间。在有限时间里,选择值得“说”的内容。第三,要根据具体对象和时间,选择恰当方式。如果听“课”者是来自不同学段的教师(比如,高中教师来听初中教师说课),由于他们对文本不熟悉,对该学段学生情况不了解,用上面所说的“全方位”解说方式也未尝不可;如果是同一年级的教研活动,比较理想的是“线”和“点”相结合的方式,“线”指的是“说”教学思路,“点”指的是“说”教学重点内容。

说教学思路,即解说自己的教学整体设计,包括: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特点,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要达到的目的(《雪》所在的是一个“散文诗”单元,希望学生“透过文字,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要用多少学时,以及每一学时的具体安排。

说教学重点内容,即阐述本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自己解决这些重点难点时打算采用的策略。比如教《雪》可以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开头句和结尾句”,以及掌握“感叹号”的作用。

无论说教学思路还是说教学重点内容,都要讲清楚自己的设计依据,也即“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的依据一般是有关语文教学理念,具体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及教材的重点(体现在“提示”,以及“研讨与练习”)。

笔者试用“思路加重点内容”这种方式来“说”胡适的《我的母亲》,属于课前说课。

说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被收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希望学生阅读后能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打算用两节课组织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第一节课让学生默读全文,在默读过程中,指导他们在书上圈点出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用批注的方式理出写了母亲哪几件事;然后,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第二节课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母亲哪些事感受比较深,谈谈对母亲为人的看法(参考“研讨与练习”一的有关要求);然后,指导他们评点一些重要词语(参考“研讨与练习”二的有关要求);最后,组织他们交谈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并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参考“研讨与练习”三的有关要求)。

说教学重点内容:

重点之一是让学生认识胡适: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胡适的有关材料,在堂上展示(目的是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有可能的情况下在课堂上通过投影介绍胡适,内容包括图像、语录、主要作品(目的是提供信息);介绍学生课外阅读胡适的作品(目的是增大阅读量)。

重点之二是指导学生认识作者母亲的为人:默读课文,初步了解写了母亲多少件事(让学生整体感知);在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旁写一两句话(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对母亲的看法;朗读课文片断。

重点之三是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对“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指导学生课前或课内第一次阅读时加以圈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解读课文时注意指导他们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对如“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中的“不能不”、“一点”等有“分寸感”的词语,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到相关段落时加以品味,并在最后对这一类词语进行总体点评。

重点之四是组织“认识母亲”的活动: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其中难点可能是怎样为之“影响”,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正面影响及负面影响;组织他们在班上和自己喜欢的同学自由交流;要求他们用堂上或课外时间写一个片断。

二、“公开课”的授课与观课

可以说,“公开课”是所有教研活动中最受争议、最令人困惑的一项。肯定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讽刺者有之。也有人对这一活动进行认真研究,比如,把它称作观摩课、研讨课,希望名正言顺。笔者想从授课与观课两个角度谈一些看法。

第一,关于授课。

“公开课”一般可以分为示范、研讨和竞赛3种类型。

示范课的授课者一般是“名家”。这些名家都是得到大家认同的,比如钱梦龙、窦桂梅,他们在理论上有一定建树,往往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演绎自己对教学理念的理解。

研讨课,顾名思义,这种课带有研究、探讨性质。比如,探讨文学课如何上,组织几位教师讲授文学课。在这过程中,授课者与观课者就教学内容、方式进行研讨。

能够有资格参与“竞赛”的,往往都是一线的佼佼者。他们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希望自己对教学的理解与应用得到同行的肯定。

这三类“公开课”的功能尽管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都具有示范性。可以说,示范是“公开课”的核心功能。所谓“示范”,即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公开课”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只不过这种示范性具有强弱之分罢了。“名家”授课的示范性不言而喻;研讨课的授课者展示的是“一家之言”,往往给人以启示;竞赛者的教学体现出自己的心得,并突出自己的创新之处。可见,“公开课”最需要体现出的就是它的示范性。

那么,如何体现出这种示范性?简单来说,就是要在有限时间里展示出自己对教学理念的理解。这实际上也是如何使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实验中,教师们的“公开课”往往展示自己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的理解。

实践中,影响“公开课”效果的往往是对“有限时间”的把握,而“公开课”和常规教学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个“有限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时间当然可长可短,但相对于常规教学,“公开课”的“有限时间”往往起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公开课”只有“有限”的一课时,很可能有的教师会倾向于取消“整体感知”,因为这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这其实非常危险!如果是借班上课,教师把握不住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往往造成教学过程不流畅。如果非借班上课,观课者则会质疑教学的真实性(是否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整体感知这个环节一定要保留下来,为了“节省”时间,可以通过分段朗读方式进行。“夏夜行船”和“月下归航”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片断在课堂上阅读,而另一个则要求学生课外自读。当然,最后一个讨论环节只能够布置课外完成了。

第二,关于观课。

观课者有两类,一类是“纯粹”观摩的,另一类是除了观摩还带有评价任务的。后者如各类竞赛的评委,教研活动的参与者。其实,即使前者,观摩过程也必然要对授课者有一个客观评价,“观摩”包含有“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之意,没有看法,如何“交流”?

可以说,能否对授课者给予客观评价是“公开课”成败的关键。这里牵涉到好几个问题。

问题一,评价方式。评价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应该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在观课过程中,做好记录,边记下客观情况,边记下主观感受。课后,对照评价标准,对授课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然而,我们现在可能更乐于现场即时分析,以及听专家的评点。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这时做到的只能是“整体感知”,即使“专家”好多时候也很难现场“精读”。

应该注意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公开课”才不致于“流于形式”。

问题二,评价标准。我们制订了不少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具有一定科学性。然而,这些标准的使用要求观课者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是“即时评价”,则还应该有一套“简易便行”的标准。“简易便行”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他们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怎样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他们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语文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出来?第二,学生的学科素养。实际上,短短一节课,不容易判断学生知识的“生成”,而学生所具备的学科素养(知识、能力、习惯)能够反映出教师教学理念以及平时的教学行为。

问题三,真实性。所谓“真实”即不虚假。这是“公开课”受到质疑,影响到“信誉”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判定“真实性”,需要注意两种情况。其一,常规教学环境与特殊状态下的环境。上面谈及的“有限时间”就是“公开课”特殊状态下的一种具体表现。此外,只要上过“公开课”的教师(每一个教师都上过“公开课”,只不过“级别”不同罢了)都很清楚,在“众目睽睽”下,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都出现了变化。这也是我们对“公开课”应该更多地采取宽容态度的原因。其二,正常准备与“弄虚作假”。“公开课”具有不同于常规课的功能,所以,它的备课形式也不同于常规课,这是正常的。在甲班上课前先在乙班试上,和在甲班上课前先在甲班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问题四,思路与细节。评价一节课的依据是思路与细节,这也是如何观课的问题。思路体现出逻辑性,细节体现出生动性。教学行为是通过整体思路,以及一个一个细节组成的。我们有时连续听几节同一课题的课不会感到沉闷,就是由于注意到不同的细节。

9.观摩课心得体会 篇九

首先是上课这一块。这次虽然只听了三节课,但都是精华。陶玉琴、胡伶俐以及王一川老师的三节课给我们呈现了三种不同的风格,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思考。三节课都是在一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虽然作为一名听课老师,但早已像一名学生一样完全融入课堂。

三节课后是评课环节,通过教研员程塞华主任及老师们对课堂观摩的评价,我知道了,原来英语语音课也可以上得这么有意思!担任英语教师以来,语音教学一直是我教学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同时又能记得牢固。今天的学习,使我明白要想上好一节英语语音课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通过朗读、观察、感知以及体验自己归纳出一个或几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第二,语音课上需要设计了一些节奏感较强的歌曲或chant,这有利于学生掌握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第三,课堂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要多样化,可以利用合作性游戏,模仿录音、动画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学生达到实践的目的;最后还要回归自然,提高学生的自然拼读能力,使学生能够“见词能读,听词能写”。

总的来说,这次学习我收获很大,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工作看似简单、平凡,但是,当我们用整个心灵去拥抱她的时候,才能领悟到教师工作的广博而丰富的内函,才能感受到教师工作的幸福与快乐。

10.观摩课心得体会 篇十

从李翠莲老师和张培云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受到他们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语文素养、巧妙的构思和灵活多变的上课技巧。从导入新课到最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十分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在知识深难度上把握处理得很好,这足以看出两位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听了李老师讲的《广玉兰》,我知道了高年级课堂上书写教学和写作指导同样重要。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张培云老师在《爱如茉莉》一课中,这方面做得也非常好,她能放手让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方法“关注细节”来自主学习课文,哪些细节打动了你?并要求学生做上标注,写下自己的感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老师的“导”就像清晨的阳光,轻轻柔柔地探进学生的心灵,仿佛不愿意打扰他们的感悟和体会,张老师“导”更像茉莉的幽香袅袅娜娜地钻到我们的心中,而且久久不去。

阳城二小校长张真善校长结合自己学校的有效做法,做了题为《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专题报告。他的精彩报告让我感受到了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读书的习惯。

11.观摩课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观摩课  课程  角色  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206

作为一名教师,每学期都会接触到观摩课。有时是外出观摩优秀教师上的示范课,有时是在园内参加的教学研讨观摩课;有时作为徒弟观摩师傅上的课,有时作为师傅观摩徒弟上的课;有时我们自己是上观摩课的人,有时我们观摩他人上的课。总之,“观摩课”在我们专业成长之路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何将“观摩课”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引发了我的思考,下面是本人对以往积累的经验的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一、问题不断延伸,生成新的课程

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亲历。有一次我外出观摩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儿歌《绳子变把戏》。在最后一个环节“仿编儿歌”时,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被其形式(如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所束缚,孩子们能想出来的带有“子”字的物体太少了,难以展开,为此我回园后便萌生了引导幼儿创编“子字歌”的想法,一个星期后,一节新的教学活动《创编“子字歌” 》诞生了。在本次创编活动中,我没有直接教孩子如何编,而是通过比一比,看谁说的带“子”字的词语多;分一分,按照吃的、穿的、用的将带“子”字的图片进行分类;演一演,观察“小耗子吃豆子”的挂图后,进行情景表演;编一编,每组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挂图进行创编。整个活动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得到了现场观摩老师的一致好评。该活动设计后来刊登在《教育导刊》2013年第7期上。

但在执教《创编“子字歌” 》的时候,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即孩子们在说出很多带子字的物品时,不能正确运用量词,为此,我又设计了新的教学活动《仿编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在这节活动中,我利用了上一节课带“子”字的词语,给每个小组分发了“小兔子开铺子”的挂图,但每只小兔子卖的东西不一样,有卖吃的、穿的、用的和其它的,需要接触各种各样的量词。这一次,在复习上一次观摩课中的带“子”字的词语时,其实就是在不断巩固孩子对量词的运用,到编儿歌环节时,已经是对孩子掌握情况的检验了。

细细思量,这三节活动一脉相承,皆因问题而生,每次活动都解决了上一节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会生成新的问题。所以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是一个会不断思考,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问题的人。

二、教具成为资源,老师可以共享

教具富有新意。我园一位老师刚刚参加了一次大市级绘本教学比赛,她参赛的课题是《给天使一对翅膀》。在前两次执教时,该老师在处理欣赏绘本与幼儿创作的过渡环节时一直很纠结。后来我们做了这样的设想:天使都是有魔法的,我们可以接着绘本最后一幅图加以引导,小天使带着小男孩儿绕着胡桃树飞呀飞,她还叫来了她的小伙伴们一起来陪小男孩儿玩哩,你们看,他们来了。然后在课件的画面上像仙女散花一样,孩子们的照片纷纷从天上掉下来。请他们为天使添画翅膀,自然进入创作环节。在上课的过程中,当孩子们发现自己在课件的画面上和小天使一起飞舞时,都惊讶地叫了起来:哇,那不是我们吗?我们都成了小天使啦。效果非常好,连评课的老师都纷纷走下来向执教老师要联系方式,回去后将这节课制作的课件发给她们,让她们回去继续利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观摩课一结束,都会看到参加观摩的老师向执教老师要课件的现象,这就是一种资源共享。

成果变成教具。在一次美术观摩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小1班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颜料和绒球,孩子们通过绒球宝宝和颜色宝宝亲一亲,再在草地(白纸上涂了淡淡的绿色)上印一印,一朵朵五彩缤纷的小花就遍布了草地,孩子们很开心。到了小2班老师执教时,第一节课幼儿的作品便成了他们的教具,美丽的花园吸引了许多白蝴蝶,孩子们觉得白蝴蝶不漂亮,都争着要为白蝴蝶穿上美丽的衣裳,通过孩子们的折一折、按一按,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园里自由自在地飞舞着。到了小3班老师上课时,他们又用上了小2班幼儿的作品,在“小花园”下面藏了好多斑点狗,营造了斑点狗出来玩耍把自己的衣服弄丢了的情境,请小朋友帮忙,为它穿上衣服,这样妈妈才能找到它。就这样,他们每个人上课都利用了上一节课孩子的成果,这种资源的利用非常巧妙和得当,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值得提倡。

三、省略号变句号,后续更加圆满

在很多观摩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巩固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或到实践中去运用,往往会设计一些延伸活动,而这些活动基本上是执教老师无法完成的,因为观摩课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借班上课,有的名师甚至是隔地区借园借班上课。如果我们孩子所在班级的老师和观摩课的执教者能很好地沟通,充分利用观摩课的教育资源,将后续活动圆满地开展好,肯定会发挥更大的教育效益。

如在语言活动中,老师经常会对孩子们说,请小朋友回家后继续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新的儿歌(或续编故事结尾),然后请他们将创编的内容记录下来,给孩子带到幼儿园,老师装订成小书,放在阅读区,大家可以互相翻阅。

在上面的美术活动《给天使一对翅膀》结束时,老师也对孩子们说过:刚才孩子们看到的课件中的一些美丽翅膀都在这本书上,这本书的名字就叫《给天使一对翅膀》,除了我们今天欣赏的一些翅膀以外,还有很多,今天老师就将这本绘本当作礼物送给你们的老师,你们回教室后,请她继续给你们讲好吗?

在一次观摩中班科学教育活动《和管子玩游戏》中,老师和孩子一起与很多管子做起了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在看一看、捏一捏、敲一敲、比一比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管子的中间是空的,物体是可以通过的”本质特征。活动设计的延伸部分老师请小朋友回去以后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寻找人体中有哪些管子,是什么从我们人体的不同管子里通过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观摩课的执教老师圆满地组织了教育活动,但留下的是一串省略号,作为孩子们的老师,我们要更好地利用观摩课的教育资源,将活动延伸真正地落实好、开展好,这样才能给孩子们一个交代,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为观摩课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作品精彩纷呈,家长一起欣赏

本学期,我园将美术学科的教学研讨列入园本教研计划,上一周,一轮观摩活动已落下帷幕。我们的研讨活动很精彩,老师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们要相信孩子,只要给他们提供施展的平台,他们就会还我们一份惊喜。

本次活动三个小班均开展的玩色游戏,孩子们有的用吸管吹画、有的用棉签蘸色为纽扣儿宝宝穿裙子、有的用弹球蘸上颜料在白纸上滚画儿,但每幅作品都独具特色,孩子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中班老师虽然上的是绘画,却也匠心独具,一位老师上的《拉拉变形记》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一位老师上的《快乐的鱼儿》更是叫绝,孩子们听着音乐,用记号笔画一根线在纸上跳圆圈舞,然后在圆圈上添画上小鱼的眼睛、嘴巴、鱼鳍、鱼鳞等,一个个圆圈就是一条条小鱼,一张张黑白画是那样的艺术味十足。大班的孩子想象力更丰富,他们的树叶拓印画《森林舞会》、手型创意画《我喜欢的动植物》都让我们叹服不已。

上一篇:富有哲理的作文段落下一篇:绘本漏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