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能力的培养(获奖)

2024-06-30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能力的培养(获奖)(14篇)

1.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能力的培养(获奖) 篇一

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探索(阶段性小结)

杨大祝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 针对我校自主学习的现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指导学生预习,为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四、注重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五、搭建成功舞台,享受乐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学习兴趣;培养能力。

我校自今年三月份就开展了“实现自主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活动,学校的很多老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老师们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改变,老师的改变,课堂的改变。自主学习已经潜移默化的深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但在我们自主学习探索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困惑,现就我校“实现自主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现状分析如下:

“实现自主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现状

1.从课堂实践看,教师的教育观念离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尚有一定的差距。教师讲得仍然太多,某种程度上压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还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升教师教学的理论水平。

2.学生合作学习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大多数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得不够。在预习方面老师缺乏指导和落实。

3、课堂纪律松懈。爱动、爱说是小学生的天性。过去有一段时间在理论界提倡在课堂上越放越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爱怎么回答就怎么说,老师评价也是一律的赞扬、鼓励。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便插嘴,喜欢怎样坐就怎样坐,有的专家甚至主张上课时学生可以自由走动。特别是在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中,学生可以满课堂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伙伴。课堂气氛自始至终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自由。这样做,小学生的天性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深入,年级的升高,这样的教育方法毫不留情地留给我们的困惑是:学生自由散漫,课堂纪律松懈。

4、两极分化严重。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成果不断凸现出来。我们清楚地看到许多小学生正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以我们学校的情况为例,一部分学生不光具有一定的特长,学习成绩也门门出众。以语文学科为例,他们读起课文来朗朗上口,课堂上辩论时滔滔不绝;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感好,悟性强。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几乎可以渐入“不用教”的佳境,像这样的学生不足学生总数的二十分之一,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来没有完整地把一篇课文读完过,老师坐在旁边督促他读,读起来也疙疙瘩瘩;作业潦草,字写得龙飞凤舞;再简单的作业也偷工减料甚至拖拉不做;学习习惯越来越坏,成绩越来越差。班级中两极分化的情况非常严重。

针对以上我校自主学习的现状,我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及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指导学生预习,为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因此,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遍课文,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说形象一点: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良性行为,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那么,怎样教给学生预习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规定了预习五步法:

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划出不懂的字、词并查字典。第二步找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生平、写过的作品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等。

第三步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第四步三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觉得重要或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写在旁边。

第五步四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然而,我们的预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布置预习作业之后,检查学生落实情况这一环节不够到位。我认为,检查学生预习,不仅仅是检查学生做了没有,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了学习的成果,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和肯定,课堂交流,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劳动成果的空间,使他们的成就感得到满足,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预习的指 导要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从指导预习到独立预习。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也是人主动性发挥的反映。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方法,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认真,就是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要看清楚,读准确,不漏不添;要边读书边思考字、词、句、段的意思,为什么这样写;要边读边画,在文中圈、点、勾、画、批、注,用不同的符号将自己认为主要的或不懂的记下来,将自己感兴趣的,最有感受的记下来,并将感受三言两语简记在旁边;还要训练学生在别人汇报时做些记录,快速把握对方说话要领,判断对方发言的正误之处,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融合的认知与感悟的活动。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催化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自学思维的形式,而且,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愉快,充满知识魅力的氛围中获取更多知识,掌握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特别是对学生的一些独特看法,更应该赞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学生的兴趣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诱导和激发,因此,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点燃火花,想方设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心理优势”。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讲故事、创设情境、适时鼓励、开展竞赛,设置悬念等。

例如,我在教学《花钟》一课时,出示题目,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有的问:“什么是花钟?有的问:花钟实干什么的?花钟是什么样

子的?„„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动机就一下子激发了起来,参与探索的意识也随之增强了。只要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使学生忘掉疲劳,驱散懒散,使学生奋发。从而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事情,是最快乐的事情。

四、注重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探究精神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主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启发学生提问,学生不会质疑,不会问为什么,不会解疑,即使教学手段再先进,形式再新颖,也难免走入灌输式的老路。即如孔子所调的“学而不思则惘。”因此,要启发学生多思善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要以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气、和善的目光,使学生消除疑虑,要以激励的语言、明白的手势、适时的点羊,使学生放开胆子,要以及时的表扬、随机的赞叹,灵活的竞赛,使学生放开喉咙,要以情境的创设,优生的引路,后进生的亮相,使学生坚定信心,要求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始终参与。学生问对了,要大加赞扬,赞扬他们不仅有胆量而且有能力,学生问错了,也要加以鼓励,告诉他们有胆量提问题就了不起。这样,整个学习过程就会成为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创造的过程。

五、搭建成功舞台,享受乐趣

好奇心和满足感是人的天性,求知欲是在两者的驱使下在探究活动中经过培养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兴趣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内部基础。因此,激发并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的核心。我们在教学中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例如我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时,就是采取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学生在较好地复述出故事时,就给他所在的小组加分。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高涨的状态,他们时刻作好准备,准备接受挑战,准备去摘取那丰硕的果实。可想而知,学生在这节课中是多么的投入,真正地从“要我学”上升到“我要学”的境界。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阵地,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品尝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无限的精神激励和鼓舞,让学生自主地去拥抱语文,让他们在广阔无垠的知识空间自由翱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自主学习探索的这条新路子上我们也许会遇到一些困惑或者走一些弯路,那是教育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只要我们能科学分析那些困惑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

2.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能力的培养(获奖) 篇二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控制的情况下自己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和记忆这两方面的培养, 因为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去自己进行文言文的背诵和阅读, 只有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 才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立的能力, 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当中, 越来越多的教育都与互联网有了联系, 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采用互联网技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已经成为了一项较为正常的教学方式。而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往往是多样化的, 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不仅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教育的优点, 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培养自身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增强其学习效率。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升教学品质, 这点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意义。自主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予学生较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 非常重要, 因为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会涉及到很多自由发挥自身见解的地方, 针对于这些地方, 是需要学生凭借自身的理解能力去学习的。长时间地锻炼学生这种学习能力, 可以帮助学生懂得自立,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语文成绩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抗挫折的能力。对于初中生,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育当中, 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逃避。这种想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 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并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想到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才是正确的。只有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迎难而上才能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也只有在困境当中才会更加培养学生坚定的品质和意志力。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 在保证时间的前提下, 努力创建自主学习的氛围。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就需要不断地创建自主学习的氛围和平台, 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去学习和掌握一些较长的文言文,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往往给予学生自学的空间较少, 笔者建议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就需要学会把课堂留给学生, 只有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自主研究语文, 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民主教育。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不要扰乱了学生的学习氛围, 不仅要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 更多的应该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为了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氛围, 笔者建议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教学方式。例如在初中语文中讲授《桃花源记》的时候, 就可以结合一些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 这样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桃花源记》是一篇让人感觉身在世外桃源的一篇文言文, 从古至今都很著名, 对于这样的文章, 只有让学生不断去学习, 去阅读, 并且从中体会到文章的意境, 才会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身心成长。

2. 积极引导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理解上的问题, 因为初中语文中涉及很多文言文和记叙文, 所以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教师一定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进而为提升学生的成绩打好基础。

3.意义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篇三

[关键词]意义阅读 自主学习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3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不仅仅是学生习得语言规律的需要,更是学生亲近母语,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过程。

一、问题引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语文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自我阅读习惯能够使学生在没有教师引领下自我完成学习的活动。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技能就是阅读和理解。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说勤奋》一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文章通过司马光与童第周勤奋拼搏的故事,启迪学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从小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学时,我借助提纲挈领式的问题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教学伊始,我便抛出交流的话题:“大家知道司马光与童第周吗?”学生对这两个人的故事并不陌生,纷纷说出自己眼中的司马光与童第周。“今天让我们接着了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文《说勤奋》。”当学生对文章内容初步了解后,我鼓励学生深入文本:“为了说明勤奋的重要性,课文中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并引导学生进行复述性阅读,并复述给同伴听。最后,我让学生围绕文本表达的主题进行目标性阅读:“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读出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并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文本的魅力。有一个学生说:“我从‘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句话中的‘一遍又一遍’‘躲’‘滚瓜烂熟’等词语中体会小司马光的勤奋。”有的学生说:“从‘高声朗读’‘抓紧时间’‘编成巨著’‘毫不气馁’‘急起直追’等这些文字中也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勤奋精神。”

实践表明:小学生初读课文的能力还不强,离不开教师的帮扶和引导。初读课文,重点要在读懂、读通、读准上下工夫,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得流利,读出自我的体验和情感。

二、多维体验,增强文本感悟力

“意合”是汉语言重要的特点之一,即言语之间有着前后关联、影响的作用,一般说来“前管后”“上管下”。语文课堂教学在遵循语言规律,重视学生自主阅读体验的同时,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在文中走上几个来回,在多层面的感悟中品味语言的要义。

《珍珠鸟》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信赖”一词的深刻含义,在读到“忽然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这部分内容时,我请孩子们用动作来表示小鸟的神情,细细品味“探”字所隐藏的意义;当读到“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自己对“竟然”的理解,读出作者意外的惊喜。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作者对珍珠鸟的疼爱,我让他们演一演,感受“抚一抚”与“抚摸”的区别,模拟小鸟和作者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多维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了那种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圆融心境,“信赖”之义便得到升华。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美读、感悟与学生的活动联系起来,与说、唱、问、演等进行有效组合,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做到既自主又自得。

三、真情诵读,提升表达能力

诵读是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自我的阅读感受后,再次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感受的阅读活动。诵读于口,领悟于心,发自于形。只有当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完全熟稔后,诵读才会自如流畅,感人至深,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船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小说,塑造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牺牲自己的光辉形象。这一形象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获得体验。诺曼底号客轮被撞,情况危急,诵读这部分内容时,语调、语速要由平缓轻快转向紧张急促。“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这一段话一定要读出船长的果断、镇定、临危不惧。“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的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这一句则一定要读出船长的威严、果敢与冷静。借助于意义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船长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这样,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写作是为了情感表达的需要,不同的语言组合方式展现出不同的场景,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习得写作的技巧与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生语言技能的习得不可能凭借支离破碎的分析和理性解读来完成。因此,我们倡导放手让学生自由读,开展多维度的阅读体验,体验汉语言的内在美,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4.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四

球溪高级中学黄金梅

球中的初中生孩子学习压力非常大。在学校,他们必须遵守严格的学校和班级管理制度,他们要自理生活,还要应付各科老师高要求的学习任务,没有双休日,生活学习节奏快,很少享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几乎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尽兴地玩,快乐对他们来说是可忘而不可及的。所以很多学生恐惧球中生活,心里压力大,厌倦学习。

学习本来是件快乐的事情。让每个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带着快乐的情感基调去从事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情感,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球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和策略,营造一种快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中学习。为此,本人结合教学实际浅谈以下几点培养策略。

一、用爱心感化学生的心灵

“感人心者莫过于爱”,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也曾说过:“教育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知爱在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对学生施与一种什么样的爱呢?如何让这些孩子自觉地服从班级的管理呢?用爱心,因为爱是一种温暖,它可以温暖冰冷的心灵。我们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能亲 师、信其道,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相互依赖的情感上的协调关系。平常教师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在学生的心田上都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我们应该把这种爱的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班主任的爱是无私的、是博大的,课堂上一个肯定的眼神,作业上一句鼓励的话语,聊天时一个会心的笑,都会给学生无限的-1-

温暖。

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

创设优化的管理环境,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化成一个自我教育者,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大家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然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民主组织,实施“班干部竞选”,选拔一部分责任心强,有工作能力的同学担任班干部。这样,即减轻了班主任工作的负担,又锻炼了同学们的能力。在抓好班级管理的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示,集体自豪感得以增强。民主化的管理和家庭化的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集体的自豪和家庭的温暖,这使我们的班集体拥有了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正气。

三、掌握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学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尊重学生意味着班主任应将学生置于平等地位,尤其是对待“问题学生”不能总是批评指责,要善于激发其积极向上,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使其产生内在动力,以达到转化的目的。在教学中可试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效果显著。

1、“悄悄话”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把一些捣蛋、调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他们,让他们打消逆反心理。在这方面采用“说悄悄话”的方法挺管用的,因为他们知道老师是在关心自己,尊重自己,从而变得收敛起来。如果当时老师马上点名批评或大声训斥他们,他们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会走

到事情的反面。

2、“激励语”

创设班级特色激励用语。我常用这几句话鼓励学生:“我们不是比谁努力,而是比谁更努力!”“别灰心,再来!”另外,作为班主任,教师应常常以欣赏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学生,赞美学生。让他们发扬优点,从而改正不被老师欣赏的赞美的缺点。我除了自己在日常这样做,还教育学生要学会欣赏别人,会欣赏别人也就懂得欣赏自己。

四、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获取快乐之情怀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关键在于教师。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快乐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最大的快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快乐恰恰就是老师的一举一动、一瞥一笑、每一个期待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要学习的知识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在老师的鼓励的话语中拥有成就感,在学习中寻找到自己的快乐,从而得到收获。

五、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成就感成为学生快乐的原动力

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对激发自我发展和学习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一个学生由于自我获得了成功,就得到了积极向上的成功的情感的体验,那么他随之而来产生主动学习内驱力,而个人内驱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是其他任何外部条件无法比拟的。因此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就是不断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内因,因为只有内因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依据。所以教育的过程

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老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六、改变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所以教师要构建民主和谐课堂,给学生自主的探索、主体的自由发挥的机会,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与感想去表述着、表现着对知识的理解与阐述。而教师在其中应扮演一位引导者,让教师恰当的引导与学生自主的学习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理念等等都需要每一位教师主体的重新体验和理解,并且需要教师用心的展现与传授。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有生命的一个个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与体会、接受与理解。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的快乐重在引导,关键在主动体会与探索的过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快乐学习着,学习着快乐着并且进步着。

教学不仅仅是素养的培养,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教师必须关爱学生,用自己的爱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各方面负责,做学生“老师化”的朋友。课堂之外要多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亲近学生,了解学生,这样,浓厚的师生情建立起来了,学生真正喜爱老师了,自然就喜欢上学习了,这种由于“爱屋及乌”而导致的学习效果是我们不可估量的。因此,为学生插上快乐的翅膀,让他们愉快主动地

学习,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为我们球中争光,使球中的教育事业更加欣欣向荣向前发展吧!

5.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篇五

要想在课堂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老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多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物学科,跟现实生活联系得比较密切。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好地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就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就会不断地去探索生活中的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难题,他们都会不断地问为什么。这时,老师应当给予适当的引导,使他们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例如,2008年政府出台了“限塑令”之后,有些商家就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塑料袋,并称它们是合格的产品,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当我们学习了八年级的生物之后,我们也可以作为一个小“法官”,来验证商家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在讲授这个课题时,我会按照以下的思路来进行:首先,我们要了解政府为什么要出台“限塑令”?是因为现行的塑料袋无法被分解,使垃圾成堆,从而影响了环境。那商家称其新型塑料袋符合环保要求,也就是说它是能够被分解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够验证他的塑料袋能够被分解呢?我们知道,在生态系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分是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那么,我们就看新型塑料袋能否被细菌和真菌分解。第二,设计实验方案。为了更好地得出结论,做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变量是新型的塑料袋,对照组的变量是现行的塑料袋。第三,明确了变量后,那么我们就要控制两组实验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要完全相同。例如,要在同一地点采等量的肥沃土壤,要浇等量的蒸馏水,并且两组的塑料袋要同样大小,同样重量,做观察记录的时候要同时间等等。最后,对照两组的实验结果。如果新型塑料袋被分解,那么,说明商家的说法是真实的;如果新型塑料袋没有被分解,说明商家的说法是假的。在讲授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因为这个实验在课堂上很难做到,那么就要求学生课后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完成后,还要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

6.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篇六

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的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如本人在教学面积计算时,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等启发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基础推导出来的;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平行四边形是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梯形是通过拼合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导学生在这些关键的地方思考,把面积计算知识系统化,既沟通了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思路,又渗透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圆的面积”时,就是通过“化圆为方”的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实验操作、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教育教学价值。

7.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能力的培养(获奖) 篇七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阐释

所谓的自主学习, 主要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个体所展现出的自觉、主动和积极的一种学习行为。与传统的教师灌输式学习形式不同, 它属于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想学”“会学”和“坚持学”, 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的意志品质有较高要求。

二、大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 一) 坚持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倡导终身学习的现代社会, 人们越来越重视自主学习, 无论是在校大学生, 还是社会上的工作人员, 如果具备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都可以促进其持续发展。大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 应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因此, 学生只有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 结合个人兴趣并针对自身知识的薄弱环节加以深入学习、研究、应用和训练, 才能最终学有所成, 而在此过程中, 大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二) 坚持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在坚持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深刻记忆所学知识, 并能够自觉坚持训练。同时, 对于疑难问题也能够做到善于精心和深入思考, 思考知识本身所具有的连续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 坚持自主学习, 学生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就能够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 三) 坚持自主学习能够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

对于英语学习来说, 中国学生面临较大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而且没有学习的语言环境, 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勤奋学习和刻苦训练, 才可能突破听、说、读、写的难关。而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辛劳, 这些都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 一) 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1. 突出教师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自学, 也不是毫无目的和计划性的学习, 也就是说教师不能打着自主学习的幌子而袖手旁观, 要主动把自己的角色由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首先, 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观进行反思, 鼓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强烈动机, 积极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生产生英语学习兴趣、进而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学生一旦产生了学习动机, 就能够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去克服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方面的困难和挫折。此外, 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想方设法使他们相信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学好英语之间的重要关系, 并能够付诸行动, 而且无论英语基础强弱, 都能坚持把自己的学习行为管理好。其次, 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 要注重引导他们获取需要的知识, 才能适应社会变化和文化情境的变化, 从而进一步帮助他们自主、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第三, 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大学英语的总目标, 这是进行自主学习必须经历的环节。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立足于自身需要和自己的英语基础, 设定短期英语学习目标, 总结并采取与自身学习实际相适应的学习方法。

2.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并非是学习者被动吸收知识、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所学知识的过程, 相反它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学生个体和环境二者之间互相作用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自我构建知识。同时, 也必须尊重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 采取富有弹性的学习进度, 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 计划要符合学生自身的英语基础和学习水平, 而且内容要详细、操作性要强, 主要包括具体的学习时间和内容, 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决策与管理, 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 二)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协作

协商与会话是学习环境建构的两个主要因素。协作学习是社会性的反映, 其主要形式包括协商和会话。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协作学习倡导学生和学生间的互动, 突出强调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不能包办代替, 应放手组织并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教学活动, 再进行协作学习。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中, 强调学生在进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注意创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如请学生上讲台授课、组织学生分组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戏剧表演、举办英文演讲比赛或者歌曲比赛, 开展英语方面的游戏等。在课堂教学之外, 还可以把日常生活充分利用起来, 创造出听写单词、两人或者多人之间的英语对话、同学之间对学习结果进行互评等合作学习机会。

( 三) 营造自主学习英语的有利氛围和环境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 迅猛发展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彻底改变了包括英语教学在内的传统教学模式, 为开展英语教学提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设施可以为学习者创设真实而开放的外界环境, 这使得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理念能够变为现实。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优势, 发挥主观能动性, 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于学习的支持系统, 利用多媒体、网络、E-learning等形式, 全方位服务于英语自主学习,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 四) 在英语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应突出自我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自我评价可以充分体现学习者更重视学习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自我评价能够使自己切实体验到学习的整个过程, 从而对于个人的具体学习情况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自己与别人、与实际知识的差距, 进而重新修改和调整个人的学习计划, 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求得自主学习质量的持续提高。一般来说常见的自我评价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针对个人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随时随地进行记录; 定期根据学习计划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 教师针对作业与小测验组织学生进行互相批改等。在这些评价方式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予以及时正确的指导, 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和科学地应用自我评价, 准确掌握相关评价方法, 进而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 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策略, 激发自主学习的强烈动机, 持续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最终实现学生自觉主动的英语学习。

总而言之,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目标和方向。在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课题, 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现代教育愈发重视提高人的能力, 全面增强人的素质, 未来的社会需要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人才, 要求人们必须坚持终身教育, 不断发展和提升自我。而终身教育强调人们要形成与教师和课堂相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在课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突出培养学生个体独立思考和管理自我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方式和方法。作为大学英语教师, 必须认真学习、全面掌握相关的自主学习理论, 努力探索、钻研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与方法, 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为学生的自主、持续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逐步加深, 国际间的资讯传递和文化、贸易的交流也更加频繁, 英语在其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 在我国实施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整体上还不尽如人意。因此, 在明确自主学习概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 提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 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重要性,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海方.大学英语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J].青年文学家, 2009, (17) .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8.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能力的培养(获奖) 篇八

一、 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

目前,有一部分英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遵循传统的教学理念,重知识轻能力培养,轻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教师和学生仍然面临升学压力,教师教学任务重、课时多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新的理念在课堂上很难全面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还很小,“问题意识的培养”指导不够。在英语课堂教学在方法上主要采用说教式、填鸭式,侧重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较少注重启发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 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作用,即强烈的学习动机能促进外语学习。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反映课本里的课文内容长,有些内容有些过时,因此,学习动机自然就不强。

三、 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不得当

以词汇学习为例,有些学生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科学方法,却整天死记硬背单词。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的学生进入高中后,仍然不认识音标,识记单词完全靠字母组合,因此,即使暂时记住,记忆时间是很短暂的。这样学生容易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自然而然产生厌学情绪。还有些学生每次遇到生单词都查阅字典,影响其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高。类似不良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如果学生学习策略选取不当就会越学越吃力,越学越厌学,时间一长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抑制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由此可见,在当前英语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的实施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学生们学习动机性不强,学习兴趣不浓,普遍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大部分学生不能科学地使用学习策略,在说和写的水平上与《新课标》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了目前的当务之处。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树立“以人为本”基本信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高中英语新课程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及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现实联系。教学内容始终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目的,使其体现时代性和现实性。

2.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高中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教师不再是转播知识的机器,学生也不是盛放知识的容器。要想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以学生为主体,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少讲或不讲。在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个体差异,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次教学以及合作学习,就是体现了这样的理念。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者能够选择和确定学习目标,能够自我调节和补救,能够在教学的个性化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此时的课堂活动存在于学生的心田之中,可谓“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

3. 立足教学实践,勤于反思和重建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利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使用、师生的互动、同事之间的相互听课、说课和研讨,评价自己和同事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教育教学经验,审视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和想法,从而不断修正、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重新构建知识框架,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建立系统的英语知识体系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利用学案培养学生学习策略

9.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篇九

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实行“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应充当启发者、引导者及帮助者,改变“满堂灌”的做法,精讲多练,多启善导。

巴尔扎克说过,问题是开启一门科学的钥匙。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指出:学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教科书设计了一些自主探究的活动,如读了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后,学生要弄清the order of development of life;听了Isaac Newton, Albert Einstein, Stephen Hawking关于万有引力的观点后,学生要弄清三位科学家观点的变化和发展,从中领悟到皮亚杰的一句话:“科学观点不是瞬时性的,亦非静止的,它是一个过程。更特别的是,它是一个不断构造和重新组织的过程。”这充分说明了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地、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又如Copernicus’ revolutionary theory一文深刻阐明了科学家要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精神,他们为了维护自己所发现的真理往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又如,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可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每组均有优、中、差生,然后让他们一起讨论课文的主题或结局,并由优生改写课文,然后进行评比。如此一来,就可在同一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听力、口语及写作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一位英国心理学家曾说过,Tell me and I’ll forget. Show me and 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learn.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多参加语言实践,以确保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10.探讨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十

探讨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时代时期小学生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从课程理念角度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从教学论角度言,它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中的被动性,使其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学习论角度而言,它是广为认可的一种学习方式。【关键词】自主能力;兴趣;观念;策略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兴趣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着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平时常常会听到一些学生感叹到:“一学英语就头疼。”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1.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能力的培养(获奖) 篇十一

关键词: 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意识 能力

学习策略是认知方式的一种体现,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策略即指一个学生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习惯化了的、受本人偏爱的态度、风格、途径、方法与技巧。学习英语,需要勤学苦练,而勤学苦练的同时更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有效的学习策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但由于许多学生不能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事半功倍,从而在心理上把英语学习变成一场苦役,从一开始对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转化为惧怕、逆反心理。如何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持久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至关重要。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是指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通俗地讲,就是学习者安排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它是在教学或非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自主学习意识”即学习者自觉安排和控制自己学习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意向。在教学中,为更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应努力做到:

1)注重学生课前预习,明确目标,精心设疑,创设自学情境,营造学生自主学习氛围。通过学生的独立寻疑,既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注重学生质疑,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笔者要求学生每堂课后对自己未能完全理解、掌握的知识点、难解、易错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上交,并利用第二堂课课前5分钟,要求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帮助解决。通过“问题教学”,既及时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盲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参与意识,更为教师以后更好的“备学生”打了基础。

3)注重多读感悟,进行自主阅读获取,并注重自读感悟,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激励评价,激发兴趣,树立坚定学习自信。

2.指导学生发展英语学习策略

2.1指导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原则

2.1.1循序渐进,从"简单"开始

所谓"循序渐进"就要求你从"简单"开始。学习、使用英语都遵守简单原则。只有从简单的开始,才容易入门,才容易产生"兴趣",才容易把事情进行下去。很多学生对简单的语言往往不屑一顾,喜欢去学难的东西。而事实上,简单的东西如能灵活、准确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学会容易的东西,并把容易的东西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2.1.2注重量的积累

在英语学习中量的积累是必须的。许多人学习英语时往往认为“一本书就代表一个水平”,其实,英语学习是一个"点-线-面"的过程。一本书只是一个“点”,无数本书连成一条“线”,更多的线形成一个“面”。语言的学习是培养一种感觉,而感觉要靠数量的积累来培养。因此无论处于何等英语水平,在相应水平上的量的积累是必须的。这种量的积累在基础阶段尤为重要。“水到渠成”,只有真正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才能把感觉上升到理念,也才能把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维中,自如的运用英语。

2.1.3把握遗忘规律,注重循环、巩固

学习语言最大的任务是记忆。英语有句谚语"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复是技能之母)"。重复是人记忆的最重要途径,重复使人准确、深刻理解事物本质、内在规律。在英语学习中不妨采用循环重复的方法。根据心理学的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人们对刚学习的知识遗忘最快,然后遗忘速度趋缓。因此,应特别注意巩固刚学过的知识。

2.2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最佳学习策略

重视英语学习心境策略——引导学生科学地使用大脑,指导帮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学习资料,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重视英语语感策略——加强朗读和背诵课文,多听多说;听学简单易学的英语歌曲、听英语录音、听英文电台;重视英语语境策略——创设英语情境,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尽可能用英语与师生交际;看简单的英文电影等。

2.3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模式。

2.3.1课前抓准备

预习是独立地进行阅读、分析、思考。通过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做到对难点心中有数,听课有的放矢,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注意以句子为中心,解决单词的朗读和理解;全篇理解全文,试完成每篇课文后的练习;细读、多读每单元后的notes,抓住重点等。

2.3.2课堂抓效率

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成绩,这就要求学生课堂45分钟要集中注意力,紧跟老师的思路去领会教学意图,要多开口说,多用耳听,多用脑想;集中精力,掌握重点内容;尽量消化当堂所学的知识;充分利用英语课堂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

2.3.3复习抓巩固

“复习是学习之母”。不通过有效的复习,就不能把新旧知识加以对比、联想、融会、贯通。只有靠及时复习才能“趁热打铁”,巩固、掌握所学知识。

2.3.4作业抓落实

课后应采取独立思考或讨论的形式及时完成作业,并对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总结以达到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2.3.5小结抓差距

可以把几个单元的课文读一遍,形成初步完整的印象,可以有效的唤起回忆,为深入复习打好基础。也根据每单元后的notes找出这几个单元的难点、重点,在分析对比、归纳,综合中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并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加以巩固。

2.4指导学生掌握和发展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几人为一组,在一起探究、练习的互助性学习。指导学生发展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由“单兵较量”发展到“团队精神”,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

2.4.1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

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使学生在亲自动手过程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经验。例如:在上Olympic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网上查找有关Olympic的历史、五色环代表的意义、中国参加Olympic的时间及所取得的成绩等。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类筛选,以及如何向全班同学进行小组汇报,包括展示哪些成果、通过何种方式展示等。

2.4.2指导学生学会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探究研讨。在操作中让每个小组共同推选出组长,由组长承当指导及协调工作。

达尔文说过,“方法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知识”。没有任何的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因此,英语教师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那才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保持积极、主动、饱满的学习状态,又能运用正确有效的学习策略,才能在英语学习方面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宋文静.重视英语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学习实效[OL].中国科技出版网. http://www.xtd-gmw.cn

12.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能力的培养(获奖) 篇十二

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又称为自我指导学习 (self—directed learning) 学习者自主 (1earner autonomy) , 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行为[1]。

从现有文献来看, 对于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如任春华等[2]将其归结为主客观两个方面, 主观因素包括: 自我效能感, 学习策略, 心理和情感因素, 客观因素包括: 独立个性与教育民主的缺乏, 学业时间管理, 社会环境。张俐等认为主要由3个因素, 主动性、思维力和内驱力, 共22 个成分影响大学生的自主学习, 其中核心因素是“主动性”, 如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等[3]。王静琼等[4]研究了自我概念、学习归因、学习环境适应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发现自我概念对自主学习有直接影响。李永强等[5]通过自编调查问卷发现专业感兴趣、学习有计划、生活有规律、自信心等对自主学习有显著影响, 学习环境及其社会性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很小。

虽然, 国内的研究各不相同, 但也有一定的规律,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文献都认为大学生自主学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个人主观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自信心等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影响最大, 外在环境因素如学习环境、社会环境对自主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 同时也应该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 (包括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2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案

2.1 个人主观因素

(1) 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们采取行动的心理动因。有关学习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学习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自身。 研究发现导致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如: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 个体因素, 学校因素 (校园环境、教学设备、课程设置等) , 社会价值观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因此, 可以看出, 专业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学校应该首先进行专业引导, 尽快让学生理解这个专业并对专业感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课程引导, 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 知道为什么学这门课程, 以及培养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加强学生学习效能感和自信心的培养。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和感受[6]。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充满自信心, 这直接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4]。因此, 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和自信心。近年来, 对于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行为目标。②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成功的机会。③为学生树立合适的学习榜样。 ④归因训练。⑤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直接的反馈。⑥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⑦努力建立宽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7]。

2.2 客观影响因素

(1) 进行学风建设, 改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自主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学习环境包括软硬件两方面, 如适宜的学习场所, 图书馆、网络工具等硬件环境, 也包括良好的学习氛围等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影响。目前各大高校在硬件方面都已做的非常完善, 因此, 目前高校应更注重学风的建设, 改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社会环境。社会价值观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会产生影响, 社会的不良风气往往会使学生觉得读书无用, 读书吃亏, 从而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 因此, 学校注重应该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

摘要: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该文归纳总结了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 认为个人主观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自信心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影响最大, 外在环境因素如学习环境及社会环境等对自主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 同时也应该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 (包括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自主学习,影响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外在环境因素

参考文献

[1]郑敏.自主性学习的缘起和发展[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3) :100-105.

[2]任春华, 桑青松.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19 (11) :95-97.

[3]张俐, 刘波.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 (7) :96-98.

[4]王静琼, 张卫, 朱祖德, 等.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模型[J].心理学报, 2010 (2) :262-270.

[5]李永强, 陈永成, 时洪洋, 等.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高校的调查数据[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4 (2) :97-105.

[6]Bandura, A., and Cervone, D.Differential engagement of self-reactive influences in cognitive motivation[J].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Humane Decision Proc, 1986, 38 (1) :92-113.

13.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能力的培养(获奖) 篇十三

自主学习能力界定及其意义。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阅读教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养成一种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对数学的深厚感情,形成数学思维方式,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学习智商和情商,获取学习数学乐趣,培养对数学学科专注力。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概念透彻理解,对公式熟练运用,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事物,用数学方法改善生活质量。

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独立开展学习研究独立工作者,这种能力就要从小开始,逐步培养,要实现从“学会”到“会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一个实质上转变,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从学习奴隶变成学习主任,这是一个教育理念的革命,解放学生个性,让他们科学领域自由飞翔,这是时代要求。

14.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能力的培养(获奖) 篇十四

试谈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滩头中学

丁小云

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现代以来国际上诸多心理学派和教育学派所共同认识并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它同时也对许多教学模式产生过巨大影响并成为其理论内核。在国内,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各种研究中,人们对其理论研究比较多,而对其与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研究还太少。如果我们不把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理论迁移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再先进的理念也只能是一种空话。因此,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具体操作方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针对这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有:

一、重视自主行为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他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吸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感知教材、学习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吸向老师质疑、请教,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从这一点出发,我先从道理上帮助学生转变观念,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参与的过程”,更注重的是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给学生自学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多给与鼓励和肯定。给学生看的条件,给学生想的时间,给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创的空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只要学生能够读懂的就不再去讲,只要学生能够领悟的就不再去分析,培养学生自己动脑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程度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单元提示、预习提示、课后练习等理解课文,甚至有权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学生根据提示确定了学习目标,并选择了每己喜欢的段落作重点学习、赏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畅所欲言,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效果比老师讲给他们要好许多倍。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其才能的机会。例如,每节课坚持课前五分钟演讲制度,利用课前五分钟,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提高学生的素养,设置了“海阔天空”“课文质疑”“开心一刻”“佳作赏析”“心灵寄语”等内容,学生轮流来讲。

二、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集体教学虽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补充,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具有显著的优势。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个人家庭背景及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可以彼此取长补短。同时,小组交流与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性别、个性特征等分成学习小组,每组四人。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程序为:首先是任务定向,教师设计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作业内容,学生加以选择、接纳;其次是组内交往,先个体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再小组内发言交往,教师对小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和调控;最后全班交流,小组代表综合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小结评价。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有一定的难度,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处理好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一般情况下,一节课中有一定难度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宜过多: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民主性,要充分尊重与众不同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吸纳不同的观点: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通过竞争得到共同提高,分享成功快乐。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利用手中不同版本的参考资料,结合提示、注释、练习展开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如有疑难问题,还可以全班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时,也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时,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收集”桥“的资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分工合作,收集的资料大大增加了,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对于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还可以开展小组之间的辩论赛活动,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三、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著名教育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布鲁纳强调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人生来具有一种好奇的倾向,这种本能的倾向会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当他遇到困惑或矛盾的情况时,这种心理倾向会更强烈。少年儿童具有自然而又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会本能的对一切新奇事物感兴趣,他们会想方设法弄清楚这些新奇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贵的动力和心理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指导他们如何提问、如何收集资料、教给他们发现事物变化规律的一般思维方式,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和形成善于听取各种不

同建议以及随时发现新事物的习惯。

结合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提问氛围,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疑难和设想提出来。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如果没有参与意识,没有积极的思考,很难想象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当然,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自己去探究文章并提出问题还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到示范性,给学生以“方法的示范”“思维的示范”设问注意环环相扣,先后有序,体现教学环节。如教学《背影》一课,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文中几处写到背影?(2)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一次?找出这一段,并体会其语言表达。(3)文中没提到背影的段落写了什么?(4)如果把2、3、4节去掉如何?这样,运用这些问题体现出了本文响教学环节,教师由一个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示范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自主式的创新学习时,也可以引寻学生对教材进行以下探索:欣赏课文的一个最佳处,提出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引入与此文写法相同(或相反)的文章进行比较,看看文章中有哪些空白是可以展开想象的,此文所用材料可否增一个或减一个、换一个等等。我们还可以结合传统教法,自己设计一些问题和环节让学生多想、多说、多交流,这也是很好的探究。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为“我”买书的过程文中没有提及,给学生留下了更多想像空间。我让学生分组交流对买书过程的看法,并推荐学生表演“阿长买书”的过程。于是不识字的阿长在学生的想象中活了起来,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买书的艰辛过程,更加深了对阿长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上一篇:单位出纳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工程项目管理做法